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大全11篇

时间:2022-04-21 13:48:25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篇(1)

刺儿(喜欢挑刺的学生)甲:我想请问它们的标题是如何非常规的?都包含的特别意义是什么?

A组乙:第一个问题我来回答。作为新闻的标题,大体包涵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必须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其次是新闻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可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说。标题往往都文字简洁,极具个性,可以使受众通过它对新闻事实有所了解,具有新闻信息的导读作用。而这两篇新闻的标题却不完全如此,如果硬要说它有新闻标题的特征,最多只能是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说,但新闻内容却又是对事实的叙述,又与评说的内容不相符,尤其是《奥》,既然“没有什么新闻”,还成什么新闻?也就是说,两个标题的形式与我们常见的标题不一样。

刺儿甲沉默。

师:刺儿甲似乎对你们的回答不太满意呢!你们有谁要补充?

A组丙:我来吧!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事实”就说明新闻应该不掺杂作者的个人情感。而这两篇新闻的标题中都掺杂了作者的情感,《别》里既包含了对香港回归的喜悦之情,也包含了对历史的沉重思考;《奥》这个题目很怪,作为一个历史上二战时期的集中营,确实“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还写成了新闻,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吸引人去读它,让人去了解作者那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不知乙对我的回答是否满意?

(刺儿甲与其他同学一起鼓掌。)

B组甲:我们认为这两篇新闻的相同点在于:作者都深入现场,用电影镜头的方式来叙写了新闻事实,也就是说将一个个的新闻现场展现在读者眼前,不像现在有的道听途说的假新闻;都对新闻现场进行特写,也都进行了艺术加工,比如,两篇都用到了环境描写,以衬托情感。(侧首看刺儿甲,大有“我把该说的说了,看你怎么挑”之意。)

C组甲:我就不重复说他们两组已说过的了。我们认为这两篇新闻写的都是重大历史事件,这是相同点。(接着说,不给刺儿们挑的机会)而不同点在于:《别》的导语少,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自己的所见所感,由坏及好,预示着事态由坏及好的发展趋势;《奥》在导语里用大量笔墨把感情定调,用否定的形式和审视的眼光来写,以表现对历史的热议和反思。汇报完毕。

师:请问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A组乙:别慌,我更正一个问题(看着C组里的刺儿甲),不能称“都是重大历史事件”,香港回归是重大历史事件,而奥斯维辛不能称为“事件”,只有当年在集中营里发生的才是历史事件。

C组乙:补充一点,《别》主要写彭定康一个人以表对英国香港殖民统治的“日落”,表达内心的喜悦,而《奥》中则写三种人物对向往和平,以表作者的使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首尾呼应,使人感觉在读历史,读法西斯的残酷,读文学作品,而不是读新闻。

D组甲:内容上,两篇都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尤其以《别》最为典型。写作技巧上,《别》用烘托的手法,以天气变化烘托人物的心情,预示事态的发展;《奥》用反衬的手法,以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雏在怒放,从反面衬托这里曾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

E组甲:我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停顿,环顾全班后感慨):最先说的总有说不尽的内容,而越到后边,理屈又词穷啊!(很绅士地对F组说)你们请吧!

F组甲:好在江郎才未尽!《别》的图片壮观喜庆,《奥》的图片阴森恐怖。(全班哄堂大笑,F组甲一本正经地)两种不同色彩基调的图片正是反映了作者的不同感情,《别》壮观喜庆的图片不仅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也预示香港明天会更好,而《奥》阴森恐怖的图片恰恰能表达作者内心对死难者的悼念和对纳粹的愤恨。结构上,《别》有结语,《奥》没结语,却用前后呼应的结构使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大家真诚的鼓掌)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篇(2)

车窗外的田野,嗅不出丝毫肃杀的气味,即使我们早已了解那段人类历史的悲剧,然而在进人大屠杀纪念馆之前,我们仍只是普通的观光者,我们的说笑引来周围异样的目光。犹太导游的适时出现,结束了我们这群不速之客的不合时宜的举止。他一脸肃穆,平和而又术失威严:“你们是来看望一些死去的灵魂的,请保持安静。”  相信当时不少人都感到脸红了,尽管我们一直是压低着声音说话,但毫无疑问,我们从没有意识到这片土地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分量。

记不得在欧洲访问的过程中,有过多少次脸红的时刻了:坐地铁忘记刷卡,乘电动扶梯不知道靠右,在餐馆吃饭时压抑不住的大声喧哗……但这一次的脸红,最让我们感到惭愧。  惭愧的也许是突然发现历史的凝重,也许是导游所说的那里栖息的110万亡灵。空气在这里仿佛是不流动的,虔诚挂在每一个到访者的脸上,但那种虔诚分明不属于宗教。

集中营的建筑十分普通,一幢幢的红砖房,几棵瘦高的不知名的树。导游介绍说,因为后来要改造成波兰国家博物馆,所以建筑重新进行了修整。表面上,只有依然保留的高高的铁丝网,才让人依稀感到这里曾经渗出的恐怖。这种恐怖很快就被验证了。  鞋,童鞋、皮鞋、女式高跟鞋,甚至还有中国式的绣花鞋……数不清的鞋,堆积在一个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一道玻璃幕墙横亘在我们与这些堆积如山的鞋之间,它隔开的或许不是鞋,而是无数双无助的、黑洞洞的眼睛。甚至没有惊恐,有多少人在脱下它们的那一刻,还不知道这只是走向焚尸炉的开始。

头发,黄色的、黑色的、棕色的……同样的堆积如山。格罗马茨基(下令冲进奥斯维辛的苏联军官)甚至从来不知道奥斯维辛的存在,在格罗马茨基的军事地图上,那里应该是一片树林。除了近7000名幸存者,在奥斯维辛,苏联的战利品还有7.7吨头发。发堆边上的地毯、麻袋,即使不用说明,已经验证了德国战时经济的这一发明。

毒气罐,扁平的、只有罐头盒大小的毒气罐,慵懒地堆放着……导游告诉我们,一罐毒气可以杀死1000人。

焚化炉,如今只剩下了面前的两个,岁月的流逝让现场已经闻不到一点异味了,然而想像却无法禁止,一天300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滑过这段阴森森的滑道。1944年的时候,奥斯维辛集中营平均每天焚化6000具尸体。

语言随着面前一个个凝固的画面而愈见生涩,然而我们依然可以控诉。

如果说大屠杀遗迹让我们重新见证了恐怖,那随后看到的遇难者档案,则让人间样震惊于人类的坚忍:一个个小镜框,每个镜框里是一个遇难者的肖像照、生卒年岁及简单的生平,每个镜框都有编号。据导游说,这些整理的档案有几十万个,涉及的犹太人几乎遍布全世界。这究竟花费了多大的人力物力,又是在怎样一种精神的支撑下完成的?

当年集中营的住宿地,如今已是绿草如茵。在经过这里时,导游特意叮嘱我们:“千万不要踩踏草地。当年焚化后的骨灰,都撒在这里的草地上。请沿着道路走,因为每棵小草下都有一个人的灵魂。”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篇(3)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400万人被德国纳粹残酷杀害。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为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而死,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人类社会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是走向文明的,但在漫长的历史中,由于人性之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人间惨剧。而正是这些不幸的死难者,作了历史错轨的牺牲品,是他们的死难使得历史形成一定的纠错能力,促使人类社会逐步走上正轨。我们后人是幸运的,我们现有的美好生活正是建立在前人牺牲之上。因此,可以说,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死难者,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死,是为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而死。是他们的惨死时刻警示着人类,是他们拯救了我们。他们是伟大的牺牲者,是时代的推动者,因此值得我们后人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约翰・多恩在《丧钟为谁而鸣》里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会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每个人都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都是历史链条中的一部分。我们不是孤立的存在,我们不只是现在,我们跟未来有关,也跟历史有关。未来如何,取决于当下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样,我们今天能有和平幸福的生活,是一代代死难者用他们的生命铺垫出来的。死难者是为谁而死,他们是为我们后人而死,因此,他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这正体现了以基督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明的内涵。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死难者,正像耶稣基督一样,他们为我们后人而死,替我们每一个人赎罪,我们应该表达对他们最诚挚的敬意。

二、我们都是刽子手

我们除了要向死难者致敬,还要深深地忏悔我们自身的罪恶。人类所有的罪恶都是由人性之恶引起的,是由贪婪、自私、冷酷的本性引起的。邪恶的人性如果和权力结合在一起,就会制造出巨大的灾难,德国纳粹就是最好的例子。要理解人性之恶,就要从西方基督文化说起。上帝抟土造人,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亚当和夏娃经不起诱惑,吃了伊甸园中分别善恶的果子,被上帝赶出了乐园。这是人类自创世纪以来所犯的第一条罪,在教义上,被称作原罪。从此,人类就背负着这种原罪,每一个人生来都带有这种原罪。死难者的惨死,不是跟我们无关,相反,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都是刽子手,我们摆脱不了与生俱来的原罪。为什么说我们都是刽子手,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魔鬼。正是我们身上潜藏着的魔鬼、潜藏着的人性之恶,促成了历史的灾难。虽然我们不是纳粹,不是法西斯,但我们心中的人性之恶和纳粹心中的人性之恶是一样的;虽然我们没有杀人,但我们身上具有杀人的人性之恶。我们是隐性的杀手,我们心中暗藏着一个刽子手。所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死难者,虽然不是我们杀害的,但是他们是被我们心中共同的人性之恶杀死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他们的死负有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忏悔,都应该替自己赎罪。

这才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这篇新闻虽然“没有什么新闻”,但能振聋发聩,唤醒人类的良知,促使每一个读者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忏悔,进而告诫后人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这也是对死难者最好的纪念,也是对自己最好的救赎。如果我们没有这种赎罪意识,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罪恶,甚至纵容自己身上的罪恶,而只是一味地谴责德国纳粹,那么历史的悲剧随时就有可能重演。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篇(4)

探究性阅读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探索知识,促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阅读,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散学生的思维,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注意实施的方式方法。

一、预习文本,创设探究性阅读情境

学生在进行探究式阅读之前,要做好预习,如解决文本中的生疏字词和词义、了解文本文体形式、熟悉文章的整体布局结构和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等,为对文章进行下一步的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的预习可以让学生对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并加以关注,为下一步的探究指明方向,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预习只是探究性阅读的开始,在学生的预习工作结束后,教师要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教学情境,这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探究性阅读教学要以创设情境为切入点,将阅读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领学生对预习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了解。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创设的情境,寓教于乐,使师生交流愉快通畅,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又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消化和吸收阅读内容。

二、教师指导学生细读文本,发现需要探究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细读文本是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都是在这一过程实现的。学生细读文本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文本内容,明白文章的布局谋篇、层次结构,清楚文本是如何层层展开、详细分析说明内容的。学生再顺着文本的脉络,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仔细思考和揣摩文本中的关键字词、重点段落、文章的前后呼应等,同时,对于文本中的观点和理念也要敢于提出质疑,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学生要在文章看似“矛盾”的地方质疑。文章看似矛盾的地方,往往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作者通过对矛盾的看似冲突,实则合情合理的阐述和说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在阅读中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要抱着疑问的态度分析探究文章。如课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表面上看奥斯维辛确实没有什么新闻,人们都已经了解事情残酷的真相,对法西斯的罪行都深恶痛绝,但是细致想想就会发现,奥斯维辛有很多“新闻”:首先,人们通过奥斯维辛博物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那段历史,要时刻警惕法西斯的复辟。其次,奥斯维辛博物馆提醒人们要爱护和平,远离战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深远的。最后,奥斯维辛博物馆还提醒人们珍惜现在的生活,要磨平心中的伤痛,相信明天是美好和光明的。这些在作者眼中都是“新闻”,都是作者通过文章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学生在进行探究式阅读时,要感受并深刻领会这些信息。

2.学生要对传统观点质疑。传统是用来继承和发扬的,传统的观点随着时代的变化赋予更新的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挑战权威。如鲁迅的《祝福》一文,传统的观点认为祥林嫂悲剧的命运是受到封建压迫造成的,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其悲剧的根源。但是深究其根本学生就会发现祥林嫂自己的性格也是注定他悲惨结局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命运的种种不公,祥林嫂不是勇于抗争,把握自己的命运,而是选择了逆来顺受,苦苦挣扎,最终被封建观念和礼俗所吞没。学生在探究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既会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环境有深刻了解,又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3.学生要在文章的关键词语处质疑。优秀的文学作品,对每个字词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因此,学生在进行探究性阅读时,要对文中的关键词语细细品味和揣摩,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和妙笔生花。如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一个“退”字,就可以让人联想到烛之武的大智大勇和非凡气魄,是字正词严的求和,不是摇头摆尾的乞怜。学生在进行探究性阅读时,要抓住烛之武的说辞,仔细地作分析和探究。“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此句甚为精妙,既将晋国的贪得无厌描绘出来,又让秦国心生忌惮,激化秦、晋之间的矛盾。“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问题,怎么能不打动秦伯。烛之武的说词句句有理有据,切中要害,其效果显而易见。学生在探究性阅读这篇文章时,要对其中的用词细心留意,用心感悟。

三、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教师在学生通过探究性阅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后,就要引导学生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在合作讨论的时候,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学会和他人沟通和互补,彼此思想碰撞,启发灵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还可以自行探究,自己对通过预习和细读发现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求证,然后和教师相互交流,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进行完善和补充,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性阅读,可以将教材、教师和学生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篇(5)

咖啡、咖啡馆在奥地利的引进和流行,更富传奇色彩。与一场关系帝国生死存亡的战争、与一位超级间谍密切相关。1683年7月,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苏丹对神圣罗马帝国发动圣战,率几十万大军,一路杀来,攻至维也纳城下。虽然奥皇利奥波德率一小支人马逃出城外,等待援军,但都城维也纳却被团团围住,水泄不通,与外界联系全被切断。一两个月下来,维也纳外城被攻破,城内弹尽粮绝,饮水都开始困难,准备投降。这时,一个小商人库辛斯基主动提出潜出城外,打探消息。库辛斯基出生于乌克兰西部,常年经商,东奔西跑,到过许多地方。他极有语言天赋,能说流利的乌克兰语、德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和波兰语。由于曾在土耳其经商多年,他不但能操一口流利的土耳其语,还通晓土耳其风俗习惯。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库辛斯基一副土耳其商人的模样,哼着土耳其小调,一路侦察土军布防,最后穿过土军阵地,混出包围圈。

这时,波兰国王约翰三世率领一支近两万人的精兵和德意志各诸侯国的3万多人马已经赶到,在维也纳城北30余公里处会合,由约翰三世统一指挥,正在商量向土军进攻的方案。库辛斯基找到援军,告诉他们维也纳已危在旦夕。得此情报,约翰三世决定改变计划,提前发动进攻。库辛斯基立即冒险潜回维也纳,告诉守城军民援军已到,进攻在即。这个好消息使维也纳军民顿时士气大振,立即放弃投降献城的念头,决心咬牙坚持,殊死抵抗,等待援军解围。1683年9月12日清晨,约翰三世指挥波德联军打响维也纳解围之战,一次次向土军发起猛攻。到日落时分,几十万土耳其大军终于溃不成军,仓惶逃去。

溃败的土耳其大军留下堆积如山的辎重,胜利者用了近一个礼拜的时间才清点完毕。库辛斯基分得了一大笔金钱和一座房子作为奖赏,但在这些战利品中,有一麻袋一麻袋黑色的豆子,大家都不知道是何东西,无人问津。在土耳其生活多年的库辛斯基知道,这是土耳其人非常喜欢饮用的咖啡豆,自己当时也非常喜欢喝。于是提出把这些没人要的咖啡豆也分给他。拿到这一大批咖啡豆,库辛斯基在维也纳开了第一家咖啡馆,名为“蓝瓶下咖啡馆”。由于维也纳人开始喝不惯这种苦涩的饮料,库辛斯基开始在咖啡里加奶加糖加蜜。不久,各种咖啡馆在维也纳就“遍地开花”了。库辛斯基去世后,为了纪念他,维也纳每年10月有一个库辛斯基节,咖啡馆业主们把他的肖像贴在窗户上,对“祖师爷”表示感激、纪念。

咖啡在维也纳渐渐本土化,除了在咖啡里加奶加糖加蜜,还配有甜点。在维也纳喝咖啡,通常会配一份名为“Kipfel”的小酥饼。“Kipfel”是德语“新月”的意思,这种新月形的酥饼,据说最早是一位维也纳糕点师在1683年维也纳被土耳其围城时烘焙的。因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旗帜上有“新月”标志,吃掉“新月”,增强士气。传说奥国士兵还在城墙上一手举剑,一手拿着“新月”大嚼特嚼,向敌人示威。1770年,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巴黎的面包师为向这位来自奥地利的新王后表达欢迎致意,精心制作了她家乡的流行糕点“新月”。没想到“新月”就此在巴黎流行起来,此后巴黎的面包师就一直制作“新月”,越做越精,又由巴黎传到全世界。现在,这是公认的法式点心,在它的“老家”――奥地利,却鲜有人知。“新月”的法语是“croissant”,但汉语翻译时未取“新月”,而将其译作“牛角面包”或“羊角面包”,甚至干脆音译为“可颂”。

二、咖啡馆与“公共知识分子”

《咖啡简史》的作者威廉・哈里森・尤克思在书中写道:就在第一代咖啡客的有生之年,许多咖啡馆纷纷开业,且赢得一定声誉。18世纪早期一位旅行者的记载,使我们得以窥见咖啡馆理念在维也纳的迅速发展。这位旅行者写道:“维也纳到处都是咖啡馆,文人学士和忙于报纸的人们很喜欢在咖啡馆碰头,阅读报纸、讨论报上的内容。有些咖啡馆名声超过其他咖啡馆,因为聚集在这些咖啡馆的报纸医生们(原注: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名称)对许多跨界的最重大事件毫不迟疑就做出判断,对政治事态的观察与考量得出的观点超过其他咖啡馆。”这些咖啡馆因此赢得人们尊重,许多人又因此而更喜欢在这些咖啡馆聚会。结果,这些聚会使大家的头脑充满了那些名人们的天才之论或愚蠢之说。“令人无法相信的是,这些闲言碎语八卦新闻竟能自由传播。言谈之间,他们对国家的将军们和大臣们的所作所为毫无敬意、毫不客气,仿佛他们就是皇帝本人。”或许,这就是“公共知识分子”的雏型。因此,有种观点认为,土耳其人让咖啡流入欧洲,但让品尝咖啡变成文学,变成艺术,变成一种生活的,却是维也纳人。

咖啡馆的开放性、公共性,无疑使它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领域”。公众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这便是“公共领域”,即“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其关键含义是独立于政治建构之外的公共交往和公众舆论的形成,它们对于政治权力一方面具有批判性,同时又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著名学者哈贝马斯认为,历史地看,公共领域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古希腊城邦公共领域、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公共领域、现代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他分析了18世纪转型中的西方社会出现的俱乐部、咖啡馆、沙龙、展览会、图书馆、杂志和报纸,是一个公众讨论公共问题、自由交往的公共场所、公共领域,它形成了政治权威重要的合法性基础。咖啡馆的开放性与公共性尤其受到他的重视:“咖啡馆的繁华时期是在1680-1780年,无论何处,它们都首先是文学批评中心,其次是政治批评中心,在批评过程中,一个介于贵族社会和市民阶级知识分子之间的有教养的中间阶层开始形成了。咖啡馆不仅向权威性的圈子自由开放,进入其中主要是广泛的中间阶层,乃至手工业者和小商人。”

三、中央咖啡馆

几百年来,咖啡馆成为与音乐、华尔兹并列的维也纳“三宝”,不少历史悠久、声名远扬。但是,现在名声最大、游客最喜去的,还是开业于1860年的“中央咖啡馆”(Caf Central),除了咖啡点心确实好外,还因那里“故事”最多。

开业不久,“中央咖啡馆”就成为著名诗人、剧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外交官、知识阶层喜欢聚集的地方。有人不无夸张地说,这里是奥地利许多诗歌、剧本、小说和重要学术著作的摇篮。走进中央咖啡馆,迎面就是奥地利作家阿登伯格的塑像,他坐在椅子上,手拿报纸。在常客中,他并非最出名者,但却是这家咖啡馆的最忠实的顾客。1859年出生的阿登伯格曾在距此咖啡馆不远的维也纳大学先后学习法律、医学,但他一心想当作家,未能完成学业。直到34岁以前,一直籍籍无名。虽然作品屡被退回,但仍每天来此勤奋写作。有一天,他看到报纸上一则新闻,突来灵感,随手在一张便笺上写诗数行,恰被在此的一位文坛宿将看到,大为赞赏推荐发表,一炮而红,由此登上文坛。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你如果心情忧郁,不管是为了什么,去咖啡馆!深恋的情人失约,你孤独一人,形影相吊,去咖啡馆!你跋涉太多,靴子破了,去咖啡馆!你所得仅仅四百克郎,却愿意豪放地花五百,去咖啡馆!你是一个小小的官员,却总梦想当一个名医,去咖啡馆!你觉得一切都不如所愿,去咖啡馆!你内心万念俱灰,走投无路,去咖啡馆!你仇视周围,蔑视左右的人们,但又不能缺少他们,去咖啡馆!等到再也没有人信你、借贷给你的时候,还是去咖啡馆!”他自己就践行此道,此后终生在此写作,连通讯地址都改成了中央咖啡馆。有人玩笑地说,他与中央咖啡馆的关系是“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他颇以此自豪。后来,此话广为传播,无形中成为世界所有咖啡馆的广告。只是有误传为茨威格所说,更有误传为法国哲学家萨特所说。

信步走来,中央咖啡馆离维也纳大学不到一刻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以维也纳大学为核心,维也纳的学者、知识分子、思想家们在许多领域都开始了“激动人心的革命”。心理学家佛洛伊德,科学家、哲学家马赫、石里克、哥德尔、薛定谔、卡尔纳普,哲学家波普、维特根斯坦,经济学家门格尔、米塞斯、哈耶克、熊彼特一连串辉煌的名字,都与此咖啡馆相联。精神分析学、逻辑经验主义、奥派经济学等等,直到现在,影响仍深。

《1913:寻找大战前的世界》一书的作者、英国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尔斯埃默森说:“咖啡文化和在咖啡馆举行辩论的概念是当年和今天的维也纳文化”。因为“维也纳的知识界其实很小,大家彼此都认识,这为跨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条件,也对政治异见人士和在逃人士有利。”“对在逃的异见人士来说,维也纳是欧洲最好的藏身之处,因为可以结识很多有意思的人”。欧洲中部的维也纳,确是欧洲各国流亡者的聚集地之一。由于沙皇迫害严酷,俄国政治流亡者尤多,如列宁、托洛茨基、布哈林、斯大林等,都曾来往于此。托洛茨基在维也纳时间最长,从1907年秋到1914年秋,他最喜欢中央咖啡馆是出了名的。

1907年10月,第二次流亡的托洛茨基到了维也纳,不久他的妻子也带着孩子来到这里。托洛茨基的工作集中在总结1905年革命经验,并为他认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次革命作理论准备。1908年10月,他创办了《真理报》。《真理报》每月两期,一共出版了三年半,在国外印好后,偷偷运回国内。由于党内派系林立,矛盾日益激烈,托洛茨基难以调解,1912年8月,维也纳《真理报》宣布停刊。几乎同时,布尔什维克在圣彼德堡创办了另一份报纸,由于《真理报》在工运中已经名声响亮,新报依然叫《真理报》。对此,被排除在新《真理报》之外的托洛茨基愤怒异常,在一封私人信件中谴责了列宁等人,认为是对自己报纸名字的公开篡夺。20年代初,托洛茨基与斯大林矛盾日益激烈,这封“恶毒攻击列宁同志”的私信被公开,成为他早就“反列宁”的证据。虽然《真理报》后来成为布尔什维克、再后几十年又一直是苏共中央的机关报,但随着托氏的“被肃”,苏共官方只承认1900-1903年的《火星报》、1912-1914年的《真理报》为后来的中央党报《真理报》的前身,托洛茨基才是《真理报》的最早创办者这一史实被掩盖了70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戈尔巴乔夫提出“公开性”,托洛茨基在维也纳创办《真理报》才被重新提起。无论怎样,《真理报》、托洛茨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共运,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维也纳,托洛茨基一直与国内秘密联络,经常会见前来的俄国革命者,了解国内情况,指导革命。列宁也曾来到维也纳,与托洛茨基商谈俄国革命问题。

1908年到1912年,俄国革命者越飞流亡维也纳,与托洛茨基一同编辑《真理报》。越飞家境富有,是《真理报》经费的主要资助者之一。越飞在十月革命后任苏维埃政府外交部副部长,1923年1月,他在中国上海与孙中山长谈,最后发表了著名的《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由此,确立了“联俄、联共”方针,改变了的命运、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的命运。

1912年,理论家布哈林流亡维也纳,在俄国侨民中进行革命活动,学习欧洲各国语言,研究、参加奥地利工人运动。他还长期到维也纳大学去旁听政治经济学,撰写批判“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文章,认为这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1914年,他写成了《食利者的经济学》一书。后来他回忆说,在这段时间里不仅补充了自己的基本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了几门外语,同时还获得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实践知识。无疑,布哈林认为“公有制”、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其最终理想,但是他认为由于俄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如果计划的比例超出了客观经济水平所允许的限度,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同时他又强调市场关系是连接过渡时期各种经济成分的纽带,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利用市场机制建设社会主义。布哈林认为列宁说过在市场关系中经常产生资本主义这一论断应当是有时间和条件的: 在资产阶级下,市场关系必然造成小资产阶级分化,产生资产阶级;在无产阶级下,如果无产阶级国家的经济命脉巩固壮大了,社会主义经济最终将战胜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将从理想变为现实。这是他与“斯大林模式”的重大分歧。此处不必细论二人究竟谁对谁错,但反映出布哈林在批判“奥派经济学”时,或多或少还是受其影响。1914年8月一战爆发,奥地利警察把布哈林当作“外国间谍”拘禁起来, 经奥地利社会领袖作证后释放,被驱逐到瑞士。

1912年底到1913年初,流亡中的斯大林来到维也纳住了短短的两三个月,在此认识了托洛茨基和布哈林。此时他们是流亡中的同志,绝不会想到今后是你死我活的敌人。虽只短短两三个月,但斯大林却基本完成了他最重要的理论著作《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按照列宁的指点来到维也纳研究民族问题,但苦于不会德语,无法利用原始材料和有关重要著作。布哈林按照列宁的指示,帮助斯大林阅读有关文献,甚至在文章逻辑、结构上提出意见。《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是对苏联后来的民族制度设计的基石,也是新中国民族制度建立的理论、原则和基石。直到现在,仍无原则改变。或许,布、斯二人曾在中央咖啡馆详细讨论过这部重要的理论著述呢。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篇(6)

2强化阅读理解,促进语感培养

阅读理解是新课程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中高考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都占有较大的篇幅。强化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奠定学生语文基础,推动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机结合和升华。中学语文教师应切实尊重学生思想活跃,内心充满求新、求异、求变意识和欲望的个性特点,强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理解,使学生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刻理解和感悟那些优美、富有深刻道理和内涵的语句,以便有效地积累语言,为知识迁移和语感培养做充分的准备和铺垫。例如对于《故都的秋》一课,教师就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重点感悟“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等语句,在自主的分析和互动的交流中体会南国之秋的“慢、润、淡”和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感受作者以“南”衬“北”,在北国之秋胜于南国的倾吐中弥散出的对故都之秋的热爱,领会作者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交替运用的写作技巧。

3注重学法指导,开展合作探究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为践行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学的优化,中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而能动地发挥教学问题的导向作用,努力构建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相互反馈的动态教学环境,以此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探究活动,启发学生在探究、讨论和互动交流中踊跃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自主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课时,我们在学生通读教材,初步掌握了知识内容要点后,引导学生就①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②母爱和父爱有哪些积极面和消极面?③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④父亲母亲这两个世界带给你哪些影响,你是怎样不自觉地同时拥有这两个世界的?等问题分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以问题作依托,学生议有纲,探有目,在互动的探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放飞自己的想象。不仅在热烈、融洽的互动交流中高效地掌握了语文知识,而且把新课程“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的改革理念落到了实处。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篇(7)

领土面积:83.9万平方公里。

人口与民族:811万,绝大多数为奥地利人,其中外国人75.8万,占9.3%。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人口的0.52%。

语言与宗教:官方语言为德语,98%的人讲德语。7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维也纳,人口约156.3万。

经济:奥地利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国有化程度高,服务行业中以旅游业最为重要,对外贸易和农业非常发达。

国庆日:10月26日(1955年)

音乐向来都是奥地利的主题,每当人们谈到奥地利,脑中时常会响起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莫扎特的《安魂曲》,甚至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

奥地利是一个小国家,那里的人们都说着德语,要不是维也纳街头那些古香古色的建筑,可能你还真以为自己来到了德国。不过,除了对音乐的热爱更加执著外,奥地利人在其他方面倒也跟德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对足球的热爱就是其一,在获得2008年欧洲杯主办权之后,奥地利的球速们着实疯狂地庆祝了一番。

贯穿阿尔卑斯山脉的奥地利、瑞士两国将成为2008年欧洲杯的主办国,当年两国成功取得举办权时还多少让人有些意外,因为此前苏格兰和爱尔兰是最有希望夺标的国家。这是自荷兰和比利时联合举办后,第二次由两个国家联合举办欧洲杯,而奥地利和瑞士抛出的主题是“Close to You(靠近你)”,象征着和平和友谊,对于这两个军事中立国家来说,也许这句话才是对足球本质的最好阐释。

欧洲大陆中央的国度

奥地利位于中欧南部,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部还与德国和捷克接壤。奥地利是一个内陆国家,居于欧洲中部,历来都是欧洲列强的兵家必争之地。

奥地利现在总人口800余万,其中移民80万人,占到了近10%,而境内还有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匈牙利等国的少数民族。历史上奥地利与德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连官方的语言也是德语,几乎所有的奥地利人都讲德语,绝大多数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公元前400年,克尔特人在这里建立了诺里孔王国。公元前15年被罗马人占领。中世纪早期,哥特人、巴伐利亚人、阿勒曼尼人入境居住,使这一地区日尔曼化和基督教化。12世纪中叶,巴奔堡家族统治时期形成奥地利公国,成为独立国家。1278年,哈布斯堡王朝开始了长达640年的统治,1699年获得对匈牙利的统治权。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了以奥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德意志邦联被迫解散。次年与匈牙利签订协议,成立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军战败,帝国随即瓦解。1918年奥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国。1938年被纳粹德国吞并。二次大战中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参战。同盟国军队解放奥地利后,奥地利于1945年重新成立共和政府。1955年,同盟国占领军全部撤走。同年10月奥国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

举世闻名的音乐王国

谈起奥地利,无人不知其音乐和歌剧。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享誉全球的音乐家:莫扎特、海顿、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成就了奥地利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音乐地位。

沃尔夫冈・莫扎特是一位百年难遇的天才,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的他,很小就显示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便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了成功,被誉为“神童”。虽然莫扎特在35岁便早早地离开了人世,但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和《魔笛》等传世歌剧。

小约翰・施特劳斯出生在维也纳一个风行跳舞的音乐家家庭。其创作以《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和《春之声》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乃至全世界。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1870年起他还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世界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如果说奥地利是音乐天才的国度,那么维也纳就是音乐的天堂。你走在维也纳的大街上就能感受到跳动的音符,而每一个音乐家也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上。长期以来音乐的历史积淀也让维也纳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似乎维也纳已经成为了音乐的代名词。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维也纳音乐厅是维也纳最古老也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固定场所。这是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从1939年开始,每年元旦这里都会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音乐厅中的博物馆还藏有许多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手迹,其中莫扎特、勃拉姆斯等人的手迹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一流的大型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主要象征,也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它始建于1869年,为罗马式宏伟建筑,前厅和侧厅都用大理石彻成,内部绘有精美壁画和挂有大音乐家和名演员的照片,可同时容纳1600多名观众。在经过二战战火的洗礼之后,奥地利人重建了整个剧院,舞台区被完全现代化,还配备了最先进的音响设备,每周都会有世界最著名的歌剧乐团在这里演出。

日食五餐的奥地利人

奥地利的美食与艺术是并驾齐驱的。“维也纳森林”的猪脚、奥地利咖啡粉、果汁、热奶、三明治、巧克力和奥地利大饼等食物都非常精致丰富,既赏心悦目又流香四溢,让人垂涎三尺。

漫步奥地利街头,各式各样的餐馆、咖啡屋鳞次栉比。新潮餐馆以其口味清淡的菜肴和点心吸引着年轻人,而传统餐馆所提供的丰盛佳肴也很受人们的喜爱,整个城市的居民似乎都非常喜欢在街上的餐馆就餐。早上天刚亮,我们在街上就可以看到很多人在餐馆外的露天广场聊天喝茶。而除此之外,奥地利人还继承了古罗马人日食五餐的传统。早上人们会先用一些简便的早餐,中午不到又是一顿有鱼或冻肉的便餐,接下来是一天中最重要、最丰盛的四道菜午餐,然后还有一顿备有面包和甜点的下午茶,而最后才是简单的晚餐。

奥地利人的用餐方法也与其他的欧洲大陆国家有所不同。他们喜欢将水果、鱼、肉和醋混和食用,甚至可把滚烫的调味汁浇在冰淇淋上。这种烹调方法也是继承了古罗马帝国的遗风,它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差点成为球星的施瓦辛格

如果有人问施瓦辛格是谁,一定不会有“好莱坞动作巨星”和“现任美国加州州长”以外的答案。正如人们所知,施瓦辛格成名于好莱坞,现在在美国还成为了一名颇受欢迎的政治家。但如果我说施瓦辛格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奥地利人,还与足球颇有渊源,就不见得会有多少人知道。

事实上,施瓦辛格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叫德尔的小山村,他的祖辈们都是普通的钢铁工人。施瓦辛格这个姓氏,在德语中本来就是“黑皮肤农民”的意思。施瓦辛格从小家境非常贫寒,用他自己的话说“14岁时家里才通了自来水”。因为这样,一直喜爱足球的父亲便希望身体条件极佳的施瓦辛格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足球明星,为家里多赚些钱。而施瓦辛格在练习足球的同时,却逐渐发现了健美运动的魅力,“我一直希望自己在运动场上能变得更强壮!”那时,施瓦辛格常常会去球场练球,但在训练结束之后他并不会就此回家,而是去一个举重俱乐部加练力量。“在那里,我见到了很多壮汉。很快,就有人过来对我说‘你的健身效果真好’、‘你的胸肌真发达’诸如此类的话,受到鼓舞的我从此便把目标定为世界健美冠军。”在发现健美的魅力之后,施瓦辛格也放弃了原本希望成为球星的目标,转而把精力投在了健美上面。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付出,19岁时,施瓦辛格就夺得了他第一个世界健美冠军称号,而当他21岁去到了美国好莱坞之后,通过拍摄动作电影确立了自己的位置,在《终结者》一片中成功担纲主演之后,施瓦辛格更成为了一位万众瞩目的世界级巨星。

奥足欧洲杯初体验

奥地利足球超级联赛是奥地利足球协会组织的职业足球联赛,通常简称“奥超”,每个赛季只有10支队伍参与角逐。

相比于奥超的小规模,奥地利国家足球队在世界杯历史上却有着不俗的表现。奥地利国家队曾七次晋级世界杯决赛圈,1938年法国世界杯奥地利虽然获得晋级决赛周,但因德奥合并而退出。1954年瑞士世界杯奥地利再次晋级决赛圈,季军战3比1击败乌拉圭获得历来世界杯最佳成绩。他们最近一次参加世界杯是在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他们所在的B组有意大利、喀麦隆和智利等强队,最终他们列小组第三未能出线。

虽然在世界杯上小有名气,但奥地利国家队从未参加过欧洲杯决赛阶段的比赛,这次作为2008年欧洲杯的主办国之一,他们得以以东道主的身份直接参赛,举国上下都非常珍惜这个在欧洲舞台上正式展示自己的机会。

上世纪30年代,奥地利国家足球队有“梦之队”之称,队中拥有辛德拉尔这位传奇前锋。辛德拉尔代表国家队参加了43场比赛,共打入43球,在1934年的世界杯上,他率领奥地利队打入了4强。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篇(8)

“俄罗斯版灰姑娘”初学体操后改练撑竿跳高

格林童话里灰姑娘的故事广为人知,而伊辛巴耶娃的经历则被众多媒体认为是“俄罗斯版灰姑娘”的范例。

1982年6月3日,伊辛巴耶娃出生在俄罗斯西南部伏尔加格勒的一个小村庄。她的父母都是默默无闻的工人,父亲甘特里是伏尔加格勒一家工厂的管子工,母亲娜塔莉亚则是锅炉工,她在锅炉房里干了整整二十四年。

由于父母工资微薄,伊辛巴耶娃孩提时代过的是勉强可以满足温饱的生活。她和妹妹因为衣着简陋,经常要面对同学的嘲笑和羞辱。成名之后伊辛巴耶娃曾这样回忆以前贫寒的生活状况:“当时在学校里,我的许多同学都穿着漂亮的衣服,抹着口红,但是我却只能穿着有洞的破衣服。这不能怪我的父母,他们诚实而勤勉地工作,给予了我和妹妹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

伊辛巴耶娃之所以走上体育之路,与她的母亲娜塔莉亚的经历有关。娜塔丽亚年轻时曾是毕业于大学体育系的业余篮球运动员,她希望通过体育改变自己孩子的命运。因此,女儿们出生后,娜塔莉亚便打算把她们培养成为运动员。伊辛巴耶娃四岁时,母亲就为她和比她小一岁的妹妹举行了一场家庭运动会。第二年,伊辛巴耶娃便被送到了体操学校。

此外,伊辛巴耶娃所处的环境也很有利。她的故乡伏尔加格勒是俄罗斯西南部的名城,原名察里津,又称斯大林格勒,二战期间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全城有近百座纪念碑和雕像以及数十处供人们凭吊和瞻仰的纪念地。因为那段历史,伏尔加格勒的人们都相信,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大多是不可战胜的。伏尔加格勒又是俄罗斯体育的圣地,2004年的奥运会,有五名俄罗斯冠军是伏尔加格勒人。伊辛巴耶娃的童年时代在伏尔加格勒第五少年体校度过,少年时代则在伏尔加格勒中心区的奥林匹克后备学校度过。在整个伏尔加格勒,类似的体校有七十多家。伊辛巴耶娃始终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娜塔莉亚原本希望两个女儿都成为奥运会体操冠军,于是,伊辛巴耶娃和妹妹伊涅萨一开始都是学的体操。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伊辛巴耶娃年龄虽小,却能体谅父母的苦心,她在少年体校里学习训练都很自觉(成名之后,伊辛巴耶娃也没有忘记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她用获得的奖金给父母在伏尔加格勒买了公寓和轿车,并让父母退休,在家颐养天年)。除了上课之外,伊辛巴耶娃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体操馆里,下腰、倒立、跳跃、翻腾……训练非常刻苦。这种生活持续了十年之久。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酷爱运动的女孩从一个纤细瘦弱的小姑娘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十五岁时就已长到一米七。此时,恰逢负责培训撑竿跳高运动员的教练特罗费莫夫前来选苗子,这位独具慧眼的著名田径教练一眼就看中了身体素质优良的伊辛巴耶娃。就此,已苦练体操十载的伊辛巴耶娃改换门庭,师从特罗费莫夫,改练撑竿跳高。当然,她的教练及她本人最初也不曾想到,这一练就练出了一位后来震惊世界田坛的撑竿跳高女皇。

恩师引路,雏鹰崭露头角

撑竿跳高项目素来被称作“田径之花”,它集合了运动员的爆发力、身体力量、柔韧性、舒展性、协调性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伊辛巴耶娃则堪称这朵田径之花中最艳丽的花蕊。不过,正如中国古语所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于从十五岁才开始接触撑竿跳高运动的伊辛巴耶娃来说,其恩师特罗费莫夫的识才眼力和育才能力绝对功不可没。

纵观全球体坛的成功教练,除了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之外,还须有一套让“千里马”展示才华的手段。他们懂得,好苗子要想成为开创新纪录的尖子选手,必须依靠科学的训练方法。引导伊辛巴耶娃走上撑竿跳高之路的特罗费莫夫就是这样一位出类拔萃的教练。在特罗费莫夫看来,通过历时十年的体操运动训练,伊辛巴耶娃已经在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要训练得法,自己的这个弟子用不了多久就能出成绩。所以,他在指导伊辛巴耶娃训练时,不是让她仅仅一次次重复单调的技术动作,而是千方百计激发她的潜能,锤炼她的意志,启发她认真体会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各个环节的动作要领,并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特罗费莫夫的教诲,伊辛巴耶娃懂得了让自己获得较长的运动寿命和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的方法。

伊辛巴耶娃在从撑竿跳高的“门外汉”成为佼佼者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一开始,伊辛巴耶娃连怎样握竿、怎样起跳都弄不清楚,往往撑竿还没有直立起来,人就重重地摔倒在垫子上。一次次的摔倒和失败让小姑娘十分伤心,泪流满面。这时候,特罗费莫夫教练既不训斥她,也不“同情”她,而是让她仔细回忆技术要领,重新投入训练。应该承认,这个倔强的女孩确实具备运动天赋,领悟能力极强,且不怕吃苦,所以进步十分迅速。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初始阶段一遇挫折就哭、最多只能跳二米八的新手很快入门,并逐渐熟练掌握了撑竿跳高的技术动作,而在改练撑竿跳六个月后,伊辛巴耶娃便从同她一起训练的运动员中脱颖而出,成为引人注目的新秀――她初登赛场即崭露头角,夺得了全国青年冠军。回到学校,她发现人们向她投来尊敬和仰慕的眼光,这愈发增强了她继续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在特罗费莫夫的调教下,伊辛巴耶娃一步步成长和成熟起来。她所面对的第一个大赛是1998年法国阿内西的世界青年锦标赛。在这次赛会上,初出茅庐的伊辛巴耶娃一鸣惊人,越过四米大关,这一成绩让她登上了领奖台。1999年,伊辛巴耶娃在波兰比得哥什的世界青年运动会上,以四米一的成绩夺得了她国际舞台的首枚金牌。一年之后,在卢日尼基世界青年锦标赛上,伊辛巴耶娃又越过四米二,从而力压德国名将安妮卡・贝克尔,首次获得世锦赛女子撑竿跳冠军。此后,伊辛巴耶娃可谓顺风顺水,进步神速,并逐渐达到了个人的巅峰状态,这些成绩的背后自然少不了恩师特罗费莫夫的栽培。

然而,2005年11月,俄罗斯田径协会突然宣布,女子撑竿跳世界冠军伊辛巴耶娃与教导她八年的教练特罗费莫夫分手,她将前往位于乌克兰顿涅茨克的布勃卡俱乐部训练。这个消息令世界田径界感到惊讶和突然。当然,此事在伊辛巴耶娃成长历程中已属于后话。

屡创佳绩铸造辉煌

自十七岁那年首次获得世界大赛女子撑竿跳高金牌之后,伊辛巴耶娃一发而不可收,在国际赛场上高歌猛进,其运动成绩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2002年伊辛巴耶娃以四米五五获得欧锦赛亚军;2003年7月13日在英国盖茨黑德举行的国际田联大奖赛上,刚满二十一岁的伊辛巴耶娃以四米八二打破女子室外撑竿跳高世界纪录,这是她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

从2004年开始,女子撑竿跳高真正进入了伊辛巴耶娃的垄断时代。2004年2月,她在乌克兰举行的第十五届撑竿跳高明星邀请赛上又创造了四米八三的室内撑竿跳高世界纪录,尽管这一记录随后被费奥法诺娃以四米八五的成绩刷新,但在2004年3月6日布达佩斯举行的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伊辛巴耶娃再次以四米八六的成绩,成为该项目世界纪录的保持者。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伊辛巴耶娃以四米九一的成绩再次刷新女子撑竿跳高世界纪录,并将金牌收入囊中。此外,她还保持着四点四七米的青少年室外世界纪录,成为女子撑竿跳高项目三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伊辛巴耶娃在二十二岁的年纪就达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不过她前进的脚步还没有停止。2005年7月22日,撑竿跳高女皇在伦敦跳过高达五米的横杆,从而成为世界田径史上第一个飞越五米大关的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由于表现出色,伊辛巴耶娃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被国际田径联合会评选为年度最佳女运动员,并且获得劳伦斯最佳运动员奖。直到三十一岁,伊辛巴耶娃仍是女子撑竿跳高领域的领军人物。

当时的每场比赛,最让伊辛巴耶娃烦恼的或许是第一跳和第二跳之间的漫长等待,作为这个项目头号强者的她这个阶段一直担当着看客角色。很多女选手都是在四米一到四米二左右开始试跳的,等这些对手一个个跳完,可能需要三四个小时。伊辛巴耶娃曾经开玩笑说,这时候她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打盹,即盖上毯子闭目养神。于是,小帐篷成为伊辛巴耶娃比赛时的必备品。

业内专家指出,伊辛巴耶娃之所以能够创造女子撑竿跳高奇迹,与多种因素皆有关联。高水平教练的点拨指导可谓引领她走上成功之路的外因,而她本身所具备的优异条件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因。长期、专业的体操训练带给伊辛巴耶娃的优势非常明显,不仅为她从事撑竿跳高在前期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和技术基础,同时也练就了她过人的胆量。值得注意的是,伊辛巴耶娃破纪录经常是在国际大赛上,其稳健的心理素质可见一斑。除了强有力的助跑和起跳,她身体上摆、过杆时的动作也一气呵成,展现了她出众的爆发力、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以及节奏感,这些均应归功于她早年的体操训练。此外,伊辛巴耶娃的身高条件非常好――一米七四的身高对于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来说是非常理想的。

她被称为“穿裙子的布勃卡”

如同许多年轻人喜欢追星一样,伊辛巴耶娃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他就是被誉为“撑竿跳高沙皇”的著名运动员布勃卡。

早在伊辛巴耶娃十五岁那年特罗费莫夫将一根撑竿交到她手中时,就曾这样鼓励她:“好好跳,你会成为布勃卡的。”当时的布勃卡已是“统治”世界男子撑竿跳高十多年、三十五次打破世界纪录的传奇巨星,而伊辛巴耶娃只是一个刚刚站在撑竿跳高门口的小姑娘,但后来发生的故事却应验了老教练的预言――伊辛巴耶娃不仅在技术方面与她所崇拜的前辈人物布勃卡类似,而且同自己的偶像一样成为屡次打破世界纪录的田坛“大腕”,甚至让她得到了“穿裙子的布勃卡”和“女布勃卡”的称号。

其实,人们称伊辛巴耶娃为“女布勃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位体坛名将像她的偶像一样在比赛中不是单纯追求大的突破,而是一厘米一厘米地打破世界纪录。他们这样做的出发点也完全相同――因为每破一次纪录就能获得数万美元奖励。

让我们看一组具体的数据吧:2004年2月10日,在布勃卡牵头举办的乌克兰顿涅茨克“撑竿跳之星”比赛中,伊辛巴耶娃跳过了四米八七;六天后的英国伯明翰,她就跳到了四米八八;同年2月26日,法国列文国际室内田径赛,伊辛巴耶娃再破纪录,四米八九;3月在西班牙马德里欧洲室内田径赛上,她又创下四米九的新世界纪录,而这是她2003年以来连续第九次将世界纪录提高一厘米。作为她的赞助商,诺维奇联盟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就付出了十七万美元的代价,这在田径界简直是绝无仅有的天文数字。难怪赛后,英伦老牌大报《卫报》也忍不住用“拜金女”这样的称号来揶揄伊辛巴耶娃。

伊辛巴耶娃对别人指责她贪财却不以为然,她也不忌讳别人说她模仿布勃卡。“布勃卡三十五次打破男子撑竿跳的世界纪录,我的梦想是将它改写为三十六次。当然,像他那样一厘米一厘米地赚钱也不错,毕竟钱永远是个好东西,越多越好。而且人们喜欢看见我这样去破纪录,因为我每一站都不会让他们失望。”

伊辛巴耶娃与布勃卡后来也确实有交往。2005年11月,俄罗斯田径协会宣布:伊辛巴耶娃与执教自己八年的教练特罗费莫夫以及经纪人沃隆尼科夫分手,前往位于乌克兰顿涅茨克的布勃卡俱乐部训练,师从布勃卡昔日的教练维塔利・彼得洛夫,当时已经是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及国际田联副主席的布勃卡还出面为伊辛巴耶娃在法国请了专门的经纪公司。

奥运会上有上佳表现

对于运动生涯中一直春风得意,甚至被称为“撑竿跳高沙皇”的布勃卡来说,也有自己的遗憾――他称雄田坛近二十年,历经五届奥运会,却出人意料地只取得过一枚奥运金牌――1988年汉城奥运会金牌,而且这枚金牌的“含金量”对他来说不能算高,因为夺冠成绩只有五米九,与布勃卡创造的世界纪录相去甚远。相比之下,伊辛巴耶娃在这一点上就超过了自己的偶像,她历经四届奥运会并取得了两金一铜的优异成绩,而且两次夺冠均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作为新兴女子项目,女子撑竿跳高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才正式进入奥运会大家庭的,当时伊辛巴耶娃还属于刚刚冒头的后起之秀,风头正劲的美国名将斯特茜・德拉吉拉夺得了这一枚金牌,但时隔四年新秀的光芒就盖过了老将。

2004年8月26日进行的女子撑竿跳高是雅典奥运会田径场上最受人关注的赛事,尽管赛事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准,但在伊辛巴耶娃和她的同胞菲奥法诺娃这两位俄罗斯运动员之间的竞争还是使赛事显得非常富有激情。

由于实力超群,因此伊辛巴耶娃和菲奥法诺娃的起跳高度都直接从四点四零米开始,结果两人都轻松越过横杆,随后在四点五五米和四点六五米这两个高度上,两人也没有遇到麻烦。此时,包括上届冠军德拉吉拉在内的其他参赛选手均已被淘汰,金牌之争已成为俄罗斯选手之间的“内战”。

在接连没有跳过四点七米和四点七五米后,伊辛巴耶娃果敢地选择冲击四米八并且成功,而菲奥法诺娃在跳过四米七五又冲击四米八时则试跳失败,用去了第一次试跳(失败)的机会。随即伊辛巴耶娃又成功越过了四米八五的高度,而菲奥法诺娃试跳再次失败。菲奥法诺娃最后一次试跳选择了四米九这个原世界纪录的高度,结果仍是失败,最终菲奥法诺娃的成绩停留在了四米七五上。当所有人都以为已经稳获冠军的伊辛巴耶娃将会停止比赛时,她选择了更高的标准――挑战世界纪录。看台上伊辛巴耶娃的朋友不太理解她的行为,因为奥运会并没有设立破纪录奖金,还是她的偶像兼好友布勃卡了解这位俄罗斯美女内心的想法――“伊娃肯定会这么做的,因为她现在代表的不只是她自己,而且是整个俄罗斯”。最终,伊辛巴耶娃以四米九一的成绩再次刷新女子撑竿跳高世界纪录,并将金牌收入囊中。

伊辛巴耶娃的选择一点儿也没有错,她不仅成功地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而且本届奥运会后,她的爱国行为让她又大赚了一笔:五万美元(俄罗斯政府冠军奖励)、十万美元(俄罗斯奥运获胜运动员专项奖金)、六万美元(专项奖金)、四万美元(打破世界纪录奖)。二十五万美元再加上当年俄国的“最佳运动员”称号以及一个上尉军衔荣誉,伊辛巴耶娃可谓名利双收。

伊辛巴耶娃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比上届奥运会更为优异。

女子撑竿跳高决赛于2008年8月18日晚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伊辛巴耶娃直接从四米七的高度起跳,结果轻松地一跃而过。随后在四米八这一高度上俄罗斯双姝费奥法诺娃(上届奥运会亚军)和戈卢布奇科娃均是三次试跳失败,而2008年室内世锦赛撑竿跳亚军美国人斯图钦斯基则征服了四米八的高度,此时场上只剩下伊辛巴耶娃和斯图钦斯基两人。接下来,伊辛巴耶娃跳过了四米八五的高度,斯图钦斯基则避开四米八五直接冲击四米九的高度,结果三次均未跳过,只能以四米八的成绩摘得银牌。在确定卫冕后,伊辛巴耶娃面带微笑与观众打招呼,随后开始试跳四米九五的高度,如果能够跳过,那么她将刷新由自己在雅典奥运会上创造的四米九一的奥运会纪录。不过由于伊辛巴耶娃的助跑出现了问题,直到第三次试跳才获成功。最后,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伊辛巴耶娃要了五米零五的高度!全场观众拍着巴掌为她加油,撑竿跳高的传奇人物布勃卡也在观众席上为她助威,第一次,失败;第二次,仍是失败。伊辛巴耶娃把自己埋在毛毯中调整了片刻,开始第三次起跳,观众们的掌声更大了,撑竿跳高女皇在掌声中跃过了横杆!她又一次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

急流勇退,未来尚难预测

自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成功卫冕女子撑竿跳高冠军之后,伊辛巴耶娃在新的奥运周期曾一度陷入低谷――2009年8月,她在柏林田径世锦赛女子撑竿跳高决赛中意外失手,不但没能成功夺牌,甚至出现了三次试跳全部失败的罕见情况,没有获得任何名次;2010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伊辛巴耶娃仍然表现平平,仅仅获得第四名,与奖牌擦肩而过。

伊辛巴耶娃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半归隐”状态后,依旧没有走出困境,2011年大邱田径世锦赛,她仅仅取得第六名的成绩,这与她巅峰时期的状态相比相差实在太大。当时,曾有传闻说已经年近三十的伊辛巴耶娃准备退役。

不过,对胜利的渴望让伊辛巴耶娃重新回到了赛场上。经过艰苦的训练,她的比赛成绩开始逐渐回升,但状态也有起伏。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撑竿跳高决赛中,伊辛巴耶娃表现一般,最终以四米七的成绩获得了第三名。

进入2013年后,伊辛巴耶娃对外宣称,本年度的世锦赛将是她退役前参加的最后一个正式比赛。

2013年8月中旬,田径世锦赛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卢日尼基体育场举行。该体育场可以说是伊辛巴耶娃梦开始的地方,而且因为是主场作战,这位俄罗斯偶像得到了现场数万人的高声欢呼。也许是家乡父老的支持激励了这位撑竿跳高女皇,在14日进行的撑竿跳高决赛中,伊辛巴耶娃顺利冲击四米八九成功,并摘得金牌,她用完美的表现拿到了自己的第三个世锦赛冠军,并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代撑竿跳高女皇是否真的会就此告别赛场?她未来会有怎样的生活安排?热爱伊娃的人们做出了种种猜测。

有人猜测伊辛巴耶娃将安心相夫教子。作为体坛鲜见的“美貌与智慧并存”的明星,伊辛巴耶娃的感情生活一直备受媒体及粉丝关注,而如今已年过三十的伊辛巴耶娃早就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她曾表示会在莫斯科世锦赛后完成生子大事。在2013年的莫斯科全国锦标赛上,人们惊奇地发现,一枚漂亮的戒指已经戴在了伊娃的无名指上,但“白马王子”是谁伊辛巴耶娃却不肯透露,很明显她是十分在意保护家人隐私的。人们不禁猜测,伊辛巴耶娃在结婚生子以后,很有可能选择不再抛头露面。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篇(9)

“反抗绝望的文学”同“希望的文学”不同,它立足于绝望,表现为对绝望的否定,但这否定并不直接表述为希望,而是在绝境中保存希望。如果说“希望的文学”是幻想的,那么“反抗绝望的文学”就是现实的,凯尔泰斯的“无命运者三部曲”正是破灭了主流“希望的文学”而诞生的。凯尔泰斯作为尼采、维特根斯坦的译者,他受到了二十世纪生命哲学和存在哲学关于个体生命的思想的影响,他深知个体的自觉对于整个社会变革的重要意义,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讨受到强权压迫下的个体是如何生活和思考的。

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莱于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画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1](P324)他的“无命运者三部曲”分别是《无命运的人生》(剧本《命运无常》)[11]、《惨败》《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是“奥斯威辛的诗”。他是怎么看待奥斯维辛这段经历的,他发展出了怎样的生存哲学?因为不同于主流的希望文学,凯尔泰斯的小说一直不受重视,那么他的“反抗绝望的文学”精神内核是什么?

一、立足绝望

“反抗绝望的文学”立足点是绝望。凯尔泰斯・伊姆莱的文字是绝望的,从他给小说命名为《无命运的人生》就可以看出来。人生不再是有序的或者无常的,因为甚至根本不存在“命运”这种东西。

这种绝望首先来自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1944年,凯尔泰斯被投入奥斯维辛集中营,年仅15岁,随后被转入布痕瓦尔德集中营,1945年获救。这一年的集中营生活“洗礼”了凯尔泰斯,它就像幽灵一般紧紧地攫住作家,仿佛血肉中都打上了“奥斯维辛”的标记。凯尔泰斯要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阴影中走出去,他就一定要了解奥斯维辛,一定要回答奥斯维辛,要比任何人都要进入奥斯维辛。《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中的“我”觉得德国人随时都会卷土重来,当“我”看到德国士兵,即便在战争结束后,仍然紧张地快要晕厥过去。凯尔泰斯从来就不信任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加诸他身上的苦痛过于沉重,因为他看过“人性”中最可怖疯狂的一面,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刻警惕帝国主义的复苏,他把自己获诺奖视为欧洲又重新需要奥斯维辛的见证者被迫所亲历的经验的一种迹象。

对这个世界的绝望,深层次地,来源于作家本身。《o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孩子,把我的存在视为你的存在之可能。”[2](P3)当然,唯有父辈的存在才能诞生新的生命,可是“我”不敢,因为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去做别人的父亲、成为其命运的一部分和其人生的主宰。为什么?因为“我害怕自己的心中也已经没有了爱。”[3](P5)不知道为何去爱,还能爱什么人,这已然是丧失了爱的能力,这一切苦难加诸“我”身,早已让“我”核心的生命存在感遭到了破坏,“我”还敢给下一代带来同样的命运遭难吗?只有重复喊出“不要孩子”这个口号。

《无命运的人生》主人公久尔吉・克维什并不能理解胸前的“黄色六角星”带来的意义,警察展开的对犹太人的追捕行动,在他的眼里,似乎就是一场游戏。到了集中营,久尔吉甚至想到这样一种生存哲学:“首先,我成为一个足够合格的奴隶,以后的事情顺其自然……换句话说,这就是生活。”[4](P127)从久尔吉的旁白中,我们发现男孩对发生在他的身上的不公之事接受度是很高的,可以说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一切,这种逆来顺受的态度让读者感受不到“命运”的流动。尤其是凯尔泰斯・伊姆莱借被解救的久尔吉之口问出“那么,我以前的生活呢?……我将怎么处置我以前的生活呢?那也曾是我生命的一部分……”[5](P234)作家终究还是问出了这样一个残酷的问题。确实,难道同盟国胜利后被俘者就能轻轻松松地让过去消逝,像人们希冀地那样走向未来、拥抱幸福?奥斯维辛集中营确乎存在过,今后,也继续存在在那些幸存者的心中。凯尔泰斯文本中的绝望是漫无边际的,是被接受的。集中营就像一个久疮不愈的伤口,作家每次都将这个伤口重新撕开,然后血液就从这个伤口中喷薄出来,蔓延在文本中,让读者觉得整个文本的基调就是绝望的。

二、发现希望

“反抗绝望的文学”拒绝乐观主义的世界观,作为“希望的文学”的对立面,它的独特性就在于出发点是绝望,落脚点是希望,它并不构成对希望的否定,反而提出一种更深刻的希望。这就需要我们从凯尔泰斯・伊姆莱的文字中找到作家重新界定的“希望”。

这就涉及到凯尔泰斯的生存哲学。凯尔泰斯的文字长期不被世人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表现奥斯维辛时与许多大屠杀幸存者不一样。人们想要看到的是遇难者悲惨的经历和对奥斯维辛的血泪控诉。当所有人都像打探秘闻一样想看奥斯维辛的生活时,身为从集中营活着出来的人,凯尔泰斯就是不写主流的“奥斯维辛文学”,诚然奥斯维辛几乎是他所有作品的源泉,但他对这段历史做了另类的解读,或者说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个体生存哲学,那就是从不反抗,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一切。这难道就是对奥斯维辛的妥协吗?身处真正的绝望之中,哪怕是坚持所谓的“服从”不也是一种在困境中保存希望的行为吗?绝望是眼前所见,亲身体验,凯尔泰斯必然坚定地相信绝望的存在,但希望是什么呢?希望或许暂时是看不到的,但不能就此否认它的存在,它总归会存在于可预见的未来,因为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就预示了他的写作是以绝望为基础,那在文字所能形成的高塔之上的便是希望。

如何找寻到希望?凯尔泰斯带着决绝的态度对自己进行了清除。《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将你的不存在视为对我的存在之必要且彻底的清除。”[6](P30)他选择让自己的一切都化为尘埃也不愿意把黑色的记忆通过血肉纽带传递给下一代,而下一代的不存在也意味着自己的彻底终结。自己作为黑色记忆的载体的历史将到此为止,终于可以划上一个句号。这种希望带着肃杀之气,却又无比地坚定。希望从来就不是廉价的,它应该是珍贵而有力量的。

写作是他接近希望的实践,是作家找到的他的那一条道路。《惨败》里塑造了一个“老人”形象,这个老人最重要的身份是郁郁不得志的作家。老人写的小说标题就是《惨败》,主人公是记者柯韦什,他渴望写出一部属于自己的小说,可是无论在哪里,他遭遇的都是失败。这两个形象其实都隐射了作家的个人经历,凯尔泰斯的处女作《无命运的人生》耗时13年之久,即便出版了也鲜有人问津。这是他们的惨败。可故事就到此为止了吗?不,柯韦什最终决定书写一部真正的小说,而凯尔泰斯也始终笔耕不缀。作家借老人之口说出:“被剥夺了所有的自信心,我得以某种方式让自己确信,我还存在。出于软弱和无助,还出于某种绝望和不定的希望,我最后开始写作。”[7](P91)写作是凯尔泰斯存在的意义。就像加缪说:“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8](P161)凯尔泰斯是西西弗式的人物,而写作就是西西弗的巨石。《惨败》也暗示了这种神话的联系,小说中出现了这块石头,看似无用,实则揭示了作家全部的快乐就在于此。巨石对于西西弗来讲,是甜蜜的负担,因这巨石构成了他的世界,永远前进的命运是属于他的。写作之于凯尔泰斯,就像是西西弗为爬上山顶所进行的有意识的斗争,是凯尔泰斯能够做的最无声最有力量的反抗。

凯尔泰斯的绝望是无法消除的,可是这种绝望与痛苦内化后,可以看到他对犹太人、人类的大爱,他决意“高高地托起这生命的包袱,动身上路”[9](P115)。《命运无常》(《无命运的人生》剧本)最后一句话是:“男孩的身影消失在人群里面,融化在阳光之中。”[10](P239)同《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中的“我”一样,两人都将一个孤独的背影留给人类。这背影是孤独的,因为上路的并没有同行人,或许在凯尔泰斯心中,这个孤独的背影就是那些在集中营中幸存者的写照,他们承载着人类最黑暗的记忆,形单影只。“背影”的含义是指人背后的光影,因为他们选择了动身上路,前方的光投射在他们身上所形成的,尽管他们背负的是黑暗,可前方终归是光明。凯尔泰斯以一种宗教式的虔诚和大无畏背负了一切,反抗了绝望,甚至是吞噬了绝望,除了那个略微灰暗模糊的身影,人类从这些前行者的周遭看到的都是阳光。

凯尔泰斯的文字是不可替代的,他替人类思考了个体与社会、人类集体文明化进程,找到普遍意义。作家的经历是独特的,但这种独特也是沉重的,形成了不一样的人生哲学,“反抗绝望文学”的内涵其实是将个体生存与生命意义相联系,在一片绝望中觉醒并下定决心在这冰冷的世界中生活,用实际行动赋予这世界以意义,燃烧自己,吞噬绝望。

注释:

[1]白烨:《2002中国年度文坛纪事》,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

[2][3][6][9]宋健飞译,凯尔泰斯・伊姆雷:《o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4][5][10]余泽民译,凯尔泰斯・伊姆雷:《命运无常》,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7]卫茂平译,凯尔泰斯・伊姆雷:《惨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篇(10)

1979年5月26日,美国航空公司的DCIO型客机在离开芝加哥的奥海耶机场后不久坠毁,造成273人死亡,成为美国航空史上最大的空难之一。住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戴维・普斯预知到了这个事故。他在事故发生前一周接连几天做同一噩梦:一开始听到发动机异常的声音,接着庞大的机身在空中急速摇摆,跟着一头栽到地上被熊熊火焰包围。他在梦中不仅听到爆炸声,而且还感觉到火焰的热气灼人。他确信那是预感。5月22日,他将自己的预感打电话告诉了联邦航空局和辛辛那提大学的精神科医生。联邦航空局接到普斯的电话后,从其噩梦的内容推断似乎是国内的机场和飞机,但无法具体落实,遂不了了之。事后他们听到坠机的新闻,内容几乎与梦中完全一致。如梦中看到的飞机是类似DCIO型的客机,飞机头朝下坠落的样子,而所描述的坠落地点在许多方面也与奥海耶国际机场相仿。难怪联邦航空局的新闻发言人帕加说:“这真是令人沮丧。”事故当天,普斯坐在电视机前看到播放的新闻,亦不由得目瞪口呆。

梦成为现实时

马克・吐温成名之前名叫萨米埃尔・克莱曼斯,那时他工作于定期航行在圣路易斯和新奥尔良之间的“宾夕法尼亚”号蒸汽船上,当时他的弟弟亨利也在同一条船上做事务长。萨米埃尔在圣路易斯时经常住在姐姐家里。在那里他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梦:二楼的客厅内放着金属的棺材,里面躺着亨利,他穿着萨米埃尔的衣服,胸口放着一个大花环,正中是一朵红色的蔷薇,四周是白色蔷薇。棺材停放在两把椅子上。由于那个梦太清楚了,以至他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他特地到客厅去验证后才确认是梦。

几天后,回到船上的萨米埃尔与“宾夕法尼亚”号上领航员发生争吵,被调到另一条叫“莱希”号的船上,但他的弟弟仍留在“宾夕法尼亚”号上,并且比“莱希”号早两天出航。到达密西西比州格林维尔的萨米埃尔听说“宾夕法尼亚”号在孟斐斯下游的希普岛一带发生了锅炉爆炸事故,一百五十多人死亡。弟弟亨利还有呼吸,但全身严重烧伤。萨米埃尔立即赶去,在弟弟身旁看护了6昼夜,直到其死去。亡故后的弟弟被推到太平间,疲惫不堪的萨米埃尔在一个朋友家睡了一觉。但是,在他睡觉的这段时间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通常,棺材都是用未上油漆的松木制作,但是孟斐斯的妇女们自发募捐,准备了金属棺材。亨利的遗体躺在还未盖上的棺材里,穿着萨米埃尔的衣服。上了年岁的妇女扎了一个花环,周围是白色蔷薇,正中是一朵红蔷薇。恰好与梦境一模一样,花环放在亨利的胸口。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篇(11)

二、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以及批注的良好习惯

初中政治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通过阅读以及写批注等方式实现学有所获。教师应教会学生在阅读课外政治书籍、时政报纸时,标注出能够运用初中政治知识进行分析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观点以及看法,让学生不断提升阅读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引导中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及交流中

初中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同学间的交流活动。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谐交流等学习品质。让学生在自主表达以及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首先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通过对政治知识点的讲解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概括以及总结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在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对文章主旨进行归纳和总结,让他们参与到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思考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初中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倾听以及表达的良好习惯

听、说、读、写是初中生通过政治学习所须掌握的技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政治教师都只对具体的政治知识点进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端正自我学习态度,学会倾听和表达。其次让学生学习各种听说技能,引导他们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提升自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与政治教学内容相关的辩论赛、演讲比赛以及课外采访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从根本上提升关于政治知识点的实际运用。初中学生大都天性好动,要想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倾听以及表达的好习惯,就要让他们发现政治教学内容的有趣之处。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以及语言表达习惯,尽可能运用时展所产生的主流词汇以及新潮词汇,将复杂、枯燥的政治教学知识点转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从而保证他们对各个阶段的政治教学内容都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开展各种学习活动。

五、对教学课堂进行有效组织

初中政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状况,组织各种与学习主题以及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活动,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行研究和讨论,不断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政治教学课堂可以开展的活动有很多,包括模拟法庭、课本剧、辩论赛以及其他活动。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讨论和探究,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例如政治教师在教授“依法治国”相关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

在实际辩论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不断带动教学课堂氛围。通过这种系统、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提升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文/刘艳捕捉有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一、故事10月22日上午,高一(8)班,笔者借班试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用图片导入课文,黑白的色彩、冷峻的画面带动了学生的情绪,学生的表情沉重。紧接着笔者开始了第一个课堂提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半分钟之后,有学生举手)生1:作者参观奥斯维辛的感受。师:好,还有补充或者不同的说法吗?生2:作者参观奥斯维辛的感受、反省师:很好,他把作者的感受更具体化了。还有其他补充吗?生3:作者参观奥斯维辛的所见、所感师:好,你补充了所见,只有所见、所感吗?生3:还有所闻。师:很好,就是作者以一个参观者的身份在参观奥斯维辛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闻非常少,全文只有两处,找到了吗?一处是“小的”,一处是结尾处的“够了”。后面的教学环节按着正常的教学设计展开,一切顺利。课后,笔者回想,这个问题并不难,却需要三个人才能回答完整。可能作者行文中的所闻很少,学生不容易发现。随着思考的深入,笔者再一次翻开教材,课文里的一幕一幕就像黑白默片,有一种古老、陈旧、压抑之感。由于无声,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膨胀起来,不仅真实再现了参观时压抑、恐怖、沉重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