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消毒供应室工作中风险管理探析

时间:2022-04-10 03:29:53

消毒供应室工作中风险管理探析

结果实行风险管理后湿包发生率、管腔类器械清洗不合格率与外标签与包内器械不相符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行前,综合满意度显著高于实行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措施应用于消毒供应室的日常工作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规范无菌物品贮存标准,提升消毒供应室的安全管理控制水平,避免病菌感染,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0引言

风险管理即一种针对医务护理人员、患者、医院各科室及相应制度的全面安全管控措施,应用于消毒供应室内,能够安全完成多种类型的医疗器材的回收、分拣、灭菌、保存、发放等多种操作,从而降低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病菌传播。医院消毒供应室在医院中的作用较为特殊,承载着多个科室的仪器、药品的灭菌工作,是医院预防感染的重要场所,其一旦发生病菌感染,将直接辐射多个科室,造成严重医疗事故,因此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灭菌护理与风险管控至关重要[1]。本次研究针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行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探析其实际应用价值,现将具体内容汇总,并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消毒供应室内开展风险管理,分析实行风险管理前后我院消毒供应室内湿包发生情况、管腔类器械清洗情况与外标签等方面的器械不相符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临床科室消毒灭菌标准,调查其各科室的满意度状况,本次研究共选择医务人员1000例,来自我院各个科室,调查内容包括服务意识、差错防范意识与安全识别能力。

1.2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

(1)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秉持“零缺点”的管理理念,对安全问题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强调自身工作质量的决心,确定质量第一的工作目标,执行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完善各级人员的工作职责,设置科学的日常考核标准,促使各个环节能够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同时需结合工作标准,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梳理,严查各个科室安全防范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统一纠正,落实相关的纠正方案,并定期监察,确定其制度的落实力度,促使护理人员能够做到自查自纠,同时能够做到互相监督,相互抽查[2]。(2)完善培训环节,从而提升消毒供应室护理的安全防范意识,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相关的安全防范知识,选择资料类型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使其明确消毒卫生管理的重要性。所有护理人员均需通过岗前培训,在保障其专业技术的同时,还需开展个人素质培训,使其明确自身工作的社会责任,从而促使其能够用理性的态度面对日常灭菌工作,以法律法规要求自己,从而做到处变不惊,冷静面对安全风险问题。通过完善后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综合考量,每周进行一次记录考量,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性考量,并结合各科护士的日常工作表现,给予适当的奖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危机意识[3]。(3)强化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规范化清洗程序,在对各种仪器进行清洗时,需做到有效分类,对分类后的器械,给予适当的清洗方法,可参考规范清洗条例中的相关内容,选择多酶清洗剂进行清洗,若一般器械经清洗后仍旧具有残留物,需根据其原清洗步骤重复清洗,若仍旧无效,需替换清洗物品。同时在清洗过程中需做好安全防护,戴好隔离衣、口罩、帽子、手套等,避免自身感染风险,同时在进行清洗过程中,需明确尖锐物位置,以免造成尖锐物损伤[4-5]。(4)严格控制包装过程的程序性,及包装顺序,包装前需检查其清洗效果,分析其性能,另外,需综合清点器械的数量,待核实无误后方能进行包装,随后由交接双方进行签字记录,对相应的物品进行详细分类,并贴上标签,便于查询[6]。(5)严把消毒器械的灭菌监测质量,首选需对消毒员进行培训,并每季度进行专业知识考核,避免其因技术欠缺或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风险,建立科学监控体系,保障灭菌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实行风险管理前后的湿包发生率、管腔类器械清洗不合格率与外标签与包内器械不相符发生率,同时对其综合满意度情况,对象为抽取的1000例医务人员,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百分比进行描述数据,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风险管理实行前后各工作指标对比

实行后湿包发生率、管腔类器械清洗不合格率与外标签与包内器械不相符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行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风险管理实行前后各科医务人员消毒灭菌工作满意度对比

实行前综合满意度为85.00%;实行后为100.00%,组间对比,实行后各科医务人员消毒灭菌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行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经本次研究调查可见,目前消毒供应室内的主要问题集中在预见性不足、仪器设备管理、使用不善、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一次性无菌物品安全性不强、缺乏相应的职业安全防范意识等方面[7-8]。通过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整理消毒供应室内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明确安全防范处理措施,完善职业防范意识,提强化培训措施,加强缓解质量控制,保障灭菌物品质量,严控清洗、包装、质量监测等内容,规范无菌物品贮存标准,从而提升消毒供应室的安全管理控制水平,降低医院病菌感染风险,提升综合医疗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黎明,魏清风,谢志芬,等.灾害脆弱性分析在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供应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6,36(4):632-636.

[2]施享娥.消毒供应室存在的风险及管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242.

[3]陈琼.消毒供应室存在的风险及管理措施探讨[J].医药前沿,2016,6(29):388-389.

[4]王娜.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0):274-275.

[5]倪红梅.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9):182-184.

[6]徐东学.强化护理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6):117-118.

作者:韩燕玲 李林芳 程莉 单位:新疆军区总医院北京路临床部供应室

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