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股市心得体会大全11篇

时间:2022-10-26 18:18:08

股市心得体会

股市心得体会篇(1)

一、羊群效应的概念

羊群效应是行为金融学的术语。在一定时期内,当采取相同策略(买或卖)交易特定资产的行为主体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时,羊群效应就发生了。关于羊群效应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性的羊群效应(rational herding);另一种是非理性的羊群效应(irrational herding)。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主要研究行为主体的心理,认为行为主体只会盲目的相互模仿,从而忽视了理性分析的重要性。而理性的羊群效应认为,由于信息获取的困难,行为主体的激励因素以及支付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羊群行为成为行为主体的最优策略。

在证券市场上,羊群效应主要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采取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这样投资者就会形成一种从众的心理,而从众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不可控制的境地。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的羊群效应就非常明显。在股指从1000多点涨到4000多点的过程中,大批中小投资者蜂拥而入,而这些新股民很多人对股票都不了解。他们是在看到周围人都在股市中赚了钱,自己便也投入进来了。由于很多人缺乏股票方面的专业知识,其在炒股过程中就会依照别人的行动而采取行动,从而产生从众行为。而在当前,许多投资者都盲目地沉陷股市中,并且深信股市会越涨越高。于是,在他们的行动下,股市的泡沫也被越吹越大。没有永远的牛市,根据市场规律,股市总要会跌下来的。而现在众多投资者几乎处于疯狂的群体非理性状态。

二、羊群效应的表现及危害

1、羊群效应的表现

羊群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阶段,即股票的上涨阶段,下跌阶段和调整阶段。

在上涨阶段,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空前高涨,受市场情绪感染,投资者纷纷购入股票,推动股价一路飙升。从去年开始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证券市场就一直处于这个阶段。受宏观经济向好,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今年秋天召开党的十七大,以及08年奥运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人对证券市场相当看好。因此股票市场异常火爆,认为股市黄金十年的大有人在。

在下跌阶段,投资者人心惶惶,盲目从众现象表现的更为突出。投资者集体溃逃。大家争相抛出股票,割肉清仓。而最近5月30号出台印花税从0.1%调高到0.3%之后,许多投资者仿佛发现了政府要打压股市的意图,疯狂地抛售股票。沪指也从4000多点,直泄一千多点,就说明了人们的从众现象。在调整阶段,投资者多处是迷茫心态。对入市找不到方向,股市处于观望状态。一旦出现反转,投资者就会蜂拥而至,或者集体入市,或者集体逃离。

可见,在股市发展的三个阶段过程中,羊群效应相当明显。分析羊群效应产生的影响,在这里主要谈它的危害,才能更好地认识它,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在股市操作中提供有益启示。

2、羊群效应的危害

羊群效应的危害主要是指股市一旦暴跌,将会造成的许多不利的影响。股民将遭到惨重损失,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有人搞抵押贷款炒股、卖房炒股、典当炒股,还有人把养老、保险的钱都拿出来炒股。一旦暴跌,许多人将由此负债,生活环境也将恶化,有人可能因此而做出违法犯罪的活动。这终将扰乱社会秩序,不利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股市的暴涨暴跌也将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它将严重损害经济的发展,造成投资、消费低迷。我国现在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虽然最近这些年,我们的经济实力日趋上升,国家综合实力日趋增强。但经济是命脉,一旦股市暴跌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投资低迷,社会消费缺乏动力,而出口也将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这样,对我国经济将造成致命的伤害。日本股市泡沫破灭后,经济长达十年停滞不前就是最好的例证。因而有必要对当前中小投资者的盲目从众现象进行深刻地心理分析。

三、羊群效应的心理分析

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从众行为,比如去饭店吃饭,哪家人多就去哪家。这可能源于人的一种天生的群体意识。当自己掌握的信息并不多时,也许别人对这方面更了解,我们应该看看别人怎么做,并跟随他们采取行动。这样就会更安全,至少在心理层面上,能够使自己感觉到有安全感。

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在心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因素:

1、迷信权威

相对于专业投资机构(基金、qfii等)、证券分析师,和一些比较专业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广大中小投资者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客观上信息不对称,主观上专业知识、投资经验不足。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在股票买卖上易听从小道消息,采取跟风行动,从而采取盲目的从众行为。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信息影响。

专业的投资者往往能够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形势、上市公司的各种消息进行详细而深刻地分析,因而他们掌握的信息也是全面的。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市场交易。而中小投资者,由于他们进行股票买卖主要是作为一种副业,不可能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这上面,他们在信息掌握上就不充分。这就造成了信息上的不对称。同时,在专业知识、投资经验方面,中小投资者也是处于下风。很多人对股票了解甚少,只是在听说别人炒股赚钱了,自己也就贸然进入了股市。这样在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小投资者往往是通过电视、报纸上财经评论员、证券分析师的建议,而采取行动。权威人士在这方面更有研究,他们之所以是专家,就是说明在这方面有专业的研究。我们更应该听他们的意见。于是迷信权威行动就开始形成了。这在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所做的著名的服从实验中也得到验证:人们很尊重权威们提出的看法,然后会对这些看法提出近乎迷信的信任感,并把这种对权威的信心转移到自己的无决断中去(这些判断也是在权威的观点的基础上得出的)。

2、获得安全感

从众行为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在于为了获得安全感。也许一个投资者能够对市场做出他自己独立的判断,但当大部分人都看涨股票时,而他自己的判断是看跌时,在他内心的冲突就会产生了。当不与集体保持一致时,个体内心就会产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改变自己的观点。采取与大部分人一致的行动,买入股票。以缓解内心的冲突,而拥有安全感。这被叫做与群体保持一致的规范影响。与群体保持一致会使人们特别容易获得证实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解释(buebler & griffin,1994)。同时,心理学家阿什所做的著名的阿什实验也得出这种结论:人们普遍认为,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那么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是正确的。在社会心理学上,这种为获得安全感而保持与大众一致的行为被称为规范影响。

这种心理在基金经理中也表现的较为突出。凯恩斯(keynes)在《通论》中说道:“违反常规的胜利与符合常规的失败相比,后者更有利于维护声誉。”基金经理为了避免意外的失败,往往忽略个人的私有信息,而模仿其他基金经理的行为,这正是由基金经理业绩评价体系的相对性而非绝对性造成的,从而产生了羊群效应。这在行为金融学中被称为委托模型。

3、群体影响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的,其投资行为受其情绪、态度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投资值者不可能采取完全理性的行动。而他们又都处在相互影响的投资群体中,通过群体的力量,推动羊群效应不断地放大。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容易出现去个体化倾向,即个体的自我意识变弱,更倾向于采取与集体一致的行动。同时搭便车行动应运而生:既然那么多的专业研究人员和投资者在研究股价并且对其表现给予了肯定,那么还有必要浪费时间试图找出合理价格吗?因此,人人都认为,其他细心的投资者已经研究过股价了,所以干脆学他们的:买进!同时,受到群体极化的影响,即群体会做出比单独个体行动时,更加趋向极端的行动。这样在投资市场的中小投资者们就会形成一股整体合力,推动股价或者突破巅峰,或者跌入谷底。这就是群体非理性从众行为的结果。

四、结论和启示

投资者盲目从众的羊群效应,在股市一片大好的时候,可能会表现出其好的一面。但是,一旦股市崩盘,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中国股市向来有“政策市”这一说法,有人认为政府在奥运会之前是不会让股市跌下来的,这只能是一部分人的皮毛之见。中国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会采用更多的市场调控的手段,而不会像以前一样采用较多的行政手段来调控股市。因此,“政策市”也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如最近央行连续的加息和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政策,证监会的教育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的通告等,都说明政府认为股市存在的一定的风险。另外很多人还存在着侥幸心理,“击鼓传花”自己不会接到最后一棒,依然痴迷在股市中。这也是盲目从众的表现,问题是当大部分人都这样想时,最后会是谁接到最后的一棒呢。

政府希望我们的股市平稳的上涨,而不是暴涨暴跌。广大投资者则能够分享到我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成果。而前几天出台调高印花税的政策,就是政府意图的证明,不是为了打压股市,而是为了让其平稳地发展。

羊群效应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理性的行为有利于加快证券的发现速度,维护市场稳定;而非理则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所出现的羊群效应则为非理。中小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对信息掌握的可能并不充分,专业知识、防风险经验意识也并不多,但在从事股票交易活动中要记住: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投资者要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现在我国的股票指数已经涨得太高了,如果继续盲目从众,对投资者来说,风险是相当大的。我认为,在市场操作中,投资者应深刻理解羊群效应产生的心理机制,在自己的投资活动中,独立地做出分析、判断。同时,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合理的选择投资工具。比如,在投资股票风险大时,可以选择基金、保险等其他投资手段,多元化的进行组合,这样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同时才能不至于盲目跟随而掉入羊群效应的陷阱。

【参考文献】

股市心得体会篇(2)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30日

随着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大房贷机构被美国政府接管、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收购、拥有158年历史的著名投行雷曼兄弟则宣布破产保护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美国金融市场剧烈动荡,金融危机在美国不断扩大、蔓延并迅速波及全球,世界金融市场同样急剧动荡,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和严峻。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股票市场也不断反复震荡。

一、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股市走势的主要渠道

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引发全球股市波动的不安定因素,它影响中国股市走势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投资者的心理预期、金融渠道、国际贸易渠道等。

(一)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影响股市的因素中,投资者心理预期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心理预期能够通过影响供求关系来影响股价。当危机发生时,普通投资者由于信息来源渠道有限,往往容易相信媒体或市场传言,而信息来源渠道相对较好的机构投资者在“羊群心理”的作用下都会对市场未来走向形成趋同的心理预期。少数人的选择不会影响股市,但是如果投资者对未来股价走势都产生大致相同的预期,那么他们做出的买或暂时不买的投资行为就会对股票市场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金融渠道。从金融渠道来看,近年来我国内地金融机构与外部金融机构之间的金融联系在不断加强,这使得在金融危机爆发时,国际游资更易于传到我国的内地市场,境外投资人重新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过程时,资本流出流入更便利,这都直接冲击国内的A股市场。香港和内地的经贸联系不断强化,中国境内大量的上市公司同时也在香港市场上市,而香港市场是一个相当开放的离岸市场,在金融危机爆发时香港市场遭遇了惨重的抛售,香港股票市场暴跌,使得内地股市相对走出独立定价的空间受到非常大的挤压,从而增加内地股市的波动。此外,汇率的波动也同时影响到了内地股市。

(三)国际贸易渠道。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深化,使得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使得我国的经济易于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世界各地,市场上信贷紧缩,企业亏损甚至倒闭,失业率上升,收入减少,消费需求急剧下降。消费支出的减少必然会影响到全球贸易,这对采取外向型发展模式的中国的影响更为明显。全球经济的衰退和需求下降,导致我国出口增长的大幅下降和贸易顺差的大幅减少,并进一步影响国内实体经济,使得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而这个影响会通过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反映出来。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走势的影响

从金融业看,由于我国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较为严格,我国金融机构对美国次贷产品的投资规模并不大。各家银行涉及次贷危机的资金金额比重较小,带来的损失相对较小。但是,参股中国金融机构的海外投资者集中于美欧金融机构,而这些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都遭受了巨大损失,如果他们纷纷大量出售其持有的中国金融机构股权,不仅将影响到中国外汇市场,而且会对这些金融大盘股行情甚至整个股市行情产生向下压力。并且,随着金融危机的恶化,投资者的信心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风险类资产的偏好度降低。国际上的对冲基金大规模抛售银行股时,国内银行股的持有者也会受到感染主动抛售手中股票,使得银行板块主动杀跌。虽然中国股市的管制还比较严格,在国际股市中相对独立,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人们的全球意识逐渐强烈,投资者已经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作为金融自由港的香港市场,一方面更直接的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与国内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香港股市的变化很容易影响到内地股市。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股指的暴跌必然会影响到内地股市的走势。在证券行业的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采取了相当审慎和稳妥的态度,并且进行了相当严密的监管,这也为中国股市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证。

从上市公司来看,金融危机爆发后,相关上市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的盈利订单减少,出口额减少,投资者对相关的上市公司未来收益的预期降低,进而引起股票价格的下跌,从而冲击整个股市的走势。同时,金融危机使得美元持续贬值,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虽然降低了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但却不利于我国商品的出口。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按美元计算会上升,增加了国外企业进口我国商品的成本,这必然降低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导致我国出口的减少。出口的减少会直接影响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而影响股市。

三、结论及相关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我国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甚至全球股市的联动性在增强,中国股市变得更易于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金融危机将通过投资者的心理预期、金融、国际贸易等渠道影响中国股市的走势。但是,我国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较为严格,欧美金融机构对我国开放的程度很有限,使得金融危机对我国内地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香港股市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在金融风险传染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金融危机引发的美国股市甚至全球股市的剧烈震荡比较容易通过香港股市传到内地股市,并最终影响内地股市。

为了防范外部经济波动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冲击,削弱金融危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稳定我国的实体经济。通过加快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市场竞争体系等方式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此外,在保持出口规模增长的同时,优化出口结构,注重提高出口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强对资本项目的管理,防止国际游资以各种形式流入流出。同时,加快国际收支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监管,尤其要加强对短期外债的管理。三是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有效地避险渠道,增加股票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四是建设投资者教育长效机制,加大对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教育,增强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五是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及时准确地披露经济金融数据。这将有利于投资者掌握全面信息,并做出合理的判断,防止形成恐慌性心理预期,提振市场的信心。

股市心得体会篇(3)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5―0053―0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党和政府的一项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深化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是改革的攻坚战,解决股权分置问题,需要大智慧、大勇气和采用超常规的办法。股权分置改革的难度,从一个侧面面反映了构建和谐社会是异常艰巨的工程。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新的思路。

一、股权分置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与效率和谐统一的社会,一方面,人们享有政治权利的平等和机会的平等,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形成了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高效率的社会,社会活力被极大地激发,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然而,目前我国存在着不少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深化改革。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问题,就是我国资本市场最为突出的问题,它导致股市的不公平和效率低下。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1]。由于我国早期的制度安排,占股票市场总量三分之一的社会公众股可以上市交易(流通股),另外三分之二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暂不上市交易(非流通股)。

股权分置违背了“股票面前人人平等”的市场法则。非流通股的存在,造成了流通股的“超”溢价发行,即股票不平等问题。国有股、法人股一元钱一股,流通股发行价每股要6、7元钱,高的要十几元钱。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初始价格的巨大差异带来了股票收益的不平等[2](P263),股民无法获得比银行存款利率高的分红率。

从非流通股变现的角度来看,股权分置产生的不公正、不平等问题尤为明显。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宣布减持国有股,规定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减持价格按市场定价。股民发现,按市场价格减持国有股,国有股会获得暴利,如贵州茅台在1999年底改制时,国有股每股价格仅一元多,2001年6月该公司上市,股票发行价每股达31元多。国有股减持引起了股民恐慌,股市暴跌,上证指数从2145点直泻而下,到10月23日晚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通过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为止,四个多月的时间股市跌幅达32%,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损失超过人民币18000亿元,流通市值损失也达人民币5717亿元。

2002年8月,国家决定向私营企业协议转让不流通的国有股。国有股减持的这一新方式不久也暴露出不公正、不平等问题。伊利股份2002年8月增发新股,大股东以“国有股不能流通因而没钱参与增发”为由没有参与增发,流通股东为降低持股成本不得不参与增发。16元多一股的高价增发,使伊利股份每股净资产由不足5元瞬间增值到近9元,国有大股东呼和浩特市财政局2003年3月以每股10元的价格协议转让了所持有的非流通股,谋得了暴利。

股权分置也导致了我国资本配置的低效率。由于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高成长性企业就无法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高效率管理班子也就无法取代低效率管理班子,造成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缺乏危机感,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方针也难以落实。由于国有股、法人股不流通,谈不上什么市场价格,大股东自然对股票市值的变化漠不关心,它们最关心的是属于自己的净资产值,为使自己的净资产值增加以体现“业绩”,采用了高价发行股票、高价配股、高价增发等各种专门针对流通股东的圈钱行为,而募集的钱长年存在银行里吃一点微薄而稳妥的利息,或者交给券商进行“投资”,或者用于与大股东的关联交易,募集的资金回报率相当低,浪费了稀缺的资金。

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3]。它将“使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的价值评判基础”‘[4],使公司的各类股东处于风险共担、利益趋同的平等局面,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资本市场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的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股权分置改革。

二、股权分置改革凸显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性

公平、公正是股市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股权分置改革,就是要通过解决股权平等问题,提高我国股市的效率。然而,公平与效率并不总是存在统一性,在涉及人的利益时,公平与效率存在矛盾性,公平与效率很难两全其美.股权分置改革的难度凸显和谐社会构建的艰巨性。

按理说,股权分置改革对股市是重大利好,股市只会涨,但股市却出乎意料地出现了大跌,上证指数从2005年4月12日证监会宣布股权分置即将开始时的1253点,跌到6月2日的1008点,平均股价跌幅达20%多,流通市值蒸发了1000亿元,一时间,很多人对股改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

股权分置改革的难度在于:不同利益群体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甚至是冲突的利益;不同的人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自私是人的特性,人们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和处理问题,期望为自己争得更多的利益;资本是追逐利润的,在财富分配领域,公平与效率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对价”,“对价”是非流通股为了获得流通权给流通股东的补偿。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在这场搏弈中存在此消彼长的利益对立,流通股东之所得就是非流通股东之所失,无论采用何种方案,股改实际上就是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间的利益重新划分过程。

关于“对价”的公平性,不同的股东有着不同的理解,人们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分析“对价”。股权分置改革第一批试点方案基本上采用的是非流通股股东给流通股股东补偿的办法来获得流通权,补偿办法是10股送3股,一年后允许流通。非

流通股东认为他们作出了最大的让步,给的是对价底线,但流通股股东认为补偿太低。试点公司的“对价”不为市场接受,是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

国有股份在非流通股份中占74%,国资委对补偿问题怎么看、他们认为补偿到什么程度才是公平合理的,这是问题的关键。市场有这样的疑虑:为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资委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股票卖个高价,补偿会不合理,大型国有上市公司补偿会更少,因为谁也不愿意背上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于是,政府越说加紧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流通股东就越认为是政府急着卖国有股,急于搞国有股减持。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股民的钱被国有股东圈走,往往得不到社会的同情,很多人认为,股民投机赚了钱,为国家多做贡献是应该的。国有股由非流通股变为流通股,股民提出作为国有股持有者的国家应给他们补偿,就有学者反对说,国家最应先给农民补偿。平均主义的社会舆论影,向了股民的持股信心。在财富分配领域,公平与效率具有矛盾性,资本的本性是获取利润,股民们最为担心的就是“共产风”,如果投资得不到回报,如果股改使自己的利益受损,股民自然就会用脚投票,远离股市。

从市场总供给来看,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增加了可流通股的数量,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股票总供给的增加会使股市整体价格下降,这种考虑使得流通股股东对股权分置改革有所警觉。

股票市场是一个利益角斗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冲突最为明显。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践表明,在财富分配领域、在涉及个人利益时,效率和公平存在矛盾性,而解决公平和效率的矛盾又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具有高超的智慧来协调各方利益、兼顾多重目标、甄别真假民意。股权分置改革的难度,凸显和谐社会构建的艰巨性。

和谐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艰巨的社会工程,它之所以艰巨,是因为公平和效率这两个人类追求的社会理想在很多场合存在着矛盾性。公平最流行的概念是经济结果的平等,即人们得到相同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是不同的,如果干与不干一个样,那么,许多人就会不那么勤奋工作,或者根本就不工作。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源于人的自私性,人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和处理问题,趋向于抱怨别人得到的比自己得到的多。

三、股权分置改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范式

和谐社会是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破解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难题。也就是说,要在保证经济效率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股权分置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而又高度敏感的系统工程,改革要获得成功,关键是要破解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难题。

为使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向前推进,政府和参与者各方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股改在试点后全面铺开,每周有2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推出“对价”方案,到2006年底,改革将基本完成。随着股改的推进,股市逐渐出现了上涨的态势。股权分置改革在破解公平与效率矛盾中所获得的宝贵的经验和新的思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范式:

1.把解决公平问题的重心放在促进机会平等上。政治权利的平等和机会的平等是人们所接受的,平等常常伴随着效率的提高,公平与效率并不存在矛盾,因为这些平等理念起到了缓和人们对现实结果不满的作用,提示国家和政府关注现实中的不平等问题,有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心情舒畅、安定团结的局面。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性主要是在经济结果的平等上。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政府没有规定具体的对价标准,但对基本的、程序的原则作出规定,以保证上市公司和股东之间、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相互交流的公平性、信息的对称性和公开性。股改把解决公平问题的重心放在促进机会平等上,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人的自私性而引发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冲突问题。

2.采用沟通、协商机制解决利益调整问题。股改不是由证监会等管理层提出统一的“对价”标准,而是采取利益双方讨价还价的模式,由A股市场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平等协商、自主决定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方案,董事会聘请保荐机构做沟通协商工作,帮助上市公司平衡各类股东利益。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不可能有适合1368家上市公司的统一的“对价”标准;即使这个标准能找到,不同的股东也不可能都认为公平合理;股民认为是合理的补偿,不一定能得到非股民的认可。国有资产涉及13亿国民的利益,一旦在国有股流通问题上出现不合理的补偿,必将损害全民的利益,带来政治风险,引发社会的不稳定。改革选择了利益双方讨价还价的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市场的智慧,调动参与者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也防范了由于改革所引发的政治风险。

3.在制度安排上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在激烈的竞争中,实力是获利的基本要素之一,一头大象和一只小狗玩跷跷板,如果不事先对跷跷板进行调整,让两边板的长度之比等于双方体重之反比,那么根本就玩不成。为防止弱肉强食,促进市场的公平正义,政府就要通过制度安排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使各方利益达到平衡,从而实现不同社会群体的和谐相处。

为保护中小投资者这些弱势群体的利益,股权分置改革建立了分类表决机制。股权分置改革的程序规定,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东(基金和中小投资者)和非流通股股东(国有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可以各自展开讨价还价的过程,改革方案协商解决,方案“必须经参加表决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并经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1]。

“方案须经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这就使得股民拥有了自己的“超级否决权”。分散弱势的流通股东被赋予超级否决权之后,形成有效的制衡力量。分类表决机制也使公众投资者对改革试点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热情,而网络投票、电话投票等技术手段的采用,使分类表决机制得以发挥其作用。

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中国证监会还对股改过程实施监督管理,防止上市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利用改革进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或者其他证券欺诈行为。

为推进改革,政府及时出台了利好消息。在股指即将跌破1000点的危机时刻,政府出台了让利政策:允许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允许基金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给予券商再贷款;允许股权分置改革公司大股东增持流通股份;股息红利税暂减半征收;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三种税收暂免;国有控股股东要研究确定最低持股比例等。受利好消息刺激,2005年6月8日股指上涨了8%。

4.发挥新闻媒体所起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股权分置改革之初,政府号召新闻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多做正面引导工作,客观报道改革进程,全面反映专家学者、上市公司、公众股东、监管机构等有关各方的意见,营造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舆论氛围”[4],这对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大家懂得了这样的道理:兼顾各方的利益才能做到双赢;协商是让步和相互妥协的过程,方案不可能令所有各方都满意,而只能是博弈的平衡,最终的结果是所有各方会认为比较合理,但不会完全满足;若要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就会带来集体利益最小化,最终也导致个人利益最小化。通过新闻媒体的前所未有的报道,公众开始关注股民的利益。舆论宣传也使股民逐步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逐步从股市发展的全局考虑问题。尽管流通股股东对送股的比例不满,与所期望的10股送30股有着巨大的落差,但流通股股东仍接受了10股送3股左右的对价,仅几家公司股改方案被流通股股东否决。

[参考文献]

[1]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N].人民日报,2005-04-29.

股市心得体会篇(4)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限套利(limitstoarbitrage)和投资者心态分析(inverstorsentiment)。有限套利就是基于人的非理性假设,在噪声交易和市场交易规则限制的影响下,再完美的套利也只能部分发挥作用。投资者心态分析就是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对心理学的研究能对金融市场的许多现象解释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能解释很多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市场泡沫和崩盘现象。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弱点是一致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的,可以被利用在市场上获取利润的。“行为金融学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而认为人类行为当中有其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或者说直接影响股价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购买股票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有个活生生的人,而决定其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有的外部的因素诸如最新的公开信息,历史的走势,某人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等等都只是影响其心理的多种因素之一罢了。进而,一个股票乃至一个证券市场的趋势就是有所有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其发展而决定和推动的。因而进一步的可以认定证券市场和其他市场上往往存在着情绪周期,《洛杉矶时报》曾载文将其总结为轻视、谨慎、自信、深信、安心、关注和投降7个过程。这7个过程构成了一轮资产价格的完整波动过程。

股价是对股市总体心理状态的客观反应,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股价走势发展,向上或是向下,都是由过去发生的事件和将要发生的事件共同造成的。过去的事件谱写出了过去的K线走势,过去的K走势或者说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决定了某一时刻市场参与者的总体心理和财务状态。而这决定了未来基本面和消息面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反映,每个投资者的反应总合则决定了未来股市的走势。因此,同一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市场,面对市场中投资者的不同原有心理状态时,结果会完全不同的。比如提升存款准备金,在牛市疯狂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会被认为是利空兑现,股市会更加的上扬,这在2007年的中国股市屡次可见。

三、非理性在股市上升中的表现

非理性因素发生在股市波动的每一个阶段,具体来说,在一个周期的开始,股市在经历一段长期的调整之后,股票价格的处于历史低位,而此时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股价开始处于上升的初级阶段,显然此时股价合理甚至是低估,基本面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是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此时从长期而言应该是很好的购入股票的时机,但大多数的投资者在熊市的惨跌中已经心有余悸,根据卡尼曼的回忆效用理论,此时投资者对于上一资产价格周期期末的暴跌经历具有强烈的回忆效应,恐惧造成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难以对当前的市场有准确客观的分析,当利好的趋势不断显现之时,股价反而波澜不惊,多以小的震荡为主,这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和“隔离效应”来解释,“反应不足”又可称为“保守主义”其表现形式有两点:一是人们习惯于对不确定的事物先设定一个初值,然后根据信息的反馈对这一初值进行修正,而前期的下跌走势就在此形成了一个悲观的初值;二是人们总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本能,对新信息进行选择性识别,对有利于保持原有观点的信息加以重点确认。以上两点使得当基本面开始改变时人们的反应滞后。

“隔离效应”,即人们总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或预期彻底实现时再做出决策的倾向,也使得一轮资产价格上升行情在初期总是缓慢而犹豫,唯有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徘徊后,人们才能从“轻视”和“谨慎”转变为“自信”的状态,慢慢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

当资产价格上升波段发展到后期,此时资产的价格已远没有原先那么有吸引力了,甚至已经远远高于其价值,但上升的趋势,使得“过度自信”现象很容易发生。人们经常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当行情发展到高潮阶段,市场上总是乐观的情绪蔓延,长期的上涨行情使得参与者的自信不断得到正强化,因而操作上更加的主观和激进。同时长期高扬的股价会让人产生价格偏移,产生对当前股价的认同的倾向。信息窜流和“羊群效应”现象使得在一轮行情末期的投资者总体的乐观情绪很难被扭转,人们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于是人们很难想象股价会突然的暴跌,即使有所下跌,由于见过更高的价格,而认为其实也在历史高位的价格很便宜,而大举买入,当有很多人这么做时,群体的非理性就产生了,这就是股价在达到通常的估值上限后还会波浪式上升的原因。

四、非理性在股市下跌中的表现

当一个周期进入下跌阶段时基本面开始变化,人们过于乐观的预期被突然打破,股市开始下跌,同样的由于之前股市上涨时期,许多利空的因素出现以后并未改变股市上扬的趋势,人们产生了侥幸心理,在“保守主义”配合下,往往不会去考虑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资金效应”,资金效应是指在产生收益效应后,人们倾向于接受以前不接受的,再次的后失败所产生的痛苦往往较小,因为损失被前期的收益缓冲了。因此继续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对于新近的头寸带来的损失,也会因为“后悔厌恶”而不会随基本面的改变而轻易卖出。以上种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使得总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虽然股价已脱离价值,趋势似乎也已转变,但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伴随着股市下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市场绝非原先认为的那么乐观,阻碍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开始不断出现。当到了在下跌的后期,长期的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趋势持续的预期,使得即使股价在下跌之后突显出了价值,但场外资金依然不敢进入,同时筹码持有者由于巨大的账面亏损,对股价的定位产生巨大的改变,用惊弓之鸟来形容比较贴切,当股价由于抄底资金的介入而有所回升时,成本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略有亏损时出局,而不会在意此时股价是否匹配股票的价值,长期的下跌同样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式,“保守主义”在此再次发挥效应,随着股价的上升,不断有接近其成本区的投资者选择抛售,反弹很快就被无法控制的抛盘镇压下去了。这也是下跌时会出现波浪式下跌,高点越来越低,低点也越来越低的原因。

在下跌的趋势之中,慢慢地人们开始认为下跌时常态而上涨只是偶然,市场的总体悲观情绪又会通过“羊群效应”在群体中的投资者间进一步加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惜买现象,造成资产价格启稳的困难。此时绝大多数的人都开始从“安心”,“关注”转变为“投降”。

市场的大底是由长线的价值投资者造就的,唯有当有较大的一批资金开始不在乎短期的波动而进入股市时才可能结束绵绵的下跌趋势。一个特定市场中坚定地价值投资者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和难以估计的,并且只有这批价值观相同的人在较集中的时点上共同进入股市,才能对趋势产生作用,这就造成了大盘暴跌时的下跌幅度和节奏难以估计。在一个趋势投资盛行的市场,在长期下跌之后,很少有人会脱离“羊群”敢于逆势而为,其结果就是股市往往会下跌到一个离谱的点位。如格雷厄姆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费雪已经预见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曾在买入股票后账面损失达到50%。他们都是著名的投资家,但在非理性面前,任何理性分析都难以预测非理性造成的冲击和波动。

五、结论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贪婪与恐惧的存在使得价格和价值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而具体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等的不同造成了市场总体心理状态的不同,故而对于即便相似的基本面市场总体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流行的技术分析就其根本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统计总结,并试图通过概率指导投资。但参与者在不断变化,参与者的数量和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也在不断变化,此外不同股票可能吸引不同的具有特定行为特征的投资者,这使得在另一个股票上的数据分析变得钝化。资本市场是由无数投资者和投机者共同构成的博弈场所,因而对于资本市场脱离基本面因素的非理性波动唯有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行为金融学无法精确地为投资预测价格的波动和走势,但却可以在分析投资者心理和大众预期的基础上来研判资产价格波动的发展阶段。从投资的战略角度来把握一轮行情的发展,发现机会,规避风险。

股市心得体会篇(5)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限套利(limitstoarbitrage)和投资者心态分析(inverstorsentiment)。有限套利就是基于人的非理性假设,在噪声交易和市场交易规则限制的影响下,再完美的套利也只能部分发挥作用。投资者心态分析就是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对心理学的研究能对金融市场的许多现象解释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能解释很多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市场泡沫和崩盘现象。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弱点是一致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的,可以被利用在市场上获取利润的。“行为金融学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而认为人类行为当中有其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或者说直接影响股价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购买股票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有个活生生的人,而决定其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有的外部的因素诸如最新的公开信息,历史的走势,某人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等等都只是影响其心理的多种因素之一罢了。进而,一个股票乃至一个证券市场的趋势就是有所有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其发展而决定和推动的。因而进一步的可以认定证券市场和其他市场上往往存在着情绪周期,《洛杉矶时报》曾载文将其总结为轻视、谨慎、自信、深信、安心、关注和投降7个过程。这7个过程构成了一轮资产价格的完整波动过程。

股价是对股市总体心理状态的客观反应,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股价走势发展,向上或是向下,都是由过去发生的事件和将要发生的事件共同造成的。过去的事件谱写出了过去的K线走势,过去的K走势或者说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决定了某一时刻市场参与者的总体心理和财务状态。而这决定了未来基本面和消息面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反映,每个投资者的反应总合则决定了未来股市的走势。因此,同一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市场,面对市场中投资者的不同原有心理状态时,结果会完全不同的。比如提升存款准备金,在牛市疯狂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会被认为是利空兑现,股市会更加的上扬,这在2007年的中国股市屡次可见。

三、非理性在股市上升中的表现

非理性因素发生在股市波动的每一个阶段,具体来说,在一个周期的开始,股市在经历一段长期的调整之后,股票价格的处于历史低位,而此时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股价开始处于上升的初级阶段,显然此时股价合理甚至是低估,基本面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是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此时从长期而言应该是很好的购入股票的时机,但大多数的投资者在熊市的惨跌中已经心有余悸,根据卡尼曼的回忆效用理论,此时投资者对于上一资产价格周期期末的暴跌经历具有强烈的回忆效应,恐惧造成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难以对当前的市场有准确客观的分析,当利好的趋势不断显现之时,股价反而波澜不惊,多以小的震荡为主,这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和“隔离效应”来解释,“反应不足”又可称为“保守主义”其表现形式有两点:一是人们习惯于对不确定的事物先设定一个初值,然后根据信息的反馈对这一初值进行修正,而前期的下跌走势就在此形成了一个悲观的初值;二是人们总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本能,对新信息进行选择性识别,对有利于保持原有观点的信息加以重点确认。以上两点使得当基本面开始改变时人们的反应滞后。

“隔离效应”,即人们总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或预期彻底实现时再做出决策的倾向,也使得一轮资产价格上升行情在初期总是缓慢而犹豫,唯有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徘徊后,人们才能从“轻视”和“谨慎”转变为“自信”的状态,慢慢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

当资产价格上升波段发展到后期,此时资产的价格已远没有原先那么有吸引力了,甚至已经远远高于其价值,但上升的趋势,使得“过度自信”现象很容易发生。人们经常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当行情发展到高潮阶段,市场上总是乐观的情绪蔓延,长期的上涨行情使得参与者的自信不断得到正强化,因而操作上更加的主观和激进。同时长期高扬的股价会让人产生价格偏移,产生对当前股价的认同的倾向。信息窜流和“羊群效应”现象使得在一轮行情末期的投资者总体的乐观情绪很难被扭转,人们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于是人们很难想象股价会突然的暴跌,即使有所下跌,由于见过更高的价格,而认为其实也在历史高位的价格很便宜,而大举买入,当有很多人这么做时,群体的非理性就产生了,这就是股价在达到通常的估值上限后还会波浪式上升的原因。

四、非理性在股市下跌中的表现

当一个周期进入下跌阶段时基本面开始变化,人们过于乐观的预期被突然打破,股市开始下跌,同样的由于之前股市上涨时期,许多利空的因素出现以后并未改变股市上扬的趋势,人们产生了侥幸心理,在“保守主义”配合下,往往不会去考虑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资金效应”,资金效应是指在产生收益效应后,人们倾向于接受以前不接受的,再次的后失败所产生的痛苦往往较小,因为损失被前期的收益缓冲了。因此继续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对于新近的头寸带来的损失,也会因为“后悔厌恶”而不会随基本面的改变而轻易卖出。以上种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使得总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虽然股价已脱离价值,趋势似乎也已转变,但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伴随着股市下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市场绝非原先认为的那么乐观,阻碍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开始不断出现。当到了在下跌的后期,长期的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趋势持续的预期,使得即使股价在下跌之后突显出了价值,但场外资金依然不敢进入,同时筹码持有者由于巨大的账面亏损,对股价的定位产生巨大的改变,用惊弓之鸟来形容比较贴切,当股价由于抄底资金的介入而有所回升时,成本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略有亏损时出局,而不会在意此时股价是否匹配股票的价值,长期的下跌同样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式,“保守主义”在此再次发挥效应,随着股价的上升,不断有接近其成本区的投资者选择抛售,反弹很快就被无法控制的抛盘镇压下去了。这也是下跌时会出现波浪式下跌,高点越来越低,低点也越来越低的原因。

在下跌的趋势之中,慢慢地人们开始认为下跌时常态而上涨只是偶然,市场的总体悲观情绪又会通过“羊群效应”在群体中的投资者间进一步加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惜买现象,造成资产价格启稳的困难。此时绝大多数的人都开始从“安心”,“关注”转变为“投降”。

市场的大底是由长线的价值投资者造就的,唯有当有较大的一批资金开始不在乎短期的波动而进入股市时才可能结束绵绵的下跌趋势。一个特定市场中坚定地价值投资者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和难以估计的,并且只有这批价值观相同的人在较集中的时点上共同进入股市,才能对趋势产生作用,这就造成了大盘暴跌时的下跌幅度和节奏难以估计。在一个趋势投资盛行的市场,在长期下跌之后,很少有人会脱离“羊群”敢于逆势而为,其结果就是股市往往会下跌到一个离谱的点位。如格雷厄姆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费雪已经预见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曾在买入股票后账面损失达到50%。他们都是著名的投资家,但在非理性面前,任何理性分析都难以预测非理性造成的冲击和波动。

五、结论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贪婪与恐惧的存在使得价格和价值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而具体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等的不同造成了市场总体心理状态的不同,故而对于即便相似的基本面市场总体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流行的技术分析就其根本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统计总结,并试图通过概率指导投资。但参与者在不断变化,参与者的数量和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也在不断变化,此外不同股票可能吸引不同的具有特定行为特征的投资者,这使得在另一个股票上的数据分析变得钝化。资本市场是由无数投资者和投机者共同构成的博弈场所,因而对于资本市场脱离基本面因素的非理性波动唯有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行为金融学无法精确地为投资预测价格的波动和走势,但却可以在分析投资者心理和大众预期的基础上来研判资产价格波动的发展阶段。从投资的战略角度来把握一轮行情的发展,发现机会,规避风险。

股市心得体会篇(6)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限套利(limitstoarbitrage)和投资者心态分析(inverstorsentiment)。有限套利就是基于人的非理性假设,在噪声交易和市场交易规则限制的影响下,再完美的套利也只能部分发挥作用。投资者心态分析就是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对心理学的研究能对金融市场的许多现象解释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能解释很多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市场泡沫和崩盘现象。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弱点是一致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的,可以被利用在市场上获取利润的。“行为金融学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而认为人类行为当中有其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或者说直接影响股价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购买股票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有个活生生的人,而决定其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有的外部的因素诸如最新的公开信息,历史的走势,某人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等等都只是影响其心理的多种因素之一罢了。进而,一个股票乃至一个证券市场的趋势就是有所有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其发展而决定和推动的。因而进一步的可以认定证券市场和其他市场上往往存在着情绪周期,《洛杉矶时报》曾载文将其总结为轻视、谨慎、自信、深信、安心、关注和投降7个过程。这7个过程构成了一轮资产价格的完整波动过程。

股价是对股市总体心理状态的客观反应,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股价走势发展,向上或是向下,都是由过去发生的事件和将要发生的事件共同造成的。过去的事件谱写出了过去的K线走势,过去的K走势或者说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决定了某一时刻市场参与者的总体心理和财务状态。而这决定了未来基本面和消息面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反映,每个投资者的反应总合则决定了未来股市的走势。因此,同一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市场,面对市场中投资者的不同原有心理状态时,结果会完全不同的。比如提升存款准备金,在牛市疯狂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会被认为是利空兑现,股市会更加的上扬,这在2007年的中国股市屡次可见。

三、非理性在股市上升中的表现

非理性因素发生在股市波动的每一个阶段,具体来说,在一个周期的开始,股市在经历一段长期的调整之后,股票价格的处于历史低位,而此时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股价开始处于上升的初级阶段,显然此时股价合理甚至是低估,基本面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是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此时从长期而言应该是很好的购入股票的时机,但大多数的投资者在熊市的惨跌中已经心有余悸,根据卡尼曼的回忆效用理论,此时投资者对于上一资产价格周期期末的暴跌经历具有强烈的回忆效应,恐惧造成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难以对当前的市场有准确客观的分析,当利好的趋势不断显现之时,股价反而波澜不惊,多以小的震荡为主,这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和“隔离效应”来解释,“反应不足”又可称为“保守主义”其表现形式有两点:一是人们习惯于对不确定的事物先设定一个初值,然后根据信息的反馈对这一初值进行修正,而前期的下跌走势就在此形成了一个悲观的初值;二是人们总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本能,对新信息进行选择性识别,对有利于保持原有观点的信息加以重点确认。以上两点使得当基本面开始改变时人们的反应滞后。

“隔离效应”,即人们总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或预期彻底实现时再做出决策的倾向,也使得一轮资产价格上升行情在初期总是缓慢而犹豫,唯有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徘徊后,人们才能从“轻视”和“谨慎”转变为“自信”的状态,慢慢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

当资产价格上升波段发展到后期,此时资产的价格已远没有原先那么有吸引力了,甚至已经远远高于其价值,但上升的趋势,使得“过度自信”现象很容易发生。人们经常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当行情发展到高潮阶段,市场上总是乐观的情绪蔓延,长期的上涨行情使得参与者的自信不断得到正强化,因而操作上更加的主观和激进。同时长期高扬的股价会让人产生价格偏移,产生对当前股价的认同的倾向。信息窜流和“羊群效应”现象使得在一轮行情末期的投资者总体的乐观情绪很难被扭转,人们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于是人们很难想象股价会突然的暴跌,即使有所下跌,由于见过更高的价格,而认为其实也在历史高位的价格很便宜,而大举买入,当有很多人这么做时,群体的非理性就产生了,这就是股价在达到通常的估值上限后还会波浪式上升的原因。

四、非理性在股市下跌中的表现

当一个周期进入下跌阶段时基本面开始变化,人们过于乐观的预期被突然打破,股市开始下跌,同样的由于之前股市上涨时期,许多利空的因素出现以后并未改变股市上扬的趋势,人们产生了侥幸心理,在“保守主义”配合下,往往不会去考虑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资金效应”,资金效应是指在产生收益效应后,人们倾向于接受以前不接受的,再次的后失败所产生的痛苦往往较小,因为损失被前期的收益缓冲了。因此继续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对于新近的头寸带来的损失,也会因为“后悔厌恶”而不会随基本面的改变而轻易卖出。以上种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使得总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虽然股价已脱离价值,趋势似乎也已转变,但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伴随着股市下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市场绝非原先认为的那么乐观,阻碍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开始不断出现。当到了在下跌的后期,长期的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趋势持续的预期,使得即使股价在下跌之后突显出了价值,但场外资金依然不敢进入,同时筹码持有者由于巨大的账面亏损,对股价的定位产生巨大的改变,用惊弓之鸟来形容比较贴切,当股价由于抄底资金的介入而有所回升时,成本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略有亏损时出局,而不会在意此时股价是否匹配股票的价值,长期的下跌同样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式,“保守主义”在此再次发挥效应,随着股价的上升,不断有接近其成本区的投资者选择抛售,反弹很快就被无法控制的抛盘镇压下去了。这也是下跌时会出现波浪式下跌,高点越来越低,低点也越来越低的原因。

在下跌的趋势之中,慢慢地人们开始认为下跌时常态而上涨只是偶然,市场的总体悲观情绪又会通过“羊群效应”在群体中的投资者间进一步加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惜买现象,造成资产价格启稳的困难。此时绝大多数的人都开始从“安心”,“关注”转变为“投降”。

市场的大底是由长线的价值投资者造就的,唯有当有较大的一批资金开始不在乎短期的波动而进入股市时才可能结束绵绵的下跌趋势。一个特定市场中坚定地价值投资者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和难以估计的,并且只有这批价值观相同的人在较集中的时点上共同进入股市,才能对趋势产生作用,这就造成了大盘暴跌时的下跌幅度和节奏难以估计。在一个趋势投资盛行的市场,在长期下跌之后,很少有人会脱离“羊群”敢于逆势而为,其结果就是股市往往会下跌到一个离谱的点位。如格雷厄姆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费雪已经预见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曾在买入股票后账面损失达到50%。他们都是著名的投资家,但在非理性面前,任何理性分析都难以预测非理性造成的冲击和波动。

五、结论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贪婪与恐惧的存在使得价格和价值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而具体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等的不同造成了市场总体心理状态的不同,故而对于即便相似的基本面市场总体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流行的技术分析就其根本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统计总结,并试图通过概率指导投资。但参与者在不断变化,参与者的数量和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也在不断变化,此外不同股票可能吸引不同的具有特定行为特征的投资者,这使得在另一个股票上的数据分析变得钝化。资本市场是由无数投资者和投机者共同构成的博弈场所,因而对于资本市场脱离基本面因素的非理性波动唯有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行为金融学无法精确地为投资预测价格的波动和走势,但却可以在分析投资者心理和大众预期的基础上来研判资产价格波动的发展阶段。从投资的战略角度来把握一轮行情的发展,发现机会,规避风险。

股市心得体会篇(7)

变幻莫测的股市不仅会使心理素质差的人走上绝路,还会对人的生理健康产生一系列危害,专家们统称为“股票综合征”。

股市恐“狼”症

据报道,从1992年8月9日至8月12日短短几天内,上海股市价以从未有过的速度急骤下跌。在证券公司门口,大批股民神情凄迷。一些中小投资者不惜“割肉”抛股。一位妇女一次损失2万多元而嚎啕大哭,人们终于看见“狼真的来了!”于是,股民们产生了一种“恐‘狼’症”。表现为精神焦虑,坐立不安,有一种恐惧感,常伴有心跳加快、胸闷气急、神经过敏、浑身乏力、夜寝梦多、尿急尿频、怕声怕光等。恐惧、紧张的情绪会兴奋人的交感神经,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肾上腺髓质也大量分泌肾上腺素,这不仅导致血压升高,还会增加血中脂质,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或形成脑血栓。心脏病患者在恐惧、紧张的情绪下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室纤颤而猝死。

股市悔恨症

由于投股者不可避免有吃亏的时候,结果,不少股民窘困万状,懊悔至极,产生一种“悔恨症”。诸如:“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不该变卖家产,扯债拉债,将钱扔进水里”;“要是早点抛出,我还不至于这样惨。”等等。这种千般悔恨、百般愁绪,盘结于心,郁郁不畅,必然伤肺伤脾。不仅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受到影响:食欲锐减,消化不良,还会通过压抑中枢神经,使全身的新陈代谢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肾上腺、甲状腺等腺体的分泌量减少,机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导致忧郁症、神经质和焦虑症等,甚至产生一种强烈的厌世情绪而寻短见。

股市亢奋症

有些幸运的股民发了大财,狂喜的心情难以形容,其中有人重演范进中举的悲剧。上海一小伙站了整整一夜的队,一下赚进5万元。然而,他由于狂喜过度,手舞足蹈不止而患了精神病。现代医学告诉我们,人在狂喜时,精神的亢奋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大脑大量充血,血压急骤升高,副交感神经极度兴奋,新陈代谢亢进,会给机体造成难以承受的“重荷”,引起“乐极生悲”。

股市依赖症

这种症状表现在对股市有一种瘾,一天不去股市就有一种“失落感”。有些人尽管从不炒股票,但每天喜欢去看看牌价、听听行情,或听别人发表一些“分析宏论”,或与单位的同事谈一通“股经”,并以此为乐。他们“一天不去心痒,两天不去脚痒,三天不去浑身痒”。这是由于股市变化无常,常常出人意料。会给人一种刺激性。“股市依赖症”的危害在于,它压抑了患者对其他正常的、健康的、甚至是必需的业余爱好、家庭生活、工作事业的兴趣,时间一长,还会影响家庭和睦,带来家庭破裂,引起心理变态等不良恶果。

股票妒忌症

人们都渴望炒股票发财,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投身“股海”便翻了船,由一种狂热心情转为失落感,由悔恨变为妒忌,看见人家炒股票发了财而眼红,渴望股票暴跌。有的人因无雄厚资本来炒股票,眼睁睁地望着别人发财又不甘寂寞,总想“站在黄鹤楼上看人家翻船”。这也是一种妒忌心理。专家们认为,妒忌心理是一种变态心理。它不仅扼杀人们的进取心,使社会丧失活力,破坏正常、健康的人际关系,而且还有害于他人和自己的身心健康。德国医生格赫德经过调查发现,爱妒忌的人,大部分会出现胃口差、食无味、情绪低、气不顺和胸中郁闷一类的毛病,时间长了会使人过早地衰老。长期的妒忌情绪会使人体肾上腺分泌增加,血管收缩、肌肉松弛,消化腺活力下降,引起高血压、心脏病、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多种病症。

股票贪得无厌症

当人们炒股票发财尝到甜头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有如,赚了钱还想多赚。这些人成天盘算如何赚大钱,甚至不择手段。他们有一种对股票的贪婪和强烈的占有欲,被称之为“股票贪得无厌症”。

这种贪得无厌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消极的负性精神情绪的反应,它可使体内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糖元分解,会直接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内分泌失调,寿命缩短。

股票信息综合征

股市心得体会篇(8)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限套利(limitstoarbitrage)和投资者心态分析(inverstorsentiment)。有限套利就是基于人的非理性假设,在噪声交易和市场交易规则限制的影响下,再完美的套利也只能部分发挥作用。投资者心态分析就是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对心理学的研究能对金融市场的许多现象解释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能解释很多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市场泡沫和崩盘现象。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弱点是一致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的,可以被利用在市场上获取利润的。“行为金融学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而认为人类行为当中有其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或者说直接影响股价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购买股票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有个活生生的人,而决定其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有的外部的因素诸如最新的公开信息,历史的走势,某人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等等都只是影响其心理的多种因素之一罢了。进而,一个股票乃至一个证券市场的趋势就是有所有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其发展而决定和推动的。因而进一步的可以认定证券市场和其他市场上往往存在着情绪周期,《洛杉矶时报》曾载文将其总结为轻视、谨慎、自信、深信、安心、关注和投降7个过程。这7个过程构成了一轮资产价格的完整波动过程。

股价是对股市总体心理状态的客观反应,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股价走势发展,向上或是向下,都是由过去发生的事件和将要发生的事件共同造成的。过去的事件谱写出了过去的K线走势,过去的K走势或者说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决定了某一时刻市场参与者的总体心理和财务状态。而这决定了未来基本面和消息面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反映,每个投资者的反应总合则决定了未来股市的走势。因此,同一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市场,面对市场中投资者的不同原有心理状态时,结果会完全不同的。比如提升存款准备金,在牛市疯狂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会被认为是利空兑现,股市会更加的上扬,这在2007年的中国股市屡次可见。

三、非理性在股市上升中的表现

非理性因素发生在股市波动的每一个阶段,具体来说,在一个周期的开始,股市在经历一段长期的调整之后,股票价格的处于历史低位,而此时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股价开始处于上升的初级阶段,显然此时股价合理甚至是低估,基本面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是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此时从长期而言应该是很好的购入股票的时机,但大多数的投资者在熊市的惨跌中已经心有余悸,根据卡尼曼的回忆效用理论,此时投资者对于上一资产价格周期期末的暴跌经历具有强烈的回忆效应,恐惧造成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难以对当前的市场有准确客观的分析,当利好的趋势不断显现之时,股价反而波澜不惊,多以小的震荡为主,这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和“隔离效应”来解释,“反应不足”又可称为“保守主义”其表现形式有两点:一是人们习惯于对不确定的事物先设定一个初值,然后根据信息的反馈对这一初值进行修正,而前期的下跌走势就在此形成了一个悲观的初值;二是人们总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本能,对新信息进行选择性识别,对有利于保持原有观点的信息加以重点确认。以上两点使得当基本面开始改变时人们的反应滞后。

“隔离效应”,即人们总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或预期彻底实现时再做出决策的倾向,也使得一轮资产价格上升行情在初期总是缓慢而犹豫,唯有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徘徊后,人们才能从“轻视”和“谨慎”转变为“自信”的状态,慢慢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

当资产价格上升波段发展到后期,此时资产的价格已远没有原先那么有吸引力了,甚至已经远远高于其价值,但上升的趋势,使得“过度自信”现象很容易发生。人们经常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当行情发展到高潮阶段,市场上总是乐观的情绪蔓延,长期的上涨行情使得参与者的自信不断得到正强化,因而操作上更加的主观和激进。同时长期高扬的股价会让人产生价格偏移,产生对当前股价的认同的倾向。信息窜流和“羊群效应”现象使得在一轮行情末期的投资者总体的乐观情绪很难被扭转,人们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于是人们很难想象股价会突然的暴跌,即使有所下跌,由于见过更高的价格,而认为其实也在历史高位的价格很便宜,而大举买入,当有很多人这么做时,群体的非理性就产生了,这就是股价在达到通常的估值上限后还会波浪式上升的原因。

四、非理性在股市下跌中的表现

当一个周期进入下跌阶段时基本面开始变化,人们过于乐观的预期被突然打破,股市开始下跌,同样的由于之前股市上涨时期,许多利空的因素出现以后并未改变股市上扬的趋势,人们产生了侥幸心理,在“保守主义”配合下,往往不会去考虑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资金效应”,资金效应是指在产生收益效应后,人们倾向于接受以前不接受的,再次的后失败所产生的痛苦往往较小,因为损失被前期的收益缓冲了。因此继续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对于新近的头寸带来的损失,也会因为“后悔厌恶”而不会随基本面的改变而轻易卖出。以上种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使得总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虽然股价已脱离价值,趋势似乎也已转变,但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伴随着股市下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市场绝非原先认为的那么乐观,阻碍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开始不断出现。当到了在下跌的后期,长期的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趋势持续的预期,使得即使股价在下跌之后突显出了价值,但场外资金依然不敢进入,同时筹码持有者由于巨大的账面亏损,对股价的定位产生巨大的改变,用惊弓之鸟来形容比较贴切,当股价由于抄底资金的介入而有所回升时,成本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略有亏损时出局,而不会在意此时股价是否匹配股票的价值,长期的下跌同样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式,“保守主义”在此再次发挥效应,随着股价的上升,不断有接近其成本区的投资者选择抛售,反弹很快就被无法控制的抛盘镇压下去了。这也是下跌时会出现波浪式下跌,高点越来越低,低点也越来越低的原因。

在下跌的趋势之中,慢慢地人们开始认为下跌时常态而上涨只是偶然,市场的总体悲观情绪又会通过“羊群效应”在群体中的投资者间进一步加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惜买现象,造成资产价格启稳的困难。此时绝大多数的人都开始从“安心”,“关注”转变为“投降”。

市场的大底是由长线的价值投资者造就的,唯有当有较大的一批资金开始不在乎短期的波动而进入股市时才可能结束绵绵的下跌趋势。一个特定市场中坚定地价值投资者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和难以估计的,并且只有这批价值观相同的人在较集中的时点上共同进入股市,才能对趋势产生作用,这就造成了大盘暴跌时的下跌幅度和节奏难以估计。在一个趋势投资盛行的市场,在长期下跌之后,很少有人会脱离“羊群”敢于逆势而为,其结果就是股市往往会下跌到一个离谱的点位。如格雷厄姆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费雪已经预见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曾在买入股票后账面损失达到50%。他们都是著名的投资家,但在非理性面前,任何理性分析都难以预测非理性造成的冲击和波动。

五、结论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贪婪与恐惧的存在使得价格和价值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而具体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等的不同造成了市场总体心理状态的不同,故而对于即便相似的基本面市场总体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流行的技术分析就其根本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统计总结,并试图通过概率指导投资。但参与者在不断变化,参与者的数量和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也在不断变化,此外不同股票可能吸引不同的具有特定行为特征的投资者,这使得在另一个股票上的数据分析变得钝化。资本市场是由无数投资者和投机者共同构成的博弈场所,因而对于资本市场脱离基本面因素的非理性波动唯有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行为金融学无法精确地为投资预测价格的波动和走势,但却可以在分析投资者心理和大众预期的基础上来研判资产价格波动的发展阶段。从投资的战略角度来把握一轮行情的发展,发现机会,规避风险。

股市心得体会篇(9)

二、股东价值中心法概述

股东价值中心法的基本观点是,公司由股东所有,经理是股东的受托人,其首要任务和主要职责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并确保股东利益最大化[1]。股东价值中心法主要应用于上市公司,但同样适用于非上市公司。衡量股东价值的途径有很多种,一般说来主要包括可流通的现金流、股东的价值增加、经济价值的增加、市场价值的增加、投资回报的现金流以及现金评估的增加。尽管每种途径互不相同且各有利弊,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均十分关注公司预期现金流的现值。这也是股东价值分析的本质所在,因为现金流决定了股东的收益。因此,管理者可以有多种会计方法来评估股东价值,主要包括总收益、每股收益、股价收益比率、投资回报和权益回报等。一般而言,大多数管理者认为收益增长能够导致市场上公司股票价值的增长。但很多时候,管理者总是固执地认为只要提高每股的收益、价格收益比率、投资回报和权益回报,股价就会自然而然地上升。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股东价值的评估方法中,帐面收益法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经营状况衡量工具,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和股东价值不同,会计帐面收益可以任意更改并很容易被管理者所操纵;②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一个在营运资本和固定资本上投入巨大的成长性公司;③帐面收益忽视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在股东价值分析中必须用贴现步骤来说明资金的时间价值;④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收益法的最大缺点是它造成了战略的短期性,帐面收益的增加很容易掩盖股东价值的实际降低,因为它会忽略一些在未来执行活动的费用,尤其是市场营销活动。

三、股东价值中心法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股东价值中心法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造和利用营销资产以保证企业未来现金流具有正的净现值,即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市场营销管理的根本目标[2]。股东价值中心法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五个层面,且每个层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将营销目标和股东价值最大化原则统一起来,并对营销资产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使营销人员对财务和股东价值更为了解,否则股东价值中心法就不可能真正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和总体战略决策中[3]。只有确立了营销资产的重要性,才有可能使营销预算不会因为要满足短期利润最大化而削减。也只有在营销预算得以保证的条件下,市场营销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才能突显在企业总体战略的形成过程中。

1、股东价值中心法帮助市场营销管理确立目标

传统的市场营销目标往往忽视营销活动对股东价值的财务动力,营销部门仅负责某种特定职能工作,而非企业均衡发展与生俱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目标通常包括销售、市场份额增长和顾客满意度提高,但它们很难和利润直接挂钩,甚至对企业营运产生误导。因为无论市场份额最大化目标还是顾客满意度最大化目标,都必须通过提供比竞争者更低的价格、更好的质量、更高的服务水准或更多的功能来实现,企业将为之付出更高的营销成本,从而大幅度降低其边际利润。因此,传统的市场营销目标容易和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发生冲突,并导致营销管理部门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边缘化和营销活动的短视性。股东价值中心法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应用,改变了营销管理原有的目标设定模式,明确了市场营销目标必须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保持一致,即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营销手段,确保企业及时获取持续而无风险的现金流,并最终提升营销管理在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中的影响力。

2、股东价值中心法为营销活动提供明确的效用评估手段

股东价值中心法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企业总体战略和管理者能力评估中,它遵循财务原则,十分强调财务驱动的重要性,和股东的经济回报产生直接关联,即获得分红和公司股价的上扬[4]。股东价值中心法能为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一个被全面理解、普遍适用且目标清晰的方法,它用会计衡量方式,以股东权益为标准,向股东展现市场营销能够带来的经济回报。股东价值中心法主要依靠四个基本的财务驱动力,即预测现金流的水平、时间、持续性和附带的风险。市场营销活动的效用也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估,且它们的贡献可直接与其它职能部门进行比较。股东价值中心法还允许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像评估投资项目一样,来评估市场营销活动,从而为营销部门获取资金投入提供了大好机会。但这就要求营销管理者必须具备灵活运用恰当语言和表现能力,以向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说明营销投资的正确性,以及该营销投资能为他们带来乐观的现金流。

3、股东价值中心法给予营销部门展示营销资产重要性的机会

营销资产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股东价值中心法则能区别有形和无形资产,并且以它们能否为企业带来现金流的增加来评估。一旦市场营销管理采用了股东价值中心法,就能更好地解释营销资产的本质,并展示其重要性和意义。通常用会计的方法是很难衡量无形资产的,如果只用以会计为基础的方式来评估市场营销,其战略地位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并导致董事会和企业高层管理者对营销资产的忽视,这种现象在企业中十分普遍。事实表明,采用股东价值中心法的企业在长期范畴内对营销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有足够认识,它们更能接受营销资产是公司成长战略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5]。股东价值中心法提供了一套能够展示这些资产所带来利益的分析机制。一般而言,营销资产可分成以专业能力为基础和以关系为基础两种。其中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的营销资产涉及丰富的营销知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营销能力和营销系统,以及通过识别市场机会和设计营销策略获得拥有竞争优势的信息;以关系为基础的营销资产涉及品牌、战略伙伴关系、以及顾客的忠诚度等。后者与股东价值间的关系尤其重要,因为顾客忠诚度可以使本企业产品比竞争对手更能引起顾客的关注,降低对价格的敏感度,增加产品的购买量,并带来更多的新顾客,可以说没有顾客忠诚度也就没有股东价值。此外,渠道伙伴之间形成的网络还能够为企业带来销售的增长,打开进入新市场的门户,并允许以此来协调平衡企业其它战略领域。营销资产和企业其它有形资产在增加股东价值方面的作用是一致的,其区别仅在于它带来的是将来的现金流,事实上营销资产很大程度上要比企业的有形资产更有价值。

4、股东价值中心法能保证营销预算不受短期利润最大化决策的影响

股东价值中心法可以防止决策者为快速提高企业短期利润而削减营销预算,从而保证市场营销对企业总体战略的积极影响不会减弱。股东价值中心法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提供这样的保证:一是不顾及长期利益而寻求短期的解决方案;二是如前所述的通过对长期利益的关注和确认,在资金投入中有意识地提高营销资产的比重。很多企业往往把营销费用看成纯粹的成本支出,因而总是成为管理者首先想到要削减的对象,如广告、营业推广等费用。虽然短期内该类营销费用的减少不会对销售产生很大的影响,并能使利润显著上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做法会给企业带来明显的不良后果。如果企业决策者不继续支持对市场营销的资金投入,产品的销售和企业的边际利润将会在长期内不断减少。事实上大多数营销投资的效果具有滞后性,营销支出的获利一般会在长期中得到充分实现,如在品牌建设上的资金投入将对未来销售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因此,在企业运营资金投入决策中,股东价值中心法能确保营销预算不受短期利润最大化导向的影响。

5、股东价值中心法为市场营销管理赋予重要战略角色

企业的市场价值主要基于对其能力的评定而产生的竞争优势,并以此在市场上获得利润的增长。投资者一般基于能否创造股东价值来衡量企业总体战略的有效性,公司股价反映出投资者对现有战略能否在未来创造出价值的估计。所以如果市场营销管理要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的重要部分,采用股东价值中心法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在竞争性市场中,股东价值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即企业获得的投资回报大于资产成本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或产品优势。而在竞争优势创造上,市场营销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常营销管理者仅被认为是顾客、渠道和分析竞争对手领域的专家,但在应用了股东价值中心法之后,他们还可以从专业角度去分析市场营销管理如何为股东带来价值。通过对竞争状况、顾客需求和顾客忠诚度的科学评估,市场营销管理为企业业务增长发掘潜在的市场机会,从而使其在企业总体战略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市场营销管理在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中的重要地位并没有被广泛认同,很多企业往往片面地依赖降低成本、组织重构、业务缩减、兼并或规模调整等非营销管理途径去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但在顾客需求和竞争状况瞬息万变的市场背景下,运用此类方法无疑就是饮鸩止渴。

四、股东价值中心法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的若干问题

1、股东价值中心法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的前提条件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在文中呈现了一些营销管理者能将他们的想法变成资本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营销部门在企业中地位的改变,或是对总体战略决策过程中的影响会出现奇迹般的变化。因为股东价值中心法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存在一定的前提条件,即只有在总体战略决策中很大程度地应用了股东价值中心法的企业中,市场营销管理才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很多时候,企业对外承诺的核心任务是保证股东价值,但事实上并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而短期利益却往往成为它们的第一选择。由于缺少以战略的眼光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理念,企业的财务总监总是过度依赖于那些他们能够直接控制的手段,如大幅度地减少市场营销管理的很多环节,以获得更多财务上的即时利润,并由此导致在企业总体战略中缺失了股东价值的核心意义。在这种状况下,营销部门所面对的挑战变成了如何使企业务必采用股东价值中心法。因为只有企业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和模式,市场营销管理才能拥有解释其目标、计划,并说明其重要性的机会,市场营销部门的地位也才有可能因此而获得提升。

2、保持营销管理目标和企业总体战略的一致性

由于股东价值涉及两个重要方面:一是管理者必须承担的尽可能使企业股东的投资回报最大化义务;二是他们必须了解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是投资者对公司赢利能力期望的真实反映。因此,保持市场营销管理目标与公司总体战略一致性是股东价值中心法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的关键点,即如何给企业带来正的经济回报,使企业现金流达到最大化,并拥有一个获得市场和企业共同认同的竞争优势,以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并保持持续增长。这就要求企业通过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手段,对营销目标进行重新评价,并形成以营销资产为基础的管理和发展路径。

3、市场营销管理对股东价值中心法的积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市场营销管理能够反过来对股东价值中心法施加积极的作用,并或多或少地弥补了股东价值中心法存在的部分缺陷。尤其是在战略筹划阶段,利用市场营销职能可以对未来的现金流量做出相对正确的预测和判断。营销人员在分析市场机会和评价它们的潜能方面非常专业,他们在对诸如销售增长估计的精确度也在不断提高。此外,由于市场营销管理始终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所以营销人员对潜在和处于萌芽阶段的需求非常敏感,因而也就能够更好地对市场发展方向做出合理的评价。与此同时,也只有通过市场营销管理,才能够真正实现通过股东价值中心法,来确定并实施以股东价值增长为导向,并能加速业务发展、增加企业利润、提高投资效率的总体战略举措。

4、应用股东价值中心法的主要障碍

如何正确地评估股东价值是应用股东价值中心法面临的主要障碍,因为它需要管理者能够正确预测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销售增长和经营边际利润,但在实践中这是非常困难的。对股东价值的评估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即在战略筹划阶段的现金流现值和它的终值,后者是指战略实施及之后阶段的现金流现值。将两部分区分开来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一般很难预测五年或之后的企业经营状况,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就会出现不同的股东价值评估结果,如管理者对风险的规避态度差异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评估结果。与此同时,由于存在很多种各有利弊的企业股东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个企业分别运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股东价值评估结果。此外还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股东价值中心法本身并不会形成企业总体战略,它无法帮助董事会和企业高层管理者识别和开发促进战略价值增值的原驱动力。

5、对股东价值的忽视可能带来的后果

在股东价值中心法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企业本身、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甚至营销人员自身并不重视股东价值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股东价值中心法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当企业和营销部门都对股东价值非常重视,则股价价值中心法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最好;当企业对股东价值非常关注,但营销人员没有对股东价值给予足够的重视时,股东价值中心法虽然给市场营销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当营销人员具有股东价值意识但整个企业没有,股东价值中心法的效果也是不佳的;当无论企业还是营销部门都没有重视股东价值,则股东价值中心法根本不可能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得到实际应用。

五、结论

股东价值中心法和市场营销管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对于市场营销管理来说,采用股东价值中心法可以更好地将自身的意义和重要性传达给董事会和企业高层管理者。一旦市场营销管理采用了股东价值中心法,市场营销管理部门就会从一个仅拥有营销专业知识的职能部门变成了企业整个管理流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就目前而言,国内大多数企业的营销人员依然处于以获得短期利润为目的的陷阱里,市场营销管理事实上也一直没有跨出自己的局限。因此,企业和营销管理部门应共同努力,将股东价值中心法广泛应用于企业总体战略决策和市场营销绩效评估中。就董事会与企业高层管理者而言,应改变对营销管理的传统衡量方法,努力实现从单一的会计评估到以股东价值为中心的财务评估的转变。就营销管理部门和营销人员而言,应尽快掌握财务计划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不断加强对股东价值中心法的研究和实践,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积极推广股东价值中心法,同时努力增进董事会与企业高层管理对股东价值中心法的了解和兴趣,并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市场营销管理在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上的重要地位。唯有如此,市场营销管理才能真正确立股东价值持续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并为企业长期利润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心合.公司价值取向及其演进趋势[J].财经研究,2004,10:132-144.

[2] 陆宇建等.从可持续增长到可持续价值创造[J].当代财经,2004,7:65-68.

股市心得体会篇(10)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限套利(limitstoarbitrage)和投资者心态分析(inverstorsentiment)。有限套利就是基于人的非理性假设,在噪声交易和市场交易规则限制的影响下,再完美的套利也只能部分发挥作用。投资者心态分析就是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对心理学的研究能对金融市场的许多现象解释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能解释很多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市场泡沫和崩盘现象。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弱点是一致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的,可以被利用在市场上获取利润的。“行为金融学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而认为人类行为当中有其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或者说直接影响股价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购买股票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有个活生生的人,而决定其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有的外部的因素诸如最新的公开信息,历史的走势,某人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等等都只是影响其心理的多种因素之一罢了。进而,一个股票乃至一个证券市场的趋势就是有所有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其发展而决定和推动的。因而进一步的可以认定证券市场和其他市场上往往存在着情绪周期,《洛杉矶时报》曾载文将其总结为轻视、谨慎、自信、深信、安心、关注和投降7个过程。这7个过程构成了一轮资产价格的完整波动过程。

股价是对股市总体心理状态的客观反应,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股价走势发展,向上或是向下,都是由过去发生的事件和将要发生的事件共同造成的。过去的事件谱写出了过去的K线走势,过去的K走势或者说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决定了某一时刻市场参与者的总体心理和财务状态。而这决定了未来基本面和消息面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反映,每个投资者的反应总合则决定了未来股市的走势。因此,同一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市场,面对市场中投资者的不同原有心理状态时,结果会完全不同的。比如提升存款准备金,在牛市疯狂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会被认为是利空兑现,股市会更加的上扬,这在2007年的中国股市屡次可见。

三、非理性在股市上升中的表现

非理性因素发生在股市波动的每一个阶段,具体来说,在一个周期的开始,股市在经历一段长期的调整之后,股票价格的处于历史低位,而此时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股价开始处于上升的初级阶段,显然此时股价合理甚至是低估,基本面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是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此时从长期而言应该是很好的购入股票的时机,但大多数的投资者在熊市的惨跌中已经心有余悸,根据卡尼曼的回忆效用理论,此时投资者对于上一资产价格周期期末的暴跌经历具有强烈的回忆效应,恐惧造成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难以对当前的市场有准确客观的分析,当利好的趋势不断显现之时,股价反而波澜不惊,多以小的震荡为主,这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和“隔离效应”来解释,“反应不足”又可称为“保守主义”其表现形式有两点:一是人们习惯于对不确定的事物先设定一个初值,然后根据信息的反馈对这一初值进行修正,而前期的下跌走势就在此形成了一个悲观的初值;二是人们总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本能,对新信息进行选择性识别,对有利于保持原有观点的信息加以重点确认。以上两点使得当基本面开始改变时人们的反应滞后。

“隔离效应”,即人们总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或预期彻底实现时再做出决策的倾向,也使得一轮资产价格上升行情在初期总是缓慢而犹豫,唯有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徘徊后,人们才能从“轻视”和“谨慎”转变为“自信”的状态,慢慢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

当资产价格上升波段发展到后期,此时资产的价格已远没有原先那么有吸引力了,甚至已经远远高于其价值,但上升的趋势,使得“过度自信”现象很容易发生。人们经常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当行情发展到高潮阶段,市场上总是乐观的情绪蔓延,长期的上涨行情使得参与者的自信不断得到正强化,因而操作上更加的主观和激进。同时长期高扬的股价会让人产生价格偏移,产生对当前股价的认同的倾向。信息窜流和“羊群效应”现象使得在一轮行情末期的投资者总体的乐观情绪很难被扭转,人们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于是人们很难想象股价会突然的暴跌,即使有所下跌,由于见过更高的价格,而认为其实也在历史高位的价格很便宜,而大举买入,当有很多人这么做时,群体的非理性就产生了,这就是股价在达到通常的估值上限后还会波浪式上升的原因。

四、非理性在股市下跌中的表现

当一个周期进入下跌阶段时基本面开始变化,人们过于乐观的预期被突然打破,股市开始下跌,同样的由于之前股市上涨时期,许多利空的因素出现以后并未改变股市上扬的趋势,人们产生了侥幸心理,在“保守主义”配合下,往往不会去考虑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资金效应”,资金效应是指在产生收益效应后,人们倾向于接受以前不接受的,再次的后失败所产生的痛苦往往较小,因为损失被前期的收益缓冲了。因此继续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对于新近的头寸带来的损失,也会因为“后悔厌恶”而不会随基本面的改变而轻易卖出。以上种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使得总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虽然股价已脱离价值,趋势似乎也已转变,但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伴随着股市下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市场绝非原先认为的那么乐观,阻碍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开始不断出现。当到了在下跌的后期,长期的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趋势持续的预期,使得即使股价在下跌之后突显出了价值,但场外资金依然不敢进入,同时筹码持有者由于巨大的账面亏损,对股价的定位产生巨大的改变,用惊弓之鸟来形容比较贴切,当股价由于抄底资金的介入而有所回升时,成本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略有亏损时出局,而不会在意此时股价是否匹配股票的价值,长期的下跌同样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式,“保守主义”在此再次发挥效应,随着股价的上升,不断有接近其成本区的投资者选择抛售,反弹很快就被无法控制的抛盘镇压下去了。这也是下跌时会出现波浪式下跌,高点越来越低,低点也越来越低的原因。

在下跌的趋势之中,慢慢地人们开始认为下跌时常态而上涨只是偶然,市场的总体悲观情绪又会通过“羊群效应”在群体中的投资者间进一步加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惜买现象,造成资产价格启稳的困难。此时绝大多数的人都开始从“安心”,“关注”转变为“投降”。

市场的大底是由长线的价值投资者造就的,唯有当有较大的一批资金开始不在乎短期的波动而进入股市时才可能结束绵绵的下跌趋势。一个特定市场中坚定地价值投资者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和难以估计的,并且只有这批价值观相同的人在较集中的时点上共同进入股市,才能对趋势产生作用,这就造成了大盘暴跌时的下跌幅度和节奏难以估计。在一个趋势投资盛行的市场,在长期下跌之后,很少有人会脱离“羊群”敢于逆势而为,其结果就是股市往往会下跌到一个离谱的点位。如格雷厄姆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费雪已经预见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曾在买入股票后账面损失达到50%。他们都是著名的投资家,但在非理性面前,任何理性分析都难以预测非理性造成的冲击和波动。

五、结论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贪婪与恐惧的存在使得价格和价值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而具体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等的不同造成了市场总体心理状态的不同,故而对于即便相似的基本面市场总体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流行的技术分析就其根本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统计总结,并试图通过概率指导投资。但参与者在不断变化,参与者的数量和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也在不断变化,此外不同股票可能吸引不同的具有特定行为特征的投资者,这使得在另一个股票上的数据分析变得钝化。资本市场是由无数投资者和投机者共同构成的博弈场所,因而对于资本市场脱离基本面因素的非理性波动唯有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行为金融学无法精确地为投资预测价格的波动和走势,但却可以在分析投资者心理和大众预期的基础上来研判资产价格波动的发展阶段。从投资的战略角度来把握一轮行情的发展,发现机会,规避风险。

股市心得体会篇(11)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 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限套利(limits to arbitrage)和投资者心态分析(inverstor sentiment)。有限套利就是基于人的非理性假设,在噪声交易和市场交易规则限制的影响下,再完美的套利也只能部分发挥作用。投资者心态分析就是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对心理学的研究能对金融市场的许多现象解释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能解释很多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市场泡沫和崩盘现象。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弱点是一致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的,可以被利用在市场上获取利润的。“行为金融学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而认为人类行为当中有其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或者说直接影响股价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购买股票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有个活生生的人,而决定其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有的外部的因素诸如最新的公开信息,历史的走势,某人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等等都只是影响其心理的多种因素之一罢了。进而,一个股票乃至一个证券市场的趋势就是有所有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其发展而决定和推动的。因而进一步的可以认定证券市场和其他市场上往往存在着情绪周期,《洛杉矶时报》曾载文将其总结为轻视、谨慎、自信、深信、安心、关注和投降7 个过程。这7个过程构成了一轮资产价格的完整波动过程。( hi138/Com)

股价是对股市总体心理状态的客观反应,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股价走势发展,向上或是向下,都是由过去发生的事件和将要发生的事件共同造成的。过去的事件谱写出了过去的K 线走势,过去的K 走势或者说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决定了某一时刻市场参与者的总体心理和财务状态。而这决定了未来基本面和消息面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反映,每个投资者的反应总合则决定了未来股市的走势。因此,同一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市场,面对市场中投资者的不同原有心理状态时,结果会完全不同的。比如提升存款准备金,在牛市疯狂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会被认为是利空兑现,股市会更加的上扬,这在2007年的中国股市屡次可见。

三、非理性在股市上升中的表现

非理性因素发生在股市波动的每一个阶段,具体来说,在一个周期的开始,股市在经历一段长期的调整之后,股票价格的处于历史低位,而此时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股价开始处于上升的初级阶段,显然此时股价合理甚至是低估,基本面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是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此时从长期而言应该是很好的购入股票的时机,但大多数的投资者在熊市的惨跌中已经心有余悸,根据卡尼曼的回忆效用理论,此时投资者对于上一资产价格周期期末的暴跌经历具有强烈的回忆效应,恐惧造成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难以对当前的市场有准确客观的分析,当利好的趋势不断显现之时,股价反而波澜不惊,多以小的震荡为主,这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和“隔离效应”来解释,“反应不足”又可称为“保守主义”其表现形式有两点:一是人们习惯于对不确定的事物先设定一个初值,然后根据信息的反馈对这一初值进行修正,而前期的下跌走势就在此形成了一个悲观的初值;二是人们总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本能,对新信息进行选择性识别,对有利于保持原有观点的信息加以重点确认。以上两点使得当基本面开始改变时人们的反应滞后。

“隔离效应”,即人们总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或预期彻底实现时再做出决策的倾向,也使得一轮资产价格上升行情在初期总是缓慢而犹豫,唯有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徘徊后,人们才能从“轻视”和“谨慎”转变为“自信”的状态,慢慢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

当资产价格上升波段发展到后期,此时资产的价格已远没有原先那么有吸引力了,甚至已经远远高于其价值,但上升的趋势,使得“过度自信”现象很容易发生。人们经常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当行情发展到高潮阶段,市场上总是乐观的情绪蔓延,长期的上涨行情使得参与者的自信不断得到正强化,因而操作上更加的主观和激进。同时长期高扬的股价会让人产生价格偏移,产生对当前股价的认同的倾向。信息窜流和“羊群效应”现象使得在一轮行情末期的投资者总体的乐观情绪很难被扭转,人们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于是人们很难想象股价会突然的暴跌,即使有所下跌,由于见过更高的价格,而认为其实也在历史高位的价格很便宜,而大举买入,当有很多人这么做时,群体的非理性就产生了,这就是股价在达到通常的估值上限后还会波浪式上升的原因。

四、非理性在股市下跌中的表现

当一个周期进入下跌阶段时基本面开始变化,人们过于乐观的预期被突然打破,股市开始下跌,同样的由于之前股市上涨时期,许多利空的因素出现以后并未改变股市上扬的趋势,人们产生了侥幸心理,在“保守主义”配合下,往往不会去考虑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资金效应”,资金效应是指在产生收益效应后,人们倾向于接受以前不接受的,再次的后失败所产生的痛苦往往较小,因为损失被前期的收益缓冲了。因此继续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对于新近的头寸带来的损失,也会因为“后悔厌恶”而不会随基本面的改变而轻易卖出。以上种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使得总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虽然股价已脱离价值,趋势似乎也已转变,但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伴随着股市下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市场绝非原先认为的那么乐观,阻碍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开始不断出现。当到了在下跌的后期,长期的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趋势持续的预期,使得即使股价在下跌之后突显出了价值,但场外资金依然不敢进入,同时筹码持有者由于巨大的账面亏损,对股价的定位产生巨大的改变,用惊弓之鸟来形容比较贴切,当股价由于抄底资金的介入而有所回升时,成本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略有亏损时出局,而不会在意此时股价是否匹配股票的价值,长期的下跌同样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式,“保守主义”在此再次发挥效应,随着股价的上升,不断有接近其成本区的投资者选择抛售,反弹很快就被无法控制的抛盘镇压下去了。这也是下跌时会出现波浪式下跌,高点越来越低,低点也越来越低的原因。

在下跌的趋势之中,慢慢地人们开始认为下跌时常态而上涨只是偶然,市场的总体悲观情绪又会通过“羊群效应”在群体中的投资者间进一步加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惜买现象,造成资产价格启稳的困难。此时绝大多数的人都开始从“安心”,“关注”转变为“投降”。

市场的大底是由长线的价值投资者造就的,唯有当有较大的一批资金开始不在乎短期的波动而进入股市时才可能结束绵绵的下跌趋势。一个特定市场中坚定地价值投资者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和难以估计的,并且只有这批价值观相同的人在较集中的时点上共同进入股市,才能对趋势产生作用,这就造成了大盘暴跌时的下跌幅度和节奏难以估计。在一个趋势投资盛行的市场,在长期下跌之后,很少有人会脱离“羊群”敢于逆势而为,其结果就是股市往往会下跌到一个离谱的点位。如格雷厄姆1929 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费雪已经预见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曾在买入股票后账面损失达到50%。他们都是著名的投资家,但在非理性面前,任何理性分析都难以预测非理性造成的冲击和波动。

五、结论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贪婪与恐惧的存在使得价格和价值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而具体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等的不同造成了市场总体心理状态的不同,故而对于即便相似的基本面市场总体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流行的技术分析就其根本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统计总结,并试图通过概率指导投资。但参与者在不断变化,参与者的数量和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也在不断变化,此外不同股票可能吸引不同的具有特定行为特征的投资者,这使得在另一个股票上的数据分析变得钝化。资本市场是由无数投资者和投机者共同构成的博弈场所,因而对于资本市场脱离基本面因素的非理性波动唯有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行为金融学无法精确地为投资预测价格的波动和走势,但却可以在分析投资者心理和大众预期的基础上来研判资产价格波动的发展阶段。从投资的战略角度来把握一轮行情的发展,发现机会,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