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计划员转正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3-14 20:58:55

计划员转正总结

计划员转正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TP3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5-0067-02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计划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且繁琐的工作。我厂在以往的生产管理工作中,长期采用手工统计工作方式,将每种方舱产品的所有零部件明细进行手工统计、汇总,对多处使用的同一种零部件进行手工的数量合并,最后制成该产品的生产作业计划汇总表。这种手工统计工作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消耗计划员大量的工作时间,而且在手工统计过程中,错误率非常高。手工工作方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制约了全厂的生产组织安排,难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面对这种工作效率低下、错误率高的工作方式,本人根据我厂的具体生产管理模式,编制了一套生产作业计划管理系统,利用办公自动化的高效性来提高全厂产品的生产效率。

1 系统功能说明

本系统首先将工厂技术部门下发的产品各部分零部件明细表自动导入到数据库中,系统根据导入数据库中的零部件明细自动生成该产品的生产作业计划汇总表,汇总过程中必须将所有相同的零部件进行数量合并,以便统一加工生产。汇总表中每条记录代表一种部件或零件,记录中包含该部件或零件的名称、图号、数量、工序等信息。生产作业计划汇总表具有打印报表功能和生产施工单打印功能,并可按零部件的工序和加工分厂进行查询。

在高级程序语言中,VB是一种功能强大,应用面广,易于掌握的程序语言,而且我也非常熟悉该语言,以往在别的系统中多次应用过,所以选定使用VB来开来本系统。由于我厂方舱产品的零部件数量不是非常大,而且数据之间的关联不是特别复杂,所以我选用微软公司的ACCESS作为本系统的数据库;为便于计划员操作,采用EXCEL制作数据报表。

2 系统流程图

本系统主要操作过程为用户登录、生成生产计划汇总表、数据查询,计划汇总表报表和施工单报表打印等,操作流程如下面流程图1所示。

3 主要功能模块说明

本系统主要分为用户登录、生产计划自动汇总、报表打印、数据查询、帮助信息等几个模块,以下对主要模块进行说明。

3.1 用户登录

本系统具有安全保护功能,使用本系统的用户必须进行注册。进入本系统时,只有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用户名或密码输入错误时,系统提示重新输入,输入三次不正确,系统自动退出(如图2)。

3.2 系统主界面

用户正确登录后,进入系统主界面。通过界面上方的下拉菜单或功能按钮可进入新建产品库、数据查询、生产计划报表、生产施工通知单报表、帮助信息等功能模块(如图3)。

3.3 生产计划汇总表自动生成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为将产品各部分的零件明细表自动导入到数据库中,并自动统计汇总成一份生产计划汇总表。统计过程中,系统将各部分的零件记录汇入到生产计划汇总表中,并且将汇总表中相同的零件进行数量合并(图号相同的零件为同一种零件)。生成的生产计划汇总表包含了产品的所有零部件,每条记录包含该零部件的名称、图号、数量、全部加工工序及每道工序的加工分厂。生成的生产计划汇总表具有报表打印功能,输出的报表作为计划员组织安排生产的依据(如图4)。

3.4 生产施工通知单和工序合格流转卡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为根据产品的生产计划汇总表,自动生成生产施工通知单和工序合格流转卡。计划员可选取或查询生产计划汇总表中的任意记录,将这些记录以生产施工通知单模板形式输出(如图5),作为工人生产的依据,输出的生产施工通知单旁附有工序合格流转卡,作为检验人员对零部件每道工序检验及该零部件加工流转的依据。生产施工通知单和工序合格流转卡的模板样式见图6。

3.5 数据查询

该模块为计划员提供了对生产计划表的查询及查询结果打印功能。计划员可按工序、加工分厂、加工工序等对生产计划表查询,可按生产计划表的记录编号查询,也可查询在某一分厂内部封闭加工的记录。查询结果显示在窗口下方的数据表格中,便于观看,通过“打印”按钮,可将查询结果以报表形式输出(如图7)。

4 结语

计划员转正总结篇(2)

一、    检修的基本情况:

本次年度停产检修以底吹炉及余热锅炉为主线,共涉及三个车间66个检修及改造项目(底吹炉32个,硫酸车间18个,动力车间16个)。其中:改造项目主要有增加锅炉三烟室155㎡对流管束、锅炉爆破清灰、底吹炉虹吸道和铅包改进、电收尘增加热风吹扫、底吹炉岗位收尘系统改造等7项;大的检修项目有:更换2#皮带、底吹炉更换氧枪区内衬耐火砖、电收尘95瓷柱和第三层分布板更换、配料抓斗行车轨道校正和凸轮控制器检修、铸渣机轨道与升降机构更换及首尾不同轴校正、硫酸电除雾清洗检查和转化器五层触媒更换、板式换热器清洗、污酸处理厂房地面防腐、污酸站电缆线改道、空分制氧系统检修维护等10项。检修时间从4月16日开始,到5月17日实现底吹炉点火烤炉,5月23日投底铅,基本完成了此次检修的任务。但在投料的过程中出现氧枪堵塞及转炉过程中挂损8根直升烟道弯管,后经氮氧管道清理吹扫及更换弯管,于5月28日恢复正常生产,至今整个系统生产正常,创造了连续生产35天未转炉的历史最高纪录,平均日产粗铅近90吨,基本达到了此次年度检修的目的。

二、    检修取得的成绩和收获:

这次年度检修具有突发性、时间长、任务重、覆盖面广、参与人员多等特点。总厂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挥下,带领车间及广大员工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克服诸多困难,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协作,最终完成了此次检修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及个方面。

1、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检修管理人员以厂为家,全身心投入。

此次检修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指导,为此公司作了周密的部署和详细的安排,召开了检修专题会,并下发了《关于总厂底吹炉系统年度停产检修工作安排》的通知,明确了检修组织领导机构和检修计划安排及进度。特别是在检修攻坚扫尾阶段,总经理亲自挂帅,分派了工作组进驻总厂现场办公,指导协调解决问题,给予了总厂检修团队极大的鼓舞。总厂检修管理人员日夜奋战在检修现场,督促检修质量和进度,出现问题集思广益,一起研究解决,各车间钳电工在总厂的统一指挥下,相互支援、协同作战,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很多车间领导和管理人员在此期间放弃了正常的休息时间,吃住在厂里,将全身心都投入到检修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为检修任务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部分车间、项目检修组织得力,按期、保质完成检修任务。

此次检修由于涉及三大车间66个项目,任务十分艰巨。总厂在公司下发的停产检修工作安排通知的基础上做了更具体的安排和部署。组织动员各检修车间全力以赴,按时、按期、安全、保质完成各项检修任务,力争尽早恢复生产。各车间积极行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检修工作。特别是动力车间制氧站,在检修项目的确定、备件的准备、技术方案和人员的准备等方面都提前做了细致的安排,并且在开车过程中发现氧压上不来时,及时组织技术力量进行分析判断,找到了吹扫时存在的“死角”,及时解决了问题,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全部检修任务,于5月21日17:00正式输送氧气,保证了底吹炉的生产需要。硫酸车间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紧扣公司及厂部做出的检修计划要求,积极组织员工加班加点,顺利的完成了18个检修项目,在5月19日14:18实现转化系统升温,于5月21日20:00具备接气条件,满足了底吹炉投料的需要。底吹炉的许多子项目如:2#皮带更换、铸渣机检修、岗位收尘系统改造、抓斗行车检修等都按期、按计划完成。

 3、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此次检修虽然事先有详细周密的计划,对大量的问题做了前期的预判和相应的对策,但在检修过程中还是发现了许多新问题。如制氧系统在解体空压机过程中,发现机内存留一块钢板,几个轴瓦已经磨损十分严重,如不及时停机检修,将有可能导致整个空压机报废,其损失及后果将不堪设想;氧气站在检修完成后开车积液过程中,借助外单位技术力量,大胆的尝试开阀积液这一新的操作方法,结果使送氧时间提前了10个小时左右,节约了电费;底吹炉在检修完成后首次投料发现氧枪堵塞,对管道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吹扫,发现了止回阀过滤网已经破损,失去虑渣的作用,同时还发现主氧管有一处开裂漏气现象,使得这些问题都及时得到了解决。

4、各改造、检修项目经投产检验效果良好,生产稳定。

从5月28日正式投产至今,各检修、改造项目运行稳定,效果理想。经检修后的余热锅炉压力、温度一切正常;增加的爆破清灰收效良好,解决了锅炉积灰易堵塞的老难题;岗位收尘系统的改造使岗位冒烟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渣口,几乎杜绝了冒烟现象;铸渣机经轨道更换和首尾同轴的调整,运行十分顺畅,故障维修率急剧下降;电收尘分布板的更换、一号电场的恢复使收尘效果大大改善,尾气的粉尘含量大大降低;空分制氧系统自开车运行以来一切正常稳定;底吹炉已经连续运行35天未转炉,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总之,经过近一个月的生产检验证明,此次检修效果是显著的,结果是成功的。

三、检修存在的问题:

此次检修最大的问题是未按照公司规定进度计划完成,比计划时间延后了10天。导致未按计划完成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客观、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一)、客观方面原因分析:

1、底吹炉突然暴管事故紧急停炉,进入年度停产检修,使得准备作有些措手不及,从检修项目、检修施工队伍组织、检修方案与技术、备件材料准备难以满足临时要求。但时间安排还是按照年初的计划30天。

2、施工队伍进场不及时。

(1)锅炉改造厂家施工进场滞后,且施工人员力量不够。从4月15日停炉通知厂家,到17日还只来了1人,21日,在公司领导与厂家领导联系下,厂家才增派3人,现场焊工只有2人,到4月25日再增派了4名安装工,5月12日管子焊好后,扁钢没有焊就只留1个焊工了,导致后来焊扁钢无法按计划时间焊完。

(2)电收尘检修到5月17日才进场,还是在总厂领导多次催促厂家,在公司领导出面催促下才到现场。

3、底吹炉炉结过厚,打炉结非常困难。因是暴水管而突然停炉的,停炉程序不可能按照正常停炉操作规程进行,使得炉内渣没有放出,炉结厚达1.5米左右。

4、5月中上旬连续几天下雨,5月11日中午全厂停电4小时,影响主线项目锅炉改造施工。

5、锅炉、电收尘检修项目和任务增加,材料临时申报,采购一时进不来。

(1)锅炉钢管备货少了,联系厂家临时快运发过来,采购部同时采购;8根弯管临时找加工厂家加工,先到资兴,没有此次规格的弯管机器,后多处转辗打听才找到铁路锅炉厂加工好;

(2)电收尘备件到要开炉的前一周才到齐货;

(3)铸渣机变频电机和减速机到20日才到货,没有时间进行更换了。

6、 维修人员严重不足,正常维修人员定员9人,实际加从其它岗位临时调派2人充当维修工外,总共还只有7人(机修共只有5人),停产检修任务多,就显得严重不足。

   (二)、主管原因分析:

1、计划性不强,准备工作不足。

从2010年11月份就开始准备2011年元月份年度停产检修工作计划,总经理办公会、公司调度会决议中,强调检修工作要从项目梳理、技术方案、施工队伍、备品备件、材料、组织分工等方面准备好,但计划从2011年1月份,修改到4月底,结果4月15日爆发锅炉暴管施工而停炉。显得准备工作不充分。

2、对困难估计不足,过于乐观。

(1)打炉结时间总厂开始计划7~10天,结果从4月19日开始打到5月10日才结束,共花了 21天时间,耽误了更换内衬时间,也就耽误烤炉时间。

(2)锅炉管的损坏比预计的要严重得多,工作量增大,而施工人员不足,材料准备不足。

(3)电收尘原计划只检修分布板,厂家到停产中期才来检查,增加了热风吹扫,时间来得晚,还要临时备材料。

3、部分项目负责人组织工作不严密,措施不力。

(1)锅炉检修人手不够时,没有想更多的办法增加人手。在锅炉试压后,过分听信厂家的意见,锅炉管之间的扁钢没有密焊厂家维修人员就撤离了,以至5月23日复产时锅炉多处漏烟气。在锅炉水冷壁弯管被刮擦漏水停炉抢修时,也没有加派人手补焊。到再次开炉过程氧枪堵而停炉处理时,才安排6名焊工进行焊补。

(2)在爆破清灰装置按装过程中,关键施工环节责任人现场监督不够,把关不严,以至从氮气主管接口焊渣没有清出来,多次清扫管道才查到该问题,耽误有效处理时间。

(3)打炉结时间大大超过预期时间后,没有采取有效(激励)措施,以至打炉结时间长达21天,耽误了筑炉和烤炉时间。

(4)项目负责人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不强,抓不到关键点。底吹炉本身打炉炉结就耽误了较多的时间,在砌筑虹吸道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全过程质量跟踪把关,开始砌筑时有人发现用错了砖,跟当时现场施工队的人说了一声后,就没有人去落实,以至到第二天上午基本砌筑完了才发现仍然在继续。后来又只得返工,耽误了时间。

(5)没有严格的检查验收程序。

相当部分项目在完工后没有进行严格的验收,以至失去了正常的检修管理秩序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安装爆破清灰装置割焊动了氮气管焊渣没有清理,导致22日开炉时就堵氧枪。安装锅炉水冷壁管尺寸不对,导致处理氧枪堵转炉时,挂坏8根锅炉钢管,抢修了4天。

4、检修组织经验不足。

(1)梳理的检修项目基本上是2010年11月准备的,就再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没有按照正规的管理流程上报公司进行审批。特别是流程设备上的改造,公司监管力度不够。以至检修过程临时增加了检修和改造项目。

(2)氧气、氮气管道按照其他厂家经验,在停产检修后复产前是要进行管网吹扫的,吹扫只用了2个小时),并且没有对管道进行敲打。都没有注意到氮气、氧气管的阀门上还有过滤网,也就没有拆开过滤网清理,走了弯路耽误了时间。

(3)管道割焊的焊渣是应该及时清理的,避免焊渣堵管道。但在安装爆破清灰装置接气源氮气管施工时就没有注意此事。锅炉水管要求更严格,厂家在对锅炉弯管抢修时,公司管理人员巡视时发现,大量的焊渣留在管道内,问到厂家施工人员还说没有事,不及时处理,肯定将堵塞锅炉排污管。

四、值得今后改进和总结的经验

1.加强设备管理的组织建设工作。

要建立公司、厂部、车间三级设备管理的组织网络,公司级的设备管理,目前应以技术工程部为核心,宏观规划布局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在设备的日常点检、巡检、维护保养、计划检修、特种设备、维修费用控制、备品备件等方面的管理等进行系统的策划与提升,要达到各级设备管理的责任明确、系统管理力制度体系健全并运行有效、设备事故与故障率不断降低、满足生产需求的目的。

目前这些工作还处于较低级的阶段,基础管理工作平台比较薄弱,表现的设备故障率也比较高、临时抢修的项目多,检修的质量也不是很理想,设备技术管理指标体系还没有建立,这都需要公司设备归口管理部门牵头加强做好组织建设工作。

2.转变设备管理观念。

要逐步改变重抢修轻预防检修和计划检修的思想。设备检修要象生产任务一样,建立设备月检修计划,最大可能减少临时性抢修,以充分保障生产的稳定性,尽可能降低设备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3.加强系统设备的年度检修的的管理。

(1)年度系统停产检修应建立预算管理模式,对项目计划、费用控制等都要进行规范管理。

(2)要从设备检修项目的计划、备品备件和检修材料的准备、施工队伍和施工方案的准备、施工过程的进度和质量监督控制、交付生产前的试车验收、检修资料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都要有层次的设备管理责任人,并制定设备管理考核经济责任制,严格按制度进行考核。

底吹炉的年度检修是从2010年10月份就开始做计划的,计划是想2011年的元月份检修后过春节,由于公司经营策略的调整,修改到4月底进行,但这次检修尽管是突发事故提前进入检修,但离4月底也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但系统检修的项目不是很清晰、以至临时增加的项目比较多,材料准备不及时,临时采购的比较多,工作比较被动。象热风改造、铸渣机增速改造等项目都没有按照公司规定经过专业部门进行审核的,就显得没有秩序不健康,影响正常检修进度。

4.加强设备维修与设备管理基本技能和责任感的培训。

    从检修时间的延期的原因分析,出现虹吸道砖砌错、开炉氧枪堵塞、转炉挂坏锅炉水冷壁管、一级电除雾检修后不能正常运行,这些项目问题体现在有的的责任没有到位,有的是我们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不够,因此,要加强设备培训。建立公司、总厂设备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设备月工作列会制度,有利于设备基础管理的提升和设备问题的协调。

5.加强设备资料的管理。

目前设备的资料管理几乎还是空白,体现设备采购进厂后,说明书等资料没有人签收归口存档管理;设备检修基本没有记录,维修运行记录没有妥善的管理;项目建设的设备资料、大修和改造的验收资料等都没有较好的归档管理;设备事故基本上没有分析会制度,资料就更加没有,不利今后设备的精细管理。一旦经手的技术管理人员或维修人员离职,就很容易造成资料遗失。这些工作都需要各责任单位安排责任人进行归口、归档管理。

2011年的检修工作已经落下帷幕,我们面对的是下半年艰巨的生产任务,我们将以此次检修为契机,充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成绩、改进不足,努力提高工作水平。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正确领导下,在陈明辉厂长的直接代领下,总厂全体员工将振奋精神、团结拼搏、以昂扬的斗志,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全年生产目标,将总厂各项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计划员转正总结篇(3)

1、完成贵化子校划转106名教师、农牧场子校划转21名教师和贵铁子校划转37名教师按地方标准补发工资审批;

2、按照XX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计年报和劳动工资统计年报要求,完成全市各单位年报基础数据收集汇总,按时向上级部门报送。

3、深入市一医、中医院,对春节期间生病住院的7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慰问。

4、严格按照机关事业单位正常晋升工资的有关政策,全面完成全市106家机关事业单位6575人XX年1月正常晋升级别(薪级)工资审批和数据汇总工作,并将汇总数据上报贵阳市人事局。

5、按照贵阳市人事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教师XX年至XX年津贴补贴发放情况统计,汇总上报贵阳市人事局。

6、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组织全市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经办人员召开全市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调查清理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我市机关事业单位现行津贴补贴调查统计。

7、按照贵阳市人事局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调研工作安排,进一步对调研材料进行整理完善。

8、按照财政统发工资审核的有关要求,全面完成全市XX年第一季度108家单位财政统发工资审核工作。第二季度截止3月31日已完成73家,余下的35家计划于4月10日前全部审核完毕。

9、按照工资套改有关政策,完成机关事业单位240名工作人员职务(称)变动调整工资审批;办理新参加工作人员转正定级25人、试用期人员试用期工资调整1人、基层农技人员浮动工资转固定8人、“双千”队员浮动工资63人、政法干部新增政法津贴2人、调整政法津贴2人。11名人民警察首授警衔,月增警衔津贴1937元。

10、审核办理检察官审判津贴调整7人,月增审判津贴1192元;

11、审核办理工作人员调动转移工资手续48人;

12、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下文批准46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补办退休证1个,办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手续54人。

13、办理退休高龄补贴24人、遗属生活困难补助8人;

二、采取的做法和措施

1、深刻领会工资政策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人员工资、津贴补贴进行审批,规范管理。

2、坚持按计划安排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工作在时限内完成。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后,人员工资的日常管理、业务审核等均采用《贵州省人事工资管理系统》进行,需要增加1名熟悉工资管理系统的人员,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新版《贵州省人事工资管理系统》导入数据后不能覆盖的问题,仍然存在,给工资业务数据接收和汇总带来极大不便。

四、下季度工作计划

1、按照财政统发工资审核的要求,继续做好第二季度余下的35家单位财政统发工资的审核。

计划员转正总结篇(4)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是县人民政府管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内设机构有办公室、监督管理科(流动人口管理监察大队)、发展规划科、宣传科技科(对外合作科)四个科室,有一个直属事业单位(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和一个社团组织县计划生育协会)。现有干部职工55名,其中:局机关公务员12名,技术工人1名;县计生服务站专业技术人员18名,乡镇计生服务所专业技术人员24名。局机关设置一个党支部,由局长兼任党支部书记,实行局长和局党支部书记一肩挑的支部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现有党员17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党员人数占整个干部职工人数的31.48。

二、主要办法和措施

(一)自身建设方面

——强化组织领导。为了稳步推进局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针对人员变动,县计生局调整了由局长(支部书记)任组长,科室相关工作人员为组员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新计生党发20__1号);重视支持党建工作,支委成员分工和职责明确(新计生字20__2号);根据县委十届四次全会报告和党委的目标,制定了党员本职工作目标,落实了工作措施,明确了工作责任,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相关人员具体负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现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组织建设方面

——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要求,严格坚持发展党员“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对3名预备党员进行认真的考察和培养,并召开支部会通过后报党委审批为中共正式党员;对今年内流动的党员做好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计生局党支部流出1名党员,按组织关系接转通知要求,及时办理了接转关系和各种手续。

——按时足额上交党费。20__年,按照机关党委规定的时间要求,上交党费本文来源:文秘站3500元,其中,上半年上交党费1854元,下半年上交党费1646元。

——按照要求及时上报××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党支部工作总结和 工作计划,全年上报机关党委党建信息9篇,党员信息每季度上报1次。

(三)制度建设方面

计划员转正总结篇(5)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税费改革一系列文件精神,按照农村综合改革方案的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年全市经济和农村工作要点,明确市镇事权和财政收支范围,在此基础上核定收支和补助基数,充分调动两级政府增收节支积极性;继续完善市镇财政管理体制,规范市对镇级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加大对镇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切实保证市、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确保镇机构和村组织正常运转,加大市镇财政对农业、农村义务教育、乡村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巩固我市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及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镇财政管理体制

年我市镇财政实行“核定收支,定额补助(上解),超收分成,超支不补,一年一定”的管理体制。即:核定镇财政收入和支出基数,对收不抵支部分市财政给予转移支付补助,对收大于支的镇适当上解,财政收入超收部分实行4:6分成,即6成留给镇主要用于民生投入,4成上划市级财政,按照不挤不占的原则,全部调剂用于补助困难镇;支出超基数部分市财政不给予抵补(市政府另有文件规定的除外),由镇财政从超收财力中解决。

三、收入范围划分及收入基数的核定

按照国家现行税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收入范围的划定遵循属地原则:

(一)镇级收入范围。

1、税收收入:属于镇行政管辖区域内并由镇地税机关、农税机关征收的税种(不包括共享税上缴中央和省级收入部分,下同),原则上划归镇财政收入。

2、非税收入:镇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属于镇管理的集体收益等。

3、转移性补助收入:包括市级财政按包干方案核定对镇级财政的体制转移支付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补助、其他税收返还收入、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收入、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本级上年度结余结转,本级调入资金。

(二)市级收入范围。

镇所属辖区内由市直属税务机关征收的税种,增值税地方留成18.75%部分,非镇管辖区域内或由市农税局直接征收的耕地占用税、契税及其罚款收入等,划归市级财政收入。为便于操作,对上缴中央和省共享税返还部分,不作为镇级财力核入镇收入包干基数,年终不返还各镇。

(三)市镇共享收入。

在镇所辖区域内的重点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各项税收实行市和所在镇分成,具体办法按市政府制定的《项目税收收入管理暂行办法》(万府38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收入基数的核定。

年各镇财政收入包干基数以万宁地税局、市农税局、市财政局下达各镇征收任务为准,原非税收入中用于执收单位工作经费部分,不再作为不可支配财力予以剔除,而按部门预算要求作为经费支出项给予核定支出基数。即所下达各镇的收入计划全部作为可支配财力纳入年终考核目标,对实际执行中发生的不可支配财力收入,年终考核时将予以剔除。

四、支出范围划分及支出基数的核定

(一)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按照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确定镇级财政支出范围,具体包括:

1、纳入镇级财政预算管理的单位。镇党政机关、财政所、农税所、镇所属中学、中心学校、计划生育服务站、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农技站、农机站、水管站等行政事业单位;各村委会。农村综合改革后,按改革后的机构设置重新进行调整确定。

2、支出范围。

(1)个人经费部分。主要包括纳入镇财政供养人员范围的工作人员工资、津贴,及应由镇级财政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障缴费;行政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退职人员退职金;村干部(包括退休的村干部)、村民小组长补贴及村组织运转经费;村计生信息员补贴;行政事业单位遗属供养人员和农村优怃人员(包括五保户)的生活补助等。镇机关非公务员退休人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实行市统筹发放,不纳入镇级支出范围。

(2)公用经费。主要指用于保证镇机关事业单位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所需经费,包括定额经费和项目经费。

定额公用经费根据不同类别单位按定额标准确定,主要包括公务费、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交通费、培训费等。

项目经费是镇政府为发展经济和所承担的社会事务而安排的财政支出,如墟镇基础设施、镇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建设,以及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支出。

2、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及镇计划生育专职干部的工资分别划归市教育局和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管理,列入市财政预算并实行市级统一发放,但为继续发挥镇政府对教育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职能,调动其积极性,农村中小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经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仍由镇财政负担,列入镇财政支出包干范围。

3、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需要和加强对基层派出所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将镇卫生院和派出所全部上划市级主管部门对口管理,其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

(二)支出基数的核定:镇总支出包干基数分“个人经费”、“公用经费”和“税费改革新增支出项目”三大类。

1、“个人经费”中“公职人员工资”指镇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选聘生)工资、离休人员和行政退休人员离退休金、退职人员退职金;“公务员津贴补贴”指行政机关(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在职和离退休人员津贴补贴,行政机关工勤退休人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纳入社会保障实行社会化发放。在职人员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全市现行统一标准核定。

“补助人员补贴”指由镇财政供养的遗属赡养人员、农村优抚救济人员、五保户和村委会干部、自然村(社区)村民小组人员的补助,其补贴标准为遗属赡养人员为每人每月220元、五保户每人每月160元、村干部平均每人每月600元(其中:每人每月100元列在市级预算,由市级财政安排)、村(居)民小组长每人每月50元;农村优抚救济人员补助保持原基数不变,提高标准增加部分由市财政通过民政部门兑现;村退休干部补贴按市委组织部确定的标准列入镇级支出包干基数。村计划生育信息员补助,按规定标准分别由市镇财政各负担50%,镇负担部分由镇财政从农村税费改革(计生专项经费)转移支付补助中列支,市负担部分列入市本级预算通过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拨付。

“社会保障缴费”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计划生育保险五项,分别按在职人员工资总额的20%、2%、0.5%、7%和0.5%计算。

2、“公用经费”分“定额经费”和“项目经费”。考虑到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后,镇级财政超收空间已经很小,为满足镇级政权正常支出需要,“定额经费”参照市级定额标准核定办法,包括福利费、公务费,水电费、差旅费、电话费、交通费、工会费、培训费和日常业务费等。其单位分档及经费标准祥见《镇级预算单位公用经费定员定额标准表》。

“项目经费”主要为满足镇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发展所需,分为“政权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预备费”和“教育费附加”三大项,“政权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经费”按照因素法核定,分别按镇人口比例、镇行政区域面积、镇年财政收入数、镇财政困难程度和民族人口数来核定,总的原则是总量保持适当增加,使各镇维持政权正常运转及“三农”等社会事业发展所需;“预备费”按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1.5%核定,主要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教育费附加”依年基数,专项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建设。

3、农村税费改革新增支出项目及其支出包干基数的核定参照年执行。其中农村义务教育免杂费补助由省财政全额负担,执行中将作为二次分配拨付到各学校。

五、其他相关事项

(一)《项目税收收入管理暂行办法》所指项目的税收具体由哪级征收机关负责征收,由市税务主管部门指定。不论由哪级征收机关征收,其税款一律先缴入市国库再按规定分成比例返还,每季度结算一次,年终算总账。市政府用于改善相应项目投资环境的支出,相应地由市和相关镇按分成比例分担。各镇按照《项目税收收入管理暂行办法》获得的项目税收分成收入,税务主管部门在年初下达任务时如未包含在内的,季度和年终结算时,市财政将按该镇分成所得的50%上划或相应扣减体制补助基数,另50%作为镇超收财力用于平衡预算、消化预算往来挂账以及需要由超收财力安排的其它支出。

(二)为不影响国家工作人员的正常交流,对镇所属单位人员的正常调动,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编制管理的规定执行。由市编办核准编制,市人事部门核准工资基数,市财政部门方能给予办理相关支出基数的调整。正常调资升级、退休人员异地安置费、死亡人员怃恤金及安葬费等增支由镇财政自行解决。属于全市性的调整工资或经市政府同意应由市财政负担的增支,由市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补助。

(三)加强预算管理,确保镇政权和村组织、农村义务教育正常支出需要。按规定用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的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农村优抚救济、乡村道路建设、民兵训练和村办公经费、五保护补助等支出,必须足额编列预算,及时拨付。同时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不得截留、挤占、挪用,确保专款专用。

计划员转正总结篇(6)

没有太多宏伟的高瞻远瞩,也没有过于细腻的深切体会,只是在这一年中的一些琐碎的想法和话语,分为不太清楚的几方面在下面慢慢道来:

一、学习业务知识,作好本职工作

2011年1-7月,我在特种电机组学习火电生产管理方法。由于自身对电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欠缺,初期就表现出了对工作的盲目以及被动排斥,给自己的岗位学习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后来经过领导和师父的及时引导,加上自我深入到生产现场对产品进行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在经过几次的思想调整过后,就逐渐的适应了生产管理的工作节奏和工作环境。

由于所学的专业为机械设计与制造,对机械加工有一些理论上的了解,很快就熟悉了汽发机的主要部件的机加工,对于各分厂的主要设备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慢慢的,通过每天到生产现场进行学习和观察,然后结合专业工艺路线表和图纸,我开始对汽发机的各个部套和总装有了整体的认识,这样,我对产品就有初步的了解了。

在了解了产品之后,接下来就是管理了。制造分公司作为生产系统的核心管理部门,生产计划便是生产能顺利开展起来的灵魂,作好生产计划也是一个生产管理者的必备素质。优秀的生产计划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可执行性、合理客观的生产周期以及应对偏差的纠正性。要作出这样一份优秀的生产计划,作为生产管理者,首先要了解产品的工艺路线,然后根据分厂的设备能力和人员配备情况,还要能预计在实际生产中的突发情况,综合判定生产周期,并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要及时跟踪以及时纠偏。在拥有了编制生产计划的能力后,要想计划在分厂能够正在的落实下去,除了计划本身的优质性,我们更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由于分厂的各管理人员在年龄、性格、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他们的地域文化差异,就使得他们处理对待事情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学会和多种不同类型的人员正确沟通交流,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增强自己的协调能力。

当然,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还必须掌握常用的现代办公软件,以及学习其他优秀的管理方法。在这方面,我平时除了学习一些常用的文字、图像处理软件外,还在分公司领导的关心下,开始接触一些专业的生产管理方面的书籍,

虽然现在收效甚微,但对我以后的发展是大有帮助的。

二、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成长

无论我们的理论知识多么丰富,最后都是要回归到实践中来,因为工作本身就是实践性的。

在以前谈到理论联系实际,就会潜意识的理解为把书面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被动的动作行为。在参加工作之后才发现,以前的想法都是片面的或形而上学的,因为以前思考问题都是基于完全的理论之上,没有真正触碰到实践的东西,才会导致理解结果显得单薄和脆弱。直到慢慢的接触到实际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去处理以一些问题,才发现理论和实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理论联系实际本事是应该具备主观能动性的,理论和实践又是一个长时间的互相转化的过程。我们的实践需要以理论作为基石,然后在理论基础上去探索和实施;而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又不断的进行总结和思考,为自己的理论知识补充鲜活的营养。理论和实践又是一个长时间的互相转化的过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漫长的实践,自己在编制计划和到分厂处理协调事情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每次遇到困难时,我就虚心系向别人请教,事后自己又归纳总结,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方式方法,虽然目前还是显得稚嫩和粗糙,但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历练和提升的。

三、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升综合素质

我作为制造分公司的一名新人,也将是未来的新生力量,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分公司的领导也时常教导我们要多学习各种知识,多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层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主动学习党的新的思想政策,随时用最新的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对于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我也密切关注。对于别人的批评,我都是虚心接受,然后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并慢慢的改进自己。我还多次参加分公司党委和公司团委举办的各种培训,不断的充实自己。

我平时也保持着读书的习惯,读中国古典的名着和现当代的一些励志的书籍,并坚持写作,定期向公司广播站和团委等机构投稿。对于公司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我也是积极参与,认真对待。

四、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长期的工作中,通过实际的处理各种生产问题,发现在其中还存在着许多阻碍生产的事实或问题:

分厂往往以没有交转车或者行车为由,拖延交转时间。特别是涉及到转下序分厂的零件,转序的不及时往往成为阻碍生产的重要因素。以一个零件的加工转序举例,①零件在一天内完工,却在三天后转下序;②这个零件在三天内完工,在一天后转下序。表面上看起来第一种情况比第二种情况完工及时,但是两种情况下,到达下序的时间都是四天,对生产造成的阻碍是一样的。若在设备和人员紧张的情况下,第一种情况造成的阻碍会更糟,因为要在短时间内完工,必定会占用紧张的设备的人员,给其他急需的零件加工造成阻碍。

建议:对零件的交转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交转车的安排协调,提高交转车的利用率,避免造成交转车单边空载行驶,将零件的交转纳入生产周期,以零件转下序的时间节点为完工信号对分厂进行考核。

计划员转正总结篇(7)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总体计划

年度

申请入党人员

入党积极分子人数

发展对象

预备党员

正式党员

2019年实际人数

8

9

3

2

3

2020年计划人数

8

8

9

3

2

三、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

各党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严格坚持标准,严格工作程序和纪律,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把入口关,注重新发展党员质量。各党支部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突出政治标准,落实政治审查,坚持把发展新党员质量放在首位,严把党员入口关。

(二)严把程序,严肃发展党员工作纪律。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各党支部要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程序,坚持好中选优,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培养、考察、确定发展对象、政审、履行入党手续,预备党员教育管理、考察转正等环节,防止带病入党发展党员,严禁异地发展党员和突击发展党员。

四、组织领导

计划员转正总结篇(8)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与发展

1.1970-1980 全面推行计划生育,生育政策形成

20 世纪50年代,死亡率的下降引起了人口的迅速增长。1969年我国总人口突破了8亿,人口与经济矛盾更加突出,人口问题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1973年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立,涉及到城乡亿万家庭的计划生育活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1974年中央要求切实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肯定了按“晚、稀、少”方针要求结婚和生育的政策。1978年10月,中央批转的《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晚、稀、少”方针的内涵,提出以“晚、稀、少”为主要内容的生育政策。在人口政策的具体表述上,概括为“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同时,计划生育第一次写入宪法,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

2.1980-1984 生育政策紧缩

1980 年9 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正式宣布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指出“必须在人口问题上采取一个坚决的措施,就是除了在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外,要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以便把人口增长率尽快控制住,争取全国总人口在本世纪末不超过十二亿。”其后不久,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号召党团员带头执行新的计划生育政策。《公开信》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的计划生育进入了严格控制人口过增长的阶段。1980 年秋至1984 年春,计划生育政策由“晚稀少”向一孩紧缩。原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实际上变成了除有特殊困难者外,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一孩政策)。而70 年代,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不宣传和提倡计划生育的政策,在1980年则改为实行比汉族微宽的计划生育政策。

3.1984至今 地方条例形成,计划生育完善

1984年中共中央批转了国家计生委党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即7号文件,宣布对一孩政策进行调整: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二胎的条件,例如允许独女户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严禁超计划外二胎和多胎;人口在一千万以下的少数民族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二胎,个别可生育三胎,不准生四胎。7号文件得到了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认可。在7号文件的指导下,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完善,而各地方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的计划生育条例,标志着完善计划生育政策暂告一个段落。2000年3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指出:“在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之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2003年2月,中央决定将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标志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阶段。

二、计划生育下的生育率转变

1.20世纪70年代

由于70年代国家开始推行“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并推广避孕和节育服务,生育率迅速下降。1970到1979十年间,总和生育率由5.81下降到了2.75。

2.20世纪80年代

到了80年代,紧缩的一孩政策下,中国的生育率不再像70年代那样大幅度下降而是开始波动,甚至还有了轻微的上升。1980年到1989年,总和生育率由2.24上升到了2.38。有观点认为这是由于过于紧缩的生育政策在农村地区的贯彻中受到了阻力,对人口的控制起到了反作用,说明严格的一孩政策在农村不具备可行性。但是该观点忽略了影响生育率的因素不仅仅只有生育政策一方面。李建民教授在分析中就指出,这一时期生育率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农村经济改革、新婚姻法的颁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也有年龄结构及婚姻生育的进度效应等因素的作用。1980年开始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促使一些家庭倾向于早婚早育。婚姻法的修改,婚龄提前都影响了出生率和生育率。而最重要的年龄结构方面,由于80年代与70年代不同的年龄结构,育龄人群也相差甚远。随着50-6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逐渐进入婚育年龄,人口增长率开始回升。

3.20世纪90年代

1987年后,生育率重新开始下降但幅度极小。直到90年代,生育率才结束了波动。1992年,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1993年进一步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并逐渐稳定在1.7-1.8。新一轮的下降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首先,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年轻人对于生育问题的传统观念。其次,养育子女的成本大幅提高,社会竞争也进一步加剧,人们在面对生育问题时也更为谨慎。此外,国家给独生子女制定了一些优待政策,也使得人们倾向于选择只生一个。在这一阶段可以非常显著的看到,生育率的转变与价值观,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计划生育与人口挑战

随着人口转变,中国面临这一系列的人口挑战,其中,老龄化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启动了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作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一种过程和趋势,人口老龄化受到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的影响。而我国的国际迁移规模较小,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不大,死亡率与出生率才是影响我国人口结构的最重要因素。

自1949年建国以来,在三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死亡率逐年降低:首先,战乱与社会动荡结束,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处在安定的环境中;其次,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使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健康状况提高;最后也最重要的是,医疗事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与此同时,出生率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逐渐降低。生育水平的下降,使新生人口的规模缩小,低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站的比重相对减少,使得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增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而高度老龄化的社会中,由于养老问题所造成的社会与家庭负担,劳动力短缺等情况都是对社会的极大挑战。

要正确解决计划生育与老龄化之间的矛盾,首先要分析老龄化的根源。计划生育对老龄化真正的影响在于老年人比重增加引起的养老、医疗、保健负担。减少老年人的比重是肯定不可能解决这一养老难题的。长远来看,只有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而在社会体制完善之前,必须坚持计划生育,既是减轻家庭压力,又是减轻社会、经济、能源等的负担。(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计划员转正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些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绩效管理问题引起了电机公司越来越广泛地关注。与此同时,厂网分离与竞价上网等新举措的实施,使发电机公司面临的形势也愈发严峻。此外,当前电机公司在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进行改革。因此,如何转变电机公司的绩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就如何转变电机公司的绩效管理进行阐述。

二、电机公司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1、绩效管理能够有效推进发电机公司等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绩效管理是通过将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相结合,提高员工绩效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是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载体。

2、绩效管理能够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持续沟通的过程,能够促使管理者对员工进行指导、培养和激励,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3、绩效管理能够充分发掘员工潜力。通过绩效管理,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扬长避短,提升员工工作能力,促使员工不断进步。

三、各工段的绩效考核

1、计划调度组根据月度节点计划和分厂调度会决议对各生产单位进行考核。

2、计划调度组根据季度目标每月下发各生产单位月度生产节点计划,各生产单位按照分厂节点计划组织月度生产。承制项目节点的部门负责进行生产准备(包括工艺准备、工具准备、人员调派、设备准备、工件、配套件落实、场地平衡)和生产组织,计划调度组对生产单位节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月度生产节点计划每天考核一次,每周总结一次,月末进行累计考核。该考核项实行刚性考核,即每项未完成节点必有责任单位。

3、计划调度组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根据公司各项会议决议制定近期生产重点,各生产单位按调度会决议进行生产组织。承制项目节点的部门负责进行生产准备和生产组织,计划调度组对生产单位节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调度会节点每周进行一次考核,月末进行累计考核。该考核项实行刚性考核,即每项未完成节点必有责任单位。

4、计划调度组负责制定各项节点计划,并对生产单位的生产准备和组织进行监督和检查,对生产单位的外部问题进行协调和解决,如因计划制定不合理或外部问题协调不利导致节点拖期,算作计划调度组拖期项目。分厂领导对计划调度组的考核进行监督。

5、考核公式如下:

单位得分=单位完成节点数×

6 、维修工段

(1)值班工长每天对分厂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记录,计划调度组负责统计分厂设备总故障时间。

(2)各工段根据所辖设备情况统计本工段设备理论运行时间,并上报到计划调度组(长期不适用的设备和长期故修设备除外)。

(3)计划调度组对上一年度分厂设备停工时间进行汇总,并计算出月平均故修停工时间(X),给出当年设备故障维修理论时间,设备故障维修理论时间为上年平均停工时间的90%。

(4) 维修工段得分=×100分(设备事故维修时间不在此内计算)

四、电机公司的绩效管理转变

由“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虽两字之差,却蕴涵着管理理念的深刻变革。习惯了传统的报表和文字式“纸上”考核,一旦要面对面地与员工探讨绩效问题,管理者们的首要反应可能是逃避。的确,“纸上”考核带来的人际冲突和关系紧张已经使管理者们恨不得退避三舍了,更何况现在要面对面地探讨如此令人尴尬而又敏感的绩效问题呢!于是,管理者们在口头上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抱怨绩效管理,在行动上会不自觉降低自己的热情来抵制绩效管理。管理者如此,处于脆弱群体的员工产生焦虑情绪也就不足为奇了。为此,要搞好绩效管理工作,使绩效管理工作发挥应有的功效,我们必须将绩效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1、构建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企业绩效管理必需走出传统人事管理方式和认识的误区,实现从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的提升,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建立起完整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推动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1)加强宣传培训,确保绩效管理实施。企业绩效管理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各级人员的观念、技能跟不上。必须对上至高层领导、下至基层员工进行各有侧重的引导和培训,努力促成考核者、被考核者观念的转变、态度的端正、理解的正确和执行的有效。对企业管理者而言,需要更新绩效管理观念,提升绩效管理能力,充分理解绩效管理方案,组织员工实施绩效管理。对基层员工而言,通过绩效管理,要及时了解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和目标,从而让个人的能力随着绩效考核的推行而不断得到提高。

(2)准确定位绩效管理,提升绩效管理水平。绩效管理的定位即绩效管理的目标与方向的问题。绩效管理以评价当前工作业绩为重点,兼顾未来绩效改进与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持续改善个人和组织的绩效,最终实现企业目标。因此,企业要根据自己发展的阶段和业务的特点、企业文化等来组织实施绩效管理,努力确保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3)科学设计绩效指标,客观制定考核标准。绩效指标的制定必须是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将企业的各项指标由企业到部门,由部门到个人,层层分解下去。首先要根据个人的年度工作目标,结合岗位的工作内容、性质,初步确定该岗位绩效考核的各项要素。然后要综合考虑个人在工作流程中扮演的角色、责任以及同上、下游之间的关系,来最终确定各个岗位的绩效指标和考核标准。

(4)有效运行绩效循环,建立完整绩效体系。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应该是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价与反馈和绩效结果应用四个步骤的循环。制定绩效计划时要结合部门工作重点和目标,设计考核体系,确定岗位绩效指标。实施绩效辅导阶段,要帮助员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技能,随时纠正员工行为与目标的偏离,并对目标进行跟踪与修改。绩效评价要客观公正,并及时反馈,使员工了解自己的绩效状况,明确下一步的奋斗目标。完成考核后,要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于薪酬、晋升、调配、辞退等各项具体的人力资源决策中,同时还要为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提供建议等,形成有效的绩效激励体系。

五、结语

有效的绩效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有序运转,实现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目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所以企业应该看重绩效管理的转变。在发电机厂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应该着重于绩效管理的转变,改善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计划员转正总结篇(10)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对于企业来说重视资金管理,在资金管理方面建立一套成熟的方法体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资金管理考虑的是财务控制和企业净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计划。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是集团化企业发挥资金规模优势、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

现金管理是每个公司资金管理部门日常基础工作之一,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将会市公司产生较大的现金流收益。现金管理要尽量做到,使收款转换为可用资金额时间最短,将资金集中于一个核心账户,使其能够被最有效的管理,控制使其支付成本最低,减少或消除借款。企业的收支款项与蓄水池一样,资金流入比流出多,就会在企业或银行内部有剩余,反之,当不存在剩余是,则蓄水池干涸,企业运营资金出现紧张。一个企业在销售额减少,利润下降的情况下,还可以维持生存,但是,如果资金出现短缺,发生资金流装困难,企业可能陷入危机。(李介南等,《现金流量控制法》,《工业会计》2001年第二期)

某企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正式组建于2008年1月,为了加强企业统一管理,实现“健康生存,择机发展”的目标,公司提出了企业按照“调整结构,统一管理,分步启动,规范运作”进行整合的指导思想,于2008年1月8日成立了企业管理中心。计划用二――三年的时间,通过强化内部管理,调整产业结构,理顺各方面关系,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服务方向,向规范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的方向迈进,通过规范化管理和专业化整合,逐步达到生产经营集中统一,安全环保考核达标,做专工程技术服务,规范劳务输出和劳务承包体系的要求。

管理中心如何行使对下属企业的管理职能是成立伊始就面临的一个难题。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实行资金管理特别是资金的集中管理能够增强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2008年5月管理中心研究决定对下属企业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选择实质上是企业集团采取集权还是分权管理策略的体现,是由其行业特点和企业集团资金运行规律决定的。

高度集权的资金控制策略对资金的集中控制和统一调配有利,但不利于发挥成员企业的积极性。成员企业在资金上过分依赖企业集团,若配套措施不到位,可能影响资金的周转速度,影响其对市场的应变能力。集权程度较低的资金控制策略,有利于调动成员企业的积极性,但又难以避免资金分散、资金使用率低、沉淀资金比例大、资金使用成本高等固有缺点。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或者是现金流不十分稳定的行业,为了使其经营能正常进行,往往采取集权程度较低的资金集中管理策略。企业集团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控制资金管理的集权程度,才能使企业集团的资金聚而不死、分而不散、高效有序、动态平衡。

实行现金集合库模式,管理中心和其成员企业双方均在商业银行开立实际账户,管理中心作为结算业务主账户或称一级结算账户,成员企业开立的账户作为二级结算账户,资金在开立的两级结算账户之间由协作的商业银行或者由集团结算中心自己根据需要或约定进行上划和下拨。管理中心为参加集中结算的成员企业建立对应的内部结算账户,用以记录一、二级结算账户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成员企业从系统外收款时,资金从二级结算账户上划到一级结算账户,管理中心增加该二级结算账户所对应的内部结算账户余额;成员企业向系统外付款时,资金从一级结算账户下拨到二级结算账户,集团结算中心减少该二级结算账户所对应的内部结算账户余额;两个成员企业系统内部转账时,集团结算中心增减涉及交易的两个二级结算账户的余额,而资金始终在外部的一级结算账户中未进行任何移动。

在充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以统一调剂使用沉淀资金,这正是运用现金集合库理财的基本工作原理。

实行集中监控模式,管理中心不干预成员企业的资金管理,在资金使用和用途上,给其较大的自,使其自主安排流动资金总量,分配不同流动资金所占的比例,自主决定购买与公司经营有关的固定资产。然而,管理中心对成员企业的资金借贷规模和负债比率要实行严格控制,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成员企业的负债风险和金融风险。成员企业不能私自从外部商业银行借贷。

实行预算驱动拨款模(预算驱动拨款模式是资金集中管理业务中资金收支预算与资金结算的有机结合,它不仅解决了预算对结算的控制问题,也解决了根据资金的不同性质将资金按时、按量自动回拨的问题,提供了从根本上解决因资金集中结算而形成的大量集中的工作问题的可行方法。),管理中心可以实行定额管理,成员企业在上报资金使用申请时,必须按管理中心统一制定的预算项目填报金额明细用途和具体金额,即一事一单地提交付款委托书,管理中心按预算项目逐笔审批、拨付或受托付款,同时以预算项目为指标监控和考核额度执行情况。在资金计划内,成员企业有权自行安排流动资金,但融资权、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权归企业集团统一控制,资本性支出必须经管理中心审批,超计划的经营性支出必须补报预算。管理中心通过资金定额管理和预算报表控制成员企业的资金变动和财务状况。

管理中心也可以实行总量管理,要求成员企业在上报资金使用申请时必须按管理中心统一制定的预算项目和预算表格要求填报金额明细用途和具体金额,但管理中心对其成员企业采取在一定的时期内控制资金总量的办法管理成员企业的资金。在具体拨付时,按资金预算项目的预算汇总数一笔拨付给成员企业,成员企业可在此总量内自行逐笔安排使用。

管理中心结合自身的特点实行了资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根据管理中心的统一安排注销了下属企业的银行账户,将下属单位的资金集中到管理中心账户中,并安排成员企业在建设银行分别开设了收入支出两个账户。

在管理方式上,纳入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范围的企业各种形式的资金收入全额存入本单位收入账户,该账户资金每日上存至管理中心收入账户。各种形式的资金支出,企业编制资金计划上报管理中心,财务资产部根据经管理中心批复的资金计划按日拨款至各单位支出账户,各单位按照资金计划付款。管理中心通过预算管理、资金计划管

理、债务集中管理、票据管理等配套管理措施,保障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在账户管理方面,所属企业所有资金账户统一由管理中心审批、管理。资金账户的设立、变更、注销等由管理中心批复。所属企业严格按照批准的用途和范围使用账户。未经管理中心批准,所属企业不得在任何机构以任何形式设立银行账户。管理中心在指定的金融机构开立结算账户作为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总账户,

所属企业在管理中心指定的金融机构分别开立收入账户和支出账户,收入账户为一般存款账户或专用存款账户,支出账户为基本存款账户或专用存款账户。管理中心资金账户遵循“收支分设”的原则,收入账户为零存款账户,仅用于各种形式资金收入的收存和上划。该账户除划转资金到管理中心总账户及支付银行存款手续费外,不得发生其他任何支出或支付行为(退票除外)。账户借方反映所属企业收到的所有资金收入,账户贷方反映按日上划管理中心总账户资金额及该帐户发生的手续费。支出账户,仅用于在资金计划额度内的各项资金支出,以及收存管理中心总账户拨付的资金。该账户除收取管理中心总账户拨付的资金及账户利息外,不得发生任何形式的收入。

管理中心及所属企业所有资金收入全额存入收入账户。管理中心与承办银行签署相关协议,委托承办行每日17:30将所属单位收入账户资金上划至总账户。所属企业上划资金相应增加其在管理中心的内部存款。所属企业收入账户日终不得留有余额,账户余额为零。

计划员转正总结篇(11)

医院市场部目前做了哪些工作呢?发传单、挂户外牌、以及进行车套广告的维护等。挂多少牌?做多少车套广告?以及内容如何组织,设计等?更大程度上应该是策划人员的宣传工作。而执行这些工作,更多的是要求体力活(很多单位是将类似工作直接交给广告公司来完成的)。本院的具体挂户外牌等工作,交给几个身手敏捷的人,应该可以搞定。

市场部是否能够正常运转?能开展有效的市场开发工作?决定于医院制定的市场思路、市场开发人员基本的素质高低和市场部管理水平等。如果说策划工作要求的是有创意,求新,侧重于文字表达能力、平面设计能力等方面,是点对面的宣传工作;那么市场工作则基本上是根据市场开发工作的需要,侧重于公关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是进行点对点的宣传工作;工作本身更多的要

求市场人员较高的个人素质,以及较好的工作主动性、自觉性等方面。如果市场人员总是等着别人来安排其工作,同时其又不能很好的与人沟通,那么这样的市场人员原本就不合格。

一般单位用人,是因为“岗位”而选择“人”、用“人”;而我们现在的市场部工作是因“人”而设置“岗位”。如此,市场部工作怎么开展?市场部的业绩考核如何进行?

二、本院市场部的工作职能描述

1、调查市场、分析市场、总结市场规律,制定市场开发工作方向。

①、通过适当方式深入市场调查,分析、总结市场规律;

②、及时收集本医院病人信息,进行客观统计分析,找准市场方向。

上述工作,一是为了更好的明确市场工作方向,二是检验市场工作的业绩。当然,对医院策划部来说,也有必要进行市场分析工作。

2、适当的时候,进行医院全员营销培训,逐步提高医院整体营销水平。

医疗服务营销,不同于有形产品的营销。产品营销,可能是与生产者关系不大的工作;而医疗服务过程是病人来医院后的具体医疗行为,涉及到医疗服务的各环节,联系到提供医疗服务的所有医务人员。如何让病人来医院接受比较满意的医疗服务,自然就涉及到相关医务人

员的营销观念,以及具体的营销行为。

提高我医院医务人员的营销意思、营销水平,进行医院内部的营销培训工作、营销工作,有时候更重要。

3、客服工作。

规范医疗服务,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客服工作,提高医院现有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促进医院的良好口碑,从而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客户服务工作也是销售工作配套的惯例。

这同时也是全体医务人员共同的工作。

三、明确工作职能,有计划的有效率的进行市场开发工作

1、通过举办系列活动进行市场开发

①、策划、组织、举办各种活动:如大学生青春期健康讲座活动(女大学生人流总是比较多),针对农村市场的大型免费体检活动,以及其他各种公益活动等;

策划、组织、举办各种公益活动,对市场人员要求的素质更多。工作本身涉及到市场人员对相关政府职能部的公关能力,以及有效举行活动的执行能力,活

动效果的分析、统计能力。

年后计划在湛江各高校,以及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有计划、有目的开展青春期健康讲座活动。为此,市场部还需要配备一名健康讲座人员。活动能成功

进行,既是医院形象、医院品牌的进一步推广,也可以直接促进医院经济效益。

年后计划针对湛江农村市场,做进一步的市

场开发活动。主要以乡镇、甚至有代表性的村为单位,组织一定规模的免费体检活动,或者专题讲座活动,进而

发现病人,从而直接带来医院的经济效益。

适时组织、安排周边社区相关工作。

②、活动类人员要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医学类、市场营销类相关专业毕业,25岁以上,性别不限,沟通能力强,工作态度端正,团队意思强,从事市场开

发工作一年以上,有医药、医疗器械,医疗市场开发工作经验优先。

待遇:底薪1000+提成

工作计划:市场部安排2人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实施。

工作考核:按照计划开展活动的次数,以及开展活动的效果。

2、转诊类业务工作

①、工作性质

一方面是针对大的医疗机构的转诊业务,主要是大的医疗机构的收费高而病人相对承受不起的病人。这一块操作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我医院的收费也不低。

另一方面主要是针对小的诊所,门诊机构,大小药店等进行转诊业务工作。我院以前的转诊活动不大成功,我们更多的应该从自身找原因。什么样的人合适做转诊市场的开发?转诊患者的接待程序以及个性化的服务要求等等?以及我们对转诊医务人员的劳务报酬及时合理支付等问题。如果把转诊开发行为仅仅当成是下个通知给对方,以为通知到了就行了,其效

果就自然不理想。至少,开展转诊业务工作要强调两点:市场人员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对转诊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能力。为了取得客户的信任,有些客户还要有计划的多次拜访。 共2页,当前第1页1

②、转诊类人员要求: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年龄30岁左右,女性优先,沟通能力强,有兴趣从事医疗市场开发工作。

待遇:底薪1200元+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