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棚蔬菜病害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7-06 09:10:22

大棚蔬菜病害的原因及对策

大棚蔬菜病害的原因及对策:温室大棚蔬菜病害的原因及对策

一、土壤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在大型大棚连作,蔬菜根结线虫病是只有3~4A,这对于许多种类的蔬菜生产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近年来,番茄青枯病,草莓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分布在各种蔬菜地区,伤害不断地增加。

各种植物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成为主要的传染源,是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死亡率的户外环境的细菌,在植物生长季节的感染,发病的程度较轻,仅在局部地区季节性疾病传染。但在温室栽培,病原菌可安全越冬,而且它的发生已成为温室蔬菜生产的发展的大敌。此外,幼苗猝倒病由立枯丝核菌能在土壤中越冬,所以经常在老苗圃苗床严重产生,甚至毁苗,耽误收成。

二、大棚蔬菜病虫害科学防治的对策

1.重视对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的研究

准确把握病虫害发生特点,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技术专家的技术指导,一定程度的提高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减轻病虫危害程度。在温室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主要针对疾病和蔬菜害虫对当地的天气预报,可以指导温室蔬菜种植户有一个时间控制,减少盲目性和农药浪费,增加收入,还可以防止温室蔬菜病虫害暴发和流行。

2.加强农业防治和土壤综合治理

仔细选择抗病品种,适时移栽、育苗、作物轮作,施足底肥和其他农业防治措施。这是疾病控制的基础,对疾病的控制和植物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品种的选择应注意其产量高,适应性强,有选择性地种植,更需特别注意抗病虫和抗害虫。应该注意对嫁接技术和换土的综合管理,合理轮作以及土壤消毒措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确定播种期,如黄瓜病虫害较多,一般不超过三年连作。为了避免蔬菜连作单种和避免类似的蔬菜连作,适当的安排,采取多种形式的交叉种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蔬菜作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3.注重生态调控

温室大棚的温度高,湿度大,非常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但我们也可以充根据温室保温温度迅速通风性能,和其他手段以达到生态控制的目的。例如,可以选择中午关闭温室,当大棚的温度上升到50℃达到2小时后,消灭细菌。同时,还可以根据温度和湿度指数的生态控制的要求,控制好的早上、中午上和晚上的温度和湿度,当然,还需要注意水管理,水不能雨天浇水,必须在阳光明媚的早晨,注意防潮,以达到对控制该病的产生和发展良好的效果。

4.采用高科技蔬菜种植技术

运行各种新型高效栽培技术,提高农民种植蔬菜病虫害防治水平。使用新的药物,如提高抗害虫克露明星效应,尤其是在连续的降雨中的应用,这种药物可以提高预防效率,降低成本。大中棚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土传病害。在施肥应注意对氮肥要适当的控制,增加有机肥和磷钾肥等,根据施肥品种达到合理施肥的目的。再就是温室的消毒,在作物收获后,彻底清除枯枝残叶,蔬菜残留消除或移栽,并将所有棚消毒。消除病害在土壤中的存活。

5.空气湿度的影响

在寒冷的季节,空气相对湿度比较高,在屋顶,墙体结露可以分散在植物上。导致在高湿度的环境中,降低阻力,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但适合多种病原真菌,细菌侵染和繁殖。如黄瓜霜霉病。如果发生的危害传播迅速,常引起流行,造成作物减少。上述疾病损伤加重,都与高湿度环境有紧密的联系。

三、小结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由其特定的环境,害虫疾病比普通的土地更严重。因此,做好温室蔬菜害虫的防治工作,必须确定温室蔬菜病虫害的病因,采取科学的措施,获得高产量和高质量的收成。总之,疾病和温室蔬菜病虫害的科学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农民能够根据植物病虫害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我们将能够实现科学的效果,保证大棚蔬菜有一个良好的收益。

作者:王修印单位:山东省菏泽市郓城黄集乡

大棚蔬菜病害的原因及对策:大棚蔬菜根结线虫病害调查研究以及防治对策

【摘 要】根结线虫是大棚蔬菜最严重的土传病害,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大棚蔬菜的根结线虫危害情况,项目组成员到蔬菜基地调研,并进行了抗病品种等室内试验,试图探索更安全的生产策略。

【关键词】大棚蔬菜;根结线虫;调查研究;防治对策

保护地蔬菜生产,从1989年寿光市三元朱村开始,至今在全国各地温室大棚的推广,经历了20余年,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和蔬菜加工、农资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护地蔬菜生产改变了人们的膳食结构,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各类新鲜的蔬菜。几十年来人们分享蔬菜种类丰富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蔬菜安全问题。近些年时常爆出“毒韭菜”、“毒黄瓜”、“毒豆角”事件,反映出菜农对蔬菜安全生产问题的淡漠。保护地蔬菜连续重茬种植的特点,导致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日趋严重。为防治各类病虫为害,人们往往滥用剧毒高毒农药,结果导致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降低品质、影响蔬菜出口创汇,更严重的是危害人们的健康。省农业专家顾问团的调查报告指出,“根结线虫病已成为我省保护地设施栽培上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种土传病害,是实现日光温室等设施蔬菜产品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限制因素。”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蔬菜根结线虫的危害情况,提出更安全的防治策略,项目组成员分别到山东寿光、苍山、济南等蔬菜老产区进行针对性调研,通过与农户交流、室内实验等方式,全面调查了解当地蔬菜根结线虫危害情况。结果如下:

1 蔬菜产地调研

项目组成员多次到寿光蔬菜老产区进行针对性调研,通过与农户交流、亲自实践等方式,调查了解当地蔬菜根结线虫危害情况。每个基地调查20户。

1.1 调查内容

调查农户防治根结线虫病的几种方式,包括常见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有哪些,农业部禁止使用的溴甲烷、呋喃丹、甲胺磷等高毒农药是否还在使用;物理防治措施和生态防护措施有哪些,抗线虫品种有哪些等,分析归纳各种防治方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实际效果。

1.2 根结线虫危害情况调查结果

2014年夏天以来,我们对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为害、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蔬菜根结线虫病在山东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特别是寿光蔬菜基地,据报道其寄主植物有114科3000多种,已成为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大障碍。据调查,寿光市的主要经济来源主要是蔬菜大棚,蔬菜大棚占家庭总收入的90%。一个蔬菜大棚的西红柿每亩年收入约平均在4-8万左右,黄瓜8-15万左右。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丝瓜、辣椒、彩椒、豆类蔬菜等等,瓜类还有茄类容易得根结线虫病,而且危害较严重。大棚外的蔬菜也发生根结线虫病,花生、西瓜较严重,易得花生根结线虫病或者西瓜根结线虫病。蔬菜大棚生产时间越长,它的得病几率就越高,蔬菜大棚的年龄与发病成正比。除了根结线虫病,炭疽病、疫病、病毒病等,对蔬菜的生产有严重影响。

经调查得知,蔬菜大棚内多年连作、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不注意控制虫源,是造成根结线虫病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我省温室大棚内为害蔬菜的线虫主要有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根结线虫的危害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蔬菜根部形成串珠状米粒大小的根结,或者形成肿大的块状根结。根部受害后输送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下降,地上部叶色变发黄、植株矮小、生长势弱,严重时植株可萎蔫、枯死。根结线虫常危害茄类、瓜类等20多种保护地种植的蔬菜,一般造成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基本绝收。另一方面,根结线虫能与真菌、细菌、病毒相互作用造成复合侵染,常常加重瓜果菜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和危害,造成更大的损失。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不完全统计,根结线虫给世界农业造成的损失大约每年有1000亿美元(2000年调查资料),根结线虫给我国温室大棚蔬菜造成的损失逐年上升但至今无人统计[1-3]。

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农业生产上以化学防治为主物理防治为辅,化学防治的后果是农药残留高(如呋喃丹),严重影响蔬菜安全和蔬菜出口。因此,探索一条以农业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势在必行。

2 室内实验

项目组成员去寿光市各县区蔬菜基地调查期间,采集病土并带回实验室,病土来源于西红柿、黄瓜、芹菜等棚土,病土被分成10份,分别装在花盆里编号,购买了番茄、黄瓜、南瓜、丝瓜、落地生根等种子或种苗。

2.1 落地生根抗根结线虫实验

查阅资料发现落地生根可以拮抗根结线虫,用于蔬菜间作,防止线虫扩散,我们进行了感染实验,落地生根2014年5月种植在含有根结线虫的病土中,2015年3月检查根部感染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根结线虫未感染落地生根(图1)。

2.2 瓜类培养根结线虫实验

同时把黄瓜、丝瓜、南瓜等瓜类种子播种在病土里,1个月后观察根部侵染情况(图2)。结果表明瓜类普遍易感。

图1 落地生根未感染情况 图2 1个月后黄瓜根部感染情况

2.3 抗病品种实验

调查得知,黄瓜一般通过嫁接在黑籽南瓜苗上获得一定的抗性。近几年培育出一批抗线虫番茄新品种,仙客1号、佳红6号、仙客5号和仙客6号等,段玉玺采用温室内盆栽番茄人工接种法,鉴定了北方地区栽培的90个番茄品种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程度。结果表明,粉太郎1号、粉太郎2号、园艺先锋、0745、金冠1号和百利2号表现高抗;06春展8号、06秋88、以色列405、金冠5号和金冠7号表现抗病;其余品种表现感病或高感,无免疫品种[4]。

我们项目组成员购买了研四、德瑞特、农家乐、摘不败等黄瓜品种,进行了两个月的种植感染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抗线粉王、凯美瑞等西红柿品种,研四、德瑞特等黄瓜品种,均比较抗病,根结少。

3 无公害综合防治实验体系探索

通过调查和实验得知,蔬菜根结线虫病一旦传染上,很难根治,可以尽量控制传染源避免它的传播与发展,发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的优势,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实现无公害生产。

3.1 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

措施主要有选择抗病品种、土壤改良、高温闷棚、深翻底土、增加客土、更换新土;与抗线虫的葱类、菊科等植物间作套种;水旱轮作、大棚内外建隔离带;改变浇水方式;秸秆废弃菌袋煤渣无土栽培等。

3.2 生物防治

阿维菌素(爱福丁)具有渗透性,不能滥用,必须在国家规定的剂量内使用。育苗期、定植时,生长期的合理的用药量和时间间隔。

3.3 化学防治

禁用高毒农药,探索合适的剂量、用药时机和关键技术,既能治虫又不造成公害。对于化学防治,大部分杀线虫剂主要用于土壤处理,少部分用于种子、苗木处理和在植物生育期喷雾。根据实际问题使用,非熏蒸药剂,要在定植前使用,均匀施药,对人体有毒的药物要安全用药。根结线虫已对许多杀线剂已经产生了抗性,效果不理想。所以暂时还没找到能够彻底防治的方法,只能采取保守措施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根据调查结果和上述实验结果,只要严格限制虫源就能控制住以根结线虫为主传播的土传病害。因此主张从抗病品种选择、无虫育苗、棚地灭虫、建隔离带,到间作套种、生长期的栽培管理、测土施肥施药、增加腐熟绿肥,农具不出棚、消灭病残体、定期轮作等方面,多措并举建立全程无病虫害监管体系。多增加农业措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降低成本。

大棚蔬菜病害的原因及对策:大棚蔬菜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对策

【摘 要】蔬菜生理性病害不同于致病菌所造成的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的防治也不是药物所能解决的问题。目前,保护地栽培多为家庭人工管理,调控能力较差,管理不科学,加之近年来周年化生产及农药使用的限制,致使棚室蔬菜生理障碍的发生也日渐突出,尤其对茄果类、瓜类蔬菜的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蔬菜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已严重影响了蔬菜的生产,挫伤了菜农的积极性。为此,笔者通过大面积调查,总结出了发生原因及规律,制定了一整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经多年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大棚蔬菜;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综合防治对策

1.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

1.1温、湿度的控制

保护地温、湿度状态与蔬菜生理障碍发生密切相关,温、湿度过高过低都会造成蔬菜生理性病变。保护地晴朗的冬天,不通风时中午室温可升到30-40℃;而夜间不加温条件下,室内外温度几乎无差异,保护地一天的温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中午有发生高温障碍的危险,夜间有发生低温障碍的危险。室温35℃以上时,易发生高温障碍,这种温度对茎叶生长没影响,但对茄、果类蕾期及开花期会造成危害,因不能受精而落蕾;产生障碍的温度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越严重;45℃以上高温时,花蕾、叶片都发生灼烧现象。

另外,高温也影响果实着色而降低植物商品性。室温降至5℃以下,植物造成霜害,果菜类易受冻害,虽植株不致死亡,但生育延迟,影响花蕾形成,例如黄瓜形成花打顶、小老苗,番茄心室发育不全,畸形果增加等。同时白天棚内相对湿度的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夜间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早晚温度变化剧烈时,空气湿度呈过饱和状态,室内雾气弥漫,特别是在土壤排水不良的保护地内,雾气更浓,持续时间更长从而影响花的授粉,坐果减少。茎叶类蔬菜相对湿度过大则影响光合作用。

1.2光照的影响

光照的影响包括强度和时间,光照过弱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引起蔬菜的黄化,室温和温床培育的秧苗,很容易发生猝倒病。且易引发很多生理性病害,如番茄空洞果、黄瓜弯瓜等。光照过强,很少单独引起病害,一般都是强光与干旱相结合引起的,如高温强光下的灼伤。

1.3土壤理化性状变化

由于棚室生产的常年化、固定化,致使保护地无雨淋,不流失养分,施肥量多,盐分积累较多,易发生营养素的拮抗现象,致使蔬菜生长发育受阻,形成缺素症。土壤的营养条件不适宜或存在其他有害物质,可使蔬菜表现各种病态,由于养分不足而发生各种缺素症是常见的。

1.4栽培管理不合理

通常在自然、合理栽培措施下,生理性病害很少发生,但在人为控制下的保护地,由于栽培周年化,通风不及时等原因很难保证适宜温度,严寒期不加温时,常在极低温度条件下栽培,均易发生生理障碍。

2.生理性病害的综合控制技术

2.1建造合理的棚室

棚室设计不合理,如顶角过缓、以两头通风为主的棚室,不利于蔬菜生长,易发生多种生理障碍及侵染性病害。为防止高温,保护地的换气能力必须加强,设置天窗进行上部通风,这样换气效果更好,建造大棚应避免顶角高度过缓。

2.2合理科学的湿度管理

温度过高过低都会造成蔬菜生理性病害。棚室内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灌水或放风降温,使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蔬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60%-70%,湿度过小时可以通过灌水或加湿器来保持适宜的湿度,室内加温是降低相对湿度最简单的方法。不加温的保护地内的湿度,必须通过白天充分换气,加强排水解决。地膜覆盖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的措施之一。

2.3加强对光照的管理

保护地所需要的光照条件主要来自日照。日照过强,可以遮光,以预防发生叶烧现象;光照过弱时,用电灯补充,但不经济,生产上使用较少。蔬菜栽培时尽可能稀植以便充分利用光照,同时起高畦、加强水肥管理以防叶片过大;对多层次拱棚,应在日出后立即打开,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在这些方法对生理障碍防治无效的保护地,必须错开播期或换成对光照要求不强的蔬菜,另外,据试验测定,采用无滴膜可增加光照20%左右。

2.4加强土壤管理,合理施肥浇水

土壤理化性状好,能提高作物根系的生理活性。排水不良时,必须在保护地的周围挖明渠,内设暗渠,同时深耕,增施有机肥,施肥应注意多施农家肥、配施一定比例的无机肥,养分要全面,不偏施氮肥,避免发生缺素症,避免过量施用化肥而产生盐渍危害。施有机肥后,夏季保护地闲置期进行大水漫灌,以降低盐分浓度,同时要与生产期短的作物进行轮作,以利于有机肥的供给及土传病害的防治,棚室内的浇水要适度,根据天气情况、作物生长状态及保护地的湿度进行合理灌水。

2.5气体条件的调控

温室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影响光合作用,从而造成生长势弱,降低抗病力。对部分管理水平较高的棚室要求增施有机肥,增加二氧化碳。

大棚蔬菜病害的原因及对策:大棚蔬菜低温病害及预防

导读:蔬菜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低温时,容易发生冷害、冻害等生理性病害及猝倒病、立枯病等侵染性病害。防治低温病害的主要措施:加强水分管理;搞好保温工作;适当通风,防幼苗徒长;及时处理病株;搞好药剂防治。

蔬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低温时,容易出现低温冷害、冻害等生理性病害和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菌核病、早疫病等侵染性病害,如在武汉地区,秋冬和早春蔬菜生产中常常发生低温病害。

1 大棚蔬菜低温病害

1.1 冷害、冻害

大棚蔬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遇到低温冷害和冻害侵袭。遇冰点以上的较低温度,发生低温冷害,出现种子发芽和出苗延迟;病株生长缓慢;叶尖、叶缘出现水浸状斑块,叶组织变成褐色或深褐色,后呈现青枯状;根尖变黄或出现沤根、烂根现象;果菜类蔬菜出现畸形果,瓜类蔬菜叶片小而厚,植株朽住不长,化瓜严重。遇冰点以下的温度即发生冻害,有的受害幼苗的生长点或子叶节以上的3~4片真叶受冻,叶片萎垂或枯死;有的幼苗尚未出土,幼苗在地下全部冻死;有的整株冻死。

1.2 侵染性病害

秋冬季或早春时蔬菜苗期容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菌核病、早疫病等病害。

①猝倒病 由真菌瓜果腐霉侵染引起,主要发生在茄果类蔬菜、瓜类蔬菜、莴苣、芹菜、苋菜等幼苗上。主要症状是幼苗真叶未开展前,幼苗茎基部初呈水渍状病斑,后变黄褐色,缢缩呈线条状,地上部迅速倒伏,潮湿时,常在病苗上或地面上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

②立枯病 由真菌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主要发生在茄果类、瓜类蔬菜育苗中后期。主要症状是在幼苗真叶开展后,初在幼苗茎基部发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逐渐向上下左右扩大并凹陷,最后病株茎基部收缩干枯,整株枯死,但不倒伏,在病斑上常有褐色网状霉。

③灰霉病 由真菌灰葡萄孢侵染所致,多发生在辣椒、番茄、茄子、莴苣、黄瓜等幼苗上,只为害地上部分。嫩茎和叶片呈水渍状腐烂,表面密生一层灰色霉状物。

④菌核病 由真菌核盘菌侵染引起,多发生在辣椒、番茄、茄子、莴苣等幼苗上。幼苗呈水渍状腐烂,表面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及黑色鼠粪状菌核。

⑤早疫病 由真菌链格孢侵染引起,多发生在茄果类蔬菜、苋菜幼苗上。叶片上出现圆形或长圆形黑褐色病斑,具有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

2 防治措施

2.1 防治冷害、冻害

生产上遇有寒流或寒潮侵袭,出现大降温天气时,要及时增加覆盖物或加温,寒流过后要千方百计把棚温和地温提高到13℃以上,避免低温型病害发生和蔓延,一旦发生冻害要加强放风,以避免升温过快使寄主细胞间的冰晶慢慢融化成水,从而大大减轻植株受冻的程度。

2.2 防治苗期病害

①加强水分管理 浇足底水,出苗前不浇水;出苗后,宁干勿湿,以防倒苗。过干时,在晴天中午浇水,保持幼苗地上部分干燥,过湿撒干细土吸湿。

②加强温度管理 一般掌握播种至发芽25~30℃,出苗至齐苗23~28℃,反心(第一片真叶露尖时)至移苗20~23℃。晴天白天温度25~30℃,阴天白天温度20℃,夜晚比白天低5~10℃较适宜。

③适当通风换气,防止幼苗徒长。

④清洁田园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⑤药剂防治 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99%霉灵3 000倍液、54.5%霉・福美双1 500倍液、72.2%霜霉威8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和菌核病,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800~1 6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800~1 6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早疫病,可用30%醚菌酯1 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7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1 500倍液喷雾。

大棚蔬菜病害的原因及对策:大棚蔬菜病害的识别和防治

【摘要】蔬菜病害复杂,主要划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和非侵染性生理病害五大类。对蔬菜病虫害的防治,要采取无公害、综合防治策略,必要时采用高效、低毒、无残留药剂进行防治。

【关键词】蔬菜病虫;识别;防治

1.真菌病害识别和防治

蔬菜上真菌类病害有1000种左右,常见病害200种左右。蔬菜病原真菌侵染力强,不但可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如气孔、水孔、皮孔等)侵入寄生,而且也可通过表皮直接侵入寄生为害。因此,在蔬菜各个部位(根、茎、花、叶、果实)都可发生病害症状。

1.1识别

识别蔬菜真菌性病害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着手:

(1)在病害发生部位,出现病斑,天气湿度大(如早晨)时,病斑上有病征(如粉、霉层、黑色颗粒等)出现。如黄瓜霜霉病,发病部位主要在叶片上,形成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在病斑处长出紫黑色霉(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病征。

(2)病株枯萎、黄萎。枯萎病的病株表现为全株凋萎,根系腐烂,病株基部茎上有粉红色霉层,剖开茎基部,维管束呈褐色。如瓜类作物的枯萎病、黄萎病的病株,病叶由黄变褐,并自下而上逐渐凋萎、脱落,剖开病株的根和主茎,维管束变褐,如茄子萎病。

1.2防治

(1)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用55-60℃的温水浸种20-30分钟)、日光曝晒、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0分钟),浸种完毕后,用清水冲净,然后播种。

(2)棚内土壤处理。棚内土壤中土传病害如立枯、枯萎病菌等菌量大。在播种前,结合整地,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能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常用消毒方法,预防蔬菜苗期病害如立枯病、猝倒病时,在播种前,每平方米用五氯硝基苯5克与代森锌或福美双5克加细土15公斤,或五氯硝基苯9克与拌种双7克加过筛细土45公斤,混匀配成药土,播种时,先将苗床浇足底水,然后将1/3药土填低,2/3药土覆种,出苗前,土壤半干半湿,预防蔬菜枯萎病、黄萎病时,播种前15天左右,在棚内菜地里,每隔25-30厘米,打一个20厘米深的小孔,向每个小孔内注入:毫升氯化苦溶液,立即盖上踏实并浇水一勺粪,然后覆上薄膜,密闭15天后,再揭膜翻土,让药液挥发后再播种,可预防蔬菜枯萎病和黄萎病。

(3)大棚消毒处理。在高温闷棚时,向棚内喷洒100倍福尔马林或300倍菌毒清液,每亩喷洒10-30公斤,可有效杀灭棚内及棚内空气中。

(4)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合理控制棚内温、湿度,既有利于作物健壮生长,又能有效防止病害发生和蔓延。以早春大棚黄瓜栽培时,温、湿度管理为例,在日平均最低气温稳定在10-13℃,棚内温、湿度管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日出后,通过大棚温室效应,使棚内湿度尽快升至28-30℃,上午10点左右,当棚内温度超过30℃时,通风散湿,使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下午,棚温保持在20-25℃,棚内湿度保持在60%,15点以后,闭棚保温;日落后与上半夜,因棚内湿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所以棚内降温应缓慢,以避免棚内湿度过大,棚温应保持在15-20℃,湿度控制在80%左右,下半夜,棚温保持在10-15℃,湿度保持在80%-85%,采取这种变温、变湿管理,既有利于黄瓜健壮生长,又抑制了病害的发生。为控制大棚内的湿度,常采用高垅地膜栽培,合理密植,大棚滴灌等措施,做到雨后及时排水,防积水。

2.细菌病害的识别和防治

蔬菜上细菌病害100种左右,常见20种左右,病原细菌侵染力相对真菌来说较弱,常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寄主为害。通过加强栽培管理,能十分有效防治细菌病害的发生。

2.1识别

(1)危害植株叶片时,常沿叶脉或从叶缘开始,病斑多角形,对着阳光,有透明感或病斑呈斑点状,病斑处可见菌胶。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圆斑病。

(2)产生腐烂症状。植株根、茎腐烂,用手指轻按发病部位,有菌脓出现,如大白菜软腐病、魔芋软腐病。

(3)溃疡状。病部溃疡,病斑中央呈火山口状开裂,如蕃茄溃疡病。

(4)青枯病状。感病植株死亡后,叶片色泽稍淡,但仍保持绿色,植株根、茎的维管束变褐腐烂;剖茎后,用手指轻按,有乳白色粘液(菌脓)溢出,如辣椒青枯病。

2.2防治

(1)种子处理。播种前,常用农用链霉素300ppm或50%代森铵水剂800倍液或氯霉素500倍液进行浸种,以杀灭种子所带病菌。

(2)土壤消毒处理。播种前,清除内棚内病株残体,然后结合整地,每亩撒匀50公斤生石灰,50公斤草木灰、1公斤硫磺粉,晒上2天后,再播种,或整地时,用50%敌克松原粉1000倍液,喷洒土壤,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3)搞好棚内管理棚内管理主要是湿度管理,合理密植,采用半高垅地膜栽培;应用无滴膜作棚膜;灌溉时,采用滴灌,避免漫灌;早晨露水大和棚内田间温度大时,不进行田间农事作等措施,都能有效防止细菌病害的发生。

3.病毒识别和防治

蔬菜上,病毒病50种左右,常见10种左右,病毒侵染力很弱,只能通过微伤口侵入寄主,常借介体(如蚜虫、叶蝉等)传播病害,通过及时防治介体昆虫和加强栽培管量,是防冶病毒病的最有效途径。

3.1识别

植株病毒病在叶上发生时,常发生于顶部嫩叶,症状表现为叶片花叶,黄化,卷叶、厥叶;植株表现为皱缩矮小或病茎和果实有黑色条斑,严重时开裂。如蕃匣条斑病毒病。此外,在高湿条件下,植物病毒会发生隐症现象。

3.2防治

(1)种子消毒处理。用10%磷酸钠溶液浸种20-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可杀灭种子表面所带的病毒。

(2)适时播种,培育壮苗,适当早栽,促使植株提前进入成株期抗病阶段,加强田间栽培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作物收获后,清除病株残体,并将土壤深翻,曝晒,以减少土壤中的病毒。

(3)烟叶含有烟草花叶病毒,在棚内田间农事作时,不宜抽烟,在分苗下植或整枝时,用肥皂水或10%磷酸钠溶液洗手消毒。

(4)从蔬菜苗期,就应及时防治蚜虫和白粉飞虱,在害虫迁盛期及时施药灭虫。另外,采用紫色膜,银盔膜等多功能膜作棚膜,也能有效防止病毒的发生。

(5)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20%病毒A500倍液,5%菌毒清300倍液,5%植病灵1000倍液或在蔬菜定植前和缓苗后喷NS-83增抗剂各一次。

4.线虫病害识别及防治

4.1症状识别

植株遭受线虫侵害后,长势衰弱,植件矮小,叶片发黄,观察根部,须根多,形成许多瘤状虫瘿,手捏瘤块,组织膨松。

4.2防治

(1)土壤处理。蔬菜种植前,深翻土壤30-35厘米,施足有机肥,适当浇水后,平铺地膜,压实密封,再密闭大棚。利用夏季高温和有机肥腐熟散发的热量,使地膜土壤15厘米以内温度高达60℃以上,连续闭棚处理半个月,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线虫。

(2)合理轮作:线虫寄主比较单一,与非寄主作物进行合理轮作,能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3)精耕细作,加强肥、水管理,促使作物健壮生长,以减轻病害发生,作物收获后,清除病株,病根于田外,并对土壤进行深翻、曝晒。

(4)药剂防治。常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用量4-5公斤或10%克线磷颗粒剂,每亩用量2-4公斤进行防治。

5.生理性病害

生理性病害常由于缺素、药害、肥害、低温、环境污染等原因引起,识别依据是病害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短,病害在田间无逐步传染扩散现象,或者若病害仅局限于某一品种。多为该作物遗传疾病引起,对于非侵染性病毒的防冶采取缺素补素,缺肥追肥等对症治疗原则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