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华中师范大学专科大全11篇

时间:2022-04-18 14:56:59

华中师范大学专科

华中师范大学专科篇(1)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4.014

执笔者简介:孙晓辉(1968~),女,文学博士,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武汉 430060)。

收稿日期:2013-08-22

图书印章是机构或个人的藏书标志。作为图书馆的图书印章,不仅是馆藏图书的文化符号,更具有法定的职权凭据。一个高校图书馆图书馆藏印章的变化,能够立体呈现学校的校史变迁。在学院发展的历史中,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几乎囊括了我国中南地区由建国前遗留下来的及建国初期的全部音乐书谱及音乐音响资料,包括特别珍贵的是部分老唱片及音乐古籍文献。本文即以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印章的半个多世纪的汇聚,说明这一所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享有盛誉的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多源汇流、不断壮大的办学历程。

一、民国时期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的图书存留

1920年4月成立的“武昌美术学校”,校舍在武昌芝麻岭(今武昌解放路中段)。1923年8月,更改校名为“武昌美术专门学校”,迁址水陆街旧提学使署。20年代末改名为“武昌美术专科学校”。1930年1月,改称校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并向湖北省教育厅办理重行立案手续。学校设艺术教育科与艺术师范科,此二科内皆设有图画音乐组。1938年学校惨遭日军狂炸后,校长唐义精先生带师生及教学设备、图书辗转从水路西迁至四川江津县德威坝艰苦办学。1938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武昌艺专申请复员迁回武汉,在汉口市郊赵家条复课办学。1949年5月,因无力办校,被中原大学中南文艺学院接管,师生70多人入中原大学文训班并筹建中原大学文艺学院。

1949年5月下旬,中原大学文研室和文工团南下,正式进驻武昌两湖书院旧址(体专校址),接管了武昌国立体育专科学校和武昌私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原大学军管会代表穆毅等在汉口赵家条接受了武昌私立艺专的图书和档案。据王惠华老师编写的《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史》(未刊稿)载:“1949年7月,中原大学文艺学院接收武昌艺专图书馆移交图书4858册,国立体专图书馆移交图书2520册。”

图1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之私立武汉艺术专科学校图书印章之一

图2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之私立武汉艺术专科学校图书印章之二

二、中原大学文艺学院暨中南文艺学院的馆藏

1949年6月奉命成立中原大学文艺学,崔嵬任院长,俞林任副院长。下设音乐、戏剧(舞蹈组)、美术三个系及创作组、文工团,7月开始招收第一批学员,8月创建图书馆。据王惠华老师编写的《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史》(未刊稿)载:“1949年8月,(中原大学)调本院文工团员计琨、职琴琪二同志在老大礼堂楼上(原国立体专图书馆馆舍)创建中原大学文艺学院图书馆。”

1951年9月,中原大学文艺学院正式脱离中原大学,改名为中南文艺学院,直属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委领导。

图3-6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之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系列图书印章

图7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之中南文艺学院图书印章

1950年5月4日,湖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乐器专修科合并来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由中原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系主任林路前去长沙迎接湖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其前身为湖南省立音乐专科学校)师生乘船来汉,中原大学文艺学院部分师生前到武昌江边码头迎接湖南省立音乐专科学校老师学生加入中原大学文艺学院。据王惠华老师编写的《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史》(未刊稿)载:“1950年5月,湖南音专并来本院,接收湖南音专图书馆移交图书3095册。”

图8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之湖南音乐专科学校图书印章

图9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之国立湖南大学图书馆印章

(湖南省立音乐专科学校曾一度合编入湖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

湖南省立音乐专科学校创建于1947年,是民国后期华南音乐教育中心之一。1946年8月, 湖南省主席王东原邀胡然回湘筹建音乐专科学校。1947年3月,湖南省立音乐专科学校正式呈准南京教育部备案。6月,胡然聘定不少国内外音乐专家及知名人士任教,购置大量器材,校址选设在水陆洲木枒槎。1949年8月长沙解放,10月5日,湖南省军管会决定将湖南音专合并到湖南大学文艺学院,成立湖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1950年3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湖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乐器专修科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合并。全系大部分师生员工及所有教学器材全部迁移武汉。所示湖南大学音乐系汇入中原大学教学人员、器材和图书、唱片清单选:

图10 湖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学系(前身为湖南音乐专科学校)及音乐专修科合并

中原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情形(武汉音乐学院档案号1-1950-xz11-001)

三、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图书馆藏

1953年中央决定在全国进行院系调整。1953年6月,在中南局宣传部的指导下,由中南文教委员会、中南文化局直接领导,成立“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建校委员会”。中南文艺学院委派穆毅等前去广州迎接广州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师生以及随行的器材图书。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的器材和图书随火车北上武昌,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学生黄容赞、梁、杨大德3人随车押运。同时,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师生也乘火车前来武汉,参与创建中南音乐专科学校。9月10日至10月2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广西艺专两校师生百余来汉,集中于中南文艺学院校园内。任命校长为程云。1953年11月19日,中南音专成立举办开学典礼,中南地区音乐教育精英力量大结集,正式成立中南地区唯一的音乐高等教育机构——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在整合了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和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图书之后,原中南文艺学院图书馆正式改名为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图书馆。

据王惠华老师编写的《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史》(未刊稿)载:“(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广西艺专、华南文艺学院、中南文艺学院三校合并分别建立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和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接收广西艺专合并来的图书567册,华南文艺学院图书6037册,中南文艺学院音乐系资料室图书3095册,中南文艺学院图书馆图书37022册,总计46721册。”随后,“将广西艺专、华南文艺学院、中南文艺学院三校合并的图书分配给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图书馆23024册,中南美术专科学校20357册,中南文化局3340册。”

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由三部分音乐力量整合而成:广东省艺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以及中共地下党领导的香港中华音乐学院的部分进步教师。1949年10月底11月初,广东省艺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由广州市军管会文教接管委员会接管。1950年1月24日,由、赖传珠署名的广州军管会命令: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市立艺术专科学校合并改组为华南人民文艺学院,院长欧阳山,隶属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文教厅,校址设在广州市光孝寺内。原香港中华音乐院除少数人员北上去北京,其余的大部分人员参加接管,并到华南人民文艺学院音乐部工作。

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肇始于1940年的广东省艺术馆(韶关市郊塘湾),年底,广东省艺术馆更名为省立广东艺术院。1942年,广东省立广东艺术院更名为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迁址越秀山。

图11-12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之广东省立艺术院图书印章

图13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之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图书印章

广西艺术专科学校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38年桂林师资训练班,内分音乐、美术两组。1940年8月, 桂林艺术师资训练班改名为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1946年2月,艺师班与私立桂林榕门美专合并,正式成立了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满谦子。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学校的美术科、音乐科分别并入“中南美专”与“中南音专”。

图14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之广西艺术省立艺专图书印章

图15 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图书馆印章

图16 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和湖南大学图书印章的重叠

四、湖北艺术学院时期的图书馆藏

1956年5月,由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与湖北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科合并组成武汉艺术师范学院。1958年湖北省委决定建立湖北艺术学院,8月,“湖北艺术学院建校委员会”成立,同年10月11日,原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与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为湖北艺术学院。

据王惠华老师编写的《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史》(未刊稿)载:“接收、整编武汉艺师合并来图书9492册,中南音专课余小学交来图书39册。”1958年,华中师范学院音乐系汇入我校,成立湖北艺术学院。

图17 华中师范学院音乐系移交图书清单

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私立武昌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私立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52年华中大学音乐科并入华中高等师范学院音乐系,并由原湖北省教育学院音乐科、私立华中大学教育系音乐组及海南师专音乐科合并而成。系主任陆华柏,系址选在武昌昙华林城外。1958年该院音乐系与中南音专合并扩建湖北艺术学院。

图18-19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之私立武昌华中大学音乐组、华中大学音乐组图书印章

图20-21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之华中大学图书印章

1956年合并组成的武汉艺术师范学院的另一之音乐力量是湖北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科。1949年10月,在原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基础上筹建的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大学的前身)正式成立,设有音乐科,江定仙、喻宜萱等在此执教。1953年,1956年前后改名为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将湖北师专的音乐、美术两个短训班分出,与华中师院的图画、音乐两系合并,组建成立武汉艺术师范学院。

图22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之湖北省立武昌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图书印章

(1949年,湖北省立武昌师范学校与第一、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改组为湖北省教育学院附属师范部)

图23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之武汉艺术师范学院音乐系

(1956年5月由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与湖北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科合并组成)图书印章之一

图24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之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图书馆印章之二

图25-27 湖北艺术学院图书馆印章和音乐系资料室印章

五、武汉音乐学院时期的图书馆藏

1984年11月15日,湖北艺术学院向省委、省政府提交《关于湖北艺术学院音乐部分与美术分部独立建院的报告》和《关于将湖北艺术学院分成“武汉音乐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的情况说明》。1985年5月13日,湖北省政府经研究,“同意将湖北艺术学院音乐部分、美术分部分开,成立武汉音乐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两院的专业设置、学制暂维持现状。”至此,学院正式定名为武汉音乐学院,是中南地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突出的高等音乐学府。

图28 武汉音乐学院学院图书馆藏书印章

除图书馆目录常用的“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藏书印章外,图书馆还特邀武汉音乐学院前院长赵德义教授为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镌刻两方印章“武汉音乐学院受赠书谱之印”和“武汉音乐学院古籍特藏之印”。这两方印章质地为方形青田石,石质细腻、温润,印体厚重,印体上方为镂空衔珠雕龙,皆4厘米见方。其落笔从容,线条凝练,一阴刻一阳刻小篆,一方刻为“武汉音乐学院受赠书谱之印”,另一方刻为“武汉音乐学院古籍特藏之印”,落款为“兔年春日,德义”。其布局章法显示了雕刻家匠心独运。两枚印章文如铁石,势若飞动,阴阳互济,形神兼备、神气敦朴,可谓珠联璧合。

在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这座富藏之中,除了集结中南地区近现代音乐教育实体——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湖南音乐专科学校、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广西艺术专科学校、武汉艺术师范学校及其各自的前身,所存留积攒的纸质书谱、老唱片及音乐古籍文献外,不同时期几代图书馆人继续辛勤地耕耘和掇采,使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作为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不断地蓬勃地生长着:1953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为52848册;1958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图书馆藏书为58084册;湖北艺术学院1979年藏书为99622册;截止2013年6月,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拥有馆藏中外文图书及音像资料27.98万册,其中包含音乐专业理论书籍和外文书、谱共12万余册;其它图书9万余册;音响资料近5万张(盒);期刊(合订本)8000余册(中文6000余册、外文1000余册),还订购国内全部音乐期刊、文艺理论研究有关的纸质期刊共40余种(类),社科类 120余种(类),外文音乐期刊17种,此外,如同数字“云”的风起涌动,图书馆还增添了数据库系列: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联合目录、中国知网(CNKI)、超星读秀、国际音乐期刊(IIMP)、格罗夫音乐在线(Grove Music Online)、KUKE音乐视频图书馆等10余种电子资料,并且正在尝试远程文献传递服务、特色数据库制作、手机移动阅读、剧院在线等新型的服务模式。

图29 “武汉音乐学院受赠书谱之印”和“武汉音乐学院古籍特藏之印”

The Library Collections Seals Evidence the History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Being Convergence of Multi-Source

华中师范大学专科篇(2)

在当时,按国民政府颁布的《大学组织法》和《大学规程》的规定,高等教育机关分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三种。大学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八种学院,具备三学院以上者,方得称为大学,且三学院必须设有理学院或农、工、医学院之一。不满三学院者称独立学院。专科学校分工、农、商、医、艺术、音乐、体育等类。因此,能够称之为“大学”的这40所学校,可以说是当时高等学校的“第一方阵”。这些大学是:

国立大学(13所):中央大学(南京)、北平大学(北平)、中山大学(广州)、武汉大学(武昌)、清华大学(北平)、北平师范大学(北平)、浙江大学(杭州)、北京大学(北平)、暨南大学(广州)、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北平、唐山)、四川大学(成都)、山东大学(青岛、济南)。

省立大学(9所):东北大学(沈阳)、广西大学(梧州)、东陆大学(昆明)、河南大学(开封)、安徽大学(安庆)、山西大学(太原)、湖南大学(长沙)、东北交通大学(锦州)、吉林大学(吉林)。

私立大学(18所):燕京大学(北平)、岭南大学(广州)、中法大学(北平)、金陵大学(南京)、辅仁大学(北平)、武昌中华大学(武昌)、齐鲁大学(济南)、震旦大学(上海)、南开大学(天津)、沪江大学(上海)、光华大学(上海)、广东国民大学(广州)、厦门大学(厦门)、东吴大学(上海、苏州)、复旦大学(上海)、武昌华中大学(武昌)、大夏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

上述大学中,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交通大学、山西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前文已做介绍(见本刊2013年第2期《中国高校概览之一:那些历史悠久的学府》一一编者注),这里不再赘述;燕京大学、岭南大学、金陵大学、辅仁大学、齐鲁大学、震旦大学、沪江大学、东吴大学、华中大学等一些特殊院校将在本系列文章后续专题中概览。下面是其余院校的创办和发展历程的简要介绍。

北平大学组合于1927年。之所以用“组合”这个词,是因为北平大学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松散的组合体,这一组合体主要有医学院、农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女子文理学院等,这些学院,原本就是分别独立的几个学校。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同时,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师生继续留在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是在1926年由国立广东大学更名而来。国立广东大学创立于1924年,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将清末以来在厂州地区建立的实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以及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等整合为一体创建的大学。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后历经1902年的方言学堂、1913年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的国立武昌师范大学、1925年的国立武昌大学、1926年的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

北平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北平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合入,定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49年9月,北平改称北京。学校也相应改为北京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交通等大学。1958年在厂州重建。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一直秉承“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是目前全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

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1902年,四川中西学堂与1875年兴建的尊经书院、1704年创办的锦江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大学堂,年底改称为四川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改称四川高等学校,1916年,与四川高等师范学校(原四川师范学堂,1905年创办,辛亥革命后改称四川高等师范学校)合并为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四川公立法政学堂(1905年创办)、四川公立农业学堂(1906年创办)、四川公立外国语学堂(1906年创办)、四川公立工业学堂(1908年创办)、四川公立国学学堂(1910年创办)五大专门学校组合为公立四川大学。1931年,公立四川大学又与原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于1926年分化独立组建的国立成都大学和国立成都师大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

山东大学是山东省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其前身是1901年在济南创办的官立山东大学堂。1904年改为山东高等学堂。1911年又改称山东高等学校,1914年停办。1926年,法政专门学校(1906年创办)农业专门学校(1907年创办)商业专门学校(1912年创办)工业专门学校(1912年创办)医学专门学校(1915年创办)矿业专门学校(1920年创办)六个山东公立专门学校合并,在济南建省立山东大学。1928年,在动乱中停办。在山东大学的发展历史上,这六所专门学校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1924年私立青岛大学创立,1928年因经费逐渐断绝停办。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在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1929年国立山东大学筹委会,除接收省立山东大学外,并将私立青岛大学校产收用,筹备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1932年改为国立山东大学。1958年10月迁校济南。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1937年,东北大学改为国立。1949年,在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同时国立东北大学(文、法、商学院)并入中共于1946年创建的东北大学,1949年定址于长春,1950年易名东北师范大学,同时,沈阳工学院更名为东北工学院。1958年,东北师范大学改名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复名东北师范大学。1993年,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

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首开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1939年成为国立大学。

东陆大学始建于1922年。1927年,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在《视察东陆大学报告》中,对其办学成效有较高评价:“就同类机关如上海南洋大学、南京东南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等比较之,该大学所有以往成绩与效率居优胜地位”。1930年,乐陆大学更名为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

河南大学坐落在七朝古都开封。100年前,这里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全国会试曾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1912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这里创办,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后历经了1923年的中州大学、1927年的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等阶段,1930年8月,学校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就此河南大学正式命名。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

安徽大学1928年创建于当时省会安庆市,是安徽现代高等教育开端。1946年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迁至芜湖,几经调整,于1956年迁建合肥市。

湖南大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立大学。1953年曾先后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湖南工学院,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原称。

东北交通大学的前身为1927年的交通部锦县交通大学。1929年改称东北交通大学。1932年流亡北平的东北交通大学并入迁设北平的国立东北大学,称为东北大学交通学院。

吉林大学创办于1929年。是吉林省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因“九・一八”事变被迫于1931年11月停办。1934年政府在该校址内设立了吉林高等师范学校,1938年改为吉林师道高等学校,1942年易名为吉林师道大学。1946年,中共在此重建吉林大学,1948年,并入中共创办的东北大学。1949年,东北大学迁入长春,于1951年改称东北师范大学。

中法大学建于1920年。1921年成立中法大学海外部,又称里昂中法大学。1950年,中法大学校本部及数理化三个系合并到华北大学工学院。中法大学的加入,大大加强了学校的力量。1951年,华北大学工学院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武昌中华大学创建于1912年。1926年,中华大学大学部及专门部与国立武昌大学等高校合并改组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7年,中山大学停办。1928年,中华大学武汉校友发起复校。1952年,中华大学的化学、国文两系与私立华中大学等高校合并成立华中高等师范学校(今华中师范大学)。1953年,中华大学、中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相关系科合并成立中南财经学院即今天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其他科系并入武汉大学。

光华大学创建于1925年,由数百名脱离美国教会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爱国师生组建而成。校名取之于古诗《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句,体现了创办者复兴中华、反对列强的宏愿和光大中华民族的精神。1938年光华大学在四川成都设立分校,校名定为私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在上海的本部不再公开招生。抗战胜利后,光华大学本部复校。成都分部交四川省地方接办,变更为“私立成华大学”。1951年,除商、法和土木等系外,其文、理科与大夏大学等学校的科系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师范大学。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并入四川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今天的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的光华路就是为了纪念该校的前身院校之一光华大学而得名。

私立厂东国民大学创办于1925年。1951年厂东国民大学参与组建华南联合大学。1952年,华南联合大学撤销,教育系并入华南师范学院,现发展为华南师范大学;理工学院合并升格为华南工学院,现发展为华南理工大学;文法科各系并入中山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专科篇(3)

教会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弘扬神学,传播宗教,培养为西方国家在华利益服务的知识分子。在教学内容上,宗教课程占有相当地位,对中国师生普遍实行思想控制。不过,教会大学对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进程也起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伊始,人民政府对教会大学仍允许其存在,但不允许强迫学生信仰宗教。1951年底,所有教会大学都由人民政府接收,其中改为公立的12所,即辅仁大学、燕京大学、津沽大学、协和医学院、铭贤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华中大学、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华西协和大学;接收后改为由中国人民自己办学,仍维持私立、政府予以补助的9所,即沪江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齐鲁大学、岭南大学、求精商学院、震旦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

辅仁大学的前身为1925年创建的辅仁社。1927年辅仁社升格为辅仁大学,1929年,改称为私立北平辅仁大学。1952年,辅仁大学等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建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经济系参与组建中央财经学院(今中央财经大学);辅仁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经济系理论部分,辅仁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的一部分并入北京大学,形成了北京大学经济等学科优势:辅仁大学除个别系科并入北京大学外,全部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燕京大学成立于1919年。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869年的潞河书院和1870年的汇文学校。到19世纪末,这两所学校分别成为华北协和大学和汇文大学。1916年两校合并,1919年正式成立燕京大学。1920年,创办于1905年的协和女子大学加入。在中国高等学校发展史上,燕京大学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在创办之初的短短几年时间中,燕京大学一跃跻身为当时中国第一流的综合大学,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1952年,燕京大学工科各系并入清华大学,教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工程系并入天津大学,社会学系调整到中央民族学院;燕京大学等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建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经济系参与组建中央财经学院(今中央财经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文学院、理学院系科并入北京大学,形成了北京大学文、理学科优势;北京大学迁至原燕京大学校址“燕园”。

津沽大学成立于1921年,初名天津农工商大学,1933年更名为天津工商学院。1948年改名为私立津沽大学。1952年,津沽大学工学院并入天津大学;津沽大学文学院、理学院系科、天津大学理学院并入南开大学,形成了南开大学文、理学科基础雄厚的优势。

协和医学院创办于1917年,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独特的社会影响力。1951年人民政府接收后改为中国协和医学院。1957年,并入l 956年成立的中国医学科学院。1959年,在原协和医学院基础上成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与清华大学实行紧密合作办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铭贤学院创建于1907年,历经铭贤学堂、铭贤农工专科学校、铭贤学院等时期。1951年人民政府接收铭贤学院后,改为山西农学院(部分系科与山西大学工学院及西北工学院合并),1979年更名山西农业大学。

金陵大学的前身是1888年在南京创办的汇文书院。1910年,宏育书院(1906年由1891年创办的基督院和1894年创办的益智书院合并组建)又并入汇文学院,以大学建制成立金陵大学堂。1914年创设农科,次年增加林科。1916年农、林两科合并为农林科,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中最早设立的农林科,开中国农业教育之先河。1930年,金陵大学农林科改称农学院。金大虽然是教会大学,却非常重视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尤其对古物、古籍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金大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术声名鹊起,考古学的贡献是一个重要因素。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前身是1915年在南京创办的金陵女子大学。1930年改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51年,私立金陵大学与私立金陵女子又理学院合并,改为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金陵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各系科并入南京大学,经济系并入复旦大学,电影播音专修科师生连同教学设备,调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今北京电影学院);金陵大学教育系、儿童福利等系科参与组建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大学等大学的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组建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金陵大学等院校的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今南京林业大学);以原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金陵大学的工程科系参与组建的南京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东南大学;金陵大学化工系参与组建的南京工学院化工系,1958年更名为南京化工学院,1980年合并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后升格为南京工业大学。

协和大学成立于1915年。1931年以私立福建协和学院立案。1942年改称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1908年在福州创办。1951年人民政府接收协和大学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后,两校合并为福州大学。1953年。福州大学改名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

华中大学的前身为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03年,文华书院成立大学部,1909年更名文华大学。1915年,文华大学建立图书馆学校,培养出中国第一批现代图书馆人才。1924年。在文华大学基础上建立华中大学。在中国教会大学中,华中大学的前身是唯一开设图书馆专业的学校,也是最早将图书馆学引入中国的大学之一。图书馆专业也是华中大学的一个重要特色。1951年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华中大学合并组建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中华大学、湖北教育学院等并入后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大学。

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1929年成立。其前身为1920年创办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1929年,文华图书科独立出来,成立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成为中国第一所独立的图书馆学高等学府。现代图书馆教育由此而引入中国,并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档桑学教育的先河。1953年,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并入武汉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现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一部分。

华西协合大学创立于1910年。由于它是基督教华西各差会共同开办的,故定名为华西协合大学。它采用英国“牛津剑桥式”“一切设备,均力求近代化”,建立了西南地区最早的现代医学专业,成为中国现代口腔医学发源地。1933年华西协合大学正式立案后,分设文、理、医牙三学院。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人民政府接收华西协合大学,更名为华西大学,1952年,学校改建为多专业的医药院校。更名四川医学院,1985年改名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四川大学。

沪江大学创办于1906年。原名上海浸会大学,1914年名定为沪江大学。1952年,沪江大学中文、英文、历史、物理(除电讯)、化学和生物等系并入复旦大学,教育、社会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

东吴大学创建于1900年,为苏州大学的主要前身。1952年,东吴大学文理学院并入苏南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药学专修科并入华东药学院(今中国药科大学);东吴大学等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参与组建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东吴大学等院校化工系合并组建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华东化工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

圣约翰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879年的圣约翰书院。1896年改组为圣约翰学校。1906年注册学校名为圣约翰大学。1952年,圣约翰大学英文、历史、新闻系并入复旦大学,教育、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土木建筑相关学科并入同济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圣约翰大学等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参与组建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圣约翰大学等院校医学院合并为上海第二医学院。200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

之江大学因位于呈“之”字形的钱塘江畔而得名。其前身为建于1897年的育英书院。1952年,之江大学工学院土木系、机械系并入浙江大学,土木建筑相关学科并入同济大学;之江大学建筑系参与组建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之江大学文理学院参与组建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浙江师范学院并入新建的杭州大学。1998年,杭州大学等校与浙江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浙江大学。

齐鲁大学其前身为1904年建立的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1931年后,齐鲁大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与燕京大学齐名,有“南齐北燕”之称。1952年,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同时并入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农业专科并入山东农学院(今山东农业大学);齐鲁大学医学院并入山东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2000年,山东医科大学等校与山东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齐鲁大学药学系并入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成立华乐药学院(今中国药科大学);齐鲁大学经济系与山东会计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学院(今山东财经大学);齐鲁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天文系并入南京大学,形成了南京大学新的优势学科。

岭南大学的前身格致书院1888年在广州创办。1952年,文理学院并入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教育系并入华南师范学院(今华南师范大学);岭南大学土木系参与组建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岭南大学农学院参与组建华南农学院(今华南农业大学);岭南大学社会福利系儿童福利组参与组建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岭南大学医学院并入专门的医科院校,即后来几经易名后的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中山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专科篇(4)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朱家雄教授作了“走向生态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报告。朱教授从为什么提专业成长这个问题,教师专业成长做些什么,如何进行教师专业成长三个问题入手,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生动形象地剖析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脱节,教师不知如何作为以及教师从业过程中身心疲累的问题,朱教授提出必须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朱教授从科学主义取向引领下的幼儿园课程过多关注理论是否正确,理论是否能演绎于实践,教师能否把握和运用理论的问题出发,通过对比建构主义的教育,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经济等差异性,对社会文化进行反观。他指出,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走向实践理性,走向生态,要在情景下和关系中理解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要让教师成长为解决实践问题的实践者,而不是成为正确理念的实施者;教师要根植于具体的教学情景,成为行动研究者、实践反思者;教师要在反思和行动研究中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让自己的教学有意义。

会议就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规划建设问题分组展开了讨论。

分会场一:本科一组

阎水金副教授首先介绍了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稿。为了适应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和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要求,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确立了不同层次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由校通识课程、院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组成。

与会代表围绕阎老师的报告展开了讨论。代表们重点讨论了拓展课程。在历时三个小时的讨论中,代表们针对以下四个问题各抒己见。

1.各院校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思考培养方案。西北师范大学魏新民教授等提出,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培养方案上也应该求同存异,课程设置应该具有现实的应对性和培养目标的指向性。西北师范大学郑名老师提出,为保证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自身特点,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应该是共同的,所以在核心课程的设置和编排上应该达成共识。

2.分层次培养目标对教材编写的要求。河南大学叶平枝老师等提出了在分层次培养目标确定后的教材建设问题。如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专业特色的精品教材建设,专、本、研各层次教材的分层建设等问题,希望有实力的院校能率先进行教材建设。

3.课程方案的设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问题。与会代表就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关系问题,课程设置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课程设置和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和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华中师范大学蔡迎旗副教授提出了课程设置和专任教师短缺的矛盾问题。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指出专业设置过泛、拓展过宽、课程设置过多可能会影响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身发展,课程方案过多迎合市场的需求,可能会影响专业的品性,课程覆盖太宽后,专业的深度就无法顾及,所以覆盖要有相应的办法,如通过对核心课程的聚焦来达到收缩等目的。

4.课程分布的不均匀问题。叶平枝老师也对课程方案中课程设置过多的问题提出了疑问,并讨论了课程精简的问题。周兢教授认为,高校教育类课程加多减少,整合不够,会造成学生忙于上课而无暇看书、思考的现象。郑名老师指出,通识课、专业课、技能课、选修课比例不够合理,各学段课程分布不够均匀,为此,他就如何处理课程方案中的学时安排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西南大学的苏贵民老师则提出了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实习和见习的问题。

此外,与会代表还讨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和五大领域课程之间的重叠或重复问题,技能课和专业课的关系问题,课程要求和课程资源的矛盾问题,学前教育课程发展中的继承和创新问题。

最后,虞永平教授在总结时指出,在市场呼声日隆的形势下,学前教育的课程方案设置要保持专业理性,在学会适应市场的同时,也要学会改造市场或放弃市场。

分会场二:本科二组

郭力平副教授首先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课程计划以及2006年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稿。

郭老师指出,通过对社会需求及人才流向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上海市乃至全国学前教育行业缺口较大,整体水平也正在逐步提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服务于上海的各个幼儿园,但流向其他相关行业的毕业生数也在增加。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对教学计划的修订基于如下四方面的考虑:一是华东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主要为:学校通识教育课程、院系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二是学前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走向(主要课程表现为:学前教育理论与社会文化研究、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与管理研究、学前教育发展与教育应用研究、学前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研究);三是上海市以及我国其他地区的需求;四是本学院的条件和资源,包括硬件设施以及师资配备等情况。郭老师还详细介绍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指出学科门类较齐全,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

与会代表针对拓展类课程、师资、教育实习、专业面试等细节问题开展了交流。

拓展类课程问题:拓展类课程中设置的三个方向(学前教育方向、儿童英语教育方向、儿童传媒服务方向)是否已招生?怎样解决儿童英语教育方向、儿童传媒服务方向与学前教育专业之间的关系?

师资问题:课程实施最重要的是师资问题,怎样落实师资建设?专科教师与本科教师是否有交叉?怎样解决师资上的资源共享问题?本院师资有多少?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活动方案设计?专科与本科师资分开是否有利?艺术类课程怎么安排,师资怎么解决?学生的教育实习由谁承担?

教育实习问题:怎样安排学生的教育实习?如何安排他们的毕业论文写作?实践课程怎么安排?

专业面试问题:招考时如何对学生进行专业面试?

其他问题:综合艺术教育类考生招生多少?如何收费?高职生与本科生培养目标如何定位?如何避免课程重复?综合艺术教育类学生与艺术系学生是否有冲突?等等。

分会场三:专科组

庞建平老师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高职培训的目标、培训规格、课程类型等,并就让学生在见实习环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的问题同与会代表作了交流。庞老师指出,华东师范大学非常注重各个年级的见实习,明确幼儿园、学生、指导教师各自的职责,与幼儿园进行及时的交流。在此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学前课程内容,既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注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和机会,让专科教育和后面的高学历层次教育形成一个有序的坡度。

与会代表就“如何平衡学生的文化课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比例”问题展开了讨论。原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博士生导师、现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王振宇教授认为,学生迫切需要加强教育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从而增强解读儿童的能力。王教授认为艺术技能教育占去了学生过多的时间,缩减了专业理论的学习时间,改革艺术技能教育问题应进一步研讨。

如何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的做法是将上海学前教育现状作为必修课引入课堂,邀请各区的教科研骨干为学生作报告,让学生在学校里就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在谈到上海市幼儿园师资现状的问题时,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施燕副教授认为,尽管上海市每年都有大批学前教育专科、本科学生毕业,同时还有其他形式的短期培训毕业生,上海幼儿园教师的缺口仍然很大。而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实际上还是非常少,使得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职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都亟待提高。

河南郑州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卢新予副校长介绍了该校集体电子钢琴课的教学改革经验。该校改革了传统的艺术课教学方式,将伴奏、视唱、乐理等不同科目的内容融为一体,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该校还实行教师下园制度,要求教师将幼儿园活生生的改革经验带到学校里来与学生作进一步的探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方老师有十年幼儿园园长经历,她站在园长的角度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王老师认为,作为幼儿园老师,首先眼中应该有孩子,对本专业高度认可并充满兴趣,而不是多么娴熟的钢琴技巧和多么优美的舞姿。另外,王老师非常强调学生参与幼儿园保育、班级管理、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责,不断反思实践。

随着社会和专业本身的发展,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已经从重传统的“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模式,向重教师与幼儿沟通的能力、教学反思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方向转变。在新的形势之下,学前教育专业如何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素养,平衡艺术课程与文化课程的学习时间比例,注重教师教学机智的训练等等问题都在研讨中得到大家的关注。一些学校在相关问题上的成功尝试也为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冯晓霞教授主持了三个分会场的总结交流,各分会场代表对本会场讨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向大会汇报。冯教授高度肯定了三个分会场交流的内容及提出的建议,并指出要将教师资格认定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起来。

随后,冯教授代表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术联谊会将会旗传递给了第四届主办单位西南大学,并提出,希望每届联谊会有一个确定的主题,把学术和联谊结合起来。本届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术联谊会不仅让与会代表分享了彼此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的看法,更让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本届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术联谊会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教育杂志社和上海托幼编辑部的大力支持。

Link between Experts and Friends,Share and Communication

华中师范大学专科篇(5)

华南师范大学搭建了供培养对象进行常态化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根据培养对象从优秀到卓越的成长路径及其胜任力特征确定不同的课程模块和单元内容,并采用“平台+模块”和“导师+教练”的双重培养模式。“百千万工程”的成功不仅在于培养了多少“名教师”“名校长”和“教育家”,更在于通过“百千万工程”的相关学术研究,积累丰硕的研究成果,真正实现研训一体化。就这样,“百千万工程”插上了学术的翅膀,作出了学术内涵。

二、科学的整体设计,确保培养效果

华南师范大学对培养对象实行综合性、系统性培养的宏观、顶层设计,保障项目实施的高端性、科学性与学术性,开创“学术化与学科化”的培养之路。具体而言,华南师范大学把“系统工程”转化为“模块化课程”,把“模块化课程”转化为“专题化讲座”,把“专题讲座”变为“体验性活动”。此外,华南师范大学通过合理的“培养模块”和“关键环节”的安排,将集中脱产研修阶段、岗位行动研究阶段、异地考察交流阶段、示范引领带学阶段、课题合作研究阶段和品牌打造阶段有机结合,使各阶段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形成合力,提高培养实效。

三、宏观理论讲授,融合实际操作

华南师范大学派出了令人期待的“豪华教学团队”,例如国内、国际的著名专家,省内、省外的著名专家,教育行业、非教育行业的著名专家,高校的著名专家,在职、退休的“名教师”“名校长”等,其所授课程均以实际案例为导引,并在上课前了解培养对象的困惑及需求,注重理论提升与实践创新的密切结合。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师范大学力争将宏观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坚持“导师+教练”的双导师模式,以促进培养对象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领导力,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四、多重理论辅助,研修生成互动

华南师范大学的每个研修模块都设计了带有生成性特点的参与、互动的形式和内容,以激励培养对象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生成性研修过程的合作者。具体而言,华南师范大学根据每个阶段的研修主题,有针对性地采用专题讲座、论坛与交流、文化考察和工作坊等培养形式,以使研修者参与研修过程,保障研修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激发培养对象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式地沟通与交流,以引领培养对象解决问题、解除困惑,最终促进思想的提炼与传播。

五、自主、合作与探究,贯穿培养始终

华中师范大学专科篇(6)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8-0067-04

Current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humanistic sociology 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s in China

HOU De-hong

(Dep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uhai 519090,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studied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9 sports humanistic sociology 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s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ir current research areas, teacher teams and cultivation plan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s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their research areas are unbalancedly distributed as well; the strength of their teacher teams is high, but it is unable to meet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s today; they have fairly high standards for student recruitment, and value research abilities. Accordingly,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enhancing their cultivation quality: concern the western area; focus on research contents; expand the advisor team; optimize cultivation plans;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ports humanistic sociology;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China

育人文社会学是体育学的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互相关系基本规律的学科群。体育人文社会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设置的研究生专业,10多年来,该专业为我国体育界培养了众多人才,并在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有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授权点60多个,博士授权点9个。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博士教育是我国体育学博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我国体育理论研究培养学术骨干和带头人的重要渠道。但有研究表明,目前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1]。因此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的分布状况、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等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培养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的分布

1)博士授权点的地域分布。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9个博士授权点的分布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上海体育学院(上海)、浙江大学(浙江)、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湖南师范大学(湖南)。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南和华中,分别占56、22、11、11。刘燕[2]等研究认为:“体育学博士点招生学校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分别占26%、37%、21%,西南和西北地区为0。”显然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与我国整个体育学博士点的分布状况是一致的,这说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关系。体育人文社会学需要浓厚学术氛围和深厚研究基础,同时与地区的发展也息息相关。西南、西北没有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表明这两个地区体育理论研究上和体育人才的培养与其他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与体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不协调,这种严重的区域分布不均现象也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2)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授权点的学校类型分布。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博士点分布主要集中在师范类院校,约占67,其次是专业体育院校约占22,综合院校约占11。可见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博士点以师范类院校为主。

3)博士授权点的研究方向分布及研究特色。

(1)研究方向的学科分布。综合9个博士点的研究方向包括:体育教育、体育管理、体育社会学、奥林匹克研究、跨文化比较、体育管理与评价、体育社会学与伦理学、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体育基本理论、少数民族体质与健康、体育经济学研究、体育休闲心理学研究、竞赛心理学研究、体育发展战略、体育管理与系统工程、体育行为、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体育哲学、体育历史与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体育心理学、体育新闻传播、体育组织媒体公关与体育赛事媒体服务等。

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来看,这些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体育经济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传播学。各学科及地区分布状况:体育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在华东和华北地区;学校体育学的研究主要在华北、华南、华中地区;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在华东、华北、华南地区;体育管理学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北和华中地区;体育心理学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华北地区也有所研究;体育传播学主要是在华北和华东两地。而且各学科地区分布不平衡,其中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和体育管理学的地域分布比体育经济学和体育传播学均衡。体育经济学和体育传播学的研究,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这说明经济和科技发展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影响。从各个地区的研究学科来看: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研究领域比较宽、均衡,华南和华中地区的研究相对较窄。

(2)特色研究领域的分布现状。从各个博士点研究领域的特色来看,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都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领域。如北京体育大学的奥林匹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的体育伦理学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的体育行为、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华南师范大学的体育哲学、体育人类学等。以曲阜师范大学的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为例,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它以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东方古文化而享誉世界,为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9个博士点中,除浙江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外的7个点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说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的研究十分注重创新和自身独特的研究风格。

(3)不同类型学校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不同类型学校研究方向的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到专业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在研究方向分布上的区别:专业体育院校的研究领域比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研究领域宽广很多,而且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细化,也很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和从其他角度来研究学科的某一方面。如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经营管理、高等体育教育管理、体育产业运作与管理、体育管理体制等;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运动与社会发展、体育运动与社会、体育文化传播、社会结构与体育发展等。而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研究则比较注重各个学科的研究:如华南师范大学,研究领域的设置为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休闲娱乐等,可见专业体育院校的体育理论研究更加注重研究的综合性,而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体育理论研究更加注重研究的专一性。

2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的师资队伍

导师队伍是博士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士的培养过程中导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的学术造诣、科研成果、知识结构、学术精神等都对博士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王蔚虹[3]的调查显示:大部分被调查的博士生还肯定了导师在专业知识、学术兴趣、科研能力、治学态度以及道德修养方面对自己的巨大影响,有超过80%的博士生表示导师对自己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治学态度、道德修养的影响较大,其中认为导师对自己治学态度影响较大的比例更高达90.7%。导师队伍的实力不仅是衡量博士点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关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师资队伍的现状:专业体育院校的导师数量明显多于综合院校的导师数量;导师队伍中不乏知名学者,他们德才兼备、见多识广、学术造诣深、科研成果多,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教学指导经验。如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杨文轩教授,近年来在部级核心刊物40多篇,出版多部著作,如《体育原理》、《体育概论》、《当代大学体育》等;曾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部级课题,广东省级课题,主持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省部级课题多项。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海,是我国奥林匹克教育的第一人,任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首席专家、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体育社会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主编《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全国体育院校统编教材《奥林匹克运动》、全国体育院校统编教材《奥林匹克运动》修订版、《中学生奥林匹克知识读本》、《五环旗下的科技奥秘》。如此强大的导师队伍使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培养有了坚实的后盾,也为我国体育理论研究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另外,为了扩大导师队伍,加强对博士生的指导,一些学校通过聘请外校专家或是其他学院的知名学者共同指导、联合培养。这种培养方式不仅缓解了导师的指导压力,还加强了跨学科的研究深度,能更好地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3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培养

从招生要求、计划招生人数、课程设置、师生比等方面来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培养。首先,从导师人数和招生人数也即师生比来看,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导师数量相对于所带的博士生数量来说是不足的。以下面两所学校为例:上海体育学院近3年(2006~2008年)的计划招生人数和导师人数的比例都是1.21(上海体育学院每年的招生计划为10~14人,取平均值);华南师范大学近3年的计划招生人数和导师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2、53、43。师生比是一项衡量教育资源相对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博士生教育而言,师生比问题除了反映出博士培养的效率,更关系到导师对博士生培养精力投人的可能,对博士培养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3]。从以上的师生比来看,每个导师每届不止带一位学生,这样,导师的精力分配和指导就会比只带一位学生少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我们通过查阅各个博士授权点的招生简章和课程设置发现:第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招生考试要求通过外语考试,但较高外语水平的考试将许多学生挡在了门外;要求发表过一定数量的文章,重视学生已具备的学科基础和科研能力等;博士生的培养时间为3年,课程学习时间基本上是1年,论文撰写和求职时间为2年。第二,我国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按照“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的学分制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体育学科前言探索,拓展学生思维。或是通过设立“教研室”、“科研小组”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加学术活动,让他们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工作[4]。

通过对一些导师的访谈发现:在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和人文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文字功底较浅,写作能力有待提高。访谈在读博士生发现:他们认为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知识结构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导师的指导对他们的学习和学位论文的完成至关重要;科研经费不足是影响他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因素;参与课题研究的实践不多;学校对学位论文的把关非常严格,有较完善的论文评审制度[5]。

4结论与建议

1)关注西部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建设。经济发达的东中部是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的集中区域和研究重地。西部体育发展的落后,体育人才培养的滞后,尤其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研水平不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在“发展西部、建设西部”的社会背景下,政府应加大西部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力度,同时鼓励更多的体育人文社会学高级专门人才去西部,这样才能发展西部的体育理论研究,提高西部高校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水平。

2)注重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建设。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在地域上和不同类型院校中的分布不平衡,专业体育院校的研究领域比师范类院校和综合院校的研究领域更为宽广,而且各个学校都十分注重自身特色研究领域的发展。但是整体看来我国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领域还不够宽,比如残疾人体育、社区体育服务等研究比较少。另外在某些新兴学科或是交叉学科的研究上也不够,如体育美学、体育伦理学、体育哲学等。因此我们应加大这些领域的研究力度,重视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

3)扩大导师队伍,加强科研指导。“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导师队伍的强大,师资力量的雄厚是影响博士生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从调查的师生比显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导师数量满足不了学科发展和培养博士生的需求。基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教育的现状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扩大导师队伍,建议对博导的遴选要求略微宽松,培养中青年骨干力量,以满足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现实需求。这样就可以实现多个导师指导同一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和科研能力的增强。

4)把好生源关口,优化培养方案。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博士点招生,在生源的把关上比较严格,重视外语水平、学科基础和科研能力。由于需要较高的外语水平许多具有极强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因为外语水平稍差而被拒之门外,建议对这些学生在录取考试时,外语水平要求可适当放宽。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学习年限相对来说较短,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内容比较陈旧。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学习年限的弹性应增大,学习时间的长度应增加;并优化课程结构,加重有关研究方法、研讨性课程的比例;同时还要加强博士生的实践能力课程,培养他们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丰富理论。

5)加强各校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我国体育人文博士点数量不多,博士生队伍也不算庞大,加之当今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发达,各个博士点之间应加强交流,实现校际间的导师和学生的互相交流,学生和学生的频繁交流,共享学习资源,共同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和学科发展,形成互动的学术圈。以“他山之石”来丰富各自的知识、开阔大家的视野,拓展彼此的思维,共同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静,薛翠霞. 对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22-525.

[2] 刘燕,谢丹霞,吴贻刚,等. 我国体育学博士与硕士授权点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4):72-75.

华中师范大学专科篇(7)

二、主办单位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三、协办单位

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院(系)

四、活动时间

征稿截止时间:2011年6月10日

评选揭晓时间:2011年6月30日前

五、评审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朱家雄(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周兢(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霍力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顾荣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爱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秦金亮(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刘云艳(西南大学学前教育系)、蔡迎旗(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系)、郑健成(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周世华(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六、活动组织

1.评选范围: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2011年应届毕业生独立或合作撰写的毕业论文。

2.论文分组:分设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三个组。

3.论文推荐:大专、本科生参评毕业论文由所在院校(系)集体推荐。推荐数量:大专生控制在本院校(系)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5%以内,本科生控制在20%以内。每篇参评论文原则上应附上两位具有高级职称指导教师或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语。研究生推荐名额不限,由导师推荐并写出评语。所有参评论文均一式两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学生证复印件,于2011年6月10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编辑室(邮编310012)。参评论文同时以电子文档方式发送至,请在主题栏标明“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字样。

七、评选和奖励

1.将特邀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组成论文评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分组评选,按一定比例评出各组优秀论文。

2.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结果将在2011年9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杂志及其官方网站“幼儿教育网省略”上公布,部分优秀论文将选登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上。

4.获奖作者编入“中国幼教招聘网省略高级人才库”向全国各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华中师范大学专科篇(8)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百理活动的学科。心理学是近年来的新兴学科,很多大学也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心理学专业实力大学名单: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等。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百理活动的学科。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心理学专业实力大学名单: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来源:文章屋网 )

华中师范大学专科篇(9)

本研究所选取的学校与地理科学专业的总学分和各模块的学分比例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差异。在对各种不同类别的课程所占学分进行比较时,将各个学校的课程经过重新分类组合,主要有4类,即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结果如表1。

[学分(比例)\&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实践课程\&总学分\&北京师范大学\&44(27%)\&81(49%)\&10(10%)\&15(14%)\&166\&华东师范大学\&44(28%)\&74(47%)\&24(15%)\&16(10%)\&158\&东北师范大学\&51(33%)\&75(48%)\&25(16%)\&14(9%)\&155\&四川师范大学\&55(32%)\&73(43%)\&30(18%)\&12(7%)\&170\&湖南师范大学\&55(33%)\&79(48%)\&20(12%)\&12(7%)\&166\&徐州师范大学\&54(32%)\&78(45%)\&18(10%)\&22(13%)\&172\&长春师范学院\&60(34%)\&61.5(35%)\&21.5(12%)\&33(19%)\&176\&宁波大学\&50.5(30%)\&66.5(41%)\&33(20%)\&14(9%)\&164\&安庆师范学院\&57.5(31%)\&69(37%)\&24(12%)\&37.5(20%)\&188\&][表1][大学本科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学分安排]

从表1可以看出,各学校的总学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本科地理科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专业课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别为公共课程、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教育部重点高校――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这三所学校专业课程所占比例较大;教育课程也占有一定比例,均在10%~20%。宁波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课程学分及其所占比例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两所学校比较注重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课程开设得较多。

二、专业特色课程

在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以及实践课程中,各学校的公共课程和实践课程基本相同,而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都有特色课程。研究所选取的各学校公共课程基本相同,大致包括政治、历史、数学、外语、体育、计算机;而实践课程则几乎完全一致,包括部门地理野外实习、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专业课程可以概括为“大同小异”,“大同”指这些学校都开设的专业课程,大致包括引入性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引入性课程主要是《地理科学导论》。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程、部门地理课程、区域地理课程以及技术性课程。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为物理、化学方面的课程。部门地理课程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自然地理包括《地质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等,也包括环境方面的一些课程,如《环境科学导论》、《环境影响评价》等;人文地理包括《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区域地理课程主要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技术性课程分为地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方面的课程,如《测量与地图学》、《GIS概论与应用》、《遥感概论》等。专业课程中的“小异”主要是各个学校的专业拓展课程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的特色课程。如表2所示,北京师范大学的专业特色课程最多,主要集中在遥感方向。在乡土地理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有《乡土地理》,但湖南师范大学和徐州师范大学则有较为具体的乡土地理课程,分别为《湖南地理》和《江苏地理》。华东师范大学较为明显的专业特色课程主要是《河口与海岸》、《现代沉积学》、《环境考古》。笔者认为各所学校的专业特色课程一般与学校的优势专业方向以及该方向的教师有关。如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李小文院士的研究方向为遥感;而华东师范大学有河口海岸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研究该方向的陈吉余院士。另外,其余学校也有相应的专业特色课程,如湖南师范大学的《天体观测》和长春师范学院的《地球与宇宙》。

[学 校\&特 色 课 程\&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乡土地理》《GPS原理与应用》《地表水热平衡》《流域管理》《数字地面模型》《微波遥感》《遥感影像地学分析》《海洋遥感》《3S综合实习》\&华东师范大学\&《河口与海岸》《现代沉积学》《环境考古》《最新地理文献阅读》《软件工程与GIS设计》\&东北师范大学\&《湿地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四川师范大学\&《灾害学原理与减灾》\&湖南师范大学\&《天体观测》《城市气候学》《矿产资源学》《湖南地理》\&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地理》《海洋学》《工业地理学》\&长春师范学院\&《地球与宇宙》《可持续发展研究》\&宁波大学\&无\&安庆师范学院\&《地理调查研究方法》\&][地理科学专业特色课程][表2]

三、教师教育类课程

华中师范大学专科篇(10)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实地调查以及个别访谈3种方式。调研时间是2015年1月到2月。调查内容涉及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内容,主要内容是研究生课程内容和结构安排。一共调查了8所高校,高校类型以重点名牌大学为主,调查区域以北京为主,湖南本地兼顾。调查的8所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以及湘潭大学。这8所大学除了湘潭大学是老牌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其他都是“211工程”重点大学。 

一、硕士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与建设是研究生培养中重要并且基础的工作,课程设置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付出大量精力与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在摸索中不断优化课程设置。调查的各个高校课程设置各有特色,选取其中4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通过表格展示。 

清华大学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研究领域的拓展需要选取两门学科外的课程学习,即表格里面的学科外选修课;另外,表格里面的补休课程要求本科是其他专业或者同等学力研究生必须学习不少于4门清华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的本科课程,由教研组或导师指定,列入个人培养计划。除个别研究生单独开设的课程外,其余随本科生课堂听课。 

北京师范大学学位基础课的门数和学分比例都比较高。另外,与清华大学相比,没有设置学科外选修课和补休课程。 

北京外国语大学专业方面开设的课程比较丰富,除了专业必修课以外,在专业选修课中还划分了专业必选课。每个方向都必须选择9门选修课,这些选修课的选择也根据学生专业做了相关要求,比如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方向,外语教育心理学和汉语教学技能训练研究是必选课。 

表格4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首都师范大学对公共必修课进行了细分,英语分成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政治分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方法论,一共有4门课程。在专业课设置上,每一个方向的专业的方向选修课程比较受限,基本只有3~4门可以选择的课程,选修课相当于必修课。 

综合各个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基本都是由3大板块构成:全校公共课(英语和政治)、学科公共基础课(一级学科公共基础课和二级学科公共基础课)、方向专业课(二级学科下的方向专业课)。清华大学另外设置了补休课以及学科外选修课,最全面。首都师范大学只有“公共基础课”和“方向专业课”。具体情况比较见表格5: 

与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课程可以分成4个类型,分别是一级学科公共基础课、二级学科公共基础课、方向专业课、其他课程(包括补休课和学科外选修课)。 

一级学科公共基础课程就是按照一级学科培养的要求开设的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它适用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所有专业,是整个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调查的8所高校,只有北京外国语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3所高校开设了一级学科公共课程。他们的具体开设情况见表格6: 

这些课程基本都是通论或者研究方法类的课程。对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理解,学习和研究有重要作用。 

二级学科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对于专业学习是必要而基础的。相比一级学科公共专业课程来说,更加具有专业性,大部分高校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放在了一起,部分高校会根据语言学和文学两个大方向开设公共的专业基础课,具体开设课程见表格7: 

从表格7可以看出语言学方向部分高校开设了语言学史的相关课程。文学方向,许多高校开设了文学专题研究和文学批评史相关课程。根据两个大方向开设公共的基础课,有利于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生的交流,了解整个学科的发展历史。并且许多研究方法都是互通的,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也有利于减轻老师的负担。 

方向专业课程是根据各个二级学科的不同的专业研究方向设置的,有必修和选修两种方式。它可以满足研究生对更加精深的专业知识的需求,使研究生对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有清晰的了解,对专业知识有比较精确的掌握,为今后的研究和论文打下扎实的基础。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面主要有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7个方向。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部分方向专业课程为例,他们的课程开设见表格8: 

中南大学在相同的课程设置上则更加灵活,与北外的同一门课程开设方式既有选修也有必修,并且还要求相近的不同方向的研究生跨方向共同选修一些课程,具体情况见表格9: 

其他课程主要包括补休课、学科外选修课,在调查的8所高校中,清华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4所高校开设了补休课,清华大学开设了学科外选修课。各个高校对于补休课要求是本科跨一级学科专业或者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学习中国语言文学的本科课程,由教研组或导师指定,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基本形式是跟随本科生随堂听课。清华大学要求补休不少于4门课程,除个别研究生单独开设的课程外,其余随本科生课堂听课。

补休课对于本科跨专业或者外校考来的研究生十分有必要,因为每个学校的教学系统和教材以及老师教学方式都有不同,通过补休课和学科外选修课的学习,能够帮助研究生复习本科知识的同时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了解老师的研究方向,并且启发新的研究思路。 

二、博士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与硕士生课程设置比较起来,各个高校博士生的课程设置相对简单,课程数量和类型都比较少。下面列举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课程开设情况。 

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分成直博生和普博生两类,直博生的学分和课程要求普遍比普博生高,但是,在课程类型上基本一致。与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相比,博士研究生增加了自学课程,这一门课程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与老师商量制定。与清华大学比较起来,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则相对简单,并且没有设置基础理论课、自学课以及补休课程。 

在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首都师范大学与其他高校相比课程选择十分丰富,具体见表格13。首都师范大学这些课程的开设基本是根据学校的研究特色设定的,比如中国古代文学的专业学位课就开设了16门,比如《诗经》与中国文化、两汉诗歌研究、《文心雕龙》研究、中国中古诗文研究专题——以唐宋文学为中心、文人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研究——以唐宋文人为中心。 

三、培养目标和方式 

部分高校会根据自己本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设置培养目标,比如清华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专业特色就是计算语言学,博士培养目标设置了能够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了解语言与计算语言的文献资料;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科特色是对外汉语教学,硕士培养目标中就有能够从事国外的汉语国际推广与对外文化交流的研究型、应用型人才。但是,大部分高校对于培养目标的设置有些空泛,缺少特色。 

培养环节主要由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实习、论文写作4个方面构成。湖南的高校研究生实习主要是教育教学实习,比如当助教,协助老师完成本科的教学。北京的高校对实习环节没有进行明确的要求。 

培养方式主要有导师负责制和导师与培养小组集体负责两种方式,大部分高校培养方式是导师与培养小组集体负责培养的方式。 

四、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下面我们具体解剖湖南师范大学的培养方案。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博士研究生设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方向,硕士研究生方向还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等方向。各个二级学科的培养方案主要由学科简介、培养目标、学制与学习年限、本专业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培养环节、培养方式、学位论文、经典书目9个环节构成。博硕士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见表格14和15。 

五、研究生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学科交叉的课程 

这主要体现在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涵盖面比较窄,课程体系相对局限于特定学科范围之内,在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上,主要依据二级学科的要求设置,不能体现宽口径培养的趋势[2],选修课也是从二级学科出发进行设置,基本上所有的二级学科都没有设置学科外的选修课。 

语言学和文学这两个大方向基本没有公共课程,根据采访,发现许多研究生,特别是语言学的研究生希望能够开设与文学相关的课程,在今后的研究上,也能从这里寻找两者的结合与突破。过多强调二级学科,从知识结构上限制了研究生各个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创新。 

(二)博士和硕士公共课程内容重叠 

公共课主要由英语和政治两个部分构成,根据调查访问,一些博士研究生反映公共课的内容和教学跟硕士研究生阶段存在过多的交叉与重合,不能很好的体现这两个阶段的递进性。 

(三)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 

华中师范大学专科篇(11)

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本着积极务实的精神,以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增强我校的综合实力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我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双方商定每年签订《华东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200×-200×学年对口支援项目协议》,每学年度制定相应的《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师范大学的实施方案》,通过对口支援项目的制度化安排,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以“办实事,求实效”为指导原则,积极调动全校上下各方资源,群策群力,努力促成优质的教育资源向我校输出,从而使我校在学科发展、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进。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对口支援项目按《协议》和《方案》得到了顺利实施,成效显著。

二、协议的执行情况

(一)研究生教育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已将我校三位教授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并从2004年起陆续开始招生,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此外,华东师范大学还积极支持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免费接受我校部分学科硕士研究生前去修读课程。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截至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已招收我校26名骨干教师攻读博士学位,22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另有6名教师到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专业进修(免进修费),并参加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工作,这对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业务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支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自2005年上半年起,根据我校实际需要,派遣教师到我校讲学,至今已有20人次到我校承担短期(一学期)教学工作,使我校师生能够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接触到各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动态及最新科研成果,拓展了我校师生的理论视野。

(四)干部挂职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已派出一名干部到我校担任副校长;我校也派出了两名处级干部前往华东师范大学挂职学习,这为促进我校教育行政领导干部转变观念,吸收东部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提高我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五)图书馆建设方面:共建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已向我校赠送六万余册图书和部分期刊光盘,赠送了部分办公设备,并且每年培训我校一名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我校电子阅览室建设,提高图书馆馆藏图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六)访问交流方面:对口支援关系建立以来,两校建立了学校领导互访制度,轮流进行访问,落实对口支援工作。四年来,两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对各项工作的落实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情况

2006年6月,教育部正式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确定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三所院校对口支援我校8个学科,我校分别与三所院校签订了协议。这是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后,实施的又一项有利于新疆高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水平提高的重大举措,该计划的有效实施,将更有力地推进我校的学科建设,促进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非常重视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制定了落实该项计划的相关措施。

1、2006年6月---12月,所进行的主要工作为:

第一、与三所院校来参加签字仪式的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就开展具体工作达成一致意见;

第二、在全校范围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受援的8个学科,要求各学科认真研究自己的需求和三所院校相关学科的情况,积极寻找合作机会,主动与对方联系交流;

第三、2006年8月,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带领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学科人员一行8人来我校访问,就具体开展工作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密切了两校之间的关系;

第四、组织、动员我校教师报考三所院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我校今年共有14人报考三所院校博士研究生,目前录取工作正在进行;已有3人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学位。

2、为了进一步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具体工作,利用该计划促进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我校完成学校及个学院“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制订工作后,2007年3月28日—4月9日,我校党委书记梁超同志带领我校研究生处、人事处及相关学科负责人共24人,分别前往三所院校进行访问交流,出访得到三所院校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本次出访采取的方式是:召开学校层面的座谈会、职能部门、学院和学科层面的会谈和进一步交流,双方就具体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磋商,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支教工作、学术交流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签订了会谈纪要,具体工作将从今年6月逐步开展:北京师范大学将于6月派专家来我校进行讲学;将在7月、8月分别与中国科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两个全国性学术会议;9月,将派出我校近10名教师前往三所院校进修访学,并将就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协商、落实。

3、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中,我校确定了建立合作互惠平台的原则与支援学校进行协商,得到了对方的真诚支持,支援学校积极帮助我们想办法、提建议,表现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高度热情和政治觉悟。北京师范大学提出,虽然计划中所列是两个学科,但科研领域的合作和人才培养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而扩大学科领域。中国科技大学则应我校的要求将支援学科扩大到计算机科学,并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以特别的政策和条件。华东师范大学将对口支援与援疆学科两个计划结合起来,对协议中的内容逐项落实。应该说我们和三所院校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随着各项计划的落实,必将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4、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过程中,除了教育部制定的三所院校,我校还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与其他高校积极联系,并得到了热情响应,如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虽然没有教育部规定的对我校支援任务,但都表示了积极态度,与这些院校的合作交流也将逐步展开。

在校党委对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高度重视下,目前全校正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确定了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促进学科发展的原则,相信在未来两三年内,该项计划将取得显著成效,对我校学科发展将发挥积极深远的作用。

四、经验总结

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的四年期间,通过两校的共同努力、默契配合,对口支援工作进展顺利,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相关因素的制约,协议中的部分内容没有完全落实,主要是科研领域的合作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还不够丰富。

鉴于上述情况,为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

(一)对口支援工作要认识到位。对口支援工作要从大局着眼,从长远部署,从实际入手。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促进西部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和现实的重大意义。对口支援工作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受援院校必须全力以赴、抓住机会、鼓足干劲,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懈努力,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学校办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二)对口支援工作要领导到位。学校各级领导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所组建的专门工作小组不能流于形式,负责此项工作的学校领导要经常检查对口支援工作的进展和落实情况,确保一个流畅的主通道,综合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的工作。

(三)对口支援工作要措施到位。对口支援工作必须以切实可行、互惠互利为原则,具体措施必须具备较好的操作性和实施性,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既要有利于支援院校工作的开展,避免使支援工作成为支援学校的负担,同时也要有利于受援院校在享受优惠条件的前提下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四)在目前已经开展的支援项目基础上,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将以建立双赢互利的合作平台为基础,努力加强科研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我校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五、自我评价及建议

我校非常重视对口支援工作,认为此项工作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学校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四年来,通过对口支援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落实,我校的师资队伍在结构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改善,学科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与对口支援学校的交流,我校的干部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方面有了显著转变和提高,这将对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使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深化,各项措施能够顺利实施,根据以往的工作实践,我们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