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6-18 06:27:59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篇(1)

《材料物理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物质状态转变、化学反应等过程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方面的内容。《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意在使学生从理论角度掌握材料传输与成形过程的特性,进而能够通过理论计算预测材料在特定条件下所表现出的行为,这一课程将为后续材料成形原理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为材料成形理论的学习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然而,现有的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往往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间接降低了学生对材料成形原理相关理论的理解能力。目前,广泛运用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成绩考核由试卷分数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来评定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这种教学与考核方式导致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理论知识,阻碍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及运用能力,也使教学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本文通过对《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中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环节进行教学改革,推行课堂讲授、启发、互动型教学和多媒体立体、形象型教学,结合课内实验环节,优化考核环节,强化学生对《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理论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教学方法改革

1.联合教学。《材料物理化学》课程重点讲述物质状态转变、化学反应等过程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方面的内容,同时将材料学科中的少部分理论内容进行穿插讲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在讲述《材料物理化学》课程部分章节的过程中穿插相关专业课内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化学知识,同时学生也对相关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具有深刻的认识。然而,部分专业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存在差异,要准确、及时地将相关教师的授课内容对接到《材料物理化学》教学中难度极大。鉴于上述联合授课问题,可将《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中的部分教学内容提前分配给相关专业课教师,再由专业课教师配合实例讲解这些理论。这种教学模式将使每位专业课教师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提高《材料物理化学》理论课教学效果。2.实践环节深化理论教学。《材料物理化学》是一门注重理论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力求通过公式推导过程使学生理解理论的应用方法。如果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出相关的、简单的工程问题,要求学生依据理论计算给出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模式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还可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进行的同时,通过查阅资料设置具有理论分析性的简单实验并进行理论计算与分析,由此加深《材料物理化学》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模式改革

1.多媒体与板书教学相结合。在《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板书教学方式存在绘图、书写占用时间长,形象性弱、无动态性讲述等问题,无法实现抽象知识点的形象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形、图片、动画等具体信息将抽象理论形象化,这种方式相对减少了教师完成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讲解的时间,同时也为师生交流和学生独立思考留出充分的时间,为启发式教学提供了基本条件。由此,在《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设置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体教学方法并将板书教学设置为辅助教学方法,最终实现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启发推动互动型教学。理论抽象、公式多而复杂是《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特点。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先要求学生观看屏幕上的概念,然后对其含义进行简单解释。之后,播放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文件对相关概念进一步的讲解。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教学,尽管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大提升,但这种方式仍属于灌输式教学。本文作者依据自己目前应用的教学方式对以往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例如,在屏幕上给出与理论概念相关的部分内容,同时展示与理论概念相关的图片、动画或视频。屏幕上不完整的概念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屏幕上的图片、动画或视频将对不完整概念进行总体、形象的解释,缺少的文字内容是概念中的关键,学生在经历从抽象到形象的学习与思考过程后,缺少的文字内容最后显示出来。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依据已知概念来学习未知概念。任课教师在互动型教学模式中应针对关键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提示和启发。

三、教学内容改革

《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注重概念理解及公式推导,为了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设置开放性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与理论课相关联的创新性实验。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如遇到难于理解的课堂内容,便可查阅资料并设计相关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消化课堂内容,同时也强化了实践能力。另外,任课教师也可依据《材料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查找与之相关的科研课题并联系该课题的主持教师,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科研课题或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这种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理论的理解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考核方式优化

目前,《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多采用闭卷考试,这种方式使学生机械记忆知识点来通过考试,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无法在考核成绩中充分体现。由此,笔者认为可运用复合考试方式进行考核,即设置70分闭卷考试内容来考查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设置30分开卷考试内容来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结束语

《材料物理化学》课程已经过四届学生的教学过程,笔者认为上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进取得了明显效果,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此外,这种教学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姚爱华,叶松,贺蕴秋,林健.《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

[2]谭年元,谭玲玲,王焕龙.工科院校物理化学研讨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6

[3]姜英,陈宗民,高军,王友林.《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课程群的构建[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3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篇(2)

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精品课程应体现“五个一流”,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虽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目前是一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但我们仍以“五个一流”为目标,扎实开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建设工作。

1.1优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内容文献[1]指出,一流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深入开展教育理论研究,结合课程的历史沿革和特征,以知识整合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重在课程的精品内涵建设,始终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对于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特别要注意课程教学内容要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一门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它的作用是为专业学习与开展研究服务,是作为一门专业的工具性课程开设的。所以它在内容取舍上必须考虑专业需要,所反映的概率统计最新研究成果重点是应用性成果,而非理论性成果。为了做到课程教学为专业服务的要求,我们首先设计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内容需求调查表,对相关院的导师和研究生进行了调查,然后对调查反馈意见进行分析,提炼出专业最需要的内容。进而对本课程原有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进行了调整,大量地引入了现代数据分析方法和统计软件的介绍,从原来注重概率论理论教学转向数理统计方法的教学。

1.2探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理论—案例—讨论”的三步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方法,就是要在教学中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1],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直观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等都是生动有效的形式,使用哪种形式,关键在于要根据教学对象、内容和目的因材施教。考虑到研究生在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等能力方面比本科生更强,在开展研究生课堂教学时,要更多地采取讨论式和案例式等形式。以往我们主要采取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授课内容不能做到理论与专业结合,对如何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专业学习与研究中去,学生一直比较迷茫。为此课程建设小组成员改革教学方法,总结出“理论—案例—讨论”的三步教学方法,也就是在课堂上结合理论教学分析案例,并开展讨论。在理论部分,既要详细阐述数理统计方法,也要介绍这些方法的背景、思想,还要交待如何用统计结果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比如在方差分析中就要讲清楚为什么要引入F统计量进行分析、如何用F统计值进行合理的试验分析等。为了使案例教学切合专业实际,反映专业研究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在各专业杂志上收集了有关利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的文献,先期布置研究生阅读各自专业的文献,课堂上要求他们介绍文献是如何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去处理研究问题的,进行集体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能够感性地掌握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的过程。

1.3完善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材料进入到21世纪后,教材已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书,扩展到了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等辅助教学材料,形成所谓的立体化教材。就目前来说,纸质教材还是主体,其它教学材料仅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要建设一流的教材,首先要使它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基础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并反映本课程所涉及学科的最新成果”[2]。其次要使课程辅助教学材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够最全面地支持教师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在课程教学材料建设方面,我们根据优化的教学内容,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编写了具有基础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纸质教材。在辅助材料建设上,除了制作PPT教学软件外,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课程内容相关文献和专业应用案例,并对这些文献按学生专业再按知识点分类,对每篇文献都研究了讨论题目,并建立数据库供教师和学生查询。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篇(3)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了选修课制度,给学生提供多重的选择,以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复合材料概论》是我校材料学院材料物理,材料工程等非复合材料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之一。此课程作为材料学科专业选修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多个专业课程,如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成型加工等,涵盖材料学科的许多专业知识,如材料测试方法、材料界面科学、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及力学等。因此,此课程具有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特点[1]。但本课程涵盖的知识体系宽广,涉及多个领域,内容繁琐,与许多选课学生所学专业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学生普遍对选修课重视不足,而该课程名称又是“概论”,导致学生更加无法对其认真看待;其次,选修课通常课时较少,而该课程内容繁多,导致教师无法将知识点一一阐述,且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难以进行深入的学习;再次,与其它课程相比,该课程多为陈述性内容,缺少以核心理论、定理、公式等作为佐证的推理性和计算性的内容,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乏味的陈述之中,间接导致学生无法对课程提起兴趣。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课程组结合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经验[2],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改革,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在前面的报道中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3]。在此,笔者在前面的基础上,就这门课程中进行的教学改革的内容和形式做出进一步的总结。

一、调整教学内容,确定复合材料概论的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确定教学重点。课程本身被设计为40学时,在这个指定的教学时效内很难完成原有教材17章的教学任务[4]。因此,课程组经过对教材的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合并,并对其内容进行了归纳优化。合并和优化后的内容仅包括原教材的绪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界面、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和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共10章框架。秉着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摒弃过时的、落后于目前材料发展水平的内容,添加一些复合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优化教学内容。经过优化的章节,彼此间好像相互独立,其实保持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如何突出其内在联系成为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复合材料概论课程中介绍的所有的复合材料类型,都可以衍生成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加工方法、界面及性能五个方面,前四个方面决定材料的性能,而性能则决定材料的具体用途。因此,在讲授每一种材料时,教师要注意强调各方面与性能的关系,始终将各方面与性能相联系,分析相关的内容,将复合材料的各方面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便于学生把知识“吃透”。众所周知,大学课堂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抽象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发掘学科本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5]。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同时,深入钻研本课程的理论、应用以及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教师只有深入钻研课程,对课程有感情,才能够深入揭示并领会到学科的思想魅力和理论力量,并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来感染学生,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学科知识。

二、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必须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首先,帮助学生对知识脉络进行整理,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结构。如在本课程的绪论部分,告诉学生本课程中的每种材料都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包括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生产工艺、技术性质及应用。而在分章节中讲授每种材料的具体内容时,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按照知识结构对材料进行理解。经过对几种材料的认知后,学生就基本能够形成正确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在对后面材料的内容讲授时能够快速认知和掌握。其次,在教学环节设置上采用循序渐进的形式,即理论讲述、实例分析、参观考察及课题实践。具体如下:①理论讲述:讲授基本内容,例如材料的组成、结构、复合机理、性能及用途等。②实例分析:分析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实例解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用途之间的关系。③参观考察:在学生对不同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有初步了解后,教师带领学生对材料市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对材料本身和由材料制造出的产品有感性认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材料的认知。④课题实践:在学生对不同复合材料有深刻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一到两个课题,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进行独立地思考,通过查阅文献撰写出内容详实的科学论文。通过课题实践,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既深化了对材料的认知,也让学生学到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了科研素质,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与化学学科相同,材料学同样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践证明,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对材料的认知实体化,获得更多的对材料的认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教师通过开展复合材料制备方面的实验,能够利用实验操作课程的形象、直观的特点,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如在讲解不饱和聚酯树脂基复合材料时,教师可以开设模压成型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制造一些模压成型的片状模塑料,学以致用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丰富教学手段

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如利用课件、视频和教具等教学工具,能够使得教学变得直观形象,将抽象的知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搜集合适的素材,利用科学的人机互动教学模式,运用具有直观效果的动画、图片来进行理论的讲解,使学生能够融入到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6]。例如,在上绪论课之前,精心搜集一些关于复合材料应用的图片和视频,运用多媒体技术,介绍复合材料的概念、实例和发展历史,展示复合材料在日常生活、休闲、体育、工业甚至军事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让学生对复合材料有初步的了解,并认识到它们的先进性。同时制作相关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特点,了解与传统单一材料的区别。为了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教学中要适当穿插小故事和工程应用实例,同时也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在笔者的教学中发现,教师通过运用实物、视频等教学媒体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开设“第二课堂”也能够加深学生对复合材料理论的理解和认识。目前,笔者所在课程组在“第二课堂”中主要使用以下形式:①企业课堂:将教学理论融入到生产实际中,由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使理论与工业化生产相结合。②举办学术讲座:课程组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做课程相关的专题报告,与学生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③综合性创新实验:由教师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复合材料相关的综合性创新实验,制备出新型的复合材料,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四、拔高教学层次

洪堡关于大学教育的核心思想之一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倡导大学以科研为主导、以科研促教学的办学方针[7]。讲授《复合材料概论》的课程组成员,均为博士以上学历,在教学的同时,也进行此领域内的科学研究,这就为拔高此课程教学层次提供了有力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积极介绍自己的研究项目,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而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也提高了学生把握复合材料领域中新技术,新知识的水平。不仅如此,在讲授过程中,授课教师把国家的产业政策动向主动介绍给学生,比如,早在2009年《“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指南》中已经指出材料为关键领域之一,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我国材料发展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大等问题,这点在国家材料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8]。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将复合材料知识讲授给学生外,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印入脑海。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以性能为依据,合理选用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和加工方法,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尽量设计低污染、可回收、环境友好型的复合材料。这样一来,教学层次有效地被提升了一个层次。

五、改进考核办法

考核是教学质标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不仅是对学生学的效果的评定,也是对教师教的质量的检验,更是加强教学反馈,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传统考核中,考试是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但往往学生只关注成绩,而不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并且,考试的一个重要弊病是无法全面评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最近几年,笔者所在课程组采用综合考核、灵活应试的办法,通过期末考试、课堂发言和讨论、书面作业和科研小论文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具体包括以下考核手段:①加强课堂提问。②加强平时考核。③在科研实践活动中,采取抽查的方式。④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最近两年的专业书籍及期刊,找出最新的复合材料概念和专业技术,或者对最新技术进行总结成科研报告,或者从实务中选择一个综合案例进行研究分析。⑤加强期末考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总之,教学要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目的,通过本课程有望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熟练专业技能及敏锐专业意识的材料专业人才,为学生以后从事技术或研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综上,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本课程组对复合材料概论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呈现出新特点:一是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三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研究及表达等多种能力。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了教学相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参考文献:

[1]丁会利,曹志萍,瞿雄伟,等.“高分子材料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43-44.

[2]史博,梁亮.聚合物复合材料教学浅析[J].广州化工,2010,(37):171.

[3]马庆宇.复合材料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53-55.

[4]周祖福.复合材料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5]杜希娟,王洪斌.基于中美比较的大学课堂教学特色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0):24-25.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篇(4)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许多高校相继实行了选修课制度。选修课的广泛开设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选修课的建设和完善成为高校教学改革深化的重要环节[1]。《复合材料概论》课是材料类非复合材料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扩充知识面,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其创新精神,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初步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提升学生的竞争力、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选修课,《复合材料概论》课的特点是知识量大,内容繁杂,且课程内容涉及有机材料,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差异性较大,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由于是选修课,课程名称是“概论”,学生往往重视程度不够;其次,课程内容多,课时量少,无法将知识点展开讲,加上学生没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深入,不知道如何理顺知识体系,对有些关键知识点难以理解,有些无所适从;课程内容多为陈述性的内容,缺少以核心理论、定理、公式等为背景的知识体系,计算的东西少,叙述性的内容多,使得教师的授课很容易陷入平铺直叙的乏味陈述中,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复合材料概论》课程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复合材料概论》课的特点是内容多,目前选用的教材包含17章内容,按照学校关于选修课教学课时的规定,配备课时数已经达到64节的上限。根据学科特点,课程组大胆创新,积极改革,除保留出4个课时进行复结外,把其余60课时分为两大部分,其中课程教学40个课时,科研实践20个课时。但是在40课时内很难完成全部“基本内容” 的课程教学任务。为此我们对教材章节进行结构上合并处理和内容上的归纳优化,处理后的内容仅保留绪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界面、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和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等十章内容。此外在实用、实际、实效原则的基础上, 大胆地删掉一些过时的、落后于目前材料发展水平的旧知识, 引入材料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地、有选择地补充最新研究成果, 使教学内容处于动态的优化过程中。

在20课时的科研实践中,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做最有效的培养和锻炼,结合自身的科研课题, 积极吸纳学生参与, 由老师提出研究项目, 学生选择课题确定后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按方案完成实验、发表科研论文。这种方式在科研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满堂灌的做法,摒弃注入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实践中,课题组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主动的学习。首先帮助学生理出知识脉络, 做到杂而不乱。在本课程的绪论部分, 就帮助学生整理出知识的脉络,告诉学生《复合材料概论》课程中的每种材料学习过程中都有一个知识结构, 那就是材料的成分、材料的结构、材料的性能、生产工艺、技术性质及应用。在分章节讲授每种材料的具体内容时, 有意识提醒学生对上述知识结构进行自我的理解和把握,样经过前几种材料的讲授, 学生基本上就可以形成对知识结构体系整体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另外,大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是信息密度大、内容高度抽象, 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努力发掘学科本身的理论魅力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重视非智力心理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要让学生在听课中充满激情, 教师自己在讲授时就要充满激情。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深入钻研本门课程的理论和应用, 以及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背景。教师钻研得越深入,就会对自己所教的这门课程越有感情,就越能深入揭示这门学科的思想魅力和理论力量,并以此去感染学生,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探求欲。

(三) 教学手段的丰富。

对没有工程经验、甚至对某种材料没有任何感性认识的学生而言, 在教学活动中大谈特谈该材料的性质如何, 怎么检测和使用, 他们只能根据想象来理解, 然后把教材的内容死记硬背, 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太理想。多媒体投影教学在这个方面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利用制作好的课件, 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材料的照片、试验仪器的样子, 而且可以将一些材料应用过程中的图片介绍给学生,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复合材料的应用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

考核是检查、评价学生水准和才智的一种方法, 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检测学生对所学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掌握知识的情况, 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式中考试是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考试成为了教师手里一根重要的指挥棒,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也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考试后关心的是分数, 导致学生只看重考试的结果, 成绩成为学习的目的。最近几年,对《复合材料概论》这门专业选修课,我们采用综合考核, 灵活应试的办法来测验学生掌握这门课的水平。除期末考试之外,象课堂发言和讨论、书面作业和科研小论文都作为成绩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多样化的考核手段的内容包括加强课堂提问、 加强平时考核、叙述自己的对课题的认识、加强期末考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等

三、结束语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篇(5)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了现阶段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特点

“建筑材料”课程作为高职土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仅是以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课程为基础的专业基础课,还是“房屋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工程概预算”等后续课程的前期基础课,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面对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出现的情况,使学生掌握常见建筑材料的技术特性、相关标准等基本知识,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用建筑材料,并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建筑材料”课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研究各种建筑材料的构造、生产与加工方法、材料的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的课程。它涵盖的内容广泛,涉及学科较多,且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也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技能,可以说它是通往专业课程的必经之路,也是决定学生专业面宽窄和工作适应性的关键因素。

(一)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要求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中,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已经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社会化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门人才,但其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针对岗位群设置专业,增强专业覆盖面,按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对课程设置及时地进行调整、补充、修订。同时,还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现代内容和传统内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认真研究各类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和权重,以满足学生从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应淡化基础理论教学的系统性、严密性,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把知识传授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基础理论“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企业对岗位知识和能力需求的调研,我们认为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根据一线施工与管理岗位的要求,针对一线施工与管理岗位群,整理出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并重新编排组合,形成教学大纲。笔者认为,“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与掌握建筑行业中常用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掌握我国现行建筑材料的各种标准和常见的检测方法,比较熟练地对目前施工企业常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并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基本上可以为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和合格性评定提供依据;三是强化对专业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

“建筑材料”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庞杂,以叙述性内容为主,涉及知识面广,教材涵盖了十多个大类,上百个材料品种,但其系统性差,各章节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这是由于材料学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各类材料本身就是一门专业学科,如胶凝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其他复合材料等。如此多的内容都汇集到“建筑材料”课程中,使其成为一门介于材料学科与建筑工程学科之间的综合课程。

“建筑材料”的课程内容庞杂混乱,主要是对各类材料定性、半定量的分析,是针对各类材料技术性质的总结,缺乏逻辑性和理论计算分析。同时,由于一系列和工程密切相关的试验资料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繁多的条文叙述及经验公式,而又缺少逻辑推理,使得其整体性、逻辑性、严密性、连贯性均较差。这就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造成了不少的困难,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高职教育极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少高职院校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依然沿袭本科院校的教学理念,重理论教育,轻技能训练,使高职生的实践能力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节。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完全贯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体系方面普遍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基本上处在无人监管的状态,既没有统一编订的课程,也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各学校自行其是。在课程设置上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实践课的开课率没有达到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实践课看成理论课的附属课。二是教学方法不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仍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三是对学生的考核多按传统的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的单一闭卷考试方法。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

高职院校对“建筑材料”课程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也就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很多高职院校依然沿用以前的教材,这些旧教材的内容比较狭窄,很多教材缺乏对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实验方法、新标准的介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些年来我国建材领域发展速度非常快,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速度远远跟不上建材领域发展的速度,所以,高职教育应当注重“建筑材料”课程标准的制定,及时更新教材的内容,以应对工程实际的高速发展。

(二)沿用本科教学大纲

高职“建筑材料”课程只是对这门课程本科的教学内容作了局部删减,略降低教学要求。“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分为两大块: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讲解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材料性能的一些基本测试,属于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仅仅是用来验证理论教学中的重要结论,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因而,在现阶段的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中,实验课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属于理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真正地把实验课作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学生锻炼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

(三)教学方法落后

现阶段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仍旧停留在口头讲授、“满堂灌”的层面上,而建筑材料领域中涉及很多概念,有些概念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板书难以描绘。大多数理论知识只有在具备工程实际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被学生更好、更快地加以理解。此外,随着大学本科院校近年来的大幅度扩招,吸引了众多高中毕业生就读。这就导致了在高职就读的学生,其基础知识不扎实,且个体差异较大,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可自由支配时间明显增多,主动学习的动力明显不足,这给“建筑材料”的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针对“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精研教材内容,突出重点教学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样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就应该有所侧重,在深入分析岗位工作对本课程知识能力要求的前提下,打破学科框架,构建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体现土建专业所需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新体系,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突出重点内容,在重点内容讲解透彻的同时,兼顾讲解其他一般内容,其余内容则可要求学生们课后自学完成。建筑材料虽然种类繁多,但结合专业的特点,应该突出两个重点,即材料的基本性质及结构材料。 材料的基本性质这一章很重要,它是研究建筑材料共性问题,是后继各章的基础知识。因此,应较详细地把材料性质的各个概念结合它们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清楚,要求学生们牢固掌握。结构材料能否正确使用,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危和正常使用。所以,应把水泥、混凝土、钢材、防水材料列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在讲解这些重点内容时,应尽量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诱导和启发学生去主动地、积极地进行正确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某些具体材料的教学,则宜采用在众多材料品种中选取典型品种予以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水泥”一章,应选用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多的通用水泥作为主要讲解内容,其中又以硅酸盐水泥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其熟料的矿物组成、水化反应、硬化机理、技术性质、腐蚀及应用、储存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介绍其他掺入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而水泥中快硬硅酸盐水泥、白色、彩色硅酸盐水泥不是重点内容,仅作简单介绍即可。特别要做说明的是在突出重点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其他非重点章节中也有重点内容,譬如在“砌体结构材料”这一非重点章节里烧结多孔砖、空心砖和砌块是重要的墙体材料,所以它们的技术性质是重点内容。确定重点和非重点内容教学,不仅能缩短授课时间,而且有利于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有利于学生全面而重点地掌握建材方面的知识。

(二)加强章节内容间的联系,促使学生融会贯通

为了克服“建筑材料”内容多而散、系统性差的不足,同时也为了避免讲授时平铺直叙,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教师特别要注意加强课程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各种工程材料服务与工程实际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明确各种材料在工程实际中所处的地位为出发点;以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材料的技术性能、基本构造与组成、材料应用发展方向展开论述;以材料在工程实际中不同的功能作用作为结论来开展教学,会使学生感觉总体思路明确,条理清晰,前后上下知识融会贯通。

(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感性认识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针对教学手段单一、内容枯燥无趣等问题,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采用样品教学,做好对比分析。“建筑材料”课程作为一门叙述性内容偏多的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感性地认识和了解各种建筑材料,我们应尽力收集相关的材料样品,进行展示,首先让学生对该材料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再介绍其性能、特点和应用等其他内容。同时,可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共性和特性,便于掌握和理解其技术性能。如讲解混凝土拌和物时,可以当场取少量水泥、天然砂、石子和水进行搅拌,介绍各组成材料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可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观察不同配合比的材料性能的差异。再如在介绍过火砖、欠火砖时,可直接用样品向学生进行展示,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这两类砖的外观颜色和形状,就能很快掌握这两类砖的特点和区别,学生的印象也会非常深刻。第二,采用电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口述为主要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率比较低。采用电化教学,借用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量,而且还能通过影像,真实而直观地反映出材料的“真面目”,使学生加深对材料性能的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引入工程实例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定义、概念,把工程的实际环节引入到课堂内容中来,以实际工程为例来讲解材料的特性、使用方法及效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是教学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可以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例如,在讲石灰的性质时,可列举石灰的应用、抹灰墙而出现爆裂点的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对此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使学生加深对石灰熟化时体积膨胀较大的了解,从而进一步认识石灰变储存期为陈伏期的必要性。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做演示。通过对这些简单试验的操作与观察,学生对生石灰熟化特性的了解和认识可进一步加深,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四)发挥实验在建材课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由于建筑材料课程内容的叙述性和定性的(有时是半定量的)性质,它对某些概念的定义是不精确的,仅仅从定义本身难以作出精确的认识和严格的区分。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泥的“凝结”和“硬化”、“初凝”和“终凝”这样一些成对出现的概念。这里不妨引用一下水泥的“初凝”和“终凝”这一对概念的定义:“初凝”为水泥加水拌和时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为水泥加水拌和时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随后开始具有强度的时间。这里的“开始失去”“完全失去”和“开始具有”等说法并没有严格的定量的规定。学生难以区分和掌握这样的定义。而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这样的概念。这里不妨再引用一下该实验中有关试验结果的规定:由加水时算起,到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0.5~1.0mm时,所经历的时间为初凝时间;到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1.0mm所经历的时间为终凝时间。这样由实验对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定量规定和区分,显然比上述的定义要精确,且实验形象、具体。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授课时,教师就结合实验把“初凝”和“终凝”概念量化、具体化,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概念。“建筑材料”课程中类似的概念很多,如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沥青的黏性等概念,都可以用有关的实验来使其定义精确化、具体化,以利于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掌握。

尽管结合课程特点,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和实践环节上,我们作了积极的探索,“建筑材料”课程改革已初步有了成效,但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课程的改革和实践的探索中,我们要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以更好地实现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Z].2004-04-02.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篇(6)

一、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特点

“建筑材料”课程作为高职土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仅是以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课程为基础的专业基础课,还是“房屋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工程概预算”等后续课程的前期基础课,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面对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出现的情况,使学生掌握常见建筑材料的技术特性、相关标准等基本知识,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用建筑材料,并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建筑材料”课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研究各种建筑材料的构造、生产与加工方法、材料的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的课程。它涵盖的内容广泛,涉及学科较多,且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也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技能,可以说它是通往专业课程的必经之路,也是决定学生专业面宽窄和工作适应性的关键因素。

(一)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要求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中,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已经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社会化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门人才,但其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针对岗位群设置专业,增强专业覆盖面,按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对课程设置及时地进行调整、补充、修订。同时,还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现代内容和传统内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认真研究各类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和权重,以满足学生从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应淡化基础理论教学的系统性、严密性,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把知识传授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基础理论“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企业对岗位知识和能力需求的调研,我们认为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根据一线施工与管理岗位的要求,针对一线施工与管理岗位群,整理出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并重新编排组合,形成教学大纲。笔者认为,“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与掌握建筑行业中常用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掌握我国现行建筑材料的各种标准和常见的检测方法,比较熟练地对目前施工企业常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并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基本上可以为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和合格性评定提供依据;三是强化对专业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

“建筑材料”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庞杂,以叙述性内容为主,涉及知识面广,教材涵盖了十多个大类,上百个材料品种,但其系统性差,各章节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这是由于材料学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各类材料本身就是一门专业学科,如胶凝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其他复合材料等。如此多的内容都汇集到“建筑材料”课程中,使其成为一门介于材料学科与建筑工程学科之间的综合课程。

“建筑材料”的课程内容庞杂混乱,主要是对各类材料定性、半定量的分析,是针对各类材料技术性质的总结,缺乏逻辑性和理论计算分析。同时,由于一系列和工程密切相关的试验资料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繁多的条文叙述及经验公式,而又缺少逻辑推理,使得其整体性、逻辑性、严密性、连贯性均较差。这就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造成了不少的困难,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高职教育极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少高职院校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依然沿袭本科院校的教学理念,重理论教育,轻技能训练,使高职生的实践能力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节。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完全贯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体系方面普遍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基本上处在无人监管的状态,既没有统一编订的课程,也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各学校自行其是。在课程设置上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实践课的开课率没有达到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实践课看成理论课的附属课。二是教学方法不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仍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三是对学生的考核多按传统的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的单一闭卷考试方法。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

高职院校对“建筑材料”课程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也就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很多高职院校依然沿用以前的教材,这些旧教材的内容比较狭窄,很多教材缺乏对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实验方法、新标准的介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些年来我国建材领域发展速度非常快,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速度远远跟不上建材领域发展的速度,所以,高职教育应当注重“建筑材料”课程标准的制定,及时更新教材的内容,以应对工程实际的高速发展。

(二)沿用本科教学大纲

高职“建筑材料”课程只是对这门课程本科的教学内容作了局部删减,略降低教学要求。“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分为两大块: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讲解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材料性能的一些基本测试,属于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仅仅是用来验证理论教学中的重要结论,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因而,在现阶段的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中,实验课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属于理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真正地把实验课作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学生锻炼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

(三)教学方法落后

现阶段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仍旧停留在口头讲授、“满堂灌”的层面上,而建筑材料领域中涉及很多概念,有些概念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板书难以描绘。大多数理论知识只有在具备工程实际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被学生更好、更快地加以理解。此外,随着大学本科院校近年来的大幅度扩招,吸引了众多高中毕业生就读。这就导致了在高职就读的学生,其基础知识不扎实,且个体差异较大,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可自由支配时间明显增多,主动学习的动力明显不足,这给“建筑材料”的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针对“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精研教材内容,突出重点教学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样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就应该有所侧重,在深入分析岗位工作对本课程知识能力要求的前提下,打破学科框架,构建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体现土建专业所需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新体系,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突出重点内容,在重点内容讲解透彻的同时,兼顾讲解其他一般内容,其余内容则可要求学生们课后自学完成。建筑材料虽然种类繁多,但结合专业的特点,应该突出两个重点,即材料的基本性质及结构材料。

材料的基本性质这一章很重要,它是研究建筑材料共性问题,是后继各章的基础知识。因此,应较详细地把材料性质的各个概念结合它们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清楚,要求学生们牢固掌握。结构材料能否正确使用,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危和正常使用。所以,应把水泥、混凝土、钢材、防水材料列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在讲解这些重点内容时,应尽量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诱导和启发学生去主动地、积极地进行正确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某些具体材料的教学,则宜采用在众多材料品种中选取典型品种予以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水泥”一章,应选用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多的通用水泥作为主要讲解内容,其中又以硅酸盐水泥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其熟料的矿物组成、水化反应、硬化机理、技术性质、腐蚀及应用、储存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介绍其他掺入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而水泥中快硬硅酸盐水泥、白色、彩色硅酸盐水泥不是重点内容,仅作简单介绍即可。特别要做说明的是在突出重点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其他非重点章节中也有重点内容,譬如在“砌体结构材料”这一非重点章节里烧结多孔砖、空心砖和砌块是重要的墙体材料,所以它们的技术性质是重点内容。确定重点和非重点内容教学,不仅能缩短授课时间,而且有利于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有利于学生全面而重点地掌握建材方面的知识。

(二)加强章节内容间的联系,促使学生融会贯通

为了克服“建筑材料”内容多而散、系统性差的不足,同时也为了避免讲授时平铺直叙,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教师特别要注意加强课程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各种工程材料服务与工程实际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明确各种材料在工程实际中所处的地位为出发点;以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材料的技术性能、基本构造与组成、材料应用发展方向展开论述;以材料在工程实际中不同的功能作用作为结论来开展教学,会使学生感觉总体思路明确,条理清晰,前后上下知识融会贯通。

(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感性认识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针对教学手段单一、内容枯燥无趣等问题,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采用样品教学,做好对比分析。“建筑材料”课程作为一门叙述性内容偏多的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感性地认识和了解各种建筑材料,我们应尽力收集相关的材料样品,进行展示,首先让学生对该材料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再介绍其性能、特点和应用等其他内容。同时,可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共性和特性,便于掌握和理解其技术性能。如讲解混凝土拌和物时,可以当场取少量水泥、天然砂、石子和水进行搅拌,介绍各组成材料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可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观察不同配合比的材料性能的差异。再如在介绍过火砖、欠火砖时,可直接用样品向学生进行展示,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这两类砖的外观颜色和形状,就能很快掌握这两类砖的特点和区别,学生的印象也会非常深刻。第二,采用电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口述为主要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率比较低。采用电化教学,借用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量,而且还能通过影像,真实而直观地反映出材料的“真面目”,使学生加深对材料性能的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引入工程实例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定义、概念,把工程的实际环节引入到课堂内容中来,以实际工程为例来讲解材料的特性、使用方法及效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是教学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可以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例如,在讲石灰的性质时,可列举石灰的应用、抹灰墙而出现爆裂点的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对此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使学生加深对石灰熟化时体积膨胀较大的了解,从而进一步认识石灰变储存期为陈伏期的必要性。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做演示。通过对这些简单试验的操作与观察,学生对生石灰熟化特性的了解和认识可进一步加深,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四)发挥实验在建材课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由于建筑材料课程内容的叙述性和定性的(有时是半定量的)性质,它对某些概念的定义是不精确的,仅仅从定义本身难以作出精确的认识和严格的区分。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泥的“凝结”和“硬化”、“初凝”和“终凝”这样一些成对出现的概念。这里不妨引用一下水泥的“初凝”和“终凝”这一对概念的定义:“初凝”为水泥加水拌和时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为水泥加水拌和时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随后开始具有强度的时间。这里的“开始失去”“完全失去”和“开始具有”等说法并没有严格的定量的规定。学生难以区分和掌握这样的定义。而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这样的概念。这里不妨再引用一下该实验中有关试验结果的规定:由加水时算起,到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0.5~1.0mm时,所经历的时间为初凝时间;到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1.0mm所经历的时间为终凝时间。这样由实验对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定量规定和区分,显然比上述的定义要精确,且实验形象、具体。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授课时,教师就结合实验把“初凝”和“终凝”概念量化、具体化,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概念。“建筑材料”课程中类似的概念很多,如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沥青的黏性等概念,都可以用有关的实验来使其定义精确化、具体化,以利于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掌握。

尽管结合课程特点,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和实践环节上,我们作了积极的探索,“建筑材料”课程改革已初步有了成效,但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课程的改革和实践的探索中,我们要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以更好地实现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z].2004-04-02.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篇(7)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国内大多数院校都把该课程当作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

对于这样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改革一般是积极吸收学科领域内的新知识、新理论,使学生学到更加前沿的知识。我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挖掘、提炼该课程中蕴涵的丰富哲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感受到哲学思想与哲学方法的魅力,将自然科学范畴的材料专业知识与人文科学范畴的哲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哲学教学的困惑

从知识学习的角度讲,本科生需要更加高深的专业知识和更为宽广的学术视野。因此,本科教学的一般思路是加深、加宽专业知识。加深知识靠更为高深的专业理论,而拓宽知识则必须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

如果站在高于知识的思想与方法的角度上,则仅限于专业知识范畴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哲学思想,掌握一定的哲学方法,从而应对专业以外的事物。因为在当今社会,纯粹专业内部的事物是极少的,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往往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往往需要处理人际事物。因此,从最高层面的哲学入手,来强化学生的素质非常必要。

然而,当我们把教育的视野延伸到哲学的高度时,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即哲学的巨大作用与这种作用很难实现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虽然哲学是人类知识形态的极致,但由于哲学非常抽象,因此教学难度非常大。不难看出,理工科中的哲学教学,既有巨大需求,又难以操作。

应该指出,目前理工科开设的“科学技术哲学”选修课程,是这方面的一种积极尝试,该课程对于学生的哲学素养的提高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尽管如此,无论是从学时数还是从教学效果看,仅仅一门课程还难以起到太大的作用。同时,理工科学生趋于定型的学习习惯,也制约了该课程功效的发挥。例如,有些学生对于“科学技术哲学”不感兴趣,有些则难以适应这类文科课程的教学方法。

凡此种种,都说明理工科哲学教学中所面临的窘境。因此,要想突破这种状况,我们就必须转变观念,另辟蹊径,从而找到一条更加适合理工科的哲学教学之道。

二、“材料科学基础”哲学概念的提炼

课程的教学基础是知识的生成,没有知识课程就无法生存。但是,要想在理工科专业课中实施哲学教学,仅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这些专业知识背后的哲学概念、方法提炼出来。下面以实例的方式展示理工科课程中哲学知识的提炼过程与结果,归纳提炼的方法。

1.牛顿第二定律的哲学意义。

牛顿第二定律本不属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范畴。之所以拿它作为例子,是因为该定律是自然科学的经典,所以人人都能够理解。而直接选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的例子,由于专业性很强,读者不易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为f=ma,换一种表述形式就是a=f/m。根据语义流源理论,可以把属于物理学的专有概念转化为哲学表述。例如,f是外力,这是一种物理表述,但根据语义流源,外力退化为外界作用;m是质点质量,它也可以表述为事物的内在属性,因为质点说到底还是一种事物,而质量是用来描述质点属性的;a是质点加速度,它退化为事物的行为;“二”退化为关联,因为“二”不过是关系(关联)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完成了上述转换之后,牛顿第二定律就有了哲学意味,其新的表述为:事物的行为既与其内在属性有关,又与外界对于该事物的作用有关[1]。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哲学规律,潘懋元先生提出的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恰好是这一哲学规律在教育中的体现。换言之,自然科学的牛顿第二定律与教育学的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具有哲学意义的统一性。

2.“材料科学基础”中的哲学概念。

牛顿第二定律的哲学抽象不仅展示了一条哲学规律,而且展示了抽象过程的一般方法。按照这一方法,就可以处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的相关知识,以使它们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同时,由于基本的提炼方法在牛顿第二定律中已经展示,因此在下面的例子中更多地介绍过程与结果,以避免过多的专业介绍带来理解困难。

(1)晶体缺陷

它是材料学科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表示晶体中不但存在缺陷,而且缺陷有可能以平衡的方式存在。

从哲学的角度看,缺陷无非是一种新的物质存在方式。换言之,缺陷造成了物质存在的多样性,而多样性概念就属于哲学范畴了。因此,材料缺陷的哲学抽象就是:事物以多样性的方式存在,优于单一的存在方式。这个规律在自然界与社会领域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凝固(相变)过程

在材料的凝固过程中,形核理论至关重要。该理论的基本预设是,在原来的液相中产生具有固相结构的小核心,且它们随机出现、时聚时散。一旦过冷度足够大,这些小核心就能长大,直至完全凝固。

从哲学的角度看,凝固形核现象是旧事物中存在新事物的范例。存在于旧事物中的新事物尽管是不稳定的,但它包含了新事物的“基因”,且一旦环境条件适合,这些“弱小稚嫩”的新事物就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直至完全取代旧事物。

(3)界面平衡偏析

这个材料概念可以用来展示哲学认识论的一般程序,也就是逻辑学中的属+种差理论。一般来说,一个新概念总是由几个旧概念组合而成。在组成新概念的旧概念中,必有一个是基本的,而其他是从属的。例如,知识经济概念中,经济是基本的,而知识是从属的。逻辑学把这种处于基础地位的概念称为属,从属概念称为种差[2]。

以界面平衡偏析为例,最基本的属就是偏析这一概念,而平衡是从属概念。因此,平衡偏析概念的根本意义由偏析决定,它意味着成分的(空间)差异,平衡偏析无非是说这种成分差异处于热力学稳定的状态,因此称为平衡。当我们建立了平衡偏析概念之后,它就成了新的起点,即新的属,而相对于这个属,界面就是种差。因此,界面平衡偏析就是:与界面有关的平衡偏析。换言之,界面平衡偏析=界面(种差)+平衡偏析(属)。

不难看出,尽管界面平衡偏析概念本身没有演绎出什么哲学意味的东西,但对于它的认识却能从方法的角度上升到逻辑学的层次,从而具有哲学意义的普遍性。

(4)规则溶液自由能表达式

在二元合金固溶体的自由能表达式中,学生的学习难点并不在表达式的数学形式。教学实践发现,他们产生模糊认识的根源在于:该表达式说的是谁。

按着德国哲学家弗雷格的指称理论[3],一个事物的认识与三个要素密不可分,即事物的名称、事物的内涵和事物的所指,其中名称与内涵很容易理解,而事物的所指(这是一个哲学专有名词)是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按理说,认识过程涉及所指应该是常识,如黄山,它有名称(就是黄山),有内涵(如险峻、秀美等),还有就是作为物质存在的那些花岗岩构成的山峦。因此,所指就是指向物质存在的,因此理解起来似乎并不难。但是,当某个所需认识的对象以抽象的、看不见的方式存在时,所指就不像黄山那么清晰了。在初学的过程中,所指往往被学生忽略,甚至是遗忘,而只记住三要素中的名称与内涵。这种所指认识的缺失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如把对象搞混。不难看出,弗雷格的指称理论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认识对象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强化在面对数学公式具有特殊的价值。

(5)相变定义

根据冯端院士的定义[4],“相变”指:“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物相于某一特定条件下发生突变。”但是,相变的定义也可以简化为:凡是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都是相变。不难看出,与冯端院士的定义相比,新的相变定义粗略了很多。

如何看待这种由于简化而带来的粗略,是一个超越材料专业的问题,而知识范畴的超越本身就具有哲学的意味。显然,这里涉及思想方法的问题,对于不同思想方法的认识与把握,恰恰是学生应该努力的新方面。这个问题的重心不在于孰是孰非的细节探讨,而在于认识效率等更高的层次范畴。换言之,细节的是非判断转向了效率考量,这种价值标准的转向对学生思维训练具有重要作用。

三、“材料科学基础”哲学概念的教学意义

从上面的论述看出,在材料专业知识中提炼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与方法并非难事,其中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换,具体就是从单纯专业视野拓展到更为宽广的哲学领域。站在哲学的高度重新看待“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它有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1.丰富了教学内容,深化了专业知识。

到目前为止,理工科专业课改革的思路重点在更新教学内容,具体方法是积极吸收新专业知识,反映学科的新发展。不难看出,这种改革的视野仍然局限在专业、学科的范畴之内。

因此,本文给出的哲学概念提炼的思路,是一种新的尝试。按着这样的思路,教学内容同样得以丰富。同时,还可以深化课程的内容,如上面列举的弗雷格指称理论,属种+差的认识理论,都具有很高的认知难度,这些哲学概念的学习会极大地深化课程内容。

2.建立了理解的新维度。

就本科生学习而言,理解的重要性远大于高中生。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解是本科生学习的生命,而高中生的学习还带有相当成分的记忆因素。因此,深化理解就成了本科生学习的当务之急。

但是,深入剖析理解概念会发现,理工科学生的理解视野是不够宽广的,他们的理解维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事实和自然科学定律,这是理解不可或缺的维度;其次是简单逻辑,因为理解的过程往往是逻辑推理过程;最后就是数理方法,因为理工科中大量的知识是建筑在数理基础上的。但是,仅仅把理解的视野向这些方面展开是不够的,因为这些维度的综合也不具备超越的功能和开拓创新的意味。因此,有必要把理解的维度进一步向哲学、方法论的层次展开,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开拓了通识教育的新视野。

在本科教学中,通识教育尽管非常重要,但它的实际操作却一直令人困扰。其中的重要问题是不同门类的知识各行其是,结果是多而不通。本文提出的理工科知识的哲学提炼与教学,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提供了新的思路,因为通识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一个“通”字,即融会贯通。但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天然差异,因此直接贯通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使不同学科的知识都升华为哲学概念,则在哲学层面就能实现贯通。

参考文献:

[1]吴锵.从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到人文素质教育.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而在不少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中,都把这门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事实证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于丰富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扩大知识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影视资料在中国文化概论教学中成为课堂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课程内容本身的丰富性,为采用可视可听的影视资料提供了可能;而影视资料的采用,又为增强课程的直观感、生动感,增添文化气息,起到了有效作用。在课程的各部分教学中,影视资料运用都能产生积极效果。

1 “规定动作”注重规范性

综观国内主要的中国文化概论教材,其主要构成部分都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中国文化的发生条件,包括中国文化赖以生发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二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主要包括从远古直到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三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成就,包括在文史哲、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这三个方面的教学中,影视资料都可以直观、生动地帮助教材和教案,来展现教学内容。如在介绍中国文化赖以生发的历史地理环境时,纪录片《中国佛教名山》、《再说长江》、《新丝绸之路》、《美丽中国》都成为教学的辅助材料,这些纪录片生动展现了中国名山大川的真实风貌,将中国的山水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对于这些景致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些曾经到过这些地方游览的学生更是结合纪录片,和自己的游览经历,讲述这些景观给自己带来的“文化冲击”。而在讲授中国古代的戏剧时,青春版《牡丹亭》、电影《梅兰芳》片断,或者让学生原汁原味地体会到戏剧艺术的精粹,或者让学生感受到戏剧艺术表演大师的不凡魅力。真实的艺术感受配合条理化的课堂教学,常常使学生产生共鸣。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与教材相观照,可以找到很多的影视资源与之配合。正是中国文化概论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可以在教学中发掘大量的影视资源。这些资源能够较好地诠释教材的内容,同时又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这种资源与教材的匹配度,在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较难做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取这类资源作为教学补充时,应当紧扣教材内容,讲究所选取资源与教材的高度匹配。注重规范性,是选取这类资源的前提条件,只有与教材高度匹配,才能合理展现教学内容。应当始终注意影视资料所起的辅助作用,而不是冲淡系统的常规教学。

2 实践教学注重针对性

很多开设中国文化概论的学校,都赋予了这门课程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而这样的教学内容大多能受到学生欢迎。一般来讲,中国文化概论的实践教学,通常是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一般是同一个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等地点,在这些地方开展实地讲课,使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以北京联合大学的精品课中国文化概论为例,实地讲课的课堂,就延伸到颐和园、美术馆、博物馆等地,并将这样的教学称为“多感官教学”。而笔者教学所在的岳阳地区,岳阳楼、君山、岳阳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也成为实践教学的依托。

影视资料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开展教学的地点,本身就有大量介绍与该地历史文化知识有关的影像资料,通常,对于较大规模的访问群体,这些场所都愿意播出这些资料。另一方面,是在现有的影视作品中,本身就有大量与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有关的内容。如纪录片《颐和园》、《故宫》、《千古名楼——岳阳楼》等,而在开展实践教学之前或过程中,向学生播放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对历史遗迹的文化诠释,使学生在“实景”之中更能感受到景观所代表的文化纵深。

实践教学材料的选取有很强的针对性。就这门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高校而言,通常的做法就是“就地取材”。即到一个方便到达、而且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和代表意义的地点。实质上,很多城市都具有这样的地点,而这样的地点也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并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影响。影视资料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要弱于实际场景所起到的教学作用,但影视资料在展现历史文化纵深感方面却不可或缺,它是使“可触摸”的文化,变得“可追溯”、“可思考”的重要促成因素之一。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影视资料的运用,是在针对性基础之上的深度拓展。

3 “自选动作”注重开放性

除了教师讲授之外,少量的学生作业和学生参与成为课堂的有益补充。让学生选取中国文化当中一个感兴趣的小单元,来进行适时的讲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在学生讲授过程中,最能吸引注意力的,往往也是其精心选取的影视资料。

在某班学生以“鼓”为题材,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中“鼓”所扮演的角色时,分别向其他学生展示了安塞腰鼓、凤阳花鼓、京韵大鼓的表演片断,这些片断都来自网络视频,或者是电视片。而在展示与“鼓”有关的舞蹈环节,采用了电影《十面埋伏》中,盲闻声击鼓的片断。之后,主讲学生还展示了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高潮——刘海哥下山打柴遇到胡秀英的片断。而“鼓”都在这些影视片断当中,或者扮演突出的视觉形象,或者成为伴奏的主要背景声音。

学生参与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自选动作”。在完成这一“自选动作”时,影视资料的选取,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样的开放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话题的开放性决定选材的开放性。因为学生参与的主旨是希望其能自己动手,成为中国文化某领域中知识较为丰富的“小专家”,所以对于话题没有较多设定。二是文化的包容性决定选材的开放性,正是中国文化的浩如烟海,使得选定的主题多种多样,每届每班的学生都不相同。三是影视的表现力决定选材的开放性。影视作品较文字、图片更有生动的表现力,而在一个希望较好的表现自我的场域,对于影视作品的重视就自然会更加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生的选题,其灵感都最早来自于影视作品。如有学生观看《叶问》后,决定讲述中华武术的发展,之后又在其他影视片断中找寻到叶问咏春拳的真实表演。有学生在观看BTV生活频道的MV《南锣鼓巷》后,把北京胡同文化作为讲授题材。而之后,这些作品又都成为讲授的组成部分。对影视作品的接触在帮助学生确立关注点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影视资料的运用是中国文化概论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展的工作。对于这一工作的探索,能够使课堂更生动,学生记忆更深刻,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洪亮.对《中国文化概论》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2011(4).

[2] 俞娟.刍议《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黑河学刊,2011(5).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篇(9)

概括材料的要求不同,给出的分值不同,所以给出的评分标准也不完全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在对概括材料部分的评判上,主要是找“点”,即分析应试者在作答中,是否把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或反映问题的“关键点”找到。因为评判总是要有依据,而这种依据只能是针对材料来比照应试者的作答是否符合“要点”,否则,就容易导致考生自由发挥,脱离了材料的内容,那样就无法制定出一个相对公平的标准,以体现应试者的能力水平是否符合职位的需求。概括材料的评分标准有两个方面构成。

一是“要点”是否齐全。这是评分标准的主要依据。二是对语言表述和卷面的整洁、句子的通畅、标点的使用、字迹的清晰、错别字和字数的要求。根据以上两个方面,试卷一般分为四类。以2014年的试卷为例,满分30分

一类试卷,要点齐全,语言通畅,卷面整洁,句子通顺,标点正确,字迹清晰,无错别字,字数符合要求。分数在20至30之间。又可以分为一类上和一类下。二类试卷,要点基本齐全但表述略有不足,语言通顺,卷面无明显改动,标点没有明显问题,有个别错别字,字数达不到要求(多字或不足),分数在10至20之间。又可以分为二类上和二类下。三类试卷,要点明显不足,语言不通顺,卷面改动较多,错别字多,标点单一,字数较少,分数在5至10之间。四类试卷,没有作答或者只有特别简单的内容,分数在0至5分之间。

二、概括材料所需能力

概括材料看似简单,但万学金路的老师们做过总结:从近几年的试卷来看,一些考生的分数并不理想,主要是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从答题的要求看,应试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完成概括总结的作答要求。

1.分析能力。分析是以具体材料和事实为基础,是从思维的具体到思维的抽象。分析能力是重要的思维形式,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申论材料,分析能力就是通过阅读能够把握住材料的内涵,找出材料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对材料量的分析,就是理解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和层次;一个是对材料质的分析,就是找出材料反映的观点和主题。在申论考试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找出材料反映问题的主要材料或者关键的句子,这是分析能力水平高低的主要表现。在纷繁的材料中,找出反映本质的材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过程,需要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观察。第二,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把握住反映不同方面的材料。申论给定的材料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但是,围绕这个问题必然涉及许多方面,这就需要应试者不仅能抓住反映本质的材料,还需要抓住反映不同方面的材料并进行归类,能否做到这一点,是检验考生分析能力的具体体现。第三,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把握给定材料本质和所属各方面之后,就需要理清材料的关系,把整个材料还原成一个条例清晰,层次明确的文章。

分析材料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定性分析:就是判断材料的性质,把握材料的内涵,这是理解材料的主要方法。

定量分析:就是把握属于材料内容的主要数量有哪些,这些数量之间的层次是什么。

因果分析:就是分析材料之间是否存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引起事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过程分析:就是把握材料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综合能力。

综合就是把事物各个部分的认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和思维。分析是从对事物的外部观察和思维出发,深入到内部探求其本质;综合则是从事物的本身出发,通过事物内部联系把各个部分综合成整体。一般说来,分析是第一位的,综合是第二位的,先有分析,后有综合。

对于申论材料而言,阅读首先是分析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材料的内涵,对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析,留在头脑中的印象是深刻和具体生动的。综合就是剥除材料的具体性,对材料的共性进行归纳,在归纳的过程中,把材料分成可以提炼观点和层次的不同部分或方面,这样就在头脑中留下的是理性的概括,不是针对点的,而是属于面的,不是特殊性的,而是一般性的,做到了这些,就真正理解了申论材料。

三、概括材料的要求

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概括或概述是申论考试试卷的第一题,它通过应试者对阅读的材料进行概括或概述,以体现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一关虽然分值不是太高,但对于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答好其它试题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应引起考生的注意。对于概括内容的要求,刘小粤老师指出,根据近几年申论试题的材料,主要应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1、全面

概括全面是针对材料内容而言的,就是应试者在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时,应该特别注意对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是否有遗漏,是否符合评判的要点,在评分上,这是可以量化的分值,所以,应试者在概括材料中首先要全面把握材料所反映的内容。

如果是对整个材料内容的概括,首先界定是该材料针对哪一方面的热点问题。这个概括不能偏题,否则,后面的概括就失去了方向。第二认清反映这个问题的材料有哪几部分,这几部分是什么关系。是属于正面肯定的部分,还是属于反面否定的东西;是从主次方面来谈的,还是几个方面事件的罗列;是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谈的,还是按照现象、原因和结果谈的。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弄清楚了,对材料的概括就全面了。

国考2014年的申论作答: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

一、网民诞生,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将网络融入生活;二、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应运而生。为商务和政务提供了更快捷有效的途径;三、网络使基础设施、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工作等成为可能,人们的生活空间扩大,不再受地域所限;四、成为人们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并以更快捷更方便的方式服务于人民;五、伴随网络出现的网络侵权、网络犯罪成为新的犯罪方式;六、网络经济初露锋芒,网络在人们心目中和生活中的份额增大,网络经济也逐渐成为重要经济来源。

解析:试卷要求概括“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实际是对事物后果的概括。后果的概括一般是包括正负两方面的内容,但该试卷只侧重反映了资料一个方面的问题,即网络的正面影响,而对网络的负面影响,只谈到了网络犯罪,对于其他的网络负面问题没有提及,这说明概括得不够全面,是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

2、简洁

简洁就是在概括材料内容时,不是对照原有的材料抄一边,不是把涉及到的内容简单的罗列,那是重复和摘抄不是概括。万学金路申论教研室的各位老师一再强调,概括必须体现综合和归纳,按着给出的字数进行作答,这就必须要简洁。简洁相对于内容而言,就是反映内容的材料要全面而且高度浓缩,反映本质;简洁相对于语言而言,就是在表述上,尽量使用一些短的陈述句,而且应当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概括,最常用的句式是过去式的表述,使用“了”字的句子表示做了什么,达到了什么结果等客观的内容,同时少用一些内容复杂的复句,视觉上让阅卷人员一目了然,不能出现表述不清或者罗嗦重复毛病。

国考2014年的申论作答: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

该资料反映了网络建设的问题。互联网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新科技革命的产物。它的出现和迅速扩展带来了人类信息传播领域的一次革命性飞跃,深深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精神层面。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具有两重性。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它是把双刃剑。一方向,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性、交往行为的虚拟性等特征,它也会给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

解析:这份答卷的概括在逻辑的顺序是清楚的,也算抓住了给定资料的关键问题,即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是各个层面的,但是,在内容的表达上,由于过多介绍了网络的出现,致使头重脚轻。后面应该说明的负面影响没有提及,而且在陈述上务虚的内容较多,务实的内容较少,所以,概括不是很简洁,只能算是及格卷。

2014年的申论要求: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该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因正常生产的噪音严重干扰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民事纠纷,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应该如何既合法又合理地处理这些纠纷地问题,即怎样在既保护市民地合法权益又保护企业正当生产秩序与利益上做到二者兼顾让双方满意。

解析:该试卷采用了长句即复句的表达形式,虽然概括出了材料的主要问题,但是表达不清,语句罗嗦且存在语病,所以作答时内容和语言是否简洁,直接影响着考生的分数。

3、准确

就是对于概括的内容应符合材料的实际,不能脱离材料,不能脱离材料信马由缰的去发挥。在试卷评判中,不仅有“要点”,更要“找准点”,就是对比考生的“要点”与参考答案的“要点”是否一致,这对于应试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答对”,还要“答准”,这样才能得高分,考生如果概括出了材料的主要内容,但是概括不准确,同样要扣分。同时刘小粤老师提醒广大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准确既是针对内容的,也是针对语言的,针对内容就是在概括中定位要到位,针对语言就是表述要得体。

2014年申论的作答要求:有条理地概括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

该材料反映了PPA的问题。美国联邦食品药物监督局将含PPA(苯丙醇胺的英文缩写)的药物列为禁药,世界各国对此反响强烈。许多人拒绝服用含PPA的感冒药。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发出停止使用、销售、审批含PPA药品的工作。面对人们的恐慌,检测部门指出并未发现由于服用“康泰克”等含PPA药品导致中风与严重后果的案例,但仍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药品的监督检测工作。

解析:这份试卷主要问题是对给定资料中的内容概括简单,遗漏内容较多。而且对一些方面的界定不准确,如“许多人拒绝服用含PPA的感冒药”,是哪个国家的做法,“检测部门”是指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药品的监督检测工作”,又是针对哪些对象而言的等等,各国对待“PPA事件”的态度没有明确,分析概括能力很一般。

2014年的申论作答要求:假如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阅。要求:概述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014年9月20日,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其谈话内容如下:

一、公共事件随着社会的推进和人数的增加,其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但它不是一般事件。目前社会矛盾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增加,当前我国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期。二、建立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是必要的,目前全国应急方案的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三、应急预案本身就是一个工作原则、组织分工、任务分工以及协调机制,需要国家投入和社会机制结合。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政府责任,突发事件后可以鼓励自愿团体或非政府组织机构参与。五、应对突发事件,应以大局为重,注重协调各方利益。六、要引导公众关心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提高社会各界危机意识。七、国家要有一定的富裕财力,包括物质准备。八、国家应通过公示的方式告知老百姓怎样应对这些事件。

以上是我总结的主要谈话内容,请审阅。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材料科学前沿》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的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研究前沿新动态,新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法和技术以及新材料的研发对现代材料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近几年内材料学科的热门研究方向,介绍新材料的物理化学特征及新材料产业与材料科学前沿之间相互依赖关系与发展规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了解新材料的研究领域及相关的新材料表征技术。通过近几年来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笔者主要阐述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实例教学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探索如何让学生全面了解材料科学前沿领域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新模式,同时就如何进行课堂讨论和课程论文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以材料研究前沿动态为指引,拓展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的,其内容可分为前沿动态和新技术发展两个部分。课程基于ESI数据库中多个研究前沿,根据材料学科的特点,甄选出了2014-2015年排名前10的热点研究前沿和5个新兴研究方向,涉及材料科学及材料结构表征领域。

在前沿动态教学方面,主要学习材料学科前沿动态和国内外最新报道的新材料制备技术和实验研究方法。在新技术发展方面,主要集中在现代高新产业中正在实施产业化的新材料制备技术以及新材料研发过程中采用的先进工艺和方法。这两部分涉及知识范围较广,因此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新知识和新理论的系统化,需要不断更新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注重先新实验技术的介绍,以知名科学家及其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来增强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保障。课程中对于实验原理和设备的教学内容应该与最新设备和最新技术相一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如Nature和Science等专业期刊网站的链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2引导学生探索材料研发新领域,培养创新思维

当前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缺乏重视和认可,结果造成教学的低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在课后有兴趣去网络搜索课堂介绍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科学兴趣的培养是学生能够在该课程有所收获的基本前提,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从科研实例引出技术问题,从技术问题引出科学概念,由科学概念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思考所学的内容。课程基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的分析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去洞悉科学研究是如何展开的,揭示了不同研究者因探究科学问题产生的关联性。

课程中关于新技术的介绍一般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时必须注重从现实生活中的直观现象入手,解释抽象的概念。教学计划总学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涉及有材料科学进展和前沿动态;第二部分内容涉及有先进纳米材料、先进能源材料和先进材料制备技术的应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侧重:

(1)化学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由于本课程中化学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所涉及的化学概念较多,因此学生必须对材料化学等前驱课程进行回顾。这部分章节侧重于选择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功能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铑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基于石墨烯的光催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合成与应用等前沿内容。

(2)物理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由于本课程中物理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所涉及的物理概念较多,因此学生必须对材料物理等前驱课程进行回顾。这部分章节侧重于选择硅烯的生长与特性、碱金属掺杂铁硒超导体、高能量转换效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铁基高温超导等前沿内容。

(3)在材料结构表征新技术方面,为了增强学生对材料表征技术课程内容的理解,将AFM、XPS、FESEM、HAADF、STEM、CEPC和SPPC等材料性能现代检测方法与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3立足金属材料专业特色,促进教学改革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篇(11)

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一门基础性的理论课程[1],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材料的基本理论,包括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缺陷、材料的凝固与塑性变形、材料的组织与状态等方面[2]。考虑到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其他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系统理论,阐述材料的共性与个性。在此全面深厚的专业公共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说明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诸如与其相关的基本现象、概念、规律和基本方法。通过明确课程学习的目的、选择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教学方法及理论联系生产实际等多个方面,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与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理论基础课的指导性作用。

1.明确课程学习目的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为材料加工成型、材料测试等后续课程提供专业理论基础。明确本课程学习目的,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将对本课程及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学效率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在强调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还应该增强课程教学的生动性与丰富性,提高学生深入学习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专业素养与认知情趣的有益结合,从而发挥学习热情与主观能动性,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2.选择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材料科学基础通过研究材料成分、结构、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变化的规律,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与生产实际指导,因此,本课程教学围绕材料四要素这条主线展开。面对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繁杂的概念理论,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专业特点教学分清主次,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例如专业是金属材料科学方向,教学中应该着重介绍金属学部分,比较深入地介绍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3]、凝固结晶、塑性变形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精心选择教材,满足了本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

科技发展与材料理论更新相辅相成,在基础理论框架中,应加强学科前沿知识[4]的引入。新材料的研究、新工艺的发展等教学内容的引入,不但能保持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能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例如纳米材料、3D打印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可以让学生逐步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更能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寓学于乐,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

3.优化教学方法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内容繁多,理论性强,学习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的记忆、基础理论的理解、基本工艺方法及其应用等各个方面,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难度。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建立逐层递进的专业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形象生动地叙述概念理论,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实践应用的能力,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3.1构筑逐层递进的知识体系

课程教学内容围绕材料、结构、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这条主线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构筑以材料成分归属(金属或非金属)为起点的基本框架,介绍其由来、特点、性能等背景知识,将学生带入到专业领域的视野中。有意识地结合实物(如手机或笔记本外壳等)引导学生注意和思考诸如产品是什么材料的、有什么特性等问题,慢慢培养专业思维和素养。

不同种类(或者种类相同但成分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结构,还能形成不同的组织,使得材料性能大不相同。讨论材料的特性需要逐层递进地研究和分析从理论条件下材料的晶体结构到实际条件下材料的结构和组织变化,再结合生产加工条件,一步步研究其性能的变化规律。在这个知识架构中,既要培养学生逐层理解剖析的能力,又要强调各层知识的关联性,使其思考问题较为全面而又深刻。

3.2生动地叙述概念理论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繁杂抽象的概念理论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平铺直叙,多用图文结合、多媒体演示、视频录像等手段,形象而生动地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强化教学效果。

在教学内容中,晶体结构部分知识抽象,可以通过书写板书写下概念加深学生的记忆,绘制模型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结构,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形象展示晶体结构及缺陷,让学生深刻记忆和理解这些内容。在合金相图中的曲线和组织变化中的金相组织照片都能帮助学生建立微观结构的立体描述[5],并形象地理解材料结构和组织状态的改变,总结性能的变化规律。

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让教与学都变成一件有意义的事。

4.理论联系实际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很大一部分来自生产实际的规律总结及试验现象整理和数据分析,实践性强。抽象的理论教学离不开实际,可以从实物产品的材料、外观和特性入手,结合生产工艺过程的图片或视频录像,让学生慢慢熟悉各类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引导学生将基本理论知识理解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在总结生产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试验分析(如研究状态、温度等现象变化,强度、硬度等变化曲线,以及金相试验观察到的组织转变照片等),从宏观到微观充分反映材料四要素的基础理论及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立开放式课堂,分组讨论试验现象,让学生测量性能数据并绘制表格曲线,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金相试样制备并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和记录。结合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和总结,完成试验报告。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方面,强化教学效果。

科技在不断进步,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生产设备和工艺不断改进更新,科学发展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和应用创新发展。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插入先进制造设备的图片和先进生产工艺的视频录像,多与学生探讨前沿科学的热点问题。比如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拟定题目的资料搜集整理并按组作报告完成工作介绍,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设计研究性课题或实践创新项目,要求学生自由查阅资料和设计方案,整理分析后完成设计,纳入成绩评定或者奖励考核。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了解专业动向的积极性,学习更加认真,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5.结语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内容丰富,专业性强,需要耐心记忆和理解材料的基本概念理论,认真分析总结材料的组织转变与性能变化规律。材料科学理论不断丰富,应用不断深入,需要积极关注前沿科技,不断补充和完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必须不断改革优化,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上不断获得突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和创新能力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庚祥,蔡,戎咏华.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8-10.

[2]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