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贵族礼仪大全11篇

时间:2022-12-08 10:47:58

贵族礼仪

贵族礼仪篇(1)

每一种民族文化,哪怕是弱小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并保留鲜明的民族特征。台江苗族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礼仪、婚姻礼仪、丧葬礼仪、信仰礼仪等礼仪文化形式,这种礼仪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民族性、祭祀性、地域性、群体性四个方面。

一、民族性

苗族自从迁居台江以来,他们在共同的时空范围、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地域环境下生存,其礼仪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一)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以语言和仪式的方式传承和发展。由于苗族有语言无文字,苗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诸多文化形式都无法通过本民族文字加以记述,因此,台江苗族礼仪文化自产生之日起,都是以语言为唯一载体表达出来,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发展。例如,苗族先民在岁首节日中使用的芦笙曲就是由苗族语言词汇汇编而成的,其中一个苗族词汇就是一个芦笙音符。又如苗族在举行黑鼓祭时使用的各种祭祀隐语是由苗族的习俗语言组成的,其中的信仰文化更是通过仪式和语言的方式展示出来的。因此,依靠语言和仪式的手段传承民族文化,是台江苗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根本性特点。

(二)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我国苗族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民族,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从形式到内容、从传说到具体仪式、从举办时间到具体活动内容都体现出了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尤以节日礼仪最显著。例如,从内容上讲,吃新节讲述了苗族民间谷种的起源及人们采摘稻和随意下田捞鱼,姐妹节讲述了姑娘们在田间林地团聚或游方的情景;龙船节描绘了水手们背蓑衣戴斗笠划船比赛的状况。从时间上讲,台江苗族多选择在农闲或岁首时节举行节日活动,节日日期主要依据自然时序和庄稼生长的特点决定,上述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台江苗族节日礼仪文化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台江苗族在举行祭祖仪式时喜用糯米饭、米酒、鸡鸭鱼等作为祭品。喜用糯米饭表明苗族社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粘稻等各种先进粮食作物还未在苗族地区普遍种植;喜好米酒说明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苗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贫乏,遇事总是借酒取乐;喜用鸡鸭鱼表明在饲养业还不发达的台江苗族社会,鸡鸭鱼是农户家庭唯一能够自给自足的农户产品。由此可见,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具有极其深厚的农耕文化特色。

(三)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具有浓厚的巫文化传统。从汉文献记载中考察苗族文化,可以看到,从蚩尤时代《国语・楚语下》记载的“民神杂糅”、“家为巫史”到“三苗”时期《尚书・吕刑》记载的“相尚听于鬼神”,再到汉朝王逸《楚辞章句》中的“其俗信巫而好祠”,等等,都充分体现了苗族自古以来就有巫文化的历史传统。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我们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巫文化内涵。如在信仰礼仪、丧葬礼仪、婚姻礼仪和节日礼仪中,台江苗族人民都需要根据习俗宴请巫师或歌师举行祭祖仪式。尤其在信仰礼仪中,人们除了举行隆重的祭祀祖仪式外,还要举行祭树、祭桥、招龙、祭嘎哈、洗寨和各种以祭神驱鬼为内容的占卜活动等,这些巫术活动充分体现了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巫文化传统。

二、祭祀性

台江苗族是一个具有浓厚巫文化传统的民族,当地苗族人民普遍崇拜祖宗、信奉神灵。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对神灵的敬畏与尊重,祭祀神灵成了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显著特征。

(一)信仰礼仪中的祭祀性特征。信仰礼仪的祭祀性特征主要通过黑鼓祭的形式体现出来。鼓社祭期间,台江苗族以鼓社为单位举行全家族的祭祖仪式。根据1955年台江县人民政府初步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台江的覃膏、孝弟、德条三个乡镇的1552户家庭中,人们举行鼓社祭时杀去393头鼓藏牛,以当时每头牛平均100元(按旧币折合)计算,共计39300元。每头鼓藏牛要喂三年,每天每人割草花费的劳动力以0.40元计算,三年合计169.676元。此外,杀鼓藏牛时,每家亲友前来送礼祝贺,估计每头鼓藏牛平均礼物15元,393头年约计5895元。在杀鼓藏牛的第二年又要杀鼓藏猪,几乎每户杀一头,也有一户杀两头的。据估计杀去的鼓藏猪大约400头以上,以每头平均15元计算,累计6000元,以上共计达22万余元①。在台江的交汪寨,总户数有196户,1955年用48头牛在吃黑鼓时打架,附近村寨有五千余人到场参观,虽主事者在斗牛完毕后宣布接受党的教育,厉行节约,不再宰杀牯牛,不按旧例招待亲友,以免浪费,但是还是有800多人在交汪苗族村寨吃住一晚,仅酒饭就耗去8000多斤谷子。如果按照原有旧俗,那么在交汪寨吃喝通宵,至少会有3000~4000人②。

(二)节日礼仪和婚丧礼仪中的祭祀性特征。如龙船节,从龙舟制作到划船比赛,自始至终贯穿一系列祭祀仪式。如砍树制龙舟时,先请巫师“祭嘎西”、“请龙神”;开工造船时,先杀鸡“祭鲁班”;制好龙船后,要杀猪祭菩萨,“喊龙神归塘”;龙舟出行前,先“祭嘎西”保证龙舟划行平安;龙舟到达比赛地后,先到“龙塘”抛掷茅草“们勇”,祈求当地龙神保佑平安;龙舟比赛节结束时,杀“三牲”祭菩萨和祖宗,等等。台江苗族举行婚丧礼仪时,餐宴前人们都要举行祭祖仪式。届时,先由主人在自家堂屋正中备好酒菜,举行完毕祭拜仪式后,所有宾朋方能就餐。特别在丧葬礼仪中,台江部分地区有专门的祭祀芒筒芦笙队,治丧期间人们通过芦笙手的表演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台江苗族民众在吃饭前也习惯用筷子取少量酒菜于地,表示慰劳祖先。

三、地域性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流行空间的地域有限性和流行时间的地域差异性上。

(一)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流行空间的地域有限性特征。如节日礼仪,台江苗族在举行节日文化活动时,通常以某一个固定场所,如某个平坝、山坡、河边、寨旁作为节日活动的集中地,以此形成固定的节日文化空间。节日期间,人们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汇集在一起举行节日文化活动。在节日参与者中,有的来自邻近村寨,有的来自邻近乡镇,有的来自邻近的县或省,其人数之多、场面之壮观常为汉族地区所罕见。在信仰礼仪、婚姻礼仪等活动中,台江苗族民众常常聚集在斗牛场、芦笙堂、游方坪等固定地点举行斗牛比赛、跳芦笙比赛和游方活动,礼仪文化活动的地域性特征较明显。

(二)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流行时间的地域差异性特征。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在流行时间的地域差异性上,尤以节日文化最突出。在台江苗族地区,并非全体苗族都在同一时间举行同样的节日活动。相反,往往每一节日只流行于某一地区或部分地区,甚至同一节日举行的具体时间也会因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据调查,台江巫十月第一个丑日是大年的正日,第二个丑日和第三个丑日为小年;宝贡乡在十月第一个及第二个子日,先后过大小年两次;孝弟乡以十月第一个丑日为小年,第二个丑日为大年,第三个丑日为小年……革一、大塘、茅坪等乡只在十一月以后的卯日过一次苗年,老屯乡在十一月辰日过一次苗年③。又如苗族姊妹节,由于台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其县境内各地庆祝姊妹节的时间稍有区别。在台江城郊、宝贡乡、巫一带,人们在每年农历二三月的任意一天过节;在革东、交下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过节;在施洞口一带,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过节;在孝弟乡一带,人们过节的时间则推迟到每年农历三月底四月初。

四、群体性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当地苗族民众在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发展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是广大苗族民众共同的民族标志,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这种群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礼仪文化主体的行为方式、礼仪文化活动的参与人员和礼仪文化的文化层次三方面。

(一)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主体行为方式的群体性特征。台江苗族以支系和宗族为单位聚族而居,形成同姓村落――鼓社,他们常常以鼓社为单位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信仰礼仪,苗族民众以鼓社为单位,以鼓头为核心,在祭师的主持下举行家族式的集体性祭祖活动。人们在祭祖活动中遵守共同的仪式和程序,祭祖仪式是一个以家族或氏族为中心的集体活动。在招龙、祭嘎哈、洗寨和各类占卜活动中,除了主持人员祭师或歌师外,还需有相关人员参加,参与人员必须听从祭师的指示,在祭师的指导下行事。在丧葬礼仪中,一个家庭亲人病故,所有家族成员前来帮忙治丧,一切丧葬仪式均在祭师的主导下有序进行。在婚姻礼仪中,从婚前游方、订婚,到送亲、接亲,以及婚后吃客饭和媳饭等,都是十数人以上的群体性活动,人们在此过程中还需遵循固定的婚姻规范。

(二)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活动参与人员的群体性特征。除了祭祖礼仪、丧葬礼仪、婚姻礼仪外,台江苗族节日礼仪的群体性特征也较明显。台江苗族在过节时,除了增添饮食和添加服饰外,他们更多地注重在节日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性文化活动,如斗牛比赛、对唱情歌、踩鼓、跳芦笙、游方等。例如,1956年过第一次苗年时,台江巫、巫脚南、巫梭、反排四个村寨在其交界地“松岔由”斗牛场举行斗牛比赛,前来参加的观众就有1千多人。四个苗寨共440户,平均每户约有3人参加。第二次和第三次苗年斗牛赛分别在番召乡附近的覃膏堡和九龙乡的交汪举行,仅交汪斗牛当天就有近3千人观战④。

(三)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属于普及型的群众性文化范畴。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当地苗族人民的生活样态和民族意识的个性表达,是广大苗族民众都熟悉、掌握和了解的社会文化形式,它属于普及型的群众性文化范畴。从主体看,无论是信仰礼仪、丧葬礼仪、婚姻礼仪还是节日礼仪,其礼仪文化主体都是广大苗族群众;从内容上看,所有礼仪文化的内容都来源于民众生产生活实践,都为广大苗族民众认同;从普及性上看,在台江县境内,无论在高寒地带还是清水江边,同一礼仪文化都为广大苗族民众所喜闻乐见。因此,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当地苗族社会众人皆知的民间大众化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上述四个基本特点表明,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体现的是苗族农耕文化的传统精神,承载的是苗族人民的历史积淀和民族风貌。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价值在于彰显民族团结精神,展示民族情感和人生意义。

注释:

①贵州省编辑组编.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255.

②贵州省编辑组编.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253.

③伍新福.苗族文化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490.

④贵州省编辑组编.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209.

参考文献:

贵族礼仪篇(2)

开始打球了,方总的技术并不像他自己描述的那样高超,第一杆下去,他的球就落进了草丛。他毫不介意地说了声:“重来一次!”就再次发球。连发几次,他的球不是落在草丛中,就是落在沙坑里,他都要求重来,却不在自己的计分单上加杆数。

由于他常常要求重打不理想的球,影响了他们的速度。缓慢的速度使威利不得不两次按规矩让后面一组超越他们。每次打完球,方总都会把球杆递给威利,由威利替他放回包中,击球前又向威利发号施令――“3号木杆”或者“7号铁杆”。每当他的球打丢了,他就把手伸向威利:“再来一个球。”每当威利要找球,他都会豪爽地说:“别找了,别浪费时间。” 一场球下来,他丢了十几个球。尼奥非常不满地对威利讲:“你应该教他球场上的礼仪。难道他在中国也这么打球?”从此,威利发誓再也不陪同中国的代表打球了。

高尔夫在全世界拥有“贵族的运动”的美誉。美国作家艾丽斯・卢丽把高尔夫描述成“高级运动”,因为“一项高级别的运动项目,从定义上来说,就是要求大批昂贵的用具,或者昂贵的设施,或二者兼备。最理想的是,这项运动应该能够迅速消耗物品和各种服务。例如,高尔夫就要求许多亩未经耕种、建筑,未用于商业目的的宝贵土地。完善的高尔夫球场还需要经常除草、浇水、修剪,并且用价格昂贵的机器对草地滚轧。”在这样昂贵的运动中,我们认为,一个人能够出现在高尔夫球场上,他至少是个有产阶级,他一定能够支付得起昂贵的费用,他一定事业有成,他一定有品位和修养,他的举止应该和他的成就一样让我们敬佩。

但是,出现在高尔夫球场的人并不意味着就进入了所谓的贵族阶层,并不是能够挥杆就是绅士了。所谓的贵族,并不是有钱之族。它是需要一定的精神品质和文明修养的。因此,“贵族的运动”的真正含义,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它昂贵的场地费及运动器械,更重要的是,进行这样的运动,需要运动者有一定的贵族品质。它要求运动者心平气和、全神贯注,及周密的策略、冷静的头脑,任何杂念和外界扰乱都会破坏运动者的心绪,而导致出杆失败。任何懂得高尔夫技术的人都知道,这项运动的取胜在于稳定、平和、自信、沉着的心理,排除焦躁、好胜、争斗、恐惧、多变的情绪,能够从容镇定地处理不理想的状态。依靠体力、爆发力、激情、冲动和冒险,在高尔夫球场上并不能给你带来优势,相反,它可能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正是打球者必须修炼的绅士品质,成为高尔夫被列入“贵族运动”的原因。只要焦躁,你的球一定进入草丛;只要你望着前方的水池时缺乏自信,祈祷“千万别落到水里”,你的球一定落入水中;只要你大脑不专注,距球洞半英尺的球也不会进洞。没有比这个小小的球再能够考验你的心理素质的了!没有高度的自我修养,就无法达到这种平静、祥和的境界,也无法成为一个出色的球手。

高尔夫在西方又被称做“绿色鸦片”,很多人接触它后,就情不自禁、不能自拔地爱上了它。那挥杆的动作看起来简单,它却让你体会到了:我永远也达不到完美,我永远需要超越,我的不良心态是最大的敌人。但是,它又在不断地鼓励你,因为你会发现,你每天都在进步、提高,只要你努力,总能够战胜自己。这个一转身、一挥杆的动作,几乎包括了成功学所探讨的一切人生内容,它教会了你什么是领悟,什么是提高,什么是超越,什么是专注,什么是和谐,你深深地懂得了平和、松弛、自信的心态会如何回报你。就在这样的专注投入、静心领悟中,你修炼了平静,你成了贵族。

在现代商业交往中,很多商业的谈判、前期接触及保持客户关系,都在高尔夫球场进行,而不是在足球场、网球场进行,因为高尔夫球场为承受高压的商人们提供了一个轻松的交流环境。但是,和餐桌礼仪一样,在球场上也是检验一个人的情绪、思想状态、性格、修养的最好时刻。公司和个人的形象,是通过你对高尔夫礼仪的遵循和球艺来表现的。这使得西方的金融、保险、高级销售界及客户关系的经理们花费大量时间在球场上,他们对高尔夫的精通,不亚于职业高尔夫球手,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风度、修养是保持客户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贵族运动意味着有钱人的运动,“贵族”是物质成就上的标志。“物质贵族”产生的时间,只有几年,甚至更短。许多贵族活动是暴发户们显示物质实力和身份的最好时刻,而活动本身所包含的修养和内涵,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

然而在西方,“贵族”包含一个人的品行和对礼仪的精通。只有财富上的成就,没有优雅的举止,没有绅士或淑女般的风度,不能算是贵族。在英国人观念中,贵族是指不但有钱,而且深谙贵族礼仪的人。伦敦人称南肯辛顿区为“老贵族”区,因为在那里生活的是英国遗留下来的贵族、皇室,因为人们相信,那些高雅的举止是豪门家庭长期熏陶培养的结果,这种优雅和高尚是用金钱买不来的。因此,那些非贵族出身的新贵族们会在成功之后或之前,为自己的举止、礼仪付出卓越的努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美国的新贵族们去英国学习礼仪,甚至出重金买“爵位”,以区别自己与众不同的高雅和高贵。

所谓“贵族运动”,也是文化的沉积。早年,这些运动用昂贵的消费及繁琐的礼仪把贵族与平民区分开来。现代社会民主制度的发展,让平民和贵族都可以平等地参加贵族运动,然而,运动的精华――礼仪,依然保留着。

在英国,很多私立的高尔夫俱乐部都有严格的推荐和考试制度,想要入会,必须由了解他的3个会员推荐,并且通过沟通技能的面试和高尔夫球场上的礼仪考核才能入会,其目的是保持俱乐部人员绅士素质的纯度。对于一个真正的绅士而言,他参加贵族活动,能自觉地遵守球场的礼仪,不用在场地上设置“不许开手提电话”、“不许大声喧哗”的标牌。

贵族礼仪篇(3)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1-0087-04

一、西方礼仪语言概念的历史

语言产生于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体验、探索和理解之中,是人类的一种文化行为,它的发展和延续与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理、习俗、信仰和观念密切相关,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产物。

西方礼仪语言最初源于中世纪的骑士群体。中世纪的欧洲,城堡随处可见,生活在城堡中的贵族豢养了众多的青年人为他们守卫城堡,这些人便是所谓的“骑士”。这些骑士年轻、聪慧,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经常写一些诗歌送于城堡中的贵妇及小姐。在十四、十五世纪或更早一些的时候,在骑士群体中出现了大批用各种语言写成的关于礼仪语言用法的诗歌以及如何运用礼仪语言表达爱情的文章,这些诗歌和文章或长或短,便于记忆。另外,中世纪时,书籍极少,且价格昂贵,所以,背诵作为一种语言传播的手段在当时极为流行,礼仪语言由此开始从萌芽发展到传播。但是,中世纪的欧洲是以基督教为主体的封建社会,骑士群体以十字军的名义多次发动宗教战争,这与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是背道而驰的,所以,礼仪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概念在当时是有局限性的,并不具备社会含义。

16―17世纪,随着封建骑士这一战争贵族的逐渐消亡和新的专制主义的宫廷贵族的兴起,礼仪语言作为文化概念在西方社会才有了意义。礼仪语言这一概念出于当时著名的文化倡导者埃拉斯穆斯・封・鹿特丹的《男孩的礼貌教育》这本书,随后逐渐为社会所接受。众所周知,在语言的发展历史上,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首先是由个人所倡导的,不管埃拉斯穆斯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他显然是在该书中说出了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吻合的语言,这个概念随后便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并在各种流行的语言中得以发展。这期间,由于商业和技术的发展,人们交往频繁,就餐礼仪语言发展和传播得较为迅速,出现了大批的关于“就餐礼仪语言”的诗歌,其中以意大利和德国的就餐形体礼仪语言流传得最为广泛。例如:

1.就食之时,靠外用手。人坐尔右,用尔左手。须避须戒,用尔双手。

2.吐痰于桌,实非有礼。谦谦君子,恕不为此。尔欲吐痰,吐入痰盂。离桌避席,勿使人嫌。

3.就餐前应洗手:盥洗手爪,当在食前。

4.竖子若流涕,勿使手去鼻,手为持肉用,不为粗陋举。这些礼仪最先是在上流社会和宫廷圈子中流行的,随着各阶层的富有程度和相互间联系的增加,宫廷贵族和市民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这些最初在上流社会形成的礼仪开始世俗化,在社会广为流传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人们语言交往的普遍形式。例如法国东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市井礼仪语言:

A:您身体觉得不舒服吗?(当发现对方有鼻涕流出时)

B:还好,稍感不适。(背过身躯用手帕擦掉鼻涕)。这两个例句的含义是:A想提醒对方脸上有鼻涕很不文明,但顾及到直说会使对方感到窘迫,所以采取了礼仪语言的表达方式。B或许身体并未感到不适,但是为了使A不认为自身的状态不文明,也采用礼仪语言敷衍过去,并及时背过身躯擦掉鼻涕。以后再遇见时,双方的感觉仍然是美好的。再如,一名出身于市井阶层的青年去参加一个贵族聚会,女主人问起他父亲的情况,青年人答道:

夫人,他是您卑微的仆人,许多人都知道,他一直病魔缠身。承蒙您恩泽倍加,经常派人前去探望他的健康状况。该例句中运用了“许多人知道”、“经常”、“病魔缠身”的字眼,这些词汇在当时属于过渡词汇,宫廷和上层社会不太使用,但在市井阶层还在使用,属于礼仪语言。这个例句说明,当时的上层社会与市井阶层的交往已经很普遍,交谈也基本使用礼仪语言,只是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在礼仪语言的运用上稍有差异。

西方礼仪语言这一概念的形成历史是西方社会的缩影,这一缩影作为一个阶段和一种模式,标志着一个囊括了各种不同民族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中,人们采用的礼仪语言,包括意大利语、英语、法语等均代替了以往刻板的拉丁语,在宫廷社会这样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中起到了稳固性的作用,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欧洲社会逐步发展的文明基点。宫廷社会的状况以及自我意识的特点,在礼仪语言的概念中得到了表现。同时表明,礼仪语言也促使欧洲在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上形成了_一个统一体。

贵族礼仪篇(4)

哈达,美酒,土族人礼仪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物品。

我喜欢研究本民族——土族的礼俗文化,也关注兄弟民族的礼俗。优秀的礼仪折射的是一个民族对自身的一种认同,礼仪同时也是展示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动态窗口。

礼仪之花,折射的是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绽放的是一种浓郁的民族情感;各种场合的礼规礼仪,展示着一个民族代代承袭的优秀传统,因此一些礼仪不能随意篡改和变味。

然而,拜金主义的冲击,商业运作的歪曲,礼俗之花扭曲、误导、变异严重,总给人一种把苍蝇加工成美味佳肴的恶心。

陪同几个外地朋友到土族民俗村采风,走向一所农家院进门之时,我又一次要接受一种金钱驱使和无知下的商业侮辱。

几个穿着土族服饰的姑娘小伙唱着一曲似是而非的敬酒歌,手捧哈达迎接客人的到来,但是手拿的哈达不知用过了多少次,白色的哈达几近灰色,皱皱巴巴不成样子。

一条哈达,是用圣洁和尊贵编制的,哈达不能反复使用,这是捧起哈达之时应该知道的最基本的常识。

重复敬献哈达,一条哈达反复使用,这是对客人的不敬,更是对圣洁的哈达的亵渎。然而,不懂民族文化的盲区里,金钱驱使的圈子里,哈达成了甩来甩去的抹布,一条哈达在同一天就能搭到十几个人的脖子上,这种闹剧天天上演在大部分民俗接待点门口。

我退回一个角落里,我不愿领受别人已经领受过的一条何无价值的脏兮兮的哈达,我只能用这种躲避的方式躲开我和一条哈达同时被伤害、被侮辱的尴尬境地。

哈达是信仰的旗帜。

青藏高原,蒙古草原,云贵高原上,凡是信仰神佛的子民的心空,哈达就是一面旗帜在飘摇。

哈达也是诚挚心意的象征,犹如圣洁的如意宝珠,代表着敬献者如水晶般透明的尊敬,如青莲般崇高的问候。

所有的佛弟子心中,金钱、财富、地位都没有哈达一样的份量。藏族朋友有一句谚语:家里可以没有酥油和砖茶,但是一定要有上乘的哈达。这种根深蒂固的信念也不只是藏民族有,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都有类似的谚语流传。

你听,白胡子的阿爹说:柜子里没有白面可以,茶碗里少了茶叶也成,中堂里不挂一条哈达不是土民。一句话表明了哈达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尊贵和神圣,以及人们用哈达对三宝供养、献敬、祈祷的虔诚。

十六世纪中叶,藏传佛教传入青海大地、蒙古地区,蒙古语族的子民们接受了藏传佛教僧侣手中的哈达,作为敬献神佛的尊贵物品,慢慢演变成了日常礼仪不可缺少的物品,白色或者蓝色的哈达代代相传,飘摇在我们信仰的高山之巅,敬传于我们大大小小的礼节当中。

青藏高原和蒙古草原上的不同民族因为地域的差异,还有对色彩的偏好,对三种颜色的哈达做出了带有民族特色的选择。

雪域高原上白雪皑皑,一个人出生在青藏高原,睁眼就看到了白雪覆盖的一座座神山,还有放在山上的白色羊群,山上山下的一堆堆白石。

如此,藏族喜爱象征纯洁、高贵的白色哈达。白色象征着纯洁、美好、吉祥、善良,藏族人特别珍视洁白的颜色,白色崇拜或尚白是藏民族深刻的文化心理的一种直接反映。打开《格萨尔王传》,所有的故事情节中,白人、白马、白云、白鹤等白色事物来象征和代表正义、善良、高尚的人、军队或事情,而黑人、黑马、乌云等黑色事物则是象征和代表邪魔、罪恶、不幸和不祥之兆。

走进藏族村落,房屋墙壁刷白灰,过新年时门窗和木制家具上用白面点上白点或画上白线,给酒壶、茶壶系上哈达或羊毛,为壶嘴、碗口贴酥油,在要道山口的石堆顶端放上白石等等,只要留意就会发现无处不见白色崇拜的印记。

民族交融,藏民族尚白的习俗融合到了我们土族人的信仰和日常生活之中,这是一种民族融合的见证。我们土黄色的院墙上也喜欢镶上白石图案,婚礼喜庆之时酒壶、茶壶上土族人也会系上白羊毛;一场婚庆中,哈达无数次端上来,一次次敬献,一次次礼让。是的,一条哈达不值钱,但是哈达的身份是尊贵的,宾客们心里都有这样的一杆秤,所以土族的婚礼中,吃吃喝喝的一些物品和礼仪可以忽略,哈达需要出场的时候,谁都不敢马虎。

土族婚礼中,喜客来到门口,有一条哈达要献给喜客中的年长者,有个专门的名字叫“芭日丹”,喜客们接受了“芭日丹”才会下马,现在是下车。宴席中间,有个互表心意、情谊的仪式,此时的哈达又叫“嘎伟嘎什党”,喜客接受了它,表明对今天的婚礼,对喜客的招待都很满意。婚宴结束,主人有肉份子、馍馍份子给每一位喜客,这些都可以礼让留下,唯独当天得到的几条哈达每个人都会装在左胸口的口袋里带回家。这一切都表明了哈达的尊贵。

藏族人历来认为洁白、无瑕最能表达和象征人们真诚、纯净的心愿,所以人们自古以来在社会交往中使用洁白的哈达,以表达自己真诚、纯净的心愿。土族人也一样,出门办事,路途再遥远,行程再不方便,一条哈达一定要准备好,到了主人家门口,如果你手上捧着哈达,主人就会感觉得到了最贵重的礼物,得到了来客的尊重,一切事情就好办得多。

千里大草原,出门之时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蓝天,因此蒙古人喜爱象征蓝天,寓意吉祥的蓝色哈达。这种哈达适合求增益法,吉祥喜庆时使用,在蒙古草原,蓝色哈达渗透于宗教、日常生活、节庆礼仪。

象征怀爱、自在的黄色哈达,亦是佛教中最尊贵的颜色。所有信仰佛教的民族都视黄色哈达为神佛的供物。

土族人对哈达的颜色没有一种偏好,不管是蓝色、白色、黄色,也不论长短,每一条哈达都是尊贵的,所有的场合都不可亵渎,所有的礼节中可以缺少一些物品,比如土族婚礼中,作为尊贵礼物的一只羊可以用一包茶代替,但哈达是万万不能缺少的,更不能用别的物品替代。所有礼仪当中忘记了哈达,主人是不能寻找任何借口搪塞的,一定要及时补上,还要用一大堆吉祥话自圆其说缺失的过错。

近年出现了吉祥哈达,分为五种颜色,蓝、白、黄、绿、红,吉祥哈达中绘制八吉祥图案或者供物图案,因不同颜色的哈达,预示不同的缘起而珍贵,成了无数求法者虔诚供养佛法僧三宝的必备物。

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吗?——您在接受赐福的时候,可以不准备供品,一定要准备好一条哈达。这句话表明了哈达无上的功德。

话题又回到开头的场景,我们应该铭记——哈达只可以运用一次,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神佛,只能是一次,重复运用,这是对自己,对对方的亵渎,更是为自己的心灵蒙上污浊。

敬献哈达的礼仪也是很重要的,敬献时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好与头顶平面,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

接受者也要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顶,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搭在他们的脖子上。

哈达,虽无黄金有价,但却比黄金尊贵,受到有佛光普照、桑烟缭绕的所有少数民族的敬爱。

民俗接待,应该弘扬民俗文化的优秀和精华,所以期待民俗接待者学会民族礼仪接待规格,尊重民俗习惯。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民俗接待的大门口,盼望哈达能回到自己尊贵的位置上,不再会出现一条哈达抹布一样重复使用,因为哈达象征着一片金子般的心,它在神佛与人、人与人之间代表着最真诚的感情,在心灵与精神中间寄托着最美好的祝愿,标志着最崇高的敬意。所以,土族人买来了新哈达,如果要敬献给神佛,还会用柏香薰一下,害怕摆放在商铺里已经污染。

哈达,双手捧起之时,要心怀虔敬,她是圣物。

低头,领受哈达之时,我们得到了最尊贵的祝福。

如此,你才有资格捧起一条哈达或者接受一条哈达。

贵族礼仪篇(5)

周天子靠什么统治这众多的诸侯呢?礼,宗法礼制。贵族封建,立基于宗法。国家即是家族的扩大,宗庙里祭祀辈分的亲疏,规定贵族间地位的高下。宗庙里的谱碟,即是政治上的名分。所以我们看春秋、战国,多是同姓兄弟之国,或者这样那样的亲戚。那么礼又是什么呢?礼就是祭礼,天子祭天,诸侯助祭。祭前有会猎,是为巡狩。祭后有宴享,表示相互间的联络与名分。祭祀时职掌分肉(胙)的“宰”,和职掌礼仪的“相”,就是主持这些名分的人,也就是辅佐天子定立名分、维持秩序的当家人,就是治国理政的宰相。临祭有歌颂,有祈祷,有盟誓,保存下来的颂词,祷文,誓书,就成了后来的历史档案。

所以,贵族的首要任务,就是习“礼”。“礼”涵盖的范围很广,最早的“三礼”指天、地、人之礼,后来才指儒家的三部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礼,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说,“人无礼不立。”大到祭祀天地、朝拜天子,邦国盟会,小到省亲会友,戴帽穿衣,无一不受“礼”的约束。譬如打仗,多么惨烈的事情啊?也要讲“礼”,其中就有“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等讲究,就是说对方没列好阵时不能进攻,不能对已经受伤的对手再行伤害,不能擒获有黑白两种发色的长者。今天看来,这简直迂腐透顶,可在周时,就是战争的礼仪规范,况且对立的双方多是这样那样的亲戚。但“礼”的主体人群却很小,只限于贵族以上,天子和公侯伯子男贵族阶层,这叫“礼不下庶人”。

贵族礼仪篇(6)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礼仪文化 继承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因历史文化的不断积累,最后沉淀出了最宝贵的文化底蕴,这些丰富的文化之一就是我国传统民族体育礼仪文化。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让我国民族传统礼仪文化展现出谦虚礼让、以和为贵的文化形式。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介入,使得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渐渐退出主要舞台,极大的冲击着我国体育礼仪文化的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以西方体育为主体的现代体育礼仪文化。据了解,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我国传统民族体育礼仪的发展,这使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继承问题成为了世人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

一、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

所谓体育礼仪指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人们相互尊敬、友好和谐的文化形态。从某些角度来讲,体育礼仪就像是仪表、装饰、礼貌礼节、语言等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综合运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在漫长的发展史程中,由最开始的走、跑、投、攀、蹬、爬、越等运动项目就已经有体育礼仪的形成,经过岁月的演化、发展、传承渐渐变成了如今的民族体育礼仪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是多民族汇聚而成的中华民族文化结晶,其的形成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密切相关,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崇尚道德。在这样的文化体系中,逐渐形成了以身心修养和精神追求放在首位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二、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特性

1.时间变化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的影响

由于时代的发展,体育文化也跟着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产生这样变化的原因归根结为社会的改变和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特别是社会形态发生变化时,促使传统礼仪文化中新旧文化相互冲突又不断的结合,再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演变、更新,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平衡局面,最K的结果就是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发生变化;而另一种则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使得中外体育文化开始相互交合、汇聚,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结构体系,形成一种新的平衡体系。

2.地域差异给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带来的影响

结合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西方体育以激烈竞争、相互对抗为主,而我国传统体育主要以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礼仪文化的巨大差异,通常来说,各个民族之间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意识,正因为这样民族意识的存在,可以提高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众所周知,中国由56个民族汇聚而成,因地域环境的不同,进而造成人们之间生活方式的差异,所以各个民族都具备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礼仪特色,这样的传统礼仪往往是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而这些被传承下来的文化将会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

3.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当代继承的途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传统历史文化不断积累沉淀的结晶,随着时代的演变,导致其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民族文化体色。然而全球的发展逐渐展现出一体化趋势,这使得我国民族体育礼仪文化也受到外界带来的影响,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传统体育礼仪文化需要一个合理有效的传承方式。

3.1注重内涵,严格把关思想层

礼仪的两大要点是形式和思想。若礼仪中只有形式而忽略了内涵,则这样的礼仪只是形同虚设。由于西方文化的引进,中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平衡体系逐渐被打破,而又因为新的体育礼仪文化平衡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建立,所以有学者提出,现代体育的形成时间尚且较短,因此只是虚有其变,其文化内涵还有较多欠缺,在现实生活中,传统体育文化礼仪的把握需要始终持有一个理念,就是内容的根源来自于思想,形式只是其外表。民族传统礼仪文化在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以“天人合一”为理念,追求互相尊敬、互相谦让的文化形态。这样的思想核心观念着重于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整体价值、社会道德等。所以,对于传统礼仪文化,不管是学习还是分析都要从其思想内涵出发,将以德服人、诚信友善等思想精神传承下来。从而达到无论是传统体育礼仪还是现代礼仪文化都具有中华民族与人交好、诚信友善的特点。

3.2 打破禁锢,拓宽转化路径

民族传统体育的思想是文化的根源,是必须要传承的内容,但在形式和传播方式上不能固步自封。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民族传统文化也随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所以为了跟上时代步伐,传统文化需要不断的创新,而创新又包括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近几年来,国家发展迅速,致使科技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所以还可以利用学校教育、大众媒体等设施进行文化的宣传和介绍,从而达到提升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礼仪的了解。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所以在注重传统体育文化礼仪与外界文化交汇进而建立新的文化平衡体系时,还应该重视科技的发展,充分利用科技的发展进行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形式上的创新和完善。

结语:总的来说,对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继承需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做到思想上的解放,加速民族体育文化礼仪创新道路的发展,以让其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传播形式上的改变和创新,而对于外界体育文化带来的影响,人们也应当做到取其精髓从而使其合理的融入到我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中,这样既保证了我国体育文化独有的特色也应和了世界统一化发展趋势,而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中,无论是形式还是其思想都需要进行传承,将我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和谐友善、文明和谐、包容谦让的儒家思想底蕴发扬光大,这样一来,当面对时代变化或者外来文化冲击等情况带来的影响时,民族传统礼仪文化也能很好的立足于实际生活中,并能得到很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于丽萍.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汪全先,万义,宋彩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困境与消解[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07):51-57.

贵族礼仪篇(7)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57-02

饮食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同的人对饮食的认识、要求、用餐方式等各不相同,饮食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食礼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饮食,同时又约束着饮食活动。由于地域、文化、餐桌礼仪、文明发展等文化差异,中西方食礼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通过探究《红楼梦》和《唐顿庄园》中的餐桌礼仪,了解不同的食礼文化及其背后所隐含的中西方文化的根性。

一、从红楼梦看中国餐桌礼仪

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宴饮文化,至少在周代,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饮食礼仪制度,宴会中贯穿的礼仪、礼节,并非是对吃的情趣的束缚,而是表现人们的道德文化修养,在饮食生活中体现一种形式美、伦理美、人情美。《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经典名著之一,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贵族家庭的繁荣与衰败,还原了当时贵族家庭的生活场景,对研究中国古代的餐桌礼仪具有极大的空间。

黛玉进贾府,是宏篇巨制《红楼梦》的开端,随着黛玉的进入,贾府的背景、人物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通过对黛玉进府过程的繁复描写,贾府繁紊的餐桌礼节也一览无遗,在贾母吩咐过传饭后,王夫人带着黛玉进去,已有很多人在此伺候,但却为何“在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脂砚斋在此处有批语:不是待王夫人用膳,是恐王夫人有失侍膳之礼耳。这是规矩。再而提到的是这侍膳的礼仪“李纨捧饭,王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而上桌的只有贾母、黛玉和三春而已”,在古代,根据满族重小姑的习俗,未出阁的女儿在家是姣客,身份是很尊贵的,所以女儿可以和父母一同吃饭,而媳妇则要在一旁伺候,待公婆和小姑吃罢才可以吃。最后吃饭的座次自然也值得一说,书中这样写道“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中国古代长幼尊卑,贾母自然是坐在正面,又有左右相对,左为尊的规矩,所以熙凤让黛玉坐左边第一张椅子。有王夫人、李纨等在场,黛玉自然是不肯,在知道她们不在这里吃饭后,方才坐了。此时“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也显示了古人以左为尊,尊者或长者坐上座,然后从左至右的吃饭座次的讲究,黛玉是客,所以礼让至左手一座,元春不在迎春居长,坐右手一座,接下去是探春惜春。孔子曰:“兴于诗,成于礼”,尽管这些封建礼仪十分繁缛,但表达了古人内心对长辈的尊敬及为人待客之道。

《红楼梦》中还有一段描写贾府中秋设家宴赏月的桥段。家宴是中秋节家人团圆的重要形式,贾府的家宴设在山之高脊凸碧堂内。为了达到阖家团圆的目的,能到的家人一律都到,连平时公务最繁忙的贾政也到了场。凡桌椅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坐法也有讲究,按照辈份,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边是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边是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宴会在圆桌上进行,座次仍是“尊卑有序”“长幼有序”。贾母是“老祖宗”,在上面居中坐下。贾赦是大房,所以成左;贾政是二房,所以居右。这是封建社会诗礼之家的一套礼仪。

封建社会的宴饮活动,不但座位安排很有讲究,“面东为尊”“左为上”;而且迎接宾客要打躬作揖,席间宾主频频敬酒劝菜,筷要同时举起,席终“净面”后要端茶、送牙签等等,礼仪十分繁缛。现在时代不同,过去那一套礼仪制度当然不适用,但我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宴饮活动中重现礼节、礼貌,几千年来已形成文化传统,其中展现中华民族伦理美,形成美的一些细节,仍沿袭至今。现在虽然没有古代这么拘谨,但每当重要节日或者特殊日子,人们依旧会以怀念的姿态去遵守这些古老的规定、规矩。当然平时的家庭饮食中,人们也会依旧以尊敬老人、师长、宾客为原则。

二、从唐顿庄园看西方餐桌礼仪

贵族礼仪篇(8)

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号称世界上最古老的长篇爱情写实小说。围绕《源氏物语》的研究及相关作品层出不穷。电影《源氏物语——千年之谜》就是根据高山由纪子的小说《源氏物語 悲しみの皇子》改编而来。影片通过把《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身处的平安时期与书中的天下相交错,大胆地解密《源氏物语》的起源,除此之外,这部影片为观众再现了日本平安时代绚烂豪华的贵族社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日本在奈良时期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唐文化进行了大量的吸收和发展,平安时代则承袭了奈良文化。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帝から誰よりも愛され、楊貴妃もかくやと言われるほど……”(……却蒙天皇万般恩宠,其所受恩宠,可让杨贵妃失色。)此处用唐朝杨贵妃作为宫廷女人的比较对象;藤原行成爱不释手的《白氏文集》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自编的作品集,足以反映中国唐朝文化对日本平安时期的影响。下面就其他的文化角度进行深度分析。

一、平安时代的婚姻文化——“一夫多妇”的妻妾制度 很多研究都指出日本是“一夫多妻制”,但笔者认为称为一夫多妇更准确。日本的妻妾制度起源于中国,又与中国唐代的妻妾制度有所不同。中国的《唐律疏义》中说“妻者,齐也,妾通买卖。等数相悬。” 中国古代的“一夫多妻制”准确说应为“一夫一妻多妾制”。而日本的《养老令》却明确规定妻和妾同为二等亲。《古记》中记述有“本令妾比贱隶……此间(指日本)妾与妻同体。”10世纪中叶以后的平安文学作品中,“妻”“妾”等汉语词汇减少,“北方”“当腹”“外腹”等增多,用以区分同居和别居的妻子们,所以说,笔者认为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实行“走婚”式 “一夫多妇”制。平安贵族的婚姻,无论从婚姻理念还是婚姻形态上来说,都是一种一夫多妇制,其最大特点就是不将“正妻”的名分永久固定,也无法在制度上将其与其他女性做明显的区分。当然这种一夫多妇制并不意味着妻子们之间的完全平等。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所区分的,日本中世有一种“後妻打ち(打后妻)”的习俗,即先结婚的妻子在预先通知后,可以对后结婚的妻子家庭进行袭扰,以表示自己的嫉妒和愤怒。

影片中光源氏是天皇桐壶帝与宠爱的妃子桐壶更衣的儿子,受桐壶帝之命与左大臣之女葵完婚,先后又走进东宫太子的遗孀——六条御息所和普通女子夕颜的家,与她们发生感情纠葛,甚至在这些女人相继死后,走访桐壶帝的妃子、酷似自己生母的义母——藤壶,两人发生的爱,并且生下一个儿子。这种松散的走婚式“一夫多妇制”,造成了那个时代贵族男子可以到处寻花问柳,不负责任。女方住在娘家,被动地等着男人来相会,成为贵族男子的泄欲工具和渔色对象,随时可能被男人抛弃,所以难免会出现像六条御息所那样“修羅の心”(嫉妒心)强的女人,她们惟一的反抗方式就是化身厉鬼,害死自己心爱男人身边的其他爱宠。

另外,贵族家庭的婚姻,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讲究门当户对。光源氏出生后自己的母亲就去世了,长大之后,光源氏成为“能够夺走所有人的心”的贵公子。光源氏虽然深受桐壶帝的喜爱,但由于没有强大的后盾,所以未能成为东宫,只能做一名普通臣子。在行完“元服礼”即成人礼之后,桐壶帝让光源氏与左大臣之女葵完婚,就是为光源氏找靠山。葵是左大臣的女儿,从小被灌输的理想是长大之后要成为东宫(太子)的夫人,所以她与光源氏的结合实际上是政治联姻,而葵就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由此可见,“结婚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①。

在日本平安时代,血缘关系比婚姻关系更加稳固,是维系婚姻的纽带。影片中藤原道长命令紫式部写下动人的爱情故事来吸引天皇常来彰子宫中,是为了让一条天皇的心留在女儿彰子身上,在彰子生下皇子后,下令让紫式部停止继续写作,因为有了皇子这层血缘关系后,彰子和天皇的婚姻关系就能够得以维系,不再需要靠故事来吸引天皇了,当然这种婚姻关系保障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利益。还有,桐壶帝在临死之前,可能知晓了光源氏和藤壶的“”,但是,并没有惩罚光源氏,反而托孤给他,因为光源氏是桐壶一直觉得亏欠的亲儿子,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二、平安时代的宗教文化——佛教和阴阳道

佛教在6世纪初从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起初只是作为一种统治工具并非而被引进的,佛教主张的“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的思想,受到各阶层贵族和广大民众的欢迎。后来,随着最澄的天台宗和空海的真言宗的创立,平安时代佛教得到空前发展。直到现在,佛教在日本文化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众多的日本人的精神和现实生活。据村上专精《日本佛教史纲》记载,平安朝共有16位天皇和无数的皇后、皇子出家。平安朝信奉佛教之盛况,由此可见一斑。佛教认为凡事都有因果,世人行善者,必得好报;作恶者,必受恶报。因果报应的佛教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在藤壶和光源氏发生之后,觉得自己“罪孽”深重,斩断青丝出家了,为自己的“罪孽”忏悔,光源氏也失去了心爱的女人,这样的结局实际上是对他们的一种报应。

影片中还有一个频频出现的人物,就是安倍晴明,活跃于平安时代中期,是位受到平安贵族们信赖的大阴阳师。从安倍晴明和藤原道长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是深得道长信任的,也说明了,在那个时代阴阳道盛行。公元6世纪,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混合了道教咒术与密教占术,传入日本。在日本登陆后,又渗透了很多当地文化,于是便形成了独特的“阴阳道”。阴阳道已有别于早期的中国阴阳思想,它兼备了占卜、祭祀、天文、历法等应用,上至国运皇命,下至庶民之事,都可用之来解释。影片中安倍晴明可以摘叶变出精灵,可以驱鬼,可以从紫式部的表情中看出心中的魔,无所不能。他的咒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来自于老子的辩证统一哲学思想。在天武天皇时期,阴阳道成为律法制度的一部分,并且严令禁止一般百姓拥有《河图》《洛书》《太乙》等阴阳道的专门典籍。阴阳师成为国家专属的占术师,在平安时代,达到了巅峰。安倍晴明服务于藤原道长,帮助藤原道长控制着朝政和国家安全,所以在天皇出现在道长府中时,他在一侧护卫,以防紫式部幻化为鬼魂为祸。

所以说,在平安时代,佛教是规范人们思想、约束他们日常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而阴阳道是贵族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它们在平安时代的日本并存,共同维护着贵族阶级的利益。片中就出现了安倍晴明和很多和尚携手收服六条御息所的恶灵的场景。

三、平安时代的礼仪文化——元服礼

影片中有较长的镜头给了光源氏在清凉殿举行的“元服礼”,元服礼是日本奈良时代以来男子成人礼的意思,是一种重要的日本礼仪文化。元,是头的意思;服,是动词穿的意思。解释为“头戴帽子”,也有戴帽子和初次戴帽子的意思。元服礼,即成人加冕礼。实际上起源于中国的“冠礼”。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汉文化在中日文化交流初期占有绝对的支配地位。随之传入的成人礼仪式首先被日本贵族阶层所接受,并成为日本最初的成人礼仪式——元服。②随着成人礼仪式日渐融入日本的民族文化,诞生了 “乌帽子礼”。元服者需要邀请社会地位高的人来担当 “乌帽子亲”,元服时由乌帽子亲将乌帽子交给元服者,两人之间就建立了义父子关系,元服者会一直受到乌帽子亲的庇护,一般乌帽子亲都是选家中最有权势的人。身为二皇子的光源氏,虽然桐壶帝有心传位于他,不像弘徽殿女御的大皇子有乌帽子亲——有权有势的右大臣的庇护,无法成为东宫,只好降为臣籍。这表明了在平安时代的日本,对于贵族来说,元服礼是多么重要。如果光源氏的乌帽子亲有权有势的话,也许光源氏的命运就不一样了,也许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四、平安时代的服饰文化——平安装束

在平安时代,平安装束是日本平安时代王公贵族的衣服。818年,遣唐使羊倌营源清公任式部少辅,奏请朝廷规定天下礼仪,男女衣服悉仿唐制,五位官品以上的位记都改汉式。嵯峨天皇下诏:“朝会之礼、常服之制、拜跪之等,不分男女,一准唐仪。”③清和天皇时,还曾仿照《大唐开元礼》,新修奠式制,颁行全国。平安时代中期,日本停止了遣唐使,唐服在日本渐渐起了变化。这部电影呈现了光鲜亮丽的日本平安时代服饰文化。丰富的款式和颜色、优雅的长袍宽袖,成为日本独特的服装形式。男子以“束带”、女子以“十二单”为礼仪装。平安时代的男装还有衣冠、直衣、狩衣等。衣冠是男性的略礼装或者勤务服。直衣是日本天皇、皇太子、亲王和公家的常服。狩衣是公家的常服,与直衣一样的盘领,头戴乌帽子。白色无纹狩衣配白色无纹指贯又叫“净衣”,是日本神道教神事专用装束,安倍晴明在道长迎接天皇和东宫太子时就穿的这种衣服。“十二单”是日本贵族女性的正礼装,正式名叫做女房装束,由小袖、长袴、单、五衣、打衣、表衣、唐衣、裳等多层构成。绚烂的唐衣穿在最外面,下摆加长的腰部里裹有裳,弘徽殿女御在得知光源氏被降为臣籍时,得意洋洋地大笑时的着装就诠释了这种衣服。在服装颜色的安排上导演也是煞费苦心,比如紫式部大部分时候穿紫色衣服;在居家休息时穿白色;生小孩时,产房内所有的女人都穿白色;厉鬼穿黑衣;红色在平安时展成为一种奢侈色,红色的颜料被视为贵重,影片中光源氏是稀世贵公子的时候就穿着红色。另外,笔者注意到,影片中天皇的着装与其他臣子没有明显的区别,这点与中国文化有较大出入,中国的皇帝一般穿黄袍,并且所戴皇冠与臣子的官帽区别明显;并且,所有女子,无论是皇后还是普通女子,无论是正装还是便装都没有戴头饰和挽发,这一点不知道是导演的刻意安排还是失误,有待考证。

总之,这部影片向广大观众充分展现了绚烂的日本平安时代的文化,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妻妾制度、宗教、礼仪以及服饰方面的文化。实际上日本平安时代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不过有一些文化在被吸收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然,影片中还展现了其他方面的文化因素,比如建筑、音乐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释: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4)》,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4页。

② 江新兴:《从“成人式”看日本人的传统成人意识》,《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2期。

③ 六国史索引编集部:《续日本后记》,吉川弘文馆,1974年版,第345页。

[参考文献]

贵族礼仪篇(9)

什么样的日子适宜出行?什么样的日子适宜婚嫁?迎接客人要穿什么衣服?出席丧礼要带什么物品……从平民到王侯,人们都在一个“礼”的框架内循例有度地生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周代的玉器也被纳入到一个严格的礼仪制度之中。君王应该用什么样的玉器?它的大小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尺寸?使用的时候放置在什么位置?而臣子相应的规格和用途又有什么区别……一切都有章可循,不得有丝毫的越轨之举。

一、周代组玉佩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讲,凡由两件或两件以上玉器组合成的玉佩,都可称为“组佩”。中国最早组佩性饰品,当数距今约1.8万年前,北京山顶洞人以石珠、骨珠、兽牙、海贝壳等钻孔串成的佩饰。大汶口文化的玉石组佩发现较多,良渚文化组佩更为精致。这些组玉佩大概多用为项饰。周代组玉佩,应是在这些类项饰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西周时期,较大型组佩开始兴盛。周代之前,人们对玉器带有某种原始性的崇拜,而到了周代,这种崇拜更多地变成了理性的崇敬。君王和贵族赋予了玉器更强烈的政治色彩,他们使用的玉器成了王朝森严等级的象征物。在当年,贵族和君王身上的玉佩是最显眼的装饰,它们象征着等级森严的礼法制度,古籍中说,玉佩的组合和长度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直到三门峡虢国墓的发掘之前,人们并不知道周代王侯的玉佩应该是什么模样。出土于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2001号墓的一套组玉佩保留的非常完整,长87厘米,由玉、玛瑙、料珠等374颗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饰件相间联缀而成,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一组由青玉管和红玛瑙珠组成的项饰,下部是一组由7件玉璜与红玛瑙珠、料珠组成的胸组佩饰。出土时玉璜、玉管、玛瑙珠、料珠的穿孔相对,成行排列,有条不紊,某些管、珠的穿孔内尚有红色丝线残迹。依出工位置可以看出,该组玉佩原曾用线绳串联,挂于颈间,佩于胸前,长达骨盆以下。在整串玉璜的背面还有“朱组”痕迹存在,那么,什么是“朱组”呢?朱组就是红色丝带。据《礼记・玉藻》记载:只有周天子可以佩白色玉璜,用黑色丝带系之;诸侯佩青玉,而用红色丝带系之。这件七璜组玉佩,全部用红色丝带串联,仅次于周天子,是为诸侯玉佩。由此可知,周朝的佩玉是有严格等级区别的。

二、西周组玉佩的结构共性

西周组玉佩的结构共性是:以玉璜为主体,间配以其它小件玉饰。组佩以玉璜为主体,必有道理。玉璜弯曲如彩虹,又如拱桥形,两端穿孔,或上端中央穿孔。拱桥形玉璜,在组佩中可承受较大的重力;二或三穿孔,可保持组佩整体的均衡与对称,并使之平衡稳定。因此,璜的作用是成为组佩的“骨架”,起支撑作用,使数十件甚至上百件玉饰组成的整体,在佩者行走时,通过璜的连锁保持它的平衡稳定。所以,璜、衡二字音近,同在古音阳部;以璜求衡,于理可通。《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在获得视觉审美效果的同时,佩组佩者还可听到玉佩之间因轻轻撞击而发出的玎玎玲玲的悦耳玉振之声,获得听觉审美的效果。贵族们还要保持“行步有佩玉之度”,佩者的步伐与组佩的摆动也要和谐,以表现出佩者仪态与风度之美。《论语》中有记载,当孔子手持玉圭的时候,是一幅躬身弯腰、小心谨慎的样子。

三、周代组玉佩在礼制中的体现

大型、结构匹配繁复的组佩,是贵族们表示身份地位及权势的服饰。从墓葬中所出土的组佩情况看,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越高,其所佩组佩的结构越复杂,长度越长。这种佩玉方法是西周用玉归于礼制化的表现。组佩所反映的是多样统一,形式有序,实质即是“礼”,也是一种秩序观念,如统治者用玉,是根据其地位、官级、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卑尊有度,规范森严。可见,从西周起,周代用玉确已步入政治化、制度化和礼仪化的轨道。大型组佩即包括这方面的文化特色。另外,西周时的“礼”之本义还在于“和”。如《逸周书・度训解》:“众非和不聚,和非中不立,中非礼不慎,礼非乐不履。”组佩中众多饰件之间的有机结合,也是这种“和”、“中和”思想的体现。而组佩的内在美,是通过其结构中的对立统一的复杂性来体现的。

对玉器的崇尚加上森严的礼仪制度,在周代王室的贵族生活中,玉器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当时,制作玉器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如何使用玉器也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玉器不能在市面上出售,它是贵族的专用品。如果没有特殊的理由,玉器必须始终佩戴在身上,而士大夫出境时,还必须解除身上的玉器,携带玉器出境在当时是需要严惩的重罪。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于明介绍说:玉器主要在王公大臣、显赫贵族之间使用,这个时候主要作用是表示身份、礼仪、等级的一种工具。玉器成为王朝礼仪的象征,各式各样的精美玉器融入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当年,王公贵族不仅胸前佩戴长长的玉组佩,在颈部、手腕甚至小腿上,都要套上一串精美的玉串饰,它们的材质和组合方式因为主人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繁简之分。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礼仪文化和玉器完美结合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玉器精工细作,并承载着森严的等级观念,在古代玉文化历史上,它被定格成了一个礼仪用玉的标志时期。由于对玉佩饰的喜爱和崇尚,使周代的玉佩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美。湖北省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玉佩堪称这一时期精美的代表之作。玉佩共分16节,节与节之间用连体的套环相连,这是一种极高难的工艺,没有精确的设计是无法完成的,即便到今天,玉工艺人在现代工具的帮助下,这种工艺也有很大的难度,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古人不仅保证了套环的精确完美,还在相连的玉佩上雕刻出了精美细密的纹饰。在专家看来,这件玉佩几乎浓缩了当年玉器制作中所有最为尖端的工艺。

而直到今天,人们依然愿意在身上系挂一件温润的碧玉,它不代表身份和等级,也没有礼仪的束缚,人们寄予其中的只是一种最普通的美好愿望,或许也有对久远玉文化的怀念……

参考文献:

[1]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2]张彦修.《三门峡虢国文化研究》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河南省文研所、三门峡文物队.《三门峡虢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99年

[4]孙 机.《周代的组玉佩》《文 物》,1998年第4期

贵族礼仪篇(10)

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由于受到拜占庭文化启发,而制定一系列精到的礼仪。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而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时,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由于受到拜占庭文化启发,而制定一系列精到的礼仪。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而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时,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在17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进餐。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与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高庐人坐着用餐,罗马人卧着进食,法国人从小被教导用餐时双手要放在桌上,但是英国人却被教导不吃东西时双手要放在大腿上。

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12世纪,当意大利文化影响到法国时,餐桌礼仪与菜单用语变得更为优雅与精致,教导礼仪的著作纷纷问世,应邀做客赴宴会时,必须注重下列几点,请帖上假如有注明H.S.V.R(敬请赐复),务必函复是否接受邀请。准时赴宴,不早到也不迟到。被主人请入餐厅时,必须保持站立着,直到女主人坐下来以后才能就坐。每道菜端上桌时,等待女主人示意才开始进食;用餐完毕,女主人站起来后,才可以离座。除了面包以外,任何食物都不可以直接用手指头碰触。面包不可以用刀切割,必须用手撕下一块,涂抹奶油后送人口中。切割食物时不可以发出声音,刀子始终不可以放入口中。每道菜用完后,必须将刀叉整洁地摆在盘上,喝汤时,用汤匙往外舀,然后就着汤盆边缘喝汤,在法国不可以倾斜汤盆,在其它国家可以向外倾斜,方便舀汤。古代希腊人待客时,在进入餐厅以前会先请客人更换凉鞋,让客人感到轻松舒适,主人也会把最好的座位留给生疏人。

而罗马人由于喜欢卧着进餐,不但餐前先沐浴,还换穿毛料的及膝长袍以方便躺卧。罗马贵族喜欢在三面有躺椅的躺卧餐桌用餐,上菜时仆役的双脚随着音乐的节拍移动,先端给主人。时至今日,这些餐桌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在欧洲国家还保留了下来。当你前往朋友家做客时,穿上体面的衣服,携带适当的礼物,言谈举止处处显现出优雅与涵养,永远都是必要的。

贵族礼仪篇(11)

中国乃礼仪之邦,相见礼俗内容也很丰富,且各朝代有异同,而各民族因风俗习惯不同,要有相当的差异。塔吉克族人若久别相见时,多以吻手为礼,若遇尊贵长者于特别隆重场合时,则抱膝而吻或捧足而吻。藏族人平素相见,则伸出双手,掌心朝上,并弯腰以示恭敬。解放前,若普通藏民路遇大贵族,则需站在路边,脱帽弯腰,低头吐舌,以示恭敬;若遇贵族小官,则只需低头弯腰即可。若藏族贵族相见,则以额头轻轻相触为礼。汉族则沿袭古俗,行跪拜礼、拱手礼、鞠躬礼等等。另外,清朝还有许多有意思的礼仪:

1.九白之贡

这是清代蒙古族最高礼俗。自古以来,蒙古族尚白,重九,以白色为圣洁、高贵、吉庆的象征,以九为神圣、众多、富足的数字。崇德三年(1638年)清王朝命喀尔喀蒙古的土谢图汗、车臣汗和札萨克图汗每年各进献白驼1匹,白马8匹,称为“九白三贡”,并形成定制。

2.抱见礼

清中叶以前,满族流行抱见礼,这种礼只限于亲人久别重逢或分别时,但不限男女。行礼时,双方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皆抱腰接面。后由于汉族文化的影响、渗透,清中叶后,满族尚觉此礼不够雅观,渐渐改行汉族执手礼。

3.拜冬礼

清代,每年逢冬至日,家家户户都要相互拜贺尊长。无论男女,都要换上新衣互相作揖,拜贺;家家幼小都要向尊长行跪拜。

4.利是礼

“利是”,俗称“红包”或“封包”,包内裹着银钱。这种“利是”包用于春节贺岁,相见互送吉利;还用于婚嫁时的聘礼或赏物。清末,开始出现的“利是封”,印制十分精美,红纸上印有金字或图案。相见送以“利是封包”,不仅体面,而且显得特别吉利。

5.行乞礼

乞丐之间相见,亦要按“礼”行事。乞丐多居破庙,新来的乞丐不得随便闯入,若想入伙,便要按“礼”行事。陕西韩城一带的行乞礼为先把打狗棍和布褡裢放在门外,点燃一袋烟后,手捧烟袋进门,说:“各位老少请!”乞丐头发问,新乞丐要规矩回答圆满后,乞丐头才会允许新乞丐入伙,并给他规定休息处。否则,将被赶走。

清代皇家为何挂白色春联

文/杜雨

如今一进沈阳故宫的大清门就可以看到,朱红的门扇上挂着硕大的“将军门神”,而大门两侧的对联是白底黑字,也是采用挂的方法,和我们现在贴的对联大不一样。

对于清代皇宫对联不用红色而用白色,专家解释这一点源于满族特有对色彩的偏好,主要与满族早期狩猎经验有关。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说,满族早期有一个风俗叫尚白贱红,就是说崇尚白的颜色不愿意用红的颜色,为什么呢?因为早期满族是狩猎民族,白色是雪的颜色,很崇拜雪的颜色,红的颜色对猎人来说是一个不好的颜色,在森林里面或者雪原里面红的颜色是最容易受到野兽攻击的颜色,所以猎人一般不穿红衣服。

满族的先辈认为白色是吉利的颜色,但随着受汉文化影响的不断深入,满族的平民百姓想法首先转变了,满族平民百姓开始贴红色对联了,而白色对联渐渐成为清代皇宫的专用色。

至于对联采用挂的方式,佟悦介绍,这样不仅用起来干净,而且如果保存得法的话,可以多次使用。像目前摆放在沈阳故宫的一副皇家对联,就是光绪年间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紫禁城名称由来

文/王晓梅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