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11-12 13:19:40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篇(1)

一、20__年审计工作总结

20__年完成审计项目XX只(XX家次),其中:财务收支审计XX只,经济责任审计X只,建设项目审计X只。提出被采纳审计建议XX条,纠正违规行为资金XX万元。同时完成基建项目审价X只,核减造价X万元。回顾今年内审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项:

(一)监督审计整改

审计是手段,其目的是达到整改完善。对此,今年审计工作重点是落实审计整改。审计整改共分三部曲,首先是发出审计整改通知书,接着是落实审计内部通报制度,然后进行审计回访。

1、认真做好XX审计局对本镇提出的各项审计整改工作

根据“XX审字(XX)第XX号”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审计整改要求,镇审计室于X月X日拟写了“关于XX镇人民政府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问题整改落实的情况汇报”,对涉及X项整改事项进行了一一整改回复。X月X日XX审计局对本镇整改情况进行审计回访,涉及继续整改事项X条。镇审计室在X月X日拟写了“关于XXXX审计局对XX镇审计整改回访的有关事项落实情况汇报”。通过审计整改,本镇的政府口、招商公司等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管理制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完善。

2、积极监督基层审计整改

20__年3月10日,镇审计室对镇机关设有独立账户的事业单位20__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出示了“XX审(20__)第X号”审计报告。提出很多审计整改意见,如20__年X月X日镇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送来了“关于XX镇XX办公室20__年财务收支审计整改情况说明”。对审批手续不健全、现金支付、白条入账等问题作出具体整改做法。又如XX服务社对个人借款问题作出了具体整改办法。今年共审计回访了十几个单位,通过对审计整改监督,改变了以往几年重审计、轻审计整改,前审后乱的被动局面。

(二)完成工程项目的审价

近年来,随着我镇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政府实事项目和公益性项目随之大量增加。由于受市场等因素影响,工程项目预算“约约糊,结算毛估估”现象已出现。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最大限度节约建设资金,这是审计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20__年委托中介共完成建设项目X只。送审价XX万元,核减XX万元,核减率XX%。具体较大项目有:“河道疏浚、翻建桥梁、生态护岸、市容道路等。通过工程造价审计,不但为政府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又促进了廉政建设。

(三)探索专项资金跟踪审计

如何做好专项资金监管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今年,本镇二个自来水厂进行了管网改造,共投入专项资金数量较大,如何监管好这部分专项资金,镇审计室进行了探索,对工程期初,期中,期末的资金进行了跟踪审计。并获取了“XX自来水厂管网改造的情况汇报”“XX、XX管网改造资金收支情况说明”二分书面材料。全面了解了二个水厂管网改造进展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

(四)做好常规性审计工作

根据今年审计工作计划,我们完成了XX、XX、XX、XX村和XX居委会的财务收支等常规性审计工作。同时完成了XX、XX二个敬老院的年检财务审计工作。

(五)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突出性审计事项

根据领导交办,3月中旬,我们完成了XX镇机关设有独立账户的事业单位20__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审计工作。涉及单位有XX家。为领导提供了真实决策依据,为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收支二条线,统一核算等工作作好基础工作。

(六)做好审计资料立卷归档工作

审计资料是很重要的档案资料,如何做好立卷归档是常规性工作,但也需要花一定的精力。我们通过立卷归档,为镇档案办、镇志办提供很多真实有效的依据。

回顾今年以来的审计工作,虽做了一些应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对照领导的要求和兄弟镇审计工作成效,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审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层内部控制制度还需进一步健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持边干边学,学用结合,认真总结,查找不足,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要严格按照内审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坚持依法审计,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二、20__年审计工作(计划)设想

20__年审计工作总体目标:围绕我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内审工作,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实现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继续做好财务收支、经济责任、在建项目审计,加强监督,促进规范。着力抓好审计整改落实,不断改进审计方法,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确保审计有序开展、及时完成。20__年主要工作设想如下:

(一)继续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指标完成、财务经营状况和集体资产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等进行客观公正审计评价。促进干部廉政建设。要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新问题、新情况。

(二)继续做好财务收支(分配前审计)审计。重点加强对各单位收益分配额度、费用开支、补贴标准、应收账款、库存资产等方面的审计监督,严肃财政纪律,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各单位规范操作,增收节支,防止和杜绝损失浪费的现象出现。

(三)继续做好对基建项目的审计。重点对政府实事项目资金投入审计,要严把审计关,努力节约政府建设资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和效率。要认真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建设项目审计,实行监督与服务并举的审计方法,不断提升在建审计效果。

(四)继续做好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和回访工作。要建立跟踪落实制度,从制度上,程序上确保审计意见落实,务求取得审计实效。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篇(2)

㈠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市级)。组织对2012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以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公共财政制度。重点审计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预算执行是否真实合法,财政管理改革措施是否得到落实。6月底以前完成。

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市级)。组织对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教育局、市统计局等10个部门201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以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财务管理水平。重点审计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解剖、分析预算执行的真实性,揭露和查处改变用途、弄虚作假、违纪违规等问题。6月底以前完成。

㈢乡(镇、办)财政决算审计(市级)。组织对张集镇、竹林桥镇、赞阳办事处2012年度财政决算进行审计,摸清乡级财政运行管理状况,规范支出,提高质量。重点审计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关系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资金使用情况,确保专款专用,发挥效益。6月底以前完成。

㈣全省扩大内需大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省级)。组织对我市实施的30个扩大内需项目竣工决算情况进行审计,摸清扩大内需大型项目竣工情况。重点审计立项审批、资金管理使用、项目造价结算等环节,依法查处截留、挤占、挪用等各类违纪违规和损失浪费等问题。6月中旬以前完成。

㈤地方政府债券跟踪审计(省级)。由省审计厅统一组织对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重点检查财政部门债券资金预算安排程序是否合规,资金是否全部安排到位,是否及时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揭示和反映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效益。4月底以前完成。

二、绩效审计

㈥重点建设项目审计(市级)。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审计。按照审计署新近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组织对全市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计。重点审计建设项目管理、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有关政策措施执行和规划实施、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和资金使用效益情况等,并延伸审计涉及的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等单位财务收支情况,促进建设单位进一步管好、用好建设资金,提高使用效益。12月底以前完成。

㈦专项资金审计

1、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审计(省级)。组织对古城水库、马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进行审计。重点审计资金到位和使用、概算执行、工程质量管理以及招(投)标管理情况,严肃查处转移、挤占、挪用建设资金,违法转包,高估冒算,损失浪费,招(投)标管理不规范等问题。6月底以前完成。

2、扶贫专项资金审计(市级)。组织对至2012年度我市扶贫专项资金进行审计。重点审计资金的拨付、管理和使用以及项目建设效益情况,促进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果。12月底以前完成。

3、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市级)。组织对我市土地整理专项资金进行审计,全面掌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拨付、管理、使用情况,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违法转(分)包、高估冒算和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管好用好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确保国家惠农惠民政策贯彻落实。6月底以前完成。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库移民资金跟踪审计(省级)。组织对市移民局年至2012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库移民资金实施跟踪审计。重点审计移民安置政策及移民资金管理使用等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移民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质量管理和验收等制度的落实情况,确保移民资金和移民工程质量安全,为实现我省南水北调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提供可靠保障。12月底以前完成。

三、行政事业审计

㈧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市级)。以促进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组织对市供水总公司、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市城市园林绿化办公室等3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全面了解掌握单位整体经营管理状况及政府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揭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情况,为促进加强管理和政府宏观决策服务。11月底以前完成。

四、金融审计

㈨全省畜牧、水产养殖户救灾贴息贷款审计调查(省级)。由省审计厅统一组织对2012年畜牧、水产养殖户救灾贴息贷款进行审计调查。重点审计、调查贷款对象、贷款程序、贷款投放、贷款用途是否符合规定,贷款发生数额是否真实,调查结束由省审计厅向省政府提交专题报告。3月底以前完成。

㈩2012年度农村信用社联社(农村合作银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省级)。由省审计厅统一组织对全省15个县(市、区)农村信用社联社(农村合作银行)2012年资产负债损益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查2012年度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规性,揭示违规放贷、融资、投资理财等重大问题;揭示和分析不良资产的增减变化及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检查落实支农等信贷政策及其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机制体制和内外部管理上分析并提出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的措施和建议。12月底以前完成。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篇(3)

全年共完成324个项目,其中财务审计项目52个,收缴入库税费89.23万元,收回经费指标715.67万元;工程审计项目272个,送审80.66亿元(其中绩效及标底审计23个,送审34.57亿元)。上报各类信息宣传稿件127篇,被上级审计部门采用184篇次。24篇审计专报得到市、区领导重要批示,切实发挥了审计建议的作用。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青年文明号、__市巾帼文明岗、__区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并通过了__市级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的争创检查。我局实施的__区20__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项目获20__年度__市优秀表扬项目,多个项目在市局条线项目评比中获奖。创新研发的《未来结算审计软件》在区首届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盐城、泰州、宜兴、昆山、园区5家兄弟单位来局交流。

一、立足主业,狠抓质量,认真履行审计职能。

(一)聚焦重点,确保经济财政安全。在“同级审”过程中,对预算指标执行、部门往来款项进行重点专题审计,在预算指标执行审计中,通过对结转指标、项目预算执行指标以及财政部门对部门指标的结转等数据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结转指标金额较大,预算执行率不高等问题。在对往来款项审计调查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平台筛选三年以上未使用的往来款项,提出对其加大清理力度的审计建议。在地税征管审计中,首次通过获取国土局土地证发证信息、容积率变更数据等资料,与地税数据库中土地使用税、契税等进行比对,核实税款征缴情况;首次通过分析地税申报系统,重点对比分析企业的印花税纳税鉴定与实际征收情况。此外,在开展全国性地方债务审计中,圆满完成了对吴江区的政府性负债审计任务。

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开展了对区水利局、国土局等7个部门的预算执行、财政收支审计。一是着重关注预算指标执行情况。重点审查基本支出结余占当年基本支出总额比例较大、专项资金结余多年结转等情况,分析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着重关注固定资产管理情况。重点审查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处置和核算情况,通过实地盘点、查看管理台账等方式,对部分单位提出及时处理报废状态固定资产等建议,加强部门固定资产管理情况。三是着重关注三公经费使用情况。通过调查三公经费使用总额及其占经费支出比例,掌握“三公经费”支出结构,查看有无挤占专项经费、有无摊派转移至下属单位列支等情况。四是着重关注专项经费使用情况。以资金流向为主线,对专项资金的申请、拨付、使用流程等环节进行审查,严防资金挤占、挪用、套取、!滞留等现象。

(二)全程把关,提效政府投资工程审计。一是完善落实监督体系,积极开展前期审计监督。我局对12个区政府重点工程实施绩效评价,同时对永方路等9个项目实施标底造价审计,送审总金额为34.57亿元,共调减金额2.05亿元。在__中环快速路__区段及228省道(苏虞张公路)改扩建工程(__绕城高速以南段)的绩效审计中,综合优化、标底、限价等方面,共调减金额1.88亿元。在__人民医院一期工程装饰、扩建项目标底预算审计中,调减金额1724.49万元。通过对区环保局排污企业智能监管系统工程的方案优选,对投资估算中发现的工程指标偏高问题提出调整建议,调减投资估算金额507万元。在开展采莲路改造工程绩效审计中,通过现场查勘、咨询设计专家等方式提出优化设计方案,节约造价约1091万元。对绩效审计的3篇专题汇报得到了区领导的 高度重视,查颖冬区长先后做出两次批示,对审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相关部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引起重视,认真采纳审计建议,在今后实事工程项目安排前,一定要做到科学认证、科学测算、科学决策。二是继续强化跟踪审计,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开展了16个跟踪审计项目,涉及工程造价26.91亿元。从项目立项、设计方案、前期招标、变更备案、施工工程、竣工结算等阶段跟踪问效。在__大道建设工程跟踪审计项目中,会同设计、勘测方调查研究,查找问题,解决了施工方所报老路路基下有大量建筑石块,导致灰土无法施工的问题;与建设方、设计方开展现场会办,优化施工方案,最大限度节约资金。三是加大问题查处力度,强化审计问责机制。加大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规问题查处力度,对20__年审结项目中发现的提供虚假签证的4家监理单位,高估冒算情况严重的23家施工单位和26名造价人员进行移送处理;对20__年核减率大于30%的项目进行移送,并会同监察、住建部门向相关建设单位查找原因;会同监察部门对6个项目的5名责任人开展问责约谈,施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取消本年度评优资格等处罚。四是创新管理举措,严控工程审计质量。在全市首开对中介机构实施末位淘汰制度的先河,组织对社会审计机构审计项目的审计情况、审计质量、抽查复核情况及社会审计机构人员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年终综合评价,实行年度综合考评末位淘汰和发生违反审计纪律或造成审计质量问题一票否决制。积极防范审计风险,与14家入库的协审单位签订审计承诺书,在全市首次实施审计质量承诺赔偿制度,对因协审机构及其人员过错导致的财务、国有及集体资金的全部损失,由协审机构负责赔偿。与无锡滨湖区审计局、宜兴审计局开展对工程项目的异地复审,排除主观因素干扰,提升审计质量,强化审计监督,使审计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召开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审计实施方案现场评比会,择优选定项目协审单位。严格按照我局出台的《审计抽查复审意见》具体要求,对工程审计项目进行复审抽查,对10%的项目进行抽查复审,对20%的项目进行二次抽查复核,严控审计质量。五是合力相关部门,回访督查整改情况。联合纪委监察局、农业局对227省道景观提升工程开展随机督查,及时发现建设单位现场管理职责欠缺、部分苗木种植密度、数量与设计不符、工程变更程序不完善等问题;会同监察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对__大道扩建工程进行回访督查,检查发现工程存在进度脱幅较大、安全管理不规范、质量控制不善等问题。

(三)监督用权,“结合”做好经济责任审计。一是结合预算执行审计,开展领导任中审计。在开展对区交通局、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旅游局等单位的12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围绕审计内容、审计对象、审计结果等方面,将部门预算执行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强化支出预算的指标执行,督促并规范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行为。二是结合必审与抽查,强化经责审计力度。对“三公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执行必审,督促检查贯彻勤俭节约转变作风的各项规定;对项目结余经费执行必审,督促并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有行政收费职能、资金量大、与主管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和往来密切的所属二、三级预算单位执行必审,重点抽查下属单位,抽查面不低于30%。三是结合事业单位性质,丰富审计调查内容。在对__人民医院院长离任审计中,重点关注固定资产管理、工程建设、收费情况、药品管理、废品管理、大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纠纷等内容,收缴违规收费30多万元,促使单位出台6项管理制度。四是结合专项资金检查,细化干部用权监督。会同多部门开展对20__年以来全部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及使用单位的检查,就发现问题提出专题报告,督促被审单位及时整改。

(四)力促规范,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了对国有企业考核指标情况专题审计,逐个开展九大国有公司20__年度资产负债审计,完成了__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__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__城乡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高铁新城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审计。全面摸清区属国有公司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如实反映区属国有公司经营业绩,加强和改善区属国有公司经营管理行为,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加强对管理与使用相分离的固定资产规范、加强工程建设中的变更备案管理等建议。在对区属国有公司资产、负债、损益审计过程中,全面了解国有公司的资产管理情况,针对349个涉及资金146.66亿元的已完工项目,提出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五)以民为本,细致开展专项资金审计。上半年,完成了省厅条线项目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审计调查。在审计过程中,摸清了资金规模、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检查政策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促进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了加强相关的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完善项目完工后的长效维护管理制度等建议。下半年,同区监察局、财政局对全区1 6个部门、39个单位20__年至20__年的专项资金项目进行全面检查。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资金的管理、使用为内容,重点检查资金投入的效益情况,在检查过程中全面掌握资金分配动向。

(六)围绕实效,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完成了对__区人民医院的信息系统审计。通过对其业务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全部事项的审计,了解该系统在整个开发周期中各阶段的开况和实现功能,分析系统是否达到相关标准,系统模块、功能点、架构是否实现了业务操作的要求,以促进该系统更加安全、合法、可靠、高效的运行。

(七)加强指导,力推内审质量提升。加强对镇级限额以下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抽查复审力度。组织对20__年及__年上半年各乡镇(街道、度假区)审结的镇级50万元以下的535个项目进行抽签,并确定55个项目为抽查复审项目 ,项目资金达1.27亿。从抽查复审审计结果显示,项目复审差异率均小于3%,镇级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建设程序执行也日趋规范,但部分工程发包行为还需进一步规范。此外,我局还对全区11家镇级内审机构进行调研,全面了解内审工作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探索应对措施,进一步强化乡镇内审监督。

二、创新思路,规范管理,全面推进内部建设。

以制度规范保障内部管理。一是修订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在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审计执法过错追究办法及审计执法责任制度,规范约束审计行为。二是落实监督考核机制。继续按照个人与科室、科室与局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状的方式,明确工作职责。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坚持实行中层干部轮岗制,激发工作热情。完善局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形成以实绩论奖惩的激励竞争机制,延伸考核结果运用范围,将其作为年度创先评优和选干的重要依据。

以培训学习提升队伍水平。一是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执法水平。继续推行“一年两次集中学习培训、一年两次业务理论考试”学习计划,开展以审计技术与方法、审计操作规范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为重点内容的培训。二是组织技能竞赛激发学习意识。组织“十”知识竞赛、全区审计业务知识水平竞赛,在竞技比赛中发现思想薄弱处及业务短板,及时查漏补缺,激发全局人员比、学、赶、超意识,提升审计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11月,在全市计算机审计技能竞赛预赛中,我局审计人员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三是交流学习创新工作思路。组织业务骨干赴深圳市审计局和审计署驻深圳特派办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深入学习开展绩效审计经验作法。目前,25名在编人员中研究生、本科以上学历占76%,20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其中6人具有高级职称。

以廉政创建优化服务质量。一是深化“廉石”精神内涵。将大公无私的“廉石”精神融入该局以公正、创新、奉献为内容的审计精神,将传统文化的质朴渲染上时代精神鲜亮的色彩,努力营造廉洁立审的观念氛围,激发审计人员反腐自律的不竭斗志。二是营造廉洁从审政务环境。制作宣传展板,以古代经典诗词、故事,创意海报等形式,培养廉洁情操;布置特色廊梯,以悬挂廉洁格言警句、规章制度等警策审计行为;开辟“闻书香勤廉政”阅读园地,购置廉政、审计、法律等相关业务书籍提供学习平台。三是搭建廉洁教育活动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廉倡廉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立审为公信念;开展征文活动畅谈廉洁从审心得;上党课、听党课,通过警示教育敲响防腐拒变警钟;旁听庭审、开设业务法规讲座,提升素质强队伍;唱廉歌、颂廉词,参观廉政基地,寓教于乐提升廉政意识。四是建章立制约束从审行为。以制度规范行为,印制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完善分权制约和责任追究机制,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排查岗位风险点,制订有效防控措施,优化权力结构;签订廉政风险责任状,提升审计责任成本。

以党群工作深化文化氛围。一是营造学习文化氛围。按照年度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党员学习活动和全局人员培训课程,结合审计工作重点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二是营造服务文化氛围。切实践行群众路线,积极开展“三促三进”活动,领导干部深入街道、社区,就拆迁、医保等热点问题与社区居民零距离沟通交流,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吸收改进审计工作的积极意见和建议;积极参加__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贫困家庭、贫困党员和贫困学生送温暖;积极参与政策法规咨询活动,搭设宣传平台向群众发放我局编印的审计法规汇编等书籍资料,现场答疑解惑;指派业务骨干为全区60余名国有公司财会人员以及各镇、街道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人员集中开授财务管理讲座。三是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组织迎新春保龄球比赛,迎国庆羽毛球比赛;组织人员“端午节”慰问孤寡老人,“六一”节献礼儿童;定期开展“道德讲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四是营造奉献文化氛围。组织审计人员参加义务献血和植树活动升华奉献精神;积极参加党员关爱基金和慈善一日捐活动;开展倡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 “学雷锋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周周行”活动,引导安全 出行;做好“路长制”和“门前三包”工作,助力城市文明建设;五是营造文娱文化氛围。成立局体育锻炼兴趣小组,开设乒乓、游泳等多个项目,组织妇女节赏梅活动,职工烘焙大赛等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参加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公共自行车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__年工作计划

__年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借助深化改革之力趁势崛起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强化审计监督力度,深化审计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全力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一、 突出重点,谋划发展,继续严履审计监督职能。

深化财政资金审计,保障资金使用安全。继续坚持“揭露问题、评价总体、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的财政审计思路,重点关注财政资金分配、部门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效益等情况,谨慎查找资金使用中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和奢侈浪费行为,确保辖区经济健康稳定运行。

强化政府投资审计,提升资金使用绩效。继续稳步推进工程绩效审计,侧重前移审计监督关口,实施源头把关,有效提高政府投资工程的效益性。高度关注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科学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参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力打造“放心工程、廉洁工程。”

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力促勤政廉政建设。继续探索构建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体系,紧扣“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条线,真实客观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坚持离任必审原则,逐步把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等相关项目结合,扩大任中审计比重,有效监督用权,促进廉洁从政,高效从政。

加强民生项目审计,促进惠民政策落实。继续重点关注社保、保障性住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及民生项目的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对已审计项目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对审中项目强化绩效评价,切实践行执审为民宗旨。

二、 督促整改,谋求合力,推进落实审计评价结果。

大力督促审计结果整改落实。树立审计整改理念,进一步提高审计意见、建议的科学操作性。继续加强对党政领导批示意见、审计决定、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审计建议的采纳及移交纪检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跟踪督办,促进审计反映问题的整改和建议的落实,引导和促进有关部门、单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

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发扬审计“经济卫士”精神,继续加大对违规违纪、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查处力度。严格执法,不断强化对经济类案件的查处和揭露,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执法体系,助推依法治国进程。

充分发挥部门联动合力。继续加强与纪检、监察、住建、财政等机关的协作力度,发挥信息共享优势,进一步建立健全审计移送处理协作配合机制。完善审计预警功能,及时移送相关案件线索,充分发挥审计在在构建防腐保廉体系中的作用。

三、 创新思路,提升水平,全面开展机关建设工作。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篇(4)

全局要统一政治思想,自觉在中央的领导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自觉做好践行“两个维护”的表率。党组成员要做好带头工作,切实履行政治建设主体责任,以上率下,落实自身责任。并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坚定信念、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好党员、好干部,引导全局树立好政治意识,坚定好政治立场。全局随时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局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结合全局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关于全局各项审计工作的重大部署,并勇于担当责任,锤炼初心、砥砺前行。

二、抓好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脱贫攻坚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使贫困人口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大幅提高,贫困户精气神明显提振,贫困人口达到“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贫困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变,全面实现脱贫摘帽。

二、目标任务

   (一)帮扶村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庆丰行政村位于张洪镇驻地东南0.5公里处,东临高坪村,南跨沟壑,与原底社区为邻,西接中街村,北靠陆家胡同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庆丰自然村、坳子咀、官道咀及郭家咀村。全村共609户2115人,其中:庆丰自然村310户1052人;坳子咀119户429人;官道咀122户404人;郭家咀58户230人。人口结构中,中共党员96人。全村共有贫困户124户401人,其中:2016脱贫户66户224人,2017年脱贫户14户52人,2018年贫困户44户125人(含兜底13户16人)。

   (二)2018年脱贫攻坚总体目标任务

按照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今年庆丰村贫困村退出、31户109人贫困人口脱贫、13户16人社会兜底保障、26户危房改造以及进一步巩固提升历年脱贫成效的总目标,因村因户精准施策,根据庆丰村2018年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计划通过产业扶持、技术培训解决4户14人因缺技术导致贫困的家庭顺利脱贫;‚通过企业代动、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8户10人因缺劳力导致贫困的家庭顺利脱贫;ƒ通过金融扶持、产业扶持、技术培训解决3户11人因缺资金、因灾导致贫困的家庭顺利脱贫;④通过健康扶贫、产业扶持、技术培训解决23户43人因病、因残导致贫困的家庭顺利脱贫;⑤通过教育扶持、产业扶持、技术培训解决3户11人因学导致贫困的家庭顺利脱贫。齐心合力,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努力打好打赢年度脱贫攻坚战。

三、具体措施

    (一)基础设施方面

以全面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以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全面落实党的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加强贫困村水电路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贫困村顺利脱贫退出。2018年针对庆丰村实际情况,计划实施以下项目:1、针对庆丰村村级道路年久失修,坑凹不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今年积极与县交通局协调沟通,拟对村组3.1公里生产道路进行硬化,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2、针对村级阵地建设滞后问题。经向上级党委申请,拟投资6万余元新建3间约6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解决村级阵地建设滞后问题。3、针对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协调县林业局为村上提供绿化苗木,拟对1公里进村道路进行绿化美化,改善村内人居环境。

   (二)产业扶持方面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使贫困户户有一业。突出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贫困户脱贫增收为核心,以做大做强致富产业为支撑,以培育壮大扶贫主体为载体,坚持粮经饲统筹、种养加结合、产加销一体、一二三融合,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家庭农场,逐步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发展区。到2018年底,力争贫困村培育1个中长期增收产业、发展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使帮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有1项中长期产业增收项目、有1人掌握1项实用技术;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省级脱贫标准。

    1、优化种植结构,推进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依托“马栏红”苹果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旬邑苹果”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十大优秀区域公用品牌两大机遇,按照“以质取胜”和市场化多元化战略,积极引导贫困村优化品种结构,稳步扩大名优品种栽植面积,加大果园有机肥投入,示范推广果园种草、黑色地膜覆盖、微灌等实用技术,综合推广矮砧密植栽培、苹果园标准化管理、果园肥水高效利用等管理技术,鼓励引导贫困户高标准建园。不断提高果品的质量。到2018年底,依托庆丰村苹果优生区的特殊条件,扶持贫困户新栽果园500亩,新建标准化苹果示范园2个300亩,推广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技术2000亩、果蔬园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面积达到3000亩。

    2、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科技素质。拟邀请和挖掘村上部分“土专家”对贫困户进行玉米、苹果田间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为“果园开处方”。特别拟邀请苹果种植能手李登峰、张民学、张新民等,玉米种植能手张文彬、郝海峰等,对庆丰村贫困户果园和玉米种植进行手把手教种植管理。另外,拟邀请县农科所的农业专家,分别于4月、5月、9月份在村上开展果园和玉米的技术指导培训。拟邀请县农牧局畜牧专家于5月份为全村所有养殖户和有意向进行养殖的农户进行培训。全年计划玉米技术培训3次、苹果技术培训3次、养殖技术培训1次。通过培训为群众在农业生产中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介绍,为产业脱贫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稳定脱贫。

    3、围绕庆丰村发展实际,进一步做细做实产业脱贫。通过反复调研论证,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苹果、玉米、杂果种植,最大限度地拓宽农民增收途径。目前,庆丰村苹果面积1721亩(1-5年新园子461.3亩,5-15年盛果期433.2亩,15年以上老园子826.5亩;富士1646.5亩,秦冠74.5亩),苹果产业发展上着重加强技术培训服务,着力提升作务和科学水平。玉米种植620亩,拟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收入。另外,示范种植花椒30余亩。形成以长期产业(苹果)为主,玉米等其他短期产业为副的多样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4、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盘活村集体土地、荒坡等自然资源资产的使用权。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以庆丰村闲置土地的形式投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增加每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村民不仅可以享受到土地入股红利,还可以在基地务工获得收入,促使农村资源变资产;同时鼓励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农户的闲置土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租赁给合作社,按照约定比例年终进行分红,增加农户收入,将优势资源转变成实际资产,使农民变股东。

   (三)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方面

庆丰村危房改造目前共26户(2017年完成16户;2018年拟改造剩余10户),今年将积极实施危改开工、验收、入住等工作环节,使危房改造政策早日落实,尽快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困难的问题。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危房改造政策宣传,使农村危改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宣传改变群众建房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确保建房面积适当,质量合格,鼓励有条件的危改户提前进行规划设计,全力备工备料,力争10户危改户3月底前全面动工,6月底前完成改造任务。2017年移民搬迁任务2户,目前工程已处于收尾阶段,经多方努力,按时完成入住任务。

   (四)扶贫扶智方面

为了解决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懒惰思想、自主脱贫意识不强、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和水平,推动外部帮扶和自力更生“双轮驱动”、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双轨并行”,今年将广泛开展“脱贫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创业先进个人”、“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引导村民摈弃愚昧、落后、封建旧俗,树立科学、进步、文明的新风尚。县审计局和村两委会拟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在年终进行表彰奖励,通过表彰进一步激发群众道德热情,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另外,村委会平时通过大喇叭、功德榜、好人榜等形式多样地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工作,使贫困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切实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推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五)积极实施脱贫兜底保障,构建生活安全网。

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以保障庆丰村13户兜底户的基本生活为重点,继续落实五保户政策享受,强化低保动态管理,督促村两委会定期对贫困对象进行排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按程序纳入保障范围,对实现就业或接受扶贫开发项目取得收入尚不稳定,且已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实行“渐退帮扶”政策。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者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救助,充分发挥临时救助作用。家庭情况特别困难的及时上报进行救助;增强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力度,协调落实困境儿童生活补贴。真正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

   (六)政策宣传方面

结合庆丰村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拓宽宣传阵地,把加强宣传作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的重要抓手,营造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1、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宣传。积极联系县“八个一批”单位,深入开展政策宣讲,通过全面宣传各级脱贫攻坚政策,确保精准扶贫政策全面覆盖、准确知晓。工作重点:一是围绕我县确定的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工作任务、重大工作部署和重要工作措施,准确宣传解读上级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政策措施。二是围绕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教育脱贫、生态脱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八个一批”专项扶贫项目,精准宣传解读“八个一批”精准扶贫政策。三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及时入户开展对照政策“把脉”活动,依照帮扶政策,根据贫苦户贫困原因,针对性展开政策宣传。四是继续组织开展好“激发内生动力,合力脱贫攻坚”主题展,抓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关注贫困、关心扶贫、关爱贫困群众。

2、强化群众教育培训。按照全民教育行动规划有关农民教育行动的部署安排,紧密结合当前精准扶贫工作要求,从思想教育、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内生动力、脱贫信心等方面入手,引导贫困群众摈弃“等、靠、要”思想,使“扶贫先扶智,脱贫先立志”成为贫困群众的基本认识,进而建立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强思想、提技能、争脱贫;着力发掘出依靠自身发展实现脱贫的典型、榜样,加大典型榜样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成为引领其他贫困群众脱贫领头人、引路人;狠抓移风易俗。从婚嫁“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现实问题入手,把庆丰村精神文明建设同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工作相结合,积极引导群众破除婚俗陋习,倡树婚育新风,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带动贫困群众建立生活信心,实现早日脱贫。

3、依托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进行宣讲。重点宣传扶贫相关惠民政策,并对帮扶干部进行专题培训,确保实现全村所有农户政策宣传全覆盖,营造人人知晓政策、人人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为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脱贫攻坚政策,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村级大喇叭、召开村民会议等方式向群众宣讲养老、医疗、教育等相关惠民政策。对全村贫困户、非贫困户进行地毯式入户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向群众详细讲解各项民生政策,确保政策知晓率只高不低,进一步提升群众知晓度、关注度和满意度,使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为巩固提升工作奠定群众基础。2018年拟开展进村入户宣讲活动18次,直接受众达2000多人次。

   (七)干部帮扶方面

选派驻村工作队,夯实责任。为了确保扶贫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2018年及时调整充实了扶贫驻村工作队成员,按照一个驻村干部包扶二十户的要求,强化了扶贫驻村力量,并按照“干部入户,责任到人”的要求,明确帮扶对象,帮扶任务和帮扶方式。所有帮扶干部都制定了帮扶计划。同时要求全局帮扶干部与所帮扶的贫困对象,至少每月实地到户二次,做到对帮扶的贫困对象底子清、情况明,并能积极为帮扶户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每次到户情况和每次联系情况,要如实在台账中记载。帮扶措施一年一制定,一年一落实,要切合实际、扎实有效。制定帮扶措施时,既要统盘考虑国家制定的各项扶贫政策,又要结合帮扶户的具体实际情况。坚决杜绝简单的给钱、给物的帮扶做法,重点在给予智力支持、开展技能培训以及明晰发展思路、指引脱贫门路上下功夫。对具备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实施技能培训和产业扶贫,联系相关部门解决帮扶资金。对生产生活条件差的贫困人口,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无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做好帮办代办服务。要求帮扶干部把扶贫工作放在讲政治的高度,扑下身子,积极深入,扎扎实实开展帮扶工作。

    四、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提高责任意识。要按照党中央提出增强“四个意识”的要求,坚定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扶贫问责机制,设立单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职领导和专人负责单位扶贫工作,从而进一步增强帮扶干部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主动性、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精准脱贫会议精神,明确单位2018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认真制定详细、充实、具体可行的脱贫措施。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要根据帮扶村实际特点,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计划和措施。把帮扶措施落实到每个贫困户家中,对脱贫攻坚任务,要逐项实施,逐家落实,逐户见效,做到全局一心,携手共进,脱真贫、真脱贫。

3、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成效。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本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之一,定期不定期对单位各项扶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对扶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鼓励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创造性地开展扶贫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以实际成效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脱贫攻坚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使贫困人口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大幅提高,贫困户精气神明显提振,贫困人口达到“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贫困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变,全面实现脱贫摘帽。

二、目标任务

   (一)帮扶村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庆丰行政村位于张洪镇驻地东南0.5公里处,东临高坪村,南跨沟壑,与原底社区为邻,西接中街村,北靠陆家胡同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庆丰自然村、坳子咀、官道咀及郭家咀村。全村共609户2115人,其中:庆丰自然村310户1052人;坳子咀119户429人;官道咀122户404人;郭家咀58户230人。人口结构中,中共党员96人。全村共有贫困户124户401人,其中:2016脱贫户66户224人,2017年脱贫户14户52人,2018年贫困户44户125人(含兜底13户16人)。

   (二)2018年脱贫攻坚总体目标任务

按照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今年庆丰村贫困村退出、31户109人贫困人口脱贫、13户16人社会兜底保障、26户危房改造以及进一步巩固提升历年脱贫成效的总目标,因村因户精准施策,根据庆丰村2018年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计划通过产业扶持、技术培训解决4户14人因缺技术导致贫困的家庭顺利脱贫;‚通过企业代动、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8户10人因缺劳力导致贫困的家庭顺利脱贫;ƒ通过金融扶持、产业扶持、技术培训解决3户11人因缺资金、因灾导致贫困的家庭顺利脱贫;④通过健康扶贫、产业扶持、技术培训解决23户43人因病、因残导致贫困的家庭顺利脱贫;⑤通过教育扶持、产业扶持、技术培训解决3户11人因学导致贫困的家庭顺利脱贫。齐心合力,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努力打好打赢年度脱贫攻坚战。

三、具体措施

    (一)基础设施方面

以全面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以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全面落实党的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加强贫困村水电路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贫困村顺利脱贫退出。2018年针对庆丰村实际情况,计划实施以下项目:1、针对庆丰村村级道路年久失修,坑凹不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今年积极与县交通局协调沟通,拟对村组3.1公里生产道路进行硬化,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2、针对村级阵地建设滞后问题。经向上级党委申请,拟投资6万余元新建3间约6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解决村级阵地建设滞后问题。3、针对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协调县林业局为村上提供绿化苗木,拟对1公里进村道路进行绿化美化,改善村内人居环境。

   (二)产业扶持方面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使贫困户户有一业。突出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贫困户脱贫增收为核心,以做大做强致富产业为支撑,以培育壮大扶贫主体为载体,坚持粮经饲统筹、种养加结合、产加销一体、一二三融合,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家庭农场,逐步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发展区。到2018年底,力争贫困村培育1个中长期增收产业、发展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使帮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有1项中长期产业增收项目、有1人掌握1项实用技术;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省级脱贫标准。

    1、优化种植结构,推进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依托“马栏红”苹果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旬邑苹果”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十大优秀区域公用品牌两大机遇,按照“以质取胜”和市场化多元化战略,积极引导贫困村优化品种结构,稳步扩大名优品种栽植面积,加大果园有机肥投入,示范推广果园种草、黑色地膜覆盖、微灌等实用技术,综合推广矮砧密植栽培、苹果园标准化管理、果园肥水高效利用等管理技术,鼓励引导贫困户高标准建园。不断提高果品的质量。到2018年底,依托庆丰村苹果优生区的特殊条件,扶持贫困户新栽果园500亩,新建标准化苹果示范园2个300亩,推广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技术2000亩、果蔬园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面积达到3000亩。

    2、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科技素质。拟邀请和挖掘村上部分“土专家”对贫困户进行玉米、苹果田间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为“果园开处方”。特别拟邀请苹果种植能手李登峰、张民学、张新民等,玉米种植能手张文彬、郝海峰等,对庆丰村贫困户果园和玉米种植进行手把手教种植管理。另外,拟邀请县农科所的农业专家,分别于4月、5月、9月份在村上开展果园和玉米的技术指导培训。拟邀请县农牧局畜牧专家于5月份为全村所有养殖户和有意向进行养殖的农户进行培训。全年计划玉米技术培训3次、苹果技术培训3次、养殖技术培训1次。通过培训为群众在农业生产中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介绍,为产业脱贫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稳定脱贫。

    3、围绕庆丰村发展实际,进一步做细做实产业脱贫。通过反复调研论证,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苹果、玉米、杂果种植,最大限度地拓宽农民增收途径。目前,庆丰村苹果面积1721亩(1-5年新园子461.3亩,5-15年盛果期433.2亩,15年以上老园子826.5亩;富士1646.5亩,秦冠74.5亩),苹果产业发展上着重加强技术培训服务,着力提升作务和科学水平。玉米种植620亩,拟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收入。另外,示范种植花椒30余亩。形成以长期产业(苹果)为主,玉米等其他短期产业为副的多样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4、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盘活村集体土地、荒坡等自然资源资产的使用权。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以庆丰村闲置土地的形式投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增加每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村民不仅可以享受到土地入股红利,还可以在基地务工获得收入,促使农村资源变资产;同时鼓励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农户的闲置土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租赁给合作社,按照约定比例年终进行分红,增加农户收入,将优势资源转变成实际资产,使农民变股东。

   (三)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方面

庆丰村危房改造目前共26户(2017年完成16户;2018年拟改造剩余10户),今年将积极实施危改开工、验收、入住等工作环节,使危房改造政策早日落实,尽快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困难的问题。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危房改造政策宣传,使农村危改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宣传改变群众建房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确保建房面积适当,质量合格,鼓励有条件的危改户提前进行规划设计,全力备工备料,力争10户危改户3月底前全面动工,6月底前完成改造任务。2017年移民搬迁任务2户,目前工程已处于收尾阶段,经多方努力,按时完成入住任务。

   (四)扶贫扶智方面

为了解决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懒惰思想、自主脱贫意识不强、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和水平,推动外部帮扶和自力更生“双轮驱动”、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双轨并行”,今年将广泛开展“脱贫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创业先进个人”、“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引导村民摈弃愚昧、落后、封建旧俗,树立科学、进步、文明的新风尚。县审计局和村两委会拟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在年终进行表彰奖励,通过表彰进一步激发群众道德热情,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另外,村委会平时通过大喇叭、功德榜、好人榜等形式多样地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工作,使贫困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切实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推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五)积极实施脱贫兜底保障,构建生活安全网。

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以保障庆丰村13户兜底户的基本生活为重点,继续落实五保户政策享受,强化低保动态管理,督促村两委会定期对贫困对象进行排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按程序纳入保障范围,对实现就业或接受扶贫开发项目取得收入尚不稳定,且已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实行“渐退帮扶”政策。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者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救助,充分发挥临时救助作用。家庭情况特别困难的及时上报进行救助;增强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力度,协调落实困境儿童生活补贴。真正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

   (六)政策宣传方面

结合庆丰村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拓宽宣传阵地,把加强宣传作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的重要抓手,营造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1、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宣传。积极联系县“八个一批”单位,深入开展政策宣讲,通过全面宣传各级脱贫攻坚政策,确保精准扶贫政策全面覆盖、准确知晓。工作重点:一是围绕我县确定的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工作任务、重大工作部署和重要工作措施,准确宣传解读上级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政策措施。二是围绕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教育脱贫、生态脱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八个一批”专项扶贫项目,精准宣传解读“八个一批”精准扶贫政策。三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及时入户开展对照政策“把脉”活动,依照帮扶政策,根据贫苦户贫困原因,针对性展开政策宣传。四是继续组织开展好“激发内生动力,合力脱贫攻坚”主题展,抓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关注贫困、关心扶贫、关爱贫困群众。

2、强化群众教育培训。按照全民教育行动规划有关农民教育行动的部署安排,紧密结合当前精准扶贫工作要求,从思想教育、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内生动力、脱贫信心等方面入手,引导贫困群众摈弃“等、靠、要”思想,使“扶贫先扶智,脱贫先立志”成为贫困群众的基本认识,进而建立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强思想、提技能、争脱贫;着力发掘出依靠自身发展实现脱贫的典型、榜样,加大典型榜样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成为引领其他贫困群众脱贫领头人、引路人;狠抓移风易俗。从婚嫁“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现实问题入手,把庆丰村精神文明建设同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工作相结合,积极引导群众破除婚俗陋习,倡树婚育新风,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带动贫困群众建立生活信心,实现早日脱贫。

3、依托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进行宣讲。重点宣传扶贫相关惠民政策,并对帮扶干部进行专题培训,确保实现全村所有农户政策宣传全覆盖,营造人人知晓政策、人人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为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脱贫攻坚政策,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村级大喇叭、召开村民会议等方式向群众宣讲养老、医疗、教育等相关惠民政策。对全村贫困户、非贫困户进行地毯式入户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向群众详细讲解各项民生政策,确保政策知晓率只高不低,进一步提升群众知晓度、关注度和满意度,使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为巩固提升工作奠定群众基础。2018年拟开展进村入户宣讲活动18次,直接受众达2000多人次。

   (七)干部帮扶方面

选派驻村工作队,夯实责任。为了确保扶贫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2018年及时调整充实了扶贫驻村工作队成员,按照一个驻村干部包扶二十户的要求,强化了扶贫驻村力量,并按照“干部入户,责任到人”的要求,明确帮扶对象,帮扶任务和帮扶方式。所有帮扶干部都制定了帮扶计划。同时要求全局帮扶干部与所帮扶的贫困对象,至少每月实地到户二次,做到对帮扶的贫困对象底子清、情况明,并能积极为帮扶户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每次到户情况和每次联系情况,要如实在台账中记载。帮扶措施一年一制定,一年一落实,要切合实际、扎实有效。制定帮扶措施时,既要统盘考虑国家制定的各项扶贫政策,又要结合帮扶户的具体实际情况。坚决杜绝简单的给钱、给物的帮扶做法,重点在给予智力支持、开展技能培训以及明晰发展思路、指引脱贫门路上下功夫。对具备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实施技能培训和产业扶贫,联系相关部门解决帮扶资金。对生产生活条件差的贫困人口,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无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做好帮办代办服务。要求帮扶干部把扶贫工作放在讲政治的高度,扑下身子,积极深入,扎扎实实开展帮扶工作。

    四、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提高责任意识。要按照党中央提出增强“四个意识”的要求,坚定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扶贫问责机制,设立单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职领导和专人负责单位扶贫工作,从而进一步增强帮扶干部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主动性、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精准脱贫会议精神,明确单位2018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认真制定详细、充实、具体可行的脱贫措施。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要根据帮扶村实际特点,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计划和措施。把帮扶措施落实到每个贫困户家中,对脱贫攻坚任务,要逐项实施,逐家落实,逐户见效,做到全局一心,携手共进,脱真贫、真脱贫。

3、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成效。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本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之一,定期不定期对单位各项扶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对扶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鼓励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创造性地开展扶贫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以实际成效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篇(7)

中图分类号:F1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是落实审计战略规划、提高审计效率、整合审计资源、编制项目审计计划的关键,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为审计工作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目前我国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是否能够发挥真正职能令人堪忧,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现状不容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中缺乏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制度、项目计划管理工作落实随意性大、计划编制程序过于简单、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缺少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计划和策略。

一、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审计分为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其本质都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审计不仅起着查找问题、揭示问题的作用,最主要的是通过审计,达到预防经济问题、经济犯罪的目的。审计具有一定威慑作用,审计基本职能就是监督。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对审计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是保障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是审计机关对审计项目计划的编制、协调、调整、检查、考虑的总称。只有在审计项目计划的安排下审计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才能顺利完成,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意义重大。

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度不够。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审计机关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并不重视,缺乏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认识和理解。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质量和执行力。由于缺乏重视导致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开展中方式比较粗放,随意性较大,对审计项目计划没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仅走形式,这最终导致了一些审计项目的被迫终止。另一方面,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和技能,工作中没有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策略,也使得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职能发挥并不理想。

(二)缺乏相关管理制度。导致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随意性较大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制度的约束,缺乏相关管理制度是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少了制度的规范,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有效性就很难得到保障。并且没有相关制度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时常表现出缺乏责任心,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现象,这使得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多只是做表面功夫。制度是保障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更是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落实的重要依据。

(三)缺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审计机关在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中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上,并没有很好的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利用,甚至一部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人员缺乏计算机、信息化认识[1]。传统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方式效率低、效果差,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职能很难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计算机网络将整个世界连接了起来,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无纸化办公、自动化办公、科学分析等等[2]。

三、新时期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审计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势在必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对审计工作开展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必须正确认识新时期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重要性和必然性[3]。另一方面,加强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强化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真实有效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水平。

(二)完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制度。完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制度,是提升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想要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有效的落实,必须制定完善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缺少制度很多事情都很难开展,只有在制度的硬性规范下,才能保障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开展的流畅性和有效性。此外,除了要构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制度外,还应形成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监督机制,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以此确保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的实施力度和科学性,从而促进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完善制度是提升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强化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高度普及,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中融入现代化技术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想要保障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先进性,以便应对千变万化的审计工作,必须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中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武装自己,从而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效率,从根本上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水平,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四)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详细计划。计划制定时应以年为单位,通过制定年度计划来规划一整年审计工作的开展。详细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计划能够起到明确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目的,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详细的年度计划可以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提供导向和依据,让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工作进度也将得到更好的掌控,这样才更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制定年度计划时,应明确规定年度总任务、季度任务、月任务、工作目标、审计策略及方案。以避免缺少计划的规范,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中出现无从下手、过于随意性现象的发生。想要保障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有效性,切实改变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现状,必须要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年度计划。

四、结束语

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是目前我国审计工作发展中的首要任务,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才能保障各项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使审计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篇(8)

未来组织的一大特点是管理的灵活性,是以科学设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为前提的。未来审计组织的使命要求加强审计管理。李金华审计长在2007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审计管理不到位、不适应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要落实‘十一五’期间审计工作目标和任务,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为此,笔者拟从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出发,结合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现状。对加强和改进我国政府审计管理进行一些思考。

一、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

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构建,应当公布《××至××年政府审计组织发展计划》(以下简称“组织发展计划”)予以确定。组织发展计划应成为政府审计组织未来几年计划编制、战略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包括明确政府审计组织发展的主要任务与目标,重点工作事项的具体发展目标和相应对策,以及为落实“组织发展计划”制定的各项战略计划。

(一)战略计划框架

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政府审计机关要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在分析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变化的基础上,制定包括部门预算、审计业务(滚动)计划、风险管理计划、舞弊控制计划和单项业务绩效协定在内的一系列战略计划,共同构成政府审计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

外部环境对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和法律职责的履行会产生重要而又持续的影响。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越来越多,操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如不断发展的由私营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趋势,以及随之而来的强化管理责任和合同计划管理的必要性与服务需求;国家持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预期;越来越复杂的信息技术持续投入使用;为保持组织核心能力,在更大范围内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等。二是职业会计和审计的不断发展。如对健全的公司治理的持续关注;越来越强调风险管理和健全的控制环境的重要性;对审计方法的重新评估,包括对合法性的评估;提供的审计和咨询服务更加合理,鉴证审计更强调“可持续性”和“三重底线”(主要指企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三重责任)以及其他关联需求。

根据上述变化,政府审计组织制定的战略计划主要有如下内容:

1、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每年由政府审计机关准备并向同级财政提供。主要是为实施“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各项战略计划提供资金支持。提交财政部门时,还需列示所提预算的考虑和部门绩效考核,以及预期的产出和成果。

2、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实施“组织发展计划”的重要战略计划之一,旨在明确提出如何逐步实现“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确定的审计项目和可利用的审计资源,政府审计机关在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应制定绩效计分表,以方便评估、监督和衡量自身的绩效。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以三年为周期的流动计划,但是每年都要进行更新和修订。

3、风险管理计划。审计机关各项战略计划框架的实施需要风险管理计划的有力支持。审计机关每年要对其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回顾,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修改业务要求,控制环境,分析“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主要风险水平,提出解决之道,并在向政府提交年度工作报告中专门陈述。

4、舞弊控制计划。舞弊控制计划是与风险管理计划直接相关的重要战略性文件,是风险管理计划的延伸。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审计机关至少每两年要检查一次舞弊风险评估和舞弊控制计划,重点是识别和分析所有与审计业务相关的风险,所有的舞弊风险都由风险所在单位的上一级部门确定和处理。

5、单项业务绩效计划。单项业务绩效计划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单独形成文件。单项业务绩效计划主要关注如何按照“组织发展计划”和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将直接相关的各项要素(如产品、服务、单项经费预算等)细化到具体的审计项目。

需要说明的是,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其他方面诸如战略的、管理的或具体的实施计划的支持,这些计划更侧重审计机关业务或行为的某一方面,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和外部环境管理等。

(二)“组织发展计划”的组织实施及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绩效考核

1、组织实施。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落实,一方面,组织内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执行委员会,由审计首长直接领导,主要职责是领导审计组织实现“组织发展计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协助审计首长履行法定职责;另一方面,在每年向人代会提交的年度工作报告中,都会从组织管理的角度,专门报告“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情况。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确保“组织发展计划”实施的保证。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既包括对审计组织事例的风险管理计划,也包括对每一工作领域的风险管理计划。

3、绩效考核。业绩考核是衡量“组织发展计划”实施效果的直接手段与方法。计分卡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根据“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和年度部门预算确定的绩效指标设立,旨在使审计组织能够随时掌握和关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绩效。

二、对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若干启示

以《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为标志,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工作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五年规划实施近四年来,审计署对强化审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先后颁布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审计署关于改进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实施办法》等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的重要文件,但审计管理滞后于审计实践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已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取得更大进展的重要因素。

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与实施给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一个新的、从组织发展的视角开展审计管理的启示。与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相比,我国政府审计机关还缺乏从审计机关的内(内部管理)、外(外部环境)部,从审计业务的内(审计业务的自身管理)、外(审计业务支撑体系的管理)部综合开展审计管理的认识和实践。当前的审计管理在管理制度框架的系统性(主要是框架的设计与完善,以及界定框架中不同计划之间的管理定位与职能)、管理内容(主要是外部环境以及具体目标与对策)的充实性和框架实施的制度保证程度方面,还有一些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一)建立和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

尽管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收到较好效果,但从组织发展管理的角度看,目前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制度框架的内容比较单一,还缺乏与五年规划配套和相互支撑的具体的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单项业务绩效协定;缺乏对五年规划实施中的风险分析与可能的舞弊控制;没有将五年规划中的重点工作与部门预算建立对应关系,部分规划内容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因此,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就是要以五年规划为核心,建立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支撑计划、单项审计业务绩效协定以及风险管理计划(含舞弊控制)为内容的战略计划框架,重视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对五年规划重点工作的支持,注意各个计划之间的衔接,使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清晰划分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不同计划或制度的管理定位

1、五年规划主要是确定审计机关的指导思想、总体发展目标和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的具体目标与对策(通过具体目标支撑总体目标),明确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包括的各项计划或制度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2、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的实施步骤和绩效分解与落实。具体地说,一是将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和对策细化为具体的、以“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的审计任务计划;二是将“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确定的审计任务与“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衔接起来,切实发挥计划效能;三是通过年度审计计划的选择,确定具体审计项目,并同部门预算挂勾。

3、单项绩效协定主要是结合部门预算中的项目预算、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关注具体审计业务或审计支撑业务的绩效,实现已经明确的年度审计工作具体目标的进一步分解与衔接。重点做好资金、人员等审计资源的管理,并通过审计机关与审计组织签订协定的方式将其确定下来,以便于落实与考核。为此,要通过审计成本管理,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对基本支出和外勤审计经费分别实行定额定员管理和项目测算管理;在做好审计成本基础数据的分析和测算工作的基础上,审计项目要做到审前调查时有概算,正式审计前有预算,项目结束后有决算,实施结果有评估。

4、审计业务支撑体系主要是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业务工作之外的对业务工作起到支撑作用的其他审计工作的具体任务。我国审计业务的支撑体系就是“人、法、技”建设,是今后审计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的重要保证。审计机关可针对支撑体系的某一方面制定发展计划,如关于人才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计划;关于《审计法》的宣传与落实、审计标准、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研究的发展计划等。

5、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和其他计划和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它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各项审计工作,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每一个重点审计工作领域,从确定风险存在的环境、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和处理风险等五个环节,合理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定期分析和总结回顾五年规划审计工作的各个重点领域的风险水平和控制措施,修订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确保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政府审计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改进和提高政府审计管理必须高度关注其外部环境变化。在我国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下,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意味着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应该十分关注以下几个外部环境问题:

1、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对政府审计管理的影响。一方面要求政府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针对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的企业审计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已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的社会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势必要求加快政府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从国际上看,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在财务报表审计准则的技术方法上的趋同,要求政府审计机关借鉴社会审计准则体系规范和其他一些好的技术方法,建立起政府审计准则,进一步规范政府审计行为。

2、政府审计的国际潮流与我国政府的国际定位。总体而言,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审计工作包括财务报表审计与效益审计两部分。各国财务报表审计多是基于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在审计准则的建立和审计方法的运用方面多趋向于国际审计准则,较为规范,但各国效益审计的方法和领域则有所不同。在财务报表审计领域,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开展真正意义的、符合国际审计准则的财务报表审计。实际工作中的财务报表审计(或预算执行审计)仍停留在账户审计或交易审计的层面,很少运用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也没对单位财务报表的总体发表意见。这些方面都需要改进,以实现政府财务审计的规范发展,尽快并入国际审计潮流。在效益审计领域,我国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合法性审计纳入效益审计的范畴,赋予“经济、效率、效果”以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将是探索有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关键,也是我国政府效益审计实现与国际同步的关键。新晨

3、适应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管理的体制短期内不会改变。基于这种判断,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的核心问题就是审计工作如何适应这种管理体制的要求,寻求最佳途径,发挥更大作用。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舆论和社会监督,针对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宣传内容、重点和方法,使审计工作更好地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和帮助。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篇(9)

一、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审计分为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其本质都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审计不仅起着查找问题、揭示问题的作用,最主要的是通过审计,达到预防经济问题、经济犯罪的目的。审计具有一定威慑作用,审计基本职能就是监督。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对审计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是保障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是审计机关对审计项目计划的编制、协调、调整、检查、考虑的总称。只有在审计项目计划的安排下审计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才能顺利完成,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意义重大。

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度不够。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审计机关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并不重视,缺乏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认识和理解。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质量和执行力。由于缺乏重视导致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开展中方式比较粗放,随意性较大,对审计项目计划没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仅走形式,这最终导致了一些审计项目的被迫终止。另一方面,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和技能,工作中没有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策略,也使得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职能发挥并不理想。

(二)缺乏相关管理制度。导致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随意性较大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制度的约束,缺乏相关管理制度是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少了制度的规范,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有效性就很难得到保障。并且没有相关制度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时常表现出缺乏责任心,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现象,这使得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多只是做表面功夫。制度是保障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更是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落实的重要依据。

(三)缺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审计机关在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中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上,并没有很好的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利用,甚至一部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人员缺乏计算机、信息化认识[1]。传统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方式效率低、效果差,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职能很难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计算机网络将整个世界连接了起来,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无纸化办公、自动化办公、科学分析等等[2]。

三、新时期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审计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势在必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对审计工作开展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必须正确认识新时期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重要性和必然性[3]。另一方面,加强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强化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真实有效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水平。

(二)完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制度。完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制度,是提升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想要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有效的落实,必须制定完善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缺少制度很多事情都很难开展,只有在制度的硬性规范下,才能保障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开展的流畅性和有效性。此外,除了要构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制度外,还应形成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监督机制,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以此确保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的实施力度和科学性,从而促进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完善制度是提升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强化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高度普及,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中融入现代化技术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想要保障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先进性,以便应对千变万化的审计工作,必须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中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武装自己,从而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效率,从根本上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水平,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篇(10)

审计计划管理工作涉及计划编制与调整、计划执行与反馈、计划考评等一系列环节。有效地执行上述各环节,对规范审计机关业务活动,确保审计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依据和基础。审计是一项复杂且目的性很强的工作。要顺利达到审计所要求的目的,必须制定完善的审计计划并灵活执行。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规定了业务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指明了审计的任务和要求,是审计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的基础。计划一旦下达,审计人员就必须按照计划所提出的要求,在对被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有了详细了解后,采用适当的审计,完成审计任务。

(二)控制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的需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工作效益,是审计工作追求的境界。尤其是在审计的人才、物力、财力等资源都不甚充足的情况下,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精打细算”,是审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制定合理的计划并有效地实施,对于不断提高审计成本效益,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切实整合审计资源的需要。目前,繁重的审计任务与现有审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管理的基础就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审计计划管理,无疑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一环。通过制定计划,可以实现任务和人力等资源的统筹安排;通过计划的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统一协调,可以实现资源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的功效。

(四)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需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全面提升审计质量,是强化审计管理的目标选择。审计计划是审计机关年度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也是项目审计实施的依据。计划安排的科学与否,重点突出不突出等,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与质量的好坏,并为审计质量控制和考核提供依据。所以,提高计划管理水平是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同时,在审计的过程中,如果在对审计计划等环节的把握上出现偏差就会产生审计风险,影响审计项目质量。审计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周密地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达到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目的。

二、审计计划管理的基本要求

审计计划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审计制度会导致不同的管理方式。因而对审计计划重点的确定、编制程序、执行与调整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就目前我国审计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来看,应该符合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一是科学性。这是对计划管理工作的首要要求。即整个的审计计划工作,从立项、编制、执行、反馈、考评等均须采用严谨的态度及科学方法来完成。如:立项须充分地论证;编制计划须遵循严谨的程序;计划执行与反馈须严格;考评体系须公正有效等。

二是全面性。计划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对于其中的诸多因素及其关系必须以全面、联系地观点来对待。比如要正确处理审计成本、效率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中长期目标与年度审计计划的关系等。

三是目的性。计划工作应有鲜明的目的。即在计划编制、执行中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切实可行的目标。在执行完计划后,还要对是否达成最初的目标进行测评和考核,使得任务和目标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是审慎性。即在计划执行时要对审计重要性进行评估,并运用正确的审计方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同时,对审计风险水平也要有正确的评估,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审计失误而出现新的审计风险。

五是可操作性。计划是审计工作开展的依据。因此,计划中制定的任务、提出的要求、达到的目标及执行情况的评估等都必须切合工作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审计工作高效有序。

三、审计计划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的龙头,是整合审计资源,实现科学审计管理的灵魂。总的来说,经过十几年的审计工作实践,审计计划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特别是入世后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投融资管理体制、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加快,审计环境及对象、审计内容及方式方法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审计计划管理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已不能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实际上,目前,我国的审计计划很大程度还处在一种“盲人摸象”的粗放管理状态,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相当多的审计机关实际上是有计划无管理。主要表现在:

一是计划编制不够科学,目标不够明确,重点不够突出,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比如:一些审计机关在制定年度计划时,缺乏经济工作的宏观视角,也未作深入的调查,使得计划重点不突出,落实计划的措施和目标、要求不明确;在审计对象的选择和项目的确定上,缺乏严格的标准和认证程序;此外,审计计划的安排缺乏长远性,中长期规划与年度审计计划缺乏呼应与衔接等。

二是计划执行中,项目的调增调减比较频繁,且变动的程序比较简单,特别是计划执行缺乏有效的控制,对项目进展、资源和力量调整、质量和风险控制以及目标的实现疏于管理。

三是计划完成后,质量评估、绩效评价、经验和奖惩等未能及时跟上。如:目前特派办要向审计署报送每月的计划执行情况,署里也在综合分析之后对各特派办的情况实行季度通报制度及半年、全年情况总结制度,但是上述成果和数据在利用和考核方面有待加强。

此外,由于缺乏对资源与任务的总体把握和分配,使得对审计对象的监督缺位与重复监督的现象并存;由于任务与人员不匹配形成了资源浪费现象;在管理方式上,审计的成本意识不强等。

造成审计计划管理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审计体制、审计环境、审计法规等,本文着重从审计计划操作与实务的角度分析,认为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计划管理意识淡薄。近年来,随着审计监督领域的不断拓展,审计任务日趋繁重。由于人员少,任务重,部分审计机关“为完成计划的审计项目而审计”的应付思想比较突出,对执行项目过程中的管理意识淡薄,造成有计划无管理,影响了管理水平和审计质量的提高。有些审计人员认为,计划管理是计划部门几个人的事,因而在执行已有的审计计划月报制度时,存在轻视现象,只是程序性地上报数据,数据的准确性有待加强。

二是审计人力资源匮乏、沟通协调机制不够顺畅。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全国审计机关约有审计对象80万个,而审计人员只有8万多人,每年只能审计15万个左右,从而导致项目安排时出现大量审计盲点。同时,审计机关与其他有关监督部门缺乏沟通与协作,各级审计机关在开展业务工作时相对割裂,有关信息没有形成共享,也是项目安排出现重复和空缺现象的重要原因。在立项的针对性上,由于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相对短缺因素的影响,很多必要的论证与实地调查、了解程序都未能展开。

三是审计计划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工作力度不够。对于计划管理工作而言,建立和完善制度是保障。同时,高质量源于严管理,审计计划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不严格是造成审计计划管理水平不高的直接原因。由于我国审计管理整体上还处在初级阶段,许多相关的制定都尚未建立或不完善,或者已有的制度未执行到位。具体表现为:计划编制缺乏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程序保障,如:尚未建立审计对象资料库,因而缺乏对审计对象的整体把握,使得立项工作具有盲目性;计划执行反馈制度与调整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与严密;计划执行后的审计成果利用与考评制度亟待建立。

四、加强和改进计划管理的对策

实行科学的审计管理,必须改进审计计划工作。在计划的编制上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增强科学性;要切实有效地执行计划,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整合;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计划执行情况的考评体系,并加强审计成果的利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三项工作,科学合理地编制审计计划

计划编制是计划工作的首要环节。在制定计划时,应理清思路,通盘考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审计资源,采用科学的计划编制方法,有的放矢地确定审计目标,突出审计重点,以确保计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1. 计划安排应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所谓“围绕中心”,即审计计划安排应当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和经济工作中心,贴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才能充分体现审计的最终目的。“突出重点”表现在确定审计的覆盖面上,要根据现有的审计力量,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有计划地安排审计不同重点行业和重点资金,着眼于数额大、范围大、影响大的项目,使项目计划由强调覆盖面向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转变。这既利于审计机关全面履行监督职责,又突出了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有利于提高审计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2. 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审计资源,确保立项科学。

(1)加强立项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审计项目的确定是计划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我们需改革现有的编制程序,进一步加强立项的科学性。如:立项前,可以通过搜集、研究宏观经济信息和决策动态,走访人大等有关机构和部门,召开专家学者咨询会,征求审计机关意见等方式,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同时,对审计的必要性、项目的风险、审计的难度、可能的结果等进行充分的评估,切实保证审计项目立项的重要性、针对性和可行性。为保证调研时间的充足,计划编制管理部门应在当年计划下达后,即着手进行下一年度的立项准备工作。

(2)准确掌握现有审计资源。一些经济学家曾指出,计划或决策在执行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障碍是资源分散、能源浪费,所以计划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和利用审计资源。也就是说,确定审计计划目标,并据以安排审计项目,实质上就是在分配审计资源,以保证能在给定资源地条件下充分履行审计职责。

因此,在审计计划管理中,首先必须充分和把握现有审计资源状况。主要包括审计力量资源、审计信息资源、审计技术资源及审计的外部环境资源等。如在审计人力资源的掌握上,可以尝试逐步建立审计业务人员信息资料库,为准确测算审计工作量、均衡安排时间、统一调度人力资源提供基本依据。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了现有的资源,才能做到量力而行,统筹兼顾,地确定审计项目计划的数量和预期的审计质量,最终制定出适合审计工作的有效策略和计划。

3. 正确处理中长期计划与年度计划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计划编制方法

审计工作的中长期目标代表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它需要通过一个个年度计划逐步实现。如: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审计是一个中长期目标。但在公共财政框架建立完善的过程中,在弄虚作假、违法违规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年度计划还必须以打假治乱为重点,抓住财经领域数额大、范围大、危害大、大的问题,突出查处各类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犯罪案件,同时围绕审计工作中长期目标逐步加大专项审计调查、效益审计等的力度和比重。

要达到上述目标,需要我们采取科学的计划编制方法。如滚动式编制方法。所谓滚动计划法,就是把计划的时间向前延伸,使短中长期计划在时间上紧密地连贯起来。这样不仅能克服计划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临时性的缺陷,有效地解决审计资源与审计任务量不配比地问题,而且还能变短期临时安排项目为长期规划、有目的的安排项目,达到审计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同时,也要做好项目之间的相互协调,避免重复审计。

,世界上许多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结构都采用滚动计划法来编制审计计划,如英国国家审计署根据审计覆盖面和审计资源状况,确定五年的计划周期,并制定了周期五年的全署综合审计计划,并以全署综合审计计划来控制各部门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澳大利亚国家审计署则编制三年战略审计计划,每年根据现有可用审计资源编制当年审计计划。

(二)实行审计成本管理,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审计计划工作,要打破长期形成的盲人摸象和不计成本的管理方式,逐步实现成本管理的科学化、不断提高审计成本效益。

1. 实行审计项目预算管理。计划编制部门,要以审计项目计划为基础,按照经费预算与审计任务相匹配的原则,测算审计成本、核定预算。如:澳大利亚审计署,政府年度审计计划的编制除包括审计的数量、目标、审计外,还包括审计经费预算。审计经费预算来源于每个具体项目成本费用的总和。每个具体项目的成本费用又是根据项目要达到预期目标所需的工作量所得的。

2. 切实加强审计机关的财务管理。审计项目的执行单位,要切实加强审计成本的核算和财务管理,设立审计项目明细账,分项目核算审计成本。所有的审计项目,原则上做到审前调查有概算,正式审计前有预算,项目结束后有决算。如:可以将审计成本计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和个人,使其明确各自在执行过程中的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从而达到节约审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3. 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审计机关应该围绕审计成本,建立和健全机关内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并把其作为降耗增效和强化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督促审计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监督活动。

(三)做好四个“加强”,确保计划切实有效地执行

制定全面完整的审计计划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组织实施,把审计计划的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明确责任、落到实处,使计划得到切实执行。

1. 加强审前调查,编好审计工作和实施方案

为使审计工作更具针对性,必须安排足够的时间和人员,认真组织开展审前调查。开展审前调查,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到被审计单位及其上级主观部门、监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调查了解相关的基本情况;有条件的可以选择部分单位或部分审计内容进行试审。二是要收集作为审计依据的相关、法规、规章和政策,与审计事项相关的重要会议记录和文件及以往的审计档案等资料。三是要积极开展审前培训。要邀请有关的专业人士对审计项目及行业的有关知识进行讲解。

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均要充分利用审前调查的成果,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审计目标、实现审计目标的主要方法、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分工、审计各阶段资源投入等提出具体要求,使得方案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2. 加强交流和反馈,充分整合审计资源。

审计计划执行过程中,项目执行单位要切实进行全方面地沟通交流,真正做到“上传下达”、“下情上达”,使各项工作顺利展开。如:特派办要根据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署业务司汇报审计工作进度、主要审计成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审计工作情况,以争取上级支持、帮助和指导。同时,特派办也要及时将署里的有关文件、精神传达到各审计小组,并督促其贯彻落实。

在整合资源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在预算执行审计中,进行“一体化”探索;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由审计署牵头,实行五部委联席会议制度;一些重大的审计项目,打破处室和专业界限组成审计项目小组,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优势。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某些项目可以考虑在更大范围内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成果共用。如在特派办和所在地方审计机关之间,地方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进行有效整合。

3. 加强计划执行情况上报制度的建立健全

目前,审计署已经执行了计划执行情况月报制度,要求各派出机构按月上报审计情况数据,并编发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简报,通报项目进度情况、各单位投入工作量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对上报数据准确性的有关控制措施,使得基础数据与实际工作之间有偏差,影响统计的准确。因此,应该设置审计项目台帐,来及时了解、登记项目执行进度和经费支出情况,使得数据更为翔实,以提高其准确性。

4. 加强被审计单位资料库建设。

据统计,全国审计机关成立二十年来已经审计了302万个单位,涉及各行各业,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特别是审计署及派出机构近五年来的审计,成系统、成规模,且具有循环的特点。比如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审计已经进入第二轮,如果建立了翔实的资料库,很多审计资料和成果都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在每年审计结束后,应将被审单位的有关数据以及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附加信息录入“审计对象资料库”,使审计对象资料库逐年更新完善,逐步实现审计对象的动态管理。

(四)建立和完善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和评估制度。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篇(11)

审计计划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审计署在《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整合审计资源,实现审计业务的科学管理,重点之一就是要改进审计计划管理,明确年度审计工作总体目标和各项目审计目标,突出审计重点,增强计划的科学性。可见,加强和改进审计计划管理,不仅是审计有效履行监督职责、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的首要环节,也成为影响审计工作质量整体提升的重要因素。

一、审计计划管理的重要意义

审计计划管理工作涉及计划编制与调整、计划执行与反馈、计划考评等一系列环节。科学有效地执行上述各环节,对规范审计机关业务活动,确保审计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依据和基础

审计是一项复杂且目的性很强的工作。要顺利达到审计所要求的目的,必须制定完善的审计计划并灵活执行。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规定了业务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指明了审计的任务和要求,是审计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基础。计划一旦下达,审计人员就必须按照计划所提出的要求,在对被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有了详细了解后,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完成审计任务。

(二)是控制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的需要

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工作效益,是审计工作追求的境界,是在审计的人才、物力、财力等资源都不甚充足的情况下,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精打细算”,是审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制定合理的计划并有效地实施,对于不断提高审计成本效益,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是切实整合审计资源的需要

目前,繁重的审计任务与现有审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现代管理的基础就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审计计划管理,无疑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一环。通过制定计划,可以实现任务和人力等资源的统筹安排;通过计划的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统一协调,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的功效。

(四)是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需要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全面提升审计质量,是强化审计管理的目标选择。审计计划是审计机关年度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也是项目审计实施的依据。计划安排得科学与否,重点突出不突出等,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与质量的好坏,并为审计质量控制和考核提供依据。所以,提高计划管理水平是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同时,在审计的过程中,如果在对审计计划等环节的把握上出现偏差就会产生审计风险,影响审计项目质量。审计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周密地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达到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

二、审计计划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性

这是对计划管理工作的首要要求。即整个的审计计划工作,从立项、编制、执行、反馈、考评等均须采用严谨的态度及科学方法来完成。如:立项须充分地论证;编制计划须遵循严谨的程序;计划执行与反馈须严格;考评体系须公正有效等。

(二)全面性

计划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对于其中的诸多因素及其关系必须以全面、联系的观点来对待。比如要正确处理审计成本、效率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中长期目标与年度审计计划的关系等。

(三)目的性

计划工作应有鲜明的目的,即在计划编制、执行中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切实可行的目标。在执行完计划后,还要对是否达成最初的目标进行测评和考核,使得任务和目标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审慎性

即在计划执行时要对审计重要性进行评估,并运用正确的审计方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同时,对审计风险水平也要有正确的评估,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审计失误而出现新的审计风险。

(五)可操作性

计划是审计工作开展的依据。因此,计划中制定的任务、提出的要求、达到的目标及执行情况的评估等都必须切合工作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审计工作高效有序。

三、审计计划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审计计划编制不够科学,目标不够明确,重点不够突出,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 审计计划的安排缺乏长远性、科学性

一些审计机关制定年度计划前,在经济工作的宏观角度考虑不够,也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计划的重点不突出,落实计划的措施和目标、要求不明确。表现在临时“拍脑袋”现象比较严重,计划编制时间晚,立项前的调查研究不充分,计划的编制缺乏科学性等;而且审计计划编制中也存在“重年度计划轻中长期计划”的问题。

(二)审计计划管理的统筹、协调、综合能力低

审计计划管理主要是改善内部管理,扩大信息交流和信息资料的分析利用,建立综合的被审计对象的信息资料,并进行搜集、分析、整理和利用。目前,审计机关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积累能力不高,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执法水平、政策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性质相同事项的定性、处理,不同的审计人员会有不同的意见,这些都是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因素。

(三)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导致信息不匹配,管理难度大

审计机关每年下发的审计计划都是围绕项目来进行的,而审计项目如何分类一直是困扰审计机关多年的一个难题,由于分类标准不明,有的一个被审计单位称一项,有的同一性质的称一项,有的一个检查事项为一项,有的一个大行业为一项,而且各年间、各业务部门间分类标准也不统一,造成与事实不符的假象,导致反映审计成果的统计信息与审计计划严重脱节,难以匹配,使得以项目完成为基础的统计数据无法反映当年真实的审计情况。

(四)在审计计划执行中,项目的调增调减比较频繁,变动的程序比较简单,特别是计划执行缺乏有效的控制,对项目进展、资源和力量调整、质量和风险控制以及目标的实现疏于管理

(五)审计计划完成后,质量评估、绩效评价、经验总结和奖惩等未能及时跟上,对于审计成果和数据的利用和考核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积极构建新型的审计计划管理模式

(一)改进计划编制工作

1.注重审计计划的前期调查。审计计划的前期调查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至关重要。科学地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重点是保证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和效果的前提。在审计计划制定之前,审计机关应该根据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关心的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审计立项前,可以通过搜集、研究宏观经济信息和决策动态,走访有关机构和部门,召开专家学者咨询会,征求下级审计机关意见等方式,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

2.建立中长期审计计划体系。建议建立起时间上连续的审计计划体系,即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长期审计计划、中期审计计划和年度审计计划三者结合的计划体系。具体设想如下:制定7年期长期审计计划、3年期的中期审计计划和年度审计计划。以长期审计计划为导向,中期审计计划为基础,年度审计计划为核心。中长期计划有利于克服计划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临时性,有利于审计机关对国家审计的供给与需求进行综合规划,全面履行审计法定职责。

3.建议审计计划采用滚动编制的方法。所谓滚动计划法,就是把计划的时间向前延伸,使短、中、长期计划在时间上紧密地连贯起来。编制滚动审计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对所有审计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排队,分别确定各审计对象的审计频率,在此基础上,由审计机构最高决策部门制定出滚动式的期间计划,并依据滚动计划来编制短期计划。一般做法是:先确定计划周期,然后制定周期计划,在该周期计划执行完一年或两年后,再对执行情况作一次分析和估计,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周期的计划,从而使两个周期的计划紧密衔接,出现问题及时矫正。采用滚动式的编制方法,把计划的时间向前延伸,不仅可以为年度审计计划提供有效的编制依据,而且使短中长期计划在时间上紧密地连贯起来,因而能够有效地解决审计资源与审计任务量不配比的问题。

(二)有效执行审计计划,并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

1.编好审计工作和实施方案。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要充分利用审前调查的成果,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审计目标、实现审计目标的主要方法、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分工、审计各阶段资源投入等提出具体要求,使得方案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2.加强交流和反馈,充分整合审计资源。审计计划执行过程中,项目执行单位要切实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交流,真正做到“上传下达”、“下情上达”,使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在整合资源方面,要打室和专业界限组成审计项目小组,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优势,做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成果共用。

3.加强计划执行情况上报制度的建立健全。要建立审计计划执行情况月报制度,编发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简报,通报项目进度情况、各单位投入工作量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建立和完善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和评估制度

1.对审计计划进行定期报告和检查。计划管理部门应及时了解工作进度和情况,这不是指随时注意计划执行中的所有细节,而是寻找关键目标控制因素,并将其具体化,通过控制关键点来控制全局。一般而言,一个项目的关键控制点应当是数量、质量、时间与成本,主要看是否按预定审计目标开展工作,资财分配是否有效,工作进度是否合理,审计质量是否合乎要求。加强对项目整体的把握、协调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标准报告模式、录像、总结等定期反馈有关情况或到现场进行检查。

2.制定项目评估标准及奖惩措施,即确定客观的、相关的、适当的、可控的、可测的绩效标准,并对违反计划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理。具体包括:项目目标准确性、项目执行调整情况、项目质量测评、项目审计成果评价等。

3.将计划信息与统计信息进行有效衔接。通过把计划中制定的指标与所取得结果的信息数据结合在一起,来了解审计情况和分析改进方向。报送反馈信息时,变以项目为中心为以结果为导向的统计方式,建立条块相结合的两套报表报送体系。在条上以考核为目标,要求各内部单位和下级单位按时报送涵盖所有工作情况的报表;在块上以项目执行结果为目标,以计划执行部门为单位,向计划管理部门报送计划完成情况表。统计报表要注意统计分析项目的设置,要从审计业务实际及管理需要出发,以能及时反映审计工作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果为目标,体现完整、及时、透明、易解、可比、重要、平衡的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过时的统计指标,做到兼顾需要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