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晋升岗位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10-31 00:35:45

晋升岗位工作计划

晋升岗位工作计划篇(1)

2.年度经营指标设定

2.1指标权限

2.1.1(总裁办)对经营指标整体设置拥有主导权。

2.1.2管理中心各部门对经营指标提供数据支持与协助。

2.1.3人力资源中心根据集团公司战略方向,设定下一年度考核框架与各类指标的权重。

年度指标设定流程参考《年度指标制定流程标准》。

2.2设定原则

2.2.1根据集团公司战略需求,每年指标要适度增长。

2.2.2设定指标的最低底线,保证员工收入在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

3.设定流程

3.1指标设定

3.1.1人力资源中心结合各公司业务开展进度及结构,依据年度员工收入标准指标线与各公司负责人协商一致,对岗位进行核定并确定人员编制及人才培养计划。

3.1.2人力资源中心确定各板块各职级人均绩效增长幅度(在社会薪资最低增长指导线基础上充分结合各板块各职级实际增长比例确定最终各职级增长比例)。

3.2指标分解

3.2.1各副总裁办公室细化年度方针目标,将年度经营指标分解至季度、月度,一、二季度不低于30%,三、四季度不高于70%。季度内各月可以调节,不足部分必须分解到季度末月。

3.2.2报总裁办审核通过之后,指标分解结果同时在总裁办、运营管理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备案。运营管理中心根据各公司的经营指标,对各公司运营过程进行监督提醒。人力资源中心根据各公司年度、月度的指标数据作为各公司考核的依据,对各公司经营的情况进行KPI核算。

3.2.3为体现考核成绩的公平、公正性,人力资源中心引用的年度、季度、月度绩效考核指标由各事业部组织召开会议,确定各板块年度发展节奏(根据市场规律确定淡旺季),推算出季度及月度所需达成的业绩指标,原则上季度发展节奏一经制定不得进行调整,月度指标可进行微调,上、下浮动不得超过月度平均指标的10%,其余部分全部累计入第三个月的指标中。

3.2.4事业部各二级部门绩效考核核算指标为公司指标/二级部门个数,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为二级部门指标/部门业务人数(部门业务人数含主管)。

4.考核

4.1考核主体:人力资源中心为绩效考核管理部门,以各公司(中心)的自身定位、职责为出发点制定公司整体的考核。

4.2考核权限

4.2.1集团人力资源中心负责制定独立的二级利润中心、独立的二级部门、一级部门及以上人员考核表,根据归属原则由人力资源中心各部分别核算,由最高负责人及当事人签字生效。

4.2.2各公司(中心)其他人员考核表由人力资源各部制定并由公司(中心)最高负责人签字生效。

4.2.3各公司(中心)对考核有知情权和建议权。

4.2.4各公司(中心)对考核数据提供支持。

4.3考核项目的设置原则

4.3.1实现集团公司战略落地。

4.3.2直接引导各公司月度、季度、年度经营指标达成。

4.3.3体现、传承公司文化。

4.3.4注重团队成长。

4.4考核表设置标准

4.4.1产业中心及央企板块考核指标另行制定。

4.4.2集团运营管理中心催收部考核晋升标准参考《催收部管理办法》。

4.5考核流程

4.5.1人力资源中心主导,各事业部副总裁办公室、一级部门负责人、助理协同,对各个岗位进行分析,根据岗位职责进行考核项目设定。

4.5.2与各公司最高负责人及本人沟通确定。

4.5.3确定指标基准值,计算规则及数据提交各部门。

4.5.4人力资源中心设定岗位考核项目、考核标准数据库。

4.5.5各公司(中心)在考核过程中对考核项目进行实时跟踪。

4.5.6提供考核数据的相关部门应在财务结账日当天中午12:00前提供人力资源中心纸质版数据(需最高负责人签字确认)。

4.5.7人力资源中心需在财务结账之日后3个工作日内计算各公司(中心)人员的考核得分,并最终确认。

4.5.8月度绩效核算时,事业部各公司的经营数据由财务管理中心负责提供,财务管理中心在提供数据前应对各公司数据进行核实并经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方可提供给人力资源中心引用,数据提供时间节点为每月29日18:00前,人力资源中心在3日内完成核算并将考核结果反馈到该部门助理及一级部门负责人、二级部门负责人并进行确认。核算完成后根据得分对人员晋降情况进行梳理,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相关信息反馈至一级部门负责人及员工本人,并于次月经营分析会上对业务人员晋降情况进行呈现。

4.5.9各公司如需修改考核项目,需在每月20日之前向人力资源中心申请,晚于20日的顺延到下个月。

4.5.10考核项目修改需在年度总考核框架标准内进行,且只有直属负责人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后方可修改,本人申请无效;事业部各公司运营类考核指标由副总裁办公室核定,2019年度考核标准设置根据同业务类型、同岗位、同考核标准的原则进行,涉及单项调整的,则该层级岗位需要全部调整。

4.6其他

4.6.1截止每月25日,新员工入职不足15天的,当月无考核;如超过15天,则进行考核。考核表依据试用期考核标准执行。

4.6.2如考核周期为季度、半年度的,每月考核量化的指标以季度为准,人力资源部推算每月考核指标,跟进、提醒指标完成进度。

4.6.3最终考核成绩及政审成绩均四舍五入后取整。

4.7考核结果运用

考核结果作为晋降标准之一,影响晋降结果。具体参照各地区《提名、晋降、聘任标准明细表》。

5.集团公司岗位晋降

5.1晋降原则:本着多劳多得,及时兑现的基本原则,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分层制定标准,明确各层级的晋升通道,使表现优异者及时享受高职级的工资待遇(行政职级以提名为准)。

5.2晋降通道:职等晋降、职级晋降、竞聘/聘任。

各公司、中心人员职等、职级提名需依据当年组织架构规划,以保员工收入为出发点,在组织架构体系内进行。

5.2.1自然职等晋降

5.2.1.1自然职等晋降的周期根据岗位层级划分,高层分为季度、年度,中层与基层为月度考核,三个月一周期。

5.2.1.2对事业部各公司滚动周期进行明确:职等、职级晋降数据引用不能重复。

5.2.1.3管理中心人员和利润中心经理级及以上人员,遇该职级最高/最低职等晋降参考《股份制管理办法》中的晋降周期。高级主管级及以下人员遇该职级最高/最低职等继续晋降,行政职级调整需根据提名晋降文件进行。

提名降级时若三个月考核期有两个月达到晋升标准,则不降级(如三个月都达到晋升标准不升级)。

5.2.1.4事业部各公司营销职系人员,遇该职级最高/最低职等则按晋降标准继续晋降。

5.2.1.5如晋降周期内遇人员职级晋降成功或人员晋降考核期或调岗考核期,则不参照自然职等晋降。

5.2.1.6自然晋降人员按照自然晋降流程标准执行,鄂尔多斯地区贸易板块按照《贸易公司业务人员晋降标准》执行,其余板块自然晋降按照管理中心标准执行。

5.2.1.7鄂尔多斯地区各贸易公司业务人员根据纯收自然晋降时,G20-G24间晋降,享受晋降后新职等工资及绩效待遇。G30及以上晋降,降级后享受新职等工资及绩效待遇,晋升后享受原职等工资及新职等绩效待遇。

5.2.1.8惩处期人员不参与晋级。

5.2.2职等提名晋降

各公司、中心职等提名晋降由一级部门负责人提出,独立二级部门由二级部门负责人提出,连续前三个月考核分数高于90分可提名晋升一职等,受部门总量控制,每月晋升人员名额≤一级部门总人数30%。(文化传媒中心不包括学习人员,人力资源中心不包括待岗人员)连续前三个月考核分数低于85分可提名降级一职等,不受部门总量控制。同一人职等提名晋升需在前次晋升成功三个月以后(职等提名晋降无政审环节,提名后可享受新职等待遇)。

5.2.3职级晋降

5.2.3.1职级晋降:采用提名晋降的形式,达到胜任该岗位的标准时方可提名,由人力资源中心根据标准进行核定。

5.2.3.2利润中心进入提名考核期的业务人员,目标类考核成绩在3个月考核期结束后统一核算,其余指标均为季度成绩平均值,考核期是否通过参照6.1.3执行。

5.2.4提名时间及审批权限

5.2.4.1各公司(中心)参照各地区《提名、晋降、聘任标准明细表》《各层级管理人员选用管理标准》,于每月10日前提交晋升申请表至人力资源中心。

5.2.4.2人力资源中心依据管理人员选用标准资格审核合格后,于每月25日之前拟写提名晋降报告,并与各公司(中心)最高负责人及该事业部副总裁充分沟通后由人力资源中心拟文,总裁办发文。

5.2.4.3高级主管级以上人员晋降报总裁办审核,于总裁办批复后公示。

5.2.4.4职级晋降提名、考核标准参照各地区《提名、晋降、聘任标准明细表》。

5.2.4.5各一级利润中心及管理中心助理及集团职能人员晋升标准参照《各层级管理人员选用管理标准》晋降标准执行。

5.2.5人员聘任、竞聘

5.2.5.1人员聘任

公司新成立一级部门需设置总经理、总监岗位,原则上直接采用聘任程序,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也可采用竞聘方式,具体方式由总裁办确定。

人员聘任、考核标准参照:各地区《提名、晋降、聘任标准明细表》。

5.2.5.2公司进行组织架构年度调整,新设立的一级部门负责人(如燃料保障中心)由公司原经营团队成员担任的享受G60级薪资。因架构调整取消该岗位设置的,按照调整后新的岗位标准享受薪资,如遇新岗位职级低于原岗位职级,则享受该岗位职级最高职等薪资。调整后的晋降参考本制度执行,调整时无考核期。

5.2.6事业部独立的二级部门负责人薪资为G53(如仓储公司、货运公司负责人)。

5.2.6.1人员竞聘

公司发展需要成立二级公司或选拔一级公司负责人,由人力资源中心组织竞聘,竞聘人员标准不受上述晋降标准约束。如有合适人选(高级主管级及以下),可由副总裁任命,经理级需总裁办最终审批。

5.2.7专业技术职系、工勤职系人员根据所在岗位性质的不同,同时参照社会同性质工作工资标准和员工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定级,晋降标准以各公司(中心)负责人提名为依据。

专业技术职系、工勤职系人员可转入管理职系,由所在部门提出申请人力资源部进行核定。专业技术职系人员自然晋降参考管理中心自然晋降标准,以专业技术为出发点进行考量并参与职等晋降,行政级别以提名文件为准,由人力资源会同所在部门制定考核表,不受《各层级人员选用标准》约束。

5.2.8助理、内勤及集团职能的规划类与事务类人员(如人力资源规划师、财务规划师、集团法务、集团文控等)晋降参考自然职等晋降,同时享受职等提名降档,不设上限,提名主管级以上职级标准参照《各层级人员选用标准》,不受部门人数条款限制。

5.2.9所有岗位提名晋升的先决条件是:晋升周期内,十方学校每月的考试得分均不得低于85分。

5.3操作岗晋降标准

5.3.1操作岗员工晋降由本部门主管进行提名申请(无主管的由其部门负责人提出)。

5.3.1.1操作岗员工晋降(含职等、职级)每3个月为一个周期。

5.3.1.2提名职等晋升的不设考察期,提名后次月生效。

5.3.1.3操作岗晋升管理岗的,晋升后从事同性质工作时,享受新岗位全额工资及绩效;晋升后从事不同性质工作时,考察期为1个月,考察期间享受新岗位全额工资,新岗位80%的绩效。

5.3.2操作岗员工晋升标准

5.3.2.1本岗位转正后满2个月(不含试用期)可以由本部门主管进行提名晋升。

5.3.2.2考察期间触犯《奖惩制度》(警告及以上的惩处)或未达到本部门自行制定的晋升标准则取消晋升资格,自恢复晋升资格的2个月后(从次月算起)方能再次提名。普通操作岗员工逐等晋升,不允许跨职等晋升,遇最高等不再晋升。

操作岗员工晋升班长/组长类,在原有职等基础上可以晋升2等,更高职等不可。遇最高等不再晋升。

5.3.3操作岗员工降档标准

5.3.3.1在晋降周期内(每3个月为一个周期)出现“警告”及以上的惩处。

5.3.3.2多次未按要求完成工作或工作质量完成较差,且有具体事实者。

5.3.3.3思维意识出现偏差、自身工作状态欠佳或者传播不积极思想者。

5.3.3.4职等降低由用人部门主管提出申请。

5.3.3.5降等为逐等降低,遇最低等不再降等。

5.3.4操作岗员工晋升管理岗

5.3.4.1连续5个月及以上被评选为优秀员工,或年度内优秀员工次数6次及以上。

5.3.4.2日常工作表现优异,思维意识提升较快,能在员工思想统一方面起到带头作用。

符合上述任一标准者可由部门主管提名申请。

5.3.5晋降流程

5.3.5.1有操作岗的各公司(中心)于每月20日前提交晋升申请表至人力资源中心。

5.3.5.2人力资源中心于资格审核合格后,每月25日之前,职等晋升以表单形式反馈至各公司(中心),操作岗转管理岗以受控文件形式确定。

6.其他标准

6.1考核期相关规定

6.1.1用人标准文化先行,在各公司申请提名晋升后(晋升高级专员级及以上),由文化使者团或护法团队对于提名晋升人员进行文化审查,结合十方学校文化考试成绩,综合得分85分及以上方可进入提名晋升考核期。

6.1.2文化使者提名高级专员可以免除政审,提名高级专员、主管由使者进行政审;提名高级主管级以上由护法团队成员进行政审,参加政审的护法需由管理中心与利润中心构成。

6.1.3各公司(中心)管理岗晋升考核期间,三个月考核得分均达标予以转正,三个月考核得分均不达标留任原职级,如只有一个月考核得分不达标,延长一个月的考核期,如延长考核期考核在80分以下留任原职级,一个月后可再次申请或被提名。

6.1.4考核期考核得分参照各地区《提名、晋降、聘任标准明细表》。

6.2试用期考核成绩只做转正依据,不计入晋升职等考核。

6.3岗位调整(包括调动晋升)考核期细则明确如下:

6.3.1岗位调整后使用新岗位考核表,考核表变更以文件为标准。

6.3.2操作岗转管理岗,按照薪资平移的标准进行,原职级的薪资参照管理职系进行定级,不设考核期,提名晋升管理岗位时按提名晋升标准执行。

6.3.3提名考核期岗位调整(人员提名以后岗位调整):

提名晋升人员自进入考核期之日起,考核标准按照新岗位考核标准执行。增加由于公司决策原因,导致公司、部门职能进行调整的,处于提名考核期人员的分数引用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调整前的成绩判定引用原标准,调整后的成绩判定引用新部门的标准,如果前期考核结果不达标,无法晋升的,考核周期可延长两个月,累计三个月达成晋升条件即可通过考核期。

6.3.4人员调整岗位晋升考核期(人员岗位调整并进行提名)

考核期为三个月,一个月不达标延长一个月,如有两个月及以上考核得分不达标,则进入下一阶段考核期,若两个考核周期均未达标,则由人力资源中心与各公司(中心)沟通后,进行调岗或降级。若调岗则根据调整岗位情况确定考核期等相关事宜;若在此岗位上降级使用,则享受降级后的全额工资及绩效待遇。

6.4各公司(中心)管理岗考核期人员转正时,由人力资源中心提醒并发放《考核期转正表》(附件6),各公司(中心)于发放后2天内提交到人力资源中心。

6.5考核期薪资标准

6.5.1考核期薪酬绩效标准:参照《岗位调整薪酬绩效明细表》。

6.5.2一级公司、中心负责人考核期薪资

6.5.2.1若聘任之前级别为总经理/总监级(G60)以下,则考核期按照总经理/总监级标准进行考核,原职级在G50以上G60以下的,享受原职级薪资待遇,低于G50的,享受经理级(G50)全额薪资绩效,相关条款参考《股份制管理办法》。

7.人才培养的特别说明

如员工在晋升考核期间,因公司或个人原因调至其他部门担任晋升岗位相同级别岗位,则该员工培养成绩计入原公司(中心)最高负责人、二级公司负责人和直接领导的绩效考核成绩。

8.争议解决

如员工不同意直接评价者所给与的评价,可向间接评价者或人力资源部提出书面的复核申请,间接评价者或人力资源部在接到申请后应在5日内予以答复。

9.其他

9.1一级公司下设的二级公司架构内人员配置,事业部副总裁有权根据经营情况予以调整、配置。

具有评价权利的主管级及以上人员应注意随时了解掌握员工的工作情况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对员工的评价应有事实依据,公平公正的进行。

9.2员工应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绩效管理评价,虚心听取意见,发现差距,积极改进工作,以使自身与公司得到共同发展。

2019绩效考核制度 相关内容:2019工会会计制度 工会会计制度财政部工会会计制度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工会组织。

小区门卫管理制度 导语:门卫就好像就社区的过滤网,在治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小区门卫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一、实行24小时着装值勤,自觉遵守值班制度,严格交接班手续,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文明执勤,优质服务。

校园门卫管理制度 导语:校园安全是所有家长关心的事情,而门卫大叔在这个时候起了关键的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校园门卫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一、门卫人员必须时刻提高警惕,严防不法分子混入学校进行犯罪活动二、来人、来客均须办理登记、会客手续,门卫人员...

学生宿舍卫生管理规定 导语:宿舍是我们在校期间待得最多的地方,下面小编整理了学生宿舍卫生管理规定,欢迎阅读!学生宿舍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宿舍卫生状况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身心健康。

寝室安全及卫生规章制度 导语:宿舍的安全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下面小编整理了寝室安全及卫生规章制度,欢迎阅读!宿舍安全卫生注意事项一、宿舍安全1.1未经有关部门许可,严禁私自改装供电线路、私拉乱接电线、乱装电灯、乱安插座等行为。

晋升岗位工作计划篇(2)

这种落后主要表现为思维上的僵化、管理上的粗放和员工关系处理上的生硬。企业要实现高效的用和有效的留,就必须在转化观念的基础上解决好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问题,直面员工的需求,将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体发展放在平等的地位考虑,改变单向思维模式,将人力资源各大模块串联贯通,建立岗位评估、绩效考核、激励和晋升模型。当前,一些处于市场前沿的企业比如互联网企业、银行等,率先采取基于岗位评估的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整合人力资源,激发个体活力,构筑企业生态优势,为我们提供了用人与留人的经验借鉴。

一、岗位分析与评价

岗位分析与评价就是通过岗位描述和价值评估,对员工岗位价值进行量化,然后分成不同岗位职级。企业每个岗位都必须进行岗位描述和价值评估。岗位描述主要包括工作目标、授权、主要职责、任职资格、资历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养要求等。岗位评估一般由管理层和咨询专家组成评估小组,围绕资历要求、解决问题能力和管理权限三个维度进行。三个维度又细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最终形成这个岗位的评分,分数越高,岗位等级、岗位价值也就越高。

岗位分析与评价是基础性的工作,为下步薪酬管理的岗位价值、绩效管理的绩效标准、招聘中的甄别标准、职业发展中的晋升标准等提供了基础信息。

一些企业尚未进行岗位细化管理,缺乏岗位分析与评价,员工的岗位职责不明确给员工薪酬、绩效考核、招聘岗位设置带来了困难,造成员工职业发展路径不够清晰,导致员工个体的使命感与责任心缺失,工作懒散。目前国内一些岗位管理咨询公司,通过对受委托的合作企业进行组织架构梳理,开展岗位设计、岗位描述和岗位价值评价,是企业实施岗位管理的捷径,可以尝试。

二、分层分类的绩效考核

要考核员工的绩效,真正体现公平和注重员工价值的理念,必须加强绩效考核的针对性,也就是员工绩效考核指标和方法应该根据不同员工类型和特点确定。

目前一些企业对一般员工的绩效评估,都采取比较简单的考核办法,就是按照一般工作表现和可衡量的指标评估。比如对员工实行三个维度的考核,包括根据岗位职责实际达到的工作业绩、为完成本职工作应具备的各项专业能力、工作态度等。这种考核办法适合一般员工,但不一定适合企业管理层的考核。

这种绩效评估主要是对已经实现的目标的考核。对于企业来说,不仅应包括短期目标的实现,还应包括中长期战略目标的达成。企业战略目标一旦确定,需要从管理层层层传递。对管理层的考核不能局限在已经完成的当期目标,还应该考核企业内部整体运营能力、实现客户价值的能力和学习创新的驱动力。当前,一些企业对管理层实行了平衡记分卡考核办法。所谓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办法。这种办法改变了传统绩效考核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项,但无法评估企业前瞻性投入的现状。

平衡记分卡法着力寻求财务与非财务的衡量之间、短期与长期的目标之间、落后的与领先的指标之间以及外部与内部绩效之间的平衡,被誉为加强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最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在针对管理层的绩效考核中,借鉴平衡记分卡方法实现考核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才能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三、基于价值认同的激励

绩效考核最终要落实到结果应用上。绩效考核要为激励负责,而发挥激励作用就要认识到,激励本质上是建立一种企业与员工的双向互动关系。为此,管理者必须从认识人性、分析人的价值观出发,把握员工动机,关注员工的内在需求。在多元化价值观并行的时代,激励手段不应仅停留于薪酬上,?要体现在帮助员工提升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和支撑企业发展目标上。

目前,一些企业存在激励面(受众)过于狭隘和激励类型单一的问题。一方面,一些企业长期以薪酬福利等外在激励为主,如晋级、提高奖金以及模范与典型人物的示范和教育。这样只能使少数人从中获益,大多数员工不可能在自身的利益需求方面得到有效的激励,激励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在新时期,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传统激励包含的基本薪酬福利带来的满足感,已经不能达到激励的最大值。激励与被激励者的价值认同和多层次需求相背离,给予的激励并不是员工迫切需求的,因此激励类型单一同样达不到理想的激励效果。

基于价值认同的激励,从人各层次的需求出发,在情感、个人价值实现方面设置激励方式。一些企业的成功做法包括:提供学习的机会、安排参与大的项目、创设得到认可的企业文化、提供员工在企业远景规划中的角色、领导与员工并肩努力、高层与员工的交流、分配有趣的工作、弹性的工作时间、远程的工作方式等。一些企业率先采取菜单式激励办法,将员工获得的激励进行量化设置分值,员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点菜式”选择,从而实现激励的量身定制,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这是以价值认同为前提,双向思维在激励方式上的创新举措。

四、分类的职务晋升

不同类型的员工如果放在同一职务晋升通道,往往使一般员工短期内看不到职务晋升的空间,而中高层管理人员也不能明确其发展方向。长期得不到职务晋升,往往导致一部分企业可用人才流失,员工缺乏活力。职务晋升目标的达成要具备可达性,就应该依据员工的具体情况确定晋升通道。

当前一些企业已经针对普通员工、中高级管理人员,分别采取“素质发展计划”和“个人发展评估”的晋升方式。

企业为一般员工设计“素质发展计划”,基于六个标准即不断学习、客户满意、责任感、技能、团队合作、沟通,设置不同的等级,同时要求员工从事不同的工作,如果一直从事相同的工作将不能获得晋升。一般员工参与“素质发展计划”才能获得晋升的机会。

晋升岗位工作计划篇(3)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47-02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许昌卷烟厂从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变成了河南中烟下属的生产厂,其管理重心由注重市场与研发的“哑铃型”模式转变为全力提升生产制造水平的“橄榄型”模式,提出了“打造一流创新型生产基地”的发展目标。结合“卷烟上水平”的行业战略和河南中烟“中原突破”的规划目标,许昌卷烟厂在认真分析技能人才队伍现状的前提下,立足“人才强企”的基本思路,找准突破口,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技能、技术和管理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依托“一体两翼”的组织保证体系和“三足鼎立”的成长激励体系所构建的立体管控模式强力推进,以塑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干”的人才队伍为目标,确立许昌卷烟厂在河南中烟乃至全行业的人才比较优势,为工厂在“十二五”期间的争先创优战略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

一、“一体两翼”的组织保证体系建设

从工厂的层面看,对人才队伍建设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统一规划,缺乏一个导向明确的政策框架;从车间层面看,车间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用代培,人才的培养没有专项考虑,还存在不愿意对大学生下功夫培养的思想,都想挖现成的人才用。制度的系统性缺少导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处于凌乱的、未经规划的状态,各类单项措施也未能形成合力,激励效果较差。在综合考虑现状的情况下,许昌卷烟厂以系统构建为导向,通过新制度、整合原有制度等方式,形成了以“一体两翼”为主要构架的组织保证体系。“一体两翼”是指以组织领导系统建设为主线,以责任目标系统及培养支撑系统建设为主要推进手段所构成的“拉动”机制。主要做法有:

1.组织领导系统建设。实际上,企业的行政组织体系就应该有这样的功能,但是,一些观念上的误区和长期以来形成思维定势,比如,一部分人认为人才队伍建设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还有一部分中层干部只想用现成的人才而不愿意下力气去培养。这些都导致行政组织体系这项功能的弱化。针对现状,我们建立了《许昌卷烟厂人才队伍建设责任目标》这一制度,用一系列的量化指标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和数量要求,同时,梳理、延伸并强化了行政体系人才培养的功能,明确了工厂各层次的人才培养职责,建立了自上而下、权责明确的组织领导系统。现在是,主管人力资源的厂领导负责对全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指导与督促,与各部门签订人才队伍建设责任目标;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专业职能部门负责规划及协调实施,以及制度体系建设;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人才队伍建设负总责,部门领导班子分管领导具体实施本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方案,落实厂部各项措施;专兼职人才干事在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领导下,负责各项具体事务的处置。根据部门的人数多少分别设置专职或兼职人才干事,正式纳入企业组织体系,其职责纳入工作标准。在组织领导系统建立过程中,强调了人数较多(即有操作类岗位的部门)的部门,突出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的策略。

2.责任目标系统建设。责任目标系统是一个循环递进系统,以中层干部履行人才队伍建设职责为依托。由三个主要步骤构成一个循环:第一步,年初将人才队伍建设指标列入部门的责任目标,人才队伍建设责任目标对人才队伍进行分类别、分层次设定了当年度目标和三年期总目标,这些目标是各部门责任目标的组成部分。在11项设定目标中,其中针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有8项。第二步,在年末作为中层干部述职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公开述职。第三步,人才队伍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专项考核项目进行考核,其得分占中层干部年度综合考评总分的5%。针对上年度的情况制定下年度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进入下一个年度循环。

3.培养支撑系统建设。组织领导和责任目标侧重于从组织和领导干部着手,充分认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为员工的成长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在这种背景下,许昌卷烟厂以六项计划为基础,以员工的自我成长为导向,建立了开放式的培养支撑系统。六项计划是:以《员工自学成才激励办法》为主要措施的自学成才激励计划,对员工取得各类证书、学习专项技能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以满足员工个性需求为主的个性培训套餐计划;以满足工厂阶段性人才需求为导向的紧缺人才培养计划;锻炼员工多种能力的轮岗交流计划;为实现高技术、高技能人才智力共享,通过工程系列委员会、技师协会等民间学术团体实施的专家顾问门诊计划。以职业资格体系为基础自主开发了包括职业技能鉴定、特殊工种岗位持证上岗、关键生产岗位持证上岗、关键生产岗位晋级认证四项内容的资格认证体系计划,对企业核心操作类岗位的进口进行了严格把关,对技能水平的晋升提供的阶梯,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制度支持,特别是关键生产岗位是根据工厂实际情况自行提出并定义的概念,是有明确界定的岗位类别。

二、“三足鼎立”的成长激励体系建设

人才的成长既有环境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一体两翼”的组织保证体系更多地侧重外因,注重组织环境的建设;“三足鼎立”的成长激励体系则是侧重内因,注重个人的晋升和成功因素。在传统模式下,管理人才成长通道最为完善,而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则受很大限制,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许昌卷烟厂在“以能为本多维激活”人才理念统领下,以建立“技能人才的弹性宽带晋升通道”为重点,统筹推进技能、技术和管理三条人才成长通道,使技能、技术人才的成长通道真正成为与管理人才成长通道相并行的渠道,构建“三足鼎立”的成长激励体系。

1.技能人才的弹性宽带晋升体系。多年以来,许昌卷烟厂在技能人才成长方面只有职业资格晋升体系,该体系是传统的等级津贴的模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津贴在收入中所占比重不足2%,基本丧失了激励作用。许昌卷烟厂自2008年开展首席技师聘任,首届聘任了7名首席技师,但是对技能人才的成长路径并不清晰,从一般操作工到首席技师中间有断层,没有形成一个连续的晋升层级结构。2009年在制丝车间对修理工队伍做拉开梯次的改革试点,根据技能水平、责任大小和劳动强度等因素将修理岗位划分为三个等级,并建立动态晋升机制。2010年按考核成绩有的修理工晋升了等级,有的下调了等级,有效地巩固了新体系的实施效果。在2010年度,对卷包车间挡车工和修理工建立分级体系,分别印发了《卷接及包装挡车工晋级考核实施办法》和《卷包车间修理工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两个文件,基本确立了关键生产岗位晋级认证的实施模式。对卷包挡车工、修理工和分成一级、二级和三级(三级保持原待遇),以理论水平、实操技能和日常工作业绩三个维度的考核为依据,每一层级都按不同的比例晋升,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新延伸的晋升层级,其收入差距占收入比例达20%左右,其激励作用效果明显。

经过2009、2010两年的探索,对关键操作岗位和维修岗位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与首席技师接轨,使技能人才的成长路径得到确认,并形成可操作的制度。至此,以主体车间为试点,依托原有的职业资格晋升体系,对关键生产岗位延伸了成长通道,初步构建了从一般技能操作工到首席技师的11级晋升阶梯,在一般操作岗位、关键操作岗位和修理岗位三个分类之间,具有一定的重合度,构成了一个弹性的宽带晋升体系。通过技能人才宽带晋升体系的建立,不仅很好的实现了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功能,同时也以此为依托,实现了薪酬分配向高技能高贡献人才的倾斜导向。

2.技术人才开放式的成长晋升体系。许昌卷烟厂自1999年对所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全部解聘之后,直到2008年一直未在聘任,导致技术人才队伍的规模和质量都严重下降。在这种背景下,许昌卷烟厂在2008年以工程系列为试点重新启动了技术职务的聘任工作,重新构建了技术职务体系。技术职务采用的是开放式设岗,即岗位并不固定在某个部门,而是从竞聘人员中择优而定,这种开放式的竞聘模式有利于激发更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同时,这也是在分析工厂工程技术人才队伍总量偏少、总体质量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而管理模式则采用专业人员自我管理的思路,在厂技术职务聘任工作领导组下分专业设置工程、政工、经济及会计等专业系列委员会,负责本专业技术职务日常事务的管理。总体上看,技术职务体系的运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10年组织发表了学术论文15篇,通过省级科技鉴定成果3个、市级科技成果3个,其成绩相当于以往数年之和。2011年在工厂提出了“塑造创新特色”的方向后,筹划更加灵活的开放式晋升体系,即将技术职务分成若干层级,凡是技术成果达到相应的标准即可享受相应待遇,以此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

3.管理人才成长体系日臻完善。管理人才队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一套包括竞争上岗、培训发展、业绩考核的完整体系。

晋升岗位工作计划篇(4)

2010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每年学校领导都要对校级以下的在岗员工实行年度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员工的任用解聘、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中层干部的职务升降和岗位调整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

由于中职学校绩效考核的依据不象普通高中有高考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因此给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上中职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复杂性,考核难以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

一、中职学校员工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官本位”影响导致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单一,士气低落。多年来员工在工作上被大众认可的唯一通道是基于行政管理级别的“官道”,技术职务的重要性往往受到忽视,而这种金字塔式的晋升通道显然无法满足大多数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尤其是那些挤不进管理序列的技术人员,很难在“官道”上获得晋升和发展,造成士气低落,严重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

(2)职业发展纵向通道层次简单,职业发展空间不足。现在中职学校职业通道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管理职务晋升与专业职务晋升两个渠道。管理职务晋升从助理科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讲究论资排辈;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从助理讲师,讲师到副高级讲师,正高级讲师,都只有四个层次。简单的纵向层次,导致一些教师评上职称后安于现状,工作停滞不前,死水一潭。特别是由于正高级讲师名额稀缺,很多评了副高级讲师的教师觉得职称到顶了,没有了奋斗的目标,也就失去了工作的热情,职业发展空间严重不足。

(3)单纯短时的绩效奖惩忽视了员工职业发展中具有强烈获得认可和尊重的职业成就感这一要求,起不到长效激励作用。职工在长期的重复工作中会抱怨生活一成不变,做一年和做十年没有区别,枯燥无味,同样教师面对生源差,层次低的中职学生,花费再多心血和努力也得不到认可和尊重也使之感觉精神压抑,缺乏职业幸福感,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在薪酬上短时奖惩员工,起到的激励作用也难以持久,工作质量和教学质量很难有较大的突破和作为。而获得认可和尊重的中层职位毕竟有限,大多数员工的梦想、尊严和荣誉得不到实现和满足。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做出如下设计:

二、职业发展双通道设计

职业发展通道设计的层次原则是指在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时,既要考虑设计足够的层次,为员工提供较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又必须避免层次过多导致的职业发展晋升的激励力度不足,从而无法达到设计的初衷。

基于工作性质和员工专业能力的差异,建立管理类和技术类双重职业发展通道。在2个通道中,打破职级按职称评定方式,将管理层级和技术层级从低到高划分若干个职业发展职级。其别需要注意技术类与管理类职业通道的平衡。适当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地位,为技术人员设计与管理序列待遇相当或约高的等级序列,从而吸引专业人才安心从事教学工作。

三、职业发展双维度设计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包括纵横两个维度,一般人们比较关注纵向职业通道的设计。对横向维度考虑不足,通过加大员工的职业发展横向维度的设计可对纵向职业通道的实现必要的辅助与补充,它和纵向职业通道构成了立体交叉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对整体职业通道起着“锦上添花”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合理控制职业发展的晋升速度

在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时,在职级、档次的晋升时使用绩效考核结果,那么绩效考核制度的调整,各种考核结果比例的确定就非常重要。只有考核结果的等级或比例得当才能合理控制职业发展通道的晋升速度。例如,优秀比例增加,则可能导致过多人过快地晋升,使员工较为容易达到较高的职业发展等级,从而使较高的职业发展等级贬值;假如考核结果优秀、良好比例太少,则员工只能按照理论最慢速度晋升,晋升至最高等级几乎没有希望,则将极大打击员工积极性。

五、宽幅式薪酬激励方案设计

员工职业发展实质是能力的提升,相应也必然要求薪酬的增加,否则职业发展通道的晋升将仅有象征意义,其激励能力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建设以员工职业发展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员工对自己的工资报酬是否满意,不仅受收入的绝对值影响,也受相对值的影响。每位员工总是把自己付出劳动所得的报酬,同他人作比较。若同等投入获得同等报酬,则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会影响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以宽幅式薪酬激励方案设计为例(见表1):

这个方案中员工岗位设置了管理类和技术类双重职业发展通道,技术类职级打破了职称限制,在两个通道中根据工作需要划分为多个纵向职级,并适当提高了技术类职级的地位和待遇。在多个纵向职级的基础上加大横向维度的补充,将同一职级划分为多个档次。根据岗位价值评估确定相应岗位级别,再根据所在岗位员工的工作业绩等因素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档次,这样为员工未来的岗位晋升提供相应空间,满足员工获得认可和尊重的职业成就感这一要求,起到长效激励作用。

晋升岗位工作计划篇(5)

我国社会正处于产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型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改革的加剧,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与组织开始关注人力资源风险控制这一重要问题。国有企业具有目标宏观、社会渗透性广泛、组织部门复杂等特点,因此,加强国企人力资源风险控制探究,积极建立一套与之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风险管控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下面,我们先来讲一讲国企的特点以及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一、国有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国企的特点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的产物,在组织形式上,国有企业包含国有资本控股、国有资本参股、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企业等多种组织形式。在组织功能上,国有企业兼具社会与经济双重功能,具有公益法人与盈利法人双重身份。在管理方式上,由发改委立项,组织部负责人力资源,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国有企业的资产与经营。在公司目标上,国有企业同时具备主导、控制、盈利与就业、公共产品与服务等多种角色,具有“非一元化”特征。

(二)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国企人力资源指的是从质量与数量两个维度为企业发展带来经济利益,并促进企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人力资源的总称。在这一概念中,质量属于素养内涵,数量属于载体内涵。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的组织计划、协调控制、领导激励等一系列活动,从而实现国有企业生产发展目标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活动,而是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导向开展的一系列人力资源制度设计与安排。

二、国企人力资源风险的类型

(一)人力资源招聘风险

招聘过程是应聘人员与企业两者动态匹配的过程,而招聘风险指的是企业无法招聘到适合的员工而造成的日常运营不确定性。招聘机制不完善、招聘渠道、招聘设计、招聘环境等等,均是人力资源招聘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其一,招聘理念落后。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已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招聘理念、模式与工作流程,企业招聘理念相对落后,不能准确定位招聘工作,比较排斥新理念与新事物。人资部门对企业核心人才认识不到位,招聘工作的开展只是通过“招聘”这一方式弥补职位空缺。其二,招聘流程不完善。大部分国有企业招聘流程不完善,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计划性、规范性。招聘活动停留在传统陈旧的人事管理水平上,缺乏改进与创新,甚至忽略岗位分析与员工需求预测,未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制定科学的员工招聘计划,更未展开招聘效果评估。其三,招聘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人力资源招聘属于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不同岗位的具体职责、对人才需求标准均不相同,其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要求标准较高。但是,我国部分国企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的知识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吻合,其应对新业务、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足,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严重影响人才招聘工作的高效开展。其四,招聘方式单一。部分国企面试过程中,将简历筛选、面试作为员工招聘的主要方式。在具体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多依据第一印象判断,主观性较强,影响了招聘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人力资源晋升风险

晋升风险指的是企业人力资源晋升结果并不能改善企业现有情境。综合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人事测评与考核是人力资源晋升的前提,国有企业基层员工的考核比较容易,但对于管理人员、行政人员的考核是有些难度的。部分资料指出,对于企业中高级工作、知识类、管理类等工作的客观评估效果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非绩效因素会严重干扰企业员工正常晋升。与此同时,中高层国有企业人员晋升中,年龄、性别、工龄、教育培训等都会成为影响员工晋升的干扰因素。具体来说:①激励机制不健全。在现代企业中,常采用建立激励及评估机制的方式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营造浓厚的竞争气氛,使各项工作高效、快速地完成,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整体竞争力,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评估激励机制是各大企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部分国企在人事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建立相应的评估激励机制,无法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也无法营造出浓厚的竞争氛围。激励机制不健全不但阻碍了员工个人技能的快速提高,还严重制约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发展。②能岗不匹配。员工能力分为两种:现实能力,员工通过培训教育、岗位工作经验积累、互相学习,进而转化成自己的行为规范与工作习惯。潜在能力,在将来满足一定条件基础上,员工发挥出来的、超出现有水平的能力范畴。目前,大部分国企注重员工的现实能力,忽略员工潜在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另外,部分国有企业过分注重高文凭、高学历人才的引进,不仅影响了现有员工的工作心态,还向员工传递错误导向。能力与岗位不匹配,严重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与热情,进而影响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三)人力资源薪酬风险

薪酬是国有企业员工最为看重的一大因素,若薪酬分配管理不合理,就会导致员工因期望不足而产生的工作倦怠,进而严重影响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并带来较高的辞职率与缺勤率。现阶段,国有企业均实行月薪工资制,企业能较好地把握这一工资制度,但是,这种制度比较保守,而且,除基本工资外的其它薪酬组成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薪酬分配的公正性与合理性。而这种薪酬制度之所以能延续几十年不变,究其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引入“信息不对称”这一概念之后,经理人无法直接掌握员工行为,因而,在工资合同中无法将员工付出的必要劳动数量写入合同,经理人也只能通过绩效考核结果推测员工付出的劳动。众所周知,员工业绩除与员工付出劳动有直接关系外,还会受到运气、环境等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一旦员工因懒惰导致考核结果不理想时,其完全可将原因归纳为外在环境因素;而员工因外在环境因素导致业务上升,其也可归结为自身努力因素,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人力资源薪酬风险。

三、国企人力资源风险的控制

(一)内部环境与控制活动方面

1、招聘风险控制

工作职务分析、人员需求设计、员工测试与录用是招聘风险的主要来源。具体来说:①明确、详细的工作分析是防范招聘风险的基础。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岗位职责分析,岗位职责是员工从事不同岗位工作的前提,在职责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任职资格。任职资格是不同岗位对所需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性格、学历、素质、经验等内容,为保证岗位职责与员工能力的匹配,必须明确各项岗位任职资格。②人员需求设计。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合理制定用人计划,确定招聘职位、任职资格、人数等内容。在制定招聘计划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现有岗位的人才需求,还应前瞻性预测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在前期阶段,招聘人员必须熟悉企业招聘岗位工作内容与职责,确保人才招聘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相关部门必须结合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针对性探究不同招聘渠道优缺点,合理选择信息渠道,保证招聘工作的准确性与及时性。③员工测试与录用。科学、合理的素质测评体系不仅能全面获得应聘人员信息、避免主观意识的影响,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潜力。企业在进行素质测评过程中,决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合理搭配各种测评方式,真正选出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人员素质测评,必须结合不同测评对象、任务要求、目的设计不同的测评指标,需注意,测评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反映测评对象的方方面面。在建立具体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遵循可行性、系统性、层次性、创新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原则,设置合理的素质测评层次,避免不同指标的重叠与包容。在设置素质测评体系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职位要求进行素质测评。例如,严格按照岗位职责需求所需的规范、资格、能力、条件确定所需测试的智能素质与心理素质。

2、培训风险防范

首先,充分了解接受培训的员工,合理选择受训员工,尽可能避免在频繁跳槽员工身上大量投入培训资源。其次,在试用期内对员工进行培训,需注意,一次培训费用不应过大,并在合同条款上对员工进行一定限制。在结束培训工作后,需要员工签名确认培训费用,在约定服务的同时,约定服务赔偿方式。

3、绩效考核风险控制

绩效考核风险控制可从如下方面入手探究:加强评价人员学习与培训力度,提高其行为决策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尽可能避免居中趋势、晕轮效应、偏松偏紧等问题的出现。合理选择配对比较法、交替排序、尺度评价等多种评价工具,掌握评价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严格公开、公正原则,在制度层面上防范评估考核评价风险。

(二)风险评估方面

风险评估指的是企业通过确定的与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有关的风险控制过程。在上文分析中得知,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了应聘人员的逆向选择。之所以出现逆向选择,与招聘人员品质不高、国有企业选择模糊等因素密不可分,国有企业特别是领导阶层的政治资本、人脉资本会严重影响企业招聘结果。鉴于此,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必须重视国企招聘体制的完善以及求职人员的逆向选择。在具体风险应对过程中,应谨慎应对以上两方面因素,与此同时,制定合理计划有效应对招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另外,加大对新进员工的跟踪检查力度,预防出现机会主义行为。

考核指标中的非绩效因素是导致人员晋升风险的主要因素,非绩效因素比重过高,会直接影响晋升结果的情境。鉴于此,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必须强调、评估、细化晋升体制的高效性与合理性。国企应结合岗位需要设置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对团队配合、任务完成情况、工作绩效、出勤率等进行评分,进而判断员工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并在能岗匹配原则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改进:若个人能力超过岗位需求,应合理设置晋升渠道或对应工资晋级;若个人能力低于岗位需求,应进行学习与培训,给予员工指导与帮助。

员工、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等道德风险行为,是导致薪资风险的主要原因,应将道德风险的确定作为薪资风险评估的重点。

(三)内部监督方面

国有企业必须对人力资源风险控制实施进行全面的检查监督,为了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不同环节的有效性,必须及时检查并监督流程政策的执行情况。在形式上分析,对不同流程政策的监督检查主要分为个别评估与持续监督两种。在国有企业招聘环节、晋升环节、薪酬管理环节均需进行持续、动态监督。对招聘环节的持续监督,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持续监督人员招聘流程的制定、实施以及问题解决环节,针对出现的问题必须及时提出解决对策,提高控制效度。管理阶层应对国企人力资源晋升风险进行动态、持续监督,详细记录晋升具体过程与晋升结果,将不同时期的晋升策略、晋升结果进行比较,及时总结经验。将监督重点放在晋升政策的合理性、晋升计划的执行力等方面,重点加强新晋升人员的跟踪监督,检查晋升结果是够能够服众。对薪资风险的持续监督主要包括内外部环境分析、监督活动管理、薪酬结构调整、岗位规划等方面。

强化国有企业个别评估,这一任务主要由审计部门担任,因此需保证审计部门独立性。设置独立运行的审计部门,使得各项审计工作独立运行、不受干扰,这是充分发挥审计评价职能、监督职能的前提。国企需结合自身运营实际与市场经济特点,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完善企业产权机制,与此同时,保障审计工作对而且仅对企业董事会负责。积极引入审计监督机制,在审计制度的支持下,及时发现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信息沟通方面

信息沟通是为了确保国有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相关信息的动态、有效流动,为了提高人力资源政策的科学性,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国有企业必须完善信息系统,全面、及时获得人力资源相关信息。与此同时,提高信息流通力度,保证信息上传下达,提高人力资源信息沟通程度,进而为企业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提供充足数据支持。企业还应通过不同部门、不同渠道之间的信息沟通,促使全体员工了解其在人力资源风险控制中的责任,提高员工责任意识。从本质上来说,人力资源不同流程的管理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针对人力资源招聘流程、晋升流程、薪资流程来说,及时的信息沟通是国有企业识别信息、确定岗位职责、员工素质的重要保证。通过交流与沟通,能更好地为国有企业发展分析、筛选新鲜血液,不断丰富、优化企业晋升人才储备队伍。科学薪酬政策的实施,能帮助国企更好地掌握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有效促使薪酬管理科学、合理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国有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风险的类型入手分析,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部监督、信息沟通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国企人力资源风险的控制对策,多角度出发、多管齐下,旨在全面提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风险控制水平。(作者单位:山东国华时资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徐风林.家电零售企业核心员工人力资源风险管理x究――以某知名企业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01).

[2] 魏光兴,秦星红,覃燕红.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富士康12连跳的启示[J].商业研究,2011(06).

[3] 引赵航.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J].企业经济,2011(07).

[4] 许峰.浅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J].中国科技信息,2012(11).

[5] 李恩平,苏文,赵红瑞.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因、风险及防范策略[J].经济师,2011(02).

[6] 邹晓光,韦朝辉.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与防控探析[J].河北金融,2010(01).

[7] 李朝云,傅正.关于图书馆人力资源风险转移的思考与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0(08).

[8] 杨国胜.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J].河北企业,2010(07).

[9] 张敏.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24).

[10] 郭晓庆.从人力资源管理看内部控制失效及对策思考――基于高层管理者角度[J].知识经济,2012(07).

[11] 王小飞.浅析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关键问题[J].山西科技,2013(04).

[12] 王姜.试论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构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3(B).

晋升岗位工作计划篇(6)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260-02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员工离职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员工离职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影响了在职员工的情绪,也是企业领导最头疼的问题。只有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更好地稳定员工队伍,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难题。企业要想开发出员工的最大潜能,使员工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财富,那么就必须从员工的职业生涯上下功夫,真正为员工的未来做好规划,让员工看到前进的道路,只有员工走得远,企业才能走的更远。

一、职业生涯的含义

职业生涯表示一个动态过程,它指一个人一生在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工作活动相关的连续经历,并不包含在职业上成功与失败或进步快与慢的含义。也就是说,不论职位高低,不论成功与否,每个工作着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不仅表示职业工作时间的长短,而且内含着职业发展、变更的经历和过程,包括从事各种职业、职业发展的阶段、由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换等具体内容。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一)员工的职业发展要与企业目标相一致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个企业是否会站稳脚步,就在于企业目标与个人是否一致,两者一致管理效果就好。因此,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在这个以能力为主导,而不是以身份为主导的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中,人们应首先改变旧有的人才观念,摒弃高学历情结,积极推行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平起平坐、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并举的文化制度,做到竞争靠能力,开放靠市场,前进靠文化。力求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个人目标必须服务于企业目标,脱离了企业目标去制定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员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目标,既是个人的需要,也是企业的需要,是员工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有机结合。企业的成长要依靠于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靠企业这个平台。员工兴,企业兴;企业衰,员工衰。我们要把“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作为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的重要手段,只有与企业同患难,才能和企业共同成长。员工要把企业的发展当成自己的责任,企业才会为员工创造成长的机会。员工的职业发展如果与企业的目标不一致,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自己也会被企业所淘汰,企业和员工是一体的。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依赖于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和不断进步。每一位员工的进步都会推动企业的成长,每一位员工的努力都会为企业的进步增添一份力量,实现自身的进步和促进企业的成长是每位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不断成长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个人发展目标与整体目标一致较易产生双赢结果。员工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发展是员工发展的保障。一个组织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工作;相应地,一个员工的发展,也离不开组织、集体的存在。组织与员工是相互依存的,他们二者都是为了求得良好的发展,这是目标上的一致性。因此,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每个员工要将个人的追求与企业的追求紧密结合起来,并树立与企业一起风雨同舟的信念。只有这样,企业和员工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二)建立多途径的晋升渠道

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岗位结构图,但对于每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工作职责,业绩的衡量标准等很多问题没有具体的说明,员工感到未来是一个未知数。要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要让员工看到希望,看到自己的目标,努力的方向。让员工知道每个岗位的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岗位所需要的人数。对于员工来说,一系列岗位变动,就是职业发展的机会,从清晰明确的职位机会中,看到发展的方向。在一个企业中,技术人员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在离职员工中技术人员的比例也很高,技术人员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给员工设立升迁的渠道,使员工的工资得到提升,职位得到升迁,这样就可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减少员工的离职。员工职业晋升的本质是一种对在职员工个人努力和能力认可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职位调整,它建立在客观评价基础上,调整的目的是让员工找到适当的岗位,以利于更好地发挥和实现自己的价值。晋升的第一步就是为每个员工指明他所在岗位应朝哪个方面晋升。这个晋升不是指个人的晋升,而是指这个岗位未来的晋升方向。在规范了晋升的途径,即指明什么岗位从哪个路径上升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建立晋升的阶梯,也就是说,要指明这条路径上有多少岗位,分布如何。构建科学的员工职业晋升通道,是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

企业应将岗位划分为技术岗和管理岗两种职业晋升途径且互不交叉。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技术等级和管理等级制度,把管理类划分为处级、科级、科员、办事员等级别,然后在每一等级内部设计相应的档次;技术岗位可以设定铜牌技术员,银牌技术员,金牌技术员三个级别,使管理类和技术类在相同的级别所持的工资一样,只是类别的不同,这样可以保证从事技术的员工可以安心做技术,不至于都要去做管理。在员工职业晋升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能力导向原则。员工的职业晋升过程是一个竞争选拔的过程,要对员工的知识、专业和技能等多方面进行考察。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考试,可通过笔试和专业测试两个环节,考察员工对本职工作的熟练操作能力,同时也要安排竞赛,在竞赛中选出优秀的员工,把握“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

2.能升能降的原则。职务的资格不能只升不降,这样会使人产生惰性,要让职务高的员工有适时的危机感,让职务低的人有努力工作的动力,看到晋升的希望。

3.德才兼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做出优秀业绩。

(1)员工晋升的形式。①定期:在每年的年终考评后,依据员工综合考评状况,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统一实施晋升计划。②不定期:在年度工作中,对企业有特殊贡献,表现优异的员工,随时予以晋升。

(2)员工晋升的类型。①职位晋升、薪资晋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每年根据《员工晋升制度》、年终考核等对符合条件的员工进行职位和薪资的相应晋升。②职位不变、薪资晋升。A.企业每年进行一次年终考评,对所有考核达到优秀的员工,在职位不变的情况下,薪资晋升一级;B.新进员工,工作满一年以上者,薪资晋升一级;③职位晋升、薪资不变。员工没有实际职务但薪资已达到新晋升职务的最高级别,在晋升同等职务时,薪资不在调整。

(3)职位晋升的其他规定。①经批准晋升后,员工需接受新岗位的任职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上任;②聘任期限一般为一年,期满后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续聘。我们要适当培养与提拔基层员工,可以让员工明确自己奋斗的方向。员工有了主人翁精神后,会产生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便能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团队。

结论

员工作为企业的宝贵资源,对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与潜能开发,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变被动为主动,已成为公司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正是站在人力资源的角度,结合企业员工的特点以及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通过调查、访谈企业的员工,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把员工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有机结合,协调好员工个人的目标与公司目标,使两个目标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关系.经济经纬,2002(1)

[2] 沈新锋,周利霞.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与调整.中国外资,2009(06)

[3] 蒋晓荣,林筠.论民营科技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期刊-核心期刊][J].生产力研究,2006(05)

[4] 冯常生.浅析企业员工关系管理[J]企业活力,2012(4)

晋升岗位工作计划篇(7)

人才的选拔机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选拔优秀人才激励现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的人才选拔机制大多采用由上级的企业领导根据现有人员业务成绩的大小择优晋升高一级职位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的过程看,这一选拔方式存在诸多缺陷。

首先,该选拔机制基于这样一种假设: 一个人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成绩突出,那么他一定会在更高的岗位上有所成就。从设计思路来看,该选拔机制忽略了管理工作的独特性, 牺牲了企业效率。这一假设在一定前提下有其内在合理性, 一个人从事目前工作所表现出来的卓越才能是其未来取得成功的必备因素。但是管理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性工作, 职位的晋升意味着管理层次的升高,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处理问题的重点不同, 对于人的技能要求亦不同。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 其主要任务是考察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谋求对企业最有利的竞争地位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要求其具有根据内外信息确定企业发展战略等具有全局意义的大政方针的能力,也就是说,决策技能是影响其工作效果的主要方面;中层管理者作为上下级之间信息联络的桥梁,工作重点主要在人际沟通: 与上级沟通以明确上级的工作意图,与同级沟通以利协作,与下级沟通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促使其顺利完成组织任务;而基层管理者,主要是完成具体的工作: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控制并保证工作质量。因此,这一层次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与具体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 即通常所说的操作技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此种晋升机制是选拔出操作技能最优的人去从事需要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工作,选拔出最擅长沟通的人去完成判断大势、筹谋大计的任务。如果正好提拔的这个人同时具备此三种技能且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一方法无可挑剔。但是现实生活中, 尤其局限在一个企业内部, 很难找到这样的全才。毕竟三种技能的思维方式差异性太大,对人的素质要求亦大相径庭,在某一方面成就卓然的人, 在其他方面有可能是个低能儿。可以说, 这一制度只是将职务的晋升作为对成绩突出者价值的肯定和认可, 而对于这项工作的根本目的,为高职位配备有所成就的合格人才, 其实际意义并不明显。

其次,该晋升机制的另一假设是: 根据目前的可测成果对人员进行选拔, 奖勤罚懒, 对晋升者本人及其他人都是公平合理的。表面上如此,但如果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 会很容易发现它:

从晋升者本人来讲,从一个熟知的、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调到一个比较陌生的、工作中会处处遇到障碍而自己却可能无力解决的岗位, 这一晋升是奖是罚, 当事人应该最清楚。奖励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促使其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可能是最好的,给一个科技专家一个大的科研项目往往比给他一个脱离他本专业的行政职位所产出的激励效果要大得多。对其他竞争者来讲,工作成就不能达到高水平,并非都是个人不努力的结果,有一部分人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特长与所从事的工作不匹配, 比如本身是能言善辩的公关人才却从事着单调的记账工作。这一选拔机制对于这一类型的人才发展极为不利, 压抑了其潜力和积极性的发挥。所以, 执行这一机制的直接后果是: 在其他方面有能力的人被提拔到不能正常发挥其能力的岗位,而这方面的合格者却因为在与自己的能力不匹配的工作中未取得好的工作成就而被排斥在外,每个人都未得到自己的合适位置, 最终结果是使企业整体上处于不能人尽其才、效率低下的状态,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另外,从实际操作效果来看,这一机制还造成了管理者为争夺稀缺的职位, 在工作中产生管理行为短期化和本位化的后果: 只注重部门的短期成果,而忽视其长远发展;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的协作精神, 只考虑部门内部的利益而忽略了整体效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这一机制的设计思路先天不足, 必将给企业造成诸多损失。如何弥补这一不足, 让企业的职位晋升机制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晋升岗位工作计划篇(8)

一、引言

我国的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我国目前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监管区域;是真正意义上的境内关外在形式上最接近自由贸易港的政策模式。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重庆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8年1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8.37平方公里,是国内目前唯一一个内陆型保税港区,唯一一个位于主城、紧邻城市中央商务区的保税港区,第一个空港加水港一区双核的保税港区。其中,水港功能区位于江北寸滩,涵盖长江中上游外贸集装箱枢纽港——寸滩港及周边交通枢纽,致力于发挥保税仓储、物流和商品展示交易等功能;空港功能区位于渝北两路,无缝对接国内首批规划建设四条跑道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致力于发挥保税加工、物流等功能,吸引高端电子产业企业落户。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及重庆国家信息产业基地,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依托一区双功能的独特优势,凭借两江新区的先行先试权,通过政策创新和功能拓展,集聚国际国内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必将成为辐射长江上游地区、西部地区和内陆地区重要的保税生产加工基地、外贸物流枢纽中心、国际特色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进出口货物集散口岸。

保税港区具备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三者的所有功能,同保税区相比,保税港区多了码头和港口功能;同出口加工区相比,保税港区具有口岸作业、转口贸易、物流分拨等功能;同保税物流园区相比,因为保税港区允许开展加工业务,所以更具临港加工优势。在重庆保税港区发展物流,有着良好的发展优势、天然的资源优势、港区的叠加政策优势、显著的水运成本优势以及雄厚的产业配套基础。

保税港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然而与沿海保税港区不同,重庆保税港区是我国第一个设在内陆的保税港区,在内陆型保税港区人力资源建设方面没有先例可循,这就需要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在人力资源建设的三个核心机制——人才流动机制、职位晋升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方面进行创新。

二、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建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1、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渠道,严格控制人员入口

重庆保税港区设立不久,必须尽快集结一批素质好、业务精、作风硬的人才加入港区的建设。应积极通过多种方式引进人才,建立多元化人才引进渠道:第一,通过选调、借调、借用、挂职锻炼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第二,建立科学规范的招聘体系,面向人力资源市场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这应该是未来获取优秀人力资源的主要渠道;第三,采取“返聘”形式聘用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高级专家,填补紧缺人才的空白;第四,通过劳务派遣、劳务分包等方式,获得较高的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第五,积极吸引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开辟吸引海外国际人才的渠道。

要严把人员入口关,按照岗位要求,选聘符合任职资格条件,具备工作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学历、职称以及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人才,并且按照人员聘用流程进行考核测评。应当重点选择经过多个岗位锻炼、适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过硬、知识丰富、学历较高、思维活跃、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人才,从入口保证人才队伍的质量。推行试用期制度,先上岗试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考察,达到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后再办理调入手续。

2、建立人员退出机制,畅通人员出口

一个良好的用人机制,不仅要严把“入口”关,坚持高标准选人,而且要畅通“出口”,形成良好的新陈代谢机制,避免人员能进不能出。可以尝试将首位晋升制和末位淘汰制的思想相结合,畅通出口,强化考核监督。对遵守工作纪律不够严格,违反规章制度,经提醒不改的;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办事推诿拖拉的;对没有改正或者改正不明显的,给予进一步批评教育直至调离原工作岗位。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依据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3、依据劳动合同法,规范人员流动操作

人才的进入和退出应当在劳动合同法框架下进行操作,劳动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员工能进能出用人机制的本质体现,而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劳动合同制度流于形式、劳动合同内容及形式不完备、程序不规范、对劳动合同制度重视不够、员工进出没有制度保障的问题。比如末位淘汰制是一种竞争机制,若简单照搬照抄,很可能因操作不当触犯劳动法。

(1)通过劳动合同的订立规范港区人员入口。港区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结合员工个人特点,与员工分别签订不同期限劳动合同。对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技能的人员,由于其对港区的生产、经营、专业管理、技术进步起着重要作用,港区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应当与其签订较长期限的劳动合同;对具有专门的业务知识和熟练技能的人员,因其对港区的生产、经营、专业管理、技术进步起到主要作用,港区应当与其签订一般期限的劳动合同。通过签订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可以调整港区内部员工队伍结构,并有效地保持港区员工的流动性。对于港区急需的各种人才,港区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劳动合同商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合同内容因人而异,待遇可以有高有低,通过内容形式多样化的劳动合同规范港区的进口,以便引进港区真正需要的人才。

(2)通过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规范港区人员出口。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协议解除,分别赋予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解除权。港区不仅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按法定程序直接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还可以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根据港区的需要通过协商的方式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不仅是劳动合同期满,还可以由港区和员工事先在劳动合同中进行约定,这就给了港区和员工很大的空间,员工和港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协商约定合同终止的条件。

三、创新人才晋升机制,建立能上能下的职业发展机制

1、树立能上能下的晋升理念

能上不能下是人员晋升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晋升和职业发展机制应当是双向的科学机制,即能者上庸者下。从正向激励角度看,员工工作一定年限后,因为工作成绩优异由较低级的职位上升到较高的职位。较高的职位往往意味着较重的工作责任,较大的工作权利,较多的工作自由和较好的福利待遇,每个员工都渴望有晋升的机会,从而激励人才,为优秀人才提供职业发展空间和机会。反之,从负向激励角度看,对于绩效较差的员工,面对的应当是职位级别的下降,以及相应待遇的减少,对员工是一种约束。

通过晋升,弥补空缺职位,保证组织正常运行。良好的晋升制度有利于吸收优秀人才。建立晋升制度,有利员工稳定,安心为组织服务。建立晋升制度,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晋升制度,可以激励员工的进取心,不断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

2、拓展员工晋升通道,提高员工晋升机会

设计多元化的职位晋升通道,避免晋升独木桥现象。明确各职系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培养方案,必须在每一职系中根据能力要求的不同程度划分若干等级,使员工随着能力的变化,晋升到更高等级的职位。各职系的等级或资格要求,要依据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业务完成能力等,尽可能具体而实际地加以设定,这些都需以职务分析为基础。

职务分析是设计晋升路线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分析了每一职位晋升所需要的技能、经历、训练、职责和环境因素。通过对各种职务信息的比较,按照职务规范排列出每个职位变动的顺序。在具体设计每个职位的晋升路线时,要遵循以下几点:明确该职位的工作职责、所需专业知识技能、经验、体能、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目的、程序等;说明该职位人员晋升到新职位是否需要专门培训,培训期是否需要掌握新的技能、知识,还需在哪些方面予以提高;说明从一职位晋升到另一职位所需的平均时间;说明晋升有限职位的调整方法。

四、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能多能少的薪酬分配机制

1、薪酬和绩效挂钩,多劳多得优劳多得

薪酬总量与经营业绩挂钩,港区的整体业绩越好,用于薪酬发放的总量就越多;员工的薪酬与个人业绩评价的结果挂钩,业绩越好,个人的收入越高,薪酬的晋升机会也越多。

2、以岗定薪,薪随岗变

根据岗位对组织的影响力、承担职责的大小、管理的复杂程度以及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因素,在薪酬中合理体现不同岗位的价值差异。按照岗位价值确定薪酬水平必然是同岗同酬,即相同的岗位处于同一级别的薪酬水平上,解决了同岗不同酬的问题。而同岗同酬并不意味着相同岗位的薪酬数额绝对相等固定不变,因为员工的业绩是不同的,薪酬要随着业绩的变化而变化。

3、引入宽带薪酬,拓展薪酬晋升通道,增加薪酬的激励性

实行宽带薪酬,增加了薪酬晋升的幅度,拓展员工薪酬晋升的渠道,增加了薪酬激励的力度,使各个岗位的员工薪酬都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下一级别岗位的薪酬水平可以达到或超过上一级别岗位薪酬水平的下限。薪酬晋升渠道单一,有限的职务限制了员工工资晋升的机会,与职位体系结合,设置不同序列的晋升通道,使员工可以多渠道实现薪酬晋升,激励员工不断提升业绩。

五、结语

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水平一流的人才队伍,不断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为港区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是重庆保税港区人力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构建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机制、能上能下的职位晋升机制、能多能少的薪酬激励机制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和基础,应当常抓不懈。

晋升岗位工作计划篇(9)

在经济全球化和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的时代背景下,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国有企业深刻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然而,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已成为国企经营者所遇到的最棘手的难题。据统计,近几年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及转行率甚至超过35%。这说明国有企业人事极不稳定,劳资关系存在严重问题,必然影响国有企业经营的稳定性、连续性,同时也增加了人事重置成本,导致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研究指出,导致国有企业技术员工流失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个人没有发展前途”,占39%。让什么样的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得到晋升,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激励措施。企业职务晋升制度有两大功能:一是选拔优秀人才;二是激励现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备受管理者的关注。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晋升机制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晋升的主要问题

1.晋升通道单一,流通率下降。长时间以来,在我国国企机制的大环境下,大部分企业的主要晋升模式是以管理类岗位的升级为主要渠道。虽然在现实中存在技术型的晋升渠道,但是相比之下其影响力较小,它无法在工资、机遇、权位等层面提供较大的满足,并且它自身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利益机制的不协调,从而弱化了激励作用。这些因素促使职员更加青睐前者的晋升渠道。所以当下一些技术工作者也开始选择这一晋升路径,这就造成了晋升渠道的堵塞、降低了效率,而且可能诱发“合格或优秀的技术人员转化为劣质的管理者”的现象。

2.晋升标准和程序不规范。大多数国企到目前为止还未能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规范的晋升体系,从而降低了晋升的有效性。领导提拔任命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意志,很难做到选拔程序与规则对所有符合要求的员工一视同仁。由于领导的习惯性思维模式、人情关系等有失公正的行为,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一些工作能力突出者得不到晋升,而工作表现一般、但擅长搞人际关系的员工得到了晋升。这就使得大部分员工产生不满,导致晋升不仅不能发挥其激励作用,反而起到了消极作用,得不偿失。

3.没有为技术员工设计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大部分国企目前尚未具备完整的职业晋升渠道,而那些已有的不完整的渠道由于规范性的缺失带来一系列的弊端。为了避免这一尴尬,企业需在统筹企业员工实际状况的前提下,为技术员工打造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也可以根据通道的设计来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系统的晋升通道规划的缺乏,阻碍了技术员工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妨碍了技术员工职业目标的实现。

4.技术人员晋升发展的机会较少。在许多国有企业,依然存在机关部门和基层部门的行政划分。此外,在国企固有的薪酬体系中,职位的提高决定了工资的增加,纵使个人能力得到大幅的提升,但苦于无晋升的空缺职位使得其不能拥有职位和薪资上的提升。此外,国企中职位竞争体系缺乏制度化,裙带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有能力无背景的员工晋升的空间,这些问题都打击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

5.缺乏对新晋升者的职前培训以及考核体系。目前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对新晋升者缺乏必要的职前培训,以及入职一段时间之后的适应性考核体系,只是单纯地把员工提升到上一个岗位,却不提相应的目标以及工作注意点,不重视必要的职前培训,不仅使被晋升者感到盲目,无从下手,而且会延长对新岗位的磨合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技术人员甚至会出现“被晋升”的危机。如角色难以转换、管理能力不足、职业定位混乱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适应性考核也很重要,这不仅能测试被晋升者是否胜任这一工作,还能发现某些员工力不从心的情况,避免人职不匹配的错误晋升,以实现晋升的公正性以及正确性。

二、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晋升问题原因分析

1.法律不完善,执法不严明。国有企业内部人事管理制度,例如职位分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职务管理制度等基本上是由政府统一制定,统一执行。国家关于国有企业员工晋升的法律条文,目前还不完善,企业大多不怎么了解,而且执法也不严明,大多情况由领导说了算。国有企业的晋升制度规范性不强。

2.国有企业泛滥。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阶级观念的影响,我国国企中情况较为严重,企业内的等级划分现象严重,制度及决策过程均缺乏透明化。有的企业甚至受到裙带关系的影响,招聘和晋升都缺乏公平、公正,其中因人设岗、业绩大过关系的现象十分普遍。上述的不良氛围,使得付出最多的技术人员享受不到应有的重视以及尊重,导致一些技术人员宁愿把精力放在处理与上级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方面,懈怠了对技术的追求。

3.对国有企业领导者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我国国有企业领导者的任职、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存在诸多漏洞。首先,一些政府部门对国企在经济及政策上的决定仍然起到干涉的作用,并且考核国企的上级部门往往是政府部门,所以国企领导人为了顺利通过考核对政府部门持服从态度。其次,国企领导者的薪酬尚未与其的工作绩效之间形成对等机制,这一现象就大大降低了领导者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此外,对于国企领导人的制约及监督,上级部门尚未出台一系列完善的措施,导致了国企内责任的互相推诿、权责划分不清、领导人责任意识淡薄的后果,这些也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晋升渠道的畅通。

4.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价值,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人事管理仍然受到旧体制的严重束缚,还没从根本上真正树立起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思想。把人当作成本,把人当作工具,不尊重人的价值,不尊重人性,缺乏明确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尤其是技术型员工在工作中相对于管理型员工而言,甚少得到尊重及重视,国企内滞后的理念降低了人才的利用率。

5.技术员工自身的原因。某些国有企业技术员工安于现状,不积极表现,也不主动提出晋升要求,只是每天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量,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来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国有企业里跨专业从事工作者较多,技术人员受重视程度小,晋升空间有限,员工感觉压抑,技术人员经过几年的工作后,如果发现理想和现实相距太远,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充分实现个人的自身价值,往往会选择跳槽。

三、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晋升问题的对策建议

1.把“单通道晋升”改成“双阶梯晋升制度”。单阶梯晋升模式过于单一,从而使得晋升通道过挤。随着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组织内晋升空间受阻,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晋升模式,于是双阶梯晋升模式应运而生。“双阶梯晋升制度”即双重晋升通道,这一道路是设计企业晋升通道的必然选择。管理线遵循的是“行政管理纵向发展”原则,纵向设计依据内部构成的管理等级阶梯来决定员工何时上升一个等级;技术线遵循“专业技术深度发展”原则,该纵向设计则体现了技术型岗位等级的逐级提升。这一制度为技术员工创造了晋升的机会,同时其机制有利于挖掘员工的长处。此制度同时可以确保管理型职位晋升渠道的畅通。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的技术力量,同时也可以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绩效的提升。

2.坚持职务晋升的公正性原则。晋升的公正性包括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目前大多数的国有企业的晋升制度不明确,晋升程序不规范,这都违背了公正性原则。首先,遵循晋升决策程序公正性原则。程序公正性是指人们感觉的决策过程的公正程度。程序公正性要求选拔程序公开、客观、接受监督,如果决策程序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被发现,有助于解决国有企业中领导决策透明度低等问题。坚持职务晋升的程序公正性并不是要达到统一一致的决定,也不是要通过折中协调每一个人的需求、观点和利益,来赢得每一个人的支持,其目的在于追求最好的思路,而不介意这一思路是由很多人提出的或是某一个人提出的。其次,注重交往公正性。交往公正性是指员工在与上级的交往过程中,受到公平对待的程度。其包括管理者愿意听取民意、管理者对企业的晋升制度有一系列详细的解释等。程序公正性体现一个企业制度上的公正程度;交往公正性则体现企业内部人际交往的公平程度。组织公平理论指出,员工感觉的程序公正性直接会影响员工对本企业的看法及行为,间接影响企业的效率。

3.引入胜任力模型,实施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考核。国有企业目前许多需要相关专业知识的管理层,胜任力不足问题比较严重,阻碍了一部分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正常晋升,因此,应从胜任力方面来解决国有企业技术人员的晋升问题。一是实施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考核。企业员工从一个岗位晋升到另一岗位的过程,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其能力、素质均需达到更高岗位的要求。而能力、素质的不可测量性给晋升体系带来困难,企业需要对更高职位在知识领域、个性特征、绩效行为,以及关键经验等方面给予标准,以确保晋升过程的有效性。胜任力模型即可有效地判断被晋升者是否能适应新职位,能否达到新职位对其的要求。二是完善对员工的考核内容,进行绩效指标的全方位设计。在绩效标准的设计上既要设定基本任务指标,又要设定发展目标。绩效标准的制定应对员工的业绩、贡献、胜任力等各方面做出综合性的平衡。对于绩效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员工,公司应进行多方面地搜集原因,是否该员工真的适合该职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重新安排真正有能力的员工,达到人职匹配的目的,以免出现错误晋升,流失了人才。

4.技术人员应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晋升将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现代企业技术员工应经常关注行业的发展前沿,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对公司在行业环境中的战略选择进行学习,从而明确对自己能力的要求。国有企业技术人员应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结合企业目前的行业状况,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性素质,主要包括首要素质、次要素质和关键素质。其中首要素质包括专业技术、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实践操作等,次要素质包括积极进取、忠诚敬业、责任感等,关键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和高尚品德。这三个综合素质在晋升考核中占的比重不同,首要素质占有较大比重,次要素质占的比重相对小一点,关键素质是企业晋升考核中达标的素质,即使其他两个素质都过关,但关键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员工仍然不能获得升值的机会。因此,国有企业的技术员工想要得到晋升,就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技术人员的晋升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双阶梯晋升模式、程序公正性以及胜任力模型等对策建议,希望能改善国有企业目前技术人员的晋升问题,减少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并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于原因的分析与提出的建议还不够全面,不同的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晋升机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将在以后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丁加.国有企业技术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

[2]黄安平.现代企业员工晋升所需素质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1,11

[3]黄玲炜.基于工作的企业技术员工晋升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矿冶工程,2007,6

[4]何湘江.双梯阶激励机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11:12-15

晋升岗位工作计划篇(10)

部门职员职业规划材料一

一、岗位职责价值

主要职责是客户营销维护、授信尽职调查、贷后管理三大项。

学历和专业要求。所有金融类,会计、统计、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经济管理类,市场营销类等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岗位价值。按所需能力、工作自由度和承担责任评估三维度标准,该岗位价值属于较高水平。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前台岗位,价值贡献大,待遇也相对较高。

因为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岗位,所以我经常宣贯一个极端观点:客户经理要达到全员的40%以上才是极佳的经营性商业银行。

二、职业发展通道

1、公司业务部管理通道,客户经理、副经理、经理、部门副总、部门总,公司业务总监、公司业务副行长、甚至行长。或者上级行公司业务部门副总、部门总等。

2、专业技术通道。为了调动客户经理人员积极性,有银行按照业务能力、工作年限和贡献大小,专门设置了客户经理岗位专业通道。如初级客户经理,客户经理、中级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资深客户经理等。

还有银行按照业务能力、管数多少和业绩大小等,设置了一级客户经理、二级客户经理、三级客户经理、四级客户经理等6到9个级别,以满足客户经理人员的晋升需求。

3、行内跨条线发展通道。客户经理的职业发展通道相对较多。除了本部门管理职级通道之外,还有风险管理通道、产品经理通道、授信审批通道、特殊资产管理通道、甚至资产负债管理通道等,都有机会相互转换岗位通道,实现发展。

跨职业通道发展是管理型职业锚客户经理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途径。如果你的职业偏好是管理型,你积累3至5年客户经理经验之后,无论是否有晋升机会,都要考虑跨职业通道转岗发展。遇有行内上述相关条线部门有高一职级岗位招聘时,可以考虑转岗应聘,实现提前晋级。

银行是偏业务类型的经营单位。客户经理是银行经营者业务能力锻炼提升的基础岗位。60%以上的各级行长或者重权在握的业务副行长都有客户经理工作经历。

4、跳槽行外发展通道。

有能力、有资源的客户经理是银行的核心稀缺人力资源。在当前职级有3年至5年经验、行内本条线近期晋升希望不大时,若遇到当地新设同类银行或者低一梯队、但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银行招聘客户经理、公司部经理或分支行营销业务副行长等高一职级岗位时,可以考虑跳槽应聘、跨行实现提前晋级。

总之,银行客户经理岗位是行内横跨职业通道较多,职级较长,直接创造价值的重要岗位。也是当行长机会相对较多的岗位。

三、职业目标

职业发展目标可分为岗位职级目标和专业技术职称目标。

岗位职级目标。一般人一生可晋升三、四个职级;比较幸运的能晋升五、六个职级;超过6个职级的是火箭式晋升,属非常稀少的天之骄子。

专业技能职级。客户经理岗位需要考取金融类经济系列职称。分别为初级职称的经济员、中级职称的经济师和高级职称的高级经济师。一般要求有经济师证书。

专业资格证书。银行业协会组织的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如金融公共基础、公司信贷、风险管理、个人理财等证书。

你可根据自己能力、通道情况和职业特性,确定一个岗位职级和技能水平的目标,并进行人生职业的阶段或者年度分解。

坚持职业目标的年度复盘。现实变化之后,根据岗位晋级情况、当前技术现状、能力匹配度、对目标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修正、完善。如果职业通道变化,要随之进行调整。

四、能力积累和提升

1、专业知识。

一是专业知识。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无论你是否科班出身,都要系统学习会计、财务、市场营销、客户关系、尽职调查、经济活动分析、产品方案设计、报告撰写等相关的专业知识。

二是基础知识。要学习一些与银行信贷有关的金融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银行信贷管理、银行风险管理、宏观调控、认知思维、沟通和协调等通用基础知识。

2、专业技能。至少要有三种技能:一是解读宏观调控政策、国家和本行信贷政策的能力,明确工作方向;二是从报表、从现场、从第三方,识别、解析和验证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盈利能力、发展趋势、风险状况和信誉的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综合分析报告的能力,得出正确结论、以理服人。

要考取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公共基础》、《公司信贷》、《风险管理》、和《个人理财》等专业证书。

有兴趣的也可考取信贷分析管理师,金融理财师:AFP、CFP等证书。

3、关系建立。

一是建立行内关系。找一个行领导作靠山,增加晋升的机会;找二三个有经验的客户经理精英学习技能,加速你成长的进程;找二三个至交作利益同盟,有助于你获取职场信息、获得支持、解决矛盾,优化你在大一统环境下的生存空间。

二是利用社会关系。本岗位是一个资源型人才显示优势的岗位。如果你有过硬的社会关系,可大有用武之地。可利用关系获得客户、争揽存款、竞争优质项目,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三是发展客户关系。在资金支持之外,发挥银行信息灵通、联系面广等优势,通过优质服务、亲情服务、增殖服务等软服务措施,为客户提供财务管理、成本节约、产品销售、资金回笼、战略发展咨询等服务,感动客户、稳定客户,最终把客户关系,变成亲朋关系。不仅稳定现有业务,还能获得客户转介绍的新业务。

这些关系是客户经理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有助于你业绩的增长和职级的晋升。

五、积累相关经验

客户经理是银行的基础大众岗位。不需要相关专业经验就能做。如果有一年柜员工作经验,能加深对账户及资金流动的理解,能快速入门。

客户经理也是一个能通过刻意练习提升技能的岗位。要在经验积累中提升工作技能。

一是要有高人带领。一般都要求先有人带着做。想方设法师从一名业内高手。从高人的助手做起。要观察、研究、学习高手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对照自己的想法,出现不一致时,询问其原因,纠正偏差,让自己快速成长为能独立工作的高手。

二是要多参与项目。不仅接受上门项目,还要主动营销项目;不仅参与领导分配项目,还要主动参与非领导分配的项目,通过项目实践积累经验。

三是重视学习和思考。在向自己老师学习之外,向其他技术水平高的同志学习、向成功和失败案例学习。学习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掌握方法论,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擅于总结宣传自己成功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创新的思维,找出规律性认识,总结出经验材料、上报有关媒体。争取行内信息通报转发,或者上级行内部转发,或者外部媒体公开发表推广。成功案例的经验材料,能扩大你的影响力、提高你的知名度,成为你晋升的资本。

客户经理岗位晋升,需要有本职级3至5年工作经验,需要有优良的工作业绩目标,也需要有代表你能力的成功案例和方法论的经验贡献!

六、机会把握

实现职级晋升需要一定的业务能力和业绩表现。也需要当前职级3至5年的工作经验。更要重视机会的准备和把握。

一是要引起关注。积极参与本部门、本单位组织的各类团建活动,让大家认识你。积极参与部门组织的晨晚会和项目评审总结讨论活动,认真思考,主动发表有见解的意见,让领导和同事们注意到你的观点和意见,引起关注。

二是要得到认可。要创造条件参加行内外有关客户营销、信贷政策解读等方面的论坛沙龙,提前做足功课,主动发表新颖观点,用实事和数据说话,引起关注和重视,并得到认可。也可通过媒体发表自己有关政策解读、银企合作等,接地气的独到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提高自己在银行公司信贷领域的知名度。

三是主动争取。在能力和知名度得到提升、有了经验积累之后,扩大影响圈和信息面,利用关系优势,抓住行内外所有招聘、选调机会,主动争取职业晋升,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七、职业性格培养

客户经理岗位需要外向型、交际性的职业特性,需要理性思维和谨慎性的行为风格。

你可进行职业兴趣测试和MBTI测试,进一步明确你的职业性格与客户经理职业的匹配程度。根据测试结果,加强相关职业性格的强化和培养。

八、重视第二职业曲线

客户经理,特别是有业绩、有资源的客户经理是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是银行的重要人力资源,受到广泛重视。

但是,客户经理的精准营销职能、报告撰写职能、贷后管理职能等都是程序化、格式化,可编码的工作,被AI替代的可能性也很大。

你要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和能力潜质,结合新技术发展趋势、选择一项适合行内外发展的第二职业。在银行客户经理职业发展出现瓶颈时,从事第二职业。

你可以把自己总结的客户营销经验、识别分析客户经验、贷后管理经验、报告写作经验,或者企业如何包装材料、提高贷款通过率的经验,整理输出成课程在网上出售。

甚至可以自己或合伙创办贷款中介公司、资产评估公司、助贷公司等,实现人生价值。

综上,本文明确了银行客户经理岗位的行内外职业通道、职业发展目标、所需能力和经验要求,如何抓住机会、匹配性格等职业发展的内容。也提示了第二职业的选项。为你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指南。

总之,银行客户经理岗位属于前台大众岗位,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岗位,是受重视的重要岗位之一。可选择的职业通道较多、较长,天花板很高。是培养行长的基础岗位。只要重视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抓住行内外的所有机会,就一定能实现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部门职员职业规划材料二

2021年度工作会上,董事长的讲话和总经理的工作报告对公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作了总体“画像”,对2021年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远景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2021年,我部要围绕重点工作,奋发有为,创新工作,为公司持续高质发展助力。

一是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的完善和落实。要围绕总体目标进一步科学编制好职能规划,指导二级单位完善细化本单位规划。同时抓好战略目标的分解落实,压实各单位、部门的指标目标,确保压力传递、责任上肩,并通过季度对标管理等形式,做好战略过程管控。

二是全力推动企业改革创新与管理提升。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在公司统一部署下,具体落实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好调查研究,不断优化适应公司发展的机构设置和经营机制,创新考核机制。牵头组织好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推动各系统与行业领军对表对标,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竞争优势。认真抓好制度再修订再优化再完善,确保各项制度和工作流程简单、清晰、明了。

三是全力推动企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应用。不断迭代更新完善企业管控平台和智慧工地平台功能,推动在两级公司和项目部的广泛应用,嫁接植入前沿技术,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积极推进综合项目管理P+系统升级工作,持续优化财务共享、人力资源等业务系统功能,确保信息化走在行业前列。

四是全力抓好资质升级换证。资质事关企业竞争力,必须全力以赴抓紧抓好。要力争突破公路特级资质,使集团公司资质优势更加凸显;要指导上海有限取得冶金特级资质。同时,按照资质改革要求做好换证工作,确保资质利用最优、过渡平稳。

五是全力抓好信用信息管理。发挥好牵头作用,全力以赴抓好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确保成都信用评价“双第一”,努力实现其他地区排名前列,抓实负面事件的识别和协调处置,有力维护企业品牌形象。

部门职员职业规划材料三

工作会上,回顾十三五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自豪,展望十四五“xx”的战略规划催人奋进。为落实工作会精神,计划财务部2021年将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财务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投融建项目管理,提升问题解决效率,确保及时足额回款。以目标管控为主线,风险防控为前提,建立从项目立项到项目清算全流程的管理标准和考核办法,提升管控能力和管控效果。

二、从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抓实铁腕清欠,确保完成集团下达的管控指标。充分利用政策机制,强化创新清欠手段,强化协同管理、多措并举、形成清欠合力,做实铁腕清欠,着力解决贵州、河南等重难点片区清欠。

三、强化资金预算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进一步提高资金预算准确性,刚性执行资金计划,以“满足公司经营需求、使用高效”为原则,编制公司年度资金预算和月度资金计划,并严控民工专户资金使用。

四、持续强化民工实名制管理,对民工工资实名制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责任落实到系统部门,加大督办检查,严格制度执行,强化责任考核,确保制度执行到位,防范经营风险和负面信息。

五、提升高质量发展财务人才竞争力,培养更多的实战型、复合型、高素质型人才,打造铁一般的财务纪律。同时积极推进业务系统的集成建设,高质量构建财务共享体系。

按对标一流实施计划,财务系统将继续“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持续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努力奋斗!

部门职员职业规划材料四

2021年,我们应始终牢记“主体责任死亡、重大突发环境污染、火灾等事故及员工急性职业病发病率为0”与“成都诚信评价安全得分排名第一、施工项目安全生产工地标准化率达到100%”的主要工作目标,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坚守底线红线,坚持强基固本除隐患,对标一流勇争先,不断强化管理创新提升。

一、坚持严防、严控、严管、严惩、高压监管。保持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加强作业人员、消防、机具,强化重大危险源、危大工程管控,并充分运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加强现场监管,加强信用评价管理,对违规行为严肃追责。

二、加强培训、强基固本,提高安全实施能力。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抓好各级单位主要领导和项目经理等安全第一责任人培训,强化职能部门和项目团队管理标准培训,特别要做实分包班组的安全教育。

三、落实项目标准化管理,大力创建标化工地、绿色工地、观摩工地。对标行业一流,规范现场标准化实施,场容场貌做到规范化、有序化、常态化保持。做好创标创绿创观摩,确保所有总包工程都必须百分百做到当地市级以上(含市级)标化工地。积极打造样板观摩施工现场,树精品工程示范工程。

晋升岗位工作计划篇(11)

融汇企业精神,实现人才成长通道

近年来,中国五大发电公司先后进驻新疆,并且开发建设了多个火电项目,为新疆发电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但电力事业的迅猛发展背后,是大批电力人才的缺乏,这就迫切需要迅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电力人才,以满足电厂发展的需要。乌热电厂远观这一形势的发展,在2011年初,本着“成就每一个人”的企业精神,为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促进生产运行人员岗位技能和整体素质的快速提升,满足企业安全生产、持续性发展的需要,积极创新培训手段,结合培训工作实际、企业员工特点,结合薪酬激励机制,在该厂发电运行部即“每月一考”、“每班5分钟,人人当老师”、“仿真机比武”、“事故大演练”等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又开展了“创建星级值班员”活动。

乌热电厂全厂集控炉、机、电专业及辅控燃、化灰专业,共108人,岗位都是固定。4个班长、8个主值。岗位一般不会变动,也就意味着在一个岗位上工作3年、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势必会造成人员思想的波动。热电厂发电运行部,在不断探索中发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通过不断研究、深入基层和针对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开展了“创建星级值班员”活动。通过“创建星级值班员”活动的开展,畅通了人才成长通道,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更高的岗位级别,得到更多的晋升机会,提高自身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使人才在没有空余岗位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成才和上升的空间,从而激发员工学习业务技术、苦练岗位基本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热情,进一步巩固全能岗位培训的成果,提高运行人员独立操作及事故应变和处理能力,全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控、辅控全能值班员。

形式新颖多样,实现动态管理考核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乌热电厂《发电岗位星级员工动态管理》,星级值班员评定每半年举行一次,实行动态管理考评,评定依据为员工半年综合测评成绩。正所谓“学好了上,学不好就下”,所有运行人员晋星都不受岗位限制,集控、辅控运行岗位均按十星级划分,基础星级最低为一星级,最高为十星级。集控星级为金色,巡操基础星级为一星,副值基础星级为四星,主值基础星级为七星;辅控星级为银色,值班员的基础星级一星,主值基础星级为四星,班长基础星级为七星。参加星级员工评定的人员,晋星期间必须完成发电运行部年度培训计划内容和部门规定的专业学习内容,从理论知识、实际操作、仿真机培训、现场考问等多个层面进行考评,结合“每月一考”、“人人当老师,每班5分钟”、“每月事故演练”、“仿真机技术比武”等,分别对集、辅控人员能否完成锅机电、燃化灰专业的日常独立操作、事故处理进行测评,判断能否晋星。

“发电岗位星级员工动态管理”活动一经全面开展,班前班后惊喜的发现——身边问问题的同事多了、翻规程的同事多了、跑现场的次数也多了……一个月一度的考试、专工的现场考问,就像是在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梯,块块青砖砌地平平稳稳。半年学习期满后,综合测评成绩高于85分者,具备晋星资格,并进入下一专业学习;综合测评成绩在70分—85分者,保持原岗位星级,继续原专业学习;综合测评成绩低于70分者在原岗位基础星级上下调一星,继续本专业学习。同一岗位星级最高的人员优先推荐晋升更高一级岗位。达到晋升岗位对应的星级及培训积分时,如没有空缺岗位,推荐成为所晋升岗位的备员,当岗位空缺时,直接推荐上岗。每次评定晋星人员比例控制在15%范围内,80%的人员保持原岗位星级,5%的人员降星。员工评星结果需经厂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厂长办公会审议结果,对晋星和降星人员按相应的系数发放绩效奖。以此激发员工学习业务技术、苦练岗位真功的主动性、创造性。一时间全厂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培训意识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思想高度重视,实现“公平、公正、公开”

乌热电厂一直以紧抓员工基础培训为首要工作,在培训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此次《发电岗位职工星级员工动态管理》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即刻便成立以厂长为组长、生产副厂长为副组长、人力资源部主任、教育培训主管、发电运行部主任、副主任、各专业专工为成员的星级员工评定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对星级员工评定全过程的监督、指导,审查,最终确认评定结果,并经厂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发电岗位职工星级员工动态管理》中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坚决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星级员工评定领导小组成员中,发电运行部负责制定发电岗位职工星级员工动态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培训内容及细则并加以实施,并做好员工星级评定期间日常培训内容的制定、组织各类考试、阅卷、考试成绩及培训积分的统计、上报等工作。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对员工评星期间培训全过程进行监督、审核,对发电运行部上报的员工考试成绩、评定意见等进行审核、备案,提交厂长办公会列入议事议程,全程进行监督,将“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贯穿全程。最后员工评星结果需经厂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由此看出,该厂对促进生产运行人员岗位技能和整体素质快速提升的高度重视,该厂深刻认识到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电力人才,是满足电厂发展的迫切需要。

做细评定内容,实现由点到面的结合

发电岗位职工星级员工动态管理以员工晋星期间的各类考试综合测评成绩为依据。其中各类考试包括月度考试、晋星理论考试、仿真机考试、岗位实际操作、现场考问等。晋星期间,每月出各专业学习计划,员工月度考试以培训计划内容为主,集控、辅控晋星理论考试包括炉、机、电和燃化灰三个专业内容,仿真机、实际操作考试为本岗位所学专业内容。

由发电运行部炉、机、电专工每月对集控主值、副值、巡操分别进行出题考试,燃、化专工每月对辅控班长、主值、值班员分别进行出题考试。考试试题理论部分从试题题库内随机抽取专业考题,仿真机部分为必考题和随机抽取考题。实际操作由部门各专业专工组织,设专业评审人员测评。

晋星期间的各类考试均由发电运行部负责组织,人力资源部全过程监督、审查。考试一般安排在每月25日后进行,15日内所有考试必须全部结束。考试阅卷工作由发电运行部负责,并将考试成绩在考试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上报人力资源部教育培训主管审查后予以公布。因各种原因3次未参加月度考试者,则取消该阶段晋星评比资格。

员工无论是否具备晋星评比资格,都必须参加部门每月组织的各类考试,综合测评成绩达不到70分者降一星。星级值班员评定工作的开展,调动了一线员工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更加具体化,全体员工比学赶帮超热情高涨、全厂上下创争氛围浓厚。

奖惩多元化,“经济、安全、发展”多位一体

乌热电厂针对实际情况,以保障机组安全、稳定、经济的前提下,对做出突出成绩的给与奖励或优先晋级,对工作中安全存在失误等给以处罚和降星处理,还结合经济指标的评比,使全员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节能降耗、等全方位看问题,大大提高了全员素质,落实了创建“星级值班员”的实质。

《发电岗位职工星级员工动态管理》中指出参加华电集团、新疆公司及厂级专业技能大赛、技术比赛获奖的员工,在星级评定时给予一定的奖励。集团公司级一等奖晋升一星,二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3分,三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2分;新疆公司级一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3分,二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2分,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1分;厂级技术比武、知识竞赛,获技术能手综合测评成绩加3分,一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2分,二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1分。

评星期间员工若为人为异常、障碍责任人,予以综合测评总成绩减分或取消评星资格。异常综合测评成绩减1分/次,二类障碍综合测评成绩减4分/次,一类障碍综合测评成绩减8分/次,半年内发生2次一类障碍,取消评星资格。

创新培训模式,结出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