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标语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2-02-02 21:07:26

标语设计

标语设计篇(1)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 04(b)-0000-00

符号语言作为标志设计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以其简洁明了的特点进行直观的展示视觉效果,它不仅具有多样性的展示形式,还具有不同的表示内涵,能对于情感、艺术以及背景进行简要的传达,下面我们来简要的阐述标记设计中的符号语言设计。

1.简析标志设计的组成内容

1.1色彩鲜明的图像元素

标志设计在广泛使用在信息沟通与传播的过程中,它的内容与形式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标志设计不能单纯停留在某一种元素的单独表述上,而是要不断的融合各种新鲜使信息传达不再乏味与单调。从人眼对于视觉的敏感度以及大脑对于信息的综合分析上来看,最佳的表达信息的方式就是通过色彩鲜明的图像元素进行表达。

1.2意义深刻的文字组成

图像的作用意在让人们便于接受,增加标志设计中的活力,而文字的作用就是在于更加具体的表明标志设计的主要作用以及传达的相关内容,可以说,在标志设计中,文字元素组织成是作为核心的部分,缺少了文字的标志是不完整的。人们极易接受标志所传达的主要内容,但是想要更为精确的确定标志的主要代表,就要进行对于文字符号的相关分析。

1.3简洁明了的符号语言

广义上的符号语言包括在标志设计中所有除了文字部分的设计元素,即包括图像色彩、简单明了的设计符号等,凝聚着设计者的智慧和创意,具有强烈的感召力以及凝聚力,狭义上讲,标志设计中的符号语言是以一种简单的符号方式传达标志设计的主旋律。

近些年来出现许多在设计方面较为优秀的符号标志,下面我们以博罗县羽毛球协会(见图1-1)为例简要分析一下。在色彩运用上,整个标志采用了绿色与白色相结合,给人以清爽、健康、有活力的感觉,体现出协会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精神;在文字设计上,在圆形的标志一周,用汉语表示出该组织的名称,并在其后接着协会口号的表述,可以让不同人群既能明确的懂得该标志的主要代表单位,又能感受到协会的精神;在图像设计上,整体设计选择圆形的整体轮廓中,一只飞转中的羽毛球印画在绿色的背景中,既让人们清晰明了的看出是关于羽毛球的相关组织,也能让人们十分乐于去接受并且印象较为深刻;同时,在该标志中,在羽毛球的底部用“博罗”两字的拼音首字母“B”和“L”结合羽毛球的造型进行设计,用简单的方式点明地理位置。整个标志让人们在感受运动的灵动的同时不不禁想要融入比赛之中,这就是标志设计中所采用符号语言的重要作用。图1-1博罗县羽毛球协会标志

2.以具有典型性的标志设计为例分析符号语言的元素特点

2.1直接表达主体的设计意义

符号语言作为标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要融入到其他元素中共同使用。在标志设计中所使用的符号语言,通常要能直接表达主体的设计意义,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如近些年来最为成功的标志设计当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见图2-1),这个标志让人们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其中所使用的主要符号标记应该属于最为核心的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上面刻着一个运动员在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图案,又像现代文字“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标志下部分是用毛笔书写的“Beijing 2008”和奥运五环的标志,将奥林匹克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起来,同时也表明了奥运会的时间和地点。既让人们看到其在中间所进行的运动,传达出会徽主要为运动性质,同时像是一个伸展双臂去迎接的人物形象,表达出在2008年的奥运会中,中国主办方对于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民的真诚的欢迎,无论是从哪种角度解读,奥运会中的符号语言都能直接的传达出主题的设计意义[1]。

2.2符号系统相互贯穿、相互融合

标志设计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必须在各个元素中存在着相互贯穿、相辅相成的效果,因而各个元素不能孤立存在。在符号系统中,各个符号所传达的意义都会有一定的功能,相互贯穿、相互融合是最为重要的设计要求。如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设计标志(见图2-2)中,其核心元素为一只蛇缠绕在一根针上,蓝色的背景下在最下方表示这WHO的标志,同时,在最下层的设计中的经纬线表示着中国卫生事业带给世界的影响,同时橄榄枝代表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各个元素之间组成了对于世界卫生组织的主要解释,相辅相成有相互贯穿。

2.3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标志设计所代表的一般是一个专业的组织,所面对的也是广大的群众,因而其设计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十分重要,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所运用的设计程序的专业性以及设计中所使用的符号语言的元素都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标记设计中的专业性在设计中较为必要,因此在许多的设计标识中都能看出来。专业性的体现不仅要能直接具体的表达对于特定对象的描述,还要保证所用到的符号、语言等较为符合所使用的语境与场景。

2.4承载视觉群体的约定俗成的暗示效果

由于标志设计所面对的对象是全部的社会群体,因此要保证所进行的设计能够被全体群众所接受,能够起到通俗易懂的效果,又不失专业性以及文化性,符合这种情况的设计标准就是要保证所使用的设计符号语言能够承载视觉群体的约定俗成的暗示效果。继续以世界卫生组织的设计标识(见图2-2)为例,图中所使用了以蛇缠针的形象,而蛇的形象来源于古希腊的传说中医神阿斯扣雷波的故事,因此承载着视觉群体的暗示效果,能够保证让人们看到这个标识想到了治病救人的典故。

3.标志设计中的符号语言所能表达的含义

3.1设计对象间的因果关联

能将设计对象表达在同一个白纸设计中,说明设计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中最首要的联系就是设计对象间的因果联系。互动双方通过符号语言进行交流或是交换意义,因此交换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这样在能保证在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能够相互的理解,符号语言在进行承载这样的效果时必须要通过因果联系将设计对象连接起来[2]。

3.2设计对象间的时空关联

符号语言在标志设计中承载着重要的信息传达的作用,要保证社会信息的传播或是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在传达因果关联的同时,要保证同时能够传递出设计对象间的时空关联。符号语言所传达的设计对象间的时空关联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们所接触做多的各个电视台的设计,如在黑龙江卫视的频道标识(见图3-1)中,一个一笔写成的龙字代表着黑龙江的省份,CCTV则是对于中央电视台的简要缩写(见图3-2),这样的例子在标记设计中最为常见。

3.3将含蓄的表意转换为意指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是物质载体,是对于信息的一种意义传达,而意义是信息的精神内容。在进行信息的传达中,符号语言承载许多有关于难以正常表述的较为含蓄的语言的转换,如LG品牌的电子产品标志(见图3-3),LG本来作为单纯的字母难以传达出明确的信息,而LG品牌的设计者将其标志设计为两个字母的组合,一个圆形的标识中衬托出一个抽象的人脸的标识,让接触的人群可以直接看出能带给使用者的便利。

3.4具有生活经验的概念固定化

语言是静态的,而现实是动态的,在将信息进行详细的传达过程中,总会出现将人们都较为熟知的概念赋予固定的概念,并使其进行人们所特有的用处来表达意思、交流感情以及思想。在标志设计越来越普遍的今天,将标志设计融入到商业、运动、文化以及产品标识中已经成为当下的主要趋势,在这种环境下,符号语言会越来越多的将我们所熟知的具有生活经验的概念进行固定化,作为大众较为接受的主要文化形式。

4.结语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单位等选择通过标志设计进行对于本体的表述,而符号语言具有简洁明了、深入传达的作用,成为人类社会中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本文通过对于典型的标志设计进行阐述,从而使符号语言能够更多的被读者所认识。

标语设计篇(2)

二、 活动目的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深化校园文化生活内涵,形成丰富多彩的迎新标语文化和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挥洒创意的舞台。

三、 活动时间

XX年5月28日—6月8日

四、 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五、 活动内容

参赛学生以“迎接新生入学”为主题设计迎新标语。

六、 大赛流程:

(一) 前期:1、将策划书发至宣传部邮箱,并通知各学院宣传部将比赛通知下载并下发到各班公邮,且进行短信通知;2、由本部门工作人员画两张宣传比赛的海报置于一饭、三饭门口。

(二) 中期:由各学院宣传部收集本学院学生的作品,再统一发送到校团委宣传部的部门邮箱。

(三) 后期:收集完参赛作品后,请团委老师进行评比,评选完毕后,颁发奖励。

七、 作品要求:

1、 突出表达主题内容,紧扣迎接新生入学这个主题;

2、 体现创新的理念,有独特的创意及构思;

3、 作品字数应在20字以内;

4、 作品必须为原创,不能侵犯他人着作权,其知识产权和使用权归校团委所有,优秀作品用于下学期迎新。

八、 作品上交时间及方式

参赛者请于6月8日22:30前将作品及报名表以Word文档形式(报名表与作品放在同一个文档,文档命名形式为“学院 班级 姓名)发送到本院宣传部邮箱,再由各学院宣传部将收集到的本院学生的作品统一于6月9日12:00前发送到校团委部门邮箱gdouxtwxcb@kt250.com。

九、 评分标准

(一)主题(满分50分)

1、主题突出,寓意与比赛主题联系较密切,能引起共鸣;(40—50分)

2、能较清晰展现主题,但并不全面。(25—39分)

3、能大致表现主题,但在主题突出表现上有一定缺陷。(1—24分)

(二) 语言(满分25分)

1、语言规范、生动,简洁明了。(20—25分)

2、语言较为规范,但不够通顺。(10—19分)

3、语言不规范,为雷人标语。(0分)

(三)创新(满分50分)

1、有独特的创意及构思,让人耳目一新;(20—25分)

2、有创新的意识,但由于表现的手法等问题无法充分表达;(10—19分)

3、创新意识较弱,无法表达自己的创新理念。(1—9分)

十、奖项设置

创新奖 五名 校级证书

优秀奖 五名 校级证书

联系人: 朱木莲 18318092755(67)

标语设计篇(3)

口语交际是人类最基本的语言活动,也是社会最直接的交际手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的基本能力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较强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融洽人际关系,有助于商业交易,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语文教育要实现其服务社会的功能,就必须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重新对口语交际课进行设计,现代的课堂设计,“其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并事先明确地告诉学习者,使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能做到心中有数”。[1]因此教师应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其要求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定义与要求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或多方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特定的交际目的借助标准的有声语言和相应的态势语言进行听、说互动,双向或多向交流的一种实践活动”。[2]口语交际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规范口语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口语交际素养的教学。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已成为当代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

语文课程标准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3]对比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较为笼统的说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显得更为鲜明、具体,进一步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二)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其原因

通过对几所中学的调查,了解到学生口语交际水平普遍偏低。许多学生在同别人交流时不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文明的礼仪,往往会使交际失败,满足不了自己的需要。许多班级没有进行正常的口语交际教学,毕业班则几乎没有安排口语交际教学的时间,更遑论开展课外的口语交际活动。就算开设了口语交际课,师生也是走马观花,局限于课前花三分钟演讲。演讲结束教师亦没有给予充分的点评和指导,演讲往往流于形式。而每册教材中分列于写作单元之后的口语课,教师也只是照本宣科地泛泛指导或补充些相关的材料,缺乏必要的系统指导和实践操作训练。根本没有真正的口语训练体系。凡此种种,都极大地妨碍了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而且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考虑教学的需要,教师总是喜欢让那些喜欢发言的同学说话,而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则不愿参与,这样就造成了班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水平两极分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课堂只偏重读写,轻视听说

在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初中语文课堂只重视“读”与“写”,也就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而口语教学课程几乎没有开设,即使开设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凡是中考不考的内容都得不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学生也无暇顾及了。由于中考中没有直接考听说的题目,教师和学生轻视口语学习,没有把心思和精力花在这上面,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2.初中语文教学将听说训练等同于口语交际教学

新课标里强调的是“听”与“说”的互动,而在普通初中课堂里,教师只是安排几分钟的演讲,学生轮流上台演讲,每天一人,自选题目,限时三分钟。由于班级学生数多,一个学生每学期只有1~2次上台演讲的机会,许多学生因缺少锻炼而胆怯,目光不敢与听众交流,所谓的演讲实际上成了背讲稿或念讲稿,这样就将“听”和“说”隔离开了。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口语交际”区别于“听说训练”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它的“交际性”、“实践性”。[4]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是因为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如果只是注重学生听与说的能力,而忽视交际能力,也许就满足不了各自的需要,就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口语交际的教学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口语交际的理论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对口语交际的掌握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实践。实践是任何能力形成的基础,言语也不例外。

3.初中语文教师缺乏口语交际教学的技能

造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与教师自身能力有关。一方面,许多教师由于理论的欠缺和实践经验的匮乏,自身口才素养不高,必然对学生口语交际的指导感到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即使口才素养较高、有能力指导学生,但迫于中考应试的压力,也不敢放心大胆、理直气壮地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花较多的时间。否则,若因此而影响了学生的中考成绩,社会、学校、家长、学生都会有意见。在此背景下,教师不仅能力有限,而且毫无热情,却要指望他们上好口语交际课,切实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自然是不现实的。

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所使用的最为重要的、外显的中介手段――口语,一定是双方都能够了解的,这样才能很好地表达意愿、获取信息、了解需求、达到沟通,因此学校教育应当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重新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进行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一)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导向

1.目标设计应引导交际活动的价值取向

人们生活在社会,必然会产生交际的需要。人的价值观往往在开始时不能被自身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辨析和分析,才能逐渐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行动。“教师的主要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去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依据本人的价值选择来行事”。[5]所以交际教学的目标设计一定要引导交际活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2.目标设计应有多样化的方法指导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要用到以下一些基本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法、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等。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达到会读、会写、熟记、会分析、会判断、会表达和讲述等知识与技能层面的目标,而且要求学生对语文学习进行感受、体验、策划、合作、讨论、沟通、交流与创新等,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要有多样的指导方法。

3.目标设计应引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口语交际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中包括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倾听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等,以满足社会的要求,所以在口语交际目标设计过程中不仅应指出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水平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而且所定标准要适度,必须符合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二)教学实践水平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设计

1.师生的口语交际意识需要目标的激发

目标的设计必须使教师学生产生交际的动力,而在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述尤为重要。情感态度可以有各种外显的表现,概括起来,情感态度的表现可有以下几个方面:持续的信心,学生相信自己能做好,而且在受到某些挫折后,仍然相信自己能做好,他们的行动可以验证他们持续的信心。浓厚的兴趣,学生非常关注一件事,一个学习活动,一种言语表达情景,愿意投入到活动中去,并总是十分主动地做出参与的行动,这就是浓厚兴趣的表现。积极的态度,学生喜欢自己的教材,喜欢自己的老师,喜欢自己的小组,愿意参加小组活动,这些都是积极态度的表现。明确的动机有一种内在的动力,有一种急于尝试的渴望,有一种主动行动的冲动,基于这些内心活动的听、做、演、说、写、交谈努力等都是明确动机的表现。丰富的情感,我们强调真实自然的语言运用,强调动情地用语言交际。在参与学习过程中,能够本色地显示自己的感情,能够适应具体情景表现出应有的感情,伴随着内心情感的起伏,学生能够显示特定的表情,姿态,手势和人际互动,这些都是丰富情感的表现。有效的配合,情感态度是在人际间存在的状态。所以,情感态度目标应当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行动配合,有效的配合是基于良好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的。

2.课堂口语交际的要求需要目标的导引

针对每堂课的不同目标,课堂也应该制定不同的要求。如目标是“情感领域”[6],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并让学生切身地感觉到选择的正确性。若是“动作技能领域”,[7]课堂就必须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说、演、做等。

3.口语交际教学的环境需要目标的优化

课堂语言交流环境必须是真实、平等、和谐的。学生语言发展的主要渠道在课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师道尊严”、“一言堂”等传统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影响,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还给学生带来严重的语言心理障碍,压抑了他们的语言表现,限制了他们的语言和思维发展。他们在课堂的表现常常是沉默寡言,尤其是那些被“遗忘”的学生更是缄默无语。因此,在教学中,营造真实、平等、和谐的语言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学习的情趣,使之有积极的语言表现,理应成为优化学生语言发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举措。目标的设计必须要注意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三、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设计策略

(一)注意交际话题的选择――目标设计要选择贴近学生的话题

“选择一个好的话题,可以撞击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诱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为成功的口语交际训练奠定基础”。[8]

“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话题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介绍类、陈述类、交往类、表演类、讨论类”。[9]目标设计确立话题时应考虑到话题的价值、现实意义、难易程度等因素,应考虑到话题是否能激起学生的思想火花,能否产生热烈的交际气氛,甚至预测学生可能会在交流中闪现的连语妙珠。

(二)强调交际情境的创设――目标设计要突出教学手段

《新课标》提到“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话题情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话题情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时,必须创设乐学的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而情境的创设就离不开教学手段的运用,因此目标设计应突出教学手段的应用,创设不同的情境。

1.目标设计要突出多媒体展示,创设直观的情境

现在初中课堂基本普及了电教媒体,可针对初中生的好奇心,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将画面直观地展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交际意识。因此目标设计需要强调多媒体的运用,直观展现情境。

如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的题目是“假如我是导游”,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某地方的风景,并配上合适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交际的兴趣。

标语设计篇(4)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则

(一)基于语文课程大纲

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是在总结多年经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心血,是关于中职语文教学的最高纲领,是开展教学的基本依据。如果现阶段口语交际还不能作为一门课程在中职学校独立开设,需要纳入语文课程进行教学的话,其教学目标就必须遵守课程大纲的相关规定。有标准肯定比没有标准好,在更好的标准没有出台之前,执行现行的法定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教学无序的现象。

(二)适应学生需求和特点

中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中职毕业生大多数在基础性生产或服务岗位工作。中职学校的口语交际教学必须服务、服从于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和普通教育的区别;必须适应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特点,体现与高职教育、本专科教育的区别;必须适应中职学生善于在实践中学习的特点,体现和传统应试教育的区别。

此外,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也是在制定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时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例如:自卑感和反抗意识强烈,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厌学情绪严重等。

(三)具有现实可行性

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语文众多教学目标中的一个(尽管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必须考虑口语交际与语文课程其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均衡问题,综合考虑课时分配、教学和实训资源、实现难度等因素,合理确定教学目标,不能顾此失彼。其次,宏远而宽泛的目标可以激荡人心但无助于改变现状,确定一个相对保守但能实现的目标,虽被理想主义者所不齿,但却是现实条件下的明智选择。也就是说,制定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应当量力而行。

(四)体现区域、专业差别

不同区域、学校、专业的中职学生,其口语交际能力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是不同的,设定教学目标时,应体现这种差别。

二、教学目标的四个等级

根据以上分析,按照完成难度及教学开展的时序,笔者尝试将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分为四个等级。一级目标是:建立言谈自信,交谈或公开发言时能做到大胆、从容、镇定,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二级目标是: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三级目标是:说话时有礼貌、语言文明,表达清楚、准确、连贯、得体,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用语简洁,能根据语境,借助语气、表情、手势恰当地表情达意,交际态度真诚、仪态大方。四级目标是:学会复述、介绍讨论、答询、接待、洽谈、协商、即席发言、应聘等专项语言交际技能。根据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特点、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和学习掌握的难度等因素,去掉了课程大纲或规划教材中的演讲、采访、辩论等专项练习;由于受课时有限等因素影响,去掉了交谈、讲解等专项练习。

三、教学目标有效实现的表征

为了挽救日渐边缘化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师应重点关注其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关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可测和量化,它首先要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为了更直观、具体的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有必要列举达到教学目标时的一些特征,便于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例如,当教师观察到学生当众发言时能做到目视听众,表神自然,声音洪亮,身体没有发抖或倾斜,大体可以判断该生已基本建立起言谈的自信,当众交谈时能做到大胆、从容、镇定(详见后面的表格)。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设计的对应

教学目标和为达到目标而设计的活动应尽可能的对应(当然这种对应不能机械化理解。实际上没有专门练习“听”的训练活动,也没有专门练习“说”的训练活动,只不过在不同的训练活动中,对目标要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例如,“复述”是一个倾听、记忆、表达的系列过程,名为复述专项练习,其实训练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等等)。之所以强调对应,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任何教学目标,如果没有具体的活动加以落实和强化,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容易造成教学目标的虚化、泛化,不能一个个落地。以复述为例,如果不安排与复述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教学活动,虽说可能在其它教学环节有意无意、或多或少的锻炼了学生的复述能力。但锻炼了多少,效果如何,却是一笔糊涂账,事后无从考查。

五、与目标相对应的课时安排

为了照顾基础、职业、拓展三大课程模块逻辑的连贯性和内容的一致性,一些主流的教材(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国家规划教材为例)将“接待”、“洽谈”、“答询”、“协商”、“解释与致歉”安排在职业模块,将“讨论”安排在拓展模块,而“应聘”这个专题则同时出现在基础和职业两个模块。这样安排的前提假设是:中职学校会按编者的意愿开足课时,上完教材的所有内容。然而事实是,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只开设一年的语文课,只采用基础模块的2本教材。可是,不是职业模块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更切合中职学生的需求吗?难道学会参与讨论不是一项很重要的交际修炼吗?编者理想化的教学安排造成了口语交际重要教学目标的落空。

笔者设想安排32课时来完成口语交际的四级教学目标(课余训练和为开展活动而进行的准备不计入课时数)。如果在语文课程仅开设160课时(即1学年)的中职学校,口语交际教学所占课时比为20%;如果在语文课程开设192课时(即1.5学年)的中职学校,口语交际教学所占课时比为16.7%。笔者认为这样的课时比例是适当的,既与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相称,又不会因为课时太多造成教学内容难于组织。

笔者建议:无论语文课安排160还是192学时,都应完成所有的口语交际教学项目。对于口语交际,不应人为的划分基础、职业、拓展等教学模块。

六、教学安排的专项化

强调口语交际训练的专门化、专项化,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提高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如此之迫切,而任务却是那么的艰巨,因此急需建立一个相对完整和固定的训练体系,以打破零敲碎打的局面。因为没有专门化就不可能细化,就不可能让目标真正落地;因为无心插柳的效果肯定比不上有的放矢,点到为止的效果肯定比不上讲透练熟。如果没有做到训练的专门化、专项化,口语交际训练必然依附于传统的课文讲读,其弊端有:

第一,容易使口语交际能力训练迷失于字词辨识、作者介绍、背景分析、段意概括、中心提炼、文章赏析等诸多以课文讲读为中心的传统套路中,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充其量只算讲读完课文之后的点缀。学生到底练了什么、提高了多少,只能靠估摸、臆测和自我想象。

第二,口语交际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自觉与良心,教学随意性大。心情好、时间多、准备充分或突然意识到了,练一练;反之,则一切从简或弃之一边。

七、教学目标的具体设计

根据以上原则和设计思路,笔者对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设计如下表:

确定教学目标是改革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漫漫征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明确目标,才有可能促使教学规范、有序和有效。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高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天冿大学,2009.

[3]缪冬蕊.中职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标语设计篇(5)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与思维是相互推动着的。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例如,教《我的信念》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为了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以及她在科学上的求实精神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

二、激疑式导入语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例如《最后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师:“今天我们学的是《最后一课》(板书课题、作者),请大家齐读两遍课题,揣摩揣摩,这个题目告诉了你什么?”生1:这个题目点明了所学内容。师:能从语法分析着眼,说得再具体明确一些吗?生2:“课”是中心词,“最后”是修饰词。生3:我有疑问:为什么是最后一课?我虽进行预习,但不学本国语,一下子学外国语可以吗?生4:如果我是当时的学生,第二天就不来上课了。生5:我们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与侵略作斗争,集体罢课。……一时间课堂群愤激动,气氛相当热烈。师:同学们问得非常好,你们的爱国精神也是当时作者的爱国之心,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朗读一下课文,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这样,学生带着激情去朗读课文,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更在他们幼小心灵中植入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三、目标式导入语

教学新课时,为了引导学生的探求,教师往往在导入语中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提出明确的探索目标。学生面对这些目标,方向明确,有利于抓住学习的重点,以便顺利的进行听课和思考。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说:“说起冬天,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润期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四、解题式导入语

课题是文章中心的提炼,是统摄全文的要素。因此,“解题入手,开门见山”是语文授课导入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教师应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进行剖析,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文章内涵,为顺利学习全文作好铺垫。例如:教读七年级下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到黑板上为老师应如何板书这个课题设计一番,并谈谈自己的设计理念,老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简要的点评后,引用鲁迅对“悲剧”论述的名句——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类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通过运用这种导入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悲剧的认识,教师进一步设疑既然是“悲剧”,又为何要称之为“伟大”,“悲剧”体现在哪,“伟大”又表现在哪?

五、背景介绍式导入语

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难以理解。这样的内容通过背景介绍导入比较好。

比如在讲授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时,我是这样讲的: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20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从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评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样介绍写作背景,可以使学生对课文以外的事件有个大致的了解,对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好处。但是,所有关于背景的介绍,都必须紧密结合课文,切忌喧宾夺主。

标语设计篇(6)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来源。第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依据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如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长春版等),设计出的教学目标虽大体相似,但依然会有不同之处。第三,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不仅需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科书,同时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不同,其学习经历、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都存在着差异。有些教师试图设计出全班学生都适用的唯一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就是要面向全班学生、顾虑个体差异开展的,那么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必然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年龄规律等实际情况为基础。

二、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差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采用分层设计教学目标的办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学困生感到“我能行”;帮助中等生认为自己、有更大进步;使优秀生产出乐于挑战的欲望等。即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策略为目标层次化。

例如,在《忆铁人》一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描写王进喜深深自责的感人画面)内容教学时,可分层设计如下多样化的教学目标:第一层针对次学困生——知道王进喜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铁人王进喜的;第二层针对次中等生——揣摩词句对反映人物品质的作用;第三层针对次优秀生——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尝试仿写身边中“王进喜”。这样设计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既尊重了学生的差异,也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三、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目标设计的注意事项

标语设计篇(7)

    众所周知,口语交际与书面交际有着根本的区别。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的,有明确具体的说话对象,这就要求交际双方能够很快地适应整个交际语境。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社会经验尚且不丰富,面对不同的交际场合会有一定的交流障碍。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帮助学生做好这些内容的准备,以促进我们的学生能够很快地适应所处环境,并作出应有的反映。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及智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口语交际在进行的过程中还会融合其他的因素,例如手势、表情,对于说话者的反应速度以及反应能力也都是有所要求的。可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是有帮助的。我们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以便为更好地进行教学作出贡献。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借鉴其他有经验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国家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作出重要的推进,这也是现代教育的积极一面,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带来众多的参考资料和成功经验。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都处于身心发展刚刚起步的阶段,但也是他们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重视和帮助,以促进我们的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丰富的学习能力,这也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面对这种特殊的教育阶段,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采取一定的策略。针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我们要区别不同年级学生的学情、要设计合理可以落实的教学目标、要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真正训练。口语交际教学更多的注重实践,因此,在日常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进行口语交际的环境和场合。其实,这种实践也是相当容易实现的,因为,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都是一个实践的舞台,我们都可以借助这个舞台进行实践操作,这也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面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也要做出严格的区分,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发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了解,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得到提高。

    第三,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学生多多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以帮助我们的教学活动取得成效。

    学生的学习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指出正确的方向。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缜密的思考,同时,在课堂之外也要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及时的改正。小学生没有太大的思想压力,只要我们的教师多一点耐心和爱心,学生们都会很乐意与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了解了学生的那些想法之后,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上作出一定的改革,为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作出贡献,这也是我们师生都比较期待的事情。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应该着力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与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我们就可以创设出和谐的教学环境,为促进教学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标语设计篇(8)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55

Abstract New highlights cartoon graphics language as modern logo design, with popular, intuitive, easy to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features. They are either lovely or calm restrained, it reflects the vitality, affinity, and the era of identifiability characterization of logo design brand "personality" Creation and promotion played a very good effect. How to understand the cartoon graphics, the logo design and how to use sign language and Cohesion cartoon graphics wisdom, it has been a flurry of academic problem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ouch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in this area, initiate, to gain attention and exploration research colleagues in this regard.

Key words cartoon graphics characterization; logo design; application

标志是企业视觉传要素的核心,标志设计在经历了工业化到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阶段之后,原有的盲目的追求图形的几何装饰以及过分的符号化的设计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对标志的设计要求以及审美要求。标志中闪亮的灯光,过分的色彩、单调的线条、呆板的图形,人们被困于杂乱无章的符号状态中,视觉早已疲惫不堪。”①现在社会越来越提倡的设计理念是朴素设计、怡人设计、绿色设计以及以人为本、创建友好型环境,设计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想法的视觉表现,连接了技术与人文文化,设计不仅是功能和技能的要求,更是物化情感的媒介,而卡通图形语言在标志设计的运用,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卡通图形语言带给我们的强大的亲和力,它的通俗直观的特质让我们能够更加通俗地了解设计师的想法,所以说卡通图形语言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

1 卡通概念及其图形语言表征

卡通,由英文:Cartoon音译而来,它是二十世纪的产物。“狭义上的卡通是指美国和欧洲等地的漫画和动画,广义的卡通是指具有各个国家,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的卡通漫画、动画。”②可以看出,卡通源于国外,发展到现在风靡于全球,并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经济运作的频繁,卡通漫画、动画的图形语言逐渐被现代设计师挖掘运用到标志设计中,它以其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的崭新视觉直观语言形象,给人们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如今,它已成为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艺术,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曾经说过:“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生命的态度。”③卡通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正逐渐注入到各国文化血液的精华中。“卡通图形”就是在“卡通”文化这种用绘画语言讲述故事的影视艺术形式中的艺术形象造型,即指卡通片(或动画片)中所塑造的形象,或叫动画形象(人物、角色)。卡通图形以其简洁夸张变形的造型手法;鲜明艳丽的色彩;风趣幽默的表情,赋予人的情态的艺术特征,为标志设计开辟了新的创造空间。为人们塑造出鲜活的 、有个性的 、受欢迎的卡通形象 ,对标志设计的语言国际化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卡通图形语言引入标志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

卡通图形语言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强化了标志设计语言的国际化和普遍化,由于它不受地域、职业、年龄、文化层次的限制,导致它能够跨越行业领域的界线,成为不同品牌形象代言人。卡通图形语作为东方文化甚至是世界文化的一项宝贵财富,在很多方面都是其他的艺术形式难以表达的,比如说设计的题材、内容和形式上面,这一切无不为现代标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

2.1 通俗直观、幽默风趣

卡通图形视觉语言的通俗直观直接地表现在卡通图形简洁利落,张弛有度,新颖独特,利用卡通图形所传达的信息首先可以让观众们直接了解先要表达的内容,并且进一步的内容更加容易让观众们在品赏的把玩中所接受。为了在设计时强调图形语言简洁明了,设计内容直观简单,想要传达的内容更容易被观众接受,让观众一看便知道是何意思,因此,在标记的设计当中常常通过典型形象的设计,塑造出能最大化传达企业或商品精神、表达中心含义,突出自己独特个性的形象特点,对卡通图形进行设计时合理的运用概括、夸张、想象等手法,从而突出主题,可以达到高区分度的识别、广泛宣传记忆的效果。

【案例】米其林轮胎标志(米其林宝宝),设计构思通俗直观,卡通造型源于轮胎组合的特别人物形象,必比登(Bibendum)蓝白搭配,独特而赋予寓意,卡通造型元素与轮胎造型的巧妙结合,巧妙的象征了米其林轮胎公司的鲜明个性。在这一个世纪以来,必比登用他那夸张迷人的微笑,风趣可爱的形象,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他好像要把幸福和欢乐带到了世界的每一个有轮胎跑过的角落,给你最及时的帮助和最暖心的安慰,众所周知,这一造型成功魅力十足的必比登形象也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也让米其林扬名天下。在2006年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的消费市场,必比登的中国名称正式改为“米其林轮胎先生”。

2.2 亲切感人、活泼生动

卡通图形标志,具有活泼生动、亲切感人的特征,带有幼稚的可爱形象和率真稚拙的品质,让人看上去感受到一份不可抗拒的亲和力。卡通图形标志所具有的特点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相似但是又不尽相同,让人们产生了既亲切又陌生的情感,能够将人们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另外再加上卡通形象的各种不一样的表现,他活蹦乱跳的动画行为背后一个个或感人或励志的温暖故事,能够给人们所具有的传统的思维受到强烈的冲击,给人们以视觉享受。正是卡通人物不再呆板克制,他的一举一止,一言一行都是自我(企业或商品)的形象塑造,使得这一特殊的标志仿佛有了生命的活力和无尽的未来。

【案例】海尔作为白色家电的领袖品牌,海尔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兄弟,作为标志的卡通原型,在设计中合理运用色彩与图形语言,用海尔兄弟的卡通形象作为企业的吉祥物,海尔俩兄弟亲切无间的形象,让人们认识到了作为海尔集团人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良好精神面貌,海尔兄弟在海上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的故事,激励着人们相信海尔公司的正义性和顽强性,通过海尔兄弟动画片中俩人不畏风暴,在大海上劈风斩浪渡济沧海更是寓意着海尔集团无限美好的企业前景。此标志家喻户晓,其卡通形象深入人心,已成为海尔集团的形象代言人,也是中国打入世界市场的一张成功名片。

2.3 视效明显、交互性强

卡通图形标记设计,从外在形象和内在思想上的视觉张力很强。它摆脱了绘画常规的那些极度夸张与变形,但又要保持标志图形语言的准确性,让观众能够直观了解和接受设计内容。外在形象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通过有意的将所刻画的卡通形象放大或者缩小,造型的有一扭曲或变形,让其原有的正常的比例发生改变,实现特有的视觉冲击力,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产生深刻的印象,因为在视觉上首先要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产生互动效果。卡通图形引入到标志设计,具有强烈的现代感。设计师通过将设计中添加时尚的卡通造型形象,并填充绚丽的色彩,让设计师所设计的标志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冲击力。卡通图形标志设计充分利用了当代年轻人所特有的敏锐好奇心的特质,通过设计一些新鲜、奇特的造型来吸引年轻人的眼球,这就就能使得卡通图形标志设计成为以年轻人为主要的信息传播中心。因此,卡通图形标志的主要追捧对象为年轻人群,利用卡通图形所特有的互动性来增进年轻群体之间的交流,吸引更加广泛的消费人群。

【案例】绿色的“小机器人”的卡通标志是安卓系统的标志,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推广流行,它在现在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大。其卡通造型简洁明快,没有采用复杂的图形,只是运用了简单的直线和曲线线条,填充鲜绿色,却达到了视效明显的效果,安卓系统是当前使用率最高的操作系统,绿色的安卓小机器人将系统的名字形象化、具体化,让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记忆力增强,另一方面,绿色铠甲示人的保卫者和正义者的形象也诠释了安卓系统软件誓死为客户手机杀毒护航,为手机的清洁安全保驾护航,主体的绿色也表达了先进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3 卡通图形语言引入标志设计注意问题

卡通图形语言引入现代标志设计,无疑为标志的视觉传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设计与构思上,设计者仍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在设计构思时,要求所选用的卡通造型与企业文化、精神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卡通主题造型既能有主体的概括表达,又能有深刻的耐人寻味的企业的文化内涵体现。在设计中要充分体现构思的巧妙性,要把所选用的卡通图形以较为简洁生动、纯凝练的形式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体现匠心独运、耐人寻味的视觉效果。简洁、概括不等于简单,形简而内涵丰富是简单的升华。其次,卡通图形标志在形式外观上,应做到新颖别致、独具一格,应具备标志自身的造型特色,避免与其他标志产生雷同,雷同的标志还会引起法律纠纷,更不能模仿他人的设计。最后,卡通图形的形象要力求生动、易于识别,生动的图形构成视觉语言,源于生活的积累与提炼,应具有较强的个性,避免自然形态的简单再现。并合理使用某些抽象元素如:夸张、节奏、重复、象征等,最终可以达到易于识别,便于记忆的良好效果。

4 结束语

卡通图形语言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扩展了标志的设计语言,让标志的生命力具有无穷的表现力和想象空间,其所体现出的生命力、亲和力、可辨识性及其时代文化表征,对标志设计品牌的塑造与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卡通图形语言是视觉艺术中一种特别的形式语言,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它的价值,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懈的探索研究,让其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

注释

标语设计篇(9)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认为,设计有效教学目标,能够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培养学生整体学习感知和综合运用能力。有效教学目标设计就是在尊重学生学习差异基础上,因材设计,让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学得全,学得好。这样的教学理念也是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一、紧扣要点设计,体现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是根据体现课程教学任务要求,帮助学生梳理和掌握更多的知识要点。通过对知识要点的概括来反映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和学体要求。紧扣课程教学要点就是为了更好体现教学重点。

根据课程教学知识要点要求,设计教学目标,一方面,能够较为客观全面地体现课堂教学主要环节,便于实际操作;另一方面,能够确立有效的教学方向和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紧扣知识要点应该在体现知识结构和知识重难点的前提下,注重基础知识和整体教学结构的安排,减少学生认知理解的难度,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便于学习运用。

这样紧扣知识要点设计,能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条理性和科学性。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8B Unit 6 A charity walk的“Reading We need your support Oxfam Trailwalker”的教学中,可就“What’s the character about Oxfam Trailwalker?”、“Why do the people like Oxfam Trailwalker?”、“How to support Oxfam Trailwalker?”等方面的内容来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从什么是Oxfam Trailwalker、为什么喜欢以及怎样支持等方面来加深认知,体现课程教学重点。

二、注重技能发展,提高语用能力

知识的掌握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很多教师认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技能应该是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能目标的引导,能够更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围绕语言表达交流、综合运用等方面来设计技能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自觉能动运用技能。特别在词汇句型运用、语法功能使用、语句表达等方面应该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和多样化的技能使用层次,让学生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需要。这样的技能目标运用,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笔者在解《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3 Finding your way“Welcome to the unit”时,可要求学生在注意“will”、“shall”、“be going to do something”使用特点基础上,设计将来时态的表示形式以及使用的异同教学目标,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时态运用能力水平。

三、关注情感升华,增强内化生成

新课程英语教学目标认为,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是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情感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内化生成运用能力。

标语设计篇(10)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B-0050-02

当前,许多初中英语教师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认识比较模糊和笼统,在教学实践层面上存在割裂三维教学目标的现象,直接影响英语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也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教学目标的理论知识,准确理解三维教学目标的内涵要求,把握三维教学目标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设计出合理、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教师要树立课堂教学目标意识

许多教师由于长期受到“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备课时很重视对教学内容的钻研,而在教学活动中对“怎样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甚少考虑。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教师长期停留在知识教学内容层面上,课堂教学以背记词汇、词组和语言点为主,忽视英语课程以“能用英语做某事”的目标要求,是导致当前英语课堂教学费时、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直接导致学生的语用能力差,严重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作为一种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对教学活动有导向、激励、选择和评价功能,具体表现在对教学过程的引领、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指导教学设计和实施、方便评估教学效果达成等几个方面,它支配、调节和控制整个教学活动,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某个教学目标而展开。因此,每一位英语教师都要意识到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白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清楚教学目标设计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有效达成。可以说,英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必须从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教学目标”抓起,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推进“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抓起。

二、教师要整体把握“三维目标”的内涵

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旨在克服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但许多教师对“三维目标”的认识存在“模糊性”和“笼统性”,认为“三维目标”比较虚化和难以操作,在实际操作中更是存在割裂“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的现象。其实“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过程与方法”去求得“知识与技能”,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去空讲“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也就是说,“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同时,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即“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内容与对象,需要通过教学过程,运用一定的方法去实现,并在教学中渗透思维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因此,教师只有准确把握“三维目标”的内涵,课堂教学才不至于陷入“只见文本、不见学生或者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见知识不见育人”的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观中,也才能从根本上扫除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障碍,才有利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例如,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 5 Unit 1 Shanghai is bigger than Hongkong 一课,有英语教师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运用词汇hometown、than…和比较级的构成和用法。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准确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看似层次清楚、条理清晰,也包含了“三维目标”。但事实上,教师把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单纯地设计为三个相互独立的教学目标,人为地割裂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忽视了“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在这节课中,词汇和语法结构是教学内容和对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方法去让学生掌握,并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渗透思维和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爱好和兴趣。特别是对教学内容和对象,运用什么方法和手段不能含糊带过,更不能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单独表述为教学目标,使其在教学中难以落实。笔者建议将以上教学目标设计改动如下:

1.运用实物和简笔画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形容词比较级的结构(形容词+er)并能够在合作交流的结对活动中初步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听说交际。

2.用中国城市和河流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比较级句型结构A+be+形容词比较级+than+B比较和谈论中国城市和河流。

3.在对两两城市和河流的谈论、比较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操。

这样的教学目标表述能把三维目标很好地有机统一起来,并使每一个目标都具体可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三、教师要学会按课型设计教学目标

课型,即课的类型,是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划分的课的种类。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任务中,教师需要用不同的课型来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因为每类课型都具有独特的教学目标、基本规律和过程结构特征。在某类课型的课堂教学中,只有符合该课型的目标、基本特征和教学基本规律,教学才能收到预期效果。英语教学内容种类繁多,任务要求不一,教学情境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根据课型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

标语设计篇(11)

一、目标设计的内涵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同时渗透新课改课程目标的理念,将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注重语文教学中生成性目标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语文教学目标还应该具备相应的灵活性,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成长,还要满足学生主观的需求。”设计语文教学目标时,在认识语文教学目标概念的基础上,还需考虑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以及定向与变向、详细与简略的问题。依照新课标所述:“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一理念进行目标的设计。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用语含混不清,无法把握

教师们设计出与童话内容相应的教学目标之后,还必须用适当的语言将其陈述出来,在童话教学实践中,很多一线教师表示在用语方面存在着以下三种问题:

其一,定位不准。三维目标本质上是教师为学生制定的在童话学习过程中预期的结果,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会学到什么和怎么样去学。许多教师的教学目标没有从学生角度进行设置,而是从施教者的角度进行陈述的。例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若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浓厚的写作兴趣”作为本篇童话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续写这则童话。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浓厚的写作兴趣”这些要求都是对教师教学的规定,反映出的是教师的主观愿望和结果,是用来引导教师应该如何施教的,并没有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目标定位,会导致所陈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本质背道而驰。

其二,要求不明。从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来看,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设,应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出详尽要求,体现的是教学目标的生成性。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应明确规定学生学习童话的内容以及形式,使教师能够明确地开展教学活动。有些教学目标对小学生学习童话的要求规定得很笼统、很空洞,例如《小壁虎借尾巴》这则常识性童话故事,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使学生了解鱼、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的特点等相关科学常识”,再如《小松鼠找花生》这则童话故事,教学目标设定为“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其中的“了解”、“懂得”这类词汇,对小学生要求的弹性很大,没能明确地指出学生达到的目标程度,学生对小动物尾巴的用处了解到什么程度,对课文内容理解到什么程度,在生活中,学生是否真正地接近大自然,知道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这一事实。诸如上述词汇并不能准确判断学生是否达到预设的目标。教师只是主观地评判学生的学习结果,无法进行客观的测量,更谈不上充分体现和发挥三维目标的价值与作用了。教师的授课对象是小学生,应尽量用“朗读、背诵、指出、默写、说出、详述、选择、合并、划分、使用、应用、运用、叙述、阐述、描绘、说明、介绍、塑造、表明”等行为动词,这些词语更具有可测量性和观察性。

其三,层次不清。作为语文学习的五个部分: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各个层次的技能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区别。预设的教学目标要体现不同层次的学习结果,以便教学能够按照预定步骤实施,也便于对不同起点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但是在教学实际中,许多语文教师对三维目标中这五部分所蕴含的概念和在理论和实践层次上的要求都是十分模糊的。例如有些童话的教学目标规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童话文体知识”、“学习童话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等,上述教学目标没有对学生记忆程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如何运用知识进行五大部分的学习做以明确表述。而是讲的非常抽象和含蓄,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观测性。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是以三维目标为依托,模糊不清的用语会让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失去明确的参照标准。例如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常见措辞:“体会”、“认识”、“感受”、“培养”等这类笼统、语义宽泛的词语,就会为教师的教学分析带来困扰。例如有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习……写法”,这类目标没有清晰地规定让学生知道这是什么写法,还是让学生学会用这种写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很明显,前者和后者对学生要求的程度不同,前者属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学生只要熟读童话,大致了解写法便可;而后者则属于过程和方法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掌握此种写法的能力。

2,侧重某一维度,缺乏对“三维目标”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制定,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既应该体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又应该符合教材的特点、学情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是语文课程目标的情景化和具体化体现。这要求语文教师从教师、学生和童话题材三方面全面谋划,不仅要制定以学生感知为基础的认知与能力目标,还要制定以能力训练为主导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同时还应制定学生的内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把三方面目擞谢地融为一体。但就目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设计而言,教师们在制定目标时往往侧重某一维度,缺乏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导致制定的教学目标“残缺不全”。

“三维目标”不是三块,不是要在知识、技能上加上情感,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当中。只不过知识与能力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的,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难以量化的。这就更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维”目标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三维目标”时,需要将其整合。如《一路花香》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1、掌握本课的10个生字词,会为生字组词。2、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能够自主学习课文,通过小组讨论,提升交流能力,抒发个人的感受。4、了解挑水工巧妙地用破水罐浇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一路花香》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这四点目标制定的具有整体性,不是零散的三块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掌握10个生字并组词,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能够很好地将知识贯穿在学习过程中。在过程和方法上,要求学生学习要自主,与同学合作交流,抒发感受,这不仅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忽视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

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目标制定的影响,把教参和教学大纲上的教学要求直接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其教学目标的制定并没有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思考如何设计三维目标。教师应思考学生不会哪些知识,从这些不会的方面人手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有更大的提升。“过程与方法目标”更能体现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当前教师更多的是按照教学设计的步骤来进行,很少关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还是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灌输学生接受来进行,这就直接导致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没氛围。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未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达不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许多学生对某种观点明明不赞成,但是因为其他人的观点得到了广泛欢迎,他们就选择沉默。客观地讲,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杜绝这种从众的心理产生。努力营造“百家争鸣”的课堂氛围,而不是“一家独言”。

三、教学目标设计的方法

1.定位准确,用词精准

教学目标针对的主体应当是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行动者、作用者,反过来学习活动也是学生的主体活动。许书明也提出:“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自身的行为。”所以教学目标针对的主体应定位在学生身上,而不是教师身上。

教学目标中词语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例如:《荷叶圆圆》这篇童话故事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生字词障碍,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优美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生词的含义,积累文中词语。在阅读童话时,注重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享受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上述教学目标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如“感知、理解、培养”等并不具体,测量性也不高,无法体现出教学预设的标准。由此可见,精确的用词可以检测这堂课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若想实现这种价值追求,教师要主动寻找、利用那些来自学生的有价值的争议,作为教学手段,以便更好地整合三维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强调童话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经历和课堂体验,强调知情意的统一。教师将整合了的三维目标作为童话教学过程的核心,并渗透到童话教学内容中。这不仅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达到发展学生的智力的目的。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相互统一、相互交融的,不能割裂来看。因此,在童话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三维目标”的表述要有机融合。在具体的童话教学过程中,要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真正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1)小学生记忆、注意力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贫乏,水平有限,不会加工信息,抽象思维欠缺,只是机械地识记。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增强,意义识记在不断发展,有意注意逐渐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发展。

(2)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童年期的小学生形成的是具体形象性思维,随着年纪的增长,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进而逐渐取代具体形象性思维。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设计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目标要对儿童的思维的发展具有目的性、方向性、确定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等等,从而使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迅速发展起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