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2-12-28 17:10:20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1)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20

大凡抒情散好者都知道,成功的抒情散文,无一不在感情的依附上极尽其巧。如果我们在抒情散文的教学中巧抓住这些依附之巧,则能使学生从其间领悟到蕴藏的思想情感,并感悟到作者托物抒情之艺术手法。现以苏教版八下第二课茅盾所写的《白杨礼赞》为例,谈谈其依附之巧及其教法。

首先,抒情散文的感情抒发都不是凭空进行的,它总是巧妙地依附于一定的对象,或直接或间接地予以表达。《白杨礼赞》依附于白杨。这一特定的对象在文中作为作者感情的载体,如水载舟似的把作者的感情载往所要到达的彼岸。这种感情的依附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寄情于物,它是写抒情散文应首先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特定的依附对象,抒情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在教学这课时,首先就从抓白杨这一载体出发,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弄清课文所“礼赞”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赞扬白杨,白杨有什么特点……从而为学生理解北方农民的精神奠定了基础。

其次,抒情散文的感情依附都表现在景物的描写上。在抒情散文中,单纯地为写景而写景是不存在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在作者的笔下都依附着某种感情的主观因素,景因情显,情因景生。《白杨礼赞》第五自然段中描写白杨树的特点:“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便都倾注在景物上,寓于其描写之中。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并朗读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然后再让学生共议:“白杨树有着怎样的内在特点?”“作者在描写时抓住了白杨哪几个方面的外形特点?”“这些外形特征与作者赞美白杨内在精神有什么关系?”这样既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紧紧围绕特点描写的方法,又真正感受到了白杨内在的精神美。文章至此,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呼之欲出;那么教学到此,也为感受北方农民不屈不绕的品格做好了情感上的铺垫。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2)

讲到共产党人的形象,通常人们脑海中会冒这样一些词:宁死不屈,慷慨就义,率先垂范,敬业争先,严格要求自己,以优秀品德感化人等。在当前即将迎来建党90年之际,为了解人们对散文中的共产党人形象的看法,我们的调查小组特开展了调查。

一、研究方法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充分运用二手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典型个案访谈法、PRA法等多种调研方法,力求使所得的资料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保证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次调查研究以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等广区域为调查点,展开实地调研。本次调查“你所难忘的散文作品中的共产党人形象”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有效率88.8%。问卷回收之后,我们对问卷进行了编码,然后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此次调查分析所采用的是SPSS统计分析软件。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性别状况。被调查对象中,男性所占比例59.7%,女性所占比例为40.3%。

2.年龄分布状况。被调查对象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所占比例为17.5%,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所占比例为48.7%,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所占比例为22.5%,年龄在60岁以上的所占比例为11.3%。

3.学历状况。被调查对象中,学历是小学及以下的占13.2%,学历是初中的占23.9%,中专/职高/技校/高中的占17.5%,学历是大专的占9.6%,本科的占29.6%,硕士及以上的占6.2%,总体看来学历涵盖面广。

4.职业或身份。被调查对象中,职业或身份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占14.4%,是国有、集体企业管理人员/职工的所占比例为3.4%,是教师、科研人员的占7.6%,军人、武警、警察的占9.6%,是私企或外企管理人员/职员的占4.8%,是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的占7.0%,是高等院校学生的占19.4%,是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学生的占10.7%,是离退休人员的占7.3%,是自由职业的占4.5%,是无业/下岗的占3.1%,是农民的占5.1%,是村镇干部的占1.7%,职业或身份是其他的占1.4%。总体而言,被调查对象职业涉及面广。

5.政治面貌。被调查对象中,中共党员所占比例为28.5%,派人士占13.2%,无党派人士占44.5%,其他占13.8%。

6.月收入情况。被调查对象个人每月总收入情况如下:月收入1000元及以下的所占比例为40.0%,月收入在1001-2000元之间的占29.3%,在2001-3000元之间的占15.5%,在3001-5000元之间的占7.0%,在5001-7000元之间的占4.5%,在7001-9000元之间的占2.0%,在9001元以上的占1.7%。总体而言,被调查对象中,各收入水平均有,但以收入水平不高者多,这也与我国当前民众收入水平的实际情况吻合。

7.日常居住地情况。被调查对象日常居住地在农村的所占比例为27.0%,在乡镇的所占比例为32.4%,在县级城市的所占比例为27.3%,在地级城市的所占比例10.4%,在省会城市的所占比例为2.3%,在直辖市的所占比例为0.6%。总体而言,居住地分布较广。

二、散文中共产党人形象调查分析

(一)散文中共产党人形象调查情况分析

1.主动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不多。调查发现,选择偶尔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占49.6%;选择主动去看的占28.7%;选择不会看的占21.7%。可见,主动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不多,偶尔会看的人较多。

2.多数人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调查中,在问及“你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吗”时,选择知道一部分的占44.5%;选择经常会看到的占30.1%;选择不知道的占25.4%。可见,多数人还是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的。

3.最难忘的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首推茅盾的《白杨礼赞》。调查中,在问及“你最难忘的一部描写共产党员形象的散文作品是什么时”,选择“茅盾的《白杨礼赞》”的占33.2%;选择“胡少安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同志侧影》”的占8.7%;选择“瞿秋白的《赤色十月》”的占9.0%;选择“李星华的《‘三一八那天’――回忆我的父亲》”的占11.0%;选择“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占8.5%;选择“臧克家的《向着黄河笑》”的占7.0%;选择“丁玲的《速写》”的占3.4%;选择“刘白羽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占3.4%;选择“的《可爱的中国》”的占2.8%;选择“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的占6.5%;选择“谭士珍的《将军柳》”的占0.3%;选择“谢觉哉的《读雷锋同志的日记摘抄》”的占1.7%;选择“巴金的《望着总理的遗像》”的占2.5%;选择其他的占2.0%。可见,民众最难忘的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首推茅盾的《白杨礼赞》。

4.最难忘的共产党人形象首推和。调查中,在问及“散文的描写都比较柔美,但柔美中共产党员的形象却坚如磐石般刚毅,以下你最难忘的共产党员形象是哪位”时,选择的占37.5%;选择的占34.6%;选择雷锋的占16.9%;选择闻一多的占7.0%;选择焦裕禄的占2.8%;选取其他的占1.1%。总体而言,民众最难忘的共产党人形象首推和。

5.看到《白杨礼赞》中部分文字,绝大多数人感受深刻。散文《白杨礼赞》中有这样一部分文字: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调查中,我们摘录了这段文字,调查民众看到这段文字的感受,结果发现,被调查者选择“白杨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员的形象,坚强,力求上进”的占40.8%;选择“白杨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顽强不倒,勇于进取”的占38.9%;选择“白杨象征着北方农民,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用质朴的生活态度不断奋进”的占16.3%;选择“白杨只是在北方一种很普通的植物”的仅占3.9%。可见,绝大多数人看到《白杨礼赞》中的这部分文字感受都非常深刻。

6.多数人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有一定影响。调查中,在问及“你觉得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你作用如何”时,选择影响非常大的占44.8%;选择影响一般的占47.6%;选择影响很少的占5.6%,选择没有影响的仅占2.0%。总体上来说,多数民众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是有一定影响的。

7.歌颂共产党的散文基本贴近现实。调查发现,被调查者认为那些关于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散文没有过分夸大,远离现实的占25.9%;认为有,但不多的占59.7%;认为很多的占8.7%;认为不知道的占5.6%。总体来说,多数人认为歌颂共产党的散文还是基本贴近现实的。

8.歌颂共产党的散文艺术感染力需要提升。调查中,在问及“你觉得那些关于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散文是否缺乏艺术感染力”时,认为缺乏感染力,人物形象干巴巴的占25.6%;认为有感染力,但不多的占35.2%;认为很多有感染力的仅占30.1%;认为不知道的占9.0%。可见,歌颂共产党的散文多数缺乏感染力。

(二)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你所难忘的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抽样调查所获得的样本资料的统计分析,将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的基本情况归纳如下:

从对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评价调查分析来看,主动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不多;多数人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最难忘的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首推茅盾的《白杨礼赞》;最难忘的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首推和;看到《白杨礼赞》中部分文字,绝大多数人感受深刻;多数人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有一定影响;歌颂共产党的散文基本贴近现实;歌颂共产党的散文艺术感染力需要提升。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我们特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通过开展关于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比赛,提高普通群众对散文关注度

要通过散文写作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散好者进行写散文作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对散文的理解。通过举办关于党员形象的散文比赛,同时邀请国内著名作家、教授、文学爱好者,发展群众来欣赏散文作品,大大拓宽了群众的知识面,可以有效地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员形象,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加快社会发展步伐,在实践中实现思想认识上的与时俱进。

(二)免费发送关于党员形象的散文作品给人们群众

党的执政能力首先体现为领导发展的能力,党的先进性也必须体现在谋求发展上。在机关组织中组织实施“送书”活动,开展创建“欣赏散文作品、了解党员形象”等活动。通过对关于党员形象散文作品的阅读、学习、交流,提高机关组织中共产党员素质,树立党员形象。同时,组织实施了散文到百姓家的党建活动,扩大群众关注面,也积极带动普通群众提高认识。第三,普及优秀散文教育,建立一个可以供民众阅历和思考的平台,让散文作为一种形式渗入民众的大脑。

(三)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树立党员在人们群众的优秀形象

提高广大党员素质,树立优秀形象需要做到以上两点:一是在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上下功夫,确保党员干部在作风上的先进性。作风是共产党员党性的体现,优良的作风是保持先进性的有力保证。近年来,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生产第一线,真心实意为基层和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二是,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下功夫,确保党员在纪律上的先进性。通过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以正面教育为主、以预防为主、以事前监督管理为主的原则,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摆正自己的位置,严于律己,争做艰苦奋斗、反腐倡廉的表率,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参考文献

[1]周永学.谈谈共产党形象问题.[M].北京;《党课教育中心》丛刊,2009.

[2]何西来.面对历史的考验.[M].《清明》,1984年01期.[3]张静.试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D].新疆师范大学,2006.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3)

一.导入新课、引发联想,让学生发现问题

在导入新课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设计导入新课的开场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意境,引发联想、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热情,发现问题。例在教学《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课,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应这样设计: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一课文的题目后,想知道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呢?这时学生可根据前一课的学习经验自主的学习课文知道了随着时间的变化,书籍也随之经过了漫长发展演变过程。学生可以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找出解决 1、书籍演变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书籍演变发展经过了几个阶段?书籍演变发展的特点?等一系列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再回到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留给学生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利用自主学习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

为了让学生自主的获得新的知识,可以先安排学生自读课文,从课文中发现问题,掌握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在教学《白杨礼赞》一课,可先安排学生10―15分钟的自学时间,之后,教师提出:你们看了课文之后有哪些想法?你对白杨树的感情如何?等问题引导学生向课文的主题上思考。这时有些学生一定会说: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写的白杨树,对白杨树的礼赞,可有不只是写树的。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质疑表示肯定,那么课文一定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同学们在课文中继续发现……这种以含蓄的形式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些意义,这种意义不是所描写的事物本身就具有的而是作者借某一事物所做的联想和寄托,把事物人格化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环环相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授完新课,留有时间,对照目标,让学生发现问题

授完新课后,教师应有意识的留有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学生识记重点整理、概括、选择能力。在每一课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学目标不一定是单一的,教师可以根据目标学习的不同情况,留给学生某些任务。

例教学《白杨礼赞》一课,有一学习重点象征手法(学习目标之一),授完新课后教师不要归纳概念,应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看一看这一课中我们有哪些教学目标已完成,还有哪些目标没有完成。学生对照目标,寻找归纳后提出象征这一概念,教师提示在课文学习中我们把人写树,把意义寄托在白杨树上。这种把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称赞的事物上的表现手法就叫做象征手法。这样即对学习的内容作了复习,有对象征手法这一概念有了比较清楚的透彻的理解。既加深了记忆,有培养了质疑能力。

四.鼓励学生提问时需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鼓励学生提问时还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启发鼓励学生提问,要面向全体,争取更多学生发言,不该只顾及少数学生,教师启发学生的目光要亲切、和蔼,具有亲和力与感染力。

2.教师要先练好“内功”,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要有较高热情、激情以及驾驭课堂能力与课堂调控技能。

3.启发时要尽量多地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如:你还有什么问题?你觉得还有什么疑问吗?你觉得这节课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要多用“鼓励性”评价语言来激励学生。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4)

创新是人的智慧的最高表现,是民族兴盛的必备素养,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创设宽松环境,发挥主体作用,设计拓展课题,使学生敢于创新,学会创新,能够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宽松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造宽松、和谐、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维。在课堂上,教师一句过激的话语会对学生造成一定伤害,教师一个赞赏目光或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使一个学生充满自信并取得成功。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不合理问题和作出的“奇异”回答,我采取宽容态度,既不批评,也不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在研讨中自悟,自我否定,激励他们善于发现,敢于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愉快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发挥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创新。长期以来,教师占据课堂主角,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发挥和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而新课改要把学生从被动状况中“解放”出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我建立了“学生主体观”,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我引导和组织学生自主积累知识,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引导和组织学生互相质疑和探讨,为学生创造讨论机会和合作学习的条件,真正做到把课堂让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创新。

三、设计开放课题,使学生能够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时空上的拓展,拓展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计开放性课题。如在评讲课文时,可引导学生跳出教材,谈认知,谈体会。还可根据课文内容,再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继续探究,继续发现。在讲《白杨礼赞》一文时,我根据《白杨礼赞》的中心设计了这样的课题:同学们,假如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假如我们身处逆境,你将如何面对?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拓展了教材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语文教学不是纯艺术教学,而是生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不断创新。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5)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而记叙文阅读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中考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较大,因此理清思路,有效复习,让学生通过复习整体掌握记叙文的一般阅读方法,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根据题目,辨别类型

记叙文的类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文章的题目是“文眼”,把握了题目的“眼”,就等于把握了全文的关键。如:《背影》是写人的,《忆读书》属叙事,《春》、《济南的冬天》是写景的,《白杨礼赞》是状物的。显然,可以引导学生先从题目入手,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1)抓线索:线索是文章结构的核心。人物、事情、物品、地点、时间、感情都可为线索。阅读时紧紧把握住线索就容易掌握结构,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领会文章的主旨。如《囚绿记》叙事线索:赏绿—囚绿—放绿—思绿;感情线索:作者对“绿”的喜爱。找到这两条线索,就明确了课文所写的两方面的内容:叙述孤旅生涯“囚绿”的过程;借常春藤抒发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2)明确记叙的顺序:常用的记叙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都有明显的语言标志。顺叙,有表时间或地点的转换或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的语言标志。倒叙,主体部分要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因此开头有引出事件回忆的句子。插叙部分都在文中,有起止的语言标记。如鲁迅的《故乡》中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理清了记叙的顺序也就理清了思路。

(3)寻找过渡句(段)、中心句:记叙文中过渡句(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揪住了过渡句(段),文章的脉络也就清晰了。如《白杨礼赞》在写白杨树的景美、形美、神美时用了两个过渡段——“那就是白杨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串起了全文。中心句位置一般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找出中心句就能理清结构层次。如《白杨礼赞》第五段,只要明确了中心句是“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形美和神美都是围绕“力争上游”来写,那么语段“总分式”结构就清晰了。

3.分析表达方式,深入理解内容

(1)把握记叙的六要素和材料安排的特点:搞清记叙要素,有助于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把握事件的本质;材料安排要详略得当,才能使中心更为突出。如《山中避雨》讲述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故事。时间:前天。地点:三家村。人物:“我”、两个女孩、三家村的青年。起因:游玩遇雨。经过:避雨拉琴,三家村青年和唱。结果:与三家村青年惜别。详写拉琴和唱,略写遇雨惜别。揭示“乐以教和”的主题。

(2)分析描写的方法及角度:

第一,(写人叙事类)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特别是小说,它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因此人物形象的分析更应紧紧扣住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高潮部分是通过对鲁提辖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及围观的人反应表现鲁提辖的疾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第二,(写景、状物类)景物描写常涉及观察角度(俯视、仰视、平视)、描写顺序(远—近、整体—局部、外—内等)、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及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阅读从这些方面入手可把握事物特点。如《竹林深处人家》作者从三个立足点,多角度观察竹林美景:远望竹林(平视)——竹林如海;深入竹林(仰视、平视)——如隧道似屏风;登临竹坞(俯视)——除了竹还是竹,三个观察角度表现了竹林广阔、茂密、深沉的特点。

(3)分析议论抒情,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叙文表达方式虽以记叙、描写为主,但也有抒情议论,这些抒情议论常常起到点明或深化中心的作用。如《竹林深处人家》“在这样的人家里,我呼吸到了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感到非常舒适。”“我想,在竹林深处人家,在到处是竹具的环境里,再也没有比用山泉沏碧螺春和吃新晒的尖笋干更和谐更有情调的了。”这些抒情的语言蕴涵了作者对竹乡人家闲适、安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点明了题旨。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6)

音乐导入中渲染氛围。音乐是一种极富内涵的艺术语言,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画卷,能像磁石般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锻炼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他们大多都喜欢唱歌、追星、听音乐,在播放音乐中自然引发他们的兴趣,因此,也很容易使我们的课堂气氛显得放松。学生在消除紧张心理的同时得到鼓励,自信心也随之提高,他们也就能大胆地在课堂上开口说语文了。在设计导入时,可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歌曲作为开场。借助与课文紧密联系的歌曲作为导入途径,这种方法能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又可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如我在教学《猴王出世》这篇文章时,我先播放了《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由于这首歌大家都耳熟能详,所以有的同学便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于是我顺势问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电视剧的主题曲吗?生齐声答道:《西游记》,我又问:你们最喜欢《西游记》里面的谁?为什么?于是,同学们纷纷讨论起来了。我指名让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引入主题: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孙悟空,那么你们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他又为什么被称为美猴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猴王出世》。这样,很快就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一节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就在这种轻松地导入方式中拉开了帷幕。

二、巧设导语,激发探究兴趣

巧妙的课堂导入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环节,可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其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白杨礼赞》,我这样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当你置身于茫茫沙漠之中,或跋涉在荒凉的黄土高原上时,突然发现了一排倔强挺立的充满生机的白杨树,这时你的感受会怎样?有一位大作家在黄土高原上看到白杨树的时候,就用散文来礼赞白杨树。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赏读茅盾的《白杨礼赞》,看看他在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中是怎样礼赞白杨树的?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导入,创设了一种愉悦的情境,使学生的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处在良好的状态,有利于他们进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三、设置疑问,激发认知内驱力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又是探索问题的动力。准确鲜明的设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教学要求衔接起来,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越过理解障碍,并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掀起教学高潮。如在教学《小马过河》时,教师引导学生学完全文后设问:“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尽管学生争相发言,但很少讲到点子上。这时,教师通过故事谈话设疑,巧妙地突破难点:“同学们静下来,听老师讲个故事,一个孩子做饭,一家三口用一碗米,天天这样。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而这位小朋友仍旧用一碗米。吃着吃着,饭不够了。这时,这个小朋友才发现自己错了。请大家谈谈这个孩子不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对呢?”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认真思索后说:“他少放了米。”“他按老办法办事。”……“那么以烧饭这件事联系到课文,是不是说明一个道理呢?”学生们恍然大悟,笑着连连点头称是,并举出了自己想到的生活中的类似事例。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7)

完形压强是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学习理论的四个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德国心理学派代表人物苛勒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它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当人在观看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促使人的大脑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满的形状,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

在教学过程中,为填补“缺陷”(完形)而导致积极思维,必然使学生从较低级的思维水平提高到高级的思维水平,从不完美的形到完美的形。把完形原理引入语文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活跃创新思维有很大的作用。

那么,语文教学中怎么运用“完形压强”原理呢?

一、抓住教材中的“缺陷”(即艺术空白)让学生去填补

1.“缺陷”表现在用省略号的地方

坡诗云:“龙眠独识殷勤处,画出阳关意外声”,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探求、发现这“意外声”。省略号作为一种表达手段,具有大信息的负载能力,我们应善于从研究语言符号的使用与使用环境之间的关系来领会。如在《变色龙》中,写奥楚蔑洛夫听说疯狗的主人是将军时,说:“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教师可指导学生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通过讨论,学生们明白,这些省略号的“意外声”其实正是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奥楚蔑洛夫掩盖他对初判的惴惴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为他若无其事的否定原判作掩护。这样,“变色龙”的性格特征便凸现出来了。

2.“缺陷”表现在含蓄的结尾

为了引起读者的想象,结尾处往往采取含蓄暗示的写法,这样的结束语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让人回味无穷。例如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结尾,“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教师可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这里的“自然”具有怎样的深刻含义?学生通过思考便会懂得这里的“自然”既指门外巨画,同时也寄寓了作者的情怀——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又如莫泊桑《项链》的结尾,小说在玛蒂尔德路遇故友,发现赝品的情况下戛然而止,让主人公在备受生活艰辛之后又经受一次精神上的打击,对她的虚容心给以双重的惩罚。这样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时的玛蒂尔德表情、神态怎样?揣摩一下她复杂的内心活动。假如项链没有丢掉,或者丢了以后立即得知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的结局将是怎样?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补写《项链》的结尾。这便充分给了学生发挥创造性才能的机会,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缺陷”表现在侧面描写的地方

二、板书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完形心理

欣赏美需要有想象活动,教师在板书设计时,更多地留下一块“空白”给学生想象思考的余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如教《塞翁失马》,教师在分析文意后作出如下板书: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8)

叶圣陶在《略读指导举隅》的《前言》里说得很明白:“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说,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话;那么,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然而,当前的课文教学实际中却存在着以下弊端,严重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1.一视同仁,篇篇必讲众所周知,语文考试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多、阅读面广。有些教师就容易患得患失,总是放不下心、放不开手,对自己学生的语文能力预计过低,对讲读与自读课文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方式“一刀切”,总认为上课讲得越全越好。但这恰恰是弊端的所在,我们只告诉了学生结果,而忽略了方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从表面看。学生的“知”似乎得到强化,但根本点“行”却未得培养,大纲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也就无从实现。

诚然,直接将阅读结果告诉我们的学生能缩短课文阅读教学的时间,但是这样的做法却让学生失去了自己阅读理解文章的锻炼机会。这种“授之以鱼”的方法,违背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视自读篇目为“闲”文。一些教师认为讲读课文才是教学之本,他们认为自读课文是“闲文”,反正不用考试,学与不学都是一个样,置自读课文于课堂之外,结果,“自读课文”便成了“自流课文”。叶圣陶先生说:“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视自读,工夫只做了一半。”造成这种教学现状的原因,是教师的目标意识较差,对自读课的认识不够,到头来学生只能“死”读书,更谈不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以这种态度教学,只能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

有些教师认为,教材中既然编排了自读课文,应该教,但基于大纲对自读课文的要求,普遍认为不应重点教,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不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对自读课文只作简单、草率的处理;有的要求学生只背字词、文学常识;有的干脆让学生读读了事,不作任何要求。这种教学从表面上看是教了,实际上是一种应付式教学,知识未得到强化,自读能力未得到培养。

二、教材体系制约了课堂阅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学生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课外更读选本,用意亦复如是。”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自读”,养成读书的习惯,才能做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教”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读课文“反三”的特点,通过与讲读课文的比较,引导学生将讲读课文的知识正确迁移,从而形成了“教读一自读―教读一自读”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体现由教到不需教的发展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文”就是教师所举的例子,就是那个“一”。既然它不过就是个例子,我们教师上课就不能只为了上课而上课,也没有必要把课文看得如何的神圣。课文只是个起点,它是课外语文学习的扩散点,是学生进行“反三”的桥梁。换句话来说,如果课本上的文章不能使我们的学生“反三”,那它就不是好例子,我们就不能“举”它。事实上,我们现在使用的大一统教材,虽几经改革,但依然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汪莹所说,“教材内容偏深、偏难,学习要求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成人化、伟人化、男性化倾向”,“缺乏时代气息”。再加上语言习惯的差异,写作背景的复杂,学生就更有一种陌生感。如鲁迅的文章《雪》等,文字艰涩,其中有很多浙江方言,叫学生们怎样去突破文字的栅栏,怎样去产生共鸣,怎样去生发联想呢?更何况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思想深刻,岂是十几岁的孩子所能透彻领悟的!

当前通用的语文教材,如人教版、苏教版,都以内容组元,如思乡、亲情、爱国立志等,难以实施语文意义上的“举一反三”;每个单元的选文,只从内容出发,除少数单元外,基本不顾语言形式篇章结构,这就给课堂教学中的举一反三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局面。教师能“举一”,却不知道从何处“反三”;或者说,教师只能从文本内容的角度举一反三,与政治教师、思想品德教师“抢”起了饭碗,置语文的特性于不顾,背离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课程目标。

三、正确处理教材,有效把握课本阅读

同志曾把方法比作过河的“船”或“桥”,不解决“船”或“桥”的问题,过河就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所举之“一”要带有典型性、代表性。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举一隅”。对于“一隅”这个“例子”要精心选择,要有代表性、示范性,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思考的热情和能力,否则“举一反三”就不免沦为一句空话了。

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主题为“咏物抒怀”,其中《海燕》《白杨礼赞》《石榴》都是写物的散文,在表现手法上又不约而同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此来达到“咏物抒怀”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之放在一起,举一反三地完成教学任务。

《海燕》《白杨礼赞》《石榴》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但《海燕》是一组形象的象征,这些不同的象征物构成一个群体,组合起来表现主题;《白杨礼赞》《石榴》主要通过揭示白杨树、石榴这一主要形象的象征意义表现主旨,可以通过对《海燕》这篇课文的精读(举一),要求学生略读(反三)《白杨礼赞》和《石榴》,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在从“物”到“情”的具体呈现上,《白杨礼赞》《石榴》对所咏之物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手法尽情地展开具体描摹;《海燕》则用更为凝练的图画、更为强烈的节奏,浓墨重彩地表现海燕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教材通过这组范文,有意识地展现了咏物抒怀的主题在不同文体中的不同表现方式。

2.在课堂上“反三”。“举一”的目的是“反三”,如果学生连“一”尚且不能深刻理解,就不可能达到“反三”的目的。为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给学生提

供具有相似性的问题J隋境。这种相似性既可以是在内容上的相似,也可以是在使用方法上的相似。在相似性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和思维方法以加深对“一”的理解。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了解事物的异同,能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作用。如教《孔乙己》《范进中举》两篇课文时,先重点分析《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从而让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的特点。孔乙己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喝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再让学生读《范进中举》,看作者是怎样刻画范进的性格特点的。有了前者的“一”,学生就能顺着思路得出后者的“三”,并由此比较出两课的不尽相同之处。列出提纲,学生从人物形象上、行文上以及主人公的结局上,去比较孔乙己和范进两个人物的异同,学生回答都较准确。从人物形象上看,写孔乙己侧重写他的自身思想意识和社会地位的矛盾,通过对几个场面及其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完成。写范进则侧重写他中举前后的变化,通过他的疯和周围人对他的态度的变化来完成。从行文上看,《孔乙己》写了“笑”,笑得悲凉,批判中见同情。《范进中举》虽然字面少见“笑”字,但处处可笑,充满着嘲讽、批判。从主人公的结局上看,一个悲惨,一个富贵,没爬上去和爬上去终究不是一回事,揭示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实质。这里用比较的手法,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出课文的异同,揭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获得了新的知识。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9)

 一、抓住文眼提问,一石击起千层浪

 “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章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抓住文眼,即抓住了作品中表现作者感情的画龙点睛之处,从而使学生细细品味,好好体会,感悟文章浓烈的感情。如《白杨礼赞》一文伊始便道出了: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我就抓住此点睛处,进一步挖掘:白杨树的不平凡处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我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进而去体会全文的主题。还比如《陋室铭》一文中作者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就抓住此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陋室到底简陋不简陋?你认为陋室不简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在自主探究与讨论中寻找答案,体会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崇高的精神追求。

 二、创设情境提问,醉翁之意不在酒

 根据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出发,锤炼语言的描绘情境,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如我在教学《往事依依》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cctv-3有一著名的节目“艺术人生”,今天请各协作组根据课文的往事,选择一个角度,来制作一期“艺术人生”的节目。请各小组先推选两名同学担任于漪和主持人,其他同学帮助代表准备发言提纲,要以课文为主要依据,参考课文收集相关资料,揣摩人物情感,设计人物的语言。在小班化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问题的情境,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亲身的体验、感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相互协作能力等。把语文课堂从以前教师的“一言堂”转变为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生动局面。

三、伺机点拨提问,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学中,难免有一些问题对学生形成一定难度,使学生普遍回答不出来。这时,我就启发学生利用以往的认知经验去寻找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依据,让经验的“电流”打通思维的局限,豁然开朗地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体会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如在教《孔乙己》一文,由于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封建思想对人思想的毒害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对文中多次出现众人的“笑”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直接的点明其深刻的内涵而不启发和引导,往往使学生陷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

教师的提问就要有一定的梯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我是这样设计的:文中几次出现了“笑”?请你认真的读一读,你觉得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情感体验?仔细分析“笑”与主人公的人生遭遇,你觉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样的用意?这样层次渐进,学生由易到难,再加上学生的讨论、交流,往往不用教师的直接点拨,学生就能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填补空白提问,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10)

1在朗诵中渗透德育教育

朗诵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不但能够掌握课文的大意,而且能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好的启迪,受到教育。如我在上的《沁园春·长沙》一词时,就注重采用了诵读法。在朗读前首先划分词的节奏,标出停顿、重音和韵脚,再尽可能把自己想象成站在橘子洲头的青年诗人,面对大好景色吟诵这首词。经过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从中认识到,这首词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旧诗词里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真知灼见是活泼、美好、壮丽的。原因在于: 越是写山河的壮丽,就越能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上阕通过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霜天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和壮志豪情。下阕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创造精神。这样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更深入地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理解诗人的情怀,让学生受到感染,受到美的熏陶,也从中获得启迪,受到教育,培养学生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2抓住课文中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字眼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不是政治教学,它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它不是单纯地脱离课文去给学生进行简单机械的政治说教,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把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字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它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关键性的字词进行反复琢磨推敲,然后才能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在上《藤野先生》一文时,当讲到鲁迅先生从东京去仙台的途中只记住了“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点。我开导学生说,是不是这途中没有其它的地点呢?如果有,为什么单单出现了这两处?经过引导,学生明白了:“ 日暮里”使人想到“日暮途穷”的意思,处在异国他乡的鲁迅,路过此地,必然联想到正处在“风雨如磐”中的祖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分外关切之情;至于“水户”,是明末遗民朱舜水客死的地方。明灭亡后,朱舜水不肯为清政府效劳,去日本讲学,百折不挠,以致老死异乡。鲁迅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这样,经过对这两个地名的反复“推敲”之后,就让学生明白作者写作本文时隐含的思想意义了,从而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

3通过挖掘作品的主题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主题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精心设计,注重挖掘教材中所体现的主题意义,使学生更好地调动他们的情感,从而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例如《白杨礼赞》一文,我就抓住“礼赞”二字对文章分析,经过分析得出文章的主题,即: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这样经过对主题的归纳,我又教育学生要像“白杨树”一样,要坚强,有上进心,才能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11)

在引入课题时,第一位先拿出四件工艺品让学生看了一眼,然后写下题目“八只小猫”,相当勉强,有一种油水分离的感觉。第二位由英语中的“中国”即“瓷器”说起,并展示五只瓷小猫,后板书课题,比较自然,却明显模仿别人。第三位大概是为了突出政治,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使馆”说到“白杨礼赞”,相当牵强。第四位提问《过万重山漫想》能否改为《过万重山》就算导入了。第五位说“美即诗”、“诗是文学的灵魂”,后板书“致橡树”。

可以说除了第二位老师的导入较为贴切一点之外,其他几位的引题纯粹是做做样子,成了一种游离于内容之外的形式。其实,作为公开课来说,学生们一般已经知道要讲的课文,还需要假惺惺绕圈子吗?一些文章把“导语”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不恰当地夸大了导语的功效,才使得有人绞尽脑汁地编排导语。

导入新课之后,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带着一连串的问题默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其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按照所提的问题,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重点段落,好让老师接下来讲解分析。找不到没关系,老师可以一步一步地引路,直至“入瓮”。

或许你打算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但一定会有人说你是十足的外行。可我们平时阅读时都带着问题吗?想必不是,也不可能,带着问题去听读课文却是语文课惯用的伎俩。学生边听读边思考,让学生开动脑筋,多好的愿望呀。可这样一来,听读时就难以仔细欣赏课文了。因为要回答老师的问题,要留意与问题有关的语句,这就难免要破坏文章的整体感,此时的课文已经被问题肢解得支离破碎。当然,听读课文是实实在在的必要,但一定要解决什么问题也太急功近利了。从某种意义上也就难免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章的艺术性。

倒不如让学生放松心情,从容地把课文读下来,然后请学生自由地谈谈文章读后留下的印象,比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哪些方面引起你的注意?听读课文时有无遇到疑难问题?指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分析。至于问题“怎样的八只小猫”、“找出作者写喜爱小猫的语句”、“划出描写白杨树外形特征的句子”、“找一找,哪些句子表示作者过万重山展开联想的”、“‘致橡树’的爱情观”等,教师先入为主设计出的问题,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把学生引入已设定好的圈子里。也就是说,不允许学生有别的思想,只能顺着老师的思路去读课文。学生失去了阅读的个性,只能为应付老师而被动地阅读。幸好,我们平时的阅读随意而散漫,否则,天天带着问题去读书看报,也太累人了。

第三步很自然地要为落实教学目标进行重点语段的阅读和分析。《八只小猫》对小猫的描写在第二段,从直接描写到间接描写,从小猫的外形(大小、姿态、毛色),写到神韵(简直是个孩子),再写到情态(不可分割的一个集体),这样的分析好像抓住了重点,讲明了知识点。但为了讲深讲透某些关键字词,漏洞就出来了。教师问:“为什么八只小猫简直就是八个孩子?”当学生答不上来时,教师就自圆其说:“猫的眼睛像小孩的眼睛。”把神似说成形似。“祖母特别是外祖母却蓦然发现她的小孙孙正在里面”,为什么这里用了“特别”一词?老师说:“因为外祖母更喜爱小孙孙。”此言差矣。老师要求学生用四个字概括八只小猫姿态的特点时,当学生说“千姿百态”,老师说“太夸张了”,因为学生未说出老师所企盼的那个成语。学生们还来不及回味,就要学生开始背诵;整个过程学生只能照本宣科地回答提问,不会思考和概括,再要学生编一个童话,也太强学生所难了。尽管是两位性格各异的老师同讲《八只小猫》的课,但惊人的相似之处是:抓住课文第二段进行讲读,就连板书内容和格式也差不多。

学习《白杨礼赞》就专门分析描写白杨树外形特征的那一段。从外部形态到内在气质,然后研究“四个反问句”,研究“树――人――精神――礼赞”的象征意义。茅盾先生写的其它段落就没有用处了。这篇散文你再听其他语文老师讲,也是这样的教学思路。尽管不是同一个老师指点,尽管所处的地域相隔遥远,但这种教法很多人在套用。毕竟教学参考书只有一本,所以万变不离其宗。变的只是一些花样,不变的是参考书上头头是道的说明和提示。由于《白杨礼赞》的结构艺术和课本的单元教学要求无关,茅盾先生在此文中精心营造的起承转合和气势情态就没人去理睬了,这也就难怪不少老师把整篇文章割裂开来。有的老师还提议用分析这篇课文的方法去欣赏朱自清的《春》和《绿》,让人深感不安。用模式化的阅读方法去赏析不同的文章,这也太简单化了。

《过万重山漫想》因为要讲解这篇文章是如何“想象展翅”、“神思飞越”、“思古议今,展望未来”、“面对新长征作者得到什么启示”的。于是,教师不得不努力去发掘一些重点语句来解说这些问题,好让学生于这“经典”之中学到一点东西。教师先和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体裁作一番判断,竟说出是“哲理性散文”的结论,令人目瞪口呆。接着让学生去找“表明作者思想展开的句子”,于是所谓的重点句“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被抓住了,不用说文章又给“腰斩”了。随后便围绕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如“无边无际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作者又想到了什么?”“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什么时候?用什么交通工具?想些什么?”“为什么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世纪末作者再过三峡还可能想什么?”老师讲一个问题,学生看几眼书,然后回答,学生根本不可能从从容容地去读、去感悟课文。如此循环往复,且不说这些问题如何繁琐,单就这一问一看一答的“启发式教学”又有几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