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跨文化语境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1-20 03:55:58

跨文化语境论文

跨文化语境论文篇(1)

当下国内大学英语的教学大多数呈现一种难以打破的规则,即很多英语教师不会区分英语语言教学和英语文化教学,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很有语感,答题思路明晰,但是真正置身于国外语境时完全无所适从。英语教学分为具体的语言?则教学、系统的语言使用,其中就包括我们常见的语法、词汇、发音等基础性客观问题,这是学习英语操作技能的范畴;另一方面则是不常规的跨国文化知识,体现在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实际能力上[1]。现在大学英语教学就没有对这两方面内容进行明显区分,受到长期的固性思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教学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英语技能培训上,忽视了文化的重要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每一年的传统四六级考试。我国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着重视语言教学轻视文化因素的问题,因而许多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校考试成绩优异,出去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单纯的学会一门语言容易,困难的是融合这门语言的发源史和它在所处文化中产生的巨大变迁,将这门语言当做母语一样烂熟于心,唯一的办法就是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切身的将自己当做本国人,尽量缩小跨文化带来的交流问题。事实上,并非完全的掌握了英语语法和发音就意味着完全掌握了这门语言,不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顺利的沟通和交际,就是不够了解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乏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决定着跨文化交流的成败。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尽可能多的强调跨文化语境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着重培养学生自主生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二、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文字的创造还是语言的发展都不能脱离文化的作用独自支撑,脱离了文化的文字只是一个符号,甚至起不到传播作用;脱离了文化的语言同样没有说服力。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常见形式,是文化存在的基础,更是文化存在的标志性内容,同样的,人们所拥有的语言形式,也受到了当代文化下所产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拥有的思维方式也是所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语言和文化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2]。由此可见,语言的传递不仅仅是一种声调、一种规则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象征的传达,除却字面上的意思,还有更深层次的意向表达。因而,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一定要冲出陈旧的教学习惯,摒弃劣质的中国式英语教学,应当在教学中适当的加入国外的常识性文化知识,使学生不至于笼统的看待英语,能够精准的判断每一句话在什么语境、什么状态下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情绪,将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有效结合,摆脱“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状。

三、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具体改进措施

1.通过课堂上教学主动导入文化

教学一词,顾名思义教在前学在后。因而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完全取决于老师教授什么内容,要想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对国外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导入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国外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在选择教材和教学资料时尽量选择一些带有显著本邦文化特色的教材,文章都是本族语者的作品,教材上对文章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以及其中的价值观进行一定的注解。这样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的拓展学生对跨文化语境的理解,在学习上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对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养成自己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2.结合课外活动进行文化教学

跨文化语境论文篇(2)

    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者爱德华·霍尔在其著作《无声的语言》中第一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这一术语。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传播科技促进下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传播已成为广泛涉及各个社会领域的一种社会行为。匡从学理上说,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lion )指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是它的“跨文化”。您队形式上讲,跨文化传播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为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一是通过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而进行的传播,这种形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贴近,也更容易被接受。

    跨文化传播给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机会,文化的输人方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是文化的输出方,为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提供了一个契机。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文化的输人与输出之间,同样存在一个“剪刀差”的问题。客观的数字表明,跨文化传播双方的文化流通量并不是对等的,甚至是差异悬殊的。以电影为例,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制品的出口值,“仅在欧洲地区就达到300亿美元,超过了航天工业”。欧洲电影市场的75%以上是被好莱坞电影控制的,欧洲电影票房收人的75%以上也是被美国制片商拿走的,光是一部《泰坦尼克号》,收人就达is亿美元。虽然欧洲有着比美国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在跨文化传播上却败下阵来。就像一位法国学者所言:虽说法国也是强势国家,但在美国文化面前法国文化依然是弱势文化。

    欧洲尚且如此,中国当然也不例外。2000年浙江省共投放市场22部进口影片,除四部系香港拍摄外,其余18部均为美国影片。其中占据2000年进口片票房前10名的有《碟中碟续集》、(恐龙》、(黑客帝国》等8部美国影片,其票房收人基本每部都在200万元以上;1998年浙江放映《泰坦尼克号》时,观众更是高达206.5万,票房收人达3654一万元。而杭州的浙江庆春电影大世界2000年放映22部进口片的票房收人为813.6497万元,竟然超过了该年度该影院放映的其余107部国产片票房收人的总和。虽然该数据显示的只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文化对我国电影市场的巨大冲击,以及所占有的巨大经济份额,但更深层反映的却是我国及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全球化的跨文化传播形式之下,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文化输人大干文化输出,出现了严重的文化逆差。

    其实这种文化逆差对输人方来说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甚至可能会带来致命的威胁。因为多年的文化逆差带来的后果只能是外国文化的呈几何数增长,而本土文化却被一再稀释,最终在外国文化的包围下消解。文化殖民也就此产生。

    所以,跨文化传播对那些处干传播弱势的国家来说,只能是一个经历了文化逆差和文化渗透之后走向文化殖民的过程。虽然这听起来有点悲观主义的味道,但确实可能。文化殖民不仅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个严重的威胁,更对于本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凝聚力提出了巨大挑战,这时的国民无异于外国的文化奴隶,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精神脊梁。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文化逆差甚至文化殖民的出现呢?

    第一,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承受跨文化传播之战。跨文化传播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无论是产品的生产还是市场的开拓,每一环节都是以大量资金投人为保障的,没有经济支持,跨文化传播就像是一座空中楼阁。例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作为美国最大的传媒公司之一,为了进人中国的市场也确实“破费”不少。1996年10月,新闻集团下属的国际新闻公司斥资75万英镑促成了“古代中国奥秘展”在英国举行;2001年,在上海正在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默多克请求中国政府准许他们在上海举办一个媒介最高层会议,并邀请百余家国际大型综合传播公司的ceo出席,以示对中国市场的好感和关注。场这一切是一般的传媒公司承受不起的。恰恰跨文化传播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大多也都是经济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曾饱受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当年的掠夺所造成的损失使他们历经百年也难以恢复。当武装侵略已成往事,新一轮的跨文化传播之战袭来时,他们仍无力抗衡,再次面临被殖民的危险。

    此外,跨文化传播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持,无论是信息的发射还是接收,都需要极高端精密的设备,这同样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但一些国家由于受自身的经济实力的限制根本没有完备的传播系统,在本国内传播还是个问题,更不要说跨国传播了。据统计,全球至少有65%的信息源和信息接收终端是美国,光是技术成本这一项就不知要使多少国家望而却步。

    第二,缺乏对本土文化的保护意识,致使本土文化流失严重。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形式,这些历经千百年锤炼而传承下来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天赐的无价之宝。文化维系着民族的融合和种族的延续,文化促进着整个人类的文明向前发展。但现如今,本土文化流失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拿我国来说,端午节本来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但前些年韩国却要将端午节申请为本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后来证明是一场误会,但这也确实应该使国人反省。现在一提起端午节,恐怕马上联想起来的就是吃粽子,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恐怕都已被忘得一干二净了。再拿古建筑来说,原来古老的四合院、胡同在现代的推土机之下也早已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几经复制的高楼大厦,穿梭在这些水泥森林中间,实在感觉不出中国的特色,也找不到与别国的不同。

    跨文化传播对于处于劣势的国家来说无异于是一场文化洗礼,对本土文化就是一种挑战,如果自身对本土文化都不加以重视和保护,这些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只能在后代子孙手中消散。

    第三,文化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特征,而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博纳和创新,文化创新不仅能丰富原有的文化,而且可以使本土文化走的更远。但事实表明,在跨文化传播中处于劣势的国家往往缺乏这种文化创新意识,只知道啃老祖宗留下的摸,多年来所炫耀的文化永远是一成不变,再美味的汤也有喝腻的时候。这一点我们确实需要向跨文化传播中处于领军地位的美国学习。那就是不断创新,博采众长,提升自己。

    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中也存在这个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在外国建立多所孔子学院,虽然我国的文化也得到了传播,但内容却总是老一套,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文化创新,其传播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既然已经全球化,既然跨文化传播不可抵挡,既然这种大局不可逆转,目前处于弱势的国家就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再自怨自艾,而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争取在传播单渠道、传播霸权之下发出自己的声音。

    首先,弱势国家应该打开国门,接受跨文化传播。现在已经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闭关锁国也根本不可能,与其被动接受还不如主动迎接,而且外国文化中确实也有很多先进的思想、技术、理念需要我们学习,如果能恰当的吸收这些先进文化,对弱势国家是大有裨益的。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可以让弱势国家直接吸收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从更高的起点上开始发展,比自己脱离世界闭门造车要实际的多。

    中国一直就有自己的看待世界、与异文化相处的观点,包括“大同”、“和而不同”、“中体西用”、“习夷以制夷”等等。甚至在一些诗句中都些微透射着中国人的跨文化的胸襟和气魄,比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些思想对于全球化的今天同样适用。

    其次,对待外国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够吸收外国先进文化固然是好,但涌进来的往往是鱼龙混杂。而且一些西方国家还别有用心,在所传播的内容中带有明显或隐蔽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和蛊惑,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跨文化传播对苏联解体的影响就是最有利的证明。所以,弱势国家对待跨文化传播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进步的文化为我所用,对那些埋藏其中的“暗箭”要提高警惕,切不可疏忽大意。所以在接受外来文化传播时,应始终抱着一种信念,那就是要分清主次,铭记本土文化才是主体,外来文化是对本土文化的丰富和补充,决不能喧宾夺主,受其鼓动,否则就太得不偿失了。

    最后,跨文化传播时要注重传播策略。弱势国家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更要讲究策略,由于受自身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大批量输出且面面俱到,弱势国家应选择一条既经济节约又符合本土文化特色且能产生良好效果的传播策略。

跨文化语境论文篇(3)

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者爱德华·霍尔在其著作《无声的语言》中第一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这一术语。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传播科技促进下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传播已成为广泛涉及各个社会领域的一种社会行为。匡从学理上说,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lion )指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是它的“跨文化”。您队形式上讲,跨文化传播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为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一是通过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而进行的传播,这种形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贴近,也更容易被接受。

跨文化传播给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机会,文化的输人方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是文化的输出方,为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提供了一个契机。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文化的输人与输出之间,同样存在一个“剪刀差”的问题。客观的数字表明,跨文化传播双方的文化流通量并不是对等的,甚至是差异悬殊的。以电影为例,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制品的出口值,“仅在欧洲地区就达到300亿美元,超过了航天工业”。欧洲电影市场的75%以上是被好莱坞电影控制的,欧洲电影票房收人的75%以上也是被美国制片商拿走的,光是一部《泰坦尼克号》,收人就达is亿美元。虽然欧洲有着比美国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在跨文化传播上却败下阵来。就像一位法国学者所言:虽说法国也是强势国家,但在美国文化面前法国文化依然是弱势文化。

欧洲尚且如此,中国当然也不例外。2000年浙江省共投放市场22部进口影片,除四部系香港拍摄外,其余18部均为美国影片。其中占据2000年进口片票房前10名的有《碟中碟续集》、(恐龙》、(黑客帝国》等8部美国影片,其票房收人基本每部都在200万元以上;1998年浙江放映《泰坦尼克号》时,观众更是高达206.5万,票房收人达3654一万元。而杭州的浙江庆春电影大世界2000年放映22部进口片的票房收人为813.6497万元,竟然超过了该年度该影院放映的其余107部国产片票房收人的总和。虽然该数据显示的只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文化对我国电影市场的巨大冲击,以及所占有的巨大经济份额,但更深层反映的却是我国及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全球化的跨文化传播形式之下,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文化输人大干文化输出,出现了严重的文化逆差。

其实这种文化逆差对输人方来说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甚至可能会带来致命的威胁。因为多年的文化逆差带来的后果只能是外国文化的呈几何数增长,而本土文化却被一再稀释,最终在外国文化的包围下消解。文化殖民也就此产生。

所以,跨文化传播对那些处干传播弱势的国家来说,只能是一个经历了文化逆差和文化渗透之后走向文化殖民的过程。虽然这听起来有点悲观主义的味道,但确实可能。文化殖民不仅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个严重的威胁,更对于本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凝聚力提出了巨大挑战,这时的国民无异于外国的文化奴隶,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精神脊梁。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文化逆差甚至文化殖民的出现呢?

第一,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承受跨文化传播之战。跨文化传播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无论是产品的生产还是市场的开拓,每一环节都是以大量资金投人为保障的,没有经济支持,跨文化传播就像是一座空中楼阁。例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作为美国最大的传媒公司之一,为了进人中国的市场也确实“破费”不少。1996年10月,新闻集团下属的国际新闻公司斥资75万英镑促成了“古代中国奥秘展”在英国举行;2001年,在上海正在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默多克请求中国政府准许他们在上海举办一个媒介最高层会议,并邀请百余家国际大型综合传播公司的ceo出席,以示对中国市场的好感和关注。场这一切是一般的传媒公司承受不起的。恰恰跨文化传播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大多也都是经济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曾饱受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当年的掠夺所造成的损失使他们历经百年也难以恢复。当武装侵略已成往事,新一轮的跨文化传播之战袭来时,他们仍无力抗衡,再次面临被殖民的危险。

此外,跨文化传播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持,无论是信息的发射还是接收,都需要极高端精密的设备,这同样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但一些国家由于受自身的经济实力的限制根本没有完备的传播系统,在本国内传播还是个问题,更不要说跨国传播了。据统计,全球至少有65%的信息源和信息接收终端是美国,光是技术成本这一项就不知要使多少国家望而却步。

第二,缺乏对本土文化的保护意识,致使本土文化流失严重。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形式,这些历经千百年锤炼而传承下来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天赐的无价之宝。文化维系着民族的融合和种族的延续,文化促进着整个人类的文明向前发展。但现如今,本土文化流失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拿我国来说,端午节本来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但前些年韩国却要将端午节申请为本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后来证明是一场误会,但这也确实应该使国人反省。现在一提起端午节,恐怕马上联想起来的就是吃粽子,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恐怕都已被忘得一干二净了。再拿古建筑来说,原来古老的四合院、胡同在现代的推土机之下也早已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几经复制的高楼大厦,穿梭在这些水泥森林中间,实在感觉不出中国的特色,也找不到与别国的不同。

跨文化传播对于处于劣势的国家来说无异于是一场文化洗礼,对本土文化就是一种挑战,如果自身对本土文化都不加以重视和保护,这些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只能在后代子孙手中消散。

第三,文化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特征,而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博纳和创新,文化创新不仅能丰富原有的文化,而且可以使本土文化走的更远。但事实表明,在跨文化传播中处于劣势的国家往往缺乏这种文化创新意识,只知道啃老祖宗留下的摸,多年来所炫耀的文化永远是一成不变,再美味的汤也有喝腻的时候。这一点我们确实需要向跨文化传播中处于领军地位的美国学习。那就是不断创新,博采众长,提升自己。

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中也存在这个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在外国建立多所孔子学院,虽然我国的文化也得到了传播,但内容却总是老一套,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文化创新,其传播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既然已经全球化,既然跨文化传播不可抵挡,既然这种大局不可逆转,目前处于弱势的国家就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再自怨自艾,而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争取在传播单渠道、传播霸权之下发出自己的声音。

首先,弱势国家应该打开国门,接受跨文化传播。现在已经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闭关锁国也根本不可能,与其被动接受还不如主动迎接,而且外国文化中确实也有很多先进的思想、技术、理念需要我们学习,如果能恰当的吸收这些先进文化,对弱势国家是大有裨益的。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可以让弱势国家直接吸收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从更高的起点上开始发展,比自己脱离世界闭门造车要实际的多。

中国一直就有自己的看待世界、与异文化相处的观点,包括“大同”、“和而不同”、“中体西用”、“习夷以制夷”等等。甚至在一些诗句中都些微透射着中国人的跨文化的胸襟和气魄,比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些思想对于全球化的今天同样适用。

其次,对待外国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够吸收外国先进文化固然是好,但涌进来的往往是鱼龙混杂。而且一些西方国家还别有用心,在所传播的内容中带有明显或隐蔽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和蛊惑,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跨文化传播对苏联解体的影响就是最有利的证明。所以,弱势国家对待跨文化传播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进步的文化为我所用,对那些埋藏其中的“暗箭”要提高警惕,切不可疏忽大意。所以在接受外来文化传播时,应始终抱着一种信念,那就是要分清主次,铭记本土文化才是主体,外来文化是对本土文化的丰富和补充,决不能喧宾夺主,受其鼓动,否则就太得不偿失了。

最后,跨文化传播时要注重传播策略。弱势国家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更要讲究策略,由于受自身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大批量输出且面面俱到,弱势国家应选择一条既经济节约又符合本土文化特色且能产生良好效果的传播策略。

跨文化语境论文篇(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这一术语在世界上加速流行,到90年代出现了高潮。正如澳大利亚学者马尔科姆沃特斯指出的,“就像后现代主义是80年代的概念一样,全球化是90年代的概念,是我们赖以理解人类社会向第三个千年过渡的关键概念”。[1]。“全球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他在1962年最先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随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理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在1969年出版的《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一书中正式提出“全球化”的概念。美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为“全球化”下了一个定义:“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以此种关系将远隔地区相互连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的过程。”[2]这场始自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浪潮也波及到了社会和文化等诸多领域。随着资本、信息、人员的自由流动,跨国、跨文化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建构已经成为全球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关键词,成为中国电影置身其中的宏大现实语境。“电影艺术不是单纯的物质存在物,它们的存在语境决定了其物质本质最终必然服务于它的社会本质。而其社会存在方式的多样性又决定了影视艺术的多重本质属性:电影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电影是一种影像语言,电影是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电影是一种文化产业,所有这些关于电影的定义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3]置身于全球化语境下,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中国电影也好,艺术形式的电影也好,还是作为意识形态,亦或作为文化产业的电影也好,如何充分发挥影像的跨文化传播功能,实现中国电影的文化传播价值和资本价值的最大化,成为中国电影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中国电影参与跨文化传播:走向世界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中国电影一直禁锢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之中,缺少开阔的国际视野,这种状况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观,但走向世界的步伐还是太过缓慢。今天,在全球化设定的语境下,中国电影有必要更有可能参与跨文化传播。“顾名思义,跨文化传播无疑应是文化、传播并重:传播不同文化,在不同文化之间传播。”[4]传播的本质即在于文化的交流。

首先,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跨文化传播,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一个民族或国度文化的进步,离不开文化传播的健康进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交流的文化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静态系统;断绝与外来文化信息交流的民族不可能是朝气蓬勃的民族。”[5]中国电影作为一种承载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任务的大众传播媒介,必须积极参与跨文化传播,在跨文化传播中汲取思想和艺术营养,在跨文化传播中输出中国的民族文化。尤其在加入WTO后,好莱坞电影兵临城下,中国民族电影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在全球化信息不平等传播的态势下,一个巨大的“文化逆差”正在形成,中国电影只有迎难而上,借鉴世界先进的电影理念和运作方式,在坚守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敢于跨出国门,才能实现中国电影在二十一世纪的腾飞。跨文化交流学研究的鼻祖爱德华霍尔将文化区分为强语境文化和弱语境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的文化属于强语境文化,如中国文化,其强语境的一个明显体现就是在这样文化里有大量的成语、谚语,有复杂而严密的礼仪。相对地,弱语境文化如美国文化,它本来就是多元文化混合而成,是一种不断在冲突与妥协中熔炼出的文化,最后保留下来的必然是一些具有普遍可接受性的文化因素。[6]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就是改变长期以来封闭的自言自语式的表述,通过更具普遍意义的影像语言使中国的强语境文化为世界所了解。

其次,全球化语境为中国电影参与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和契机。不可否认,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同质性的危险,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日益失去自身的个性。正如论者所指出的,“全球化时代的传播特征是用消灭时间差距的传播手段把世界压缩为一个没有地方性的平面,用一个时间来代替多个空间。由于传播权力分配的不平等,掌握着世界性传播网络资源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时间成为传播当中的世界时间,在某种意义上也就等于取消了其它文化的存在。”。[7]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传播全球化必然引起“文化反弹”,引起本土文化(或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抵抗和抗争,使文化的异质性,本土性彰显得更加强烈。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罗兰罗伯森所指出的:“全球资本主义既促进文化同质性,又促进文化异质性,而且既受到文化同质性制约,又受到文化异质性制约。”[8]所以,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一元化,相反,“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全球文化多元化,二者在“二律背反”中呈现出一种非和谐的历史对称性。”[9]这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全球化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普遍主义特殊化’与‘特殊主义普遍化’的双向渗透过程,也即全球化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极致:它的影响从西方运动到东方,同时也从东方向西方作反向运动。”[10]这无疑为中国电影的外向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际上,全球化一方面表现出差异的存在,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流动与交换。“在一定意义上,传播全球化的发展将推进全球文化的相互认同与融合,有利于消除人类文化间的疏离隔膜乃至误解敌对,为人类所理想的具有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规范的一体化的‘全球文化’的形成,创造出丰富、开放的对话空间。”[11]中国电影就置身于这样一种空前频繁的跨文化传播语境中,完全有可能大有作为。事实上,中国电影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就电影学界而言,在最近二十年里,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电影先后获得了各种国际电影节大奖,从而使中国电影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先于中国文学的‘全球化’。”[12]这是值得大家欣慰的,但也应该看到,在这个方面,我们还缺乏应有的自觉。中国电影不容固步自封,跨文化传播理论告诉我们,“切断信息传播的闭关自守状态中,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本土文化的纯洁性,甚至把本土文化禁锢在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中,不仅会丧失本土文化发展的经济可能性,更会弱化本土文化对非本土文化的传播力量,丧失文化竞争力。” [13]中国电影走向跨国传播、跨文化传播已是势在必行。

二、跨文化传播中的“双重编码”策略: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契合

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要实现跨文化传播,必须学会如何对电影的艺术信息、文化信息、影像信息进行“编码”,以实现其传播功效。实践证明,过于本土化或过于国际化的信息编码都不利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固守民族主义是不行的,“电影创作狭窄的民族视野妨碍着民族电影不断扩大自己的交流范围,也局限了对所表现的题材作更为深广的审美涵盖。”[14]其结果只能如我们所看到的:传而不通;但另一方面,“如果一部影片只剩下可以容纳国际受众的那些电影文化因素,恰恰使影片失去文化的稀缺性,电影的文化资本也随之失去它作为信息资本的条件。”[15]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是电影跨文化传播能否成功的关健所在。梅特希约特把电影的文化因素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晦涩的难以沟通的电影文化因素;一个是可以转换的电影文化因素;一个本身就是国际化的电影文化因素。[16]中国电影要取得跨文化传播的最大功效,既要避开第一个层次,以免“对牛弹琴”,也要避开第三个层次,以免丧失自我的文化特色。而应该致力于追求第二个层次,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中找到一个“契合点”,采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编码”策略,实现两种电影文化的可转换。

首先,从文化策略层面来看,中国电影应该发掘既具本土性又可以为全世界所理解的那些“文化资本”,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兼顾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沟通。电影的文化表述是一个系统,既包括了肤色,服饰,饮食,语言,建筑等到外在的表征,也包括人际关系,生活习性,民俗仪式,价值观念等内在的意义。对中国电影来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的“新民俗片”如《黄土地》、《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后来出现的《二嫫》,《五魁》,《黄河谣》,《红粉》,《炮打双灯》、《风月》等是最早将这一文化策略付诸实施的电影作品,成功地将中国电影推向了世界。这些影片借助富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典型符号,如“黄土地”,“黄河”,“江南水乡”,“红高粱”,“红灯笼”等,营造某种特定氛围,体现出一种独特的“东方镜像”。尽管有论者以后殖民主义理论批判这类电影刻意为西方营造一个“他者”形象,以迎合西方观众的口味。但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所谓“异国情调”、“民俗奇观”,正是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它当作可资交换的文化资本加以利用,不仅在策略上是可行的,也一再被证明是民族电影国际化推广的成功之道。“从世界电影史上看,把影像的奇观性作为可交换的文化资本,并非自中国的第五代导演始,好莱坞的西部片,欧洲大量的民族风情电影,日本黑泽明、大岛渚、今村昌平的电影,都无不在发掘民族的文化资源,利用本民族的影像奇观来作为可交换的文化资本。”[17]如果说这一批走向国际的中国影片其民俗元素是本土的,那么这些电影中渗透的文化反思与人文关怀则是世界性,如其对人性张扬的赞美,对专制文化毁灭、扭曲人性的控诉,对追求自由的肯定等等,则是全世界的观众都可以理解的。正如电影《刮痧》的导演郑晓龙所说:“各种文化在浅层次在表面上虽然千差万别,但当涉及人本身,人本性,比如亲情,家庭层面时,则是相通的。”[18]善于寻找开掘东西方都能理解的,既有共性,又有“距离感”的文化资源,找到民族化与国际化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是实现中国电影全球传播的重要文化策略。实际上,WTO给中国电影工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使国内的电影工业和国际的电影工业进一步融合,在此情境下,国际电影市场对中国电影变得更加重要。很多电影如“《爱情麻辣烫》的票房主要在国外,国内票房只占一小部分;《美丽新世界》票房的30%-40%来自国外;《洗澡》60%来自国外,该片先后签下包括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世界主要电影集散地的总共50多个国家的销售合同,票房达200万美元……”[19]又如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和《暖》,两部影片均在日本取得了巨大成功,仅《那山那人那狗》的票房就高达3亿5千万日元。影片能在日本观众中引起共鸣,得益于导演对影片文化内涵的发掘,当然,这种文化,是基于中日观众能够共同理解的基础上作出开掘的。如《暖》“通过自然,纯美的画面和音响的阐释,探讨人性,生活和生命意义的人文生态主义精神,把对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思考和人类环境,生存的问题意识并置于一段发生在80年代的故事中,开掘了除画面与音响语言之外更广阔的意义空间。”[20]

对这种文化策略运用得最为成功的是获得奥斯卡大奖的李安的《卧虎藏龙》以及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等武侠大片,这些影片能够成功打入欧美主流电影市场,无一不是采取这种“双重编码”的文化策略,在“中西合璧”式影像书写中征服了西方观众。李安的《卧虎藏龙》创造了华语影片在欧美影院上映时间最长的纪录,而张艺谋的《英雄》则开创了中国电影进军海外市场的历史性突破。据统计,其海外票房累计已超过11亿人民币;《十面埋伏》在海外的票房也居高不下,仅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就达28亿。[21]有人把李安的《卧虎藏龙》的跨文化传播在成功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化的演职人员;二是“远离”华人的武打效果(承徐克超现实主义动作画面的表述手法,大量使用电脑数码技术产生特技效果);三是磨擦与再融合的文化主题。[22]应该说,这种分析是非常到位的,李安高明之处就在于抓住两种文化、两个市场的“结合点”。《卧虎藏龙》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也给了大陆导演以启示,张艺谋、陈凯歌等敏锐地意识到富有中国特色的武侠片就是跨国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的“契合点”,陈凯歌正着手《无极》,张艺谋则拍出了《英雄》和《十面埋伏》。和之前的“新民俗片”不同,这些影片走的是商业电影的路线,已经具备了更加自觉的,更加积极的参与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张艺谋自觉地以中国独具特色的“武侠文化”为内核,又掺入了“天下”、“和平”等国际性的思想元素,不同地域的观众都可以看出自己所能理解的文化内涵,加上精美的视觉效果,影片赢得全球观众的喜爱。“《英雄》是当下世界的一个隐喻。《英雄》的喜剧性在于它是一部充满了中国文化象征的电影,但这部电影的坚固内核确实全球性的……张艺谋和他的电影已经不再试图展现全球化中的中国‘奇观’,而是试图用中国式的代码阐释一种新的全球逻辑。”[23]这样的解读见仁见智。但可以肯定的是,《英雄》的确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十面埋伏》亦是如此,单就片名来说,借自中国传统民乐琵琶曲的《十面埋伏》已经让它打上了中国制造的符码,但在《十面埋伏》中我们分明又可看出《谍中谍》式的“卧底与反间”,《卧虎藏龙》的竹林之战,《黑客帝国》中的气势与质感,这一切让西方观众有着似曾相似之感。周星驰的《功夫》无疑也是采取了这一文化策略。周星驰坦言希望自己的电影“可以去全世界每一个角落”,“能够被更多不同市场的观众接受,包括西方观众”。为了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他请来西方观众认可的袁和平做武术指导,精心制作动作特效,同时还加入包括日本漫画风格在内的目前最流行的形式因素,产生了卡通化的效果。[24]这一切,都是成就《功夫》高票房不可忽视的文化策略。由此看来,在富有东方文化韵味的中国电影中巧妙地编入国际性的符码,无疑是中国电影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有效策略。

其次,从题材策略来看,为了引起“共鸣”,中国电影还应该在电影题材,或说电影传播内容上精心选择。中国电影不能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于狭窄的电影题材限制了其影响力的扩大。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累,有着无可替代的题材优势,当下转型期的中国更有许多的电影题材资源可供挖掘,遗憾的是我们对这些题材资源缺少现代性的理解和世界性的观照。当好莱坞瞄准“二战”题材拍出了《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兵临城下》、《珍珠港》等享誉全球的大片时,作为“二战”受害国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电影在这类题材的开掘上却差强人意,至今没有一部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二战”影片,只能归之于创作视野的狭窄所致。另一方面,中国的题材资源却在悄悄流失。“时至今日,政府层面对文化资源的流失还缺少必要的警惕和有力的防范。”[25]迪斯尼公司1999年制作的《花木兰》就是一个从中国“窃取”题材资源的典型例子。中国电影要走向国际,不但要好好开掘自己的题材资源,也要注意关注一些国际性的题材或跨文化方面的题材资源,只有根据目标市场的受众需求来配置题材资源才能征服国际影视市场。“在我们的影视题材中,够得上国际性题材的作品实在太少了,老人题材,残疾人题材、妇女题材,我们都非常薄弱,即使是艾滋病题材和同性恋题材,也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我们的视野。(中国电影)要完成从‘族意识’到‘类意识’的超越。在我们的影视中,关注民族性是应当的,必要的,但是,在世界日益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是否更应当关注人类共同的东西呢?族意识与类意识相比,类意识是更高一个层次,任何狭隘的民族主义,都是不足取的……。” [26]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中国电影导演终于调整策略,开始关注一些“涉外题材”,拍出了一批所谓的“涉外电影”,从冯小宁的“颜色三部曲”(《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夏刚的《红樱桃》、《红色恋人》到稍后的《开心哆来咪》、《刮痧》、《我的1919》、《鬼子来了》、《浪漫樱花》、《大腕》、《天地英雄》、《芳妮的微笑》、《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庭院里的女人》,再到最近改编自茨威格小说的徐静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中国电影开始有意识把眼光投向“外域”,关注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关系,关注中外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这种题材策略上的转变,显示了民族电影从本土化走向全球化的迹象,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电影探索。在电影题材的开拓方面,“第六代”导演从“另一个角度”做出了不懈地探索。如果说“第五代”走向世界主要依靠的是“文化策略”的话,那么“第六代”作为一个整体走向世界主要是依靠其“题材策略”。第六代导演把眼光投射在当下,关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关注边缘人物的灰色生活,这种“边缘题材”恰恰契合了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性关注。正如霍米巴巴在谈到全球化力量时断言,作为全球化的对应物或与之平行的运动,少数人化(minoritization)也在从边缘向中心运动,其目的在于最终消解中心的权力……“第六代的电影文本正契合了西方学界对全球化所导致的‘后人文主义’研究课题。”[27]作为“后人文主义”实践的第六代导演的以其“边缘化”的电影题材和独具个性的艺术表现力征服了国际电影节的评委。纵观近年来迅速在国际影坛崛起的伊朗和韩国电影,无一不是依靠既具本土,又具世界性的题材资源取胜的。“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应该触及现实生活的问题和任务,触及人类的经验,总是为当代的问题去寻找答案,帮助人们理解产生那些问题的环境。”[28]作为有着丰富题材资源的国家,中国电影应该具备一种世界性的眼光,一方面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一方面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积极开拓新的题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功能,使中国电影在全球形成影响力。

第三,从艺术策略层面看,中国电影要善于借鉴国际化的电影语言,在保持自身美学特色的同时大胆创新。电影的语言表述系统主要包括运动的图像语言与概念语言(如对白、旁白、独白)的结合,其本质特点在于影像符号的表现力上。学者梵诺伊(F. Vanoye)列举了电影的“特殊符码”:摄影机运动、画面大小变化、影像蒙太奇、场外用法、电影特技和音画字的综合。他认为电影艺术魅力之所在在于:(一)电影有最大的摄录能力,弥补了其它许多艺术的最大缺憾;(二)电影具有最大的再现能力,包括了写实和特技、影像蒙太奇的“做假”(montage sequence)。再融入学者魏奈(M.Vernet)所谓的“电影非特殊符码”:如涉及透视法的“知觉式符码”、涉及文化背景的“认识性符码”、有涉及个人偏好的“感性符码”、涉及精神分析的“潜意识符码”以及涉及叙事的“叙述性符码”等等,使得电影艺术突破视听限制,营造出一个多姿多彩、魅力十足的“梦境世界”。[29]从电影的艺术本质上看,中外电影并无二致,只有在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上勇于创新才能在吸引广大受众。台湾电影、香港电影以及中国第五导演的作品能够走向世界,除了其文化内涵方面的原因外,其对电影语言的推陈出新也是功不可没。正如论者所总结的:“80年代前后,以徐克、许鞍华为代表的香港‘新浪潮’电影,以侯孝贤、杨德昌为代表的台湾‘新电影运动’,还有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大陆‘第五代’导演群体,尽管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但是,他们的影片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冲撞,在继承性与超越性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电影艺术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或者换句话讲就是:‘用最现代的艺术语言来体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30]没有这种“最现代的艺术语言”,中国电影就无法进行跨文化传播。学者尹鸿先生在总结中国电影国际化的艺术策略时概括了三点:一是“非缝合的反团圆的叙事结构”,即在叙事上放弃了经典好莱坞那种“冲突-解决”、善恶有报的封闭式结构。二是“自然朴实的蒙太奇形态”。即不采用好莱坞电影那种夸张、跳跃、紧促而戏剧化的蒙太奇形式,而是大多采用一种相对静止的画面,比较平缓的蒙太奇联结,有时甚至有一种中国山水画、水墨画的韵味,画面开阔、造型平缓。三是“纪实化风格”。即在叙事风格上采用了一种反好莱坞的纪实手法,如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宁赢的《找乐》和《民警故事》,章明的《巫山云雨》、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等等。[31]如果说这种艺术策略在“第五代”身上还没有形成自觉的话,那么在第六代导演那里,对于电影艺术个性的追求与张扬就显得更为自觉。“第六代导演们走出国门,其共同的动作方略是----‘草船借箭’,也就是主打欧洲‘小众型’的艺术市场(即先融资,再获奖,随后出击市场),不是‘后殖民’式的屈已媚洋,而是以对中国当下社会变革某个‘亮点’的发现以及艺术个性的张扬,去征服外域并开拓生机。”[32]这种立足本土,借鉴欧洲艺术电影,自觉的,有针对性的反好莱坞的艺术策略既使中国电影与世界领先的电影艺术接轨,又打造了中国电影的“艺术个性”,有利于中国电影以独立的艺术身分走向世界,进行跨国传播。

此外,从运作策略层面来看,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也要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借鉴学习世界电影先进理念与商业操作规则,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媒介生态环境”(如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等)。正如邵牧君先生所说“中国入世后,电影业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全面实行产业化和彻底改变电影观念。”[33]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要抵抗好莱坞,别无它法,只有如冯小刚所说的“用好莱坞的方式打败好莱坞”。把电影作为一项产业,实施好市场化战略,做好电影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好莱坞电影的投资策略、品牌策略、市场策略、营销策略等都值得中国电影借鉴。张艺谋说:“从投资,制作到发行,推广,可以明显看出系统地向好莱坞的商业操作规则学习,很有必要,从商业角度来说,中国电影越接近规范化操作,说明中国电影越成熟,对抗好莱坞的商业大片,这就是实际行动”。[34]《英雄》、《十面埋伏》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实际上,这两部电影也是集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策略、思想策略、艺术策略与运作策略于一身的典范,张艺谋本人也不愧是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里程碑式的导演。

三、跨文化传播中的“把关人”与“涵化分析”:让西方观众进入东方情境

在跨文化传播中,一个有效的传播至少包含三个关键要素:传播主体、接收者和经过编码的信息。[35]上文已经论述了跨文化传播中“编码信息”要注意兼顾两种文化的共性与差异,除此之外,传播主体和接收者(传播对象)也制约着跨文化传播的效果。运用传播学的“把关人”理论和“涵化分析”理论可以对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与要素进行更为深入地分析。“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gatekeeper),是由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1947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卢因所讲的“把关”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人就叫做把关人(或守门人)。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决定信息取舍,起着是否传递,如何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在电影媒介中,所有参与电影制作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把关人”,但最为最要的把关人当属电影导演。“涵化分析”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是由美国传播学家G格伯纳等提出的。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媒介对受众的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这一理论揭示了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现实观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如何发生的。“涵化分析”理论对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进行跨文化传播,培养“国际受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主体策略。在传播主体方面,中国电影要培养合格的“把关人”-----精通中西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者。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人应该具备一种国际化视野,摒弃单一的视角和过重的本土情结,用现代化、全球化的视界来观照中国的本土文化或中西文化的差异。台湾导演李安执导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将中国传统文化时置于西方文化语境中进行比照,引起观众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兴趣与思考,叫好又叫座;其《卧虎藏龙》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上进一步接近西方人的习惯,也因此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李安对中西文化和中西审美差异的熟稔把握。“后WTO时期的竞争,主要是比人才,比文化,比艺术创新,有了新的人才,就必然能拍摄出富有民族文化节含金量和具有创意的作品,才能切实推进本土电影产业化的历史进程,真正开拓出一片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电影市场。”[36]可见人才对中国电影的重要性。在中国,真正称得上国际电影品牌,具有国际票房号召力的只有张艺谋、陈凯歌等少数几位导演,即便如极具国内票房号召力的冯小刚,在国际影坛上也是默默无闻。尽管中国的第六代、新生代导演们已经浮出水面,但中国电影要打造真正的国际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受众策略。在接收者(传播对象)方面,中国电影要占领国际市场,必须培养中国电影的“国际受众”。从传播学的“涵化分析”理论来说,国外电影观众是通过中国电影所提供的“拟态环境”或“象征现实”来认识中国人,中国文化,来建构他们头脑中的中国形象。由于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这就要求中国电影要处理好电影媒介的“设置议程”功能,运用正确的文化传播策略,让国外观众了解、热爱中国文化,对中国电影产生浓厚兴趣,用银幕塑造真实、完整而富有个性的“中国形象”。中国电影要赢得国际受众,还必须注意研究国际受众的欣赏口味和观影心理。中西受众“在媒介的受众观念方面,以及在受众的媒介取舍观方面,双方的差异性大于共同性。”[37]中国电影要善于引导和培养观众的“中国式审美”。“艺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能使受传者获得美的精神享受。但对艺术传播者来说,还不能满足于此,更应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培养人们对美的感觉能力,陶冶人们的品性,养成高尚的艺术趣味和健康的审美观念。”[38]当然,这种引导“培养”的具体策略还是要落实到跨文化传播的“双重编码”上,抓住不同文化“契合点”,既注意审美心理的“熟悉化”,又注意使其“陌生化”。“一个人的艺术审美心理易于和表现他所属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艺术作品共鸣,同时由于求奇,求新和渴望了解陌生这一系列心理因素制约,也愿意接受他种地域,异族文化形成的艺术作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越是民族的,越是容易走向世界。”[39]的确,中国电影对国际受众的审美心理与艺术趣味既要适应,又要引导与提高。实际上,在培养国际受众方面,中国电影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几代中国电影人努力,中国的“武侠类型片”已经在海外培养了大批忠实观众。今后中国电影还要通过进一步的努力,形成样式更加丰富的“中国类型片”,吸引更多的国际受众,打造好中国电影进军国际市场的品牌。

四、跨文化传播中的“双赢”策略:“和而不同”的文化诉求

在和好莱坞电影的同台竞争中,中国电影是缴械投降,还是积极抗争?是消极抵抗还是勇敢地走出去?这是中国电影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既需要宽广的文化视野,更需要过人的传播智慧。

“如何使不同文化的民族、国家和地域能够在差别中得到共同发展,并相互吸收,以便造成全球意识下文化的多元发展的新形势呢?我认为中国的和而不同的原则或许可能为我们提供正面价值的资源。”[40]“和而不同”,这既是中国电影跨国传播的文化策略,也是其文化诉求,是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终极目标。我们不必担心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失去个性,相反,参与跨文化传播,“外国文化会丰富本国文化。因为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外来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和相互借鉴而实现的。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多元竞逐的过程……合成的文化无可否认依然是本土的,并成为继续演化的新起点”[41]文化需要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发展。“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42]纵观亚洲新电影的崛起,可以发现他们并未采取与好莱坞“你死我活”的对立模式,而是以文化的“和而不同”为准则,从本土资源中发掘民族特色,在与好莱坞的对话与交流互动中实现“双赢”。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大卫鲍威尔(David Bordwell)在2000年香港“第二届国际华语电影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跨文化空间:华语电影即世界电影》(《Transcultural Spaces:Chinses Cinema as World Film》)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断:“直率地说,中国电影是属于中国的,但它们也是电影。电影作一种强有力的跨文化媒介,不仅需要依靠本国的文化,同时也需要吸收更加广泛的人类文明,尤其是分享其他文化的成果。只有具备了吸收不同文化的能力,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冲出国界并为全世界所接受。”[43]对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来说,面对好莱坞电影的进入和亚洲新电影的崛起,唯有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秉持“和而不同”文化传播策略,广泛汲取,大胆创新,才能实现百年中国电影走向全球的美好梦想。

[注释]

[1]Waters, Malcolm, Globalization, London:Routledge 1995,P.4,转引自刘建明:《全球化的终极与国际传播架构》,《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3期。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42页。

[3] 贾磊磊:《镌刻电影的精神----关于电影学的范式及命题》,《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4] J.Z.爱门森(J.Z.Edmondson)N.P.爱门森 (N.P.Edmondson):《世界文化和文化纷呈中的传播策略——一个致力于跨文化融洽交流的计划》,《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2期。

[5]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7页。

[6]熊澄宇、程绮瑾:《新媒体传播与跨文化交流》中华传媒网 academic.mediachina.net/xsjd,2005-05-06 20:30。

[7]陈卫星:《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

[8] (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49页。

[9]黄式宪:《全球化浪潮与中国本土电影的文化选择》,胡智锋主编:《影视文化前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64页。

[10]王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批判》,孟建,李亦中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11] 杨瑞明:《传播全球化——西方资本大规模的跨国运动》,《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第17页。

[12]王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批判》,孟建、李亦中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13] 陈卫星:《信息传播与本土文化的互动》,《创世纪舌战-2001国际大专辩论赛记实和评析》,北京西苑出版社,2001年。

[14]颜纯钧:《与电影共舞》,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15]颜纯钧:《全球化:文化差异与文化资本》,孟建,李亦中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2页。

[16]梅特希约特:《丹麦电影与国际化战略》,《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学出版社,2000年,第714页。

[17] 颜纯钧:《全球化:文化差异与文化资本》,孟建,李亦中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0页。

[18]郑晓龙:《从〈刮痧〉寻找人类的家园》,《中国电影报》2001年3月1日。

[19] 李宝江,张江艺:《“艺玛现象”初探》,《中国电影市场》2001年第1期。

[20]刘丹凌,屈独芳:《生活在别处——电影〈暖〉的文化阐释》,《中外文化交流》,2004年第12期。

[21]铙曙光:《2004:中国电影备忘录》,《文艺报》2005年1月22日。

[22] 林勇:《猛虎出山,蛟龙下海——论李安的文化定位》,孟建,李亦中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7页。

[23]张颐武:《英雄:新世界的隐喻》,《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

[24]符郁:《:港产口味与全球化元素》《经济观察报》eobserver.com.cn/ReadNews.asp?NewsID=12125,2005-05-06 12:22。

[25]颜纯钧:《与电影共舞》,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26]孟建:《“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92页。

[27]王宁:《全球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

[28] [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65页。

[29] 阎啸平、彭丽华:《传播研究新视角》,台湾世新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05页。

[30]彭吉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现代传播》2001年第2期。

[31]尹鸿:《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银海网filmsea.com.cn/zhuanjia/,2005-05-06 20:40。

[32] 黄式宪:《全球化浪潮与中国本土电影的文化选择》,胡智锋主编:《影视文化前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64页。

[33]邵牧君:《入世后中国电影的前景》,《戏剧电影报》2000年7月7日。

[34]中国电影家协会:《笑论〈英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125-126页。

[35]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8页。

[36]黄式宪:《全球化浪潮与中国本土电影的文化选择》,胡智锋主编:《影视文化前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66页。

[37]王国珍:《全球化态势下的中西受众观比较》,《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2期。

[38]邵培仁:《艺术传播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0页。

[39]宋家玲:《影视艺术审美心理特性——兼论我国“转型期”影视审美心理的变化》,胡智锋主编:《影视文化前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03页。

[40]汤一介:《中国文化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可能之贡献》,《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

跨文化语境论文篇(5)

Brown 曾说过:“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也是语言的一部分,二者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如将二者分离,必然会损其一。”(Brown, 1980)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也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不是消极地反映社会文化系统,而是积极地帮助人们构筑其社会文化系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

语言学家Sapir 也曾说:“语言交际有一个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Sapir, 1921)人际交流是通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实施的,二者又都受制于文化。有语言学家认为,“文化即是交际,交际就是文化。”同时,有专家预言,“21 世纪人类‘文化冲突?蒺将比战争威胁更显突出。”研究表明,我国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常为“文化错误”,而且其社会文化能力滞后于语言能力,难以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从语言教学改革入手,扭转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脱节的现象。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地球村逐渐形成,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很方 便地了解许多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今天,其地位更加显著。我们用英语和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人进行文化、科技、商务贸易等方面的交流,但只懂语言不懂文化背景知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因此,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和它赖以生存的文化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多元而复杂的概念,涉及很多领域,如人文学、社会学和语言学,最重要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使用同一种语言。人类学家Tailor认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Goodenough,1981) 束定芳和庄智象则认为,“从文化的结构特点出发,文化是通过社会学习得到的知识。”(束定芳,庄智象1998)。

戚雨村对文化的定义更为全面,“文化的范围包含了三个层次: ①物质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制作的各种实物产品表现出来的,包括建筑、服饰、食品、用品、工具等。②制度、习俗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表现出来的,包括制度、法规以及相应的设施和风俗习惯等。 ③精神文化,它是通过人们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方式和产品表现出来的,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也包括哲学、科学、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和产品。”(戚雨村,1998)。

中西语言文化间有很大差异,由于学生对西方文化不了解,意识不到这种差异,往往产生学习障碍和错误。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外语文化背景的影响,这种方式体现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文化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系意义和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

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外语教学专家区分交际中的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时认为后者更为严重。因此,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也就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跨文化交际所带来的影响比较广泛。在我国外语界,教师和学生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日趋强烈。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网络的发展,一个全球性的系统已经形成。人们在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在编译码过程、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语言的使用规律、语篇组织结构等众多方面存在差异。(张艳,杨跃2006)

传统语言学家Lado (1961)认为英语水平(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是由知识和技能两大部分组成的。知识包括语法、词汇和语音;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但并没有强调知识和技能是密切相连的,而语境、语篇和情景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因为这种孤立的知识和脱离情景的技能难以保证有效的交际。因此,现代语言学家将外语水平定义为“跨文化交际”(文秋芳,1999),因为外语的交际总是发生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英语又是国际语言,交际双方可能来自说英语国家,也可能来自非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差异很大。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必须包括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单单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应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两部分组成。而交际能力由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及策略能力构成。其中语言能力指句法、词法、语音、拼写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体又分为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语法能力指学习者能够选择合适的单词和恰当的句子结构,然后将所选单词合理的组成句子,并正确地说出来。语篇能力指将话语组成互相衔接、连贯的、完整语篇的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如:

(1)A: That?蒺s the telephone.

B: I?蒺m in the bath.

A: OK.

就字面而言,A和B之间的对话没有什么连贯性,即没有什么衔接手段将他们联系起来。但从言外行为上看,A和B之间所说的话语是相关的,其相关性存在于话语的隐性衔接与连贯上,只不过没有在表层语句上反映出来而已。如果将其补全,就会产生下面的结构:

(2)A:That?蒺s the telephone. (Please go and answer it.)

B:No, I can?蒺t answer it, because I?蒺m in the bath.

A:OK. (I?蒺ll answer it then.)

这个例子说明语篇不仅通过语法来规范句子,还可以通过具体的语境按约定俗成的规则来完成其连贯性。语用能力指在非语言环境中表达和实施语言的能力及掌握语言使用规则的能力。非语言环境指的是交际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和文化背景。

策略能力指的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如何正确的评估自己以及对方的语言和背景知识,然后做出计划,即选择何种方式实施交际目的,最后由相关的心理、生理机制来完成既定的计划。具体细分为补偿能力( compensation competence) ,即如何在出现表达困难时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讲话内容;协商能力( negotiation competence) ,即如何在出现理解困难时获得意义。前者可通过同义词,体态语等获得补偿,后者可通过重复,重新组织话语等来帮助对方理解话语。

由此可见,跨文化能力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培养。

三、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化教育不足

传统的语言教学过程只是强调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方面的传授,忽视了文化教学,未能把与所授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与其语言知识相互融会贯通,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不能正确地传达或接受语言载体所承载的所有信息,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这种传统的语言教学观侧重于对语言知识本身的教授,几乎没有考虑到语言与其他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所要求的文化背景,从而导致语言教学中对文化教学的重视不足。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 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对文化因素的研究不足

回顾语言学理论研究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即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及功能主义语言学。这四个阶段对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只强调语言系统本体性的研究,主要揭示了语言系统组成部分(语音、词汇、句法及语义等) 各自内在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探讨了语言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组织规律。这些研究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语言这一符号系统的认识,由此可见,语言学理论研究对文化研究的不足间接地影响到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实践。(王蕴,2006)

2. 语言教学中对文化教学的重视不足

语言观指导着语言教学,就英语教学而言,它经历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和英语作为外语(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的教学分化。19 世纪,英国殖民地一直把英语教学作为以英国文学同化其殖民地的媒介而存在,因此,教学方法上采用直接教学法。20世纪20 年代,ESL具有传递知识的实用功效这一观念开始出现,到了50 年代,ESL与EFL开始被人们区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TEFL)着重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对外的交际,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SL)着重于培养学生内化英语作为语言的功能。后来相继出现了一些以不同语言学流派或其中某些观点为指导的教学法,如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指导的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听说教学法,以Krashen 的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的自然教学法,这些教学法多注重于语言形式和机械的句型练习。

3. 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目前,很多高校仍然采用每周4个学时大班填鸭式授课方式,教师仍唱独角戏。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只起指导者、组织者、监督者、促进者的作用。有的高校虽然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加设了口语课,但一两个课时让50多人互动起来,客观上确实有一定难度。而且,传统的教师举例、学生反复操练的教学方法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无法充分了解英美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教材单一,缺少较强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学生具有不同层次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无法将学生从课堂解放出来进行自主、个性化的学习,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制定每个人的学习策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语言教学的质量问题,就必须对语言与文化关系重新认识,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成为相互支持的整体。

四、利用网络环境,改进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契机,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朝着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改革方向,将课堂语言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和小班口语辅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整体进行英语教学,补充大量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语言文化,深入并恰当地使用英语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网络教学是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互联网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和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更多接触和了解英语文化的相关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外语学习是一种跨文化学习,而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给跨文化交际学习带来一场变革。网络不仅具有巨大的语言和文化学习资源,更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大平台。多媒体网络环境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创造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英语教学是对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文化知识和意识等的全面素质教育。了解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全球意识并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显得尤其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有意识地渗透文化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得体地运用语言,培养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另外,通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创造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 从而熟悉外国文化。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外国文化资料,通过播放相关的课文录像及英文歌曲和电影,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外国人交流时使用的语言、表情、手势等,体味其交流的真实性。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外教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文化上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 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强化,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五、结束语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的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跨文化教育是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改进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书目:

[1] Brown, H. D. Principle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0. 27

[2] Sapir, E.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1921. 31

[3] Goodenough. Culture, Language and Society [M]. Benjamin 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23

[4] 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M]. Teacher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73

[5] 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和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 戚雨村, 语言・文化・对比[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跨文化语境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1 关联理论的提出

关联理论是由斯珀伯和威尔逊提出的在西方近年来影响巨大的语用学理论。它是有关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的认知理论。虽然它属于语用学理论,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关联理论既不是以规则为基础,也不是以准则为标准,而是基于四个简单假设,即每一个话语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且与语言编码所包含的信息一致;听话人不可能同时理解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有的意义需要听话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取;听话人会用一种简单的、普通的标准来评估自己的理解;这一标准足以帮助听话人确定对该话语的唯一理解,排除其他解释。它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生成转移到话语理解,并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人之推理的互明过程,话语理解就是一种认知活动。

关联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我们可以对语态、时态、情态动词、助动词、小品词、插入语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分析句子和语篇的某些文体特征。另外关联理论对文学作品、广告传媒、翻译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交际都有较强的解释力。那么在本文中,笔者从关联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即语境为出发点,着重研究了该方面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应该如何正确把握语境,从而提升交际的时效性,扩大交际的受众范围。

2 关联理论中的语境观

关联理论具有多元化的理论背景,比以往的语言交际理论获得了更多的理论支撑,其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此外,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不同于人们对语境的传统认识,语境被视为一个心理建构体,由一系列假设构成,话语理解时所进行的推理就是在语境假设与新信息之间进行的,语境假设的选择、调整与证实受到关联原则的支配。关联理论中的语境与语用学中所提到的语境有着不同的理解。很多学者认为并坚持语境是已知或是给定的,也就是说语境是在交际行为发生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的,但是关联理论中的语境认为交际中的语境是认知语境假设,它是随着交流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就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Sperber & Wilson, 1986)。根据这一定义,语境几乎可以囊括人类思维所及的任何现象:“这种意义上的语境并不局限于交际双方直接的外部环境、前面紧邻的语段,还包括对未来的期待,科学假说,,对趣闻逸事的记忆,对文化的各种假定,对说话人思维状态的种种信念。所有这些在话语理解过程中都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Sperber & Wilson, 1986)关联理论中的语境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认为语境是有条不紊的。正是这种有条理的特性影响着某一特定场合下特定语境信息的可获得性。比方说,你和一位朋友刚谈到孩提时候的一些往事,此时,与你曾经摆弄过的一些玩具相关的信息可能比较容易提取。而在其他一些场合,你恐怕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回忆起你的第一辆玩具汽车的颜色。可见,我们大脑里信息的可获得性与提取这一信息所需付出的努力确实存在一种相关关系。

同时在关联理论中,语境是动态的,是将其视为一个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形成、发展的心理构建体。即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可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认知语境包含着各种信息,主要由三种信息组成:词汇信息、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语境,人们主要依靠“相互显映”和“互明”来达到相互交际、理解的目的。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是一个动态语境,它把关联看作是常项,把语境看作变项,认知语境是在话语的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是听话人的一个重新构建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在处理命题内容时,听话人会系统地从较小的可及性语境中去寻找语境含义,该语境包括各种新近被处理的命题内容。显然,不是所有的语境含义都具有相同的可及性,即人们付出的努力程度是不同的。从较小的可及性语境中获取语境含义,所需要的努力程度较低,反之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3 跨文化交际中语境分析的重要性

确定说话人希望传递的交际信息,就需要听话人根据现有的语境进行推断,才能达到预期的语境效果。而这种联系就是关联性。在英语交际中,为了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说话人往往会暗示他,通过话语的表面意思,传达具有足够关联性的信息,从而达到交际的和谐性。

语境的分析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正确性。实现交际的条件就是双方的“互知”。就交际而言,它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认知主体之间的互动性活动。那么(下转第99页)(上接第94页)只有达到互知,才能继续两者之间的交流,也就是说说话者必须通过听话人语境的分析,理解了说话者的意图,才能扩大这种互动性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和扩大。例如:

A: Will you have a glass of brandy?

B: You know I am a good man.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对话,B认为A能够推导出如下的语境假设和涵义。即The man do not drink alcohol. OR The man will not drink the offered brandy.

正确地分析了说话者的意图,听话者才能延续与其的对话。例如:

B: OK, let’s drink a cup of tea.

通过对说话者的语境假设分析,听话者改变了说话的内容,从而和说话者继续更深入的交流。由此可见,正确的分析在交际过程中语境的重要性。

同时,语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了认知中的各种信息。它具有动态的特征,也就是说它不是听话者在话语理解之前预先确定的,而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从本质而言,话语理解涉及听话者对语境假设的不断选择、调整与顺应。例如:

A: Why did you finish class so early today?

B: I’m free today.

A: Why are you free?

从第一个说话者来说,他在说话前,已经对听者有了语境假设,即他应该今天上学。但是通过听者的回答他得出的结论,自己先前的语境假设是错误的。虽然他没有得到所期待的回答来证实自己的语境假设,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交际的继续进行,因为在交际中,第一个说话者得到了新的信息,即今天他休息,但是为了解决对第一个假设的疑问,第一个说话者又有了新的问题,即为什么不上学呢?因而延续了他们之间的对话,构建了一个新的交际语境。这样以此类推,他们会在不断地建立语境假设、解决语境假设,顺应语境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深入他们之间的对话,达到提高交流时效性的目的。以上的实例也能充分说明,在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对方都在试图改变双方的认知,因此每次的问题提出都是假设的重新设立,更重要的是在改变听话者的语境假设同时,也产生了新的语境效果,那么话语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关联性。语境效果是新信息与旧信息、新假设与原有假设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被称为“语境化”。通过不断地更新信息,旧语境假设也在不断修正、补充与优化。

4 把握动态语境,增强交际的时效性

在交际过程中,语境信息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也是听话人的一个重新构建,而不是在理解过程之前就事先确定好的。在语境假设的重新构建中,听话人利用百科知识、逻辑知识以及语言知识等相关知识信息帮助生成与当前话语提供的信息相关的语境信息。根据关联理论,话语理解变成为了正确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它是根据说话者所提供的信息或假设去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性的一个推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地把握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分析,即可正确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达到预期的语境效果,达到语言的交际意图。

在交际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把握动态语境就更为重要。随着语境不断地变化和更新,交流者也要不断地寻找新的知识来分析和推导,让语境这个变量变成相对的定量,这样才能把握住交际中的脉络,不断推进交流的层次,达到交际的时效性。那么在双方的交际中,这个过程又被认为是语境假设的参与过程,其中涉及了语境假设的选择、延伸、调整与顺应,因而交际中的双方如果在语境上的认知越是相近,那么交际就越容易成功。因此了解双方的认知程度,逐渐顺应对方的语境假设趋向,就能顺利地完成交际。

参考文献

[1]Stephen C. Levinson.“Pragma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

跨文化语境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72-02

一、引言

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口语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教育研究者、工作者提出了很多教学方法及模式,如互动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等,目的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他们都强调了“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口语的环境中发展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构建大学英语课堂内外的口语语境应该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改善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沟通、合作、交流和相处的最基本的重要能力,而自主性学习是我国高等院校长期的目标和今后个人终身教育的方式,也是更好更快地、行之有效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主要方法。作者在阐述自主学习和语境各自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口语教师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为其创设一定的跨文化语境,引导学生在此语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本文倡导教师将自主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使学生在跨文化语境当中提高口语技能,自主发展、全面成长。

二、自主学习、语境的概念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构建主义理论基础相一致的学习理念和实践。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都认为自主学习应该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学习者为中心。它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及学习活动,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活动、自我检查评估、逐步发展。(孙雁,吴新炜,2006)。在各学者不同看法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外语自主学习可包括如下几方面:①观念。学习者应当对外语学习本质和师生责任有着正确认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好自主学习(Littlewood,1996)。②能力。Holec认为,“自主”是一种负担起自学责任的能力。③环境。学习者应该由施教者提供大量的机会来锻炼和提高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

2.语境。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境、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术语“语境”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认为语境可分为两类: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语境不仅包括现场语境中的成分,如谈论的话题、发生的事件参与者、交际媒介和渠道等,也包括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行为准则、道德观念等。从范围看语境可分为广义语境和狭义语境;从内容上划分为题旨语境和情境语境;从表现形式上说可分为外显性语境和内隐性语境;从情绪的角度可划分为情绪语境和理智语境;从语种角度划分为单语语境与双语语境;根据运用可划分为伴随语境、模拟语境等。在口语交际当中,语境直接参与交际活动整个过程,决定着此过程的适宜性和可行性。

三、口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是美国学者霍尔于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或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涉及语言交际方式、语用问题、非言语交际行为、交往习俗、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等许多方面。(高磊,许丹凌,王立群,2010)通俗地讲,跨文化交际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的交际,即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英语口语教学当中必然要涉及文化因素,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感知英美文化的语境,让学生在此语境当中学习并掌握更扎实的口语交际技能。在口语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使用英语互相讨论、交谈,可以增加语言的输入与储备,强化语言的输出,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充实社会文化知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掌握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语言表达方式,可以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巧。因此口语教学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臧国宝,王秀银,2003;高鹏,张学忠,2005;金霞,2005)。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跨文化语境,让其在此语境中自主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口语技能。自主学习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自主学习的各种途径学习文化知识、掌握跨文化技巧、提高跨文化能力是完全可行的、必要的。

跨文化语境论文篇(8)

一、建构主义理论定义

建构主义也被称为结构主义,最早可追溯到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他的理论充满了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个体的认知发展。他认为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众多的教学理论如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客观主义理论中,唯有建构主义理论成为当代信息化教育过程中检验信息化教育活动的一个标准。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出发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跨文化交际能力实际上包括了目的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技能和跨文化意识能力。这种建构不是简单地将外部世界知识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周围环境“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这两个基本过程来建构新的理解。建构主义理论有四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准确性,既涉及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又包括文化知识。WWw.133229.COm因此,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把外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交际环境中亲身体验。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突破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中国当代大学生具备国际思维、世界眼光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国各高校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已取得较大的成绩,值得好好总结。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培养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跨越文化交流障碍进行交流的技巧和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运用的恰当性和建构就是认知个体(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图式即知识结构(schema)。但首先要给个体提供一个“情境”,然后,认知个体通过“协作”与“会话”,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谈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充分发挥“情境”的交互作用与周围教师、同伴各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合作”,最后达到“意义”建构,所谓“意义”,就是在教学上一定要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量的或质的变化,只有使学习者的schema(认知图式)发生了变化,教学才会发生“意义”,否则,就是“无意义”教学。交际能力的指导意义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教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话题近年来倍受外语界专家们的关注。学习者在直接传授获得了有关目的语语言、文化的客观知识后,当他面临具体的、客观的跨文化交际情境时,那些固定的、概念化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特征、行为规范等往往会使他感到不知所措,导致交际失败。因为学习者所面临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要复杂得多,他不仅仅是刻板地知晓、记忆一些固定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去感知和应对现实的文化情境,这就是跨文化潜藏的、隐现的、主观的、个人的一面,即思维能力、意识能力的一面,也就是本文所说的跨文化意识。然而,到底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它包括哪些要素?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国内专家们对这些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似乎主要有这样的看法:外语学习者应具有目的语文化的知识,因此,外语教学应加强对这些知识的传授或导入。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看,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即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却是主观的,知识不可能仅仅由外部传授而获得,人们应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建构现实和理解现实,从而形成知识,学习者的这种建构不仅涉及结构性的知识(即客观的成分),也涉及大量非结构性的知识(即主观的成分)。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除知识向度以外,还有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具体来讲,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人们常指的行为能力,一种人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外,还包括了目的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首先,在外语学习中,由于跨越了文化和语种,使得本族语人与目标语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起来,形成了障碍,这就要求学习者有外语语言能力,这是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因为只有当语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跨越文化障碍,缩小本族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达到交际文化、升华本族文化的目的。

三、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可选择已有的教学材料,如《走遍美国》、《洪恩英语》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日常生活情景以及人物对话,还可创设一些活泼自然,充满生趣的文化情景,然后组织讨论、角色扮演、模仿表演等课堂活动,让学生亲历文化境况、遭遇文化尴尬和文化冲击,与文化发生互动,以培养学生自己进行文化探究的能力,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跨文化境遇中获得具体的交际技能。学习情景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文化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理想的文化学习情景是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服务。除了培养学生的交际技能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一种主观的、无形的、隐藏的跨文化的特质和文化敏感性,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语言材料中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及其现实文化意义的理解、感悟能力,在学生理解了表层信息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理解深层的含义,去感受推知、判断作者的态度和价值观,课文内容与自己的本族文化环境有何相关的实际意义等。在此过程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创造对于学习个体的意义建构也很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还应该创造一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异国语言和文化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举办外语文化节、英文歌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美文化知识比赛、英文诗歌朗诵和英文电影欣赏等。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文化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文化知识意义的目的。breen&candlin曾指出:跨文化交际不仅关系到遵从某种规范,而且也关系到主观解释这些规范本身,它既是遵守规范的活动,又是创造规范的过程。因此,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摈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新调整教材、教师、学生和各种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应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进行。那么,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首先应该创设一种文化学习情景以培养学生具体的、客观的、显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交际能力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了解和掌握那些约定俗成的文化事实、文化知识或某些跨文化交际的规约的能力,这是与语言学习相关的较为系统的文化学习,如目的语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制度、一般习俗、价值观念、礼仪、禁忌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除教师在外语语言课上注重跨文化教学进行文化导入以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如“英美概况”、“英/美国文化”、“跨文化交际学”、“异国风情介绍”、“英语学习背景知识”等。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外籍教师资源优势,为学生开设一系列讲座等,这些知识都是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为学生以后自己进行文化探索提供了基本的知识框架,打下牢固的基础。第二,将已掌握的文化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即交际个体的行为能力,即一种与目的语人交往的技能。比如善于识别交际对方身份和交际意图的能力、与对方沟通的能力、善于消除交际障碍、解除交际尴尬的协商能力等。由于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教学因素,创设一种文化学习环境以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对目的语文化具有领悟能力和思考能力,如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吸收、取舍、宽容以及尊重差异等,以适应不同文化的冲击,减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苦恼和挫败感。

参考文献:

[1]杜瑾.论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编解码冲撞的不同类别[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3]gopaul-mcnico,lsharon-anngopaul-mcnico,janetbrice-

跨文化语境论文篇(9)

一、引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借助语言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人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同时交际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无论是英语语言还是汉语语言,其词汇多是一词多义,同一话语形式可以有多种解释。但语言使用者往往又不是直接明了地应用话语形式的表面意义来传达自己的意思,而总是话中有话。这就增添了语言理解的困难和复杂性。要达到交际成功、有效,隐含意义的理解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那就是不能脱离语境来理解。因为无论是词语还是话语,离开了语境就无从谈意义。波兰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研究语言时曾提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脱离了语境,语义即不存在。”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文化语境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更进一步的重视。

二、跨文化交际与语境

(一)跨文化交际

1.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文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如果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那么跨文化交际就形成了。然而,从理论上分析,不同人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生活方式、受教育情况、信仰、性别、年龄、政治、经济情况、乃至爱好、交友条件、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这样,在交际时,任何说话人和受话人对信息的理解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结论自然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双方的文化背景,可能基本相似,也可能相去甚远。文化距离可能大至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也可能小到同一文化主流内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地区,不同地方,乃至不同爱好或兴趣的人们之间等等。如果把几乎所有的、不同程度的交际都看成跨文化交际,那么,跨文化交际将囊括:跨种族交际(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跨民族交际(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以及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internation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等等。在我国,研究的重点较集中在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层面上。本文探讨的重点也主要在人际交往上的国际性跨文化交际。

2.跨文化交际的结构模式

见:图2-1跨文化交际的结构模式图

(二)语境

1.语境的因素和概念

尽管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语境进行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系统的理论尚未形成。语境的概念最初是由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Malinowgky提出的。他把语境分为两类: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指说话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情景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景。“语境”这个术语后来被英国语言学家J.R.Firth接受和发展。他不仅仅把语境理解为人们活动的情景,还包括话语的文化背景以及交际双方的个人背景。把交际双方的个人背景考虑在内是对语境研究的一个突破、之后,M.A.K.Halliday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Firth关于语境理论的观点。Halliday从功能的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他提出了语域的概念,从话语范围、话语方式、话语意指等三个不同的方面对语境进行了描述。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进一步发展了语境学说。他把语境归纳为八个部分:“话语的形式和内容、背景、参与者、目的、音调、媒介、风格和相互作用的规范”。海姆斯指出:人们进行社会交际时,要有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说出相应恰当话语的能力,即“交际能力”。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对语境研究也做出过贡献。他在论述话语的合适性时归纳出六个方面的构成语境的知识。比利时的维索尔伦更是提出了语境关系顺应理论。他认为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维索尔伦把语境划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并提出语境的动态生成观。

我国学者索振羽根据语境研究的发展提出了他对语境的看法。他认为:“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他提出语境应该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及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按照索振羽对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的三大分类,文化语境分别由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及价值观几方面的因素构成。

2.语境的分类

(1)语言性语境

语言性语境指语言自身的环境,如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搭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及段落、篇章的种种关系(上下文)。不同的搭配和上下文表达不同的信息。语篇由字、词组合成句并扩展而成。它们是组成一个语篇的基本单位。未进入语篇的字、词、句是孤立存在的,只有抽象概括或隐藏潜在的意义。而许多词一词多义的特点更使这些词的意义呈现多种可能性。但是,一旦字、词、句进入某种特定语境,其意义便豁然开朗了。语境可提示和帮助人们从语言意义推断出相应的语言内容。

(2)非语言性语境

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词符号(如姿势、表情)等。

三、语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和作用

(一)语境与跨文化交际之间固有的内在联系

语境对跨文化交际来说是话语意义推理的先决条件。语境对跨文化交际来说存在于交际双方的可认知范围,如果超越可认知范围交际就会中断,交际意图无法实现。

(二)不同层次的语境对跨文化交际影响和作用

1.语言性语境

语言性语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是文本本身构成其语言成分的环境。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常常通过语言性语境确定词义,假如脱离集体的语境,语言的词义就会是非限制性的。因此,对词义的把握不能概括性,而往往是依赖语言性语境来确定。正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Firth所说,“每一个词在一个新的语言性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词义在新的语言性语境中会产生语义嬗变或引申等等种种变化,这种词义变化的语境反映就是认知语境的体现。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结合语言性语境来理解语言的含义。

2.非语言性语境

(1)情景语境

语言的功能就是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情景语境对于语言的衔接与连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情景语境是跨文化交际得以实现的表现,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事件中支配语义选择的因素。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是在语境中进行的。语言外语境、背景知识、行为动作(如手势、面部表情)既可以作为情景语境来支配意义的交流,同时也是实现意义的非语言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情景语境对跨文化交际有三个主要作用:①激活语言内部的衔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意义关系;②激活语言中的外部连贯因素,使语言和说话的情景联系起来;③激活语言中的隐含意义,使其成为语言整体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文化语境

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反映文化,又受文化制约。由于语言和文化的这种难分难解的关系,人们使用语言时总是必须参照特定的文化。马林诺夫斯基指出,言语行为不仅总是发生在特定的“语境”,而且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即指语言使用者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做到对原语语篇的正确理解,译者或听者首先必须熟悉异域文化。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我们要不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两种文化意识,自觉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本国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异同,注意词语的文化内涵,以免造成文化冲突(cultural clash)或文化误读(cultural misreading)。

(3)语用语境

语用语境对于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理解,说话人向听话人示意的意图(intention)分两种,一是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二是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前者是语言意义的直接解读,后者则是通过推理,从语言意义那里得出含义。前者大多是解释性的,一般只在初步语境的层次上进行。而后者则往往要经过语用推理,而语境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语用过程是一个非模块化过程,而不仅仅是语法的延伸与扩展,因此语用语境起到话语解释的作用。言语交际过程是一种交际双方认知语境假设的参与过程,成功的交际就是双方不断根据话语所取得的语境效果去改变、调整或选择认知语境假设的过程,以实现双方认知语境假设或信息的趋同,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说话人所传递的话语信息与听话人理解结果之间的最大相似性。为了引导听话人的话语理解,为信息处理提供认知方向,从而实现对话语理解的语用制约,说话人会利用某些语言手段,如使用话语联系语或话语标记语等暗示相关语境和主体语境,以减少听话人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使之更容易寻找话语的关联性,取得言语交际的成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有一点毋容置疑:文化语境对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语言的文化内涵却被忽略了。外语学习者对英美文学越来越不重视。其结果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使用者的语言文化功底欠缺,说出来的话就跟小学生说的话一样,也只能听懂小学生说的话。因此,外语学习者要做到在跨文化交际中游刃有余,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语境观。

参考文献:

[1]Levineon, S. C. Pragmat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2]Mey, J. L.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3]Saeed, J. I. Seman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4]白解红.语境与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4).

[5]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6]李行亮、钟守满.语义结构和文化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7).

跨文化语境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93-01

一、关联理论概述

法国的Sperber和英国的Wilson于1986年合作出版了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关联理论由此诞生。它对古典格赖斯理论起到了一定补充作用。关联理论认为关联原则支配着人们交际的实质――明示推理认知过程,人类认知倾向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的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此外,关联理论还认为话语的关联性使用度衡量的可能是最为相关也可能是关联性较小。它是受认知语境效果和推理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两方面因素制约的。关联原则由交际原则和认知原则组成 ,它强调的是交际者和交际对象在社会和情感两方面心理上认知 ,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获取最佳关联 ,按照关联理论框架 ,关联才是交际中最根本的因素 ,因为关联是认知的基础 ,这种关联能使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意图做出合理的推论 ,从而才对话语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反应。由交际双方彼此互明的认知环境而导致跨文化语言交际成功的案例不计其数,并且也由于这种交际类似于Sperber &Wilson 以及很多中国学者( 何自然,何兆熊,熊学亮,徐盛桓等) 都作了大量探讨的同一背景(互明的认知环境) 之下的语言交际行为,这里仅举两个最简单的跨文化语言交际成功的例子加以说明。

二、关联理论视角下跨文化交际语用现象分析

本文试图运用关联理论的交际与认知原则,认知环境假设、推理及认知环境的互明等理论,分析解释跨文化语言交际中会话含义的理解问题,并进一步阐释跨文化语境下的语用失误和交际失败现象。Sperber &Wilson 提出了互明和认知环境两个重要概念。所谓认知环境,就是人们所知道的一系列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互明就是双方共同明白的信息或事实。认知环境的互明是人们交际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对于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且其中一方或双方可以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的言语交际者而言,如果双方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的认知环境是互明的,交际就有可能取得成功。事实上,在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的相互认知环境在很多方面―诸如一些百科信息 、逻辑信息和词语信息,以及道德、博爱、自由等价值观方面的信息等―都有相同之处或相似之处。这种情况之下,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假设、认知语境的推理过程很少会出现障碍,语言交际就不可能失败。由交际双方彼此互明的认知环境而导致跨文化语言交际成功的案例不计其数,并且也由于这种交际类似于Sperber & Wilson 以及很多中国学者( 何自然,何兆熊,熊学亮,徐盛桓等) 都作了大量探讨的同一背景(互明的认知环境) 之下的语言交际行为,这里仅举一个简单的跨文化语言交际成功的例子加以说明。

事例:一位美国学者来北京参加学术会议,她下榻的宾馆与会议地点(北京大学学术报告厅) 驱车(正常不堵车情况下) 大概有二十分钟的距离,会议8 :30开始,由于旅途疲劳,起床稍晚了一点,8 :12跑出宾馆,叫了辆出租车。这位美国学者不会说汉语,恰巧出租车司机会讲英语。上车后, (A = American scholar ,B = Chinese Taxi driver)

C: Hello ! Where are you going ?

A: Hi ! The Academic Report Hall of Beijing University. Could I get to there before 8 :30 ?

C: If there would have always been green lights in the drive,…

A: Oh ! My god !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配合默契,主要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C 并没有直接告诉A 能否在8 :30之前抵达,而说了句“如果一路上都是绿灯的话”。这种情况下,A 根据彼此互明的认知语境,既百科信息“绿灯”和逻辑信息“大都市驱车很难碰到都是绿灯的情况”进行“语境假设”, 进而进行“语境推理”, 取得一种“最佳关联”,推测出了C 的会话含义―8 :30 之前无法到达,你也不能准时进入会场了。

三、结论

跨文化语境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16

On the Speech Act Theory and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Students

ZHU Liping, HOU Xiaojing

(Basic Department of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Taizhou, Jiangsu 225300)

Abstract Speech ac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 pragmatics, and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ch act theory and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students' abilit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discuss how to impro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cultivat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awareness, medical professional students' pragmatic competen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peech act theory.

Key words speech act theory;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medical students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及医学事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医学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医患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也日渐增多。良好的医学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有利于建立我国医学卫生事业的良好国际形象。言语行为理论是跨文化言语交际的重要哲学基础,对跨文化交际活动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简单论述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及发展轨迹,研究言语行为理论及跨文化交际之间的重大影响,并从培养医护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语用能力及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三方面讨论言语行为理论对高职医护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发。

1 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的重要课题,它为语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哲学理论基础。当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交际双方能正确理解说话者言语行为的深层含义对确保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关键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更能正确地掌握言语行为尤为重要。

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先后经历了从1923年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Malinowsk)提出“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到1957年英国哲学家奥斯丁(J.L.Austin)明确提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后来又提出“言语行为三分说”,即言内行为(the 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the 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the perlocutionary act)。在这三个行为中,言外行为一直是学者们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在这个研究焦点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言外之力”。奥斯丁认为,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的交际话语具有一定的言外之力,如承诺、命令等。后又把言外行为分为判定、裁定、承诺、阐述、行为这五类。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奥斯丁的门生美国哲学家塞尔批判继承又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也认为实施言语行为的同时就是做出陈述,发出命令,提出问题,做出承诺等,后又进一步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可以理解为“通过施行了一个言外行为间接地施行了另一个言外行为”。此理论研究的是听话者如何从说话者的言语“字面意思”推断出其间接表达的“言外之力”。

2 言语行为理论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交际行为受制于不同的社会规范,语言使用规则亦不同。同样的一句话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推测出不同的言外之力,因此难免会导致许多语用失误现象。所以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应在言语行为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对方文化背景下语言规约来理解对方语言的正确意图。最典型的例子比如“你吃饭了吗?”(Haven you eaten yet?)在中国人理解为寒暄语,功能正如英语中的“Hello”,可西方人却很有可能理解为“你想请我吃饭吗?”再如中国人说的“去哪儿呀?”亦是熟人之间打招呼,而西方人则认为是你在打探他的隐私。这样的话,交际就会陷入尴尬境地。

将言语行为理论运用于跨文化交际有利于促进交际双方对言外之力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掌握对方交际意图,实现交际目的,也可以通过了解言语行为理论去选择恰当的符合语用规则的言语形式,从而避免上例中“你去哪儿?”这样的交际僵局。

言语行为理论可以说是贯穿于跨文化言语交际的全过程,不仅具有言语本体意义,还具有交际意义,可以在交际双方之间建立起特定的人际关系。所以,正确认识言语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紧密关联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3 言语行为理论对高职医护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发

言语行为理论指导我们言语交际的语境同时受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的制约。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培养学生理解和表达话语的真实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把握在不同情境下的说话人的言外之意。要切实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 培养高职医护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交际的发生离不开特定的语境。医护交际的特定语境就是医学环境,交际双方可以是医护人员之间,也可以是医患之间,它包括了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医学伦理背景、交际双方身份背景、语言发生的情景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交际双方对对方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交际双方才能够正确地把握言语的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交际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利用课内课外多种教学方式,多种教学途径来向学生灌输交际双方不同的医学伦理知识,社会文化知识,引导学生重视语言交际的背景和情境。

3.2 培养高职医护学生的语用能力

由于受我国外语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将外语作为一种知识来学,课堂教学偏重词汇和语法,学生只是机械化操练,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虽然学习外语多年,但耳不能听,口不能说,交际频频失误,常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除了学生欠缺跨文化意识外,学生不熟悉外语的语用功能,在平时学习中也缺乏在真实语境中的听说训练。因此,在对医护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尽可能提供给学生真实或仿真的跨文化医学交际语境,让学生在这样的语境中多听多说,教师不断对学生予以指导纠正,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语音语调教学,注意不同的语音语调表达出的不同感情、情绪、态度和言外之意。

3.3 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

在学生对外语的听、说、读、写、译各能力的培养训练中,教师应渗透言语行为理论对其的影响。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训练时,教师可设计一个交际任务,如用言语行为达到让患者脱去外套做体检的目的时,学生可能会给出各种说法, 如“Take off your coat!”“Take off your coat, please!”“Would you like to take off your coat?”等句式。教师应对“请求”的言语行为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影响说话人对请求策略进行选择时,受社会权力(social power)、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和行为的难易程度(rank of imposition)的影响。

4 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交际对方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交际中所使用语言的社会文化规约是否了解是正确理解言语行为的关键。交际双方只有具备充足的语境知识,才可以对言语背后所隐藏的“言外之力”进行正确的推理。所以本文首先在理论上简单陈述了言语行为理论从提出到发展成熟的过程,进而进一步分析言语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言语行为理论对跨文化交际的指导意义,最后结合高职医护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特点,总结出对医护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启示,希望广大师生能重视言语行为理论对医护学生跨文化交际学习的重大影响,并在课堂上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 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医患会话及医类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项目编号:2013SDJ740033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职业教育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医护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阶段论文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81.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