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6-06 12:58:37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245-01

21世纪是科技发展的时期,是人才培养的世纪,而科技和人才大多是由高校培养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培养人才依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因此高校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而德智体美劳中“德”是第一位的。

1 当代高校的德育方向

当代高校不仅只重视和增强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也应与时俱进,完善合理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大学生德育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和促进大学生“德才兼备”。当代大学生自身不仅只重视知识、能力的学习,还应加强自身德育建设,努力实践,努力做到“有德有才”。

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1]高校应以此作为大学生成长长才的行动指南,以此科学理论作为德育的指导思想。高校在对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应改变传统观念,由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转变。学校应根据当代大学生新的时代特点和需求,审时度势的调整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因材施教,致力于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道德行为水平。

“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才的前提,是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先决条件。大学生的“德”育是一个全面的、长期的、经常性的培养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违心的假装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自身素养的真实映射,大学生真正的“德”应是“德在平时”“德在身边”。

2 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内容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包括有:理想信念的教育、爱国主义的教育、自身素养的教育(诚实守信、责任心、创新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育等。理想信念教育即是教育大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坚定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并且有自己的远大理想、有自身坚定地信念。爱国主义教育即是培养大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操,拥保家卫国的情怀,为国家为民族献出自身的一份力量。自身素养教育即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2],即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增强大学生健康心态(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勇于挑战困难和挫折)等各方面的教育。人文素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优秀的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生人格、意志、情感的完善,以引导大学生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及促进全面发展。[3]

因此,大学生德育教育应充分发挥:理想信念教育是前提,爱国主义教育是核心,自身素养教育是动力,人文素养教育是催化剂的功能,全面促进大学生“德”的形成。

3 新时代高校的德育潜在问题

在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的观察中发现,个别高校依然走着传统的德育步伐,没有及时调整以适应时代步伐,甚至将德育教育边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诚信、没有责任心、缺乏爱心、自私、等德育问题,需要一些高校重视德育教育、更新德育内容、改善德育教育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德育的警钟已敲响,德育需要进一步加强,这就要求高校居于时代背景,进一步探索如何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4]

(1)高校应努力抓好并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大学生思想觉悟的提升,高校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必修课、考试课”,安排优秀的专业教师成员负责,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改善教育方法,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努力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

(2)每周安排一定课时的形式政策课教育。形式政策课有利于学生接触掌握最近最新的社会形式变化与国家动态、国际动态等。高校应安排每周固定时间、固定课时、不固定的教师专家、形式多样的课堂主题的形式政策课,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甚至校外实践等。打造形式政策课“周周学、周周新”,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会建设、社团建设等的完善,它们都具有潜在的德育功能。高校应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加强校园附有人文气息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其环境优美、舒适宜人,大学生身临其境、感染熏陶,这样的硬件设施建设也就渗透了“硬德育”的潜在功能。高校还可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有益的社团活动、各种比赛及学术活动,促进大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这样也就渗透了“软德育”的潜在功能。“软硬兼施、互相结合”更有利于对大学生良好的德育教育。

(4)顺应时展,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5]高校组织专门网络人才加强校园网络建设,运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如:通过校园网络表彰先进个人事迹、传播校园文化建设动态、展现国家、社会最新事件、最新成就、前沿新闻、国际动态等,也可以开展网上辩论赛、组织各种网上文化交流活动和网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动等,运用网络带动德育教育更新颖、更便捷、更全面。

(5)大学生自身应自觉自律,好学习勤思考,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积极互动交流,转变旧的陈腐的思想观念,不急功近利、不自负、不轻浮、不争强好胜,加强自身辨别能力、自身社会适应能力,“树德于心,施德于身”。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应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更新、不断完善,顺应时展、遵从教育规律、利用内容丰富多方面的德育手段,传“德之正能量”于学生,并用于实践,让学生“德在平时”“德在身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 邱伟光.新世纪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之再认识[C]//明德:邱伟光德育文集.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12.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篇(2)

一、政治思想素养

德育特级教师素养的第一要素是信仰崇高、信念坚定、理想伟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牢固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应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这是中学德育的主题。深刻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涵。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形成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合作竞争、公平公正的时代精神教育是中学德育的精髓。

二、文化素养

德育特级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自觉承担文化传播的责任,引领学校文化的发展方向,引领学校师生形成的良好道德风尚、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在知识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应具备文化选择的素质修养;面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应具备文化传承的素养;面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应具备创造新文化的素养。总之,应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以保持和发扬。

三、教育创新素养

面对德育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德育特级教师更应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素养。德育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灵活机智的才能,应具有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事物的探索、对未知的好奇,面对德育现象、问题,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见解。例如,在德育观念理念方面,要树立大德育观,树立参与、体验、感悟、实践的理念,提升德育实效性。在德育课程建设上,树立多样化思想观念,能创新课程,开发德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编创校本教材;在德育教学方法上,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四、理论素养

德育教师特别要做到博学多闻,需要涉猎人文知识、科学知识,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第一,应掌握学生发展和成长阶段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学生交往、互动的知识;第二,具备德育课程内容和资源、课程组织和类型、课程目标和评价方面的知识;第三,通晓德育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能够创新德育理论,出版专业著作。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成果,善于吸收、应用新成果。例如在国内外教育发展进程中不断出现教育新概念,德育特级教师要能够透彻理解其中的涵义,如“文化”“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关于文化的概念,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工作。

五、科学思维素养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篇(3)

2.德育答辩在医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的价值探索——以云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为例

3.关于在本科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的思考

4.毕业生就业多元化视野下高校德育工作初探 

5.茂名卫生学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德育调研分析与对策 

6.将德育工作融入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去

7.从就业角度谈高校毕业生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8.德育答辩:毕业生走向成熟的良方

9.从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表现反观高校德育环境的社会化

10.实行“德育一票否决权”和对毕业生实行“三包”的效果分析

11.德育为先,实践为重,通专合一——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

12.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导向 以“德育素质档案”为抓手 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色化发展

13.发挥德育功能 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4.浅谈高校毕业生择业向市场机制转轨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15.将德育工作和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16.教育教学一体化的作法——在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工作 

17.从苏医毕业生情况反馈看我院教学和德育工作成效及改进思路

18.优化德育环境,营造德育氛围——实现毕业生平稳过渡 

19.当前高中毕业生人生价值观的误区与大学德育对策

20.高职高专院校德育教育的外延模式探讨

21.德育答辩: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2.论德育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相互结合

23.渗透式法律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24.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三大德育答辩”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5.落实中央精神 再创广州市学校德育工作新优势

26.以德育为重 育“四有”新人——茂名广播电视大学德育工作走出新路子  

28.“德育教师专业化”的逻辑理路及其悖论 

29.转型时期的中国学校德育  

30.德育视野中的道德信仰教育  

31.多学科视角下对德育本质的反思 

3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内在联系 

33.现代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 

34.置疑“德育生活化” 

35.德育目标应有的要求: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统一

36.学校德育内容衔接的困境与出路 

37.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38.德育研究主题嬗变30年轨迹扫描——教育学视野下的叙事研究

39.高校网络德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40.关于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思考 

41.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发展

42.论德育实效测评的困境与出路 

43.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的德育模式探讨

44.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 

45.学科德育:一种有效的德育模式 

46.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探索

47.主体性德育——欣赏型德育模式论要 

48.德育叙事之“阻隔”问题探究  

49.我国青少年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50.对德育实效性的辩证和理性解析  

51.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

52.为生活德育论辩护——与冯文全教授商榷

53.论西方主知型德育模式的问题及其理论修正——兼谈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54.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55.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 

56.关于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视角:德育生活化

57.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挑战及其对策

58.德育的真正基础: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论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

59.德育创新不能背离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德育的基本原理——与高德胜教授商榷 

60.论德育的功能 

61.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辅助功能

62.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中职德育工作——基于河北省唐海县职教中心的实践

63.整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高校德育理念研究述评 

64.试论在青少年德育中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5.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构建与程序设计 

66.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

67.德育本质研究与反思 

68.“看的德育”:在场的缺席——一项普通初中教师德育观念的质性研究

69.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0.论青少年家庭德育环境的优化 

71.论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回归——现代德育困境研究

72.高校主体性德育与大学生德育自我教育 

73.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的历程及其思考 

74.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

75.论高校微信德育平台的构建 

76.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77.德育理念研究综述  

78.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德育内容的分析与启示

79.主体性德育模式初探 

80.高校德育课程问题与德育实效性研究 

81.德育生活化——一种开放式德育 

82.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

83.体验式教材:德育教材新样态 

84.对“大德育体系”的思考

85.德育生活化理论探源 

86.国外德育发展趋势及我们的立足点

87.德育环境论  

88.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分析 

89.美国大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启示 

90.当代中国德育目标的解构和重建——基于传统德育理念的思考

91.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创新的路径探索

92.在超越中适应: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由之路

93.聚焦“德育目标”

94.家庭环境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优化措施

95.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

96.德育过程的文化解读 

97.从知识德育走向生活德育 

98.改革开放30年来德育目标的研究与反思 

99.小学德育教材中儿童德育境遇的转变及其伦理困境

100.中国传统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的预制及其批判  

101.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探析

102.德育评估:现状、问题及成因

103.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

104.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高校德育教育

105.制度: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力杠杆

106.试论学科德育的问题与出路

107.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08.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尤·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启示

109.整体构建大学德育途径体系刍议 

110.生态德育:国外的发展走向与中国的未来趋势

111.生态体验德育的实践形态 

112.德育生活化路径新探  

113.功利主义: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归因诊治

114.论传统德育方法论思想的现代价值 

115.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116.论新时期高校隐性德育的强化

117.大学德育中的“学校人”与“社会人”——当代大学的德育目标辨析

118.学科德育:“渗透”“融入”还是“体现” 

119.简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兼评“德育非政治化”的观点

120.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的德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121.德育评价应超越量化取向 

122.创新德育模式 提高学生素质——安徽中职德育教育管理模式探寻

123.自由美丽人格的培育—蔡元培德育思想解读

124.试析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内在原因

125.当代德育模式分类研究与评价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篇(4)

德育特级教师素养的第一要素是信仰崇高、信念坚定、理想伟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牢固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应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这是中学德育的主题。深刻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涵。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形成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合作竞争、公平公正的时代精神教育是中学德育的精髓。

二、文化素养

德育特级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自觉承担文化传播的责任,引领学校文化的发展方向,引领学校师生形成的良好道德风尚、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在知识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应具备文化选择的素质修养;面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应具备文化传承的素养;面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应具备创造新文化的素养。总之,应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以保持和发扬。

三、教育创新素养

面对德育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德育特级教师更应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素养。德育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灵活机智的才能,应具有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事物的探索、对未知的好奇,面对德育现象、问题,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见解。例如,在德育观念理念方面,要树立大德育观,树立参与、体验、感悟、实践的理念,提升德育实效性。在德育课程建设上,树立多样化思想观念,能创新课程,开发德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编创校本教材;在德育教学方法上,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四、理论素养

德育教师特别要做到博学多闻,需要涉猎人文知识、科学知识,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第一,应掌握学生发展和成长阶段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学生交往、互动的知识;第二,具备德育课程内容和资源、课程组织和类型、课程目标和评价方面的知识;第三,通晓德育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能够创新德育理论,出版专业著作。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成果,善于吸收、应用新成果。例如在国内外教育发展进程中不断出现教育新概念,德育特级教师要能够透彻理解其中的涵义,如“文化”“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关于文化的概念,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工作。

五、科学思维素养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7-017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呈现德育教育具体化、有形化,这是摆在高校育人工作面前的命题,这就要求高校育人工作既要遵循教育规律,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又必须通过路径创新,在方法、内容、形式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云南中医学院将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从2013届本科毕业生起,推行德育答辩制度。为什么要在毕业生中推行德育答辩制度呢?基于云南中医学院对300多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选用毕业生时,录用原则排在前列的是“思想品德”。然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还有许多不足,存在教师难教,学生厌学,形式单一、方法简单、目标空泛等问题。推行德育答辩制度,为创新德育评价形式提供了一个平台,毕业生通过德育答辩的形式,梳理、总结、汇报、提交大学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完成情况,获得学分,原则上德育答辩不通过者不准予毕业。

一、德育答辩的基本概念

德育答辩制度是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德育答辩是将“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德育方针贯穿始终的主要体现,是毕业生通过梳理专业学习、身心成长、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收获、得失及感悟,在总结中反思与成长,是对学校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毕业生德育评价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推行德育答辩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创新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践行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具有建设性和探索性的意义。

(二)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凸显“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德育实践的重要举措

为保证质量,学校规定每个毕业生都要有教师指导,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人,参与德育答辩工作的不仅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还有校院领导、专业课教师、机关工作人员,从2013年至2016年,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指导教师已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45%,这样的全员参与,大大提高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三)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体现

德育答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德育教育有形化、可视化的具体体现,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

德育答辩要求学生按照相关规定格式,将自己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专业学习、思想道德、身心成长等教育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形成德育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用答辩的形式进行陈述,同时接受提问并作回答,由答辩评审委员会综合其平时表现,就其德育表现做出评价。毕业生通过德育答辩这个平台,可以多角度审视自我,总结成败得失,为走好新的人生征途、开创美好未来奠定基础。

三、德育答辩制度开展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保障到位

学校党政把开展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作为检验全校“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手段,专题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同时还制订了《德育答辩规程》、《德育答辩论文撰写规范》、《德育答辩成绩评分细则》等相关配套文件,为开展德育答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校院两级在工作中,领导重视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动员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协调配合到位。均成立“毕业生德育答辩指导委员会”,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负责协调指导和具体工作。学校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条件保障。

(二)精心组织,全员参与

整个答辩共分为宣传动员、论文撰写、交流答辩、总结整理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明确提出时间节点要求,校领导多次到二级学院检查指导,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确保了答辩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制定了德育论文开题报告提纲、德育论文撰写规范、德育答辩鉴定表、互评表等,为规范德育答辩工作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三)过程管理,严格要求。

1.严格遴选指导教师

德育论文指导教师按照专业论文基本要求,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教师与学生深入交换意见后确定题目,指导开题撰写,及时审读评阅。不少指导教师与学生多次面对面交谈,或在网络上保持密切交流,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总结得失。

2.严把论文质量关

要求德育论文力求用准确精练的语言,通过自我总结、交流、答辩等互动过程,促使学生对自己大学生活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反思,总结经验与体会,分析成功与失败,剖析优点与不足,许多学生还为自己制定了短期或中长期的生涯规划和努力方向,进一步理解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为端正学风,明确要求论文务必本人原创,抄袭者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3.强调正面引导

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明确规定对每名毕业生的德育总结陈述和答辩中存在的偏颇问题,专家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基本要求,及时纠正,以理服人,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4.注重总结,典型示范

推荐“优秀德育论文”印刷成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

(四)创新举措,成效显著

推行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制度,可真实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有力推进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构建,充实了毕业教育内容,对毕业生实现成才梦想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德育答辩制度的创新举措,引起主管部门、兄弟院校、社会舆论的良好反响。应邀出席学校德育答辩工作总结汇报会的省委高校工委领导在现场点评时指出,“德育答辩给同学们的人生留下了一个很深的记忆,给他们注入了人生放飞理想与希望的动力。通过这样一个答辩过程,开启同学们的心智,传承医术,锻造品德,同时也让我们得到一次人生境界的再提升,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成为当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有益探索,应积极倡导和推广”。新华网、凤凰网、云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及新华社云南分社分别报道了云南中医学院的德育答辩工作。

四、完善德育答辩制度的思考

德育答辩制度的推行应重在过程,应贯穿大学四年、五年的学习生活中去,使其延伸至各年级的學生中,大学一年级进行德育论文选题开题、大二大三进行德育实践回顾、毕业班进行德育答辩。通过对低年级学生参与到德育答辩工作的调查得知,许多学生通过学长、学姐的感悟,清楚了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时光,明白了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对教师来说,学生在德育答辩过程中的自我剖析,是通过其他渠道很难了解到的,特别是为辅导员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平台,大一的选题开题、大二大三的实践回顾、毕业时德育答辩,能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

推行德育答辩制度,凸显“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德育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融合入学教育、日常教育和毕业教育“首尾相连”的全程化,将德育答辩制度贯穿学生教育的始终,最终形成全过程德育教育常态化。其次,适应教育环境不断变化的新常态,积极探索推行德育答辩制度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把德育答辩制度的推行作为加强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

推行德育答辩制度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动,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设计,而是着眼于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整体构建,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小落细落实的重要举措。相信在各方院校的共同努力下,德育答辩制度会日臻完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独明,李景国.论德育答辩体系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101-102. 

[2]张海燕,饶亚林.德育答辩——创新大学生德育评价的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4,16:134-136.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篇(6)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创高校德育新局面 张耀灿

实践"三个代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邱伟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迎接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新的春天 郑惠坚

怎样实现德育理论的观念创新 陈秉公

坚持与时俱进推进高校德育创新 郑永廷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研究 张耀灿,徐志远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刘新庚,李四益,文银花

新世纪高校道德教育沉思 杨明

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工作 窦兰峰

浅析"七一"讲话对建党学说的四大发展 段圣炼

邓小平的道德教育思想 王荣德

增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效果应坚持"三个结合" 周邵生

正确引导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周光发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的构建 黄建美

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发展 董元篪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政工作的新思考 李广才

贯彻"以德治国"必先"以德治教" 李建英

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探索 张富良

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 倪赛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需实现四个转变 李雪萍

正确处理《邓论》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 王文昌

主体参与式德育课教学模式的依据和要求 黄莺,王勤

浅论邓小平理论课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 马世杰,朱松山

把学校建成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陆勤毅

论高棱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使命 鲍江权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结构 马毅松,王雄杰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 王敏

用"以德治国"思想指导高校德育 杨柳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理性思考 刘定云

大学生边缘人格的文化诠释 张洪根

大学毕业生选择性失业初探 李海星

非智力因素开发与学校的人才培养 张春红

哲学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李俊

研究生德育比较研究及启示 西广明

导师教书育人工作的现状及分析 陈增堂,张娣

增强邓小平理论进头脑的实效性 赵洪恩

如何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有效性 李庚全,马爱民

历史教育与新时期高校德育 舒醒

重视高校德育在新疆大开发中的作用 刘春萍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论纲 苏斌

论思想道德教育的接受主体、过程与理想状态 郭柏春

在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考 郑捧柱

浅谈高校思政工作者必备的观念素质 李伟明

论进一步搞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徐世强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冲突的现状与思考 张春和,程宏娟,周光发,万志强

理想教育要解决好的两个认识问题 赵民胜

大学生择业心理与职业价值观教育 黄爱玲

军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及教育对策 王玲玲

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关注人生设计 高金华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三大规律" 科学认识的理论结晶 刘卓红,林俊风

思想建设理论与高校思政工作 杨燕华

论思政工作在突发事件中的功能和作为 马丽

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黄晓辉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客体意识 童颖颖

弘扬人文精神的典范——十六大报告的人文解读 陈金龙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楼成礼,林伟连,赵文波,张子法

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服务意识 柴永红,孙长林

略论高校政工干部队伍师德建设 陈永红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探索 宋吉鑫

学生成长过程中消极心理的分析 唐国忠,王富玉

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 邱连刚

论高校"两课"教学模式的转换与重构 李瑞清,娜芹,李建斌,李雁舒

强化《法律基础》课的思想教育功能 蔡丹阳

试论军队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魏新玲,陈德潮

如何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 陈清平

"人的物化"问题与德育的理论反思 魏传光,葛畅

论多元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 王学风

德育实效的提高在于德育的创新 杨向荣,王菁华

试论思政教育人才资源及其开发 卢景昆

"纪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办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大学精神创新与大学文化构建 乔树桐

新形势下大学精神的困境 汪永平,秦燕

谈加强高校科学人才观教育 郝丽红

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 刘瑞平,蒋传东,叶绍灿

高校心理咨询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 彭萍,许放

高校"两课"的学科属性与梯队建设 辛文斌

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高维钫

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转变" 张小燕,张鸿

浅谈教学活动中的"两主体"关系 袁雪松

有一种力量叫人格--浅谈教师人格在德育中的作用 徐文勇

顾公德讲私德建筑人格长城--陶行知德育思想再探 邓恩远,王玉兰

深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纵深地带 李玉华,马晓彬

实践思维--思想政治教育变革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 刘起军,陈天翼

试析邓小平理论的哲学思想 王英姿,马凤强

第9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论坛综述 向波涛

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研究放在学科建设首位 梅荣政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李爱华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快学科建设步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讨会综述 马丽

论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德育创新 沈昕,凌宏彬

大学生的异化与现代高校德育 昝玉林

网络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挑战与对策浅析 张振宇

培育校园诚信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重庆医科大学学生工作部

坚持"五字法"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在实处 李改仙

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探讨 李莹

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育英才--从给清华大学国防定向生回信谈起 范宝龙

论实践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的运用 唐若玲

加强"两课"实践教学的研究 林雪原

军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章爱先

中国革命史是"思想概论"课的切入点 段圣炼

高等学校应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王秉琦,WANG Bing-qi

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调控 胡树祥,吴满意,HU Shu-xiang,WU Man-yi

论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 冯刚,FENG Gang

儒家文化中的耻感品性及其当代启示 高春花,GAO Chun-hua

确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新理念 闫拓时,YAN Tuo-shi

论和谐视野下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 朱军,ZHU Jun

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非专业化"障碍及其跨越 陈宁,CHEN Ning

加强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推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赵瑞君,ZHAO Rui-jun

建立"四高四重"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 喻跃龙

辅导员如何引导大学生探寻人生意义——一则具体案例的启示 董晓蕾

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的时代价值 周桂英,唐青女

创新工作理念加强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王健

高校党建信息系统的建设 王文兵,龙海波,WANG Wen-bin,LONG Hai-bo

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张羽鹂,倪晗

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杨湘洪

积极:心理和谐的灵魂 王希永,WANG Xi-yong

"四个认同"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戚甫娟,QI Fu-juan

军校学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心理素质调查研究 刘茂艳,蒋如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联系实际 肖贵清,刘爱武,XIAO Gui-qing,LIU Ai-wu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师德建设 任喜莹,傅强,REN Xi-ying,FU Qiang

以科学发展观主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郑永廷,朱孔军

网络的挑战与思政工作的创新 徐增勇

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郭芳

对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探讨 白玉冬

师德是教师之魂 李玉华,张晓林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师德建设--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何柏芝,隋延力,周永源

不要让道德教育远离生活世界 胡斌武,陈晓丽

思政教育在控制校园流言中的作用初探 詹文都

论思政教育工作与辅导员的人际效应 张向战

班级、年级德育工作评估的探索 赵祖地,廖曰文

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宣教处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孙丽丽,胡树祥

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塑造 王志峰

思想政治课呼唤"情感教育" 王敏敏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探讨--《人的本质是不是自私的?》教学设计 余琼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篇(7)

作者简介:张立忠: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河北石家庄050018

多年来,高等学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全方面教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相对于智育、体育的评价手段与体系而言,德育的评价体系相对薄弱。如何评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是长期以来摆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2010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论文评阅阶段。学院专门安排了德育答辩论文导师,对毕业生德育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大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认真总结,写出了有质量的论文。

现场答辩阶段。在德育答辩会上既有毕业生们的真情告白,也有献给学校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成员分组深入各学部,听取学生陈述,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德育答辩评分标准评定现场答辩成绩。

(二)根据学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现,评定德育答辩教育成绩

学生德育答辩的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现场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现实表现的成绩占50%(辅导员打分)、德育论文的成绩占20%(指导教师打分)、现场答辩的成绩占30%(答辩评委打分)。

德育答辩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按结业处理。

2010届有2196名毕业生,其中有248名毕业生因工作需要(顶岗实习)不能回校答辩(但均提交了德育论文),在校答辩19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9%;有81名学生第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进行了二次答辩。

(三)发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延伸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现场答辩阶段,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旁听。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这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和人生的升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辩结束之后,德育答辩委员会评选出优秀德育论文,将其集结成册,提供给在校学生阅读,进一步扩大德育答辩的影响力。同时,学院围绕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德育答辩的实际成效

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毕业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德育答辩成为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对于专业答辩,德育答辩形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更具吸引力。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老师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全面考核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答辩工作还吸引了其他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及时疏导了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2010届毕业生成为历年来毕业离校期间表现最好的一届毕业生。

(二)德育答辩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环境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按照教育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而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的形式特点是,它从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充分反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答辩会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个性互动的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自我总结、交流、答辩、阐述,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投入。经过学生入脑、入心的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学校注重将德育答辩理念加以推广,发动低年级学生现场旁听毕业生德育答辩,以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德育答辩成为贯穿所有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径。

(二)德育答辩成为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专业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核,是学习期间思想状况的展示和总结。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改变了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与专业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与实践的总结和展示。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安排,在2010年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基础上,已组织新生结合入校以来的所感所想,在辅导员和个人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也为学习4年后的德育论文答辩积累资料。从入学教育时的“德育论文开题”到毕业教育时的“德育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同时辅以二、三年级德育论文的阶段答辩,一个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正在该校逐步形成。

事实表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以德育答辩为载体,以学校德育理论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学校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支撑的模式,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台,“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院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受到社会、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肯定。

三、德育答辩的实践启示

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学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表明,德育答辩正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

(一)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

重视人的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辩认可了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对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二)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和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目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通过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6-0072-03

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传播功能,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成为了高校德育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推广,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但是,新媒体和传统德育方式如何有机地结合,德育内容怎样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具有吸引力,这是我们当下要认真探讨的问题之一。因此,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利用新媒体的特点,遵循现代大学生的道德特征,优化德育内容,整合德育力量是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实效性的根本前提和关键所在。

一、正确认识新媒体的特征,实现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1. 正确认识新媒体的虚拟性,实现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结合

所谓虚拟性是指在网络中创造出一种虚拟的环境,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具体表现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行为主体身份的虚拟性、网络行为的虚拟性 [1 ]。从虚拟性的概念可以总结出: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中网民拥有虚拟的身份,网络言行的监督减弱,网民拥有巨大的自由表达空间;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虚拟行为是客观存在的,是现实道德和行为在网络中的延伸,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思想状态、行为习惯、生活爱好等都会无形地映射到你的网络行为中来,不能将现实世界的道德行为和虚拟世界的道德行为割裂开来。有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网络是真实的,真实的不是人名,不是人,是人的思想,人的灵感和灵魂。我们可以在网络环境中畅所欲言、表达诉求,以此来造成社会影响,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实现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想法。这种方式就是网络的虚拟性和现实性的良好结合。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虚拟性的特点,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将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结合起来,将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统一起来,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来实现德育的平等诉求,利用现实性来调整德育行为,实现德育虚拟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

2. 正确对待新媒体的个性化,实现个体与集体的和谐发展

在德育中教育者可以利用新媒体个性化的特点,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制订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德育内容,实现德育内容的潜移默化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新媒体可以让受教育者通过新媒体在线发表自己的见解、文字和影像来实现自我个性的展示,人生价值的选择和思想观念的表达,个体的特点和声音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和呼应,这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完全吻合当代大学生自我化的个性特征。但在德育过程中还应该引导大学生将个体个性化的需求与集体的需求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可以创设多维的情感体验环境,将学生个体的情感取向、内在需求、兴趣趋势与集体的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形象的表达、多维的空间,将集体共性中深刻、抽象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转化为生活化的思维方式,让集体的共同愿景以朴实的语言、通俗的思维走进个体生活、融入个体思维。

二、掌握新媒体时代大学的道德特征,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成长的一代大学生,新媒体迅速地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交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也悄然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同、人生信仰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使得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特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1. 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新媒体作为社会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能使各种信息更完善、更快捷、更广泛地在大学生中传递,手机等移动便携媒介的使用,更使得交流的主体数量和范围不受国界、种族和性别的影响。与此同时,社会公共思想文化在内容、形式、结构、表达等方面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各种异质文化、思想观念和社会利益冲击着现有的社会文化基础。这些现状,导致大学生在道德认同中一方面表现出多元化、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3 ];另一方面也出现无所适从的困惑感和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

2. 自我意识成为大学生的主流道德意识

新媒体带给当代大学生更民主、更自由、更多元的网络生活环境,使得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自我意识性明显加强,他们相信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附庸于任何的集体或社会。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效率、竞争、平等、创新等原则,促使大学生开始习惯用“独立”的“我”来思考问题,自我的需求和发展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和价值选择,而我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些历史误导、现实误区和教育误点,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理想平庸和信念动摇 [2 ],在这种社会现状中,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3. 功利主义价值观弱化了大学生对崇高道德的追求

教育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培养人格健全、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二是培养符合社会规范和需求的人,这两种价值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然而社会经济的理性主义、知识本位主义、技术至上主义严重影响着教育的价值观和大学生的道德观。鲁洁教授直言:“当今的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本真的意义,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操纵下的功利主义。” [3 ]为了适应日益加大的竞争与生存压力,学习、择业、生活成为大学生关注的重点,人的技术性思维被逐渐强化,人文性思维慢慢弱化,个体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个性完善、道德追求被忽视,嘲笑信仰、耻言崇高、排斥传统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个性追求,导致在道德追求中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并被广泛接受。

三、优化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队伍,形成强大的德育力量

德育队伍是实施德育的主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保证。新媒体时代,大学德育队伍对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首先,现有大学的德育队伍存在着信息素养不高的问题。新媒体在高校已经广泛应用,校园网络也得到了普及,但是,现有的很多德育教师不具备利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甚至有些教师在思想上排斥新事物,在教学实践中,德育工作者还是以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等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途径,对于各种新媒体的应用也只停留在信息和基本的交流阶段,缺乏利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能力。其次,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新媒体群中的舆论引导作用较差。现在很多高校的舆论引导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自发状态,未能走向自觉和常态化的良性发展机制,大多都是网络舆论事件发生以后学校才进行干预、引导,无法做到防微杜渐。总的来说,在新媒体环境下,综合素质较高的德育教师整体来说比较少。有学者指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水平,引导教育者树立网络信息资源意识是3G时代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策 [4 ]。因此,优化和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德育教师的素质,拓展德育队伍的组成,才能有效地使用新媒体,高效的开展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工作。

1. 加强对现有德育队伍培训,培养一批既掌握新媒体信息技术又具有扎实思想政治素养的专业教师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德育队伍应该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较高的道德素质、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网络应用能力。高校应该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把德育教师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其特点进行分层次的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培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新媒体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 丰富德育队伍的组成人员

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以专职德育教师为主,其他的专业教师、管理人员不作为德育的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德育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因此,扩大德育队伍的组成人员,是实现德育互动性的重要保障。首先,以专业德育教师为主,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理论和新媒体技术兼具的高校德育骨干力量;其次,构建一支以学生辅导员为主的高校德育专职队伍;最后,建立一支以网络版主等新使用者在内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德育队伍,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和学生在利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3. 培养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和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现出的各种情绪、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总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有关事态的进程,混杂着理性和非理性的成分 [5 ]。因此,在高校的德育队伍中培养舆论引导队伍,是适应新媒体开放、自主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合适的道德引导,形成新媒体“意见领袖”和保持新媒体活力的重要力量。舆论引导队伍应该具有宽博的知识体系,分析问题深刻,有独特的见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幽默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互动中能影响或感召大学生和其他群体,他们可以是高校的BBS版主、评论员、网络管理员、学生干部,或者是教师。

四、创新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的内容,增强德育内容的感召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性特色很强的教育,网络特有的信息集成性、双向交流性和可选择性,为德育提供了一个极具个性特色的环境 [6 ]。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内容具有“超前性”与“滞后性”统一,“自主性”与“自律性”结合,以及道德关系的草根性等特点。传统德育的内容枯燥、抽象、生硬,忽略德育过程中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些因素导致了传统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佳。因此,利用新媒体,结合新媒体的道德特点,创新德育内容,才能解决传统德育内容中的问题,实现德育内容的有效渗透,帮助大学生夯实信仰大厦。

1. 利用新媒体实现显性德育内容和隐形德育内容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德育内容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教育为主的金字塔形德育内容体系,通过显性教育的方式,由德育教师向大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多年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偏低,导致很多大学生对德育内容和课程有一定的排斥和逆反心理。而西方国家不仅开设具有思想道德教育性质的公民教育课程,还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环节中 [7 ],以隐形教育的方式传递德育的内容。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他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设计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 [8 ]。因此,要借助新媒体环境,从纵向和横向上完善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内容,将显性德育内容和隐形德育内容有机整合起来。首先,利用新媒体在信息获取上的高效和便捷性的特点,从纵向上实现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在大学的德育课程和其他课程中,将历史、传统和相关的道德内容与当前的社会现状、经济问题以及当代社会主义道德有机地衔接起来,让大学生反思在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生活中将怎样面对道德、伦理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德育内容在纵向上的自然衔接,让古今德育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次,在横向上实现中西德育内容在显性德育内容和隐形德育内容的融合,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德育空间,实现了中西方德育内容的交融和撞击,德育工作者应该借鉴西方文化中的有益部分,与我国的国情、地情和校情进行对比和结合,实现横向的良好衔接。

2. 利用新媒体创设互动型校园文化活动,使其成为德育实践内容

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但是,这些活动常常让学生产生“被参加”和强烈的隔阂感。德育工作者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充分考虑科技化、人本化、情节性和亲和力,创设出具有较强感召力和亲和力的校园主流文化活动。这些活动,要充分注重校园文化在网络虚拟环境中视觉环境的设计,并将其转化为大学校园中喜闻乐见、便于感知的“故事”。在情境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只作为推动者和策划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道德感受和体会,积极地与他人分享。因此,新媒体通过为大学提供多维的认知环境、浓郁的素质环境、丰富的情感环境,以自主和互动性校园文化活动为道德实践内容,通过德育实践,强化德育内容,实现德育内容的内化 [9 ]。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新媒体引起了人们交往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也推动着德育观念、德育方式和德育内容的发展,但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还需要在现实的道德工作中不断探索,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红梅.网络虚拟性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阻抗[J].兰州学刊,2009,(11):62-64.

[2]罗 石.转型期理想、信念、信仰弱化现象分析[J].理论探索,2004,(1):16-28.

[3]鲁 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4]肖光荣,喻 娇.3G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1):41-44.

[5]陈力丹.关于舆论的基本理念[J].新闻大学,2012,(5):6-11.

[6]王翠绒,江卫锋.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22-26.

[7]张毅翔.当代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8):61-64.

[8]王光明,靳 莹,李 维.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迷茫与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03,(3):22-25.

[9]颜翔林.论庄子的审美精神[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5-9.

A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New Media

TANG Lin,XU xin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篇(9)

1.“广义狭义”说。即研究视野的不同。该观点把生态文明教育看作是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各种形式教育,又把它看作是具体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如刘经纬等人认为,“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定位于社会契约与广泛的道德观的对于社会全体公众的教育。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学校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的专门教育。”[1]相关的观点还有,单纯广义的表述:如陈丽鸿、孙大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全民的教育、终身的教育。”[2]狭义的理解:如余志健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把人的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的教育。它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高校德育注入了新的内涵。”[3]从广义或狭义的角度分别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界定,有利于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教育要求选择教育内容和途径,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但是,已有的概念表述偏重于对教育对象的区别,缺乏对教育内涵的揭示。2.“素质教育”说。如郑世英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对人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帮助人们建立起人对待自然、对待环境的正确的伦理观念,能促进人们的自我人格品性和精神境界的升华。”[4]该观点把生态文明教育看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质,是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准确定位,然而,该表述对师生作为教育主体在表述上显得有些模糊。3.“生态道德说”。如王世民等人认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要求教育者从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与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5]该观点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活动内容,强调从德育的角度对待生态文明教育,但是对二者之间关联的认识有待深化,对相关的教育内容有待丰富。以上对“生态文明教育”概念内涵研究的分析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是“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树立”,为此必须高度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其中通过学校对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教育有别于社会教育,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必须与正在开展的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必须处理好与学校德育的关系。为此,进一步探讨以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需人才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以学校德育为载体,体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特有要求的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对于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教育与素质教育及高校德育的有机结合具有必然性。“1995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素质教育正式纳入高校德育目标体系,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全面、科学的德育目标体系。”[6]而新时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它丰富了高校德育的目标体系,因此,我们认为,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是指高校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生态情感认同、意志强化、信念培养与行为方式养成为着眼点,以确立生态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素质教育。

二、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视角的评析

审阅有关文献可以看出,由于学者对问题关注的角度不同,其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同理解。归纳有以下几种: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

对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对此研究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纳入论”。从德育的角度审视生态文明教育,认为生态文明教育与学校德育联系密切,培养目标基本一致,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有机组成,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之中。比如王景明在《高校德育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在高校德育中,把树立生态文明观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时展的需要。”王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中认为,“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体系看,生态文明教育丰富了高校德育的内容。”2.“创新论”。主要是从生态文明教育的角度审视高校德育,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推动高校德育改革创新。比如阮碧辉在《生态文化视野下高校生态德育探究》中认为,“高校必须借鉴生态文化理念,构建生态德育模式,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唤,也是高校德育建设的新课题。”杨怀祥在《生态文明时代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中认为,“生态文明为学校德育拓展了新的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文明时代,学校德育具有新的价值取向。”3.“要素论”。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搜索,2007年以来,从德育视角来探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文献大约有17篇,其中核心期刊有6篇。学者们对此相关的研究内容,如内涵、必要性、途径措施等要素,本文作了以下归纳:(1)从内涵、内容等方面来看.学者们认为,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之中,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引起学校德育内容和模式的重新建构。比如周卫平等在《高校德育应增强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为高校德育注入了新的内涵。”吴存兵等在《高校德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的培养》中认为,“在新的教育观指导下,我们必须加入生态因素,重新构建大学生德育教育新内容。”(2)从必要性和应然性来看,学者们认为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之中,是时展的需要。比如刘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研究综述》中认为,“纵观目前的文章,论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首先强调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阮碧辉在《生态文化视野下高校生态德育探究》中认为,“生态文化视野下高校实施生态德育的应然性是:生态文化为高校德育提供突围路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必然性是:生态文化对高校生态德育具有规范、渗透、凝聚和认知的功能。”。(3)从途径措施方面来看,学者们认为高校德育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观念的培养与行为的养成。比如唐晓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中认为,“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环节中强化渗透教育,引导大学生构建生态文明观念;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增强环保体验,注重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皇甫艳玲在《生态文明:学校德育的新视域》中认为,“要构筑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丰富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创建生态文明基地,以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为依托,构筑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立体体系来实施生态文明观德育教育。”可以看出,目前学者们从德育的视角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和德育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有一定的基础和价值,已经认识到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教育的纳入不仅促进了学校德育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但是目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学者们从德育内容、目标、内涵、体系等方面来全面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然而内容比较散、论述较简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系统性研究也要加强。第二,学者们提倡从“德育”来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学校德育有密切联系,同时通过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后如何丰富学校德育新体系、如何创新德育模式、丰富德育内容等方面来进行探讨,但其研究内容并未真正地对“两者的密切联系与影响关系”作详细深入地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研究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对于构筑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需要从理念、目标、内容、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论述和充实,以实现创新。

(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生态文明教育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它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求坚持五个统筹。在2012年召开的中国十上又正式确立了它的指导思想地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从此视角探讨,以求找到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有效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涉及高校的文献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等。学者们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高校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并提出具体的路径。比如,黄平芳在《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认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7]刘甜甜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中论述了“要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并且阐述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三)运用生态文明理论,加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背景下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十又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这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和价值追求。一些专家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角度,结合区域性生态环境建设实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比如赵秀芳、苏宝梅在《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教育的思考》一文中论述了“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支撑,也是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全球共识,认为在高校中开展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陶小模、秦佩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进而提出了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视角来审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而提出相应的路径措施,有助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将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四)从科技伦理的视角分析生态文明与大学生科技伦理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在高校普及科技伦理知识,为社会培养相应的人才,最终将有利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如薛建明在《科技伦理视野下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生态文明体现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道德伦理、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科技价值伦理,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助于解决科技的双重性带来的生态危机,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五)其他视角

1.运用复杂科学的基本原理指导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王素华等在《复杂科学视野中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一文中论述道“复杂科学主张用整体思维、关系思维、非线性思维、动态思维来考察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复杂科学的理论来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所具备的复杂科学的特征,进而启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何更好地开展。2.运用经济学理论指导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苏畅在《高校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认为,“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找出二者的契合点,可以更深刻认识高校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3.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视角探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于冰的《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朱佳佳的《和谐社会视阈下高校环境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增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并在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现状,并提出途径措施。4.从培养人文素养的角度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王辰等在《基于人文素养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研究》中认为“从提高人文素养着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是最为基础的工作,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除了以上的视角研究,还有从其他角度展开研究的。如王为科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思想》;黄治东的《论社会转型视阈下高校的生态教育》;郭岩的《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李俊斌的《论环境法治视阈下生态文明实现之路径》;盛雅焜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生态文明》;肖克艳等人的《议程设置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应用》等。

总之,无论是从哪个视角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学者们都是试图借鉴这些学科理论,并且企图从国家提出的一些理论思想,以及基于生态文明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来找寻一些理论支撑,从中找到它们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契合点,进而运用这些理论来探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此更好地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目前研究的相关文献还比较少,理论研究上并不太成熟,势必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深入、创新研究,尤其是在如何利用这些理论来探寻有效的途径措施方面。

三、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内容的评析

就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内容、目标、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另外,也有涉及其模式、主体性建构、载体等方面。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目前研究普遍的观点,如曹迎《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树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8]具体目标,如姜赛飞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中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综合素养为主旨。具体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行为两个方面。[9]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概括来讲,普遍认为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和实践教育方面。当然也涉及理念、观念和行为能力的培养等。如姜赛飞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9]曹迎认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教育。[8]另外林智理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具有跨学科性特征,涉及的学科很多,应该以“化零为整”和“化整为零”的方式进行。[10]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学者们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姜赛飞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开发课程资源,建立针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课程体系。[9]陈新亮、王英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刍议》中提出通过校园载体、建立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制定生态教育方案和相应的行为规范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11]曹迎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8]黄平芳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讨》中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7]林智理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中提出要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10]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提出“进行分阶段教育”、“网上生态文明教育”、“在‘对话’德育教学方式中创造意境并探索相应的方法”、“教育价值观的重新认识与思考”等方法和途径。对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内容,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述,研究内容很广泛,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成果,但是目前研究出现一定的雷同现象,研究也比较浅,需要深入、详细、创新性研究。

四、结论与前瞻

(一)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学者们从各种视角研究了生态文明教育,有一定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尤其是从德育的视角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和德育的相互关系进行的研究,已经认识到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教育的纳入不仅促进了学校德育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而德育与其他视角又有着密切的关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在一切教育中处于先导地位。从学科角度来讲,德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处于领先地位、起着统帅作用,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别是,它们都属于不同的学科范围,侧重点不同。联系则是每门学科都渗透着德育的内容,无论从哪个学科理论视角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最终在途径措施方面都要通过德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来开展。比如王素华、马健芳在《复杂科学视野中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一文中论述道,“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要开展开放性的生态道德课程、要求打破封闭式的德育课程。”对于其他理论视角,它们最终也要通过学科的宣传,纳入到学科中来,更多的是通过德育学科来开展,对于高校而言,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总之,相比较来说,生态文明教育与德育的联系最为密切,而生态文明教育与其他研究视角的关系研究,也有一定的意义。德育始终处于优先和重要的地位。目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在研究内容上,虽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内容、目标、方法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是存在着散、浅、重复、雷同的现象。需要从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角度加强对有关研究的整合与提升,同时,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要求,而现有研究中有关教育实践策略或者实践探索的创新性研究不多,亟待加强。第二,在研究对象上,从已有成果来看,相关的文献仅侧重于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单独分析,缺乏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家庭、社区的生态文明教育联系起来,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教育合力,强化学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效果,这方面有待研究。第三,目前,与德育视角相比,其他研究视角的相关文献是比较少的,总的来说,这些视角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各个视角研究的都不是很深入。对于德育的视角,虽有研究,但是内容零散、不全面,研究的内容尚浅,并未详细深入、系统性研究。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1 — 0164 — 02

德育人文关怀,就是在德育过程中,以大学生为本,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大学生主体的需要、个性和自由,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成为具有崇高境界和人格魅力的真正主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为了进一步在德育的价值系统中确立起人文关怀价值的核心地位,建构与时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的德育目标,必须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革新德育理念,关注大学生个体的价值需要。

“一切道德规范的设立,必须合情合理,切实可行。不能过于理想化,格调太高,或甚至于不合情理,强人所难。否则,人是人,道德是道德。”①班华教授指出:“新世纪的德育走向如何,与社会转型有关,与我们具有怎样的德育理念,怎样进行德育改革有关。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②为了进一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顺应时代的变革,革新德育理念,从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关注大学生个体的价值需要。

(一)树立高校德育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确立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主体性和创造性,而且要有团队合作能力;不仅要有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要有必备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要德才兼备,德慧双馨。与时展要求相适应,我们的学校德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挥。当前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他们的个人意识和主体意识很强,追求自由和平等,他们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使德育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在充分的自我得到体验中发展其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自我教育能力,德育的主体应该从教师转向学生。实际工作过程中,进一步按照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发挥教师引导教育作用方式,树立高校德育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确立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主观性,满足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需求。彻底改变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教育的现象,注重引导,通过课堂一系列相关的环节,让外部的规范行为与学生的内在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学生纳入德育体系,将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政治信念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树立“三全育人”的工作理念,形成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这就对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高校应该树立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办学理念,构建起高校“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③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育人工作格局,即高校进一步深化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认识,积极动员一切相关人员,包括学校各级领导、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管理人员参与德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把德育工作融合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课堂内外、实践实训各个方面都体现德育的具体要求,形成德育时时有处处有的良好局面;按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坚持德育发展的原则,按照“教育引导、文化引领、管理矫正”的德育工作序列,构建德育工作新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新格局,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二、完善德育内容,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

一方面,当代高校德育要着眼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根据党中央关于德育意见的要求,要在进行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坚持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和心理卫生教育。这属于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用纲要的形式规定下来,以保持德育内容的系统连贯性、根对完整性和稳定性,保证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成效性,防止和克服德育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低效性,甚至负效性。

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的实际不断增加学校德育的内容,这一部分是具有针对性和可变性的,由教师根据当时形势任务和学生具体品德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加以确定,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从而保证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具体来讲,新世纪新形势下,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高校德育内容还应包括培养创新意识、生态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全线,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创新学习是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就是不拘泥于课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于常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要把创造性思维渗透到学习中去,跳出惯性思维的窠臼,获得新知识,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把知识与创造有机结合,把知识内化成能力;逐步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为将来打好基础。

(二)生态意识的培养。

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是一项战略任务,并倡导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因此,高校德育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通过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普及生态生态文明的科普知识内容,增强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活、学习乃至今后工作的各个层面,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生态文明观,逐步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适时引导,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把观念要内化成行为,比如倡导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在食堂践行“光盘行动”等等,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责任意识的培养。

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优越性使这一部分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低而对他人的要求高,权利意识强而责任义务意识弱。同时受多种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可以概括为个体责任感和能力的发展, 这些责任感和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角色扮演是基本的前提。”①责任意识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乃至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在德育过程中,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负责;通过正确恋爱婚姻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对恋人、对配偶负责;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负责。

三、改进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德育的目的是要以外在的行为规范要求当做切入点,通过实际中的反复训练,加强对德育目的和意义的理解,从而使德育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并内化为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德育工作必须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渗透人文关怀。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注重学生价值引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日常教育的过程化,建立师生对话互动的关系,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使之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毋容置疑。因此,需要政治理论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要求,进而与时代、社会需求相一致。基本的原理性的东西一定要讲,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就需要用现实中积极正面的事例进行教育,对社会消极的现象加以抨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找准高校德育落脚点。

德育要尊重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解决学生们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样才能打破过去高校德育工作与现实脱节的被动局面,更好地健全高校的德育职能。

尤其是新时期,除了传统的座谈会、主题讨论意外,德育工作者更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大学生平时不愿意吐露的情绪、心意,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各种问题迅速地做出反应。建立一个依托心理健康平台的咨询中心,扩大咨询的范围与内容,如爱情、就业问题,对大学生遇到的难题、困惑、情感等进行矫正、疏导、关爱。

〔参 考 文 献〕

〔1〕 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车彤. 困惑与突破:新时期高校德育方略〔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220-02

近年来,军事理论课在高职院校的广泛开始,军事理论课的性质和育人功能越来越被众多一线教师重视和研究。随着研究的加深,很多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工作者开始发掘军事理论课传输知识技能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例如德育功能。德育之于智育,既根植于智育之中,又有自己的特点和途径,军事课的德育潜能是非常丰富并且适应时代需求的,但军事课教学的德育方式是需要不断创新改革的。

一、军事理论课教学重视德育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高职教育日新月异,当代大学生具有时代的新特点,道德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需要开拓新的领域和方法。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在知识技能教育和德育上,军事理论课都起到了重要的特殊的作用。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

军事理论课程能通过国防理论、国防法规、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和军事高技术等教学内容,在政治品质上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国主义情操,在思想品质上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道德品质上培养学生互帮互助、集体主义观。军事理论课程本身,也兼具开阔学生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活跃思维方式、激发高职理工类学生学习高技术知识积极性的隐。

学校教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既育智还要育德育体育情。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军事理论课较为特殊的能将知识和实践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它的德育功能会更加突出。

二、高职军事理论课程中德育的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的德育有其固有的特点,高职院校德育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抓手,注重职业纪律、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规范、职业生涯规划等的教育。高职德育的目的是使得学生具有教强的职业道德原则,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体现教高的职业素养,能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并能全心奉献社会、追求创新、与时俱进的品格,能热忱服务、文明生产、遵纪守法,最终成为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几乎所有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中,军事课因起教学内容和隐含功能的特点,都能满足其德育需求,这就是军事课程体系无法忽视的价值所在。

当代大学生个性意识很强,往往重个体轻集体,在团队活动中,显得冷漠独行,不愿参与社会性活动。而在军事理论教学中,非常多数量的军事历史和战例可以让教师们很清晰很容易地向同学们说明这种思想: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考虑到集体的利益,个人只有在集体的支持下才能发挥作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统一的,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是可以共通的。要想完成一件任务,没有集体的帮助和团队每个人的配合是无法完成的。这些观念,在强调个性的今天,许多时候已被淡忘。大学生们在许多时候宁愿三缄其口也不愿求助或帮助他人,形成不良意识和行为习惯,带到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就表现为难以适应工作中的集体工作、团队协作活动方式,逐渐被边缘化乃至淘汰。通过军事理论的教育,学生能理解并接受这些在他们中学时期被忽视的道德准则,并不断体会与实践,逐渐改变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处事方式。诸如此类教育,既有利于学生个人的成熟与社会化,也有利于班风和校风的建设,这也是其他课程教育都难拥有的价值。

军事斗争从来都是最复杂也最能体现一个人优秀品质的时机。勇敢顽强、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善于战斗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并不是只有军队军人才需要。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这些仍是必需的内在素养。时代的需求,尤其是中国不断发展的工业化需求大量拥有上述品质的人才。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产业对毕业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乃至大量企业将道德要求摆在第一位。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培养够好够多的高职学生,军事课程体系建设和德育价值研究也要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体现课程的价值。

三、高职军事理论课中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为了使教学水准更上一层楼,在具体实施中,应结合学校特点,在内容、方法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1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点,突出重点,改革教学内容。在设置军事理论课程内容时,应进行改革尝试,要结合教学条件、结合专业特点、结合学生兴趣,进行课程内容改革调整,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口味,提高了听课的积极性。

2 在课程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强调“新、精、活”的教学理念。要注意教法的研究,“新”就是要适时地将新技术、新武器、新的军事新闻动态及时补充到课堂讲稿中,保持课程新鲜感;“精”即避免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却全都是蜻蜒点水、泛泛而谈,应结合上课班级的专业特点,重点讲解,引起深入研究思考,对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对大学生思想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现实军事热点和思想认识问题,老师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真正把它讲透、讲好。“活”即课程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避免说教式教学,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总得来说,军事课在教学中,首先要能持续引起兴趣,然后将德育贯彻始终。

3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影视资料播放、课堂讨论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老师很容易获得丰富的的教学资料。通过声音、图像动画、录像、文字等一系列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配合以展示实物、直观抽象的理论以及其他无法用文字语言表达清楚的内容,用种形象化,动态化和模拟化的方法加以展示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正确领会、理解理论知识的实质内涵,从而最终达成传授知识、培养实际技能的目的。一般来说,带有动画的电子幻灯片、设计精美的文字、漫画等,都比较适合大学生观赏水平,能吸引眼球。特别是结合教学内容播放一些录像资料片段,能使军事理论教学更加直观,使人耳目一新,效果能更为明显。

4 可以依托学校的学生组织、学生国防协会、团委等单位,构建校园的国防文化氛围和平台,既进行多渠道教学,也能陶冶学生情操。校园国防文化平台的构建,能很好的将军事课程学习和德育有机融合。在平台建设中,将道德观隐含在现代大学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中,通过灌输、启迪、熏陶等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

四、从知性德育走向实践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