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某复合型地质灾害治理案例探讨

时间:2022-10-08 11:26:23

某复合型地质灾害治理案例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工程建设场地不断扩张,建设场地所面临的复合型地质灾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治理措施也越来越综合化。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某复合型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征,针对性地提出了工程治理方案,可为其它复合型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复合型;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0引言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山地丘陵占全省陆域面积87%,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地质构造发育,是地质灾害多发的省份[1]。福建省的大部分地质灾害表现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或二种及多种地质灾害形式共存的复合型地质灾害。伴随着人类活动不断扩展,工程建设对于大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地质灾害也逐渐由单一模式向复合模式转变,其治理措施也越来越综合化[2]。本文结合某复合型地质灾害点为案例,介绍了复合型地质灾害永久综合治理措施,为其它复合型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参考。

1地质灾害点概况

该地质灾害点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山区腹地,经现场调查,主要由浅层土质滑坡、崩塌隐患及滚石隐患组成。滑坡长约40m,宽约35m,厚度约3m,滑坡方量约3500m3,滑坡体前缘脱离坡面堆积在屋后及地势低洼处,滑坡体主要物质组成以块石、碎石为主,含少量的粘性土,块石粒径约20~100cm,后缘出现两条拉张裂缝,陡壁下错,滑坡在平面上呈半圆弧状。崩塌隐患位于坡脚出露岩质边坡,滚石隐患则来源于滑坡体及后缘散落在崩坡积堆积层的孤石(如图1)。按《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32864-2016)表3,滑坡防治工程分级为二级,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

1.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本场地属于构造剥蚀作用形成的低山地貌,滑坡发生位置接近坡脚。滑坡区域地势总体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差最大32m,整体坡度约35°。滑坡范围海拔高程在168~186m,海拔高差18m。其西北侧坡脚基岩陡壁出露,高度8~13m。滑坡区内主要地层岩性为崩坡积堆积体(Q4dl+col)、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下统黄坑组上段凝灰岩(K1h2)。表层为块石(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质量约占总质量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