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大全11篇

时间:2023-02-16 02:56:12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1)

美味掀起的收视热潮

《舌尖上的中国》与以往纪录片讲述历史、揭秘自然的主题有很大的不同,它触及了人类最根本、最共同的本能——吃,一下子激发了观众极大的热情,把纪录片的“窄众”变为了“广众”。享尽天下美味的美食家,感怀质朴民风的城市人,心怀乡愁的游子,发现美味背后无尽中国文化的“老外”,不约而同蹲守在《舌尖上的中国》荧屏前,回味唇齿间弥漫着的中国香。

精心营造的视觉“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不是教人制作中国美味佳肴的“美食速成”节目,没有极尽所能炫耀中国的烹饪技艺,而是独辟蹊径,怀揣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展示美味背后的平凡人的生活,展示美味背后的广博自然,展示美味蕴含的中国文化。《舌尖上的中国》没有拘泥于美食,而是通过美食展示了人与美食、人与社会、人与宗族等多方位的关系。

本纪录片素材选择遍及大江南北。各地丰富多彩的食物,迥然不同的取材方式,花样繁多的制作手法,浓郁醇厚的风土人情在纪录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大量运用的微距拍摄让鲜嫩可口的美食以大特写的方式充斥整个屏幕,让观众过足了眼瘾。

与以往纪录片客观、公正的视角不同,《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大量主观性镜头,以新奇的视角展示不同美食的制作手法,让人耳目一新。

与以往纪录片拘泥于一时一地的剪辑手法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在广泛取材的基础上,大胆采取跨越时空、纵横捭阖的蒙太奇手法。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时而细如发丝的兰州拉面,时而芳香四溢的岐山臊子面,时而黏稠可口的宁波年糕,时而热气腾腾的北京饺子,气势磅礴,挥洒自如,让观众渴望的眼神应接不暇。

微博营销推波助澜

微博巨大无比的传播力量,使明星、个人、企业等纷纷开设微博。尽管人人都可以开微博,但在注意力稀缺的年代,真正能发挥意见领袖作用的是那些明星。明星的粉丝消费趋向相同,对明星忠诚度高,接受意见领袖的意愿强烈。

《舌尖上的中国》果断而巧妙地利用导演陈晓卿的微博以及新浪的微话题推波助澜。作为美食家,陈晓卿在美食界拥有极高的人气,新浪微博粉丝接近20万,其中不乏社会名流,影响力广泛。《舌尖上的中国》充分利用微博平台,在纪录片开播之前展开预热。在5月14日首播前夕,陈晓卿就利用微博恳请大家观赏,“今晚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求各位亲帮转”。语言朴实,态度诚恳。结果,在微博到正式开播的短短12个小时内,这条微博被那些忠实的粉丝转发了12000余条,形成了良好的预热效果。同时,新浪的微话题每天推出热门讨论议题,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共有800余万条跟帖。一时间口口相传,形成巨大的涟漪效应,收视率节节攀升,到第四集《时间的味道》时,收视率达到了惊人的0.55%,超过了当时热映的电视剧30%,创下纪录片收视的奇迹。

今天的微博和网购已经聚集大量的高消费能力、高文化素质的目标消费者,成为营销传播最快速而宽泛的终端阵地。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火热与成功,网络是重要的推手,很多人在微博上发表评论,并不断被转载,而且微博粉丝中许多人就是名人,这样又进一步提升了它的知名度。

病毒“感染”,营销效果显著

根据美国广告协会的定义,整合营销传播是确认评估各种传播方法战略作用的一个增加价值的综合计划,并且组合各种传播方法,通过对分散信息的完美整合,以提供明确的、连续一致的和最大化的传播影响力。

《舌尖上的中国》的制片方游刃有余地运用了整合传播。巧妙的微博营销,再加上百度经验的推广,豆瓣网上奇迹般的9.4分高分评价,天涯论坛中热火朝天的讨论,可谓是天衣无缝,配合默契。在强大的整合营销攻势下,终于产生了营销界梦寐以求的病毒营销效果。

在病毒营销之下,“舌尖体”开始流行,“舌尖上的”已经成为时尚用语。不但有“舌尖上的山东”、“舌尖上的北京”、“舌尖上的云南”等,甚至有“舌尖上的美国”、“舌尖上的德国”等“地方版”,而且有“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舌尖上的复旦”等高校版。不但如此,美食家们还意犹未尽,模仿《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打造出了7集《舌尖上的清华》,令人啧啧称赞。甚至官方旅游局也一改往日的刻板面孔,打起“舌尖”的主意。山东省旅游局在官方微博上煸情:“山大、山师、海大、石大、青大、济大哪些舌尖上的母校食堂,你还想再吃一遍?”南京等地则唯恐落下,也忙不迭地在主流媒体上自己的地方名吃。

《舌尖上的中国》在戛纳国际电视节上,以优美的片花与意境深远的海报吸引了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国电视机构的眼光,意向购买价格直逼当年的《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直接让国产纪录片的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更上一层楼,2011年年底预售剩下的1/3广告资源被抢购一空。目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已经列上了拍摄日程。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2)

舌尖带出的中国文化

中国人向来喜欢吃,以至于西方对于中国的认知符号除了瓷器、丝绸、功夫,就是美食了。香港著名厨师、中国美食文化贡献奖获得者关伟雄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即为《图说中国七十七万年饮食文化史》。在这部书中,关伟雄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出发,勾勒出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由此可见,中国饮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饮食更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部精良的美食纪录片,除了在食物的“色香味”上下功夫,最高境界当然是在满足眼睛的口腹之欲以外顺带还能引出食物背后的文化。2011年,德国纪录片《河豚:一种渴望的味道》就记录了河豚美食制作的台前幕后。作为一种食物的原料,河豚如何被加工成美味?河豚小学徒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处理河豚的厨师?在这部纪录片中,河豚已不单单是一种食材,创作者从多个角度对于河豚的描绘,深入挖掘出了河豚美食背后的文化含义。

据说在《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前,主创们集体观摩的国外纪录片就是韩国纪录片《面条之路》。2009年,韩国KBS电视台纪录片《面条之路:奇妙的饮食》,在亚太广播电视联盟主办的ABU奖评选中获得了纪录片类大奖。这部趣味盎然的纪录片由韩国导演李旭正、廉智善执导,从筹备至拍摄历时3年,摄制队走遍中国大陆、土耳其、意大利等欧亚国家,全面介绍各地面食文化。片中所引述的相关典故和学术争论,让这部纪录片具有极浓郁的文化气息。

与上述佳作一样,《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发轰动性效应,也是因为片中所传达的人文情怀。“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著名纪录片学者张同道如此评价道。而导演陈晓卿则表示,《舌尖上的中国》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中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美食背后的人文情怀

2012年,BBC电视台推出了一部由Emma Peach导演、“中国菜教父”华裔名厨谭荣辉与华裔主持黄亿联合打造的美食纪录片――《BBC:发现中国・美食之旅》,力求呈现一个西方人眼中不一样的中国。然而中国人的故事,终究还得中国人自己来说。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以满含人文情怀的眼光和叙事角度,成为当年最令人痴狂的美食纪录片。

整部《舌尖上的中国》几乎没有任何精致的珍馐美味,都是最传统、最民间的食材和制作方法。主创者巧妙地将中国饮食文化分为7个篇章:第一集《自然的馈赠》讲的是大自然中生长的美味以及人们采集的过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讲述了中国传统主食最乡土的制作方法;第三集《转化的灵感》讲述了食品的转化带来的饮食革命;第四集《时间的味道》讲述了火腿等需要陈年发酵的食品的制作奥妙;第五集《厨房的秘密》讲述了在外国人看来颇显神秘的中国厨房绝技;第六集《五味的调和》讲述的是中国美食的调味;第七集《我们的田野》则将中国美食和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每一集都是在讲吃,但又不单单是讲吃。一部纪录片,让观众尝遍了生活的百味。

将镜头对准普通人,关注食物背后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因此多了一份人情味。因为有着在淤泥里行走的挖藕人,才有莲藕排骨汤的温暖;因为有父母把霉好的蚕豆瓣倒入剁碎的新鲜红辣椒里的辛苦,才有儿女吃上豆瓣辣酱的幸福;因为有着将虾和盐搅碎后放在竹筛上晒太阳的劳动,才有老夫妇共赏日落的相濡以沫……在这部纪录片里,人们看不到经常可以在美食节目中看到的名厨、专家、美食家,看到的是普通食材转化为饕餮美食的背后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

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向海外展示真实中国

陈晓卿说:“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对其产生亲近感,形成一种文化认同,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努力追求的目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令中国观众心有戚戚焉,更将舌尖上的“蝴蝶效应”延伸至海外。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会走红,除了选题好、拍摄设备好、文化切入点好以外,更重要的是借鉴了欧美文化产品的营销策略。2012年,第65届戛纳电影节,该片在所有中国参展纪录片中问询量位居第二,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还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在2013年的法国春季戛纳电视节上,《舌尖上的中国》引领“中国晚宴”活动也得到各国媒体和机构的好评。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3)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2012年5月14日,一部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7 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正式播出,随即红遍全国。《舌尖2》第三集《时节》收视率更达2.72,收视份额 6.93%,全国排名第一,不但超越同时段的热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甚至成为了央视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片之一。这部以讲述中国美食以及与此相关的中国文化、普通百姓的片子迅速成为了央视纪录频道制作水平、文化内涵、视听品质的代表之作,而《舌尖上的中国》又是如何实现了艺术与经济的双赢的呢?

一、《舌尖》:一鸣惊人的背后

2012年5月陈晓卿导演执导的《舌尖》这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高端饮食类纪录片在央视首播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赞誉和强烈反响。2014年4月,《舌尖2》回归央视荧屏,再一次将美食背后的真谛传递地淋漓尽致,掀起全民热潮。究其背后之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把握时代脉搏,凸显人文关怀:近年来,食品安全、环境破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公众迫切需要回归到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诉求:吃得健康。强调传统饮食的《舌尖》体现了自然、安全的重要性,契合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此外,在充斥着跟风严重的电视剧还有各类虚情假意的娱乐秀的电视荧屏上,舌尖以“一部充满人文情怀、饱含文化底蕴的美食纪录片”的姿态,如一股清新之风,让观众眼前一亮,精神也为之一振。

(二)注意叙事方式,提高制作水准:《舌尖》采取了国际化的叙事方式,更加注重故事性的营造以及故事的节奏、悬念、矛盾的把握,将纪录片的纪实特点与编导的介入挖掘完美结合,呈现出了一部节奏鲜明、叙事风格独特的视听盛宴。同时,制作团队首次使用SONY-F3等最新技术设备,采用“微距摄影”手法捕捉诸多珍贵食材最初的生动原貌和制作过程,让观众欣赏到从食材到美食的神秘转化过程 。《舌尖》通过更为国际化的创作手法和现代化的创作理念,成就了业界的经典之作。

(三)采取全方位宣传,覆盖大众视野:《舌尖》的成功离不开传播的力量。从传统播出渠道来看,央视一套《魅力纪录》栏目的成立功不可没,《舌尖》在其平台于晚间10点半播出,占据了都市人群的的黄金时间。同时,《舌尖2》也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不仅将版权分售给了优酷、搜狐视频等视频网站,更将互联网电视端的版权独家出售给乐视 TV,扩大传播力量。此外,《舌尖》更是汇聚了大批粉丝,他们运用微博、论坛、社交网络去发表自己的心情,口口相传,无形间形成了口碑营销,而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网友自发组织的“舌尖上的故乡”等活动,都为《舌尖》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公众基础。

二、《舌尖》:“品牌”全线飘香

《舌尖》以美食为载体,以人为核心,以精致、简洁的镜头语言表达出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充分彰显了中国的食物景象和人文关怀精神,不仅具有中国气派,更符合了国人的口味,更以其富有参与性的独特内容带动了大范围内的美食经济热潮,展现了舌尖品牌的市场化之势,在纪录片界首屈一指。

(一)美食挖掘,电商热潮:《舌尖》播映后,仅淘宝业绩中,开播5天内共有2005万人次在淘宝网浏览过片中介绍的美食,成交量达729万件,其中徽派土特产“毛豆腐”,搜索量暴涨了48倍,云南诺邓火腿5天内成交量增长了17倍。这一态势让电商感受到了无限的商机。而豆果美食和天猫食品则彰显了《舌尖2》独家合作平台的优势地位,豆果美食第一时间公布每期的美食菜谱,而天猫食品则同步首发每期节目中的食材。“同步开售”这一活动使得边看电视边在网上下单已经成为《舌尖2》播出时一个独特的商业现象。“舌尖”二字已成为中国美食的的象征,电商通过对纪录片中美食的挖掘,形成了市场优势。

(二)人文体验,旅游天下:随着《舌尖2》的全国热播,不仅吃货与电商群聚一堂,旅游业也掀起了一股“舌尖”经济潮。据厦门携程网人士透露,“舌尖之旅”涉及全国十多个省市,后续还在增加中。在“舌尖之旅”系列中,美食之游取代了传统的团队餐饮,将游客带回到《舌尖》的拍摄地,让游客们亲口品尝节目中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现代都市人们大多向往自然的纯情,而纪录片中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无处不显现的浓浓的人文关怀。舌尖旅游正是将人文与商业充分结合起来,打造了令人心动的美食之旅。

(三)版权开发,衍生时代:除了美食和旅游,《舌尖》本身也具备极大的衍生效益。据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海外发行部主任张琳透露,《舌尖》在海外的销售情况异常热烈,刚播出时就得到了各个区域播出平台的积极反馈,单集价格有望超过《故宫》。此外,《舌尖》同名读物更以深度阅读的方式重新诠释原纪录片的内在气质,让读者对中国美食文化、风土人情有更深入的体会。《舌尖》品牌的相关产品陆续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了市场新宠。

三、谁是下一个“舌尖”

《舌尖》以无心插柳之资引领社会热潮,《舌尖2》更着力探讨美食背后的人文内涵、人与美食的关系,虽然第二季不仅有“人文太多、美食太少”等负面评价,使其颇受公众质疑。但不可否认,《舌尖》是中国少有能引发公众强烈关注的纪录片,在这一点上,它即成功。那如何成为下一个“舌尖”呢?

(一)关注受众,雅俗共赏,这是《舌尖》乃至今后市场化纪录片不得不遵循的守则。一味地对社会生活、自然世界的刻板纪录已不是时代所需,只有走大众化路线才是正道,通过加强对人文世界的深度挖掘,将纪录片融入到到世俗社会的市场价值体系中。

(二)重视宣传,合作推广,这是今后媒体内容不得不重视的传播方式。据中国网络电视台的调查数据显示,61.42%的观众是通过网络点播观看的《舌尖》,可见,电视节目的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这将对我国纪录片长期以来缺乏市场理念,缺乏规范、通畅、有效的纪录片推广渠道等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性意义。

(三)树立品牌,走向国际,这是未来任何产品与服务发展的共同要求。而纪录片作为内容创意的开端,更应重视品牌建设的持续性,关注附加产品的衍生,形成品牌产业链,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国际文化背景,推动纪录片真正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燕京,武新宏.《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影视艺术,2012年第12期

[2]张婉婷,《的成功之道》,影视艺术,2012年第8期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4)

饮食是流动中国的主要文化记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受捧和流行则是国人乡愁的集体共鸣。尤其是文人,在舞文弄墨时的追忆和乡愁向来有谈吃的传统,即使他们小的时候吃的食物看起来稀松平常,长大了也总是难以忘怀,难以忘掉那些曾经愉悦过味蕾的美味。比如作家汪曾琪,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一生情系美食,被誉为作家中的“美食家”。汪老先生喜欢美食,不仅仅在于吃,更在于他能够亲主庖厨,做得一手好菜,甚至,还将各种各样的美味作为文化和艺术来欣赏。因此,汪老先生的儿女们常常说自己的父亲有“三杂”:吃杂食,看杂书,写杂文。所以,汪老吃“杂食”的习惯也影响了他一生的写作,他不仅写出了几十篇谈饮食的美文,且文章博识通达,情味浓郁,而且还以“杂食”作比,阐述自己对某一时期文化现状的看法。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5)

纪录片分七个主题,从食材、主食、调料到加工,从自然馈赠到人的想象,从生活的限制到突破,片子结构不新奇,让我们恋恋屏幕的是,纪录片的镜头既富饶又清贫。这个富饶是我们少年时代看农教片时,对生活涌起的全部渴望;这个清贫也是我们少年时候看电影时候,看到的没有被摄像机污染过的人民和笑脸。所以,对于无论是在地理上离乡背井的人群,还是在心理上永别童年的人们,《舌尖》以最质朴最具体的乡愁打动了所有人。网上的造句运动一向具有大话戏谑性质,但是以“舌尖”起头的造句,却显示了史无前例的抒情质地。比如,“舌尖上的母校”虽然是很多大学生吐槽大食堂的地盘,但是,岁月如金,“六块钱一杯的奶茶,七块钱一份的泡面,十五块钱一碗的羊肉烩面,十八块钱一斤的饺子”让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学生觉得最美好的岁月过去了。

如此,彭浩翔在微博上调戏说,可以拍一部《舌尖上的生化中国》,讲讲地沟油什么的,马上遭遇了网友的口水。彭浩翔拍很有想法,但他的这番调戏也真够贱。说到底,二十世纪以降,中国人直面残酷现实的勇气一路飙升,可是面对良辰美景,丰收季节,说屎说尿是变态还是不成熟呢?

当然,《舌尖》也不是不容置疑,在一个专业电影人看来,还是失之粗糙,可能技术和内容都有待修正,但男女老少对《舌尖》的守护,强烈地传达出一个信息: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影视太少。比如,对于我来说,《舌尖》就是新世纪以来唯一让我产生了巨大幸福感的国产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6)

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第一集开始,它就径直成为“黑马”,风头盖过同时段的电视剧,微博上,以“舌尖上的中国”为话题的内容频频“刷屏”,甚至还带火延伸行业——某知名美食点评网围绕它撰写攻略,淘宝店的美食订单生意也持续攀升。当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倾向凸显的今天,一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能挑起观众和网民久违的热情,在中国实属罕见。

1.收视率创新高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继《故宫》和《春晚》后,推出的又一部原创大片,全篇共7集,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等7个主题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7天内,《舌尖上的中国》平均收视0.5%,其中最高一集达到0.55%,和之前播出的BBC纪录片《生命》收视持平,在近几年播出的纪录片中收视算是新高。

2.口碑效应凸显

《舌尖上的中国》让惯于低调的纪录片一夜之间成为关注的热点,尽管节目是在晚间非黄金时段播出,但依然引发了全民观看纪录片热潮,甚至将很多几乎从来不看电视节目的“文艺青年”重新拉回荧屏前,每天追看。该纪录片还在短时间内便冲上新浪微博话题榜,在天涯论坛也引起广泛热议,豆瓣网友给它打出了9.6的高分。相比之下,近期几部所谓热播的电视剧倒是逊色了许多。

3.市场表现活跃

在2012年戛纳国际电视节上,《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中国参展纪录片引起了业界关注,甚至出现了不用制片方追着推荐就有人互相竞价的局面,这在近几年的纪录片领域是比较少见的。除了受到海外市场的追捧外,该片也吸引了众多广告商的目光,尽管导演陈晓卿表示不赞成直接植入广告,但可以预见,在未来第二季和第三季中,该片的“广告潜质”将被充分地挖掘。

二、“味道”制造带来的创作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触动了无数人的味蕾,透过屏幕,观众们仿佛嗅到了家的味道、童年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这些“触动人心”的味道是如何制造出来?它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创作变化?

1.从仰视到平视的视角变化

拍摄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并不少见,以往展现中国美食的影像素材,更多的是以烹饪大师或美食名家、菜系流派、地域特色来结构,展现的是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过程。《舌尖上的中国》却另辟蹊径,改变以往纪录片“宏大叙事”的表达方式,以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成功突围。

拍摄视角上,将人文味与生活味“和谐”混搭,是该片成功的突出因素,用导演陈晓卿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找“对中国美食认同的交集点”。对于中国饮食这样一个庞大又过于繁复的主题,该片制作团队反复讨论,最后决定用一些线索串联起片中故事,寻找人与食物、人与自然、食物与文化的交集,打破以往“就食物谈食物”的窠臼,折射出中国纪录片从“仰视”到“平视”的变化趋势。

叙述方式上,该片偏向剧情化、故事化、细节化,打破了以往纪录片宏观叙事的表现手法,表现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物不为人所知的一面。片中不见“烹饪大师”,不见“美食专家”,更像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黑龙江“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这些情节反映的是对人和食材关系的微妙理解,更呈现出该片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

2.从小作坊到车间式的精良制作

近年来,央视纪录片早已成为一块金字招牌,无论《大国崛起》,还是《故宫》、《春晚》等,均在观众中引发强烈反响,这部《舌尖上的中国》再度成为收视焦点,是偶然也是必然,日益精良的制作水平使影像信息得以更完美的呈现和表达。

高科技设备的投入。作为国内第一部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高清技术将制作美食的过程还原到极致,翻炒、拍打、擀面……生活中厨房里再普通不过的细节动作都被清晰、真实地拍摄下来。片中还多次使用超大广角、显微镜头、航拍、水下摄影和高速摄影等手段,为片中五花八门的美食披上了完美的色泽,画面考究而工整,镜头语言丰富而细腻。

国际化制作模式的运用。《舌尖上的中国》一开始就是按照国际通行的制作模式打造的,一集节目镜头运用量达到了1300个,采取了碎片式的剪辑方式,节奏快,信息量大,基本上8分钟讲一个故事,进行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从接任务到播出,该片用时13个月,全国拍摄点70个,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8人,摄影师15人,参与拍摄和剪辑的将近30人,总导演陈晓卿负责统筹和调度。分工明确的生产流程也保证了片子能按时保质完成。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7)

舌癌是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舌癌患者术后可出现语音功能障碍。舌缺损修复的患者,一般在手术后10天左右开始语音功能训练[1],通过语音的康复训练,尽早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患者的语音清晰度,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我们对29例舌癌术后患者进行语音功能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9例舌癌患者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3.17岁。24例患者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5例患者行舌癌原发灶切除。其中,10例患者行舌部分切除,19例患者行半舌或大半舌切除。本组29例患者,5例术后15d可以表达词组,24例术后15d可以讲述句子,完成简单的交流与沟通。

2 语音康复护理方法

2.1 语音康复护理技巧

2.1.1 加强心理护理 本组29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语音不清,24例患者出现颜面改变,患者的言语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患者不愿与人沟通,显得心事重重。对此,我们详细讲解舌在语音功能中的作用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从而消除患者的顾虑。29例患者均愿意参加训练。

2.1.2 训练前做好解释工作讲解训练的步骤、注意事项,使患者心中有数,消除紧张感,愉快地接受训练。

2.1.3 语音康复训练从手术后l0天开始进行,每天下午4:00责任护士到患者床旁进行指导,每位患者每次训练15~20min,训练步骤由舌功能训练一双唇加压练习一舌尖前音练习一舌尖中音练习一舌尖后音练习一舌根音练习一短句、会话训练,并教会患者及家属自行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2.1.4 对患者的训练效果及时进行评价,并对患者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以鼓励,以增强患者训练的信心。

2.2 主要训练方法

2.2.1 舌功能训练 (1)伸舌一缩舌练习:由快到慢,反复进行,以训练舌的灵活性,(2)顶舌练习:舌尖交替顶上下前牙内侧,增加舌尖的感觉和力度;(3)弹舌练习:用舌尖顶弹硬腭前部,发出(得得)声音,反复进行,以增加舌尖肌肉强度;(4)舌体在El腔内上下左右运动式旋转,以增加舌体的灵活性[2]。

2.2.2 双唇加压练习 深吸气双唇紧闭,屏气达到一定压力,突然爆发,气流冲出双唇,此时双唇应尽力阻止气流冲出。

2.2.3 舌尖前音练习(平舌音,S-C-z) (1)“s”属送气擦音,唇形为展,上下牙对齐闭合,舌尖与下前牙形成缝隙,气流在阻碍部位蓄积气流(声门开放),除阻时,气流从缝隙摩擦而出成声;(2)“C”属送气塞擦音,舌尖抵住下前牙,气流在堵塞部位积蓄气流,屏气并保持压力,除阻时阻塞部位破裂形成缝隙(声门由开放到收小),较强气流从缝隙摩擦而成声;(3)“z”属不送气塞擦音。以送气音“C”为基础,加大塞与擦的噪音气压及屏气时产生的压力[2]。

2.2.4 舌尖中音练习 (t-d) (1)“t”属送气塞音。舌尖顶住上齿龈,气流到达堵塞部位后积蓄气流(声门开放),屏气并保持压力,除阻时阻塞部位破裂(声门由开放到收小),较强气流从堵塞部位冲出而成声;(2)“d”属不送气塞音。成阻和持阻同上。

2.2.5 舌尖后音练习(翘舌音sh-ch-zh) “sh”属松气擦音、“ch”属送气塞擦音、 ‘ ”属不送气塞擦音,三者发音部位基本相同,唇形为展,上下前牙对齐闭合,舌尖上举,抵住硬腭前部(“sh”舌尖与硬腭前部流有缝隙)[1]。

2.2.6 舌根音(k-g) (1)“k”属送气塞音。舌根部隆起,抵住软腭,气流达到阻塞部位后蓄积(声门开放),屏气并保持压力,除阻时阻塞部位破裂(声门由开放到缩小),较强气流冲出阻塞部位而成声;练习发“k”音时诱导患者做咯痰动作,体会舌根与软腭接触时摩擦的感觉,从而找准发音部位;(2)“g”属不送气塞音。成阻和持阻同上,除阻时阻塞部位破裂(声门关闭),较强气流从阻塞部位屏发而出成声[2]。

3 讨 论

3.1 语音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心理指导,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以消除患者的顾虑,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对达到预期目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2 在训练过程中,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步骤,使患者逐步掌握训练方法,并督促患者坚持进行。

3.3 语音康复训练应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本组10例行舌部分切除的患者对训练方法掌握较快,19例行半舌或大半舌切除的患者对舌功能的练习应用较慢。对此,责任护士耐心细致地讲解,反复地示范,使患者逐步掌握。行半舌或大半舌切除的患者应特别加强舌尖后音及舌根音的练习。

3.4 正常情况下,舌具有发音、协助吞咽和清洁口腔功能。舌癌切除后,舌体的长度和宽度都较术前明显缩短,舌体的灵活性明显降低口腔内的空间发生了变化,部分靠舌体的活动而形成的发音,如舌尖音、卷舌音及舌背与软腭形成的语音等,因通过声门进入口腔的气流方向发生改变,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明显降低[1],甚至发生明显或严重异常。通过舌体在口腔内的上下运动及伸一缩舌训练可增加患者舌体的灵活性;顶舌练习增加舌尖的感觉力度,提高舌尖音的清晰度;弹舌练习增加肌肉强度,从而提高舌背与软腭形成的语音。

3.5 本组包括舌部分切除、半舌切除和大半舌切除,舌缺损程度不等。许多研究表明,舌切除的范围与语音障碍程度间并无相关性[2]。本研究证实:舌癌术后的语言功能恢复与术后训练有密切关系。正确的训练方法可保证治疗效果,缩短语言功能的恢复时间。舌癌目前最根本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治疗为主,降低术后致残率成为后期康复工作的重要任务,而语音康复护理就是重要的环节,它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改善具有深远的意义。语音功能训练在舌癌术后康复护理中有重要价值。本组患者术后进行语音康复训练,收到了显著效果。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8)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越来越重视自身在国际中的国家形象建设。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一项重要体现。中国需要更多的向外展示自身形象,就需要媒体进行宣传。与2011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拍摄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就是我们向国际上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一项工具,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我国通过国家文化、形象的又一举措。《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国国家形象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近期的电视记录片中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受众和专家学者的目光,它所带来的传播效果广泛并且良好,有不少值得学习、借鉴和研究之处。

一、什么是国家形象

“美国政治学家布丁(Boulding.K.E.)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

简单来说,国家形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对自己国家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国际当中的其他国家对我们国家的认知。中国的国家形象需要先通过中国自己的认知来进行信息的统计,符号的编辑,传达到国际上的其他国家后再由国外的媒体或受众进行解码,从而产生的结果,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过程。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整体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展现,是国家一项极其重要的资产。国家形象的良好与否也展现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国家形象构建的良好与否,关系着国际对我们国家的看法,也从侧面影响了国际间贸易往来,影响经济,影响文化。这也就是现如今中国越来越重视国家形象建设的原因。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影响极其形成原因

(一)受众对《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的反应

《舌尖上的中国》自5月14日开播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自开播以来,《舌尖上的中国》平均收视率为0.59%,平均收视份额为3.816,日收视率最高达0.75%,首重播最高收视份额达5.77,超过原时段播出的电视剧30%1。与此同时《舌尖上的中国》在网络上也引发热议,不仅迅速登上新浪微博话题榜首位,在天涯的网络论坛也掀起一股热潮,甚至收视率超过了几档同期热播的电视剧。

由此可见《舌尖上的中国》传播之广泛,影响力之大,它所传递的中国形象也被受众认可。

(二)《舌尖上的中国》传达的中国形象被受众接受的原因

《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年5月14日起播出后,在国内及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广受好评,笔者认为《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广受好评,它所传递的内容及内核能被受众接受有如下原因:

1.取材的切入点正确。《舌尖上的中国》所选取的切入角度是美食,美食是不分国界的,不受文字、语言的影响,雅俗共赏。食物所包含的政治意识形态少,且不易被普通的受众察觉,因此往往在关注美食的同时,就接受了这种文化,甚至是潜藏在文化里的政治意识形态。

2.影像画面制作精良,学习国外的优秀经验。《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使人们喜欢看,肯定和它精良的影响品质有莫大关系。在影像品质上,首次使用了SONY-F3等一系列最新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捕捉到了诸多珍贵食材最初的生动原貌,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

3.切近真实,以情感人,充分展现人文关怀。《舌尖上的中国》所选取的人物形象,从卖馒头的老爷爷到豆腐坊的母女,从职业采藕的两兄弟到重潜作业人员,从种芋头的老伯到采辣椒的农妇,这些形象都是我们身边的,这些故事源于真实,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情感,才更加容易令人动容。以情感人,这样的文化、形象才容易被受众接受。

4.运用了网络媒体增加传播范围。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这一特点也充分体现在《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过程中。《舌尖上的中国》在新浪微博登上话题榜榜首,在天涯论坛等中国网络论坛上也是如此。所以我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爆红,网络媒体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对更好的利用电视纪录片进行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几点建议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给我们在制作电视宣传片很大启迪。根据《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电视纪录片拍摄的经验,取其长处,我想对国际传播中中国国家形象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1.用文化承载中国形象。文化是国家软实力,在国家形象的构建和国际传播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文化这种国家软实力提高了关注度,“文化”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尺度较政治尺度来讲,宽松许多,以文化来承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国家传递国家形象时的重要选择。与其他载体相比,文化承载的国家形象看起来较为真实,也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

但是,用文化作为国家形象的载体也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要尊重各种文化间的差异。露丝.本尼迪克特在她的著作《文化模式》里,提出文化差异的存在。“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便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到咿呀学语时,他已是所属文化的造物……每个出生于他那个群体的儿童都将与他共享这个群体的那些习俗,而出生在地球另一面的那些儿童则不会受到这些习俗的丝毫影响。”但是本尼迪克特还提出了一个观点,文化整合的观点,她认为“无论在行为的哪一方面,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从肯定到否定的一系列标准”。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用国外受众认可的标准,选取合适的传播方式,是可以克服这一困难的。

2.恰当运用各种其他媒体及国内外主流媒体,增加传播的力度。网络媒体在推动《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传播途径增多,相应的受众群体也就随之增多,传播的范围也越广泛,这样,国家形象传播影响力就大大增强了。我认为,想要别人接受一种观点,就要让他先接触这种观点。传播的影响力大,自然能够使越来越多的受众接触到传播的内容。

三、总结

如今,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收到全球化的影响,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国家形象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如何构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舌尖上的中国》以电视记录片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构建国家形象的新视角,虽然他本来的目的是向国内受众传播饮食文化,但它的成功所带来的启示为我们今后国家形象电视宣传片的拍摄提供了经验。国家形象构建,非一二日可以完成,需要长时间的摸索、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学习前者经验,弥补不足十分重要。想要完善建立我国的国家形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新时代的传媒人,我们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欧阳五:舌尖上的国家形象[N].明报,2012-6-12.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9)

该节目在播出后好评如潮,饮食文化再次引起国人的关注。随后,《舌尖上的中国》与中考结缘,在十多个地区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与《舌尖上的中国》相关的命题材料,这体现出中考命题关注社会热点的特点。

【典例解析】

【例1】 (四川眉山)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

B. 在坡975岁寿诞那天,三苏祠内古乐声声,祭祀人员在两名礼生的带领下,为民请命,完成了祭祀仪式。

C. 近日,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广为人知的川菜,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这正好印证了“物以稀为贵”的说法。

D. 《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没有深意。

【解析】这是一道词语运用题,C项的命题素材与《舌尖上的中国》相关。试题要求选出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正确答案为D。A项中“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一般指人),语境不当,并且与“直上云天”语意重复;B项中的“为民请命”指为老百姓的事向当局提出请求或申诉,不合语境;C项中的“物以稀为贵”与“广为人知”相矛盾。

【例2】(广西桂林)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A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B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C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D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

①文段中有一处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是

②B句漏掉了一处标点符号,请在恰当的地方补上。

③文段中有一处有语病,修改后的句子是: 。

④文段中有两处错别字, 应改为 ;

应改为 。

【解析】这是一道语段综合修改题,语段内容与《舌尖上的中国》密切相关,修改的内容涉及标点、错别字、病句等。答题时要仔细研读语段,再根据题干的提示品读相关语句,找出错误进行修改。

参考答案:①将“一部”放在“中华美食文化”之前。②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③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听到美妙的声音);④“洪大”应改为“宏大”;“共明”应改为“共鸣”。

【例3】 (新疆乌鲁木齐)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今年5月14日,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开播。①它立刻成了“吃货”必看和观众热议的话题。

材料二:《舌尖上的中国》中出现的美食成了网络上的搜索热词,并引发热卖。淘宝数据显示:5月14日起的一周时间,②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已有近400万次左右。土特产搜索量更是爆炸式增长,其中毛豆腐增长了48倍,松茸增长了两倍。成交量也倍增。

材料三:《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片段,③香港大澳岛上的一位老奶奶对着照片忽然哭了。原来照片上的人是她故去的老伴,他俩做了一辈子的虾酱。

材料四:观众评论:“很久没被中国的纪录片感动了!”

材料五:《舌尖上的中国》和大多数美食节目不同,此片不仅重“舌尖”,更重“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④我们是在表现美食,而通过美食,我们希望能看到中国的样貌,关注中国的现实生活。”

(1)鉴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产生的影响,《西部手机报》拟以此为主题,制作一期专刊。请你为下面的专刊标题补写出下句,使之句式整齐。

舌尖载动故乡情, 。

(2)本期专刊拟分为两个板块,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为每个板块写出两个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10)

随着中医临床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对舌象诊断也提出了客观化、定量化的新要求。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舌诊原理,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使其更加客观化、具体化,已成为舌诊研究的必然趋势。

1 舌尖微循环研究

随着现代微循环研究的深入,利用现有的微循环观测仪,可清晰地看到舌体丝状和蕈状两种乳头的外形及其血管分布,为舌尖微循环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叶氏[1]观察到正常人淡红舌质的舌尖蕈状乳头微循环图象清晰,微血管丛构形大多呈树枝状,微血管襻的外形完整,血色鲜红,微血流速度较快,流态呈线状。而红降舌患者的舌尖微循环特征是蕈状乳头横径较大,微血管丛中血管襻数目增多,异形血管丛较多,血色鲜红。肖氏等[2]经过10余年对临床病人和正常人体检1000余例的舌尖微循环检测,将中医舌诊与舌微循环联系做对比分析,并试制定“舌尖微循环检测综合定量评价方法”。以舌乳头状态、微血管形态、血流状态、微血管周围状态为检测项目,通过镜下观察舌乳头状态以判断正气的盛衰,观察血管及血流以分辨病邪的性质,观微血管周围状态以推断病势的进退。最后结合舌微循环特点,制定出舌微循环的权值和分值,再进行综合定量评价。蔡氏[3]采用中医舌诊微循环分析系统,根据肖景文等微循环综合定量评价方法,综合评价了生脉散注射液对65例冠心病患者舌微循环的影响,结果发现经生脉散注射液治疗后,乳头状态、微血管形态、血流状态、血管周围状况均有改善,舌微循环加权总积分值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P<0.01。

2 血液流变学研究

血液流变学研究血液的流动和凝固性质,主要有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指标。刘氏[4]观察高黏滞血症(HVS)的血液流变学特征与舌诊的关系,结果复合性HVS较单纯性HVS异常舌苔出现机率增加,治疗后随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舌苔也部分好转,从而说明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与病理舌苔的形成有关。邢氏等[5]对266例慢性病患者以血液的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等7项检测为指标,按舌诊中舌体、舌质、舌苔分类,比较舌象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测定对阐明舌体、舌质的形成原理具有一定价值,舌象可以反映人体血液流变学的一些变化,为中医舌诊辩证的科学性提供了有力证据。林氏等[6]研究发现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的舌象多表现为舌质暗红或青紫瘀斑,舌苔腻,舌有齿痕或裂纹,舌下络脉扭曲、扩张或有瘀点;舌尖微循环观察畸形毛细血管襻增加,襻顶扩张瘀血,渗出明显,血色暗红,血液流态异常。

3 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为了避免在对各类细胞观察中的主观性,提高舌苔脱落细胞形态学研究的客观性,建立舌苔脱落细胞形态计量参数变化的量化标准,张氏等[7]对正常人舌脱落上皮细胞进行形态计量学检测,获得了正常人舌脱落细胞中不同细胞的形态计量学参数及总体细胞形态计量学参数值的频率分布图,使量化的细胞形态特征具体化,便于直观比较。进一步的比较研究发现[8],黄腻苔脱落细胞的平均面积、周长、等效直径及最大直径均小于正常脱落细胞,且前者的总体细胞中面积或最大直径不同的细胞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认为黄腻苔脱落细胞外形与正常舌苔相似,而直径、面积较小的细胞增多,直径、面积较大的细胞减少,从而导致其平均面积和平均直径减小。王氏等[9]根据中医舌诊有关舌苔厚度变化能够推断邪气进退的理论,将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分为厚苔组与薄苔组,对两组的舌面PH值和舌苔脱落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AMI的舌面PH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递增趋势。李氏等[10]运用TUNEL技术、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对正常薄白苔、病理薄白苔、厚苔和剥苔等几种常见舌苔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和fas的表达水平进行观察,认为与正常薄白苔比较,剥苔AI(凋亡指数)升高(P

4 中医舌诊专家系统研究

在计算机模拟中医诊断的客观化研究中,舌诊的研究尤为重要。卫氏等[13]开发研制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中医舌象分析仪。在标准的成像环境下采集受试者的彩色舌图象,再进行图象处理与分析,包括彩色校正、舌色分割和特征提取等,使用FCM聚类算法,对舌色、苔色、舌苔的厚度与湿度、齿痕、裂纹等舌象指标进行分类与定量化,同时实现了数据资料的压缩、存储和管理。蒋氏等[14]研制的电脑化中医舌诊系统主要包括舌象撷取环境系统和舌诊电脑化系统两部分。在暗房中建立舌诊摄象室,对采集环境标准化。利用彩色分量间相对特征强化舌影像与周围部位之差异,继而利用影像二值化边缘检测方法寻找边界,根据舌苔与舌质在色调、亮度和色彩分量上的差异进行苔质分离;最后利用色调特征与影像处理技术的各项舌诊特征,运用模糊理论进行分析。翁氏等[15]运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结合中医舌诊相关理论研制出“中医专家舌诊系统”,实现了舌诊的定量分析。并运用该系统对927例患者舌质舌苔定量观察,探讨舌诊定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类舌质舌苔有相应的RGB(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数量特征(P

借助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采集的图像进行自动处理是近年来舌诊客观化研究中的一个新的趋势。在这些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色象分析系统中,舌质和舌苔的颜色识别是关键内容之一。王氏等[16]基于由粗到精的思路,将舌质和舌苔的颜色识别问题分解为苔质分离和颜色细分两步。在第一步中,提出一种基于JSEG算法和kNN法的自动分离苔质的方法,并根据中医望诊先验知识设计先验模板和标准色块来辅助分类。颜色细分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采用最近邻法进行的。实验表明,本法简单且鲁棒性强,能够有效地用于舌诊客观化。陈氏等[17]用数码相机拍摄舌象,输入计算机,建立苔色及疾病、证型数据库,对3种常见病理苔色作了定量分析,病探讨了其与高血压病及证候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灰黑苔与黄苔相比有明显差异(P

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舌诊是中医现代化的主要热点之一,近十年来有关研究开展甚多。从寻求指标微观化的研究,到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定量、定性化研究,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和引向深入。尤其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舌诊研究在方法上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舌尖微循环在检测项目指标及评价等方面,不够一致或不够全面,影响了舌微循环检测在临床应用。血液流变学研究,虽在血液循环系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对舌象的专门深入系统研究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指标未能与病、证、形成机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计算机研究方面,研究工作虽然在局部的方法学上逐渐成熟比如舌色的识别,但在舌诊信息的全面综合识别、分析、处理方面仍显不足,而且在舌象的识别上仍以舌色为主,未能在舌质、舌苔的质地、纹理、动态等方面实现舌象信息的综合、全面的客观化识别,在舌诊的形态胖瘦、点刺、动态识别等方面尚无研究报道。研究存在的另一个薄弱环节是舌诊信息的医理阐释和临床应用方面的不足。

因此,如何客观、现实地应用中医理论,结合其他诊断信息,综合全面地处理、分析舌诊信息,而不是孤立、割裂地研究舌诊,这将是今后舌诊以及四诊客观化研究所必须重视的。我们相信,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和临床实践的参与下,利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舌象作进一步的定性、定量分析,建立舌诊的客观化统一诊断标准,实现舌诊内容的综合判断,将为中医学的临床研究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对发扬广大传统的中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建红. 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思路\[J\]. 泸洲医学院学报,2001,24(4):292293

2 肖景文,魏艾红,黄世林. 中医舌诊与舌微循环检测\[J\]. 微循环学杂志,2002,12(1):3640

3 蔡少峰.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舌微循环的影响\[J\].微循环杂志,2006,16(2):69

4 刘夕茹. 高粘滞血症血液流变学特征与舌诊关系研究\[J\]. 中国微循环,1998,2(3):184186

5 邢锦秀,刘春霞,张惠平,等. 舌诊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0):456457

6 林秀萍,王惠娟,姚保泰.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舌诊检测指标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2):7375

7 张平,水文霞. 正常人舌脱落上皮细胞的形态计量分析\[J\]. 中国体视学与图象分析,2000,5(2):7376

8 张平,水文霞. 黄腻苔舌脱落上皮细胞的形态计量分析.\[J\] 中国体视学与图象分析,2001,6(1):1315,19

9 王大江,梁嵘,王召平,等.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舌苔变化的细胞学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05,33(1):1820

10李明,吴正治,陈光,等. 常见舌苔上皮细胞凋亡与fas mRNA和蛋白产物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5):297298

11吴正治,李明,张咏梅,等. 常见舌苔上皮细胞TGFβ3基因表达特点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5):296297

12吴正治,李明,张咏梅,等. 常见舌苔上皮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9(2):98100

13卫保国,沈兰荪,王艳清,等. 数字化中医舌象分析仪\[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2,26(3):164166

14蒋依吾,陈建仲,张恒鸿,等. 电脑化中医舌诊系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45147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11)

2008年以来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开始频繁出现“全媒体”这一概念。关于全媒体,“传播形态说”认为“全媒体是在具备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的综合运用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融运用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多方式、多层次、多角度的选择,同时也为纪录片等媒介产品的营销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挑战。

一、 纪录片的营销发展史和发展现状

从1911年朱连奎拍摄的《武汉战争》起,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已经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将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分为政治化时期、人文化时期、平民化时期、社会化时期和政治化产业时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产生了或在当时颇具影响力或至今仍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的纪录片。

政治化时期的纪录片多和执政党和政治的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纪录片的目的多数在于表达执政者的政治诉求,这一阶段的纪录片营销更像是启动国家机器带来的一场思想意识的灌输,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纪录片朝向人文化和平民化方向发展后,产生了一大批独立记录者和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堪称中国纪录片的黄金时期,不仅开辟了国内外合作拍片的先河,而且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曾创下36%的高收视率,但这一时期纪录片的繁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内容的创新和观众选择性的局限,在营销媒介和渠道上除专业化的纪录片栏目的出现外并未有多大程度的创新。

2000年以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web2.0技术的发展,为纪录片的社会化和向产业化过渡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为发展处于瓶颈期的纪录片的整合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

首先,网络的低门槛大大降低了营销的成本。微博、博客等新的传播形式的出现所带来的营销方式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大幅版面或大段广告营销成本大大降低,几个人、几台电脑就可以实现传统广告营销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可以使受众观点及时反馈。网络作为一个公开的信息传播平台,网民可以针对某一话题或内容进行讨论、发表自身观点,纪录片作者可以根据网上评价及时发现观众的真正需求和片子制作中的不足,片子在网上的点击量同时也是片子市场效果的最好印证。

再次,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新媒体的易接近相得益彰,弥补了新媒体传播中的不足。新媒体的使用者明显的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单纯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对于年龄层次较高的受众来说传播效果将会受到一定的局限。传统媒体在弥补新媒体传播年龄层次局限的同时,其传播中的权威性也是目前网络媒体无法企及的,而且电视与手机、移动电视、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的镶嵌融合,可起到“1+1>2”的效果。

全媒体尤其新媒体的营销效果在电影、电视剧中早已得到印证。但是相较于这些媒介产品来说,纪录片在营销中的弱势地位显而易见,除了2012年轰动一时的《舌尖上的中国》多被拿来作为纪录片营销的范本来分析外,我国纪录片营销可圈可点的案例寥寥无几。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营销媒介和渠道分析

利用网络进行营销是《舌尖》(即《舌尖上的中国》,下同)相比于以往纪录片营销的最大的创新。其中网络营销中,微博营销在其中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功效。

首先,微博营销中粉丝的自愿转发和合作账号的带动转发为《舌尖》在网上赢得了年轻受众群体。作为美食专栏作家和总导演的陈晓卿在《舌尖》开播以前在新浪微博中就积累了17万人的粉丝量,其中不乏拥有更多粉丝量的名人粉丝,由此形成了信息网络传播的集散地。《舌尖》在CCTV-1《魅力纪录》栏目正式播出当日陈晓卿利用微博贴出《舌尖》海报和播出地址。截止该片播出半个月后的5月29日14时23分,该微博共转发1595次,评论197次。其转发后不乏二次、三次转发,使转发呈现多角度多方向的趋势,对纪录片的宣传起到了零成本且不小的推动作用。

其次,利用微话题和微访谈增加同观众的互动和反馈。《舌尖》在央视开播3天后,随着片子的持续升温,新浪微博推出微话题“舌尖上的中国”和微访谈“总导演陈晓卿聊《舌尖上的中国》”5月23日配合微访谈,话题曝光数达到井喷式增长,一些草根账号和大“V”账号也纷纷表示出对该片的喜爱,在微博上形成观片热。

再次,网络自媒体和视频网站、网络电商以及传统媒体的相互带动,一时形成“舌尖”效应。微博草根转发、专业角度评析、电视以及视频网站的热播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报道、预告使得一时间每晚观看《舌尖》成为第二天相互间交流的话题。淘宝上一些店家在节目播出后适时打出“舌尖”招牌出现了“舌尖上的中国强力推荐食品”“舌尖上的中国美食”等名号。商家获利、网购加温,线上市场消费的火热,在客观上体现观众对片子的认可的同时又进一步为片子赢得了口碑。

最后,《舌尖》的营销成功也有其硬件性的条件。一个好的题目和主题是吸引观众的“药引”;片子本身国际化的拍摄手段和叙事方式是敲开观众心门的钥匙;片子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人文关怀是打动观众的关键;最后加上足够影响力的播出平台和媒介资源,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全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营销思路

诚然,《舌尖》的营销中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其使得纪录片人看到营销在纪录片的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为中国纪录片在全媒体环境下的营销打开了一种新的思路。作者认为全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营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营销观念的转变: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受众”即消费者为中心。营销学传统的4Ps理论,将营销的基本工具归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和渠道(Place)。之后营销的4Ps理论逐步被扩展到12Ps,增加针对于“人”研究、市场划分、细分、定位等要素。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媒介分化,传统的4Ps理论逐步被以顾客为中心的4Cs理论所取代,营销时强调考虑顾客需求(Consumer’s Needs)、顾客愿意支付的成本(Cost)、顾客购买的便利性(Convenience)以及与顾客的沟通(Communication)。伴随着网络媒体带来自媒体的爆炸性增长,奥美整合营销又提出了针对网络营销的4I原则,即Interesting趣味、Interests利益、Interaction互动、Individuality 个性。营销原则从4P到4I的发展,可以看出营销的中心从营销者和产品本身向消费者的转变。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因此面对新媒体的产品不论内容本身还是营销方式都要更多的考虑用户需求。

2.营销方式的创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营销,传受双方互动传播。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环境中,单纯地依靠任何一种媒体都无法形成传播优势,新旧媒体联合,构建起立体化的播出平台和组织构架,为客户提供多形式、多通路的营销服务才能形成传播的群聚效应。纪录片的受众目前明显的呈现出高年龄、高学历、高收入的“三高”特点,要使纪录片推向大众,必须要充分理解中下游媒体的商业模式、运营方式和内容需求,谋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传统媒体及线下活动的联动。

3.营销队伍的建设:制定创新性的营销策略和专业营销方案,并保证实施。作为纪录片营销的实施者,其能力决定着营销效果的好坏。但是,传统纪录片从业人员缺乏营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具备具有专业营销知识的人才和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团队匮乏。因此,建设这样一支既懂纪录片又具有营销专业知识的队伍,是降低与受众的沟通成本、提高营销效率的前提。

结束语

纪录片的营销目前在中国正处于初级阶段,探索纪录片在全媒体环境下的营销之路是纪录片进一步市场化的必然选择。纪录片的媒介产品属性决定了其营销中可以借鉴电影、电视剧等其他成熟媒介产品的营销方式,同时其本身特有的历史人文价值又决定了其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探索新的营销路径。而营销的优化创新、良性发展必将推动纪录片艺术与现实、受众和市场的更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罗鑫.什么是“全媒体”.中国记者,2010(3)

[2]何苏六.《舌尖上的中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南方论坛,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