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防汛减灾工作方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01-31 07:43:08

防汛减灾工作方案

防汛减灾工作方案篇(1)

(一)汛期灾害防汛抗旱减灾预案是政府应对突发性汛期灾害的紧急行动方案。

(二)工作原则。根据国家、市、县救灾工作方针,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统一协调、当地参与的原则性,当地村委会制定防汛抗旱减灾预案,共同完成防汛抗旱减灾任务。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汛期洪涝、地灾、雷电等突发性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

(四)灾害抢险救灾工作实行责任制。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干部职工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二、灾害预警和灾害报告

(一)灾害预警。汛期值班工作人员要做好信息收集和传达,地质灾害监测点、河道、水库等重点部位要及时监测预报,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及时发出预警。对预测研判灾害将对特定区域内的群众生命财产所造成的危害或损失,应及时向分管领导或值班人员汇报,为领导决策和启动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二)灾情报告。汛期灾害发生后,各村(居)委会必须立即向政府值班室报告,并迅速组织人员核实。发生重大灾害时,在向政府报告的同时,立即组织人员抢险救灾,启动辖区内抢险救灾预案。灾情报告内容包括: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害后果、救灾工作采取的措施、灾区存在的困难和需求。政府值班室接险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报告,由应急抢险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根据灾害等级启动防汛抗旱减灾预案。

三、预案启动的条件及程序

(一)预案启动条件

凡遇辖区内局部发生或预测可能发生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等重大自然灾害,或上级政府要求启动防汛抗旱减灾预案,或受灾的村(社区)请求启动防汛抗旱减灾预案支援救援等,应启动应急预案。

(二)预案启动程序

1.根据气象部门降雨预测预警、重点监测部位研判预警,预测灾害将对特定区域内群众生命财产所造成较大危害或损失,或接到辖区内局部发生灾害情况包括,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根据预警预报,召开预案启动动员会议,发出启动命令,确定启动规模,落实救灾责任。

防汛减灾工作方案篇(2)

防汛减灾及地灾防范工作汇报1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召开的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县积极组织各乡(镇)及相关单位召开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会议,专项针对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严明工作纪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中之重,全力抓好主动作为、提前部署、积极备汛等工作。现将我县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降雨量和受灾情况

 

今年我县境内4月初开始了降雨,5月份降雨较常年偏少约一成,6月份降雨较常年偏多约两成。其中6月8日至23日降雨较集中,约占入汛以来降雨量的80%,发生了多次短时强降雨。截止目前,我县镇、镇、镇、镇、等乡(镇)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6次,造成经济损失近600万元,因提前预警,成功转移农户37户170余人,实现人员零伤亡目标。

 

其中,6月11日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草坪子组16户64人受灾,造成房屋被淹、道路冲毁等,直接经济损失达460万元。因提前预警、监测工作到位,提前转移沟道沿途两岸群众29户129人,未造成人员因灾伤亡。

 

二、开展工作情况

 

(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

 

今年以来,我县组织各乡镇及相关单位召开县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2次,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召开的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传达贯彻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防汛救灾工作指示批示和省委彭清华书记在6月29日全省防汛救灾工作视频调度会上的讲话精神,并结合我县的实际,对全县防汛减灾和地灾防治工作进行多次部署,确保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强化责任,健全机构

 

因机构改革,成员单位人员变动,县人民政府及时调整了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同时,按照防汛减灾工作要求,各乡(镇)也对应成立了乡(镇)级指挥部,并明确了各级防汛职责。截止目前,全县成立了应急抢险队27支1106人,抢险队分别为各乡镇应急抢险队16支、乡镇民兵预备役、县武警中队干警、消防救援大队、县森林草原应急灭火大队、交通运输局应急抢险队、水利局防汛抗旱应急救援队、卫生应急救援队、公路分局党员先锋队、应急通信保障队、国电分公司应急抢险队、人武部应急连,形成了县、乡、村专常兼备的救援体系。

 

(三)强化建设,严格值守

 

一是我县除各级抢险救灾队伍外,针对防汛减灾工作,专项成立了防汛综合值班办公室,分别以6名县级领导按月、7名科级领导按周、6名抽调人员按“四班制三班倒”的形式开展值班值守,并指派2名人员(a、b岗)兼职处理防汛减灾工作日常事务;同时,各乡(镇)也成立了防汛减灾办公室。二是为做好预警预报工作,严明县、乡两级相关办公室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接收县气象部门的气象信息和山洪灾害预警平台监测数据,做好雨汛情信息上传下达,特别在较大雨情预报时,及时以qq、微信、预警平台短信等形式通知各乡(镇)及企业做好防范预警工作。同时,严格落实防汛减灾指挥部办公室对各乡(镇)企业及隐患点监测人员在岗情况进行不定时抽查工作。

 

(四)强化储备,完善预案

 

一是按照省、州防汛减灾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修订完善了《防汛总体预案》《防汛抗旱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大江大河防汛预案》《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防汛抗旱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二是根据《2020年救灾物资采购储备计划》,预算资金为300万元,计划分3批次采购,结合历年灾情趋势和各乡镇物资储备情况,已向全县16个乡镇调拨了一批帐蓬、雨鞋、雨衣、手电筒、棉被、彩条布等防汛物资,并督促各乡镇做好统筹管理,确保发生灾害时能第一时间保障到位。目前,我县已储备帐蓬1200顶、雨(衣)鞋1500套、手电筒700把、棉被2800套、水管4.5万米、铁丝网500公斤、编织袋2000条、柴油发电机5台、抽水机2台、救生衣900件、应急人员装备100套、大米10吨、清油1000桶、车辆28辆;挖掘机4辆、装载机6辆。

 

(五)强化督查,抓好演练

 

一是组建了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驻县督导技术单位等部门为成员的督导检查工作组,深入各乡(镇)督导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落实、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物资储配等工作。二是按照省自然资源厅“七查”工作要求,完成了全县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共计销号11处(均为已全部实施避险搬迁或工程治理点位及部分合并点位),新增3处泥石流隐患点,2020年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隐患点位435处。其中,泥石流219处、滑坡159处、崩塌55处、不稳定斜坡2处。汛期开始后,按照省州工作部署,我县迅速启动了地质灾害防治“回头看”及隐患再排查工作。通过再排查,新增隐患点6处,销号1处,目前纳入群测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440处。三是投入资金220万元,完成了河、松林河、子耳河、三岩龙河、洪坝河、踏卡河等大小9条河道沿岸38处防洪隐患排查,对松林河湾坝段多处河道、三岩龙河乡政府段、洪坝河羊圈门段等13个河段进行了河道疏浚整治。四是我县结合“5·12”防灾减灾系列工作部署,组织乡(镇)、村、组民兵预备役人员、党员先锋队、站所院校救援队伍及监测人员按照“一点一演练”的要求开展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控应急演练400余次,实现所有地灾隐患点演练全覆盖。

 

(六)强化宣传,增强意识

 

我县以“3·22”世界水日为契机,通过微信、qq、电话短信等方式,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宣传,向群众宣传讲解了防洪避险知识,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集中培训16场次,发放了《山洪灾害及其防治手册》500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光盘200张,发放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手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手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本》、《地质灾害识灾避灾挂图》等宣传培训资料25000余份,深入隐患点及入户宣传约1300次,受训群众约18000余人。

 

(七)强化协作,科学防治

 

通过配备雨量监测设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北斗”预警系统,进一步提高我县预警监测能力。目前,我县已建成的山洪灾害预警非工程措施监测雨量(水位)监测站点已实现16个乡(镇)全覆盖,全县累计在用的雨量监测站57个(其中省建共享18个),水位监测站24个(其中省建共享2个),简易雨量站61个,预警广播61套;在地质灾害重点监测点安装的51套监测设备,并为各乡(镇)配备“北斗”预警系统。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在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按照中央、省、州要求,建立了完善的体系和工作机制,并在近两年有成功避险的案例,但仍然存在报讯率低的问题。目前我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预警平台报讯率为78%,主要原因是监测站点投入运行使用近8年,部分雨量站、水位站设备损坏(或遗失),不能使用或者可靠性降低,造成收集数据不准确。经2019年县财政投入资金新增31处监测设备后,损毁监测站点得以恢复,县级平台已能正常接收数据,但省级平台不能正常接收数据,原因是省级系统运维单位授权编码后才能进入省级平台,目前正在衔接此项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全力做好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做好值班值守管理,定时不定时对各隐患点监测人员值守情况进行抽查;

 

二是做好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接收工作,及时传达雨汛情信息;

 

三是加强管理好预警平台的维护,保证平台在整个汛期能正常运行;

 

四是全力抓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全县群众掌握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知识,增强群众防汛意识;

 

五是落实督导检查常态化,对查出的问题,坚持立改立行;

 

六是严格落实好上级下达的各项相关工作。

 

防汛减灾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 大防汛工作力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积极主动,落实上细之又细,环环相扣,精心准备,严密监视,高度警惕,随时监控雨情和水情,始终保持高度戒备状态,不断完善防汛措施,确保安全渡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防汛减灾及地灾防范工作汇报2

 

1、2020年防汛防地灾工作总结报告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贯彻落实相关会议精神,高度重视省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防汛防地灾和安全度汛工作。将防汛防地灾工作作为一项政治责任,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认真传达学习省委书记彭清华对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阿尔组阿尔寨发生山体滑坡重要批示精神和在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上的讲话精神、市委和县委主要领导对认真贯彻相关会议精神的批示和决策部署。二是认真落实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体系,重大事件、重要时段和重要会议党政主要领导。

 

2、亲自抓、亲自安排部署,分片分线落实好行业安全度汛工作责任,督促企业落实好防汛防地灾主体责任。及时调整充实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方案预案,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不断加强防汛防地灾队伍建设。三是突出重点,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要环节加强防汛防地灾隐患拉网式排查整治工作,对全乡各种防汛防地灾动态进行监控掌握,确保我乡汛期防汛防灾持续稳定向好发展。四是按照省防汛防地灾工作督察要求和反馈问题整改意见,能整改的马上整改,不能整改的,建立问题整改台账,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实效。二、增强防汛防地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制订和印发相关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和更新完善应急演练实施方案、防汛防地灾、地质监测等应急。

 

3、预案,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责任体系和企业主体责任。与各村、山洪监测员和地质灾害监测员签订2020年防汛减灾目标责任书15份。与18个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分别在5、6、7、8、9月开展了防汛防地灾隐患排查工作。对各地质灾害监测隐患点、已退出隐患点、公路上下边坡、农户居住地上下左右、企业厂房上下等部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重要地段、河沟道、防洪工程作为重点进行检查。加强落实各村防汛防灾工作责任制、组织机构、值班制度建设,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队伍和通讯设施建设等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对各类水利工程、防洪设施的运行等检查力度,督促完成各企业、水电站的逃生。

 

4、通道建设。完善7个地灾点和2个山洪灾害点应急避险预案,发放更新地质灾害明白卡350余份,开展各地质灾害监测点应急演练12次。加强对地质灾害监测员的监测和引导群众逃生培训工作。(二)做好了汛前物资储备。物资储备情况:94顶救灾帐篷、两台应急发电机、52条彩带布、一箱蜡烛、39支手电筒、十捆20米救生绳、两捆50米救生绳、20个头盔及20件携行工具等汛期应急物资。与XXXX乡连锁利民销售店签订食用物资储备协议,一旦遇到灾情,及时提供食用物资。(三)加强宣传教育和预警预报工作。通过召开乡干部会、村组会议、村民代表会、户长会、院坝会,利用村村响广播、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手机短信和微信群宣传等。

 

5、多种渠道,大力宣传防汛防灾知识、地质灾害应急逃生知识常识。利用脱贫攻坚走村入户、文化走基层文艺演出活动等活动宣传教育防汛减灾知识,提前造氛围,提前宣传,提早警觉,综合运用防汛防地灾常识,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避灾能力。(四)应急抢险处置得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27日上午XXXX乡五个村发生不同程度泥石流灾害,XXXX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乡党委书记张道杲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出动乡村干部及民兵70余人,紧急转移群众180户720人,发放应急物资方便面210桶,饮用矿泉水200余瓶,应急响应撤销后群众才回原住处;7月27日,各村道路垮塌中断,全乡共出动80余人党员干部,对垮。

 

6、塌道路进行抢通,引导群众第一时间进行生产自救,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出行便利。

        三、常态化开展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工作检查我乡把防汛防地灾隐患排查和地灾防治相结合,加强值班值守,常态化推进我乡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1、对非煤矿山和地质灾害点常态化跟踪监管。配合协助国土、安监、水务、交警、回隆派出所对雅安市金来矿业有限公司晏如铜金矿矿山开展安全度汛综合检查。

        2、对已建养鸡场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和擦安公路老鹰岩河沟沙石治理工程,在建XX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香菇基地建设、海洋村机耕道建设和村文化卫生室建设的地勘、施工、用水安全工程等在建工程进行安全度汛检查。要求按照安全度汛要求,对电线杆移位、高压电安全。

 

7、距离、土荒转移等都要以安全标准建设,保证质量,保证安全。

 

8、督察。

        五、工作亮点

       1、对防汛防灾工作进行全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参与率高,百姓评价好。

       2、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已完成西冲沟、养。

 

3、鸡场沟、老鹰岩等隐患治理工作。物资储备到位。及时完善和补充汛期应急物资,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六、存在的问题

      1、部分企业、村组和群众对安全度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大意思想。

 

      2、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主动排查隐患积极性不高。企业在隐患治理上资金投入不足,责任落实不力。

      七、下一步打算

   

      1、汛期安全永远在路上、存在于每一个细节,每一次的行动。防汛减灾要时时讲、处处讲,要大力宣传防汛防地灾防范常识。

防汛减灾工作方案篇(3)

我局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及宣传月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接到有关通知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宣传活动。一是要求机关各股室及局下属各单位务必抓住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月有利契机,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二是指定股室和工作人员负责。三是制定落实宣传活动工作方案,确保宣传活动富有成效。

二、加强排查,消除隐患

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6月1日我省也将进入汛期,我们开展了汛前检查,对全县的23处闸、涵,10处险工及新建堤段进行了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落实度汛方案,储存防汛物料、安排防汛人员,组织防汛培训,消除安全隐患。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我局以增强防汛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为宣传目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活动。一是向全局干部职工发放《防汛知识》书籍,组织干部职工观看抗洪抢险纪录片,学习有关防汛法律法规;二是结合具体实际,深入开展防汛知识进施工现场活动。在工程施工现场张贴防汛标语,向施工人员宣讲防汛减灾知识等,切实提高施工人员安全度汛意识;三是在局办公大楼前悬挂防汛防灾横幅,印发宣传资料等;局下属各单位分别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宣传防洪法规和防汛知识,普及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

通过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日及宣传周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提高水旱灾害防范意识,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下一步,我局将逐步建立防汛抗旱减灾宣传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防汛抗旱减灾意识,不断提升群众防汛避灾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防汛抗灾减灾局面。

2016水务局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总结二

随着全国第8个防灾减灾日的来临, 5月12日,区水务局防汛办联合气象局、教委走进了卢沟桥二小学,莲花池公园向广大师生、百姓们宣讲了汛期防灾减灾及气象知识。卢沟桥二小校长张利民,教委服务中心副主任田秀生参加此次活动。

区气象局副局长张久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卢沟桥二小学的师生们介绍了气象预警信号等级及今年的气候特点。区防汛办主任蔡捷向莲花池公园内的居民们讲述了防灾减灾工作现状及防汛相关避险知识。

随着夏季的到来,降雨逐渐增多,雷电、泥石流、道路积水等问题也将伴随而来。因此,学生们、百姓们要通过电视台、广播、手机等通讯平台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提前安排好出行和应带雨具。特别是暑假期间,正值汛期广大师生们要及时远离河道、山坡,转移到安全地带。降雨发生时,百姓们若经过有积水的低洼道路或立交桥时,要听从交警指挥,若无交警,千万不可强行涉水,更不要在广告牌等高空悬挂物地下躲雨,以免被坠落物砸伤。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师生和百姓的防汛安全意识,提升了整个社会的防汛自救能力,同时对普及防汛安全知识和提高学生、百姓自护自救能力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2016水务局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总结三

5月25日上午,由新华区水务局承办的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宣传活动在国美广场隆重举行。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认真组织领导干部群众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大力普及科学防灾减灾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

接到文件后,我局立即召开党组会,及时进行了传达,制定了我局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安排部署我局具体的宣传活动,做到无灾防灾,警钟长鸣。会后,各相关科室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细化完善方案,制订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活动方案,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系列活动。

二、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一)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充分利用阳关热线、微信,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局办公室在局域网开展了有关防灾减灾信息、知识和防护自救等内容的微信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使广大群众了解防灾减灾的意义,增强人民防灾减灾的自觉性。

(二)积极查找防灾减灾薄弱环节。

以突出减灾从社区做起为主题,在显著位置悬挂大型宣传条幅,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确保了机关工作和居民生活的正常开展。

(三)以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防灾备灾工作深入开展。

在认真开展防灾减灾各项宣传活动的同时,我局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当前防灾备灾的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订落实整改方案,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推动防灾备灾工作深入开展。

防汛减灾工作方案篇(4)

1.完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及时调整充实指挥机构成员组成,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服从指挥、统一行动,树立“一盘棋”思想,做到协同作战、整体推进,形成全县上下一致、左右联动、顺畅高效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共同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县防办牵头,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

2.健全工作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指挥机构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牵头抓总作用,适时召开防汛抗旱工作会议、防指成员会议、形势分析和督查督导等专题会议,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筹协调,强化组织、协调、指导、督促职能。县防办要建立和完善工作衔接机制,会同防指成员单位建立健全定期会商、信息共享、应急值守、协调调度、督导考核等各项制度,确保防汛抗旱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县防办牵头,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

二、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责任落实

3.强化属地责任。各乡(镇)场要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到位。要及时调整各级各类防汛抗旱责任人,并在当地媒体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县防办牵头,各乡(镇)场、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4.压实主管部门责任。县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要严格履行行业主管部门职责,指导监督本行业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落实本部门防汛抗旱责任人,并按规定进行公示。(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5.夯实管理单位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水库、堤防等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和城市内涝、山洪灾害风险区责任制落实,逐个区域、逐个单位、逐项工程明确各类责任人,并按规定向社会通报。(水利、住建、发改、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文广旅游、应急等相关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6.落实群测群防措施。严格落实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社、社包户的防范责任制,建立村级风险管理台帐,完善风险排查防御准备和预警信息处置流程,确定信息员、预警员、监测员、安置员、救援员等工作人员。要加密山洪地质灾害点巡查频率,设置警示标志,做好雨情水情观察、值班巡查、洪水警报、汛情通报、组织转移、防汛抢险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群测群防意识和避灾能力,解决好防灾减灾救灾“最后一公里”问题。(各乡(镇)场、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突出工作重点,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7.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各乡(镇)场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水库安全管理,落实好水库“三个责任人”,做到组织、管理、预案、制度、队伍、物资“六到位”,全面提高应对水库突发汛情和险情的能力。要按照“谁调度、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水库调度运行计划,汛期严禁超汛限水位蓄水。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县水利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8.抓好河道防洪管理工作。要以主要河道河段内乱建、乱修、乱倒、乱采、乱占等为重点,按照防洪规划和河道行洪安全要求,加大河道执法清障专项整治工作力度。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确保汛期行洪通畅。(县水利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9.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组织专人调查分析沟道、滑坡地段、河流交汇处等山洪易发区基本情况,落实滑坡、山洪等地质灾害的预警、抢险、撤离、群测群防等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县水利、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0.抓好城市内涝管理工作。加强城市排涝监管,住建、水利等部门要摸排外洪内涝风险,统筹长远建设补短板和应急防御控风险,落实排涝安全措施。要突出低洼区、地下空间、下凹立交桥等易涝区域,强化监测预警,疏通排水管网,配备排水设施,完善疏导方案,全面落实内涝应对各项措施。住建部门要加强城市排涝建设指导,优化城市排水防涝规划,逐步改造排水管网,提升城市防涝排涝能力。(县住建、水利等各相关成员单位分工负责)

11.抓好涉水防洪安全工作。有关涉水涉河涉沟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在建工程管理,规范建设临时度汛工程,落实安全度汛措施,保障建设项目和上下游、左右岸公共防洪安全。文广旅游部门要加强旅游防洪安全管理,督促指导涉水景区管理单位分析景区和线路防洪安全风险,优化开放时间和运行计划,加强警示宣传,强化预警避险管理。(县水利、文广旅游、住建、应急等各相关成员单位分工负责)

12.抓好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县防指办和有关部门要结合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面摸清水旱灾害风险隐患,用好普查成果,确保底子清、情况明、识别准,措施有力、防范得力。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整治山洪防御、水库度汛、城市内涝、涉水经营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强化防洪管理,整治风险隐患,加强督促整改,落实预警抢险责任和措施。对检查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和工作台账,限时完成整改,逐一销号。特别是涉水在建工程,汛前难以完成隐患整改的,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度汛方案,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度汛安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向县汛指报送行业检查和整改情况。(县防办牵头,各乡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3.抓好旱灾应对工作。各乡(镇)场和气象、水利、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要密切掌握旱情动态,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制订抗旱灌溉用水计划,统筹安排好生产和生态用水,做到科学调水,合理配水,确保城乡饮水安全,确保抗旱浇灌工作顺利进行。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各项准备,适时开展增雨作业,增加有效降水。指导群众加强田间管理,落实农业科技抗旱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旱灾损失,确保全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各乡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应急准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14.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县防办要结合新形势、新变化,尽快修订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做到监测预报预警、会商研判、应急响应、抢险救援、转移避险等各个环节全覆盖,不断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县防办抓总,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5.健全专项方案预案。县水利、住建、交通、应急、文广旅游、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各类已建和在建工程度汛方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城市排涝应急预案、工程巡视检查值守方案、工程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旅游景区暴雨洪水防御方案、工矿企业防汛应急预案、农业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等。按时完成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确保汛期出现险情时,能够快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损失。各类防汛度汛方案预案,按照“谁主管,谁审批”的原则落实。(县防办抓总,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6.充实防汛抗旱物资。各乡(镇)场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县防指要求,结合实际,按照“统一储备、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合理负担”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组织储备,有针对性地补充防汛抗旱物资装备,足量储备防汛抗洪抢险物资,保障防汛抗洪抢险工作需要。有关防洪工程、在建工程主管部门要按照“抢早抢小”的目标,以工程管理单位为主组织抢险队伍,储备必要物资,做好汛情险情初期响应抢险的准备。(各乡镇、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7.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群众性各类抢险队伍的“一专多能”作用,建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应急力量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建立紧密的工作联系机制;加强与武警部队的密切联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志愿者协助组织群众转移撤离、巡查防守和险情抢护,确保群众转移安全高效。(人武、消防、应急、水利、住建、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各相关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8.强化实战化演练。各乡(镇)场及有关部门要定期检查方案预案落实情况,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制定抢险救援演练方案,适时组织开展抢险救援队伍防汛抗旱实战模拟演练。县防指各成员单位要结合行业特点组织开展实战模拟演练。(各乡镇、相关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9.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各乡(镇)场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组织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各级各类人员业务水平。(各乡镇,应急、水利、气象、住建、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相关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五、积极应对水旱灾害,确保汛期安全

20.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县气象、水利部门要加强防汛抗旱监测设施设备的管理、检查和维护,确保各类设施设备正常、可靠运行。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切实做好雨情、水情、旱情、工情的监测,及时做好暴雨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和重要河段的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确保监测高效、预报精准、预警及时。(县气象、水利部门牵头,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1.加强会商研判。县防办要准确掌握汛情、险情、灾情,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会商,进行风险研判;当发生重大汛情、灾情或启动应急响应等紧急情况时,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题会商,共同分析研判,研究防抗救措施,安排部署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各成员单位应根据承担的防汛抗旱职责开展专业会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县防办牵头,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防汛减灾工作方案篇(5)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特别是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安排要求上来,积极推进防汛抗旱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减少灾害损失与减轻灾害风险相并重,做到指挥高效、防救协同、综合施策,积极防御洪涝干旱灾害,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提供坚实防汛抗旱安全环境。

二、总体目标

防汛抗旱工作担负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落到实处,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努力做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发生设防标准内洪水,要保证重要江河不漫溢、堤防不决口、水库不垮坝、城市不受淹、人员不死亡和重要基础设施不毁坏、交通干线不中断;发生超标准洪水,要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大中型水库、大中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遭遇突发暴雨山洪,要确保受威胁区和低洼内涝区不发生群死群伤事件。发生轻到中度干旱,要保证城乡居民供水安全和农业灌溉、重要工业、重要生态用水安全;遭遇重特大干旱,要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基本口粮田灌溉、核心区生态用水安全。

三、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在全面落实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落实地方党委责任,实行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坚持统分结合、协调配合、防救协同,强化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牵头抓总、协调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坚持预防处突结合、防抗救并重,有力有序防范应对,努力把水旱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

四、重点任务

(一)健全各级防汛抗旱指挥体制机制

1.加快理顺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要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防汛抗旱体制机制意见的通知》《国家防总关于健全地方防汛抗旱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按要求将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职责划入应急管理部门,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承担防汛抗旱指挥部日常工作职责。要建立健全指挥工作机制,全面形成上下对应贯通、部门纵横联动的防汛抗旱新体制。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制定工作职责和工作规则,全面履行防汛抗旱指挥责任,加强防救统筹,统一领导指挥和管理所辖范围的防汛抗旱工作。

2.全面建立防汛抗旱指挥协调机制。着力发挥防汛抗旱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健全防汛抗旱指挥协调机制,加强全覆盖、全链条、全过程、全环节的防汛抗旱指导监督,细化落实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部门单位工作职责,加强职能衔接和工作协调配合。全面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无缝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建立驻地部队、武警部队和综合消防救援队伍联络机制,分级组织开展防汛抗旱演练,统筹调配防汛应急抢险力量,增强防汛抗洪抢险突击能力。

(二)扎实细致全面开展防汛抗旱准备

3.提早做好周密动员部署。提请各级政府及时分级组织召开防汛抗旱工作会议,逐级对今年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和组织动员。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适时召开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会议,落实各级各部门单位防汛抗旱职责任务,全面梳理今年防汛抗旱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精准会商分析汛旱情形势,精心安排部署防范应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落实防汛抗旱工作措施。

4.扎实开展防汛抗旱准备。针对体制改革后我省防汛工作实际,提早下发关于做好防汛准备通知,专门下发做好防洪预案修编和抗旱预案修编通知。实行防汛抗旱准备责任制,细化分解落实各项准备工作的责任人、承办人和时限要求,把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确保节点控制、有序推进,扎实细致完成备汛备旱工作。

5.逐级压实防汛抗旱责任。实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分片联系各市防汛抗旱工作制度,在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础上,推动落实地方党委责任,实行党政同责,强化地方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分级分部门落实工作责任。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将防抗责任层层分解,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严格落实堤防、水库、淤地坝、尾矿库和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汛期巡防责任,健全落实防汛责任体系。各类防汛抗旱责任人应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6.科学修编防汛抗旱预案。认真总结去年机构改革防汛抗旱新职责运行实践情况,汛前及时组织修订编制完成防汛、抗旱、城市应急预案和洪涝干旱防御、调度实施方案,严格履行预案方案审查、审批、报备等程序。针对重要江河流域、重要区域和重点河段、城镇、乡村基层,细化实化组织动员、转移避险、抢险救援等关键环节措施,大力提高防汛抗洪方案预案的科学水平,分级组织预案演练,全面提升决策指挥调度和应对响应处置能力。

7.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防汛抗旱工作的经费投入,及时拨付防汛抗旱补助经费,落实应急度汛准备、物资储备补充、应急抢险救援、突发灾害救助、防洪设施修复等专项资金。理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体制机制,及时补充去年消耗的抢险物资,增加抢险物资储备数量,优化关键物资储备类别品种,多渠道、多种方式备足备齐抢险物料、救生器材和应急救援机具,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应急抢险物资能够迅速调运到位。

(三)突出洪旱风险防控隐患排查治理

8.彻底排查洪旱风险隐患。各级要提早组织防汛抗旱大检查,严格检查落实防汛抗旱指挥体制改革到位情况,查找制约理顺体制机制的短板弱项,重点检查县乡基层山洪应急抢险的盲点和漏洞,建立撤离避险的“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去哪里、管得住”责任链条。强化洪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清单式督办,落实闭环式整改,落实安全度汛责任。把常态化的明查暗访、暗查暗访机制严格落实到防汛抗旱工作全过程,实行失职严肃追究制度,促进各级各项防汛抗洪措施落地落实见效。

9.积极防范化解灾害风险。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洪旱安全风险,落实风险识别评估、隐患监测预警和防范应对措施,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建立健全洪涝干旱灾害日常险情灾情巡查报告制度,严格落实重要防洪工程、重要城市区域、重要基础设施、重要抗旱水源安全监控责任,强化重要行业领域的风险评估与防控巡查防守措施,保证险情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全力确保安全。

10.大力提高洪旱灾害防御能力。抓住“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大机遇,按照项目化、有投资、可实施、能落地的要求,加强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有机衔接,积极推进防汛抗旱指挥能力建设,健全法规预案标准,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上下贯通、横向联通、多源信息融合共享的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系统,实现洪旱灾害监测预警、风险防控、会商研判、指挥决策、应急调度、抢险救援、队伍调派、装备调配、物资调运、信息等环节的全过程、全链条综合管理,全面提升防汛抗旱指挥决策能力。

(四)全力组织防范应对洪涝干旱灾害

11.严格落实汛情旱情报送责任。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提早下达今年报汛报旱任务书,认真落实好防汛抗旱信息报送责任。各级气象、水利、水文部门和水库、水电站、淤地坝、河道闸坝、尾矿坝管理单位要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按照要求向同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门指挥中心,传输实时天气预报、雨情、水情、旱情监测和洪水预报预警信息。各级自然资源、住房建设、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将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农业墒情旱情等监测预警信息与统计数据,实时传输同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门指挥中心,为防汛抗旱指挥调度提供准确依据。

12.建立汛情旱情会商制度。各级要建立健全防汛抗旱与应急管理、水利、气象、水文等相关部门汛旱灾情会商分析研判机制,科学高效处理雨水墒情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定期组织开展汛情旱情趋势预测,对重要天气、雨水情过程及时会商科学研判,密切掌握汛旱情形势和发展动态,有针对性的提出洪涝干旱灾害防范意见和应对措施。

13.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管理。各级气象、水利水文部门要加强雨水情监测站点、预报预警设施和应用系统管理,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汛前,水利水文部门要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通信网络、视频会商、图像监控、监测站点和信息数据、应用软件接入应急管理和防汛抗旱部门,落实好维护运行管理责任。各级气象、水利水文部门要梳理相关部门联系信息,确保部门会商顺利进行。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设施设备应用,落实管理维护经费,确保系统运行正常,确保汛情信息监测及时、预报准确、传输畅通、报送快速、预警到位,为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决策提供支撑保障。

14.全力防范应对洪涝灾害。各级防汛抗旱部门要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带班工作制度,密切监视天气和雨水情发展变化,精准会商研判和应对处置,及时预报预警信息,果断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行动。加强洪涝灾害应对工作监督检查,科学做好江河水库防洪调度工作,落实重点江河和水库工程巡查防守,做好突发灾害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今年要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全面强化转移避险措施落实,从严夯实县、乡、村基层“防、抢、撤”各环节责任,科学制定群众转移方案,建立山洪上下游汛情信息互报联防机制。全面加强山洪防汛抢险的组织领导,增强基层抢险领导力量,严格落实群众转移和避险的领导责任、组织责任、安置责任、管理责任,做到指挥责任到人、撤离对象到人、安置场所到位,确保山洪威胁群众在暴雨发生之前、洪水到来之前应撤尽撤、提前转移,加强安置点安全防控,全力避免人员伤亡。

15.积极做好抗旱减灾工作。加强抗旱基础保障工作,完善抗旱预案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提高旱情监测预警能力和抗旱调度能力。密切注视不同时段旱情发展的动态规律,不失时机抓好抗旱减灾工作,各有关行业部门及时开动各类灌溉设施,努力增加抗旱供水,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尽最大可能减轻旱灾损失。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统筹调配城乡抗旱水源,协调好生活、生产用水矛盾,坚持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全力保障城乡群众生活饮水安全和工农业生产抗旱供水安全。

(五)全面增强防汛抗旱基础保障能力

16.加强防汛抗旱技能培训。针对机构改革后新履职防汛抗旱岗位的行政领导、分管干部和工作人员多的实际,进一步按照省委组织部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培训的要求,按照省级培训市县、市级培训县镇、县级培训镇村、镇级培训村组的原则,持续组织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长、市县应急管理局负责人防汛抗旱知识培训,全面增强防汛抗旱指挥决策和抢险救援技能,大力提高各级防汛抗旱综合指挥能力。

17.抓好防汛抢险救援队伍落实。加强与驻地军队、武警部队、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伍和公安、民兵预备役等部门的联系,发挥好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的防汛抢险行业优势,统筹涉水工程建设管理单位专业力量与社会应急力量,主动做好防汛抢险预案交底和联合现场查勘等工作,建立健全汛期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机制,提前预置应急抢险力量,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发生险情,能快速响应、处置有力。

防汛减灾工作方案篇(6)

*6年我省的汛情旱情灾情主要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部分地区干旱时间长、夏伏旱严重。海东、西宁、海西、黄南等地长时间持续干旱,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特别是海东地区夏伏旱较为严重。二是致灾性暴雨、冰雹出现的时间早。海南和海西州的局部地区遭遇了春汛。三是洪泛范围广、量级大。全省有31个县不同程度受到洪水侵袭。四是重复遭灾,损失严重。西宁、海东、海南、玉树等地多次遭受干旱和暴洪灾害,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统计,*6年全省农作物因洪受灾面积76.5万亩,受灾人口20.7万人,死亡3人,失踪1人,倒塌房屋1967间,冲走大牲畜3.48万头(只),冲毁堤防104处、80.1公里,损坏水利灌溉设施236处、水库12座、水文测站4处,毁坏路基路面259.6公里,公路中断149处,直接经济损失41708万元,其中水利基础设施损失13823万元。*6年全省农耕地受旱面积460万亩,成灾280万亩;草场受旱2.8亿亩,严重受灾的1.23亿亩,60.46万人、210万头(只)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360万头(只)牲畜草食严重春荒。直接经济损失7.01亿元,其中:农业2.49亿元,牧业3.98亿元,林业0.54亿元。

面对严重的旱洪灾害,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团结协作,广大军民顽强拼搏,抢险救灾,夺取了*6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省委、省政府专门听取省防指和水利厅的汇报,专题研究部署防汛抗旱和抗灾救灾工作。宋秀岩省长、骆惠宁副书记、穆东升副省长等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并亲临灾区检查灾情,慰问灾民,指导工作。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三是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水利厅等单位密切掌握旱情、汛情和灾情,组织会商,随时调整工作部署。穆东升副省长、刘伟民厅长、丹果副厅长等领导多次提出具体要求,并带领工作组赴一线开展工作。四是有关部门协同作战。省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全力应对,及时下拨资金,并向灾区派出工作组,有力地支援了各地抗灾救灾。五是州(地、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周密部署,主要负责同志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全力做好减灾工作。

二、*6年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支持,努力加大防汛抗旱投入力度

根据旱情、汛情和灾情形势,我们多次赴京向国家防总反映情况,并积极与省财政协调沟通,年内共争取到防汛抗旱补助经费5000万元。其中,国家特大防汛补助费1500万元,国家特大抗旱补助费1800万元,省级防汛抗旱补助费1700万元,安排防汛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及水毁工程修复等项目计划9批230项,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认真抓好抗旱工作

根据去年的旱情,特别是夏伏旱发展趋势,省防指和水利厅密切关注,及时组织工作组深入旱区开展工作,早检查、早发现、早指导。并将旱情动态随时向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防总办进行汇报,提出切实可行的抗旱工作方案,督促各地水利部门和抗旱服务组织,深入抗旱一线,服务到田间地头,积极主动抗旱。同时,投入抗旱经费2875万元,修复各类水利工程142项(处),抗旱补灌94.5万亩,应急解决了20.2万人、49.4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并实施了旱地龙、坐水种等抗旱科技措施,新组建了5个乡(镇)抗旱服务队,增设了10个自动旱情监测点,一个流动监测点,使农牧业生产干旱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特别是对夏伏旱比较严重的民和、乐都、化隆等县19个乡镇96个村6.69万人的吃水问题,及时安排资金,采用应急解决水源工程、维修改造小泉小水,以及租用消防车、手扶拖拉机、牲畜等拉、驮、运供水,解决了临时性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为抗旱减灾和维护旱区社会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群众和有关部门的好评。

(三)全面落实各项安全度汛措施

汛前及时召开了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国家防总、水利部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安排部署了*6年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一是全面落实了城镇、河(沟)道、水库、险工险段行政首长防汛责任人,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省防指成员分赴各自的责任区,检查落实度汛措施,对存在的隐患早发现、早解决。三是及早储备防汛物料,组建抢险队伍,去年全省共储备了价值680万元的防汛物料,组建了256支、1.52万人的抢险队伍,为抢险救灾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把水库安全度汛作为防汛工作的重点,严密监测水库运行状况,严格控制汛限水位,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确保水库度汛安全。五是积极做好黄河干流上游段梯级电站安全度汛工作,要求沿黄地区海南、黄南、海东等地对黄河干流可能出现的洪水,在应对1000m3/s~4000m3/s大量级洪水范围内,按照每500m3/s递进的方式,补充做好防洪应急预案。六是为企业服务,做好重点防洪工作。去年8月底,国家电网公司对官亭到兰州东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进行满负荷试验,公伯峡电站五台机组满发运行,下泄流量达1700m3/s,为缓解下游化隆、循化、民和三县的防洪压力,我们及时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做好特殊时段的防洪工作,并派工作组进行实地勘查,调查可能造成的淹没范围及损失情况,协调黄河公司完善试验方案,避免了不应有的损失。

(四)组织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制定科学、适用的预案是推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重要措施,也是防汛抗旱减灾事业发展和避免造成重大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积极协调和组织有关单位,按照国家防总印发的《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和《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大纲》,补充完善了州(地、市)、县重要城镇及险工险段和重点水库防洪应急预案。二是根据国家防总《抗旱预案编制大纲》,及时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做好《抗旱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完善工作。三是审批实施了重点大型水库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的防洪预案。四是普及防御山洪灾害和水库防洪的基本知识,提高广大群众避险自救能力,组织各地分发了《防汛抗旱行政首长培训教材》、《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垮坝警示录》等专题片、宣传手册及挂图等6万余份。配合全省“111人才培训工程”对120名基层业务人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防汛抗旱知识培训。

(五)颁布了《贯彻国家防总<关于明确水库水电站防汛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及《青海省水库水电站防汛行政责任人职责》

为理顺我省境内各类水库、水电站的防汛管理机制,明确防汛管理职责,提高防汛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六)加强了与有关部门的联络和协调

一是与国家防总办的纵向联系更加紧密,关系更加融洽;二是与省财政厅、民政厅、气象局等省防指成员单位的横向联系不断深入,在资金下达、抢险救助、信息传递等方面都有新发展;三是和基层业务部门的相互配合日益增强,我们对基层的服务更加及时周到,项目审核及资金下达等工作更趋合理及时。基层单位的各项业务工作也更加勤勉,对防汛抗旱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促使我省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三、*7年防汛抗旱工作打算

随着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对我省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对预测预报和监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给防洪调度决策、人员转移安置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防汛抗旱工程体系不完善,给我们的防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速,对预案、预测、预警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五是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对防汛抗旱工作高度关注,关系越来越密切,对传统的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抓紧水毁工程修复、病险工程除险加固和各项应急工程建设,认真开展防汛抗旱检查,修订和完善各项预案,密切掌握汛情、旱情和工情的动态变化,抓好预报、调度、抢险、抗旱、救灾、评估等主要环节,做到组织、队伍、方案和物料四落实,切实提高抗洪抢险和抗旱救灾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水利部门在防汛抗旱方面的综合协调职能,组织有关部门广泛参与防汛抗旱工作;二是改善防汛抗旱检查模式,充分发挥各级防指成员单位的作用;三是加强部门间的联合会商,建立联合防灾救灾机制;四是加强地方各级防指及其办事机构的能力建设,强化权威性,形成分级分部门负责,统一指挥决策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法规制度和预案建设

抓紧制订出台《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细则》、《青海省抗旱条例》、《青海省防汛抗旱责任追究制度》、《青海省抗旱工作评价实施细则》等地方性法律法规,加大依法行政的工作力度。同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防汛抗旱管理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防汛抗旱预案,提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

今年我们将继续把水库安全度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是严格水库调度运行计划的审批,存在严重病险的水库要降低汛限水位或空库运行,确保安全;二是加强实时监控和防洪调度,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运行;三是完善水库抢险预案,落实抢险队伍和物料;四是制订水库下游群众转移预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四)继续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山洪灾害的防御是我省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继续贯彻《国家防总关于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以避免人员伤亡为根本,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应对山洪灾害的自我防范意识,制定完善的预防、撤退、抢护、救灾预案,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村户,扎实做好监测、报警、防御等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山洪灾害多发区的管理和城乡建设指导工作,坚决制止人为诱发山洪灾害的活动和行为。

防汛减灾工作方案篇(7)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2007年防汛抗旱取得全面胜利

今年我国气候异常,降雨分布不均,水旱灾害总体呈现先旱后涝、北旱南涝、旱涝急转和旱涝并发格局。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发生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台风登陆时间集中、强度大、次生灾害重,城市内涝和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频繁发生。北方大部出现持续性冬春连旱,东北大部和江南、华南部分省区发生严重夏伏旱。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1.8亿亩,成灾9734万亩,受灾人口1.8亿人,因灾死亡1203人,倒塌房屋10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071亿元。全国农作物累计受旱面积5.99亿亩,成灾2.5亿亩,绝收5239万亩,有2756万人、2060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今年汛情旱情灾情主要有5个特点:一是淮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淮河干流先后出现四次洪峰,干流王家坝水位高达29.59米,与1954年持平。润河集洪峰水位高达27.82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二是台风登陆集中来势猛。共有8个台风或热带风暴登陆我国,登陆时间集中、强度偏大,导致部分地区江河水位陡涨,风、雨、洪、涝、潮多灾并发。三是山洪灾害损失严重。西南、华南和西北等地发生严重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全国因山洪灾害死亡人数占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的七成以上。四是城市暴雨灾害频繁发生。7月中旬,重庆、济南等城市遭受有记录以来特大强降雨袭击。武汉、西安、郑州、杭州以及一些中小城市,也发生严重的过洪和内涝灾害,严重影响了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五是干旱程度重、影响范围广。北方大部及南方一些地区发生冬春连旱,黑龙江三江平原和江南、华南等地发生严重的夏伏旱。由于旱情大多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和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6座城市一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供水紧张,影响人口3609万人。

面对严重的水旱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家防总及早部署、科学调度,有关部门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门精心组织、靠前指挥,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战,夺取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第一,领导高度重视、强化责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总书记、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今年对防汛抗旱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亲临防汛抗旱救灾一线察看灾情,慰问群众,指导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群防灾抗灾的热情和干劲。今年汛期,仅回良玉副总理就主持召开6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旱防台救灾工作。国家防总首次会同监察部联合通报了全国大江大河和重点防洪工程行政首长防汛责任人,地方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在主要媒体上公布重要城市、重要江河堤防、重点水库防汛责任人名单,加大了责任监督力度。受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动员部署,靠前指挥,强化管理,确保了防汛抗洪和抗旱救灾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二,及早安排部署、做好充分准备。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动手早,抓得紧,落得实。汛前,国家防总先后召开了国家防总全体会议、长江防汛工作会议、全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会议等,安排部署2007年防汛抗旱工作,并分四个层次组织开展了全国防汛抗旱工作检查,举办了第二期地市级行政首长培训班,会同总参举行了永定河联合军地防汛演习。地方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按照国家防总统一部署,层层落实防汛责任制,举办专题培训和实战演习,逐级落实防汛抢险队伍和物资,为夺取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争取了主动。

第三,加强应急管理、依法有序防控。今年防汛抗旱呈现依法进行、协调有序、从容应对的局面。国家防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预案先后启动Ⅳ级以上应急响应62次。在淮河抗洪过程中,国家防总、淮河防总和沿淮三省防指依法宣布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对防汛抗洪工作实施统一指挥调度。在“罗莎”和“韦帕”超强台风防御中,浙江省先后两次启动防台风Ⅰ级应急响应,以超常规的手段进行防御。在夏旱紧急期,东北、江南、华南部分省区启动Ⅱ级或Ⅲ级抗旱应急响应,积极主动抗旱。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依法规范防汛抗洪救灾程序,加强有效管理,发挥各部门职能,调动社会力量,“拦、分、蓄、泄”井然,“防、抢、撤、救”有序,实现了防洪减灾效益最大化。

第四,加强预测预报、科学调度决策。面对严重的汛情旱情灾情,国家防总和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加强预测,精确预报,果断决策,科学调度。在抗御淮河大洪水中,国家防总、淮河防总及沿淮三省防指科学调度,充分利用上游水库拦洪错峰,相机启用行蓄洪区分滞洪水,提前开启下游排洪通道加快洪水下泄入海,实现了对洪水的科学有效管理。夏旱严重时,黑龙江、吉林、江西、福建等旱区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加强水源科学调度,限制发电用水,加强节水管理,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生产用水。海南省在“范斯高”台风影响期间,充分利用台风降水的有利时机,增加水库蓄水3.26亿立方米,不仅减轻了水库下游的防洪压力,也为后期抗旱储备了必要的水源,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的防灾减灾和增水保灌综合效益。

第五,夯实工程基础、减灾效益显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加大投入,加快步伐,以大江大河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的防汛抗旱工程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近年来加快建设的治淮骨干工程,在今年淮河防汛抗洪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淮河上游18座大型水库共拦蓄洪水21亿立方米,削减洪峰流量82%以上;先后启用蒙洼等10处行蓄洪区,行蓄洪总量15亿立方米;江苏省敞开所有工程下泄洪水,减轻了中上游防洪压力。在今年台风防御过程中,浙江、福建、上海、海南等省市已建的标准海塘、水库等水利工程经受住了台风的考验,没有一处标准海塘决堤,没有一座大中型水库垮坝。

第六,密切团结协作、全力抗灾救灾。在今年防汛抗旱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发扬伟大抗洪精神,加强协作,密切配合,防汛抗旱救灾机制高效有序运转。国家防总先后派出68个防汛抗旱工作组,及时拨付防汛抗旱经费20.93亿元,多次紧急调拨中央防汛物资,支持灾区防汛抢险和抗旱救灾。国家防总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人民和武警部队发挥主力军作用,承担了大量急难险重的任务,有力地支援了地方防汛抢险救灾。受灾地区克服困难,相互支持,顾全大局,服从指挥,加强工程防守,及时转移人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总的看,今年暴雨虽强,但应对有序;洪水虽大,但防范有力;灾害虽重,但损失较小。重要堤防无一决口,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无一垮坝。全国因洪灾死亡人数较常年减少五成,在抗御淮河流域性大洪水和防御第16号强台风“罗莎”期间,没有造成1人死亡。洪涝灾害经济损失较常年同期减少两成,减淹耕地6079万亩,减免城市进水200多座,减灾效益达2006亿元。抗旱浇灌面积3.98亿亩,挽回粮食损失456亿公斤、减少经济作物损失437亿元,解决3101万人和2343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

防汛抗旱工作取得的伟大成绩,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扎实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得益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是以人为本理念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的具体反映;得益于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是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的成功实践;得益于不断完善的防汛抗旱工程和非工程体系,是加快水利建设、加强应急管理的重要成果;得益于全社会团结治水、广大军民艰苦奋战、全国人民大力支持,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伟大抗洪精神的时代传承。

二、五年来防汛抗旱工作实现新突破

近五年来,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全面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防汛抗旱工作新思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工程建设,完善非工程措施,防汛抗旱能力显著提高,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第一,工作思路取得新突破。近年来,国家防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总结多年防汛抗旱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的防汛抗旱工作新思路。各地结合实际,对“两个转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在防汛工作中,注重实施洪水风险管理,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通过防洪工程建设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和法制建设,有效地规避风险、承受风险和分担风险,提高化解和承担洪水风险的能力;注重依法科学防控,统筹上下游、均衡左右岸、协调干支流,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注重规范人类活动,给洪水以出路,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也要防止人类对水和自然的侵害;注重推行洪水资源化,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设法调蓄和利用洪水资源。在抗旱工作中,从农业扩展到各行各业,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生产、生活扩展到生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工作前瞻性,增强预案可操作性,提高抗旱工作的主动性。实践证明,“两个转变”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是对我国防汛抗旱方略的总结和提升,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二,责任制建设取得新突破。在近年来的防汛抗旱工作中,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门不断完善防汛抗旱体制、机制,下大力气抓好责任制体系建设,促进了责任到位、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湖南省把防汛抗旱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内容,实行严格的省领导包市、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的责任制体系;江西省有防汛任务的154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防汛指挥部,强化了乡镇一级防汛抗洪工作的组织领导;福建省创造性地制定了效能督查、责任追究等机制,为各项防御措施的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河北省制定了防汛责任事故追究办法,明确各级防汛责任人职责;浙江省部分市县实行了水库防汛责任人告知制度,确保防汛责任人心中有数。

第三,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98年大水以后,中央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防汛抗旱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在综合运用堤防、水库和蓄滞洪区的情况下,长江荆江河段防洪标准超过100年一遇,城陵矶、武汉、湖口等河段可防御1954年量级的洪水;黄河中下游堤防可防御花园口站22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重现期超过100年一遇;淮河主要河段在运用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后,防洪标准可达到100年一遇;海河流域北系河流具备了防御1939年型洪水能力,南系河流主要河段基本具备了防御1963年型洪水能力;松花江、辽河、珠江、太湖流域也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重点海堤的防台风标准也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5至10年一遇提高到现在的50年一遇以上。中小河流具备防御一般洪水的能力。部分地区遇到中等干旱年份时,工农业生产和生态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可以基本保证城乡供水安全。

第四,法规建设取得新突破。国家防总、水利部围绕防汛抗旱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已完成对《防洪法》配套法规《防汛条例》的修订,组织制订了《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了《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为防汛抗旱的规范化、法制化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抗旱条例》、《洪水影响评价管理条例》和《蓄滞洪区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和《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意见》等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颁布实施了一大批防汛抗旱配套法规,今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云南省抗旱条例》,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了《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

第五,应急管理取得新突破。各地不断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并对组织体系、预报预警、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和善后工作等方面加以规范,逐步健全了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湖南省高度重视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成立了乡镇一级山洪灾害防御领导小组,汛前筹集了3000多万元为山洪灾害易发区配备了预警设施。在今年的防台工作中,沿海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依照防台风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军民之间形成了团结防台的强大合力,有效组织了人员转移和船只回港避风,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强有力的应急管理措施,确保了防汛、防台、抗旱、救灾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为夺取防汛抗旱的胜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六,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在预测预报预警上,初步建成了水雨情监测系统、台风预报预警系统和大江大河主要河段的洪水预报系统,正在建立大江大河重要河段的洪水调度及仿真模拟系统。在信息采集上,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已建成了大量水情、工情和旱情等信息的采集系统,约60%的防汛信息可在30分钟内汇集到国家防总。在指挥调度上,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建成了连接国家防总与7个流域机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计算机骨干网络和异地视频会议会商系统,实现了与各省级防指和流域机构的异地会商。在抗洪抢险上,机械化抢险堵口技术、电子化险情探测技术、数字化远程监控技术已得到初步应用。随着软件开发和硬件建设的不断完善,防汛抗旱信息处理更加方便快捷,工作效率显著提高,防汛抗旱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第七,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加强防汛抗旱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和物资保障建设,进一步完善体制、理顺机制、强化法制,防汛抗旱社会化保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长江、黄河、珠江三个流域成立或重组了防汛抗旱统一管理的指挥机构,淮河、松花江两个流域成立了防汛指挥机构,全国有防汛抗旱任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建立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在防汛抗旱任务较重的地区,也逐步建立了乡村防汛抗旱组织机构。国家在全国七大江河、重点水库和重点海堤组织建设了100支重点防汛机动抢险队、44支省级防汛机动抢险队、250多支市县级防汛机动抢险队,建立了19支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队伍,各地还建立了大量防汛专业队伍、预备队伍和基层抗旱服务队伍,形成了专群结合、军民结合的防汛抗旱队伍。国家防总在15个中央防汛物资定点仓库储备了价值1亿元的防汛抢险救生物资,各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也储备了价值30亿元的防汛抢险物资。一些地区已经出台或正在研究出台社会化保障体系的相关法规和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为实现防汛抗旱保障社会化提供法律和制度支持。

第八,宣传培训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提高了公众的避险自救能力。国家防总、水利部陆续组织编制了一系列宣传片和读本,大力宣传水旱灾害防御常识和各类预案。各地也采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知识手册、图册、挂图、明白卡等形式,广泛宣传相应知识和预案,做到深入社区、乡村、学校,入户到人,家喻户晓。二是提高了各级行政首长防汛抗旱指挥决策能力。国家防总连续举办了两期地市级防汛抗旱行政首长培训班,对近百名地市级行政首长进行培训。上海、浙江、湖南、湖北等省市针对近年来地方政府领导换届较多的实际情况,加大各级行政首长的培训力度。江西省今年专门组织对1500多名乡镇防办主任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有力地加强了基层防洪工作。三是加强了防汛抗旱救灾宣传。国家防总会同多次召开防汛抗旱新闻通气会,积极防汛抗旱工作动态,还在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与广大网民就防汛抗旱救灾工作进行了互动,既普及了相关知识,又提高了公众的水患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九,基础工作取得新突破。国家防总组织制订了《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淮河防御洪水方案》、《永定河防御洪水方案》及《大清河防御洪水方案》,批准了《黄河中下游近期洪水调度方案》、《永定河洪水调度方案》、《松花江洪水调度应急方案》及《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陆续编制和印发了城市防洪、山洪灾害防御、蓄滞洪区运用、水库防洪抢险、防台风、抗旱等一批预案编制的规范性文件。《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通过了国务院审议和批复,《全国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已完成初稿。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洪水风险图制作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全国三维电子江河系统已顺利完成一期开发,中国抗旱战略研究、干旱评估标准、抗旱工作评价标准和水旱灾害保险等基础课题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成果。

第十,防办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各地积极探索加强防办能力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健全机构、充实队伍、建立规章、完善制度、更新设备、强化管理,各级防办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省、地市和县三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国家防办和上海等13个省级防办已改为行政编制。湖南、湖北、山东三省防办已正式升格为副厅级机构,福建、浙江、河北省防办常务副主任高配为副厅级。全国有24个省级防办的人员编制数在10~30人之间,平均每个省编制为24人。各地经费预算有所增加,全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特大防汛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特大抗旱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先进的通信设备等已经在各级防办配备,基本满足了工作需要。

总结回顾五年来的防汛抗旱工作,我们有以下五点感受和体会:一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对防汛抗旱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防汛抗旱思路,推动防汛抗旱“两个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做好防洪保生命安全、抗旱保饮水安全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和干旱灾害对人民群众的危害,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是必须坚持防汛抗旱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相结合,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提高综合减灾能力,使洪水处于可控状态,使干旱处于可应对状态,不断提高防洪抗旱减灾效益;四是必须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主动防控,确保防范工作科学、高效、快捷、有序;五是必须坚持落实责任制,始终把行政首长负责制作为防汛抗旱责任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防汛抗旱防台减灾工作。

三、全面把握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新形势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勾画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发展蓝图。强调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这些都与防汛抗旱工作直接相关,是党中央对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防汛抗旱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事关社会安定和谐,事关生态文明进步,既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本保障,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为防汛抗旱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贯彻,抓好落实。

第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科学发展观,是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总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进一步理清防汛抗旱思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在防汛抗旱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就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一意志、凝聚力量的思想武器,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作为衡量成败得失的基本标准。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认真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不断推动防汛抗旱“两个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饮水安全放在防汛抗旱工作的首位。二是强化风险管理,有效地调控各类水库、堤防和蓄滞洪区,适度承担风险。三是规范人类行为,大力调整蓄滞洪区、防洪保护区的人口、经济布局,积极转移群众避让洪水。四是适时拦蓄洪水,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同时,更加重视洪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五是注重统筹兼顾,在抗旱工作中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六是开展主动抗旱,一些重旱省区着手调整种植结构,调减高耗水作物,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保障能力。

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探索还是初步的,进展还是阶段性的,不少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的基本水情尚未根本改变,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江河防洪标准偏低、抗旱能力明显不足尚未根本改善;随意围垦湖泊河道,侵占行洪通道,非法采砂,城市工矿企业向洪水高风险区盲目扩张,干旱缺水地区盲目兴建高耗水、高污染企业,经济社会发展中忽视洪水风险和水资源条件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水旱灾害每年仍然造成1000多人死亡和上千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这些都表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我们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现阶段的基本水情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与防汛抗旱工作的着力点结合起来,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变成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到防汛抗旱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部过程,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新发展,努力开创防汛抗旱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也是防汛抗旱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防汛抗旱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在解决民生需求中的服务作用更加彰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更加明显。

近年来,经过艰苦努力,我国防汛抗旱效益不断提高。我们有效应对了2003年和2007年淮河流域性大洪水、2005年珠江流域西江超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辽河流域近20年来的最大洪水,以及2003年和2005年汉江、渭河的严重秋汛。成功抵御了多次超强台风、强台风和热带风暴的袭击,以及部分地区发生的严重山洪灾害。通过种种措施,缓解了部分地区严重干旱带来的用水紧张问题。五年来,防汛累计减淹耕地1.64亿亩,减少洪涝灾害损失4213亿元,减少受灾人口9200万人;抗旱挽回粮食损失2230亿公斤、经济作物损失1939亿元,累计解决1.41亿人次、1.1亿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从2005年开始,连续组织实施了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有效缓解了珠江三角洲供水紧张局面;2007年5月,紧急启动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引22亿立方米长江水置换太湖湖区和河网水体,有效解决了因蓝藻暴发引发的无锡市供水危机。防汛抗旱工作为保障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和财富向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聚集,单位面积的财富迅速增加,人类经济活动越来越趋向于洪水高风险区,洪水高风险区内财富增加也较迅速。预计到2020年,我国主要江河中下游防洪保护区的人口将达6亿人,GDP将达26万亿元,分别约占同期全国人口和GDP的41%、67%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同等水平的洪涝灾害,我国经济损失偏重,影响偏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在1100亿元左右,约占同期全国GDP的1.8%,而美国和日本这一比例分别为0.03%和0.22%。我国洪涝灾害损失占GDP的比例是美国的60多倍,是日本的8~9倍。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旱灾影响和损失越来越严重。据统计分析,“十五”期间,我国年均因旱受灾面积3.56亿亩,是20世纪50年代的7倍多。全国生态环境需水总量约800亿-1000亿立方米,其中有110亿立方米的缺口需要通过抗旱外调水等措施补充。因此,通过抗旱配水、调水,及时抢救、修复和维持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越来越淹不起,越来越旱不得。我们要立足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的新阶段,着眼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建和谐社会的新期盼,围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新任务,把握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要求,抓住建设生态文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机遇,着力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完善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着力谋划应对水旱灾害的重大举措,着力强化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观测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年平均气温升高,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季增温明显,连续出现21个暖冬;二是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北方降雨量减少,南方降雨增加较明显;三是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加大;四是海平面上升加快,山地冰川加速退缩。受全球性气候变化等影响,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其中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流域最为突出,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水资源总量减少12%,南方地区也出现了区域性甚至流域性缺水现象;局部地区雨、极端高温干旱以及超强台风等事件呈现突发、多发、并发的趋势,如去年重庆、四川发生的极端干旱,沿海发生的“桑美”等超强台风,今年济南、重庆发生的超雨。未来50-100年,气候变化将可能进一步增加我国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概率,北方一些省份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大,沿海风暴潮增加。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水旱灾害,既是一场现实的严峻挑战,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虽然我国防汛抗旱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是我国江河的防洪标准还不高。大江大河有的还没有达到规划设定的标准,大多数中小河流防洪能力弱。我国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下的中小河流约5万条,约有70%的中小河流经常发生洪水灾害,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损失的主要部分。二是山洪灾害防御难度大。全国山洪灾害威胁区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有1836个县级行政区、约7400万人不同程度地受到泥石流、滑坡等山洪灾害的直接威胁。山洪灾害由于突发性强,防御难度大,往往带来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三是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多。我国还有3.7万座病险水库,时刻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成为安全度汛的心腹之患。今年汛期全国共有7座水库垮坝,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四是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滞后。扶持、补偿、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五是城市防洪排涝问题突出。今年济南、重庆发生的强降雨和山东新泰发生的淹井事故,集中反映了我国城市和工矿企业存在的防洪问题。一些城市的防洪排涝标准低,工矿企业的防洪意识淡薄,防汛预案不落实,应急能力不强。六是抗旱基础薄弱。全国有一半以上的耕地缺少灌溉设施,现有灌溉工程标准偏低、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城乡供水保证率不高,难以应对特大干旱。

总书记指出,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应对气候变化,统筹考虑各类水旱灾害的风险分布和发生特点,进一步强化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行动、恢复重建等各个关键阶段的有序衔接和综合协调,广泛利用各种抗灾资源,综合运用多种减灾手段,充分发挥各方面作用,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全面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第四,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多发的国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今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明确了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原则,提出了政府履职、公众参与、信息等多方面的要求。

水旱灾害等突发事件,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们在增强突发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依法防控、群防群控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一是加大了防汛抗旱法规体系建设力度,形成了以《水法》、《防洪法》为核心的配套法规体系,把防汛抗旱纳入法制化轨道。二是制定了《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各级各类防汛抗旱预案,形成了从灾害预防预警、组织指挥、调度决策、抢险救灾、信息报送、应急保障、善后处理等一整套应急处置方案体系,明确责任,强化落实。三是深入开展防灾、抗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急救助人员的指挥水平和专业技能,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意识和灾害自救、互救能力。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防汛抗旱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全社会的水患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工矿企业、城市社区、边远山区以及农民、中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的防灾避灾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亟待提高;防汛抗旱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完备,《抗旱条例》等防汛抗旱重要法规还未出台;防汛抗旱社会保障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还不成熟;一些地区还存在防汛抗旱预案不够完善、可操作性较差等问题;防汛抗旱中还存在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冲突,这些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的基本原则,坚持不懈地抓好防汛抗旱政策法规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进行;坚持不懈地开展防汛抗旱工程和非工程体系建设,着力夯实科学防控的基础;坚持不懈地开展基本水情教育,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水患意识和防灾避灾意识;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

总之,我们要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入分析防汛抗旱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认识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防汛抗旱工作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事要事来部署,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来推进,作为政府加强应急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来实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增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全面提高我国防汛抗旱工作水平。

四、着力做好新时期的防汛抗旱工作

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防汛抗旱除涝并重,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齐抓,大力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加快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完善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积极探索应对水旱灾害的重大举措,切实强化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努力减少洪涝和干旱损失,维护良好生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做好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饮水安全放在首位,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坚持依法防控,规范防控程序和防控行为,切实把防汛抗旱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三是坚持科学防控,遵循客观规律,增强防汛抗旱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四是坚持综合防控,落实领导责任制,有效组织各部门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全面提高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五是坚持主动防控,强化应急管理,完善预案体系,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不断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总体成效;六是坚持人水和谐,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洪水风险和水资源条件,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防汛抗旱工作的目标任务是:确保大江大河、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全力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千方百计满足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最大程度地减轻水旱灾害损失。为此,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着力加强工程建设。完善的工程体系是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基础保障。一要加大以治淮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力度,完善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支流重点河段、城市和重要经济区堤防巩固达标建设及河道治理。二要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力争用两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三要加强重点蓄滞洪区建设,尤其是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等流域内使用频率高、对防御流域洪水和保护重点城市作用突出的重点蓄滞洪区建设,保证发生大洪水时蓄滞洪区分得进、蓄得住、退得出。四要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尽快提高中小水库和中小河流的抗洪能力和防洪标准,提高山前平原及河谷地区工矿、城镇、交通干线等基础设施的防洪能力。五要加强海堤达标建设,提高沿海地区抗御风暴潮的能力。六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调控和配置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的时空调控能力。大力促进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尽早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提高抗旱保障能力。

第二,着力搞好预警预报。及时准确的雨情、水情、旱情预测预报信息是开展防汛抗旱工作的基础,是进行调度决策的重要依据。一要加强对中短期天气、水雨情和海潮预测预报工作,特别要加强对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的监测力度,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天气雷达等应用系统建设,提高灾害预报的超前性、预见性。二要完善和优化洪水预报、调度模型,加强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不断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三要加强会商,根据洪涝和干旱灾害的发生发展情况,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加密防汛抗旱会商频次,增强决策科学性。四要加强小尺度、局部性灾害的监测预报,群专结合,及时山洪、泥石流、滑坡等预警信息,为群众及时准确掌握预报成果、提前安全转移提供优质服务。

第三,着力加强应急管理。要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洪法》和《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规定,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不断推进应急管理制度建设。一要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组织对现有预案进行优化补充修订,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逐步形成切实可行的完整的预案体系。二要健全国家防总应急响应机制,不断强化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形成管理规范、协调有序、权责明确、步调一致的联动机制。三要加快实施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逐步建立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四要加强基层防汛抗旱组织建设,推广江西、湖南的经验,在洪涝和干旱灾害多发区,将防汛抗旱组织延伸到乡村。

第四,着力完善社会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组织、人员结构、管理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防御水旱灾害越来越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共同承担防汛抗旱的责任和风险,逐步建立防汛抗旱社会化保障体系。一要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化解和承受洪水风险的能力。要明确和落实政府及各部门、社会各行业承担的防汛抗旱责任,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要通过编制预案简本、科普读物、影像资料、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强对公众避险救灾知识的宣传,以提高群众的避险自救能力。要加快完成主要江河洪水风险图编制,开展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旱灾害保险试点,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旱灾害保险制度等风险分担机制和灾后补偿机制。二要进一步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防汛抗旱投资体制,各级财政用于防汛抗旱的预算内资金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增加。三要继续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和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搞好管理培训,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技术装备,发挥抗洪抢险和抗旱减灾主力军作用。

第五,着力健全法律法规。各地要根据防汛抗旱工作实际,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完善防汛抗旱法规。要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标准四个层次上,抓紧制订立法计划,积极开展工作。当前,要通过制定《抗旱条例》、《洪水影响评价管理条例》、《蓄滞洪区管理条例》等防汛抗旱法规,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各级行政首长和相关政府部门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管理权限、职责、任务和分工,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堤防保护区、洪泛区、蓄滞洪区、河道和防洪规划保留区的管理,规范经济社会活动,减轻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规范工程抢险、防洪调度、救灾救助、防洪补偿、物资调运、宣传动员、灾害评价等行为,明确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台风和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对已经实施的法律法规,要加强执法检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第六,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水平,推动防汛抗旱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一要加大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研究应用,努力提高灾害预测预报、信息处理、调度指挥、抗洪抢险和灾后评价等方面的科技水平。二要从防汛抗旱的实际出发,把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作为实现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三要加快防汛抗旱基础信息的数字化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做到信息准确、反应灵敏、传输迅捷,为防汛抗旱调度决策科学化提供支撑,不断提高指挥决策水平。四要利用先进技术,制定水旱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对洪水和干旱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价。

第七,着力强化能力建设。各地要按照建设一流组织机构、培养一流专业队伍、配备一流技术装备、实现一流业务管理的要求,继续加强各级防办能力建设。一要学习湖南、湖北和山东等省的经验,进一步强化防办的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能,使之与所担负的防汛抗旱任务相适应。二要把重视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作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应急反应快、工作作风硬的防汛抗旱专业队伍。三要逐级设立特大防汛抗旱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于特大防汛抗旱经费,省防办要按照实际需要和轻重缓急,及时提出安排意见,商财政部门及时下拨,并会同财政部门加强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四要重视制度建设,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用工作健全制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五要推进技术创新,运用先进技术,配备先进装备,全面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水平。

防汛减灾工作方案篇(8)

 

按照市委、市政府及防汛指挥部防汛减灾工作要求,我镇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认真做好防汛减灾工作,经过全镇人民共同努力,我镇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防汛减灾各项任务,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峨山的和谐稳定、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现将我镇今年的防汛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宣传教育。根据市防汛指挥部的要求,我镇将此工作列入了重要日程。一是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副书记、副镇长、大调办副主任为副主任、各部门、单位、村(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二是提高群众对防汛工作的认识,通过召开镇、村组会议,加大对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针对赶山河、虎溪河、卢堰河、格子沟、团结水库和工农兵水库等防洪区段村民重点加强宣传。

 

二、完善制度建设,细化责任分工。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制定_抗旱防汛工作预案,进一步明确了各级责任分工、应急抢险、灾情报告、值班安排等任务。应急抢险、灾情报告、值班安排均落实了具体人员,明确了具体责任,为我镇安全度汛切实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摸排检查安全隐患,做好旱、汛情况观测。多次组织人员对防汛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惠邻8、9组内涝隐患点落实了专人监测,并落实惠邻村支书、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随时掌握雨天的水域情况,一旦有险情发生,立即逐级向上汇报,并及时组织抢险人员疏散群众、抢救财产,限度地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对陈家大院容易内涝的7户群众分别落实了投亲靠友避难点,确保洪水一旦来临,能够保证人员生命安全。各村设立旱灾、汛情况观察员,由村水务员担任,负责观测本区域内旱灾和洪水发生情况,能在做好灾情及时报告同时,组织人员,迅速在现场解救伤员、疏散村民、抢救财产。确保将隐患消除在萌芽,损失减到最小。

 

四、加强应急抢险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我镇及时制定了防汛应急演练方案,并进行了一次演练。在演练中,应急分队一接到险情报告,立刻紧急集合,并迅速赶到险情发生地,并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有序开展人员疏散、秩序维护、医疗救助、后勤服务等抢险救灾工作。确保了一旦发生险情,队伍能快速反应、有序战斗、尽力量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五、配足配齐防汛物质,做好管、存、用工作。及时清点了防汛物质储备情况,完备了抢险车辆、沙石石块、木桩、锄头、编织袋、雨衣、救生衣、救生绳、食物等物质储备。储存物质做到定点存放,专人管理,随时取用。

 

六、严格防汛值班,确保讯息畅通。根据相关要求,镇、村(社区)、相关各单位均制定了防汛值班表,落实了值班人员、健全了防汛值班制度,严格要求主要领导、值班人员等在岗到位,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同时落实了各村(社区)具体灾情报告信息员,确保了灾情信息及时发现、迅速上报。七、下一步防汛工作计划:一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更新防汛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村(社区)防汛应急工作职责。二是强化镇机关防汛值班纪律,并加强对值班情况的督查力度。严格要求各村(社区)“两委”负责人24小时值班,保持通讯畅通,如遇到突发情况及时上报。三加大汛期排查治理力度,一旦发生汛期事故及时准确向上级汇报。

 

 

防汛救灾心得作文素材2

 

    项目部防汛工作在统一领导下,由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通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使防汛工作形成段段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工作有检查、任务有安排,保证了汛期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较好地完成了今年防汛防洪工作的各项任务。

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防汛指挥机构,明确防汛责任防汛抢险工作实行单位个人负责制,成立以于陈东旭同志为组长,李开志同志为副组长,各组人员为成员的防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水库防汛抢险工作的统一指挥、布置防汛抢险工作各项要求。库区内各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为本单位的防汛抢险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的建立,明确了防汛责任体系和运转机制,为做好库区防汛防洪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二、完善防汛应急预案,突出防汛重点结合库区实际,对《防汛预案》进行了修改完善,此次修编更加突出了防汛重点,进一步完善了防汛指挥体系,明确了防汛职责,并按新的汛情预警及颜色制订了应急预案的具体实施步骤。使其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监督施工企业建立防汛体系并将项目防汛责任人和防汛值班人联系方式上报防汛办公室备案。

三、精心准备队伍和筹措物资,做到未雨绸缪今年,项目部对防汛抢险队伍进行了调整充实,组建了以专职防汛人员为队长的专业防汛抢险巡查队和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工程抢险队共计30人。4月8日,组织专业防汛抢险巡查队伍进行演练,提前练好内功,为防汛抢险工作做好充分的人力准备。与此同时,建设局按照管委的有关要求,积极储备防汛物资,并在汛前逐项检查防汛物资的完好情况,及时更换、补充,并建档立卡,做到有备无患。

四、巡查防汛重点部位,科学合理调节水位对库区的重点防汛部位,制定了专门的防汛预案,并落实专人巡查,及时发现和掌握汛情。对人工围堰、泄洪排水沟渠等重点部位实行严防死守,进一步加强对上游巡查力度,并做好安全巡查记录,及时发现大坝及围堰可能存在的渗漏、裂缝、滑坡、垮塌等安全隐患。同时科学合理调节水位,指定在水库上游设立水位监测员,实行24小时水位监测,明确了水位监测员的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做到了早预测、早监测、早报告,为确保安全度汛创造了有利条件。

防汛减灾工作方案篇(9)

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汇报材料

为做好近期防汛救灾工作,某某县严格按照政府关于对防汛救灾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迅速反应,扎实抓好各项防汛救灾工作,切实增强防灾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全面排查灾害隐患,积极做好抗灾救灾预防工作。

一是精心组织,全方位狠抓落实。迅速成立防汛救灾指挥部,指挥部共下设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和四个应急处置小组。成立青年志愿突击队,充分发挥青年干部的先锋作用,明确各应急小组负责区域,各小组协调配合,明确分工,确保为防汛救灾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二是领导负责,全天候值班巡查。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党委班子、各单位负责人加强排查力度,强化汛期灾害隐患点的检查排查力度,切实做好防灾、减灾、预灾工作。迅速制定《防汛救灾应急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安排,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应急方案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落实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保证值班人员全天候通讯畅通,做好监督和巡查工作,确保防灾减灾工作不出任何纰漏。

三是强化宣传,全过程提升意识。充分利用内网、微信联络群、宣传栏等宣传方式,广泛宣传防汛减灾防御知识,加强汛期灾害隐患点防治知识宣传,进一步增强全体税务干部对防灾减灾的认知度,不断强化自我防灾、自我救灾的意识。进一步落实应急报告制度,迅速反馈防汛工作落实情况,持续推进防汛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防汛减灾工作方案篇(10)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切实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建立镇级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户、党员干部包院落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保证防汛抗旱工作高效进行,努力实现“零死亡、零失踪、零责任事故”。

二、工作目标

针对全镇实际,在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采取有力措施,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保证防汛抗旱、减灾救灾工作的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

为加强对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压紧压实防汛抗旱主体责任,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镇党政办、人武部、县水利局站、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经济办、派出所、社会事务办、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交管站、司法所、财政所、国土所、文旅服务中心、供电所、市人民医院医院、各村委会等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县防汛抗旱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时掌握全镇水情、旱情;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措施,制定镇防汛抗旱方案;组织全镇的防汛抗旱工作;对全镇水利设施实施统一调控和调度;组织安全防洪管理。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由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人员具体分工如下:、、负责片区、片区;、、负责片区、片区;、、负责元兴片区,指导做好各村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并跟踪督促落实防汛抗旱预案的相关工作。由具体负责处理办公室日常业务。

(三)成员单位职责及责任人

1.党政办:负责联络各成员单位,做好协调,及时上传下达各类信息,做好宣传工作。

2.经济办:负责防汛抗旱部门、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督促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事故调查与处理。

3.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负责出现汛情、旱情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4.司法所:负责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与解释,向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

5.供电所:负责本单位所辖区内的线路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6.文旅服务中心:正确把握全镇防汛抗旱宣传工作导向,协助、指导新闻宣传做好防汛抗旱信息报道工作。

7.县水利局站: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镇防汛抗旱工作;组织、指导全镇防洪排涝、抗旱工程的建设和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负责水情和旱情的监测预报及全镇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保障农村居民安全饮水。

8.派出所: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防汛抗旱物资以及破坏防汛抗旱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处置因防汛抗旱引发的群众性治安事件;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和转移。

9.人武部:负责组织指挥民兵、应急分队,组建一支抗洪抢险突击队,执行防汛指挥部赋予的抗洪抢险、援救群众、物资转移和抗灾救灾任务,并协助维持治安,帮助恢复生产。

10.交通管理站:负责辖区内水运、公路、农用车的安全度汛工作,汛期加强船舶安全运行管理。负责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的组织,运输物资及设备。保障因汛情所造成的水毁道路的及时修复,确保道路畅通。

11.社会事务办:组织、协调灾后救助工作,核查灾情,灾情及救灾工作情况,及时向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灾情信息。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使用。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赠等工作。

12.财政办:组织实施全镇防汛抗旱经费预算;根据有关部门和村提出的申请,会同镇防汛办在年度预算内审核下拨防汛抗旱经费,并监督使用。

13.国土所:指导并监督全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与运行;组织对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勘察、监测、防治。

14.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指导农业防汛抗旱和灾后农业救灾、生产恢复及农业系统的防洪安全;负责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和抗旱所需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的组织供应与技术指导。指导防汛抗旱和灾后畜牧业救灾、生产恢复及养殖系统的防洪安全;负责灾后恢复畜牧业生产和抗旱所需种苗、饲料等物资的组织供应与技术指导;组织兽医开展牲畜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15.市人民医院医院:负责水、旱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援工作;及时向镇防汛指挥部提供水、旱灾区疫情和防治信息;组织医疗卫生单位和医疗卫生人员开展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16.村(社区)两委:负责本辖区的防汛抗旱工作,对所涉及的范围目标要制定详实的防汛抗旱预案,在汛期要加强巡查,及时排查出险情进行整改;遇到重大险情按照预案边处理,边及时上报,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所有成员单位的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人员为直接责任人。责任人要加强巡查力度,发现情况要立即整改并上报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三、工作任务

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工作各级领导负责制,镇主要领导和各村书记主任为防汛抗旱工作第一责任人,务必从讲政治,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贯彻落实各项防汛减灾措施,全力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准备工作。

(一)认真开展防汛隐患排查

按照边排查边整改的原则,各村委要集中力量对辖区范围内的防汛安全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实现隐患排查全覆盖。重点针对村内学校、群众住宅、村道排水、水利工程、企业、厂房等,全面摸清灾害隐患情况,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分类落实整改责任,细化整改措施,根据轻重缓急程度推进整改落实工作。

(二)加快推进水毁工程修复

高度重视水毁工程修复工作,根据水毁灾损的情况,抓紧落实水毁工程修复方案,进一步明确水毁修复责任和任务,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责任到人,多措并举,全力加快工程施工进度,严把工程质量,千方百计确保在汛前全面完成水毁工程修复任务。

(三)全力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1.针对全镇实际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山洪灾害危险区应急预案,及时完成水库水电站和在建涉水工程度汛方案的编报和审批备案工作。

2.完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及时落实运维单位逐项逐站检查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预警平台、预警设施设备等,抓紧对系统进行联合调试,确保汛期能正常使用。

3.做好防汛抢险物资装备清理和抢险队伍统计工作,各村结合本村实际及时拟定物资补充采购计划,健全完善物资调度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及时更新防汛抗旱物资装备和抢险救援队伍合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各村社分别组建抢险队伍,负责本辖区抢险救援任务。

4.加强防汛应急演练准备工作。山洪灾害危险区、水库水电站、江河风险工段和内涝风险点要按照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防汛演练的要求,加强防汛应急演练工作。

5.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各村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利用“世界水日”,开展防汛减灾宣传工作,因地制宜开展防汛专业技术知识、模拟演练和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防灾减灾氛围,提升广大群众防灾避灾能力。

6.完善抗旱措施,保障城乡用水。要坚持全面规划,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积极宣传发动群众开展联合生产自救,强化旱情预测预报,及早落实各项抗旱措施。修订抗旱预案,细化“一村一策”和“一社一策”。做好抗旱设备、拉水车辆的准备。积极推进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坚持满足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相结合,实现一水多用,高效用水。确保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

(四)做好值班值守安排

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密切关注气象信息,保证电话畅通,遇到汛情上报要及时、准确,请示答复有记录,值班电话:。各类防汛抗旱信息要及时上报。上报内容要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随后补报详情。所有信息必须报镇防汛抗旱办公室,根据响应级别,由指挥长签署意见后,再上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防汛减灾工作方案篇(11)

*年全区防汛防旱工作要继续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按照科学防洪、依法防洪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防汛防旱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要早准备、早部署,加大汛前检查力度,修订完善防汛抗旱预案,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把握工作主动权。总的目标要求是:遇建国以来最大洪水,保证长江堤防不决口,保证区内重要交通干线、工矿企业的防洪安全;遇设计标准内洪水,保证各类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遇超标准洪水有应急对策,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遇一般干旱确保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用水;遇特大干旱保证人民生活及重点用水需要,最大程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各级防汛防旱指挥部要做到思想上一丝不苟,责任上一环不漏,指挥上一着不失,措施上一抓到底,确保全区安全度汛。

二、汛前准备工作

各级防汛防旱指挥部要按照“准备早、措施实、应急快”的原则,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总结以往防汛防旱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全区防汛工作的要求,做好*年防汛各项准备。强化落实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做好以下防汛准备工作:

1、认真开展汛前检查工作。

3月中旬开始,区防指办公室已下发通知,要求各街道(乡)、沿江各单位开展汛前大检查工作。各单位已进行了一轮检查,检查中也发现几处江堤护坡、丁坝被淘涮松动、下塌的情况,区防指已责成相关责任单位于5月底完成修复工作。各街道、沿江各单位要抓住汛期到来前的有限时间,再次组织人员对所属水利工程设施进行认真检查。今年的汛前检查继续实行防汛检查负责制和全过程跟踪,努力做到每一处工情清楚,不留盲区和死角。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今年检查发现的险工隐患,检查是否制定了消险防案和度汛措施。是否落实行政和技术责任人。(2)对遇暴雨,易发生漫溢、淹没的街道排水设施、乡村河道等进行重点检查,检查是否采取疏通、清淤、清障和维修加固等措施,是否制定了应急预案。(3)对一些沿江及内河涵闸的运行状况、机电设备、启闭系统、闸身、闸门、消力池等进行祥细检查,确保汛期正常运行。(4)通过防汛检查,要建立险工信息资料库,内容包括险工基本情况、度汛措施、图片等资料。(5)各级、各单位防汛责任制制定和落实情况,各种防汛预案制定的情况。(6)检查各单位防汛物资储备情况,对库存的防汛物资认真查点,查清物资器材的数量和质量,落实防汛物资保管值班责任制,制作各级防汛物资储备分布图、统计表、责任人等。

2、加大险工险段度汛措施的落实。

对于今年查出的险工隐患,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明确工程修复的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制定修复方案,落实施工队伍进行修复,确保5月底前完成修复工作。对暂时不能消险的险工隐患,必须明确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制定度汛预案,汛期要密切关注、备足防汛物资、加强防守,确保安全度汛。

3、进一步落实防汛防旱责任制。要加大责任制的落实力度,各街道、沿江各单位要对防汛防旱责任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落实。要按照国家防总印发的《各级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职责》,调整充实防汛防旱指挥机构,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落实到各类工程。

4、认真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各级防办要针对极端灾害性天气和各地防汛工作特点,对*年度的防汛防旱防台预案及应急预案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细化,使预案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区防指办公室要加强指导,督促各街道(乡)完成防汛防旱工作预案编写和修订。

5、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落实好防汛抢险队伍。防汛物资的储备是防汛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足够的物资储备,“抢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区本级及各乡镇、沿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都要按照防汛责任状的要求,认真落实物资储备工作。由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建立防汛物资储备台帐,做到心中有数,抢险时能拿得出,用得上。同时各乡镇、各单位要切实落实好防汛抢险三支队伍。

6、坚持防汛防旱两手抓,进一步做好清淤清障工作。对河道进行清淤清障是恢复和提高河道防洪、引排能力的有力措施。各乡镇要将河道清淤清联工作作为防汛防旱的主要工作内容,切实抓紧抓好。坚决制止新的违法设障案件发生。根据《防洪法》、《江苏省防洪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各种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乱垦乱种,侵占河床搭建房屋等违法行为。对河道上严重影响防洪、排涝的障碍物在主汛期前组织人力进行突击清淤,确保河道引排畅通。

三、汛期工作

进入汛期(6月-9月)后,各地要全面进行组织发动,认真落实各项防汛防旱等工作措施,确保全区安全度汛。

1、区、街道(乡)、沿江各单位要加强防汛值班,认真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明确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预案;深入一线,加强对防汛防旱工作的督查,检查各项措施落实情况。

2、密切关注天气、雨情、水情、灾情、工情动态变化,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天气、水雨情预测预报情况。根据水旱灾害发生发展情况,及时与上级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会商,增强决策科学性。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认真做好雨、水情和灾害分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为领导正确决策、科学调度提供依据。

3、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提高对极端灾害性天气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能力。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防洪工程的巡查,落实日常巡查制度,责任到人,发现险情及时处理。沿江单位抢险队要随时待命。区防指要加强险情处理的技术指导。汛期要严格执行防汛防旱预案。按照《涵闸运行规范》及有关操作规程科学调度涵闸运行。

4、加强信息管理工作。各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防汛抗旱信息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工作制度。按照《江苏省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及《国家防总防汛抗旱突发险情灾情报告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通过及时报送灾情险情。要规范上报程序,及时掌握突发险情、灾情,并及时与有关部门核实沟通,在第一时间向上一级防指报告。

四、汛后工作

汛期结束后,要做好防汛防旱工作总结。

1、认真分析汛情、灾情,评估灾害影响及防洪减灾效益,总结本年度防汛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年度工作要点,区防办要在10月底前将防汛防旱工作总结上报市防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