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国语学习材料大全11篇

时间:2022-01-28 02:16:31

国语学习材料

国语学习材料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092-02

航空航天材料是指飞行器及其动力装置、附件、仪表所用的各类材料,是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材料科学中富有开拓性的一个分支。飞行器及其装置的设计,不断地向材料工程提出新的课题,推动了航空航天材料科学的进步。各种先进材料的出现也为飞行器及其装置的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设计性,极大地促进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因此,先进航空航天材料的开发、研究与应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与航空航天技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因此,各国都把先进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放在重要地位。尽管我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材料的研发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而国外相关资料都是英文出版,这就需要航空航天材料方向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完成获取专业所需信息等任务。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是一门语言应用与材料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它不但涉及英语科技文体的语法特征和材料专业技术文献的语言特点,而且涉及一定的专业技术内容及科技信息交流。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译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英语交流、获取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航空航天技术进步的需要。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一定量的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关的常用单词和常用词组,并掌握一定的构词法知识,具有识别生词的能力,能顺利阅读专业相关的英文原版教科书、参考书及专业论文。但现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管理与培养方式中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也没有针对航空航天方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因此,迫切需要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编教材,以全面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一、改编现有专业教材,扩展学生专业视野

浏览现有大部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可发现,内容基本是《材料科学概论》或《材料科学基础》的英文版本的改编,实际是英文版的专业教材,不具专业英语教材特点。而且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慢,与国际上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学生阅读起来单调、枯燥。因此,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急需编写新版实用性教材。新版教材需兼顾英语的语法特点和材料专业技术知识,既强调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涵盖国际研究前沿趋势。

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及翻译的综合能力着手,按照从难到易的教材内容顺序,突出航空航天行业背景及新技术特点,完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外语》教材的设计与撰写。从教材章节编排上,按照先介绍语言知识后介绍材料专业的顺序布局。可以在开始的章节介绍科技英语的构词、语法的特点以及专业学术文章的撰写规则。随后的几个章节,简单介绍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可以结合以前学习的材料专业知识进行这部分的学习。目的是给学生介绍英文专业词汇,让学生逐渐熟悉专业英语的阅读。随后,在材料学的专业知识内容上,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着重介绍和航空航天技术紧密相关的材料研究内容,例如飞机结构复合材料、高温材料、隐身材料、非晶材料、太阳能材料等。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专业文献中获取重要信息和跟踪学术研究前沿的能力,教材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利用互联网站和相关的学术期刊网站获取最新专业文献的方法。并且,从材料专业高质量的国际期刊上精心选取一些难度适中的综述性和研究型的论文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由于这些论文内容新颖且紧密跟踪本领域的研究前沿,学生也易于接受。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使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地认识和理解。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夯实学生基本功

调研各高校材料专业的本科生教学计划,发现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在第七至第八学期,大四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变得陌生,如果直接面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因此,教师除了教授教材的内容外,可以适当拓展相关内容的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知识结构设置上,可以根据学生毕业后学习、就业及工作的实际需要,突出对学生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了突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及常用交流,可按照先读后写,先听后说的思路,来对学生进行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通过由学习模仿到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撰写英文摘要、写推荐信、求职信、会议常用发言以及模拟求职对话等能力。除此而外,还可以就学生即将面临的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展开介绍和讲评。“学以致用”,而实际应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体会到能从专业外语的学习中获益,便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专业英语的教学。

为了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最新外文视频。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大专业,其中又有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陶瓷材料等二级专业,因此除了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外,还应针对不同专业分门别类地介绍材料的最新的实际应用。介绍时,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索最新的文字资料,也可以搜索最新的视频资料,其中视频资料更生动,因此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比如在讲解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时,可以给学生播放波音、空客等制造飞机发动机及机身结构的最新技术视频。还可以通过播放如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技术及3D打印技术等视频,加深学生对陶瓷材料、功能材料及复合材料在新能源及新技术领域的应用认识。因此,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视频资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扩充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了解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沿,深化在学生对航空航天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认识。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材料专业英语是一种正规的书面体,专业词汇多词形复杂、句子长,且与专业知识结合紧密,相对于基础英语来说,缺少文学作品中的韵律、节奏感,读起来抽象、枯燥,造成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如果采用传统的专业课程的讲课为主的教学方法,势必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该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和专业课的教学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

可以采取英语课堂的教学,让学生随堂朗读教材内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既熟悉了教材内容,又对英语的“说”有提高。随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教材内容,或者也可以提出一个小话题,学生可进行问题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也加强了学生分析专业问题的能力。课后布置适量的课后翻译作业,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翻译也可以是对课堂增补内容的翻译,通过英汉互译的环节,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在课程结束前,还可以穿插学生就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向,做一个简短的英文讲座,既可以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测试,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加同学们英语交流的信心。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如前所述,可以围绕课堂教学时的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补充国际上航空航天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应用实例,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视频文件的学习。进行文字资料的学习时,可以采用先朗读后分析、翻译的方法,逐步分解。进行视频资料的学习时,教师应提前将语音资料转换成文本资料,课堂上可以进行边视听边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结语

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航空航天材料的研究提出更高要求。航空航天材料的研究人员必须及时关注国际发展,密切和国外学术交流,才能保障材料领域的不断进步,这就对科技人员的专业英语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通过对航空航天材料专业英语教材、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优化,来全面培养学生的读、听、说、写、译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为航空航天材料技术领域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成功.航空航天材料[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2]鲁红典,邵国泉,谢劲松.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3]马彦青,魏忠,陈凯.《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探索――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

[4]陆江银,王春晓.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5]孙丽丽,毕凤琴,张旭昀.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认识与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5).

[6]徐征,陈利生,余宇楠.关于高职院校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国语学习材料篇(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中国文化的“走出去”和“国际化”已成为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一极,使得对外汉语教学这一专门学科成为我国影响对外教育的重要方面,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汉语也逐步成为全球强势语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快速发展,给外国人以汉语为对象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快捷、高效地教会非本族语言学习者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汉语已成为对外汉语教与学的关键问题。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11年10月到2012年3月,笔者在英国对兰卡斯特大学等英国办学排名前20名的8所大学中的孔子学院进行了采访和调查,着重调查了教学资料、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结果发现这些孔子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存在以下共同的特点和不足。

(一)教材过于规范化一,内容缺乏适应性。笔者对所调查的8所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的教材进行了梳理,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中国幼儿学汉语用的带拼音儿童阅读材料,属于基础性的教材。但这类教材编写得太过随意,缺乏统一的规范,科学性不足,很多内容都是对经典故事或篇章的照搬或进行简单的编写,语言比较呆板,缺乏突破与创新,整体质量不高。第二类就是汉语版的名篇、名著、习语警句等,句子结构复杂、寓意晦涩难懂,书面性很强,学习者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整体来说,教材缺乏来自生活中即时发生的、鲜活的真实性语言文本。这些教学材料,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过于程序化,缺乏趣味性。由于在国外的孔子学院大都有中国合作院校自己出资兴办,在国外的教学设备和条件都受很大限制。这几所孔子学院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套用我国小学讲英语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缺技巧乏,整个教学过于程序化,而导致缺乏趣味性。再加上授课对象均为成年人,师生互动开展较少,学习者自主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三)偏重于文化教学传播,缺乏知识构建性学习。在对外国学习者的汉语教学中,过于偏重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讲解,没有注意到文化教学与语言知识教学的统一性,没有发挥国外学习者很高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势,“建构主义”和“图式理论”等外语学习方法没能很好实施。

(四)教学目标不能完全实现,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教材不太适应、教法过于单一、内容重文化偏知识等制约,造成的后果是教学大纲预定的“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不能很好的实现。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学习者在最初的阶段学习汉语积极性很高,但在中途由于感觉学习难度较大、学习效果不好等原因放弃了对汉语的学习。

二、数据驱动学习理论

数据驱动学习的主要思想是指引学习者基于大量的语料库数据观察、概括和归纳语言使用现象,自我发现语法规则、意义表达及语用特征,“让学习者自己用语词索引软件去查询本族语者口语或书面语的语料库,给他们提供语言使用的真实样例。”这种学习也叫“语言材料学习法”,是一种语言学习的辅助手段和工具,它基于语料库,尤其是基于检索语言材料来学习语言的模式。数据驱动学习模式源于“建构主义”和“图式论”的学习理念,体现了“以学习者为本”的教育思想,学习者可以根据各自的程度、学习的重点、和学习兴趣等不同的学习需求,利用检索分析工具,进行发现式或者验证式学习,这是数据驱动学习的最大优势,是其他非语料库学习模式所不能实现的。数据驱动学习理论一经提出,便受到世界各地语言学者和教师热情关注积极响应,并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对其进行了完善和发展。

语料库数据驱动下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是指通过语料库和语料库索引工具提供的语境共现、语料库的文本展现、网络互动的有机结合,为外语学习者提供自下而上语言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习者对外语的自主和互动学习。多样化语料库建立和其结合的网络互动技术的应用能改变单纯依靠教材进行外语教学的被动局面,解决了语言学习材料的真实性和多元化问题,适应立体化、网络化、个性化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使外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主动式学习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学习方向发展。同时语料库和语料库索引工具提供的语境共现能提供语言项目(如一个单词、短语、语法结构)真实使用的多种语境。大量真实使用例子的提供可促进学习者对语言更好的理解,外语学习者通过不断增加的实例接触进行语境推测,自己发现语言使用的规则,解决语言直觉欠缺这一瓶颈问题。

三、数据驱动教学需要的条件

(一)检索工具。大规模汉语语料检索工具是数据驱动语言学习中必需条件,其作用是在上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词汇的语料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词频分布、搭配情况。如果没有检索工具,教与学都是不可能的,任何学习和研究都无法展开。

(二)语料库。数据驱动学习的内容体现保证形式是语料库,语料库保证数据驱动语言学习能够有足够的内容和环境。因此,语料库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了学习过程中总结分析出的用法和规律是否可靠、是否有代表性。语料库内容涵盖范围广、结构层面全,包括了各个中国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等领域书面和音频文本,完全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四、数据驱动的辅助教学模式

(一)数据驱动的词汇教与学。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篇章与文本的最基本构成。语言中的词汇与词汇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共同作用就产成了不同的搭配意义。词汇的搭配意义,一个词项和它的搭配词搭配在一起,总会产生一种语义氛围,这种语义氛围被称为语义韵。如果孤立地学习一个词,或者是为记词汇而学词汇,就无法看到该词汇的语义韵。但基于语料库的数据驱动教学模式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教师掌握了语料库核心技术后,可以利用计算机工具和相关索引软件, 能够迅速方便地把某个词或短语从包含海量词汇的语料库出现的实例中全部检索出来, 来观察、学习该词汇的语义韵,并且统计出该词或短语出现的频率及分布状态。这样,教师和学习者均能更准确、更全面地分析词汇之间的关系, 明晰词汇在各语言形式在实际交际中的不同用法和意义。语料库的建设中,所有的词汇、语法和主题等都是以它们在实际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频率到底为序的。这一语言学习方法遵循了循序渐进这一重要原则,体现了“把语言的实际使用作为语言教学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目的”。

(二)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者语言错误分析。错误分析是语言教学的常用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发现学习者产生言语错误的原因及语言学习的个性化规律。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理论重视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言语错误进行对比分析。如果把汉语学习者语料库中的语言材料和中国本族语人士语料库中的相关材料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非本族语学习者在汉语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具体的错误是对某些使用过多,还是使用不足,是根本的语法错误,还是不同的语言习惯用法等等。学习者的语言往往显得不够地道和纯正的原因,正是因为似是而非的错误所致,利用语料库检索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这些问题,也能帮助学习者改正错误。

(三)语料库提供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中介语形式。对中介语进行对比分析是帮助学习者发现语言学习问题时的一种有效手段,大规模的外语学习者语料库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现代化的研究和学习平台。比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包含了汉语中介语语料350多万字,并做了断句、分词和词性标注。通过语料检索系统,完全可以实现对语料在字、词、句、篇等不同层次上快捷方便的自由检索和浏览,可以提供任何单项或综合的资料、数据和信息。该语料库为中介语研究和偏误分析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便捷的集成环境和先进技术手段。中介语语料库能够更加真实详尽地反映外语学习者的汉语中介语本来面貌,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系统地观察他们学习和习得汉语的过程,了解影响学习和习得的各种因素,所发现的规律可以为外语教学的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等各个环节的研究提供依据。而且,建立在中介语语料库基础上的偏误分析,也有助于预测和纠正外语学习者的言语错误。

(四)语料库搭建学习者自主语言学习平台。“建构主义”和“图试论”的核心主义都是自主学习,是指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单元,通过知识单元的相互扩展与构建达到完成学习的过程。在所调查的这8所孔子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多的是教师用英语总结出汉语的最基本的“语言规律”,外国学习者用英语记下这条规则,然后死记硬背,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运用”这些规则。语料库可以帮助学习者形成自主语言学习能力,达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利用语料库,可以让学习者利用关键词查询技术,找出某个词或结构在语料库中出现的例句,再让学习者研究这些例句,从中自己归纳、发现出语言规律。“语料库可以帮助教师建立一个全新的自主语言学习模式,教师可以在对学习者个体特征的分析、个体学习者语料库的基础上形成对学习者需求的分析,再根据这一分析,从学习材料语料库中选取适合这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材料,为这一学习者设计出根据他本人的特点定制的语言学习模式,然后,让学习者自主学习语言,最后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第一阶段结束后,学习者可以随时把自主学习及评估的结果反馈到带有学习者特征的学习者语料库中,使该自主学习过程越来越精确地贴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帮助学习者形成自主语言学习能力,实现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五、结束语

对外汉语教学处在刚起步阶段,语言类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很多内容适宜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式教学。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严谨引导和学习者积极配合相结合,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语料库数据驱动的外语辅助教学模式为其探讨了一个新的视野,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探索带来了春风,不仅能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望,使学习者体会到发现式学习的乐趣,能极大地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并能使学习者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国语学习材料篇(3)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25-03

0 引言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资料、自主规划学习进程的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语言自主学习中心——SAC(Self-access Center)在各高校相继建立起来。SAC作为一种促进语言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重要实践形式,是基于终生学习和自主学习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使学习者能够根据各自学习目标来自由选择学习活动,并且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1]。同时,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旨在为不同外语水平的学习者提供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固定的语言学习场所, 帮助他们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2]。

1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作为自主学习中心的最基础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它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学习材料,它不仅是为了提升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够满足不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能够迎合学习者迥异的学习风格,能够使学习者在各自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独立、积极地掌控整个学习进程并随时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估,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如今大多数学习者之所以自主学习意识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从何学起或者没有学习任务的驱动,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中心材料建设的相关方法和运行模式,使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灵活运用学习策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最终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2 语言自主学习材料运行中面临的问题

通过研究有关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相关文献,结合对本校自主学习中心的观察研究以及对学习者进行访谈发现:学习者普遍认为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材料比课堂上学习规定的课本知识更能激发起对他们语言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者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应的上机学习任务;学习材料内容丰富,学习活动种类多样,起到对课堂学习进行巩固、强化和补充的作用;练习材料附有相应答案和相关反馈信息,便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然而,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语言自主学习材料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1)中心学习引导系统不够完善,相关学习材料不便查找;(2)学习者在学习中心进行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的适应性不够;(3)部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到位,导致其学习主动性不强,甚至觉得在中心所进行的学习意义不大;(4)学习中心部分学习材料选择不合理,实用性不强,导致资源利用率低甚至浪费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中心学习引导系统不够完善以及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不明确之外,更重要的还是由于中心学习材料配置不够合理,不能满足语言学习者基本的学习需求。因此,自主语言学习材料的建设成为自主学习中心建设中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3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的构建

语言自主学习材料的质量是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Gardner & Miller[3]认为,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会间接影响到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最终形成,一个成功运作的语言学习系统必须符合页面友好、操作便捷、运行稳定的基本要求,若缺乏全面高效、明确归类的学习材料将不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优质的学习材料是满足语言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会将语言学习与学习需求联系起来,而且能使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互相融合,有助于学习者语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因此,优质的学习材料不仅要目标明确,而且必须为学习者提供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和灵活恰当的学习指导,为学习者的全面学习提供一个系统的模式[4]。在选择、建设自主语言学习材料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以下各个方面,见图1。

3.1 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早在20世纪80年代,Sheerin[1]就已提出在自主学习中心学习材料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有可供自由选择的学习方式;有适时的学习反馈;有数目相当的各个语言水平和语言技能方面的练习。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是决定材料难易程度的首要因素,鉴于目前国内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生源地以及语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所以在选取学习材料之前,有必要通过对学习者进行一定的语言能力测试来了解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从而根据学习者的可接受程度,综合考虑材料设定的范围和难度,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3.2 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即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动机是什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哪里?最想提高何种语言技能?需求分析是自主学习中心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习者和教师识别不同个体的特殊需求,同时也具备评估学习材料和反馈学习效果的作用,始终为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和既定的教学目标服务。

语言学习需求分析一般通过需求分析调查问卷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对学习者进行调查,从而根据其学习兴趣和主观诉求,来合理确定自主学习中心学习材料的取材、材料设置的重、难点以及学习任务的设计。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语言能力、学习需求、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式,其学习主体地位和自我评估能力也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和提升。

3.3 学习材料的权威性

学习材料的权威性,即学习材料的来源是否得到检验,能否得到学习者认可。Rowberry[5]提出发展高效语言学习材料的注意事项:(1)选择材料开发者的重要性,材料设计者和选材者要有相应的经验与知识积累,最好为该领域权威人士;(2)如何有效应对材料面向不同学习者时所出现的各种状况(如:采用一些试行材料,并告知教师和学习者这些材料需要在使用中进行不断考查和完善)。

学习材料是否具有普适性,是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SAC学习材料构成主要有以下四类材料:已出版发行的材料,且以书籍类材料为主;原版材料-即从权威报刊、网站等获取的直接的语言学习材料;本校教师根据学生情况以及现有资源专门制作的材料;以及由学生提供的相关材料。其中,真实原版语言材料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种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帮助他们熟悉目标语言,使其在今后的交流与使用中能够自由切换,灵活应用所学语言知识[6]。同时,真实语言材料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更强,能让学习者感觉贴近生活,更容易激起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动机和兴趣。

3.4 学习材料的适用性

材料适用性,即学习材料自主引导性能如何?能否被学习者有效利用?有无学习进度指导模式?学习者是语言学习的主体,是中心语言学习材料的最终使用者。鉴于学习者需要独立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进度并检验学习效果,有必要为其提供一个较为具体、清晰的自主学习中心语言学习模式,即:学习材料的运行模式,作为其学习的导航。Oxford & Shearin[7]的研究表明:学习目标、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习动机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明确的、特别的、具有挑战性的短期学习目标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力,最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实施自主学习培养计划过程中,有必要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方法,使其自觉将最初为自己所设定的“我想要提高英语水平”这样一个长期的、固定的目标,转变为一个更加具体、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其中由Toogood & Pemberton[8]创建的的自主学习中心运行模式 (Focus Transfer Review General,简称FTRG,见图2)最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FTRG模式为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较为直观、具体的中心材料运行模式。它将整个英语学习划分为三个层次——“一般练习”、“迁移练习”和“集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此模式指导下能够更加合理、清晰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进程,把握学习动态,增强学习信心与动力,从而乐学、善学,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自学风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此模式也反映出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一般练习”,即:学习者必须要增加语言使用频率、拓展语言运用范围。

然而,我国自主学习中心设置起步较晚,运行时间有限,多数学习者反映: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强烈、自我管理和监控能力欠缺,笔者认为在现有的自主学习中心推行FTRG模式不仅对材料的引导系统,而且对学习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给予相关学习方法、方式的引导,并定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评估来帮助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以期在有效利用学习材料来提高学习者各方面语言水平的同时,也能引导学习者监控其学习进程,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思维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3.5 中心人员配置

除以上所述之外,中心有无专门的材料建设者和维护者,有无指导学习活动的相关人员,也是自主学习材料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9]。这里主要指创建和管理学习材料的人,他们是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他们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心的各种设施及学习资源的同时,也能够通过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来完善中心学习资源建设。语言学习材料的设置并不是线性的、静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实施的条件、教学目标导向、学习者语言水平、学习者个体需求等都会发生变化,这时就有必要对学习材料进行间歇性地、持续性地更新。

语言学习者作为自主学习中心的主体,也要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心材料建设中来,在此过程中逐渐提升对中心学习系统的熟悉度和学习兴趣,培养其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反思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质量和效率。

4 结束语

建立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主要是为了在训练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技能的提高。故其材料的建设要围绕这个目的展开,既要着力培养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交际能力,更要有效引导学习者选择、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逐渐使其成为真正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自主学习者。以上材料构建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将学习材料与建设者和使用者紧密联系起来。

SAC学习材料运行模式将每一个学习者都看作是具有不同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个体,培养学习者积极、独立地掌控自己的学习进程,最终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然而,现今大多数自主学习中心硬件配套设施虽较为完备,但实质学习内容比较欠缺,而且大多数院校也主要是将其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并非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中心。一些SACs过于专注于为学习者提供数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先进技术支撑,却忽视了应该如何为学习者筛选合适的学习资源,提供恰当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管理、规划自己的学习进程,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效,引导他们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参考文献

[1]Sheerin S.Self-access[J].Language Teaching,1991,(3):143-157.

[2]华维芬.关于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3,(6):43-48.

[3]Gardner D,Miller L.Establishing Self-Access:From Theory to Practi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4]李颖.自主“选择”的视角与SACs的软资源建设[J].中国外语,2011,(6):11-17.

[5]Rowberry J.Developing In-House Materials for the Self-Access Learning Centre,in R. de Silva (ed.) Working Papers in Language Education[J].Makuhari:KUIS,2004:213-225.

[6]Navarro M,Brady I.Promoting Learner Autonomy in Self-Access Centres:The Key Role of Mterial[J].ELIA,2003,(4), 69-86.

国语学习材料篇(4)

二语习得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外语的学习动机分为融入性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motivation)。前者来源于对目的语文化本身的兴趣,而后者带有功用主义倾向,如为通过考试、找工作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实材料的内容真实而丰富,形式多样而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与时代的发展,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融入性动机,使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学习的内容变得深刻。这种对语言本身的内在动机和交际的外部动机的刺激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实践。

2.真实材料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

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都证实,要提高外语能力必须要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真实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暴露在真实语言中的机会,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真实语言材料含有大量的英语词汇,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扩大英语词汇量,并通过多次的阅读练习提高英文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丰富的真实材料,学生还可以快速、即时、多视野、多层次地获取目的语国家的真实信息,最终达到运用阅读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流的目的。

3.真实材料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真实情况

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具有重要作用。“当学生具有一定数量的词汇和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后,阻碍学生进行阅读的主要障碍就成为与特定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而不是语言本身。”而阅读教材关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内容单一,而且时效性较低,大多是简单的地名、人名或组织名介绍。真实材料包含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详细描述,真实而可信,时效性高而且易于接受。纪念馆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本国出版的人物传记、组织机构的网站介绍,都可以为学习者呈现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真实情况,如同生活在英语母语的语言环境,从而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理解错误。

二、真实材料应用于独立学院外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1.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

(1)在课外增加真实材料的阅读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与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进行较长时间的阅读真实材料的任务是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2013级英语专业一、二班共63名学生。其中英语一班31人为实验班,接受阅读真实材料的任务;英语二班32人为对照班,不增加课外真实材料的阅读量。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使用两套标准化阅读理解测试题(英语专业四级难度)与一套调查问卷。标准化阅读理解测试题用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测与后测。调查问卷为里克特量表,回答选择由非常同意(5分)、很同意(4分)、同意(3分)、很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1分)组成,用于了解实验班学生对本次将真实材料用于教学实验的态度与看法。定性研究为深度访谈,用于深入了解实验班学生的心理活动。

4.研究步骤

首先项目组在教学实验开始前使用一套标准化阅读理解测试题,用于测评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运用SPSS19.0对测试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T值的显著值均大于0.05,没有显著意义的差异,这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的成绩不相上下。项目组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期间,项目组每周都将通过互联网收集到的真实、新鲜的英语国家语言材料布置给实验班学生,要求学生阅读并做阅读报告,内容包括生词抄录、大意总结与思考评论。项目组对每个实验班学生的阅读报告都仔细审阅,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四个月实验期结束后,项目组使用难度相当的另一套标准化阅读理解测试题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再次进行测试。最后项目组将调查问卷分发到实验班,让学生完成问卷。问卷回收率100%。另外,项目组还随机抽取了部分实验班学生进行访谈。

5.研究结果

阅读理解测试结果分析。实验前,两班成绩相差不大,说明两个班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当。实验后,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成绩,说明真实材料阅读任务对提高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及应试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总体来看,实验班学生对将真实材料应用于外语教学的做法持肯定态度(总平均分=3.88)。得分最高的是第一个陈述:“阅读真实材料对我的英语学习有帮助”(得分=4.14)。位列第二、第三位的是第五个陈述:“进行本次实验之前,我很少花时间阅读课外语言材料”(得分=4.06)与第六个陈述:“进行本次实验之后,我养成了阅读大量课外语言材料的习惯”(得分=4.02)。这些结果说明,大部分实验班学生认为大量阅读英语国家真实语言材料对自身的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在进行阅读真实材料的实验之前,很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仅仅满足于应付课本的阅读要求,很少阅读大量的课外语言材料。可喜的是,经过这次阅读真实材料的实验,学生亲身体验到了这样做的好处,把阅读课外语言材料作为一种习惯培养起来。访谈结果分析。对实验班学生的深度访谈揭示了实验过程的质的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实验结束时对阅读真实材料这种做法表示肯定,但他们开始时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许同学回忆说,刚开始看那些文章时发现很多生词,有时甚至是一个句子就有五六个不懂的单词,不过查字典后发现这些词都是很有用的、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词。在谈到为什么觉得阅读真实材料有用时,刘同学表示那些文章说的内容很鲜活,让人很有兴趣阅读。李同学认为是文章里关于英语国家的一些独特文化,比如美国土著印第安人的帕瓦节,吸引了她。在被问及未来的学习计划时,胡同学表示会自己寻找真实材料,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国语学习材料篇(5)

与其他课程一样,材料力学需要改革,其中包括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革新,以适应时代要求和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

(一)教材改革

高等学校的材料力学课程教材和其他课程教材一样,经历了几个阶段:直接使用或照抄西方国家教材;翻译和使用苏联教材;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点和需要编写、使用自己的教材;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吸取国内外教材的特点,对自编教材进行修订提高。这样,材料力学课程教材从无到有,由质量低到质量较高,在满足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上,编撰老师是做出不少贡献的。但是也应当指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在进行材料力学课程教材选择与编撰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国材料力学版本不少,但多大同小异,特色较少,有些只是内容多少有差异,而教材的结构、叙述、插图例题等都类似,这种品种单调的情况满足不了我国蓬勃发展的各类型的工科院校的要求。因此,我们要编出一些质量较好的教材,一方面就要学习苏联教材叙述严谨、系统性强的优点,另一方面又要结合英美教材比较重视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工程的长处,同时还能注入我国多年来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考虑到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去精选内容,不能盲目追求高精尖而引起教材内容的大起大落。要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对已取得的成果,决不能轻率地推倒重来。实践证明,许多优秀的教材都要经过多次的应用、长期的锤炼、反复的修订,才可能逐步臻于完善,达到较高水平。迄今为止,在我们已经出版的材料力学教材中,达到较高质量的还不多,教学参考书、习题集和实验指导等工具书还比较少,具有不同风格、不同学术观点和不同改革实验的教材和参考书就更罕见了,因此,材料力学教材建设的许多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努力去做。我们在总结自己编写教材经验的基础上,要认真地分析学习国外的教材,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参与下,吸收其中对我们有用的成分,形成具有我国自己风格和特色的材料力学教学,双语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实现途径。

(二)学生的外语水平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双语课堂上会出现大量的文字和语音形式的外文词汇,如何顺利地接收和消化这些信息,学生的外语水平是重要保证。显然,学生对外文的掌握程度越好,语言障碍越少,那么其学习成效就越大,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授课效果。对于外文程度不高的学生,一般建议应该在修完相关课程之后,再逐步开展双语学习,当然,也可以随班学习相关外文知识和专业知识。英语水平首先表现为必要的词汇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才能进行外语的听、说、读、写、译训练。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生英语四级词汇是4200个,材料力学的开课一般在二年级的下半学期,这个时间已经有很多的学生通过了四级考试,具备了一定的单词量基础和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学生可以从容组织语言并应用专业知识学习这门课程。

二、双语课程的教学方法

文献[5]建议用对比教学法、调研教学法、激励思考法、写作训练法等几种方法来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强调双语教学的关键目的在于学习国外同行对材料力学基本原理的不同和新颖的表现方式,并不是让学生去生吞活剥地学习一些外文专业词句。因此,在选定好外文材料力学教材后,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类似的中文教材。这样就设立了外文材料力学和中文材料力学的对立面,好处在于:使学生们先使用母语较快地学习掌握材料力学的内容和相关的中文专业表述;在此基础上,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外文材料力学对类似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在学习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外文对材料力学问题的描述和具体的解决手段。面对这种设置对立面的双语教学方式,学生不仅不会丢掉根本的学习目的,还可以学习对同一材料力学原理的中外两种解决方案,促使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理解的那条路[5-6]。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应用双方都易于接受的途径达到双语教学的目标。根据相关的教学实践和对一些教学问题的认识,下面列举一些教学方法。

材材料力学课程有自身的明显特点,它应用性与趣味性较强。将本课程讲活的关键是充分而适当地“联系实际”。联系实际还是潜移默化地增强学习目的性、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工程观点和处理工程问题的有效手段。为了在教学中能丰富地、生动地、恰如其分地联系实际,教师多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收集生产及科研中的有关实例,并从教学的角度加以提炼,是很有意义的。

加强自学能力训练的必要性,已不待言。这里,对当今大学生的“实际自学能力”与“自学能力的潜力”应加以区分。在材料力学的教学中,由于青年可塑性大、智力潜力大,大胆而又逐步地放手增加学生自学的比重是可行的,实践证明,他们的潜力往往比我们预料的要大。开展课外“学习与研究”的科技活动,让学生(首先是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研究性实验,对自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进行综述与评论,对一些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写学习报告、研究报告,这对于启发创造精神,培养自学、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表达等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好处甚大。

在绪论及一些章节的“合理设计”部分,可以进行(包括隐含)爱国主义教育;在问题的引出,公式的推导、应用及合理设计部分,可以灌输唯物主义及其辩证法;在问题的引出及理论的应用部分,可以隐含学习目的及意义的教育,进行工程观点及方法的培养。其中,材料的线性假设:σ=Ee不宜作为基本规律(特别是在绪论中)提出,而且最好不要称作“虎克定律”,宜改为“单向虎克定律”或别的什么名称。要突出广义虎克定律,它才是基本规律,而σ=Ee仅是它的特例,不强调这一点往往造成很大的误导作用。

多学时大纲的基本部分,没有“温度及变形速变对材料性质的影响、蠕变及松弛概念”,从科技发展及工程要求看,加上为妥。与强度(广义)有关的材料知识(除金属外还应包括塑料等高聚物材料),除材料科学系学生外,其他的学生知道得过少。疲劳破坏与持久极限的概念,宜在“拉伸与压缩”一章的材料机械性质中先简单地介绍,特别是对机械、航空等类专业的学生。这是从该内容应有的地位及教学效果两方面考虑而言。

三、双语教材的选取

我国的材料力学教材内容主要沿袭苏联教材,其特点是偏重于理论、数学的严格性和系统性,内容深、广、宽,这种类型的教材为我国的工业化培养了众多基础扎实、思路缜密的科技人才,这个好处不能丢掉,但在这个基础上,也可以了解一下欧美和日本的教程特点,为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提供一点借鉴。

英美教材总的基本特点是,强调应力和应变分析、变形和变形能计算;注意加强基本理论,扩大知识面;也重视计算技能的训练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由于英美国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所以教材在选材和讲法上有较大灵活性。英美教材有些内容偏多偏深,这便于对程度较好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由于教材风格不同和讲法多样,对教师的教学很有参考价值。英美教材所存在的问题是,多数教材不如我国和苏联教材那样细致严密,而往往只侧重公式的应用,这对于学生学好基本理论是不利的。有些内容偏少或甚至没有,如“强度理论”“交变应力”等内容,在各教材中差别很大。此外,英美教材中不提出构件强度条件和强度计算,未引用不等式,这对学生掌握构件强度计算的方法是不利的。

日本材料力学教材类型多样,各具特色。有的教材内容深而全,要求高,篇幅大;有的教材短小精悍,重点突出,以不同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路;有的教材将科技史料引入其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书本知识,而且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有的教材经济观念较强,始终贯彻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样一条主线。另外,日本教材还有一些特点:如言简意赅、颇有新意、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习题和题解方法极为丰富、图文并茂,简明直观、通俗易懂方面有独到之处。总之,选择外文教材需要在中文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学生的特点,由教师来指定做到行之有效。

四、对教师的要求

双语教学中,教师是最直接、具体的实施者和组织者,高素质的双语教师是推进双语教学的决定因素[6-7]。目前学校可实施英语教学的教师比例还很低,这与当前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不相适应[8]。双语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从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知识教学和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双语教学的特点[9]。教师讲课时要合理充分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如用图片、多媒体等介绍材料力学与著名大型工程的关系[10],将深奥的原理用易理解的动画形式展示出来。可通过对比、问题、案例、调研、写作训练、激励思考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学可使用逐渐递进的方式来推进[11],也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12]。在学习基本理论的过程中,可适当布置一些中外文结合的侧重于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的习题让学生钻研和对比[13-14]。

五、电算和双语教学结合

目前,计算机语言基本是英语或其缩略词,双语授课可以促进学生提高解决材料力学问题的编程计算能力。随着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和优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不断涌现以及社会对工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教育部门对材料力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索在有限学时内更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模式势在必行。因此,引入计算机进行材料力学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是培养大学本科生具备创新与实践能力、建设一流学科、加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要求。

国语学习材料篇(6)

一、课堂语用教学的困境

课堂是我国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最集中的场所。但长期以来,传统课堂教学单纯以传授和培养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PPP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用作语言输入材料的基本上都是纸质课本,也有部分教师会采用一些视听资料,但其目的则是用于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这些纸质课本,对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学习目标语的语言学习者而言,课本不能提供可靠的语用输入,不能够提供给他们足够的、恰当的元语用知识,有些甚至还会误导学生,形成一些有违于本族语者语用原则的语用意识。此外,国内课堂教学中的英语教师绝大多数是非目标语本族语者,这对语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来说,是极为不利的。由于传授语用知识需要教师本人对目标语语用知识具有相当的敏感性,而这种敏感性是非本族语者不太可能拥有的。这就意味着,他们无法享有目标语本族语者所特有的母语直觉。更不能用那种目标语本族语者对母语的直觉来引导学生学习目标语语用知识。因此,不论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目标语是多么的准确与流利,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都没有太大作用。

二、课堂语用教学的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从事语用教学可教性研究中所采用的语用输入材料大致有三种类型,分别为纸质材料、音频材料和影视素材。纸质材料主要包括课本、研究人员自行整编的讲义及在教师口头讲授下学生所记的课堂笔记。音频材料则主要是指磁带和录音材料。影视素材主要是指原版英语电影的剪辑短片。

在纸质材料和音频材料的操作中,一般是给学生列出一些有用的词组或句式供他们练习如何表达某种言语行为。然而,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它以一种相当明确的方式呈现出这种原本是很微妙的,且更多时候是间接的言语行为,同时忽略了语用理论中最为根本的一个因素――语境。这种静态地列出一些与某一言语行为有关的或可能有关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做法,不能充分地展示出某一言语行为在一个具体的情景语境中是如何受动态语境参数(如社会权势、社会距离、强度等)的制约,更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在选择某一语言表达形式来表达某个言语行为时应受语境参数制约的微妙性。

三、以影视素材作为课堂语用输入

国外学者早就提出采用影视素材作为外语语用课堂教学的材料这一观点,并对如何运用这类素材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然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运用较滞后。相对纸质材料和音频材料而言,影视素材不仅能提供给外语学习者听觉与视觉双通道语言输入,带动学生全身心的兴趣,最重要的是,它能展现出某一个情境语境下的语用参数,突出了语境动态性的特点。

当然,影视素材中的影视语言并非完全具有真实性,它本身也是根据剧本而编辑过的言语。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最为接近现实环境中的语言语料。所以,以影视语言作为课堂语用教学的参照基准,不仅仅能展现在某一具体情景中的语用参数的制约下,说话人为实现某一言语行为而选取的某一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的策略,还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动态语境,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境敏感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培养与发展其语用能力。况且,影视素材使这种原本具有一次性的动态语境具有可重复性,让学生可以就某一个具体的动态语境反复观察,细心体会。此外,语言能力本身是一种存在于语言运用者脑中的抽象知识,我们只有通过观察人们的语言行为才能了解到他们所拥有的语言能力。因此,外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大量地观察本族语者的语用行为来培养他们的语用敏感性来发展语用能力。

国语学习材料篇(7)

由于语料库是建立在最真实的语言资料的基础上,所以具有真实客观,可证的特征。将语料库引入英语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被动状态,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充当引导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大量真实语料的检索与分析来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语料库将大量真实的语料和实例展现给学习者,直接真实。这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接触语料,并利用语境获取语义和总结规律。语料库的加入还可以使自主性学习模式得到更好的实现,学生们对语料库的检索与分析都属于自主性的学习,教师只需要做必要的指导与监督。

语料库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料库语言学可以应用于外语教学的三个方面:教学大纲的设计、教材的选择和编写、课堂教学活动。

1.教学大纲设计

频率分布和语域信息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课程计划的选择和制订。在制定大纲之前,教师可以进行与某一具体课堂教学有关的语料库分析,确定哪些语言项目是与目标语域相关的,从而制订出符合实际课堂教学要求的教学大纲。

2.教材的选择和编写

一本好的教材是成功教学的关键。以词汇的选择和编写为例,现行大纲对于不同年级学生词汇的掌握有明确规定。那么想要学生掌握足够的词汇就需要在教材的编写上有合理安排。教材必须要覆盖全部的大纲词汇。有足够覆盖率的同时,教材还要保证单词在合理的间隔后有足够的重复率,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真正的学会并记住单词。而这些安排都可以借助语料库的相关软件来实现。同时,通过语料库的帮助,教材编写者可以创造以真实例子为基础的练习,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发现语言运用的真实特点的机会。

3.课堂教学活动

国语学习材料篇(8)

作为语际语语用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语用习得和语用发展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丰硕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Rose & Kasper(2001)的《语言教学中的语用问题》(Pragmatics in LanguageTeaching),Kasper&Rose(2002)的《第二语言的语用发展》Pragmatic Deveoopmentin a Second Language)和Bardovi-Harlig&Mahan-Tayoor(2003)《教语用》(TeachingPragmatics)。《语言教学中的语用问题》主要关注的是语用能力的教与学以及测试评估。《第二语言的语用发展》从理论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重点阐释二语语用习得与语用能力的发展的系统研究。《教语用》则是一本专门语用教学案例论文集,它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课堂上来教语用。除此之外,国际上还有众多语用学者(如Martinez-Flor etal.(2003),Crandall & Basturkmen(2004),Edwards & Csizer(2004),A0con(2005),Kasper&Roever(2005),Rose(2005)等)对语用教学和语用习得与发展纷纷展开研究。

然而,相对国外丰硕的研究成果来说,国内也有众多学者(如杨素珍(1995)、刘绍忠(1997)、杨文秀(2002)、叶邵宁,滕巧云(2003)、刘思(2004)、刘润清,刘思(2005)、戴炜栋(2005a,2005b)、冉永平(2005,2006)、鲁苓(2006)、刘建达(2006a,2006b)、李然,刘思(2006)等)从理论上论证了语用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来培养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但真正对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教语用的研究尚不多见。虽然有部分语用教学实验研究,但他们更多是为了验证语用能力的可教性(胡美馨(2004)、江晓红(2005)、赵玉荣(2005)、张雪梅(2006)、施彩虹(2006)、朱炼红(2006)、王秀容(2006)、陆曼(2007)、刘开颜(2007)、刘萍(2007)、竹旭锋(2007)、谢媛媛(2007)、赵永彬,张冬钦(2008)、段玲P(2008)。而真正意思上的探讨如何在外语课堂环境下来教授语用知识的研究还很罕见,更不用说专门讨论语用课堂教学环境中采用什么语言素材作为语用输入的研究了。因此,本文仅仅探讨外语课堂教学中什么样的语言素材可用作语用课堂教学这一内容,即从语用课堂教学的一个方面来回答“如何组织与安排课堂教学才能最有效地促进语言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Kasper&Rose.2002:309),以期能为我国英语语用课堂教学及语用教材的开发提供参考。

1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语用输入

为便于系统分析课堂上可能提供给学生的用输入,作者将现行英语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分为传统课堂教学和语用课堂教学两种。传统课堂教学是指那些以传授目标语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听、说、写和译)为目标的PPP(讲授(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输出(production))式课堂教学(束定芳,2006)。鉴于我国语用课堂教学研究的现状,语用课堂教学则指那些为了验证语用能力的可教性而进行的教学实验研究。

课本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用作语言输入材料的基本上都是纸质课本。有部分教师会采用一些视听资料,其目的则是用于培养学生的听力。而就这些纸质课本来看,Bardovi-Harlig(1996,2001)认为,对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学习目标语的语言学习者而言,课本不能提供可靠的语用输入,不能够提供给他们足够的、恰当的元语用知识,有些甚至还会误导学生,形成一些有违于本族语者语用原则的语用意识。国内学者吴格奇(2004)对比分析了英语本族语人士编写和中国人编写的教材中的“打招呼”这一言语事件,结果表明中国人所编教材中存在大量的语用失误。胡美馨(2007)从培养语用意识的角度分析了浙江省高校英语专业采用较多的某综合英语教程,认为虽然该教材提供了部分言语行为知识,但却没有给出教材使用者所期望提供的相关言语行为语用特征和原则方面的信息。

教师

中国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绝大多数还是非目标语本族语者(束定芳,2006),这对语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来说,这是极为不利的。由于传授语用知识需要教师本人对目标语语用知识具有相当的敏感性,而这种敏感性是非本族语者不太可能拥有。这就意味着,他们就无法享有目标语本族语者所特有的母语直觉,更不能用那种目标语本族语者对母语的直觉来引导学生学习目标语语用知识(Rose,1994)。因此,不论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目标语是多么地准确与流利,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都没有太大作用。另一方面,在课堂环境下,师生这一典型的不平等的权势关系,使教师课堂上的目标语的运用不能作为学生学习目标语语用知识的参照。再加上国内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下,几乎一切都以教师为中心,致使学生未能拥有其应有的实践机会。况且,就算能有机会让学生之间进行一些为操练目标语的活动,由于学生们全都是非目标语本族语者,因此,这种非本族语者之间的目标语操练活动也是不能作为可靠的语用输入。

教学模式

相对于ESL环境下有着大量的真实语言环境的语言学习者来说,在EFL环境中学习英语,课堂教学很可能是学生学习英语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语言输入场所。然而,在国内,恰恰就在这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语言输入场所,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PPP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则受应试效应影响仅限于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语法与词汇)(束定芳,2006)。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教师们本身很可能就缺乏语用意识,根本就不知道要传授给学生语用知识,另一方面,即使部分教师有了这种语用意识,但由于他们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些语法词汇知识,也就不太可能提供给学生们相关的语用知识。

2 影视素材作为语用输入

鉴于国内语用课堂教学尚处起步阶段,相关语用课堂教学研究尚不多,我们将就现 有的少数用来检验语用能力可教性的实验教学研究中所采用的语用输入材料作一简介并分析其所呈现的总体趋势。

在现有的语用实验教学中,用作课堂教学语用输入的材料大致包括三种类型,分别为纸质材料、音频材料和影视素材。纸质材料主要包括课本、研究人员自行整编的讲义及在教师口头讲授下学生所记的课堂笔记,如胡美馨(2004)、江晓红(2005)、张雪梅(2006)、施彩虹(2006)、陆曼(2007)、赵永彬,张冬钦(2008)。音频材料则主要是指磁带和录音材料,如段玲P(2008)。影视素材主要是指原版英语电影的剪辑短片,如赵五荣(2005)、朱炼红(2006)、王秀容(2006)、刘开颜(2007)、刘萍(2007)。另外还有两项语用教学实验研究采用多种类型资料相结合。竹旭锋(2007)采用了三种类型资料作为“建议”言语行为语用教学实验中的语用输入材料,分别为影视剪辑,真实环境中的对话文本,两位本族语者所写的邮件。谢媛嫒(2007)采用了虞苏美主编的《新编商务英语一精读)教材中的Function and Structure这部分内容,以及让受试观看四集《走遍美国》的方式作为其语用课堂教学实验时语用输入材料。

就纸质材料和音频材料来看,在这些实验教学研究中,一般性的处理方法是给学生列出一些有用的词组或句式供他们练习如何表达某种言语行为。事实上,这样教语用的做法有待商榷。一方面,它以一种相当明确的方式呈现出这种原本是很微妙的且更多的时候是间接的言语行为。另一方面,采用这种形式来教语用通常都忽略了语用理论中最为根本的一个因素――语境,而语境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动态性。因此,这种明确地静态地列出一些与某一言语行为有关的或可能的语言表达形式(如词汇、句型、套语等)的做法,不能充分地展示出某一言语行为在一个具体的情境语境中是如何受动态语境参数(如社会权势、社会距离、强度等)制约,更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在选择某一语言表达形式来表达某个言语行为时应受语境参数制约的微妙性。

Ellis(1994)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恰当的语用输入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提供给学生用作语用输入的材料如果在量上不够的话,或是质上不恰当的话,那就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无作用可言,甚至还可能如Bardovi-Harlig(1996,2001)所言的那样,误导学生形成一些有违本族语者语用原则的语用意识。因此,我们认为,选取恰当的材作为外语教学课堂上用作语用输入是非常关键的。Rose(1994)很早就曾提出采用影视素材作为外语语用课堂教学的材料这一观点,并对如何运用这类素材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但直到最近五年,国内学者才开始试着用影视素材作为语用教学的输入材料(如赵玉荣(2005)、朱炼红(2006)、王秀容(2006)、刘开颜(2007)、刘萍(2007)、竹旭锋(2007)、谢媛嫒(2007))。相对于纸质材料和音频材料而言,影视素材不仅能提供给外语学习者听觉与视觉双通道语言输入,最重要的是,它能展现出某一个情境语境下的语用参数,突出了语境动态性的特点。这也正是Rose推崇影视素材作为语用输入的最主要原因。当然,影视素材中的影视语言并非完全具有真实性(authenticity),它本身也是根据剧本而编辑过的言语。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最为接近现实环境中的语言语料。

因此,我们认为,影视语言用作语用课堂教学的参照基准,它不仅仅能展现出在某一具体情景语境中说话人下受语境参数制约的条件下所采用的为实现某一言语行为而选取出某一恰当语言表达形式,还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动态语境以便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境敏感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培养与发展其语用能力。况且,影视素材使这种原本具有一次的动态语境具有可重复性,让学生可以就某一个具体的动态语境反复观察,细心体会。此外,语言能力(competence)本身是一种存在于语言运用者脑中的抽象知识,我们只有通过观察人们的语言行为(performante)才能了解到他们所拥有的语言能力。因此,外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大量地观察本族语者的语用行为(pragmaticperformanoe)来培养他们的语用敏感性,发展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

国语学习材料篇(9)

一、引言

3B 英语教学法是应英语素质教育改革大环境而生,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培养交际能力为方向的新兴教学法。随着近些年来出国热兴起,一些国外考试引起众多关注,如:雅思,托福等。相近层面多种语言材料共同输入的外语获得关是3B英语教学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同时强调语言材料以交际为目的,应具有情景真实性。而雅思考试,全称为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由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等机构联合策划,为考察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国际考试。因而本文提出设想,可否将雅思听力材料与高中英语听力相结合,使其成为“大教材”的一部分。

二、对3B英语教学法及雅思听力的阐述

1.对3B教学法的理解。3B 教学法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产物,因而3B英语教学法秉持“大学生,小教师”,“大课堂,小教室”,“大教材,小课本”。大学生(Big Students),大教室(Big Classes),大教材(Big Materials),简称3B(李冬梅,孙长顺)。其实3B教学法中“大与小”,笔者认为,可以理解为形容词化作动词使用,大,即使其大,也就是使突出,加强。小,即使其小,弱化,而不彰显,并不是全面皆无。

3B教学法认为,交际能力不是短时间,也不是凭借一本教科书,当然也不是凭借教师45分钟课堂教授而成的。而教师,课堂,课本,是作为英语学习的支撑点存在,就如亚里士多德所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教师、课堂、课本,就是作为支点存在与学生英语学习中,撬动学生极大的英语学习乐趣,主动获取全方位语言技能。“大教材”观,即 相近层面多种语言材料共同输入的外语获得观,其认为,外语的运用能力不是单凭一种精编课本所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多种语言材料共同输入,经过不断使用练习建构而成的(李冬梅,孙长顺)。本文落脚点即在“大教材”观,从而设想将雅思听力材料介入其中,作为大教材选材之一。

2.听力在语言学习中地位的理解。听力在语言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Rivers和Tmeperly,在交际中听说读写分别占据着45%,30%,16%,和9%的比重,听比重很大(王蔷,136)。其次,克拉申输入假说中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只有大量的有效输入,才会有输出的产生,即交际能力得产生。听与读作为语言输入,听具有重要作用。人类获得母语,也是从听说开始,后读写。因此在外语习得中,听力技能应受到重视。(魏立明,76)。再次3B教学法中,以“问当先”来解决交际困难,以问来打破交际障碍局面。问,即从听中得来。听即会,会即用。同时,问句中语音,语调也是由听到材料中模仿而来。听是最直接,最简易产生交际的方法。

3.对雅思听力的阐述。谈到雅思听力,首先是难度问题。随着出国热,国内很多高中都开设了国际合作办学,他们中大多都将雅思考试纳入了正常学习任务中,显然采用雅思听力中部分材料来补充高中生听力材料难度可以接受。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域”理论,略难与学生现实认知水平的材料,在一定指引下,可以达到略高认知层次,而获得认知发展。其次,雅思听力分为4个部分,常常称为Section1至4,难度逐级递增(section3与4,难度较大,本文不予讨论),其中section1部分是与学生亲身相关,贴近生活的场景对话,有图书馆借阅,有兼职面试,有购物就医,租房等场景,这些语言材料以对话形式展现,可以作为对话练习材料。

材料的易得及权威性。雅思考试常用真题《剑桥雅思》至2015年已更新至10本。除了《剑桥雅思1》为模拟题外,其他9册,每一册中有4套真题,仅以section1为例,则有36篇真实语境材料,这些足以贯穿各个生活场景。且这些听力材料,作为学习非商业之用可以在众多的英语学习网站获得。

可作为精听与泛听之用。雅思听力多数为母语国家英音朗读,同时加有少量澳音,美音等其他非母语国家发音。对于纯正英音或美音可以作为精听之用,学习语言知识,模仿发音,断句,语调等。而其他混合非母语发音,可以作为泛听之用,增加学生对语言大环境了解,增加语感。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当告知学生他们水平已经达到可以征服国外考试,可引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并鼓励有余力学生继续学习其余部分。雅思听力材料4部分逐级递增,助学生步步递增。引发学生学习动力,如果将来通过雅思考试,可以获得入学国外大学资格,当点点小梦想种植学生心田时,必将收获远大梦想。正如3B教学法中韩忠亮老师的“一勺水引无穷水”理论,激起学生兴趣,自主学习。

三、结论

基于大教材观理论,雅思听力材料具有真实语境,多为纯正母语发音,贴近生活各个层面,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易与原有语言,生活经历结合,有利于建构新的知识图示。然而,听力材料难得,具有情景交流,贴近生活,纯母语发音的材料更难得情况下,雅思听力有着天生优势。愿本文可为略解选材之难,供抛砖引玉之力。

参考文献:

国语学习材料篇(10)

一 真实材料的定义

Wilkins认为,真实材料是指那些“不是特意为外国学生编写或录制的材料,而本来就是为讲本国语言的人提供的材料”。Nunan也指出,“真实的材料是指实际交际活动的材料,而不是专门为语言教学准备的材料,如报纸、杂志、因特网上的文章、广告、通告、照片和图表;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访谈和节目介绍;电影、戏剧、歌曲和美术作品;英语原版教材,如历史、地理、自然常识教材”。虽然我国高等院校订购的外语教材里的一些材料也是选自英语国家的书籍或报纸杂志,但是为了教学目的进行简化和改写之后就不能称之为真实材料。

二 真实材料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1.真实材料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语习得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外语的学习动机分为融入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前者来源于对目的语文化本身的兴趣,而后者带有功用主义倾向,如为通过考试、找工作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实材料的内容真实而丰富,形式多样而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与时代的发展,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融入性动机,使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学习的内容变得深刻。这种对语言本身的内在动机和交际的外部动机的刺激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实践。

2.真实材料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

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都证实,要提高外语能力必须要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真实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暴露在真实语言中的机会,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真实语言材料含有大量的英语词汇,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扩大英语词汇量,并通过多次的阅读练习提高英文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丰富的真实材料,学生还可以快速、即时、多视野、多层次地获取目的语国家的真实信息,最终达到运用阅读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流的目的。

3.真实材料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真实情况

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具有重要作用。“当学生具有一定数量的词汇和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后,阻碍学生进行阅读的主要障碍就成为与特定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而不是语言本身。”而阅读教材关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内容单一,而且时效性较低,大多是简单的地名、人名或组织名介绍。真实材料包含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详细描述,真实而可信,时效性高而且易于接受。纪念馆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本国出版的人物传记、组织机构的网站介绍,都可以为学习者呈现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真实情况,如同生活在英语母语的语言环境,从而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理解错误。

三 真实材料应用于独立学院外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1.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1)在课外增加真实材料的阅读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与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进行较长时间的阅读真实材料的任务是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2013级英语专业一、二班共63名学生。其中英语一班31人为实验班,接受阅读真实材料的任务;英语二班32人为对照班,不增加课外真实材料的阅读量。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使用两套标准化阅读理解测试题(英语专业四级难度)与一套调查问卷。标准化阅读理解测试题用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测与后测。调查问卷为里克特量表,回答选择由非常同意(5分)、很同意(4分)、同意(3分)、很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1分)组成,用于了解实验班学生对本次将真实材料用于教学实验的态度与看法。定性研究为深度访谈,用于深入了解实验班学生的心理活动。

4.研究步骤

首先项目组在教学实验开始前使用一套标准化阅读理解测试题,用于测评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运用SPSS19.0对测试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T值的显著值均大于0.05,没有显著意义的差异,这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的成绩不相上下。项目组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期间,项目组每周都将通过互联网收集到的真实、新鲜的英语国家语言材料布置给实验班学生,要求学生阅读并做阅读报告,内容包括生词抄录、大意总结与思考评论。项目组对每个实验班学生的阅读报告都仔细审阅,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四个月实验期结束后,项目组使用难度相当的另一套标准化阅读理解测试题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再次进行测试。最后项目组将调查问卷分发到实验班,让学生完成问卷。问卷回收率100%。另外,项目组还随机抽取了部分实验班学生进行访谈。

5.研究结果

阅读理解测试结果分析。表1为两次测试的成绩对比。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前,两班成绩相差不大,说明两个班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当。实验后,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成绩,说明真实材料阅读任务对提高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及应试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表2为问卷调查的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总体来看,实验班学生对将真实材料应用于外语教学的做法持肯定态度(总平均分=3.88)。得分最高的是第一个陈述:“阅读真实材料对我的英语学习有帮助”(得分=4.14)。位列第二、第三位的是第五个陈述:“进行本次实验之前,我很少花时间阅读课外语言材料”(得分=4.06)与第六个陈述:“进行本次实验之后,我养成了阅读大量课外语言材料的习惯”(得分=4.02)。这些结果说明,大部分实验班学生认为大量阅读英语国家真实语言材料对自身的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在进行阅读真实材料的实验之前,很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仅仅满足于应付课本的阅读要求,很少阅读大量的课外语言材料。可喜的是,经过这次阅读真实材料的实验,学生亲身体验到了这样做的好处,把阅读课外语言材料作为一种习惯培养起来。

国语学习材料篇(11)

一、引言

听力在英语交际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传统听力教学中所采用语言材料主要为录音材料。这种语言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听力材料过于规范,语速相对较慢,导致有些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实际交往中无法和外国人正常交流,适应不了外国人的语速。所以本文将致力于研究电视新闻作品作为真实语料在听力教学中的输入研究,致力于改善学生在听力方面的现状,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下练习听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二、真实语料在听力课堂的相关研究

不同的研究者对真实语料的界定方法不一样。Geddes和White从两个方面给出定义。他认为真实语料应该具备两种特征,第一种是不适用于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生活思想交流的书面或口头语言;第二种是为语言教学专门设计,但又具备现实生活中交际所用语言的特征。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真实语料无论是为语言教学而专门设计的与否,都应该具备实际交际意义。Pauline Robinson提出在交际性英语教学中,真实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在英语教学中应使用真实语言材料。Ellis和Johnson把任何来自于现实世界的材料都界定为真实语料。他们认为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真实语料具有特殊的优势,它们包涵了学习者需要接触的以及需要学会表达的各种语言类型,比如不同的语言变体,语言的日常表达形式等等。

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主要采取的是经过编辑修改过的录音材料,这种语言材料对学习者的系统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它们语调单一,话题规范,书面表达比较普遍。这些材料很难实现帮助学生真正听懂现实生活中的英语日常交际的目标。真实语料作为教学材料应用到听力课堂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些语言活动发生在实际生活中,因此话题一般接近生活而有趣并实用,学习者的自信心也能在学会运用的过程中慢慢得以增强。此外,真实语料中的文化因素也是其重要优势。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与文化的习得紧密相连,而这些实际中发生的言语活动携带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对语言学习者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听力课堂上输入真实语料不仅能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甚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训练形式能使学习者将所学知识游刃有余的运用到现实的交际中。

三、电视新闻作品作为真实语料在听力教学中的有效性

1.电视新闻作品的特点。电视新闻作品之所以适合拿来当做课堂教学辅助材料是因为他有自己的特点。

其一,电视新闻有它的时效性,新闻时效性是指新闻报道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自新闻传播之日起,时效性就是衡量新闻价值的一个决定性标尺。但是新闻时效性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强调新闻是对最新,最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有的新闻会因为缺少确切的时间使人怀疑它的真实性,有的新闻由于丧失时效而完全失去了新闻的价值。就电视媒体而言,近年来,随着传输手段的进步,编播方式的变革,电视新闻在追求新闻实效方面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也使我们加深对它的了解。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也成就了它被我们使用的重要原因,因为它的翻译会比较接近时代的发展,自然就需要使用比较潮流的新词,热词等为学生与时代接轨提供有利条件。

其二,电视新闻作品有其趣味性,有些记者别出心裁,常常会以一些人们感兴趣的话语作为标题激发人们品读新闻的好奇心,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听这样的新闻对于他们的听力训练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其三是其指导性,我们利用电视新闻作品作为一种听力材料不仅可以锻炼和提高 我们的听力能力而且把信息传播与新闻作品的指导性有机的结合,这也是新闻指导性的重要体现,把最新的新闻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大家。

2.电视新闻作品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实际交流过程中的英语与传统的课本录音听力有很大的差异,将电视新闻作品这一重要的真实语料语言形式应用到听力课堂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教学效果。英语新闻作品内容新颖且有时代感,知识面涉及各个领域,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材,真实的电视新闻作品能帮助学生学到流行的词汇或语言表达方式,拓展语言知识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1)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对于新鲜事物都会比较好奇,电视新闻作品引入课堂可以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坐在课堂上便知天下事。英语新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高,一般采用较为浅显的词汇除个别专有名词,基于这一特点可以激发英语水平不高的同学积极参与课堂。此外,英语新闻不但实用性强,而且提供了真实语境。能学到地道的英语,规范的表达和用法。

(2)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英语新闻日常使用的词汇丰富,这是任何教材都无法与之媲美的。中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接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词汇,而这些词汇通常是学生所感兴趣的。新闻事件不是单一事件,它属于系列事件,所以这一连串的报道有些词汇的用词频率也会提升,这就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映象。这远远优于单纯的记单词,避免了学生记单词枯燥困难的现状。

(3)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英语新闻听力课更多的会要求学生多听,精听,反复跟读,模仿课堂上的材料。然后就是试着要求学生复述简单的新闻材料,依次递增难度. 坚持一段时间下来,不难发现学生在听力和口语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4)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该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反之就不能够很好的掌握该语言。英语新闻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因素,例如民族冲突,风土人情,恐怖事件等。教学内容会涉及英语文化知识。学生可以因此积累很多文化信息和国际知识,为跨文化交际作铺垫。

当然电视新闻作品在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不只有这些,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纠正不良的听力方法等。

四、电视新闻作品作为真实语料应用到听力教学的实践操作

1.电视新闻作品作为真实语料应用到听力教学中的实施。

(1)课前精选材料。挑选英语新闻材料非常重要,材料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选择材料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质量:网络资源虽然丰富,但是新闻材料的质量却良莠不齐。在选择材料时尽量去一些正规的网站比如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这些网站上的英语资料都是规范的英语表达,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理想输入材料。

内容:新闻题材内容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选择与生活有关的话题一方面更加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另一方面还比较通俗化,使学生更好的理解。

篇幅: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每次课安排英语新闻听力的时间可以控制在10分钟左右。如果篇幅太长不仅会影响课堂进度,对学生来讲篇幅过长也会增加学生听力的难度。

(2)课中高效利用。在合理选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内容的新闻材料的不同特点,灵活高效的设计课堂活动。可以根据材料的难易程度,篇幅长短,选取各式各样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单词填空法,训练口语法,训练发音法,听写法,设置问题法,翻译法等。反正不管运用什么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尽量多给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英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参与课堂。

(3)课后督促学习。课后老师可以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完成,老师可以提供正规的英语学习网站。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泛听和精听英语新闻。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完成一定的任务。比如听完要能复述出来或者在课堂上跟同学分享所听到的内容。另外,准备一本笔记本随时记录自己在听力中遇到的不懂的单词并反复背诵,老师要定期检查。

2.真实语料运用应遵循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在开始应用真实语料的课堂阶段,应该给学生一些较为容易的真实的电视新闻材料,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如生活影片、简短的讲座等。该阶段主要训练学生反复听音辩英,再过渡到较熟悉的一般性题材演讲和讲座。待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语言能力达到相应的水平后,再过渡到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辩论,如专题讲座和甚至专业课程。

(2)适度超载原则:在听力课堂中输入真实语料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语言能力,选择基本符合或者略伽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熟悉不同于英语书面文体的日常谈话文体的语言形式。

(3)多样化原则:真实语料运用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语言变体的多样化,既听标准的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也要大量接触其他的英语语言变体,这样才能适应将来实际的交际场合。

五、结语

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获取资料的途径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为人们的交际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要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真正的掌握了知识。电视新闻作品作为真实语料在听力教学中的输入有很大的优势。它在课堂中的应用使得语言学习的条件更加适合学习者的心理和认知的特点。现如今我们教学所使用的听力教材过于规范,导致学生在实际交往中交际能力较弱。然而电视新闻作品作为真实语料被用来作为课堂的辅助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且增强学生的听力能力。

如果真实语料能被引进课堂作为辅助材料,既可以事半倍又能够培养学生在实际交往中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电视新闻材料有其“声,像,图,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个特点将会给枯燥的课堂增添色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在电视新闻方面对真实语料的输入做了一定程度上的研究,但它的运用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在理解真实语料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的真实语料输入现状,提出将真实语料导入课堂的有效途径。希望真实语料能在不久的将来被运用到课堂中去,促进教学课堂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Erwin Tscirner.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the role of digital video[A].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2012:305-319.

[2]邱东林等.国外听力教学和研究前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熊婷婷.真实英语口语语料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4)

[4]孙本尧.新闻作品评析[M].新华出版社,1987.

[5]剑秋.新闻作品评析[M].新A出版社,1985.

[6]付承梅.真实语料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使用[J].黑龙江史,2013(9).

[7]李翔一.试论真实语料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3(8).

【基金项目】三明学院2015 校级、2016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编号:20161131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