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技人员大全11篇

时间:2022-03-07 01:17:18

农技人员

农技人员篇(1)

1.1对促进科技成果传播与推广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科技成果的传播和推广中起着纽带、促进和创造作用,这要求农技推广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肩负着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使命,科技成果创造者应将先进技术成果更好的传播到农民中,使之用于生产、加工、销售,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再用于扩大生产各个环节中,推广人员往往成为技术成果的接受者、携带者、传播者,要将潜在生产力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推广人员发挥推动作用才能得以及时普及[1-2]。由于农业推广工作是科研工作的继续和延伸,农技推广人员在推广科技成果中要付出智慧和劳动,要结合实际,在推广方法、形式、技巧上进行创新。这一系列工作无法简单地完成,它要求推广人员进行认真学结,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如果一个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不具备相关的素质,在工作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2对提高农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是农民与社会交往的桥梁,在提高农民素质中有着教育的作用。另外,国家制定各种方针、政策和计划时需要了解农技、农民的实际情况,科技推广人员要为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当好参谋。因此,农业推广人员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农民必须与社会进行广泛的联系,才能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农民需要获得各种信息、技术、知识、农用物资、资金、保险并销售他们的产品等,这一系列活动往往需要得到科技推广人员的帮助。现代化农业,必须要有现代化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开拓农民视野,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是发展农业、振兴中华的一项战略措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是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广人员应采用多种形式、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农民宣传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从而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以及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因此,如果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不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不及时掌握相关科学知识、总结工作经验,就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也难与农民沟通,很难走到群众中去。

2具体素质要求

素质是一个外延很广而内涵很深的概念,狭义的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禀赋,即指先天的生理特征,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方面的特征,是人的思维发展的生理条件;广义的素质包括人的生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是一个人的德、识、才、学、行、体的综合表现,即人的意向、性格、兴趣、毅力、风度和能力等。农业推广人员的必备素质指的是推广农技工作所必备的科学技术知识、职业道德、生理条件、思想道德、组织教育能力等综合能力,其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推广工作业绩的提高,提升了推广事业的高度,将会带动农业推广工作的全局。传统农业生产在向现代化集约型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现代农业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总的来说,一是有科学工作者的严肃的科学态度,有勇于吃苦、献身农业的工作精神[3-4];二是有广博的业务知识,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三是有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有组织群众工作的经验和良好作风。总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是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

2.1职业道德

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相互关系重要的行为准则,其已经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无论个人的社会分工和职务高低存在何种区别,每个人都具有积极投身公民道德建设的义务和责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更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将其作为约束行为的准则。要遵循科学规律,在技术问题上慎重对待,不可轻易按“长官意志”办事,要敢于同传统势力作斗争,敢于坚持科学真理。

2.2业务素质

(1)科学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具有丰富的大农业综合基础知识,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以及熟练的实用技术,包括土壤农化、果树种植、蔬菜和作物栽培、农业机械、农业气象、畜禽饲养、加工贮存、病虫害防治、家禽疫病预防、遗传育种等,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农村和农民的不断发展进步。此外,农业推广人员还要深入到生产实践中去,亲自动手,发现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自己了解当地情况,积累实践经验。如果只有书本知识,只会空谈理论,不会调查研究、动手实践、亲自示范,也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因此,要求农技推广人员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和更新。

(2)农村社会学知识和社会工作能力。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加强农村社会学的学习,进而深入了解当地农村的社会组织、领导才能、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等实际情况,尤其要熟悉农村干部、群众、青年、妇女等不同类型农民的社会心理行为特点,善于同他们交往,具有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工作能力。

(3)经营管理能力。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加强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收集、分析市场信息,提高自身评价经济信息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和带动农民。

(4)教育学知识和推广教学能力。农业推广作为向农民传播知识和技术的职业技术教育,推广人员担负着指导农民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应用科学技术知识和经验的重任,就需要具有教育科学的知识和推广教学的能力,推广人员应根据农民的学习特点、生产和农民的实际需要,从中筛选出实用性强的内容[5],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示范教学。

农技人员篇(2)

田间地头有她忙碌的身影,课堂培训有她精湛的讲解。凭着满腔热情,在农村科技服务的天地里,默默奉献着一名普通农技人员的青春热血。她就是XX县XX乡科技特派员xx。

xx,现年34岁,是xx县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农艺师。2008年3月,县委选调她到印塘乡担任科技特派员。印塘乡有耕地3.9万亩,农民以种养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xx入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工作切入点,尽快进入角色。她用了2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乡47个村,深入种养大户调查走访,召集农口部门座谈研究,从农民兄弟最盼什么这个简单问题入手,寻找解决农业效益偏低,农民增收缓慢的突破口。在掌握第一手材料基础上,她向党委政府提出了“加大技术培训,建立产业基地,发展生态农业”的设想,制订了农业发展规划。

“让群众靠科技致富”当作自己的追求目标,她依托派出单位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争取县乡党委政府及农业局的支持,健全农技服务网络,每个责任区明确一名副主任为兼职农技员,每个村都落实了一名农技员,组建了以农技、农机等部门负责人和科技特派员为成员的科技110服务队,配备了科技110电话和服务车。邀请农业局技术人员给农民群众讲课,编印科技资料。以乡农民技术学校为平台,充分利用办班示范、开辟科技专栏、一对一帮扶等有效形式,免费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发挥种养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的“二传手”作用,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推行科学务农。一年来,该乡培养科技示范户100余户,办培训班15期,培训农民3000余人次,科技110服务热线接受咨询500余次。

在狠抓科技服务和培训的同时,xx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组织县农技推广中心和土肥站,对全乡47个村1000多个样本点的土壤进行采集分析,充分掌握不同土壤肥力状况,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建立病虫测报基点,对稻水象甲等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确保水稻病虫防治损失控制在3%以下。为消除群众顾虑,她几乎每天都到村组对农户从种植,到施肥、防病等系列环节给予指导,严格按技术标准化生产。在她的引导和宣传下,该乡推广高档优质稻、杂交玉米、礼品西瓜等高产品种8个,应用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新技术5项,为粮食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据统计,该乡2008年农民纯收入增加560元,其中250元来自农业生产。

xx还主动向县局领导争取,积极参与科技项目的引进和开发,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为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她主动与江苏金玛公司联系洽谈,并争取商务部门的支持,2008年,在岳家、观岭、盐井等村建立三个蚕桑基地,当年种桑养蚕,并利用桑园套种西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全县的示范基地。印塘乡是双峰县粮食生产主产区,她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大力发展粮食生产,重点抓好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去年,该乡播种粮食面积8.5万亩,严格控制耕地抛荒,评为全县唯一的粮食生产标兵乡。在大丰、金塘等村的高档优质稻示范基地面积2000多亩,省农业厅专家组织验收测产,平均亩产550公斤,人平增收150元。今年,该乡又建立了万亩双季杂交超级稻等粮食生产基地四个,面积达5000多亩,其中袁隆平院士的超级稻加再生稻推广项目也落户该乡大桥边村。目前禾苗来势喜人,丰收在望。

农技人员篇(3)

举办这次培训班,是落实县委扩大会议精神,打造新型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需要。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致富途径宽的“三宽型”农技人员队伍。举办这次培训班,就是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抢抓机遇,寻求发展,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进步的新型农技人员。

举办这次培训班,是加速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提高农技队伍综合素质的需要。农村基层农技人员是农业系统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农技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党的各项农业农村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政府决策的落实。在今后多年内,大家要担负着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加强基层农技组织建设的重任。能不能得到上级的信任、农民的认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汗水、具备更高的素质。

二、端正态度、严明纪律,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效

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对大家来说,这次培训机会难得,一定要好好珍惜,以端正的态度投入培训,以严明的纪律维护学风,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一是要端正态度,提高学习效果。这次培训班是经过精心筹备后才举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培训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政策理论、又有工作实务,既有专家领导讲解、又安排学员相互交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大家平时工作较忙,在一起集中起来认真学习的机会很少。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大家一定要静下心来,集中精力,专心听讲,认真记录,力求学得更多一点、更实一些。力争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使自己在思想、业务和工作能力上都有所提高,掌握更多的理论和业务知识,用以指导实践,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努力推动我县农业生产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要严守培训纪律,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作为培训班的学员,一切活动都必须服从于学习,学习期间要严格遵守培训班的各项纪律。县农业局要加强对培训班的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肃考勤纪律,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培训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是要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本乡镇的工作实际,有目的、有重点地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争取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农技人员篇(4)

中图分类号 TB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043-01

当前,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互联网的日益发达,作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掌握简单的拍摄、相片处理技术十分必要。对于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农技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经常遇到各种病虫害,将拍摄的照片作为资料保存,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简单的编辑、加工、整理,制作成挂图、宣传册等,可非常直观地指导农户,也可向农业技术网站传输,以作为网站图片库的资料。

1 数码相机与摄影器材的选择

摄影的目的是指导农户防治病虫害,普及科学知识,质量较好的普通数码相机也基本可以满足要求。农作物病虫害摄影一般要求相机有微距功能,虽然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有微距功能,但其微距能力的表现却不一样。采用了1/2.5型600万像素CCD,配备6倍光学变焦镜头,焦距相当于35 mm相机的35~210 mm,光圈大小为F2.8~F4.8,可以达到1 cm最小微距。

2 作物病虫害拍摄技术

2.1 光线的控制

控制好光线是农作物病虫害摄影需要掌握的最大要素。农作物病虫害摄影一般都是微距摄影或近距摄影,微距拍摄时,要注意观察光线的照射方向,尽量利用好自然光,确保光线平均地照射在被摄物体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从侧面射入的光线能更好地突出物体质感。如果自然光线不足或光线照射位不当,可以用手电筒或白色泡沫板(充当反光板)补光[1-2]。为了保证图片清晰,提倡顺光拍摄,顺光拍摄比较容易掌握,而且能够反映农作物害虫表面的纹路、质感和色彩。利用顺光很容易表现外壳的光滑质感,在相机测光的选择上应使用评价测光,而不需要作过多的曝光补偿。

2.2 构图的处理

农作物病虫害摄影不同于艺术摄影。就其实质来说,主要是解决画面上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空间关系,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上,使之形成统一的整体[3]。例如虫害的照片要反映害虫与取食或寄主作物之间的关系,病害则要反映病斑与叶片的关系等。在拍摄之前,要有充分的构思,并选择合适的拍摄个体。同时,背景也在考虑范畴之中,应尽量选择较为单一的背景,有利于在画面中令主体凸显,即衬托作物背景的颜色、形状比较统一,而不是多种色彩、明暗相间和杂乱无章的背景。另外,依据害虫形态可以采用不同角度拍摄,身体扁平的昆虫要尽量俯拍,对于直翅目昆虫和鳞翅目特别是蝶类则要侧拍,并尽可能与镜头平行,不至于形成此实彼虚的画面。

2.3 拍摄重点的选择

2.3.1 病害的拍摄。病害照片除拍摄典型症状外,尽可能拍摄同一病害在植株不同部位(叶部、颈部、根部、果实等)、不同时期的表现,从而能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3.2 虫害的拍摄。虫害照片应分别突出成虫、卵、幼虫、蛹等虫态及危害状。对害虫不同虫态、不同龄期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等进行全方位的拍摄,以获得对虫害的立体识别[4]。

3 注意事项

3.1 合理使用快门线或定时自拍功能

选择具有IS(防抖动系统)功能的数码相机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对于没有防抖动系统功能的数码相机,相机的快门线或定时自拍功能可以用来减少在慢速曝光时候手抖动所造成的图像模糊。数码相机使用电子快门线,这种装置有助于获得清晰的照片[5-7]。

3.2 学会手动对焦

在农作物病虫害摄影中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不可完全信赖。因此,要学会熟练地使用数码相机的手动对焦。就目前普通型数码相机而言,手动对焦不易操作,要做好这第一步需要经验的累积,以为在捕捉镜头时处变不惊。

3.3 拍摄害虫方法的运用

3.3.1 守候拍摄。对于拍摄害虫成虫蝶类在花上吸食花粉和花蜜时,可以站在花丛中找好角度守候拍出其取食特征。

3.3.2 跟踪拍摄。拍摄害虫有时需要不分昼夜地监控,才能拍摄到有实用价值的镜头,为农民辨识、防治害虫提供最直观的帮助。害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一系列生长发育的过程,在同一作物及生态环境内可以根据其规律定时、定期拍摄。

3.3.3 饲养拍摄。有时为了拍摄到一种害虫化蛹、羽化的镜头,野外比较难守候,可以将害虫带回到室内进行饲养培育,方便害虫整个发育过程的拍摄,还可供夜间监控拍摄。

4 参考文献

[1] 董春阳.对高校摄影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6):43-44.

[2] 傅平.创建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相结合的摄影实验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3):118-120,138.

[3] 摄影光学摄影技术及其装置[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07(5):66.

[4] 翁南洲,宗兴森.激光光控高速摄影实践[J].照相机,2010(12):78-80.

农技人员篇(5)

【关键词】

农业技术人员;技术推广;行为;参与度

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四川省农业概况

四川省农业占地面积广泛,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省份之一,农业人口约6680万人,农业耕地约4285万亩,农业技术人也非常多。通过调查,该省份拥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0765个,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经营管理以及渔业等。通过国家编制的农业技术人员89975人,推广机构农技人员84955人,大部分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或者有专业技术职称。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一般是财政拨款和差额拨款,也有一部分是自收自支。该省按照国家颁布的《关于农技推广改革试点意见通知》的精神,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但是,实际的调查表明,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工资低导致农业技术人员对自己的工资待遇有很多不满意;缺少经费造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很难开展;技术队伍不稳定、没有凝聚力,存在人员在编不在岗的现象;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推广工作很难管理。总的来说,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问题非常严重。本文通过对该省20个县的260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调查问卷,然后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1.2研究意义

技术是农业的发展的首要条件,研究出来的新成果、新技术最终还是要让农民将其应用在生产中。以取得利益,这就需要专门机构以及人员进行技术推广工作。研究的新技术是否能成功的转化为生产力,农业技术人员的推广程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国内国外对农业技术会有多方面的研究,但是对农技推广工作研究的非常少。因此,对农业技术人员的推广行为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解决农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3研究的主要内容

农业技术从研究到产生再到最终的应用,这一系列环节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①当前使用的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对农户的需求程度进行研究。②新技术通过何种途径提供给农民。③新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反馈。④对技术传播和交流进行研究等方面。农业技术是否会转化为生产力最终是需要推广人员努力的做好技术推广工作,所以农技推广人员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分析当前的农技推广行为。②农技人员推广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意愿分析。③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知情况分析等。

2农业技术人员推广行为分析

2.1农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四川省农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主要以男性为主,占样本总人数的80%以上;平均年龄40.25岁,跨度从21岁到70岁;平均接受教育年限为13.85年,学习农业专业占58%,其他为非农业专业;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间在10~15年之间占21%,在16年以上的占到了39.2%;农技人员来自政府的比例为65.5%,其他都是普通农业技术人员;接近一半的农业技术人员都存在兼职情况,包括经商、务农以及其他工作。

2.2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1)农业技术人员推广的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种植技术,比如,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等;另一类是养殖技术,比如,防疫治疗、良种繁殖等。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农田灌溉、土壤改良等技术推广的非常少。(2)农业技术的来源最主要的是技术人员长期的农业实践以及上级政府的给予,而通过自身研发和科研院校研究的农业技术则比较少,这也是造成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偏低的主要因素。(3)农业技术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部门的固定经费、上级部门批准的少量项目经费,还有一部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经营收入和服务收入。(4)农业技术人员接受培训的机会非常少,即使有强烈的希望进行培训,但是由于培训经费不足,每年也就一、两次培训,甚至不进行培训。另外,通过调查发展,培训经费有一部分是由政府承担,还有一部分是由自己承担。

2.3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知行为分析

(1)对推广情况的认知。对农技推广情况很多农业技术对其好评和差评各占26.5%和25.5%,总体推广状况一般。通过对四川地区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的农业推广工作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①农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经费不足,平均预算在400~6500元/人。②缺乏调控手段,没有对推广工作进行科学指导,造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只是形式,对县级重视,对乡级不重视。③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上级部门随意安排非农业技术人员,导致推广水平大大下降。(2)对推广工作的重要性认知。调查数据显示,有55.6%被调查人员认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非常重要,但是接近一半的农业技术人员一年中只有50%的时间从事推广工作。(3)对推广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人员在实际的推广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交通不方便、农民接受能力不强、自身知识不足、经费限制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推广工作造成影响,影响农业技术人员的认知。(4)对农民的接受能力以及需求程度的认知。很多的农业技术人员认为农民对技术推广的接受能力比较弱。如表1所示,只有2.8%的农民认为自己的接受能力强。农技人员认为农民需要农业技术和非常需要的态度各占52%和34%。(5)对单位管理情况认知。农业技术人员对单位的管理工作总体评价为一般,占到总数的54%,其中,来自政府的技术人员占35%,来自非政府的农业技术人员占20%。

2.4农业技术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知行为分析

(1)农业技术人员对自己工资的满意程度意义地位的认知,通过调查,认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仅占9%,认为一般的占到45%,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到46%。与其他同事在收入方面相比,有47%的农业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收入低,在地位方面相比,有52%的农业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地位要低于其他部门的同事。(2)认为农民或者单位对推广工作的评价认知。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农业技术人员,认为农民对推广工作的评价中基本满意占65%,不满意的仅占4%;认为单位对推广工作的评价中基本满意占62%,不满意仅占2%。

2.5农业技术人员推广行为分析

(1)采取的推广的途径。农业技术人员一般会通过田间培训、宣传资料以及入户拜访三种方式,比例分别为35%、45%、20%。大部分的林业技术人员都会对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信息积极关注,而不关注的只占了14.8%。(2)与农民的沟通方式。农业技术人员对农民的沟通交流方式有很多种,通过调查发现,直接下乡与农民交流的占38.5%,通过电话进行交流的占13.5%,通过村干部或者示范户进行交流的占28%和27%,只有2%部分农民会主动与农业计划人员联系。这也就说明了农民对农业技术学习的不积极,遇到问题总是凭借自己经验解决。(3)推广以后的反馈情况。有74.5%的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推广完技术以后,会隔段时间对技术应用的情况进行跟进和询问,偶尔跟进的占22.8%,其他为不会去跟进,总的来说,只有少部分的技术人员对工作持不积极态度。(4)是否有其他求职意向。通过调查,由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比较辛苦,工作环境风吹日晒,工资待遇水平不高等原因,有63.8%的农业技术人员表示,如果与更好的工作机会会愿意放弃现在的技术推广工作,这也是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3总结

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农业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从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农业方面遇到的问题都需要农业技术来解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农业技术是否真正的应用到实践中并发挥其价值,对推广人员提出的更高的考验。因此,本文对农业技术推广行为展开研究,为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提供参考价值,也为解决农民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唐先甫 单位:南充市嘉陵区安福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农技人员篇(6)

二、活动内容

1、普遍开展一次党的惠农政策大宣讲。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局各股站(队)和各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要将国家和省最新惠农政策印成明白纸(卡)或宣传(画)册,通过各种形式发到农民手中,宣讲到户。同时,利用电视、广播、会议、网络、黑板报等各种渠道大力宣讲党的惠农政策,让党的惠农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组织开展现场咨询。按照省厅要求,在镇,采取省市县乡同步联动、农科教协作的方式,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活动,现场面对面为农民朋友推介技术、答疑解惑、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每个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也要结合农事积极组织开展现场咨询,及时为农民朋友提供农业技术帮助。

3、举办一次优质放心农资(农机)春季展销会。由县农粮局牵头联合供销社、工商、技监等单位举办一次农资(农机)大型春季展销会,邀请那些信誉好、质量信得过农资(农机)企业来宣传和展示展销种子、农(兽)药、化肥、饲料、农机、植保机械等农业新品种和实用先进生产资料,为广大农民奉上一场农资大餐。

4、举办专项技术培训班。围绕县农业主导产业和主推技术、主导品种,围绕农业项目,针对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农机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在送科技下乡活动期间县农业主管部门要举办好一期培训班,乡镇综合站也要积极办好自己的培训班。

5、开展一次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普及宣传行动。迅速确定今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迅速组织科技服务小分队或科技服务小组进村入户,采取发放技术资料或实物的形式推介良种良法,让农民尽快了解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6、组织现场演示观摩。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活动,着力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在示范基地进行一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演示,组织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农机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到现场观摩,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三、活动安排

活动从2013年2月下旬开始至4月下旬结束,为期两个月。县局拟定于2月22日在县长征公园设立主会场,举行农技人员送科技下乡活动启动仪式暨现场咨询活动,采取县乡同步进行,县乡两级分别组织农科教人员科技下乡服务团,现场集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县局还将组织10个农业科技服务小分队分赴全县各乡镇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一起开展春耕备耕科技服务活动。

1、粮食生产服务小分队。由同志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早稻生产指导。

2、经作生产服务小分队。由同志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蔬菜生产技术指导。

3、畜禽生产服务小分队。由同志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畜禽春防技术指导。

4、渔业生产服务小分队。由同志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水产技术指导。

5、农机服务小分队。由同志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

6、果业生产服务小分队。由同志负责组织技术人员果树生产技术指导。

7、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小分队。由同志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指导。

8、农资服务小分队。由好同志负责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农资市场及农资质量监管指导。

9、农村能源环保服务小分队。由同志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农村沼气技术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技术宣传和指导。

10、农村政策宣讲小分队。由同志负责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农经方面有关政策指导。

四、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把开展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推进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重要行动。为此,我局成立了由局长钟振海任组长的“科技下乡”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局长具体抓,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全力落实,把“送科技下乡”活动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全力落实,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

农技人员篇(7)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指所具备的文化科技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它通常反映农民接受文化科技知识教育的程度,掌握文化科技知识量的多少、质的高低,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文化科技知识越多,接受和掌握先进技术的意愿、能力就越强,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和劳动收入就越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越强。

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第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业基础地位弱、农村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慢,是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破解“三农”问题,核心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和富裕农民,这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息息相关。检视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原因,不难发现,农民的低素质与低收入之间已形成了恶性循环。不解决农民的素质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第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极为密切。微观上,农民文化程度越高,户均收入也越多;宏观上,农民文化程度指数越大,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也越高。根据国家统计局1989年对6.7万户农民的跟踪调查,文盲户人均收入443元,小学户543元,初中户616元,高中户640元,中专户741元,说明对每一个农户来说,文化程度高者人均收入也多。又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资料统计,1993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00元以下、600元~800元、800元~1000元、1000元以上的四类地区,农民文化程度指数分别为5.47年、6.54年、7.03年、7.19年,说明文化程度指数高的地区,其农民人均收入也较高。

第三,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比较低,整体素质不高,技能有限。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的调查,2002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分布为:文盲或半文盲占7.4%,小学程度占31.1%,初中程度占49.3%,高中程度占9.7%,中专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这种状况一方面制约了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两多两少”现象:即富余劳动力多,转移出去的少;体力型转移出去的多,技能型转移出去的少。因此,对于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来说,要寻求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劳动环境相对较好、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的工作岗位,就必须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扩大就业选择性。

第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现代农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市场化、集约化、社会化、科学化,是一种发达的科技型产业。其中,科学技术是其核心和生命线,失去了科学技术的支撑,现代农业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本和基础。而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的农民又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直接运用者。因此,从长远发展看,只有加速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尽快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才能使农民走上可持续的致富道路,使农业走上可持续的发展坦途。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传统思维模式束缚严重,重视不够,培训责任不明确。从领导方面来看,长期以来,农民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低,政府对其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这是农民教育发展迟缓的思想根源。此外,由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短时间内难以见效,与我国现行的领导政绩考核制度在时间上存在有一定的矛盾,与之不挂钩,缺乏定量的指标,这使得许多地方领导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训工程不感兴趣。从农民方面来看,农民由于受传统农业耕作意识的影响,小农思想意识浓厚,对自身素质状况不能正确认识,缺乏忧患意识。相当一部分农民为了眼前利益,放弃了对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学习技术耽误生产,上学还得花钱,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这种思想造成农民不重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第二,经费投入不足,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训无法保障。投入和科技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两个重要的推动力。然而据统计,国家每年只有5000多万元农民科技培训经费,平均到全国每个农村劳动力不到0.1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费用。由于农民传统意识和经济状况以及农业产业的弱质性的限制,使农民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带有公益事业的性质,需要政府有专门的资金保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第三,形式主义严重,盲目性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训无长远规划。各部门组织和实施农民培训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使得农民培训工作往往是以阶段性、临时性的工作出现,不能按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工程来落实。

第四,培训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缺乏针对性,农民的积极性不高。组织培训的机构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理论脱离实际,科技与生产脱节,科技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不对称。这对于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的农民来说,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三、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措施

第一,要着重解决好认识问题。首先是各级领导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关键。各级政府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列入议事日程,制定规划,落实计划,专人负责,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目标、有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年年有进步,不搞花架子,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明显提高。其次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注重通过广泛的、经常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民切实转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增加收入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

第二,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由于目前农民收入较低,大多无法负担科技培训费用,如果花钱培训,大多数人将不会参加。因此,农民培训必须以义务培训为主。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农民素质教育经费到位。

第三,走科技兴农之路。科教兴农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大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农民群体,采取不同的对策。对于大部分升学无望的农村青年,可以进入职业高中或农业中专学习。职业高中和农业中专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适应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农业生产人员和妇女,应将文化教育与科普教育结合起来,扫除文盲与扫除科盲结合起来;在形式上,可采用录像片等电教形式,技术人员到“田头地脚、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操作,把课堂办在农户的田间地头,工地岗位上;对有一定基础的农民可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教他们新技术、新工艺,让他们真正感到学有所用。新晨

第四,探索农民科技文化培训的长效机制。组建现代农民科技图书馆,创建专门为农民服务的媒体和网站,农村版杂志,家喻户晓的必读书。农民信息闭塞,农村远离信息化社会,信息不畅通。因此,应组建现代农民图书馆,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和农产品销售,使农民及时获取农业生产的有关信息,提高科技水平,掌握农业生产的主动权。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已经走进了农村的千家万户,每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已成为农民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村村通闭路电视工程,使广大农民能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天下大事,沟通农村与外界的联系,让农民获取更多的信息,拓展视野,及时准确地了解政策、技术、农产品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从而自觉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经营,转变观念,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增加收入。开展经常性的“三下乡”活动,探索科技下乡和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定期组建优秀的农业专家、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服务队,深入农村开展培训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五,要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科技示范户”是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大潮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相比较而言,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较高,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当地农民,说服力和感召力很强。因此,要大力培养、扶持“科技示范户”当样板、做示范,传授技能,以收到一户带多户的效益。要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通过此举,可大大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广大农民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

参考文献:

[1]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日报,2005-12-20.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在《2005年农村经济绿皮书》,2005-12-20.

[3]王亚秋.中国与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5-4-5.

[4]中央党校研究员曾业松.把培养新型农民放在首位,2005.

[5]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新农村建设要走科学发展之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2006-1-12.

[6]王延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光明网.

[7]三学社成员、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李长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

农技人员篇(8)

我们国家的农业商品化,农业市场化是近些年才实现的。但是在市场调节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的时候,一些企业家甚至是国外的投资家把资本投向农产品市场。农民受到自身的发展的限制,市场的冲击,使一些农民尝到了市场的甜头也尝到了不能控制市场的苦头。“蒜你狠”“糖高宗”就是实例。市场如战场,对于淳朴善良的农民来说实在是难为他们了。今天的社会是媒体透明的社会,农民看着电视就知道他们的产品卖个啥价钱。热钱冲击了农民的心理底线,把同样的一斤大蒜飙升到十元一斤,然后再掉下来一元一斤,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发了财,第二年就有人疯狂播种大蒜,然后热钱撤出,农民破了产。

市场是农民发展商品的指向标,这是在保证国家的种粮任务前提下说的。对于农民种什么,以什么价钱出售就是市场的问题了。邓小平总设计师说过,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不要走资本主义社会浪费资源的老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允许把种植出来的蔬菜任其腐烂,还要美其名曰市场规律。浪费是极大地犯罪,这是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说的。今天这句话仍然管用,热钱是行为,我们不能,更不能拿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农产品。所以农民的产品不能只有农民自己来管理,农技人员应该发挥作用。农技人员要和农民一起制定计划,安排销售。

一、订单农业要发展。要有计划,要少一些盲目,在春季就要谈好价钱。打消农民有贪便宜的念头,一旦涨价了怎么办。农民要恢复朴实的本性,要遵守合同。使农业市场化变得有序。贪婪是资本主义的本性,农民希望发家致富,但是不能贪婪,要遵守合同,不能看到涨价了就毁约。

二、热钱的进入要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热钱是我们农民无法控制的,但是监管是国家可以管理的。把农产品的价格无原则的提高损害了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这种行为是一些投机家所为,市场可以把他们排斥在外。我们对于是零容忍,对于热钱扰乱市场也应该零容忍。

农技人员篇(9)

期:___________

xx年11月农业技术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我叫xx

,在xx镇政府工作,多年来在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指导单位的正确领导、在同事和科技示范户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组织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多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

一、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后,积极参加了县农业局组织的培训学习,更新了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自己指导示范户的服务能力。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农业科技推广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机制创新,为争取社会各界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支持,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地了解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程,采取黑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宣传农业科技示范县的政策,宣传面向市场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蚕豆无公害栽培技术、大蒜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洋芋无公害栽培技术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精心选择高素质科技示范户

农业科技推广在我镇以种植业为主,科技示范户理所当然的要有一定的种植水平,同时要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在周边群众中推广开来。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以马军营、纪庄

西胡庄、赵官营、宋庄小组的10户素质较高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对10户示范户进行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各农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摸清当地耕作制度,并登记示范户的相关信息,收集他们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各种意见、建议。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加强科技示范户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了解。要求每户示范户带动20户辐射户,全面带动5个村民小组的所有农户学科学用科学。

四、加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我所指导的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摸清了各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各户的需求后,精心设计了针对各户的技术指导方案。主要推广应用了:大蒜测土配方施用bb控释肥技术,不但节约了成本,保护农田环境,为实现保洱海和农业增产、增收相统一的目标打下基础;大蒜无公害栽培、防病虫技术,保证了大蒜产品的安全可靠,指导农户精心选择优质早熟大蒜品种“红七星”;洋芋无公害栽培、防病虫技术,保证了洋芋产品的安全可靠。

五、入户指导方式灵活多样

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在于入户,培训指导,传授技术,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到田到户。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入户指导技能和示范户农民的科技素质。我根据技术指导方案和农民的需求,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多发期等),到每个示范户家中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与联系户保持电话联系,确保技术和信息服务通畅。

农技人员篇(10)

农业技术人员服务对象是农民,其范围是农业与涉农产业,所处的环境通常都是在农村。农业技术人员若是对三农不够了解,将很难开展工作。首先,农业技术人员要对农民有所了解。当前的农民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农民,他们有着深刻的变化。由于生存压力的逼近,农民渐渐懂了如何去经营农业,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部分农民会选择外出务工,放弃土地。农业技术人员要掌握所在地区农民的实际情况,深知农民真正的需求与思想状况,才能针对性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另外,农业技术人员需要精通农业。农业不再是仅仅局限于种植、养只、加工等等,当前农村出现的观光业也是农业的一部分。可以说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有机系统,农业技术人员就要保障这个有机系统共能健康稳定的发展。各地农业特色具有差异性,技术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别。只有对当地农业进行精确的分析与了解,才能掌握有机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发现农业的增值空间,这样农业技术人员才能对症下药。

2科技素质

身为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素质就是核心素质。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代农业对农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充分考虑到农村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农业技术人员应该“擅技术”、“会科研”、“长试验”。首先,农业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农业科研。农业科研是推广农业技术的保障与源头,是当前农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农业技术人员要紧紧围绕自己推广的对象展开科学研究,进而清晰地了解技术产生的细节,才能更好的指导推广。或者不断围绕自己的推广活动积极展开科研,才能准确把握推广效果,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推广方式。其次,农业技术人员要擅长农业技术应用。农业技术人员必须要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技术、接受技术、学会技术、运用技术,农业技术人员要熟悉相关技术的应用原理,对农业技术能够熟练的操作,而且能直观简洁的将技术手把手的传授给农民朋友。第三,农业技术人员应该长科技试验示范。试验示范非常重要模式对科研成功进行验证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当前动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采用新技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农业技术人员要不断努力,有自己能够主持开展的主推技术与产品的试验示范,要让农民群众参观学习;或者能够直接指导农民大户积极开展主推产品的试验示范,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亲身看到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实际效果。

3宣讲素质

农技人员篇(11)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先决条件。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提高农业生产规范化的重要条件。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推广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强,将会影响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因此,有关部门必须了解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基本情况,从各方面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能力,确保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

1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正在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受人为因素和外部因素方面的影响,依旧存在着较多问题。所以,应及时处理好相应的问题,对农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外部问题方面。只有确保外部环境的良好性、适宜性,才能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条件。而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实际工作时,很容易受到管理体系、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干扰,影响推广效果[1]。很多农村管理人员、技术推广人员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仍不够重视,致使外部支持不足,影响农业技术的推广进程,也给农业科技战略目标的实现带来影响。(2)人员问题方面。只有合理的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体系,加快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才能避免出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不足、能力不足等问题[2]。目前,很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数量分配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难以满足相应的工作需求,进而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果。

2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能力的途径

2.1改善工作环境

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支持,确保相应的推广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当前,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相应的条件较为简陋,工作环境也较差,难以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在新的环境下,有关部门必须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环境进行改善,优化相关的设备及条件,让推广人员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开展推广工作,确保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

2.2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能力,就是更好地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提供必备的条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推广水平。所以,有关部门必须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推广人员对农业技术的掌握。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科技人员的下乡次数,提供较好的锻炼机会,让这些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有关部门还可以通过技术骨干,加强对推广人员的培训,以增加推广人员的经验及整体素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完善推广机构

推广机构的建设是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提高推广人员业务能力的关键条件。有关部门须依据实际情况,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管理,做好机构人员的编制工作及推广人员的绩效考核及工作调配,并适当给予一定经费,及时解决各种推广问题;推广人员须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推广服务,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高效运行。

3结语

农业技术的推广是提高农业生产规范性、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推广人员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主体,只有提高推广人员的业务能力,才能在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关部门必须对农村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依据推广人员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方案。应加强对推广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给农民的农业生产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