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1 07:32:20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1)

【基金项目】郑州轻工业学院青年教师教改项目;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改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49-01

随着我国烟草行业的快速发展,烟草企业对烟草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烟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为适应烟草行业对烟草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并对相关课程进行了调整。《烟草原料学》作为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的一门重要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重新修订教学计划、构建课程体系。

一、《烟草原料学》课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烟草工程专业(方向)是郑州轻工业学院的一个特色专业,《烟草原料学》是烟草工程专业(方向)本科生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烟草原料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烟草概述、烟草栽培、烟草调制、烟叶分级、烟草病虫害、烟叶初加工、烟叶发酵等,其核心是研究烟草原料,旨在为卷烟工业合理利用烟叶资源以及加工烟草奠定基础[2]。

《烟草原料学》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涵盖内容多、知识点零碎、知识面较宽、知识层次复杂,并且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于培养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学生解决烟草原料生产方面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2011年,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烟草工程系制定了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3]。采取“3+1”培养模式对本科生进行培养,即学生3年学习理论知识,1年进行生产实践。理论课总学时有所减少,《烟草原料学》课程学时大幅度减少,由于本课程内容较多,如果按照以往的进度授课,势必会出现授课时间紧张,甚至在规定学时内课程内容讲不完的问题。

二、构建《烟草原料学》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为了保证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进行,同时保证和提高《烟草原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这客观上要求重新构建《烟草原料学》课程体系。

1.“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客观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制定的重大高等教育创新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4]。“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5]。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客观上要求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构建课程体系。

2.烟草学科发展的需要。为促进烟草学科的发展,烟草工程系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确定了《工程制图》等16门课程为烟草工程专业(方向)本科生的主干课程,同时确定了《烟草原料学》等8门课程为烟草工程专业(方向)本科生的核心专业课程。为了保证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进行,构建《烟草原料学》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促进烟草学科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重构《烟草原料学》课程体系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科学构建课程体系。《烟草原料学》课程组根据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烟草企业对烟草原料生产和初加工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并与前后课程很好地衔接,科学地构建了《烟草原料学》课程体系。根据知识的相关性,可以突破章节的限制,使联系紧密的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最终将本课程分为烟草原料概述、烟草原料生产技术、烟草原料初加工技术等3个知识模块。

烟草原料概述包括烟草生产概论,烟草类型和烟草制品类型,烟草生物学基础,烟草与环境,烟草的产量与质量,烟草的营养与施肥,烟草的种植制度;烟草原料生产技术包括各种类型烟草育苗技术、栽培和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调制技术;烟草原料初加工技术包括烟叶分级原理与技术、打叶复烤技术、烟叶储存与养护技术等。这样使《烟草原料学》课程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化,更具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

四、优化《烟草原料学》课程内容

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后,由于实践教学学时大幅度增加,理论教学学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烟草原料学》课程学时也由原来的60学时减少为54学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对《烟草原料学》课程内容进行优化。

1.对《烟草原料学》课程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或重叠部分进行优化。例如烟草的起源、烟草制品的类型、烟草化学成分的特点等内容,经常会出现同一个知识点被不同老师在课堂上大篇幅、反复地讲述。根据这些重复或重叠的内容在不同课程的重要性,与相关的专业课老师进行交流,老师可以根据需要合适讲解,这样可以避免部分教学内容被反复讲解,消除学生反复听同一内容而产生疲倦的现象。

2.对《烟草原料学》课程中数据资料较旧、且占用篇幅较多的内容进行优化。例如烟叶和卷烟产量、烟草种植区划、烟叶分级的沿革等内容,有些数据资料已经过时,不易将这些内容作为授课内容,简单介绍一下即可,应及时补充最新资料和最新研究进展。根据选用教材和阅读资料认真加工、去粗取精、科学取舍,从中选取科学的、先进的、实用的资料作为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既达到一定的广度深度,又达到一定的精炼程度。只有这样,授课时学生才可能不会因数据资料过时、篇幅较多,而感到没有意义、不感兴趣。

五、构建《烟草原料学》课程体系的效果

《烟草原料学》课程组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课程组通过对《烟草原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消除了部分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复、个别资料过时等不合理现象,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做到了在不过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和不影响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参与工程实践活动,保证“3+1”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六、结束语

为适应烟草行业对烟草原料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配合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开展,《烟草原料学》课程组通过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于做好《烟草原料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促进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佛琳, 赵正雄, 杨焕文, 等. 适应新形势下烟草行业人才需求的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 2008, (4): 51-53

[2]刘春奎, 蔡佳, 闫克玉, 等. 烟草工程专业《烟草原料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 广西轻工业, 2011, (3): 131-132

[3]刘春奎, 王建民, 杨靖, 等. 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研究与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 (52): 206-207

[4]季沛, 韦钢, 杨宁. 应用型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J]. 教育与职业, 2012, (6): 39-40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2)

我校自2009年9月开始实施新课标教学以来,不断探索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我积极参与,并根据学校处于草原地区,草原文化需要得到传承和弘扬这一现实,确定了以草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用了近两年时间,完成论文《以内蒙古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这期间,我在2012届学生中进行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教学尝试:带领学生观看视频《奇妙的草原文物》、《鹿皮图的秘密》、《嘎达梅林》等,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写读后感,使学生了解草原文化、草原英雄,培养他们热爱草原,尊重、热爱草原文化的情怀;参观乌力格尔博物馆,了解草原文化的保护、传承等。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普遍感觉收获很大,我对开设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便很有信心,于是在学校的“课程超市”推出了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授课对象是2013届的学生。但学生选课的结果却在我的意料之外:由于选课人数没有达到开课所需的数量,因而课没有开出。这样的结果令我很失落,同时也促使我进行反思。

通过与2012届的教学情况对照我发现,同样的主题如果呈现方式不同效果就明显不同:2012届的学生是通过一系列直观生动的画面和人物形象感受草原文化,2013届的学生接触到的是抽象的草原文化的题目,没有清晰、明确的、可感知的印象。2012届学生感觉收获很大,2013届学生选课人数却很少。

二、兴趣对接

在分析自己开设校本课程得与失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兴趣问题是校本课程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校本课程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兴趣对接。

所谓兴趣对接是指教师兴趣与学生兴趣有交点或交集,师生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不仅关注相同的问题,而且喜欢同样的问题呈现方式。可见校本课程问题的关键是相同兴趣的问题,从这样的视角看课程,国家课程(全国)、校本课程(全校)、微型课程(全班)兴趣对接的难度依次降低,因为范围越小找到共同兴趣的难度就越小。微型课程的优势显而易见。

作为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当中,走进学生的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学生。而且教师要自己培养广泛的兴趣,并对学生兴趣进行正面引导,这样容易实现与学生的兴趣对接。开发微型课程,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使教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反思后再尝试

有了以上认识之后,我把能否实现兴趣对接作为微型课程的选题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我选定“品读名家诗词,评说风流人物”作为2013年微型课程的课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于世界之林独树一帜的当数诗词歌赋了,无论是律诗还是词阕,均有着无穷的魅力。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平平仄仄中使人感受到诗词的韵律美,这也是中国文字所特有的。古典诗词中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容,特别是咏史诗。著名学者陈寅恪更提倡“以诗证史”,通过阅读咏史诗可以帮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认识历史。

诗词的特点使以诗词传史的方式成为师生兴趣的交汇点,容易实现兴趣对接。而且这种方式体现“文以载史,史以文传”,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感受到诗词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产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文化自豪感。

在历史教学内容上,可以结合名人诗词了解、认识历史名人:用李白的《古诗五十九首(其三)》和许浑的《途经秦始皇墓》解读秦始皇,用王的《咏汉高祖》和胡曾的《沛宫》解读刘邦,用杨亿的《汉武》和罗邺的《望仙台》解读汉武帝,用王安石和秦观的《司马迁》解读司马迁等。无论诗词作者还是评价的人物都是非常著名的。

选课和上课的结果都证明,我们对微型课程的认识是正确的。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3)

1.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型人才的需要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再是应对考试,而是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参与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2.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需要

我国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医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更是让我们受益终身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相结合,成为目前我国学者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中草药课程在小学校园的顺利开展,可以提高社会各界对于中草药文化这一传统文化项目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我国中草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让小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主动参与到中草药的养殖与制作过程中,认识中草药的特性和作用,能够激发他们对中草药文化的热爱。

3.学校校园文化特色的需要

学校作为一所新兴学校,更要在新课改理念和目标的指导之下,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尽学校员工之所能,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标兵。课题的研究引领学校将儿童本位下的中草药文化的教学作为我们的校园文化特色,因此,必将致力于通过校本教材知识和户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掌握传统中医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切实服务,真正地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确立标杆性的校园文化特色。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国家教育部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概述中表明,修改原则第一条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各学科的教育契机渗透德育;第二条原则是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并在修订后课程标准主要变化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则是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由此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现在,中华传统文化包含很多,其中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融合了哲学思想,医疗保健,植物学等多种科学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其丰富的内涵受到全世界的注目。

关于中医药、中草药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实验在全国各地均有一些零散的研究,但并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北京市亦庄学校的陶景琳、周京媛、赵阳三位老师发表在《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02期上的《培养小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的实践研究》一文中阐述了学校2012年立项该课题,从学校实际出发,著眼于学生整体发展,依托学校地域优势,实施特色教育。通过种植等一系列研究活动对中草药的药理认识和未治病理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也通过中医药文化的认知感悟我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上海张江高科实验小学的娄华英老师在《上海教育》2015年Z2期上发表的《开发小学中草药植物探究课程的探索与实验》一文中提出了他们学校依托地理位置――张江高科技园,学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居住在张江高科技园的孩子,随着园区的发展,学生家长的群体也在发生改变,其中不乏在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孙桥农业园区等生活工作的家长,这些资源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方便了课题的有效开展。

苏州吴江的芦墟实验小学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城市化进程中小学生态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其中也开发了“分湖百草园”这一生态教育课程活动资源,通过种植基地,供学生观察认识,动手实践等一系列课程资源,让孩子们对中草药这一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简单应用与身边生活中,实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理念。

由此可见,中草药等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已渐成趋势,但是在全国各地均是一些零散的研究,并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所以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实践研究推广,让中华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研究价值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中草药

中草药(英文名:Chinese Traditonal drug)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

2.中草药课程

中草药课程属于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是指学校根据课程计划,从所拥有的区域资源出发,以对中草药植物特征的认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学生的现场观察、动手尝试等路径,运用探究的方法实现课程目标的探究型、拓展型课程。

3.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是指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经验和情感需求,真正认识儿童,发现和引领儿童。站在儿童自我需求和自我发展的角度,让儿童自主地认识、选择课程并主动、积极地体验课程内容,从而获得适合的成长。学校和教师的任务是要为儿童这种自主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丰富的资源,使之愿学、乐学、会学、学好。

4.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的实践研究

这里是指学校从关注儿童的视角出发,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一切站在儿童的角度上,为儿童自主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丰富的资源。也就是通过引导学生的现场观察、动手尝试等路径,运用探究的方法培养儿童对中草药植物特征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在生活中的简单运用,感受中草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对中草药文化的热爱。

(二)研究价值

1.通过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的实践研究,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中草药的养殖与制作过程中,认识中草药的特性和作用,有利于感受中草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中草药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2.通过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的实践研究,可以打通“学校特色文化”“校本课程”“课题研究”三块壁垒,使它们三位一体,建有品味的校园,塑有品格的教师,育有品行的学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三、理论依据

1.“做中学”教育理论

杜威强调人们应当从做事里面求学问。孩子应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和发展自己。杜威提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孩子的活动能力, 使孩子认R到他的社会遗产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实践。” 可见,杜威的 “从做中学”强调的是要以孩子的现实生活为依附,即从孩子的现实生活出发。 正如杜威所指出的那样,学校相互联系的枢纽不是科学,不是文学,而是孩子本身的社会活动 ,这样的社会活动就是从做中学。所以以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开发作为校园文化特色的学校,正是以杜威的做中学教育理论为依据的。

2.儿童本位理论

教育学领域的儿童本位说,即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是指课程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中国儿童中心说,在儿童教育中被称为“学生本位”,与之相对的是“教师本位”,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的实践研究正是一切从儿童本位出发,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引导儿童去主动参与、探索研究,建构自己对外部信息(中草药)的知识认知。

3.“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理论

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点看,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全面发展,要求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基于人的需要的多面性和多层次性而提出的新要求。这一点无疑是要求我们学校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并不是止步于书本的“呆子型”人才。因此,学校开设的中草药课程就是要让学生面向丰富的社会生活,通过实践、调查、参观、访问等多种活动去了解社会、走向社会,使教学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内,而是走出教室,走向校园甚至走出校园。教师也不仅仅是学校老师,而是社会专家、家长、学校老师和学习伙伴的有机结合;教材也从传统的课本中突破出来,发挥校本教材的作用。

4.课程改革理论

当今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以校本课程来激活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教育理论证实,结合学校实际,开发以校为本的课程能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将来的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必定是多方面的。只有良好、有益的学习环境才能成就这一未来人才的素质要求。我们蝶湖湾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和周边中医院的优势,开发中草药课程,定会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工作抓手。通过此抓手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乃至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

四、研究目标

1.学生培养目标

本着“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一观点,从站在儿童自我需求和自我发展的角度,以小项目引领的教学方式着手,通过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中草药实验小项目,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开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地体验课程内容,逐渐掌握粗浅的中医学小知识,为以后的生活活动提供一定的帮助。

2.教育研究目标

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理念,通过研究,探究适合小学生实际情况的中草药学习内容、教学教案、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从而让中草药课程能够具体落实到小学课堂中,让学生主动地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

3.教师管理目标

本着“用行动来收获” 这一价值取向,通过组织教师参与研究,整体提升教师的中草药文化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使老师们真正成为智慧型和实践型的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五、研究原则

1.实践性原则。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在实践中培养能力,是本课题的基本思路。因而在课题实施中,我们强调杜威先生的“做中学”理念,把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2.综合性原则。弱化学科界限,改变单纯以学科的逻辑来组织教学的做法,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强调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锻炼,提高运用各科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整体发展。

3.全面性原则。学校全体师生参与,全程教育是本课题的宗旨。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并通过活动,让全体学生都受到教育,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开放教育空间,开放教学内容,开放学习心态,培养开放型人才。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询有关文献,对我国在校园普及中医文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进行一定的借鉴,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通过我国某些省市的学校开展中医文化课程的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分析在将新时代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相结合这个课题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提出科学可行的措施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3.实验法:关于开展《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还是要通过具体的实验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因此,学校决定在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实施设想的基础之上,以不同年级段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对其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教训。

4.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自己学校和其他学校开展该课程的具体情况,分析彼此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借鉴其他学校优秀的经验,并不断改进自己学校存在的问题。

七、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课题研究思路

由学校教科室带头,依托全校各科室的力量,精选学校的骨干教师组建课题组,从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入手,整体思考研究内容,分工落实研究任务,逐步达成研究目标,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修正。基本从以下几步落实:环境布置(文化熏陶)――课程引入(系统教学)――实践拓展(认知升级),最终形成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的系列实践研究体系。

(二)课题研究内容(子课题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是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下分五个二级子课题: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筛选的研究;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师资培训的研究;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实施的研究;基于和立场的中草药课程学习评价的研究;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校本教材编写的研究。

1.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筛选的研究

在结合江南地区的土壤和天气的情况下,我们在创建学校中草药特色的基础上要对中草药进行一定的筛选,选择适宜江南地区生长的并且要适合儿童学习的中草药,一些难度较大的高寒或者是湿热环境下生长的中草药我们只能摈弃,或者就做一些了解就可以。我们是要进行种植与研究的,因此要考虑四季分明的特点,比如常见的春季的马兰头、蒲公英,夏季的海州常山,秋季的野,冬季的白术……选一些贴近儿童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进行研究,这样他们也易于理解和接受。

2.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师资培训的研究

由于不是科班出身,老师们对于中草药的认识几乎是零基础,为了更好地为以后的研究做准备,我们会采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来对老师进行培训。结合周边中医院的优势,定期委派老师去中医院的中医基地学习培训;同时学校会长期聘请一位中草药种植专家与一位中医药理学专家作为我校的专家顾问,来对我校老师做中草药方面的相关指导。

另外对于国内外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校本课程实践研究的现状作文献研究,并通过派遣骨干老师去参观和学习周边(如江、浙、沪)等一些对中草药校本开发有一定经验的学校,借鉴他人的学习成果,弥补自己的不足。

3.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实施的研究

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堂构架主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校园中草药实验园为载体,将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与课外具体实验操作相结合。以中草药为介质,对接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型课程的知识点,开阔科学、艺术等拓展型课程的专题面。具体设想如下:

(1)以“感受中医文化――认识中草药――种植中草药植物――制作中草药产品――运用中医药知识”作为小学中草药课程的五大学习流程和板块,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将“以中草药实验园为载体,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与课外具体实验操作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构架运用到每一阶段的中草药课程学习中。不同阶段小学生的关注点和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学校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阶段教学策略。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进行循序渐进的推进。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刚刚走进校门且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我们主要以教导其认识中草药为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针对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对中草药植物的生长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便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针对三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开始让其了解中草药的药理,中药有四气五味,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针对四年级的学生,中草药课程教学可以围绕中草药的种植展开,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针对五、六年级的学生,在以前已经对中草药的外形特征、生长方式、药理作用进行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则可以以中草药产品的制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进而培养学生对中草药的运用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且好奇心较强,因此教学内容必须是与小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能够引起其探究兴趣的生活味性内容。

4.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学习评价的研究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不仅可以了解该课程的教学效率,还能够通过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具有重要的总结和指导意义,因此,评价机制的构建在课程设计中尤为重要。但是,如何才能够让评价机制更为科学合理,从而更加精准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问题呢?那么就要依靠评价方式的选择和综合。由于中草药课程的特殊性,我们要考察的不仅是学生对于中草药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考察其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的有效运用,因此,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1)过程评价和目的评价相结合

学习效果固然重要,但是学习态度也不可或缺。分数不能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因此一定要重视过程评价。首先,由于中草药课程涉及中草药的种植,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学校需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反复探究,因此,教师务必要求学生以“完成一种中草药植物的种植”为单位,实时记录其“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开展种植――养护过程――成果展示”的整个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也在不断肯定和否定自己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其次,针对某次中草药实验,教师务必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记录,从而贯穿“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果――总结分析”的整个实验过程,从而通过实验来证明某个假设的对错,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能力。这样的过程评价相较于直截了当的目的评价更加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

(2)笔试评价和其他评价相结合

笔试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评价方式,但不能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还要结合其他的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例如,种植情况评价,课程开始阶段让每个学生种植一片中草药植物,课程结束之后考查学生的种植情况,按照植物种植情况的好坏给出评分;制药情况评价,让学生制作某一种中草药产品,按照制作速度和产品优劣的综合情况给出评分等。结合不同评价方式的分数,按照平均分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评价。

5.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校本教材编写的研究

开发与之相配套的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的指导,为师生开展中草药课程的学习提供参考和帮助。对于中草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教师要及时总结和提炼,针对不足提出新的建议和方法,并进一步研究和修改课题,为课题的完善而努力。

以上内容由课题组成员分工承担相关子课题的研究,有些方面的研究还要根据不同年段、不同学科的特征,再分解子课题进行研究。

八、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6.3~2016.12):确定研究课题,收集相关资料,认真填写申报评审书,向上级主管部门申罂翁狻

2.实施阶段(2017.1~2020.1):根据制定的研究方案开展相关研究活动,进行过程性管理,分学期进行阶段成果总结,重点完成相关研究任务并撰写相关个案。

3.总结阶段(2020.1~2020.9):整理、分析过程性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搜集课题研究中的原始资料,汇编成册。撰写研究总报告,组织结题。向上一级教科部门递交结题评审表和结题报告、结题原始资料。

九、保障措施

1.明确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相关奖惩制度,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2.积极争取上级教科部门的关心支持,经常邀请教育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来校指导;积极向市内外有关学校辐射,与相关学校开展协作研究,取人之长,补人之短。

3.落实相关经费,建立科研专项基金,保证研究活动、教师培训和成果总结推广的所需费用。

4.建立总课题研究和子课题研究资料,采用文字、图片、声像等多种形式搜集过程性资料。设立课题管理小组,定期检查研究进展情况。

5.设立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研究工作室,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和职责,落实子课题负责人。

6.利用学校《教学反思集》,及时收集、整理教师研究过程中的教学随笔,定期编撰校刊《会飞的花朵》,总结推广研究经验和成果。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4)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欢迎远客、盛情款待、深情话别的动人情景,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理清课文行文思路,借助文中语言文字的描述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4.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热爱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文中语言文字的描述展开想象,感受草原之美,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播放关于草原的歌曲)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们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受

呢?谁能谈一谈草原在你心中的印象?(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自由交流)

当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去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二、自主学习,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弄懂词义。(教师重点指导“勾勒、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的意思。)

2.再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小结:作者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作者感受到了一种境界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主人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来收束全文。

(板书:初到草原——远迎客人——热情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

(2)作者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印象,可与读此文之前对草原的印象进行对比并探讨。)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老舍初到草原时的感受是独特的,指名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草原之美的?画出优美的词句,印象深刻的地方可以作上批注。

2.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②“茫茫”是什么意思?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写出了草原什么样的特点呢?(广阔)

(2)课件出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①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②“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而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说说“渲染”和“勾勒”分别是什么意思吗?(渲染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勾勒是用线条画出轮廓。)

③轻声读读这句话,想象“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课件出示:这种境界……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是什么“使人惊叹”?又是什么“叫人舒服”?你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②“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课件出示:在这境界里……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②你认为草原还有哪些乐趣?

这句话里的“绿毯”指的是,“白色的大花”指的是。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的情景。

四、视频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了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有关草原的视频资料,自由交流感受)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

3.试着背诵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作者围绕草原写了哪两部分的内容吗?(草原的景色美,草原的人情美。)

(欣赏草原风光图)师: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现在我们就走进草原,走进蒙古包,去了解那里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之“大”

1.作者初入草原,欣赏了草原美丽的风光,还感受到了草原的另一个特点。请你快速浏览第2自然段,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的特点。(大)

2.品读句子。

课件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1)理解“洒脱”一词。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人情之美

1.师: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作者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

2.自由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蒙古族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会用哪个词?(热情好客)

3.指名读,思考: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4.交流讨论。

出示句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1)(出示图片,体会“襟飘带舞”一词)师:瞧,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身着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出示句2:太阳已经偏西……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师:蒙古族人民热情款待远方的客人,与客人一起联欢,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太阳已经偏西,可是谁也不肯走。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4)体会句意: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5)师: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也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文中从迎客、款待、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四、总结全文,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景色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款待客人、热情欢腾的人情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本文在写作中成功地运用了情景交融法,作者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使文章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与景融为一体。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熟读课文,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

àn)染,不用墨线勾勒(lè

lēi)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yù

yū)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3.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yǐn

wěn)隐有鞭子的轻响。

4.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jǐn

jīn)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5.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bá

bō)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二、辨字组词。

竟(

陈(

啼(

差(

境(

阵(

蹄(

羞(

蛟(

忍(

毯(

便(

跤(

涩(

毡(

鞭(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草地上的羊群就像绿毯上白色的大花。(缩句)

2.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仿写句子)

,好像

3.草原人民与远客语言不通。草原人民与远客却十分亲热。(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按照文中的叙述顺序把下列各环节排列起来。

深情话别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五、重点段落品析。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句话是从哪一方面来介绍草原的?(

(1)颜色

(2)形状

(3)气味

(4)大小

2.

“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

3.“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

4.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吧!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自由发挥)

参考答案:

一、1.xuàn

2.

3.yǐn

4.jīn

5.bō

二、究竟

环境

陈设

阵雨

啼叫

马蹄

相差

羞涩

蛟龙

摔跤

忍住

羞涩

毛毯

毡子

方便

鞭子

三、1.羊群就像大花。

2.几只小鸟在枝头鸣叫

在歌唱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3.草原人民与远客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却十分亲热。

四、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五、1.(4)2.说明牧民们骑马的速度快。

3.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牧民们大老远就来迎客,说明他们十分热情好客。

4.我还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六、示例: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微笑着说:“欢迎你们来到草原作客,草原的美丽景色让你们大饱眼福吧!草原的美食更让你们大饱口福!”说完主人端出了奶茶和手抓羊肉招待我们。

【教学板书】

1.草原

草原景色美

天空:明朗

空气:清鲜

草地:一碧千里

人情美

远迎客人、热情相见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5)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3.欣赏美丽的草原景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有关词语和句子,背诵第2自然段。

三、教学难点

引导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同学们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主要写了大草原很美丽,大草原很广阔。大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

师:边听录音边思考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概括大草原是怎样的一个草原?(录音)

生: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

师:看看还有哪句话更准确些呢?

生: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板书)

师:是呀,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默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草原很美丽?同学们想想默读课文都有哪些要求呀?

生:不出声。不许指着读。要用心去读。脑子里要想着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下面同学们就按照默读课文的要求去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从哪些地方写出了草原的美丽呢?

生:草原的野草、湖水,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花。

师:我们看看草原的草有什么特点?

生: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图片)

师:体会带点的词“满眼、铺向”。

生:“满眼”说明除了天是蓝的,其余的全是绿色。眼睛里全是绿色。哪都是绿的。“铺向”感觉就像地毯一样铺向远方。

师:从这我们能看出大草原的草有什么特点?

生:很绿。

师:草原的草除了绿,还有什么特点?

生:还很茂盛。

师:从哪些句子能看出来呢?

生: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师:你此时看到了如此广阔的大草原让你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你想说什么?

生:大草原是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像铺了绿色的地毯一样。大草原像茫茫的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大草原的草好绿啊。

师:大草原是那样广阔,我们应该怎样去读呢?先指名读,师生评价,练读,再指名读。(满眼、铺向、平原、山岭、深谷、青草)要重读。

师:大草原因为草绿、茂盛而美丽,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草原的美丽?

生: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图片)

师:体会带点的词“嵌着、映出”。

生:妈妈戴的钻戒上面就镶嵌着钻石,湖水就像钻石一样镶嵌在草原上。

师:那怎样体会“映出”呢?

生:说明水很清,能照出太阳的七彩光芒。

师:大家齐读这句,看看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句。

师: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生:把湖水比喻成宝镜。

师:湖水和宝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神话中的宝镜是什么样的?

生:它们都很亮。神话中的宝镜很神奇,会放光。

师:是呀,湖水就像宝镜一样太美了,除了有湖水还有什么呀?

生: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师:你怎样体会各种各样?

生:有很多种。

师:都有哪几种呢?

生: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师:你怎样体会阵阵清香?

生:随着风阵阵吹来,散发着阵阵清香。

师:大草原是那么美丽,我们怎样能读出它的美丽呢?

师:指名读,师生评价,自由练习,再指名读。出示提纲,练习背诵。齐读,边读边想象大草原的广阔和美丽。(音乐)

师:我们知道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齐读这句,这是一个过渡句,上一段写了草原的美丽,下一段写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作的时候可以用到。

师:你看到了怎样欢腾的场面呢?

生:有雄鹰、百灵鸟、成群的牛羊、小马驹、黄羊、牧民骑马。

师:看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图片)

生:矫健的雄鹰,小马驹在吃草,牧民在骑马,成群的牛羊在吃草,还有一个个蒙古包。

师: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给我们介绍这欢腾的场面的?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师:我们一起伴随着那美妙的音乐再次走进大草原。(图片)

师:刚才我们一同走进大草原,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生:大草原太美丽了,我也想去看看,很想去那骑马,想看看那的蒙古包……

师:是呀,草原静是美的,动也是美的,草原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美的。其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很多地方的景色都很美丽。出示图片。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祖国的大好河山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祖国北国的草原风光。

五、板书设计

15.锡林郭勒大草原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6)

1.直观性。运用多媒体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提供丰富的、真实的背景资料。例如,在教学《颐和园的廊与画》时,学生对颐和园的了解并不多,光靠老师的讲解和枯燥的文字,学生毫无兴趣,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通过动画、视频、图片、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趣味的讲解,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到知识,在视觉上得到了较大的满足,能很好地感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激励性。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如在学习古诗《敕勒歌》时,开始学生以为这首诗平白如话,没什么意思。但是当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效果又大不相同。一开始,在屏幕上出现一些静止的画面,分别对应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学生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应声。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都是什么颜色?哪些风景是这幅草原画面的主体形象?它们各占多大的比例?你以为在这些图画中还应加点什么?马上,学生活跃起来,张开他们想象的翅膀,来形容他们“看”到的草原景象:在无垠的蓝天下有一片辽阔葱郁的草原,在和风吹拂下,丰茂的草木俯垂摇荡,绿波此起彼伏,正在吃草的白色羊群时隐时现。而那草原与蓝天之间镶着的紫色远山,又勾画出了天高地广的恢宏景象。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与同学们想象同等的有关草原景致的录像,使他们真正看到了雄浑豪迈的北国草原,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诗的意境美。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想象,牛羊是这幅草原图画的主体形象,是绿色锦缎上托出的明珠,是画中的诗。优美的是,作者不是把这个主体形象枯燥地画在那里,也不是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而是直到着末才时隐时现:风吹草低,现出了牛羊。言外之意,风吹草起,又隐没了牛羊。那么,草原深处还有几多牛羊,还有几多美的事物,那放牧牛羊的人,是鹤发苍苍的老人,是灵活生动的女士,照旧踏着农歌回去的小伙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倘佯神游于这个辽阔的审美空间,恣意地领略这首诗的神韵妙境,充实地品味这“诗中有画”的美景。

3.动态性。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如《敕勒川》教学中,利用动画效果展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草原的肥沃,牛羊的肥壮,这一动态的美与静态的蓝天、白云又是多么的协调,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4.大信息量、大容量性。多媒体课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感觉器官来接受课堂信息。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示图象或视频,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将平时或以往搜集的相片资料,在讲课时需要放映给学生,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相片所需部分的大小,全景及局部特写。如在讲《莫高窟》这课时,敦煌的塑像大小不一,最大的佛像有九层楼那么高,最小的菩萨还没有一个手掌大。学生对物体的大小概念还不是很清晰,我们可以查询莫高窟塑像的一些资料,搜集图片,把图片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塑像的大小不一,体会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感悟祖国文化的璀璨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图片反映的资料真实,色彩逼真,同学更容易感受到。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局限性

1.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

多媒体体缺乏人格教育。多媒体是物,而它所面对的对象是人,无法在感情上进行沟通,更不能由学生表情去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也不能针对对全体学生而因材施教。没有与学生接触,一味地传授知识、提供大量信息忽略品德修养和价格塑造。其次,教师忙着操作,很多时候就无暇顾及到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话,老师既不能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也不能照顾到学生感受,整个课堂很容易变成一个满堂灌的教学。这样的话就更别说启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也容易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实践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手段,而不应该变成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

2.喧宾夺主,图文脱节,干扰学生视听,分散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直观性,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若教师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学生好新鲜的口味,将插图弄得过分夸张、变形,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了图,或者插上与授课内容毫不相干的图片,纯粹只是为了点缀画面,求得所谓的美化效果;课堂上播的音乐不经过严格的挑选,与教学内容不融洽和谐。这样就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3.教师在技术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忽视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制作课件需要有充足的资料,因而制作课件往往会花去很多时间,有的老师甚至一味地花时间在课件制作上,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备课,他们错误地认为制作课件的过程便是备课的过程。有的教师为了表现艺术美感,在课件中使用了大量的音乐,更有老师在学生思考问题时还配以背景音乐,把课堂当影院进行影视欣赏了。加上现在网络便利,许多教师在网上就可以找到很多的教学课件,结果干脆连备课也省略,上课之前只是看一下这些下载的课件,考虑好课堂上怎么去展示这些课件。这样一来,忽视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7)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产生浓厚兴趣时,其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增强,创造性思维才会活跃。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导入,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多新课的认同度,也直接关系到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接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以下几种导入方法,可以极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一、趣味导入法

指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板书、直观教具等表现手段,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新情境中。运用趣味法必须做到所使用的表现手段与施教内容密切相关,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师自身的个性特点,如果离开了这些条件,趣味性就起不到辅助导入新课的作用,相反会分散或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兴奋点,影响新内容的学习。趣味性表现手段有以下几种:

(1)语言生动有趣

上课时,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或者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讲述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或关系密切的幽默和笑话,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时,可先讲述一个缺乏维生素C的病人的传说,都能起到趣味性的作用,以便顺利地导入新课。

(2)板书生动有趣

设计生动有趣的板书,也是一种趣味性导入方法。例如根据课文主要内容,在黑板上描绘出有趣的图画,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在讲授《珍珠鸟》一课时,课前首先制作好两张珍珠鸟的大图片,然后悬挂在黑板上,在上课前,先让学生猜猜珍珠鸟究竟长什么样的,让学生来描绘一下自己心中鸟儿的颜色,随后再挂出第二张图片,等学习完这篇课文以后,再请学生用彩笔根据课文所说的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来填颜色,这样具有强烈对比的板书设计,就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的施教内容。

二、设置悬念法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根据学生爱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造矛盾,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注意。因此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利用巧妙设问造成悬念,让学生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 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设置了这样的悬念:《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和孙权各据一方,称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攻打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抗曹,刘备派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助战,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诸葛亮是怎样对待的呢?最后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三、激情渲染导入

“激情”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学习新课时,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例如:教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文,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生在东北的我们,对美丽的草原无比向往,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由蒙古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现在,让我们来聆听这优美的旋律,欣赏大草原的无限风光,边听边看边想,这首歌能使你想到什么?

(预设:学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如草原的美,到处是绿草鲜花;天空也是那么蓝;牛羊遍地。有的能想起来以前学的歌曲《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阳》或是想到诗歌《草》、《敕勒歌》)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课下也了解了不少于草原有关系资料,这节课,就让歌声引领我们共同走进草原、亲近草原、品味草原。

(板书课题: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齐读课题

过渡:草原我们总是用辽阔、宽广、无边无际来形容,其不知,在它那博大的怀抱中,有着无数的美景,风吹草浪,鲜花点头,蓝天、白云、绿地令人神往。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听读课文,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感受,美丽的草原究竟美在哪里呢?这段感人至深的导语,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故事诱导法

“故事是儿童的一大需要”,学习的最好刺激又乃是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 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在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大年夜生活后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长长的金黄头发,大大的眼睛,有一副善良的心,从小没有了妈妈。天天靠卖火柴维持生活,今天是大年夜,天冷极了,还下着雪,这天没有人买她的火柴,天已经黑了,她还在街上走着,走着……,讲述了与主人公命运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的心情,从而促使学生急不可待地去读书,去了解。

当然,课堂导入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做老师的认真总结分析,并且灵活运用,任何的导入技法都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相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良好的导入方法肯定会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孩子求知的天堂。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8)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可爱的草塘

二、初读课文

1、正音

掺(ch1n)假水泡(p1o)舀(y3o)鱼

2、理解词语

情不自禁——激动的感情,自己抑制不住。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恋恋不舍——形容依依不舍,非常不愿意分离。

犹豫——拿不定主意。

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学生再读文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事情发展顺序)

2、在了解写作顺序后进行分段。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发表意见,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段意也就比较清楚了。

3、学生讨论交流:

第一段(1—4):“我”初到北大荒,“感到一切都不习惯”,“时间一长,觉得没有意思”,小丽要领“我”出去散心。

第二段(5):“我”在草塘边上看到草塘的美丽景色。

第三段(6—13):小丽向“我”介绍草塘春、冬两季的特有景象。

第四段(14—19):“我”在水泡里逮鱼和看到草塘倒映在河水里的美丽景色。

文章主要内容: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我”刚来北大荒时觉得这里没意思,后来在小丽的陪同下,看到北大荒的草塘景色美丽、物产丰富,便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

四、讨论交流。

通过读课文,北大荒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此处只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就可以了,不需要有细节的描述。学生的答案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①草塘非常美丽可爱。②草塘冬春两季的景象很有趣。③草塘的倒影也是美丽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体会“我”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3、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体会“我”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为文章分了段,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新授课

(一)自学讨论

1、出示自学题目,进行自学:

为什么说北大荒的草塘是美丽可爱的?

2、提出自学要求:(在投影上出示)

(1)以小组为单位先集体读课文。

(2)在书中划出体现草塘美丽可爱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体会草塘的美丽可爱的。

(3)有感情地朗读体现草塘可爱的语句。

(4)每组选一位重点发言人,其余同学作补充发言。

3、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自学讨论,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

(二)交流总结

1、从课文第二段草塘美景可以看出草塘是可爱的,文中写到“这么大这么美丽的草塘……茫茫的跟蓝天相接。”从这可以看出,草塘景色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板书:景色优美)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是怎样体会草塘的美丽可爱的?

①草塘面积很大:从“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可以体会出草塘的可爱与美丽。

②草塘的颜色很绿:句子中的浪花实际指的是草塘中的芦苇、蒲草等。它们绿得发光,鲜亮,一层一层地涌向远方。

③草塘绿的有变化:文章从近处、稍远处、更远处写了色彩的变化。

(板书:大、绿、变)

(2)指导朗读。课文对草塘做了生动的描写,把你最感兴趣的部分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2、从小丽的话中可以体会出草塘是美丽可爱的。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是怎样体会草塘的美丽可爱的?

小丽的话中给“我”介绍了开春瓢舀鱼,冬天捉野鸭、打狍子三件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乐趣、令人神往。“我”是从这里体会草塘的美丽可爱的。

(板书:物产丰富)

(2)分角色读小丽与“我”的对话,注意读出其中的乐趣,读出小丽作为北大荒人的自豪感,同时也读出自己的喜爱、自豪之情。

3、从“我”在水泡子里逮鱼和看到草塘倒映到河水里的美景,也可以看出北大荒的草塘是可爱的。

(板书:逮鱼倒映在河水中的草塘)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段,注意读出绿草、蓝天、白云倒映在小河里所构成的美丽画面,注意仔细体会这美的境界,从中认识美、感受美。

三、小结

1、指名读全篇文章,思考讨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开始“我”对北大荒不了解,觉得没意思;见到草塘这么大这么美,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听了小丽的介绍,再亲自在水泡子里逮鱼,由看到倒映在小河里的草塘美景,深深爱上了“这一幅美好的画卷。”也深深地爱上北大荒这美丽的地方。)

(板书:不习惯没意思——赞叹——了解——爱上)

2、在结束语中观看北大荒今昔对比的图片投影。

北大荒过去有纵横千里的大片荒原,所以被人们称为“北大荒”。这里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解放后,国家对北大荒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一九五八年,数万复员官兵进军北大荒,谱写了北大荒开发史上辉煌的一章。之后无数的开发建设者带着建设祖国的激情向荒原挺进,征服了艰苦的自然环境,使北大荒变成米粮仓。如今,这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我们怎能不爱这个这美丽的北大荒呢!

附:板书设计

可爱的草塘

不习惯觉得没意思

景色优美:大、美、绿赞叹

物产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鸭飞到饭锅里了解

逮鱼,倒映在河水中的草塘爱上

教案点评: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我”在小丽的陪同下,看到北大荒的草塘景色美丽、物产丰富、思想感情上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觉得没意思”到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9)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4-0173-02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open courses,the impact of MOOC on higher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deepe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OC course we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and the curriculum design based on MOOC platform wa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law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and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was discussed.

Key words:MOOC;Curriculum design;Curriculum construction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在教育教学中,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作为一种大规模在线开发课程平台使得教学模式也发生重大改变,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教育模式,开创了教学模式的新变化,并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1-2]。

1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特点

1.1 开放性 MOOC课程具有开放性和免费性。在中国的大幕课平台,基本属于免费的课程教学平台,个人通过注册账号来实现学习,不仅方便学习,而且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来安排学习。基于开放性和免费性,将会改变了教育资源不足、不均衡的现状,为人们提供了平等学习的机会[1-2]。

1.2 形象鲜明,易于掌握 MOOC课程设计把图像和文字等多种形式的媒介组合在一起并形成直观的教学视频。使教学更加的直观,学生易于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可以加以动画方式进行演示,例如在讲“草坪养护技术”时候,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播放整个流程,让学生感觉置身在当时的情景之中,从而能够对知识点全面的掌握[3]。

1.3 丰富的学习资料 目前,大都MOOC课程建设除了视频单元,还有大量的非视频单元学习资料,主要有补充资料、讨论模块、测验、考试等内容,学生与老师可以在线互动,教师需要在授课以外时间完成学生的各种提问,同时可以在线进行课程考核。

2 基于MOOC平台的《草坪建植与养护》课程设计

《草坪建植与养护》是园艺园林类专业的一门技术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均很强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草坪基本知识,掌握草坪草的分类及常见草坪草,掌握各类草坪的建植与养护技术,具备草坪建植与养护管理技能。《草坪建植与养护》是我院的精品课程之一,2016年立项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MOOC示范项目。

《草坪建植与养护》大型开放型网络课程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园林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开发的视频教学内容,以岗位需要及工作要求设计相应教学内容,分为4大模块:草坪基础及识别、草坪建植技术、草坪养护技术及草坪保护技术。MOOC形式通过外景拍摄、出境讲解、实景授课等讲解方式。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将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由多个10~15min的视频组成,每个视频围绕一个知识点(概念、原理、技术)讲授,相对独立完整,具体见表1。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4-5]。

3 课程建设探讨

经过多次课程团队讨论,确定课程知识点整体设计表,保证授课教师能够有条理地拆分知识点。制作合适脚本格式和PPT格式,具体建设思路如下(图1):第一,重新拆分整理知识点,突出重点知识点,将原来的院级精品课程升级为以知识点为节点的慕课课程,每个知识点视频尽量控制在15min左右。第二,针对知识点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准备相关资料、PPT及脚本,使教学内容呈现更加生动活泼。第三,采用翻转课堂授课模式,学生线上学习主要课程内容及知识点,线下授课教师采用案例分析、答疑、讨论、学生展示等多样化互动模式。第四,聘请专业视频制作团队进行拍摄与编辑;第五,MOOC视频修正,对录制课程视频进行反复检查,片头、片尾、声音及相关字幕等进行检查,对有些不影地方进行修复或者重新录制,确保视频符合标准;第六,MOOC课程上线运营,按照要求上传平台,提交相关部门审查;同时,针对本校学生进行教学运营,并在运营过程中查找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正[5]。

4 结语

大规模、在线、开放是MOOC的显著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学方法,MOOC易于使用,覆盖的人群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时间自主学习,学习资源丰富。《草坪建植与养护》课程涉及知识较多,知识存在与其他课程交叉,该课程慕课设计知识点是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导向,合理整合、删除相关内容,突出实用性知识点。笔者希望能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探索《草坪建植与养护》的MOOC课程设计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黄健.MOOC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8:3-6.

[2]张钰莎.探讨基于MOOC平台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14,9:8-11.

[3]文攀,过建春,陈宇明.慕课在园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J].科技视界,2015,12:65-66.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006-02

新疆地处西部边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与汉族形成了“小聚居,大杂居”的历史与现实格局。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历来受到各方关注,新疆农业大学是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一所农业高等院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我校所占比例在50%~60%左右。新疆农业大学的主要办学方向为“立足新疆,面向‘三农’,服务社会,努力成为农业科学优势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新疆农业大学草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中成立最早的三个草学专业之一,目前已成为全国高等教育草业科学专业四强之一,为国家草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的专业干部及技术人员,活跃于自治区各草业单位,发挥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功能。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中央对口援疆工作战略部署的实施,草学专业在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畜牧业、草原文化保护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草学专业教育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问题,特别是大学扩招以后,学生对于草学专业的学习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有待于师生们一起探讨,以提高草学专业的教育质量,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 少数民族大学生草学专业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草学专业教育已遍布国内各省份的相关院校,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较为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新疆农业大学根据当地草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自己的草学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计划,使草学专业教育的区域特色突出,但是,在发展中也面临着新问题。当前,基于实际工作开展的情况,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所设课程与汉族学生所设课程在教学大纲编制及课堂组织实施评价方面还没有建立差别化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程要求上只是适当减少内容、降低难度,这种方式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决定了尚无法建立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学评价模式,缺乏科学的组织实施监督与绩效评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其实,少数民族学生上大学后与汉族学生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知识面狭窄,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掌握得不够,尽管有预科学习一年,学生仍要花相当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另外,少数民族学生母语不是汉语,虽然多数学生对汉语的掌握达到了能熟练听、说、读、写的程度,但因为思维习惯的不同,少数民族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学习可能与汉族学生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大学专业教育应有别于汉族学生的专业教育。那么如何开展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教育?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草学专业教育应根据民族学生汉语基础,有区别的定位课程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大纲,适当调整和减少课程内容。少数民族学生草学专业教学以草原保护与利用、草业工程、饲草生产、草地农业等为主要方向,以基础专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为主,突出实践性教学的特色,使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特别是实际动手能力,能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 少数民族大学生草学专业教育的思考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草学专业教育教学中主要存在一些基本问题未有效解决,笔者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教学大纲编制缺乏针对性,没有差别化,要求过于笼统

教学大纲是进行课程教学的必备材料,是检查课程教学工作和对学生进行学业考核的标准和依据。虽然大纲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学习提出了要求,而且每两年就修订一次,但课程的内容还不具体,有些内容仍然是可讲可不讲,有些泛化,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草学专业课程的开展。

2.教材编制滞后,普及教材中难以选出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教材

目前,国内草学专业课程教材很多,但是这些教材中,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教材极少。很多教材内容不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程度要求高,少数民族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其内容的深度。如开设的园林艺术原理课程,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背景知识一点儿也不了解,艺术、文化常识接触的很少,对于书中所述艺术部分的内容以及引用的古典诗词根本没有感性认识,因此,教学就非常难以开展,学生不理解讲的究竟是何意思。基于以上审视,笔者认为课程设置应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知识背景,综合考虑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不能与汉族学生一样,必须为课堂教学提供最佳的教学样本和实践活动的材料。

3.师资队伍比例严重失调,少数民族专业教师极少,少数民族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师短缺

师资队伍水平是高等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少数民族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语言等非常熟悉,而汉族教师对这方面了解和研究的程度明显不够,显然影响了对少数民族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当前,在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尽人意,我院少数民族专业教师所占比例接近1/8,基于这种现状,亟须加强少数民族专业教师的培养。

4.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

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实施过程仍然停留在直观感受,偏于记忆,教学考核只注意文字表述,而这些正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的软肋。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以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如果草学专业教育不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还是沿用旧的教学模式,那么专业教学的效果就不会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教育也会因为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而逐渐失去活力。

三 少数民族大学生草学专业教育的对策

草学学科专业主要培养服务于草业行业的高等专业人才。我国草业的内涵正不断扩展,其涵盖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如草原旅游业、草坪业、草地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草地畜牧业、新型草地农业等,大多处于发展的上升期或改型期。由于这些行业和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巨大,而且专业人才还面临着理论体系和观念的更新与转型,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也要抓住这些方向,研究课程目标及教学大纲,提出科学化的组织实施方案。

1.认真修订专业教学大纲

大纲的修订原则是:着眼于专业素质教育和能力的提高,避免过去单纯灌输知识的做法,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文字传输知识,要用实践性训练培养专业素质;处理好传统内容和新发展起来的现代内容的关系,强调补充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知识,强调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能有效地接受新的知识和学科研究成果;处理好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的关系,避免互相重复和脱节,要把三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不孤立考虑某一门课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达到提高学生整体专业素质的目的。

2.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专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及教材建设

从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和管理等方面指导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教学。加强理论研究,对学生教学的过程进行全程化监督,评价教学实施的效果。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教学要有合适的教材,教材的编选应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注意科学性、实用性和易懂性。

3.草学专业教学应更加注重提升层次,设置基础性与实践性的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要求

近几年,随着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日趋紧张,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率是比较低的,这种情况使少数民族学生要求强化职业教育的愿望十分强烈,因此,需要加强实践性为指导的教学。另外,现在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非常注重提高自己学历层次,不仅要上本科,还立志考取研究生。少数民族学生已经意识到了专业教育中基础性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需要有区别地对待学生的不同要求,补充基础性内容。

4.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专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学科教师的专业强化培训,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内院校进行长期或短期培训;每年分期分批地派学科教师参加有关的学术研讨会或到兄弟院校参观进修学习;邀请专家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用优惠政策吸引学科专业好、语言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来校任教。

5.更新草学专业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实践性的思想统领教学

在教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现代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行多媒体教学,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使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实践上,更加注重与生产实际结合,鼓励学生到单位、公司实习,接触应用环节,同时,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组织和领导,努力拓宽草业生产的应用市场,使教学指导实践,实践完善教学,形成良好的互动。

总之,草学在被确定为一级学科之后,应抓住国家对草业行业日益重视的机遇,根据新形势下草业行业的重新定位,及时更新和完善草学的专业知识体系,培养新形势下的草业高等专业人才。特别是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草学专业教育对于优化和丰富草业一线的科技人员比例及知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大学草学专业教育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艰苦的工作,只有通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研究、统一认识、理清思路,才能使少数民族学生草学专业教育提质增效,真正发挥为生产服务的功能,实现草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汪玺、胡自治、师尚礼等.中国草业教育发展史:少数民族草业教育.草原与草坪,2010(4):1~7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11)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4-0094-03

Reform of Turf Science Teach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s

Liu Haitao et al.

(Bioengineering Institute,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Huainan 232038,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urf industry,turf science gives a higher request to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current main problems which are existed in turf science teaching,and proposes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eaching level in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The aim is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educational reform of turf science course in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s,and provide some lessons for training compound and practical talents to gardening specialty and grassland science.

Key words:Turf science;Teaching reform;Applied talents;Teaching practices

草坪学是园林或草业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研究各类草坪草、草坪工程、草坪养护管理、草坪保护、专用草坪及草坪质量评价的一门应用性科学[1]。草坪学课程的核心任务是传授有关草坪的基本理论和草坪草的选择、草坪建植、草坪养护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培养对象具备一定的草坪科研工作能力和建造、养护草坪的实际技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要,草坪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地植物配置中起着基调和主体的作用,这为草坪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草坪业的不断发展对草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草坪学》作为主干课程自2008年在我校园林专业进行开设,在教学过程中,草坪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完善。鉴于此,本文针对我校以往草坪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草坪学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草坪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为园林、草业科学专业草坪学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1 《草坪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内容庞杂 草坪学涉及的学科内容极其广泛,如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土壤微生物学、土壤肥料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牧草栽培学、种子学、农田灌溉学、农业工程学、生态学、植物保护学、杂草防治学、运动场管理、娱乐场管理、园林设计、建筑学、环境科学、美学、微型计算机学等学科。可以说,草坪学是在融合相关学科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学科知识、技术、方法和最新各学科成果的凝练与综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在进行培养方案制定的时候首先要充分考虑各门基础、专业课程的开课顺序、开课学期、课时量等因素。其次,对于园林或草业科学专业有些相关课程可能无法开设,学生在学习草坪学课程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对某一学科内容的不了解、生疏或遗忘而影响对草坪学课程本身的理解和掌握。再者,随着课程学习的不断深入,其所涉及的学科内容知识也愈加广泛,重、难知识点逐渐增加,学生遇到的困难和瓶颈会越来越多,这样无疑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止步不前,最终对课程本身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

1.2 冗繁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课时数之间存在矛盾 要想学生对草坪学理论和技术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系统的介绍草坪生物学基础、草坪生态学基础、草坪建植、草坪养护管理、草皮生产、草坪机械、专用草坪、草坪质量评价、草坪经营管理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实用方法等大量内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重基础、宽口径”教学思想的指导,选修课的数量逐渐增加,在总课时固定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不断压缩专业课的学时数来平衡,这样就导致了有限的课程学时很难满足课程系统知识学习的需要。草坪学理论课程的学时从最初的54学时降至现在的36学时,这与草坪学本身的课程特点是背道而驰的。由于草坪学涉及的学科内容极其广泛,课程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知识脉络联系。因此,在进行草坪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回顾以往学过的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或适当介绍一些相关学科的新知识,这样才可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草坪学的课程内容,但目前有限的课时数导致有些必要且相对较为重要的相关知识内容无法被详细的讲述,有些知R内容不得不被舍弃,这就使得学生学到的知识内容不够详尽、不够系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也一知半解、囫囵吞枣。

1.3 现行的教学方式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草坪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授结合板书的形式,学生被动的听讲、记笔记,基本上属于一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处于一种强制输入的状态,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为记笔记而记笔记,完全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没有弄清楚教师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新的知识点又来了,学生处于一种“手忙脚乱”的状态。这样,无疑会导致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要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了。

1.4 课程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性是草坪学课程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最主要的方面。通过与草坪专家和有经验的草坪养护管理人员共同工作,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是培养真正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草坪人才的正确途径[2]。然而,由于实践教学经费和实践教学条件所限,草坪学课程基本上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当前我校草坪学课程缺少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现有的理论教学尚未与相应的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实验课或实习课往往以认知性或验证性项目为主,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极少,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2 草坪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2.1 教学内容改革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解决高校本科生就业难的问题,草坪学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对本科生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创新与改革。根据学科发展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将草坪行业中出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及时加入到理论教学中。近年来,园林专业草坪学本科生的就业去向主要为园林绿化公司、高尔夫球场和中大型生态园等企事业单位。为此,本课程除了加强传统教学中草坪建设、养护和管理等内容外,有必要增加人造草坪、地被植物和观赏草坪、高尔夫球场草坪、草坪草耐阴性和耐践踏性等目前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内容。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草坪建植与养护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生产技术,又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满足社会对草坪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有利于草坪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同时,在进行草坪学课程教学内容时,需要根据课程本身涉及的学科内容,预先开设必要的专业基础课;抑或在授课过程中,及时注重补充关键的相关课程的知识内容,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已经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2.2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手段的改革不但是教学内容改革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保证,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人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急需改变过去传统的单纯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式、讨论式、参与式、问题式、启发式教学法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教师主动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单向知识传递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与信息的双向流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即将具体的草坪建植、管理和养护的案例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去,理论结合实际,将理论与案例结合起来,用理论对概念做具体诠释,用案例对理论做具体分析,而不是空洞的讲授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式、谈论式的教学方法进入到案例教学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对案例的挖掘和思考中进行学习。教师要善于激发并及时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来的思想火花,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积极的探索者。同时,在草坪学课程中,有许多实践操作性很强的知识,为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更直观、形象地表达和展现这些知识,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对知识点有一个总体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编写并研制一系列电子教案和网络课件,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3 实践教学改革 草坪学是将有关基础学科内容集中运用于草坪这一生产综合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科学,其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对培养对象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1]。因此,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在注重课程讲授的基础上,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生实际生产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在实践课程的设计中,教师对学生的点滴发现和思考给予热情鼓励和悉心地指导,从实验、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等多层次实践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可以尝试要求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自行设计、自拟实验方案。实践证明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校草坪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学时与实验教学学时比为3∶1,实验课时相对来说还是偏少。应逐步提高实验课时,使实验课时占到总课时的40%以上,特别是增加综合性和创新性验项目,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实践和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应加大实践课程的软硬件设施投入。根据草坪建设和养护的流程,从草坪坪床的制备、草坪草的识别、建坪的方法到剪草机、割草机、打孔机、梳草机、剪草车等机具的使用,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可以在校园内设立相应的草坪试验区,在校外设立挂靠生产实体的稳定实习点,以满足草坪学实践教学实习的需求。这种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充实、丰富和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尝试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是造就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重要途径。

2.4 课程考核改革 课程考核是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3]。传统的考核方法成绩由平时分数和课程考核分数两项构成,二者所占比例一般为3∶7。平时分数通常只包括出勤率及作业完成情况,有限的出勤次数统计和作业量较难对学生的平时成绩做出有效区分,加之平时分所占总成绩的比例较少,最终反应到总成绩的比重及区分度有限。由于课程考核分数所占的比例较大,且这部分内容属于理论知识范畴,学生考试前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也可以记住,考试结果一般无法有效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更不说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了。因此,传统的考核方式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往往是学生在理论知识上侃侃而谈,而面对实际问题时,变得不知所措。我们在近10a的草坪学教学及课程考核过程中,逐渐归纳总结并形成了一套可以体现考核全面性、考核目标明确性、考核方法合理性的新的课程考核方式。具体操作时,可将理论课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实习成绩、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平时学习表现成绩进行权重分配,降低理论考试成绩比重,提高实践部分的成绩比重。任何课程的学习最终都是要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去的,因此,新的课程考核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更为客观、准确和全面的评价,也更能反映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定位和初衷。

3 结语

草坪学原本就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科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草坪学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本门课程的应用性与实践性,与时俱进,根据学科的发展,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充实、完善教学内容,提高草坪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最终使学生通过草坪学的学习,掌握草坪学基本理论、技术及实践技能,增强就业、实践和创新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草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