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2-06 02:40:14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1)

关键词:

设计 可持续 复杂适应性系统 设计过程 系统设计

1.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提出及发展

在资源和环境危机对我们的现实世界展现出了强大破坏力的同时,有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讨论也逐渐增多,对生态时代的呼声也更加强烈。我们中华民族流传的思想中就有诸多如何与大自然悠然共处的持续之道。如今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念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的。1992年6月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会议通过了旨在保护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议程》。可持续设计就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主导而产生的设计方式。目前,设计行业已广泛认同“可持续设计”这一理念,同时也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

2.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的含义

复杂性科学被称作是“21世纪的科学”。它有着广泛的研究领域,且已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古代哲人们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阴阳二气”相互牵制的关系,都是复杂性思想的体现。以美籍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Ludwig Yon Bertalanfly)的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的提出为标志,系统科学步入科学的殿堂,登上人类文化的历史舞台。70年代以后,关于简单系统的理论日趋成熟,系统科学才真正转向以复杂性为主要对象,试图建立关于复杂系统的一般理论研究。美国圣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的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CAS)是较为合理地解释复杂性系统维生、发展的理论。

适应性系统理论(CAS)最早是由霍兰于1984年提出的,其理论的最基本观点是适应性主体通过与外界持续的交互活动,不断发生作用,通过“学习”和“积累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促进整个系统的不断演化,使系统不断复杂并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霍兰在其著作《隐秩序》中认为,适应性系统是由用规则描述的、相互作用的适应性主体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是开放的系统,是与其环境相作用的系统,系统能适应环境中的变化,其内部结构也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适应。在系统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自适应改变系统本身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特点,从而不断向前发展和演化。根据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一个适应性系统,通常能够表现出两种突发的特性:一个是由于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自发秩序;另一个特性是不断进化而引起的创新行为。

适应性系统理论(CAS)主要研究具有学习能力系统的变化,系统在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自身内部的行为和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对外部环境产生反馈行为以适应环境。系统能够主动并积极地收集和处理信息,且在此过程中积累经验,并从中掌握外部客观世界的规律,指导自己未来的行为,因此会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

在复杂性科学的研究中,适应性系统理论(CAS)是探讨系统诞生后,如何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并且维持系统的稳定,从而逐步发展的一种理论,也就是解释系统适应环境从而发展自身的理论。

2.1适应性主体(Adaptive Agent)

系统的主体是具有一定生命特征的构件,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具有自己的目标、内部结构和生存动力。适应性是指“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特性或生活方式的能力。”主体可以通过与外界持续的交互活动,不断地与外界发生作用,通过“学习”和“积累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以适应外界大环境的变化,并且与其他主体保持协调一致,从而促进整个系统的不断演化。

对于设计而言,从事设计活动的人可以是设计这个复杂系统的主体,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师、消费者、甚至是某些具有人工生命的设计产品都可以是系统的主体。这些主体,都具有统一的特性,就是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主动地适应外界大环境的变化,同时对自身内部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2.2主体的适应性框架

在适应性系统理论(CAS)中,最为核心的就是适应性主体,正是由于主体具有适应性,可以不断学习,才使得这些系统变得有复杂,得以不断向前发展。主体的适应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根据霍兰的理论,主体的适应性框架由三部分组成:执行系统、信用分派和新规则发现。首先,主体在面对简单的外界环境时,通过简单的规则产生简单的行为。其次,在多条规则下,主体通过某种途径选择与环境情况相适应的规则,从而产生行为。第三是新规则的发现和使用的过程。一个复杂的系统进化过程,是通过简单的数学规则或物理原理的方式,表现出复杂的、不可预知的行为。主体的适应性学习能力,也是通过这三个步骤进行的。

3.系统主体对环境的适应与反适应

尽管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迅速,技术、文化、理念等因素不断发生着变化,但人类的设计能力都保持着相对稳定,这是由于作为设计系统的主体具有适应性的原因。设计活动的进行是在外界大环境的影响下开展的,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带来了设计活动的不确定性。根据适应性系统的相关理论,在设计活动的系统运行过程中,适应性主体要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改变自身,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输入,通过设计活动的进行,产生相应的设计成果,并且使其产物符合环境的要求。这个过程是系统主体对环境的适应性过程,也是通常情况下人们研究较多设计的过程。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设计活动也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我们的设计成果,包括产品、设计思想、流派、创新方法等多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甚改变了人的行为,使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直接体现在与设计相作用的环境中。环境也因为设计活动发生了改变,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着主体的各个方面,从而导致主体能力发生改变,进而又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系统主体对环境的反适应性。因此,这两个过程,就组成了一个循环,也就是主体对环境的适应与反适应的循环过程。这样的一个反复复杂系统的循环过程,就是设计活动具有适应性,不断继承而又向前发展的过程。因此可以对可持续设计产生一定的积极启示。

4.对可持续设计的启示

4.1充分的前期设计考量

在设计实施的前期阶段,主要是设计系统适应环境系统的阶段。这一时期,从传统的角度来讲,要对整体设计系统中复杂多变的因素做出充分的评估,事先考虑好设计开始后可能会对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以及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的传递情况。在环境中的因素,如资源、信息、思想、人文等方面,要进行充分的调研,以评估事后对设计造成的影响,从而提前布置。如在交通工具的设计时,根据项目要求的不同,可以选用清洁能源或传统能源。在设计家居用品时,能否更多考虑―下受众人群通用性的问题,以便可以满足多数使用者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可持续设计理念。

4.2设计过程的合理性

在从主体到产出设计成果的这一阶段,是传统可持续设计研究强调的重点,那就是如何产出符合可持续设计理念的产品。比如从产品的材料出发,从加工工艺着手,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等。但是还有一部分过程往往被研究者忽略,那就是从设计活动的流程中加入可持续理念,从而让可持续思想贯穿始终。设计人员完成设计的过程,包括设计管理人员的工作,其实质都是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传递实现的,因此将可持续理念注入其中。例如在方案评审的时候,完全可以采用网络的技术进行,而不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减少成本。另外,可以采用多方协同设计的方式,使方案的质量达到更高的效果,从而缩减日程,提高质量。

4.3积极的成果反馈

在反适应阶段,设计成果中能够体现主体所要表达的相关可持续思想。在这一阶段,优良的设计可以一让蕴含其中的思想更快速地传递给主体。由于设计活动所辐射的范围和广度非常大,所以主体在生活中随处可以感受到设计活动产生的成果的反馈。好的设计一方面应该满足使用者自己都未意识到的潜在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还应该从思想、意识方面给予使用者积极方面的启迪。

4.4主体的可持续作用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TD6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262-01

第一章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不再仅仅追求物质的满足,对于精神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环境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设计,进而装扮生产与生活空间,达到美化生活环境,展现生活品味的作用,使冰冷的建筑与房屋有了色彩与温度。

本文通过选取TRIZ相关的理论哲学与设计原理,结合环境设计中的典型案例,研究不同环境设计中所运用的不同方法与原理,寻找TRIZ理论对于环境设计的帮助与支持,使环境设计的方法与创造更有理可循。

第二章环境设计概念体系与TRIZ理论

1、环境设计概念

环境设计是针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利用艺术的处理形式,以施工技术为支撑,进行设计改造与创造的实用类艺术学科。环境设计利用对空间的整理与组织、空间界面的艺术处理,其中包括空间围合立面,墙体、柱体、门窗等,运用软装配饰,自然与人工照明、造型、具有一定符号特点的设计形式语言,搭配植物、水体以及相统一的功能性设施,使人们生存与居住环境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展现出特定的氛围与风格,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与视觉审美上的需求。

2、TRIZ理论

在现代,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首先,无论设计对象的复杂程度与否,其中均有一定的规律与模式。其次,设计创造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通过设计与创造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而解决所遇到的矛盾、冲突等问题也成为了这一进化过程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章TRIZ理论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在本文中,本文选择适用于环境设计学科的部分原理进行归纳与整理,并针对不同的原理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更好地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

1.分割原则

该原则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首先,将物体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并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并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在环境设计中,常常用到这种设计方法来进行空间的围合于分割,使空间的使用功能不再单一,为空间增加合理的功能属性,丰富空间变化,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例如在办公空间会议室设计时,为了节省空间,常常将大小不等两个会议空间串联布置,中间使用可移动或可拆卸式隔断进行空间的分离。在平时,两个会议室可以分开单独使用,在遇到参会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会议室隔断各移动至墙体两侧,形成一个较大面积的会议空间,使空间使用较为便捷。

2.不对称原则

TRIZ理论的主要表现在将物体的对称形势转换成为不对称的形式,如果物体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对称性,那需要加强其不对称的程度。这类的实例在环境设计中有较好的体现,为了增强设计对象的形式感,设计师在设计师常常尝试采用不对称的设计语言表现设计理念,阐述设计概念。利用不对称的设计原则,使设计相对活泼生动,具有变化性,设计语言更加丰富。1996年竣工的跳舞的房子是由著名设计师法兰克・盖里设计的。该建筑在设计舍弃了传统建筑正方的特点,而是将其中一柱形建筑进行了扭曲,采用了不对称的设计语言,与相邻的柱形建筑形成对比.

3.复制原则

在环境设计中,复制原则也应用到了大大小小的设计中,之中包括利用相同或相似物体进行排列组合形成的设计形式,也有抽象设计符号进行符号的放大缩小,再进行复制排列,以及变换复制品材质,但保持复制品基本符号元素与语言的设计案例。大到建筑的设计,小到一个杯子纹样的设计,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通过元素的转变,复制形成的设计。Thomas?heatherwick在中国世博会设计的英国馆,整个建筑由六万多根“触须”围成,每根触须两端有一些LED发光点,在系统控制下可展现不同的图案与不同效果,整个空间通过大量柱形元素的复制,形成具有特色的建筑。

4.改变颜色原则

在设计时可尝试改变物体或外部介质的颜色、透明度,在观察较为模糊的事物时,可利用染色剂,若已采用,可添加荧光粉。在设计中,为使空间更加丰富,活跃空间氛围,设计师常常会采用改变物体颜色的方法来丰富空间层次。

根据不同空间属性、使用习惯与要求,设计师会选用不同颜色来丰富场景变化,在统一的色彩中寻求变化。在仪式性场所,如教堂等,利用彩色玻璃,营造神圣的意境。除此之外,不用的空间属性选用的色彩倾向也会发生相应改变,幼儿园在设计时常常才有较为活泼、鲜亮的色彩,医院以白色与绿色为主,偶尔点缀黄色、橙色来帮助打破冰冷的空间氛围。

5.一致原则

同指定物体相互作用的物体应当用同一(或性质相近的)材料制成。环境设计中一致原则也是较为常见的设计方法。为保证空间展现更加协调有序,避免杂乱无章的空间效果,在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时,尽量保证空间材质的一致性与统一性或相似性,通过合理的材质选择,可以帮助协调空间氛围。

第四章结论

本文针对环境设计中的相关设计方法与应用问题,解释了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支持,应用TRIZ理论的相关工具结合环境设计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在环境设计中,可运用分割与拆出等原理将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在进行创造与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元素与物体的复制变形与排列,材质的替换与重组,介质一致等设计方法,得到更有价值的设计成果。应用证明TRIZ理论能够解决环境设计中的矛盾与冲突问题,可有效提高环境设计的质量。当然TRIZ理论对于环境设计的帮助也不仅仅只有本文所阐述的这些。

参考文献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3)

一、新课程的主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了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作为基础科目中的基础科目,语文课程教学又有极强的综合性。随着人文、自然等科学的发展,传统的、落后的语文教学已不能满足学习和实践的需要,注重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新课改”应用而生了。此后,语文教学的主导思想不在以传统的段落、中心等腐烂形式为主,而是别开生面,逐渐落入了情感、美感、人文教育等新的理念,这实际上也是新科程备课中的切入点,即“以文为本”代替“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

二、“吃透”教材

“吃透”教材一要细研,二要深钻。所谓细研,就是要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遇到念不准音调的字,一定要查查字典,切忌以讹传讹.遇到似懂非懂的词,一定要查查词典,并联系上下文,说出它的确切意义,切忌望文生义。作者的遣词造句好在什么地方?段和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怎样以最少的文字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要弄个明白.切忌不求甚解。所谓深钻,就是深入钻研问题。比如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换个写法好不好?”去掉某一两段行不行?对刊物上发表的某些教材新探、新解、质疑,自己怎么看?如此等等,要通过独立思考和旁征博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只有自己“吃透”了教材,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教材。否则,以其昏昏,断难使人昭昭。

三、大胆改变课堂结构,化教师讲授为学生学习活动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因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所以,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习活动。

设计学习活动的方法有三。一是常规法,即把传统的字词教学、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课后思考题处理为学习交流活动,直接了当地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置。如《白色鸟》一课可安排以下六个学习活动:以四人为一组,先后交流“生难字词”、“我所了解的”、“两少年所做的七件事及其场景”、“对以白色鸟为题的理解”、“对穿插写外婆的理解”、“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等活动,充分使学生自主、独立、交流学习。二是挖掘教材或练习内涵,灵活设计活动,尽可能地寻找学生活动的载体。如初中第五册《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一文,根据文章驳论兼有立论的特点,为使学生充分理解驳论、立论的本质和该文敌论点、敌论据及敌论点、敌论据之间缺乏逻辑联系的特点,可把课后练习第一、二题改造设计成辩论会,小组内设反方、正方,反方扮“公开的文字”,说敌论点、引敌论据证明;正方扮“鲁迅”,驳敌论据如何不能证明敌论点,接着正面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并举古今事实证明。又如根据课文、课题设计“家乡物候调查”、“社区生物调查报告”、“诗歌朗诵会”、“小说剧如《变色龙》创作与表演”、“某人物形象浅析”、“新闻与人物采访及写作”、“编写现代作家作品一览表”、“说明文文体知识卡片”、“文言文关键实词一览表”、“重要语段的选择及命题设计”、“我的课外优秀文章赏析”、“中考作文题命题设计”、“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研讨会”等。第三,咬文嚼字,多向思维,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充分安排学生质疑的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思考问题,促进新知识的生成。如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愚公智叟谁智谁愚的反向思维,是挖山还是迁居的思考等。这种安排,教师要想多说也不行,只能做导演。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64-02

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建立在针对学生的基本指导思想、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几个方面。美术教育是培养美术教育工作者和美术专门人才为方向的,而“人才”是整个培养方向的主体。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在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史论和理论才能是其必不可少的能力。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专业,历史的积淀性是其文化和表现力的活力之源。掌握历史,并从中提取养份,是高等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理论、史论和实践在高等院校美术教学中地位均等,缺一不可。但在当今的高等美术教育课程中,史论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脱节,各成一体,各专业教学中乎略了史论和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一幅成功的作品,应该是一个有灵魂的作品,而这“灵魂”,必然是理论和历史所赋予的。高校美术教育课程的安排,应在技能学习的同时,在史论中汲取养分,为我所用。

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艺术的发展史,艺术文化的传承就是民族文化信仰的传承。而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史的学习尤为重要,每段设计历史,每个时期的设计风格和运动,就是一堂堂生动的课程,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更掌握了设计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有影响力的理论对现代的设计师也有着很深远的影响。由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在当代设计界依然风行,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独特的艺术。现代高校美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创造型的人才,其作品应是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感染力的,也只有在历史中汲取养分才能使其作品不至于是苍白无力的,所以,设计专业的教育中应适时地加入设计史,有利于培养新型的设计人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改革,不断探索和实践,方能深入浅出,达到预期效果。

一、探索内涵,传承文化

各国艺术史论、理论的研究源远流长,从宋应星的《天工天物》到莫里斯的《桥沙集》,都充满先人智慧,也为我们设计的教学打开一道密钥。

1.百家争鸣,研究各种理论观点

高校设计专业培养的是设计人才,在艺术设计中希望能够同时带来经济效益。但审美性与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性相关,现代设计人的设计目的在产生效益的同时还要为使用者带来积极的艺术体验。前辈大师的设计理论可谓百家争鸣,各种不同背景和观点的理论家和设计家们,都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艺术本质问题做最后的解释,不免出现了众语喧哗的混乱局面。甚至一些相对的观点不断出现,密斯・凡・德・罗强调“少即是多”。丘文里则坚持“少即是乏味”。各种观点莫衷一是,这就需要教育者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消化,坚持一家之言或杂糅各种说法都是不可取的,而我们必须要给这些观点一个特定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差异性地理解和吸收。

2.跳出桎梏,寻找更高的语境

设计史给我们留下的设计理论是大师们智慧的结晶,是后世设计者保贵的精神财富,但一味模仿先贤是不够的,教育者还要再跳出其所制定的桎梏,引导学生从更高的角度,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格,而非纸上谈兵,遵循着某种设计观念,即便是研究的多么透彻对一个成熟的设计师来说也只是一种限制,不利于设计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由于艺术创造活动的本质容易产生局限性,教师在引导专业学生学习史论的同时要明确史论与技能的辩证关系,即史论是为技能提供了更好的创作依据,但最终将是为设计服务的。教师更应该明确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最终目的是为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服务的,为教学所用。

3.坐今顾古,陶冶学生的审美能力

艺术的创作过程是:构思、创作、完成以及接受,人类的活动也可以分为:认知、实践和审美几个方面,艺术从属于审美的人类活动。设计专业学生所面临的未来是设计美观而具有实用性的作品,那么其审美能力必定要高于使用者,才能引导审美风潮。设计专业课中的设计理论的教学就是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做的必要准备,学生的设计理念不是空想的,是对生活美的认知,把生活中的美的事物进行加工和提炼高度概括,糅入自我风格,并通过实践一次次地修改和进步,最终达到能力完善的过程。一个设计师对于美的感悟能力直接影响着设计作品的表达力,而设计史的学习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各民族在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设计风格,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文明的标志,在其艺术品中能找到民族兴衰的蛛丝马迹。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给予适度的史论的引导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技理同堂,培养发散思维

1.方法革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艺术设计是集艺术、自然、人文学等诸门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史论课和设计理论课的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外设计的发展脉络和风格流派,为学生的设计实践起到前瞻的作用,但由于设计专业所特有的与经济和外化的物质的关系,使得人们注重其实用性而偏向快速的技能培养,忽略了史论课和理论课根基的重要性。在教学上一味倾向于实践能力,出现重技艺、轻理论的局面,看似快速技能的掌握,实际上是拔苗助长,学生普遍形象思维发达,作为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抽象表达能力相对薄弱。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地渗透理论的重要性,注重技理同堂,而不是只靠作品说话,引导学生发掘作品最本原的东西,每一个细节的出处,使其技能有所提高的同时,全方面地掌握各种知识。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5)

关键词: 弹性化空间;包容度;美术馆;展览职能

Key words: flexibility space;tolerance;art museum;exhibition functions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094-03

0 引言

文化建筑的发展大多代表着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人文发展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历史和前沿。美术馆做为艺术博物馆成为艺术的表现载体,其空间特性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发生着改变。20世纪末,从西方国家开始的文化策略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生长,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例如,至2004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90亿元,占GDP的6.8%;上海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45.7亿元,占GDP的6%①。作为文化产业链核心的美术馆的社会属性直接影响着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美术馆的空间限定与单一封闭的分区的弱点逐渐显现。取而代之的是在空间模式与功能策划更加具有可变性和容纳度的弹性化空间设计方法。弹性化空间作为“通用空间”理论的延伸试图解决美术馆空间多样化的需求,将弹性思维带入设计之中,从而实现美术馆与城市、观众、展品的有机结合。同时促进美术馆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 美术馆的发展历程

美术馆作为博物馆的一个分支,是一个“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来保存以及展示在文化以及艺术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机构②。”美术馆直译为 Art Museum或者Museum of Art,也就是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强调沿袭了博物馆的公共性、服务性和非营利性。美术馆的称谓在人们深入了解美术馆的特性之前,容易在字面上遗漏“博物馆”的本性。在全球化经济文化的带动下,美术馆的经营体制与形态、运作的内容及方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过,关于博物馆的本质是没有变化的。

早期的美术馆或博物馆蓬勃发展开始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当时的美术馆大多是由传统建筑改造而来。传统建筑从宫廷贵族的私有财产转向面对公众开放,成为国家的公共服务机构。例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凡尔赛宫、英国的大英帝国博物馆等,这些古典建筑本身就是无价的艺术财富,经过修缮改造演变成为部级的文化象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的经济开始复苏,开始了现代建筑的探索。经济的复苏激发了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一些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美术馆应势而生。这时的美术馆更加注重建筑本身的空间功能与流线,运用新材料突出建筑时代的进步。例如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美国华盛顿美术馆等。这种既能沿袭传统又能体现现代思维的建筑形式在当时深受公众认可。

20世纪末,美术馆的空间形式与建筑表现也越来越丰富。文化产业在各国迅速兴起,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层出不穷。例如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等建筑成为了这一时期美术馆的典型代表。在当代,数字科技引领的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文化空间的展示手段之中,新的科技手段在挑战传统的同时也为美术馆展示空间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2 “通用空间”的思考――弹性化空间设计的原型理论

“通用空间”是由世界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真对功能与形式关系的理论。“通用空间”(Total Space)也称为“一统空间”(Universal Space),通用空间理论反驳了路易斯・沙利文的“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理念。提出了建筑的形式不变,功能亦可改变的观点。1958年密斯在与诺伯・舒尔茨的谈话中提到“建筑物的服务目的是经常改变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去把建筑物拆掉。因此,我们要把沙利文的口号‘形式服从功能’倒转过来,去建造一个实用和经济的空间,以适应各种功能的需要③。”通用空间的理论核心是运用大跨度结构体系为具体空间的操作基础,在大空间之内区分空间以形成简易又多变的功能分区。在之后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密斯将这个理论应用反映在了具体设计中。

以伊利诺理工学院克朗楼(S.R.CROWN HALL)为例,克朗楼可以容纳300名学生同时使用,空间采用低矮的灵活隔断进行分割。把通用空间的概念引用到不同功能需求和不同体量的建筑中,密斯将一些附属空间如洗手间、储藏间、技术用房等空间要与主要功能房间独立分割出来。它们被放置在楼层中的某一个位置,或许直接使用建筑中的某一层。而主体空间变为一个完全自由暴露的无结构自然空间。于是,那些变化丰富,多种多样尺度感的空间能使人们感受到空间纯粹的独立性。

3 弹性化空间的三种模式

在通常的建筑设计之中,设计者习惯从建筑的造型、体量关系、平面布局等方面出发,确定出空间的具体概念以及规定其空间功能与属性。在美术馆这样空间需求多变的设计当中,固定化的设计呈现出了缺乏适应性及可变性等弊端。从而无法满足在空间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需要。本文所提出的弹性化空间设计策略是特别针对于美术馆的空间需求以及使用改造发展而来的设计策略。

3.1 大空间策略

实现空间的灵活使用方法之一是利用大空间的尺度作为空间基础。在充分的空间之内用分区、隔墙、家具等方法进行灵活多变布置。空间的具体特性除了取决于空间本身的大小尺度以外,还取决于二次设计中空间的分割方式。

大空间的必要条件是大跨度结构体系。由伊东丰雄设计,在2001年的日本建成的仙台媒体中心是大空间结构的经典案例。仙台媒体中心虽然是属于办公建筑,但对于美术馆的空间组织有很大的启发。伊东丰雄在设计时放弃了传统的柱子,改为使用螺旋形管状结构。电梯、楼梯、设备都藏在直径为2m-9m的管道内。使用空间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扩展。这样一个盒子空间,内部没有柱子、梁、窗户、门等常规的建筑构件,而是一个重叠组合的空间,所以非常自由。如图1。

3.2 组合空间策略

空间组合是任何种设计中都要考虑的设计因素之一,往往空间的不确定性就存在于组合方式的千变万化。大中型美术馆的陈列室通常不止一个,陈列室之间的空间关系决定着展览空间的弹性。一般意义上的过渡空间是指连接陈列室与陈列室之间的交通空间,往往不在陈列范围之内。若是将过渡空间扩大理解为中间展厅,这个空间就可以成为展示空间的备用区域。并且预留空间可以共用为两个展厅以上的公用弹性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的空间过渡方式不宜以“门洞”的尺度来限定,开敞的连接更适宜组织不同空间之间的转换。空间组合不限定层高,不同层高的建筑成组出现可以提供不同展品选择的可能性。

3.3 空间自身的弹性

任何空间都是由限定因素围合而成,空间本身不变但是内容可以改变整体的空间感。创造出空间自身弹性的关键在于利用装置来填充或是改造空间的弹性。在美术馆设计中,若是将观众的路线规定好,动线过于严格将丧失观众对于展览空间的探索。在弹性化空间设计中,强调了自由与包容。并非固定流线适用于所有陈列的布局。所以空间的模糊性也带来了弹性的可能。另一种方式是利用陈列架、陈列展台的不同排布改变空间的呈现方式。可以移动和旋转的装置一方面适用于展示品的定期变化,另一方面改变着观众的行走路线。如图2。

以上列举的三种弹性空间模式是为了提供几种选择,而往往这几种方式是相互渗透配合使用,各自发挥其优点创造出更适应性更强的空间。

4 影响弹性空间的因素

4.1 模数制的空间

模数是在建筑设计中控制尺度倍数的一种基本方法,模数在保证施工精准度,材料尺寸标准化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的原理,将空间转变为模数制度控制下,不仅仅在柱网尺寸和层高尺寸控制倍数,而是将空间理解为1X,3X,5X......等按基本空间单元组合而形成的空间序列。模数化的空间无论从空间分割和空间组合上都有利于增加空间变化的灵活度和可行性。

在龙美术馆(西岸馆)的设计中,设计团队采用模数化的设计方法,运用独立墙体形成的“伞拱”悬挑结构为单元空间,将其组合为不同尺度的展览空间。这种模数化的结构统一了空间的尺度,同时净化了室内空间。展示中可以灵活转化的空间提供了改造的便利性,可以适应不同展品变化的需要。清晰明确的结构性空间不仅模糊了空间之间的界限,并且形成自然的过度区域,实现了一种直白轻盈的质朴感。

4.2 清晰灵活的结构体系

在美术馆设计中,考虑展示空间的结构选型对空间的适应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常,大跨度空间是指在横向跨越大于等于60m的各类空间结构。其中包括网架结构、网壳结构、膜结构、悬索结构等基本空间组合结构。

在弹性化空间设计中,无论采用何种空间结构,要增加空间的灵活性,便需要结构空间的清晰合理、易于组合和分解。在建筑设计中将主要空间与配套空间结合结构体系合理设置。1965年,哈布瑞恩(Nicholas John Habraken)在荷兰建筑师协会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将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分为“骨架(support)”与“可分开构建(detachable unit)”两个部分的一套理论研究,成为SAR理论④。通用所谓骨架是指房屋的主体结构,而可分开构件是指后期可以灵活安装的灵活隔断。现在这一理论不仅在住宅设计中适用,在美术馆设计中,将固定不变的部分进行标准生产的方式进行建造,需要灵活布置的空间形成可变体部分。

4.3 建筑的生长

建筑的生长通常是指在例如学校、医院、博物馆、图书馆等有功能性扩展需求的建筑改扩建处理手法。这类建筑一般在建造时不仅考虑当下的空间规模,同时具备发展的眼光预留或拟建出未来建筑增加空间。美术馆空间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容器”,更是艺术本身的一种呈现方式。当美术馆出现更多空间需求时,就要求原有建筑有良好的扩展形态作为关联节点。美术馆建筑的生长有三种生长方式:第一,X轴生长即水平生长。其中有分支生长、轴线生长、单元体生长、网格生长等四种模式。第二,Y轴生长即垂直生长。垂直生长是在空间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在竖向上增加建筑。这要求建筑技术例如基础承重、结构体系等有足够的条件得以支撑。第三,建筑组合。原有建筑无法进行改建或是加建的情况下,要实现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又要保证建筑的整体性。在用地允许的情况下,在临近的区域加建新馆。例如美国国家美术馆与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在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同样也用到了第三种建筑组合的方式解决了建筑生长的问题。今日美术馆的2号馆和3号馆分别在2008年-2009年补充建设。如图3。

4.4 材料构建的可替换性

美术馆的室内装饰一般遵循简洁有序的效果,为了充分考虑未来构建更换的可能性,材料和构建应当尽量选择标准化定型设计。材料的使用寿命也当选取耐久性较好的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在美术馆的设计中,并非所有材料构建都要使之容易拆卸。区分可以拆卸的构建和不可以拆卸的构建可以保证建筑细节的品质与整体感。

5 总结

弹性空间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多种空间诉求或是为空间转化提供未来的可能性。多种功能在一个空间中实现,既实现了空间的适应性也为业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在建筑垃圾大量产生的今天,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仅为30年,空间的多种用途也成为了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一种措施。在空间设计时不仅仅考虑现在的需求,更为未来的使用做好准备,这也正是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注释:

①数据来源:陈汉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瞻性[J].经济地理,2008。

②196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美术馆的定义。

③参考:刘先觉《密斯・凡・德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④参考:张守仪.SAR的理论和方法[J].建筑学报,1981。

参考文献:

[1]杰弗瑞・艾布特著,李行远译.博物馆的起源与发展[M].意林出版社,2014.

[2]王熙元.展会空间设计[M].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

[3]张子康,罗怡.ART美术馆[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4]珍妮特马斯汀著,钱春霞,等译.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5]黄光男.博物馆新视觉[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6]黄建成.空间展示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赵晨鹿.弹性空间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0(4).

[8]郑涛,张星鑫,王征.浅析建筑空间尺度的顺序和弹性[J].四川建筑,2010(12).

[9]吴琨.由密斯的通用空间谈起[J].南方建筑,2006(09).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第十一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 课程标准

知道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 教学设计思路

依据《历史课程标准》,通过问题设计、情景再现以及巧妙的过渡,有目的地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究。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重视教学过程的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更好地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合作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学生背景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照相、电影、电报是现代学生普遍熟悉的事情,分析教材时要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时间、内容和意义。

在生活习俗方面,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的原因、过程、意义。

2.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重新组合补充一些形象化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但学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教育。

三、学习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等基本史实,分析其原因。并通过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

通过对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变迁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得出这是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映民国初年社会变迁的文字、图片等史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搜集旧照片、旧服饰及车、船等交通工具的图片资料,加深学生的直观认识;观看相应的电影《西洋镜》,加深学生对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状况的了解。

通过学生表演不同时期称呼的变化,认识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同现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教学重点: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亲情况,知道照相、电影的出现以及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等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教学难点: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从服装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教学方法:板块式、对比分析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和图片等。

四、教学流程设计

导言:前几节课,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心情一直很压抑、愤懑,列强一次次地入侵,腐败的清政府又一次次地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不仅割地、赔款还开埠、通商,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今天,我们放松一下心情,共同研究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

新课:按三个板块分析问题:一是照相与电影的出现,二是剪发辫、改称呼,三是服饰变化。教学中展示课前收集的文字、实物、图片及音像资料,同时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提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的三个板块的内容。在教学中展开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1. 照相术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2. 电影何时传入中国,刚传入中国时被称为什么?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简述中国电影的发展。

(二)剪发辫、改称呼

1. 介绍发辫的由来?(中国古代受儒家学说影响,男子与女子一样蓄发不剪,或披散于肩,或束于发顶,这种民族风俗经历了四千年,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到清军入关后,于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剃发令,全国男子一律剃发留辫,当时遭到汉人反对,但天长日久,人们剃发留辫成了习惯,拖在脑后的辫子就成了清朝国民外貌的最大特点。)

2. 剪发令的内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 改称呼的背景、内容和目的各是什么?

(三)服饰的变化

1. 西服由来?特点?如何传入中国?

2. 服饰变化的原因?中山装是谁创制的?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

3. 今天的旗袍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1671280310

化学教学论课程是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学位课程,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和高校培养模式的转变,化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阶段,各高校根据实际,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化学教与学进行探讨,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如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重实践、高素质”的课程指导思想、“宽厚基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尝试“小型化”、“模块化”、“个性化”的课程改革,“通过学习实践,独立获取知识,突出启发思维和师生情感交融等特征”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为出发点,在全面考察相关院校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及教学改革状况基础上,依据化学教学论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模块式”教学方法改革模式,并进行了方法设计。

一、化学教学论课程模块构成

化学教学论是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向之一,最早主要在师范学院开设,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一些综合型高校也设置了此专业,化学教学论的研究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化学教学论课程是化学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结合,以化学教学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化学课程、化学教材、化学教学方法、化学教学技能等角度,系统地对化学教学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1],形成了课程与教材模块、理论模块、基础实践模块、实验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教学研究等模块。每个模块的内容各有其相应特点,因此教学方法各不相同,以此为突破口针对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尝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集基础性、实践性及创新性为一体的新型“模块式”教学方法。

二、化学教学论课程模块的具体内容

1. 课程与教材模块:包括化学科学素养,化学课程的理念、编制与变革,课程设计,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等内容,反映教学方法改革的素质性特色。

2. 理论模块:化学课程理论,化学教学理论、原则及优化,化学学习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在概念、原理和方法等方面已形成整体联系,构成了课程的基本理论结构。这些基本理论在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中学生已详细进行了学习,在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中主要通过追溯国内、外教学理论的发展,以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教育评价及代表人物为主线,以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干内容,结合典型应用案例从理论核心、局限性分析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掌握和熟记重点知识元、基本设计理论的教学方法。此模块的教学改革在于把握课程、教学、学习等基本理论的内在精神和基本特性,适应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要求,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反映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性特色。

3. 基础实践模块:包括化学教学设计、化学教学模式、化学教学方法、化学教学技能、化学探究式教学、化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化学教学评价等内容,实现课程观念、内容、形式与实施策略的统一,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在内容和体系上创新,理论与经验结合,反映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性特色。

4. 教师模块: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为主导”决定于化学教师的素质、专业发展及教学艺术,教学方法要体现教育自身发展的特色、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现代教育理论成果、成功的教学实践成果,反映教学改革的时代性特色。

5. 学生模块: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现两个“飞跃”和两个“转化”的内因,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并与教师的主导同步。“学为主体”决定于化学学习的心理、化学学习的策略、化学学习的类型和特征等,以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突破口,教学方法要突破传统学科教学论的框架,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方法体系,成为新世纪贯彻素质教育的学科教学创新方法,反映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创新性、个性化特色。

6. 实验模块:化学实验设计、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研究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此次讨论中不再涉及。

三、化学教学论课程模块式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遵循课堂教学规律,把握课堂教学发展趋势,寻找与教师自身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寻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寻找能够有效地椭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才能够有效完成课程改革赋予的教学使命。

(一) 课程与教材模块教学方法研究及改革

教学改革中起关键和先导作用的是课程和教材。课程改革是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改革,涉及课程理念的更新、课程内涵的丰富和课程制度的变迁等,传统的课程模式有了实质性突破:提高课程适应性、重建课程结构、倡导和谐发展教育,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经验,如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改革需“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2]。

这一模块的学习要求学生广泛查阅、调研、阅读文献资料,关注当前化学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化学课程新标准,化学教材设计、内容建构、栏目设计,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课程与教材改革对提高学生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与教材见表1[3,4]。

(二)实践模块教学方法研究及改革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体现了学科内容与教育学相关学科的整合,吸收现代教学和课程改革实践成果,培养与训练化学教学实践技能。

1.注重教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结合听课、备课、教育见习等教学方法培养训练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课程实践性特点突出,是将化学教学规律应用于化学教学系统的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应根据设置意图与教学要求,结合化学教学实际开展;课程基本理论也需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个案分析才能深刻领会和掌握;学生虽缺少化学教学经历,但有丰富的化学学习经历,是学习课程的极为有益的直接经验,应充分调动和利用;通过教育实习等教育专业训练,涵养教育兴趣和技能,培养实践教学能力。

2.将教学实践融入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初步角色转换。教学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教学技能训练、讨论、座谈、试教、实习、访谈、资料查询、论文写作、调查研究等。课堂试教、模拟教学录像让学生分析教学中的不足,自我反思与指导结合,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有机衔接,突出案例研究,精选教学一线案例,采用真实的课例情境、互动式教学,凸显情景性、示范性、研究性和应用性[5]。

3.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基础上,辅以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调研报告、文献综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掘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课程论文可结合课程内容选题,撰写论文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或调查访谈,完成调查报告;文献综述要求学生广泛查阅图书资料、网络信息资源综述前沿发展动态和新特点;将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项目申报、学术论文大赛、学术年会融合,实现教学、科研及实践有机结合,形成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培养科研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丰富和完善教学基本框架。

4.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机结合,通过综合教学设计作业培养、训练教学技术。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自觉性和有序性。既可借助一些好的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教师命题或学生自选题进行PPT教学设计、板书教学设计,结合教师资格证考试进行说课设计,更要注重新型的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如探究式教学设计、化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并通过教学实践掌握、应用设计理论和方法。

5.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建设内容丰富、涵盖广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及题库;建设集成性强、信息量大,内容全面、完整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优秀教学案例库、教学示范案例库、教学录像及视听资料。

(三)教师模块教学方法研究及改革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极为重要因素,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依赖于教师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

1. 以教师素养培养为主线,实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改变。提高教师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现代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师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课件,扩大教学信息量,实现教学方式、教师地位的变革。

2.发挥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案例的示范指导作用,观摩教学范例、优秀教学录像及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6],通过备课试教、命题练习、观摩与交流、反思、行动研究等教育体验及评析,查找自身存在问题,提高教学能力。

(四) 学生模块教学方法研究及改革

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提高人才素质,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

1.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习主动性,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化学教学论是化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课程与学习理论成果众多,其研究方法和学习模式具有社会科学学科的一些特点,而思维方式偏向自然科学型的该专业学生刚开始学习会产生不适应;化学教育的基础与前沿界限较模糊,研究活跃,观点不断更新,因此,学习主动性很重要,主动查阅调研有关文献资料以适应本学科的学习特点,主动参与试讲、研讨等教学实践,是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必备的条件。

2.实行“自学―听课―讨论―回答―交流―实践”的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等灵活多样的互动教学-学习方法,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习潜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紧跟学科发展动态,结合学科新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中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学思结合,运用实际经验、典型案例和现实情境等因素,阐释和把握原理;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科技训练,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学以致用,关注教育现实,努力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

(五)教学研究模块教学方法

⒒学教学论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教学研究实现改革成果与实际应用的接轨,学生得到训练和锻炼,教师得到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在课程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引领学生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学好“化学教学论”课程;依托化学教学论硕士学位点及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教学研究、应用研究,促进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吸收国内外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和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学习方式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教学内容和体系上创新;将化学教学实验研究作为主要科研方法推进化学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先进教学理念、优良教学能力、“学会反思、学会合作”的化学教育工作者。

教学活动有着很强的惯性,要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化学教学论教学方法的改革任重道远。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拓宽知识面,提升就业能力,成为高校面临的新问题。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既懂化学基础知识、现代化学前沿发展动态,又能掌握化学教学论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形成正确的化学教学思想和观念,在教学理论上“入门”,教学技能上“上路”,教育教学研究上“领悟”,无疑就具有了很强的竞争力,而这些都有赖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根本转变,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依据课程特征模块的不同特点展开的“理论-实践-发展”式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8)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两位管理学专家m.hammer和j.champy提出的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由于bpr适应了当时市场激烈竞争和客户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很快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掀起了应用的热潮。bpr的核心是强调对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分析,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过程愿景,对流程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信息技术、人与组织管理为使能器,使企业的性能指标和业绩得到巨大的改善。自从bpr的概念提出之后,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人认为bpr是“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工作流和流程的分析和设计(davenport, short,1990);是“对业务结构、流程、工作方法、管理系统和产生及传递价值的外部联系的再思考、重构及简化”(talwar, 1993);是“对于操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根本性再思考和再设计,关键点在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以达到组织绩效的剧烈改进”(lowenthal,1 994)等;whiting认为,bpr的主要因素是人,为了成功地实施bpr,必须先进行人的再造。这些观点虽然各自的描述不同,但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90年代末bpr实践由于相当多的失败案例陷入了低谷,其失败的原因,实践者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分析。钱皮(champy,1995)在后期也认识到了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对再造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coulson-thomas(1996)指出.许多企业的bpr都只注重短期的成本和时间的节约而忽视了长期性的强化学习,而持续的学习恰恰是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来源。

实际上,业务流程再造的实施和其他的管理问题一样受到各方面因素高度不确定性的挑战。针对不确定性,需要从两个方面管理:

第一,降低要素的不确定性程度,使之尽可能转化为确定性的可控因素,如对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和文化冲突等方面的管理。

第二,对相对确定的事物进一步优化,使之能够更为经济、有效,如网络技术、成本计划、进度、流程建模等。

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bpr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和其他理论的融合,业务流程再造要结合不同的环境,和其他的新理论进行新的探索。本文从和谐管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bpr新的理念和方法,探索bpr理论应用的新思路。

二、和谐管理理论的介绍

和谐管理理论是西安交通大学席酉民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在总结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管理论,席对和谐下的定义为,“系统和谐性是描述系统是否形成了充分发挥系统成员和子系统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及环境,以及系统成员和子系统活动的总体协调性”。而和谐管理即是指组织围绕和谐主题的分辨,以优化设计(倾向西方科学管理思想)和人的能动作用(倾向于东方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

1.和谐管理的思想

和谐管理思想就是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即和谐主题的分辨),对能科学安排的内容尽可能优化设计(基于科学理性),对无法实现优化设计的主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基于人本非理性),使得每一个人有能动性,而且创造一个大家能够发挥作用的平台,并使之与优化设计部分相融合,从而使组织能够自主地根据环境的变化来主动适应、自动调节,以应付来自外界快速与不确定的环境。在席酉民的观念中,管理要处理的主要问题就是“人和物的互动关系”,人的不确定性和物的可无限优化性(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智慧)二者相互影响。优化设计的局限就在于,认为最理想的管理模式就是将人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把管理变成类似一部机器一样的投入产出过程。和谐管理不再简单地追求科学化,而是追求两种思路,就是一方面用优化的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另一方面用减少不确定性的思路解决人的主观情感、行为的一面。前者为“谐则”,后者为“和则”。能够事先安排、用科学方法解决的,用科学优化解决;反之,让人发挥他的创造性,随机应变。

2.和谐管理的内容

和谐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和谐主题分辨与漂移、和谐管理体系的分析和设计、优化及不确定性消减。和谐主题可被理解为:在特定情境下,组织中人与物要素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核心问题。通常情况下,由于组织面临环境的多变性,和谐主题会发生不断的变化,称之为“和谐主漂移”。这种“柔性、变动性”的理论观点恰恰使它自身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有足够的应变、学习和适应能力。当和谐主题发生漂移时,“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将扮演不同的角色,其贡献当然也有所差异。和谐管理体系的分析和设计就是针对环境或系统的问题进行研究,采取“和则”或“谐则”的处理相关事务。和谐管理理论将与人有关的问题归结为“和”的问题,并将“和”定为人及人群的观念、行为在组织中的“合意”的“嵌入”,而“和则”是从“和”概念中派生出来的一套人嵌入组织的规则。“和则’,主要是为了消减源于人的不确定性。“谐则” 是 指一切物要素在组织中“合理”的“投入”。从另一个角度,“谐”则考虑的是科学化、物化的东西,它讲究的是比例协调、配合得当以及科学安排,它可以是结构,也可以是过程/流程;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总之, 和谐管理理论中优化主要是指和谐主题中能够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来明确表示的变量关系,尽量通过优化的手段来进一步确定,优化主要是与“谐则”的手段相连一起的。不确定性消减是指由于“和则”中人的不确定性存在,对管理中不能完全用科学数理手段来优化的变量关系,通过“和则”中的手段与方法来消减,从而达到管理的目标。

三、和谐管理理论对业务流程再造的启示

前文所述,bpr的实质可以认为是对企业 的一种系统变革,其核心领域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变革,其根本的目的是要对被专业分工和官僚体制分割的支离破碎的各类流程重新设计和再造,因此其核心的思想是对流程的整合以及高效率的追求。业务流程在实施的过程中,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会发生转移。如果我们把 bpr实施看作是变动的过程,bpr就是人要素与物要素的互动组织绩效改进的实践活动,那么bpr的和谐主题可被理解为:在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下,业务流程的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核心问题。结合bpr的过程予以论述。

1.bpr的准备阶段 ,采取策略性思维工作方式

bpr的准备阶段,管理者应借助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策略性思维分析未来的bpr的任务、范围和可使用的资源。通过“谐则”规划bpr的方案,借助于制度、契约(激励和约束)和环境因素(环境的诱导)使员工表现组织想要的行为,尽量提高员工的对业务流程再造的热情和努力程度,从而发挥其能动的创造作用。

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活动是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和选择的目标,树立公司对未来的远景。分析组织的现在的状况,对比其和远景目标的差距,确认形成差距的关键流程,结合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以及顾客的需求,确认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同时,组织业务流程再造需要有信心面对和化解阻力,还要艺术性的引入危机意识和勾勒出未来业务流程再造后的远景。

2.bpr的流程设计阶段,采取程序和步骤性思维

设计合理科学的新流程应借助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程序和步骤性思维方式,在理性设计的指导下,对当前条件下能够确定和优化的工作,规定具体的行为路线及测量评价的方法和标准。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是了解事物(流程)与人(可物化的部分)之间的确定性联系,设计出人们所必须遵循的确定性的流程、结构或者严格的制度,也就是“优化设计”。当然,社会分工、科学的发达使得组织的运作设计的基础日益丰富,组织可借助于已有科学成果、内外部专家等对管理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借助于计算机的建模和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业务流程的设计。比如引入idefo模型进行流程设计,应用作业成本法实施分析流程。设计新流程需要考量原有的流程及其相互关系,流程的整体结构是否合理等。业务流程有四个基本的要素,即活动、活动的逻辑关系、活动的方式及活动的执行者,这四个不同的要素在不同的流程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但在流程中,至少有一个要素起关键的作用,提高关键流程的效率,是新流程设计的核心。流程再设计时,通过活动的合并或分散、改变活动的逻辑关系、改变获得的执行者及活动的实现方式重新设计新流程。同时也要改变流程与流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流程逻辑关系的完善与改变,设计出高效的业务流程。

3.在新流程的实施阶段,要强调文化和人际思维

业务流程设计结束后,就可以根据项目开始时设定的目标对当前流程进行评估,观察新的流程是否达到目标。此外,一次业务流程再造项目的实施并不代表企业改革的任务完成,整个企业的绩效需要持续的改善才能实现,组织的成员面对新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可能茫然失措,管理者也可能没有系统的激励方法。针对环境不确定性和管理者有限理性,无法事先规定最优的行为路线,主要适用“和则”。和谐管理理论的文化及人际思维则是针对任务中难以理性设计的部分,考虑通过创造文化氛围等环境手段,鼓励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沟通和配合及其对组织的承诺,自主地寻找解决方案。

总之,和谐管理理论视角下的bpr研究新思路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条件下,运用和谐管理理论研究bpr的主要思路如下:以bpr目标为导向,从分析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出发,识别出具体阶段和具体情况下的和谐主题,针对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分别在优化工具库(“谐则”指导下)和不确定性消减工具库(“和则”指导下)提取相应的工具,综合运用这些工具进行管理,组织获得最大的绩效。而在和谐管理理论视角下,需要发展的方法集中于:bpr和谐主题的分辨方法,不确定性消减和优化间有效的对话方法,更加有效的优化方法和不确定性消减方法等等。总之,和谐管理理论为高度不确定条件下的bpr 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四、结束语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组织进行bpr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应结合和谐管理理论这样的指导思想,动态的看待业务流程再造的问题。在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中,组织应采用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内部的流程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流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设计,在理性的范畴内尽可能地提高新产品流程改造。更重要的是,要高度重视人的行为,把人作为一个活的因素,强调人在在整个再造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hammer.m. reengineering work:don’t automate, but obliterat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4):104-112.

[2]farzarch ,fazel. tqm vs bpr[j].quality process,2003,36(10):59.

[3]caron.j. business reengineering at cigna corporation[j]. mis quarterly, 2001,17(813):233-250.

[4](美)杰弗里•e•加内特. 再造企业[j].新经济导刊,2002(19):62-64.

[5]席酉民,肖宏文,王洪涛.和谐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原理的新发展[j].管理学报,2005,2(1): 23—32.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9)

我校是一所高职高专学校,培养的对象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如何培养出具有能在社会上立足的专业技能型学生是我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从2010年开始我校就从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方面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目的是使学生在校学习到的知识能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图像处理技术这门课程本身就是一门计算机应用型课程(本门课是以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教学的,教学学时数为:72学时),如何做好这样的课程改革使其面向应用,面向社会是本门课程建设的重点所在。

1 教学大纲的改革

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课程考核大纲等。在教学大纲的改革方面我们做了如下工作:第一步是确立教学目标,以前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软件的使用上进行设置的,教学目标就是学会Photoshop软件的使用,我们课程教学团队通过社会调研以及软件本身的特点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将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调整为:学会应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数码照片处理和简单的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其中又将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分为图像合成、文字制作和平面广告制作(综合应用)三个部分;第二步是进行教学时间分配,首先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分配,我们将时间设置为1:1,即理论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36学时,其次是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通过几轮实际教学探索我们将教学时间分为:数码照片处理部分为,24学时,图像合成部分为,24学时,文字制作部分为,12学时,综合应用部分为,8学时。第三步是设计应用案例,以每两教学学时数为一个教学单元设计出课程教学的应用案例,每一个应用案例都以实际生活或周围人或事进行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应用本门课程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第四步是将软件的基本操作分配到各应用案例中去,在学习实际应用中学习软件的基本操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来掌握软件的使用。第五步是考核大纲的确定,本门课程的考核大纲确定为:数码照片处理、图像合成和文字处理的综合应用,学生成绩是根据其作品的实际应用的前景、可用性、美观性等来给分的。通过对教学大纲的改革,课程的顶层设计改变过来了,实际教学自然也就跟着改变了。

2 教学计划的改革

教学目标的改变,教学计划也应随之改变,本门课程的改革是将传统软件使用的方式分章节教学改为按软件的实际应用分章节进行教学:数码照片处理、图像合成、文字制作(特效文字制作)、简单的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综合应用)四个教学章节,然后再根据这四个部分设计具体教学学时内容。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我们将四个部分的教学学时内容设计(以每两个学时为一个教学单元设置,以理论教学为设置依据)为:数码照片处理部分(电子版标准照片的制作、打印版标准照片制作和5寸、7寸照片的设计与制作、旧照片的修复和删除照片中多余的东西、照片的裁剪和倾斜照片的处理、照片的修饰(有问题照片的修复和处理)、艺术照片的处理(美化和合成));图像合成部分(矩形选择工具组的使用和实例应用、魔棒工具套锁工具组的使用及实例应用、路径工具和通道及实例应用、图层和图层蒙版及实例应用、图层样式方向图像合成实例应用、滤镜方向图像合成实例应用)、文字制作部分(文字和路径文字的应用及卡版类广告设计与制作、特效文字1、特效文字2、特效文字3,三个特效文字主要介绍常规特效文字的制作以及特效文字的应用场景);简面广告制作部分(宣传单的制作(以单面宣传单和折页宣传为例)、户外广告的制作(以商店门面广告、路边广告版为例)。通过教学计划的改革,不仅将教学大纲进行了细化,而且确定了教学单元的具体教学内容,这样课程教学就不会因教学教师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因人而异。

3 教学组织的改革

以往的教学组织就是把课本研读透,然后重新进行组织教学,基本都是以课本以主。改革后的教学组织,每一教学单元只有一个题目,内容、教学的重难点都需要任课教师来组织,这无疑增加了教学组织的难度,不过一轮教学下来再进行下一轮的教学就轻松多了。学生的学习重点也改变了,不再是以往的掌握软件使用为主而是一个教学单元掌握一个应用点,把学习落实到实际应用中。这就要求教学的内容和案例的准备上更贴近生活,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所以内容和案例在教学一轮后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来源于教师的认知度和实际应用环境的改变,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使自己的知识和应用能力能跟社会的不断进步。

4 教学过程改革

4.1 教师教学改革

通过多媒体将应用案例展示出来,即任务的提出,对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教师提示、讨论、讲解得到制作应用案例的思路,然后讲解运用到的Photoshop基本操作,通过提示共同完成案例,最后对案例进行扩展,得到相关、类似的一组应用,从而得到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内容,实践教学所应用到的素材等由学生自己组织,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设计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每部分教学内容完成后,组织一次讨论,具体内容是这部分课程除教学内容外,还应该加强哪方面的内容及哪方面教学内容应弱化;每一届学生实习回来,召开一次本门课程的座谈会,目的是收集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这门课程的需求点和要求,为下一轮教学提供改进教学的必要依据,使本门课程更有针对性和课程教学更贴近实际生活和工作,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4.2 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以学生具体操作为主,占总课时的一半(一周理论教学两课时,实践教学两课时),实践教学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完成教师教学时讲解的实例,通过这些实例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二是完成学生自行设计应用案例,这部分要求学生实践课程前要准备好所用素材。在实践教学过程更多让学生自己操作完成,教师只是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协同和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操作去体会、感受和领悟。每一次实践教学课后,每位学生都要提交自己设计制作出来的作品。

4.3 交流、讨论和总结

实践教学过后的理论教学首先花十到十五分钟进行交流、讨论和总结,交流和讨论的目的是解决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教学案例掌握的偏差和存在的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其次解决生自行设计制作的应用案例中存在的问题,选出学生做得好的两到三个作品进行解析,分析设计和制作好的地方以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鼓舞和激励做得好的同学,让他们知道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另一个方面也给做得较差的同学一些创作灵感,使其有一个渐变的进步,从而让整个教学在“好”生和“差”生方面都得到提升。总结是回顾案例的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通过案例中需要的Photoshop基本操作进行再讲解,以及设计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对那些操作有疏漏的同学或学习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学生进行补习,让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掌握基本操作和设计方法,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要求。

5 考试方式的改革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都改变了,考试方式也应进行改革。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的考试以提交作品的方式进行,考试的内容为数码照片设计与制作、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综合了图像合成、文字制作两个方面),作品和主题和素材由学生自行设定。评分标准为作品的选题、作品的可用性、美观性以及Photoshop软件技巧的应用几个方面综合给分。总成绩由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40%)构成,加强过程管理,使学生注重过程教学的参与度,溶入过程教学中。

6 与传统软件教学的比较

传统软件教学,备课容易一些,只需把课本研读透了讲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改革后教材只作为一个参考工具了,内容和案例及素材都需要教师来组织,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量。对学生来说,不再是为了掌握软件的应用而学习,而是为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而学习,所以学习的知识有用了,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自然就有提高,教学的效果比以往更好。从实习座谈会上也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对这种教学改变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颜谦和,颜珍平.任务驱动教学在高职软件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11).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10)

环境空间是人类创造的,按照人们的需求,经过空间思考,以活动为中心,将环境与人类心理连接到一起,建立紧密联系,从而形成桥梁,这些都是空间环境设计的根本,同时也是设计的主要依据[1]。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追求不再是物质,而是精神文化,而且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建筑要求,使其更加人性化。为了营造人性化建筑环境,本文从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建筑环境设计

1.1设计概念

建筑设计实际上就是利用文件、图纸,按照下发的任务,针对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些对应的解决方案,以便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损失。设计方案将作为此次工程开展的主要依据,按照实施步骤、要求,进行施工,同时备好材料,施工团队根据设计方案做好分工,相互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效率[2]。

1.2设计核心

由于建设设计存在一些矛盾,为了化解这些矛盾,设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因此,该部分内容就是设计的核心。经过长期实践,设计人员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其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利用建筑模型,或者图纸将设计的核心展现出来,这样所有建筑人员才能够了解矛盾所在,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都可以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相互讨论与交流,筛选出几个优秀方案进行对比,最终得出一套最佳方案。

1.3设计步骤

第一步:实地勘察,选择恰当文脉。要求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对建筑物所在区域的环境进行勘察,按照设计需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指出2个比较适合的建造点。第二步:分析场地,在和谐建造的前提下,找出符合管线要求,同时满足道路建设、周边景观建设需求,确保该方案具有独特性。第三步:朝向的确定。建筑物朝向非常重要,要求其没有化学污染,而且还不会受光污染、空气污染的影响,选取一个恰到好处的方向,作为建筑朝向。第四步:建设平面设计的有效确定。为了既满足人们生理需求,又满足人们心理需求,设计时需要以人为本,换位思考,如果自己的使用人员,会有哪方面的需求,使得设计方案更加贴切。

2.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关系协调,协调对象是人类与技术,将人类需求作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开展技术。本文提到的技术为广义,而非某一个具体的领域[3]。依据人类的心理变化情况、生理结构、思考方式、行为习惯等,结合设计的性能与功能,展开设计优化处理,这就是人性化设计。这种设计不仅可以让参观人员感觉到非常舒适,而且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做到简化观赏,尊重了人性,充分体现出了人文关怀。同时这种设计将人性、技术、艺术结合到一起,使得结构更坚实,全面展现功能,人性与艺术的有效结合,为美感设计创造了良好环境。实际上,可用性设计与人性化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后者不仅是前者设计的原则,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思路。小软件可以看作是人性化设计,同时也可以将小创意同样看作是人性化设计,设计人员可以在两者的基础上,发现一些新的思路,提高了设计效率,而且促进了该领域的发展。因此,未来的主要地位必将由人性化占据。

3.现代化设计理念

通过观察各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可以判定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所以,为了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很多国家将目光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但是忽略了环境资源,引发了许多问题。在此期间,各个区域的环境受到了影响,森林、煤炭等资源遭到破坏。现代建筑在这种形势下,备受人们关注,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即“人性化”设计理念,成为了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人性化”需求无不存在,因此,现代化设计宗旨就是考虑存亡问题。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90-01

艺术设计是造物的艺术和文化。设计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商品,他都是文化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这种文化不仅直接作用与人的生活,而且培育和滋养了人的生活。生活方式是文化的一个具体内容和形式,也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核心。

一、生活方式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生活方式即人生活的方式,是不同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制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除这一规范表述外,亦有在下述两种情况下使用生活方式概念的:日常生活领域的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这是狭义的生活方式含义,相对来说后者则为广义概念。仅指个人由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决定的生活行为的独特表现形式。

艺术设计是人为生活的艺术化而设计出的一种创造性的方法。中国在宋代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席地而坐、卧于榻上,与之相应的家具都适应这样的起居方式。从战国到三国,由于席地而坐,几、案、衣架和睡眠的床都很矮。东汉末年垂足而坐的方式传入,但只在宫廷和军中使用,并不普及,此后经南北朝、隋、唐、直至两宋近千年的演变,才完全形成垂足而坐的习惯。这一改变不仅极为深远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还产生了中式的家具设计风格和围桌而坐的“团圆式”进餐方式。中式建筑的梁式框架结构应用于家具设计,为明清中式家具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生活方式转型推动设计发展

20世纪中国的生活方式转型是从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向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开始。现代的艺术设计实际上是为现代生活的设计,是现代生活方式的设计。

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现代生产发展迅速,产品领域不断扩大。到今天,人们从以前渴望得到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到电视机、电冰箱、收录机再到汽车、手机、住房和电脑等现代化的生活用品。时间跨度明显缩小,从很久以前的“大砖头”移动电话到现在的iPhone手机;“386,486”电脑到现在的ipad平板电脑;从中山装到现在各种流行的nike CK DG等时尚流行服饰。人们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无论从功能上、形式上、还是精神内涵上都有显著提高,重要的是都是人在为了使得生活用品满足现代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艺术设计。

所以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着设计的发展。

三、设计是对生活方式的设计

现代艺术设计实际上是为现代生活的设计,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设计。用设计改变生活,是现代设计的核心目标。“如何用设计改善人的生活品质”这个问题,被归结为如何用设计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物质精神需求。当前的设计以人为本,不仅成为欧洲设计的主流思想,更是人类未来设计的趋势。

随着人类文明的加速迈进,人类生产力的提高,现代设计活跃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物质的相对丰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不断地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要求,且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信息传播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以更大的传输量,高速的传输方式,更广泛的受众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

四、设计与消费

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生活的设计,“为人的设计”。目前生活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一种消费方式,一种对产品的消费方式,而艺术设计或产品设计和生产实际上是直接为消费服务的,因此生活方式与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密切相关。著名设计师索特萨斯曾说过,设计最终是生活方式意义上的设计。因此,对于设计而言,设计不仅要关注使用功能的实用价值,还要关注其精神价值或象征价值。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