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韩贸易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8-17 10:30:06

中韩贸易论文

中韩贸易论文篇(1)

1.1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相关理论FTA相关理论源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也就是说初级形态的FTA的合作前提是协议签署国之间存在优势与要素的互补,才能突破传统贸易伙伴关系,进行深入的合作。在FTA理论的演变过程中,各国对自身及合作方的优势与消费市场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因此协议分工理论、大市场理论、选择偏好理论和规模理论等成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理论,并充分利用关税同盟理论深化巩固发展成果。FTA协定对签署国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包括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抑制效应等,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能促进双方经济贸易的增长[1]。

1.2中韩农产品贸易的文献简述中韩学者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沈燕分析了中韩农产品贸易结构和产业优势,阐述韩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双方贸易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等政策建议[2];王磊重点分析了中韩农业的发展特点、农业资源差异和贸易机构,得出中韩农产品贸易存在互补与竞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阻碍、探索贸易合作新途径的建议[3];闫晓芳和胡品利用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对中韩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认为双方是以技术性差异主导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4]。金尺森在分析韩国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结构进行了重点研究,以此提出深化两国贸易发展的若干建议[5];姜海广通过分析指出中韩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中国具有廉价劳动力等优势,但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投资和购买力不足,韩国农业发展具有技术优势,但高额的关税及农业补贴、技术性贸易措施、消费观念差异等问题,阻碍了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6]。

2中韩FTA谈判进程

中韩FTA谈判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从两国民间接触到官方参与联合研究直至正式启动,经历了近10年(表1)。在此期间,双方在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中国尽管占据谈判优势,但也面临较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对中韩FTA谈判进程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3.1中韩农产品贸易额稳步增长,以中国农产品对韩输出为主

1992年中韩建交后,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双方农产品贸易额显著增长。如表2所示,2001—2012年,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额从16.5亿美元增长到41.6亿美元,增幅为152.5%;从韩国进口农产品从1.3亿元增长至6.2亿美元,增幅为391.9%,与此同时,农产品贸易顺差持续拉大,从2001年的15.2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48.8亿美元。2001年以来,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速率小于从韩国进口的增长速率,2001年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92.7%,2012年下降至87.03%;2001年中国从韩国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7.3%,2012年增长至12.97%。同时,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额占中国对外农产品总出口的份额持续减少,对韩国农产品贸易增速低于中国平均贸易增速水平,说明韩国农产品贸易对中国的影响力有限,双方农产品贸易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中国对韩国出口农产品占韩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一直较高,2002年为20.7%,2012年为15.5%,尽管总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但足以对韩国农产品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2]。

3.2中韩农产品出口目的地相似度高

如表3所示,2012年中国与韩国各自的农产品出口地,除中韩双边贸易外,有3个国家相同,分别为日本、美国、泰国。其中日本所占比例最高,占中国农产品出口额的19.30%,占韩国农产品出口额的32.5%。进口来源地中有2个国家相同,即美国和巴西,美国是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国,占中国农产品进口额的25.3%,占韩国农产品进口额的22.5%[3]。根据HS编码分类,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主要为第3、7、16、20、8章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在11%~19%;进口农产品主要为第12、15、3、2章产品,其中第12章产品约占进口总额的40%,第15章产品约占15%。韩国主要出口农产品种类为第3、21、19、22章,其中第3章产品约占出口总额的25%;进口农产品主要为第10、3、2章产品,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在10%~18%。表32012年中韩农产品进口来源地与出口目的地比单位:%中国韩国出口目的地进口来源地出口目的地进口来源地日本(19.30)美国(25.3)日本(32.5)美国(22.5)美国(11.7)巴西(19.1)中国(15.4)中国(13)韩国(6.7)菲律宾(14.9)美国(8.3)澳大利亚(10.1)马来西亚(3.5)加拿大(5.5)泰国(4.2)巴西(6.4)泰国(3.3)阿根廷(5.4)俄罗斯(3.3)泰国(3.4)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

3.3中韩农产品贸易结构趋于稳定

中国向韩国出口农产品主要为第3、12、17、19、21、22章6类,2010—2012年总共占据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7.2%、76.9%和78.3%,其中第3章产品所占份额最大,连续3年保持在30%以上。这几类农产品在韩国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在于:①韩国消费市场对农产品需求量巨大,国内生产不能满足需求,只能从国际市场进口谷物及加工品。②因韩国当年农业生产情况产生的农产品消费缺口,主要是对蔬菜、水果类产品的消费需求。③药材和茶叶等是中国对韩国较为持续稳定的出口农产品[4]。韩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以第3、7、12、16、20、23章产品为主。2010—2012年分别占韩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的78.6%、83.2%和80.6%,其中第3章产品占比最高,3年分别占出口总额的27.4%、36.8%和28.2%。

4影响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内部问题

4.1韩国农产品关税及贸易措施

4.1.1高峰关税与关税配额限制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1年韩国对农产品最惠国税率为48.5%,高于同期工业产品的6.6%,仅有5%左右的农产品实行零关税,约40%的农产品征收25%以上的关税。动物制品、水果蔬菜、谷物、咖啡和茶叶等征收高峰关税,其中水果、蔬菜等制品的最高关税税率为887%,谷物等粮食作物及制品的最高税率为800%,饮料烟草等需求量较少的农产品的最高关税也高达270%。与关税税率相配套的关税配额也成为韩国限制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措施,韩国制定农产品配额的管理部门多达22个,其中有不少是国有的农产品生产企业,与进口农产品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因而人为地降低配额量,以保护自身利益[5]。

4.1.2招标限制条件多

韩国当地企业在涉农项目招标过程中不允许中国企业直接参与,必须通过第三方公司参与竞标,招标和合同文件经常被无故修改,中国企业只能通过商获取消息。参与竞标的国外企业需要缴纳10%的管理保证金,2008年后这一比例上升到70%,保证金的返还周期延长到4个月,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利益和双方的互信机制。

4.1.3价格审查机制不完善

韩国制定的农产品通关流程相当复杂,审查制度不够完善,在资金运作与日常运营方面给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造成额外负担。①当进口农产品价格低于韩国方面设立的基准价格时,会收取差额保证金,基准价格的制定规则通常不会对外公布且随意变动,由此产生的额外支出不予退还。②2000年韩国设立税额审查制度,以防止低价农产品扰乱韩国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并通过预警机制进行二次审查,造成通关成本急剧上升。审查的农产品种类自2003年起增至18种,不同种类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审查方式随意变动,针对性与市场保护倾向明显。

4.1.4技术性贸易措施

韩国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异常严苛,且技术标准随意更改,实行不合理的安全检疫制度阻碍中国农产品顺利进入韩国消费市场。2002年以来,韩国对中国农产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如表4所示。农产品离岸前韩国要求中国政府针对特定商品出具非转基因证明,并对农产品加工工艺中存在的转基因技术使用标准进行模糊处理,为裁定与随意变动检疫标准留下充足的空间。同时,韩国不承认中国国内的检疫与认证结果,农产品到岸后在单方面提高标准的基础上,重复和增加近百项安全检测,但在合同文件中无法找到相关条款,造成的损失只能由供应商承担。当在中国农产品中发现高危病虫害时,简单地将中国全境划分为一个防疫区域,大规模禁售与召回中国农产品。

4.1.5农业补贴政策

根据WTO通报显示,2008年韩国用于农产品贸易的补贴为325.8亿韩元(100韩元约合0.56元人民币,2014年),与2004年相比提升了23%,其中水果类补贴108.5亿韩元,花卉58.39亿韩元,蔬菜110.2亿韩元,2010年和2011年韩国政府对原材料类别农产品实行免税策略,2年内仅退税金额就高达79亿美元。除出口补贴外,韩国政府还提供高额的价格补贴,农业发展支持费用中90%用于农产品市场价格支持,在部分年份一度超过韩国的农业总值。巨额的农业补贴提升了韩国农产品的价格优势,削弱了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扭曲了双方正常的贸易关系[6]。

4.1.6消费理念存在差异

韩国在引导国民消费理念时,将本国农产品最符合国内消费者的理念逐步推广,无论媒体还是企业都遵循这一理念开展产品宣传,并通过产品标签将进口农产品与本国农产品进行区分。韩国消费者的选择偏好,在舆论与社会导向的多种影响下难以发生变化,逐步产生对外来农产品的排斥情绪,使得中国农产品在具有价格优势的情况下,也很难占领韩国市场[7]。

5影响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外部因素

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面临的外部障碍,除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等外部环境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韩国与其他国家已经签署或者正在进行的FTA谈判,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韩美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

5.1韩美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

2007年6月韩美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两国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截至2011年,美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从2008年的16.1%增长至17.8%。

5.2中美对韩农产品出口结构相似度较高

美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压其他国家同类型产品的市场空间,对中国的影响尤其显著。2000—2010年中美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类型相似度指数约为0.7[8],两国之间农产品的竞争性非常明显。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与美国的差距日益缩小,尽管两国农产品出口种类存在差异,但是在相似度指数较高的前提下,出口种类的不同并不会减弱中美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关系。

5.3美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优势逐渐增大

中美两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比较优势大致处于同一水平,2007年后,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高于美国农产品,但在韩美签署FTA后,在农产品零关税、通关程序简化和检疫制度相互认证等利好政策的影响下,美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存在超越中国农产品的可能性,而且短时间内中国劳动力优势和技术升级带来的产业升级,不足以抵消中国农产品下降的竞争优势。在中韩FTA谈判过程中,韩国利用韩美农产品自由贸易作为筹码,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而且美国基于全球战略的考量,加快在亚太地区建立自己主导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2013年在日本宣布加入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简称TPP)的谈判后,韩国也表示将积极参与,TPP是由美国主导的区域性经贸合作组织,比FTA更加具有开放性,可以预见韩美之间的经贸往来将更加密切,在未来中韩签署FTA后,中国也将承受更多的外部竞争压力。

6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

6.1农产品贸易的保护与发展仍是中韩FTA谈判重点

从2001年中韩启动FTA谈判以来,先后进行了12轮磋商,2014年11月10日,中韩两国领导人宣布FTA谈判达成一致,但是在协议正式生效前,仍不能明确FTA对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影响。这是因为现阶段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领域仍存在较大的分歧,从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来看,中国对韩国市场的影响力远远大于韩国对中国的影响,因此中国在谈判中占据优势地位。然而占据优势的一方想要打开弱势一方的市场,必须顾及到弱势方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即在保持相对优势的基础上,降低对弱势方产业的冲击,使对方获取的利益多于产业受到冲击引起的损失,最大限度地缓解国民和从业者的担忧。就农产品贸易而言,中韩两国农业的优势品类和弱势品类各不相同,在尽力保持优势品类的基础上,缩小弱势品类之间的差距,是FTA谈判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关税减让和零关税政策将是谈判的重要内容,设置例外处理和高敏感商品等可能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

6.2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存在不同的增长空间

中韩农产品双边贸易已经趋于稳定,第3章产品是中韩双方进出口量最大的一类产品,其余产品结构相似度不高,说明中韩农产品仅在某些领域存在有限的竞争,贸易互补程度较高,为FAT中协调双方利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FTA中此类议题的谈判可能较为顺利,在FTA实施后,互补性较高的农产品贸易量将在一段时期内大幅度增长,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增长幅度可能要高于非FTA签署成员,而双方竞争性较强的农产品可以寻求差异化模式,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但是基于双方农产品消费市场现有规模和潜力规模的差距,韩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速将会高于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增速,拉动作用更强,具有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

6.3韩国贸易措施的阻碍作用

减小韩国设置的诸多农产品贸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保护本国农业发展的合理范围,对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具备一定实力的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规避风险,中小型企业则不具备这种能力,未来对韩农产品出口计划可能将因此减少,使原本规模有限的韩国消费市场更加狭窄。韩国政府和企业的宣传,导致国民的消费观念上在短时间内难以发生改变,因此FTA谈判中必将涉及详细的贸易措施削减条款,削减力度大小和时间取决于双方博弈的结果,这也是中韩双方从单一沟通渠道向多渠道跨越的结果,将推动认证体系、检验检疫方法和检测标注的相互认同,因此贸易措施在一段时期内不会成为阻碍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6.4国际利益分配影响未来

中韩农产品贸易走势FTA作为双边或多边协议,涉及第三方国家的利益,当两国签署FTA后,第三国的利益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中韩FTA而言,涉及的第三国包含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其中美国的影响力最大。现阶段美国农产品在韩国消费市场的竞争力与中国相当,农产品结构与中国类似,已经对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造成较大的竞争压力。中韩正式签署FTA后,对韩美FAT将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韩国也有加入TPP的意愿,所以美国必然会向韩国施加压力。基于此,中韩FTA如何平衡与美国的关系是双方必须要考量的问题,这也将是决定中韩双方FTA协议深度与广度的重要因素。

7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7.1提升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

中国农产品之所以能在韩国消费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主要是依托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然而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竞争优势存在下行风险。中国政府应不断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仅要在财政支出、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等宏观层面保持连续性,还要在微观层面确保政策的落实,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改变过度依靠劳动力的发展模式。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优化升级信息、技术和市场动态的数据共享,鼓励农业企业的兼并和重组,共同应对风险与危机,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

7.2发挥中国农业产业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特色显著,造就了农业差异化的发展特点,为中国提升农业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禀赋基础。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在韩国的市场份额出现小幅下降,与农产品缺乏特色与针对性有一定的关系,为此应充分了解与研究韩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结合中国的产业优势,制定详细且准确的产品营销策略,使中国农产品在韩国获得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在此基础上,细分韩国市场,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出口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加强出口企业之间的沟通,避免因产品相似度较高出现价格战等恶性竞争,保持行业的良性发展。

7.3完善中韩农产品贸易摩擦沟通机制

随着中韩农产品贸易的深入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中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蔬菜类产品,同时韩国技术性标准的变动,也给中国企业造成严重的利益损失,因此完善双方的贸易沟通机制迫在眉睫。中国应不断完善和提高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标准,以应对韩国的进口标准,同时可以仿效韩美,设立专门处理两国贸易争端的部门,既能解决贸易纠纷,还能进行技术磋商,增加两国在农业信息方面的交流与互动,推动农产品检疫和质量检测标准的统一。

中韩贸易论文篇(2)

中韩双边贸易发展可用贸易结合度来直观反映。贸易结合度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指标,用来衡量两国在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贸易结合度是指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其数值越大,表明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越紧密。贸易结合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CDab=(Xab/Xa)/(Mb/Mw)(1)

式(1)中,TCDab表示a国对b国的贸易结合度,Xab表示a国对b国的出口额,Xa表示a国出口总额;Mb表示b国进口总额;MW表示世界进口总额。如果TCDab>1,表明a,b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紧密,如果TCDab<1,表明a,b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松散。

依据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历年贸易数据,分别算得自1992年至2004年间中国对韩国和韩国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其中,建交的第一年(1992年),中国对韩国贸易结合度为1.33,以后各年份,数值逐年递增。到1997年,中国对韩国贸易结合度增至1.84。然而,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该数值下降至1.37,1999年又激增至2。到2000年,达到历年最高点,为2.88。2000年以后,该数值略有下降,但都在2附近波动。另一方面,韩国对中国的贸易度亦呈逐年递增趋势。1992年的数值为1.75,增至1997年的3.99,达历年最高点。1998年同样下降至3.33,而1999年又回增至3.81,以后各年均在3.3附近波动。

通过对12年间两国贸易结合度数值的分析,可以看出:

1992-2004年中韩两国相互贸易结合度远大于1,且与世界其他国家横向比较,属于高贸易结合度之列。以美国为例,2002年中国对美国贸易结合度为1.22,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为0.88,对比结果表明,目前中韩之间的贸易联系十分密切。

1992-2004年中韩之间贸易结合度呈稳步上升趋势(1998年除外)。说明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两国贸易量突飞猛进,增长迅速。

两国贸易结合度数值的波动保持一致。但各年份的韩国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均略高于中国对韩国的贸易结合度,说明韩国在商品贸易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要更高一些,这与中国在韩国主要贸易伙伴中的地位是相符合的。

1998年两国贸易结合度有所波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企业在这次危机中受到重创,韩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不变,导致对韩国出口大幅度下降,而中国进口总额对比上年仍有所增加,以至于对韩国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幅度大于韩国从中国进口在世界进口额比重下降的幅度。

2003年以后中韩两国贸易结合度趋于平缓,增幅有所减小,主要原因是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加剧,相互间的摩擦逐渐增多,而入世以后,中国出口总额大幅度提高,使对韩国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总进口额在世界进口额中的比重增加,从而对贸易结合度的数值产生影响。

中韩贸易的互补关系分析

对于互补关系,并不存在严格的定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A国的强项是B国的弱项,那么这两国就存在互补关系(关志雄,2002)。另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一方集中出口的产品与另一方集中进口的产品相吻合,两国的贸易就具有互补性(于津平,2003)。但以上两种观点着重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显著的两国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垂直互补(或产业间互补),即两国通过贸易达到调剂余缺,取长补短的目的。而贸易互补应包括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与产业间互补相比较,产业内互补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产业内互补的物质基础是在于产业内分工。一方面产业内分工使生产要素更容易适应环境,调整成本更低,另一方面,产业内分工使贸易双方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联系机制。贸易双方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就更紧密。为了更深入揭示中国与韩国双边贸易的互补性,本文使用贸易特化系数从产业间互补与产业内互补两个维度对其加以衡量,贸易特化系数(Tradespecializationcoefficient,TSC)反映的是一国某产品净出口额与该产品进出口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2)中,TSCi表示中国对韩国在i类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Xi表示中国对韩国出口i类产品的金额;Mi表示中国从韩国进口i类产品的金额。一般认为,-0.250.8时,表示中国在i类产品方面竞争力强;当TSCi<-0.8时表示中国在i类产品方面竞争力弱,以上两种情况表明中韩贸易处于产业内互补状态。

参考两国2004年商品贸易数据可得出在目前各类商品贸易中的中国对韩国的贸易特化系数。其中,中国在粮食,渔类以及其他食品和服装类商品的贸易特化系数均大于0.8,其中服装的贸易特化系数最高,达到0.93。而在化工,集成电路,汽车,机械,仪器等类商品上,中国的贸易特化系数均小于-0.8,其中,数值最小的是汽车和科学控制仪器产品,分别为-0.9和-0.89。数值处于-0.25和0.25之间的商品主要有矿石,燃料,有色金属,办公和电信设备,电机,发动机以及日用品等几类,除有色金属类数值为正外,其余各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均为负。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中国在农产品和服装等低附加值的产品上的竞争力比韩国强,具有比较优势,而在机械,电子,化工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方面的竞争力弱,具有比较劣势。中韩两国在上述产业间互补。

中韩两国在相当一部分产品上具有产业内互补关系。具有产业内互补的商品的双边贸易额较大,共占总贸易额的43.5%。

具有产业内互补的各类产品绝大多数的TSC值为负,说明在韩国在这些类别的产品中对中国出口额要大于从中国进口额,在此类产品的贸易具有的竞争力略高于中国。

无论是产业内互补还是产业间互补,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在中韩双边贸易中均占有非常大的份额,占双边总贸易额的41.2%。

中韩贸易存在互补的原因

中韩在各自竞争力强的几个产业具有产业间互补关系,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与韩国资源禀赋的差异。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农产品,服装,电器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韩国的资本相对丰裕,技术水平先进,管理经验丰富,因此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两国在办公设备,电信及矿产类资源密集型产品方面产生产业内互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考虑:产业内分工。技术经济理论认为,工业化水平越高,产业分工就越密切,经济联系就越紧密。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中国与韩国产业内分工不断细化,异种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从而促进了中韩在工业制成品方面的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互补。中韩在矿产业的贸易互补度很高,双方都不具有比较优势。原因是中国是一个矿业进口国,进口量远远超过出口量,特别是近年中国工业迅猛发展,国内矿源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到2003年底,矿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逆差量,在从中国进口的大量矿产品中,从韩国进口的比例非常小,而在中国出口的少量矿产品中,向韩国出口的比例却很大。进口绝对值上的小差别和比例上的大差别造成TSC的值很小。消费需求的相似性和重叠性。根据林德尔(Linder,1961)的相似需求理论,具有相似购买力和产品消费偏好的国家之间会产生产业内贸易。尽管中韩两国人均收入还存在一定差距,但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对双方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互补

产生重要影响。文化的相近是一种特殊资源,厂商可以借此出口合乎邻国消费需求的产品。

本文通过结合两个指标对1992年来中韩贸易做了实证分析。由此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中韩贸易论文篇(3)

内容论文摘要:本文在中韩两国农业现状的基础上,对中韩两国农产品在互补性、竞争性与比较优势等方面定量与定性分析贸易形势。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为了更好促进两国间农产品自由开展贸易,中韩两国有必要建立自由贸易协定(FTA)。 论文关键词:中韩农产品,FTA,贸易结构分析,贸易比较分析 中韩两国农业情况综述 中国2005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562.9亿美元,是1988年的3.4倍;外商直接投资农业金额29.8亿美元,是1988年的13.5倍,但比2011年降低了44.6%。农产品贸易品种由以粮食为主,拓展到粮食、蔬菜、水果、花卉、肉类、水产品和部分农产品加工品;出口范围从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到欧美、中东、非洲和大洋洲等农产品主要贸易地区。对外农业交流与合作从一些传统友好国家发展到亚洲、非洲、拉美等许多国家,推动了我国农作物品种、成套技术和设备的出口。 从进出口看,韩国是一个农产品进口大国,而且增加速度很快。以当年美元价格计算,1970年农产品进口值为3.5亿美元,1997年为76.2亿美元,2011年为130.7亿美元,34年来增加了37.3倍。但由于同期非农产品的进口增长速度更快,农产品进口在全部进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9%下降到了5%左右。韩国也出口少量的猪肉和特种农产品,1970年韩国农产品的出口总值为5500万美元,占整个出口总值的6.l%;1997年农产品出口总值增加到15.l亿美元,但在整个出口中的比重却下降到1.1%。 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相应的结构调整,这必然会反映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变化上。一般来说,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就业和外贸中的份额减少以及恩格尔系数下降是一个国家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重要特征。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从上述指标的变化中得到了反映。从农业在GDP中的比重看,二战后韩国农业GDP占整个国家GDP的比重大约为50%。尽管农业GDP的绝对值逐年增加,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这一比例在1970年下降到23%,2002更是下降到4%左右。从农业就业在全部就业中的比重来看,其下降的速度更快。1970年韩国农业中的就业人数(包括农林渔)超过整个就业人数的一半,到1997年已减少到11%(1998年有所回升,为12.6%)。同期农业就业人数的绝对量从485万人减少到232万人,农业人口从1440万人减少到450万人,少于总人口的10%。从国内生产来看,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由于投入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上世纪70年代以来韩国的农业生产仍有相当的发展。1970年韩国农业总产值只有8亿韩元,1997年达到了293亿韩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7年间增长了1.38倍。1970年农业所创造的GDP仅为6亿韩元,1997年增加到207亿韩元。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分析 韩国作为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农产品贸易一直是逆差,而且逆差的数额越来越大。如图1、图2所示,从20世纪60年代前期到90年代后期,韩国的农产品贸易逆差从1亿美元增加到了69亿美元,与韩国不同,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余额,既有顺差也有逆差。 中、韩两国由于农业生产水平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结构也有很大的区别。对中国而言,水果和蔬菜成为最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中国蔬菜与水果出口贸易额的份额,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保持在20%以上,2000年以后是27%,远高于其他类别农产品的出口。中国水果与蔬菜出口的主要对象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亚洲地区,欧美市场的出口量相对较小。 韩国的主要出口农产品是水果与蔬菜,肉类与肉类制品、食糖与蜂蜜、还有水产品等其他农产品。上世纪90年代后期,水果与蔬菜出口的份额为16%,肉类与肉类制品出口的份额为14%,水产品等其他农产品出口的份额为41%。 中韩农产品贸易比较分析 (一)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分析 互补性表现为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很低。产业内贸易指数是衡量贸易伙伴之间贸易结构的重要指标,通常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反映,其计算公 式为,Bi=1-|Xi-Mi|/(Xi+Mi)。其中,Bi表示i产业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与Mi分别表示第i类产品出口值与进口值。当Bi接近于0时,说明双方间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可以得出,农业产业内贸易指数(详见表1所示)。 此外,蘑菇﹑蕨菜﹑芝麻籽﹑花生﹑赤豆﹑面条﹑糖﹑威士忌酒等主要进出口产品的计算值都几乎为零。这说明,中韩间农产品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正在逐步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惠互利。 (二)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本文选取了韩国的农产品另一主要进口国美国,与中国的农产品进行国际比较分析。21种主要农产品竞争力指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中国只有在大米、茶叶、花生、蔬菜和水果、水产品上与美国相比占有优势,其他均是劣势。这些优势产品是将来中国农产品发展的重点。特别是蔬菜和水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应该大力发展。总体而言,受资源禀赋条件的影响,中国各种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差距明显。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始终是我国的优势产品,而资本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国内市场将一直受到国外产品较大的冲击。 结论 首先,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进口近年来都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主要进口农产品的品种不同,不存在进口上的竞争问题。 其次,从世界范围来看,中韩两国都属于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价格高缺少竞争力,入世后都面临国际上低价农产品的进入对本国农业带来的冲击。中韩两国都是WTO的加盟国,在依据WTO有关规定,逐渐降低关税,去除非关税壁垒的同时,加大扶持农业生产的力度,以维护本国的农产品消费市场的稳定,保护农民的权益,积极提升农业生产的国际竞争能力。两国在此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双方的共同发展。 最后,中国农产品在质量上的不稳定,也容易引起韩国更为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韩国在农产品贸易法律法规的执行过程中,人为的添加了政府保护本国农产品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法律法规的初衷,造成了政策法规的不透明,给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造成了障碍,增加了农民生产的风险。如何改善政府职能,做到公开公正,也是两国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综上所述,中国与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协定(FTA)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在未来的FTA谈判中,尽管将某些敏感的农产品列为例外的可能性很大,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为加强两国间的经济联系,应该将FTA的签订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进行探讨。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我们可以在新的框架下解决目前难以解决的争端和问题。中韩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既要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又要结合中韩两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在目标的制定和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上进行创新。

中韩贸易论文篇(4)

二、中韩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韩贸易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过程,取得这些成就当然可贺,但也属正常。随着中韩贸易基数越来越大,发展渐趋成熟,其间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以便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采取应对之策。

(一)中韩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韩双边贸易在宏观层面上存在较直观的问题有:

1.贸易增长乏力直至为负

1992年两国正式建交后的四年中,双方贸易可谓是大踏步前进,每年贸易增长率均在40%以上。但到1996年,由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外经贸政策法规,加上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使我国企业的出口积极性下降。韩国作为我国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对其出口必然受到影响。同时,在双方贸易中担当重要角色的韩资加工贸易型企业,在出口利润下降的情况下,进口积极性也受到波及,从而使中国从韩国的进口贸易也有所放缓,致使双边贸易增长率从1995年的44.8%下降至1996年的17.7%。1997年,局势有所好转,双边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增幅达20.3%,但已与1996年以前的增长势头不可同日而语。1998年,双边贸易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韩国还是当事国之一,这样,中韩贸易的增长步伐戛然而止。从1998年年底的统计数字看,双边贸易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负增长,降幅达11.6%。1999年上半年,双边贸易虽有所恢复,但增长速度并不快。

2.贸易不平衡趋势渐大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中韩双边贸易中中方逆差是越来越大的,到1997年已达到58.1亿美元,占到从韩国进口商品总值的38.9%。尤其是1997年下半年韩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韩国的出口大幅下挫,一些大宗商品如纤维制品、农矿产品、电子零部件等跌幅更为突出,1998年中国对韩出口额仅为61.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1.3%。同时,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也不及预料的好,半导体、汽车、机床、船舶、通讯设备等工业品及家电等一般消费品的对华出口上半年还有大幅增长,下半年就逐步萎缩,到年底,对华出口总计149.9亿美元,增长仅0.4%。1998年全年双边贸易中中方逆差达87.2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1999年上半年,中方的贸易逆差仍有扩大的趋势,为44.6亿美元。笔者认为,两国贸易不平衡的存在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是这种不平衡持续存在并一味扩大,终将会影响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

3.韩国对华投资出现“缩水”

1997年以前,韩国对华投资的整体规模每年都在扩大。正当中韩两国努力促进双方经济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时,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一演进急速冻结。1998年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项目仅为1309个,实际投入资金18.0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减少了25.3%和15.9%,特别是一些回收期长、规模较大的项目都面临压缩投资、延期投资或予以撤资的情况。此外,大量韩企的驻华分支机构、商社等纷纷撤离。由于中韩双边贸易中有相当部分是通过在华的韩资企业承担的,投资的大规模“缩水”势必会影响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双边贸易的发展。

(二)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比较直观的、表象化的问题必然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这些原因概括起来大体有这么几个方面:

1.亚洲金融危机是造成目前困境的罪魁祸首

1997年8月一场以韩元加速贬值和股指深幅下泻为表征的金融危机开始席卷整个韩国,使韩国国内经济一片混乱:许多大企业集团相继倒闭或陷入困境;资金周转困难;失业人口激增;银行拒开进口信用证。在此形势下,韩国企业当然无法进行正常时日的进口。而我国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相对增加了出口成本。韩国企业给中国的订单明显减少,而转向从东南亚国家进口,这样就造成了我国对韩国的出口大幅下挫的局面。另一方面,韩国政府为了增加外汇储备,借韩元贬值之机,加大力度增加出口,贸易盈余由负变零,越来越大。中国作为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必然受到韩国进口产品的冲击,这样就使双边贸易的不平衡局势更加严峻。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理论上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应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但由于担负双边贸易的相当多企业是在华从事进出口加工贸易的韩资企业,所以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其进口积极性也有所降低,进口增幅还小于出口降幅;再加上我国国内需求萎糜,导致进口需求减弱,使韩国的对华出口并未出现大幅攀升,故双边贸易额总体上出现下滑局势。

上述同样的原因,使韩国企业到中国投资的成本增加,而多数韩资企业都把“降低成本”作为来华投资的首选动机,这样,韩国的对华投资必然会大幅减少。况且,韩国企业面临国内经济萧条的情况下,缺少资金来源,也无暇进行海外投资,从而使对华投资出现了“缩水”现象。

2.进出口商品结构差异是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按照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原理,中韩传统贸易在宏观层面上确实符合这一理论的要旨,即中国向韩国出口初级产品或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如原材料、农矿产品、纺织服装、皮革等,而韩国则向中国出口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如化工产品、电子通讯设备、机电产品等,即使中国向韩国出口一些电子产品,也多以零部件为主。正是这种较单纯建立在技术层次差异基础上的商品结构,使中韩双边贸易本身就存在不平衡的因素。再者,从总体上看,中国向韩国出口的商品与从韩国出口的商品相比,其价格弹性相对要高。在国际市场发生波动时,前者更易受到冲击或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大量廉价商品充斥国际市场,中国出口商品价格的相对提高必然会丧失较大份额的市场。换言之,即使在韩国不是危机当事国之一的情况下,这种贸易结构的差异也会使贸易差额更加扩大,不平衡局势更加严峻。总之,这种以垂直分工为基本特征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是造成双边贸易不平衡并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3.韩国在华投资的特征因素也是双边贸易下滑的原因之一

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70、80年代其发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内工资成本也快速上升,某些一般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削弱,部分劳动密集型工业及部分重化工业(如水泥)也逐渐归入了夕阳产业之列。韩国政府为了鼓励新兴产业如电子、生物工程、航空等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海外转移。而中国与韩国地域相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又低,农矿资源丰富,自然成为韩国进行该类产业投资的首选对象。据统计,韩国对华投资中有60%以上集中于纺织服装业、电器组装业、木家具及鞋类、皮革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这是韩国在华投资的产业特点。

再从单项投资规模看,韩国对华投资项目多为中小型项目,投资金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约占70%。1998年所吸引的1309项韩国直接投资平均规模仅为137.8万美元,不仅低于韩国海外投资的平均规模,也低于所有来华投资的平均规模(229.6万美元)。

由于中韩贸易中有相当部分是由在华韩资企业承担的,上述两大特征的存在,导致双边贸易增长的后劲明显不足,也导致在华韩资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目前,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竟争越来越激烈,多数中小韩资企业不堪重击,普遍面临经营困境。由于在华韩资企业所表现的这种脆弱性,使由投资所带动的原材料、生产设备及产成品的进出口受到很大影响。此外,由于韩国对华投资的行业及规模特点的存在,必然会出现许多韩资企业在管理中一味强调降低成本的情况,从而导致劳资双方矛盾的激化,这也影响了双方贸易及投资的发展。

三、知难而进,积极应对

从长远看,中韩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目前两国贸易受到重创,但其发展的基础如文化类似、地域相近、经济互补等依然存在。特别是韩国经济,目前虽受一时之困,但那些曾创造经济奇迹的诸多因素如健全的基础设施、高素质的劳动力、强烈的进取精神、开放的贸易体系等等并未丧失,并将为韩国走出危机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或放弃韩国这一重要市场。并且,两国在彼此对外贸易中所奠定的地位是双方长期努力的结果,因而要本着积极的态度,知难而进,采取相应措施以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当然,要长期稳定地发展中韩贸易,关键还是要扩大中国对韩国的出口市场,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

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传统产品多属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这类产品的竞争最激烈,受冲击最大,因此加快我国对韩国出口商品的结构调整不仅是必然的。近两年对韩出口商品结构虽有所改善,但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特征仍很明显。为此,一是要拓宽贸易范围,实现出口商品的多元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日益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故可加大这类产品如机电产品零部件及产成品(电视机、电话机等)对韩国的出口。二是要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尽快从‘‘以廉取胜”和“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在竞争中保住乃至扩大市场份额,使出口产品真正成为高创汇产品。同财,也希望韩国方面结合我国工业化建设及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更多地向中国出口原材料、石化产品及成套设备等。总之,双方既要注重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促进双边贸易健康发展。

(二)大力发展中韩两国的技术贸易

70年代,韩国侧重于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如重化、汽车等工业,故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技术已具相当水平。若能从韩国引进该类技术,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都相当有益。而中国在航空航天、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上具有自己的优势。因而双方在技术合作中的发展潜力很大,双方可加强技术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发研制新产品,提高两国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带动双方商品贸易的发展。

(三)推动两国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中韩贸易论文篇(5)

一、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和特点 1.双边贸易额增速呈放缓趋势 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经贸合作关系发展迅速。2007年,中韩双边进出口总额达1599.0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其中中国出口561.4亿美元,进口103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1%和15.6%。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2008上半年,中韩贸易额仍高达816.5亿美元,同比增长28.1%。韩对华出口450.94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占韩出口比重22.7%,中国继续保持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韩国则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据中方统计,2003年中韩双边贸易总额632.3亿美元,同比增长43.4%,2011年双边贸易总额900.7亿美元,同比增长42.5%,2005年双边贸易总额1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24.3%,2006年,双边进出口总额134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从韩方统计资料看,四年来的贸易总和分别为570.2、793.5、1005.6、1073.9亿美元,经过测算,年增长率为38.6%、39.2%、26.7%和17.1%;虽然中韩双方由于统计方法或统计范围不同,在具体数值上有所差异,但是从总体看,中韩贸易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但受国际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增速逐步趋缓。

2.产业内贸易成为贸易的主要形式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简称IIT)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的现象。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的标准,SITC中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都属于同一产业。 早在本世纪初,韩国学者李准晔等人就曾对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测算,数据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无论是涉及所有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还是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都是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这说明,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其地位不断提高。而中国学者曹子瑛、梁果(2006)根据1995年~2005年韩国海关贸易数据测算的10年间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平均达到0.68,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中韩贸易的主要形式。

3.中韩双方贸易结构不同,中国处于低端层次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不同,中国在双边贸易结构中处于低端位置,这可以体现在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个层次。 从产业间贸易结构看,中国出口到韩国的商品中,虽然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逐年递减,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副产品的比重仍然较大,一直在38%左右浮动。同期,韩国对华商品出口仍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化工、机械、塑料等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稳定,始终保持在60%以上。 从产业内贸易结构 看,中韩两国处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阶段。根据李准晔等人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韩贸易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没有明显提高,相反,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在中韩贸易中起主导作用,而且同类商品的相互贸易中所获得的收益差距较大。以中国商务部统计的数据为例,在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HS8542)的产业内贸易中,2006年中国向韩国出口17.4亿美元,同时韩国向中国出口额达到187.7亿美元,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差距明显。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中国依旧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另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例如在钢材类进出口贸易中,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是不锈钢板材,而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主要是普通钢板;矿物燃料的产业内贸易中,中国对韩国出口中主要是煤及其制品,而韩国对中国出口主要是石油及沥青提取的油类及制品。 综上可见,产业间贸易中,中国在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在产业内贸易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中国由于技术的差距,同一产业内依然处于产品链的低端。

4.贸易发展不平衡,中方逆差缺口较大 自建交以来,中韩双边贸易迅速发 展,韩国对华出口额成倍增长,而中国则连年严重逆差,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3年以来,中国贸易逆差额连年超过当年中国对韩出口总额 ,2011年,中韩贸易逆差增幅达49.5%,2005年则突破增幅400亿美元大关;2007年,逆差增幅虽有所下降,但是绝对数额也创下476.2亿美元的新高,至2007年底,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额累计额已达到近2500亿美元。除去韩方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对韩贸易逆差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增加,中国从韩国的进口迅速扩大,中国出口产品增长潜力不大;二是在双边贸易中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主导作用,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原材料部分被加工成制成品后返销韩国或销往第三国。这都严重影响了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阻碍了两国贸易正常均衡的发展。

二、中韩贸易现状深度分析

1.中韩分处国际产业分工不同层次,互补性强 韩国自上世纪60年代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来,整个产业结构以重、化工工业为主,造船、汽车、半导体、石油化工、IT等产业均在世界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农林渔业由于成本过高,竞争力较差,是韩政府重点保护的产业。近年来,韩国经济中服务业和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农林渔业比重日益降低。 中国方面则由于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上的差距,现阶段只能以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和加工组装型的家电及电子通信产品工业成为世界的工厂,技术密集型产业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水平。结合中韩两国的国情,同时考察中韩两国进出口商品的主要类别,不难看出,中国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劳动密集型,但同时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阶段;韩国则处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阶段。从整体看,韩中分属产业分工的第二、第三层次,这种互补性的产业结构,为两国的贸易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2.中韩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叠代态势 改革开放近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及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方向演进。从产业演进路径看,在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较低的阶段,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以农产品和轻工业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产业结构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品逐步向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耐用工业消费品方向转移。高附加值的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主要以重工业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为基础,到2010年,中国的居民平均收入要达到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需求结构的升级必将拉动产业结构的变化。从投资结构来看,中国的政府投资及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这些都加速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而同期,韩国由于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基础科学方面的限制,韩国产业结构转换和新技术自主性开发滞后,结构转变指数持续呈下降态势。 可以说,在制造业领域,中韩的部分产业都具备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特征,这也是中韩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强化导致了中韩两国间贸易竞争的加剧。

3.两国产业市场结构差异明显 韩国产业市场结构呈现规模有余,竞争不足的态势。由于长期实行大企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韩国三星、现代、SK等大企业集团数量虽少,但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60%。中小企业则相对较弱,1993年韩国中小企业的销售额占当年韩国GNP的比重不足5%,韩国产业形成的是规模有余、竞争不足的二元市场结构,以具备发达国家水准的大企业为龙头是韩国经济的腾飞和产业市场结构的重要特点。 中国产业市场结构恰恰相反,呈现分散化的特点,规模效应不强。众多中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无法抵御实力雄厚的国际竞争对手。尤其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同韩国相比,中国许多重要产业的整体规模与技术水平严重不对称,产量增长迅速而与先进水平相比的技术差距并没有缩短,属于粗放型增长,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重复建设严重,形不成规模经济,国际竞争力较弱。

三、中韩贸易的前景展望

1.贸易总额和贸易规模将持续快速发展 中韩两国同处东亚地区,区位合作优势明显,分处国际产业分工的不同层次,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因此,双方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同时,中韩两国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WTO框架下,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中韩两国合作领域的不断延伸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韩两国元首确定的争取2012年双 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完全可以早日实现。

中韩贸易论文篇(6)

论文摘要:本文在介绍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韩两国贸易现状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利用产业升级、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中韩贸易的特点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指出了中韩贸易所面临的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产业分工 产业内贸易 比较优势 一、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和特点 1.双边贸易额增速呈放缓趋势 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经贸合作关系发展迅速。2007年,中韩双边进出口总额达1599.0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其中中国出口561.4亿美元,进口103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1%和15.6%。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2008上半年,中韩贸易额仍高达816.5亿美元,同比增长28.1%。韩对华出口450.94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占韩出口比重22.7%,中国继续保持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韩国则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据中方统计,2003年中韩双边贸易总额632.3亿美元,同比增长43.4%,2011年双边贸易总额900.7亿美元,同比增长42.5%,2005年双边贸易总额1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24.3%,2006年,双边进出口总额134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从韩方统计资料看,四年来的贸易总和分别为570.2、793.5、1005.6、1073.9亿美元,经过测算,年增长率为38.6%、39.2%、26.7%和17.1%;虽然中韩双方由于统计方法或统计范围不同,在具体数值上有所差异,但是从总体看,中韩贸易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但受国际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增速逐步趋缓。 2.产业内贸易成为贸易的主要形式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简称IIT)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的现象。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的标准,SITC中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都属于同一产业。 早在本世纪初,韩国学者李准晔等人就曾对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测算,数据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无论是涉及所有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还是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都是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这说明,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其地位不断提高。而中国学者曹子瑛、梁果(2006)根据1995年~2005年韩国海关贸易数据测算的10年间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平均达到0.68,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中韩贸易的主要形式。 3.中韩双方贸易结构不同,中国处于低端层次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不同,中国在双边贸易结构中处于低端位置,这可以体现在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个层次。 从产业间贸易结构看,中国出口到韩国的商品中,虽然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逐年递减,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副产品的比重仍然较大,一直在38%左右浮动。同期,韩国对华商品出口仍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化工、机械、塑料等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稳定,始终保持在60%以上。 从产业内贸易结构 看,中韩两国处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阶段。根据李准晔等人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韩贸易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没有明显提高,相反,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在中韩贸易中起主导作用,而且同类商品的相互贸易中所获得的收益差距较大。以中国商务部统计的数据为例,在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HS8542)的产业内贸易中,2006年中国向韩国出口17.4亿美元,同时韩国向中国出口额达到187.7亿美元,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差距明显。在垂直型 产业内贸易中,中国依旧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另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例如在钢材类进出口贸易中,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是不锈钢板材,而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主要是普通钢板;矿物燃料的产业内贸易中,中国对韩国出口中主要是煤及其制品,而韩国对中国出口主要是石油及沥青提取的油类及制品。 综上可见,产业间贸易中,中国在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在产业内贸易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中国由于技术的差距,同一产业内依然处于产品链的低端。 4.贸易发展不平衡,中方逆差缺口较大 自建交以来,中韩双边贸易迅速发展,韩国对华出口额成倍增长,而中国则连年严重逆差,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3年以来,中国贸易逆差额连年超过当年中国对韩出口总额 ,2011年,中韩贸易逆差增幅达49.5%,2005年则突破增幅400亿美元大关;2007年,逆差增幅虽有所下降,但是绝对数额也创下476.2亿美元的新高,至2007年底,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额累计额已达到近2500亿美元。除去韩方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对韩贸易逆差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增加,中国从韩国的进口迅速扩大,中国出口产品增长潜力不大;二是在双边贸易中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主导作用,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原材料部分被加工成制成品后返销韩国或销往第三国。这都严重影响了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阻碍了两国贸易正常均衡的发展。 二、中韩贸易现状深度分析 1.中韩分处国际产业分工不同层次,互补性强 韩国自上世纪60年代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来,整个产业结构以重、化工工业为主,造船、汽车、半导体、石油化工、IT等产业均在世界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农林渔业由于成本过高,竞争力较差,是韩政府重点保护的产业。近年来,韩国经济中服务业和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农林渔业比重日益降低。 中国方面则由于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上的差距,现阶段只能以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和加工组装型的家电及电子通信产品工业成为世界的工厂,技术密集型产业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水平。结合中韩两国的国情,同时考察中韩两国进出口商品的主要类别,不难看出,中国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劳动密集型,但同时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阶段;韩国则处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阶段。从整体看,韩中分属产业分工的第二、第三层次,这种互补性的产业结构,为两国的贸易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2.中韩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叠代态势 改革开放近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及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方向演进。从产业演进路径看,在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较低的阶段,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以农产品和轻工业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产业结构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品逐步向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耐用工业消费品方向转移。高附加值的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主要以重工业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为基础,到2010年,中国的居民平均收入要达到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需求结构的升级必将拉动产业结构的变化。从投资结构来看,中国的 政府投资及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这些都加速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而同期,韩国由于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基础科学方面的限制,韩国产业结构转换和新技术自主性开发滞后,结构转变指数持续呈下降态势。 可以说,在制造业领域,中韩的部分产业都具备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特征,这也是中韩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强化导致了中韩两国间贸易竞争的加剧。3.两国产业市场结构差异明显 韩国产业市场结构呈现规模有余,竞争不足的 态势。由于长期实行大企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韩国三星、现代、SK等大企业集团数量虽少,但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60%。中小企业则相对较弱,1993年韩国中小企业的销售额占当年韩国GNP的比重不足5%,韩国产业形成的是规模有余、竞争不足的二元市场结构,以具备发达国家水准的大企业为龙头是韩国经济的腾飞和产业市场结构的重要特点。 中国产业市场结构恰恰相反,呈现分散化的特点,规模效应不强。众多中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无法抵御实力雄厚的国际竞争对手。尤其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同韩国相比,中国许多重要产业的整体规模与技术水平严重不对称,产量增长迅速而与先进水平相比的技术差距并没有缩短,属于粗放型增长,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重复建设严重,形不成规模经济,国际竞争力较弱。 三、中韩贸易的前景展望 1.贸易总额和贸易规模将持续快速发展 中韩两国同处东亚地区,区位合作优势明显,分处国际产业分工的不同层次,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因此,双方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同时,中韩两国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WTO框架下,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中韩两国合作领域的不断延伸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韩两国元首确定的争取201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完全可以早日实现。 2.产业内贸易比重进一步上升,逐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移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市场机制完善和民营资本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向中国转移,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中国制造逐渐崛起。在不远的将来,中韩两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交叉性会越来越强,产业内贸易竞争将会日趋激烈。随着市场竞争带来的资源地优化配置,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双方的产业内贸易将呈现逐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演进的趋势。为了应对相似产业的竞争,两国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强化产品异质性来加强竞争力。这方面,韩国政府已经选择了诸如家电领域的数字电视和通讯领域的新一代通讯标准,作为增强竞争力的手段,可以说是已经预见到了这一趋势。 3.中韩间相对贸易分工短期内不会有根本变化 产业结构的升级也要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充分考虑国情现状和资源的约束性。在短期内,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经济转型的富裕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巨大。一是同庞大的劳动力基数相比,中国资本供给和高新技术仍属于相对稀缺资源,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不会变;二是居高不下的非自愿失业(不论其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是任何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都不可能忽视的问题。所以,中国不能过早地放弃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否则只会导致欲速不达。因此,在短期内,中国将继续保持一定规模的对韩农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等轻工业品出口。就中韩两国而论,目前中国处于两国贸易产业链下游,韩国处于上游的相对位置短期内不会改变。 4.中韩两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地位将加速上升 从中国方面来看,正处于以重工业化为特征的工业化的发展中期阶段,如果能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结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采取适当的产业倾斜政策,利用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韩资流向通信、半导体等新技术产业及深层次的农产品深加工、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带动技术贸易、大型设备等贸易的发展,将大大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从韩方看,韩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向高新技术密集型上升的过程中。韩国作为对中国第一投资对象国和长期的贸易顺差国,通过与中国的投资与贸易,顺利的转移了传统产业,并通过积累贸易资金,为加大韩国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新产业的科研投入,加速韩国产业向高端的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因此,从整个世界贸易格局来看,中韩经贸合作促进了两国在整个世界贸易产业链条中向上游演进的速度,提高了双方在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有关中韩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分析.北方经济,2006.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商务部http://www.mofcom.gov.cn/、驻韩经济商务参赞处http://kr.mofcom.gov.cn/

中韩贸易论文篇(7)

一、中韩经贸关系

1992年中国与韩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中韩两国间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在两国政府及民间团体的积极推动和不断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韩双边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从1992年50亿美元迅速攀升至2008年的1861亿美元,增加了36倍。表1给出了2001-2008年中韩贸易的变化情况。现在韩国是中国第6大贸易伙伴。从2004年7月起至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韩国第1大贸易伙伴。

在中韩贸易关系迅速发展的同时,中韩之间投资增长快速而且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中国商务部《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显示到2008年底,中国共对韩投资将达9.66美元。2008年韩国对华投资项目为2226个,实际直接投资也31.35亿美元。

二、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

所谓的中韩自由贸易区就是指中韩两国为取消中韩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实现中韩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所进行的地区性自由贸易安排。

中日自由贸易区理论上的可行性。一般而言,自由贸易区的静态效应初步包括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两个方面。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效应取决于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之间的比较,一般来说,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时,则建立自由贸易区是有利的。自由贸易区除了可以带来静态福利效应外,还可获得动态效应。这些动态效应是由于竞争的加强、经济的规模化、投资的增大以及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动态增长效应。一般而言,建立自由贸易协定所产生的动态效应被认为比静态效应要大得多,而且更为重要,这成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决定因素。陈岩(2001)对两国自由贸易区的理论的分析,包含且超越了一般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分析,这也适于中韩自由贸易区。

(一)韩国是中国第6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韩国的第1大贸易伙伴

从国际上实行自由贸易区的实践来看,中日两国贸易的结合度比一些实行了自由贸易区的国家要高。就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福利增加而言,我们的预测是1-2年短期将增加300亿美元的贸易额,有助于中韩贸易早日突破2000亿美元,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超过中日贸易额。

(二)中韩经济的互补性

中韩劳动力资源的互补,中国有大量富余的劳动力,劳动力成本较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及韩国的1/10,而韩国劳动力成本高。中韩的产业结构互补,韩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和IT产业发达,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发达。中韩出口商品结构互补,两国在商品贸易上不存在过于明显的竞争关系却存在着很强的合作空间。

(三)中韩都是WTO成员和APEC成员

韩国较早加入了WTO。中国2001年加入WTO,WTO评估的结果是中国已经按照WTO规则要求积极调整有关经济法规政策,即原来的贸易政策和法规向国际接轨,使外商投资与贸易及其生产经营更有利于市场规律和国际惯例进行,中国做出的市场开放承诺使市场准入程度有大幅度扩大,扩宽了投资与贸易领域;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的大幅度取消降低,中国实现了加入WTO时的承诺。

(四)中韩有地理、历史、文化渊源

中韩地理上邻近,适合开展经济贸易,两国在历史、文化上渊源久远,中韩两国自古是友好邻邦,文化、传统就非常接近,人文交流十分频繁,能彼此交融,在价值观上差异不大,都属儒家文化区,这为两国间的合作减少了因文化、价值观差异所带来的障碍,在经济贸易投资等方面能更顺利合作。

同时,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可以突破“难产”的中日韩自由贸易的工作。

三、推动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韩自由贸易区是可行的,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很明确。接下来就应该开始中韩两国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工作,将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落实到行动上。

我们注意到中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于2006年11月由两国政府宣布启动,到现在双方已举行了5次会议。第一次会议于2007年3月22-23日在北京举行。第二次会议于2007年7月3-4日在韩国首尔举行,双方讨论了部分工业部门以及原产地规则和贸易救济措施等问题。第三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4-26日在山东威海举行,双方就货物贸易的部分工业部门和农林渔业、服务贸易以及投资等相关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第四次会议于2008年2月18-20日在韩国济州举行,双方就农林渔业、制造业、竞争政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动植物检验检疫(SPS)、海关程序、原产地规则和经济合作等进行了讨论。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6月11-13日在北京举行,双方就联合研究报告中的农林渔业、韩弃用两项“特保条款”和总体结论建议等进行了讨论。这种研究时间有些过长了,可能已经“吃掉”了一定的中韩自由贸易福利。现在需要的是切实的行动,第一步要在关税上中韩实现自由贸易区的要求,而后再逐步在非关税壁垒等方面实现自由贸易区的要求,有些特殊的产业、产品问题等可以搁置。

总之,现在中韩两国应该要积极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不要浪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潜在福利。

参考文献:

1、陈岩.国际一体化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1.

中韩贸易论文篇(8)

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量无论在深度或广度上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不相上下,甚至更高。2004年,中日韩外贸总额超过两万亿美元,其中58%来自三国之间的区域内贸易,高于北美自由贸易区55%,亚于欧盟的65.5%。

根据2005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的进出口总额为1005.63亿美元,占韩国进出口总额的18.43%。日本是韩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的进出口总额达724.30亿美元,占韩国进出口总额的13.28%,即中日两国的贸易额占韩国进出口总额的31.70%。中国是日本第二大的贸易伙伴,继续保持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地位,中日双边贸易额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双方进出口总额达1884.88亿美,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17%左右;韩国是日本第四大贸易伙伴,两国的进出口总额为710.54亿美元,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6.4%。

一、中日韩三国之间主要贸易商品结构

笔者对2004年中日韩双边贸易产品分析发现,双边的贸易产品主要集中在按《协调制度》即HS编码两位数的十类商品上。

中日双边贸易量前十类产品中有四类是雷同的。主要集中在84章(机械器具及其零件)和85章(电机、电器设备、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设备及其零件),还有90章(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27章(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另外六类不雷同的商品中,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商品为62章(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61章(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95章(玩具、游戏或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94章(家具寝具灯具等)、64章(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16章(肉、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而日本对中国出口商品则是72章(钢铁)、29章(有机化学品)、39章(塑料及其制品)、87章(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73章(钢铁制品)和74章(铜及其制品)。

中韩双边贸易量前十位商品中有六类雷同,主要集中在84章(机械器具及其零件)、85章(电机、电器设备、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设备及其零件)、90章(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27章(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29章(有机化学品)、72章(钢铁)。另外四类不同,中国出口到韩国的商品为62章(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76章(铝及其制品)、10章(谷物)、73章(钢铁制品);而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39章(塑料及其制品),87章(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74章(铜及其制品)、54章(化学纤维长丝)。

日韩双边贸易量前十章商品中有7章雷同,集中在84章(机械器具及其零件)、85章(电机、电器设备、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设备及其零件)、90章(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72章(钢铁)、29章(有机化学品)、39章(塑料及其制品)、99章。另外三章不同,日本出口到韩国的商品为38章(杂项化学物品)、87章(车辆及附件)、70章。而韩国对日本出口的商品为27章(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3章(鱼和贝类)和73章(钢铁制品)。

从以上分析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在中日韩双边贸易中,84章和85章所占比重都在前两位。这主要是由该产业的产业特征与产业内分工和贸易的相关性决定的,即消费需求弹性大和技术密集度高的部门比需求弹性小和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更容易发生产业内分工与贸易。

中国向韩日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62章(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以及初级产品,如中国向日本出口的第16章(肉、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中国向韩国出口的第10章(谷类)。而日韩向中国出口的为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日韩向中国出口的87章(车辆及其零附件),39章(塑料及其制品)。由此可见,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比较劣势表现在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上,这符合我国要素禀赋的特点,而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和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比较优势表现在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上。

韩日两国在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上非常相似,两国之间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以上只是从总体上对中日韩三国贸易结构进行分析,如果要对三国之间的贸易结构特点深入分析,还要借助于产业内贸易理论。

二、中日韩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1.测度方法

对产业内贸易的经验分析存在很多不同的度量方法,其中格鲁贝尔和劳埃德指数(Grubel-Lloyd)(1975)应用比较广泛。该指数衡量某一产业或商品组合出口的绝对量在多大程度上被同类产品的进口所抵消,它把产业内贸易作为在该商品贸易总量的比重来计算:

(1)

其中以i代表2位数水平上的产业大类(HS的章),k表示在i产业大类中4位数水平上的产业,是第k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表示第K产业产品的出口和进口额。

在计算第i 产业内贸易指数时,对子部门K的产业内贸易加权为产业i的产业内贸易系数,即:

(2)

产业内贸易又可细分为水平产业内贸易(HIIT,horizontal IIT)和垂直产业内贸易(VIIT,vertical IIT)。其中水平产业内贸易是指同行业中产品质量虽然一样,但性能设计有所差别的产品,体现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化。垂直产业内贸易是指产品质量有差异的产品贸易,体现了比较优势、技术差异和资源要素禀赋。Greenaway等人(1994)以产品质量为依据,提出了区分两者的方法,即:

当,属于水平产业内贸易(HIIT)

当或,属于垂直产业内贸易(VITT);

其中,分别表示贸易产品的单位出口价值和单位进口价值。经验研究中分别用单位出口价格和单位进口价格来代替。为离散因子,本文取来考察。如果计算(2)时只计算产业内进出口价格比值在0.75与1.25之间的产品(即),那么公式(2)就成了i产业大类中水平性产业内贸易所占比例的指数:

(3)

第i产业大类的贸易中垂直性的产业内贸易的份额可以由以下计算得到:只计算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大于1.25或小于0.75的产品(即或).故。

2.中日韩三国之间产业内贸易

根据以上对中日韩之间双边贸易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中日韩在一些产业上保持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本文按HS四位数编码利用公式(1)计算中日韩之间主要贸易产业的IIT指数,再用公式(2)将四位数产业加权到两位数。结果如表1所示。

将一个产业的IIT指数超过50认定该产业为产业内贸易。由表1可知中日主要贸易产品中,有6类是产业内贸易,另外有两类产品(HS84和HS62)分别为42.43和45.97,接近产业内贸易水平。

表 中日韩主要贸易产品IIT指数(2003年)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Comrade Database)测算而

其中IIT指数最高的是第61章(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高达100,完全是产业内贸易。中韩主要贸易产品中有7类是产业内贸易,其中第61章完全是产业内贸易;而日韩前十位贸易产品中,全部是产业内贸易。其中有6章的IIT指数超过90。

从表中可见,中日、中韩产业内贸易水平明显低于韩日产业内贸易;中日产业内贸易水平略低于中韩产业内贸易水平。同时在这十类产品中VIIT指数都普遍大于HIIT指数。在中日双边贸易主要产品中,除第27章(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和第72章(钢铁)外,其他8章都是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在中韩贸易中除72章(钢铁)外其余9章都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韩日双边贸易中,虽然产业内贸易比重比较大,前十位贸易产品的平均IIT指数高达87.35,不过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高达68.92。可见虽然产业内贸易是中日韩的主要贸易形式,但是与质量和价格没什么差别,而与设计和款式有区别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相比,在同行业质量上有差距的产品贸易--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了重要的作用。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与发达国家日本相比在产业内分工与贸易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中国与韩国在产业内分工与贸易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世界产业内分工与贸易格局上,与各国的地位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即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中间和的地位。于是使得新兴工业化国家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产业内贸易水平呈阶梯状分布,即发达国家内部产业内贸易水平要高于新兴工业化化国家,后者又高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日韩之间的贸易关系与结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中日韩之间存在大量的出口雷同的产品,但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比较劣势表现在资本密集型和资源集型产品上,而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和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比较优势表现在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二是三国之间产业内贸易水平成阶梯状分布,日韩之间产业内贸易高达87.35,中韩产业内贸易次之,达到66.23,中日产业内贸易指数最小,只有61.66。三是在主要贸易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当中,并不是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而是价格和质量有区别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主要作用。中国与韩日之间的大部分贸易还是基于双边之间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而不是由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导致的产业内贸易。

参考文献:

[1]强永昌:产业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准哗金洪起:中韩贸易结构分析[C].中国工业经济,2002,(2)

[3]王国安范昌子:中欧贸易互补性分析―基于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理论[C].国际贸易问题,2006(3)

[4]徐永辉:中韩制造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对中国制造业贸易平衡影响分析[C].世界经济研究,2005,(12)

中韩贸易论文篇(9)

选题原因:

随着中韩贸易基数越来越大,发展渐趋成熟,其间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以便在此基础上有的放失地采取应对之策。

研究意义:

自中韩建交以来,两国的贸易额逐年增长,然而我国对韩贸易存在巨大的逆差,这令人不得不担忧。从完善我国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说,研究中韩贸易,分析产生逆差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为我国对于中韩贸易的发展提供借鉴

研究现状:

对于中韩贸易的相关问题,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譬如:曾珠(2008)阐述了中韩双边贸易的现状、问题和趋势,然后对中韩贸易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最后为各国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潘权富(2010)从商品结构角度分析,双方商品需求结构不平衡及韩国对我国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是造成逆差的主要原因。并对为减少这种逆差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张文虎(2011)在中韩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对策思考中就中韩贸易摩擦的表现进行了阐述,并提出解决对策,包括提高韩企在华采购率、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国际分工地位和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等方面。王雅婷(2011)对中韩贸易逆差的现状、原因进行概括分析,并提出了缩减中韩贸易逆差的对策。刘宇(2012)在加强改善中韩贸易逆差中对中韩贸易逆差的现状和原因进行阐述,并提出解决贸易逆差的一些方法。

从总体来看,专家学者对中韩贸易的研究还是比较丰富的,并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模式。

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探讨中韩贸易的发展过程,从而提出改善方案,希望可以为两国间的贸易发展带来帮助

研究内容:

本论文就中韩两国贸易发展以及金融危机对中韩两国贸易发展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且分别回顾了中韩贸易发展史,从中提出了改善方案,希望可以为两国间的贸易发展带来帮助

研究框架:

引言

正文

1回顾中韩贸易发展

1.1发展背景

1.2发展形式及成果

2、中韩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中韩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解析如何促进中韩贸易的发展

3.1加快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

3.2大力发展中韩两国间的技术贸易

3.3推动两国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3.4加快政策扶持力度,防止中韩贸易滑坡

4两国之间的共同努力,展望中韩贸易未来

研究方法:

1.翻阅报纸,书籍资料

2.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背景

3.通过资料整理得出结论及提出建议

4.加强研究和探讨,促使建议得以采纳

参考文献:

[1]李志群.中韩贸易与投资实务指南[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11.

[2]马小辉.北方经贸[J].2009-13.

[3]孙宇挺.中国经济周刊[J].2009-01.

[4]禹哲熙.韩中中韩经济贸易辞典[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5]张庭延.中韩关系的现在和未来[N].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1-05.

[6]2008年韩中加工贸易动向及启示[R].韩国贸易协会,2009-4-27.

[7]中韩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知识经济2011.13

[8]刘宇.加强合作改善中韩贸易逆差[J].特区经济,2012-07

[9]胡昭玲:《中、日、韩三国产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载于《东北亚论坛》,2007年1月。

开题报告参考范文:

“文学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会综述

中韩贸易论文篇(10)

一、长三角与韩国贸易发展变迁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合作取突飞猛进。据海关统计,2010年中韩贸易额2071亿美元,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达696亿美元,韩国是我国的第二大贸易逆差来源国。同期,长三角与韩国的贸易往来也随着中韩贸易发展而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长三角对韩贸易总额约占中韩贸易总额的40%,长三角对韩贸易逆差占了中韩贸易逆差的65%,长三角对韩贸易成中韩贸易逆差最重要的来源。

长三角地区与韩国的贸易总额呈快速上升的格局。双边经贸总额从2002年到2008年的7年时间内增长了5.91倍,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9%,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仅增长了13.56%。出口总量增长了5.95倍,进口增长率呈单边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85.41%回落到2008年的8.14%。

长三角对韩贸易在中韩贸易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28.09%上升到了2007年的40.29%,近年来一直保持在40%左右,长三角与韩国贸易占长三角总贸易量的比重由2002年的6.4%上升到了2008年的7.4%。长三角与韩国贸易越来越紧密,这主要因为中韩建交初期韩国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东北和环渤海地区,随着2001年中国入世后韩国对于长三角的投资规模大幅上升,投资项目金额更大且主要集中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及相关文献

产业内贸易被称为“双向贸易”或“交叉贸易”,它是指特定产品类别上一国在出口该商品的同时也进口该商品的活动。从产品差异的角度来看,产业内贸易可以分为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韩国学者李准哗、金洪起(2002)利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两国贸易总量在建交后的10年中快速增长,工业产品贸易起到了主导作用,其中工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比重持续增加,在工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中,质量和价格有所差别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了主导作用。范爱军、李丽丽(2006)对中韩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中国与韩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多数年份大于0.5,属于产业内贸易,而化学类产品属于产业间贸易,而机器设备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比较明显,中韩两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仍是以技术差距导致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要形式。李盾(2007年)研究显示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推动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关键因素,中韩间地缘优势及不断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也促进了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目前测度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方法主要是格鲁贝尔―劳埃德(Grubel-Lloyld,1975)度量法,阿奎诺(Aquino,1978)和伯格斯特朗德(Bergsrand,1983)分别提出了自己的产业内贸易修正指数,但是在所有的度量方法中,最为全面适合的研究使用最广的仍是格鲁贝尔―劳埃德法(Grubel-Lloyld),所以本文主要采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法进行分析,其公式为,其中GL表示一国i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表示一国出口量,表示一国进口量。贸易专业化系数,由巴拉萨(Balassa)提出,用于计算和解释产业间贸易的专业化和比较优势状况,其公式为:,TSC的取值范围为。一般认为指数为正,表示具有比较优势;指数为负,表示具有比较劣势。如果可认为该产品极具比较优势,如果可认为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不很明显。如果,可认为该产品具有明显比较劣势,如果,可认为具有一定的的比较劣势。GL指数与TSC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可以得到GL指数与TSC系数之间的关系:当某类产品出现贸易顺差时,TSC=1-GL;当某类产品出现贸易逆差时,TSC=GL-1。

三、长三角与韩国产业内贸易发展和变迁

根据相应GL指数和TSC系数的计算公式能够得到反映长三角地区与韩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变迁的测度数据。

表2:2002―2008年部分类别商品的GL指数

资料来源:国研网

表3:2002―2008年部分类别商品的TSC系数

资料来源:国研网

本文数据采用HS分类方法(共有21类97章),并以HS2位代码为基础。首先上表列出了2002年―2008年长三角与韩国贸易比重最大的十类产品的GL指数和TSC系数,根据2008年贸易数据这十类产品的贸易额占到了长三角与韩国贸易额的97.99%,由上述表格可知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有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十类(木浆等;废纸;纸、纸板及其制品)、第十三类(矿物材料制品;陶瓷品;玻璃及制品)、第十五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第十六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第十七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等六大类,占全部贸易总额的57.24%,属于产业间贸易的有第五类(矿产品)、第六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第七类(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和第十八类(光学、医疗等仪器;钟表;乐器),占全部贸易总额的40.75%,这几类产品无一例外,可认为这几类产品具有明显比较劣势。分类别来看,第五类(矿产品)的GL指数除在2002年有较高异常值外,其余年份呈现出一种产业间贸易的特征,表现为长三角在此类产品上大量逆差,存在比较劣势,进一步分析这主要是由于第五类(矿产品)下的第27章(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的长三角对韩国贸易存在近38亿美元的逆差,占该章全国逆差的63.5%,主要是由于韩国的重化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工和煤化工方面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长三角的制造业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于这些煤化工产品石油气、沥青、凡士林、各种芳香烃和煤焦油等需求旺盛,而自身又没有煤炭资源出口来抵消进口,所以该章产生了大量的逆差,主要发生产业间贸易。第六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的GL指数近十年来稳定在0.3左右,长三角在第六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下的第29章(有机化学品)存在着近67亿美元的逆差,占该章全国逆差的88.7%,主要是长三角已经逐渐进入重化工业中后期,大量加工制造型企业在生产上对于有机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如环烃、酚、醇、醚醇等有大量和稳定的需求,而这一方面国内供给有限,必须依赖进口,韩国由于其煤化工业链发达,所以能够制造生产纯度较高的工业用有机化学产品。第七类(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 )的GL指数近年来有一个缓慢提升的过程,但是产业间贸易特征依旧明显,2008年长三角地区该类产品存在26亿美元的逆差,占比不到全国逆差的三分之一,原因是塑料工业与橡胶工业主要生产化工工业的民用产品,由于长三角地区对于这类产品需求很大包括韩商在内的外商在长三角的直接投资的比重较高,相关技术传播普及较快,随着外商投资与民营企业的产业升级其产业内贸易水平会不断上升。第十八类(光学、医疗等仪器;钟表;乐器)的GL指数的均值为0.17,主要是该类的第90章(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 )长三角与韩国贸易有91亿美元的逆差,也占了该章全国逆差的79.1%,这主要是由于韩国的光学产品和通讯数码产品具有比较优势,长三角地区在发展电子通讯和互联网过程中对于光纤、光缆需求旺盛,个人消费方面,对于韩国数码产品电影放映机摄像机、照相机、摄像机和其他3C产品都有需求,加上中国对韩国的医用光学用品显微镜和医疗用品的需求,导致该类产品呈现出产业间贸易特征。

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十类(木浆等;废纸;纸、纸板及其制品)、第十三类(矿物材料制品;陶瓷品;玻璃及制品)、第十五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第十六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第十七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除了一小部分生产原料属于初级产品外,基本上都属于工业产品,表明长三角与韩国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工业品方面,这也符合产业内贸易理论的预见。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GL指数从2002年的0.75下降到2008年的0.58,体现出纺织品生产中的产业内分工程度出现明显下降,考虑我国纺织行业产业升级的情况,竞争优势逐渐增强,这是中国纺织工业整体提升的表现。第十类(木浆等;废纸;纸、纸板及其制品)总体贸易量较小,从2005年开始长三角地区出现少量的顺差。第十三类(矿物材料制品;陶瓷品;玻璃及制品)产业内贸易的程度变化不大。第十五类(贱金属及其制品)上长三角与韩国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稳步上升,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韩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还实现了该项上对韩贸易的顺差。第十六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上长三角与韩国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有所提高,然而由于中韩两国发展阶段存在客观上的差距,韩国在此类产品上的比较优势依然十分明显,长三角有近76亿美元的逆差。第十七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在全国该类产品上有17亿美元逆差的基础上,长三角取得了3.4亿美元的顺差,可见长三角在汽车、造船等运输设备制造上与韩国相比的比较劣势正在逐步消失。

由于这些产品占据了整个长三角与韩国贸易中的绝大部分份额,所以具有代表意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1世纪以来的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增长,双边贸易质量有所改善,制成品、特别是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占贸易额比重不断上升,贸易占比最大的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提高了,但是依旧摆脱不了低质量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化学工业及日化工业相关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提升,正在朝着高质量的水平贸易方向发展,其他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小幅波动变化不大。长三角与韩国虽然都处在重化工业发展中后期,即使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但是韩国由于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还相当明显。所以,长三角与韩国贸易中绝大多数产品特别是贸易额占比大的产品上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水平还存在差距,长三角向韩国出口技术含量和价格相对较低的同类产品向韩国进口技术含量和价格相对较低的同类产品的格局没有改变。虽然中国制造业和长三角制造业的快速崛起使得双边贸易结构和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从东亚产业转移的“雁行模式”中突围实现后发优势依然任重道远。

四、结论

长三角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增长的最重要的引擎之一,但是长三角与韩国的两地贸易中对韩国的比较劣势还相当明显,实际获得的贸易利益有限。所以,长三角地区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促进规模经济发展和产业空间集聚,提高产品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意,培育技术优势优化产品贸易结构,推动长三角与韩国产业内贸易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准晔,金洪起.中韩贸易结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2)

[2]秦熠群,金哲松.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3)

[3]叶静怡,王沛.中韩贸易逆差探析[J].经济科学.2005(1)

[4]李盾.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以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4)

中韩贸易论文篇(11)

[DOI]10.13939/ki.zgsc.2015.42.100

1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机电产业贸易现状

1.1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

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保护手段虽更加隐蔽,但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进出口。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寻求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基础之上尝试建立自由贸易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外贸经济,中国也不例外。孙晓郁2006年在《中日韩可能建立的自由贸易区》中采用跨地区、跨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CGE),使用最常用的“全球贸易分析项目”(CTAP)数据库建立了一个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即两个国家间两两实行双边零关税”。模拟结果显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于福利和生产可能产生的宏观经济影响,就中国和韩国而言大约相当于GDP的2%~3%”。[ZW(]孙晓郁.《中日韩可能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ZW)]

经过中韩双方多年关于自贸区建设的民间研究、官产学联合研究,双方于2012年5月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经过14轮谈判,于2014年11月完成实质性谈判。2015年6月,中韩正式签署自贸协定,在机电产业贸易自由化方面协议,中国将在“最长20年内实现零关税的产品达到税目的91%、进口额的85%,韩国零关税产品达到税目的92%、进口额的91%。中国将在电器电子领域针对电饭锅、洗衣机、冰箱、医疗仪器、家电零部件等产品实现零关税。”[ZW(]《草签自由贸易协定完成 20年内中韩零关税产品将超90%》东方财经,2015年,http://。[ZW)]中韩贸易自由化谈判的一个关注点是关税的大幅度下降和市场的大规模开放对两国的比较劣势的产业的冲击。对韩国来说主要是农产品和服装纺织业,对我国来说,机电产品、汽车行业等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研究集中在机电产业,旨在分析在中韩自贸区建设进程中我国机电产业的贸易自由化是否适度。

1.2中韩机电产业贸易现状

机电产品是国际市场上最活跃的行业之一,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把扩大机电产品贸易视作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机电产品贸易总体呈上升趋势,扩大机电产品贸易对于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协助机电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国家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一直很重视机电产业贸易,目前国内的机电产业以加工型产业为主并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换升级。1966年,韩国政府就把电子产业列为战略工业得到政府的支持,如今韩国已成为机电产业发展大国并且韩国的电子产业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双边关系中,中韩经贸关系发展尤为迅速,在机电领域的贸易合作不断加强。

1992年起,我国海关采用了由国际海关理事会制定的HS编码体系。我国外经贸部机电产品进出口司编制的《机电产品进出口统计工作手册(2013年版)》中,列出的“机电产品的目录”明确了机电产品的范围。出于数据选取的方便性和代表性考虑,本文机电产业的范围包括“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仪器和仪表”,反映在HS编码即为第八十四章(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机器零件),第八十五章(电机、电器、音像设备及零件),第九十章(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

机电产品占中韩两国贸易的很大比例,是我国对韩国的重要逆差产品,表1截取了2001―2014年中韩机电产业的总体进出口贸易情况进行分析。

以我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节点,目前为止,中韩双方在机电产业的贸易总额是不断增加的,由2001年的113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666亿美元,增长幅度达1553亿美元。2014年,我国机电产品总出口额10455亿美元,进口额7094亿美元,总体处于顺差地位,美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是我国主要的顺差来源国,韩国和日本是中国的逆差来源国,尤其是韩国。我国在对韩机电产品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2011年之后贸易逆差更是达600多亿美元。

从中韩机电产品进出口结构来看,电器及电子产品是双方进出口贸易中的最大项,占总体产业贸易额的70%左右,但是我国出口到韩国的电器及电子类产品在贸易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要大于进口8个百分点。而仪器仪表是韩国向我国出口的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在贸易结构中高于我国出口比例12个百分点,详见图1和图2。

图12014年我国进口韩国机电产品结构

图22014年我国出口韩国机电产品结构

我国机电产业贸易总体来看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但其中韩国却是我国的逆差来源国。在中韩的贸易结构中,电器及电子产品类是最大的贸易项,我国在该类产品的出口上有相对优势,韩国主要在仪器仪表类产品上有相对优势。

2我国机电产业贸易自由化的适度性分析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始终是争论不休的问题。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对外贸易可提升贸易国的福利水平,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和以詹姆斯・布朗德(James Brande)等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应给予幼稚工业和战略性产业适度的保护。由于自由贸易的合理性和保护贸易的正当性,一个国家在制定外贸政策时完全的自由化或过度保护都是不可取的。基于此,本文在中韩自由贸易进程中,集中分析了我国机电产业贸易自由化的适度性。

借鉴邹正方1998年在《论中国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中提出的对“实施适度贸易保护政策”的内涵界定,本文认为贸易自由化的适度性主要体现在措施手段的适度、保护期限的适度、保护产业的适度以达到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国民福利增加,国家产业安全的目的。

2.1贸易自由化产业选择的适度性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力求为中韩双方提供一个低关税甚至零关税的进出口环境。关税降低有利于带动双方经济增长,提高两国国民福利水平,但在给相关产业带来竞争效应的同时也会造成冲击。因此在自由贸易谈判进程中应充分考虑准予贸易自由化产业的实际情况,如产业的战略性地位、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机电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力大,对国民经济的内生循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

2.1.1我国机电产品在韩国市场的占有率

我国机电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内结构的逐步完善和优化,如今机电产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进出口贸易项。一国产品的竞争力水平直接反映了其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承受力,这里通过韩国每年从世界各国进口的机电产品中我国产品的所占比率,来分析我国机电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水平。2013年韩国进口我国机电产品472.4亿美元,进口世界机电产品1369.5亿美元,市场占比从2001年的6.55%不断上升到2013年的34.5%,见表2。

2.1.2我国对韩机电产品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问题在自由化进程中应引起注意,逆差扩大是产业结构需要升级的信号,说明该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在渐弱而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加深,贸易逆差出现扩大趋势的情况该产业便不适宜实行高度的贸易自由化。考虑到双边贸易主体的经济增长态势,进出口差额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并不能说明两国间在该产业的贸易失衡问题加剧了,这里选取逆差额的增长率为指标进行分析。

我国在与韩国的机电产品贸易中虽然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但差额的增长率是在下降的,2002年逆差额增长率接近100%,2008年、2009年增长率降到0%以下,2010年恢复后又开始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增长率为-3.75%。反映在国内产业水平上,我国的机电产业近些年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见图3。

图3我国对韩机电产品贸易逆差差额的增长趋势

选择机电产业作为贸易自由化的对象是适度的,相对汽车产业而言,机电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在面对外部市场的冲击时不至于迅速萎缩。机电产业本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贸易自由化的加深可以提高两国人民的福利水平,并且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机电产业竞争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2贸易自由化程度的适度性

产业贸易自由化程度的适度性主要体现在产业开放具体项目的适度和自由化进程中措施手段的适度两方面。中国在机电产业领域主要针对电饭锅、洗衣机、冰箱、医疗仪器、家电零部件等国内发展相对成熟且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的产品逐步实现零关税。

最惠国税率,适用于从原产地是世贸组织成员或与我国签有互惠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进口的货物;从韩国空运或是快递过来的一般商品按最惠国税率计算。我国汽车行业以1.5

表3部分洗衣机和冰箱的关税水平单位:%

商品名称进口普通税率进口优惠税率出口税率出口退税率

200

干衣量≤10kg全自动波轮式洗衣机13010017数据来源:HS编码查询。

2.3贸易自由化期限的适度性

任何产业的兴起建立和完善都需要一定的期限,期间会受到国内市场、政策导向以及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在中韩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自贸协定中规定机电产业实现零关税的期限是最长20年,产业的保护期限主要取决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韩国相比我国机电产业的主要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低廉,韩国机电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相对成熟,在规模效益、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方面都具有优势,这直接导致了双方同等规格同等质量机电产品价格水平的差异,进而影响两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考察我国机电产品在韩国的竞争力,所以以修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来测度我国机电产品未来20年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其计算公式为:RCAXij=(Xij/Xi)/(Cj/Cw)。

其中:Xij表示国家i的产品j到另一国的出口额,Xi 表示国家i的出口总额,Cj 表示另一国产品j的进口额,Cw 表示另一国的进口总额。RCAXij>2.5,表示i国j产品在另一国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1.25

表42001―2013年我国机电产品在韩国的RCA指数

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RCA[]0.74[]0.74[]0.83[]1.01[]1.04[]1.11[]1.18[]1.47[]1.60[]1.56[]1.69[]1.92[]1.95数据来源:根据UNCOMTRADE贸易数据库得到我国机电产品对韩国的出口额、我国对韩国的总出口额、韩国机电产品的总进口额、韩国的总进口额,根据公式计算所得。

2001年,该RCA指数仅为0.74,表明我国机电产品在韩国市场较弱的竞争力,到2013年上升到1.95,表明我国机电产品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在韩国市场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采用指数平滑预测法对我国机电产品在韩国的竞争力进行预测分析,指数平滑预测法是预测分析中经常用到的一种预测方法,可以适用于没有明显函数规律,但确实存在某种前后关联的时间序列的预测。该模型公式为:y[DD(-*5/9][KG*4]⌒[DD)]t+1=αyt+(1-α)y[DD(-*5/9][KG*4]⌒[DD)]t,其中y[DD(-*5/9][KG*4]⌒[DD)]t+1为下一期预测值,α为平滑系数,yt和y[DD(-*5/9][KG*4]⌒[DD)]t分别为t期的实际值和预测值。首先根据UNCOMTRADE贸易数据库得到的我国对韩国的机电产品出口额、我国对韩国的总出口额、韩国机电产品的总进口额、韩国的总进口额预测出这四类贸易额未来20年的变动,之后利用预测数据求得相应的RCA指数。利用Eviews5.0作双指数平滑预测,见表5。

表5我国机电产品在韩国的RCA指数预测

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5[]2030[]2035

RCA[]2.07[]2.12[]2.16[]2.20[]2.24[]2.28[]2.42[]2.53[]2.61

从预测结果来看,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预测到2035年我国大部分机电产业对韩国实现零关税时我国对韩国的机电产品出口额、我国对韩国的总出口额、韩国机电产品的总进口额、韩国的总进口额分别是1396亿美元、2569亿美元、2895亿美元、13878亿美元,RCA指数为2.61>2.5,已具备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足以面过国际竞争压力的挑战,20年的时间为我国机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适应期和成熟期。

3启示和建议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许多产业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不具备深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尤其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型产业在实施贸易自由化时应慎重考虑其自由化的适度性。在深化经济一体化的同时要对国内产业进行调整引导,配合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以使国民在享受对外贸易带来好处的同时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维护国家经济稳定产业安全。分产品分层次地进行自由化贸易,在选择自由化贸易的产品时需要充分考察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水平适合多大程度的贸易自由化;往往一个产业会包含许多不同的具体行业项目,这就对产业内有层次的贸易自由化也提出了要求,比如机电产业的自由化进程中,优先实现零关税的主要是发展相对成熟的冰箱、洗衣机等项目。产业保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结合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过渡期限,使其逐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资本和技术积累等以具备足够的竞争能力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陈汇才.论我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适度保护贸易政策[J].商业时代,2010(2).

[2]陈飞翔,董皓,王艳.论适度保护关税税率[J].财贸经济,2003(6).

[3]董艳英.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4]李季.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研究,2010(6).

[5]李湘君.中国对外贸易中幼稚产业的选择和保护[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6]邹正方.论中国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2).

[7]周蕊.我国战略产业适度保护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