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教育探析

时间:2022-09-29 04:20:19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教育探析

相关调查研究指出,大学语文教学在经济社会快速背景下并没有像预期中朝着理想目标前进,而是变得越来越杂乱无章,甚至出现边缘化趋势。再加上当前很多大学教师以及学生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专业课方面,忽视语文课程,即使开设也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因而需要大学语文教师从多个角度优化文学教育,最大限度提高现代大学生人文素质与文学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选择符合学生思想教材

启迪学生智慧当代大学生接受新思想观念普遍较快,有较强的可塑性,较易从文学作品中借鉴作者的思想并成为自身人为处事的标准,甚至还会影响人生。因而大学语文教师要选择可以启迪学生和激励学生的文学作品,更要深度挖掘符合学生认知以及健康向上的文学教育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联系人生经验,促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注重陶冶情操,对学生人文素质进行培养。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带领学生进入人文审美境界当中,也进入作者虚构的美轮美奂或富有人生哲理的文学世界当中。尤其在欣赏文学作品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作者人生经历,善于激发学生潜在情感,使学生学会和文学作品人物一同喜乐和悲欢,并在这种高度审美情感体验当中深入感悟文学艺术,进而汲取更多的人生经验。文学教育多给予读者感悟,其中除了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也有极其丰富的情感魅力,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融入自身情感唤醒学生潜在情感体验,对文学作品人物和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不再从浅层阶段理解作者笔下的花草树木和江河山川,最大限度启迪学生智慧,并将文学作品中学习到的人生态度和智慧内化为自身人生信念。

二、挖掘作品丰富人文内涵

培养学生审美大学语文收录很多经典且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于引导学生领悟不同世界的情感。优秀的文学作品凝结作者情感和思想,丰富的情感和博大精深的思想都是对学生的思想浸润和启迪。尤其部分文学作品中蕴藏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成健全人格,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明辨美丑、善恶、而非等能力和道德品质。例如部分教师在讲解《大围巾》一课为例,该篇课文在于反映法西斯对犹太人民的残忍迫害,给读者一种强烈的震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运用极度膨胀的野心和扭曲的心态以及狂妄的幻想形容法西斯,将学生引入纷乱残酷的年代,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反思自我,反思战争,反思人类。优秀文学作品都有高度文学审美价值和崇高的理想境界,大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追求个人成功和境界的时候要形成丰富的人文底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引导学生进入源远流长的社会历史思想中对文学作品精神境界进行深入探究,深刻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涵,促使学生懂得以史为鉴,从中引发对生命价值和道德观以及社会历史等不同层面感悟。

三、创设民主平等和谐氛围

激发学生情感关于文学教育目的有很多论述,有的研究学者认为文学和其教育的真正目的为美育,使人类在文学、音乐、图画、雕塑等不同领域寻找丢失的情感。当个体读了一首诗、听了一首歌或欣赏一幅画等都会产生无法言喻的感受,似乎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使命牵引自己走向正确的方向,也正是在这种论述下引出文学作品本质和功能为愉悦和审美,更具有给予个体以认知和教育等作用。既然文学作品目的在于以鉴赏和享受为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更应保持独立、开放、轻松心态,尝试运用审美的眼光欣赏作品描绘的人生和社会。传统大学语文文学教学教师占据主要地位,学生被动听讲,也剥夺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时间,长期以往就忽略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培养。因而大学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平等和民主氛围,根据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或联系自己生活经验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补充,将作者思想感情内化为自身情感。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实现改革开放,国内也涌现很多外国文化,无疑对中国传统文学教育产生冲击。再加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不断深化的经济全球化,我国民众越来越重视英语语言,不管初中还是高中以及大学都将英语摆在重要地位,尤其大学越来越忽视语文文学教育,降低学生思想品格和人文素质提升。因而需要大学语文教师选择符合学生思想教材,善于挖掘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内涵,最大限度启迪学生智慧和激发学生情感,进一步提高文学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