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军训新闻稿大全11篇

时间:2022-09-27 19:49:38

军训新闻稿

军训新闻稿篇(1)

 

随着新生报道的结束,作为大学第一课的军训生活即将开始,为弘扬军队光荣传统,建设学校优良学风,推动新生军训工作顺利开展,xx月xx日,会计学院于北格校区田径场隆重举行20xx级新生与教官见面会。会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程xx参加本次见面会。

 

他们喊着响亮的口号,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全体新生走来的他们,精神抖擞,气宇轩昂,教官依次向同学们做自我介绍,等候多时,同学们也终于见到了期盼已久的教官。

 

随后,程书记向各位教官提出了会计学院新生军训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程书记讲到,新生要克服自身困难,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磨练意志,强健体魄。

 

虽短暂的见面会已经结束,但这也意味着军训生活真正开始了,希望xx级新生能在新的环境下,迎接挑战,磨练意志,辅导员和教官也会在烈日当头给予陪伴和指导,也会在灯光下鼓励与安慰,更将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

 

希望你们始终以自强不息、勇于挑战、永不言败的精神,走过军训时光,走过大学生活,走过青春岁月,走向美丽人生!

 

新生军训教官见面会新闻稿2

 

为了更好的开展新生军训活动,让同学们提前感受军训氛围,xx学院于x月xx日下午三点在行政楼后广场举行了教官见面会,潍坊学院部分领导出席此次见面会,xx级全体新生参与此次活动,法学院xx级新生作为新生的一份子如期全员参与。

 

伴随着同学们的掌声,军训教官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会场,充分展示了军人的风采。随后,校领导代表在发言中对全体教官的到来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同时他还强调了军训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疫情尚未结束但是军训活动不能停止,强调各二级学院负责人要积极配合好教官的工作,严格遵循军训规范,一定要做好军训的安全工作。最后,军训团团长代表全体教官向我校师生表示感谢,并对全体教官做出要求,希望他们在为数不多的时间里给同学们展示军人最好的一面。会议结束,各个学院的教官在相对应的辅导员的带领下去与同学们汇合。法学院新同学通过不同形式表达了对教官们的欢迎,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军训活动的期待,他们承诺会积极配合教官完成军训任务!

 

新学期,新气象,即将开始的军训活动即将开启他们大学历程中的第一站,相信法学院20xx级新生在军训活动中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新生军训教官见面会新闻稿3

 

20xx年xx月xx日,xx师范大学军训教官见面会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403会议室顺利举办。空军预警学院学员三队教导员李xx中校,空军预警学院基础部曾xx少校,xx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部长刘xx,xx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副部长罗xx,xx师范大学军训团政委王xx,xx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军训办公室主任吕xx出席了本次见面会。

 

会议第一项,xx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部长刘xx发表了讲话。他指出中共召开在即,20xx年恰逢中国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军训工作必须办好办精。刘部长总结了以往的军训工作经验,认为今年xx师范大学报名参军的人数增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军训实践激发了学生们对军营的向往。今年xx师大参训新生达4700余人,比往年增加200余人,而教官的人数则较往年有所下降,刘宏达部长号召全体教官不怕困难,迎接挑战。最后,刘宏达部长向全体参训新生表达关怀,敦促教官在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学习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防骗意识和消防意识,希望教官和辅导员能够通力合作,在武汉忽冷忽热、晴雨不定的天气里多关怀学生的身体状况,随机应变。

 

军训新闻稿篇(2)

3、军纪如铁,意志如钢,勇挑重担,争创一流;

4、豪情满天,众志成城,勇往直前;

5、迷彩军训,青春无悔;

6、军歌嘹亮,唱响山川风雨彩虹;

7、挥洒激情,释放青春,我们风雨同行;

8、谁英雄,谁好汉比一比,看一看;

军训新闻稿篇(3)

新闻传播渠道(包含传播媒介)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中介,是信息的载体。由于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具有权威性、军事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重大军事新闻国家授权的唯一性,在对外军事宣传中,新华社分社是军队新闻单位唯一担负对外宣传任务的新闻机构,中央人民广播电事部和海峡之声电台只是单一的对台宣传,地方的部分外宣媒体也会传播少量的军事新闻,而新华社分社是全方位的对外军事宣传。它主要通过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特稿社、港澳台部,采用中文、英文、俄文、法文、阿文、西文等多种文字向国外、海外通讯社和报刊播发通稿、专稿、特稿。新华社对外部发出的对外通稿,基本上覆盖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用户达2000多家。仅中国特稿社就可直接向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刊供稿,在美国、西欧、日本、菲律宾、香港的用户达130多家,中国军事报道可通过新华社分社传遍五洲四海。对外军事宣传在军事宣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请看对近三年军事分社对外宣传的情况分析(见下表):

类型 对外、网 图片 通稿 稿件总数 对外稿

年份 络稿(篇)(幅) (篇) (篇) 占比例

2001 400 460 900 2000 20

2002 605 930 900 2800 22

2003 800 1415 1710 4100 21

传播行为的理性认知

任何行为的执行都离不开一定的机制和规则,它是确保目的实现的必要因素。作为特殊的传播行为,对外军事宣传更应遵循特定的传播规律和原则。

首先,培养国际眼光。对外军事宣传,必须用国际眼光观察事物,要具备全球角度和热点意识。国外读者对中国大裁军、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军队武器装备、我军的大规模演习等有着浓厚的兴趣。此外,涉及我国的国际热点问题也是关注的重要新闻点,如抗美援朝战争、对印自卫还击战、对越自卫还击战、五国联合反恐演习等等。对外军事宣传只有用国际眼光观察事物、选择题材,才能实现强效传播。

其次,立足国家利益。对外军事宣传必须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坚持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严守军事机密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同志在1999年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外宣传要树立坚定的“国家意识”。中央军委办公厅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军队对外宣传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军队对外宣传,是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对外宣传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服从和服务于我国对外宣传的根本任务和总体部署。”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和国家统一,始终是贯穿对外报道的主线,也是对外军事宣传必须遵循的原则。

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对外军事宣传不能只考虑采用率,而忽视国家和民族利益,要有大局观念。如在国际上“中国”甚嚣尘上时,军分社就相应地采写了《中国将容纳百万大军的军营转为民用》《中国军队历次大裁军后的军官去向》《人民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等反映中国大裁军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稿件,用事实驳斥“中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再次,整合管理职能。对外军事宣传的高效化运作离不开合理的管理方式,这是新闻传播有效运行的前提,对外军事宣传要适应国际化传播的大背景,就必须整合管理职能,从人才、技术、法规、机构设置等多方面入手,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如新华社去年建立的“待编稿库”,打破国内外记者、各省记者、军地记者、总社与各分社、总社各部门的界限,将新华社所有的新闻资源统一调配,采写稿件统一放在“待编稿库”中,由对内、对外编辑,各取所需,进行资源整合,发挥新华社的整体优势。在各类重大事件报道中新华社分社记者就充分利用国内外记者的新闻资源,改写、整合了上百篇通稿,深受报纸和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如伊拉克战争报道中通稿的采用率达到100%,采用最少的稿件也在30家以上,多者被150多家报纸采用。

传播受众的比较分析

受众是新闻信息流通的终端,他们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也是对信息、媒介以及传播者的检验者。“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①,对外军事宣传要达到预定的传播效能,就必须研究和分析受众,把握好对受众的角色定位。

对外军事宣传的主要对象是外国人和华侨,只有把他们的特点搞清,对外军事宣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1991年《全军外事工作会议纪要》中指出:“要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不断提高宣传效果。军队外事工作中的对外宣传对象很广,各国国情不同、信仰各异、对我态度有别,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方法。各级领导和外事部门要注意国际舆论动向,区别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的差别,根据各国、各阶层、各领域对象的具体情况,在充分了解外国人的思想实际、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及他们的疑虑误解等基础上开展宣传工作。”

首先,视角要换位。国外受众由于生长环境、教育、风俗、语言、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在道德标准、价值观念、政治立场上与国内受众存在着很大差异。如“三个代表”的对外宣传,就必须详细地介绍什么是“三个代表”;“八一”建军节的对外宣传,就必须介绍“八一南昌起义”以及我军建军节的来历;对美军攻打伊拉克,我们的观点与一些国家的观点不同,只有承认这些区别和不同,才能使我们的对外军事宣传具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中,新华社在极左思潮的干扰下,曾向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播发关于“要大养其猪”的“最高指示”,这种内外无别的做法,是违背新闻传播规律的。

其次,宣传“分众化”。同样居住在国外,中国人与外国人不同;有中国血统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与外国人也不同。国外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对祖国怀有感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而外国人对中国不了解,或者知之甚少,如对孙子、诸葛亮、曹操这样的古代军事家,外国人大多数十分陌生。对外军事宣传时,必须兼顾到这些民族差别、血统差别、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差别。

另外,对外军事宣传还应考虑到不同国家间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国人民加快现代化建设,国防力量日益强大,有些国家欢欣鼓舞,而有些国家则会制造“中国”。国家性质不同,不同立场,要求军事记者进行对外军事宣传时,必须进行分众化宣传,区别对待,加强针对性。

传播内容的价值确认

新闻传播者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实现新闻传播的终极目的和使命。对外军事宣传要达到宣传目的,必须根据特定的新闻价值和宣传原则对传播内容进行把关。

对外军事宣传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传播者、受传者和决策者等多方面因素。在多年的对外报道实践中,笔者认为国外受众感兴趣的军事报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军队的重大变革。如1985年我军精简整编,淘汰骡马化,实现摩托化;人民重新实行军衔制;人民实行文职干部制度;人民实行三军联勤;人民实行士官制度;人民开始走“精兵之路”;人民进行科技强军;人民加快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民裁军20万等等。

2.重大军事演习、重大军事活动。华北“802”大演习、长城脚下“919”大型军事汇报表演、台海大演习、国庆大阅兵、战略导弹部队的演习、电子部队的演习、伪装部队的演习等等,都是对外报道的热点问题。

3.国家、军队、总部以及军兵种领导有关军队工作的重要讲话。如邓小平宣布人民裁军100万;军委领导有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讲话;空军司令谈空军作战能力;海军司令谈中国海军现代化等等,都是外国受众的重要关注点。

4.军委、总部的活动和军队领导人的变更。军委主席给上将授衔,总部、军兵种、战区领导人的变更,军委扩大会议,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抗美援朝战争50周年等等,都能收到国外报纸很好的采用率。

5.中国军队中的特殊部队。如军鸽部队、军犬部队、骑兵部队、特种侦察部队、仪仗队、军乐队、礼花礼炮队、女子特警队、海军陆战队、空军“八一”表演队、心理战部队等等。在这方面,军分社播发的《中国军犬大比武》、《中国最后的骑兵部队》、《中国礼仪部队》、《中国开始发展心理战部队》、《中国首次派遣蓝盔部队到柬埔寨执行维和行动》、《中国军队的军鸽、军犬和军马》、《中国礼花部队》等稿件,在国外受众中影响很大。

6.在中国军队属于第一的部队。如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集团军、中国第一支坦克部队、中国开放第一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中国第一支陆军航空兵、中国第一支陆军防空导弹部队等,相关稿件被国外报纸大量采用,很受国外读者欢迎。

7.鲜活的军事新闻。如《中国一名少将军长发明了7项专利》、《中国军队开始热衷“网上谈兵”》、《中国军队饮食结构开始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国指挥军官戴上了博士、硕士帽》、《中国军队开始运用计算机远程网救死扶伤》、《中国陆军现代化进程中的新面孔》等稿件,受到外国媒体的广泛欢迎,采用的报纸普遍在5家以上。

总之,对外军事宣传的领域很广,题材很多,只要善于对新闻传播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就能寻找到取之不尽的对外军事宣传题材和素材。

传播技巧的灵活运用

宣传要唤起人民的感情和注意,必须讲求传播手法和技巧,因此,对外军事宣传理应注重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叙事方式,忌讳说教、政治味太浓、简单生硬、空话套话和强加于人,只有这样才能与传播对象产生共鸣。

1.多用事实说话,少用政治语言。对外军事宣传最忌讳说空话、套话、废话,只有用事实说话,才容易被读者所接受。传播者摆出事实,受众自己会得出结论。“穿靴戴帽”的政治口号式的文风,只能适得其反。

2.注意介绍背景,多用比较方式。对外军事宣传要多为受众着想,对陌生的事物要多介绍背景,多做解释,可用比较手法。以新华社消息《中国军队开展新“三打三防”训练》为例,比较手法的恰当运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消息中作者分别将1970年和2000年两次“三打三防”训练作了比较:“中国军队正在全军开展‘打隐形飞机、打巡航导弹、打武装直升机,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防侦察监视’的新‘三打三防’训练,以提高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能力。”“1970年初,中央军委曾在全军开展‘三打三防’训练,训练的内容是‘打坦克、打飞机、打空降,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两次“三打三防”训练的比较,增加了历史纵深感,反映了人民现代化的进程,也便于读者对消息的理解。这篇对外稿发出后,被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成报》、《新报》、《明报》、《商报》、《澳门日报》和多家英文报纸采用,并被新华社评为部级好稿。

3.文字生动活泼,导语引人入胜。对外军事宣传要讲究文笔生动,要善于运用散文的笔法,注重细节,增强可读性。对内与对外消息的导语是有区别的,对内消息一般是“倒金字塔”,导语开门见山;而对外消息则偏好情景化导语。如《中国首批救生搜索犬配属国家救援队》的对内消息的导语这样写道:“中国首批救生搜索犬全部通过考核,日前配属给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稿的导语是:“在北京郊区一片模拟的地震废墟现场,一条救生搜索犬警觉地搜索着,突然冲着一块水泥板夹缝吠叫不止,救援人员扒开废墟,很快将一名被困者解救出来。这是救生搜索犬通过毕业考试的一个镜头。日前,中国首批救生搜索犬全部通过考核,配属给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填补了中国救生搜索的一项空白。”对内稿件的导语简单明快,对外稿件的导语情节生动,引人入胜,符合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

4.多视角入手,力求全面公正。对内宣传军事典型,擅长宏观和单口切入,窥一斑而见全豹,往往选择其闪光点,少提缺点,力求用典型的优点感召和影响人。外国媒体宣传典型,喜从微观和多维切入,讲他的光荣业绩,还讲他的家庭、业余爱好、生活习惯等等。要想让国外受众对我们的军事新闻感兴趣,就要适应他们的思维习惯,从微观和多维入手,力求全面、公正。

传播主体的素质定位

新闻传播者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最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守门人”,是信息流通的动力,传播活动的高效运转和传播者的素质密不可分。对外军事宣传必须要求军事记者具备应有的专长和能力。

1.合格军人和外交官。对外军事宣传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国内进行对外军事宣传,二是在国外进行对外军事宣传。在国外进行军事宣传主要是战场宣传,如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对越自卫还击战等。特殊的环境要求记者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如军事知识、战场生存能力和自卫能力、献身精神等等。对外军事宣传记者还必须具有外交官的素质,要了解国家的外交政策,熟悉必要的外交礼节和各国风俗、政治、军事、经济等基本情况,方便传播者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2.精通外语。精通外语是记者进行对外宣传的必备素质。在两伊战争、马岛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美伊战争中,到处都能见到中国记者,但却见不到中国军事记者。原因是军事记者往往外语不过关,国际舞台上的战争报道只能由驻外的非军事记者承担。同时,由于外语不过关,对外军事报道只能用中文写作,再进行翻译,不仅影响了对外军事宣传的新闻时效,而且由于地方记者不熟悉军事,也容易在翻译中出问题,造成不必要的信息障碍。1998年4月8日,新华社军分社的对外中文稿《中国军队进入建国后第六次训练高潮》播发后,被香港《大公报》、《商报》、《京华中原》等报纸采用,没有引起什么风波。但英文稿发出后,被美国、英国等世界多个国家的报刊采用,引起了巨大风波,台湾股票大跌,台湾报纸连篇累牍地评论这篇几百字的消息,新华社的《参考消息》报道了世界各国对这篇报道的反响。原来,负责翻译此稿的英文编辑把稿件中的“训练”翻译成“演习”,国外舆论以为我军又要针对台湾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为此惊慌失措,语言的失当是这次不必要尴尬的主要致因。军事新闻要适应国际传播的节奏和步伐,军事记者就必须闯过外语关。

军训新闻稿篇(4)

1984年年底,我在首长和战友的惋惜和祝福声中脱下了心爱的军装。和别的战友不一样的是,人家离开部队时带的多是被服、子弹壳等军品,而我带的则是两纸箱书籍,甚至包括几本经宣传股“特批”可以带走的《河南日报通讯》。

军训新闻稿篇(5)

军队院校院报是军队院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里不可或缺的主流媒体,是全体师生的良师益友。然而,随着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的召开,大部分军队院校面临调整和转型。同时,校园传播媒介日益多元化,传播技术和手段不断创新,院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明显下降,生存空间日益狭小,发展前景堪忧。如何在军队院校转型背景下探索院报改革与发展的新途径,是摆在军队院校院报面前的重大课题。

1 军队院校院报面临的困境

1.1模式僵化、风格雷同,受欢迎程度不高

从对多所军校院报的调查来看,大部分院报的面貌和内容趋同,多为四开四版小报,由要闻版、综合信息版、教学科研版、文艺副刊版组成,风格雷同,形式内容固化。如要闻版和综合信息版侧重于报道校园动态,多刊载近期学院重大活动、领导讲话、会议的报道,缺少对新闻的深入思考和对政策的深度访谈;副刊版多为几篇随笔、散文加图片,模式僵化,缺乏生机和活力。概而言之,整张报纸信息量少、办报程式化、报道范围狭窄、风格定位和学院特色缺失,这导致院报在师生中受欢迎程度不高,传阅率低。

1.2时效性不强,新闻内容滞后

报纸应具备受众面广、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但当前院报几乎都难具备“报纸”的特性。在对武汉几所军事院校院报的调查中,除了极个别院报能够做到半月一期,大部分都为一月一期,甚至还有双月报和不定期出版的院报。正是由于出报周期过长,这些院报的时效性普遍不强,往往只能充当“马后炮”的角色,令读者看到的“新闻”实际上都是几周前的“旧闻”,对师生吸引力不强。

1.3缺乏稳定的专职新闻采编队伍

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召开后,大部分军队院校面临调整。面对院校的转型,院报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我院为例,在由学历制向任职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学员来院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学习时间短,流动性大,这直接导致了院报通讯员的流失,致使院报稿源不充足,稿件质量不高。

另一方面,除了部分院报有专门的团队负责,更多的情况是由宣传部门的一两个干事负责院报从策划、选题、组稿、写稿、编辑、校对直至发行、计算并发放稿费等全部事务,且这些新闻干事平时都有自己的业务工作,往往是到报纸出版节点前一周才开始组稿,时间紧,不免拼凑,这直接影响了报纸的质量和档次。

1.4其他新闻媒体对院报构成冲击

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以及各系系报等媒体对院报也构成了巨大冲击。校内有线电视声像结合,具有直观的画面感和现场感;校园广播通过有声传播可以及时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而网络作为一种交互性媒体,不仅时效性强,而且能实现读者与采编人员的互动。往往院报至少需要3天才能刊载的新闻,电视、广播、网站却能在事件当天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另一方面,同为纸质媒体的各系系报各自为战,大量重复性工作,造成了资源浪费,削弱了院报的影响力。

2 军队院校院报加快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2.1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提高报纸质量

虽然与其他媒体相比,院报在时效性上处于劣势,但院报可利用自身易保存、说明性强、权威性高等优势,拓宽报道范围,在“深度”上下功夫,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使报道内容详实、深刻。深度报道在时间上没有严格限制,院报编辑应认真做好策划,深入基层,挖掘鲜活素材,做出颇具影响力的、兼具指导性的、贴近师生实际的专题。

另外,院报应弱化关于校园最新变动的信息报道,灵活运用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述评、读者来信等多种表现手法,扩充信息的广度,增强服务性,如开辟介绍校园生活服务的版面或栏目,增加师生感兴趣的生活信息和服务性信息,为受众解决些实际问题,以此来扩大受众面与影响。

2.2重视通讯员的选拔与培养

一支优秀的通讯员队伍能够源源不断地为院报提供大量新闻线索和新闻稿件。通讯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院报的质量。将那些热爱新闻工作,有一定新闻敏感性,具备一定文字功底的学员吸纳为院报通讯员,为院报获得基层一手新闻线索提供保证。同时建立必要的通讯员管理制度,定期举办培训班,采访活动,制定奖惩措施等,如采取新闻月评制,评出好新闻予以奖励;每年或半年对通讯员进行一次考核,奖励先进;对长期不投稿的通讯员要淘汰或更换,充分调动通讯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2.3建立军队院校院报交流机制

加强与兄弟院校“同行”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是提高院报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军队兄弟院校院报编辑之间应多走动、多交流,互相寄阅院报,一方面使自家的报纸走出校门,扩大受众面,另一方面又能开阔思路,从其他院校的报纸中汲取经验,取百家之长,补自己之短。还可以邀请外院编辑同行为本院新闻骨干、通讯员授课,组织座谈,交流办报心得,互提宝贵意见,激发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根萍. 军区军兵种报纸如何增强吸引力.军事记者,2011(7):33-35.

[2]伍德庚,楼忠苗,陆雄飞. 提高军队媒体宣传效益的对策.军事记者,2010(5):21-22.

军训新闻稿篇(6)

1.拍客散落民间,必须“散”而成“团”,解决好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拍客从群众中来,具有明显的草根性。他们来自于民间,藏于民间。事实证明,要想发挥好拍客的战斗力,必须把他们组织起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但这群散落在民间的摄影、摄像爱好者,虽有新闻意识,但他们和传统意义上的记者又明显不同,名分难定,地位尴尬。为此,不管理则放任自流;管理过松则易流于形式;管理过严则很难发挥其积极性甚至适得其反。所以,松散型管理应该是基本管理方式。

2.拍客各有特长,爱好不一,必须解决好个人喜好与思想统一的矛盾。拍客的广泛性决定了拍客的多样性和拍摄题材的广泛性。他们有的喜欢拍现场新闻,有的喜欢拍花边新闻,有的喜欢自编自演……题材的多样性保证了百花齐放,但节目的发展不是各种素材的大杂烩。应根据栏目所需,让拍客根据栏目定位统一思想,提供最需要的视频。

3.拍客水平参差,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因而必须解决好降低门槛与栏目需求之间的矛盾。拍客的广泛性决定了拍客水平参差不齐。要想让节目素材更具选择性,必须降低门槛,让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丰富节目素材来源。但门槛降低了,队伍壮大了,拍摄水平就更加参差不齐了。所以要想办法促使拍客队伍及其作品尽快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4.拍客的目的不一,心态有别,必须解决好拍客发稿量与栏目用稿量之间的矛盾。拍客之所以向栏目提供视频,目的大体有三:一是生活中为人热情,发表作品为的是体现自我价值;二是纯属个人业余喜好。遇到新鲜事儿就拍下来,遇不着就偃旗息鼓;三是将拍摄稿件作为谋生的手段,目的是多发稿,多挣钱。事实上是,因拍摄水平和选题所限,拍客提供的素材很难保证被全部采用,用稿多了自然皆大欢喜,用稿少了对第一种人来说价值得不到体现;对第二种人来说业余劳动没有得到承认;对第三种人则直接影响到经济收入。久而久之,必将影响拍客积极性。所以要留住拍客,必须解决好拍客发稿量与栏目用稿量之间的矛盾。

提供平台,严格把关,“游击队”、“正规军”优势互补,合理整合拍客资源

1.“我在现场”是拍客的第一优势,必须想办法强化拍客现场意识,引导拍客拍摄记者“采”不到的好新闻,实现优势互补。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现场感是影响新闻真实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证明,记者难于发现、不易拍到的新闻事件,对于整天游走于街头巷尾的拍客来说,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如淄博市张店区的某位拍客曾经在现场拍下一女子跳楼的视频,成了独家报道。为了引导拍客更好地发挥“我在现场”的作用,栏目有意识地用稿费做杠杆,将好的现场新闻和一般新闻在稿费上拉开档次,引导和规范了拍客的拍摄重点。

2.给拍客一个敢于表达、充分展现自我的表演舞台;对拍客设置主题拍摄活动,加以引导,规范拍客的拍摄内容和拍摄行为,让更多的市民加入到团队之中来。我们在节目中开设了情景喜剧《开心一刻》,好多拍客拍摄的作品令人捧腹,发人深思;通过“我最有才挑战赛”和“寻找淄博旭日阳刚”等活动,涌现出了一批类似“后舍男孩”一样对着镜头大胆、夸张、自信地展现自我的模仿秀;通过“我做早餐”、“拍客搜城记”等主题拍摄活动,引导拍客发现身边的新鲜事、稀奇事,和拍客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3.拍客水平参差不齐,想办法在后期编辑上下工夫,尽最大努力弥补拍客水平的不足。拍客拍摄水平的不足,促使栏目改变了画面加配音的传统报道形式,在整体上追求纯现场的原生态展现和无配音播报;在后期制作上充分利用音乐和字幕,运用特技手段营造新闻冲击力和感染力,同时强调设置悬念抖包袱和编辑节奏,努力使节目有动感、欢快、流畅、时尚,受观众喜爱。另外,我们还在节目中采取了拍客现场目击解说、现场讲述等形式,增强了节目的现场感,丰富了节目形式。

4.对拍客拍摄的作品加强选择,去粗取精,更好地为我所用;给初学者以舞台,统筹兼顾,既降低门槛,又丰富节目内容。拍客拍摄的视频,形式上大多比较粗糙,内容上往往鱼龙混杂,需要栏目组去粗取精所用。虽然“草根平台”需“精英式”把关,但必须学会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地在不影响节目质量的基础上给初学者以舞台,想办法把越来越多的拍客吸引过来,形成良性发展。为此,栏目专门设置了“生活街拍・短片荟萃”板块,降低了门槛,丰富了节目内容,提高了拍客的拍摄积极性。

军训新闻稿篇(7)

1947年2月15日,《大众日报》在报眼位置刊登了《华东新闻干部学校加紧筹备即将开学》,这条新闻颇引人注目,一时间成为各界人士的话题之一。

原来,在此之前,《新华日报》(华中版)的全体同志(包括由范长江和恽逸群先后担任校长的解放区最早创办的华中新闻专科学校部分学员),在恽逸群、包之静同志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从苏北转移到山东鲁南解放区,同大众日报社的同志会合了。两报合并,人才济济,除办好《大众日报》外,中共中央华东局还责成报社主办华东新闻干校,大力培养为人民新闻事业服务的编辑、记者、出版、电务等人才。已成为大众日报社第一副社长(社长系匡亚明)的恽逸群担任校长,副社长包之静、副总编辑岳明任副校长,报社秘书长谢冰岩任教育长。专职教员和工作人员有章南舍(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新闻战线》月刊总编辑等职)、赵节、曾爱弟、沈文英、易星等,他(她)们当时都是大众日报社干部。

1947年3月底第一期开学不久,即面临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华东新闻干校在鲁南莒南县呆不住了。于是谢冰岩即带领师生北上、东移,“五一”前辗转抵达胶东莱东县(今莱阳市)继续办学。到7月21日,华东新闻干校第一期4个班40余名学员毕业,大部分就地分配了工作。

随后,又在《大众日报》和胶东《大众报》等报纸上刊登招生简章,宣告举办第二期。这期学员主要来源是,省立胶东师范学校选送的近40名,胶东区党委和地委以及部队等抽调、保送来一些,全体学员加起来约近70名。笔者就是由那时驻莱东县的胶东区支前政治部文工队领导推介,进入该校的。但是,8月下旬刚刚开学,军队又大肆进犯胶东解放区,学校紧急备战、转移,并疏散人员。我因年小(未满16岁)体弱,被安排去了后方。到了12月下旬,第二期留校坚持对敌斗争和继续学习的学员结业。其中近30名在教育长谢冰岩率领下,当月底从胶东牙前县徐家店(今属海阳市)起程西行北上,赶赴与驻渤海解放区惠民县的中共中央华东局工委集合,准备随军南下。翌年春夏,由大众日报社和山东其他报社干部以及华东新闻干校师生组成的一支新闻大军,随解放大军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向中原大地挺进。他们参加接管旧有的新闻出版单位,在新解放区创办党报、广播电台等,功绩卓著。而在恽逸群的指示下,谢冰岩又在河南的中原大学设置了新闻系。

1948年春夏,我华东野战军相继在津浦路东和胶济线发动强大攻势,尤其是潍坊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山东战局;全国人民解放战争也即将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快培养干部。于是,华东新闻干校复学,举办第三期。《大众日报》7月21日起,接连刊登招生简章,宣告学校设本科及初级职业班,学期分别为半年和3个月,校长、副校长仍为恽逸群、包之静。消息传来,我作为该校第二期的肄业生,返校继续学习深造心切,当时所在工作单位――牟平县公安局的领导欣然批准了我的申请。返校途中,我被暂时分配到新华社胶东分社工作。一个月后――9月3日,我们胶东地区的新老学员毕万兆、华逖西、陈日辰、梁绎之、司兆霖、张宗国、吕韶羽、张英等一行20人,从胶东《大众报》和新华社胶东分社驻地南招县(今招远市)万福庄起程西行。长途跋涉,几乎日夜兼程辗转了10天,终于于9月11日、13日到达大众日报社驻地益都县(今青州市)冢子庄、华东新闻干校驻地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张赵村。赶到目的地后获悉,我华东野战军已调集重兵攻打济南,时任大众日报总编辑的恽逸群被任命为济南特别市军管会出版部部长,准备接管济南旧有的新闻出版印刷单位和筹办济南《新民主报》,并经请示,华东局决定华东新闻干部学校也迁往济南。大家闻讯,顿时欢呼雀跃,争相报名投入解放大军行列,并抓紧学习有关的政策文件。9月18日凌晨,我们华东新闻干校师生员工一行五六十人,到张店火车站乘上南驶的运煤车,在博山下车后,立时来了个急行军。大家不怕大雨滂沱、泥泞难行,不畏天空敌机嗡嗡作响,终于9月26日深夜抵达济南市,在经三路小纬六路原山东省政府的《山东新报》旧址驻扎。大部分学员随恽逸群参加接管工作。

到10月底,开学筹备大体就绪,在又招收一批济南知识青年后,学校易名为华东新闻学校(对外门口挂牌)于11月6日正式开学。中共济南特别市市委书记刘顺元、华东大学校长韦悫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恽逸群校长通过组织上指名调来《渤海日报》总编辑张镛任教务主任。学校下设人事科(科长为金戈,从大众日报社调来)、总务科(科长为刘健,也是大众报人,系筹备办校人员之一)。本科班主任、教员为宋军(原新华社华东野战军前线分社副社长),副主任、教员为谈培章;预科班主任、教员为王庆。教员除上述专职外,还有恽逸群、张镛、张映吾(原胶东《大众报》总编辑,此时任《新民主报》副总编辑)、王中(原新华社山东总分社编辑部主任,此时任《新民主报》编辑部主任)、张黎群(老大众报人,1948年夏调任1948年5月1日创刊的《新潍坊报》副总编辑,调来济南很快创办并主编《青年文化》报)等兼课。此外,夏征农、王尧山、沈鹰、管大同等名家,也应邀来校作党的方针政策报告。课程安排:基础课有国文、历史(中国史话)、社会发展史等;政治课有党的建设、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时事讲座、政策讲座;专业课有新闻学概论、采访与写作、编辑业务、通联工作等。教育方针和原则:理论与实际结合,课堂讲授与社会实习并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为上大课、自学、互学、小组讨论、考试结合,考试并打分、评议。生活军事化,发军装、睡地铺、按班组集体吃饭,按时吹哨作息、上课、站岗。课余有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由大家郑重选出的俱乐部成员组织安排……

为适应全国解放战争形势迅猛发展的需要,华东新闻学校本科学员于1948年底未实习即结业。1949年元旦一过,部分学员就陆续分别赴徐州及江淮新解放区的新闻单位工作。尤其是到了1949年春末夏初,华东新闻学校全体师生(加上部分《新潍坊报》等的干部)更投入由恽逸群、李力众(《新民主报》副总编辑)分别带领的两支新闻大队,随解放大军渡江南下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参加接管工作和筹办报纸、广播电台等工作(到南京的一批新闻学校学员,不久后又随军奔赴祖国大西南办报等)。而恽逸群致力于新闻教育事业,回到上海不久,又与王中创办了较高层次的华东新闻学院,前两年举办的三期华东新闻干部学校和华东新闻学校就成为她的前身。

济南解放之初,恽逸群肩负重任,身兼数职,日夜操劳,但他仍乐于出任华东新闻学校校长,并且不图虚名,忠于职守。不仅过问和直接处理学校的大事,讲授新闻学概论,还主动“承包”了时事讲座课程,定期向广大学员讲解国际国内形势。那时恽逸群已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但他却不摆架子,平易近人,热爱学生,虚怀若谷,严以律己。行文至此,我不禁心潮起伏,又一次翻起当年――1948年11月7日《新民主报》上的《华东新闻学校昨日正式开学》这则发黄了的剪报稿来。此稿系恽老当着我的面审改后见报的。

那是1948年11月6日晚饭后,我带着新闻学校开学典礼的记录本赶往新华社济南分社,就地写稿、发稿。这条会议消息写得很吃力,3个小时过去了才交上,并且长达1000多字。一位女编辑(随后才知道她是大众报人朱青同志)加以修改后已是子夜了,她匆匆领我带着稿子去见恽社长(他几乎天天深夜到办公室审稿和看报纸大样)。恽老笑迎我们就坐后,便马上聚精会神地审阅起来。呵,名不虚传!恽社长文思敏捷,业务娴熟,不到十分钟即把稿子改好了。他抽着烟,把稿子递给我看。我定睛凝视:稿子被精编为300字,原稿中援引他在开学典礼讲话文字,经删节只保留了一两句,突出的是中共济南特别市委书记刘顺元同志和华东大学韦悫校长的讲话,以及学员代表陈日辰的致答词。尤其是在消息的未尾还增加了一句:“按:新闻学校,是华东五大专科学校之一,这次开学为第三期。”待我和女编辑看完审改稿后,他又笑着同我们侃侃而谈。先问了我的身世、经历,继而以眼前这条新闻稿为例,引申到如何写好短消息、新闻要有背景上来。就这样越谈我越觉得他和蔼可亲,和他之间的距离也很快缩小了。平生头一回在办公室拜见仰慕已久的恽逸群,我不仅受到新闻采写的启蒙教育,而且更学到了如何做人。恽老那平易近人的态度和诲人不倦的精神,令我至今感念不已。

写到这里,我抑制不住激情,又忆起恽老胸怀若谷、严以律己的一件事:1948年11月29日上午,恽校长在作国内外形势报告前,照例先让大家提问题。其中,一新学员站起来问道:“恽校长,《新民主报》11月12日一版头条新闻大字标示‘徐州指日可下’。但是现已过去半个月多了,为什么我军仍未攻克徐州?”面对这一尖锐的提问,恽逸群从容不迫,立即笑答:“你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重要,我今天正想来和大家讲讲,还要作检讨呢!”接着他就讲:“淮海战役,我军在作战指导上是采取将敌军的重兵集团多次分割,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加以歼灭的办法。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陇海线上的黄伯韬兵团,而不是先夺取徐州。尽管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我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从四面八方向徐州逼近,但那是用以迷惑敌人的……”讲了这番话之后,恽逸群便收敛了激昂情绪,沉重而由衷地检讨道:“显然,《新民主报》上的‘徐州指日可下’大标题是不准确的,这个失误责任完全在我。”恽老紧接着又联系这个实例,举一反三,阐明全面、准确、深刻地学习和掌握思想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策略的重要性……

将近一个月后――12月28日深夜,恽老在报社值班,收到新华总社公布43个战犯名单的电稿,他手头无资料可查,全凭记忆,连夜赶写出所有战犯简历,配合新闻在翌日《新民主报》刊出。随后解放区不少报纸转载恽逸群这个“传奇”故事。我们新闻学校学员亲历其时,也曾怀着羡慕、敬仰之情,在恽老作时事讲座时,提问请他回答,那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恽老那博闻强记积累资料的功力,对我后来的工作颇有影响。

1996年盛夏,我和顾立中同志为编纂修订《大众日报大事记》,受命出差到上海、南京、杭州,工作之余荣幸地拜见了阔别多年的华东新闻学校宋军老师(时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和吴云溥、李承邰、吕韶羽、孙荩民等同学;还会见了吴学思、杜荣进等老大众报人。我们深情地回忆:当年华东新闻学校随军入城开办之时,济南已告解放,但全国解放战争仍在继续。天上敌机还来掷炸弹(如:1949年1月12日那天,空军12架飞机飞临济南市区上空狂轰乱炸,炸死炸伤市民140余人),青岛海上敌舰封锁。我们新老学员是以投笔从戎的豪情壮志报考华东新闻学校的。当年睡地铺、吃大锅饭,大家都不以为苦。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志般地坦诚相处,团结友爱,尽享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正是在这样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熔炉”里,我们全体同学不但增长了知识,更经受了锻炼与考验。几十年来,大家经历几多曲折、艰辛、磨难,仍然信念坚定,忍辱负重,为祖国作出了各自应尽的贡献。不少同学还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作家、编审、高级编辑、高级记者等。大家感叹:在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总少不了老师的引导和栽培,而要碰到一位好的老师,却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好运气。可我们却很荣幸,在成才(长)的道路上,遇到了恽逸群这样的师长、引路人!几十年来,国内新闻出版队伍中间乃至党政宣传机关等的领导骨干,有很多人皆是他的学生,可以说,他桃李满天下。

军训新闻稿篇(8)

新闻作为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应在第一时间向公众信息,并不断传递最新消息。同一事件,谁先报道,谁就容易在受众心目中留下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

新闻要“新”,这已经成为受众对新闻时效性的普遍要求。对于记者来说,“抢新闻”也已成为媒体从业者的工作常态,“抢”的方法手段也在不断更新。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为在众多媒体中抢得先机,《报》的记者将预审的消息、图片事先传回后方,后方编辑人员将前方发回的新闻初稿编辑妥当,并通知各媒体及时信息。25日中午12时,在接到前方可以消息的指令后,后方编辑立即点击,以最快的速度确保了此次航母入列的消息由《报》主办的中国军网和中国海军网第一时间对外。

如果说航母交接入列活动的新闻报道是《报》抢占了先机,那么在对歼—15舰载机着舰起飞报道中,则是新华社赢得了先机。

2012年11月23日和24日,歼—15舰载机顺利完成了在辽宁舰降落和起飞训练。为统一宣传时间,形成媒体宣传强势,相关部门规定了25日为统一发稿时间。25日零时一过,新华社就在2分20秒的时间内,迅速播发了5篇有关舰载飞机在辽宁舰顺利起降的稿件:《我航空母舰顺利进行歼—15飞机起降飞行训练》《LSO着舰指挥官——航母舰载机部队的灵魂》《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选拔培养堪比航天员:需通过4关考核》《歼—15战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飞行甲板话航母——访辽宁舰副航空长李晓勇》。这些事先通过审查并已经备发的稿件,没有走按照媒体上午上班时间的老套路,而是在第一时间迅速传播开来,最大可能地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与此同时,新华网不仅推出了文字报道,还贴出了15张舰载飞机起降的高清图片,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新闻时效性考验记者专业素养

时效性要求体现在新闻事件变成新闻产品传递给受众的全过程、全流程中,也直接考验着记者的现场采访报道能力,反映出一支新闻采编队伍的专业素养。尤其是电视新闻对记者的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要提高新闻时效性,记者必须是一个业务能力很强的“快”和“多面手”。

受客观条件限制,新闻时效性往往是以消息、简讯为载体,突出“短、新、快、活”的特点;而新闻深度报道主要以通讯、特写、新闻专题、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为载体,对新闻事件的背景、内涵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挖掘整理,突出“深、广”的特点。从表面上看,新闻要短才会有时效性,似乎时效性与新闻的深度、广度有着天然的矛盾,如何既提高新闻时效性又满足受众对新闻事件的不同信息需求,则对记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航母入列报道中,中央电视事记者利用与航母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在航母上介绍了舰载机的起飞方式、航母的大小、舱室的情况,并将报道计划中对舰长、政委和相关舰员的采访糅合到记者“体验航母”这一话题下组成了13分钟的消息,在播出时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了拆分,形成了《记者探访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谁是我国首艘航空母舰的指挥官》《辽宁舰:中国航母的起点》等系列报道,在保证时效性的前提下,新闻的深度也得到了增强,实现了记者劳动成果的最大化。

对航母的报道中,记者只能靠现场采访能力、组稿能力、编辑技巧和反应能力等实力取胜。2012年11月24日,歼—15舰载机圆满完成了在辽宁舰的起降训练。记者拿到的通稿只有短短206字,新闻要素不齐,新闻信息量较少,只能作为一条简讯播发。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收视需要,于是增加了记者出镜和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新闻要素以及训练内容,使歼—15舰载机着舰训练的新闻更加厚实,满足了观众的信息需求,观众看了报道后觉得很受震撼。

立体报道确保新闻时效最大化

讲时效不仅要求快,更要求质量,注重新闻的全面性,把受众关注的新闻做大、做强、做深、做细、做全。对于新近发生的热点新闻,观众和读者一般除了想了解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外,还想知道新闻的背景和有关细节,因此,先以消息、简讯的方式抢发新闻,达到先入为主、先声夺人的效果,再以通讯、新闻专题等深度报道方式对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变化、影响、意义等作出分析思考,使观众和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详尽的有关新闻事实的信息,了解其新闻价值,这种“新闻报道+新闻背景+相关链接+新闻评论”的整合传播,既符合受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又便于后续报道的组织策划;既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又适应受众“先睹为快、深读为乐”的阅读心理。

用新兴媒体平台夺取时效性。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和电信业务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3G、4G信息技术的诞生和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成倍增长,中国的新媒体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这些新兴媒体平台通过即时更新,即时跟踪报道,使得新闻已经从“新近发生的事实”发展到“正在发生的事实”。在今年5月10日海军首支航母舰载机部队组建报道中,记者就是运用“微信”第一时间把消息发到央视微博,引起众多网民关注。全国多家网站最早转载海军首支航母舰载机部队组建的消息,都是来自央视网或央视的报道。

用字幕传递重要信息。电视是线性播出,在不中断正常播出的情况下,用字幕形式插播一些刚刚收到的消息,可以发挥时效性的优势,同时又保持了节目的完整性,达到抢时效与正常播出两不误。还以海军首支航母舰载机部队组建报道为例,央视在利用微博这一平台披露消息的同时,还用“飞字幕”的形式告诉观众,赢得新闻抢先播发的效果,同时又不影响观众收看电视节目。

用电话连线方式弥补动态消息不足。在重大新闻报道中,现场直播报道的方式满足了受众对新闻真实性、时效性的收视需求。电话连线方式是在不具备现场直播的条件下,媒体做好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一个重要渠道。航母报道由于有保密要求等因素的限制,不能进行现场直播,用电话连线的方式及时报道辽宁舰的最新消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航母入列报道中,记者大量采用现场电话连线的方式,讲述在现场的所见所闻,报道了辽宁舰入夜后的美景和官兵的心情,介绍了辽宁舰入列后第一天训练生活中不为人知的细节等。这些电话连线集中在记者的见闻上,在不涉及保密内容的同时,尽可能地满足了观众对辽宁舰入列后动态消息的需要,也为观众提供了具有鲜活细节的现场报道。

军训新闻稿篇(9)

(1)主要工作——新闻稿。

宣传部在过去的半年内,积极配合学生会各个部门做好日常那个活动的宣传工作,院内及院际活动宣传部时刻关注,以最高的效率进行新闻稿宣传工作。新干事的加入使得在院内或院际更多的活动中宣传部能及时跟稿,做好宣传工作。在过去的半年内,宣传部也组织了多次干事新闻稿培训活动,结合校区学团工作信息宣传部中心网站上各院系新闻及

学团快讯进行了详细分析,干事的新闻稿写作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2)海报、展板、喷绘、条幅等宣传。

在经济学院特色活动——邀请俄罗斯秋 明大学教授为经济学子作报告系列活动中,宣传部积极配合院系安排制作相应的宣传海报;再配合宿管部举行宿舍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制作看了宣传展板;配合社会实践部“劲足大学行”活动中制作宣传喷绘。期间,宣传部也对干事进行了ps,幻灯片等应用软件使用培训,便于电子海报、喷绘的制作,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活动开展

在做好宣传部日常宣传工作及开展好选喜欢不特色活动的同时,积极配合其他各部做好工作也是宣传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配合其他部门的同时,也有自己明确的任务。

在宣传部的特色活动,新生军训心得征集活动、书法绘画作品征集、“我的军训我的大学”演讲比赛中加强学院内部文化交流与宣传;同时配合文艺部进行迎新晚会的舞台设计,纪检部进行广播体操比赛的队形变换,宿管部宿舍文化艺术节制作宣传板做好院内工作的对外宣传,努力提高经济学院在校区院系之间的影响力。

在此学期中,宣传部也与网络信息部进行了交流活动,加强了两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利于新闻稿与

照片的同时发送。

(4)院际交流

在过去的半年内,宣传部加强了与其他院系的文化宣传交流与沟通。我们在比较中学习,而且找机会进行交流学习,吸取其他院系的优秀之处,并进行积极总结,促进院内宣传工作质量的提高。

孔子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每个学院都有各自的长处,我们要摆正认识态度,承认自身的不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进步。

总体来说,宣传部的工作是繁重、琐碎的、不定的,上学期我们虽然工作很多,但我们通过合理的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既保证了学习,又很好的完成了工作,而在今年学生会的纳新活动中,我们又多了7位08级的新同学,我们会把宣传部的传统灌输给他们,让他们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新的使命。

在过去的日子里,宣传部做所做的工作,只是一个开始,不是高潮,更不是结果。我们正在探索之中,许多制度和安排还需要完善,我们和其部门应借助这次总结的机会,加强学习,加深了解。希望大家广开思路,为学生会的工作出谋划策,把学生会的工作做的更好,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军训新闻稿篇(10)

大学大学生通讯社设有新闻部、编辑部、专题部、摄影部、培训部五个部门,各部职能如下:

新闻部:关注校园热点,关心学校发展,弘扬时代精神,传播报道校园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跟踪师生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问题,带给大家第一时间的新鲜信息。用记者的身心去体味师生们的苦与乐,去书写大众的心声,去搜集生活中的善于恶、美与丑。我们用手中的笔,高唱时代的主旋律,讴歌不懈的进取者。在这里,我们愿与每一位有志于新闻事业的同学携手同行!

专题部:用新闻的眼光审视校园生活,以专题的方式捕捉精彩瞬间。搜索校园中的每一个新的方向,策划生活中每一个新论题,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心去体会,用脑去思考。畅所欲言,直抒己见,扬思维之帆,启创新之航,以笔为舌,点评校园热点,品评盈亏曲直。专题部,用思辨和敏锐把热情之“水”沏出特色之“茶”。

军训新闻稿篇(11)

一、学习和实践结合——学习扎实

宣传工作是广播电视台的中心工作,党支部要求每一个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确保新闻节目导向正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党支部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因此,党支部十分重视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

北仑广播电视台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了以下一些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对这些重要文件的学习又是紧紧结合宣传工作的中心任务来进行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党支部立即组织党员们分组认真学习和讨论了全会精神,通过学习和交流,大家领悟了这次会议的精髓,记者们把学习的收获运用到宣传工作中,使学习和宣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边学习边探讨出许多新颖独特的宣传报道方式,在出色完成宣传任务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

今年以来,结合“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党支部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问卷考试,借着“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支部还着手抓组织和制度的建设,先后组织制定并实施了《新闻从业人员堵漏、差错奖惩制度》、《禁止有偿新闻》等一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健全,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腐败产生的温床,给所有员工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二、 指导和服务结合——工作踏实

广播电视台专业性强,工作性质特殊,记者们缺少业务上“充电”的机会,支部活动就针对这些现状开展了各种培训讲座。新设备更新时,马上就组织摄录编播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改造广电网络,推广数字电视时,就及时举办网络技术培训;播音员上岗前,外请资深播音老师进行普通话讲座。这些培训讲座由党支部组织,参加人员全部都是利用双休日时间进行,大家都毫无怨言而且积极参加。从讲座上学到的知识会立即体现到工作上,学习、实践,实践、学习,广播电视台培养出一批把关能力强、业务过硬的骨干。

党支部还组织采编播人员积极向广电专业刊物投稿,今年共发表业务论文十多篇,学术风气在台内越来越浓。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既总结了工作经验,又培养了理论创新意识,还为大家评职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今年,广播电视台节目创优外宣形势喜人,新闻作品、播音作品和各类专题获市级以上奖项25 个,广播电视作品预计被中央级媒体录用10篇,省级新闻媒体录用90篇,市级录用700余篇。

党支部组织的活动非常丰富,先后举办了“革命老区行”、“植树绿化行”、 “军营一日行”以及各种调研等活动。

“革命老区行”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到井冈山革命老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军营一日行”活动,与浙江省海警二支队一大队结为共建对子,组织党员干部到军营体验生活。

“植树绿化行”,全体党员到广播电台发射基地茅洋山顶植树绿化。

党支部还组织业务骨干赴广州参观交流,了解兄弟单位在业务管理上的先进经验。

党支部的活动,不仅面向全体党员,也面向所有员工,广播电视台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三八节的时候,工会和党支部举办迎“三八”联欢晚会,大家欢聚一堂,每位女同志都得到了一枝鲜艳的玫瑰花;中秋节,党支部就会招呼家不在北仑的员工吃顿团圆饭,开联欢会,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因为工作忙,很多员工都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可每到这个时候,党支部都会把一大束鲜花和一个大蛋糕送到“寿星”的面前。

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党组织有了巨大的凝聚力,很多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员人数目前已发展到34人,极大地提高了单位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