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稿件被《移动通信》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进行修改,以提高录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细阅读退稿通知:明确编辑或审稿人指出的问题,如选题不符、创新性不足、数据缺陷或语言表达问题。
2.区分退稿类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见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议改投其他期刊)
二、针对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讨研究问题,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2.增加相关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以支持研究论点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三、重新投稿准备
1.附修改说明:逐条回应审稿意见,说明修改内容及依据。
2.核对期刊要求:
(一)行文中的注释可使用脚注,注释应是对正文的附加解释或者补充说明,每页连续编号,脚注符号用①②……,如果参考文献中已经有完备信息的,可采用文中简注,注释内容置于( )内。
(二)来稿请附300 字以内的中英文提要和3—5 个中文关键词。
(三)请在稿件中注明作者电话、通讯地址、邮箱,以便栏目责任编辑与作者及时沟通。
(四)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五)正文应中心明确,分层论述。各层次标题格式为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一)……;三级标题:1……;四级标题:(1)……;五级标题①……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质量和学术水平,增加被期刊录用的机会。
《移动通信》是一本在电力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理论期刊,于1973年创刊,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广州通信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主办,为月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44-1301/TN,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6-1010。
该刊设置了“空天地海一体化”专题、研究与探讨、网规网优等栏目,覆盖电力领域多个研究方向,以反映电力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发表范例
-
5G无线网络智能化规划体系及实现
作者:孟繁丽; 薛伟; 汪况伦; 刘昱鹏
-
涡旋电磁波在湍流大气传输中的闪烁问题研究
作者:李玲玲; 赵恒凯
-
VHF在超视距和不规则地形条件下多径特性研究
作者:腾潢龙; 杨涛
-
用于通信规划设计的移动用户动态空间交互网络构建
作者:王逢
-
人工智能在5G网络的应用和标准化进展
作者:王胡成; 陈山枝; 艾明
-
融合全卷积和级联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检测方法
作者:刘丽娴; 樊学宝
-
1.8GHz行业运用带宽指配技术研究
作者:汤建东; 李燕春
-
聚类算法在自动识别假冒领导诈骗电话的应用
作者:张青
-
投稿说明
作者:--
-
征稿简则
作者:--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平台,如遇信息错误,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