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大全11篇

时间:2022-09-20 18:21:10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1)

    小说共有四次提到过斯嘉丽的这个相似的梦境。第一次是她在瑞德的帮助下,带着自己的儿子、媚兰和她的孩子、黑奴普里茜冲出炮火连天的亚特兰大回到故乡塔拉后,全家人遭受着战争、饥饿、贫穷的煎熬。第二次是在斯嘉丽的第二任丈夫弗兰克因为她受到的攻击去报仇而丧生后,她自责愧疚而感到痛苦。第三次说到雾,是在新奥尔良的最后一天的夜里,她又做起了这个恶梦并从梦中惊醒。第四次说到雾与前三次不同,这次斯嘉丽看见的雾,不是在梦中,而是在现实中。最后一次提到雾应当是斯嘉丽症候,即把潜意识的替代物讲述出来,将潜意识引为意识从而解除症候。第三次的梦境与对话是我们分析的重点:

    It was a silent meal and Scarlett’s temper was straining because it was her last supper in New Orleans and she wanted to do justice to the crawfish. And she could not enjoyit under his gaze.……And something terrifying was pursuing her and she was running, running till her heart was bursting,running in a thick swimming fog, crying out, blindly seekingthat nameless, unknown haven of safety that was somewherein the mist about her.

    何以斯嘉丽仍然会有这样的梦魇?弗洛伊德提出的“创伤的”这一概念或可解释。一种经历如果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内,使心灵受到一种最高度的刺激,以致不能用正常方法谋求适应,从而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我们便称这种经验为创伤的。一个人的整个生活结构,如果因为创伤的经历而根本动摇,确也可以丧失生气,对现在和将来都不发生兴趣,而永远沉迷于回忆之中。恰如弗洛伊德所言,应当是来自两种本能。一种是饥饿本能也就是自我保存的本能,另一种则是性的本能。战事缭乱,斯嘉丽带着生产不久的媚兰和小女仆以及卫希礼的孩子一路从亚特兰大逃回塔拉庄园,遭遇了战火,被抢马的危险。食物问题是如此地棘手,斯嘉丽不得不亲身上阵,带领着家人下地劳作。这样的经历使得斯嘉丽心中对饥饿充满了恐慌的情绪。 除此之外,斯嘉丽那两次失败的婚姻,从未满足过的少女的饱满的性欲,甚至于在塔拉庄园中与心爱的卫希礼不成功的性爱尝试都让斯嘉丽本我中蓬勃的生命力饱受打击。然而令我们不解的是,如果斯嘉丽想要的都如她意识中那么清晰,那么梦境中的彼岸应当是少女时期的塔拉庄园,从十二橡树来此求婚的卫希礼。为何斯嘉丽一直不知道在梦里自己要寻的是什么呢?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梦应当是欲望的达成,而不是欲望的寻觅。至少梦境不应只带来恐惧而是某种隐晦的安慰。再看另一次关于斯嘉丽梦境的叙述:她到了一个荒凉古怪的地方,那里大雾迷漫,伸手不见五指。……天堂在哪里啊?它躲避她,但的确在什么地方,只是看不见罢了。她要是能找到它就好了!要是找到了它,她就安全了。可是恐惧使她两腿发软,饥饿使她头脑发晕。她绝望地大叫一声醒过来。

    整个梦境都是作者的预设,也就是说作者代替斯嘉丽将梦的所有元素加以润饰,加以隐喻。故而我们不仅要理解作者所做的梦境的隐喻的含义,还要理解作者为何要作此安排,其中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过程。小说中描述到的四次迷雾不是斯嘉丽完整的梦境,这是经过玛格丽特删改之后的梦境。我们需要从艺术回归到现实。无此立足,则以上所言皆是荒诞。

    三、双重隐喻

    斯嘉丽是作者玛格丽特的人格投影。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也有一种反求于内的倾向,和神经病人相距不远。他也为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促;他渴望荣誉、权势、财富、名誉和妇人的爱。真正的艺术家知道如何润饰他的昼梦,使失去个人的色彩,而为他人共同欣赏,他又知道如何加以充分的修改,使不道德的根源不易被人探知。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创作亦是类似于以一种潜意识的满足。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年出生于美国南部的新生代城市亚特兰大,三四岁时,她的外祖母时常为她描述往昔的战火烽烟。亚特兰大的战争让小玛格丽特神往,她甚至常常和同盟老兵一起出游。菲茨塔拉德庄园是玛格丽特童年的乐园。这些都为她创作《飘》带来了素材和灵感。一战的风波第一次让玛格丽特体验到了战争的真实与残酷。1918年,即玛格丽特18岁时,她结识了一名青年军官——克利福特·亨利少尉。亨利有着英俊的外表,诗人般的气质,这便是玛格丽特心中的“卫希礼”;但战争夺去了这个年青人的生命,这也给玛格丽特带来了毕生的痛苦。

    母亲梅贝莉去世,使玛格丽特成为她父亲和长兄生命中唯一的女人。母亲一直是父亲生活的动力和勇气,是玛格丽特无法取代的位置。如同斯嘉丽一样,玛格丽特生来就有一种反叛的气质。她同狂放不羁的厄普肖结识,并凭着一时的冲动与一个酗酒成性的恶棍结婚。这段婚姻不久便以失败告终。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玛格丽特如何将个人经历糅合进小说之中。庄园与父母的关系大致与真实相似,不同的是玛格丽特对于艾伦形象的描述,艾伦的强大是内心的善良坚强勇敢的感召性力量,而玛格丽特的母亲则未必是一位如此温柔和婉的女性。玛格丽特为艾伦塑造了一段年轻时期刻骨铭心的爱恋,母亲对于父亲的感情并不是真正的少女的爱慕,母亲的形象虽然光辉完美却是与斯嘉丽的本我格格不入的,相反父亲的爱尔兰血统则在斯嘉丽身上有了如此明显的体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伊拉克特拉情结的再现呢?母亲的强势令玛格丽特敬畏且自卑,于是在书中母亲对于婚姻是有精神上的不忠的。而斯嘉丽最后则成为了拯救塔拉,与父亲心意相通的人。第二个重大的修饰在于卫希礼这个人物的设定。卫希礼自然是玛格丽特初恋的军官克利福特·亨利少尉的投射,但是在书中卫希礼从不爱斯嘉丽,更奇特的是他从战争中存活了下来并成为了被时代抛弃的无用之人。第三个重大的修饰则是瑞德-巴特勒这个核心形象的设定。很明显这个充满恶棍气质却痴心一片的角色来自于玛格丽特第二任丈夫厄普肖和第三任丈夫马什的结合。厄普肖风流落拓,马什则体贴专情,是斯嘉丽的真爱。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2)

关键词:潜意识  超现实主义  白日梦  精神分析

如果要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理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一那么画家达利是最好的诠释者。这位画家简直就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完美的模版和最努力的身体力行者。 

达利是作为一名超现实主义者为人熟知的,尽管他曾经被同行逐出这个前卫的团体。对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正如布雷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说:“应当感谢弗洛伊德的发现,由于相信这些发现,一股思潮形成了。”达利加入超现实主义阵营之前,弗洛伊德已经完成他的大部分著作,《梦的解析》、《性学三论》《论无意识》、《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等等。而弗洛伊德在 1910年的作品《达 ·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中首次把艺术家归入他的研究阵营,他用性欲升华理论分析了达 ·芬奇及其《蒙娜丽莎》等作品,在他看来,“艺术的产生不是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 目的在发泄那些在今 日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而文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力比多”的升华。弗洛伊德在《创作家和白日梦》中提出:“难道我们不应当追溯到童年时代去寻找想像活动的最初踪迹么?”那是一个受心理分析的影响而热衷童年记忆的时代,达利的西班牙同乡毕加索由于其著名的《和平鸽》,就被发掘出画家童年一段和父亲相关的佚事。达利的父亲是一位有对于家庭有绝对权威的公证人,他的父亲比起别人来 ,更经常的恐吓他。在达利 21岁的作品《艺术家的父亲》中,就充分表现了这位父亲的神威。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艺术家被压抑的种种本能欲望,尤其是他童年时代被压抑的俄狄浦斯情结。受到父亲权威威胁的少年达利在母亲去世后写道:“为了向我受到的伤害复仇,这伤害就是母亲的死亡。我怀着宗教般的热忱崇拜她、爱慕她。”达利把这一带有情感力量的潜意识集结投射到他唯一的伴侣加拉的身上,在她身上,达利发现 了童年时幻想的伴侣一加露兹凯,那想象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他又把对于母亲的爱转移到加拉身上。达利运用他艺术家的神秘力量 ,把加拉变成皮格马利翁手下骤然复活的女神。在 1950—1970年间他有许多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几乎都是有关圣母的,他的圣母形象无一例外都是加拉,其中《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中身着古代宽袍的圣母居然有着时髦的发式。他把妻子奉成女神,“加拉的崇拜者”是他永速扮演著的角色。

再让我们来看达利是如何完成他的作品的。希腊的哲学家们把艺术叫做“自然的模仿”而达利的作品却是对人类梦境谵妄的准确描摹。对梦的转录一直在达利的作品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他的地中海人的遗传因素,做梦是易事,一个谣班牙式的午睡总是向他打开白日梦的大门。白日梦只是人在 白天精神疲倦 ,注意力涣散时脑际涌现的一些幻想,这种幻想和夜梦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不可能确切的了解达利的梦到底是个什么摸样,他的作品是否梦的忠实转录,不得而知。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方式之一是意象化,是把抽象的观念和欲望敷演成具体可见的视觉形象。达利遵循了弗洛伊德有关梦的工作的理论,他绝对现实主义的对待梦境中外表完全不同的成分,用一丝不苟的现实笔法来描绘梦境。达利运用他的所谓“偏执狂批判”,一种挖掘潜意识境界的执拗的妄想狂式的思维方式,画家把毫不相干的事物凑在一起 ,使迷幻系统化,他那些极其细致清晰的画面绝对不会是在做梦的状态下做出的。达利把他的主角们置于于一个看似虚妄的空间,大多数情况是画在风景中,这样那些毫不相关的事物就在这个空间建立了联系。这种空间的迷恋来自他家乡的卡德兹奎对于不了解这个地中海小城的人们来说,色彩似乎过分强烈了,简直是不可能有的。然而,鲜明的色彩精确的表现了空中的光线照在海面、海滨 、岩石和悬崖上的效果,这个仅仅是达利曾经看到的最一般的风景,他成功的将熟悉的海滨和岩石综合成一个理想的海岸,给观众造成幻觉,营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超合理性。卡德兹奎于之达利 ,正如维克多山对于塞尚的意义。达利的作品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是“经过改装的梦”弗洛伊德早已指出,艺术家不同于真正的白日梦患者,艺术创作也不完全等同于白日梦。由于艺术家的作品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感激和赞赏,这样,他通过幻想赢得了他以前只能在幻想中获得的一切:荣誉、权利和女人的爱情。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3)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评价

一、弗洛伊德

1.生平及著作。

西格雷蒙・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医生,精神分析学创始人。他出身于莫拉维亚的弗莱堡,父亲是善良乐观的呢绒商,4岁全家迁居维也纳,弗洛伊德在那里度过了他的大半生:学习,工作,做医生,从事精神病研究和写作。

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劳尔合作出版了《歇斯底里研究》,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诞生。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记录了他在精神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其后,分别出版了《日常生活的精神分析》(1904),《作家与白日梦》(1908)等著作。这些著作拥有极大的启发性,为许多学科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2.主要贡献。

弗洛伊德主要贡献是对无意识的深层阐释。在朱立元看来,“就是对个体无意识心理结构的揭示,把人的行为活动的出发点、力量源泉归结为个人内心深处隐秘的无意识本能,从个体“单子”这个微观的角度对人作了深刻的研究,触及到了人内心的隐秘世界,揭示了个体行为在个体自身身上的某些深层原因,使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

二、精神分析法

1.无意识本能说。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三层:无意识、前意识与意识。无意识永远在骚动,试图进入意识层,但受到前意识层的检查;前意识是调节无意识与意识的检查机制,可以使无意识进入意识,更多的是阻止、控制无意识,使之被压抑在意识与前意识之下;意识则是人可以察觉、感知自我与外界的心理活动,处在心理结构表层。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性本能(力比多),是人行为的力量源泉。

相应地,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三层。本我存储本能,是各种本能的驱动之源,遵循快乐原则;超我是人的良心和社会律令,阻止本能的直接发泄,遵循道德原则;自我居中,起协调平衡二者作用,遵循现实原则。

本能说是精神分析学的基础,而把文学艺术的创造理解为转移和升华的途径,则是有泛性论嫌疑。弗洛伊德提出“一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性有关”,并认为“无意识和性本能是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是本能冲动的净化和升华”,“许多艺术作品都是“求看和被求看”的性本能冲动的升华”。在弗洛伊德看来,控制人类行为的不是意识,而是无意识。

2.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据俄狄浦斯王传说,及同名悲剧《俄狄浦斯王》总结提炼出来的,是其整个精神分析学美学重要一种。恋母情结与上述和无意识关系密切,即男孩的性冲动指向母亲,进而嫉恨自己的父亲,产生一种弑父娶母的隐秘欲望。相对应,女孩的性冲动指向父亲,进而嫉恨自己的母亲,产生一种弑母嫁父的隐秘欲望,即恋父情节。

弗洛伊德分析了《俄狄浦斯王》和《哈姆雷特》两部名剧,证明了恋母情结的存在,也向我们展示了精神分析论这一新的文学批评样式。他提出疑问即“为什么俄狄浦斯王悲剧可以感动那么多人?”在弗洛伊德看来,不是命运悲剧下神力导致的,也不是性格悲剧下人力导致的,而是人的恋母情结这一心理机制导致的:剧中的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我们心中的隐秘欲望、我们童年世代的愿望;但俄狄浦斯王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一如他当时发下的誓言一般,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幸运很多,既实现愿望,又不受惩罚。观众在心底引起足够的恐惧与怜悯,达到了悲剧的效果。而哈姆雷特在为父报仇过程中,表现出的优柔寡断,与其说是其性格特点,不如看作是哈姆雷特对这样一个实现了自己隐秘欲望的人的复杂感情,道义上讲,为父报仇刻不容缓,可心理层面上,叔父扮演了自己曾想扮演的角色,杀害叔父等于完全否定了自己,而要一个人完全地否定自己很难。

3.梦的释义

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完成。在弗洛伊德眼中,梦并非是无意义的,而是有其特定的指代意义。有点类似中国的周公解梦,在其精神分析学体系里,对梦有众多的解释。通过对自我剖析,以及对精神病患者研究,弗洛伊德发现梦是通向无意识的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也发现患者最终被压抑的欲望。进而指出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欲望、(经过改装的)达成,包含了三层意蕴:梦是欲望的达成;此愿望是受到压抑的;此愿望是经过改装的。

弗洛伊德认为梦有两层次,即显梦和隐梦。显梦代表梦的表层意义,是明言的意识;而隐梦代表梦的深层意义,是隐言的无意识。显梦是浅表性的东西,没有过多的实质意义,而隐梦具有本质意义,但隐藏于显梦之中。无意识通过凝缩、移置、再现和再度修饰四步来完成梦的伪装与改造,最后在梦中达成愿望。

三、评价

1.积极性。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美学理论,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开辟了转向对人类自身研究的新领域,他的传记作家这样说到,“如果不了解精神分析学的内容,简直无法把握现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甚至有人将世界分为有弗洛伊德的时代和没有弗洛伊德的时代,把他和马克思、尼采一起并称为现代世界的三大思想家。这一学说超越了心理科学的理论界限,在20世纪初诞生后,迅速传播,影响全世界,被广泛地运用于人类学、神话学、民俗学、文学和文学历史领域,为文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学评论的心理分析提供了思想要素和方法。

2.局限性。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美学理论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糟粕。一是对于恋母情结的过度推崇,对文本进行牵强附会地联系分析;二是泛性论学说,将一切艺术创作归结为性本能冲动,用李斯托威尔的话讲,便是“把一种正确的理论夸张到接近绝对色情狂的地步”,否认了艺术创作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现象的反映,有唯心主义倾向。

参考文献

[1]程孟辉.《西方美学文艺学论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4)

标志,从此人类对自身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所以有些西方学者把20世纪称之为“精神分析的

世纪”. 《梦的释义》出版100 年来,人们对精神分析学说毁誉参半,研究弗洛伊德的著作就达几

千部,特别是许多思想大师都对弗洛伊德做出了评价,这就使人们常常戴着大师们的眼镜去看待弗

洛伊德,由此产生了一些“错误认同”. 正如当代意大利哲学家恩贝托·埃柯(umbereo eco )所

说,马可波罗在爪哇把犀牛认作独角兽,这种错误认同产生的原因在于“他正是他的‘背景书籍’

的牺牲品。”①经过100 年的洗礼,弗洛伊德的思想价值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因此要摆脱以

往人们对弗洛伊德的错误认同,强调个人对弗洛伊德原著的特殊理解,并把这种理解与当代学术界

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弗洛伊德不仅是一个精神病专家,更重要的是,他作

为一个人文科学思想家在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文科学既非自然科学又非社会科学,它是关于人类价值、人文追求及其表现的许多学科的总

结。wWw.133229.COm库恩认为《梦的释义》引起了一场科学革命,它是人类精神方面的一个巨大成就。弗洛伊德本

人也把《梦的释义》当作区别其他科学的标志,因为该书包含了他“所有发现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从此“精神分析就超出了纯医学的范围”,精神分析不再是一个纯医学的主题了。弗洛伊德在自传

中写到:“不管是那时,还是后来我都未曾对医生这个职业又过什么特殊的偏爱。确切的说,我是

被一种好奇心所驱使,而这种好奇心更多的是对人类的关心,而不是对于其他自然事物。”②他承

认,他是“被迫背离自己的最初目标而成为医生的”. 对哲学和文学的偏爱促使弗洛伊德在研究精

神病过程中竭力探究人的内心世界的发展动力。弗洛伊德早在1880年上大学时就研究并翻译了英国

哲学家约翰·穆勒的五篇哲学著述,同时接触到了柏拉图哲学, 还深得叔本华的哲学精髓,如不

是为了生存他有可能要走哲学家的路。对人类的关心是他一生兴趣的主要兴奋点,他自述是达尔文

和歌德的著述使他决定学医的,从医也许能够更好地探索人类心灵的内驱力。弗洛伊德的文学知识

令人惊讶,特别是他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熟悉程度让人难以置信。在精神分析的创立和成熟过程中,

弗洛伊德的文学知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十分敬佩艺术家凭直觉把握真理的本领 ,《哈姆

雷特》和《俄狄浦斯王》帮助他归纳了恋母情结,并指引他进行自我分析。弗洛伊德70岁生日时感

叹道“不是我,而是诗人们发现了无意识”. ③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向我们介绍斯里兰卡学者马

丁·魏克拉玛辛柯的发现:纪元前四世纪佛本生故事作者和十九世纪的俄国作家同样地在精神分析

出现以前“就以极为动人的方式探索了人们的潜意识活动”. ④ 毋庸置疑,发展成熟的物理科学

和生物科学对弗洛伊德产生极大的影响,他在1895年《科学心理学规划》中曾力图“建立一门自然

科学心理学,把心理过程描写为可确定的物质粒子定量状态”,并可以用数学和神经学实验来处理

它,然而,这个目标始终没有实现。长期的临床观察经验使他推翻了自我意识是意识中心的概念,

如同地球围绕太阳转一样,自我围绕隐藏在背后的无意识转,精神的实质是无意识的。弗洛伊德通

过对被遗忘的存在——无意识的探索,实现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

学术界的全部论著都强调不自觉的精神活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显然,弗洛伊德早已切中了时代的

脉搏。米歇尔·福柯在1964年宣读的题为《尼采、弗洛伊德、马克思》论文中,把尼采、弗洛伊德

和马克思称之为怀疑大师,他们对于西方当代批判思想的意义在于,各自发挥了根本性“去中心”

作用,是继哥白尼、达尔文之后人类思想史上第三次革命。占统治地位的地球中心论、人类中心论、

意识中心论被摧毁了。在1966年发表的《词与物》中,福柯认为精神分析和文化人类学以及结构语

言学都面对着无意识,这三种理论都“得出危及了使人被认识成为可能的事物本身”,在此意义上,

这三种理论就是对启蒙运动以来理性科学的反动——“反科学”. 由此可见,弗洛伊德思想具有后

现代的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的释义和实验室科学实验相仿,他对观察研究比对实验研究更有浓厚的

兴趣,他宣称“精神分析观点所依赖的可靠观察材料独立于实验的证实”. 他打比方说,精神分析

像文化人类学或考古学一样成为一门观测学科。1933年,弗洛伊德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说:“你也

许会觉得我们的理论宛如一种神话……但是每一门科学最终都成为这样一类神话,事情难道不是如

此吗?对于你今天的物理学难道就不能这么说吗?”⑤在弗洛伊德看来,社会历史的研究不拒绝假

说。令人遗憾的是,人们普遍承认物理学对宇宙生成的种种假说,却难以容忍关于人类进化的假说。

弗洛伊德创造精神分析之初冲破了原有学科的限制,通过人的梦境或患者的胡言乱语去透视人的内

心世界,又从人的心理变化去认识人类的历史命运,他坚持历史是人创造的,这一点与意大利思想

家维柯的观念是一致的。维柯在《新科学》中主张,人类世界只能被人所理解,因为这个世界是人

创造的,既然人类生活和思维的一切形式是由人创造和体验的,那么我们就能够在意识深层里再现

人类历史。许多学者抱怨弗洛伊德不是一个理论严谨的科学家,而是一个想象丰富的艺术家。确实,

弗洛伊德对人文艺术、人类命运的关怀胜过对医学心理学的关怀,医学心理学只是弗洛伊德探索人

类发展由来的手段或桥梁而已,他常用医学和心理学的材料和方法来证明和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

精神分析在许多方面与哲学和文学相似,因而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精神分析是非正统心理学。保罗·

利科认为精神分析“更像历史学,而不像心理学”. 指责弗洛伊德的学说缺少证据多为假设,这主

要是因为如于尔根·哈贝马斯所讲的那样“精神分析自我误解为一门自然科学”,结果人们总是把

弗洛伊德限定在医疗实证科学范围内,而弗洛伊德所做的却是哈贝马斯所提出的“铲平哲学、科学

和文学的界限”的工作,因而哈贝马斯把弗洛伊德看作“一个伟大的作家” .精神分析是本世纪最

早模糊学科界限、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理论,弗洛伊德主要是挖掘人的心灵动力的思想家。瓦尔特·

本雅明的文体就铲平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后来在法国百科全书学派传统熏陶起来的布尔迪厄这类思

想家那里,根本就没有学科的界限。显然 ,用自然科学研究“物”的方式方法去研究人,有很大

的局限性,维柯早就发现几何学方法不适用于人类世界。研究社会现象要涉及到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这不是实证的自然科学所能胜任得了的。英国著名科学家和作家c ·p ·斯诺在其著作《两种文化》

一书中呼吁人文科学知识分子与科技知识分子的合作,以避免两极文化带来的损失。弗洛伊德兼有

专家和思想家两个身份,他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整合的雏形,初步实现

了“两种文化”的会通互补,这是弗洛伊德本人没有意识到的。直到本世纪70年代末,让·皮亚杰

才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学“只能在一种诸学科协作的气氛中生存和兴旺”,心理学与人文学科的关系

“不再是连接而宁可说是交叉。”⑥相比较之下,弗洛伊德作为人文科学思想家比作为精神病专家

对人类的贡献更大些。有些人认为弗洛伊德在晚期才转向人类历史命运的研究,弗洛伊德的社会历

史观只不过是他心理学说的应用。事实上,弗洛伊德在创立精神分析之日起,就把对人的研究作为

自己的奋斗目标,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把他的理论“借助于大胆的加速度应用于全人类”. 他

以超强的独创力和想象力对现存的社会行为规范、价值体系进行了批判,在此意义上,弗洛伊德是

二十世纪学术“批判理论转向”的先驱者,也是最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人文知识分子。 其次,

弗洛伊德是从早期创伤理论引申出他独特的文化演进理论。

1885年弗洛伊德在巴黎向沙可(jean-martin chcot )学习期间,曾听到沙可说:“这类病症

(指精神神经病症- 笔者注)的根子总是性的问题”,这对弗洛伊德有很大的启发,他认为歇斯底

里不是身体原因造成的,而是在于情感或精神的失调。在与布洛伊尔(josef breuer)的合作中引

发出了自由联想谈话疗法,弗洛伊德追根寻源,早期生活阶段的印象“在个人成长方面还是留下不

可磨灭的痕迹,尤其是给后来发生的任何精神失调埋下了心理倾向”. 特别使弗洛伊德感到震惊的

是:“这些儿童时期的经验总是与性的激动以及对此激动的抵抗有关,我于是发现,我面临着‘幼

儿性欲’这一事实”,儿童并不像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所说的是“天真烂漫的儿童”. 弗洛伊德“被

越来越深入地带回到病人的生活历史之中,直到追溯童年之始”. 早期生活经验决定了成人的神经

病症状,焦虑等神经症状植根于幼儿被压抑的性幻想,梦是一种被压抑愿望的伪装的满足,“激发

梦的愿望和梦中证实的愿望满足都来源于童年”,俄狄浦斯的命运之所以感动我们,是因为那可能

就是我们自己的命运,俄狄浦斯弑父娶母不过是我们童年愿望的满足。这种愿望长期得不到满足受

压抑就形成了“俄狄浦斯情结”,它是心理病症的成因,也是理解宗教和道德进化的关键。弗洛伊

德在《梦的释义》中通过对梦的起源的研究,追寻到人类早期文化残留物对现代人的重大影响,笔

者认为下面这段话是弗洛伊德文化演进理论中最有价值的精彩论断,遗憾的是被弗洛伊德的研究者

所忽略了。 做梦基本上是向梦者最早期情景的倒退活动,是其童年时代的再现,是那是时居优势

的冲动和可获取的表达方式的再现。从个人童年的背后,我们就有希望洞察到系统发育的幼年时代,

洞察人类的进化,而个体发展只是在偶然生活环境影响下的人类进化的简本。这里,我们始觉得尼

采的话是正确的,他说在梦中‘存留着我们不再能径直到达的人性的原始部分’,我们因而可以期

望从梦的分析中获取关于古代人类遗产的知识,获取关于人类先天精神之物的知识。梦和神经症保

留着超出我们预料的精神古物。因而,在那些力图重建最古老和最黑暗的人类创始阶段的科学中,

精神分析占据着很高的地位。⑦对于弗洛伊德上面的论述,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关于文化

演进与个体心理发展的相似问题,我国心理学家赵璧如先生认为:弗洛伊德把心理的东西生物化,

把人类的东西自然化,把社会的东西心理学化,社会发展规律是不能归结为精神病学规律的,因此

弗洛伊德关于文化演进过程和个体心理发育过程相似性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⑧弗洛伊德文化演进

理论之所以遭到批评,关键就在这里。近几十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生物学的发展表明,

社会事物也有生物和心理因素在其中起作用,生物和心理因素对社会也有重大影响。爱·o ·威尔

逊等人结合现代科学提出了社会生物学理论,他认为人是由文化与基因的相互作用塑造成的,人的

基因影响着社会行为。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由于现代儿童与原始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生物学家

反对关于“个体发生是种族发生的重复”的观点。然而,社会文化演进过程与个体心理演进过程之

间没有截然分开的鸿沟,二者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维柯经常把一个人从儿童到老年的人生,同

一个民族从初建到最后瓦解相类比。恩格斯指出:个人意识的各个发展阶段“可以看作人的意识在

历史上所经过的诸阶段的缩影”. ⑨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与人类意识的发展相一致,这已经被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所证实。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与原始思维一样都具有主客体不分、自我中心状

态、泛灵论等心理发展特征,在思维具体性和绘画方法上也有相似之处。澳大利亚哲学家、美术理

论家德西迪里厄斯·奥班恩!猠siderlus orban)发现原始艺术与儿童艺术及精神病患者的习作具

有相似性。哈贝马斯的《交往与社会进化》,在探讨个体发生学与人类进化之间的联系及二者演变

的根据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中,由文明进化和个体发展的类似

性推论出“整个人类就会在文明倾向的压力下变成神经病患者”的结论,因为集体神经症的诊断面

临着困难,所以他预言:“总有一天会有人把这种研究大胆的用于文明社会的病理学”. 本世纪法

西斯的大屠杀以及十年动乱的荒谬绝伦,就显示出人类集体神经症的严重病情。埃里希·弗洛姆和

福柯展开了文明社会病理学的研究,许多精神病专家转变为深刻的思想家。 第二,关于心理遗传

性的问题,弗洛伊德看到:梦有惊人的再现力把遥远的甚至遗忘的早期生活的体验带回到心中,在

布洛伊尔治疗方法的启示下,他从病理观念的痕迹追踪到病人精神生活的那些原始的成分之中寻找

病根。弗洛伊德认识到:神经病患者在“重蹈着整个人类在早期文明阶段已经走过的一条道路——

它一直沿袭至今,我们的成语、谚语、迷信和习惯证明了这条薄纱掩盖着的道路的存在。”梦的象

征符号“具有遗传的性质,今天在象征上相联系的事物在远古就已经从概念上或语言上连为一体。”

弗洛伊德心理遗传性的假设不能全盘否定,荣格在实地走访了许多国家和地区之后,他惊奇地发现,

在彼此分隔、没有任何交往的不同民族和文化中却具有结构类似的神话传说或图腾崇拜物,少年痴

呆者的幻想与原始民族的神话有惊人般的一致,这充分证实了弗洛伊德心理遗传性的观点。弗洛伊

德早期著作研究了个人记忆,而晚期著作大量探讨集体记忆问题,并把集体记忆作为社会心理、宗

教心理产生的重要根源。乔姆斯基从句法结构的普遍性看出:人天生具有一个称为“普遍语法的语

言学习的初始状态”. 新近发展起来的行为遗传学也进一步分析和证实了心理遗传性的存在,比如

美国心理学家由实验观察到,不足一岁的华裔儿童与其他民族的同龄儿童相比,在嘈杂的人群中能

够保持镇静并愿意一个人玩。另外,夫妇怀孕时的心理情绪状态对其子女性格有较大影响。赫伯特

·里德最初对精神分析关于无意识心理的遗传性这一极端理论也很怀疑,但他为了撰写《通过艺术

的教育》而考查许多儿童画,从中发现了大量的证据,转而更进一步支持这个理论。弗洛伊德晚期

在关于人格结构的学说中,提出超我通过遗传从本我中形成,它是内隐的父母之声,是古代道德经

验之声。弗洛伊德从主张心理遗传走向了主张道德遗传,这就很少有人苟同了。

第三,弗洛伊德还提出了梦倒退的观点。在他看来,梦过程最主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倒退或退化,

神经病的幻觉及正常人的幻象也相当于倒退(复古),在倒退中梦思想的结构物还原为原始材料即

“转换为形象的思想”,“用视形象重造其概念内容”,“这种变形的思想与保留在潜意识中的记

忆密切相连”. 梦不仅是了解无意识的利器、理解原始生命的捷径,更进一步讲,“倒退”就是向

早期生活体验的复归,这里的“早期”既有个体早期——儿童时期,也有人类的早期——远古时代。

因为,弗洛伊德把梦与神话及童话看作本质相同的东西,了解梦的语言也就了解另一个语言——维

柯的所谓“一切民族共同的心头语言”. 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只希望从神话- 如从梦境里- 发现

非理性、反社会的本能,而无意发现以象征语言,即象征,所表现的古代智慧。”⑩这就歪曲了弗

洛伊德的本意。因为,对梦和神经病的分析同时就是对人类的“精神古物”——人性的原始部分的

探索,梦是保留原始精神古物的样本,个体发展是人类进化的简本。因此精神分析学说也是关于人

类进化的学说。精神分析从梦的释义中挖掘出久已被人遗弃的、保存原始精神机构运转的方法——

短时间的倒退复古,由此去获得关于古代人类遗产的知识,这是精神分析所要“分析”的根本内容,

也是弗洛伊德文化演进理论的核心内容。这里,弗洛伊德和尼采一样走上了一条从现在向过去逆返

的道路,他们也就成为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折点。系统论的研究显示出,历史文物具有“无穷大”

的信息,而精神古物是不是也有“无穷大”的信息呢?历史上由梦而来的伟大发明创造不胜枚举,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玻尔的原子模型等等。柏拉图曾讲过学习就是回忆,哲学家就是不断地练

习死亡;老子教人“复归于婴儿”;维柯说,要探索人类本性就“必须用极大的努力使自己在许多

方面赋有与那些最初的人相似的本性”,就必须“退回到对一切人的和神的学问都极端无知的状态”;

波德莱尔说天才就是重返童稚;蒙台梭利提出“儿童是成人之父”;海德格尔的“复归于真”是通

过领悟死来达到最高境界。他们的说法和弗洛伊德通过倒退获得精神古物的观点是如出一辙的。值

得指出的是,弗洛伊德的本意并非是要人彻底回归远古时代,也不是在复归中浮现古代历史知识,

他所强调的是在神话和梦境里找回人本有的原始思维能力和古代智慧及情感。弗洛伊德一生中多次

提到他自己同古犹太教系统的文化及宗教系统是很接近的,他曾读过希伯来神秘教义,还向人类灵

魂中不可征服和不可毁灭的成分及无意识中的魔力表示敬意。弗洛伊德在晚期著作《精神分析引论

新编》里,把梦与神秘知识相提并论,力图解释精神感应现象,没有进一步发展他原有的梦倒退的

思想。相反,恩斯特·克里斯(ernst kris)明确指出了艺术家可以使自己的头脑退回原始状态而

又不失去控制。现在个别艺术家依靠服用致幻剂来获得幻觉和创作的灵感,这就走向了极端。 第

四,弗洛伊德关于早期思维“视形象”的观点抓住了原始思维和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他的视形象

思想实质上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视觉思维。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儿童思维是通过某些最基本

的‘形’进行的,”这些在结构上较简化的形状及其关系,就是艺术意象中视觉思维的痕迹。⑾如

今人们已经公认儿童和原始人的形象记忆特别发达,但不能笼统地说儿童思维和原始思维人都是形

象思维。英国艺术史家e ·h ·冈布里奇在《艺术和幻觉》中指出:“原始人的艺术和儿童艺术使

用的是象征语言,而不是‘自然符号’. ”他们不去观察树只是满足于树的“概念图式”,而这种

概念图式并不与任何实在相符合。“这种依赖于建构而非模仿的特征归结于儿童和原始人的特殊心

智状态。”⑿不论是原始人的绘画或儿童绘画,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抽象和概括。皮亚杰对儿童绘画

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绘画不是基于模仿而是根据图式——外部材料与主体结构的同化。弗洛伊德关

于梦倒退中转换出的“视形象”与阿恩海姆的最基本“形”以及冈布里奇和皮亚杰的“图式”,指

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原始思维,而原始思维与理性思维不是分割独立的。列维·布留尔晚年转而

承认原始心灵的前逻辑思维与现代人的逻辑思维是共存的,不是互不相关的。列维- 施特劳斯特别

赞赏印第安人的一个说法“神话是人兽未分时的故事”,他认为,神话的价值在于它们是野蛮人思

维的宝贵文本,原始思维和现代思维之间没有鸿沟,原始思维形式始终存在、活跃在我们中间,我

们常常使用这些思维形式。施特劳斯主张神话与科学的会面即两种思维方式的交汇,当务之急是使

野性思维的原则合法化并恢复其权力。笔者以为,只有认识到两种思维的共存交汇,才能更深刻地

认识到原始思维的相对独立性以及这种思维的特殊价值,通过绘画研究原始思维比通过语言更为便

捷,这是被许多学者所忽视的。

再其次,从绘画、城市以及人的身体这三个视角去分析和评价现代文明。

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家蒙娜·布鲁克丝的研究表明,儿童绘画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成人绘画,绝大

多数儿童都善长儿童绘画,儿童10岁后再来学画就感到不会画了,而许多不会画画的家长在陪同孩

子学画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自己也会画画。⒀奥班恩也追问:为什么当正规教育进入儿童的生活

后他们就不画了呢?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无个性的现代教育制度像一件“束胸衣”扼杀了儿童天然

冲动的自发创造本能。我国有一些老年人原本不会画画,可退休后却变成了书画专家。这就证实了

罗素的话:老年人都是神秘主义者。显而易见,通过最基本的‘形’进行思维是人的天性,儿童在

10岁以后学画感到为难,这是遇到了以透视法为代表的科学理性思维的抵制,进一步讲这是两种绘

画方式即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和冲突,进入老年才发现自己还有绘画的天赋,则表明人原有的形象

思维的潜力还没发掘出来。按e ·h ·冈布里奇的说法,西方画家在15世纪-19 世纪遵守的透视法

是世界艺术史范围内的“一个巨大的例外”,它在艺术上是完全异常的,是对正常艺术规律的背离。

笔者由上想到,近代西方文明尤其是近代科学思维方式在世界史上是不是也是个“例外”和“异常”

呢?本世纪众多的思想家所反对的,不就是这种近代传统吗?

芬兰城市理论家伊利尔·沙里宁把欧洲中世纪自发形成的城市看作是适合人的生活的“健康细

胞”,而把近代以来人为建立的工业城市看作是仅仅适合于管理的“癌细胞”. 美国人本主义城市

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拆除传统学科围墙,把城市规划与人类文明及技术的发展联系起来,深

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城市的畸形发展。从冈布里奇关于透视法是个例外和异常的说法,到

沙里宁关于近代城市是个癌细胞的观点,再联系到弗洛伊德专注人的异常行为的分析以及倒退到视

形象思维的思想,我们不难发现,近代绘画、近代城市、近代人的身体尤其是人的内心世界都是异

常的,而近代以外的绘画、城市和人的身体却是近乎人情的、健康的。这与我们过去接受的启蒙教

育(黑暗的中世纪、野蛮的远古时代)是大相径庭的。弗洛伊德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文化发展越高、

压抑越重、心理症越多的文明图景,他曾把一个城市过去的历史比作心理的过去,如罗马就是一个

有着悠久多变历史的心理实体。可能有人以为,笔者不应该从近代绘画、城市和人的身体的异常推

演到整个近代西方文明。按照近代西方传统,艺术对社会是无直接利害关系的,这就否定了艺术与

社会及人的行为的密切关系,现代人缺少的不就是维柯所说的“各民族创建者具有的诗人的本性”

吗?文明和城市一起成长,城市本应是人类文化艺术的大宗遗产,可许多现代城市建设是一种“破

坏性建设”,这种城市只有经济价值。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克梅有句名言: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

西永远不会忘记的,这就是母亲的脸庞和城市的面貌。过去人们对近代西方文明的评价总是从经济、

科技的角度出发的,而没有从绘画(美术总是走在时代的最前锋)、城市(文明的标志)以及人的

身体(包括内心世界)这三个视角去分析,这三个方面有可能是未来文明的评价尺度。因为,艺术、

城市和人的身体不仅是文明发展的结果,而且还是影响文明演进的重要因素。比如,有的特大城市

像一个巨型肿瘤对文明已构成严重威胁;人的肉体创伤易治,可天灾人祸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

这种心理创伤对文明影响十分久远。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大,人类心理疾患越来越重并将成为未来社

会人类最严重的痼疾,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等于人的心灵的和谐,心理健康更重要。英国批评家

特里·伊格尔顿认为,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都是要解决启蒙运动以来人的身心两极分化问题或

者说是审美价值与其他价值的分离问题,“马克思通过劳动的身体,尼采通过作为权利的身体,弗

洛伊德是欲望的身体来从事这项工程。”⒁经依我看来,三人分别把劳动、权力、欲望审美化了。

经济和科技是近代工业文明的核心,却不能代替近代工业文明的全部。正如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不能

代替整个人类文明一样。站在历史的大范围上看,近现代的文明史以其前所未有的深度和丰富性遮

蔽了远古文明和古代文明的优越之处。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和启蒙运动确立的个体主义加快了当代

生态危机和人的身心的危机,人在掏空了他所生存的地球的同时也掏空了人本身,人除了知识经济

以外是一无所有。知识和经济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人的身心退化程度。现代人处处要依赖于电脑这个

“超级白痴”;现代人在性生活方面从禁欲到纵欲,直到无欲,最后无奈求救于伟哥和伟姐来“提

高生活质量”. 单一的技术文明时代已经结束,近代西方以外的文明尚有许多未被认识的价值,不

能用“神秘主义或非理性主义”来否定这些文明的独特价值。英国生物学家约翰·b ·s ·霍尔

丁声称,纪元前七世纪佛陀与瓦尔达姆时代或纪元前五世纪初期的雅典,十世纪的冰岛,比现代更

好。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弗洛伊德在内的20世纪思想家们纷纷求助于艺术和宗教这些古老的精神文

化遗产,美学和神学复活了,并同化了其他人文学科,美学成了一种新的神话。可美学能承担的了

此重任吗?

对于弗洛伊德关于梦倒退视形象的思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他片面强调人类进化中的残留物的

存在以及它们的巨大作用,那样就会得出生物本能决定论的的结论。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没有

绝对对立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现代人需要的倒是像海德格尔所说,挖掘“未被思考过的超历史

的境界”、“搜寻残存的原始本真”. 弗洛伊德一方面致力于在梦或神经症的倒退中找回人们失去

的原始能力,从而使人获得新生;另一方面从压抑转向升华创造更多的文明。朗格和阿恩海姆都发

现直觉活动含有抽象思维,直觉活动根源于人类原始本能并贯穿于人类活动之中。我进一步想到,

本能活动是直觉活动和抽象思维的发源地,它还制约着人的高级思维活动,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最初

也起源于本能活动。人们总是以人性来贬低兽性,没有什么话比骂一个人是“畜牲”更难听的了,

人性真的比兽性更文明妈?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里,野蛮暴力在“正义”的旗帜下扼杀了多

少生命和灵魂。启蒙运动以来,人们过高估计了高级思维活动对于低级思维活动的影响和作用,严

重蔑视远古时代人们的思维能力对现代人的影响。如今现代思维科学已经从单向因果思维转向了多

向因果思维。对于弗洛伊德的发现,责怪他忽视社会经济因素夸大本能作用,那就是求全责备。雅

克·拉康为什么要“回到弗洛伊德去”?因为他抨击美国精神分析学的医学化倾向,主张精神分析

的使命不在治疗而是使病人在语言活动中(精神分析即谈话疗法talking cure——释义)重建主体

人格,达到真理与伦理。显然,精神分析的主要功用已经从治疗功能上升为认识功能和伦理功能了,

精神分析彻底哲学化了。

注:①乐黛云 [法} 李比雄编《跨文化对话》(一),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②《弗洛伊德自传》张霁明 卓如飞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 页。 ③⑤[ 美] 诺曼·

n·霍兰德著《后现代精神分析》潘国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7 页、第208 页。

④[ 英] 李约瑟著《四海之内》劳陇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8 页。

⑥赵璧如主编《现代心理学发展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

9页、15 页。

⑦[ 奥]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著《梦的释义》张燕云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12 页。

⑧候鸿勋 姚介厚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11 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第215 页。

⑩[ 美] 埃里希·弗洛姆著《梦的精神分析》叶颂寿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40 页。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5)

如果要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理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一那么画家达利是最好的诠释者。这位画家简直就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完美的模版和最努力的身体力行者。

达利是作为一名超现实主义者为人熟知的,尽管他曾经被同行逐出这个前卫的团体。对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正如布雷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说:“应当感谢弗洛伊德的发现,由于相信这些发现,一股思潮形成了。”达利加入超现实主义阵营之前,弗洛伊德已经完成他的大部分著作,《梦的解析》、《性学三论》《论无意识》、《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等等。而弗洛伊德在1910年的作品《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中首次把艺术家归入他的研究阵营,他用升华理论分析了达?芬奇及其《蒙娜丽莎》等作品,在他看来,“艺术的产生不是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目的在发泄那些在今日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而文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力比多”的升华。弗洛伊德在《创作家和白日梦》中提出:“难道我们不应当追溯到童年时代去寻找想像活动的最初踪迹么?”那是一个受心理分析的影响而热衷童年记忆的时代,达利的西班牙同乡毕加索由于其著名的《和平鸽》,就被发掘出画家童年一段和父亲相关的佚事。达利的父亲是一位有对于家庭有绝对权威的公证人,他的父亲比起别人来,更经常的恐吓他。在达利21岁的作品《艺术家的父亲》中,就充分表现了这位父亲的神威。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艺术家被压抑的种种本能欲望,尤其是他童年时代被压抑的俄狄浦斯情结。受到父亲权威威胁的少年达利在母亲去世后写道:“为了向我受到的伤害复仇,这伤害就是母亲的死亡。我怀着宗教般的热忱崇拜她、爱慕她。”达利把这一带有情感力量的潜意识集结投射到他唯一的伴侣加拉的身上,在她身上,达利发现了童年时幻想的伴侣一加露兹凯,那想象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他又把对于母亲的爱转移到加拉身上。达利运用他艺术家的神秘力量,把加拉变成皮格马利翁手下骤然复活的女神。在1950—1970年间他有许多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几乎都是有关圣母的,他的圣母形象无一例外都是加拉,其中《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中身着古代宽袍的圣母居然有着时髦的发式。他把妻子奉成女神,“加拉的崇拜者”是他永速扮演著的角色。

再让我们来看达利是如何完成他的作品的。希腊的哲学家们把艺术叫做“自然的模仿”而达利的作品却是对人类梦境谵妄的准确描摹。对梦的转录一直在达利的作品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他的地中海人的遗传因素,做梦是易事,一个谣班牙式的午睡总是向他打开白日梦的大门。白日梦只是人在白天精神疲倦,注意力涣散时脑际涌现的一些幻想,这种幻想和夜梦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不可能确切的了解达利的梦到底是个什么摸样,他的作品是否梦的忠实转录,不得而知。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方式之一是意象化,是把抽象的观念和欲望敷演成具体可见的视觉形象。达利遵循了弗洛伊德有关梦的工作的理论,他绝对现实主义的对待梦境中外表完全不同的成分,用一丝不苟的现实笔法来描绘梦境。达利运用他的所谓“偏执狂批判”,一种挖掘潜意识境界的执拗的妄想狂式的思维方式,画家把毫不相干的事物凑在一起,使迷幻系统化,他那些极其细致清晰的画面绝对不会是在做梦的状态下做出的。达利把他的主角们置于于一个看似虚妄的空间,大多数情况是画在风景中,这样那些毫不相关的事物就在这个空间建立了联系。这种空间的迷恋来自他家乡的卡德兹奎对于不了解这个地中海小城的人们来说,色彩似乎过分强烈了,简直是不可能有的。然而,鲜明的色彩精确的表现了空中的光线照在海面、海滨、岩石和悬崖上的效果,这个仅仅是达利曾经看到的最一般的风景,他成功的将熟悉的海滨和岩石综合成一个理想的海岸,给观众造成幻觉,营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超合理性。卡德兹奎于之达利,正如维克多山对于塞尚的意义。达利的作品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是“经过改装的梦”弗洛伊德早已指出,艺术家不同于真正的白日梦患者,艺术创作也不完全等同于白日梦。由于艺术家的作品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感激和赞赏,这样,他通过幻想赢得了他以前只能在幻想中获得的一切:荣誉、权利和女人的爱情。

达利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似乎是在解释弗洛伊德的理论,他作品中有许多主题来自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尤其在早期的超现实运动中,达利的作品包含了很多的心理学因素,画面充斥着潜意识的符号,抽屉、火、蜗牛。抽屉在弗洛伊德解释是代表女人潜藏的,而在达利的作品中,抽屉基本是在女人体上出现,这或许正应验了弗洛伊德的解释,也表现了达利对的幻想。弗洛伊德指出,某种生物上的缺乏(需要)在本我中能激发起一种满足这个需要的物体或事件上的意象,从而减少与这种需要有关的紧张状态。例如,对食物的需要会自动地在本我中触发与食物有关的意象。这种意象对于暂时减少有关食物需要的紧张状态有效果,它就是愿望满足。满足达利愿望的食物是甲壳类动物蜗牛,蜗牛的意象在达利的世界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在《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中“我的斗争”标题下一张矛盾的表中,他拥护的就有蜗牛,他十分爱吃蜗牛这种柔软的、湿哒哒、粘乎乎的软体动物,甚至当他在弗洛伊德的房外看到挂在自行车上的一只蜗牛时,居然联系到弗洛伊德的脑袋。他的作品中也充斥了柔软的到处流淌的不知名物体,也许这是画家对于食物方面嗜好的投射。对于吃,他有着强烈的热情,一份放在盘子上的山鹅,他都能认为这个“苗条躯体,仿佛达到了拉斐尔式的完美比例”。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6)

摘 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直接影响了20世纪初西方艺坛的超现实主义运动,特别是对达利的创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解析了达利与弗洛伊德学说的多方面关连,指出其在表面现象下的深刻关系。

关键词:潜意识;超现实主义;白日梦;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J203文献标识码: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li and Freud

ZOU Ying

如果要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理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那么画家达利是最好的诠释者。这位画家简直就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完美的模版和最努力的身体力行者。

达利是作为一名超现实主义者为人熟知的,尽管他曾经被同行逐出这个前卫的团体。对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正如布雷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说:“应当感谢弗洛伊德的发现,由于相信这些发现,一股思潮形成了。”达利加入超现实主义阵营之前,弗洛伊德已经完成他的大部分著作,《梦的解析》、《性学三论》、《论无意识》、《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等等。而弗洛伊德在1910年的作品《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中首次把艺术家归入他的研究阵营,他用升华理论分析了达•芬奇及其《蒙娜丽莎》等作品,在他看来,“艺术的产生不是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目的在发泄那些在今日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而文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力比多”的升华。弗洛伊德在《创作家和白日梦》中提出:“难道我们不应当追溯到童年时代去寻找想像活动的最初踪迹么?”那是一个受心理分析的影响而热衷童年记忆的时代,达利的西班牙同乡毕加索由于其著名的《和平鸽》,就被发掘出画家童年一段和父亲相关的佚事。达利的父亲是一位有对于家庭有绝对权威的公证人,他的父亲比起别人来,更经常的恐吓他。在达利21岁的作品《艺术家的父亲》中,就充分表现了这位父亲的神威。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艺术家被压抑的种种本能欲望,尤其是他童年时代被压抑的俄狄浦斯情结。受到父亲权威威胁的少年达利在母亲去世后写道:“为了向我受到的伤害复仇,这伤害就是母亲的死亡。我怀着宗教般的热忱崇拜她、爱慕她。”达利把这一带有情感力量的潜意识集结投射到他唯一的伴侣加拉的身上,在她身上,达利发现了童年时幻想的伴侣―加露兹凯,那想象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他又把对于母亲的爱转移到加拉身上。达利运用他艺术家的神秘力量,把加拉变成皮格马利翁手下骤然复活的女神。在1950~1970年间他有许多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几乎都是有关圣母的,他的圣母形象无一例外都是加拉,其中《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中身着古代宽袍的圣母居然有着时髦的发式。他把妻子奉成女神,“加拉的崇拜者”是他永h扮演著的角色。

再让我们来看达利是如何完成他的作品的。希腊的哲学家们把艺术叫做“自然的模仿”而达利的作品却是对人类梦境谵妄的准确描摹。对梦的转录一直在达利的作品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他的地中海人的遗传因素,做梦是易事,一个西班牙式的午睡总是向他打开白日梦的大门。白日梦只是人在白天精神疲倦,注意力涣散时脑际涌现的一些幻想,这种幻想和夜梦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不可能确切的了解达利的梦到底是个什么摸样,他的作品是否梦的忠实转录,不得而知。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方式之一是意象化,是把抽象的观念和欲望敷演成具体可见的视觉形象。达利遵循了弗洛伊德有关梦的工作的理论,他绝对现实主义的对待梦境中外表完全不同的成分,用一丝不苟的现实笔法来描绘梦境。达利运用他的所谓“偏执狂批判”,一种挖掘潜意识境界的执拗的妄想狂式的思维方式,画家把毫不相干的事物凑在一起,使迷幻系统化,他那些极其细致清晰的画面绝对不会是在做梦的状态下做出的。达利把他的主角们置于于一个看似虚妄的空间,大多数情况是画在风景中,这样那些毫不相关的事物就在这个空间建立了联系。这种空间的迷恋来自他家乡的卡德兹奎,对于不了解这个地中海小城的人们来说,色彩似乎过分强烈了,简直是不可能有的。然而,鲜明的色彩精确的表现了空中的光线照在海面、海滨、岩石和悬崖上的效果,这个仅仅是达利曾经看到的最一般的风景,他成功的将熟悉的海滨和岩石综合成一个理想的海岸,给观众造成幻觉,营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超合理性。卡德兹奎于之达利,正如维克多山对于塞尚的意义。达利的作品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是“经过改装的梦”。弗洛伊德早已指出,艺术家不同于真正的白日梦患者,艺术创作也不完全等同于白日梦。由于艺术家的作品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感激和赞赏,这样,他通过幻想赢得了他以前只能在幻想中获得的一切:荣誉、权利和女人的爱情。

达利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似乎是在解释弗洛伊德的理论,他作品中有许多主题来自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尤其在早期的超现实运动中,达利的作品包含了很多的心理学因素,画面充斥着潜意识的符号,抽屉、火、蜗牛。。。抽屉在弗洛伊德解释是代表女人潜藏的,而在达利的作品中,抽屉基本是在女人体上出现,这或许正应验了弗洛伊德的解释,也表现了达利对的幻想。弗洛伊德指出,某种生物上的缺乏(需要)在本我中能激发起一种满足这个需要的物体或事件上的意象,从而减少与这种需要有关的紧张状态。例如,对食物的需要会自动地在本我中触发与食物有关的意象。这种意象对于暂时减少有关食物需要的紧张状态有效果,它就是愿望满足。满足达利愿望的食物是甲壳类动物蜗牛,蜗牛的意象在达利的世界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在《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中“我的斗争”标题下一张矛盾的表中,他拥护的就有蜗牛,他十分爱吃蜗牛这种柔软的、湿哒哒、粘乎乎的软体动物,甚至当他在弗洛伊德的房外看到挂在自行车上的一只蜗牛时,居然联系到弗洛伊德的脑袋。他的作品中也充斥了柔软的到处流淌的不知名物体,也许这是画家对于食物方面嗜好的投射。对于吃,他有着强烈的热情,一份放在盘子上的山鹅,他都能认为这个“苗条躯体,仿佛达到了拉斐尔式的完美比例”。

潜意识理论、泛理论和梦的理论,是弗洛伊德整个精神分析学体系的三大支柱,达利的行为与作品似乎完美的印证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他也自诩为“一个优秀的弗洛伊德学派的英雄”了,然而弗洛伊德仅仅把达利看作“完美的西班牙人的典型”。达利与这位精神导师的唯一一次会面,1938年在英国伦敦,作家茨威格把达利介绍给弗洛伊德,两个旷世天才的会晤却没有碰出火花。此前,达利为这次见面做了许多形象与语言上的准备,但是听完他的一番慷慨陈辞,弗洛伊德转身对茨威格说:“多么狂热啊!多么完美的一个西班牙型。”在他眼中,达利只是一个典型病例,而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同时,他对达利的无意识绘画也没兴趣,只想用他来证明自己的理论。要是时间上允许,可能弗洛伊德会再写一本《达利和他童年的几个记忆》,以此来证实自己的理论。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7)

在长期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人类逐渐意识到了自身的存在,发觉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性。但当他们想要洞察自身心灵时,曾经睿智的目光却变得迷惘起来。人们在研究天地间普遍规律的同时,也苦苦思索着人性的本质。前代的智者提出要认识自己,提出了“理念”的概念;后来的哲人则发现了本能、意志与意识,心灵的面纱已被撩开了一角。还有文学,这面世界的镜子,既反映了人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若隐若现地反映了人的本性。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麦克白》都表现了永恒的人性。后来的作家更是有意识地敲响了人类意识的大门。就在人类进行探索时,弗洛伊德于世纪之交创立了心理分析(或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为探索人类灵魂的未知领域起到了积极的向导作用,同时也为文学创作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

佛洛伊德主义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1856-1939)创立的、系统叙述人类精神活动的心理学学说。关于潜意识活动的研究是佛洛伊德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他对现代小说创作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佛氏心理学认为,人的精神领域像一块巨大的浮冰,隐藏在下面的不可见部分是一大片不受自我意识支配的领域,称为“本我”(ego),它集中了本能的冲动与原始的欲望,本质上是不合理性的,是受欢乐原则支配的,力图寻求满足。浮冰上所能看见的是合乎理性与理智的那部分意识,称为“自我”,指经过感官经验了外部世界之后合理的组织起思维过程并能主宰行为的那部分心理,它的作用是按照外部世界的需要压抑和排除非理性的冲动(即“本我”)。居于“自我”以上的是“超自我”或“超我”,指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理性等因素。它使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本我”即欲望受到抑制。愿望受到现实原则即理性与现状的压抑,从而使人的精神活动与行为保持平衡。但是,佛洛伊德认为,对本能的压抑一旦过分,超过了极限,就会产生一种内向或外向的破坏性,甚至导致精神分裂。佛洛伊德以欲望压抑的观点来解释艺术创作活动,认为艺术家通过幻想与各种手法进行创作,是要使压抑的精神得以松弛,被钳制的本能得以宣泄,从而得到一种满足。艺术创作与神经官能症的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有潜意识过程在起作用。它们的全部区别在于人能够控制他的幻觉,而精神病患者则为幻觉所控制。佛洛伊德将意识分为若干层次的心理学体系,揭示了人的精神活动的某些方面,对西方哲学、心理学与文学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二、弗洛伊德的文学观点

20世纪以前的文学深深地影响了弗洛伊德,而弗洛伊德则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的文学。在他的《梦的解析》、《创作家与白日梦》、《妄想与臆测》、《陀斯妥耶夫斯基及弑父者》等作品中,均可见其精辟的见解。

首先,弗洛伊德指出,文学创作的动力是力比多。他认为文学是被压抑愿望的满足,而文学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某些不能直接实现或实现不了的愿望。在弗洛伊德的心目中,幻想是每个成年人的游戏。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人们通过幻想来满足在现实世界中不时碰壁的“本我”,这仍是“本我”在按“快乐原则”行事。而一个作家的创作过程也是幻想,一种与现实相对立的幻想。作品在给人以美感的同时,使他们心灵深处的无意识产生共鸣,满足了读者未能在现实中实现的愿望,使他们的力比多也得到某种程度的宣泄,解除了读者的精神紧张。

另外,弗洛伊德认为创作与幻想的区别在于创作是幻想的升华,也就是说,“本我”的原始冲动冲破“自我”的压抑机制,以一种合乎社会伦理道德的方式,使其去除的色彩,符合社会价值。

第三,弗洛伊德指明了梦与文学的关系。他把文学艺术与梦相联系。他认为,作家的创作无异于白日梦,而创作、白日梦与夜间的梦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愿望的实现,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本能欲望的替代物,是“本我”的最终表现。厨川自村这样来表述弗洛伊德的观点:

这是象征与文学的第一层意义,即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用以表达被压抑愿望的手段。在这两者关系的第二层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学本身就是象征一由本能;中动被压抑带来的焦虑与苦闷的象征,这是东西方的共识。罗马诗人朱文纳尔说:“愤怒出诗歌”,中国诗人钟嵘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与诗”,这些话都暗含弗洛伊德这一观点。唯一不同的是,弗洛伊德不断深入探索,找出了人间的苦闷从何而来。正由于这一原因,鲁迅先生曾在北京女师大开了一门名为“苦闷的象征”的文学课。

弗洛伊德给予文学的另一大贡献就是俄狄浦斯情结应用于文学评论,用来揭示创作动机,解答阅读中的疑问,走出了一条新路。

三、弗洛伊德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弗洛伊德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批评,二是文学创作。

1.弗洛伊德主义对美国文学评论界的影响

精神分析在维也纳兴起时,弗洛伊德受的抨击非常大,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寝食难安。但在美国,精神分析法却蓬勃发展。1908年,有人将弗洛伊德的作品翻译为英文。同时,弗洛伊德也被邀去美国作讲座。1909年,弗洛伊德应邀在克拉克大学作讲座,系统阐述和介绍了精神分析学。随着弗洛伊德主义在美国的传播,眼光敏锐的作家和批评家都发现了他对文学艺术有着重要意义。他们与世界各地的作家和批评家一样,有的从弗洛伊德的学说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有的从中获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创作;有的从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新的创作评价;有的引以为依据,对文学作品从崭新的角度进行论述和阐释。总之,这股弗洛伊德文化思潮的冲击,给美国文坛带来了新的变化。20世纪是文学批判界的黄金时代。当时,几大流派结构主义、分解主义、读者反应、女权主义等在批评界并存。其中,有批评家推崇并运用弗洛伊德学说。他们其中有的人着力于作者生平与作品及作品中人物的关系,有的着眼于分析作品中的恋母情结、本能与冲动、象征的性色彩、梦幻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与弗洛伊德思想息息相关。有的在挖掘作家本人并未注意但实际上却存在的意境与意义。以对杰克・伦敦(1876-1916)的研究为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学派与其他学派之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深刻分歧。前者着眼于《铁蹄》、《马丁・伊顿》等作品,称之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但他们忽视了他的其他优秀作品。其他学派则从《野性的呼唤》、《雪虎》出发,声称杰克・伦敦只擅长描写和刻画动物。安

德鲁・辛克莱则在《杰克・伦敦》一书中既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批平家们对杰克・伦敦的评价,又未抹杀其对美国工人运动的贡献,他们运用心理学分析的方法,挖掘了上述两部动物小说中深刻的内在含义,从而比较公正地评价了杰克・伦敦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另一些著名的心理分析批评家则把心理分析与读者反应相结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读者的能动作用使作者在作品中的无意识象征获得最终体现。诺曼・霍兰在《文学的“无意识”:精神分析法》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此外,结构主义批评派也采纳了弗洛伊德有关心理结构以及无意识动机可透过意识活动的表面而找到观点,改进自己的研究方法,开始寻找深层结构,深化了自己的理论。小说家菲茨杰拉德在其作品《夜色温柔》中,主人公被称为“伟大的弗洛伊德”,他身体力行心理分析,致力于心理分析理论的发展与推广。心理分析在其笔下,成了贯穿全文的一个主题,反映了心理分析当时在美国的重要地位。

2.弗洛伊德主义对美国文学创作的影响

弗洛伊德主义对美国文学创作的影响也反映在其对文学创作手法的影响上。在运用这一观点进行创作的作家中,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最成功的一个。他的代表作品有《喧哗与骚动》、《八月之光》等等。

福克纳笔下的剧情浸染着人物的复杂心理变化,细腻的感情描写穿插其中。在其代表作之一《喧嚣与骚动》中,福克纳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充分地实践了弗洛伊德的文学观点。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已摆脱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通过人物的内心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追溯蓄奴制种植园制度的消极影响。福克纳采用“复合式”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把故事化为三个人物意识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不同性格、不同遭际、不同品质的人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意识流动来叙述同一个故事的始末,造成了一种意识复合流动的效果。反映了同一事件在不同人的内心产生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心灵变化。

弗洛伊德主义还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戏剧的创作,其中包括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尤金・奥尼尔(1888-1953)。他卓有成就的戏剧创作,标志着美国民族戏剧的成熟,并使之赶上世界水平。奥尼尔的戏剧最关注的主题,是人在外在压力下性格的扭曲,乃至人格的分裂过程。作为现代悲剧作家,他的大量心理悲剧烙下了现代各种心理分析学,尤其是弗洛伊德主义的印记。他一方面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手法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还采用荣格的“角色一反角色”一说,同时揭示剧中人物的表情与心理活动,取得了成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戏剧的发展。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8)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在其名声鼎盛时期传入中国。1914年5月,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梦之研究》一文,指出“梦的问题,其首先研究者,为福留特博士,dr.sigmund freud”,并对《梦的解析》做了介绍。

1919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汪敬熙在《新潮》第2卷第4期撰文介绍了1919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的六位心理学家关于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的大辩论。接着在《新潮》第2卷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心理学之最近的趋势》的文章,肯定了精神分析治疗战时精神病的经验,指出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的重大影响。

1920年,《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发表《论精神分析》,介绍弗洛伊德与布雷尔(josef breuer,1842-1925)共同研究的安娜 o的病例和“谈话疗法”,介绍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等精神分析学说特有的概念,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人格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

1921年,朱光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一文,对福鲁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做了高度的评价。1933年,他出版了《变态心理学》,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学说,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心理逻辑。

潘光旦在清华学校读书时,阅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开始关注儿童的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他对明末女子冯小青做了精神分析评论,于1924年发表《冯小青考》,后来又出书《冯小青之分析》。

章士钊1923年从欧洲回国后,对精神分析发生兴趣,详尽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还为《精神分析引论》中文版拟名《解心术》,全文翻译了《弗洛伊德自传》,并与弗洛伊德通过信。

高觉敷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翻译了弗洛伊德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的演讲《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连载于《教育杂志》第17卷。他还在《教育杂志》《学生杂志》《中学生》等刊物上,撰文介绍精神分析学说。30年代,他翻译出版了弗洛伊德的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条渠道是上面介绍的从欧洲直接传入,主要是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新思潮向国内引进,虽然这些学者也察觉到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些缺陷,但是他们基本上是以客观的态度加以介绍,这条渠道基本是科学主义倾向的。另一条渠道是经日本传入中国,传播者主要是文艺人士,在向国内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时,偏重于精神分析学说的社会意义和对文学艺术的指导价值,这条渠道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920年,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生命底文学》,阐述了他基于精神分析的文学观点,“生命是文学底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1921年,他发表了《〈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将精神分析的观点用于文艺批评,指出《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数千年来以礼教自豪的堂堂中华,实不过是变态者一个庞大的病院!”

1921年,罗迪先翻译了日本文学批评家厨川白村的《近代文学十讲》,由学术研究会出版,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厨川白村是日本的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精神分析的介绍是有所取舍和经过改造的,这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1922年12月,仲云翻译了日本松村武雄的《精神分析学与文艺》,在《文学周报》连载。之后,仲云又翻译和介绍了《文艺思潮论》《病的与文艺》《文艺与》等,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文艺现象。

1924年,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另一部著作《苦闷的象征》出版,这部书鲁迅只用了20天就翻译完毕,立即付印。鲁迅之所以这么看重厨川白村的著作,是因为他感到厨川白村说出了他自己的创作心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在译完《苦闷的象征》之后三天,鲁迅又开始翻译厨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和《走向十字街头》。1925年,鲁迅撰写了《寡妇主义》一文,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揭露封建社会正人君子的虚伪外衣。

1927年,郁达夫出版了《文学概说》,书中提出“‘生’就是使无意识的活动变为有意识的,有意识的活动变为反省的,反省的活动变为道德的活动。” 这个观点,显然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1934年,他在《戏剧论》中指出,在种种中,直接动摇我们内部生命的,是之情。诸本能之中,对我们生命最危险而又最重要的,是性的本能。

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一些文学家,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观点创作文学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文学作品的方式传播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比如,鲁迅的小说《不周山》《高老夫子》《肥皂》中就有不少对无意识性心理的描绘,郭沫若的小说《残春》运用精神分析的思想构思创作了曲折起伏的情节,郁达夫的《沉沦》描写了性的苦闷,曹禺的《雷雨》隐晦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和俄狄浦斯情结(亦称恋母情结),施蛰存的《将军底头》使用了一些具有精神分析象征意味的象征物,穆时英的《公墓》描述了恋母情结和自恋情结冲突,等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由于其独特的本能理论和理论,惊世骇俗,在欧美引起轰动。德国在希特勒统治期间,禁止传播弗洛伊德的理论,焚烧弗洛伊德的书籍,弗洛伊德为逃避迫害而迁居伦敦。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要平静得多,基本上只限于知识界,既未引起轰动,也未遭受迫害。然而,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弗洛伊德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大师的形象开始在中国学人中间逐渐深入人心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

弗洛伊德是以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成名的,成名之后,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语言学、人类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更为巨大,许多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都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分析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带有精神分析痕迹的文艺作品直到今天仍然一直绵绵不绝。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受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很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的渠道之一,就是由中国的文学家从日本介绍到中国的。这些文学家中有不少人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名人,有他们的宣传和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作为西方的一种新思想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中国出版了一些弗洛伊德的著作,发表了不少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出现了一批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文艺作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是很受重视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左翼文学开始批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播和影响受到了压制。之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把知识界和文学界的注意都吸引到民族危亡和国家的命运上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长时期被当作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受到了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被视为伪科学,在医学、心理学、文学和艺术领域,除了作为批判的对象外,弗洛伊德不再被人们提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在“”结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推进,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撰文介绍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80年代中期,弗洛伊德的著作再度在大陆陆续出版,《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出版)、《少女杜拉的故事》(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再版)、《梦的解析》(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了书店的畅销书,弗洛伊德的著作甚至以不同的书名由不同的出版社重复出版。一时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颇有一些洛阳纸贵的味道,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在中国很快几乎都有了中译本。

许多匆匆购买了弗洛伊德著作的人很快发现,阅读和理解弗洛伊德的著作实在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探讨的问题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于是,不少人把弗洛伊德的书束之高阁。他们知道弗洛伊德的名字,却不真正懂得他的理论。这样,几年后,弗洛伊德热开始逐渐降温,人们开始习惯以平常之心来对待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

目前,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在三个领域。

第一个是文学领域。弗洛伊德和许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弗洛伊德主要贡献于和成名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而影响最大和对其研究最多的却是文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家,不一定每个人仔细阅读过和真正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然而在时代文学氛围的感染下,作家们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概念和术语,受其影响,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神分析的影子。现在我们上网搜索一下,在当代中国研究和论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和著作,绝大部分产生于文学领域。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9)

那么,人为什么会做梦呢?科学家发现,人的睡眠分为眼快动睡眠和非眼快动睡眠两个阶段,并周期性地重复。大多数的人在几小时的深沉睡眠后,非眼快动睡眠就会到来,此时脑部的活动呈现休止状态。而身体虽处于睡眠状态,脑部却轻微地活动则称为眼快动睡眠,此时人就会做梦。清晨到来时,眼快动睡眠的比例增多,也就是说几乎所有人都会一直做梦直到醒来。虽然我们每天都会做梦,但醒来以后大部分的梦马上就被忘记了。有时那些偶然被记下来的梦的片段,内容似乎也是颠三倒四,完全没有逻辑的;不过即使是在杂乱无章的梦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帮你更了解你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情绪。

根据弗洛伊德的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理论,在清醒的时候,人的种种焦虑会受到自我的压抑而不能被意识感知,因此我们常常不能觉察自己的某些潜在情绪;但在梦境中,自我的控制减弱,各种情绪就会活跃起来,就像我们有时梦到悲伤的事情会哭着醒来,或梦到可怕的东西被吓醒。做梦时的情绪,提供给我们一条直达内心的通道,让我们了解到内心更为真实的想法。

比如,当你梦到一次重要的考试不及格,梦里你感到忧心忡忡,清醒以后你不必把它当作“不祥之兆”而恐慌不安,因为那其实只说明你对考试感到高度焦虑,做梦时这种焦虑情绪需要被大脑“合理化”,于是就出现了“考试不及格”的情节。再比如梦到至亲至爱的人突然死亡,这并不意味着你希望他们死去。而是因为你非常非常在意他们,为他们可能的离去感到高度忧虑和悲伤,在梦里大脑为了合理释放这些悲伤和忧虑,“编造”了亲人去世的情节。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10)

在22、23日夜间,从晚上10点到清晨6点,我一气呵成写完了《审判》。由于一直坐着,我的腿如此发僵,以至都不能将它们从桌子底下移出来。当故事情节在我面前展开时,我处在极度的紧张和欢乐之中……夜里我多次将批评的重点落在我自己身上……写作期间我的情绪是:高兴,比如说,可以给布罗德的《阿卡狄亚》提供某些优秀的作品,当然也想到了弗洛伊德。

卡夫卡在创作中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弗洛伊德,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卡夫卡对弗洛伊德及其理论是比较熟悉的。卡夫卡上大学时有一位专攻心理学的朋友奥托,他后来曾去维也纳跟随弗洛伊德继续研究心理分析,并参加过弗洛伊德组织的“星期三晚间研讨会”。卡夫卡与他的亲密交往,无疑使卡夫卡增加了对弗洛伊德的了解。1899年奥地利作家卡尔・克劳斯创办了《火炬》月刊,他在这份杂志上经常刊登攻击弗洛伊德的文章,而这份杂志卡夫卡是非常熟悉的。卡夫卡当时还听过克劳斯的有关弗洛伊德理论的讲座。1913年,卡夫卡结识了一位朋友,名叫恩斯特・魏斯。他是一位犹太医生,早年在维也纳学医时他便发现了弗洛伊德。他对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有一定影响。

卡夫卡与弗洛伊德的个人身世和经历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他们处在同一个时代,弗洛伊德生于1856年,比1883年出生的卡夫卡大27岁,死于1939年,比1924年去世的卡夫卡多活了42岁。弗洛伊德生于莫拉维亚一个小镇弗莱堡,以后主要在维也纳受教育和行医;而卡夫卡除了在欧洲有过几次短暂的旅行和逗留外,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布拉格。这些地方当时都属于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他们都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卡夫卡的父亲经营纺织品、百货;弗洛伊德的父亲是一个羊毛商,只不过弗洛伊德很小的时候他父亲的生意就败落了。他们都是极端敏感的犹太人,接受德语教育,虽然都精通或熟悉多种语言,但他们的母语都是德语。当时欧洲的排犹主义情绪给他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但是,他们两人却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对付或挑战这种环境:卡夫卡越来越多地将自己封闭起来,越来越深地去探索自己的心灵和人类的灵魂;弗洛伊德则反而更加增强了他的反抗和叛逆情绪,并发愤图强、有所作为。面对充满敌意的外部世界,卡夫卡变得越来越内向;弗洛伊德则变得越来越外向。有趣的是,弗洛伊德的外在成功最终却是通过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而获得的。

卡夫卡的生活和创作似乎给弗洛伊德的理论提供了一个绝好的例证,可惜弗洛伊德并不知道卡夫卡。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卡夫卡大概可以算得上最典型的“弑父娶母”病例了。卡夫卡在那封著名的致父亲的信中袒露了他与父亲的关系:“许多年后,我还一直保留着这种惊恐的想象:那个巨大的男人、我的父亲,审判我的最后法庭,深夜里向我走来,毫无理由地把我从床上拽起来带到阳台上去──换句话说,这才是他所关心的,而我则是无足轻重的。”在“父子矛盾”中,母亲似乎一直站在父亲一边。在这场争夺母亲的斗争中,卡夫卡永远是一个失败者。在这种情况下,卡夫卡怀恨他父亲,甚至想谋杀他父亲,都应当是十分自然的想法。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11)

达利是20世纪超现实主义团体里具有卓越才华和想象力的画家。达利通过自我无意识或下意识的幻想,把画布当作实验场,在上面发挥着自已的想象力,他在创作中把梦境般的象征性物体,在令人惊异的、重组物象进行暧昧结构的虚拟化,迫使观众接受那种非理性的,逻辑上无法解释的“现实”。其艺术创作如同梦幻一般,是潜意识的表现和象征。达利的作品用古典主义风格的手法、有意识去用本我无意识的梦境般的幻想画面表现超自我的视觉图像,他通过这些独特的潜意识符号来诠释自己的梦境。在弗洛伊德曾经写给茨威格的一封信里谈到,“当时自称受了他的学说影响而从事超现实主义创作的那些画家们,绝大多数是“彻底的疯子”,一味去追求荒诞、怪异,以为那样才表现了无意识境界,只有达利,有着真诚而狂热的眼神,有着不容置疑的眼神,有着不容置疑的炉火纯青的绘画技巧”。

20世纪20年代达利个人风格趋成熟。他吸收了弗洛伊德的思想理念,人的潜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重大的现实”,从而诱导自我在创作中物象的潜藏的本心产生意象。在达利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达利是解构了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用拿来主意达到建构自己创作的力量源泉。达利曾如是说:“我不疲倦地感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并且比过去更激越地颂扬他的伟大发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达利是有意识的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在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达利希望期使自己用感性的思维来放任自我的艺术表达,达利所有的艺术都表现了其无意识的妄想和感性的具象表达,完善了超现实主义,演变了超现实主义的必然元素和感性逻辑形式的奇幻和复杂表现诠释梦境象征性。正如达利在《一个天才的日记》中所言:“我一生中,面包无止无休地紧跟着我……”达利自己也认为自己所画的抽屉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有关,而且这些符号语言都和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有关,而其抽屉在作品的出现都是作为女人体的一部份,这里可以看出达利有意识的解构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来创作情欲的幻想。达利的画中常常使用象征手法对弗洛伊德的观点做出图解,特别是关于性的方面,如既似瓶罐又似女人头像的变形,来源于弗洛伊德关天容器象征和女性共同性的观点。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对立部分。他认为梦是指向人的心灵深处,梦境体现了人的潜意识和本能的欲望,是潜意识完美的再现,是摆布个人命运、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但这些潜意识受到现实规范的抑制,人们长期忽略了它。弗洛伊德反对一味压抑潜意识,主张寻找合理渠道来发泄。达利在自已身上诱发幻觉境界,以弗洛伊德潜意识意象说为理论基础,用无拘无束和自由联想所激起的意念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二、精神分析学为达利的非理性艺术作品打开了理论源泉

虽然达利的的作品是以梦境或幻想为基础,但在制作上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通常精确细致地描绘出奇妙而不合理的世界,就像“手绘的梦镜照片”。创作方法上,他用的是自己独创的“偏执狂批判法”。

纵观精神分析学的成就,主要是从维护理性出发的弗洛伊德却为非理性的存在与合法性找到了合理的根源,为人类描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富有生机的精神生活。达利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设计的这种全新的“偏执狂批判”的创作方法,意在把幻觉形象就潜意识中诱发出来。达利在1930年发表的《腐烂的驴》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他的“偏执狂批判”创作方法,得到了超现实主义派的一致好评。达利用这种方法创作的作品,从局部看,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细腻的,但从总体上看,它们全然没有视觉逻辑的条理性,而如荒诞的梦呓世界。对此达利认为“我在画的时候并不清楚想要表现什么,这不代表我的画没有意义,恰恰相反,它有着最深刻的意义,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思维可以解释的”。《偏执狂形象》、《孤独的偏执狂批判》等几幅以“偏执狂形象”为主题的作品,为达利以绘画的方式对“偏执狂批判法”给予诠释。

达利的作品中的潜意识符号有:蚂蚁、面包、软表、拐杖、抽屉等形象,它多次的出现在达利的作品中,可见达利是有意识地把它作为自己的视觉符号的绘画语言呈现,从达利的视觉艺术图像呈现来看,达利将弗洛伊德的分析说关注到心灵与肉体的关系,在其自身肉身经验里发挥艺术家的创造力,打开了人类艺术情感的有意味形式的符号。从其创作于1929年的板面油彩作品《欲望的居所》里,代表爱情欲望的小狮子头以各种清楚或模糊的轮廓出现,画中有一枚像蛋一样的物体上爬满了蚂蚁,在达利的作品中,忙碌的蚂蚁通常是象征紧张、焦虑和衰老,暗示着达利潜意识里的恐惧、不确定性、担忧、无力肉身和性焦虑。这个意想来源于达利儿时最爱的一只小蝙蝠被一群疯狂的蚂蚁包围着,咬得遍体鳞伤,这只爬满蚂蚁的蝙蝠被他挑起来扔进水里,从此,死亡记忆的蚂蚁符号就伴随着达利,留下了恐惧和焦虑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