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时间:2022-12-07 14:17:24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篇1

0前言

建筑产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关键产业,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始终是社会十分重视的建设要点。建筑工程要在质量安全方面加强管理力度,结合可能会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形成影响的各项因素,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安全性,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率,为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提供切实的保障。

1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与建筑工程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是保证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其核心要点是围绕着质量和安全展开的,质量与安全二者相辅相成,保证施工安全,才能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筑产业快速崛起,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形式的质量安全问题,这对于建筑工程的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分析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原因可以发现,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是决定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前提,具体的施工方法、施工环境等因素也会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产生决定性影响。建筑工程通常有着规模大、施工周期长的特点,施工质量要满足多种建筑工程的属性要求,包括其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等,不同的属性与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之间体现了密切的关联。从建筑工程的初期阶段直至工程交付,其中包含了多个中间环节,不管是哪一环节出现了缺陷,都有可能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对于现代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有必要实现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将质量安全管理贯穿到工程施工的各环节中,全方位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1]。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忽视了自然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素,建筑企业在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中缺少对自然因素的考虑,忽视了自然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没有相配套的技术规范等,将会导致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地质塌陷等质量安全问题。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受天气、水文环境影响,施工现场及周边的地质条件等也会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和使用安全造成影响。若是在质量安全管理中没有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改进施工技术,缺少对水利环境条件的监测考察,将会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出现与现场环境的冲突问题,给建筑工程后续的使用质量安全埋下隐患,施工过程中也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问题,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对建筑工程整体效益产生了负面影响[2]。

2.2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人才是决定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重点,在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中,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是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效率不理想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步推进,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到城市工作和发展,农民工群体凭借体力劳动获取收入,整体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足,综合素质较差,在聘用过程中缺少有效的人才筛选机制以及系统的新员工入职培训环节,导致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人员专业素养、安全意识等均不理想,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面临重重阻碍。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工作上疏忽大意,缺少质量安全管理的意识,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忽视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个要点,仅仅凭借已有的质量安全管理经验展开工作,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缺少有力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于施工环境、方式方法等因素考虑不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工作效率不理想,难以达到预期中的管理目标,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和风险[3]。

2.3施工材料设备设施质量不足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已经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落实到目前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仍旧存在着施工材料、设备设施等方面的不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管控力度不足,这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效果。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以及使用的过程中常见的渗漏问题,就是受到原材料质量影响而产生的一大质量安全问题,渗漏不仅会给建筑使用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而且会损害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埋下更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建筑工程材料采购中,若是使用到了防水性能差的建筑材料,或是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材料,均可能导致建筑主体发生层面断裂、界面模糊的问题,引起建筑工程渗漏的情况,对建筑整体的安全造成威胁,整个建筑的完整性也会受到渗漏问题的影响而发生损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设备设施等稳定的运行和良好性能同样是必要的条件,对于施工的质量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是建筑工程的设备设施出现了故障异常等问题,将会导致建筑工程发生施工质量不理想、施工要点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可发生工期延长,甚至出现返工延期的问题,严重损害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增加不必要的建筑工程施工成本[4]。

2.4质量安全管理监督机制缺失

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环节中具体的方式方法和施工质量等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缺少监督机制,可能导致实际的施工作业各个环节发生施工质量缺陷等问题。由于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差,对质量安全重视不足,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埋下了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缺少监督机制,监管效率不足,监管渠道狭窄,导致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中难以建立起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无法形成全方位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降低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5]。

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

3.1综合分析自然环境

结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筑行业的发展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探索和研究,结合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各项要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于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站在周边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和谐发展的视角,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考虑自然因素所带来的影响,重视自然条件,树立起科学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观念,采取有效的措施,立足于实际,对于各种自然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制定可行的防范措施。施工现场需加大环境勘测考察的力度,对于实际的地质情况、气候环境条件、建筑材料的性能等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综合考量后,制定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计划方案,从中挖掘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对建筑设计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建筑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结合不同作业环节,对天气变化进行密切关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对天气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通过数据分析提前制定有效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将自然因素可能对施工质量安全形成的不利影响消除,降低自然因素的干扰,保证建筑工程的良好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3.2加强人才培养

重视建筑工程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建筑工程中工作人员的培养,是解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的关键,建筑企业应加强人才建设,不仅要从招聘环节强调人才的专业能力素养,提高人才招聘的门槛,而且要关注员工是否具备优良的品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企业要在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中加大投入力度,聘用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质量安全管理专业型人才负责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对现有人才加强培训和再教育的力度。通过合理的福利保障制度、考核制度、奖惩机制等,督促员工不断提升自我,调动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业务素养,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方法进行主动学习。不仅如此,对于基层的施工人员同样要加强监督与指导,组织和开展专业系统的培训活动,鼓励和引导每一名基层施工人员都能够加入进来,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知,结合具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人员保障。建筑工程建设中各人员要端正工作态度,营造积极、良好的工作氛围,强化人才的责任意识,落实自身的职责,保证建筑工程各环节的质量安全。

3.3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安全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设备设施是节约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关键,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中应强调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避免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施工作业任何环节,在节约施工成本的基础上,要重视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的检测。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时抽查,对于建筑工程中使用到的原材料入场和具体使用过程等不同环节进行材料的抽检工作,避免发生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问题,威胁到施工人员以及建筑使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由具备资质的厂家提供施工原材料,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保证使用到的施工原材料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使用到的,要求施工人员端正态度,正确使用设备设施,做好设备设施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提高人员操作设备设施的专业能力,积极做好设备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3.4加强管理监督力度

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将监督管理工作贯穿到设计、施工等各阶段和环节中,结合建筑市场中环境的变化,由独立的机构部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人力、物力等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发生资源浪费的问题。在保证成本投入可控的前提下,致力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收益和综合效益。严格审查和监管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应用,当出现建筑材料不达标以及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和性能不理想等情况时,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改进,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具体情况要采取全过程的监管,做好对现场施工的监督管理工作,包括防水、防火、防震等。强调施工行为的规范性,避免对施工计划进行随意更改,通过现场取样的方式重点检查部分材料及技术应用的具体情况,根据施工标准审查工程资料,监督施工现场中的施工行为和技术应用具体效果。始终强调施工安全,对于现场的施工用电情况、变压器运行情况、人货共用电梯等情况要进行有力的监督,实现环环相扣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促进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效率的提升,强化建筑行业的发展竞争力[9]。

4结论

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有必要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结合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落实有效的管控措施,保证建筑工程的规范运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强化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结合现代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提出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水平,保证良好的建筑工程质量,为建筑产业更好的发展夯实基础。

作者:陈镜旭 单位:四川华鑫强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篇2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需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以及相关的条例文件,对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矛盾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避免某个环节出现漏洞后对工程整体的影响。质量监管有利于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它可以推动施工技术的协调管控,确保技术的有效性,根据技术的合理应用进行整体的强化。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中,有关部门需要发挥自身的职责和作用,对相关的标准文件进行整合,获取其中的重要信息,通过不同阶段的质量检查工作保证它的有效性,有关人员可以就此进行具体的研究,围绕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展开探讨。

1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工作要点

1.1设计阶段的质量监管

设计阶段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工程的后续有着一定的影响,是施工技术应用的基础,可以指导现场完成施工作业。在设计阶段的质量监管中,工作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勘测设计阶段的可行性分析进行质量监管,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结合现场勘测以及各方面的资料确保工程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工作人员需要确保它的有序性,这就需要做好现场方面的监管工作,在工程地质测绘以及勘探作业时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在原有的审查程序基础上对细节进行处理,确定重点位置测量的一致性,同时对勘测的报告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漏洞和误区。其次,在设计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包括设计图纸绘制、设计文件整理等,工作人员需要对此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确保设计图纸在绘制中的合理性,是否满足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将勘测中的数据和信息应用到其中,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工程技术和材料,尽量确保设计图纸的有效性,同时将其与实际的建筑环境进行对比,避免设计更改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在设计阶段,质量监管人员需要对方案进行评审工作,确保项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设计深度方面是否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

1.2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管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管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而且从施工现场的特点来看,它的影响因素有着不同的特点,有关人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监管方案的设定,确保方案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1.2.1施工技术的质量监管

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确保建筑功能的基础,只有通过技术的应用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从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类型来看,包括基础项目、主体项目以及装修项目等不同的内容,涉及到的技术知识较为复杂,在施工中很容易出现隐患问题,需要做好这方面的质量监管工作。首先,在施工技术开始之前,有关部门需要对技术的工序、技术的应用场所以及技术规范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为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相应的保障。其次,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现场的监督工作,及时就不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指正,强化它的合理性。另外,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工作人员还应该明确技术的标准范畴,及时对其进行核对,同时做好质量检查验收,避免对工程的整体性造成影响。

1.2.2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管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内容,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较大,不同施工技术所应用的混凝土、钢筋可能有着不同的规格型号,在质量监管工作的展开中,有关部门需要进行详细的了解。首先,在施工材料应用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入场的材料进行汇总登记,明确材料的数量和型号,将其与施工方案中的内容进行核对,判断是否满足工程的具体需要,避免类型上的混淆。其次,在施工材料的监管工作中,还应该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检测工作,确定材料的合格性,必要时可以由专业的检测机构出具相关的报告文件,将其与厂家的合格证等进行对比,及时就材料中的隐患问题进行排查。另外,施工材料在现场的使用中,工作人员应该做好跟踪管理,确定材料的使用效率,对材料进行有效的记录,避免由于材料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

1.2.3施工设备的质量监管

随着机械化、工业化的进步,建筑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类型也在逐渐增加,而且为了确保工程的经济效益,往往会采用设备租赁的方式进行施工工艺,有关人员需要做好这方面的质量监管,针对设备故障进行排查,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问题的发生。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外观和性能上的检查工作,明确是否存在漏油、裂缝等质量问题,并且对它进行初步的试验工作,判断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隐患和不足,同时将其与实际的施工技术结合到一起。另外,在施工设备的质量监管工作中,有关部门还应该对设备进行编号,按照设计方案上的要求对其进行区域划分,避免设备对施工稳定性的影响。

1.3竣工阶段的质量监管

竣工阶段的质量监管是有关部门常常忽略的步骤,认为竣工阶段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少,没有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导致在施工质量验收等环节存在误区。首先,在竣工阶段的质量监管工作中,有关部门应该明确质量验收的原则以及依据,来对涉及到的文件进行系统的审核,确定相关信息和数据的有效性,并且按照验收的顺序对其进行分类,避免实际工作中的混乱。另外,管理人员需要强化验收阶段的沟通和交流工作,明确验收的实际情况,针对细节以及隐蔽工程进行强化管理,同时编制验收报告,确保报告的有效性。

2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各部门的联合监管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各个部门的联合监管,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建筑工程包含多个阶段,而且工程建设的周期较长,如果在质量监管中没有加强多个部门的协作能力,就会导致质量监管在信息的传递以及共享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观察和分析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包括不同的区域,例如材料区、临时休息区以及施工区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设计变更以及工程索赔等现象的发生,如果在质量监管上缺乏各个部门的有效联合,就会导致对于现场信息的接收并不完全,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可能会仍然按照原有的方式进行操作,从而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2.2缺乏质量监管体系的完善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中,组织设计以及监管体系上的漏洞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有关人员并没有做好这方面的管控工作,没有把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和监管内容联系到一起,导致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监管中存在不同的隐患问题,不能确保责任的有效性。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有关部门缺乏对于组织设计的优化工作,对于现场的工作人员以及建筑工程管理并没有进行全面的整合,没有形成完善的层级管理制度,这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2.3工作人员的问题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有着直接的关系,实际上部分监管人员在操作中更侧重于管理的内容,但是忽略了它的标准,在能力上偏重于理论知识,并没有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规范以及特点,对于工程的作业流程并不了解,使得监管工作与预期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3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

3.1加强各个部门的联合监管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中,有关部门需要对建设中的不同部门进行管理,包括设计部门、施工部门、材料部门等,为他们提供信息沟通的平台,定期进行关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研讨会议,对一段时间内的质量监管工作进行总结,明确存在的问题以及变更现象,同时对未来的监管方案进行制定,将其与实际的施工情况结合到一起,从源头上避免矛盾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来说,有关部门需要完善现有的检查机制,在不同的部门设立监督员,扩展现有的检查范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监管流程,并且将其落实到各个部门中,增强质量联合监管的深度和广度。

3.2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有关部门需要对建筑工程中的监管人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了解,明确所属的部门以及工作范畴,对监管人员的资质以及相关证书进行考核,确保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水平以及经验,从而对现有的监管体系进行完善,设置监管负责人进行统筹规划的组织体系,通过层级管理制度依次进行管控,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同时,在完善质量监管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对工作人员应该遵守的原则和责任体系进行了解,落实岗位责任制度,保证质量监管体系的完整性,同时还应该加大执行力度,确保工作人员可以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对建设的不同阶段进行整改和优化。

3.3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中,有关部门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岗位内容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在工程开始之前,需要强化工作人员对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认知,做好知识和能力上的提升,可以熟练地掌握建筑的不同技能,及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另外,为了强化工作人员的整体意识,还应该做好质量监管方面的教育工作,将新技术、新理念等应用到其中,保证监管人员与现场的有效联系,从整体上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同时做好自我提升。

4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发展方向

4.1多元化发展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往往是通过工作人员现场监督的方式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但是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而且在现代建筑的工程建设中,它涉及到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传统的监管模式可能会造成不同方面的漏洞,在这种情况下,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有关部门需要致力于质量监管的多元化发展,将不同的理念应用到其中,改变人们的监管理念,除了完善的监管体系外,还应该强化整体员工的监管意识,将工作落实到实际的施工建设中,与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结合到一起,采取不同模式的自我管理方法,从源头上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来说,在多元化的发展进程中,应该避免监管工作的被动性,通过不同的监管模式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主动就问题进行报备和处理。

4.2专业化发展

在过去的质量监管工作中,它的标准性和专业性有着一定的欠缺,并没有发挥监管工作的实际作用,在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中,行业的标准规范以及相关文件也在进行优化和更新,对于质量监管来说提供了更详细的依据,有关部门需要抓住这方面的机遇,确保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质量监管人员需要确保在能力素质上的全面性,将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内容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另外,还应该强化工作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实现在岗位模式上的转型,朝着复合型人才的领域拓展,将设计、施工以及质量监管等环节整合到一起,从而发挥它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过程中的法律条例。

4.3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是行业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来说,信息化建设是指将工作内容与信息技术结合到一起,提高它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劳动力的投入。首先,可以将BIM技术应用到质量监管中,它具有可视化、模拟性的特点,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对于现场数据和信息的有效采集,从而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对于建设过程的跟踪管理,及时就问题进行处理。另外,可以将智能技术应用到质量监管中,通过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应用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性,避免对建筑工程本身造成影响。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中,有关部门需要明确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就工作中的要点和重点进行了解,包括设计、施工等不同阶段,并且就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应对,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需要加强专业化、信息化以及多元化的建设,从不同的角度确保建筑质量监管的有效性,避免隐患问题的发生。

作者:张丛祥 单位:南京市雨花台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篇3

工程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应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尚不完善,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要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

建筑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保证建筑的质量。建筑企业通过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消除质量隐患,减少返工次数,避免把时间浪费在处理设计变更和质量问题上,从而确保各阶段的工作能够按照进度计划正常开展。另外,建筑企业通过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还能够保证施工安全,避免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的出现,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管理人员只能凭借自身的经验进行质量管理,无法保证质量管理的效果。其次,管理人员对施工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不高,不能及时发现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从而引发严重的质量问题。再次,管理人员对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不够严格,使得质量较差、性能不达标的材料和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使用这些材料和设备进行作业,将会带来较大的质量安全隐患。最后,管理人员过于注重施工阶段的管理,而忽视施工前期和后期的质量监管,这也容易引发工程质量问题。除此之外,建筑工程监督执法力度较弱,部分单位存在侥幸心理,加上质量管理人员忽视质量检测工作,没有分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最终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3.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要想有效落实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对此,企业应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规范,并且参考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质量管理规范。同时,企业要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的权力和责任,确保其能够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如果体系的某个部分出现了问题,企业就要视问题的严重程度对不同层级的负责人进行处罚。另外,建筑企业还可以成立质量管理机构,这样质量管理人员就可以随时到现场监督施工,并定期检查工程质量。在发现质量问题后,企业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督促施工人员立即整改,以免耽误后续的施工工作。在实际的质量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及时提出问题,并对各项工作给予指导,对各种行为进行约束,从而确保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完成。

3.2加强技术管理

要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效果,施工单位就要加强技术管理。因为建筑施工涉及不同的技术,所以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施工单位可以邀请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估,以判断所选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在确定施工技术之后,施工单位要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进行分析,以确保技术能够得到规范使用。在选拔施工人员时,施工单位要适当提高准入门槛,根据技术、资质、经验三个方面的要求来选择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只有通过培训和考核的施工人员才可以上岗作业。如果某些部位施工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那么施工单位就要更严格地对施工人员进行审查和考核。施工单位可以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降低施工难度,保证施工质量。另外,施工单位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降低建设成本。在实际的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重视对细节的掌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质量问题。另外,施工人员还可以利用BIM技术来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从而让质量管理更加精准和高效。

3.3确保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

材料和设备的质量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施工单位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在采购材料时,施工单位不仅要对比多个供应商的材料质量和价格,还要考虑供应商的资质和实力。同时,施工单位还应注意市场上材料价格的波动情况,尽量不要在材料价格较高时购买材料。在接收材料时,施工单位一定要检查材料的质检报告,并对材料进行抽查,避免受损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在材料存储过程中和使用之前对其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对于机械设备来说,不同环节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所以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养护、检查和维修,以避免设备在施工期间突然发生故障而引发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对此,管理部门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操作机械设备,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质量。[1]

3.4加强各阶段的质量管理

首先,管理人员要做好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由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设计图纸的规范性会影响建筑的质量,所以为避免后期出现设计变更和质量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前期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设计人员要到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并分析勘查结果,然后及时与业主进行沟通。在设计初步方案时,设计人员可以在多种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深化设计。所有的设计图纸绘制完成之后,设计人员还要对图纸进行审核,并对图纸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只有设计图纸的质量达到要求,施工人员才能按照该图纸进行施工,工程的质量才能有保证。其次,管理人员要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都是该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因此,管理人员要仔细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一旦发现损坏或质量问题,就要立即更换,以免耽误正常的施工工作,影响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还要对技术交底的过程进行管理,以确保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以保证各项技术应用的规范性。在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要重点检查隐蔽工程的质量是否合格,并且及时解决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的有效控制。最后,管理人员要做好竣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工程竣工后,管理人员要进行全面检查,一旦检查出质量问题,就要对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进行整改。整改完成之后,管理人员还要重新检查该部位的质量情况,在确认工程所有部位的质量均符合规范标准之后,才能签署验收合格文件。在工程交付使用之后,施工单位还要对工程进行一段时间的维护,在此期间,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就要及时联系施工团队,对问题部位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工程质量。[2]

3.5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政府应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安排专门的工程监督人员监督工程建设,监督人员要熟悉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如果建筑企业存在违法行为,监督人员就要依法对其进行处罚。监督人员可以对违法个人或单位进行罚款,严重时还可以吊销企业的营业执照。而如果建筑企业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且工程建设质量较好,那么监督人员就可以对其进行表扬,比如为其提供福利政策等,这样可以树立行业模范形象,有效提高建筑企业对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另外,监管部门还要建立监督制度,以约束监管人员的行为,确保质量监督工作能够顺利落实。在一项工程中,如果存在多个责任方(如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监督人员还要了解各个责任方的权责范围,对不同的责任方进行监管,以保证工程质量。表1详细说明了政府监督机构的质量控制的依据、目的和内容。[3]

3.6做好质量检测工作

要想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施工单位需要做好质量检测工作。而质量检测工作的重点是检查建筑结构裂缝。对此,检测人员可以先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来判断裂缝的位置和严重程度,并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然后根据质量检测结果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时对裂缝进行处理。由于建筑工程包含多个施工阶段,所以检测人员可以在每个阶段的施工结束之后进行质量检测,及时修补裂缝,从而避免质量问题扩大。施工单位要重视质量检测工作,不仅要对建筑主体工程进行质量检测,还要对材料、设备等进行质量检测,从根本上消除所有的质量隐患。在实际进行质量检测时,质量检测单位不仅要重点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还要检查半成品的质量,从源头上控制工程质量。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对质量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其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检测设备,并且了解质量检测的标准和规范。只有这样,质量检测人员才能准确检测出建筑结构、分项工程、材料、半成品的质量问题。[4]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建筑企业的管理部门要安排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对各个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在开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之前,管理人员要了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管理人员可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技术管理、保证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加强各阶段的质量管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做好质量检测工作等措施来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陈镜旭.浅谈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四川建材,2022,48(03).

[2]张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2,7(05).

[3]程相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22,36(02).

[4]李雪涛.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04).

作者:陈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