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大全11篇

时间:2022-10-07 20:26:25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篇(1)

“十二五”以来,乡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持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扶贫开发取得了重大成就,乡1000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我乡是全县脱贫攻坚地区之一,还有1500名农村贫困人口,有3个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基数大,病残人口和老龄人口比例高,脱贫难度大,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全乡上下要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上来,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争创全省脱贫攻坚示范县争当全市脱贫攻坚排头兵的意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措施、超常规的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压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坚持把解决群众如期脱贫与产业建设结合起来,把扶贫开发摆上重要战略地位,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乡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总体目标

到2018年,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村全部“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巩固提升不返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三)脱贫标准及进度

执行国家统一扶贫标准,即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0年不变价2300元(按价格指数推算,2015年约为3300元,2016年约为3800元,2017年约为4500元,2018年约为5000元)。

按照全县脱贫攻坚计划,结合我乡实际状况,高标准、严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脱贫任务。全乡贫困人口脱贫计划为2016年脱贫320人、2017年脱贫480人、2018年脱贫600人(考虑返贫因素);确保3个贫困村2018年前全部摘帽;2019年攻坚扫尾;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四)基本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乡村书记抓扶贫,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富和堡垒作用。强化党委政府扶贫开发的主体责任,推动行业部门履行扶贫开发职责,强化协同协作,全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使脱贫更加有效、更可持续。

坚持统筹协调、相互促进。注重把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打好“组合拳”。全面实现“茶叶、核桃、中药材”协调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因人因地施策,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精准扶贫新路径,切实提高针对性、实效性。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生态扶贫新路子。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推动扶贫资源使用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使用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开发式扶贫,注重扶贫先扶智。在用好国家扶持政策的前提下,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按照“双向承诺三步走”的扶贫模式,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搞“大包大揽”,破除“等靠要”思想。

坚持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鼓励扶贫济困,促进共同富裕,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各行各业齐抓共管的氛围,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三、落实精准扶贫措施,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抓好精准识别,摸清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建立精准扶贫台帐,找准症结,靶向治疗,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扶贫计划,实施“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措施到户到人,加快推动精准脱贫。

一是通过发展生产和就业脱贫一批。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560人,通过支持发展产业和就业项目,落实扶贫措施,提升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人口,重点支持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带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具备职业技能的劳动力,重点加强转移就业指导和服务,支持劳务输出增收。对目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贫困人口,新毕业的“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未就业的),通过实用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发展就业创业项目。加强产业和就业扶贫机制创新,对于经营能力不足、缺少耕地资源、缺少资金的,通过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实施项目带动,利用扶贫资源入股,创新股份合作、集体经营、联户经营、委托管理、承包租赁等多元产业化扶贫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二是通过移民搬迁脱贫一批。立足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列入搬迁规划且有搬迁意愿的514人,结合土地整治、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采取集中或分散安置办法,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三是通过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一批。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262人,实施健康扶贫行动。逐步提高贫困人口的医保补助、门诊和住院治疗费用报销标准。实行大病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大病救助,帮助因病致贫的群众脱贫致富。

四是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

五是通过灾后重建帮扶一批。帮助因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受灾群众重建住房,对建不起房的特困户安排入住农村廉租房,保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子女上学、医疗保障等需求。同时积极推进教育扶贫,残疾人扶贫、金融扶贫工作。

四、采取过硬举措,深入推进“1+6”扶贫攻坚行动

一是强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实施“选优配强行动”,建强村党支部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按照“一好双强”标准,拓宽选任渠道,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选进村“两委”班子。善待严管驻村“第一书记”,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担当主力、组织动员、服务经营主体等作用。

二是强力推进巴山新居建设。结合十三五建设规划,整合移民搬迁和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坚持新建、改造、保护相结合,统筹实施巴山新居工程,鼓励群众向中心村和聚居点、产业基地聚集。到2020年,力争建好以四合村(即钟凤街道)为重点的3个聚居点,改造农村危旧房500户,并对已建成的苏家坪聚居点进行升级打造。

三是强力推进特色产业建设。围绕茶叶、核桃、中药材等产业规划,按照“巩固提升茶叶产业、稳步推进核桃产业、全力建设中药材产业”的产业发展布局,到2020年,全乡建设茶叶产业园3.5万亩(其中白茶1万亩),核桃1.5万亩,中药材1万亩。

四是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础配套和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发展,创新推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有硬化路、有安全饮用水、有优质电、有宽带网、有有线电视。到2020年,打通文家河村白茶基地印山坪村核桃产业园区向家坪村中药材基地产业发展环线路网建设7km,打通沟村白雪垭村断头路3km,;硬化向家坪村、罗张窝村村道路13.5km,新建苏家坪村四社赵家河桥1座,启动实施街道至苏家坪村赵家河约2km的防洪沟建设,完成方家湾水库、渔家湾水库的治理工程;确保全乡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到2018年,实现农村电网改造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加快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和资源共享,统筹有线、无线和卫星三种覆盖方式,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和宽带乡村建设。

五是强力推进公共服务配套。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维护、钟凤两所中心小学,强力办好苏家坪等10个村的农村幼儿园。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辍学。到2018年,改造学校危旧房500平方米,建设教师廉租房20套。健全乡、村卫生计生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到2018年,建成向家坪等3个贫困村的标准化卫生室,到2020年,完成乡卫生院和其他村的卫生室达标建设,达到每个村卫生室配备一台健康一体机,每千名农村居民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创建活动,到2018年,所有行政村建成1个标准化文化室。

六是强力推进农民素质提升。在县级相关单位建立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扶贫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作用,免费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政策咨询。力争每年培训职业技能人才500人次。到2020年,确保全乡有5名以上产业领头人,各村有2名以上致富带动人,每户有1名技术明白人。

七是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新优势,释放生态红利。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建立乡村垃圾处置长效机制。到2020年,全乡发展林果、林药、林物等林下经济6万亩;完成土地整理2万亩,新增耕地500亩;建成垃圾集中转运站5个,建成农村垃圾处理池32个。

五、健全机制,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一是落实领导脱贫帮扶责任。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落实帮扶责任,不脱贫不撒手,推动优势资源、主要力量向贫困村倾斜,带动全乡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主要领导挂包5个村,联系2户贫困户。班子成员挂包1个村,联系2至4户贫困户。

二是落实定点扶贫及驻村帮扶责任。实施“十名领导包村、百名干部包户、千名党员参与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十百千”帮扶工程,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全面覆盖。单位主要领导每季至少到扶贫点工作两次,推动工作落实,并选派3名以上人员组建驻村工作队,常年驻村开展帮扶。全体机关干部分户帮扶,驻村帮扶工作一定要见人、见事、见效,定点帮扶时限保持5年不变,对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扶贫点,要继续帮扶,结对关系保持到2020年。

三动员社会各界参与。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移,实现社会帮扶资源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联系贫困村和贫困户,倡导民营企业捐资扶贫,引导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助学助医、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

四是建立完善“双向承诺三步走”的激励机制。要让贫困户脱贫,就要突出扶思想、扶能力、扶产业,全面激发群众发展内生动力,树立自力更生意识,增强脱贫奔康信心。通过“双向承诺三步走”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明确干部帮扶职责,落实贫困户主体责任,避免了干部自唱自拉式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独角戏”,有效地将干部、群众拉在了一起,唱起了“二人转”。

五是建立完善金融扶贫机制。采取综合性措施,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一是成立由乡村干部、帮扶干部、信贷员、群众代表组成的风险管控小组,全面完善贫困户评级授信工作。帮扶干部帮助并引导贫困户选好发展项目,协调贷款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产品销售。二是持续推进金融支持农村平权改革,规范办理林权、农业特色产业所有权、生产基地用益特权等抵押担保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在产业带动持贫、解决闲置农户就业、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和辐射效应。

六是建立完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全面推行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强化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坚决查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违法违纪问题。全程对扶贫项目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扶贫资金用到最困难地区、最困难人口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要及时掌握实施精准扶贫的资金项目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项目资金监管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的全覆盖。推进扶贫开发领域反腐倡廉建设,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行为。

七是建立完善脱贫攻坚考核机制。按照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围绕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定期开展综合考评,大幅度提高脱贫攻坚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中的权重。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经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后通报全乡,作为支部、村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评价、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

六、加强组织领导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篇(2)

一、准确把握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深刻内涵,瞄准脱贫攻坚的重点人群和重点任务,精准对接金融需求,精准完善支持措施,精准强化工作质量和效率,扎实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坚持精准支持与整体带动结合,坚持金融政策与扶贫政策协调,坚持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统筹,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根基,全力推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努力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都能按需求便捷获得贷款,让每一个需要金融服务的贫困人口都能便捷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为实现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撑。

 

二、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多元化融资需求

 

(二)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发展规划,找准金融支持的切入点。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加强与各地发展改革、扶贫、财政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及时掌握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规划信息。指导金融机构认真梳理精准扶贫项目金融服务需求清单,准确掌握项目安排、投资规模、资金来源、时间进度等信息,为精准支持脱贫攻坚奠定基础。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对接扶贫部门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基本生产、生活信息和金融服务需求信息,建立包括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劳动技能、资产构成、生产生活、就业就学状况、金融需求等内容的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实行“一户一档”。

 

(三)精准对接特色产业金融服务需求,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各金融机构要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积极支持能吸收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绿色生态种养业、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森林草原旅游、休闲农业、传统手工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对接特色农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园区的金融需求,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健全和完善扶贫金融服务主办行制度,支持带动贫困人口致富成效明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订单、仓单质押等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稳妥推进试点地区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农村产权融资业务,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加大特色产业信贷投入。

 

(四)精准对接贫困人口就业就学金融服务需求,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支持。积极采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担保公司担保、农户联保等多种增信措施,缓解贫困人口信贷融资缺乏有效抵押担保资产问题。针对贫困户种养殖业的资金需求特点,灵活确定贷款期限,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有针对性改进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管好用好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就业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创业就业。扎实开展助学贷款业务,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就学资金困难。

 

(五)精准对接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服务需求,支持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筹措信贷资金,按照保本或微利的原则发放低成本、长期的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中央财政给予90%的贷款贴息。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强信贷管理,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做好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对接。同时,严格贷款用途,确保贷款支持对象精准、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并定期向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报送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发放等情况。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合作性金融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对安置区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参与后续产业发展的支持。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加强辖内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监测统计和考核评估,指导督促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放贷款。

 

(六)精准对接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等领域金融服务需求,夯实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充分利用信贷、债券、基金、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工具,支持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生态环境建设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创新贷款抵质押方式,支持农村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等民生工程建设。健全和完善区域信贷政策,在信贷资源配置、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信贷管理权限设置等方面,对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给予倾斜。对有稳定还款来源的扶贫项目,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可依法依规发放过桥贷款,有效撬动商业性信贷资金投入。

 

三、大力推进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发展

 

(七)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推动支付服务进村入户。加强贫困地区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结算账户、支付工具、支付清算网络的应用,提升贫困地区基本金融服务水平。加强政策扶持,巩固助农取款服务在贫困地区乡村的覆盖面,提高使用率,便利农民足不出村办理取款、转账汇款、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支持贫困地区助农取款服务点与农村电商服务点相互依托建设,促进服务点资源高效利用。鼓励探索利用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方式开发贫困地区支付服务市场,填补其基础金融服务空白。在农民工输出省份,支持拓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受理金融机构范围。

 

(八)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信用与信贷联动。探索农户基础信用信息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的共享和对接,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致富带头人、金融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贫困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等级评定制度,探索建立针对贫困户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电子信用档案。深入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与创建,鼓励发放无抵押免担保的扶贫贴息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

 

(九)重视金融知识普及,强化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金融欺诈、非法集资、制售使用假币等非法金融活动,保障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畅通消费者投诉的处理渠道,完善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优化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公平、公开共享现代金融服务的环境。根据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在贫困地区深入实施农村金融教育“金惠工程”,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四、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助推脱贫攻坚主体作用

 

(十)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发挥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加快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管理使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防范信贷风险。“扶贫金融事业部”业务符合条件的,可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经营成本,加大对扶贫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十一)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完善商业性金融综合服务。大中型商业银行要稳定和优化县域基层网点设置,保持贫困地区现有网点基本稳定并力争有所增加。鼓励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委托贷款、批发贷款等方式向贫困县(市、区)增加有效信贷投放。中国农业银行要继续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强化县级事业部经营能力。鼓励和支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要进一步延伸服务网络,强化县以下机构网点功能建设,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各金融机构要加大系统内信贷资源调剂力度,从资金调度、授信审批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有效支持。鼓励实行总、分行直贷、单列信贷计划等多种方式,针对贫困地区实际需求,改进贷款营销模式,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十二)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市场定位,完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要依托网点多,覆盖广的优势,继续发挥好农村金融服务主力的作用。在稳定县域法人地位、坚持服务“三农”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提高资本实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服务职能。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在贫困地区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建立正向激励机制,鼓励开展面向“三农”的差异化、特色化服务。支持在贫困地区稳妥规范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

 

(十三)加强融资辅导和培育,拓宽贫困地区企业融资渠道。支持、鼓励和引导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业务覆盖面。加强对贫困地区企业的上市辅导培育和孵化力度,根据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完善上市企业后备库,帮助更多企业通过主板、创业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进行融资。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通过增发、配股,发行公司债、可转债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来源。支持期货交易所研究上市具有中西部贫困地区特色的期货产品,引导中西部贫困地区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项目收益票据、区域集优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

 

(十四)创新发展精准扶贫保险产品和服务,扩大贫困地区农业保险覆盖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保险服务体系。扩大农业保险密度和深度,通过财政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支持贫困地区开展特色农产品价格保险,有条件的地方可给予一定保费补贴。改进和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为贫困户融资提供增信支持。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针对贫困农户的保险保障体系,全面推进贫困地区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险业务,缓解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灾返贫问题。

 

(十五)引入新兴金融业态支持精准扶贫,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贫困地区金融机构建设创新型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网络基金销售和网络消费金融等业务;支持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设立互联网支付机构;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引入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精准扶贫。

 

五、完善精准扶贫金融支持保障措施

 

(十六)设立扶贫再贷款,发挥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设立扶贫再贷款,利率在正常支农再贷款利率基础上下调1个百分点,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切实降低贫困地区涉农贷款利率水平。合理确定扶贫再贷款使用期限,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脱贫攻坚提供较长期资金来源。使用扶贫再贷款的金融机构要建立台账,加强精准管理,确保信贷投放在数量、用途、利率等方面符合扶贫再贷款管理要求。加大再贴现支持力度,引导贫困地区金融机构扩大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改进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促进县域信贷资金投入。

 

(十七)加强金融与财税政策协调配合,引导金融资源倾斜配置。有效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金融资源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继续落实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政策,健全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贫困地区。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扶贫贴息贷款、民贸民品贴息贷款等管理机制,增强政策精准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贫困地区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担保基金,专项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以及带动贫困人口就业的各类扶贫经济组织贷款风险补偿。支持各级政府建立扶贫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扶贫。支持贫困地区设立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融资担保机构通过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积极提供精准扶贫融资担保。金融机构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的支持力度,鼓励采取定向承销等方式参与债务置换,稳步化解贫困地区政府债务风险。各地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银监局要加强对金融机构指导,推动地方债承销发行工作顺利开展。

 

(十八)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优化银行机构考核指标。推行和落实信贷尽职免责制度,根据贫困地区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成本和核销等具体情况,对不良贷款比率实行差异化考核,适当提高贫困地区不良贷款容忍度。在有效保护股东利益的前提下,提高金融机构呆坏账核销效率。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对贫困地区符合政策规定的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适用相对较低的风险权重。

 

六、持续完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机制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民银行、银监、证监、保监、发展改革、扶贫、财政、金融机构等参与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联动机制,加强政策互动、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切实发挥人民银行各级行在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的组织引导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开展金融扶贫示范区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的作用,提升片区脱贫攻坚金融服务水平。

 

(二十)完善精准统计,强化监测机制。人民银行总行及时出台脱贫攻坚金融服务专项统计监测制度,从片区、县(市、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各层次,完善涵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效果、信贷投放、信贷产品、利率和基础金融服务信息的监测体系,及时动态跟踪监测各地、各金融机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情况,为政策实施效果监测评估提供数据支撑。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各金融机构要按政策要求,及时、准确报送脱贫攻坚金融服务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二十一)开展专项评估,强化政策导向。建立脱贫攻坚金融服务专项评估制度,定期对各地、各金融机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进展及成效进行评估考核。丰富评估结果运用方式,对评估结果进行通报,将对金融机构评估结果纳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综合评价框架内,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使用、银行间市场管理、新设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实施差异化金融监管等的重要依据,增强脱贫攻坚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篇(3)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站(室)所:

为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传导工作压力,增加脱贫攻坚工作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心,为打赢高质量脱贫摘帽攻坚战提供坚强保证,根据县委、县政府近期工作部署要求,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制定本意见。

第一条 本意见适用于全乡帮扶干部(含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常驻队员、乡干部、村干部)。

第二条 本意见所称追责问效,是指我乡承担精准脱贫工作任务的工作人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掌握扶贫业务知识不熟练,推进扶贫工作落实不力和帮扶工作纪律执行不到位,被中央、省、市、县、县级各部门督查检查以及交叉检查、考核反馈问题被通报,督导员及乡级发现问题,情况属实的,一个问题扣100元;省市县及乡级督查检查发现未在岗在位(含值班)的,一次扣100元,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按照县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进行问责。

第三条 乡扶贫办公室负责全乡脱贫攻坚的日常考核管理。

第四条 问责情形

(一)扶贫知识掌握

1.帮扶干部每月精准扶贫业务知识考试得分纳入考核。每周考试平均分乘以考核总分数,最终为扶贫津贴发放比例。帮扶干部扶贫业务知识考试缺考或成绩在80分(含80分)以下,首次罚扣100元;补考后仍在80分以下,罚扣150元。

2.乡帮扶干部工作考核总分数100分,分为四个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合格(70-79分)、基本合格(70分以下),优秀率不超过60%,最终得分(四舍五入)分为三部分:驻村领导打分占比60%、村书记打分占比20%、第一书记打分占比20%,权重计分。最终结果在测评打分基础上经综合研判后确定。评分结果予以公示,并与帮扶补贴工资挂钩,考评优秀发放100%,良好80%,合格70%,基本合格60%。

3.帮扶干部被抽查或访谈,首次回答问题较差被通报的罚扣50元,差的罚扣100元;第2次回答问题较差被通报的罚扣200元,差的罚扣300元。

(二)落实扶贫工作

1.结对帮扶对象在实地抽查中,被发现扶贫政策应享未享、“两卡一证”未上墙、“五净一规范”未达标和满意度不高等问题被通报的,对帮扶干部首次罚扣100元;第2次罚扣200元。

2.帮扶对象存在错评、错退、漏评问题,且不能佐证已向村、乡组织按规定程序、方式提出异议的,对结对帮扶干部罚扣本年度所有扶贫补贴工资,并视情节进行组织处理,年终考核为不合格或不称职等次。

3.帮扶对象存在“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未及时上报、未移交或者不能佐证已向村、乡组织按规定程序、方式提出异议,对于乡乡以上被通报的,对结对帮扶干部罚扣本年度所有扶贫补贴工资工资,并视情节进行组织处理,年终考核为不合格或不称职等次。

4.由于我乡帮扶干部工作不力的原因导致在脱贫验收中出现重大问题,影响高质量脱贫的,对结对帮扶干部罚扣本年度所有绩效奖励工资,并视情节进行组织处理,年终考核为不合格或不称职等次。

5.我乡帮扶干部严格对照县“结对帮扶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并严防“十不",若在中央、省、市、县等各类检查中发现存在“十不”的情形的,对结对帮扶干部罚扣本年度所有扶贫补贴工资,并视情节进行组织处理,年终考核为不合格或不称职等次。

(三)执行工作纪律

1.驻村领导负责组织、督促、统筹协调本村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帮扶工作,帮扶干部必须服从驻村领导的管理。帮扶干部执行工作纪律被乡乡以上通报的,首次罚扣100元;第2次罚扣150元,并由驻村领导对帮扶干部开展提醒谈话。

2.帮扶干部必须服从驻村领导安排入户帮扶,不得请假。一天以上必须书面向驻村领导请假,并报所在村部备案。首次不到岗罚扣50元;第2次不到岗罚扣100元;第3次以上乡帮扶干部罚扣当月扶贫补贴工资,村干部扣除当月绩效工资,并视情节进行组织处理。

3.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篇(4)

以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领域为突破口

《实施意见》要求,要按照区别对待、精准施策的原则,以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带动老区全面振兴发展。

要以支持有贫困人口的老区镇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加快老区小康建设进程。把有贫困人口的老区镇作为老区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民生政策向贫困老区优先覆盖,重大项目向贫困老区优先布局,尽快增强贫困老区发展内生动力。

同时,要以扶持老区镇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增进老区人民福祉。以老区镇内建档立卡的98.3万贫困人口为重点对象,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老区人民与全省人民一道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实施意见》还指出,要以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围绕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全面推动老区开发开放。要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选准主攻方向精准发力,结合老区特色资源、区位优势、气候环境,因地制宜推进老区发展特色产业。

2018年底基本实现老区贫困村通客车

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实施意见》指出,要继续加快深茂铁路、广梅汕铁路龙湖南至汕头段增建二线(含厦深铁路联络线)、梅州至潮汕客专等项目建设。要完善城乡交通运输网络和设施建设,加快老区乡镇客运站场建设,提高老区行政村班车通达率,2018年底基本实现老区贫困村通客车。

在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实施意见》强调,重点支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老^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力争2018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加大老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项目支持力度,统筹推进中小型灌区改造、农村中型及重点小型机电排灌以及“五小水利工程”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实施意见》还指出,要支持老区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宽带乡村”工程,加大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2020年“一村一站”规范化建设达到100%

我省将从加快改善老区办学条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基层文化发展等方面入手,全力促进老区民生改善,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实施意见》提出,要尽快补齐老区教育短板,增加公共教育资源配置,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确保老区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实施“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招募山区志愿者面向老区中小学生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并形成志愿服务老区长效机制。

在医疗卫生方面,加强老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实施“广东省医疗卫生强基创优”行动计划,重点提升老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到2017年,全面完成老区乡镇卫生院改造建设任务,“一镇一院”标准建设达到100%;2020年,“一村一站”规范化建设达到100%,每个乡镇卫生院各配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实现老区群众常见病不出镇。

另外,《实施意见》还对保护老区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美丽乡村提出了明确要求。如要求老区在2018年年底前基本建成老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求老区实施改水改厕、雨污分流工程,推进人畜分离治理,全面建立村庄保洁制度。要求大力开展老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到2018年80%以上老区自然村完成综合整治任务。

高度重视老区开发建设工作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把加快老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把扶持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积极整合各级财力和各类资源,推动老区加快发展。

加强对各地老区建设促进会的指导,给予必要的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加大对老区转移支付力度,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进一步向贫困老区倾斜,省实施十件民生实事的项目和资金适当向老区倾斜。老区转移支付资金专项用于加强老区专门事务工作和改善老区民生,不要求县级财政配套,不得为其他专项资金进行配套。资金重点支持革命老区加强革命遗址保护、革命纪念场馆、烈士陵园的建设和改造,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和乡村道路、饮水安全等设施建设维护等事务。

加强规划引导和重大项目建设

加快落实老区已纳入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的重大项目和政策。推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向老区安排。建立老区重大项目审批核准绿色通道。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老区建设项目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基金、国家和省有关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对于欠发达革命老区上报的潜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按规定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省PPP项目库管理。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由省有关部门会同有关市政府编制支持海陆丰等欠发达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实施方案。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延长农业产业链,让农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支持老区特色农产品品种保护、选育和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广适用新品种、新技术,打造供港和供珠三角肉菜果生产基地。充分挖掘老区山林资源,支持老区积极发展木本油料、特色经济林产业和林下经济,扶持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业。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扶持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县、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加大培育辐射带动力强的林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连片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步形成县城或区域农业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鼓励大型零售超市与老区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老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加大对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的支持力度。

发展红色文化旅游

加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加大宣传力度,高起点扶持老区建设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线路,优先支持老区创建部级旅游景区。加强旅游品牌推介,着力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节庆活动。大力弘扬老区精神,选择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遗址作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党建教育基地,每年组织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青年学生参观学习,接受革命魍辰逃。加大革命遗址保护力度,对革命遗址、文物、史料、纪念馆、纪念碑等,加强抢救、整理、保护和维修工作。

加快改善老区办学条件

尽快补齐老区教育短板,增加公共教育资源配置,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布局,支持贫困老区加快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力量配备,确保老区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加大对老区支教力度,增加对口帮扶学校数量。实施“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招募山区志愿者面向老区中小学生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并形成志愿服务老区长效机制,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向老区倾斜,支持贫困老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办好一批中等、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和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计划,重点畅通老区农村学生就读渠道。逐步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加强规范化乡镇、村级幼儿园建设。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篇(5)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州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按照“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标准、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街接”三个并重,聚焦已脱贫户和特珠困难户,紧扣“基础条件薄弱、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户抗风险能力弱”等难点问题,建立健全稳定脱贫机制,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切实巩固好全县脱贫摘帽成果。

二、目标任务

紧盯内生动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短板,加强脱贫攻坚后续扶持。一是继续安排县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二是加强对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监管和公告公式。三是按照县级统筹,重点发力的原则,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确保扶贫资金精准使用到村到户,为脱贫成效巩固提升提供财力保障。四是为确保脱贫攻坚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据实足额保障脱贫攻坚专项工作经费。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县本级财力投入巩固脱贫成效。按照摘帽不摘责任,为扩大脱贫成果,巩固脱贫成效,2020年我县年初预算安排投入县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00万元,重点安排到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贫困村和能带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致富增收的产业发展项目上。

(二)继续加强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监管和公示。严格按照《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及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等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从资金流向、监管、效益发挥等方面规范资金使用。建立扶贫资金支出进度通报机制,严格按照《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通报考核暂行办法》考核资金支出进度,支出进度低的项目应向财政部门提交工作改进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支出进度。

做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公示公告。按照《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办法》要求,在每年的4月、8月制定《县2020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报省、州备案后,将整合方案及资金使用情况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告公式。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下达60日内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严格扶贫项目审批程序,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督促和监督,严把项目验收关,加大对扶贫项目的监督监管。

(三)做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各项工作。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和州财政局《关于做好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结合我县2020年22个着力部门精准脱贫方案及资金需求,全面清理扶贫、涉农资金来源,提出涉农统筹整合方案资金来源,协助县攻坚办和县扶贫开发局完成统筹整合方案的编制和报备工作。

(四)足额保障攻坚战略专项工作经费。为保障脱贫攻坚各项常规工作能顺利完成,及时足额保障脱贫攻坚专项工作经费。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篇(6)

   根据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和市委有关巡视整改工作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在听取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以及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同志间谈心谈话征求意见,对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联系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进行了认真自查和深刻剖析,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现对照检查如下:

   一、查摆出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通过同志间谈心谈话,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查摆出问题有2个:一是对于脱贫攻坚的扶贫政策认识还不够充分,了解还不够全面。生态脱贫工作开展以来,虽然我一直在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学习,在日常帮扶工作中,也尽可能去了解一些适合我的帮扶对象的扶贫政策,但是帮扶效果仍有限,究其原因,还是我在帮扶工作中,片面强调落实上级的政策,强调实用主义,对脱贫政策认识不够充分,了解不够全面。另一个问题是对贫困户关心不够,帮扶工作本是一项考验帮扶干部耐心细心、理想信念、群众情怀的工作,我在帮扶工作中,有时会产生一些烦躁情绪,尤其面对繁重工作压力时,会时有懈怠。分析原因,还是对帮扶工作信念不足,热心不够。

   对于这2个问题,我会及时整改到位。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表现

   (一)思想认识及学习方面

   一是深入学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还不够到位。有时忙于业务经常下乡,没有利用闲暇空余时间,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学习脱贫攻坚知识和各项扶贫政策,导致学习仅停留在表面上,粗浅浏览的多、深度钻研的少,没有完全做到融会贯通、入脑入心,没有完全掌握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的丰富内涵。

   二是贯彻落实脱贫政策还不够精准精细。脱贫政策涵盖了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 每一项都涉及贫困户切身利益,每一项都与贫困户生产生活脱贫息息相关。在具体工作中,因对脱贫攻坚工作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政策理解不够透彻,有时落实脱贫政策还不够迅速,在帮助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上还不够精准,落实政策不够及时。

   (二)攻坚责任方面

   我把主要精力放在帮扶市委安排的贫困户身上,对乡镇和村子的脱贫攻坚工作关心不多,有时候就是去的时候顺便了解一下,没有仔细深入研究,更没有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刻探讨,提出有意义的脱贫攻坚措施。

   同时,我对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性、严峻性认识不够到位,对存在突出问题思考研究的不够深入,还没有从深层次和从全局的高度看待脱贫攻坚工作,还没有切实担负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等问题。

   (三)工作措施方面

   创新举措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怎么安排怎么干,自己主动动脑思考不够,没有大胆创新工作思路、超前谋划工作,对更好做到扶智、扶志、扶德工作办法不多。

   (四)任务推进方面

   脱贫攻坚工作还不够扎实,工作质量需进一步提高,任务落实还不够到位,对贫困户关心还不够,我帮扶的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在他自己的努力下,生活上已经明显好转,但是在思想上及其他方面,我关心较少,该贫困户平时喜欢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喜欢热闹,我觉得这个与脱贫工作关系不大,一直抱着消极的态度,劝其尽量不要外出。

   (五)纪律作风方面

   在工作中不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在帮扶贫困户过程,强调每项工作都要留下“痕迹”,收集材料以及“扶贫工作日”等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对领导安排的任务照抄照搬,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思考的不够深,研究的不够透。

   三、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针对自己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从思想深处去改,从一件一件具体事去改,真改、实改,彻底改,把整改的成效体现到帮扶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讲话精神,坚定扶贫工作信念。

   以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为契机,我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在听取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对x提出的“五个扎实”要求,进一步提高对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性和严峻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充分了解掌握省市脱贫攻坚、生态脱贫精神,联系实际真正学、深入学,进一步提高对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上来。

   (二)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任务,真心实意帮扶贫困户。

   通过对总书记脱贫攻坚系列讲话的学习,我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必须带着感情,带着热情,带着责任才能搞好,对于贫困户,要做到生产上关心,经济上资助,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慰问。

   对于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扶贫扶志工作有待提升的问题,我将进一步学习和贯彻落实全省“扶志六法”和x市“6+6”扶贫扶志工作法,进一步加强宣传党的脱贫政策,加强对中省市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脱贫的决心以及出台的相关扶农惠农政策的宣传,使贫困户全面了解政策,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引导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转变贫困户“等、靠、要”的懒惰思想,下一阶段,我将帮助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扶贫措施,彻底消除其习惯贫困的思想,实现精神脱贫。

   (三)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针对脱贫攻坚工作中,注重走形式,不下真功夫的问题,我将进一步学习关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下一阶段,我将继续深入基层调研,充分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和生态脱贫政策落地情况,对存在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对于我所帮扶贫困户,我将切实解决该贫困户在生产生活、就医等方面实际困难,解决其后顾之忧。

   问题不解决不收兵、整改不到位不罢休,我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程序和保密纪律,切实按照整改措施完成整改工作。

   以上是我个人对照检查出来的问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对照检查得不够全面、深刻、还有对照检查不到位的地方,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我将虚心接受,认真加以整改。

   对领导班子的意见建议及对班子成员的批评意见

   一、对领导班子的意见建议

   1、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严峻性认识不足,建议以后将该项工作当做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常抓不懈。

   2、建议以后多组织几次集体学习,学习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大讲话,特别是总书记在听取中央专项巡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及在“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二、对班子成员的批评意见

   1、***同志

   建议继续加强脱贫攻坚相关内容的学习,继续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宣传力度。

   2、***同志

   建议在安排项目建设的时候,向贫困村适当倾斜,在贫困人口集中的地方,多安排一些资金投入,让林业资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于脱贫攻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根据县委县政府对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要求,结合自己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站位不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严,认识不足,自上而下的压力传导不到位。

   2、思想认识不到位,在打赢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认识不足,在长期作战中产生松懈厌战情绪,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得过且过、拖而不决。

   3、贫困户退出条件、程序宣传不到位,在实际的走访过程中,个别贫困户对自己退出的条件、程序不清楚。

   4、对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方法单一,措施不实。

   5、走访贫困户次数较少,与贫困户交谈次数较少,解决他们实际困难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宗旨意识有所弱化。工作中没有做到时刻把贫困户冷暖放在心上,主观上淡化了对贫困户的感情。深入实际,联系贫困户的时间少,尽管内心想为贫困户多做点事情,但在考虑工作时站在贫困户角度、体察贫困户的感受还不够,设身处地解决贫困户的困难做的还不够。

   2、缺乏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对脱贫工作热情有所减退,缺乏干劲,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学习有所放松,要求也有所降低。在思想上,自满松懈的想法多了。在工作中,考虑个人得失多,大局意识消减。得过且过、维持现状的想法多,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意识不强,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是缺乏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

   3、学习文件不够,思想上不够重视。平常除了脱贫攻坚,还有农业、林业、畜牧业、经济发展等工作,对脱贫攻坚重视程度不够,反思起来,还是没有把脱贫攻坚当做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研究安排不够,落实责任不够。

   4、脱贫攻坚政策了解不精准,宣传不到位。主要表现在部分政策只知道个大概,一遇到具体问题就要打电话,临时询问。导致贫困户对政策也不了解,有时只知道卡上多了一些钱,但问具体的就说不清。

   5、脱贫攻坚缺乏主动性,习惯于会议开了、要求提了、文件发了、材料报了日常业务工作,缺乏创新扶贫方式,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措施

   根据中省市最新脱贫攻坚精神,对存在问题认真反思、找准症结、突出重点、抓紧解决。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篇(7)

(二)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四项清单”。今年,我们针对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坚持问题导向,全面精准核查,全面开展补缺补差。一是更加精准地识别脱贫对象。动员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职工到村到户,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和村民代表会、公开公示评定的方式,逐组逐户对贫困户评定结果进行“回头看”,看程序是否到位、评定结果群众是否认可。对公示中群众提出异议的进行再核查,不符合条件的,取消贫困户资格,对没进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按程序调整进入。二是更加精细地分析致贫原因。针对部分贫困户信息登记表、扶贫手册填写不规范,致贫原因不明确等问题,统一印制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情况调查表,统一填写要求。动员干部职工逐户再走访、再核查,帮助贫困户算收入、支出账,精细分析贫困原因,完善贫困户基本信息,要求做到调查表、扶贫手册、电子录入三线合一,准确无误,一项不漏。经精准核查,全县3万户贫困户中,1.93万户家庭成员中因病致贫、0.41万户因残致贫,0.21万户因学致贫,文盲半文盲1.3万人,三是更加具体地确定脱贫措施。动员帮扶干部职工与贫困户一起分析家庭情况,共商脱贫大计,用足用活政策,按照脱贫措施十项“清单”,确定每一户贫困户的具体脱贫项目,使脱贫路径更加精准。经摸底,全县拟实施光伏脱贫13156户,种养业脱贫8018户,搬迁脱贫6169户,教育脱贫2666户,技能培训脱贫3388户,劳动就业脱贫5041户,医疗救助脱贫5402户,政府兜底脱贫10059户。四是建立精准脱贫大数据平台。携手中国移动公司,聘请__通迅集团安徽省分公司工程师为我县量身设计制作了精准脱贫大数据系统,将“互联网+”引入扶贫工作,设有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精准监管、大数据分析五大模块,将全县8.4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同时涉及全县16个部门就项目、资金监管以及

统计、查询、录入端口等问题与系统工程师进行全面对接,充分吸收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和相关的数据,建成后的大数据系统平台是内容详实、全面、动态、可维护、可分析的现代化信息平台,为全县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工作开展和实施监管的抓手。(三)创新实施金融撬动精准扶贫。一是对发展生产能力弱的贫困户,采取大户带动扶贫模式,按照每提供5万元贷款带动1户贫困户的标准,建立利益大户与贫困户的联结机制,支持贫困户参与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发展、劳务用工,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流转、补助资金注入等多种形式与专业大户股份合作,配股参股,按股分红,实现稳定增收脱贫。目前已经向102个经营主体发放7250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帮助带动1450户贫困户增收。二是对有一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行扶贫小额贷款帮助发展种养业,做到应贷尽贷。贷款上限为1万元,贷款期限为1到3年,扶贫资金全额贴息,同时配套贷款规模20%的无偿扶贫资金。用4年时间,帮助全县约2万户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发展一到两项特色产业,实现稳定、持续的产业脱贫。通过村级创福公司担保和帮扶干部确认脱贫项目,县农商银行拎包到村到户发放生产贷款,结合产业规划布局,让贫困户通过自我发展脱贫。目前,全县已摸底3524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项目10余类,全年计划贷款1亿元。

(四)大力实施集成式光伏扶贫。2016年,我们进一步探索光伏扶贫新模式,在全县23个乡镇选址集中建设了23处分布式贫困户光伏电站,建设总规模15兆瓦,可兜底脱贫5000贫困户。按照我县与山路集团约定的6∶4出资比例,由县扶贫开发投融资公司向__县农业银行申请贷款0.5亿元建设资金作为我县出资,40%由山路集团捐资,虚拟到户,扶贫收益按照贫困程度分配,实现精准、动态、可调整,目前,6兆瓦光伏电站县供电公司正在按典型接入方案做接入,6月底可全部并网发电,9兆瓦光伏电站已完成选址、征地、附属物清理,正在全面开工建设。

(五)创新实施脱贫搬迁精准扶贫。2016年,我县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与全县宅基地改革试点、美丽乡村建设和水库移民搬迁工作紧密结合,统称“四项重点工作”,同时安排、同时实施、同时推进。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组,每项重点工作由分管领导任推进小组组长,负责抓具体工作落实。并从全县抽调精干力量在四项重点工作办公室集中办公,实行乡镇周汇报、政府半月调度、月月督查的工作推进机制,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组织和机制保证。制定出台了《__县农村宅基地节约集约和有偿使用办法(试行)》、《__县农村宅基地自愿退出奖励扶持办法(试行)》、《__县水库移民搬迁实施方案》、《__县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叠加政策支持,让贫困户搬得出、住新房、不举债。全面开展贫困户搬迁和水库移民户搬迁的政策宣传、调查摸底、签订协议,扎实做好安置点的选址征地、平整土地、规划设计等工作。通过政策宣传引导、细致的前期工作,全县已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15个,调整建设用地3825亩,完成了地表附属物清理和土地平整工作,有213个安置点已开工建设。每个安置点均成立了村民理事会,配合乡村做好协议签订、预收建房款等工作。到目前,共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对象3068户10851人,其中搬迁至县城391户1374人,搬迁至集镇649户2363人,搬迁至村规划点2028户7__人;共签订协议2108户7519人,占摸底户数的68.7%;预收建房款1863户4592.7万元,占摸底户数的60.7%。共落实水库移民搬迁签订协议4692户16300人,分别占两批应搬迁总数的93.84%和91.92%。其中,到县城安置1992户6889人(含到仙花安置点户数);到集镇安置631户2260人;到中心村庄安置2069户7151人,下一步严格建房标准、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到年底,我县进入国务院扶贫办易地扶贫搬迁管理系统的2884户9726人搬迁任务和省水库移民管理局下达的3232户10908人水库移民避险解困搬迁任务一次性完成。

(六)整合力量精准推进项目落地。我县在对贫困村项目资金安排上,采取集中资金投入到贫困村、贫困户,实行滴灌式帮扶。整合涉农资金13245万元,集中财力,捆绑使用,重点解决贫困村小型水利、村组道路、人畜饮水、水库移民搬迁、基本农田、产业发展等1158个脱贫项目,改善了贫困人口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推动了优势产业规模连片发展,直接带动7000余户贫困群众增收。今年上半年,省到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816万元(含县配套500万元)已具体安排到位,其中,安排首批光伏扶贫项目资金2881万元,帮助贫困户建设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安排产业扶贫资金2660万元,按贫困户小额贷款额的20%比例给予补助,支持贫困户农业产业发展;安排雨露计划100万元,用于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助学等;安排项目贴息、小额信贷扶贫贴息等125万元;安排农村脱贫人口核查、贫困监测及项目管理费50万元。目前,这些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并有序推进。 2016年争取到位第一批后扶项目资金10800万元,实施后扶项目228个。一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个,投入资金32万元,安装输水管网5.6千米,蓄水池2座80立方米。二是实施农田水利项目3个,投入资金81万元,砌筑堤防护岸3处620米。三是实施村组道路项目93个,投入资金3259万元,新开道路3条5030米,拓宽或硬化改造道路84条79225米,建桥涵7座,道护岸4534米,边沟2381米,清理塌方10300立方米。四是文化教育卫生项目7个,投入资金203万元,硬化广场6050平方米,建雨水井14口,安装排水管410米,建排水沟1000米。改造道路4条270米,建护岸3处255米,建文化墙50米,安装路灯38盏;绿化900平方米。五是其他工程17个,投入资金1026万元,安装路灯348盏;建排水沟5990米,安装排水管2916米;改造道路5条4600米,安装道路侧石2570米,铺设道砖10585平方米,绿化3060平方米,建公厕2座

,护岸770米。六是生产扶持项目64个,投入资金320万元,建装机容量60kw集中式光伏电站64座。七是避险解困项目42个,投入资金3000万元,安装供水管道19800米,建蓄水池1座500立方米;安装变压器4台,埋地电缆3500米及其他附属工程;安装雨水排水管5300米,污水排水管8700米,建污水处理池151座,雨水井24口,污水井26口;平整场地52700平方米;硬化改造道路9条17720米,铺设道砖15250平方米,安装道路侧石9600米;砌筑河堤2499米,护岸600米,安装护拦1500米。以上项目的投资,使全县23个乡镇(现代产业园区),181个村672个组17.84万人受益,其中贫困人口6.64万人。(一)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我县先后召开了脱贫攻坚大会、四项重点工作会、脱贫攻坚调度会等,全面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广告牌、电子显示屏、标语、广播电视、广告栏等形式,在全县广泛掀起脱贫攻坚的宣传。脱贫攻坚外宣工作力度大,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凤凰卫视承诺2020栏目、新华社、中国电力报、中国财经报、人民日报等均对我县的脱贫攻坚进行了深度报道,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六安电视台等也对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密集报道。在做好外宣工作的同时,加大了县内脱贫攻坚的宣传报道力度。在县电视台开办了“脱贫攻坚进行时”电视栏目,在政府门户网站开通了“脱贫攻坚”专栏,定期播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和先进典型。制作了《阳光路上》光伏扶贫宣传片。接待了国家扶贫办和省扶贫办、移民局和国务院精准扶贫第三方核查组等来县以及全国20多个省地市县区120多起光伏调研代表团来县学习考察,把我县光伏扶贫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交流,提升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移民后扶工作的影响力。

(二)举县而为高压聚力推动。高频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调度,每周由县级领导牵头对联系乡镇脱贫工作开展一次督查指导,每月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会议调度,县委、县政府督查办对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定时开展深入督查,全面传递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在乡镇、村和县直帮扶单位,普遍制作悬挂脱贫攻坚作战图,让年度脱贫对象、脱贫目标、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一目了然。强化各级领导干部脱贫政策知识教育培训,开展了县级领导成员、乡镇书记、乡镇长、县直单位一把手及乡镇班子成员、全体村干和71个驻村工作队长脱贫攻坚专业知识闭卷测试,在全县上下营造了人人讲扶贫、人人抓脱贫的良好局面。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篇(8)

以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把监督检查意见落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压实责任,细化举措,全面补齐短板弱项,以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严谨的态度,把问题整改到位、改彻底,不断提高脱贫攻坚整体质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二、整改原则

(一)坚持压实责任。继续实行三级书记抓整改、党政同责,明确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倒逼问题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统筹推进。把监督检查意见落实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成效。

(三)坚持以改促进。以落实整改推动脱贫攻坚往深里做、实里做,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补齐短板弱项,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三、责任分工

(一)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

1.“软件”工作还不够“硬”。与道路、房屋等硬件设施建设相比,群众工作、文化建设等“软件”方面的工作还不够扎实深入。基层一些干部对“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认识和落实还有不到位的地方,部分贫困群众脱贫的自觉性、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仍然处于“被动靠扶贫”而不是“主动要脱贫”的状态。

责任单位:镇扶贫办、各涉贫村

整改措施:

进一步完善扶贫产业项目收益分配,督促指导各村结合实际安排设立公益岗位,建立健全管理考评机制,激发贫困人口自身发展动力。持续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脱贫攻坚文艺演出活动,进一步宣传普及扶贫政策,加深群众对各项扶贫政策的理解,着力提高“群众工作、文化建设”等“软件”方面工作。

整改时限:12月10日前,长期坚持。

(二)致贫返贫风险和新的社会矛盾不容忽视

1.警惕大病大灾风险。因病致贫返贫仍是造成贫困群众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也是脱贫攻坚收官阶段需要应对的难题。一些监测户、边缘户尽管暂时摆脱贫困,但仍处在贫困线边缘,特别是常年患病的贫困户一般都没有劳动能力,遇有大病大灾极易致贫返贫。

责任单位:镇扶贫办、各涉贫村

整改措施:

认真落实《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有关问题的通知》(吉医保发〔2020〕14号)相关规定,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全面巩固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充分利用各村广播喇叭、LED电子屏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医疗扶贫相关政策,确保贫困人口规范就医住院及特殊疾病门诊兜底保障至90%、32种慢病门诊兜底保障至80%等扶贫政策家喻户晓。

整改时限:12月10日前,长期坚持。

四、推进步骤

(一)部署工作(10月21日—12月8日)。镇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对监督检查意见落实工作作出部署。对标对表,举一反三,研究认领问题。各相关科室、涉贫村根据责任分工,针对认领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进一步排查问题、细化措施,集中推进整改,举一反三问题须于12月10日前整改彻底。

(二)加强调度(10月21日—12月8日)。镇扶贫办按月向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整改情况。

(三)总结验收(12月9日—12月10日)。镇扶贫办及时对全镇整改情况进行梳理总结,于12月10日前以正式文件形式将整改报告报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与整改措施、整改情况相对应的佐证材料一并报送。

五、工作要求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篇(9)

我队严格按照《关于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我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制定具体的整改落实方案,落实专人负责全面开展市委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确保全方位、无死角把存在的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现将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市委巡察组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对反馈的五个方面的问题逐一进行自查,全面梳理,全面整改。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牵头,负责梳理思想认识方面、干部作风方面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梳理工作落实方面和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最后由汇总形成整改台账,并收集相关档案资料,形成专卷。

 二、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方面。

1.政治担当意识不强,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视不够。我们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进行安排部署,但会议记录过于简单,没有体现详细的工作安排。

整改措施:

一是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开展,将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纳入学习、讨论,结合地方脱贫攻坚重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分析讨论,促使全乡党员干部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

二是结合我队的工作职责,对脱贫攻坚重要工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周密安排部署,明确具体的工作措施,并形成专题会档案。

三是完善会议记录,完整体现会议内容。

完成时限:长期整改落实情况:已安排完善脱贫攻坚专题会档案,把提高会议记录质量作为长期要求来抓,完善会议记录。

2.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不及时不到位。我队及时传达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但个别干部对扶贫政策还掌握不够。

整改措施:

一是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推动单位党委理论学习不断深入。

二是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履行党组主体责任,通过党委会议、专题会议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各级各次重要会议精神,并结合地方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意见,确保重要精神、重大部署落到实处。

三是完善选人用人考核机制,定期对脱贫攻坚工作队伍进行考核,对业务不精、理论不强、工作能力差的进行适当调整并严肃问责。

完成时限:2019年6月30日

整改落实情况:已安排全体干部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确保学深悟透。梳理脱贫攻坚政策理论知识,干部职工及时掌握和熟悉脱贫攻坚基本政策。

(二)工作落实方面。

3.决策程序不够规范。研究重要决策会议记录不完整,仅记载了决策结果,不能体现班子成员逐个明确意见、讨论、表决情况。

整改措施:

一是明确工作落实要严格执行上级党组和班子会集体决策制度,进一步规范会议程序和要求,完善记录。

二是对脱贫攻坚工作落实进行全面自查自纠。

三是结合脱贫攻坚专项督导工作,对全队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对工作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

完成时限:长期

整改落实情况:严格执行上级党组和班子会集体决策制度,规范会议程序和要求,完善会议记录。已对前期会议记录进行自查自纠。

(三)干部作风方面。

4.基层干部作风不扎实。个别干部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理论水平有待提高;不注意收集进村帮扶图片资料,对帮扶工作印证不足。

整改措施:

一是组织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和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加强对扶贫系统干部职工脱贫攻坚政策学习宣传培训力度,让干部职工及时掌握和熟悉脱贫攻坚基本政策,提高脱贫攻坚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

二是通过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考核问效,进一步压实党支部主体责任,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组织领导作用,真正把脱贫攻坚当做头等大事,亲自抓,亲自管,切实落实好脱贫攻坚要求,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真贫,真脱贫。

三是做好工作痕迹管理,注意收集工作开展过程的影像资料。

完成时限:长期

整改落实情况:已通过党员大会、全体干部大会组织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和脱贫攻坚相关政策,让干部职工及时掌握和熟悉脱贫攻坚基本政策,提高脱贫攻坚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加强工作留痕,收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三、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篇(10)

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先后30多次国内考察都涉及扶贫,连续5年新年国内首次考察都调研扶贫,连续5年新年贺词都谈到扶贫,14个连片特困地区基本都走遍了。先后在河北阜平、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长篇重要讲话,全面部署脱贫攻坚。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作出重大决策。在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上,都对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7年两会期间,在参加代表团审议和看望政协委员时,都强调要抓好脱贫攻坚,号召所有扶贫地区的领导干部都要坚守岗位,要保证人员的稳定。要求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3月31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审定考核结果,强调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坚决纠正问题,不断完善考核工作。

始终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亲力亲为抓扶贫工作,这源于40多年来从农村到县、市、省、中央始终牵挂贫困群众的扶贫情结,源于一以贯之、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源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在梁家河村插队7年,品尝贫穷之苦,深刻理解中国“三农”和贫困问题;在正定县,走遍全县200多个村子,带领全县人民告别“高产穷县”;在宁德市,探索创新扶贫开发,提出经济大合唱、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和解决意识贫困、思路贫困等重要思想,形成《摆脱贫困》一书;在福建,积极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开创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在浙江,强调要把握贫困动态的变化,讲求针对性,使投入的钱真正让贫困户受益。无论在什么地区、在什么岗位,都始终不忘初心,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全党作出了表率。

脱贫攻坚首战之年开局良好

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全年减少124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开局良好。

四梁八柱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主要是建立了六大体系:一是脱贫攻坚责任体系。中央出台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管理体制。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贫困县党政正职攻坚期内保持稳定,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二是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办、国办出台11个《决定》配套文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出台118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各地也相继出台和完善了“1+N”的脱贫攻坚系列文件,很多“老大难”问题都有了针对性的措施,打出了政策组合拳。三是脱贫攻坚投入体系。在财政投入上,2016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安排地方政府债务600亿元,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2300多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在金融投入上,易地扶贫搬迁专项金融债将超过3500亿元。扶贫小额信贷2016年新增1706亿元,累计发放2833亿元,共支持了802万贫困户。四是脱贫攻坚动员体系。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批准将每年10月17日确定为我国的扶贫日,着力构建社会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参与机制。五是脱贫攻坚监督体系。中央出台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对各地各部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开展督查巡查。各派中央分别对应8个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的中西部省份,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中央巡视、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媒体、社会等监督力量的全方位合作,把各方面的监督结果运用到考核评估、督查巡查中。六是建立脱贫攻坚考核评估体系。中央出台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

从2016年到2020年,每年开展一次考核,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进行。主要考核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树立脱贫实效导向,确保脱贫攻坚质量。

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完成建档立卡。2014年4月至10月,全国组织80万人进村入户,共识别12.8万个贫困村、8962万贫困人口,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全国动员近200万人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补录贫困人口807万,剔除识别不准人口929万,识别精准度进一步提高。二是开展驻村帮扶。全国共选派77.5万名干部驻村帮扶,期限1至3年。选派18.8万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基层党组织薄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着力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推进分类施策。按照“五个一批”的工作思路,突出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劳务输出扶贫,在广东、湖南、湖北进行精准对接试点,并在全国推开。实施教育扶贫,促进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倾斜。实施健康扶贫,组织动员80万基层卫生计生人员逐户逐人逐病核实,分类救治贫困患者100多万人。探索生态保护脱贫,安排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走上护林员岗位。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进行有效衔接。四是加强资金管理。修改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推进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到县比例从2014年的70%提高到2016年的95%。五是动员各方参与。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调整完善结对关系,东部发达地区267个经济较强县(市、区)结对帮扶西部406个贫困县。加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中央出台定点扶贫指导意见,中央层面共有320个单位定点帮扶592个贫困县,军队和武警部队结对帮扶2000多个贫困村。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脱贫攻坚,国务院国资委组织45家中央企业开展“百县万村”行动,全国工商联动员2.2万家民营企业开展“f企帮万村”行动。

考核评估较真碰硬。为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中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开展2015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工作成效试考核,根据试考核情况对中西部20个省开展了督查,对2个省开展了巡查。2017年初,组织开展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工作成效正式考核。一是组织省际间交叉考核。从22个省抽调476名司处级干部组成交叉考核工作组,通过随机抽样,分赴22个省的108个县、605个村,入户调查80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脱贫户、一对一访谈基层干部3216人。二是开展第三方评估。主要评估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准确率、因村因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以及“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委托第三方组织22个评估组,赴22个省的117个县、630个村,对15000建档立卡贫困户和6600个脱贫户开展评估。三是收集考核数据。收集各省总结报告,贫困监测数据和建档立卡数据,财政部、扶贫办提供的2016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绩效评价结果,中央纪委机关、审计署和社会监督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扶贫领导小组督查巡查和各派中央开展民主监督提供的情况。四是综合汇总分析。考核工作小组结合收集的情况和各省总结,按照定性定量相结合、第三方评估数据与部门数据相结合、年度考核与平时掌握情况相结合的原则,对22省份2016年脱贫攻坚成效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考核意见。五是运用考核结果。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对综合评价好的省份通报表扬,并在2017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上给予奖励。对综合评价较差且发现突出问题的省份,党中央、国务院授权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约谈党政主要负责人。对综合评价一般或发现某些方面问题突出的省份,约谈分管负责人。考核结果送中央组织部,作为对省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经过一年努力,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40万,这是党的十以来连续第4年减贫超过1000万人,改变了以往减贫幅度逐年大幅递减的趋势。井冈山、兰考等县率先脱贫摘帽,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必须看到,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少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基础薄弱的农村做精准的事情,难度和挑战之大前所未有,攻坚任务十分艰巨。2017年是全面攻坚的关键一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国务院扶贫办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个中心任务,以集中攻坚、稳定脱贫为工作重点,以扶贫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推动力量,深入实施重大扶贫工程,落实区域支持政策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强化脱贫攻坚支撑保障体系,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再完成1000万以上减贫任务,以脱贫攻坚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帮助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满足贫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一项极其重要、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我们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深化精准扶贫。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只要是贫困人口,不管什么原因、什么类型,都纳入建档立卡,实施分类扶持。通过宣传引导、组织培训和“干中学、学中干”,逐步提高基层干部和驻村干部的能力和水平。突出产业扶贫,组织好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好劳务输出扶贫,落实好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政策,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应当是享受过扶持政策,得到了帮扶,观念有转变,能力有提升,有稳定的收入渠道。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篇(11)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部署。按照“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坚持“六看六确保”和“四个严”的基本要求,聚焦社区脱贫攻坚突出问题,强化产业支撑,确保“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着力提高脱贫攻坚质量。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监督考核,注重日常考核,确保打好脱贫成果巩固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脱贫目标。

1.精准施策,完成脱贫攻坚计划。围绕年度脱贫计划,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杜绝脱贫不实、脱贫不稳的现象。进一步完善帮扶计划,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做到“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确保把精准帮扶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到项目,实现精准化管理,完成年度脱贫攻坚计划。

2.巩固提升,实现稳定脱贫。对脱贫户做好巩固提升,全力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使脱贫户实现稳步脱贫并逐步达到富裕。

二、重点任务

(一)动态管理。一是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和信息更新。按照省市下达的年度脱贫计划,调整完善滚动脱贫计划。定期组织开展边缘户人群大排查,杜绝“漏评”;定期开展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信息“回头看”工作,杜绝“错退”;切实抓好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实时监测脱贫人口信息,开展脱贫人口收支测算、统计分析,杜绝“返贫”。

(二)提升信息系统数据质量。及时更新贫困户信息,提升数据质量,做到国办系统、扶贫手册、纸质档案、贫困户口述与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相一致。

三、重点项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必须加强项目建设力度,强化项目支撑,增强贫困户 “造血”功能,拓宽其稳定增收渠道,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落细攻击点位。

1、在我社区扶持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经过精准识别后的建档立卡且自愿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经过社区干部的摸排走访,我社区2018年产业到户自种自养的贫困户有18户,;产业扶贫其他产业1户(经营小型服务室)申请补助资金3000元/年

2、产业扶贫到户园区带动类有11户,

3、金融扶贫扶贫小额贷款共22户,申请了产业扶贫经营主体带动,

4、帮助8户9人申请了贫困户在校子女教育助学扶贫,其中帮助了2名在校大学生申请了“雨露计划”,还有2名本科生申请了宣州区建档立卡困难大学生助学金,

5、就业扶贫外出务工转移就业补贴合计10户10人,

6、社保兜底(五保、低保、残补、护理补贴)合计27户

7、健康工程“351”政策合计11户,“180”政策合计12户

8、生态保护(护林员)2人,生态保护(巡河员)1人,

四、方案目标

提升“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推进“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模式,强化“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模式,确保精准发力、吹糠见米。补齐突出短板,紧扣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和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与农委、人社、金融办、卫计办、教体局、民政局、林业等行业部门规划相衔接,确保我社区全覆盖。

五、政策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增强部门合力。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政治任务,社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是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增强与农委、人社、金融办、卫计办、教体局、民政局、林业等相互配合沟通合作,数据共享,统筹协调,确保我社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