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温室大棚监测系统设计研讨

时间:2022-06-27 10:18:21

温室大棚监测系统设计研讨

温室大棚监测系统设计研讨:基于ZigBee的温室大棚温度监测系统

摘要 本文针对传统有线温度检测系统存在布线复杂、维护困难、成本高等问题。从低功耗、小体积、使用简单等方面考虑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提出了基于射频CC2430(ZigBee)和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20设计无线温度检测系统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无线通信;ZigBee协调器;CC2430; DS1820;温度检测

0 引言

随着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现代农业种植,大棚温室种植已成为重要手段。而温室大棚中所种植的农作物对温度的要求极高。大棚温度控制不好,会影响到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从而导致大棚的效益下降。由此,便需对大棚温度实时的、精确的监测。但是目前,国内的很多温室大棚温度监测仍然采用的是以单片机控制为核心的传统有线监测系统。这种监测系统通过采用复杂的电缆将其各部件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系统具有布线复杂、局限性强以及设备维护困难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CC2430(ZigBee)技术和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无线温度检测装置。设备主要由一个无线节点(接点根据需要可扩展到56个)和一个协调器组成。系统通过协调器与无线节点进行无线通信,将无线节点所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信息由串口将数据显示出来,从而达到对温度检测的目的。

1 ZigBee9技术简介

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或无线网络技术,是一组基于IEEE批准的802.15.4无线标准研制开发的有关组网、安全和应用软件方面的技术,主要适合于承载数据流量较小的业务,可嵌入各种设备中。网络功能是ZigBee最重要的特点,也是与其他无线局域网(WPAN)标准不同的地方。在网络层方面,其主要工作在于负责网络机制的建立与管理,并具有自我组态与自我修复功能。

传统农业主要使用孤立的、没有通信能力的机械装置,主要依靠人力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采用了由成千上万个传感器构成的比较复杂的ZigBee网络后,农业将可以逐渐地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使用更多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远程控制的装置来耕种。ZigBee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精确农业。

2 系统的硬件结构组成

整个无线测温装置硬件由无线节点和协调器两大部分组成。通常,一套装置只有一个协调器,其主要包括微控制器及射频收发单元、无线节点、电源模块及接口单元。

系统硬件在选用上,主要从温度监测的精确度、温度检测的范围以及所选元器件使用的便利性和经济型方面考虑。我们主要采用的是DS1820的无线温度传感器和无线射频CC2430。

DS1820的无线温度传感器内部结构主要由温度传感器、A/D转换器、信号处理器、存储器及接口电路五部分组成。其主要特点是温度测量精确,对温度的分辨率为0.5℃;测量范围广,测量范围可从-55℃到+125℃;单总线接口,只需一个接口即可完成温度转换的读写操作,可简化线路,节省I/O资源,提高经济性。系统可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数字化,采用9位数字方式直接读取温度,其典型转换时间仅为1s。

无线射频CC2430芯片的是完全符合ZigBee技术的2.4GHz射频系统单芯片,适用于各种无线网络节点。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高性能、低功耗,具有优良的无线接收灵敏度和强大的抗干扰性。

接口单元我们采用的是目前PC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RS-232接口。RS-232接口采用的是串行通讯方式,具有使用线路少、成本低,特别是在远程传输时,避免了多条线路特性的不一致而被广泛采用。

3 工作原理

系统的工作主要由3部分实现:信息采集终端、信息收集终端、信息显示终端。

温度数据由DS1820采集之后传给节点,之后经两块ZigBee模块的无线通信把温度值传给协调器,最后通过串口把温度值显示出来。在进行多点通信时,装置中每个协调器可连接多达255个节点。不仅可以极大的解决传统有线设备的布线问题,还可节约大量导线,提高设备经济性。

1)信息采集终端:主要指是无线节点。从经济性及便利性方面考虑主要采用的是由数字DS1820、无线射频CC2430、电源等组成的无线节点。无线节点主要分布温室大棚中需要进行温度检测的各个地点,节点之间通过射频进行无线通信。工作中,终端在无线节点的增加或者删除时,可快速的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网络的自我修复从而保证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温度传感器在与协调器绑定进行温度检测后,检测到得温度通过无线通信发送到协调器;

2)信息收集终端:主要是指协调器。协调器主要安放在温度检测控制室,其作用主要是完成整个系统网络的建立与维护,与无线节点间实现绑定的建立,接收由无线节点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发送过来的温度数据,并实现数据的存储及汇总。之后,通过RS-232串口将采集到得温度数据信息传送到上机位,以便对数据进一步处理;

3)信息显示终端:主要是指上机位。通常与信息采集终端同样安放在温度检测控制室。其主要作用是将由信息采集终端传送过来的温度检测数据储存并做进一步的处理后显示。其中温度值的显示是以16进制形式显示的,再做进一步处理是可以对其十进制化。实验时,装置在室温情况下测量得到的数据温度值为16+11=27摄氏度,较为准确。

4 结论

基于ZigBee的温度检测系统实现的是温度的无线检测,设备可靠性高和功耗小,成功解决了传统有线温度检测系统布线等复杂的问题,适合工业级要求,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温室大棚监测系统设计研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既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可以高效高质量地促进生产。因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的开发变得越来越有意义。本文介绍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采用Zigbee无线传输网络,将温湿度、气体等传感器采集的实时信息传送到上位机和手机APP上,这样温湿度、气体等信息就可方便快捷地同时显示到电脑和手机上。

关键词:温室大棚;物联网;监测;传感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各类生活工具都变得更加快捷。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去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各环节,也需要农民靠自己的经验去感知,这非常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1]。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生产模式的弊端[2]。本文所介绍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利用CC2530单片机对传感器采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处理,通过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形成一个可监测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气体等参数的星型的无线传感网络。

1 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是由一个协调器(ZigBee中心节点)和4个终端节点(ZigBee终端节点)构成。协调器的作用是将连接终端节点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采集到的信息,传输给上位机和手机APP[3]。本系统的上位机和手机APP都可以随时查看温室大棚的实时信息,并远程控制温室大棚。具体工作原理是监测系统电源开关打开后,传感器先采集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等信息给Zigbee终端,Zigbee终端通过无线网将信息传送给Zigbee协调器,进而再传送给上位机和手机APP[4]。根据环境要求的不同,通过键盘设定各类温室大棚监测信息的最高值,上位机和手机APP通过与输入设定值进行比较,控制协调器驱动蜂鸣器报警。

2系统构成

本系统主要由CC2530单片机构成主控部分,进行信息处理、外部指令接受、控制信号形成和信息记录等功能。本系统中土壤湿度传感器类型为DHT11,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类型为DS18B20,二氧化碳传感器类型为M-Q2。Zigbee终端节点会不时读取各个传感器采集的信息(模拟信号),并将各类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反馈给Zigbee协调器。Zigbee协调器和上位机通过串口RS232进行通信,上位机和手机通过路由器wife通信,只要上位机和手机在同一个局域网内,当上位机打开管理系统、串口和网络服务,手机上的APP就可以连接上Zigbee终端,这样传感器采集的各类信息就可以同时在手机和上位机上显示[5]。

3系统测试

3.1 上位机信息采集测试

温室大棚各类信息通过Zigbee终端节点到达Zigbee协调器后,经过串口RS232把各类信息的数字信号传输到上位机中,在上位机中进行显示、保存和处理,然后上位机再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手机用户APP软件上。其中,上位机中一个终端的显示信息,如图1所示。

3.2手机APP软件信息采集测试

手机APP通过蓝牙方式接受上位机的数据,最终各类信息也可以在用户APP软件上同时显示,显示信息如图2所示。

4结语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Zigbee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非常具有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基于Zigbee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一方面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可提高农业温室大棚的收益和效率,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温室大棚监测系统设计研讨: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集中监测系统设计

摘 要:目前的温室大棚存在环境参数读取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且不准确,人力消耗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集中监测系统设计方法。该系统由单片机和多个AM2301传感器构成下位机,在对环境中的温湿度数据进行采集的同时,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系统中进行集中监测。人机交互系统界面具有数据显示的功能,可以精准地呈现出温度、湿度变化曲线,便于人工监测。多次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节省人力、反应迅速、操作简单、可扩展性好等特点。

关键词:温室大棚;单片机;人机交互系统;环境监测

我国具有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史,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农业生产中温室大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人们创造了许多经济效益。而在温室大棚的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环境参数的控制。所以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控制的改进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的温室大棚在应用上仍存在以下问题:大棚中采用人工来控制大棚的温度,费时费力,而且精确度极低,不能使作物处于最合适的环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集中监测系统。系统能通过下位机单元对温度、湿度等数据实时采集并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进行实时显示。上位机在VC环境下搭建交互界面,可实现对多个温室大棚内的数据进行同时显示的功能。

1.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由多个下位机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和上位机系统三大部分组成。系统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温度、湿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指标,系统采用了多个传感器完成了数据的采集。每一个温室大棚内的数据采集单元对环境参数采集后,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至系统上位机。上位机中的交互软件在接收到数据后予以显示。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农业生产的特点,系统的各个部分都进行了模块化设计,便于针对不同作物的需要对不同环境因素进行监控,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可扩展性以及通用性。

2.系统硬件结构

由于STC89S52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接口资源丰富等优点,所以选其作为下位机中央处理芯片。针对温室大棚中,环境复杂的特点,上下位机之间的通信采用串口通信,稳定可靠。选择AM2301温湿度传感器作为温湿度的检测原件,它具有测量范围广、分辨率高、精度高、采用单线制进行数据发送等特点,更便于系统集成。

串口通信是系统中的重要技术。串口按位(bit)收发数据。虽然相对于并行通信其速率较慢,但是它可以同时用两根线就可以完成数据的收发。可以以这种简单的方式完成远距离通信。通信需要3根线来完成,分别是接受、地线、和发送。其他线用于握手,但并不是必须的。串口通信主要的通信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位。两个进行通信的端口,上述⑹必须完全匹配。

3.上位机交互系统

程序软件是基于Microsoft Visual C++ 6.0编写的MFC程序,主要用于湿度、温度数据的接收与显示。采用串口通信,将湿度、温度分为湿度整数部分,湿度小数部分,温度整数部分,温度小数部分,以及校验位共5byte的数据接收过来进行结算。采用MFC进行程序界面的编写与显示。使用picture控件实现了示波器对湿度与温度的示波器动态显示,按照时间的变化动态显示温度与湿度的当前数值。示波器的绘制先建立一个picture控件,定义一个定时器,对对话框类编写一个对于定时器消息处理函数,每次定时器定时时间到,进入中断函数中,会在picture控件中重新绘制示波器图片,使人看起来就是动态显示湿度与温度。使用picture控件实现了数码管显示,数码管对湿度与温度的示波器动态显示,按照时间的变化动态显示温度与湿度的当前数值。

数码管的绘制先建立一个picture控件,在资源bitmap中插入需要的0~9已经编辑好的数字以及小数点、负号等特殊符号的位图资源。定义一个定时器,对对话框类编写一个对于定时器消息处理函数,每次定时器定时时间到,进入中断函数中,会在picture控件中重新绘制数码管图片,使人看起来就是动态显示湿度与温度的准确数值。程序运行之后,点击连接按钮,程序就会显示传感器测量到的湿度与温度。用户界面如图2所示。

4.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室内模拟温室进行实验,使用一个数据采集单元对室内的温度、湿度进行检测。同时利用吹风机来模拟温度变化,利用喷壶来改变传感器附近的湿度。采用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至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如图2所示。图中结果表明,该温湿度监测系统能够较为灵敏的对环境温湿度进行检测和显示。

结论

本系统由多个单片机和传感器构成下位机系统,实现了对温湿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同时通过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系统界面对温室大棚中温度、湿度进行实时显示和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多个温室大棚同时进行监控、显示的功能。经大量试验表明:本系统能够准确、实时的显示环境温湿度。具有操作简单、反应灵敏、自动化程度高、可扩展性好和便于集中监控等特点,基本可以满足现代农业对大棚监控系统的要求。

温室大棚监测系统设计研讨: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监测系统设计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因此对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合理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成为温室大棚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方面。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结合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设计和实现了这种环境参数监测系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键盘电路、液晶显示和报警系统。本系统用于对温室大棚的环境参数监测,具有对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显示等功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AT89C51单片机;环境参数监测

0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生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产生活物资需求的增加,温室大棚的发展速度很快,大力发展温室大棚成了近几年的重点[1]。由于我国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多变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国外技术设计的温室大棚系统不太符合我国实际,尽管国内已经产生了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监测系统的研究成果,但是在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方面依然不太理想,难以应用推广。为改变传统的人工经验评判的误差大、反应周期长的问题,开发一种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成本低、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的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监测系统,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温室大棚生产的需要[2-3]。

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对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合理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成为温室大棚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方面。设计开发适合我国地理、气候等方面特点的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监测系统,对温室大棚生产力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1 系统工作原理

整个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采集信号,内部经信号放大器放大后,送到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传送给单片机控制系统,最后经过LCD液晶显示温湿度和光照度。它包括了测量,显示与控制三模块,测量模块是由温湿度、光照度传感器来完成的;显示模块是通过液晶显示屏来显示环境参数数据;控制模块则是由单片机来控制驱动电路实现的,当温湿、光照度超过可控范围时单片机启动报警系统。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

2 硬件系统设计

2.1 单片机控制系统

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在单片机系统设计中,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时钟电路中,C1、C2为负载电容。一般情况下,单片机的晶体振荡为并联谐振状态,也可以理解为谐振电容器。根据晶体振荡器厂家提供的晶振要求来对负载电容进行选值的,也就是说,晶体振荡器的频率就是在他提供的负载电容下测得的,如此既能最大限度的保证频率值的误差,又能保证温漂等误差。所以两个电容的取值应是相同的,或者说相差不大,反之容易造成谐振的不平衡,容易造成停振或者干脆不起振。振荡频率为12MHz,幅度为5V。输出的信号与单片机的18,19脚相连。复位电路虽然简单,但其作用十分重要。它通过一个按键和一个极性电容并联,接下拉电阻后接在单片机的引脚RST。

2.2 数据采集单元

本设计采用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11和光照度传感器来采集信号。温湿度传感器有SHT10、SHT11、SHT15型号,但要考虑使用环境、稳定性、精度、价格等各方面问题,因此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型号SHT11。该传感器由一个温度传感元件和湿度传感器组成,并连接一个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因此,产品品质优良,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很高。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应用,也可以很好地传输,因此成为各种应用的最佳选择。SHT11的额定工作电压在2.4-5.5V范围区间内,而一般供电电压设定是3.3V,在25℃时测温精度为±0.4℃,测湿精度为±3.0%RH。SCK用于微处理器与SHT11之间的通讯同步,DATA用于读取传感器数据。

根据温室大棚内农作物的要求,选择光照度传感器GY-30,无需任何外部零件,光源的依赖性不大,其输出信号为标准的电压及其电流信号,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线性度好、抗干扰能力强和量程可调的特点,广泛用于环境、养殖、温室和建筑等的光照强度测量[4-5]。

2.3 键盘电路

在实际运用中,需要设置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温湿度、光照度范围。当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运行需要人工干预时,键盘往往是一种最简单的干预途径,利用键盘,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向系统输入数据或让系统去执行某一项命令。在此,系统设置了三个按键,通过这三个按键来设置温湿度、光照度的上下限数值。CPU的操作很快,因此这种抖动就容易对按键的识别产生影响,为了防止因按键抖动而导致系统的误操作,一般采取延时操作消除按键抖动。

2.4 输出模块

1)液晶显示电路。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系统采集到的环境参数,当需要进行参数上下限调整时,显示出参数的调整值。可以调节滑动变阻器来调节数据显示的亮度。2)报警电路。该系统采用三个发光二极管灯作为光报警,当系统检测到的数据符合给定的要求时,现场灯不显示;当系统检测到的数据不符合要求时,现场做出相应参数的报警。本设计采集监测三个数据,设置了3个报警,更加容易分辨是哪个参数需要调整。

3 软件系统设计

主程序是系统的监控程序,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必须先经过初始化,包括键盘程序,中断程序,以及各个控制端口的初始化工作。系统在初始化完成后就进入温湿度和光照度测量程序,实时的测量当前的环境参数,并通过显示电路在LCD上显示数据。程序中以中断的方式来重新设定参数的上下限。根据硬件设计完成对环境参数的控制。按下数值加键可以设定参数上限,按下数值减键可以设定参数下限。

4 结论

本环境参数监测系统设计,是采用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采集信息,送到单片机进行控制温湿度度和光照度的显示。另外本系统还可以通过外接电路扩展实现报警功能,从而更好的实现温湿度和光照度的实时控制。若AT89C51内存不足,由于引脚相同且功能没有太大差别,可以改为AT89C52替换。在功能、性能、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温室大棚监测系统设计研讨:温室大棚温湿度环境监测系统的主控电路研究与设计

【摘 要】根据目前常见的温室用温湿度监测系统所存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缺点,本文进行了研究,利用PIC16F877A单片机来对蔬菜大棚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程度。在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主控电路进行了创新设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温湿度;监测系统;主控电路;PIC

目前,大部分常用的温湿度监测系统是以晶体管电路或51单片机为核心部件,再配以相应的传感器和A/D转换电路组成的温度和湿度实时监测系统。这样的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如在线调节不方便、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等缺点。

因此,本文研究了基于PIC16F877A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相关技术,对主控电路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1 设计思路

通常情况下,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对作物的影响巨大。如若要使得这些植物在非本季节处于较佳的生长状态,就必须严格控制温室内的温湿度。而不同类别的植物,所需温湿度也不尽相同。严格监测和控制温室内温度和湿度环境参数,能够有效保障植物时刻处于较佳的生长状态,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和产量。

首先,本文分析了温室温湿度监测系统基本原理和性能要求,针对农业生产所使用的普通MCU与PIC系列PIC16F877A进行性能比较,对优化主控电路做出理论依据,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和整改对策。然后,分析了目前农业生产所使用的模拟量传感器和直插式数字传感器进行性能差异,从非电和电两个方面着手对影响温湿度监测精度及可靠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优化的主控电路。最后,采用了以PIC16F877A对直插数字集成式温湿度传感器DHT11进行循环控制,达到对蔬菜大棚温湿度实时监控的目的[1]。

2 硬件电路设计

本文选用DHT11作为温湿度环境信号监测系统的主要传感器件。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包括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测温元件,并与一个高性能8位单片机相连,具有品质卓越、超快响应、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极高等优点。DHT11传感器的校准系数以程序的形式存在OTP内存中,传感器内部在检测型号的处理过程中要调用这些校准系数。单线制串行接口,使系统集成变得简易快捷。超小的体积、极低的功耗,非常适合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参数信号监测系统的技术特点[2]。

本设计利用DHT11直插式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对蔬菜大棚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把实测温湿度值实时显示在LCD1602上,可以通过键盘设定温湿度极限值,如果实测温湿度超过设定极限值,则进行LED或者蜂鸣器报警操作。

基于PIC16F877A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主控电路如图1所示,监测过程大体如下:当产品上电时,PIC16F877A与DHT11传感器通讯,当PIC做好数据接收准备时,DHT11通过单总线将数据发到至PIC,最后再由PIC将处理过的检测数据发送至LCD1062进行显示,从而达到蔬菜大棚温湿度的实时检测。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通过按键输入温湿度极限值,对温湿度报警值进行设定,之后以达到峰值超标自动报警的目的。

3 主函数初始化和外部中断流程图设计

我们对需要的特殊寄存器进行初始化后,使其进入while循环,等待外部中断。

①初始化

初始化函数包括了系统初始化函数sys init();,LCD初始化函数lcd_init();等。系统初始化函数主要是对外部中断的I/O口,和使能端进行设置[3]。LCD初始化函数lcd_init();主要是多LCD的I/O口进行方向设置,LCD指令输入等操作。如图2所示,对主函数进行初始化设计。

如图3所示,本文对中断入口和外部信号进行了设置,使得设计的主控电路能够更好的响应其他优先级更高的事件,从而完成了外部中断流程的设计。

从上述设计的主控电路来看,本文在对传统主控程序进行分析后,才给出基于PIC16F877A的温湿度监测系统主控程序的设计,并设计主要模块的流程图。不难看出,通过PIC单片机设计监测系统的主控电路,能够使得整个监测系统的主要部分实现模块化设计,这将有利于系统将来的升级改造,并降低了整个程序复杂度,使程序设计、调试和维护等操作简单化。从而使得整个监测系统相对与传统的监测系统而言,能够体现出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