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班开课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05-29 01:53:01

小班开课教案

小班开课教案篇(1)

2、 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 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过程:

1、 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2、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a、公路上、公共场所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有的人安全意识不强。

b、 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c、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 学生讨论。

2、 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课外不玩火,不玩水。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 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 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教师小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小朋友们好:

今天是新学期开学后的天,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小学生应该记住的一些安全知识。

人们常说:“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小朋友们接下来你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体才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珍惜幸福的学生生活。我们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做好课间活动的安全。楼梯口是我们的重点安全防范部位,不少学校都发生过楼梯拥挤造成的安全事故。在课间休息时,教室里、走廊上、楼梯间到处都是走动或者站着的同学,如果追赶打闹,一是可能由于跑的速度过快而使自己扭伤手、脚、腰或跌得头破血流;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学,造成意外事故。

第二、做好劳动活动时的安全。学校或班级都要组织一些公益劳动和打扫卫生的劳动,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劳动中,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危险,小朋友们要注意了解劳动场地的特点,做好安全防范;注意劳逸结合,累了就休息一会再劳动;不要在高空和有危险的地方劳动;不要在劳动时间打闹嬉戏。

第三、注意交通安全。

马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不仅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互相提醒,相互监督,相互照应,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不坐“三无”车辆;过马路时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靠右行;在城市里还要注意走斑马线,走人行道。

小班开课教案篇(2)

罗堂小学共有8个教学班,学生351人(其中罗西295人,平均班额59人;教学点56人,平均班额19人),教师17人(其中代课教师6人)。

二、促学习方面

1、学校制定有师生年度读书活动方案,对师生学习制度和读书活动考核评比办法进行了修改补偿,将读书活动纳入教师及班主任的期度、年度考核。教师制定了个人读书计划,班级有班级读书计划。(查计划、方案、制度)

2、学校图书室向师生全天开放,抽调王德华老师专门负责图书借阅工作。(查图书借还账)

3、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图书柜,利用向学校图书室借和学生捐的办法,建起班级“图书角”,班级制定有图书管理公约,配有学生图书管理员。(班级图书借还记录)

4、学生周一、周三、周五上午第一节开展40分钟的“经典诵读”活动。教师除课外读书外,这三天上午第一节也集中读书。(学校检查记录)

5、学校每周对教师笔记心得、读书进度,学生的读书摘抄和班级图书的借阅情况进行检查,及时通报、督促、总结评比。(检查记录)

6、学校已经组织了一次教师读书活动交流会,教师们相互了读书的内容以及想法和收获。(学校会议记录,教师读书心得)

 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面

1、召开班子会和教师会,传达上级精神和要求,坚定课改革信心,营造课改风气,把任务分解到人,责任捆绑到人。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课革实施方案、校本培训制度、达标验收方案和课改奖惩办法,把课改工作以较大比例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中。(会议记录、制度、方案)

2、安排上广州参加培训的岳中山老师,就生本教育的理念;生本教育的流程以及自己对生本教育的理解等进行专题培训并上了示范课;校长就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生本课堂教师学生用语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所有培训都下发资料,要求教师写课改笔记和心得。(教师课改笔记)

3、组织学科骨干焦春蕊、岳中山两位老师上示范引领课,组织教师进行观摩研讨,交流想法寻找办法。(校长、教师听课记录)

4、全校7位教师上生本课常态课,学科教研组不定时地听课、说课、座谈交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对上课教师逐个把脉问诊,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的课改课逐步提高完善。目前我校有三位教师能较好地上生本课,四位教师能上生本课。(校长、教师听评课记录、教研组活动记录)

5、全校每个班级都建立有4-6人的学习小组,小组都有自己的名称,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班级对学习小组的评价激励机制正在完善。(班级学习小组统计表、班级学习小组的评价办法)

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主要进行了两方面

1、 师德培训   

(1)进行了暑期师德培训  (查专题档案)              

(2)学习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治理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的通知 精神,并进行了自查互查,给学生及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教师签订了责任书。(查专题档案)  

(3)平时的政治学习(周一下午第三节)。(查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2、业务培训

(1)校本培训:常规教学业务培训;新课改业务培训(工作手册、学习笔记)

(2)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教师培训记录、培训总结汇报)。

小班开课教案篇(3)

罗堂小学共有8个教学班,学生351人(其中罗西295人,平均班额59人;教学点56人,平均班额19人),教师17人(其中代课教师6人)。

二、促学习方面

1、学校制定有师生年度读书活动方案,对师生学习制度和读书活动考核评比办法进行了修改补偿,将读书活动纳入教师及班主任的期度、年度考核。教师制定了个人读书计划,班级有班级读书计划。(查计划、方案、制度)

2、学校图书室向师生全天开放,抽调王德华老师专门负责图书借阅工作。(查图书借还账)

3、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图书柜,利用向学校图书室借和学生捐的办法,建起班级“图书角”,班级制定有图书管理公约,配有学生图书管理员。(班级图书借还记录)

4、学生周一、周三、周五上午第一节开展40分钟的“经典诵读”活动。教师除课外读书外,这三天上午第一节也集中读书。(学校检查记录)

5、学校每周对教师笔记心得、读书进度,学生的读书摘抄和班级图书的借阅情况进行检查,及时通报、督促、总结评比。(检查记录)

6、学校已经组织了一次教师读书活动交流会,教师们相互了读书的内容以及想法和收获。(学校会议记录,教师读书心得)

 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面

1、召开班子会和教师会,传达上级精神和要求,坚定课改革信心,营造课改风气,把任务分解到人,责任捆绑到人。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课革实施方案、校本培训制度、达标验收方案和课改奖惩办法,把课改工作以较大比例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中。(会议记录、制度、方案)

2、安排上广州参加培训的岳中山老师,就生本教育的理念;生本教育的流程以及自己对生本教育的理解等进行专题培训并上了示范课;校长就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生本课堂教师学生用语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所有培训都下发资料,要求教师写课改笔记和心得。(教师课改笔记)

3、组织学科骨干焦春蕊、岳中山两位老师上示范引领课,组织教师进行观摩研讨,交流想法寻找办法。(校长、教师听课记录)

4、全校7位教师上生本课常态课,学科教研组不定时地听课、说课、座谈交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对上课教师逐个把脉问诊,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的课改课逐步提高完善。目前我校有三位教师能较好地上生本课,四位教师能上生本课。(校长、教师听评课记录、教研组活动记录)

5、全校每个班级都建立有4-6人的学习小组,小组都有自己的名称,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班级对学习小组的评价激励机制正在完善。(班级学习小组统计表、班级学习小组的评价办法)

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主要进行了两方面

1、 师德培训   

(1)进行了暑期师德培训  (查专题档案)              

(2)学习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治理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的通知 精神,并进行了自查互查,给学生及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教师签订了责任书。(查专题档案)  

(3)平时的政治学习(周一下午第三节)。(查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2、业务培训

(1)校本培训:常规教学业务培训;新课改业务培训(工作手册、学习笔记)

(2)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教师培训记录、培训总结汇报)。

小班开课教案篇(4)

摘 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有教学需要的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模式得到国内外高校的高度重视。文章通过对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提出“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介绍该教学模式的研究内容、实施方案和试点实践效果。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

1 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是以“学习活动”的形式呈现,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人们在总结“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主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出现在学校教学领域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它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为先进的模式。日本、新加坡等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育改革方案中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凸现出来,先后在学校里开设类似我国“研究性”学习的课程。

代表当今计算机学术界和教学界世界水准的IEEE CS/ACM联合任务组于2000年3月6日发表的计算机学科示范教学计划CC2001报告草案(又称CC2001稻草人报告)及其计划在2001年10月完成的最终报告中,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分为14个方面,其中程序设计基础(PF)被作为CC2001教学计划中新增加的或是得到加强的6个领域中的1个。可见,即使是在现今高度发达的计算机专业中,程序设计技能依然极其重要。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以计算机语言为基础,运用程序设计逻辑及特定算法进行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现阶段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过于注重书本文字知识的学习;在教学方法上仍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等。研究性学习着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以“学会学习”为总目标,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者能力[1]。程序设计类课程是目前中国计量学院全校性的公共平台课程,是在校所有学生的程序设计入门课程,涉及面大,影响范围广,具有程序设计教学的一般特点,而且实践性比较突出,因而较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程序设计教学强调学用结合,以学为手段,以用为目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知识的明确性、具体性、根据性、有效性、可信性有赖于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研究性学习强调为用而学,让学生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习,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和主动获取知识,重视实践,力求创新。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贴近生活和深入实际的机会,使学生在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习和研究中学会关注社会和人生,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由此可见,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更有实用价值。

2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内容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主要是面向全校计算机程序设计类公共课程,目前已经在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组织开展,在2013级财管专业2个行政班2013—2014学年第2学期的校平台必修课VB程序设计课程中进行教学试点。

课题研究的途径是“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是以教师讲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班讨论和课堂交流为主的教学过程。以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为标准,是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课题组对该课程做了新的划分,即将课程内容分为4部分:精讲部分、略讲部分、自学部分以及研讨部分,并对讨论课的组织形式提出实施方案。课程计划从总课程学时中抽出12学时,对部分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学习,讨论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第3章多分支选择结构selectcase、if嵌套部分,循环结构for以及do的适用范围;

(2) 第4章对用户自定义函数与过程的功能;

(3)第5章将借助拨号盘实例设计引发控件数组的需求性讨论;

(4)第6章以弹力球案例为引子,引起对容器控件坐标的讨论学习;

(5)第8章对文件读语句和逐行读语句的适用范围进行讨论学习。

3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实践方案

3.1 大班授课实施方案

1)教学对象。

一个专业,即2个行政班,约85人。

2)课堂时间。

从总课程学时中抽出12学时,对部分内容进行讨论学习,这些讨论内容分布在VB程序设计各章节的关键知识点中。

3)教学重点。

任课教师重点讲授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首先用1/3学时讲授VB语言的基本知识(如变量、表达式、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函数、数组等)和一些常用控件;然后用6个课时讲授软件设计方法的相关软件工程知识,再用4个课时对1个开发实例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利用语言开发应用程序上。

3.2 小班讨论实施方案

小班讨论课主要是促进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自学及研究能力。小班讨论采用学生设计和教师主持研讨的方式展开,由2位教师各带领1个小班分组讨论,教师提前1周布置讨论主题,学生以 5人为1组选择讨论主题,每个学生查阅资料,完成分工讨论内容;小组学生集体讨论,各组分别负责一种实现算法,每组汇集和整理该专题的需求算法、程序框图、伪代码及其相关的改进算法并阐述专题的重点、难点和专题实验调试过程的思路[2-3];最后每个学生完成该主题各自应承担的任务,完成主题报告或PPT并在充分准备后上台讲解,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实验实现设计方案,同时还要进行设计说明、讲解和答辩。

4 结 语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改革了单一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更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考核评价方式中加大了讨论环节比例,通过平时成绩10%、实验40%(常规实验15% +讨论考核25%)、期末考试50%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

2013级财管专业2个行政班在“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下授课以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得到提升,学生之间形成相互讨论的良好局面,和其他同类课程的班级相比,学习成绩也大为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3172)。

第一作者简介:周杭霞,女,教授,研究方向为传感器网络、嵌入式检测技术、高精度测量校验和智能算法优化技术等,zhx@cjlu.edu.cn。

参考文献:

[1] 徐成芳, 张琦, 赵颖. 关于“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大班交流”模式的思考[J]. 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2011(10): 132-134.

小班开课教案篇(5)

第一条:为了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指定本方案。

第二条:实行结构工资方案应以工作量大小,责任轻重,质量高低和贡献大小为基本依据,做到多劳多得、责重多得、贡献大的多得、并为实施教师聘任制提供依据。

第三条: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学校工作量奖励方案只能以学校正常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依据,不可能将教师繁杂的工作细目和临时性工作全部包含进去,教师工作的基本定量和原则标准也做不到绝对科学和公平。因此,在实行本《方案》的同时,仍需提倡教师的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精神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第四条:本《方案》实施对象为学校在编、在职的教职工。

第五条:本《方案》经第一届教代会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于2000年9月1日起执行。《方案》修改权属下届(次)教代会。两次会议期间在试行中遇到本《方案》无法解决的具体问题,可由校长提出交校务会议讨论,制订补充规定。

第六条:本《方案》的解释权属教代会。

二、结构工资的结构和分配。

第七条:结构工资由保留工资、津贴工资两部分组成。

(一)保留工资:是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即国家规定的各项工资,增资、资金和补贴(包括学校自负的部分)。凡接受并完成学校的某一岗位的工作任务,即享受职务工资。

(二)津贴工资:是工资构成中与教职工的实际工作数量挂钩的部分,由课时补贴、教案补贴、兼职工作量补贴三个部分组成。

(三)课时和教案补贴的计算方法为:首先按实际任课节数计算:每一节课补贴2.5元,每一教案补贴1.5元(教案不算系数);再根据课时系数,计算出每位教师的实际补贴(计算公式附后)。课时系数列表如下:

年级

学科一二三四五六

语文1.11.11.21.21.31.3

数学1.11.11.21.21.31.3

思品111111

体育111.11.11.11.1

英语111.11.11.21.2

常识111.11.11.21.2

音乐11111.11.1

美术11111.11.1

班队111111

生劳111111

活动111111

思训111111

计算机111111

信息111111

书法111111

兴趣小课111111

自学0.80.80.80.80.80.8

另外,语数包班,课时系数上升0.1;担任两个班语文、数学的,课时系数上升0.1.

(四)兼职工作量补贴发放对象及执行标准。

(1)中层副职(含大队辅导员)每月补贴110元,科室人员补贴80元,每年组长60元,党小组长30元,教研组长40元,副组长30元,年级大队辅导员30元,备课组长(书法、思品、生劳等)按活动次数每学期计贴。干部多重兼职,向高一级靠,不重复计算。

(2)担任行政职务因工作需要不兼课或兼课不到规定节次,其课务工作量补贴计发180元。

(3)不兼课的后勤人员补贴每月180元。

(4)因学校工作需要安排兼职教师其教学工作不足部分补足部分补足到合理工作量,最低标准确定为180元。兼职又超过工作量的视实际情况以适当补贴,补贴标准由校务会议集体讨论确定。

(5)带课外兴趣小组,按学校规定次数开展活动,按学校规定时间每次活动计2课时,奥数、阅读、作文每活动课时系数为2,其他兴趣小组课时系数为1.5;若有增减,经教导处同意后按实际活动次数发放补贴。学校电视台工作人员工作量折合为每周2次兴趣小组活动的补贴。

(6)负责电教、宣传、实验室等工作的,每月补贴40元(兼职不重复计算)。课外活动管理(包括领操、器材收发管理),每月补贴40元。

(7)跨校区上课的教师每月补贴20元。

(8)值日教师每月补贴20元。值周班级班主任每周补贴40元,副班主任每周补贴20元,行政值周20元。

(9)学校安排代课,按进度上每节补贴8元,不按进度上每节补贴4元。代班主任每天补贴4元。

(10)节假日加班值班每天补贴20元(加班、值班不重复计算),农历大年夜、正月初一、初二加班补贴加倍。

(11)事假每月累计超出3天,扣除当月津贴工资;病假、法定假每月累计超出一星期的,按实际上班时间计算发放。保留工资部分按上级文件精神处理。

(五)校级领导津贴工资靠第十五位教师,中层正职靠第二十位教师。

(六)见习期内的教师津贴工资享受85%。

(七)支教教师按上级文件待遇发放。

(八)班主任补贴每月150元,按月发放40元,学期末考核每月50元,增设班主任安全规范教育奖每月60元。副班主任学期末考核每月25元。

三、审核发放办法:

第八条:教职工结构工资由教导处按教职工实际任课任职按月统计,报校长室审批后发放。寒、暑假期间不享受津贴工资。从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算起。

附:计算工式

每周课时、教案补贴=2.5元×节数×课时系数+1.5元×教案系数

诸暨市实验小学

2000年10月

实验小学2001学年教职工结构工资方案修改意见

1、新增书法课,课时系数为1。

2、英语课课时系数调整为1(一、二年级),1.1(三、四年级),1.2(五、六年级)。

3、担任两个班数学、语文,课时系数上升0.1。

4、年级组长每月补贴为60元,增加20元。

5、年级大队辅导员每月补贴30元。

6、备课组长(书法、思品、生劳等)补贴每学期按活动次数计贴。

7、写作兴趣小组每次活动课时系数为2。学校电视台工作人员工作量折合为每周2次兴趣小组活动的补贴,增加1次活动补贴。

8、兴趣小组活动次数由学校安排,若有增减,经教导处同意后按实际活动次数发放补贴。

9、班主任补贴每月150元,按月发放40元,学期末考核每月50元,增设班主任安全规范教育奖每月60元。副班主任学期末考核每月25元。

10、新增活动课时系数为1。

诸暨市实验小学

2001年9月

实验小学2002学年关于教师课职务的几条修改意见

经校委会讨论决定,对教师课职务奖作以下调整:

1、担任行政职务工作需要不兼课或不到规定节次,其课职务工作量补贴由180元调整160元。

2、行政值周、值周班级工作量作加班二天计算。其余值周班级班主任得40元,副班任得20元。荷花校区行政值周晚上值班单独发放值班补贴。

3、活动课课时补贴与兴趣小组课等同计算。课时系数为1。

4、学校网络管理员(徐大刚)每月补贴40元,因学校工作需要安排兼职课时不到节次由补足160元。

5、城西校区教研组长每月补贴30元。幼儿班教师工作量奖为180元,班主任补贴60元,纳入年终班主任考核。孟珂可、陈碧芳两位教师职务补贴为110元。

小班开课教案篇(6)

近年来,北京大学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教师突破单一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教学过程。2013年,学校提出了新时期的本科教育教学方针:“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其核心内容是将教与学的重心真正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追求更加卓越的教学,而创新本科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文章结合具体的课程设计简要介绍学校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案例分析―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1.“大班讲授与小班讨论(助教组织)”相结合的核心课程

2010年,为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通选课的课程质量,学校着手建设以“经典阅读”和“研讨式教学”为特征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作为推进通识教育的前沿阵地,这一类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对基本问题的研讨以及相应的写作训练,奠定学校本科生共同的知识、理念和精神素养,训练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批判性分析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学校陆续开设了“《四书》精读”“《西方思想经典》系列”“中国古籍入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等高品质课程。目前,核心课程分为四大系列:中国文明及其传统、西方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和人文艺术与自然,2015年秋季学期共推出13门核心课程。核心课程采取“经典阅读”与“问题讨论”相结合,大班讲授、小班讨论和课后写读书报告相结合(小班讨论一般由助教组织进行),着力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本、思考基本问题、形成基本理念,教学效果更加深入。

下面以“《四书》精读”课程为例介绍其组织形式:讲授内容主要包括文本解读、义理阐释和与当前世界的关联三个部分。该课不要求先修课程,讲授的文本主要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适合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教师在讲授中对课程难度进行了控制。该课程包含小班讨论环节。选课学生分为4组,每班20人左右,课后进行1小时的讨论,两周1次,一学期共组织8次讨论。讨论课的组织方式是助教讲解、学生提问、学生报告三结合。在讨论过程中,助教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可以提供一些补充知识。实践表明:充分的小组讨论可以促进助教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帮助教师进行课程调整,推动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2.“小班讲座+讨论课”的教学模式

“小班讲座+讨论课”的教学模式通过典型文献阅读、教师专题讲座和学生讨论,使学生了解各个二级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前沿发展等,对当今各个二级学科的全貌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通过自主查阅文献了解学科前沿的习惯。课堂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问、积极参与讨论,加强课程互动,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以学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今日化学”课程为例,该课程始设于2001年春季学期,当时是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讲座型选修课。2009年起,化学学院将“今日化学”改为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并将上课时间由第二学期提前到第一学期,上课形式仍为大班讲座形式。2010年,化学学院对“今日化学”的设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将原来大班讲座的形式改为小班讲座加讨论课的方式,分别由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应用化学、高分子化学7个专业方向的教师讲授。

3.“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小班课教学”模式

“小班课教学”模式是世界一流大学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行之有效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与大班讲授相比,小班课更多采用研讨式和交流式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加深入的交流和互动;而大班课一般采用讲授式教学,师生关系相对疏离。

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针对学校教学中存在的课堂规模较大、师生间互动交流较少、课程深度和挑战性不够等问题,2012年秋季学期学校正式启动了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相结合的“小班课教学”试点工作。首先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科学5个基础学科中进行试点。把本院系的低年级专业基础课作为试点课程,采用大班授课(每周2学时~4学时)、小班授课(每周两学时)和一对一答疑(每位授课教师每周两小时答疑时间)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每个小班人数一般不超过15人,给予师生充分的交流空间。在内容上,“大班课堂”授课内容适度粗化,增加课程深度和挑战性,在保证教学大纲整体进度基础上,着重提出学科基础和前沿开放性问题;“小班课堂”配合大班授课,由授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研讨方式、文献研读、作业布置等进行精心设计;一对一的答疑中,教师对学生可以进行具体的学业指导。在师资配备上,选派院士、学者、教学名师、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知名教授学者担任大小班授课教师。

这种教学试验的初衷是让学生景仰的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对学生有更多的指导,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课程内容的挑战性,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4.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主张“案例分析―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将现实生活中曾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冲突、矛盾和危机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置身于案例背景和角色之中,自觉探求有效信息,挖掘事实真相。这种模式在工商管理、法学等专业课程中采用的比较多,它们将案例教学作为强化文科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突破口。教师在课前选编典型案例,拟定讨论题目和学习要求,事先印发给每个学生;学生自主解读案例,就案例事实展开讨论甚至争论,教师因势利导、及时引导。课后,学生独立撰写书面案例分析材料,形成下一轮案例讨论的重要资料。

以“民法案例研习”课程为例,该课程采取讨论教学的方式,旨在通过案例研习,提升学生对案例的判断、分析和总结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课程不是灌输评论知识,而是让学生从文本中发现材料之间的联系,自己作出推断、释义和评价。因此,每节课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个典型案例分析,供学生分析讨论,并在下节课上进行讲解。课后会整理出“标准答案”(虽然未必有绝对“标准”的答案),供学生比照复习和参考。作业由授课教师和助教协同批改,并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课上讨论的情况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期中和期末以开卷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考核。案例教学模式有助于使学生形成一种“主体性”自觉和“实践性”习惯,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世界课堂”模式

为营造与世界接轨的教学机制,学校的“世界课堂”也越来越多。“世界课堂” (World-classroom)是学校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所成立的一个以“互动教学”为基础的本科教育合作创新模式。它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以“学习者为主体、跨文化而零距离”的全新教学方式和学习环境,为身处异地的学生提供一个共同、相互和同步的互动平台,以达成“异地而能同窗、深度跨文化交流、教学以求互长”的学习效果。

以北大工学院―南加州大学―台湾大学推出的“全球创新产品的设计原理与团队实践”课程为例,本课程以设计创新为知识背景,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实践多学科合作。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用互联网为基础技术来连接两个异地教室,支持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以高品质的声音和影像直接做“教室对教室”的相互讨论,强调两个教室之间全体师生能够“直接而全面”的互动讨论和及时交流。学校和南加州大学各派出一位主讲教授,引导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科的学生就创新产品设计和实践进行充分互动交流,并且现场展示大量精巧设计和案例。双方学生可以利用空间音效设备,无障碍地向教师提问,或加入课堂团体讨论,也可以利用支持声音和视像功能的网络会议协同合作系统,从事课堂内外的小组项目互动合作。学期末,还将组织双方学生的真实会面,共同完成产品设计项目,产品设计成熟时可提供条件进入小规模生产阶段。学生的最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课堂和案例讨论参与占20%、两个案例报告占30%、团队项目占50%。

6.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

从2013年开始,学校开始建设慕课课程,并将慕课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鼓励和支持教师同步利用慕课资源在校内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自2013年9月第一批慕课课程上线以来,目前已开出52门慕课课程,学科覆盖理、文、工、医等领域,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万学习者注册学习。学校组织实施了“北京大学慕课(MOOC)相关教育技术培训”项目,已成功完成了13期教师培训,共培训教师近300名;搭建了专门服务学校师生的“北大课程在线(MOOCS&SPOCS)”课程平台,便利广大教师掌握现代在线教育平台,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它的实质就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增加了学生和教师间的互动与交流。

下面以“生物信息学”课程为例,介绍翻转课堂的具体实践。该门课程授课时间是12周,共有43段课程视频和25个补充视频。首先在第一次课上,授课教师讲明了课程内容概要、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学习模式、课程学习成果评估方式,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与背景完成了自由分组。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上课前要完成以下工作:观看MOOC视频,并在线完成课后习题;报告组根据要求,阅读文献,准备课堂报告,期间可通过预讲等方式与教师、助教讨论;在课堂上,教师简要回顾本周内容,强化主题;报告组进行专题报告(Journal Club)及现场演示(Hand-on Workshop),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Conclusive Remarks);课后,学生分组完成课程研究(Final Project)。课程学习成果的评估方式也不同于传统课程,评估内容包括线上作业与考试、课程研究报告、线下期末考试、课堂与线上论坛参与情况等,据此对学生作出综合评价。

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学校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课堂教学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使学生产生思维碰撞和获得智慧分享,创新思维得到发展,教学效果有显著提升。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有待更新,这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前提

在2013年对学校在职专任教师教学行为的调研中发现,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愿意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比例高达78%;其次,是采用学生报告的方式,占47%;最后,选小班讨论的占24%。课堂气氛缺乏活力、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参与程度低是大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及学校培养目标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如何兼顾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实践创新能力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具有知识系统性强、教学效率较高等特点,但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若放弃理论体系,片面追求案例陈述的事实,学生的知识就会十分分散,难以形成逻辑一致的知识体系,从理论高度上分析问题的洞察力和穿透力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将不同教学方式恰到好处地结合,既让学生掌握了方法、培养了能力,又对课程知识有完整系统的了解,这一问题可能还需要授课教师在实践中慢慢探索。

3.如何改善学生的态度和学习行为

学习负担、分数、学生评价机制等对学生的动机和学习动力影响很大。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将条理化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不必独立思考,只要倾听、接受并牢记就可以了。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更习惯于接受现成知识,对于探索新知识普遍存在一种事不关己的惰性心理。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解决学生内源性学习动力不足也是需要我们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单有教师的投入,没有学生对自己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个性发展的追求,同样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小班开课教案篇(7)

首先,我校在每学年初针对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师资重组,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调整;尤其对毕业班,做到一是教师的合理搭配;二是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三是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长处,做到互补,扬长避短。这样就能营造出毕业年级教师的教学环境,让教师有一个坚实的学校重视、支持基础,让教师教学有激情!

其次,学校校长重视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导处具体抓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组织召开学校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会议,讨论教研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教研工作的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强化目标意识。要求年级组组织毕业班教师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和贯彻实施,切实把握《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上的新变化,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第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工作,了解和发现毕业班师生教学、生活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时加以推广或解决。

(二)抓好毕业班教师的管理和培养

1、为毕业班教师营造成长平台。每学年开学后由教务处组织,针对本届毕业班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本届毕业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召开本届毕业班与上届毕业班教师关于毕业班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会。在会上,由本届毕业班教师介绍学生的基本情况,提出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感到的困惑,大家进行分析讨论;由上届毕业班教师交流在毕业班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问题。在交流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他们有的谈到:教育是良心工程,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中做到努力、认真、踏实……。这样的交流会,使我校的毕业班教学成了教师共同成长的平台,教师们的经验也是大家的共同资源,这也是我校毕业班教学成绩历年逐步提高的基础。

2、落实毕业班教师的管理过程。

首先学校要求毕业班教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质量要“高”。促使毕业班教师尽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创新的机会,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充满平等、互爱、和谐、兴奋的氛围中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共同获得发展。二是坚持校内听课制度,这样为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平台。三是认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三)以教研活动为合作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我们把集体备课作为毕业班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为此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中分两步,一是备课的讨论,每个年级组是一个备课组,要求每单元集中讨论一次,组长做好详细的讨论记录。讨论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毕业总复习突出的重点;讨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讨论作业的布置,不断优化作业设计。二是教案的使用,集体备课教案是年级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案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知识的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注明批注。课后在教案中要写课后反思,写清楚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应该改进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四十分钟获得了最大的效益,迫使教师把握课标,吃透教材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开展年级组研讨活动。我校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的献课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学习,进行以备课、说课、上课、反思、点评、总评为形式的毕业班教研活动,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总结的基础上提高。

小班开课教案篇(8)

首先,我校在每学年初针对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师资重组,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调整;尤其对毕业班,做到一是教师的合理搭配;二是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三是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长处,做到互补,扬长避短。这样就能营造出毕业年级教师的教学环境,让教师有一个坚实的学校重视、支持基础,让教师教学有激情!

其次,学校校长重视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导处具体抓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组织召开学校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会议,讨论教研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教研工作的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强化目标意识。要求年级组组织毕业班教师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和贯彻实施,切实把握《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上的新变化,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第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工作,了解和发现毕业班师生教学、生活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时加以推广或解决。

二、抓好毕业班教师的管理和培养

1、为毕业班教师营造成长平台。每学年开学后由教务处组织,针对本届毕业班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本届毕业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召开本届毕业班与上届毕业班教师关于毕业班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会。在会上,由本届毕业班教师介绍学生的基本情况,提出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感到的困惑,大家进行分析讨论;由上届毕业班教师交流在毕业班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问题。在交流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他们有的谈到:教育是良心工程,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中做到努力、认真、踏实……。这样的交流会,使我校的毕业班教学成了教师共同成长的平台,教师们的经验也是大家的共同资源,这也是我校毕业班教学成绩历年逐步提高的基础。

2、落实毕业班教师的管理过程。首先学校要求毕业班教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质量要“高”。促使毕业班教师尽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创新的机会,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充满平等、互爱、和谐、兴奋的氛围中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共同获得发展。二是坚持校内听课制度,这样为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平台。三是认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三、以教研活动为合作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我们把集体备课作为毕业班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为此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中分两步,一是备课的讨论,每个年级组是一个备课组,要求每单元集中讨论一次,组长做好详细的讨论记录。讨论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毕业总复习突出的重点;讨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讨论作业的布置,不断优化作业设计。二是教案的使用,集体备课教案是年级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案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知识的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注明批注。课后在教案中要写课后反思,写清楚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应该改进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四十分钟获得了最大的效益,迫使教师把握课标,吃透教材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开展年级组研讨活动。我校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的献课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学习,进行以备课、说课、上课、反思、点评、总评为形式的毕业班教研活动,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总结的基础上提高。

小班开课教案篇(9)

一、大力加强学习小组建设

学习小组的建设是新的教学模式能否实施的先决条件,是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和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型组织。为什么一定要建立学习小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改变过去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学习是这一学习方式得以落实的有效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它能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从高效课堂上来讲,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最基本的学习单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常通过学习小组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也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来开展,所以小组学习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中显得尤为重要。

(1)学习小组的科学编组:科学编组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分组时要根据学生学习成绩、性别平衡、班干部分布、学生性格、特长等尽可能分配均衡,确保每个小组实力相当。小组人数4~8人不等。教室内小组的座位摆放也要以小组为单位合理放置。

(2)学习小组的有效管理:学习小组的管理涉及到组长的产生和培训、组员的培训、组内的分工。组长可由班主任确定,也可让学生通过竞选、投票等方式产生。组长的作用相当大,涉及合作学习能否开展,那么班主任就要对组长进行有效培训。如明确组长的角色,让组长组阁,在班主任指导下,结合同学的意见,让组长组阁学、常规组长,并明确组长、学、常规组长的职责分工。同时也要对组员进行培训,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帮助潜能生学习,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要给潜能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一点一点地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总之,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地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

(3)学习小组的评比: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传统评价是评价学生个体,而新的方式则采取捆绑式评价,评价整个小组。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个人的成绩当然不能忽略,可在组内评价。小组评价不能过于随意,并且必须有记载,否则将失去公平与制约。所以除了班级值日本外,必须设置小组值日本,值日本是小组评价的载体,在设计上以量化为主,但也要注意人性化的内容,对典型的人和事要有内容的记载。由组长安排本组成员轮流担任值日组长,管理和记载本组当天所有事务;由班长安排班级成员轮流担任值日班长,管理和记载全班各组当天所有事务。进行了评比,就必须及时反馈,也必须有落实,否则,评比与评价将会失效。比如在班级有专门的“小组评比公示栏”、“个人评价公示栏”,每周由学生处在升旗仪式上向全校表扬各班优秀学习小组,教务处每学期评选优秀学校小组及组长,个人的评比结果与期末评先评优挂钩。

二、突出加强《导学案》建设

《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集教师的教案、导学案、笔记、达标测评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CPU,它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展示的效果和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达到高效。因此,《导学案》的编制水平,实际上是教师业务能力、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综合体现,也是对学科组成员团队合作能力的集中检验,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统一编写程序。每周集体备课时间,由主备人提交下一周的《导学案》草案,组内成员集体研究定稿,并分配下一周的备课任务。当周备下周的《导学案》,每课一案。②统一基本环节。一般《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预测、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自学内容、合作学习内容、展示内容)、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学习反思。其中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习内容应立足教材注重基础,设计的问题要注意层次性、探究性、挑战性,应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③统一课时容量。本着一课一案的要求,导学案的份量要适宜,要符合实际,讲究实效,尤其要精选习题,坚决杜绝题海战术。课时容量以学生预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导学案》的使用要求是:要求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时间,根据《导学案》,对照课本进行预习(独学)。要坚持先独学,再对学、群学,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课堂上,学生对导学案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展示、交流质疑,个别重、难点老师总结点拨。也不能过于依赖导学案而忽略了课本,导学案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本的学习而设置的学习方案,是课本学习的辅助,而不能替代课本。

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时,教师深入小组了解学情,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在课堂上应本着“以学定教,教者亦学”的原则,灵活使用《导学案》,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叶圣陶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重在点拨,以点拨代讲解,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

三、结论

总之,不论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践行生本教育理论,还是具体去操作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新模式,都需要去打破传统,去否定,去颠覆,都是一项任务艰巨浩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整个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繁杂。只要我们能够坚定信念,集团队的力量,付出长期的不懈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也一定能找到教育的出路。

小班开课教案篇(10)

积极探索和实施“小班化”教学模式是军队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基于此,《通信网管理与监控》课程从2007年起,开始尝试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在小班化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与心得体会。

小班化教学特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员在越受教员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而教员的视野覆盖一般不超过25人,超过这个范围,教员的视野关注就会“顾此失彼”。为了解决这个突出问题,国内外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小班化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小班化教学改变了教员仅是教学传授者的角色,成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帮助者、促进者、指导者,全面提升学员的素质和能力。强调教员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充分体现课堂的主体是学员,给学员奠定有益终身学习的方法。

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因材施教;②促进了师生的互动,有利于学员主动健康的发展;③继承了大班授课的优点,又克服了大班授课制的弊端,增加了个别教学的优点。

小班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基本做法

紧密结合部队实际,体现转型人才培养目标;从加强能力培养、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出发,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基础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教学方法上强调启发式、交互式教学;强调学员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和教学相长。具体方案及措施如下。

1.加大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注重学员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员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概念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员的思维不断深化,并在力图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答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案例教学能较好结合部队实际,体现转型人才培养特色。

2.注重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课程,通过布置作业、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文献检索等多种手段引导学员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在这过程中锻炼自我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启发式、研讨式和提问式等先进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探索小班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以学员为主体采用灵活的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努力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意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面向学用结合、贴近生活实际的讨论内容:如“构建和运行一个校园网需要做哪些管理工作?这些工作分别属于哪个管理功能域”、“如果让你为队里的局域网设计和开发一个小型网管系统,请描述各模块的主要功能”等讨论题能够提高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并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而“从设计目的、复杂程度、组织模型、信息模型、通信模型等多方面比较网管模型SNMP和CMIP”、“请介绍网络管理技术的最新进展”等讨论题能够锻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且进行归纳总结的自学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关注最新技术动态的良好习惯。而小班化的优势使得每位学员都有至少一次上台发言的机会,从而在锻炼他们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其表达能力。

4.课件、课程网站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支持教学,通过网上课堂等手段进行教员和学员之间的交流和提问。制作一套完整的课件,并在军网的通信工程学院网站上设置课程主页,学员可以方便地上网、阅读、下载课件,并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

小班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

1.教员队伍得到了锻炼。任课教员教学基本功扎实,学历高,对教学内容十分熟悉,教学科研水平突出,授课质量高。100%教员能够制作较高质量的网络课件、多媒体课件,并能在教学中熟练运用。近6年以来,课程建设教员队伍在各类学术刊物、学术交流会议发表学术论文96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39篇,年人均约3.5篇。

2.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以教员讲为主,学员自学为辅,基本上采用电子教案与板书结合的方式,课堂上采取提问、引导、学生授课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并穿插与所讲内容相关的通信网管理与监控方面最新知识、最新实际应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其知识面。

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被动式、接收式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员的全面素质。

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课堂教学同时突出互动式交互,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教学的主体。

3.实践教学得到充分体现。具体实施时设法逐步开设一些案例分析,注重引导学员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概念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员的思维不断深化,并在力图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答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员的创造思维能力。

小班化教学效果反馈

1.同行专家评价(校/院内外专家评价)。多年来,各级领导与督导听课多次,评价均为优良。经教研室领导和其他非任课教员对学员调查,对课程教学总体评价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系统地掌握通信网管理与监控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课程应用针对性强,培养了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课满意度超过95%。

本课程经过教学改革建设,于2008年至今均作为“小班化”教学试点课程进行了授课模式的改革试点,并取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课程提倡的“教学相长”的授课模式受到了学员的普遍认可。

2.学员评价(学员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学员认为教员的授课方法灵活、注意深入浅出、难易适当、课堂节奏把握得较好,理论联系实际,对今后的任职工作帮助较大,对部分教员的授课给予高度评价。

经过本门课程学习后,从2008届学员开始,陆续将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作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课题,学员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印证了对本课程学习的深入性和扩展性。另一方面,其他课题的毕业学员充分将本门课程所学知识运行到毕业设计中,取得良好效果。

小班开课教案篇(11)

学案使用要遵循以下原则:提前发,按时收,及时批,细心评。

1.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完成后让学科班长收齐,交由任课教师及时批改。

2.根据批阅的情况和学科班长反馈的信息进行整合,完成情况落实到学习小组,为课上开展“合作与探究”活动做好分工,以便让小组内的B类学生进行板书以展示成果。

3.提前3分钟进入教室,在黑板的右上角书写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时让学生按组坐好,准备好学案和两种颜色的笔,便于课堂上灵活修改和记录。

二、学习小组组长、学科班长的培训

学生分组: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教师和班长、学习委员、学科班长一起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8个小组,每组6个人,并选出学习小组组长。

(1)选取原则:

小组组长选取原则:学生小组内推荐与教师考虑实际情况相结合来指定。

学科班长选取原则:班级推荐与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结合实际情况相结合来指定。

(2)选取标准:

小组组长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热情,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成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能力是本小组最强的。

学科班长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热情,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成绩一定是本学科比较优秀的;在本班具有很强的威信。

(3)在开展学习活动中所履行的职责:

小组组长的职责:课前督促本小组同学完成导学案,并及时收齐交给学科班长;收集本组内同学在完成学案之后发现的问题和需要老师讲解的问题,汇总后以书面的形式交给学科班长;课堂上组织学生认真完成各个探究题目,并分工到人,进行展示及点评探究结果;督促本组同学认真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点评;课堂交流、展示、点评活动结束以后收集本组同学还存在的疑惑点,及时反馈给老师,以便当堂解决;课后督促本组同学完成课后作业和课后学案(拓展延伸部分)。

学科班长的职责:及时收发导学案;从每个小组组长那里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交给老师以便于老师确定点拨的重点;及时把老师的要求下达给同学;课前组织同学准备好课上用的各种材料;课后督促本班同学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收缴。

三、三段案(课前案、课中案、课后案)的合理处理方式

课前案:学生在课前找时间独立完成,在上课时老师通过投影的方式给学生展示答案,让学生自行对照答案整理自己的学案,进行小组内处理疑难问题。

课中案:教师根据批阅情况,把合作探究部分的习题和知识按组进行分工,分工结果进行多媒体展示。在上课过程中,各学习小组根据分工,利用学案进行合作探究,讨论解疑。在此过程中,小组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掌握情况和特点,让B类学生进行板书展示,而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对本组展示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展示完后,A类学生进行点评,各学组织小组成员在点评之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点拨、提升和总结。学生静心思考归纳,反刍消化,完整扎实地掌握知识,之后再完成当堂达标以检测自己的知识达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