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军训标兵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8 15:06:40

军训标兵总结

军训标兵总结篇(1)

二、民兵预备役整组工作

(一)整组任务

根据上级指示,我镇编组基干民兵的任务总数为425人(不含预备役高炮分队人员)。其中:82迫击炮连57人,应急排30人,重要交通目标警戒分队10人,机动医疗分队12人,退役士兵20人,地专对口人员15人,机动分队20人,步兵十九连120人,步兵三十九连120人,海军预编预备役人员6人,空军预编预备役人员7人,军区预编预备役人员8人。具体任务按镇年民兵组织调整力量整合表及任务分配表落实整组。今年,高炮预备役43名预编人员的整组工作也随民兵整组工作一同展开,各单位要在年整组的基础上一并完成高炮预备役人员的整组任务。

(二)编组原则

1、科学调整布局。各村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基干民兵编组时,要本着有利于领导、有利于提高质量、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执行任务、有利于均衡负担的原则进行调整。

2、优化结构组织。各编组单位要重视基干民兵编组工作,切实掌握本单位民兵组织的具体情况,做好人员的出入转队工作。重点要加强高炮预备役分队和应急分队的编组工作,要编足、编精、编强。基干民兵实行一兵一职,不与预备役分队等交叉重叠,确保人员随时能拉得动、用得上;优先将退伍军人,特别是要将炮兵专业的退伍军人及时补入相关分队;要尽量选择综合素质较高人员编入基干民兵队伍,尤其要严格掌握年龄界限,确保人员信息不出差错,同时要做好本单位基干民兵的储备工作;要对基干民兵及高炮预备役分队组织情况进行一次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及时掌握情况;要对高炮预备役人员实行政审和目测初检,确保高炮预备役人员身体符合要求,确保政治合格,完备各种信息的登记。

3、拓展民兵组织,调配干部队伍。坚持编组跟着兵员走,做到“三拓展一巩固”。今年我们将民兵组织向城管中队拓展,努力使民兵组织与新的形势相结合。同时。各村(企)要对本单位的民兵干部进行全面摸底考查,对一些年龄偏大、身体较差、兼职过多及难于胜任民兵工作的人员进行调换。将年的优秀退伍士兵全部补入民兵干部队伍。

4、严格加强管理。各单位根据劳动力流动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民兵预备役中流动人员的管理,并结合预备役登记,掌握底数,搞好储备,建立联系,不断总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按照历年整组中的要求加强外出基干民兵的教育管理。

(三)方法步骤

民兵整组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1、计划准备阶段。成立整组领导小组、学习上级各类文件精神。明确整组有关要求,把握整组原则、制定整组计划、准备各种资料、对本区内的编组潜力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做到情况明、底数精、数据准,及时召开部署工作会议。

2、组织实施阶段。搞好宣传发动和有关人员的调查摸底,做好转、出、入队工作;选拔、调配好民兵预备役干部;建立完善基干民兵队伍及各类卡片、花名册和各种资料;健全各项制度,组织点验及教育。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在这一阶段内要将所有工作完成并上缴有关资料。

3、总结验收阶段。做好上级的检查验收、会审工作。配合市武装部做好对重点建设分队采取千人百车齐集结方式进行战备拉动点验。做好迎接省军区和军分区的抽点准备,镇人武部搞好总结并向市人武部上报所有整组资料并对实力统计进行汇总上报。(具体点验方式、验收时间另行通知)。

三、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

(一)训练任务

根据上级军事训练指示,我镇年度军事训练总人数为88名。其中参加市级以上人员为4名;市本级训练人数54名;军地联合演练30人。预备役高炮分队训练任务由预备役高炮二营下达。

(二)训练对象

训练对象主要是专武干部、四会教练员、重要目标警戒分队、应急分队、82迫击炮连等分队。

(三)训练安排

民兵预备役训练分四个层次组训(预备役高炮营另行安排)。

1、参加上级集训:主要是专武干部集训、民兵干部骨干。

2、市武装部训练:四会教练员;应急分队、82迫击炮连等分队

3、军地联合演练。

4、本镇自训:未参加上级训练的其它分队。

以上参训人员、数量、时间、要求另行通知。

(四)训练时间

民兵预备役队伍训练工作从3月份起至9月份结束。新任职民兵干部两年内一次完成25天训练,其它分队10至15天。本镇自训7天(时间安排在5月份)。

四、措施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组工作落到实处。民兵预备役组织建设是民兵工作的基础,民兵军事训练是提高后备力量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各单位也要充分认清形势,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真正把民兵整组工作和军事训练摆上突出位置,列入年度村(企)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半年镇人武部将集中精力抓好整组工作和军事训练的筹划、组织、实施和落实,并深入各单位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2、搞好教育宣传,强化国防观念。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民兵整组、军事训练大好时机,认真落实民兵政治教育计划。突出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着眼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局部战争,加强战斗精神教育。要充分利用拉横幅、贴标语、发短信、利用qq平台等加大国防教育力度

军训标兵总结篇(2)

比武序幕

1962年,鉴于当时比较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央军委发出了“战备整军,增加全训师,大搞训练”的指示。为了推动全军军事训练,提高训练质量,增强部队战斗力,1964年初,中央军委向全军发出了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号召,全军立即掀起一个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运动。郭兴福是南京军区第12军的一位副连长。他在战术训练中,注意从实战需要和战士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施教,充分发扬民主,调动战士的积极性,把军事训练和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取得很好成绩。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在南京召开的“学习郭兴福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现场会上,要求各军种、各兵种、各院校和各行各业都要培养出自己的“郭兴福”式的教练员,把军事训练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叶剑英元帅也亲临广州军区“学习郭兴福教学法”评比现场会,观看了坦克自行火炮329团坦克2连“进攻战斗中的坦克”课目表演。这次表演在教练员肖坤生的诱导下,在一个方圆不到400m的地段上,演练了不同冲击方向以及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如何选择射击位置、冲击道路和越障等动作要领和方法。叶帅看后,赞扬他们表演得好,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指示:各军种、兵种推广郭兴福教学法,要真正落到实处,还要下很大功夫,步兵是同行,比较容易接受,各军兵种是间接的,需要加工改造才能应用得上。为贯彻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2月19日装甲兵党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和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指示》,并先后派出三个工作组,帮助部队总结推广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经验。此后,一个轰轰烈烈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群众运动,在装甲兵部队和院校迅速普及开来。�

为了进一步推广郭兴福教学法,掀起比学赶帮的练兵运动,中央军委决定9月份举行全军比武大会。这个“决定”就像动员令,一个培养典型,选拔尖子,迎接挑战的练兵比武活动迅速在装甲兵部队、院校展开。1964年5月20日,经装甲兵党委研究决定,全军装甲兵比武大会定于8月初在北京南口地区举行,并就比武的课目、内容、方法和要求做出了具体规定。从6月中旬开始,各军区装甲兵分别举行比武,选拔过硬的课目,组成自己的代表队。6月20日,北京军区装甲兵组织坦克分队为中央首长作昼夜间实弹射击表演。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贺龙、陈毅、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表演。毛主席显得非常高兴,边看表演,边和许光达交谈,随时给以指示。毛主席亲临观看坦克分队表演,给全军装甲兵指战员以极大的鼓舞。�

比武盛况

8月初,各路代表队开始云集北京南口地区,为即将举行的空前隆重、规模盛大的全军装甲兵比武大会进行全面而周密的准备。8月4日下午,比武大会隆重开幕,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副总参谋长张宗逊、彭绍辉上将莅临大会检阅指导,国务院各部(委)、局,中共中央华北局,北京市委及北京军区,各军兵种、各大院校的负责人出席了大会开幕式。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大将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词。许光达首先代表装甲兵党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来宾表示欢迎。接着他对开好这次大会提出具体要求。�

参加这次比武和表演的有5个坦克、自行火炮连,4个坦克排,40个单车,58个教学组,共107个单位,115个课目。参加比武的有8个代表队,共836人,另有表演分队449人,保障分队488人,工作人员196人,部队、院校参观见习人员365人,加上大会领导委员会成员,共计2361人。比赛课目丰富多彩,既有基础训练课目,又有应用训练课目;既有进攻课目,又有防御课目;既有单车课目,又有分队课目;既有昼间作业课目,又有夜间作业课目。�

在射击比武场上,各比赛分队阵容整齐,英姿勃发。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比武正式开始。�

济南军区6059部队4连2排进行“行进间对不动目标射击”课目。这个排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击毁敌坦克8辆,击伤1辆,全排荣立集体二等功。因此他们最明白技术过硬的重要性。这次表演干脆利索,教练员(排长)和分队取得双优成绩,观众席上响起热烈掌声。接着,第一坦克学校射击教员郭俊杰指挥参赛车辆进行“战三”实弹射击。看过他们表演的“短停间对不动目标射击基础练习课”的观众一致认为,他们的基础练习好,打实弹也不会有问题。不出所料,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郭教员打了一个响当当的优秀,炮长罗新森也取得一号目标四发四中,二号目标命中七发的优异成绩,观众席上的掌声一阵高过一阵。“山地射击”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课目,沈阳军区3301部队坦克4连排长杨志文带领乘员组,潜心研究山地射击的特点、难点和解决办法,最终摸索出山地射击的规律和训练方法,做到了山地射击既准又快。在这次比武中,他们也打出了优秀的成绩。众所周知,射击“打得准”是第一位的。在整个比武中,首发命中率之高,单车优秀率之高都是空前的。�

“开得动”是对坦克驾驶员的基本要求。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要在各种地形条件下都能开得动,却绝非易事。在驾驶比武场上,3113部队坦克1连连长蓝秀林和乘员组汇报表演“夜间过土岭”课目。过土岭是驾驶训练的一个难点。上土岭时,由于车体上仰,不便于驾驶员观察判断,减油过早,坦克重心没有到达坡顶,坦克就会从坡上倒滑下来;减油过晚,坦克车头已落下,容易造成摔车,以致发生事故。现场观众都为他们捏着一把汗。只见表演信号刚发出,广播里就传出教练员“平路,土质坚硬,前进!”的口令。乘员对正方向,高速接近。以下每遇到一个情况,教练员就发出一个口令。“距土岭5m”,乘员减油;“接近土岭”,乘员换一档,平稳加油;“驶上土岭”,乘员稳定油门;“车头落下”,乘员减油,坦克平稳驶下土岭,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观众情不自禁地发出叫好声。�

“车辙桥驾驶”更是惊险叫绝。那天阴云密布,天色漆黑,6530部队坦克1连副连长祝文祥作了简短的动员之后,讲解了要领,并做开窗闭灯驾驶示范,接着4名驾驶员分别顺利驾车通过车辙桥。但这仅是第一个回合。祝副连长根据实战需要,要求驾驶员戴上防毒面具分别做开窗闭灯、利用坦克前闪光灯、利用信号弹光亮和关窗闭灯驾车通过车辙桥。此后,祝副连长又要求,用一侧潜望镜和不用潜望镜,由机电员指挥驾车通过车辙桥。这次表演,他们在长20m的车辙桥上来回过了16趟,没有一次失误。在场的首长和观众称赞他们技术过得硬,是真正的“夜老虎”。�

“联得上”,在战场上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在通信比武场上,通信训练标兵3084部队排长王金柱率乘员组正在汇报表演“坦克运动条件下通信故障排除”课目。在表演前,评判员和观众给车内电台和通话器设下各种各样的故障。在发出表演开始的信号后,仅仅短短的3分钟时间,他们就排除了按教范规定要用30分钟才能排除的故障。内行人看后赞叹:“这是真正的标兵,名不虚传。”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按王金柱的说法,都是学习郭兴福教学法,刻苦训练的结果。在平时的训练中,他虚心向各方请教,画出一百多幅线路图,总结出排除故障的规律,并编出27条口诀,牢记在心。罗总长看了通信表演很高兴,鼓励乘员刻苦训练,并拿起坦克帽戴在头上,向许司令员讯问它的性能和防撞效果。�

在战术表演场上,装甲兵战术训练标兵8180部队排长李子雷和乘员汇报表演“进攻战斗中的自行火炮”课目。这一课目,既能检查指挥员的战术思想和指导战斗的方法,又能检验乘员应用训练的水平。在表演中,李子雷始终贯彻毛主席“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和“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重要思想,启发乘员研究打各种目标的办法,并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口诀。他把训练场当战场,要求每个乘员每个动作都要果断、准确、迅速。登车动作快是先敌开火的重要一环,由于平时苦练,“三号登车”像耍杂技,干脆利落。6073部队坦克3连0346车表演的“夜间单车进攻战斗”课目,充分显示出他们“能打会走”的本领。现场设置的6组目标,全部被摧毁。尤其是他们的机枪射击,50发子弹命中了18发。�

比武场“尖子”辈出,佳绩频传。8月12日,叶剑英元帅率领各总部、各军兵种领导莅临大会指导。他对每一个课目都看得非常认真,并一面看、一面问,随时做出指示。在看到福州部队某坦克团“战三”射击首发命中时,他站起来带头鼓掌,并指示:短停射击就是要快,停久了,人家就把你打中了。叶帅看了修理工夜间认别坦克修理工具和零部件时说,这种本领在课堂上是学不到的,要靠天天练。教练员赵趾荣表演T―34坦克武器校正时提到,训练要做到车下苦练,车上精练;停车苦练,出车精练;用代用品苦练,用装备器材精练。叶帅指出,这样训练好,各军兵种都要有一些好教员。参观后,叶帅接见了通信标兵王金柱、射击标兵王美等先进人物,并检阅了部队。�

这次比武大会历时16天半,8月20日下午,举行比武总结发奖大会。大会由装甲兵副参谋长林彬少将代表比武领导委员会作总结报告,由装甲兵副参谋长胡鉴代表比武领导委员会宣布各代表队和表演分队比文、比武成绩和获奖等级。接着,由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大将亲自向获奖单位和教练员发奖,并做了重要指示,比武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胜利结束。�

硕果累累

在这次比武大会上各代表队都发挥了最好的水平,可以说是“尖子”辈出,经验丰富,硕果累累。�

首先是获奖单位多,其中获分队一等奖25个,二等奖46个,三等奖25个;获个人一等奖18个,二等奖41个,三等奖28个。�

其次是提高了认识,促进了发展。与会人员观看了大量的、精彩的比武和表演课目之后,更深刻地理解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意义,认识到不解决“方法”问题,谈提高训练质量只是一句空话。只有掌握了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加促进学习郭兴福教学法向着具体化、个性化、兵种化方向发展。�

军训标兵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9-0020-02

自2006年本课题开始研究至2010年结题之前,军队卫生专业士兵培训主要采取分散的卫训机构培训,培训规模过小、培训形式分散、培训效益难以发挥。课题组从有利于加强卫生专业士兵培训的宏观指导和提高卫生专业士兵培训的整体效果入手,总结提炼了“以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的卫生专业士兵培训改革思路。坚持按纲施训,编写配套教材,实现卫生专业士兵训练管理信息化,既是构建部队卫生专业士兵培训教学体系的基本要素,更是转变部队卫生专业士兵培训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该课题研究成果的及时推广利用,不但对保证这一时期卫生专业士兵培训质量的稳步提高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而且为2011年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为卫生专业士兵实施基地化培训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准备。

一 训练大纲修订实施,对保证卫生专业士兵按纲施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大纲是规范基本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基本教学内容和教育训练标准做出的刚性规定。对卫生专业士兵培训而言,大纲就是依据、导向,只有编制科学严谨的大纲,才能引导卫生专业士兵培训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为使大纲修订更加符合部队建设发展需要和贴近卫生专业士兵培训实际,课题组对全军不同类型卫生专业士兵训练机构开展了深入的考察调研,重点对原大纲下发以来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充实完善的内容进行了认真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认真组织了编修工作,并通过总部以《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卫生员训练队)》(以下简称新大纲)正式下发部队执行。与原大纲相比,新大纲进一步明确了卫生专业士兵培训标准,统一了卫生专业士兵培训总时间,重新设计了培训课目内容,科学划分了每个课目内容的训练学时,尤其加大了人体结构与功能、医疗护理技术、战(现)场救治技术等重点章节单元的教学训练课时。

全军各卫训机构对新大纲的推广使用持十分积极的态度。赵召辉认为,新大纲下发执行给卫生员按纲施训提供了依据,研究新大纲变化特点,对提升卫生员训练队训练质量水平,提高卫生员执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的能力,是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22医院严格按纲施训,培训的卫生员全部在海拔2000km以上的青藏线基层部队任职,为驻高海拔部队官兵的卫生防病、初级保健起到了重要作用。易晓阳报道,卫生员教学训练坚持以新大纲为指导,始终贯彻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两严”方针,科学安排,精心组织,90%以上科目成绩总评优秀,连续两年在全区统考中名列第一,圆满完成了年度教学训练任务。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多次组织机关、教员、学兵对新大纲的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进行座谈讨论,一致认为新大纲是一部指导卫生员培训的纲领性文件,内容新颖、重点突出、针对性和指向性明显。

新大纲推广使用后,在全军各卫训机构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坚持用新大纲严格训练标准、规范培训内容、维护教学秩序,已在全军卫训机构达成广泛共识,将新大纲确定的标准、规定、要求贯穿于卫生专业士兵培训的全过程,已成为从事卫生专业士兵教学的教员和管理干部的自觉行动。这种良好局面的形成,不但为贯彻新大纲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更为落实新大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实践证明,新大纲的编制和及时下发执行,对统一全军卫训机构的思想,自觉增强大纲意识,保证这一时期卫生专业士兵按纲施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 新版教材出版发行,对提高卫生专业士兵教育训练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军训标兵总结篇(4)

部队的训练强度逐渐加大,新兵军事训练上的发生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为了找到有效降低新兵军事训练伤的方式,故本队进行此次实验,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大队与2014年入伍的新兵192名,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有新兵86名,其中男性61名,女性25名,年龄18~22岁;对照组有新兵86名,其中男性63名,女性24名,年龄18~22岁。两组新兵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结果(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在开始训练前,两组新兵均接受功能动作训练的筛查测试:功能动作训练是由七个动作模式和三个排除测试组成,动作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动作。对称性动作直接测试即可,如深蹲、躯干稳定等;而非对称性动作需要分左右两次测试,如跨栏步、直线弓箭步等。三个排除测试是针对排除肩夹击、伏地起身和臀部后坐的疼痛情况。动作功能测试是由专业测试人员一对一的完成,受测者需要按照测试者的口令之一完成,测试者再根据首测者的实际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在外在正式开始测试前,测试人员要了解受测者是否有过伤病史,作为测试结构的综合考量因素之一。受测者不能事先进行热身运动,一个模式完成3次,取其中表现最好的分数,必须在10分钟之内完成所有的模式动作。

根据观察组的功能动作训练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对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训练完毕后,所有新兵再次接受功能动作训练的筛查测试。

1.3评分标准

七个动作模式的评分标准:0分为测试中受测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出现疼痛;1分为受测员不能按照标准动作或保持正确的姿势完成;2分为受测员在按照标准完成动作时出现代偿动作;3分为受测员按照标准完成动作。在进行非对称性动作时,取两侧的最低分数。

功能动作的筛查测试的总分一共是21分,分数越低,就代表受测者在某一个动作上存在的受伤的风险也就越大,14分为基本分数。当分数低于(或等于)14分时,受测者受伤的概率会从原有的15%上升到50%。

三个排除测试的动作没有具体的分值要求,只是单纯的观察受测者是否出现疼痛,有疼痛表现标记为(+),没有则计为0分。

1.4统计学意义

应用 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两组新兵训练前后功能动作训练测试的结果比较

训练前,两组新兵的在躯干稳定俯卧撑的分数对比,结果(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训练后,观察组的各项得分均有所上升,且在深蹲、跨栏步、直线弓步蹲、主动直腿上抬、躯干俯卧撑和旋转稳定等项目中,与训练前对比,结果(P

2.2训练两组新兵的均是训练伤的情况

训练结束后,观察组中共有20名,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为23.26%,对照组有48名,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为55.81%。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

3.讨论

功能动作训练是由美国AP公司发明的,是一种以人体基本动作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测试、诊断和纠正的一种训练模式,以达到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提升运动水平的目的。结合实验结果可以了解,观察组的功能动作训练得分均有所提升,其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仅为23.26%。而对照组的训练得分没有明显提升,训练伤的发生率为55.81%。由此可见,功能动作训练能在提升动作训练得分的同时,降低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故本大队认为,功能动作训练能对新兵军事训练伤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军训标兵总结篇(5)

今年的新兵来自福建、广东、山东三省,其中福建籍新兵有250名,广东籍新兵有180名,山东籍新兵有100名。从今年的新兵素质分析来看,有五个特点:一是适龄青年占主体,年龄在18至20周岁的占85;二是优秀青年比例大,其中团员占88,还有4名预备党员,当过民兵骨干、共青团干部和被评为先进的在校学生占15;三是文化程度符合征集条件,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2,其中大专以上文凭有10人;四是具有个人特长的比较多,其中29人会驾驶汽车,11人掌握一定的木工操作、水电维修等技能;五是入伍动机多样化,通过问卷调查,大部分的新兵都是热爱军营、立志报国,抱着在军营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入伍的,也有自愿到部队接受锻炼,追求政治进步与功利目的并存,对警营充满信心。从这些数据来看,当前的新兵结构是社会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客观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其主流是积极的,我们对今年新训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成绩也充满了信心。

同志们,新战士是军队的新生力量,是战斗力生成的不竭源泉,管好训好新战士,关系到部队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战斗力的提高。总队党委对今年的新训工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全体新同志通过45天的集中训练,全面打牢军政素质,实现从一名普通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实现总队党委对新训工作“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的总体目标。在此,我对新兵团全体官兵提几点要求。

一、做好思想准备,实现角色转变。穿上军装并不等于就是一名军人,要实现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还需要经历更加艰难的考验,还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即将开始的新训工作,就是实现由普通青年到合格军人角色转变的第一步,同志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首先,要提高认识,安心服役。依照法律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志们来到部队,尽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些新同志当兵前对部队充满憧憬和向往,到了警营后随着对部队新鲜感的消失和生活节奏的越来越紧张,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会有吃不消的感觉,甚至产生动摇的念头。新战友只要调整心态,端正入伍动机,相信大家还是能很快适应的。部队是一个大熔炉,是一所大学校,是一个特别能锻炼人的地方,要珍惜这个机会,安心服役,勤奋学习,刻苦训练,争取早日在警营里建功立业,向远方的亲人传递喜报。其次,要自我调整,融入部队。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在摇篮里长大,父母不可能和自己生活一辈子,作为儿女,迟早要离开父母的怀抱而走社会,去独立生活。大家要自我调整,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部队的工作、学习、训练和生活中,把新兵团当作一个大家庭,积极参与新兵团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与战友搞好团结,在干部班长的带领下搞好训练,做好本职工作,尽快溶入这个新家,成为其中一员。第三,要树立信心,不怕困难。新战士刚从比较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走进警营,适应部队紧张正规的生活和训练要有一定的时间,不能对自己适应能力的信心产生动摇。要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很快适应部队生活,并在以后的警营生涯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大有作为。同时也要相信部队一定能够公平公正地给你们提供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给你们创造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让你们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独立的工作能力,增长才干。所以你们面对困难不要气馁,一定要树立起在警营建功立业的决心和信心。

二、严格要求自己,实现军政过硬。从军报国,是热血青年的选择,但军旅生涯从古到今都是艰苦的,同志们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去掉娇娇气,自觉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百炼成钢。要打好政治思想、业务技术、作风纪律和身体素质“四个基础”:在政治教育方面要明确我军宗旨,端正入伍动机,实现思想入伍;在纪律作风方面要改变一般社会青年的不良习气,用条令条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认真执行一日生活制度,养成良好的警容警姿,实现行动入伍;在业务训练方面要爱军习武,正确对待苦和累,增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苦练技能,强健体魄。要达到“四个增强”:一是军政素质明显增强;二是奉献精神明显增强;三是团队精神明显增强,;四是吃苦耐劳精神明显增强。通过45天的学习、教育和训练,进一步端正服役态度,认清历史使命,明确奋斗目标,激发前进动力,强化军人意识,培养优良作风。

三、落实以形带兵,当好启蒙老师。带兵骨干上要对组织负责,下要对新同志负责,中间要对自己负责,所以说职务不高,责任不轻,影响不小。新训骨干是新兵入伍后部队生活的启蒙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给新同志做好榜样。一要当好行动“带头人”。带兵骨干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新同志模仿的对象,工作学习训练的标尺,要身教重于言教,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到平时工作走在前、脏活累活干在前、条令纪律严在前,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感染、启迪新同志,时时处处为新同志作好表率,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带着新战友走好军旅第一步。二要当好生活“知心人”。新战士多数初次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一时难以适应部队紧张的生活,迫切需要带兵骨干们真诚热心的帮助。带兵骨干要树立正确的带兵观念,对待新同志要像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倾注一腔真情,奉献一片赤诚。要及时了解新战士的思想、关心他们的生活、鼓励他们进步,掉队时拉一把,困难时扶一把。帮助新同志要热情真诚、尽力尽为,凡是部队条例允许范围内能解决的,要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话说到、腿跑到,给新同志解释清楚。使其真切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战友情、兄弟爱。三要当好训练“有心人”。要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安排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到新兵的特点,科学安排训练科目,注意劳逸结合,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施以科学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新兵训练是每个军人军旅生涯的第一站,对每个新兵往后的警营生活和成长进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带兵骨干要转变观念,更新思路,树立信心,认真负责,相信通过全体参训官兵的共同努力,新训取得成绩指日可待。

军训标兵总结篇(6)

清光绪卅二年(1906年),清廷颁布陆军警察试办章程,准各地各军自由组设宪兵,是年十二月,张之洞曾选吴元鸩渴勘二百名为宪兵,令吴统率,稽察各军风纪。次年二月,设宪兵学堂,选镇兵三十余人入堂教练,足见当时组设宪兵之各自为政,并未确定完整制度,以是组织遂无中心,编制复不统一,且法令称之为陆军警察,而实际仍用宪兵名称,又兼管海军,名实不符,遂演变成宪兵后来破碎之局势,而为军阀之工具,此类宪兵迄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胜利止皆结束。

一、革命宪兵之制度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中华民国建立后,创设革命宪兵,名符其实,故称为建设时代,约可分为五期:

第一期为创制期――孙中山先生于民国三年组设军政府大本营,内分秘书、参谋、法制等三处,陆军、海军、内政、外交、财政等五部,并创设革命宪兵,手订宪兵职务规程十九条,规定宪兵领章为白色,隶属于陆军部(总务厅主管),采用军民并管制,多由大本营直接指挥服务,此种宪兵随革命之成败而消长。迨东征之役,随军警卫之黄埔军校学兵连,改为宪兵连,并扩充成营;调回黄埔训练后,民国十五年七月扩充成团。时值誓师北伐,奉令隶属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分任随军北伐及护卫国民政府北迁等勤务。迄民国十七年三月,始扩编为两团,初隶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司令部,次改隶南京司令部及其改组之首都卫戍司令部,服拱卫京畿及警护京沪、沪杭、津浦等铁路勤务,在此期中宪兵制度已粗具规模。

第二期为确定期――民国二十年冬,京沪卫戍司令长官部组成,宪兵中枢机关开始更张,其时适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内忧外患,纷至沓来,总司令深感革命武力须加巩固,革命本身内层尤须保障,乃令总司令部宪警处与首都卫戍司令部合并筹组宪兵司令部,民国二十一年一月十六日正式成立于南京,隶属军政部统辖全国宪兵。同年八月二十日国民政府公布《宪兵勤务令》,九月二十一日军政部公布《宪兵服务规程》,确定宪兵制度,明定宪兵职权,扩编宪兵部队,正规宪兵自此建立。

第三期为充实期――宪兵司令部成立之初,宪兵勤务系由本部总务处与南京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及军法处指挥(时宪兵司令谷正伦兼南京警备司令),事权未能划一,且不合体制,遂于二十三年六月一日成立宪兵司令部警务处,初设总务课及第一、第二两课,分掌总务、军事及外事、民政及刑事。嗣于二十四年秋,中央召集全国外事警察会议后,警务处奉令改组,将原属第一课之外事部分划出,成立第三课,将机要室改为第四课,并以原警备司令部之稽查、军法两处,改编为该处之第五、第六两课,自此警务处乃设六课一看守所,开始订定各种勤务规则。此一时期,自二十三年六月至二十六年终,宪兵司令部内部渐次充实,而所属宪兵部队亦增加较多。

第四期为实验期――自民国二十七年二月以来,宪兵司令部依据“三民主义”与国民革命之理则,并参照世界各国宪兵制度,衡量国情,经常研究宪兵建设之理论工作教育,并配合时空设施一切,以为战后创制之初步。盖当我国宪兵组设之初,一切法制,率皆译抄日本制度,二十三年警务处成立后,宪兵组织始为中日制度参合采用,事实上仍有研究改进之必要。适三十六年卢沟桥战事发生,继之全面抗战,南京失陷,宪兵部队随时在调配派遣整训之中,无论勤务制度教育皆能在实验中获取进步。抗战胜利后,中央国防机构改组,宪兵制度循是以变,宪兵司令部依据国防需要、本身经验并参考美国宪兵设施,于三十五年六月暨三十六年六月将宪兵司令部两度改组,均属实验期中之重大变革,其他各项亦在研究改进中。

第五期为新制期――日后国防设施,既以超时代之学术建设为目标,宪兵为配合国防建设,应即创立新制,以不抄袭不承袭为原则,对此后宪兵之职权部署、编制装备、人事待遇、教育警务等方面积极改进,务期适应时代,然后呈请政府颁行适合中国宪兵之新法令,实现适合中国宪兵之新设施,故在台湾复校之未来,为宪兵之新制期。

二、宪兵教育之组织

宪兵开始组成,即注重教育,惟以往之设施,并无体系,爰就建设时代之宪兵教育之组织,简述如下:

1.黄埔军校宪兵科――民国十三年八月黄埔军校第二期成立,由各地考取学生共四百四十九人,于八、九、十等月先后到校上课,当时分步、炮、工、辎四科,十一月二十七日,校当局为应东征实际需要,复派管理部主任顾祝同组织宪兵队,增加宪兵一科于广州省城北校场陆军讲武堂旧址,十二月即开始上课,当时原定六个月修学期满,嗣以随征之故,迳延达一年之久,至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始行毕业。

2.黄埔军校附设宪兵教练所――民国十四年东江底定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宪兵营,调回黄埔训练,总司令以东征时宪兵随军作用甚大,为培植北伐宪兵,特于十五年二月,在广州成立黄埔军校附设宪兵教练所,选训学生二百余人以为干部,至八月毕业。同时并招考学兵五百余名,于七月四日举行学兵考试,四个月毕业后,即分发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宪兵团服务。

3.中央军校军官研究班宪兵组――民国十七年中央第一次裁兵后,中央军校为使优秀军官乘时深造起见,特于九月二十七日设立军官研究班,以造就专门人才,委周址为班主任,严尔文为副主任,为宪兵、警察、政治及土木工程四组招训,修业期间定为一年,于是年十二月六日开学,至十八年十二月毕业,其中宪兵组学员三百七十九人,于毕业后改组为宪兵教导队,实习服务。

4.中央军校宪警班――民国十九年,中央第二次裁兵后,中央军校奉令设宪警班,十二月二日温应星奉派负责筹备,经二月之久,始行成立,委温为班主任,林斯贤副之。其投考资格,计分特准与考者,黄埔毕业后志愿学习宪警者,经三次考试结果,录取一千三百零五名,于四月二十日上课,分为宪兵、警察、军事、政治四组训练,修业期限定为一年,原应于二十一年四月中旬毕业,嗣因时局关系,呈准提前二十一年二月毕业。

5.宪兵教练所――民国十九年终,南京卫戍司令部设立宪兵教练所于申家巷,派殷学瀛为主任,专事训练宪兵军士及新兵,嗣以办理不善,于二十年十二月间即行停办。

6.宪兵军官讲习所――民国二十年春,南京卫戍司令部为训练宪兵干部,特设宪兵军官讲习所,聘日籍顾问加滕少佐、长友大尉及本国专家为教官,由谷正伦司令亲自主持,召训营长以下、连长以上干部二十一员,以六个月为修业期;嗣以“九一八”战事发生,干部抽调至为困难,遂改为宪兵军官讲习会。

7.宪兵军官讲习会――民国二十一年,宪兵司令部成立后,以前南京卫戍司令部所设宪兵军官讲习所训练时间较长,调训军官颇多困难,乃改为宪兵军官讲习会,定讲习时间为两个月,轮流调选干部受训,授以宪兵学术,嗣以宪兵训练所奉准成立,即行停办。

8.宪兵教导总队及团――民国二十一年七月宪兵司令部奉令设立宪兵教导总队于南京三十四标,抽调干部军士,招训新兵九队,于二十二年四月训练期满结束,改编为宪兵第六团,当时名义上只训练新兵,实际则包含干部队军士队同时训练,虽范围狭小,设备简陋,然仍可视为今日新宪兵教育发轫之始,乃后改为宪兵教导团。

9.宪兵训练所――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宪兵教导总队训练期满结束后,五月一日,即呈准设立宪兵训练所于南京中华路江宁府旧址,将原有宪兵司令部之军官讲习会,改为甲级学员队,以办宪兵军官转科教育;并将原宪兵教导总队之干部队,改为乙级学员队,以办宪兵军官养成教育;原宪兵教导部队军士队,改为丙级学生队,以造就宪兵军士;复将宪兵教导总队改为宪兵教导团置于宪兵训练所之下,以训练新兵,一面编印各种教程,设置器材,规模较前大备。自二十二年五月一日成立时起,至二十五年二月底改组为宪兵学校时止,计两年又十个月。

10.宪兵学校――宪兵学校之组织亦也可分为四期叙述:

第一期为改组期――民国二十五年三月一日,宪兵学校由前宪兵训练所扩编成立,校本部按编制区分为总务、教育、经理、医务四科,旋奉令增加政训科,后又改为政治部,其时各班队团之名额亦有扩充。二十六年一月呈准将原有甲级学员队,改称为学员队;乙级学员队改称为学生队;丙级学生队改称为军士队;同年九月成立军事体育班。时值抗战发生,京沪紧张,未几沪杭陷落,学校奉令于十一月二十八日由京迁湘,在此时期学校殆完全在改组过程中。

第二期为动荡期――宪兵学校原设南京江宁府旧址,军士队及教导团补充团则分驻于三十四标及中华门外五贵桥等处。二十六年年底,因抗战关系,奉命迁驻湘西之常德德山,二十七年复由德山迳驻芷江,二十九年冬又由芷江迁渝,分驻于壁山来凤驿及青木关狐狸树两地,三十一年复由青木关迁驻江北贫儿院及治平中学旧址,以迄奉令还都。五六年来学校完全在动荡中,且在此时期内各队班名额亦多变动,如二十七年六月学生名额增为一百名至二百名,二十九年四月又扩增学生队为二队,每队由一百五十名至二百五十名,军士队扩大为二大队,每大队由三百名至四百八十名等,在学校编制上,复有三十二年一月会计室之成立,三十四年三月人事科之增设,以及三十四年四月改教务主任为副教育长,成立办公室,扩大教育科为教育处等。三十五年春,学校呈准学生队军士队考训时,得招考普通高初中毕业学生,九月军士大队第二十四期,即招考普通学生一中队,此在制度上实为一大变革。同年九月始复员抵南京,旋计划扩充校址,增添教育设施,以配合新制,校部及初级班驻江宁府,军官训练班驻下关,军士大队驻芜湖。

第三期为改制期――国防部为适应现代国防之需要,研究及公布军官教育制度草案及新旧学制过渡时期军官教育大纲,而联合勤务总司令部为准备实施新学制计,特于三十五年九至十月间开办联合勤务学校干部训练班,召训所属各学校正副教育长、教育处科组长,本部保送五员,旋筹办联合勤务学校教官训练班,本部除派教职员七员外,并考选宪兵中校以下、中尉以上之干部三十九员入班受训,研究宪兵学校编制及教育总则、细则、课程计划等件,自三十六年九月起开始改制,希望将来成为理想之宪兵学校,藉以造就宪兵新人才。

第四期为结束期――民国三十七年冬,校方奉令南移,于十二月二十三日由南京出发,经苏、浙、赣、湘,迁驻耒阳,三十八年元月三日到达。未及半年,再西迁重庆,于六月十四日出发,七月二日抵渝。分驻于立华法商学院、贫儿院及中央警官学校。同年十一月,向大西南进军,云、贵相继解放,奉令又迁至成都。十二月由最后一任校长李成仁率领起义而结束。

三、宪兵教育之人员

军训标兵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E251.3 文献标识码:A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Physical Training and Mental Training

ZHANG Xueqin

(Comm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in Shanghai Campu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litics,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training methods of mental training and military fitness training get attention in troops daily training. The soldiers' will train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ntal training, physical training and military interaction.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mental training and physical training,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military physical training and mental training method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raining soldiers' good physical and mental aptitudes.

Key words military physical fitness; mental training; integration

1 军事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一体化概念与作用

艾英伟和艾冬生曾撰文首次提出了军人体能训练与军事训练一体化的概念,即在战术训练条件下,以单个战斗动作为对象,以促进军事训练水平提高为目的,使军人体能训练与军事训练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训练模式,①并且认为军人体能训练对军事训练有促进作用。②李艳认为心理训练可以融入军事体能训练当中,并能提高战斗力。③冯正直等认为军人心理训练可以通过发展军事技能和渗入军训等方式开展。④王芳、娄振山和朱霞通过总结近十年国内外心理训练的相关研究,认为心理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军人心理素质,提高军事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军人的人格,生成战斗力,降低战场应激水平。⑤

笔者根据研究文献,结合部队实际情况,提出军事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一体化的概念,即在军事体能训练当中,以个体或者团体训练的形式,通过采取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军人个体或集体的心理实施某种特定的影响,以培养其完成战斗任务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使军事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各环节有机融合的训练模式。将军人的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不仅能够发掘和利用军事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外在的身体行为训练形式来影响内在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使军人更好地适应战场环境,最大程度地降低或避免心理应激和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而且还能够使心理训练更加科学、高效和实用地融入部队日常工作和训练当中,为我军战斗力的提高提供身体和技术上的有力保障。

2 当前部队军事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的现状分析

我军基层部队历来重视军人体能训练,而在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战争的背景下,心理训练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突出,提高军人体能和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日趋复杂的任务需求的认识已成为共识。虽然从基层带兵干部到班长士官都认为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非常重要,但在落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差。主要的偏差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缺乏详细且统一的训练指导。军事体能训练还仅仅停留在《军人体能标准》中所规定的“体能训练在全年中安排,不得少于240 h、原则上每天1 h”,⑥心理训练更没有形成相应的标准和组训方式,而且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⑦这就使在组训过程中主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训练效果影响较大,部队组训人员大多靠的是经验,没有法规性文件对此做出规范,也没有教材教授如何针对兵种和专业的不同来设计体能训练和心理训练,更没有教授如何将心理训练融入体能训练的方式方法。二是缺少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保障。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的计划安排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主管领导的指示,这就存在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如果主管领导对于心理训练在认识上存在偏见或对心理训练不够重视,那么心理训练的顺利开展就会有困难。三是对心理训练的认识存在偏差。目前,部队对于心理训练的认识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心理训练“无用论”,认为心理训练没有效果,不如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来得快,心理训练只是用来“赶时髦”的花架子;还有人认为心理训练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以为心理训练工作不过就是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穿上的新衣,⑧其本身没有什么太大作用。第二种是心理训练“万能论”,认为心理训练的作用是万能的,部队训练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来解决,战士没在军事训练中所出现的问题都是心理素质不合格造成的。在这种认识的误导下,有不少单位忙于修建心理行为训练场,购买了许多设备和器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这些器材却使用率较低,有些甚至只是用于迎检和参观,没有起到任何实际作用。

军事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的一体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需从两大方面来思考和研究:一方面,要从宏观层面来整体把握。一是要从理论上进行充分的论证,研究军事体能与心理训练一体化的可行性以及效果评估;二是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指导性教材、组训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给予基层组训人员充分的指导与培训;三是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来保证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一体化得以落实。另一方面,要从微观层面具体操作。一是要细致考虑指导性教材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这不仅需要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来论证每一种方法的有效性,还有从每一个细节上考虑部队组训的可行性。二是要充分考虑部队的实际需求以及各军兵种部队之间的差异性。例如,应急作战部队与后勤保障部队在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的组训方法与训练标准上都存在很大差异,不可等同。三是要考虑到组训者与受训者的个体差异。组训者的训练与教授风格对于受训者的训练效果有较大影响,而受训者个人的主观想法与个人特点也会造成训练效果的差异。

3 军事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一体化的对策

军事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一体化涉及到多个学科交叉,既要遵循人体运动的科学规律,又要深入研究官兵们的心理规律,还要准确把握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一体化的运行规律。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行为密不可分,引起行为的刺激通常以人的心理为中介而起作用。⑨而军事体能训练有涉及到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等学科,对体能训练的行为所需要的身体肌肉的部位、程度、时间、距离和频次都有规律可循。因此,本文对如何开展军事体能与心理一体化训练,提出如下对策:

3.1 把握好军人意志培养与军事体能训练一体化的原则

一是目标统分的原则。所谓目标统分的原则,就是在体能与心理一体化训练过程中的目标设置要有分有统。“分”是指要设立体能与心理各自不同的训练目标,二者以完成各自的目标为任务;“统”是指说一体化训练的最终目的是统一落实在提高官兵身心素质和有效提升部队战斗力。目标区分的目的在于准确衡量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各自不同的训练水平和训练进度,避免二者的含糊不清。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一体化训练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体能训练水平与心理训练效果的评价标准,不能把体能训练的达标水平生搬硬套到心理训练的达标评价上;目标统一是为了强调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目的的一致性。官兵在一体化训练的过程中应该既体验到身体上的变化,也要能感受到心理上的改变。这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最终统一于官兵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是优势互补的原则。所谓优势互补的原则,就是将体能训练的外显性特征与心理训练的内隐性特点相互融合。体能训练具有剧烈性、外显性、释放性等特征,是对人生理的重要考验。官兵通过体能训练增强力量和耐力,提高柔韧性和灵活性,感受运动带来的舒适感和自我超越带来的自豪感。可见,军事体能训练不仅是军事技战术训练的基础和部队战斗力提升的保证,也是官兵自身身心发展的内在需求,尤其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训练具有内在性、持续性、自主性等特征,是对人心理的重要磨砺。官兵通过意志力训练可以明确训练价值、增强训练的自觉性,可以增强自身的忍耐力、自制力和抗干扰能力,可以培育出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是合理适度的原则。所谓合理适度的原则,就是指在一体化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只追求体能训练或心理训练的单一效果而增加官兵的心理或生理负荷,进而造成对官兵心理或生理的过度疲劳。一体化训练必须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有序进行,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或训练方法实施。坚持合理适度的原则,关键是要掌握科学的一体化训练方法。而军人心理素质指标和心理训练标准,还没有统一且科学完备的测量与评价体系,往往还局限于使用传统的观察法进行主观评价和衡量,这也是未来心理训练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3.2 设置好军人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一体化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3.2.1 定人定项法

在军事体能训练中,不同的训练科目对官兵心理品质的训练有不同效果。短距离跑项目能够有效地发展快速奔跑的能力、增强体质,提升军人果断的意志品质;越野跑有利于提高耐力和长途奔袭能力,对于磨砺军人坚韧性有很好的效果;障碍跑对培养军人作战和训练中所需的各种基本技能、速度、耐力、协调性、灵敏性等都有直接作用,有利于增强克服困难的坚定勇气;器械体操训练有利于锻炼臂力、腹肌力、身体的灵敏性,促进军人更好的适应环境。而在部队训练和生活中,很容易通过观察发现不同官兵在意志品质方面的不同特点。

根据官兵不同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体能训练项目来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优柔寡断的官兵可以通过加强短跑冲刺的练习来得到锻炼,意志坚韧性差的官兵可以通过负重长跑来训练。定人定项法是在坚持日常性体能训练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对官兵开展心理训练的方法。同时,官兵的心理品质特点与身体素质具有对应性,运用定人定项法可以收到很好的功效。

3.2.2 意志引导法

意志力训练是心理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志引导法主要是依据意志力训练与体能训练的不同特性展开的。体能训练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外显性,官兵可以容易地进行操作和控制。而意志力训练具有较强的内隐性,官兵难以主动察觉体能训练过程中的意志作用。而意志引导法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教官或指挥员的引导使官兵意识到体能训练过程中的意志作用,进而主动应用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我加压等意志方式提高体能训练效果。

3.2.3 自主自制法

自主自制法指的是在一周左右的较短训练周期内,让班、排或个人自主制定体能训练计划并自行执行计划、自行监督计划的实施,训练周期内对其训练时间、训练强度和训练科目等进行观察记录,训练周期结束后进行全面严格的体能考核,针对考核结果对训练进行总结并安排下一阶段训练,按照此方式反复3到4次,从而在进行自主性体能训练的同时磨练官兵自我约束和控制的心理品质。值得强调的是:第一,这一方法不宜长时间使用,以免造成对官兵的放任所导致的不稳定;第二,相对于部队这一方法对院校学员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第三,这一方法需要教官或指挥员付出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精力,且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3.2.4 障碍设置法

障碍设置法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日常的体能训练中人工增加障碍,提高难度,造成官兵心理的情绪情感冲突,通过训练进而提高情绪的自控力和抗挫折能力;二是在确保官兵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特殊环境下的体能训练,提高官兵对各种自然环境和恶劣气候的心理适应能力。军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通过心理调节和疏导,对残酷环境的畏惧情绪,抑制自己和的念头,培养勇敢、顽强、坚韧的意志品质,以及适应外在残酷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军人对恶劣环境适应力的提升又会增强官兵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军人坚韧、顽强、果敢等心理品质,使官兵的体能与心理形成相互促进。

3.2.5 交叉结合法

交叉结合法就是采取体能训练项目与心理训练项目交叉进行的训练方式,即一项体能训练项目结束后,紧接着进行一项心理训练,使两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交互作用。交叉结合的重点是结合而不是交叉,也就是说,两个训练项目不是随意结合,而是要经过精心设计。比如,在百米短跑的训练结束之后,紧接着组织官兵进行紧张情绪疏导的训练,之后再组织官兵进行短跑训练,比较官兵在两个训练项目中的表现,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3.3 培训好组训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整合、完善部队军事组训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组训人员的管理保障水平

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军事组训人员与心理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决定了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的有效性。以军人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一体化研究为契机,培养军体与心理服务复合型人才是完善和提高部队军事组训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军人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一体化研究的开展需要立足于部队院校与基层部队,以军事训练和遂行任务为牵引,加强相关院校与部队、院校与院校、部队与地方之间的联系,依托部队院校和地方的科研、人才优势和部队的军事训练和心理专业优势,培养出既懂体能组训又懂心理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另外,还有进一步提高组训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充分调动受训人员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训练水平和能力提高的关键。管理要坚持“人本原则”。训练水平以及战斗力的提高取决于训练的参与者,特别是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训练中,只有主客体相处融洽,对待训练的认知与态度高度协同时,才能保证训练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提高。

注释

① 艾英伟,艾冬生.军人体能训练与军事训练一体化探讨[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8(2):74-76.

② 孙学川.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军人体能训练的科学发展[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27(2).

③⑧李艳.浅谈部队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的结合[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2):42-44.

④ 冯正直,杨国愉,张大均.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现状与思考[J].预防医学杂志,2005.10(5):313.

军训标兵总结篇(8)

二、基层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主要做法

自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培养军地两人才以来,可以说基层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经过了摸索试验、普及发展、坚持提高的阶段,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做法。

主要是: (一)纳入教育训练轨道,实行一体化教育训练 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它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一项具体任务,不能把它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事情,有时间就搞一搞,上面强调的时候就动一动,必须把它作为新时期部队建设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列入部队教育训练的总体规划,纳入教育训练轨道,实行一体化教育训练。那么,什么是“一体化训练”? 所谓“一体化教育训练”,是指把教育训练作为新时期育才的主渠道,把军事训练、政治教育、文化学习和民用技术培训统一纳入教育训练的内容,统一制定计划和组织实施,统一协调领导。实践证明,实行“一体化教育训练”,是新时期部队教育训练内容体系的重大改革。它丰富了我军教育训练的内容,有利于统筹兼顾安排各项工作,使教育训练的内容结构更加合理,使组织领导更加科学,使学习科学文化、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工作更加落实。那么,在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工作中,如何坚持一体化教育训练育才呢? 一要在思想上统一认识。育才工作涉及军、政、后、装等各个领域,组织领导力量的安排、器材物资的使用、人员时间的分配等,都需要各方面共同协调才能得到落实。因此,基层党支部要高度重视,要从部队的长远建设、基层的全面建设出发,不仅要着眼部队当前的工作,还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不仅要看到部队建设本身需要,还要看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不仅要关心官兵的一时,更要关心他们的一生,因为就大多数来讲,在我们官兵的一生中,在部队工作时间是短暂的,而在地方工作则是长期的,我们既要看到部队建设的需要,也要考虑到今后他们回到地方参加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工作,并努力使全体官兵形成共识。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既明确分工,又齐抓共管,有困难共同克服,有矛盾协调解决。 二要在时间上统筹安排。学习科学文化、培养军地两用人才,要有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否则这项工作就很难得到落实。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有些单位对学习科学文化、培养军地两人才是时间充裕就搞一搞,时间紧张就不搞,总感到对两用人才工作的时间安排可多可少,能搞多少算多少。显然,这样不利于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要把军、政、文、民训练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时间安排的一般原则是“三多三少”,即:干部和士官相对集中多安排,义务兵适当分散少安排;进行正常训练和值勤的部(分)队可多安排,担负特殊训练和值勤任务的部(分)队可少安排;军地不通用的专业分队可相对集中多安排,军地通用和基本通用的专业分队可结合专业训练进行。总之,时间安排要根据上级规定的年度教育训练的时间比例执行,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掌握、调节、使用好。 三要在制度上统一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保障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工作走上正规化、规范化、的重要途径。因此,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军地两用人才要从“一体化教育训练”的要求出发,由各方面共同协调制定统一的制度和管理规范。根据以往经验,一般应建立组织计划制度、评教评学制度、检查登记制度、考核验收制度,逐步建立技术兵技能鉴定制度,使通过教育训练“主渠道”成才的技术兵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发挥优势,拓宽育才渠道

基层开展学习科学文化、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活动虽然受一定的客观条件限制,如:经费、场地、教材等方面。但作为基层单位不能认为这些都是上面的事,自己无能为力。要坚决克服那种“等、靠、要”的思想,更不能放任自流。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想办法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办学。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拓宽育才路子。具体做法有:

——依托基地集中轮训育才。这些年来,全军不少师、旅、团单位利用部队的修理场所、车队、医院、工厂、农场及生活服务中心等,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育才基地 和培训点,成为比较固定的育才场所。基层单位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条件开展常年轮训,分期分批选送官兵到育才基地和培训点,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和各种专业技术。

——结合专业和工作任务育才。前面我们讲了,由于全军部队所担负的任务不同,如:有陆军、海军、空军;有

机关、院校、科研单位等,这也就决定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不能搞一个模式,要结合自身任务和官兵所从事的专业,来开展军地两人才的培养工作,这样既可解决人才培养中的时间、器材、师资等不足的困难,又能较好地促进各项任务的完成。如执行训练任务的单位,可组织官兵学习与训练任务相近或相通的专业技术;执行营建施工的单位,可组织官兵学习工程管理技术;执行农副业生产任务的单位,可组织官兵学习土壤、农技、园艺、养殖等农业科学技术;执行服务性任务的单位,可结合服务项目,组织官兵学习机电、维修、烹饪等技术和技能。除结合任务育才外,还可结合基层经常性的工作和各种活动办学育才。如结合文化活动,组织官兵学习摄影、美术、书法、新闻写作、文艺创作、体育裁判等知识;结合军校招生,组织官兵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结合后勤工作,组织学习木工、电工、瓦工、财会、理发、食品加工等技术。同时,在上级有关部门统一组织下,支持和帮助官兵参加当地教育、劳动、人事、工商等部门进行的各类专业考核,为他们获取相应的合格证书创造条件。

——利用驻地条件进行军民共育。军地共育两用人才是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有效途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民用专业技术知识,地方具有很多的有利条件。而我们基层单位,由于师资、技术力量有限,难以满足官兵求知成才的需求。因此,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可结合军民共建活动,利用军民共建点和驻地其他单位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的有利条件,实行军地联合办学,共同育才。比如,部队可与地方有关单位协商,建立军民共建点,派人到共建单位去学习培训;开办训练班,聘请地方教师、技术人员到部队讲课辅导、指导实习;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人员到地方代培,由地方包教、包考核、包发证书等等。

——组织士官在职学历教育。积极组织和支持士官参加军地教育机构组织的中专以上学历教育,如函授、自学考试、电视大学等。要通过上级与地方教育部门或院校协商,争取把士官军政训练中的部分科目,如法律知识、邓小平理论教育和军体训练等换算成学分,计入到学历教育的总分中。

——发展远程教育。要注重利用军事互联网、各种大众传媒、部队闭路电视系统和vcd机等视听器材,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传播技术,不断开辟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工作的新途径。

(三)积极引导和鼓励官兵自学成才

基层开展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工作,有组织的培训项目总是有限的,而官兵的兴趣、志向和求知成才的愿望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采取集体组织和个人自学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把集中培训和分散自学结合起来,把正课训练和业余自学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和鼓励官兵自学成才。要动员和支持军官参加地方和军队的成人教育,组织和支持各种自学小组、研究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自学和研究活动。要想方设法为官兵自学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宣扬自学成才的先进典型,创造自学成才的良好环境氛围。

(四)计划培养,育用结合

军地两用人才的培训、使用、管理、交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部队与地方的许多行业和部门,仅靠部队单方面的工作是不行的,必须要靠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使军队培养教育和地方安置使用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把两用人才的培养不断地引向深入。特别是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极其广泛。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对人才规格、层次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科学文化教育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工作,必须与时代同步,与军队和地方的需要相一致。为使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有机结合,应尽量从实际需要出发,学用一致,供求平衡。

但要做到学而有用,就必须要有科学计划,尽可能做到定向培养。所谓“定向培养”,它的本质要求就是根据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因此,我们说,要做到定向培养,首先就要了解和掌握好地方人才需求信息,搞好人才预测。比如,我们在工作中可以通过走访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与本单位成员籍贯相对集中的地区的政府建立联系、或者从大众媒介中了解获取人才需求的信息。其次要根据需要和扬长避短的原则,按照育才和成才的规律,确定培养目标和内容,要避免出现“制定目标并非所需,所开专业并非所能,所学内容并非所爱”,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

军训标兵总结篇(9)

第一,简要回顾一年来全镇民兵工作情况。

自去年八月民兵预备役整组至今的一年时间里,我镇民后预备役工作在市人武部的关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中央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针,以中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大力加强民兵思想政治建设,扎实做好对事斗争准备,针对新时期预备役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抓重点、抓质量、抓基层的工作思路,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积极开展人武工作达标创优活动,充分发挥民兵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为全镇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贡献。20__年,我镇被评为张家港市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回顾一年来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治教育作为纯洁民兵队伍的主线贯穿全年,常抓不懈,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搞好民兵政治教育是民兵工作“三落实”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由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思想状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此,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在了解掌握广大民兵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改变了传统的政治教育模式,由单纯的灌输教育向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转变。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三个重点:即刊授教育和面授教育相结合,以面授为主,并积极发挥各类报刊杂志的作用,在广大民兵中开展“读好书,用好书”活动;理论教育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引导广大民兵以做好本职工作为重点;主题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引导广大民兵立足岗位作奉献,发挥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今年,镇人武部结合美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海空卫士”王伟为捍卫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重大事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类座谈会、征文赛、演讲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情,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还狠抓“六个一”工程,即订好一本教材,坚持每月一次例会,开展一次知识竞赛,巩固一个教育阵地,开辟一条宣传渠道,制订一套学习制度。活动的开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二)、军事训练作为提高民兵队伍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一着不让,训练效果比较显著。

民兵军事训练是民兵军事落实的重要内容,全镇各单位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提高训练质量为核心,突出民兵应急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训练,及时筹措训练经费,精心挑选参训人员,不折不扣完成上级赋予的军训任务。上半年,共完成上级下达的军训任务数37名,其中:民兵干部2名,市应急分队10名,对口专业分队10名,镇应急分队自训15名,全体参训队员贯彻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方针,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严格要求,刻苦训练,做到一日生活条令化、军事训练规范化、教育管理正规化。经考核,各科成绩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76,全镇基干民兵整体素质得到了新的提高,为遂行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参建”活动作为提升民兵队伍影响力的有效载体,广泛参与,树立了民兵队伍的良好形象。

今年以来,镇人武部以“树文明形象,当文明标兵”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各类争创活动。号召广大民兵立足岗位作奉献,争当行业排头兵。以三大集团为首的基干民兵组成科技攻关队和抢险突击队,活跃在生产第一线。象银河集团的科技队伍,担负着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几年来,已成功研制税控加油机、密码印鉴机等科技新品,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华芳集团基干民兵组成的应急分队,担负着维护治安、抢险救灾等突击性任务,这支队伍总是冲在急难险重任务第一线,为企业经济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民兵队伍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三月份,共出动民兵200余人次,植树1000多棵,在四月份组织的义务献血活动中,80多名民兵自告奋勇,踊跃参加,有的民兵已累计献血四次以上。各单位民兵干部还主动与现役军人家庭结成对子,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争创活动的开展,为民兵工作打响了牌子,树立了民兵队伍的良好形象。

(四)、基层建设是提高民兵工作规范化运作的有效途径,全面铺开,民兵整体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镇人武部在去年开展基层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在各单位民兵营全面开展,得到了各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按照上级军事部门要求,着重在上墙内容、台帐资料等方面抓规范完善,至目前,李王村、十字港村、杨园村、青龙村、韩山村、上相村等单位达到了规定要求。镇人武部的自身建设,也得到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今年上半年,共投入近2万元对人武部办公室、资料室装饰一新,重新布置上墙内容,并配备电脑、空调等设施,使人武部规范化建设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加大依法征兵力度,圆满完成年度兵员征集任务。

去年,我镇在兵役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紧紧围绕确保兵员质量这个核心,克服任务重,应征青年入伍积极差等种种矛盾,通过加大国防教育宣传力度,加大拒绝逃避服兵役处罚力度,抓依法征兵,圆满完成年度兵员征集任务。共向部队输送优质兵员19名,其中 大专生1名,高中以上文化16名,新兵综合素质较高。去年,现役军优抚工作得到党委高度重视,优待金兑现标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镇人武部积极做好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在全镇有关单位的共同配合努力下,特别是得到华芳、银河等骨干企业的大力关心支持,18名退伍军人全部落实了就业岗位,安置率达100,为全镇拥军优属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回顾一年来的民兵、预备役工作,尽管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对照上级标准要求,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基层建设的标准上还不高,国防教育开展的面还不广,民兵参建活动还不实,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研究,寻找差距,高标准完成好民兵预备役工作。

第二,下半年全镇民兵工作主要任务。

下半年,民兵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要以中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着眼做好对事斗争准备,认真落实民兵工作各项任务,力求使我镇民兵预备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主要工作任务有四项:

(一)、认真组织加好民兵军事训练,确保训练优质、高效无事故。

8月10日,我镇将参加第三期基干民兵军事训练,按照市人武部统一部署,我们要精心挑选参训人员,认真落实训练保障人员,抓好训练期间的教育和管理,真正做到施训规划化、管理正规化,确保整期训练安全、优质、高效。八月底,协助塘桥高级中学抓好高一新生的军训工作,保证学生训练在时间、内容、效果上的落实,使全体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素质,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

(二)、基层规范化建设抓完善提高,打牢新形势下民兵工作基础。

下半年度,我们要进一步抓好基层规范化建设的完善提高,以过硬的标准迎接上级军事部门的考核验收。民兵基层建设要树立长远思想,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性工作,统一规范软硬件标准,各民兵组织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民兵组织整顿的有利时机,采取扎实措施,抓完善、抓整改、抓提高,推进民兵基层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三)、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是要重视加强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的政治理论学习。认真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深入开展“三个代表”教育,进一步坚定民兵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牢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思想基础。

二是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战备形势教育。联系国际战略格局和的发展变化,深入进行民兵职能、任务和战备形势等内容教育,进一步增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三是要扎实开展民兵政治教育。坚持面授和刊授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充分发挥“民兵之家”等教育阵地作用,促进民兵政治教育在基层的落实。

(四)、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征兵任务。

一要抓好各级领导,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国防宣传教育。要深入学习《国防法》、新《兵役法》和《国防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下半年,镇人武部还要组织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一次国防动员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切实增强人们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增强人们自觉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思想。

二要积极开展“双拥”活动。继续组织民兵开展“一帮一”和“一帮五送”等主要内容的拥军优属活动,积极为现役军人及家庭办实事,要探索新形势下安置退伍军人的新路子,要采取扎实的措施,优惠的政策,切实解决退伍军人就业难的后顾之忧,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军属的良好社会气氛。

三要要紧紧围绕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扎实抓好征兵工作。民兵整组一结束,即将全面开展全镇适龄青年兵役登记工作;九月份要抓好适龄青年调查摸底预征对象审定工作;十月份要做好应征公民政审初审,组织镇小体检和参加市检工作;十一月份要搞好双合格人员的政审复审,配合接兵部队搞好调查走访工作,十二月份做好定兵、送兵及总结上报工作。

(五)、继续深化创建活动,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我镇两个文明建设中作用。

一是处在农业条线的民兵、预备役人员要带头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学习农业专业技能,掌握科技兴农本领,并通过学科技、用科技,带领身边群众走科技兴农之路,在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企业民兵要立足岗位作奉献,努力学习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广泛开展各项技能操作竞赛和科技练兵活动,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鼓励广大民兵积极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为我镇两个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争作贡献。

三是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抗洪排涝、抢险救灾、维护社会治安、环境整治等突击任务,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民兵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第三,宣布我镇基干民兵营活动制度。

为切实加强我镇基干民兵组织建设,特制定如下活动制度。

一、政治教育制度。基干民兵政治教育每年进行四次,以面授为主,刊授为辅,做好四次刊授作业,镇组织两次,村厂组织两次。结合征兵、民兵整组,纪念“八一”建军节等重大活动,对普通民兵进行两次政治教育。

二、民兵干部例会制度。镇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民兵干部会议,传达上级精神,总结部署工作,交流各单位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情况,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民兵工作考评制度。民兵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工作有目标、季度有分析,每月有安排。镇坚持每季度组织一次对民兵工作的检查考核,组织重大活动有总结讲评,年终进行总评。

军训标兵总结篇(10)

关键词: 新兵;创伤和损伤;军事医学;军事人员;体育和训练

摘 要:目的 探讨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起始体能水平和训练伤的关系. 方法 在基础训练开始时对416名新兵进行6项体能测试并按总分分为成绩高、中、低组,以初始3km成绩分为3组,观察各组训练伤发生率. 结果 总分成绩高、中、低组各组间在总伤率、过劳性损伤及急性创伤性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km跑成绩好的组发生过劳性损伤较多,成绩差的组发生急性创伤性损伤较多. 结论 针对不同体质的新兵,预防军训伤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Keywords:recruits;wounds and injuries;military medicine;military personnel;phys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bstract:AIM To evalu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MTI)and initial physical level in recruits during basic training.METHODS 416recruits were sepa-rated into three groups(high,middle and low)by total scores of six physical tests;and another three groups by scores of3km running,and we observe the incidence of MTI.RESULTS Incidences of MTI were of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high,middle and low groups.The group of high scores for3km running was liable to get overuse in-juries,and the group of low scores for3km was easy to get acute traumatic injuries.CONCLUSION It is important to take different measures to prevent MTI of recruits with dif-ferent physical level.

0 引言

在和平时期,国内外的军训伤主要发生于新兵基础训练阶段[1,2] .目前认为,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2-5] .国外研究表明,新兵入伍时3.86km跑成绩差者较成绩优者更易发生军训伤,建议其作为入伍筛选条件之一[6] .我们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重点对体能因素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陕某部参加1999年度基础训练的两全训步兵团部分新兵.训练时间:1999-01-01/1999-03-31.共416名,占应测人数100%.全部为男性,年龄(19.0±2.1)岁,身高(168.7±18.0)cm,体质量(58.6±8.2)kg,初中文化程度285人,高中116人,其他15人.

1.2 方法 体育教研室专业人员于开训时及结束时盲法测受试者3km跑、100m跑、立定跳远、立定投弹、引体向上、俯卧撑六项成绩.成绩换算参照199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颁布《士兵体能的测量和评价》.于开训前收集包括身高、体质量、年龄等项目在内的人文资料,完成基线调查.由两名专科医生每4wk逐连筛检和治疗伤员,填写《伤员个案调查表》,具体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与分类标准》及相关文献[7] .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经逻辑审核后输入数据库,采用率的χ2 检验.

2 结果

2.1 第一次测试总成绩与训练伤发生情况比较 为观察不同初始运动能力的新兵在整个基础训练过程中的训练情况,根据初始成绩,采用累积百分比拟定分组标准:成绩低组总分≤135,成绩中组总分>135,≤210,成绩高组总分>210,具体见Tab1.初始成绩总分与训练伤累积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将训练伤分为过劳性和急性创伤性损伤可以发现,尽管各组间有所变化,但仍无统计学意义.

表1 第一次测试总成绩分组与训练伤发生情况比较 略

2.2 3km跑成绩与训练伤的关系 以3km跑步初始成绩将416名受试者分为3组.结果,初始3km成绩好的组过劳性损伤发生率高于差组;初始3km跑成绩较差者发生过劳性损伤反而较低(Tab2).

表2 初始3km跑成绩分组与训练伤发生情况比较 略

2.3 3km跑成绩与过劳性损伤的关系 以是否为过劳性损伤分组观察3km跑成绩,结果过劳性损伤组明显不如非受伤组[(13.44±2.10)min vs(12.60±1.55)min,P

3 讨论

美军在海湾战争后所修订的《野战条例》中再次强调,士兵的体能水平直接关系到战争准备能力.美军参加的数次战争经历都充分说明了体能在战场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军人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耐力.新兵入伍时身体素质参差不齐,但在部队的训练是统一的行动,不管是否能够适应同样的训练强度,人人都必须完成同样的训练量.那么,身体素质较差的新兵所承受的运动负荷大于其自身的承受能力,是否会导致训练伤的发生呢?国外研究表明,入伍前的体格健康水平,或所进行过的体格锻炼活动容量,对于军事体育训练之后训练损伤的发生是个保护因子[8] .本次调 查结果显示,在代表速度的100m跑,反映技术与上肢力量的立定投弹和引体向上的成绩均较差,原因在于受试对象相当一部分是由学生直接入伍,入伍前均无劳动史,也无规律的体育锻炼史,其力量,尤其是上肢力量较差,对要求掌握技术的项目表现更差,而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的3km及下肢力量项目成绩较好,这与一般人群相比较容易理解.

将6项测试成绩参照军队标准换算成得分,根据第一次测试成绩将所有伤员分为3组,希望可以从中看出初始训练成绩与训练伤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总训练伤、过劳性损伤、急性创伤性损伤发生率均与3组总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为:①不同初始成绩组间的训练伤发生情况真的无差异,这与以往的文献报道不一致[6] ;②6项中某一项或几项差异有统计意义,但他们的和互相抵消,使其总分分组比较时结果差异不显著.为此,我们进一步对单项成绩分组,统计各组间的训练伤发生情况,其中较有意义的是:在11.12~20.00min之间初始3km成绩相对好的组,训练伤尤其是过劳性发生人数相对较多,这种结果是出人意料的.出现这种反常结果的原因可能是:①抽样误差造成的假阳性;②3km跑成绩较差组因发生急性创伤性损伤较多,伤员活动受限,导致过劳性损伤较少.所以它很可能是一种竞争偏倚所至.总之对这一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训练结束时受伤组与非受伤组(以过劳性损伤分组)比较,发现受伤组3km成绩的确不如非受伤组,表明训练伤对训练成绩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Huang CL.Actuality and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 [J].Renmin Junyi(Peope’s Mil Surg),1994;2:8-10.

[2]Li LS.Epidemiology research of 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 [J].Jiefangjun Yixue Qingbao(Med Inform PLA).1993;7(5):241-243.

[3]Ross JA.Review of lower limb overuse injuries during basic mi-litary training [J].Mil Med,1993;158(6):410-425.

[4]Stephan J,Rudzki.Major injuries in Australian army recruits.PartⅡ:Location and cause of injuries seen in recruits [J].Mil Med,1997;(162):477-480.

[5]Stephan J,Rudzki.Major injuries in Australian army recruits.PartⅢ:The accuracy of a pretraining orthopedic screen in pre-dicting ultimate injury outcome [J].Mil Med,1997;(162):471-483.

军训标兵总结篇(11)

系列演习七个亮点

“火力-2014”系列演习呈现出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出动兵力多、参演装备全、机动距离远、实战化程度高、问题导向鲜明等7大亮点。

从2014年7月15日开始,跨越夏秋两季、持续3个月的10场陆军兵种部队跨区基地化演习相继在东北、华北、西北、鲁北和塞北等地展开。6大军区的10个炮兵、防空兵旅参演,出动兵力2万多人,炮兵、防空兵所有武器装备全部在演习中接受实战检验。部队远程机动平均2600多千米,最远机动里程4300多千米。

据了解,仅战场机动阶段,10场演习中,导演部计划导调和临机导调相结合,构设了卫星过顶、遭敌地面特战袭扰、变换行军路线、空中远程火力打击、模拟化学武器袭击、信息干扰压制、指挥所被敌精确制导武器锁定等80多组“情况”,全面检验指挥员临机决断能力、指挥控制能力和应对复杂战场情况能力。

演习中,100多名由相关院校、训练基地教学骨干、训练专家组成的导调队伍,依托“炮兵、防空兵千分制检验评估标准”,实时采集上千个考评点的数据,通过导演部讲评、专家点评和部队自查,共查找出33类1000多个不符合实战要求的问题。

摒弃和平陋习贯穿演习全程。陆军兵种部队多年来习以为常的阵地配置队列化、一个阵地打到底、目标性质单一、固定靶标航路、雷达长时间开机等和平陋习被一一剔出演兵场。我军陆军炮兵、防空兵部队演习正在发生着从应考到“应战”、从打靶到“打仗”的深刻转变。

演习专家组组长、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张攀雄教授认为,整个“火力-2014”系列演习,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战的氛围更浓、实战的标准更高、实战的环境更真。

据张攀雄观察,演习中“情况”不断,逼着指挥员开动脑筋应对变化莫测的复杂战场态势;战场机动、作战筹划和作战实施,昼夜不间断连续实施,3天时间里参演官兵最多的只睡了6个小时;千分制评估标准、检验性考核方法,使参演部队高度紧张、压力巨大,不敢有丝毫懈怠;防空兵部队发射导弹,空中、地面干扰双管齐下,遇到恶劣天气仍按作战进程组织实施。

“过去炮兵、防空兵实弹射击,一般都要选个好天气。在如此真实的战场上,遇到啥天气就是啥天气,没的选择。”张攀雄说。

总参军训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火力-2014”系列演习,始终贯穿“重检验不重评比,重实效不重形式,重检讨不重输赢”的训练理念,突出作战指挥和技战术演练,突出随机导调、自主对抗和精确评估,突出实战标准和问题导向,全面检验部队实战能力,推进我军实战化训练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迈进。

把部队逼到墙角

7月15日,“火力-2014・山丹”演习在西北戈壁拉开战幕。参加演习的部队是刚刚组建不到7个月的军区某防空旅。

这支首次出藏区到低海拔地域参加演习的部队,从4月份受领任务那天起,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在演习中“表现”一把。这3个月时间里,他们在家里摩拳擦掌、加紧备战,没有休息过一个双休日。

7月3日,参演部队踏上“远征”的专列,向西北戈壁开进。部队经那曲、格尔木,穿过昆仑山口,越过唐古拉山,一路海拔忽高忽低,历经千辛万苦。

经过5天6夜3500多千米铁路输送,到达预定火车站卸载。再经过200多千米摩托化机动,进入演习集结地域。

考虑到部队从藏区下来,演习导演部有人提出让部队达到集结地域休整半天再开始演习。演习指导组组长、总参军训部副部长方北群说:“部队是来打仗的,不是来休整的。敌人会等你休整好了再来袭击你吗?”于是还存在“醉氧”状态的参演官兵立即进入演习地域展开演练。

战场机动中,演习导演部设险局、出难题、找茬子,使初来乍到的防空旅处处受阻、步履维艰。

部队凌晨5时开始战场机动,刚行军不到5千米,前方就遇到了“地方车祸”,两辆货车“迎面相撞”挡住了机动车队前进的道路。

经过20分钟的救治,参谋长戴朝俊从车队中部位置心急火燎地跑到“车祸”现场,才发现伤员和车祸是导演部设下的“陷阱”。他立即用对讲机呼叫车队尾部的牵引车,绕道前方清理“车祸”现场,疏通道路。

从开始处置“车祸”到车队继续前进,整整半个小时。“平时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慢慢处理。但战时如果有敌方侦察、空袭则要快速处理,否则会影响全局行动。”一位指导组专家说。最终,该旅因为没有及时清理现场,打通道路,延误行军被扣分。

在接下来的演练中,遇遭化学武器袭击,遇敌空中卫星侦察,指挥所被炸,侦察科长受伤,雷达遭遇强电磁压制等多组“情况”,使参演部队应接不暇,光是导弹发射阵地,3天就转移了5次。

陆空对抗演练阶段,蓝军出动2批10架次“苏-30”战机,低空、超低空与防空旅展开对抗,经过3个多小时“厮杀”,“蓝军”航空兵完胜“红军”防空旅。

9月21日,“火力-2014・三界”演习进入作战实施阶段。

上午10时许,总部指导组到“红军”基本指挥所指导演练。指导组组长、总参军训部副部长方北群与演导演、三界训练基地司令员陈富群,正在“红军”基本指挥所指挥方舱内向旅长刘金华询问演练情况。

就在总部指导组询问的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红军”接二连三收到上级通报,预备指挥所、后方指挥所相继被“敌”电子侦察分队发现,必须立刻转移。

面对如此战况,基本指挥所立即命令炮兵群观察指挥所,指挥预备指挥所和后方指挥所进行转移。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又收到“群观察指挥所暴露”、“基本指挥所被‘敌’精确制导武器锁定”的通报,上级要求基本指挥所务必在10分钟内转移阵地、开辟新的战场。

“情况”接踵而来,在旅长还在接受总部指导组和导演部询问的情况下,旅长、政委经过简短的商议后,当机立断,由政委秦道平迅速指挥部队实施联动转移。

4个具有指挥功能的指挥所全部被‘敌’发现、锁定,被迫同时联动转移,这对指挥控制部队提出了新的挑战,加上旅长不在位、通信不畅、部队相隔较远、战场地形复杂等因素,只有利用军用手机、对讲机等简易的通信设备,采取依托高地、树丛作掩护实施动中指挥等多种手段,对部队转移实施指挥掌控,按照预定时间抵达新的地域展开新的指挥机构的构设。秦道平在接受采访时说,“遭遇这种情况,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感觉确实像在打仗。”

“现代战争往往是远程打击、精确制导、发现即被摧毁。这种‘情况’符合现代战争的特点、富有现代战争的味道。”副总导演、三界训练基地参谋长吕俊杰介绍,导演部给参演部队出了这样一道考题,就是考察部队临机决断、临机处置复杂战场情况的能力,全面检验部队组织侦察情报、电子对抗、火力打击、综合防护、指挥与信息系统运用等综合能力。

总参军训部部长郑和在指导“火力-2014・山丹”演习时说:兵种部队跨区基地化演习,要按照实战的要求,“使训练难到极致、把部队逼到墙角”,通过强、难、险的环境和任务磨砺摔打部队。

打靶到“打仗”的转变

战场上没有战术就没有生存。“火力-2014”系列演习,一改以往兵种部队演习演练注重“战斗”不注重战术的现象,全部采取合同战术演习的方式展开,把参演部队逼向真实战场。

参加演习的10支炮兵和防空兵旅,完成远程投送后,连贯展开战场机动、综合演练、复盘检讨、实弹战术演习和总结撤离等演练课目。

演练中,各导演部采取活导活演、随机导调方式,全程构设逼真战场环境,全面检验考评部队侦察感知、指挥控制、快速机动、火力打击、信息对抗和综合保障能力,使炮兵、防空兵部队演习演练实现了从应考到‘应战’、从打靶到‘打仗’的深刻转变。

一名参演部队指挥员感慨地说“过去参加演习,关注点都在实弹射击,炮弹安全打出去了、打准了,就可能得高分;如今,演练全程在对抗中进行,课目设置、战场环境紧贴实战,‘战况’逼得部队没有喘息之机!”

“火力-2014・洮南A”演习中,65集团军某炮兵旅冒雨进行多型火炮实弹射击。导演部全程按作战程序推进,从严从难从险设局,引导官兵从靶场思维转向“战场”思维,把部队从训练场逼进“战场”。

实弹射击演练12个课目,全部采取不预设目标点、炸点随机显示的方式,改变以往只注重精度打击的模式,突出检验炮兵群长的指挥能力和群长、营长、连长的协同配合。

副总导演、第65集团军副参谋长田越说:“这次实弹射击从难局、危局、险局上感觉非常突出,完全按照实战的标准来设置,充分体现了现代战争的特点。以往是对一个又一个目标打精度射击,而这次是对坦克集群等14个目标进行同时射击,就捕捉目标这一项来说,对官兵就是很大的考验。可以说是高于大纲、严于大纲。”

第65集团军某炮兵旅参谋长宋敏涛坦言:“过去炮兵演习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打靶多,战术少。这次演习从远程机动到实弹射击,部队昼夜连续实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休息,锻炼很大,确实由过去的打靶,变成了现在的打仗。”

“火力-2014・三界”演习中,参加演习的26集团军某炮兵旅各个梯队抵达地域后,没有像以往演习那样集结休整,而是兵分多路、“化整为零”,在数百平方千米的战场上,进行紧张快速疏散隐蔽。

该炮兵旅副旅长说:“我们以往的演习,一般都是先‘安家’后打仗。这次演习,全程实战化,处处是战场。我们到达集结地域后,第一件事就是进行疏散隐蔽,保护好自己。”

不出所料,一连刚抵达预定隐蔽区域,考验随即而来,连队装备突遭化学武器袭击,导调组要求在5分钟内快速完成洗消任务。官兵完成洗消任务后,随即变换新的阵地,展开隐蔽伪装。

可官兵立足未稳,“蓝军”的无人侦察机快速升空,展开地毯式空中侦察,地面各种侦察袭扰手段也相继展开。面对蓝军的强力攻势,“红军”指挥员沉着应对,下达一条条指令,指挥各作战单元采取迷彩遮障、隐身示假、电磁干扰和电台佯动等战法,与蓝军展开了一场不见硝烟的对抗。

多方会诊查找问题

“火力-2014・山丹”,参演部队被挑出83个问题;“火力-2014・潍北A”,导演部指出参演部队65个问题;“火力-2014洮南A”复盘检讨中上百个问题直指要害。“火力-2014”系列演习,突破“家丑不外扬”的禁忌,树立了鲜明的问题导向。

各参演部队通过自己查找、导演部指出、专家指导组点评等方法,多方会诊,帮助部队查找演习演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原因教训,使部队真正打一仗进一步。

“火力-2014・山丹”演习中,部队抓了俘虏,没有及时组织突击审查,扣分;指挥通信系统不健全,视频会议系统倒是建得又快又好,扣分;卫生队战斗意识不强,4个伤员只救了1个,扣分;道路旁有人对车队和指挥所拍照,未及时处置,扣分……按照防空兵部队训练演习新的千分考核制度,几轮扣分下来,扣得参演部队神经紧绷,牙关紧咬。

复盘检讨阶段,执行导演、防空兵学院教授王文发指出部队存在的83个问题,涉及阵地设置到作战指挥方方面面。比如指挥员对电磁频谱管控不严,像过去演习一样,一占领阵地,新型导弹就把雷达开了机。王文发介绍,过去防空兵部队演习,都习惯一进场就打开雷达调试,防止最后实弹演练时出问题。而在实战中,雷达只有在把握十足的情况下才能开机、且迅速开火,否则很容易被敌军的反辐射导弹摧毁。一进阵地就开机,实际是未战先败。

“火力-2014”系列演习把剔除和平陋习,作为重要指导思想。阵地配置队列化、目标性质单一、固定靶标航路、雷达长时间开机等炮兵、防空兵部队演习演练中长期以来习以为常却直接关系战争胜负的细节毛病,都被毫不留情地一一晾晒出来。

在“火力-2014・山丹”演习中,不仅看不到红旗、标语,也看不到沙盘、投影仪、打印机。情况紧急时,命令由旅长口述,作战参谋用代码记录下达。指挥通信系统被摧毁后,导弹营各自为战,自主捕捉目标,下达拦截指令。“全力以赴,收益非浅。”5天下来,旅长郭庆波如此感言。

9月11日,“火力-2014・潍北”演习进入实弹战术演练阶段,参加演练的第13集团军某防空旅发射国产防空导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当阵地上响起庆祝的鞭炮声时,旅长杨文林却冷静而诚恳地说:“相比4发4中,演习中部队被挑出的65个问题更有含金量。”

9月22日,“火力-2014・三界”演习进入复盘检讨阶段。在参演部队进行自查自纠中,可谓“火药味”十足,大有“向我开炮”的味道。

旅组织分队检讨问题时,从营长到连长,从连长到班长再到战士,在自我揭短、自我解剖的同时,采取互相点、大家帮、领导点评的方法,查找出了50多个不符合实战要求的问题。通过集团军组织参演部队复盘检讨,该旅共查找出61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