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返乡创业大全11篇

时间:2022-09-10 09:14:41

返乡创业

返乡创业篇(1)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10-0090-04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还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返乡农民工通过创业提升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化解农民工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在一段时期内形成了有特色的“打工经济”,对改变农村面貌、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部分进城农民工经过一段时间外出就业又返回家乡,利用打工增长的见识和本领,获得的资金和信息,在乡村、小城镇创办企业,发展工商服务业,投资商品性农业,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农民工返乡创业”[1]。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以及中西部发展条件和经营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进行创业。受经济危机影响,主要吸纳农民工的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面积减产、停产、倒闭,农民工大量失业返乡。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上半年,全国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2008年底有逾2 000万的农民工失业返乡,金融危机影响还未见底,返乡农民工数量还在加大。短时期大规模的农民工流动给居住地的经济和就业带来巨大压力,一批有技术、有想法、有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开始思考通过自己创业解决就业问题。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现状来看,农民工创业的成功率还普遍不高,创业行为还受到制度环境不适合、创业资金获取困难、自身素质局限等多种因素的威胁。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SWOT分析

(一)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优势

在打工过程中,农民工除获得资金的积累以外,还普遍获得丰富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这为返乡创业提供了基本的资本;返乡农民工在打工之前都是普通农民,对农业相关生产链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比较熟悉,适合返乡后进行相关产业的创业;农民工身上吃苦耐劳的特点和较强的生理承受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资金等其他外界因素造成的障碍;创业初期普遍采用家庭式经营和家族式管理,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返乡农民工熟悉当地情况,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乡里乡亲”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创业农民工雇佣到低廉的劳动力和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劣势

返乡农民工普遍教育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思维习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难作出周全的决策,虽有技术和经验,但缺乏对法律、经营、管理知识的掌握。目前我国农村的产权制度还不清晰,农民掌握的生产资料无法顺利流转实现其价值,创业资金缺乏;农村投融资体系的不完善使得返乡农民工创业无法形成规模优势;返乡创业者虽经历了城市现代文明的洗礼,但仍然残留小农意识,市场意识不强;从总体上看返乡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与其他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2]。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机会

返乡农民工创业机会包括政策机会和市场机会两个方面。从2004年至今连续六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把“三农”问题作为落脚点,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为农民创业提供了契机。国家和地方均出台扶持性政策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市场经济体系特别是农村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以及涉农产品价格稳步上涨,这些都给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了市场机会。

(四)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威胁

返乡农民工创业威胁包括制度威胁和市场风险两个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对农民的歧视和限制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创办企业手续繁琐,权益保障困难。户籍制度和创业门槛都限制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农村土地流转和投融资体系的不健全增加了失败的几率。在创业风险分担方面,由于自身经济实力的弱质造成返乡农民工风险承担能力较弱,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也增加了创业失败的市场威胁。

综合上述影响返乡农民创业的内外部因素,建立SWOT矩阵(见表1)。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战略分析及评价

(一)返乡农民工创业战略分析

根据SWOT分析法的战略制定原则,运用矩阵分析法,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内外部条件分析后组合出四种战略。

SO战略(开拓进取型战略)。返乡农民工应牢牢抓住外部机会,利用打工过程中积累的资本和经验。背靠土地、面向市场,立足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利用当地特有的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高附加值产品和特色动植物养殖等项目。

WO战略(发展改进型战略)。返乡农民工要利用外部政策和市场的机会来弥补自身劣势。利用政策优势,返乡农民工可以利用掌握的专业技能依托经济基础、市场发育、基础设施都比较好的中小城镇创立成本小、见效快的加工业、小型工矿企业、餐饮服务业、运输业、零售业、农村旅游业等。

ST战略(加强回避型战略)。返乡农民工可以利用资源优势,开展农业等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和经营;通过城市、乡村两个市场的信息沟通,从事市场中介和经纪服务。

WT战略(防御完善型战略)。返乡农民工可以通过联合,共同筹集资金,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建立集体型企业进行创业。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战略评价

SWOT分析在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专业化的分析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但存在精度不高的缺点。这就需要利用一种精确的方法对战略选择进行量化处理。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矩阵)就是一种基于先前确定的内外部因素来客观评价备选战略,通过各备选战略的相对吸引力计算来选择最佳战略方案的工具方法[3]。

运用QSPM矩阵包含以下6个步骤:(1)在QSPM矩阵左栏中列出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外部机会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2)给每个内外部关键因素赋予权重,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计算出内外部因素权重所得(见表2所示);(3)确认返乡农民工创业备选战略,将这些战略列于QSPM矩阵的顶部横行中;(4)确定吸引力分数(AS),即用专家打分法表示各因素对每个战略的相对吸引力;(5)计算吸引力总分(TAS),吸引力总分等于各横行吸引力评分与权重的乘积;(6)计算每种战略的吸引力总分和并进行比较。分数越高说明战略越具有吸引力,该战略的运用越能取得成功。

本文运用上述方法,笔者征询到10余位就业方面的专家,对SWOT分析得到四种战略进行评分计算后得到返乡农民工创业战略评价的QSPM矩阵(见表3)。

通过对QSPM矩阵分析显示:在四种备选战略中,SO(开拓进取型战略)吸引力总分5.73和WO(发展改进型战略)吸引力总分5.44明显高于ST(加强回避型战略)吸引力总分4.56和WT(防御完善型战略)吸引力总分4.14。因此,返乡农民工创业应采取SO或WO战略,即返乡农民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有选择性地开展农业相关产业经营或延伸服务业进行创业。

四、返乡农民工创业支持体系构建

从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的因素来看,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要想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的几率,政府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帮助返乡农民建立创业支持体系,对涉及创业成功的关键领域进行有效指导。

(一)针对SO战略建设创业培训体系和农村产权流转体系

创业行为的成功根本上依赖于创业者素质的提高。返乡农民工的自身优势已不能满足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和发展乡村旅游业、高附加值产品和特色动植物养殖业的需要,创业者迫切需求通过创业培训快速充电。由于创业培训需要较高的成本和多方面协调,依靠创业农民工自己力量几乎不可能实现,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建设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体系。从短期来看,可以分层次、分行业、分项目将创业人组合成有共性的小群体,组织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满足最紧要的需求;从长期来看,应该建立农村创业培训的专门机构,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创业培训的规范和质量。此外,地方政府还要从提高人力资本红利、发展地方经济的观点出发为进入农民工创业企业的员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农村产权制度混乱和虚置在制度层面弱化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经济基础,是农村经济缺乏活力的主要原因。我国虽已在法律上明确了农民对以土地为主的基本财产拥有法律意义上全部物权,但在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土地为主体的农民财产权益却得不到保障[4]。一方面农民无偿甚至亏本也要保障国家耕地红线和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农民被排除出产权流动与交易的主体方之外,土地增值的地价被政府和工商业经营者所获。为了让返乡农民有足够的能力创业,必须改革现行的土地流转体系。首先,明确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对农民拥有的土地和房屋财产予以确权和颁证,从制度上保证农民真正拥有对土地的抵押、流转、继承、收益等权利。其次,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所有形式的土地流转都必须通过产权交易平台进行透明交易,农民获得全部交易收入。再次,对国家必须保护的粮食安全和耕地红线,采取市场化方式对划为耕地保护区的土地进行经济补助。

(二)针对WO战略建设农村投融资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

创业资金缺乏和贷款困难是限制返乡农民工创业起步和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农民本身比较贫困,生活消费、子女教育费用和赡养老人费用又几乎消耗了所有的打工收入,所以返乡创业者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过获取贷款支持[5]。贷款条件严格和返乡农民工缺乏必要的可抵押财产使得农村贷款在数量上和范围上都是“杯水车薪”。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第一桶金”依赖于政府在农村建立有效的投融资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在城乡合理流动。通过构建多层次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适应创业需求的金融信贷产品,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基金,加大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不失时机地发展农村要素市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返乡农民工局限于教育、经济、视野和资源条件,决定了政府需要通过提供贴身的创业服务助其成功。只要愿意创业并且具备了创业的基本条件和素质,政府都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作为:第一,帮助返乡农民工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提供最符合市场需要的项目供其选择,进而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信息和帮助。第二,搭建公益性返乡农民工创业平台。针对城市的创业孵化器、创业园区成功运行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了范本,如能建立专门服务于农村创业行为的公益性创业基地,必能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增加砝码。创业基地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完备的创业场所,允许初期创业者在创业基地里面进行创业尝试,为创业者搭建一个可以提供专家培训、市场咨询、信息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第三,建立有助于创业行为的公共政策体系。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杜绝“吃、拿、卡、要”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创业门槛,适当减免行政性收费;指导建立协调发展的中介组织体系,有效规避外部力量所形成的不良经济。

参考文献:

[1]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回乡创业现状的调查与政策建议[N].人民日报,2009-02-15.

[2]赵西华,周曙东.农民创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江海学刊,2006,(1).

[3]魏鸿汉.层次分析和定量战略计划方法在经营战略研究中的应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7).

[4]温锐.农民增收关键在强化农民自我创业四项功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5]郑风田,孙谨.从生存到发展――论我国失地农民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J].经济学家,2006,(1).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ship of Returned Migrant Workers

Wang Shengyuan, Zhang Ping, Shi Yajuan

返乡创业篇(2)

【正文】

李建国,宜阳籍人士,现任深圳富隆特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洛阳富隆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洛阳商会会长。

1981年,李建国到深圳创业,2017年将公司从深圳搬迁至宜阳,并追加投资3亿元,采取“企业+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800余户,实现了1.2万人脱贫增收。

施展创业本领,兴旺乡村产业

2014年在当地招商引资的感召下,在深圳创业有成的李建国在宜阳产业集聚区投资3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项目,规划用地150亩,建设厂房及配套设施8万平方米。近年来,公司逐步把游泳和潜水运动产品产业从深圳转移到宜阳,主要产品包括泳镜、泳帽、潜水镜、呼吸管、蛙鞋、潜水服、钓鱼鞋裤等各类涉水体育运动产品,产品90%外销,是国际众多知名品牌供应商、部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军品供应商入库企业。世界游泳名将菲尔普斯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所用泳帽、泳镜均为本公司设计生产。富隆特实业有限公司采取“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在樊村镇樊村、香鹿山镇龙王村设置5个扶贫车间,带动一大批村民脱贫增收。

展现企业担当,服务民生改善

返乡创业篇(3)

2.返乡下乡人员创啥?

答:农业农村商机无限,广阔天地之上,大有作为。返乡下乡人员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禀赋,利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渠道,开发农业农村资源,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在获得效益的同时,也能繁荣农村经济。在选择项目时,要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大目标结合起来,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开展。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资源和自身优势,做到“三个对接”:一是主动对接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积极发展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发展农产品烘干、贮藏、保鲜、净化、分等分级、包装、营销等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引导开发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加工食品。二是主动对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升级版农家乐、采摘园和休闲农业聚集村,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产品和服务档次,把农业打造成养眼洗肺、健康养生的幸福产业;发展农村电商、文化创意、养生养老、中央厨房、农村绿化美化等生产性生活业和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是主动对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生产接二连三,三次产业互动,形成良好的产业分工和利益分配关系,让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并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农业部门对选择什么产业、怎么进行经营,主要是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帮助搞好市场分析、政策咨询和项目论证,引导发展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能发挥优势的特色化、小众化、中高端、高附加值农产品,提高创业创新质量和效益。

3.返乡下乡人员咋创?

答: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要顺应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创新的大方向,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结合起来。要通过联合与合作的方式,而不是“唱独角戏”“跑单帮”的方式开展创业创新。在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上,可以与农民合作,创办、领办农村合作组织,通过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不仅要自己富起来,也要带动更多农民富起来;也可以利用农村电商平台,开展网上创业;还可以与其他农村经营主体(包括企业、村集体、合作组织)合作,创办农业企业和各类相关产业,成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引领者;还可以通过开展网上营销,打造特色品牌等赢得市场、分散风险,形成创业创新的命运共同体。

4.返乡下乡人员注册登记该咋办?

答:目前各地正在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和“先照后证”改革,在现有“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成效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三证合一,是指把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这“三证合一”。五证合一,是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一照一码是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将原来由三个部门(工商、质检、税务)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由工商部门直接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并将办理时限由8天缩短至3天以内。首先,可以在县里设立的返乡下乡创业“绿色通道”享受办理登记等程序的便利服务,如果在创业园区内创业,既可以享受工商等部门直接到园区集中办理证照等服务,还可以申请得到政策咨询、创业辅导等服务。其次,可以享受“五照合一”和“一照一码”的优惠政策。还可以结合当地的法律法规,享受简化创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登记”等服务。第三,可以享受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优惠政策。有了这些政策,只要有到农村创业的想法并付诸实施,就能够得到很多方便、实惠的开业登记服务。

5.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咋贷款?

答:到农村创业最大的痛点之一就是融资。过去,银行不愿意为其发放贷款,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抵押物。现在,承包经营的土地、或者流转到手的土地经营权,包括农业设施、农机具等,基本都可以作为抵押物在银行获得贷款。全国正在推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目的是把土地资源盘活为土地资产,加上房屋、宅基地、农业设施、农机具等,通过这些“资产”的抵押,可以到y行获得贷款。国办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留学回国人员、青年、妇女等人员创业的财政支持政策,要向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延伸覆盖。把返乡下乡人员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所需贷款纳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6.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在税收上有啥优惠?

答:创办的企业如果符合政策规定条件,可享受减征企业所得税、免征增值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税费减免和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税费优惠政策。

近年来,财政部也不断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在农村金融方面,自2016年5月1日起,在营改增试点期间,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法人机构在县及县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收入,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对中国农业银行纳入“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的县域支行提供农户贷款、农村企业和农村各类组织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算缴纳增值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及其各分支机构提供涉农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2016年12月31日前,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对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举办的农户自立服务社以及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独资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从事农户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自2011年1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二是在科技创新方面,对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实行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对符合条件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递延纳税等。三是在小微企业方面,年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均可依法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并将于今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把上限提高到50万元。四是在创业就业方面,明确对符合条件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7.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有啥财政支持?

答:众所周知,“三农”工作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对三农的支持政策、资金和项目有很多。一是你到农村创业,如果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农村信息化建设等范围内,可以申请相关的财政支农项目和产业基金的支持。如果符合条件,地方政府会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你予以支持。二是过去只适用于在城市创业的财政支持政策,如今也可以支持你到农村创业。三是如果你创办的是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办理银行贷款时可以由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来为你提供担保服务。

2016年,财政部安排中央财政13.86亿元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2亿元,选择部分省份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下一步,中央财政拟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继续支持深入开展相关工作,进一步发挥试点示范作用,提高农村创新和农民创业能力。

8.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用地用电有啥优惠?

答:用地方面,可以享受以下政策:第一,在征得村集体同意后,可以采取入股、合作、租赁等形式来使用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创业。第二,可以使用自己在农村的住房或者其他农民闲置的房子和院子来发展农家乐。第三,如果在农村没有住房,只要符合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划,允许与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第四,如果创办的企业需要建设农业配套辅助设施用地,可以在县级人民政府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进行申请,因为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要用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第五,可以利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厂矿废弃地、砖瓦窑废弃地、道路改线废弃地、闲置校舍、村庄空闲地等地进行创业。第六,如果创办的项目属于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范围,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以在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的基础上,再给你打一个七折优惠。

用电方面,创办的企业从事农业、林木培育和种植、畜牧业、渔业生产、农业排灌用电以及农业服务业中的农产品初加工用电,包括对各种农产品进行脱水、凝固、去籽、净化、分类、晒干、剥皮、初烤、沤软或大批包装以供应初级市场的用电,都算作是农业用电,可以按照农业用电来算电费。

9.返乡下乡人员想学本事该咋办?

答:国家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培训项目有很多。可以这样说,如果希望参加创业培训,只要提出申请,地方政府就可以安排参加至少一次的免费培训。政府鼓励建立各种农村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孵化基地、众创空间,以及建立企业家、科技人员、成功创业者等组成的创业导师队伍,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创业提供创业指导和创业辅导。甚至在创业的全过程中,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指导。创业的路上有这些导师陪伴,相信创业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10.返乡下乡人员的后顾之忧咋解除?

答: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是很多创业者最大的心病。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国家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一是到农村创业,可以在当地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且子女也可享受当地的城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也可接受当地义务教育,依地方相关规定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二是如果是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享受一定社会保险补贴。三是如果创业失败,并且生活困难,可享受当地社会救助服务。

11.返乡下乡人员网上创业有啥支持?

答:如果投资入股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和运营,可以优先被聘为村级信息员或区域中心管理员。如果能提供网上营销、农资配送、技术培训等社会化服务,特别是如果能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信息技术到农村创业创新,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落实税收优惠等措施给予支持。各类电信运营商、电商等企业也会在国家的鼓励下面向大家开发信息应用软件,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供农资配送、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推介优质农产品,组织开展网络营销。国家也面向返乡下乡人员开展了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大家可以积极响应、参与培训。农业部已建立了中国农村创业创新信息网和中国农村产业融合信息网,为创业创新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大家可以关注和利用,获得信息,反映诉求。

12.返乡下乡人员该去哪儿的园区和基地创业?

返乡创业篇(4)

返乡下乡人员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禀赋,利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渠道,开发农业农村资源,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在选择项目时,要做到“三个对接”。一是主动对接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积极发展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发展农产品烘干、贮藏、保鲜、净化、分等分级、包装、营销等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引导开发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加工食品。二是主动对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升级版农家乐、采摘园和休闲农业聚集村,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产品和服务档次,把农业打造成养眼洗肺、健康养生的幸福产业;发展农村电商、文化创意、养生养老、中央厨房、农村绿化美化等生产性生活业和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是主动对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生产接二连三,三次产业互动,形成良好的产业分工和利益分配关系,让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并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返乡下乡人员咋创业

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要顺应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创新的大方向,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结合起来。要通过联合与合作的方式,而不是“唱独角戏”“跑单帮”的方式开展创业创新。在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上,可以与农民合作,创办、领办农村合作组织,通过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不仅要自己富,也要带动更多农民富起来;也可以利用农村电商平台,开展网上创业;还可以与其他农村经营主体(包括企业、村集体、合作组织)合作,创办农业企业和各类相关产业,成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引领者;还可以通过开展网上营销,打造特色品牌等赢得市场、分散风险,形成创业创新的命运共同体。

融资贷款是否方便

到农村创业最大的痛点之一就是融资。过去,银行不愿意为其发放贷款,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抵押物。现在,承包经营的土地或者流转到手的土地经营权,包括农业设施、农机具等,基本上都可以作为抵押物在银行获得贷款。全国正在推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目的是把土地资源盘活为土地资产,加上房屋、宅基地、农业设施、农机具等,通过这些“资产”的抵押,可以到银行获得贷款。《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留学回国人员、青年、妇女等人员创业的财政支持政策,要向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延伸覆盖。把返乡下乡人员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所需贷款纳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可获哪些财政支持

国家对“三农”的支持政策、资金和项目有很多。一是到农村创业,如果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农村信息化建设等范围内,可以申请相关的财政支农项目和产业基金的支持。如果符合条件,地方政府会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二是过去只适用于在城市创业的财政支持政策,如今也可以支持到农村创业。三是如果创办的是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办理银行贷款时可以由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来提供担保服务。

2016年,财政部安排中央财政13.86亿元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2亿元,选择部分省份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

用地用电有啥优惠

用地方面,可以享受以下政策:第一,在征得村集体的同意后,可以采取入股、合作、租赁等形式来使用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创业。第二,可以使用自己在农村的住房或者其他农民闲置的房子和院子来发展农家乐。第三,如果在农村没有住房,只要符合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划,允许与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第四,如果创办的企业需要建设农业配套辅助设施用地,可以在县级人民政府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进行申请,因为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要用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第五,可以利用荒山、荒沟、荒丘和厂矿废弃地、道路改线废弃地、闲置校舍、村庄空闲地等地进行创业。第六,如果创办的项目属于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范围,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以在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的基础上,再给予七折优惠。

用电方面,创办的企业从事农业、林木培育和种植、畜牧业、渔业生产、农业排灌用电以及农业服务业中的农产品初加工用电,包括对各种农产品进行脱水、凝固、去籽、净化、分类、晒干、剥皮、初烤、沤软或大批包装以供应初级市场的用电,都算作是农业用电,可以按照农业用电来算电费。

后顾之忧如何免除

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是很多创业者最大的心病。为了解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国家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一是到农村创业,可以在当地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且子女也可享受当地的城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也可接受当地义务教育,依地方相关规定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二是如果是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享受一定社会保险补贴。三是如果创业失败,并且生活困难,可享受当地社会救助服务。

想学本领有何捷径

国家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培训项目有很多。可以这样说,如果希望参加创业培训,只要提出申请,地方政府就可以安排参加至少一次的免费培训。政府鼓励建立各种农村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孵化基地、众创空间,以及建立企业家、科技人员、成功创业者等组成的创业导师队伍,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创业提供创业指导和创业辅导。甚至在创业的全过程中,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指导。创业的路上有这些导师陪伴,相信创业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网上创业有啥支持

返乡创业篇(5)

二、主要方向

(一)实施产业转型“回家工程”。

支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工、农民企业家以及在外知名人士返乡创业领域。狠抓产业攻坚,推动食品、机械、汽配、医药、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在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升级过程中,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壮大、档次提升、市场拓展,带动农民工、农民企业家以及在外知名人士返乡创业。鼓励已经成功创业的农民工、农民企业家以及在外知名人士,充分挖掘和利用家乡资源和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把适合的产业转移回家乡再创业、再发展。鼓励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农民企业家以及在外知名人士等,顺应家乡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需求,把小门面、小作坊升级为特色店、连锁店、品牌店。

(二)实施创新发展“回家工程”。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返乡创业资本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抢占产业链的技术高端和技术链的产业高端。积极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以重大技术产品开发为重点,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依托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加快引进在外高新技术人才。

(三)实施农村改革“回家工程”。

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赋予农民清晰的财产权利,让农民能够带着产权进城创新创业。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和引导农村产权规范流转交易,支持返乡创业人员通过租赁、转包、入股、托管等多种方式创办农业企业、农民专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更多农民致富。支持有一定技术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参与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来,开展农机作业、维修、供应、租赁等新型农机服务,建立农村劳务合作社、劳务服务公司等,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创业基础好、创业能力强的返乡人员和在外知名人士,充分开发乡村、乡土、乡韵潜在价值,发展规模农业、休闲农业、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

(四)实施“互联网+”“回家工程”。

加快建设电商集中发展区,打造一批知名电商平台,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农村创新创业的重要内容,培育一批懂电脑、会经营的农村电子商务领军人。鼓励和扶持返乡创业人员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农产品销售、商贸流通等城乡各类服务业,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工、农民企业家以及在外知名人士发展线上“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镇(街道)、村培育工作,引导和鼓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渠道下沉,带动返乡人员创新创业。

(五)实施民生改善“回家工程”。

坚持多种投资主体共存,着眼民生改善,重点推进养老、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一体化,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鼓励支持返乡创业人员从事健康养老产业,创办养老机构、社区老年陪护中心、家政服务企业等。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回乡合作办校,开办民办教育,联合举办股份制学校,促进我县义务教育、中职教育、幼儿园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回乡创办民办医院、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等,提高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文化体育惠民,培育文化体育市场,鼓励支持返乡人员回乡创办健身健美、文化娱乐企业,带动一批返乡创业人员回乡创业发展。

(六)实施基础建设“回家工程”。

完善城市功能,推动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城乡联网共享、有效衔接,加快构建形态合理、功能完善、层级清晰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实施路网改造提升工程、通达通畅工程、桥梁建设改造工程、服务设施完善工程。支持返乡创业人员融入新城建设、城市扩容、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创办一批在道路、桥梁、管网、房地产等领域配套企业。结合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工、农民企业家以及在外知名人士回乡从事乡村公路、农田改造和水库、堰塘及配套渠系等涉农项目开发,加强特色村镇建设,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带动创业就业。

(七)实施资源对接“回家工程”。

以产业、城市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导向,以高起点、高标准带动工业园区发展为着力点,依托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和特色资源产品,鼓励已成功创业的农民工、农民企业家以及在外知名人士,发挥既了解外地产业发展趋势、熟悉外地产品市场,又熟知家乡特有资源、特色产品的优势,把适合在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发展的资源、项目引回来创业发展,把家乡的特色优势产品推出去销往全国各地,实现本地资源与外地资源、本地市场与外地市场、本地产品与外地产品有效对接。

(八)实施资本合作“回家工程”。

加快上市公司培育,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建立资本合作机制。科学筛选合作项目,促进收益渠道多元化,实现资本风险共担。加强与农民工、农民企业家以及在外知名人士的联系,将人脉优势转化为资本投入。通过特许经营、股权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资本合作;对已经建成的项目,可采用委托经营等方式,引入农民工、农民企业家以及在外知名人士的资本参与,充分放大资本优势,实现个人资本扩张与加快发展互利共赢。

三、政策支持

(一)严格落实返乡创业工商登记优惠政策。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化返乡创业登记方式,放宽经营场所登记要求,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允许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人员,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在符合安全、环保、消防、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等要求的前提下作为电子商务创业经营场所。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益权、货币、实物和知识产权作价出资,货币出资和非货币出资不受出资比例限制。放宽经营范围,凡国家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返乡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人员开放。鼓励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和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创新公共服务模式,优化公平竞争环境,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置(挂牌)专门窗口,开辟返乡创业“绿色通道”,为返乡创业人员安排专人提供一站式保姆服务。对进入创业园区兴办企业的,提供上门办照服务。对具有经营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营销业条件和意向的,工商部门积极引导其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自办私营农场、养殖场或从事个体贩运等。

(二)严格落实返乡创业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全面落实支持农业发展、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吸纳失业人员就业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持有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人员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可依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落实普遍性降费政策,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人员返乡创业,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可免征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免收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农民工返乡后从事个体经营的,免收个体工商登记费,对投资人或股东均为符合条件的外出务工农民兴办企业的,免收工商登记费。

(三)严格落实返乡创业财政支持优惠政策。

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发挥全县各类产业发展资金作用,加大对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人员返乡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对具备各项支农惠农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各级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其他扶持政策规定条件的,及时纳入扶持范围。整合各类资金,建立创业专项资金,每年筹集不低于2000万元的创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创业奖励补贴,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和贴息,各类创业园、创客空间的建设、运行和购买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人员返乡创办的个体、企业或合作经营组织,可根据相关政策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创办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可根据相关政策给予相应的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按相关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其新吸纳员工符合享受扶持政策的,由创业实施地所在财政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奖励。对返乡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人员回乡创办企业的,同等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符合农业补贴政策支持条件的,可按规定同等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财政在梳理适用于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人员返乡创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建立返乡创业财政资金支持目录,保障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人员返乡创业享受财政优惠政策的权利。

(四)严格落实返乡创业金融服务优惠政策。

加强政府引导,运用创业投资类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人员返乡创业初创期、早中期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返乡创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大对返乡创业的信贷支持和服务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引导加大涉农资金投放,运用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返乡创业。鼓励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优化贷款审批流程,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10万元,期限2年,财政部门按规定贴息;贷款期满可展期2年,展期不贴息。对返乡创业领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属于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可按规定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期限不超过2年的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贷款基准利率50%的财政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将法律法规未禁止、产权归属清晰的各类农村资产作为抵押担保品,对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人员返乡创业证照齐全的房屋产权、机器设备、大件耐用消费品和有价证券以及注册商标、发明专利等无形资产均可作为抵质押品,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可用土地流转收益、林权、农房等作为抵押担保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贷款。鼓励农业保险经办机构积极开发特色农业保险险种,各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针对特色农业品种完善特色农险配套政策,降低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人员返乡创业风险。

(五)严格落实返乡创业园区建设优惠政策。

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园的建设资金由建设方自筹;以土地租赁方式进行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园建设的,形成的固定资产归建设方所有;物业经营收益按相关各方合约分配。整合发展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园,地方政府可在不增加财政预算支出总规模、不改变专项资金用途的前提下,合理调整支出结构,安排相应的财政引导资金,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返乡创业园区建设奖补等方式给予政策支持。有关方面可安排相应项目给予对口支持,帮助返乡创业园完善水、电、交通、物流、通信、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推动支持农业设施用地政策落地见效,适当放宽返乡创业园用电用水用地标准,执行优惠价格,降低园区生产成本,吸引更多返乡人员入园创业。鼓励返乡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人员入园创业,可租用园区内的国有土地和标准厂房,也可按弹性年期出让或“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的方式用地,降低一次性支出成本。对入驻园区(孵化基地)的返乡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提供场地租金等方面的优惠和企业指导、跟踪扶持等服务。对进入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同等享受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相关扶持政策。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加强“回家工程”组织领导和推进实施,县上建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为总召集人的返乡创业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协调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工作,研究制订重大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搭建创业平台。

结合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同步发展的实际需要,依托已有园区,盘活闲置厂房等存量资源,整合发展一批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和返乡创业园区,聚集创业要素,降低创业成本。挖掘现有物业设施利用潜力,整合利用零散空地等存量资源,并注意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等统筹结合。属于非农业态的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园,应按照城乡规划要求,结合老城或镇村改造、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或农村宅基地盘整进行开发建设。属于农林牧渔业态的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园,在不改变农地、集体林地、草场、水面权属和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建设方通过与权属方签订合约的方式整合资源开发建设。鼓励镇(街道)结合产业优势建立返乡创业电子商务基地、返乡创业小型电子商务集聚区,对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等办公用房、网络等给予优惠或补贴,大力拓宽“一村一品一店”覆盖范围。

(三)提升综合能力。

运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机制,调动教育培训机构、创业服务企业、电子商务平台、行业协会、群团组织等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格局,帮助返乡创业人员解决企业开办、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构建“技术+创业”新模式,开展好返乡创业人员创业培训,紧密结合返乡创业特点、需求和地域经济特色,运用国内先进的CETIC创业素质测评系统,对返乡创业人员进行创业素质测评和创业资源评估,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行动、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等专项培训计划。建立健全创业指导制度,开展“指导诊室+企业+创业者+技术人才”的“1+3”培训模式,从有经验和行业资源的成功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电商辅导员、天使投资人、返乡创业带头人当中选拔一批创业导师,充实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队,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开业指导、项目推荐、问题诊断等创业辅导。支持返乡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动员知名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休闲农业企业和专业市场等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实训服务。

(四)营造创业氛围。

返乡创业篇(6)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17-02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入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到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5278万人。农民工进入城市,寻求着成功与财富的梦想,以劳动与付出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和城市的面貌。同时,城市也改变着农民工的生活及精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凸现出来。城市的繁华与农民工经济收入低的矛盾、城市的融合感、公平感等,造成了农民工的困惑,也引发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二、关于困扰农民工就业的几个问题

1.称谓上带有歧视文化色彩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实际是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长期以来,“农民工”已成了人们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习惯性称呼,媒体也一直沿用这个词语。但事实上,“农民工”这一称呼背后隐藏着歧视文化色彩。一些企业、单位在给予农民工的待遇上,农村招进来的跟本地的不一样,跟城市居民更不一样。工农商学兵,本是职业的划分,而唯独“农民”却永远被加上了特定的标签,“农民”被界定为一种身份,不能够与城市很好地融合。对“农民工”这一带有歧视色彩的称呼,是城市文化派生出来的对乡村政治、文化、经济的排斥而产生的人的等级观念的歧视。更有胜者提出,农民属于“草根”底层,城市人属于“花草”上层,这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鸿沟,不易于社会和谐。

2.经济能力成为农民工定居城市的主要问题

自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市场化改革以来,与户籍相关联的很多社会福利逐渐被剥离出来抛向市场,而市场化的新的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再加上农民工整体地位较低,在市场化条件下城市生活的重压之下,收入低就成为农民工居留城市的首要障碍。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农民工并未获得与市民一体化的安全保障,市场因素对农民工定居城市的阻碍逐渐加强。城市化进程使一些农民与土地相分离,而非市场化的征地补偿制度又使一些农民的利益受损;城市土地价格和房价飙升,使城镇居民生活压力骤增,城市新增人口更无力承担高房价带来的高昂生活成本,城市廉租房建设滞后难以实现“居者有其屋”;农民工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使农民工获得的经济收入和保障水平远远低于正式职工,这些都造成了农民工市场能力和经济地位较低。

3.公平感影响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近期的《社会心理蓝皮书》显示,农民工普遍感觉社会不公平。大多数农民工处于相对剥削地位,从而产生了不公平感。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难以进入高端人才市场。同时加上户籍限制,农民工难以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就业机会。在企业内部,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同工却不同酬;在企业外部,农民工工作相对不稳定,流动性大,大多因辞去工作而损失应得收入,即使工作稳定的也难以有效应对企业欠薪风险,且缺乏有效维权途径。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的户籍制度衍生出一系列不公平政策,如劳动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城市房价调控政策、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等,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农民工的就业权、健康权、居住权以及子女教育权等,抑制了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意愿与期望。2011年的“潮州古巷事件”、“广州增城事件”和最近的“中山沙溪事件”等农民工与本地人的大规模群体性冲突,表面上是地域族群矛盾的激化,实则是农民工对于“二等公民”身份不满情绪的爆发,是农民工反抗歧视,争取城市公民权的前奏。

三、城市融合与返乡创业相结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外出打工的一种派生现象。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有农民工回乡创业,而进人新世纪以来,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强烈回乡创业愿望的动力驱使、西部大开发、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及城市二元体制排斥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一些农民工率先作出了回乡创业的理性选择。返乡创业,应该说是未来时展的趋势。现代社会依然需要农民,需要农业,农民阶层对社会未来远景的建构依然有着重要意义。现代农业能为人们创造就业和收入,农业能够应对新的稀缺。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帮助农民工实现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为农民提供容量大、门槛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这对拓展农村就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农村、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等,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2.对农民工实行“公民”身份,促进农民工与城市融合

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调查显示,在外出农民工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明确排斥自己的“农民”身份,积极认同自己的“工人”身份。然而,传统的“农民工生产体制”已影响到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解决“农民工生产体制”内在矛盾,在企业中实行农民工“企业公民”身份,在社区生活中实行农民工“社区公民”身份。农民工成为企业公民,就能够在受到管理和约束的同时,还享有公民权利,有权就工资、工时、工作条件和其他相关问题提出诉求。通过集体议价机制,及时反映市场用工、物价水平、企业利润等方面的变化,让企业公民通过程序正义实现自身利益。农民工成为社区公民,就有权享受所在地城镇居民所享有的各种社会福利,包括自身及子女有权在城市中平等地享受包括教育、医疗、住宅等在内的各种公共服务。逐次推进社区公民建设.统筹考虑制度安排及各项具体政策设计。

3.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返乡创业篇(7)

像陈平一样,近年来,由于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各种优惠政策落地实施,纳雍县越来越多农民工选择回到家乡创业。截至今年11月,全县农民工返乡创业16693人;共建有返乡农民工创业园4个和创业一条街1个(新街),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占地面积9.9万平方米,吸纳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17家,带动就业536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5966人。

“两高一铁”引来回乡创业潮

“两高”即厦蓉高速、杭瑞高速,“一铁”即织金纳雍段铁路。高速公路、铁路的建成开通,为纳雍县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也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回乡创业的章本仕把长毛兔养殖场建在距厦蓉高速巴雍收费站4公里的小营村,大大缩减了运输成本。章本仕说:“高速公路通车后,我去拉了几次饲料,经过对比,现在运1斤饲料回来,就节约1角钱,照这样算,一年下来,就可节约出2万元运输费,就算兔毛不涨价,一年也还可赚2万元。”

寨乐乡香樟村的何勇一直在外打工,2015年才回乡。回来后,何勇发现家乡变化太大了。不仅高速路了,家家打起“小院坝”,户户连起“连户路”,出行方便了。这位30岁不到的年轻人,燃起心中创业“小火苗”,一下投入16万,种起了大棚蔬菜。创业才半年,何勇的大棚里,茄子收获1季、青菜3季、大白菜4季、小白菜4季,现场棚子里待售的还有青菜、芹菜。水白菜漂浮育苗再过几天就能移栽了。

何勇说:“要是一切顺利,我这几个大棚,一年到头都有新鲜蔬菜上市。”

“寻亲令”唤回反哺情

2011年纳雍县工业园区建成后,纳雍县委、县政府决定从纳雍籍在外企业人士着手,开发老乡资源开展招商引资,于是了“寻亲令”,寻找大江南北的纳雍人。

经过近半年寻访,通过熟人、商会组织等关系和渠道,掌握了珠三角和长三角60余名纳雍籍企业家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纳雍籍在外企业人士信息库,奠定了纳雍“老乡招商”的坚实基础。目前,纳雍招商部门建立了300余人的“老乡信息库”,涉及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纳雍人。

每年春节、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纳雍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和联谊会。县委、县政府每年春节前夕组织一次“纳雍籍在外人士回乡座谈会”, 各乡镇(街道)也在春节前后组织本地返乡人士“共话家乡发展”,共青团系统组织“春晖使者”座谈,公益组织、民间商会等组织各种联谊活动。

通过座谈联谊,党委、政府领导与企业家敞开心扉亲切交谈,认真听取他们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向他们介绍纳雍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诚邀他们回到家乡投资兴业。经过宣传推介,一些在外人士体会到了家乡党委、政府的诚意,开始有了回乡投资意向,并陆续回乡考察洽谈。

在工业园区建设初期, 深圳的纳雍籍企业家高溢、高欣、罗萍分别回乡创办了高塑集团、高鑫公司、宝鑫义齿,目前企业发展良好。一些已经回乡投资创业的成功人士,进一步帮助纳雍招商部门建立与深圳、东莞、中山、重庆和京津翼等发达地区的联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乡创业。

“保姆服务”坚定返l创业心

为确保返乡投资的企业进得来、稳得住、能发展,纳雍县委、县政府制定了老乡“回访制度”和项目“保姆制度”。

返乡创业时,乐治镇秋菊富民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秋菊,申请到了20万元的启动资金,用于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合作社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核心区300多亩,有专职员工11人,固定用工人员30余人。基地以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及栽培,中药材收集、加工、销售,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农业园区建设为一体。

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按属地原则,连续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35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经营场所符合规划、安全和环保等要求的,每月按300元标准给予经营场所租金补贴,对实际月租金低于300元的,据实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农民工创办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的三分之二给予补贴。

返乡创业篇(8)

“这不是正经工作,我们不会答应。”几年前,父母的反对没有阻止吴迪返乡创业的脚步。

“只要市场有需求,种地就不丢人。”因为一次“偶遇”,吴迪下定决心回老家河南洛阳伊川县种西瓜。“当时在孟津农家乐吃到一种薄皮、蜜甜的吊长小西瓜,10元一斤排队买。临走想再买时,已经卖光了。”由此,吴迪萌生了种特色水果的想法。

吴迪是河南洛阳85后小伙儿,毕业于空军指挥学院计算机专业,他觉得:“趁年轻,就应该大胆闯一闯。”

他并非孤军奋战,还“撺掇”发小张扬一起回乡创业。张扬毕业于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当时已经是北京一家外资企业的董事长助理,薪水颇丰。

吴迪的邀请让张扬犹豫不决。张扬最终毅然放弃大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也许我们可以做不一样的农民。”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探索出的“乐活自然园”农场众创空间和智慧农业技术,可以让“零技术”的农民种出高品质的水果,不仅让当地留守妇女创造出劳动价值,使家庭收入翻番,而且吸引着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种地。

李桃霞就是“乐活自然园”农场众创空间的一员,三年前承包了2个水果大棚,年收入3万多元。一年前她又说服丈夫返乡,又承包了2个水果大棚,现在全家年收入可达6.5万元。

吴迪说,他们运用物联网技术采集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与植物生理数据,同时与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做唯一性匹配,经过大数据分析后,形成每日标准流程和动作指令,发送信息到每一名大棚主管者手机上。主管只要按照流程,安排大棚工作人员完成指定动作即可。一天结束后,主管再对工作进行验收并录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系统会继续优化每天的工作内容。

水果销售怎么办?“大部分卖给公司,公司再和我们利润分成,另一部分做农家乐,自己卖。”李桃霞说。

说起未来的发展,吴迪充满信心:“我们已将这种模式在南阳、商丘、长春进行了复制,辐射带动1000多人创业,年产值4000多万元。接下来,我们要带动更多的人进行标准化农业生产,让农业变得更简单,让农民增收更轻松。”

“大伙正商量成立养殖合作社”

或许是因为难抑2014年母亲去世带来的心理苦痛,21岁的李贵义两年前辞掉了在江苏无锡的工作,回到了在贵州省黔西县绿化乡石桐社区的老家,租下几亩地,从此与一群牛日夜为伴。

3岁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11岁投奔父母去无锡读中学。融不进班级的李贵义高二没读完就辍了学,找了一份铝合金模型设计的工作开始自立。公司仿佛是另一座学校,除了工作上的接触,他和同事很少交流。

彼时,母亲已检查出罹患尿毒症,持续两年的治疗未能挽回母亲的生命。落叶归根,2014年8月份,李贵义和父亲将母亲的骨灰带回老家安葬,乡亲四邻的相帮使得丧礼密而不疏,这种乡邻间的淳朴互助也让少小离家的李贵义重生出对故乡的眷恋。

回到无锡后,父子盘膝对谈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李贵义就办了辞职手续,去了山东、河北等地考察肉牛养殖项目。

“老家几乎户户养牛,但规模不大,本地牛肉供应主要还是依靠外地市场。”2015年10月份建在石桐社区的养殖场开张前,李贵义颇下了一番功夫做调查。自此,李贵义开始在这个建在荒坡上的厂棚里与日月星辰为伴。繁重的工作使他暂时从丧母的悲痛中解脱出来,“第一批55头利木赞杂交安格斯牛进场,每天光打草料就要一吨多,晚上沾着枕头就能睡着。”

此外,还有防疫和病症,所幸黔西县畜牧局和乡农技站的几位专家给他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技术支持。

随着养牛场的运转渐渐步入正轨,李贵义也开始对这种忙碌的生活游刃有余,空闲时间还能去周边其他30多家养殖户里转转,彼此交流下经验。

2016年12月,李贵义的养殖场一次性出栏40头成年肉牛,净赚16万元。现在他正琢磨着开春后再选品种进行二元杂交,存栏量扩充到100头左右。渐渐地,李贵义也成了这一带养牛户的主心骨,“大伙正商量成立一个养殖合作社,集中力量扩大规模。”

“瞄准农村的支付领域做推广”

φ胖境来说,2016年是不寻常的一年。结束了8年的爱情长跑,他把媳妇娶回了家。另一件重要的事是,他终于下定决心,放弃在北京不错的薪资待遇,回到老家创业。

张志超毕业后进入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团购公司。他脑子灵活,喜欢钻研,2016年年初已经是所在部门的负责人。职务上升了,待遇提高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对劲。“几年下来,似乎没有了当年的热情,事业心也下降不少。”这种想法让他“感到害怕”。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朋友聊天时,突然嗅到了商机。移动支付的线下推广进入他的视野。他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去年10月,两口子回到老家山西晋城,在这里,张志超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市场调研。调研结束后的那个冬日,在郊区的一个办公楼里,他的南北汇通公司成立了,搬进租来的办公室的时候,他高兴得像“又结了一次婚”。

他们现在主营业务是大支付的线下推广。“先从山西开始,瞄准各地区的县区和农村的支付领域。说白了,我们是支付宝等支付平台的线下服务商,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商户入驻支付平台,让移动支付等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张志超说。

张志超选人还蛮有一套。“公司现在有9个人,所有人员都是我挑选的。他们中不少是农村来的大学生,我看重他们的农村背景,因为他们了解我们现在主要的服务对象。”

成立仅一个多月,他们团队已经签约了300多家商户。“现在支付宝官方为服务商制定了激励措施,这可是实打实的现金激励,打好这一仗,收回成本就很有希望!”张志超兴奋地说。

村里的多肉家园

作为青年返乡创业的典型,夏云潮在安徽省庐江县已经小有名气。这不仅因为他大学生的身份,也因为他种植了当地少见的多肉植物。

在夏云潮的多肉植物大棚里,他与妻子陆立芝正在忙碌。这几个大棚位于村里一条渠道旁边,离夏云潮家也不远,环境很好。

要发出的是几盆桃之丸,粉嘟嘟的叶片十分可爱。陆立芝轻轻地将棉絮塞到植株与花盆的缝隙中,再用纸小心地包住花盆,放到大小刚好的盒子中。之后,他们会将这些盒子送到镇上的快递发货点发出。

他一边在棚里查看架上的多肉植物,一边用手机与客户沟通。一些客户会通过微信等向他咨询种植过程中的问题,怎么养才好,生虫了怎么办……对这些问题,他总会耐心地解答。很多客户是多肉植物的爱好者,久而久之,跟他们成了朋友。

与大多数大学生一样,夏云潮、陆立芝在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陆立芝在江苏做幼师,夏云潮进入大北农集团,从普通业务员干到大区经理。“那时候在江苏带团队,收入、发展前景都不错,但总觉得是在打工,还是想自己做点事。”

一次偶然,他们在江苏认识了一个上海老知青,他在自己家里种植多肉植物,并在网上销售。从老知青的家里回去之后,他们在网上查询了很久,发现多肉植物在网上的销路非常好。

一年后,他们注册了自己的网店,销售多肉植物。“当时我们什么都不懂,这一步是个非常大的冒险。”陆立芝回忆。策划、选择产品、场地、上货等都得从头学起。他们经常从早上8点工作到深夜一两点钟,渐渐对网络销售有了较多的了解。这样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做了1万笔交易,店铺直接升到皇冠级别。

夏云潮与陆立芝在江苏泰州建立了他们第一个多肉大棚,开始自己繁殖和养护多肉植物,并吸引了很多客户来大棚选购和观赏多肉植物。因为不是当地人,租地有很多不方便之处,而且当地租金比较贵,他们考虑回家乡发展。一个重要的因素让他们下定了决心:女儿要上一年级了,回家能更好地照顾她。

2014年初,夏云潮和陆立芝辞去了在江K的工作,回家乡扩大规模发展多肉植物。他们在当地流转了7.5亩沙地作为第一批创业基地,同时注册了公司,叫合肥市锦韵多肉植物种植有限公司。

返乡创业篇(9)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的伟大产物,能够推动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与此同时,其也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是农民群众的优秀代表。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就业工作的重点群体,我国现有农民工2.9亿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民工问题日益严峻,再加上社会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因此,我国采取了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以及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两项政策,期望促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同时,能够有效解决农民工问题,保障其切身利益。大量农民工返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长期投入机制未健全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措施,有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作为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同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式,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

一、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现状的分析

(一)创业就业经验日渐完善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截至2019年)表明: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5.3%,初中文化程度占56%,高中文化程度占16.6%,大专及以上占11.1%。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较2018年提高0.2个百分点,而对于外出农民工而言,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4.8%,比2018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正在逐渐上升,再加上外出农民工在城镇中接受专业的技术培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能够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活动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对于早期创业成功的农民工来说,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接触现代化管理与经营理念,能够更好地完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不足,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进而更好地带动当地地区的就业水平,甚至为创业就业活动开辟多种渠道。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

从目前的农村发展形式上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流动性逐渐增大,与此同时,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创业就业活动依然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据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9077万人,较2018年增长了0.8%,其中,返乡农民工已达11652万人,同比增长0.7%。返乡创业就业的农民工仍然在农村劳动力中占据较高的比例,其创业就业活动成为农民增收的关键来源之一。返乡农民工利用自身在城镇中所学的各种高新专业技术与实践进行创业,使得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改变,转变了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局面,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然而,随着农民工返乡浪潮的兴起,农村劳动力逐渐趋向于饱和,而面对城市劳动力则出现短缺的现象,则会导致农村非农产业专业人才流失的问题。

(三)创业就业形式以小型企业为主

在现阶段的返乡农民创业就业情况来看,农民工的创业领域涉及多个方面,但其产业形式主要以个体经营或私营企业为主,其中,个体经营比例高达70%,而私营企业所占比例约为25%,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其余则为第一产业下的承包、租赁经营等。

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意愿不足

相关调查表明,我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意愿远高于创业意愿,其组要原因在于部分农村的前期创业过程存在较大的竞争压力,再加上创业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绝大多数自主创业企业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另外,创业作为一项需要不断创新的过程,要求创业人在资金、技术、资源、心理等多个方面经过长时期的思考和准备,这就使得大部分资质不高的返乡农民工缺乏创业信心与创业能力。近年来,我国返乡潮大多以被动为主,因而在资金上、项目选择上都具有普明显的模糊性与盲目性,进而导致了农民工创业意愿不强。

(二)整体重视程度不高

近年来,我国对于返乡农民的创业培训工作极为重视,绝大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都给予了较大的支持,但基层机构却难以提升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重视程度,导致农民创业培训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相关培训措施也只是流于形式,严重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再加上部分返乡农民工对创业就业的认识不高,参与创业培训的热情不高,出现了“上热下冷”的现象。再加上部分地方政府并未给农民工创业者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使得部分农民工的创业之路充满障碍,导致其创业信心严重下降。

(三)创业资金不足

对于较多的返乡农民工而言,其外出打工积累的资金难以支撑其进行创业,这就使得农民工的创业想法被束缚,再加上农民工创业者的自身素质能力不足、融资渠道稀少等因素的影响,为农民工贷款创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甚至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从而加剧了农民工创业融资的难度。

三、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策略探讨

(一)降低门槛推进优惠政策

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而言,政府应遵循“非禁即入”的原则,即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领域之外,所有行业与领域应降低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限制并实施优越的优惠政策。首先,针对部分地区而言,农民工返乡创办经济实体是当地的重点发展项目,因此,国家和当地政府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降低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并实施注册资本分期到位的措施,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可以优化其审批程序,发放为期12个月的临时营业执照,以此减少各种费用的收取,减轻创业人员的经济压力。其次,国家应允许农民进行非正规创业、季节性经营,即对在集贸市场一级制定区域摆摊设点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农民免除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再者,对于各项收费行为应加以规范,甚至取消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收费项目,例如:对农民投资经营个体、微型和中小型经济实体等,试行“零收费”政策。最后,国家还可以采取“三年扶持期措施”,即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登记注册后提供三年享受国家和当地龙头企业现代技术、资金等多种资源支持。例如,今年一月九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了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新规定,分别为: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可在创业地享受与当地劳动者同等的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对参加返乡入乡创业培训的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

(二)扩宽就业创业融资渠道

为了进一步推进返乡农民创业就业的顺利开展,扩宽就业创业的融资渠道极为重要,因此,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应引导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加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展开:一是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联合当地金融机构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公共财政基金,从而达到给予不同创业者相应的财政及信贷支持。二是实施信用证制度、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创业人员可以将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益、有价证券、注册商标发明专利等多项无形资产作为抵(质)押品,从而有效拓宽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覆盖面的同时,降低了反担保门槛与贷款抵(质)押的标准,变相拓展了融资渠道。三是推行返乡创业贷款贴息制度,即给予农民工返乡创业贴息或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创业人员的信贷压力。

(三)加大对创业的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能够有效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几率,进而带动就业水平的提升,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展开:首先,政府应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活动纳入城镇建设规划之中,即通过做好小城镇发展工作以及乡镇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来增强当地的创业项目承载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进而减少创业者的投资压力,进一步降低其创业成本。其次,政府应取消对农村户口人员在城镇居住的相关限制措施,例如:禁止学校向农村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收取任何附加费用。另外,政府可以联合城镇企业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返乡创业基地”等开发区,并对其给予一定的补助,一次吸引大量返乡以及引导其进行集中经营、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可以在创业园区中设置就业求助部门,再为农民工提供便捷高效求职服务的同时,达到广泛收集跨区域岗位信息的目的,以此解决农民工求职困难的问题,实现大范围援助及重点帮扶。

(四)加强返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返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创业指导等,能够有效提升返乡创业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发展动力。首先,相关部门以及企业需要正在结合当前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返乡创业就业人员展开针对性的培训与教育,对于培训内容而言,需要具备多元化、全面化的特点,应包括创业指导、贷款咨询、政策咨询等内容,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创业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就业者的综合职业素养。其次,政府以及企业可以定期组织返乡农民工进入当地重点企业学习,以此拓展其思维,深化其专业技能,进而能够为后续的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进行创业、再就业,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应给予支持并采取提高农民工对就业创业的认识、减低门槛推进优惠政策、扩宽就业创业融资渠道、加大对创业的环境建设、加强返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来不断促进积极发展,以此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徐国香.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纳税,2019,13(32):296-297.

[2]李泽坤.新时代下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株洲市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调查数据的分析[J].法制博览,2018(12):50.

[3]张军凯.新形势下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0.

[4]金波.朝鲜族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边:延边大学,2019.

返乡创业篇(10)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调查分析

该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了解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现状,并对当前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归纳出返乡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的方向选择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剖析现象成因,找出问题所在,提出相应建议。

1调查方法

1.1调查对象

江苏省4个城市(包括苏州、常州、南通、连云港)的返乡农民工。

1.2调查程序

调查时间为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9月1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第1步:根据研究目的制定调查问卷;第2步:与乡镇村民委员会或者街道居民委员会联系,确定返乡农民工人数及家庭住址;第3步:发放问卷;第4步:回收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2调查结果

2.1基本调查状况

从农民工群体的性别组成来看,男性占60%,女性占40%。其中,18~25周岁的占20.3%,26~30周岁的占28.5%,31~35周岁的占22.5%;36~40周岁的占18.3%,40周岁及以上的仅占10.4%。农民工群体中,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8.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6.0%,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7.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7.8%。在被调查的群体中有70.30%的农民工已婚,55.30%的农民工已生育1个子女,26.0%的农民工生育2个及2个以上子女;43.50%的农民工家中需赡养2位老人,26.5%的农民工家中需赡养3位或3位以上老人。

2.2江苏省农民工返乡就业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占48.8%,从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占40.2%,从事脑力劳动的仅占11%。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他们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 h,农民工群体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为9.4 h。农民工就业工资主要集中在600~1 000元/月之间。每月无收入的占7.80%,600元以下的占20.00%,600~1 000元的占40.6%,1 000~1 500元的占21.3%,1 500~2 000元的占7.5%,2 000元以上的仅占2.80%。其中有50%左右的农民工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

2.3返乡农民工创业状况

根据调查数据,有26%的返乡农民工正在创业,表示有意愿但是有困难的占26%,有8.8%的返乡农民工曾经创业,但是现在已停止,60.7%的返乡农民工有或者曾有创业意向,有27%的返乡农民工没有创业打算,而仅有11.8%的农民工对是否创业表示无所谓。农民工返乡后创业地点有66.8%的选择在城镇,在农村自主创业的占29.30%。对于创业方向,13.5%的返乡农民工选择批发零售,其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并居第2位,分别占10.75%和10.00%;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并居第3位,分别占8.75%和9.00%;以下依次为电子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中介服务、房地产业等。调查数据显示,23.80%的返乡农民工选择种养大户,其次分别为商业流通业(9%)、农产品经纪人(8.50%)、农资经销商(8.30%)、农村服务业(6.8%)、农村娱乐业(6.8%)。返乡农民工强烈的创业意愿中,选择独资的占41%,与家人合伙的占36%,与村里人合伙的占8.5%,与村外朋友合伙的占11.7%,以地产为股招商的仅占2.8%。调查数据反映出返乡农民工有强烈愿望,但他们也充分认识到创业的不易。

3讨论与建议

3.1分析讨论

从返乡农民工整体状况来看,40周岁以下的占民工总体样本的89.6%,农民工群体处于青年化,其群体年龄构成处于最佳劳动年龄段。与其他职工群体相比,农民工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从而限制了农民工的就业创业领域和工资水平。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企业,大多从事苦、脏、累、险、重且技术含量较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或工种。从行业分布看,农民工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纺织业、服务行业等,所在企业的性质大多是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1]。

调查数据显示,有28%的返乡农民工认为在他们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筹集困难。由此可以看出,资金问题已成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瓶颈,政府扶持、激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着力点应放在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优惠的资金政策支持、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难度上。

返乡农民工多数为家庭主要经济依靠支柱,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很重。一方面,由于农民工资金积累少、文化程度低,在返乡后选择创业容易导致家庭经济来源不稳定,致使很多农民工不敢轻易创业[2]。另一方面,返乡农民工担忧创业后会出现经营不善,不善于管理,这一担忧可能来源于以下原因:一是农民工教育程度和知识文化水平低,思维方式比较传统,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差,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眼光;二是家族式管理,决策不民主,机制不合理,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三是技术水平低,产品品种单一,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3.2对策建议

(1)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便利。要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保护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对农民创业工的限制,实施等同于甚至是优越于外资的优惠政策,把一切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都调动起来,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同时,要正确引导农民工返回当地的乡(镇)和县城所在地创业,以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2)拓宽返乡农民工融资渠道。政府在制定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时必须要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对不同行业中的创业者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给予不同的财政与信贷支持。要发展乡村和城镇社区中小金融机构,尽快发展乡村、集镇等社区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扶植民间融资。要大力积极稳妥放宽农民利用承包土地、房屋等进行抵押融资的限制,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题[3]。

(3)减免农民工返乡创业税费。一方面,要设立科学合理的税收体系,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着眼现实、立足长远,先引导、鼓励和扶助企业发展起来,可以参照农业税减免、农业反补贴、出口退税等办法支持扶持农民工创业。另一方面,要逐步取消对农民创业的相关收费项目,直至实行“零收费”政策。

(4)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部分省市已经实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培训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由政府出资,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培训对象的覆盖面[4-5]。对有创业意愿的人群,应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参考文献

[1] 李敏骞.创业农民培训的几种模式[j].农民科技培训,2009(1):6-7.

[2] 戚迪明,侯立白,景再方.国外创业政策对我国农民创业问题的借鉴[j].农业经济,2009(3):42-43.

返乡创业篇(11)

本次调研共计走访企业80余家,召开座谈会20余次,参加座谈企业代表共计260余人,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60余份,通过访、听、查、问等方式(走访创业户、走访相关农户、走访领导、走访项目实施点,听创业户汇报、听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听调研组干部意见,查看创业规模、查看相关部门实施项目情况、查看领导对创业的重视程度、填写问卷调查),充分听取和收集广大创业者的意见建议。

(一)外出务工人员情况:

外出农民工230928人(男129054人,占55.88%;女101874人,占44.12%)。文化程度:小学53313人,初中95941人,高中(职高)26473人,大专及以上20789人。年龄结构:31岁以下66016人,31岁至40岁53041人,41岁至50岁45748人,51岁以上20298人。从事工种:技工25317人、管理13315人、普工80810人。地区分布:广东省48584人、浙江省27706人、福建省15987人、上海市8467人、其他省20009人、省内县外19411人、县内9266人。截止目前,大约有5000余人在县内创业(其中微型企业464家,大约占9%),累计从业人员达46463人(企业10790人,个体35673人)。创业主要为养殖业(猪、牛、羊、鸡、豪猪、野鸡、兔子、鱼、蛇等)、种植业(茶叶、方竹笋、经果林、中药材、蔬菜等)、加工制造(食品加工、衣服和鞋来料加工、水泥制品、家具、电器等)。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特点

1、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数量逐年增加,发展特色产业(**乡种植食药材玉竹、**镇豪猪养殖、林下养鸡等)数量规模不断加大。

2、大学生返乡创业注入新活力,文化程度明显提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0%以上。

3、青年、妇女创业比重大年龄偏轻。50岁以下人员占了70%以上。2012年以来,全县共办理微型企业464户,注册资金4640万,带动就业2320人。

4、农民工创业经济实力有所提升,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镇**坝建材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

5、企业联动发展,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利用。新州镇丰利木材加工厂与木炭加工厂合作,实现废料合理利用。

6、搭建交流融资平台,成立青年创业协会。实现会员资源共享,组织会员外出培训,提高创业者的管理经验和经营能力。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作用和意义

1、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让荒芜的土地重现生机。在调研中了解,农村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创业都是围绕我县产业发展,承包荒山、草坡,流转撂荒耕地,发展农产品的规模养殖、种植、加工、流通服务业,整合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规模化、特色化和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实体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2、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快了城镇化进程,给空巢家庭带来了阳光。在调研中了解,我县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创业在城镇周边是以发展二、三产业为主,大量就近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农民离土离乡,改变了以往乡村十室九空的冷清现象,使老人有人照顾,小孩子有人看管,给空巢家庭带来了阳光雨露。一是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农民工创办的企业近半数办在小城镇和县城,除去投资于农业经营和谋生型的小企业,规模稍大的工商服务业绝大部分是办在小城镇和县城。这些企业带动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要素向小城镇集聚。二是发展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部分回乡农民工在城镇创办教育、医疗、文化、住宿、餐饮等商业服务业企业,发展房地产业,提供多方面的生产生活服务,直接投资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小城镇配套产业发展。许多投资于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的回乡创业者,是一半在外地创业,一半在家乡投资,他们在家乡投资的工商企业,具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企业的发展水平;他们投资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商业服务业,既适合当地的需要,又往往具有城市设施和产业的质量和品位。三是扩大小城镇人口和经济规模。

3、为民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富民强县激发活力。我县农民工在沿海地区进城就业务工,经受市场经济和工业化洗礼,积累了一定资金和人力资本,他们回乡创业,把资金和发达地区的市场观念、技术、管理带回家乡,一是成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工商服务业发展重要力量;二是成为招商引资,承接沿海劳动密集产业转移的主要力量;三是成为结合当地资源,开发特色产品,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力量;四是为农村公共服务事业提供了一批较高素质人才。

二、返乡农民创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党政领导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公平对待,缺乏优惠政策

1、没有把服务农民工返乡创业视同招商引资一样重要。县乡两级政府把改变当地经济不发达的希望过多寄托在引进外商和大企业上,并为之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小打小闹,交税少,发展慢,只能解决他们自己就业增收的问题,对县域经济发展、财政增收作用不大。甚至不相信农民工返乡创业能成功,没有把服务返乡创业摆上位置。有的支持只是停留在讲话、邀请上,缺少具体的政策措施。

2、政策上不公平。县政府让引进的大企业进工业园区、实行优惠政策或配套服务;而农民工返乡创业进不了园区,也得不到对园区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和多项服务,这就形成与较大企业之间的不公平。农民工返乡创业有的吸收了城镇待业人员、失地农民,更多的是解决农村不能外出的40、50农民的就业。同样是解决困难群众就业的创业,在城市能得到税费减免、小额信贷等优惠政策,农民工返乡创业就得不到这些政策。这又形成与城市创业的不公平。

3、扶持政策落实滞后。据调查,返乡创业得到政府支持的面偏小,比如扶持城镇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妇女创业贴息贷款政策、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有些是难以操作落实到位。

(二)服务机制不健全,部门指导不力,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

1、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指导不力、服务不到位。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民工创业就业底数不清,对中央、省、市、县出台的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不到位。很多返乡农民工创业在选择项目时,缺乏相应的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员帮助予以论证。一些返乡创业项目兴办起来后,后续跟踪服务不够,当初承诺的各项政策落实缓慢、透明度不高。例如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贴息部分返还缓慢、部分养羊补贴、发展大鲵养殖饲养池补助未落实到位;对已成功申报如著名商标等的企业奖励政策未兑现。

2、各项审批办证程序复杂。虽已有一些部门进行了改革,例如商事制度改革,但还有很多部门未简化办事程序。我县目前还未完全实现一站式服务,创业人员办事要多头跑、来回跑,耽误过多时间。有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因办理手续程序复杂而半途而废。例如办理返乡农民工证需要4个单位盖章,程序繁琐,让办事人员多次跑,来回跑。

3、有些执法单位缺乏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执法态度较差。

4、办事难,三乱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未能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摆正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关系,努力营造适合群众创业和企业发展的公共管理服务环境,还是采取管、卡、压的做法。办事难仍然是创业者面临的问题,对于一些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更是如此。有些人说返乡前受到热情对待,办厂时也有人服务,但是企业一旦落地,再想找政府部门办事,解决问题就十分困难。根据对返乡创业者反应,认为审批企业或立项难 政府部门乱收费、企业负担重,开办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手续复杂,程序繁多,辗转多个部门,差不多是环环收费。一些部门甚至去企业吃、拿、要。三乱现象时有发生。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规模较小,结构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加上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多数投资只有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一些政府部门的违规行为无疑加重了创业者的经济负担。

(三)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调查表明,近八成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发展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开业时主要靠自有资金,把打工中积累的有限资金集中用于租地建厂和设备投资,开业后缺少流动资金的情况比较突出。资金不足基本是依靠民间借贷,到银行贷款的不多。部分企业产品有市场,因融资难,无力扩大规模。90%的返乡创业者反映资金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造成返乡创业融资难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资金返流城市,供给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的供给渠道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一家。二是贷款利息高。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月息为 9.1厘,加上贷款申请过程发生的交际费用,月息实际超过1分,年利息超过12%。三是缺乏信用贷款,只有抵押贷款。初创企业抵押物缺乏。同时,小企业的设备不能抵押,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不能抵押;抵押折扣高,对抵押资产的评估只能达到资产价值的60%左右,再折半放贷;农业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差,不能抵押,土地不能抵押,贷款更加困难。四是信贷担保体系发育迟缓,担保机制难以适应。一方面是县的富民担保公司、就业局的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发挥作用不好;另一方面是忽视对中小企业、农民工返乡创业信用制度的建设。五是政策性贷款和财政扶持贷款极少。比如农行、农发行对返乡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创业,支持基本没有。

(四)缺乏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布局。县内缺乏科学合理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发展布局,没有明确主导的发展目标,各自为阵。一是没有依据市场需求和突出我县产业特色,规划布局产业发展;二是凭经验跟着感觉走,搞重复建设,以致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往往是产业搞起来之日就是败下去之时,这在种植业养殖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五)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发展。一是政策因素用地难。由于城镇建设造成土地紧张,返乡农民创业用地审批困难,土地供应难以满足企业开办和发展所需,特别体现在一城三区范围内。二是土地流转过程中问题多。返乡创业人员中大多数从事种养殖业,需要大量土地进行规模种植,但在土地流转方面没有相关参考办法,大多数农民不愿流转土地,也存在因土地流转价格不确定而造成合同难以签订情况。三是水、电、路等设施不通畅。发展种养业的一般都在较为偏僻的地方,自然条件很丰富,但普遍存在水资源匮乏、电力和通讯设施差、交通设施跟不上的问题,直接导致生产成本高,产品交易周期拉长等问题,降低了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六)返乡创业者综合素质不高,创业培训工作力度不够。一是创业者缺乏相关的创业知识。返乡农民工大多数有创业意向,创业冲动,虽然在外出务工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与经验,但在工商、税务、金融、科技、管理、劳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欠缺,市场分析能力、组织经营管理能力不强,缺乏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意识,难于适应市场、驾驭市场,造成在创业道路上困难重重。二是创业培训覆盖不广,缺乏针对性。虽然有关部门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开展了创业培训,但存在短期培训的多,长期培训的少;培训内容趋同的多,有特色针对性强的少;培训初级人才的多,培训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少;培训以完成考核目标任务的多,注重实效的少。

(七)缺乏对创业就业优秀人才的激励机制。调研发现很多农民工,他们靠流转土地,大规模搞种养殖业和其他加工业,他们解决就业,创造税收,有些一个小微企业同时从事好几样产业发展,其创业很艰辛,意义非常之大,但是少有人去关注过他们,更多的却是一些服务部门打着服务的旗号去收这要那。党委政府缺乏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和表彰激励。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政策保障。一是把返乡创业工作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列入重要日程,引起各级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制定返乡创业专题规划,专项推进返乡创业工作,细化工作任务。二是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一年度至少召开两次会议,重点研究协调返乡农民创业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组建专门返乡农民工创业机构,落实人员编制、经费、办公场所等。指导农民工创业就业,对返乡农民工选择的行业进行科学规划和引导,减少创业的盲目性。四是加强政策宣传,开展信息延伸。在重点村建设信息公开栏,在县有线电视台开辟用工信息专栏,结合六五普法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劳动保障平台信息网络及相关设施建设,鼓励、支持中介组织参与到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中来。五是继续运用好523农民工节这张品牌,扩大影响力,积极宣传和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工作。

(二)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接地气。一是强化政府部门效能建设,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完善真正的一站式服务,全部审批部门入驻政务大厅,并对各项审批事项和手续办理流程进行公示,切实解决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二是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加大对农民工返乡情况的长期跟踪监测,了解其所需所想所求,协助返乡农民创业项目申报及评估认证申请,开展经常性的返乡创业项目的跟踪调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并及时传输相关信息至县有关部门。同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组织好农村富余劳动就地转移和输出。三是要改进服务方式与手段,要抓好乡镇与县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网络连接与畅通,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效应。对有资金积累、有市场信息、有管理经验、有创业就业需求的返乡农民工实行特别的联系与服务,为他们创业就业提供方便。四是加强问责和公众监督。针对群众反映办事效率慢、服务态度差、乱收费等现象要严肃处理。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一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改进资信评估制度,要进一步扩大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贴息范围和金额。特别加大对发展中企业的资金扶持。二是设立创业基金,由县级财政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发展。创业基金由财政部门管理,经贸局、市场监管局、工商联、民企配合工作,鼓励创业成功人自愿加入创业基金。三是进一步完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继续支持信用联社采用的信用证制度、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加强县富民担保公司支农贷款担保力度,金融机构出台相应便民措施,使国家出台的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措施惠及返乡创业者,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资金所需。四是落实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三个十五万政策,养殖补贴、小额贴息等优惠政策及时兑现,鼓励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落实好黔微贷微型企业贷款项目,柜员信贷通贷款项目,由政府出资给我县微型企业提供1-2年会计记账服务,建立企业信用,诚信贷款。五是发挥青年创业协会与两家银行签订的保证金贷款协议的作用,帮助一定数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六是根据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合法运作的相关规定,制订相关激活民间资本的具体办法,推动民间资本合法运作,释放出民间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巨大潜力。

(四)大力发展市场主体,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一是认真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推行注册资金认缴制,实行先照后证改革,简化经营住所登记条件,着力推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工作。释放改革红利,大力发展市场主体,实现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快速增长。二是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强化企业自身制度建设,合理规划。鼓励成立股份制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等,让企业做大做强。三是通过打破行业区域界限、优先安排用地用电用水、奖补贴息、税收优惠、优质服务等措施,因地制宜引进、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集聚效应,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