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中现代文阅读高效课堂建构探究

时间:2022-09-29 03:57:40

高中现代文阅读高效课堂建构探究

构建高效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效率,但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使之终身受益。就高中语文的现代文阅读课来说,不能仅满足于课文的分析和讲解,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理解分析现代文的方法,这才是能力所在,也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作品形象、思想和情感等;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体悟,体会作品内涵、思想等。

一、重视阅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国古代文人历来就有重视阅读的习惯,离开阅读谈语文的学习,会让语文学习成为无根的空中楼阁。相反,严谨、细致、反复的阅读对于学生言语经验的形成大有裨益。对现代文的阅读,笔者认为一是重视诵读,二是要重视默读。诵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它并不是文言文和诗歌的专利,在现代文学习中也被大量使用。诵读既有利于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章语言的品鉴能力,特别是一些饱含感情的现代文,诵读容易使学生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此外,诵读还能引导学生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情感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默读是只默念于心,它有利于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置身文本之中,从而获得个人的阅读体验。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以这一段为例,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在仔细品味之下,几个用得非常精妙的动词“浮”“泻”“笼”“画”等,其妙处究竟在何处,就可以一一感知出来。一个“浮”字,写出了月光洒在水上并与水波水乳交融的情景;一个“泻”字,将把静态的月光,化为动态的流水,并与前面“如流水”的比喻贴切呼应;月光的朦胧缥缈,其覆盖的范围之大、之广,一个“笼”字又直接描绘出来……

二、重视提问,有序完成预定教学目标

提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常用方法,有时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所谓的问题教学法。一个优秀的教师非常善于提问,而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在提问之前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提问题要有围绕一个中心点展开。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精准地开发学生的思维,驱使其走向思维“深水区”,从而实现思维发展素养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取的办法是以问题链作为依托,通过向学生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完成教学任务。其实,在教学中,课堂设问指引着教学方向,在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以优质问题打造优质高效现代文阅读课堂。设问时,教师可以预先设计一个个小问题,让问题呈梯度式层层深入,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把握。要注意提问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在问题的解决中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探究,用主动探究代替被动聆听。同时,也要讲究提问的方式方法,既可以向个人提问,还可以根据小组划分进行小组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回答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讲授自己的观点。

三、重视感悟,引导学生品悟鉴赏文本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经验也各不相同,当然看法、感受也不一样。所以,同一个故事,同一个形象,同一段语言,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往往会有千差万别的认识。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读、问,也要重视学生个体的经验感悟,在阅读鉴赏过程中,不能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尊重学生的感悟,因为这是他们进行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源头。以小说《项链》为例,文章主题是批判女主人公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但在授课的过程中,笔者所带班级中有同学就指出,“玛蒂尔德丢失了项链,但她凭借和丈夫一起辛勤的劳动还上了巨款,尽管结局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但总的来说,主人公是一个勇敢追求、敢于担当的女性,值得我们的尊重”。这样的感悟并无不科学之处,所以也是对的。当然,学生的感悟必须植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本内容,脱离文本的胡思乱想,并不能带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提升。

四、重视传承,弘扬语文的文化传承功能

语文是人们交际交流、学习发展的工具,也是承载公民人文素养、提供审美体验的载体,还是沟通古今中外文化,传承精神血脉的桥梁。我们学的是汉文,用的是汉语,最终要落脚到汉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上。从表面上看,语文和数学、英语一样,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学科,是中考、高考的考试科目;但从深层次来看,语文更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文化之根、精神之源,是实现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的基础。因此,语文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以汉语文化为依托、以人类文化为背景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过程,语文教育需要对文化进行转换,强化文化认同、适应、同化与融合,传承传统文化和理解多元文化,最终使学生在实现文化成长的同时,也获得精神的成长和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