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3-06-30 16:01:28

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

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篇(1)

 

实践教学作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应用型高等英语专业人才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实践环节教学工作规范》指出:实践教学工作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实现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作为一名电大英语教师,通过对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本人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对教学主体的改革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在远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面向全体学员,注重个性发展。教学的侧重点由原来的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重知识转向重方法,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向重整体素质的提高,让学生亲自体会知识的发现过程,从而使思维得到训练并分享创造的快乐,进而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激情。

远程教学过程要求教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并能制作效果良好的多媒体课件,为学员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因此,担任远程教育教学任务的电大教师应注重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努力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为学员提供全方面的服务。

(二)明确教改的目的,树立教学目标

在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学设计,探索并构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开放教育的重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强化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整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是试点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直接目的。

开放教育试点本科采用的教材是全国试点学校统一使用的,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顾曰国教授主编的“专升本”英语自学系列教程。该系列教程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育观念,都是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重在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在学习中逐步提高用英语沟通和交际的能力.同时该教程也是专门为远程教育的自学者设计的,对远程开放学习模式的创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依托教学资源,制订教学计划

目前,远程教育任何一个专业在中央电大的学习平台上都有完整的课程说明,教学大纲,实施方案,及相关的教学辅导,课程考核说明等等。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两大模块:英语语言交际模块和职业培训模块,其中语言交际模块就包括《跨文化交际》、《变化中的英语》、《文学阅读与欣赏》等必修课程。《跨文化交际》所包括的主要媒体资源有:1)主教材及课程导学各一册;2)与主教材配套的录音带和光盘;3)中央电大提供的网上教学活动文本——辅导教案,包括教学实施细则、教学难点解析、网上辅导答疑、形成性考核作业、期末复习等等,以上这些资源都为我们学员学习提供了便利和帮助杂志铺。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并掌握这些资料,针对学生的情况,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把握学习进度,对整个学习过程实行宏观控制,使教学双方都能在教学活动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对学习主体的改革

使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是远程教育的基础。从世界各国的远程教育来看,其受教育主体仍是成人,多数是为了满足成人继续教育或者弥补以往错失的教育的需要。这些远程学习者在年龄、知识水平、专业背景、学习环境、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但同时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他们都是能动的,具有思想感情和独特的创造价值的个体,通常承担着一定的生活(家庭)与工作的压力,接受相关的教育培训只是一项“业余性”的活动;他们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如何使这些长期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影响的教育对象尽早适应远程英语教学模式,成为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电大远程教育中相当一部分学员是为一张文凭来读书的,但当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即知识社会转变的时候,知识更新和社会变化速度加快,学历教育将会发展为终身教育。学习能力、做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已成为人们适应新社会的新素质的要求。学历只是人们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表征,而能力则是衡量人的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事业的成功和对社会的贡献。正确处理好学历和能力的关系才能真正适应远程教育形式,才能为自己的全面发展作好准备。

(二)重视远程独立学习观念的培养

长期作为知识进行传授的英语教学模式,固化了学员的英语学习思想和习惯,其教学方法更是限制了学员的主动性,使得学员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而远程英语教学以视频点播和课件学习为主要方式教学设计,辅以网络上的资源。这种学习方法与学员原有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不同的,许多学员就强烈要求教师下发学习资料、练习讲义,想省去上网查询查找的麻烦。所以,我们要花大力气改变学员的观念,并注重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三)提升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

目前参加远程教育的学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甚至于还有许多学员没有家用电脑,连因特网都没上过。这样的计算机水平很难适应远程英语教学,因此必须加强对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或者提前学习计算机应用课程,或者与英语课同时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以确保远程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对教学形式的改革

(一)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 教

教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基础.学校组织教学,教师根据课程及学生特点,有选择性的就教材上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讲授,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形成初步概念。教师要达到讲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和指导学生“仿”的目的。

第二环节 学

学是对教的内容的消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深化和扩展学习第一环节内容,达到基本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目的。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教学方法等作出反馈以便教师及时进行调整。

第三环节 仿

学生在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在小组活动时,对课程中一些重要交际场景进行模拟交际,以达到将“教”、“学”环节中所学内容实际运用的目的,它是在教和学这两个环节后的实践。

第四环节 谈

学生在第三环节完成后,对学习和交际模拟过程进行交流探讨,总结经验,加深印象,改进学习方法。该环节的结果应反馈到“教”、“学”、“仿”各个环节中,促使各个环节不断完善。

(二) 教学方法设计

《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以语言、文化、交际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介绍跨文化交际中一些基本概念,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一些个案的分析,帮助学习者掌握跨文化交际中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我认为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完成教学任务。

1.课堂辅导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辅导面授安排六次,每次四个课时,每次面授我会根据每个单元的话题,重点辅导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完成各项语言技能的评价。面授辅导强调的是一个“导”字,但我发现由于摆脱不了传统面授课的影响,许多教师都把 它处理成了“讲授课”或者纯粹的“答疑课”。面授辅导不在于殚精竭虑地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也不能把它简化为回答学生提出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面授辅导课中,学生的声音应该远远多余教师的声音。辅导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性的检查,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偏差,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和理论概括杂志铺。因此在上课过程中不应拘泥于教材和书本,我们可以把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精心设计成一个个的问题和话题编制到教学活动中去,使教学活动浑然一体,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趣味性,在学生不知不觉的参与中解决了问题这样不仅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设计,而且也强化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

另外,为了节约时间,保证面授辅导课的时间和实效,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力和感受力,我们把整个课程分成8个部分,且采用多种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效果较好的幻灯片及自制的课件,运用文字,图例,动画,视频,声音等,突出每个部分主题的知识结构,使新呈现的内容结构清晰,层次鲜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从而更加快捷地捕获信息并得以接受和消化。

2.讨论

讨论学习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研究性和协作性的学习方式,通过讨论不仅能锻炼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共同协作解决问题的益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讨论的内容,主题,形式,范围和时间的长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安排。

课堂上,为了便于控制,我们可以采取集体讨论或小组讨论法就某一个话题展开:如Foreigners never talk about others’ privacy,such as women’ age,other’s salary,but our chinese like toask such question,then how do we think of this? 我要求所有学生轮流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表述自己对该论题的观点或看法,然后大家一起进行归纳和总结.其特点是形式自由,不拘一格,而且人人都能参加,彼此在有效的时间内很快的实现了思想的传递和交流.当然我们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大家或交谈,或争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教师也可在适当的时候穿针引线启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引导他们多角度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集中发言,阐释自己所在小组的观点。这种形式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和交际性,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良好协作关系的形成。

3.场景模拟

针对某个具体问题或场景,在给出材料收集时间和讨论准备时间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学员亲身参与模拟实践,有可能的话,给出实践活动总结。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以语言交际为主要学习目的的课程教学设计,教材中有很多的交际实例,针对不同的情景,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场景模拟,以训练学生对课本知识学习后的语言运用能力。如在讲授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节Politeness时,就可模拟书中情景让学生体会东西方文化中人们对礼貌的不同理解和反应。

4.答疑

四、对测评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标准是最终考试成绩,对于远程英语教学来说,这种评价方法,不仅不能得到多数老师和学员的认同,而且还会令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成绩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了用一次考试评价学员学习情况的做法,将学生学习过程、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记录在学习成绩中,体现了学习评价方法的改革。

根据中央电大要求,《跨文化交际》已纳入基于网络课程改革试点的课程,学生的最终成绩为百分制,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6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40%。形成性考核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进行,终结性考试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网上考试系统”进行。针对这种情况,课程辅导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网上形成性考核作业情况,并对学生所做作业及时评阅,对那些没有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督促和指导,对每一个学生网上作业的情况及时作出评价以督促和激励学生更好的完成下一次作业。

总之,远程教育中英语专业本科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授课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地探索总结,才能逐步加强和完善教学环节,贯彻远程开放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桑新民.远程学习新模式的战略思考[J]. 中国远程教育, 2003,14.

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篇(2)

1前言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提出了要设置跨文化交际课程,其目的是进行跨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可以用隐形教学在英语课程内容中适当导入一定的中外文化知识。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有不少,陈欣(2012)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为顺利完成交际所必需的,基于跨文化意识的语言能力、应用能力和交际实践能力。其中有研究者认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中缺乏真正符合中国外语教育特点的本土化的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以及跨文化的实践途径的研究(孔徳亮,2012)。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践,刘正光(2016)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更适合作为一种教学的理念,贯穿外语教学的始终,融入于具体的语言教学活动当中”。

2研究背景

2013年12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说道:“让13亿人的每一份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文秋芳,2016)随着国家推行“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中国将进一步加速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2015)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加快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软实力”。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听到中国的声音,这一发展趋势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他国的风土人情,更要能够弘扬中国的文化。这一讯号给外语教学一个新的启示: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渗透中国特色的本土文化。而恰逢此时,依托信息化教育背景而迅速兴起的微课让这一难题能够迎刃而解。胡铁生(2015)将微课定义为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发展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吴萍(2016)认为在共享理念之下的微课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可以应用在教学模式改革之中。笔者微课的特点和优势就是短小精悍,主题明确,灵活多变,很适合中国文化元素的切入;同时微课具备声频和图像,可以更形象更直观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相关知识。因此,可以利用基于中国文化主题的微课开展课堂互动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对中国文化主题内容进行讨论,使学生内化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目前,也有学者开始关注中国文化元素的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如张承承,白杨(2015)提出了基于微课的中国文化导入模式;尚华珍(2015)提出了文化微课与翻转课堂的设想。

3基于中国文化的微课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本文探讨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微课在日常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微课的必要性、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微课的设计要素和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微课的前提条件。

3.1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微课的必要性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Richardset,al.2005)从文化层面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界定为“标志某个民族或者群体的风俗习惯、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集合,即某个民族或者群体最重视的文学、艺术、音乐作品等的总和”。简而言之,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做进行的交际活动:它是一项双向活动,不仅要对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化及价值观念有所了解,而且要能够准确地将我国的本土文化传递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而对于跨文化教育的研究表明,外语教学侧重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教学,而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不足。目前的外语教材很少有涉及中国文化的体裁和视听说资料,例如专业英语的教材《综合英语》、《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主要是西方文化的内容,涉及的中国文化内容甚少。

笔者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可以对圣诞节、情人及等西方节日的风俗娓娓道来,却无法准确用英语流利地介绍中国的春节,不知道如何表达“剪纸”、“对联”、“压岁钱”、“守岁”、“拜年”等,更别提如何能正确地传达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仁、义、智、礼、信、忠。丛丛(2000)将这一现象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也就是学生无法利用目标语正确地传达中国文化的内涵。外语教育者逐步意识到,“中国文化失语”的缺陷严重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不能有效地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无法让世界对中国有更深入的了解。文秋芳(2016)认为这一缺失至今仍未得到彻底的解决。如何有效地将中国文化的传授给学生,从而培养其跨外化交际中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逐步引起了外语教育者的重视。因此外语教师需要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将中国文化的素材融入日常的外语教学当中。笔者认为基于文化的微课可以有效地将中国文化灵活自然地导入日常的外语教学当中,贯穿外语教学的始终,而且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微课亦可上传至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

3.2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微课的设计要素

3.2.1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微课设计

需要结合已有教材,选定和教材的契合点,巧妙地将中国文化导入到语言教学当中由于现在高校采用的外语教材大多缺失汉语文化信息(孔徳亮,2012),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需要整合资源,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收集与文化相关的视频,选定主题,并进行巧妙的环节设计,设计出结合文化导入的微课,并且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1》中Unit5Whatisyourfa⁃voritefood?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西方的饮食文化,然而,如何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美食介绍给外国人却难倒了不少学生。外语教师应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介绍中国的美食文化。笔者的微课制作团队以中餐菜名的翻译为选题,在优酷视屏资源里搜寻到一段中国学生在餐馆里点菜,因菜名翻译不当而引起的笑话,结合了翻译的方法-实名命名法,即中国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烹饪方式/形状+主材料+配料,制作出了微课《怎样翻译中餐菜名才能让老外不抓狂》。学生在学习该微课之后,就可以触类旁通,对中国的传统菜品,只要了解其烹饪的方式、主要的食材以及配有的辅料,就可以正确地翻译中餐菜名,从而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3.2.2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微课设计

要本土化,突显地域性民族文化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高校教育的本土化就是要宣扬地域性的特色民族文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以基于壮文化微课设计为例,中国-东盟博览会促进了广西和东亚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广泛交流。也就是说广西高校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适合东盟经济圈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也肩负传播壮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设计本土化的微课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3》中Unit3CulturemakesmewhatIam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到个体都是有文化烙印的,而当让学生讨论介绍壮族文化时,学生却哑口无言。笔者的微课团队基于这一难题,萌生了要制作《了解电影<刘三姐>的壮文化元素》。这个微课以《刘三姐》电影导入,提炼电影中的三个经典壮文化元素:山歌,绣球,三月三。之后可鼓励学生去收集壮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例如宾阳的炮龙节等等,让学生用英语做展示,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区域特色文化,以便他们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传播中国的本土文化。

3.2.3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微课设计

需要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化的渗透在文化微课设计中,可以选取中西文化差异较大的主题,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使得学生既可以了解西方的文化又可以深刻地明白中国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如此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当中能够更准确地传达中国文化,而又不至于触犯西方文化的禁忌。例如:微课主题可为《中西文化中“龙”的内涵》,《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差异》等等,类似的文化差异的微课,互联网上资源不少,都可以应用在外语教学中。

3.2.4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微课设计

要调动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文化基于文化的微课只是一个导向,并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的灌输,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亲历文化活动,掌握文化精髓,并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扬我中华文化。以文化为主题微课的中国文化的导入只是激活和启发学生的认知,要想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中国的文化,就是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文化实际应用情境,让学生亲历感受文化。中国文化特色的影视欣赏可以快速有效的拓宽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同时对于特色文化的词汇对等英文翻译要熟知于心。另一途径是开展文化主题周活动,可以结合应景的传统节日进行,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亲历传统节日的风俗,并在活动过程中设计多个全英文的互动环节,让学生用英文准确表达当地的文化特色。

3.3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微课设计的前提条件

外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中国文化微课设计的前提条件。英语教师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指导者,英语教师文化素质的高低和跨文化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跨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柏涛(2016)也强调了在“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中国文化的学习。因此,外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中国文化的学习,夯实中国文化素养,能够深刻地理解中国的文化内涵,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整合设计出承载中国文化元素的微课,并运用到日常的外语教学当中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具备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结论

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外语教学要涉及中国文化的教育。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微课可以将中国文化融入具体的外语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在具体的外语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将中国文化内化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成为一个中国文化的载体,可以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而基于中国文化元素的微课设计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教材整合能力,并且微课设计需要本土化彰显民族特色,在中西文化对比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微课导入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且能够亲历文化和感受文化。而外语教师本身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自身的中国文化学习。

参考文献:

[2]柏涛.从“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看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海外英语,2016(6):40-41.

[3]陈欣.从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探索国际化外语人才课程设置[J].外语界,2012(5):73-78.

[4]丛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7).

[5]大学外语教学指导高校教育部高等学校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2015.

[6]葛春萍,王守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79-86.

[7]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5(6):36-42.

[8]孔徳亮,栾述文.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外语界,2012(2):17-26.

[9].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2015.

[10]刘正光.大学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与隐喻教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16(3):121-124.

[11]尚华珍.微课对大学英语中文化学习的启示[J].知识经济,2015(19):177-177.

[12]文秋芳.在英语同于语言背景下重新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2):1-6.

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34-02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交际行为,就交际的种类来看,可以是人际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个人与公众(群体)间的交流。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谈话者之间进行的交际。

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著名学者把跨文化敏感度定义为:人激发自己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在不断拓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随着网络的诞生和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也在关注中国,中外文化的建立与交流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了时代的突出特征。而在这一过程中,英语作为世界语言越来越凸显其在世界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需要认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语言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它是表达和传播文化最明显、最有效的交际工具;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外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即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这也是外语教学不断追求的最高目标。

二、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以实际调查为主要方法,通过问卷及访谈的方法,调查了我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现状及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寻找合理的途径解决问题,改善现状,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从而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人才。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设计。(1)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2)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日常交际能力;(3)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

2.问卷设计。针对学生和教师,设计两套不同的问卷。学生问卷包括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两个方面,其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际知识、对西方习俗的了解、非语言交际知识、与西方人交往中的细节、影响跨文化积极主动交往的心理因素、跨文化交际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及提高途径等方面的选择题。每个选择题有3个选项,受调查者需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选项。教师问卷包括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和课堂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处理等方面的选择题,教师根据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作答。

3.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是河套学院外语系的学生及老师:英语专业一、二、三、四年级各20人;教师20人。男、女生比例为1∶3。受调查者的年级、性别都考虑在内,因而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目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数据收集。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要求独立完成,时间15分钟。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

四、分析统计

1.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以下表格从不同角度提供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大体情况,揭示出他们跨文化交际意识淡薄的现状。从表1中看到,大多数被调查者对西方历史与文化只是一般熟悉,而十分熟悉的只占了5%,28%的学生对此完全不熟悉。表2显示,被调查者中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之间的交流几乎没有,极少数10%的学生经常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而将近一半的学生(47%)从来没有过交流。

2.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下表格从交际中不同的角度提供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体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基础常识还是比较熟悉,他们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了解到日常交际当中需要注意的礼貌原则等。这些也得益于平时开设的《英美概况》、《西方文化入门》等课程的学习,同时,学生平时的搜集和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

3.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以下表格反映了大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很少重视西方文化的渗透,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疏于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而且一些基础课程,侧重点都放在了培养学生语言基础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的能力,而忽视了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五、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对策

(一)利用条件,创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举办跨文化知识讲座;(2)主题文化活动;(3)自主学习;(4)鼓励社会调查。

(二)提高教师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

1.提高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要重视教师的能力培养,改变教师教学观念。通过跨文化交际培训、文化讲座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强化教师的自身综合文化素质。只有教师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英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切实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注重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变传统的语言知识讲授为知识与文化并重讲授。

2.转变课堂教学理念。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W密不可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只讲授语言知识的方法,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一些文化知识进行拓展和补充。

3.重视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尽量多样化,从全方位进行文化熏陶。

六、结束语

根据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注重平时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当多参加有关实践活动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多和外教进行交流,平时多阅读英语文化方面的书籍以增加自己的文化修养,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大胆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寻求多种途径,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校也应当抓住合适时机,举办各种活动,尽量为学生在校内创造跨文化交际的环境和氛围。总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⒖嘉南祝

[1]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2]胡艳.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J].外语界.2013,(2).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李立胜.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2009,(3).

[4]刘凤霞.跨文化交际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彭世勇.英语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多层面间相关系数对比[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6).

[6]孙杰,孙鹤.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A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English Majors

―Taking Students of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in College as an Example

ZHU Xue-min,Wang Fang

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篇(4)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51-02

1 引言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简单来说指的是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而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可理解为运用外语和理解外国文化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广西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使之已经成为了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也给广西高校艺术类专业的青年学生(以下简称“艺术类学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南宁举行,这样就给艺术类学生提供了大量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机会。艺术类学生在会展、演出、论坛以及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运用和锻炼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艺术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其他非艺术类学生相比总体较弱,在实践活动中面临着更大的考验,这就意味着艺术类学生必须更加努力提高自身的外语运用能力,才能在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中应付自如。广西除了广西艺术学院以外,在众多的高校中基本上都开设有艺术专业。可见,艺术类学生在广西高校学生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如何提高该部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他们的就业以及对整个广西的对外文化艺术交流至关重要。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各专业部分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采取调查问卷、课堂实践以及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数据和情况,并对所得数据和访谈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最终提出了对提高广西高校艺术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教学的启示,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

2 艺术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

2.1 调查对象

对象一:笔者对所在的广西艺术学院各个二级学院大部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实现调查结果的广泛性和科学性,分别对设计类(装潢设计、环艺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美术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画、中国画、书法等专业),音乐类(演唱、演奏、作曲、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等专业),舞蹈类(国标舞、现代舞、舞蹈编导等专业)四大类专业2010级学生共约2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上每个专业分别发放了10份问卷,共发放了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8份。

对象二:除了按专业发放同等数量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之外,笔者还对自身所授课班级的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或者国际民歌艺术节中担任过涉外志愿者或工作人员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并收集整理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表现情况和感想,得出了第一手研究材料。

2.2 调查内容及结果

在名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15个选择题和1个主观题。第一部分调查了各个不同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数据结果显示有27.4%的学生选择“不喜欢”,有31.2%的学生选择了“喜欢”,而剩下的41.4%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而选择“不喜欢”的学生当中书法、版画、雕塑、演奏、现代舞等专业的学生占大多数;选择“喜欢”的学生当中广告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等专业占绝大多数;其余专业学生大多选择了“一般”。

第二部分是通过设计多项选择题调查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接触英语的途径、平时练习口语的方式、了解外国文化的途径几个方面。结果显示:关于学习英语目的,选择“应付考试”的高达61.5%,而选择“为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占18.6%。关于接触英语的途径,选择“通过课堂学习、做题接触英语”的高达84%。关于练口语的方式,选择“平时自己朗读”的占78.5%,而选择其他方式的只占少部分,尤其是选择“与外国朋友或外教交流”的几乎为零。在了解外国文化的途径中选择“通过英美电影”的高达93%,剩下的学生几乎都选了“通过网络”的方式,选“与外国人交流”选项的为零。第三部分是通过设计具体的词语翻译题来调查学生实际的跨文化基础知识。结果情况不容乐观,对于“红糖”的英语表达方式有72%的学生选了“red sugar”,仅有13%的学生选了正确答案“brown sugar”。对于“无名指”的英语表达方式则有94.5%的学生选了“the fourth finger”。对于“真遗憾”的英语表达方式,仅有43.6%的学生选了“It’s a pity”。对于“车门”的英语表达方式分别有59%学生选了“the car door”和41%学生选了“the door of the car”。第四部分调查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和理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重要,却表示“基本不了解”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对提高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帮助不大”或者“基本没帮助”。在问卷最后一项的“你对我院英语教学有何建议或意见?”问题中,“多提供机会练口语”、“希望老师在课堂上结合艺术专业来上课”、“希望多放英文电影”、“开设更多的英语选修课”、“请外教上课”等建议是学生们提到的最集中的几个方面。

对部分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或国际民歌艺术节中担任涉外志愿者或工作人员的学生进行的访谈过程中,笔者也收集到了宝贵的第一手信息。这部分学生几乎都提到了以下3个方面内容或情况:①自认为英语基础不错,在实践当中可以能有更大发挥和优势,但真正面对外宾的时候变得“又聋又哑”了,交流起来极其吃力,只能通过大量打手势来协助完成沟通工作。②在平时的学习中听说能力方面没有足够的锻炼机会,尤其是缺乏和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导致在工作实践中不熟悉、不习惯外宾的发音或口音,造成交流困难。③由于不了解本国的和外国的相关文化,在和外宾交流中不能展开话题,只能来回就几个很简单的问题交流,比如“Hi. Where are you from?”;”“what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Nanning?”等等作为寒暄的问题。并且普遍反映的情况是对方作出回答之后,无法进行更多的交谈。

3 调查结果的分析及其对提高广西高校艺术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启示

启示一:前提条件—努力培养和提高艺术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从以上调查中可以看出,被调查者中表示“喜欢”外语只占了31.2%,其余被调查者对学习外语兴趣不大或者根本没有兴趣。所以要提高艺术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是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们学习外语的兴趣,以提高学生外语水平。鉴于艺术类学生专业的特殊性,为了培养和提高该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措施是加大艺术院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力度,必须紧密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征对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科学地进行改革。在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方面,过去针对大学公共外语强调纯语言教学的教材以及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英美文学作品的授课内容必须逐渐改革,进而选用与艺术类学生本专业息息相关的艺术外语教材。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也必须逐渐增加与所授课班级学生专业有关联的内容,纠正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都使用同样教案的教学态度,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在教学方法方面,要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主满堂灌解释单词和语法的授课方式。而是结合学生的专业设计相应的内容,并为学生提供更多使用英语的的机会,鼓励学生把英语作为工具投入到本专业的学习当中。针对有相当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希望“开设更多的英语选修课”的愿望,在教学改革中应该重视开设选修课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拓宽学生知识面所起的作用,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外语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笔者所在的广西艺术学院的学生对开外语选修课的愿望尤其强烈,反映出了开设外语选修课是提高学生学习外语兴趣的动力和有效途径。

启示二:关键措施—努力加大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输入

以上问卷调查结果以及访谈获得的信息同时也明显体现出了艺术类专业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极其匮乏,这是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造成艺术类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知识和了解匮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其一,艺术类专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把绝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都放在自身专业课上,而对公共课相对不重视,导致了对其他文化知识不感兴趣,更鲜有研究中外文化对比的想法和行动。由于缺乏对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导致了诸如高达72%的被调查者认为“红糖”的英语表达方式为“red sugar”的情况的出现。其二,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大多数还停留在以讲授课文(包括词汇解释、语法分析、课文翻译在内)的传统外语教学方式层面上。由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大多数在中学阶段就不重视英语课,通过对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访谈得知,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根本没上过英语课,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正常开设英语课。这样导致很大比例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英语知识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英语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上只能把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上,而无法输入太多的跨文化知识也就成为了必然。

基于以上两点,各方必须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加大跨文化交际知识量的输入。对于学校而言,一方面,教务部门必须对传统外语课分班方式进行有效改革。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分级教学、分类教学或者分级分类相结合教学的教学模式,使得外语教师能够针对不同水平的教学对象输入不同量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须鼓励和支持外语教师开设外语选修课,尤其是多开设与跨文化交际相关内容的选修课,作为日常外语课的有益补充。对于外语教师而言,一方面必须紧跟教学改革潮流和需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跨文化交际水平,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当中。与此同时,必须逐渐掌握一定的艺术专业基础知识,这样不但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而且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外语课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在保证提高学生外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输入一定比例的跨文化知识,并且在授课过程中设计更多的跨文化交际情景,鼓励学生进行模拟练习,逐渐增强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学生自身而言,须改变学习态度,从多个方面努力提高自身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改变重专业课轻公共课的学习态度,把学习艺术理论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其次要善于总结和分析跨文化交际现象,如:与外宾交流过后,善于总结对方的口音、表达方式和习惯等与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的异同;看了外国电影之后,善于总结其中出现过的跨文化现象,并尝试作出评论,而不应停留在“好看”或“不好看”的层面上。

4 结束语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东盟十国经济、文化活动来往密切,如果不了解对方文化知识和习惯就难以实现有效的交流活动。作为广西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后备人才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类学生而言,由于缺乏直接到东盟国家或者西方国家生活的机会,在有限的条件下,只能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高自身对相关国家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在努力提高外语运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才能在众多的对外交流活动中游刃自如。当然,要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对学校和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自身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影响。

参考文献

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篇(5)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是指“具备一种与某一环境中的个体为了实现其性格、目标及期望所应具备的同样的独特活动方式的能力,一种可以达到人的基本要求、满足其性格、实现其目标及期望的相对的能力”,也是指“在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我国多数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者通常会使用“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而不是使用“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这个概念。2006年5月24日,在上海大学举行的由上海大学和英国萨利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联合举办的“2006年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庄恩平教授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是同一个概念,二者是可以互用的。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跨文化研究概况

跨文化交际的现象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直到20世纪中期,跨文化交际才被确立为一个单独的学科。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Twitchell Hall Jr.)发表了他的著作《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在学术领域正式问世。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在美国的一些大学里开始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这门课程。60年代中期,在匹兹堡大学的一批学者组织了研讨会,形成了一个研究中心。在这一时期,众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将文化与交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更加的广泛,内容越来越丰富。以Gudykunst及Ting-Toomey为首的一批跨文化研究学者开始进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这一时期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多以传播学为基础,与相关学科理论相结合,辅以经验基础,通过观察和调查进行。

(二)国内跨文化研究概况

上个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从国外引入,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许国璋于1980年在《现代外语》第4期上发表的题为Cultural-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一文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诞生。

1996年至1999年是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提升和拓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的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的跨文化交际学更多地与世界接轨,学术交流活动增加,相关著作的译介进一步加强,比如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莫滕森(S. Mortenson)著,关世杰等译的《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等。

2000年至今为我国跨文化交际学发展的高潮和深化阶段。2001年中国成功入世,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相关学术研究的发展,国内掀起了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一次高潮,大批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论文喷涌而出,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以“跨文化交际研究”为关键词的学术论文,从1989年至2013年,约有7015篇论文,如2011年戴晓东发表在《学术研究》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从欧洲中心到多中心演进探析》等。

三、数据结果分析

笔者以所在的南京邮电大学为例,选取非英语专业2013级B23和B30两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背景问卷、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及文化知识测试。背景问卷设计调查对象的基本个人信息,包括性别、专业、生源地、家庭背景,还有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方式频率分布。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总共30题,可以分为五个纬度:跨文化交际知识、跨文化交际态度、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技能和文化差异。

问卷设计采用莱克特等级计分法,使用SPSS 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

调查问卷实际发放76份,全部当场完成并回收,有效问卷70份。研究对象的基本构成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构成情况表

(一)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测试问卷的信度分析

信度是用于检测问卷题目内部一致性的指标,用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表示,大于0.60为最低标准,大于0.70为良好,大于0.80为较好,大于9.0为最好。

笔者将有效回收的问卷数据(N=70)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对整体样本进行数据处理,用验证性分析检验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测试问卷测试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测试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790,提示该部分的信度较好,可以用于实际调查研究。

表2 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测试问卷信度分析

(二)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方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描述性分析

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得到的结果如表3显示:此表详细描述了70名受调查学生在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方式、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水平方面的得分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受调查学生在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方式频率分布得分较低,仅为2.63;在跨文化能力方面的得分超过3.0,为3.41;在跨文化知识水平上的得分最高,达4.36。

这说明本校多数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外国文化,或者说只是以其中一两个方式接触外国文化。而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知识水平测试中,则取得较好的成绩,这表明本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能力基础,已经掌握一部分跨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五个纬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单项平均值最高,达到4.03,说明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其次是跨文化交际态度和文化差异这两个纬度,单项平均值分别达到3.97和3.92,可见多数学生已经对这两方面有了充分的认识。其中,单项平均值最低的是跨文化交际知识,只有2.27,远远低于其他各项,说明很多学生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对英语国家的宗教、交际礼仪、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知识不够了解。

表3 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方式、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水平的描述性分析

(三)不同性别、生源地、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接触外国文化方式频率分布上分值大于3分的题目

表4 不同性别学生在接触外国文化方式频率分布测试中分值大于3分的题目

表5 不同生源地学生在接触外国文化方式频率分布测试中分值大于3分的题目

表6 父亲不同职业学生在接触外国文化方式频率分布测试中分值大于3分的题目

表7 母亲不同职业学生在接触外国文化方式频率分布测试中分值大于3分的题目

从以上表4至表7可以看出,不管是什么性别、生源地、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接触外国文化方式频率分布测试中,无论是总分值还是单项分值大于3的始终是Q1.8(我经常听英文歌曲)和Q1.7(我经常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剧)。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基于以上的数据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校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拥有一定的跨文化能力,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2)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方式主要集中在听英文歌和看英文电影,还需要拓展其他方式加强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从而推进跨文化交际。

(二)对策与建议

根据研究,笔者认为要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途径,也是进行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通常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词汇、阅读、听说及写作这几方面的教学导入文化因素,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以词汇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解释词义之外,还应该将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介绍给学生。例如,在英文中有这样的词汇“dog-like devotion”(像狗一样忠实),“a lucky dog”(走运的人)等。在讲解这样的词汇时,除了解释词义,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在英美文化中,狗是人类可爱的宠物,也是忠实的朋友。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狗的意义不一样,中文中关于狗的词汇则多是贬义的,例如“狗腿子”、“狗仗人势”等。

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受大学英语内容多、课时少的课程特征限制,课堂教学对文化教学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比起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的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内容也可以更加丰富。

发展第二课堂教学,首先要尽量让学生多接触和感受目的语文化。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有关英美文化的书籍,观看英美国家的电视剧和电影,收听英文歌曲和英文新闻,搜索和了解有关英美文化的网络资源。其次,“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有关外国文化知识的各种活动”,如举办介绍英美文化知识的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对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中某些文化差异的不同理解进行辩论等。最后,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与目的语人士的接触机会,利用各种与英语本族语人的接触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如在亚运会、奥运会期间可以加入志愿者,与目的语人士交谈、游玩或者充当翻译等。

3.开设英美文化选修课。

除了加强课堂教学和开展第二课堂教学之外,开设英美文化选修课也是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文化知识,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开设文化选修课,教师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详细地给学生讲解各类“与语用有关的文化和非语言交际文化内容”,如体态语、社交礼仪、生活风俗等多方面的知识内容。这类知识的补充和学习,能够完善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首先,跨文化交际研究通常包括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两方面的研究,由于本研究面对的是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还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因而本研究中主要研究了跨文化交际中目的语文化,这可能会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科学性。其次,由于精力有限,研究样本只涉及两个班的学生,样本量偏少,在研究过程中容易带来误差。最后,因研究时间限制和个人能力有限,笔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比较浅显,尚有许多深层次的东西有待挖掘。

以上研究的不足,笔者将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关研究中加以改善,希望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提高个人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爱德华·霍尔.(1995).无声的语言[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顾宝珠,张恒,马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篇(6)

1.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日趋重要,大学生是否具备这一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我国较高层次的劳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劳务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对人数占据高校半壁江山的高职学生而言,该能力也绝非可有可无,特别是毕业后将直接从事涉外交际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关键。研究如何加强这一能力的培养,并将研究成果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已成为高职商务英语学生培养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

根据著名交际学者Gudycunst(1984)的理论,一个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必须同时具备认知能力(cognitive component)、情感能力(affective component)与行为能力(behavioral component)。我国跨文化交际学者贾玉新(1997)对Gudycunst的理论作了概括与引申,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至少由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交际方略能力系统组成。对高职商务英语学生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一门国际性的语言(英语)为主要信息媒介,以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为对象,以商业、贸易甚至日常生活为内容的完成人际交流活动的能力。涉及国际贸易专业,还必须具有该专业中一定层次、领域内的专门知识或能力,并基本通晓国际行业规则。

3.高职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及其成因

为了了解高职商务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际情况,我们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以问卷、面试、笔试的形式对浙江省一所高职院校行将毕业的商务英语专业的250名大三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发现,受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相当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1)信息沟通能力不强,语言与非语言交际技能都比较薄弱;(2)相互交往能力(interactional competence)不高,对语言的社会功能与语言和情景的适应性感知模糊,对交往规则或语用规则(interactional rules or pragmatic rules)不甚了了;(3)不能灵活应用交际策略以避免交际中断;(4)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欠缺,既缺乏对他国文化包括西方文化的相当了解,又对本民族文化认识不足,因而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和宽容,以及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灵活性。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受试人的国际意识不强,全球观念淡漠,不能以恢宏的眼光去看世界,跨文化交际人格不够健全。造成国贸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一些消极因素(如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造成的负面影响外,高职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分析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理念问题,过于强调工具性,忽视了人本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强烈意识;(2)外语教学问题,未能有效提高学生灵活使用英语及其非语言手段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3)在重视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缺乏考虑商务英语人才应具有的国际人文修养与本民族历史文化修养,文化陶冶过弱,人文素养和思想底蕴不够深厚;(3)缺乏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门课程;(4)没有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充分和有效地利用涉外实践活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4.提升高职商英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4.1改进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对于培养商英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通过外语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根据跨文化能力构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但由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复杂,因素纷繁,外语教学应择其要而攻之,先加强学生基本交际能力的培养。基本交际能力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能力(verbal and nonverbal competence)、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相互交往能力(interactional competence)及认知能力(cognitive competence)(贾玉新,1997,480-482)。首先,在语言能力方面,要特别注重听说技能的培养。要克服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处理好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尽一切可能促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第二,非语言能力的培养对高职商英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德惠斯特尔曾对人们在对话中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30%左右。萨莫瓦则更肯定地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Samovar et al.,1981:155)。另一方面,由于商英学生课程繁多,不可能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外语学习,要把外语学得炉火纯青、流畅自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加强非语言能力的发展,以非语言能力之强补语言能力之弱不失为明智之举。第三,在文化能力方面,要注重对文化差异敏感性的培养,既要传授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又要加强本民族的人文修养。在相互交往能力中,应突出语用规则的教学,特别重视会话合作原则与人际交往礼貌及面子原则和方略。最后,认知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因素,必须引起外语教学的高度重视。应培养学生正确区分认知过程在交际中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描写(description)、解释(interpretation)和评价(evaluation),因为很多人正是由于不能正确区分这三个方面而造成交际失误的。

4.2进行多渠道文化教学

文化能力,即相关的交际知识和行为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文化能力由五个部分组成:(1)与作业程序相关的知识;(2)获取信息的技能与方略;(3)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处理不同的情景和关系的能力;(4)对文化差异高度敏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5)对文化取向、价值观念、世界观、生活方式等有充分的知识。要提升商英学生的文化能力,除了外语课堂外,还可以利用其它渠道来进行:(1)文化讲座(lectures)。文化讲座的内容应尽量选取那些与商务活动比较相关的材料。讲座要有系统性,应由一系列不同的文化主题构成,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此外,为了避免冗长乏味,设计讲座应力求简明扼要、生动有趣,且要辅之以其他方法来强化讲座内容。(2)关键事件(critical incidents)。比如通过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典型案例,来阐明跨文化交际失误的原因,帮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文化在某个方面的不同期望和表现。由于案例来自真实的交际,对学习者来说生动有趣,而且案例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意义,能够刺激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有利于跨文化敏感性的培养。(3)文化包(culture capsules)。即向学生讲述本族文化与目的文化之间的某个本质差异。主题选择可非常灵活,既可以是习俗、日常语言交际或非语言交际行为,又可以是抽象的思维模式或价值系统。文化包更多地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并通过视频和音频让学生获得更强烈的感官刺激,使知识更深刻地烙入学生的记忆中。(4)文化群(culture clusters)。文化群由讨论同一文化主题的若干个文化包组成。比如,可以将英美教育这一文化主题细分为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等支题,每个支题可设计成一个或多个文化包。文化群方法的采用特别有利于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和了解目的语文化。(5)模拟游戏(simulation games)。这是一种亲身体验式活动,旨在挑战遐想,扩大视野,促进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模拟游戏可以感受一些自己尚未经历过的情景,从中获取经验和知识,这对于文化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4.3在专业课中融入文化知识

专业课比较突出工具性,强调对工具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对人本性与人文性不够重视,往往导致过重的功利导向,以致文化陶冶过弱,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底蕴不够深厚,不利于学生整个素养的提升,很难达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在高职商务及其他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既能在专业课内部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有利于学生整个素养的提升,又能通过加强文化知识的熏陶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商务谈判课程为例,可以在课程中适当地介绍一些其它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诸如历史渊源、政府组织、主流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社会习俗、商务礼仪等;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讨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人的谈判风格,从而可以更好地认识中东人的精明、欧洲人的严谨、美国人的开放;甚至可以引入一些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如儒、释、道等思想与其它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思维方式、语言行为、交际风格等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跨文化交际类型之一的商务谈判中的表现,加深对自身的文化的了解。既能提高有关本民族的文化素养,又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它文化,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在商务谈判的所有因素中,文化背景是最根本的,它决定了其他方面,只有了解文化背景,才能决定谈判的技巧、时机和谈判方式,才能取得交易的成功(胡文仲,1999,153)。

4.4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

给高职商英学生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对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课程开设本身就突现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使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意识得以强化。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跨文化交际课程应更注重实践性与实用性。课程可以按照四个步骤安排教学内容:跨文化意识的觉醒、跨文化知识的吸取、跨文化情感挑战的应付及跨文化技能的获得。这四个步骤之间的关系是:(1)跨文化意识的觉醒是跨文化交际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2)跨文化知识的吸取是跨文化意识觉醒后学习者的内在需求;(3)跨文化情感挑战的应付是学习者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经阶段;(4)跨文化交际技能的获得是跨文化交际学习的最终目的。课程教学目的可以通过模式化、角色训练、表演反馈和训练迁移四个步骤来实现。

4.5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可以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实践性教学可分模拟性实践教学与田野式实践教学(field instruction)两类。模拟性实践教学指以虚构跨文化交际的场景来进行教学。具体的跨文化交际的任务应围绕商务活动来设计,比如建立贸易关系,进行商务谈判等。为了凸显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可以将交际活动设计成“任务包”。每个“任务包”都包括两个要素,即交际对象与交际目的。交际对象涉及具体的文化类型、风俗习惯、文化禁忌、交际风格。为了使交际更有效,学生需要迅速调动自己平时学得的关于该文化的知识,调整好自己的交际行为与模式。如对该文化认识不足,比如对其最基本的风俗习惯、文化禁忌等方面一无所知,就要迅速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因特网进行了解,以避免出现文化休克。交际目的涉及交际手段,比如书面语与口语的选择,以及使用何种文体,需要使用哪些词汇与句型等。每个“任务包”中应根据具体的交际对象与目的设置若干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而学生通过各种手段逾越了那些“障碍”,就意味着通过模拟性的实践教学,知识转化成了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了实质性的提高。田野式实践性教学(其实是一种隐性教学)指的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跨文化交际机会让学生直接参加跨文化交际活动,比如有计划地参与学校的外事接待工作,参加当地的国际商品博览会,去涉外商务单位实习一段时间等。必须指出的是,既然将上述活动看成教学活动,就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有监控,有指导,有评价。

5.结语

提升高职商英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关系到高职商英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关系到我国较高层次的劳动力的素质,而且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完满、人生价值的实现。在高职商英专业建设中能否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从教育教学能否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否坚持人本主义的原则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因此,高职院校商英专业必须进一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工具性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对教育的人本性予以足够的关怀,而想方设法提升高职商英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正是在教育教学中重视人文性与关怀人本性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Kim,Y.Y.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a systems-theoretic view[A].In S.Ting-Toomey & F.Korzenny(eds.)Cross-cultural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C].Newbury Park:Sage,1991:259-275.

[2]Gudykunst,W.B.&Ki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New York:Mcgraw-Hill,1992.

[3]Knapp,M.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Human Interaction.2nd ed.Holt,Rinehart & Winston,1978.

[4]Levine,D.&Adelman,M.Beyond Language.Prentice-Hall,1982.

[5]Samovar,L.et al.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adsworth,1981.

[6]Lange,D.L.Implications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ncipl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In R.M.Paige(ed.),1999.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篇(7)

一外语学科跨文化研究发展回顾

跨文化研究起始于“二战”期间。随着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多个国际性机构应运而生,如WHO、WTO、世界银行等,跨国跨种族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解决诸多跨文化问题,跨文化研究得以逐渐成形。美国文化人类学家EdwardT.Hall在《无声的语言》(TheSilentLanguage)中首次提出“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指来自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中的个人之间的交际,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科的诞生[1]。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被运用于语言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逐步相互依附。1972年和1988年美国东北外语教学会议(NECTFL)强调了文化教学对于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者的重要意义[2](张红玲,2007:161)。外语教学界开始普遍认同了解外国文化和进行文化比较是语言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从不同角度对文化教学进行探讨。此阶段把文化知识的学习作为语言学习的手段,文化教学知识依附语言教学。随着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的兴起以及英语的世界通用语特征的出现,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不再局限于英美文化传播的相关问题,研究者认识到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应逐步具备对学习者不局限于某一种文化的全球性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上Byram(1994)等人提出了一种将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3[3]。Kramsch(1998:3)认为语言表达、体现、象征文化现实,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文化是语言教学的核心,跨文化能力教学在语言教学中逐步凸显[4]。我国跨文化研究始于上世纪80、90年代,受Hymes等人的交际能力观的影响,外语教学的目的发展为如何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并明确地把文化列为教学的内容。随着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人们开始意识到语言教学必须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社会学、跨文化交际学以及文化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概念越来越宽泛,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包含在内。当前,伴随我国国力的强盛和文化的繁荣,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具有全球视野的宏观视角下,当前外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教学面临着教材设计、教学策略、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新问题。

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设计分析

(一)跨文化能力定义的变化和发展

跨文化能力的界定可以从人类学、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角度界定。在语言教学学者中,以下几个定义被认为更为适用。Ting-Toomey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交际者与来自其他成员展开有效协商,获得满意结果的能力。ChenStarosta认为跨文化能力是交际者在具体的语境中商讨意义、辨析文化身份,并有效得体地交际的能力。Kim认为,跨文化能力是交际者进行心理调整,适应新环境的内在能力。在诸多定义中,有一部分学者逐渐在原有西方跨文化理论框架中加入了本土文化的视角,从而丰富了跨文化能力的定义。如学者戴晓东和陈国明认为跨文化能力是建立跨文化联系,发展和谐互利的关系,一起成长的能力。其他一些日韩学者从东方文化的特点定义跨文化能力,认为这种能力是准确、细腻地体会他人情感,克制自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5](戴晓东2018)。当前,西方理论界主导的跨文化研究对东方文化推崇道德修养、重视情感因素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往往采取回避态度。随着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变化的新局面,非西方学者在跨文化研究领域所提出的携带着特定区域文化特征的理论与方法应逐步得到重视。纵观我国外语学界长期以来对跨文化能力教学的研究,均能体现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研究论点。高一虹(2002)提出跨文化能力包括文化知识、交际技能和移情的跨越阶段,和文化差异意识、灵活性与开放性以及生产性自我认同的超越阶段[6]。张红玲(2007)提出跨文化能力是培养包容态度,掌握知识以及运用它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包括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7]。杨盈和庄恩平(2007)提出以外语教学为中心的四个层面的跨文化能力的模型[8]。上述多位学者的观点均反映出我国外语学界对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以全球意识、跨文化适应、知识和交际实践层面构成。全球化意识是跨文化教学的基础,跨文化适应为中间层面,而有效的交际实践是跨文化能力的最终目标。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应具备的特点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跨文化能力的定义,相应的教材应以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适应性为目标,同时兼顾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外研社大学思辨英语系列教材为分析对象,探讨当前英语专业教材应突出哪些特征,以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根据我国学者高永晨(2006)所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学习应该包含知识、意识、思辨、态度、技能、策略六个维度[9]。因此,凸显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的教材应该涵盖上述几个方面。外研社思辨英语系列教材由孙有中主编,以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为培养目标。以精读教材为例,四册教程分别以“语言文化”、“文学与人生”、“社会与个人”、“哲学与文明”为选材主题,通过每册30篇文章学习,以达到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思辨能力的培养上,该套教材在每个单元设置了跨文化反思模块,以多样化的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的构建。其中以文化、社会现象对比类问题占较大比例。例如,对比中美校园霸凌新闻报道;对比中国和其它文化关于创世的传说故事;对比中外国家当代青年单身现象;对比中外人口迁移方面对于移居城市的选择标准,同时对比北京、巴黎和纽约的城市布局,分析发达国家对当今全球环境问题采取的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思路;在语言文化对比方面,以谭恩美小说节选为引子,引导学生对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和拉美人形象进行量化分析,进一步对比美国、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和中国少数民族自治政策的差异。纵观该套教材跨文化反思练习的设计,以中外对比、多国对比、多元文化对比为特征,为学生提供了多元文化视角,体现出英语学习不再以英美国家文化为目标语文化,更大程度地体现了教材的去民族中心主义和英语作为通用语学习的目标。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材设计应以英语作为通用语使用为出发点,帮助学习者逐步获取跨文化能力。

三英语作为通用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

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态势决定外语教育应当从原有的以目的语国家文化学习为中心,转向以目的语为媒介,传播本国文化及了解多国文化的教学目标。以文化自信为出发点,通过英语教育达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目标,同时又以目的语为工具,了解学习多元文化并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实现该教学目标,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当明确学习者的身份意识,在教学设计中突出文化对比和对话,指导学生运用目的语讲述中国文化。同时通过对比、比较发现了解他国文化,逐步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全球能力。

(一)本土文化传播教学

本族文化在跨文化教学中属于知识维度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仅注重传播西方文化,特别是英美文化中的一些显性文化符号,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反而对本族文化的表达缺少目的语的输入和输出训练,致使中国学生在和外籍人士交流时,对其援引的中国古典哲学、文化论点竟然毫不理解,不知《论语》、《庄子》中的名句英语如何表达,更遑论《易经》中的名句英译了。殊不知,中国典籍英译早在18世纪业已开始,经历了数个世纪的发展,中国传统儒道著作在西方国家阅读广泛。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典籍外译工作又迎来了更加蓬勃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英语教学亟需弥补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传播能力缺失的不足,逐渐加大本族文化传播的教学。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熟悉的中国文化比用英语表达他国文化具有一定优势。通过中国文化典籍英语译本、中国国家文化概况英文版的学习,不断积累有关本国文化的表达输出用语,不失为一种最为直接的教学方法。其次,设计多样化有关本土文化表达的教学活动,如地方风物演讲、传统文化介绍、成语故事英语解读等。通过此类活动,使学生在本土文化表达方面不断获得进步。

(二)跨文化能力教学贯穿听、说、读、写、译教学

跨文化能力教学贯穿高校英语教学过程的始终,从英语听说课程到读写译类课程,跨文化能力教学要求教师应将文化教学内容和语言教学内容并重,才能够达到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在各类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反映目的文化和本族文化不同侧面的素材,不但为学生展示英美主流文化,也要展示本国及其他文化内容。通过分析篇章进行语言文化对比,在词汇教学中融入汉语成语的英语讲解,并对比不同文化在语言中的体现。这样才能保证跨文化能力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多方位认知不同文化的信息渠道。随着目前教育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手段可以用来创设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场景。如Fantini所言,没有经历过第二语言学习的人,就不可能通过与异族文化的人进行交际来获取深刻的认识和益处。只说一种语言的人,纵然对异族文化有很多的了解,如果不经过亲身体验,那么他们关于这些语言文化的知识就只限于认知层面的努力[10](张红玲2007)。通过先进的虚拟VR语言实验室可为学生提供多种逼真的他国交际场景,诸如学校、机场、商务谈判、节日庆祝等虚拟场景,VR技术提供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的多文化场景,基本达到学生不出国门即可实际感受异域文化的目标。

(三)中国外语教育视角下的跨文化能力教学

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篇(8)

华侨大学2016年秋季开始招生的应用语言学专业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开课学期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2个学分共36学时。通过对这门课的讲授,笔者有一些对跨文化交际课程改革的思考和建议,总结如下,希望能对以后的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二、课程性质改革的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1]华侨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性质定位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目标指向是培养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目的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能力。

其实,跨文化交际可以做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理解。狭义层面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广义层面是指同一国家或民族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同一国家或民族内部也广泛存在价值观、行为习惯、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差异。广义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诸多方面有交叉的地方,如性别语言的差异、地域语言的差异等。因此,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对于社会语言学的学习和研究也将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最容易想到的是,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可以避免对某种社会语言现象的过度概括和刻板印象的形成。

众所周知,对外汉语教学和社会语言学都是构成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支柱性学科,而跨文化交际课程与两个学科都紧密相关,因此,学好跨文化交际课程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和社会语言学都有重要意义,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所以,我们认为应该修改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科定位,把它从专业必修课提升到专业基础课的地位更为妥当。

三、课程设置改革的问题

(一)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最终需要通过课程设置计划来体现和实施。而且,课程设置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华侨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新生入学即开始学习这门课程。主要考虑的是本课程在内容上比较浅显,主要是一些文化差异现象的简单介绍。而且内容上比较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这样的课程设置也存在问题,比如在内容上线条比较粗疏,受时间所限,介绍的多是宏观层面的差异。如果考虑到社会语言学研究方面,现有课程在细节层面的讲解和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

(二)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首先,要调整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实践内容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的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仅学到相关的知识体系是不完整的,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实践既有课堂外的实践,也有课堂内的实践。课堂实践内容的增加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第二,增加总课时。为达到课程培养目标,必须在课时安排上达到一定的量,才能真正获得良好的效果。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跨文化交际课程都是每周2个学时的课时量,约36学时。减去新生入学军训的时间,大约只剩下30个学时。在如此少的课时内既要让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基本上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2]所以我们建议最好能在大学三四年级增加开设专题讨论课和案例分析课,既要增加系y性理论的学习,也要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的练习。这样可以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课外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课堂学到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学习,才能学以致用相互促进,才能真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

所有的课程其实都在强调教学资源的建设,但是跨文化交际课程有其特殊性,其配套资源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教材资源建设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跨文化交际课程研究的对象为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文化现象,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因此我们应该在教材选择上特别注意内容的时效性,选择最新版的教材以讲授最新的理论及概念。与其他学科不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不同教材在内容上差异很大,固定选用某一种教材的做法是比较偏颇的,应该在综合多种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形成教师的教案,因此,此课程存在教材资源建设的问题。同时,任课老师还必须关注学界最新的研究动态,把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到教学当中去,例如多媒体技术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等。[3]

(二)视频库建设

音视频资源在现代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多媒体技术具有载体多样化的关键特征,其利用声、光、图像等功能从多种渠道传递信息,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要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更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特别是在非语言跨文化交际效果的展示上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

因此,跨文化交际课程特别需要音视频库的建设。把音视频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来了解其他文化的习俗、价值观的不同,教学效果要远远好于仅限于书面知识的讲授。音视频资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主题分类的片段集合。比如,在讲授刻板印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可把不同的美国电影电视中的华人片段集中播放,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人对华人整体的认知形象是怎样的。另一种是完整版的音视频资源,可供学生在课堂或课后欣赏,如电影《刮痧》、《上帝也疯狂》、《推手》、《暗物质》等。

音视频库的建设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程,需要把音视频资源剪切出来并分门别类,把主题相同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这不仅需要教师有耐心还需要有广泛的涉猎,才能从浩如烟海的视频资源中搜集到符合自己需要的片段。

(三)案例库建设

具体案例的分析往往可以以小见大,像解剖麻雀一样展示分析的过程,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很大。所以,跨文化交际课程要重视案例库的建设,而且最好是真实的案例材料。案例教学在国外备受推崇,但在国内尚未普及,教学效果也不太令人满意,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案例库建设的落后。

案例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单人开发案例和建设案例库是不可想象的。国际知名的案例库无一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案例开发的主力又应该是一线教师。只有一线教师才能深刻理解案例教学的需要,从而编写出满足要求的案例。因此,必须组织一个教师团队来共同建设案例库。

成熟的案例库可以提供丰富的案例供教师挑选,案例的真实性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注意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相结合,就可能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跨越”到“超越”层面的飞跃。[4]

五、教学方式改革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改革的原因

跨文化交际课初级阶段较多是从认知层面讲授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我们可以将教学过程总结为“知识传授―知识内化―知识输出”的线性模式。这样理所当然会将知识传授视为重中之重,但仅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师生之间必要的互动性和启发性。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教育面临着知识生态的深刻变化和职场需求的转变。特别是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和来往的增多,使用基于线性思维的教育模式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已经无法适应知识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不可能做到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完全部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过程不能只是教师的讲授,还必须保证一定量的实践课或练习课内容。贾玉新(1997)[5]指出,应该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几个方面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实践和练习,可以从情感和行为层面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改革的选择

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受学时所限,跨文化交际课程涉及的内容又比较广泛,很容易形成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因此要改革教学方式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知道在知识爆炸的年代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而是要结合练习实践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同时要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鼓励他们开展富于应用性、思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其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交际环境营造者、学习指导者和学生潜力挖掘者等多种角色的转变。

另外,还需要在高年级设置专门的案例讨论课,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案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和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这也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案例分析属于开放性问题探讨,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经常可以发现当前理论的不足之处,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这也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相应地,我们也需要在考试方式上作出一定的改革。考试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考核应该增加实践内容的成绩占比,减少纯理论知识的占比。

另外,在考试手段上也应该多样化,可利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的事例分析总结,然后上升到理论认知的高度。

六、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课程,跨文化交际的历史是比较短暂的,但是其重要性却是无可取代的。讲好跨文化交际课,不仅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培养,也有利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重视程度,在课程性质上由专业必修课调整为学科基础课。还需要提高实践内容在课程中的比例,使讲授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同时,还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配套教学资源的建设,融合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于课堂教学之中,使这门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2]张春燕.关于“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设计的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4).

[3]何高大.多媒体技术――跨文化交际的革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

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篇(9)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发展,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更注重对学生就业、实用性方面的能力培养。面对很多学生学习完了英语仍有可能无法很顺利地与地域性英语使用者进行交流的情况,以及在教学中中国学生容易受到本土语言思维影响的特点,近些年来大学英语的学术领域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了要培养我国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在高校课堂上对不同文化进行详细介绍的新要求,注重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更多地给予课堂中的文化教学、不同国家文化现象的介绍,以及鼓励学生进行多样性的英语学习。大学英语教学中的ESP模式可以满足大学英语教学为社会培养实用型语言人才的目标。

当前,进行跨文化的英语教学中,已经有很多教师在探索语言教学与大学生的主修专业课程进行具体的教学结合问题,从而形成了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的教学实践与尝试。这种教学模式整合了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学习的资源,融合了各自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从内容到语言运用方面都运用了整合型的语言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跨文化的内容设计,需要通过这种专门用途的英语内容与理念的植入,从而很好地将本来与本专业不相关的内容植入到学生关注的领域;或者对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其他细节文化的教学等,都可以促进学习者用英语语言完成语言教学目标,帮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从而高效率地获取语言与自身主修学科领域的综合文化知识。

目前我国高校中的ESP课程还处在探索阶段。对公共英语的学生进行ESP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仅是进行跨文化英语教学的组成部分,还是探索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内容设置、综合型人才目标实现的有效尝试。当前,充分运用ESP方法对学生所学的课程进行综合性的设计,还可以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多地给予课堂中的文化教学、不同国家文化现象的介绍,以及鼓励学生进行多样性的英语学习。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仅仅对上述方面进行足够的重视还是不够的,因为不同专业的学生会本能地对一些英语学习中的困难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对一些非常琐碎的语言文献细节,可能会感觉到未来用不上,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可能会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时感觉不必要研究那么细致、深入,因而致使自己学了多年英语后仍无法顺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妨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ESP模式可以满足大学英语教学为社会培养实用型语言人才的需要以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笔者认为,通过研究国内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双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方面,在设计的具体内容与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关系方面也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一般而言,双语课程不被视为语言课程,而专业英语课程中的跨文化视野与内容设计则可以算作ESP性质的综合课程,因此,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必要的ESP课程体系设计是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键问题在于,英语教师在课上、课下学习中需要组织中国语言情境下的大学生参与多种不同英语学习、练习、交流的具体情境,通过课堂上的ESP课程内容设计,课下的积极实践与多媒体的运用,实现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跨文化学习与语言运用的综合性目标。

二、如何进行高校英语教学的跨文化培养

通过教学实践得知,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行培养:

1.应该针对我国各个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学生现状、学科、课程现状、教学模式、方法现状以及学生课下学习情况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在摸清这些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学生未来应该具备的综合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从而对英语教学、应用语言文化学等课程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实践性运用。

在教学中,应该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分模式作为统领全部学习、教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理论的有效性和具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认识到教学对象、教学情况、教学目标的实际情况,可以有效地针对上述现象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并且,高校教师能够依据这些不同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和课堂内容设计、风格设计等。

2.高校英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非专业、专业英语的综合教学,就是让所谓的非专业学生具有专业的学习能力,拓展自己的学习思路、内容领域,让专业英语的学生具有跨文化的视野,从而最终形成学生在语言、文化与交际等三位一体的能力效果。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虽然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应以培养各类不同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运用能力以及具体文化学习能力为目标,但是实际的跨文化教学中,课堂只能是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鼓励、支持学生在课外通过课外阅读、电影、网络等诸多媒体渠道对许多具体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吸收。但是各国英语文化都有其自身特点,如何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并且形成高效、主动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在整个学年的授课计划中列出导读或者学习指导提纲,给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提供一定的明确性和指引性。学生的跨文化视野是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因素,也只有通过英语课堂和课下的跨文化学习才可能得以实现。

笔者曾对自己较为熟悉的吉林大学中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问题进行了多次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调查,最终了解到跨文化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程内容设置和阐述形式方面存在多年的问题:教师往往更为注重的是语言教学、文本教学,没有更多地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层面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地域文化等进行了解,从而使得很多时候学生更愿意在学习中从事其他方面、形式的学习。因而,笔者认为,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中必须更新教材,或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教材、课外阅读教材的编写,注重对英语国家不同文化内容的植入,而不仅仅是英语的语言教学。

3.学生在课堂上的文化学习与语言运用情况不够理想,事实上说明了当前英语教学模式已经很单调、很僵化。

教师的课堂英语传授情况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因而存在着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这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言,是有很大影响的。笔者认为,课堂英语教学中影响学生英语文化知识学习的主要因素有下列几个方面: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认识程度、不太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对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不同观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与学生了解国外文化信息来源的具体情况包括是否便捷、精力情况以及海量信息的精选等。

笔者认为,不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其对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观点对其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影响是最大的。因而,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强调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应该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兴趣性的教学,改变传统的认为英语学习应该是书本的、语言的情况,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彼此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辅以多媒体进行文化现象的讲解与认知,并在课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教学平台的互动。

影响教师进行跨文化教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学的态度、教师对其内容的主观认识、教学方法的选择、补充教材中内容的编写与选择、教学时间分配、学生对其课程教学的兴趣或态度等等。其中在跨文化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师的影响是最大的。因而,教师应该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体系下进行积极主动的模式变化、方法选择,应该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责任感,从而在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时充分体现出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意识和激情。

4.大学英语的跨文化教学中还需要构建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三个层面的内容体系,需要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多种思维、不同方位的培养,推进整个实践体系的建设。

这个体系中需要明确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内容在本土文化与英语文化、英语功用与人文性以及英语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具体关系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地提出一系列的课上、课外学生进行英语文化学习的有效策略,从而帮助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逐渐树立语言、文化平等观念,消除当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具体影响,树立学生进行跨文化英语学习的自觉意识,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大学教师在进行英语跨文化教学中,还需要针对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师自身所具备的跨文化综合素养以及教师对跨文化教学的教学实践、英语教材中关于文化内容的比例和呈现模式等等方面的传统问题进行改革,从而达到自下而上的英语教学改革,推动大学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中对内容的多样性、学习手段的多样性的探索;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解决当前英语教学理念模糊、教学目标不明确以及教学中文化内容欠缺等问题;此外还需要针对大学中英语教学环境的不足、改变学生以往受应试教育影响而产生的偏见,具体针对中西文化差异、中西语言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深层的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等,对跨文化内容进行不断的修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总之,笔者认为,跨文化视野的培养和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需要面向中国高校中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以及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两个不同群体。在针对不同学生进行英语语言课程体系知识授课时,应该在第一阶段中以共核的语言和宽基础的英语知识基础为主要授课内容和活动、文化情境植入的对象,可以分两个学期修习完;第二个阶段的ESP课程设计中,需要强化专业性,进行“专门性”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形成更高阶的ESP课程,最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修两个学期的更高阶段的ESP课程。

参考文献

[1]贾冠杰 中国英语再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3,(03)。

[2]吴小丽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发展,2013,(02)。

[3]陈俊 “中国英语”教学本土化现状及途径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06)。

[4]贺子夜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及跨文化交际深层障碍解析[J].科技信息,2011,(11)。

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篇(10)

一、引言

时至今日,世界已然成为一个地球村:全球性的经济、市场、媒体和文化等。为了使两个或者更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群体更好的互相了解,进行有效沟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跨文化的研究。作为涉海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即将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突和涤荡:船员来自于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船舶本身又不断的游走在不同的环境和地域文化之中。一条船舶的安全和谐运行有赖于其文化的主体——船员对其他文化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可能承认并克服种族优越感、不适宜的成见、偏见和歧视,使得船员个体文化更有效融合和船舶整体文化意识的快速建立。

二、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

基于语言学家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设计问卷,本研究采用无记名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海洋高校涉海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对象包括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2010级各两个班,共122人。有效问卷收回份数为120份。结合以专访的形式向随机抽样的部分学生进行咨询,了解他们的学习现状,调查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跨文化方面的问题,认真听取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问卷及访谈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学习基础好的院校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比其他院校的学生要高,可见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受到英语能力的直接影响;但部分入学成绩低的学生在问卷测试时的高分数则表明英语能力不是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唯一因素。鉴于学习基础稍薄弱的院校采用的是大班授课,内容多偏向于大众话题,虽然学生会积累一定的交际知识,但由于疏于练习,渐渐淡忘;与此相比,有条件聘任外籍教师的高校,轻松营造一种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氛围,便于学生获取交往,交流及办事的跨文化意识,在与外国人交流时的心理负担也是比较低的。

三、本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为了使海洋高校涉海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具备如下的能力“有多元化的,随情景而变的言语能力,并且能够理解不同语言模式下的言语意义,能对体现社会文化差异的语言模式有超语言的理解能力”(Magnan&Walz,2002),笔者结合上述研究所得的现状及结果分析,对英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过去传统的从学校到教室、从书本到课堂的灌输式教学已明显不能适应现代海洋高校涉海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改革和素质提升,在设置课程时要文理兼顾,在教学过程中灌输人文知识,介绍英语交际习惯和行为方式,分析语言句法篇章的差异,同时兼顾拓宽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使学生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跨文化交流基础知识。可以把现有的理论型教师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进行培训,使他们开阔视野,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内涵,从而深化教学内容,使融入了跨文化元素的教学更具有活力和实用性。

(二)多角度营造跨文化氛围

学校及任课教师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营造跨文化氛围,比如聘任专业外籍教师,邀请其定期举办侧重于异域风俗人情社会习俗的讲座,组织英语角,开办英语话剧节和开设英美文化大片鉴赏,西方礼仪培训等课程,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去广泛阅读英语期刊广播,英美原版电影电视剧,作为志愿者参与国际性的博览会等,使学生更充分的接触多国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识及交际能力。学校可以在体制上制定明确的跨文化教学大纲,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普及跨文化交际知识,并保证外籍教师一起参与集体备课,随时提供跨文化交流学习机会。

(三)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输入,以科学发展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培养良好跨文化意识

当今文化的发展,必定是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结合。文化是人类的财产,人类的交往提供了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因此文化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中国本土文化当然是不能丢弃的。以中国本土文化为本,努力提高中国本土文化的竞争力,有信心地、客观地、包容地审视外来文化,接受跨文化差异,以更好的认知、了解和理解目标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有益于自己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进行平等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四、结语

在这多文化,多语言的后现代社会,提高和发展海洋高校涉海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既是专业需要也是时代要求。在愈来愈重视跨文化交际教学同时,我们也要对自我的文化更深刻的了解与思考,才能从文化的角度去教语言,使语言与文化相得益彰,并驾齐驱。

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篇(11)

一、引言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据我国的外语教学情况,高一虹提出文化的“跨越”与“超越”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两个层面。跨文化敏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效果。由此可见,提高跨文化敏感度对完成文化的“跨越”与“超越”是必要且有益的。

Chen和Starosta将“跨文化敏感”界定为“个人在理解和欣赏文化差异的态度上,形成的一种积极性情感,使之跨文化交流更为准确有效” 。由此可见,跨文化敏感是一个动态的多维概念。随后,Chen和Starosta进一步提出跨文化敏感包含六个要素:自我尊重、自我监控、思想开明、移情、交际参与和理性判断。根据这六个要素组成的概念框架,他们开发了“跨文化敏感度量表”,他们应用该量表对美国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量表的Cronbach alpha系数为0.86,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本研究拟采用该量表探讨中国大学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的现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466名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Chen和 Starosta 设计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进行定量考察。此量表代表并反映跨文化敏感的五个因素: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以及交际专注度。

实测时,此量表整体信度(Cronbach)为0.718,是可接受的信度系数,说明该量表的内在一致性较好。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为了考察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现状, 我们对跨文化敏感度及其五个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见下表。该表显示: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标准差为0.26691,平均值为3.5477,大于3。根据问卷的设计,分数越高,说明被试的跨文化敏感度越高,区分“高”与“低”的临界值是3分,代表“不确定”。可见,整体而言,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异质性较小,大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持相对积极的态度,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敏感度,但还不太理想,有待提高。

在跨文化敏感度的五个因素中,研究对象的文化差异认同感(M=4.0250)和交际参与度(M=3.7477)最强,交际专注度(M=3.4657)不强,交际愉悦感(M=3.1688)和交际信心最弱(M=2.9712)。这说明总体而言,大学生思想开明,能够尊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各种文化差异,愿意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但是,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大学生的观察力不够敏锐,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都有待提高,他们无法充满信心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无法融入跨文化交际中,无法享受到其中的乐趣。这很可能是因为一方面,文化错综复杂,涵盖面广,难以全面系统地学习;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一直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然而当今外语教学的重心仍然停留在听、说、读、写、译方面;再者,大学生缺乏实际跨文化交际经验。

“跨文化敏感度”描述统计量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大学本科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进行定量考察。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文化差异认同感和交际参与度最强,交际专注度不强,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信心最弱。

本研究有助于教研人员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状况,进而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时抓住重点。鉴于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还不太理想,学校和教师要加强跨文化课程的设置,要使学生意识到提高跨文化敏感度的重要性,要为学生创造真实跨文化交际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跨文化交际中去。此外,要特别关注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要使他们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能体验到交际的愉悦、获得交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高一虹.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27-31

[3]彭世勇. 跨文化敏感: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比[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29(1): 171-176

[4]Chen, G. M. & Starosta, W. J. 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J]. Human Communication, 1997, 1(1):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