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养猪培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9-24 15:02:01

养猪培训总结

养猪培训总结篇(1)

《猪病防治》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专业课,是融猪生产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寄生虫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致力于解决养猪生产和猪病防治过程中提高养猪技术,预防猪病发生及防控猪病的难题,与养猪业的发展、猪肉食品安全、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紧密相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是中职教育改革的要求,利用我校建立示范校的契机,畜牧兽医专业对《猪病防治》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从现代养猪业需要入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为主线,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适应现代养猪业和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积极研讨、设计并实践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一、《猪病防治》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只有对工作过程实施系统化设计,才能在满足社会或职业的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需求,进而实现个体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

(一)设计理念

《猪病防治》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理念将突出以下几点:

1、以职业教育为出发点,理论和实践想结合。以理论知识满足工作需要为前提,少而精,压缩猪病防治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将一部分课堂理论教学放在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完成。

2、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基础。注重课程与企业、行业的联系,使课程内容符合实际工作需求。

3、突出优势,有所侧重针对性强。分析畜牧兽医高职学生的优势,典型专业技术岗位的特点,对准市场压力拓展就业,对准市场需求办专业,对准猪病防治岗位设课程,对准职业能力抓教学,对准创业育人才,把侧重点放在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4、校企合作,按市场需求设计。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依据企业需要什么知识,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去设计课程。与企业联手,做到与企业零距离的接触、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谋发展,企业给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学校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5、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采用引导式教学,通过大量的课程讨论、分组协作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认同感,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开展社会调查、行业调查、市场分析、就业分析、职业资格培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猪病防治》课程设计的针对性

第一,教学内容针对养猪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猪生产岗位猪病防治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第二,针对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脱离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避免平辅直叙的冗长讲授,增强教学趣味性,将课堂教学融入实践教学。第三,针对畜牧兽医中职的特点,加强防治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做到实践技能操作娴熟。第四,针对猪生产过程不同于其它行业的特点,课程教学围绕猪这一活体动物进行,首先让它存活下来,不要发病死亡,在此基础上再探讨猪的生长与效益问题。第五,针对养猪行业脏、累、臭的特点,注重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的爱岗敬业精神。

二、《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内容编排

1、设计方案模式。在《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内容编排时,根据前期行业、企业调研,基于对养猪职业人才的能力素质需求,在课程开发设计过程中,广开思路形成课程开发设计方案。可以工作项目为载体,按照生产环节设置学习情境根据猪场生产与管理各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典型工作任务与项目搭建课程结构,以场、种、养、管、防、治工作项目和实际生产工作环节发生顺序设计学习情境,按中等职业教育注重技能培养的要求和特点,结合现代养猪生产与猪病防治的临床实践,吸收先进成熟养猪技术与成果,优化重组设计课程内容。

2、理论与实践课时安排比例合理。例如,总学时126学时,理论教学52学时。多媒体教室上课,有实物和标本,边讲边展示;实验室上理论课,先讲后做;养殖示范场上理论课,边做边讲,实训场(种猪场)上理论课,讲讲做做,做做讲讲,汇总共性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再讲。实训教学安排40学时,兽医站实习教学30学时,通过兽医站门诊病例治疗的实习,弥补一些见不到的病例。肉联厂实习教学30学时,在肉联厂屠宰加工过程中,学习对猪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检疫和相应的无害化处理。顶岗实习教学34学时,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掌握实际生产中每一个岗位中,常见和多发的动物疫病,如何处理这些疫病。

3、校内和校外实训结合

学校与玉林春茂集团等公司校企合作,他们公司的猪场是按照现代化养猪生产工艺建起来的高要求、高标准的种猪场,猪场设施齐全,场技术力量强,拥有大中专毕业生员工,科研仪器设备先进,为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开展养猪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场所。另外,在养猪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直接参与养猪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去,综合应用在学校所学知识指导实习,验证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想法。通过理论、实验、实训、实习等课程学习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综合分析、思考、归纳、总结,提炼精华,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1、校企合作带动实践学习。2013年我校分别到广西养殖龙头企业广西巨东公司、广西春茂公司、广西扬翔公司进行了校企合作签约、揭牌仪式。这些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在生产第一线实战演练,不但使自己得到锻练和提高,而且给企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顶岗实习的学生,熟练后能独当一面,成为企业的一名临时放心的员工,学生也还能得到一份报酬。

2、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中职学生文化水平相对高职来说不高,所以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易掌握。针对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认知特点,在教学内容中,尽量关注养猪业最新动向和最新实例,如新设备、新技术、新品种、新疫情,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考评考核制度

考核检查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和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方法之一,改进考评考核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课程设计时依照突出能力、注重操作、讲究实用、培养创新的原则,坚持知识与能力、人格并重,大力推行多元化考核办法,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结合,技能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校内理论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以此全面考核学生的生产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变,促进工学结合的实现,促进教、学、做的有机融合,强化学生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

养猪培训总结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稳定存栏,增加补栏,主攻出栏,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扣市场,突出培育大户,加大投入,依靠科技,做大做强生猪产业。

二、目标任务

根据当前的市场形势,结合我县的实际,对年初下达的生猪生产的目标任务作以下调整:年末生猪存栏27.8万头,与年初下达任务数持平;年末生猪出栏35万头,比年初计划增加8.5万头;实现出栏生猪产值4.2亿元,纯收入1.6亿元。

三、扶持政策

(一)免收防疫费。今年的秋季动物防疫免收防疫费。

(二)村级防疫人员补助。*年7至12月,村级防疫人员每人每月补助60元(每月增45元),由县财政负责解决。

(三)能繁母猪补贴。对能繁母猪养殖户按每头50元进行补贴。

(四)养猪大户扶持。县政府追加无息贷款850万元,对新增肥猪养猪大户4250户给予贴息扶持,户均贷款2000元,贴息资金由县政府安排,必须于9月底前将贷款贷到农户。

(五)后备母猪补助。新增后备母猪2000头,县财政每头补助100元。

(六)科技培训费。县政府安排乡镇生猪养殖培训经费5万元。

(七)营销大户补贴。凡向县外销售100头以上肥猪的营销大户,每销售1头肥猪县财政补贴5元(销售数以出境检疫票据为准)。

四、主要措施

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抓住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谋,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确保下半年生猪生产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1.实行县级领导挂钩制。县四家班子领导要负责协调、解决挂钩联系乡镇在生猪生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检查、指导、督促挂钩乡镇抓好生猪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各乡镇必须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任组长,农业综合服务站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和全体村兽医为成员的生猪生产工作组,负责生猪生产有关政策的宣传和“种、料、管、防、训”综合配套实用技术的推广、指导,并动员养殖户补栏增养。同时,对生猪养殖大户,实行分区、分片、分户包干,责任到人。

2.实行部门挂钩,结对包扶责任制。县畜牧业生产领导组成员单位挂钩到乡镇,要负责指导、督促挂钩乡镇抓好生猪生产,帮助乡镇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确保挂钩乡镇生猪生产目标任务的实现。同时,挂钩部门要组织干部职工对新增肥猪养殖大户进行结对帮扶,每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5户,落实生产措施,确保每户新增肥猪20头以上,确保结对帮扶的新增肥猪养殖大户完成补栏增养生猪任务。

3.搞好服务,全力推进。县农业局技术干部必须包片负责到每一个乡镇,搞好技术指导工作;县财政局、县信用联社要积极筹措资金,确保生猪生产扶持资金和生猪生产贴息贷款落实到位;各乡镇信用社要及时做好生猪贴息贷款放贷工作,保证每落实一户生猪养殖大户,就及时放贷一户。

4.建档立卡,加强统计。各乡镇要对生猪、能繁母猪、后备母猪进行建档立卡,造册登记到户。建档立卡,造册登记工作必须于9月底前完成。县统计局、农业局在年底农业农村经济的统计中要据实统计,既不瞒报,也不虚报。

(二)科学饲养,提质增效

1.抓培训,提高饲养水平。重点抓好肥猪直线育肥和仔猪生产技术培训。县农业局要集中培训到乡镇和县畜牧业生产领导组成员单位,乡镇要以现场指导为主培训到村、到农户。在肥猪直线育肥培训上,要教会养殖户,特别是养殖大户熟练掌握配合饲料饲养方法,达到直线育肥出栏的目的,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在仔猪生产技术培训方面,要使母猪养殖户熟练掌握生猪改良、新生仔猪护理、疫病防治、驱虫和消毒等相关技术,从而提高配种率、受胎率、产仔率和成活率。

2.统一配方,科学饲料。各乡镇要督促生猪养殖大户扩大青绿饲料作物种植面积,保证青绿饲料的充足供给,在江边河谷地区、低二半山以种植黑麦草、牛皮菜为主,在高山以种植秋荞等为主,户均种植面积达3亩以上。县农业局要充分利用农户家中自有原料,科学制作饲料配方,以宣传资料的方式发放到各村民小组,由村民小组召开生猪养殖户会议,引导各养殖户按配方制作配合饲料进行饲喂。

(三)设卡堵防,强化防疫

1.加强设卡堵防。对出入县境的各条通道,各乡镇要安排专人设卡防堵,严格检验进出境活畜及其产品,杜绝疫情传入我县。

2.加强免疫。要加强对动物的免疫力度,切实搞好抗体检测工作,提高畜禽的免疫保护能力。

3.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各乡镇必须加强动物疫情监测,督促村兽医和村民小组长切实履职,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上报,及时控制及时扑灭。对重大动物疫病要实行强制免疫,免疫率达100%。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市场“两检”,防止病死畜禽及其产品上市,导致疫病蔓延传播。

(四)抓好宣传,广泛动员

各乡镇必须分别组织召开乡镇、村、组三级生猪生产宣传动员会。抓住当前猪价稳步攀升的有利时机,全面动员宣传,积极引导养殖户正确分析生猪生产形势,把握市场机遇,及时补栏,扩大养殖量,科学饲养、快速育肥、快速出栏,克服养殖者惜售心理,适时出售,掀起生猪生产新高潮。

(五)明确奖惩,严格考核

1.实行生猪生产风险金制。县畜牧业生产领导组成员单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户未完成生猪生产任务的,扣取该干部职工*年9—12月工资总额的10%;县农业局技术干部所联系乡镇,因技术指导不到位,导致未完成生猪生产任务的,扣取该技术干部*年9—12月工资总额的10%。所扣工资收归财政,作为生猪生产扶持资金。按时完成生猪生产目标任务的,由县人民政府给予适当奖励。

养猪培训总结篇(3)

妻子埋怨他,周围的人嘲笑他,这可气急了,但他并没有灰心。雷玉发想到,别人养猪喂饲料,自己养猪同样喂饲料,何不改变百货商店的经营思路呢,做一个既可以满足养猪场对饲料的需求,又可以通过出售猪饲料盈利的商店呢,这是“双赢”的好事啊。于是一家养猪饲料批发部出现在石桥乡街道,他一边继续喂猪,一边经营他的饲料批发。在2004年和2005年两年期间,很多养猪户都因市场价格下跌亏本倒闭,而雷玉发就是靠自己喂猪饲料成本低这一绝招,熬过了两年“低谷期”。

2006年,猪肉市场价格逐渐回升。雷玉发当机立断,又新增10头洋二元母猪。在2006年和2007年,每年都能出栏商品猪350头左右,加上仔猪出售,收入近40万元,利润达11万元。

2008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2008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雷玉发再次抓住这一时机,享受政府补贴13万元,自己投入3万余元,新建近630平方米的养猪场两间。此时,他已养殖荣昌、洋二元母猪45头,年出栏商品猪400头,均价1200元/头,收入近50万元,利润近15万元。

2009年,雷玉发的目标是出售商品猪500头,目前已出售了420头,准备向18万元的纯利润奋斗。

十次培训提升养殖技能技术

“学养殖业,离不开培训,脱不了学习。”雷玉发说。

在七年的养殖业中,雷玉发谈到,自己曾到县鸭江、长坝等养猪基地取过经;参加过乡政府、涉农部门、化技术学校组织的养猪专业户培训10余次,每次均是县畜牧兽医的专家讲课,为此受益匪浅,学到了丰富的养殖知识;乡化技术学校把养猪光碟经常送到家,现场观看并作技术指导,还下载有关养猪知识教学资源(如各种季节养猪应注意的事项、猪病防治等),自己利用空余时间加强学习,提升了自己在养猪方面的技能技术。

百遍尝试总结养殖增收“经”

雷玉发说:“做一行要爱一行,做它还得讲科学,边实践边总结呢!”

雷玉发在七年的养殖生涯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上100次对比、摸索、实践、总结,他总结了养猪的两大法宝:即对比饲养法和仔猪精养法。

对比饲养法即:把重量相同的洋三元猪与本地猪按照洋三元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四个月下来(一般商品猪四个月出栏),洋三元比本地猪多40斤,多收入近250元左右。而把同样重量的洋三元与本地猪按照本地猪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本地猪同样没有洋三元重。

仔猪精养法即:仔猪在2个月前,一定要注意营养配方,不能采取农村通俗喂法(农村通俗饲养法,仔猪吃胀,中途拖架子,最后催膘。),等2个月后,仔猪消化器官定型后,可以大胆加食,这时吃饱吃胀既能长架子,又能长膘。

万元收入养猪大户不断涌现

养猪培训总结篇(4)

乐都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全县面积3050km2,总人口29万,其中农业人口24万,全县耕地面积36.80万亩,退耕地25.25万亩。2010年年产粮食7.04万t,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近年来,虽然我县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突破口和农村经济增长的主攻点,以畜牧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调整和优化畜牧业结构为先导,狠抓畜禽良种化工程和规模养殖示范场(户)建设,典型引导,重点扶持,优化种群,增加总量,提高总产,牲畜饲养总量逐年增加,畜产品产量逐年提高,技术引进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养殖环境不断改善,畜牧业经济稳步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跨越。2010年,全县拥有规模养殖户5799户,各类畜禽年末存栏79.81万头(只),各类畜产品产量达到3.65t;有万头猪场3个,千头猪场15个,百头猪场115个,千头奶牛场1个,牛羊育肥场1个,肉羊种羊场1个,万只鸡场3个。

乐都福乐生态养猪场

但是,由于广大养殖户科技水平普遍不高,致使全县规模养殖面小,传统的千家万户散饲仍然是当前的主流模式,养殖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水平低下;我县科技服务还不到位,科技创新和技术更新能力不强,造成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低下,畜产品附加值低,畜牧业整体效益较低。农业发展靠科技,发展现代畜牧业是促进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然要求。事实证明: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科学致富“技术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科技在农民增产增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强科技推广力度,积极推广现代养殖技术,以推进生猪及牛羊产业发展,提高全县整体养殖水平及畜牧业生产效益。

二、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实践

为促进我县畜牧科技进村入户,使生猪及牛羊产业稳定发展,增加养殖户收入,根据《乐都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我县于2009年9月起开始承担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项目实施两年来,示范户和基地围绕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制定产业示范实施方案,与科技示范户、基地场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协议),全程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在专家、技术指导员的具体指导和示范户与基地场的鼎力配合下,产业示范各项工作获得圆满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1.技术指导员自身素质得到提高。通过省、县组织对技术指导员的知识更新培训,现场观摩以及自身的实践学习等,提高了技术指导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从平常的业务范围内跳出来,拓展了畜牧技术知识,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为老百姓解决了农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难题。“通过一年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我真的像重新学习了畜牧业知识,感觉对得起兽医这个称呼了!”这是我作为一名生猪产业技术指导员的深深感触。

乐都县生猪产业技术指导员培训现场

2.使科技示范户了解和掌握了生猪生产中的基本科技知识,改变了生猪养殖的传统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养猪意识。通过该项目使示范户有了科学的消毒意识、防疫意识、驱虫意识,掌握了仔猪早期补饲和早期断奶技术、生猪快速育肥技术以及杂交繁育技术等。提高了母猪的受胎率,增加了产仔数,提高了产仔窝重,减少了疫病的发生,增加生猪经济效益。共和乡大庄村示范户李杰林,尝到了科技养猪的甜头,逢人就说:“有专业技术指导员的指导,我养猪的信心更足了,明年争取再发展一头母猪,有条件的话,想试试容生生态养殖场的那种发酵床养猪技术”。他家原来养猪5头,其中母猪1头、肥猪4头,现在又从别人家中买了1头母猪,存栏增加到12头,目前已出售仔猪19头、出栏育肥猪8头。采用科学养殖技术后收获和往年比较,出栏日龄由原来的32d提前到28d,出栏适时使猪肉品质好、瘦肉率高,得到市场的好评。

3.示范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我县畜牧围绕生猪主导产业,在全县19个乡镇354个行政村遴选培育了400个科技示范户。这些科技示范户在示范县项目建设中凸显很强的示范辐射作用。

三、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思考

1.科学技术在养殖中的重要性

(1)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通过基地和科技示范户的示范辐射作用,农民亲眼目睹了科技带来的实惠和依靠科技可以致富的事实,从而培养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促进了实用技术的普及,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技能。科技示范户是文化水平较高、善于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且效益明显的群体,对周边的农民有很强的示范、辐射作用,加之他们又是直接生产者,贴近农民,农民都乐于跟着学习、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从而带动了科技的推广应用。

(3)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示范户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本身就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加之其辐射作用,能带动更多的农民共同发展,更促进了产业的壮大。共和乡示范户李长命一直从事生猪养殖,通过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的实施,不仅掌握了科学养猪的一些方法,还积极争取畜牧业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积极发展壮大养殖规模,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2.就基层农技推广提出的几点建议

养猪培训总结篇(5)

培训受启发,男儿当自强

一场车祸夺去了郭云乾的右手,这场悲剧发生在2000年3月。虽然已经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但郭云乾却停留在冰天雪地的寒冷中:不能从事汽车运输工作,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孩子年幼,父亲卧病在床,妻子除了承担起照顾全家老小的责任,还要种十几亩地,年迈的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去卖豆腐干;2万多元的欠债更像是一座大山压在心头……

就在郭云乾的生活陷入窘境时,彭水县残联免费举办的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开课了。在培训班上,县残联领导鼓励残疾人要自立自强,要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从观念上引导他们重建信心。培训班让郭云乾深受启发,和妻子商量后,他东拼西凑了400元钱,买来一头母猪饲养。然而由于不懂技术,缺乏科学管理,刚开始吃了不少亏。最惨痛的是,有一次所有的猪都生病了,几年来的心血差点毁于一旦。

2007年,重庆市残联推出“民心工程”,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从此,郭云乾多次参加县残联及县畜牧局举办的养殖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不仅掌握了科学养殖技术,降低了养殖风险,还可以为别人提供技术帮助。

十年养殖路,风雨见霞光

开始起步时所养的猪,销售收入要供两个孩子上大学,由于资金问题郭云乾的生猪养殖场一直无法扩大规模。在彭水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过程中,县残联作为重点单位受到扶持,于今年8月成立了“彭水自治县残疾人创业扶贫示范基地”。郭云乾的两个养殖场之间的泥土路也趁着这样的大好机遇由镇政府出资进行硬化。

郭云乾的生猪养殖场共有4排猪舍,占地1000多平方米,建在山坡下的一片空地上。在一间猪舍里,5只粉红色的小猪正依偎在猪妈妈的怀里。“这是头天晚上刚出生的仔猪!”郭云乾介绍说,这一排猪舍专门饲养母猪和1个月左右的小猪。在另一猪舍中,几只30天左右的乳猪正围着自动采食槽吃食。

在另一排30多个猪舍中,喂养着3个月以上的架子猪。“到春节这些猪就可以出售了!”郭云乾简单算了一下,一个猪舍10头猪,到春节陆续可卖出近400头200斤以上的生猪,仅生猪总收入就可达到近百万元。“今天彭水屠宰场就拉走了12头猪,卖了3万多元钱!”郭云乾的妻子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2010年,郭云乾参加彭水县就业局第二届微型企业培训后,注册了“顺利”香猪养殖场。在“万元增收”工程中,彭水县残联将郭云乾的香猪养殖场作为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进行重点扶持,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郭云乾养殖场迄今总投资150万元,修建圈舍250间,从外地引进新产品“巴马母香猪”60头。

一片草色青翠的山坡下面,是占地2500平方米的香猪养殖场。旁边为残疾人员工修建的专用宿舍整洁美观,和郭云乾自家的泥土旧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防止病菌的侵入,养殖场门口专设有消毒池,对来访者鞋底进行消毒。在每个猪圈的柱子上,有粉笔画的一些符号,这是郭云乾记录的香猪配种时间、预产期,以便提前进行保暖设置、检查牙齿、打预防针等一系列工作。

郭云乾介绍,所有的香猪都不喂养人工饲料,目前已在16亩土地上种植了黑麦草、白山叶、红苕等作物。明年初,冠以“欧鑫”注册商标的香猪熟制品将上市。

感恩报社会,无私天地宽

作为养猪场的员工之一,同村的郭云伦也是残疾人。说到郭云乾,郭云伦非常激动:“猪种是他送的,技术也是他传授的!以前在外打工,因为残疾,很多事情都不方便。现在开心多了,大家互相尊重,不但可以挣到钱,同时还照顾了家庭。”郭云伦介绍,打工回家后自己一无所长,郭云乾便赠送了一头母猪给他,并教他技术,然后聘请他为养殖场的技术员。目前郭云伦自己家的猪已发展到100头。

养猪培训总结篇(6)

(二)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发展。在养猪基地和养猪大户中,农民自发地组织了养殖专业学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主要作用是为产供销提供一体化服务,其中部分的养猪协会作用较大,它们有健全的制度和运行程序,结合本地实际,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规格建圈、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将千家万户连成一片,实现了“协会+基地+农户”的格局,收到了降低成本,减少疾病、抵御风险、增加效益的多赢效果。

(三)科技服务发挥了支撑作用。一是良种服务初见成效。全县建有、、、等四个良种猪扩繁场,乡镇建立三元商品代繁育场106个。县畜牧局大力实施生猪良种化补贴项目,完善了31个良种猪供应站的基础设施,添置了31套猪人工授精器械和设备。输送了部分项目站人员参加省改良总站举行的技术培训,上半年完成猪只人工授精万余窝。良种服务纵横交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供种网络,生猪良种化率达到了98%以上。二是强化了疫病防治。重点对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鸡新城疫等实行强制免疫,尤其是对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杜绝了疫病的传播。三是加强了执法工作,严厉打击了经营伪劣兽药、饲料和违禁添加剂。严格畜禽产地、屠宰、市场肉品和出入境的检疫,基本保证疫病不传入扩散,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做到有效服务。四是开发了畜产品深加工技术。以食业公司、集团“”公司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仅缓解了群众卖猪难的问题,而且还增加了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人才培育引起了高度重视。一是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是经过了县乡畜牧部门选拔、培训而成,是一只稳定的队伍,负担着本村动物疫病的防治。二是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经过多年的培训、实践,狠抓继续教育工作,政治思想和业务技能显着提升,专门负责畜牧发展,技术指导,疫病防治,技术普及等工作。以上两类畜牧人才被历届政府所重视,人员众多,机构稳定,贡献突出。三是农村专业户、重点户的人才培育,各级政府借助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入户和“阳光工程”等项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对养殖大户、养殖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据统计,目前已有万多农村群众掌握了畜禽养殖发展技术,有不少能人大户已脱颖而出。

(五)信息服务空间进一步拓展。一是中介组织。“猪贩子”是一只活跃在市场与养殖户之间的生力军,市场行情由他们传递,在畜牧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二是龙头企业,如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四川公司分公司等,它们依托各自母公司在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物流等多方优势使产供销有机的结合起来,效益较为显着。三是加工企业。如公司和,都与国内众多加工、经营企业建立有营销关系,有宽畅的销售信息渠道。四是网络服务。部分专业大户,通过网络与外面厂家建立供销关系,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状态。

二、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配套服务中的问题

1、资金紧缺。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很多缺乏周转资金。一些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虽然得到政府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水电价格矛盾。各级政府明文规定,对养殖大户用水用电执行农业生产性用水用电价格,但时至今日,全县上千家规模养殖场(户)仍然在支付高位水电价格。养殖业是微利行业,加之用水用电量巨大,养殖成本的居高不下,使许多农户对养殖望而却步。

3、急功近利。在畜牧产业中,极少部分群众在一无技术、二无资金的情况下,单凭热情在银行袋款匆匆上马养殖项目。市场波动剧烈时,这些大户便一夜返贫,成了举债大户。

(二)农民组织服务中的问题

在众多的农民组织中,除极少数养猪协会实行“协会+基地+农户”,依靠利益把养猪户连接起来外,多数专业组织徒有虚名,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科技服务中的问题

1、良种供应不足。目前,县、乡两级良种繁育网络虽已建成,但良繁速度缓慢,未能跟上发展步伐。一些大户盲目引进“良种”,造成了较大损失,极个别大户仍然利用本地混杂品种。

2、标准化饲养管理水平低。一是饲料配方粗放,二是科学喂养程度低。据专家反映,如果严格标准化饲养管理,每头商品猪相同日龄可多增长公斤,每头母猪窝平可增收元以上。

3、疫病预防不到位。由于报酬较低,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责任心欠缺,出工不出力,使许多村社畜禽免疫、消毒等工作未达到预期目标。

4、深加工企业吃不饱。众品公司年分割肉需生猪万头,而现在每日屠宰量不过来头,猪源的不足,将会使深加工企业较长时间“缺饭吃”。

(四)人才培育体系中的问题

1、兽医队伍素质亟待提高。乡镇动物防疫监督人员、村级动物防疫人员专业理论素质不高,与畜牧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急需进行专业理论系统培训。

2、专业大户技术培训“支离破碎”。由于技术人员缺乏,各乡镇对农民大户的培训往往是打急抓,培训主要是靠教材或影像,缺乏临床实践,等到问题出现又不知所措。不系统的培训和缺乏实践的指导,是农民人才产生的难点所在。

(五)市场信息服务中的问题

1、信息不灵。据专业人士调查,、年生猪市场波动,给农民造成很大损失,其根本原因是信息不灵,缺乏科学预测,大家被动地依赖市场,当市场猪价上涨,大家一哄而上,市场价格下跌时,大家一哄而散。市场波动首先冲击的是母猪价格,仔猪不值钱,就杀母猪,价升,仔猪值钱,又大量地喂养母猪。一头母猪从培育到产仔需要一年半时间,这样,就形成了多了多,少了少的波浪式循环。目前都说生猪存栏不足,实则是母猪繁殖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群众信息不灵的问题。

2、中介组织的无序化。“猪贩子”功不可没,但在风险到来时“罪难轻饶”,他们错误地传递消息,制造群众的恐慌心里,为风险推波助澜,从中牟取好处,他们挑大捡肥,压级压价,每头猪平均赚取多元,群众说“养猪的不如贩猪的”,利润分配不公就是指此。

三、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政府管大不管小,只对畜牧龙头企业和良种繁育场、较大规模养殖场(户)给予帮扶,对千家万户只给政策和小额贷款及贴息贷款扶持,不做大额扶持。新发展大户要视其基础资金状况,一般要具备万元基础,再予以帮助发展,同时,坚决制止“白手起家、强行上马、一浪”的做法。

(二)降低水电价格。对全县规模养殖场(户)用水用电统一执行最优惠的农业生产用水用电价格,减少成本支出,增加养殖效益。

(三)发挥专业协会作用。以县内外发展较好的养猪协会为模板,总结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以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各地农民专业组织前去参观学习,使各处的农民组织功能化,时效化,为畜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四)引进优良品种。为保障群众对良种的要求,建议技术部门组织群众有计划的从外地正规厂家调运良种猪,但一定要搞好检疫和疫病防治工作。同时,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杜绝他们的单独“调种”,单独“引病”,以免造成损失。

(五)加强人才培育。制定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落实继续教育培训经费,组织县级以下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到大专院校轮训,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乡镇专业人才问题解决了,农村专业户、重点户的人才培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六)强化畜禽强制免疫。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增加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

(七)加强牧业行政执法。依法加强饲料兽药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伪劣兽药、饲料和违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确保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特别是畜禽产地、屠宰、出入境的检疫,力争疫情不传入,疫病不扩散。

(八)大力扶持畜牧龙头企业。继续培植壮大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公司等养殖龙头企业,坚定不移的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企业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实现互利双赢。将温氏养猪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现代农业(生猪)项目结合,加大在建的个“生猪万头村”项目力度,完成新发展生猪养殖大户500户目标。二是加大对食业有限公司和公司的扶持力度,促进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增加企业和养殖户效益。

(九)加强中介组织管理。仿照外地经验,对“猪贩子”队伍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培训、持证上岗、执照营业、守法经营,为畜牧业发展发挥正面作用。同时,充分发挥龙头加工企业和“产供销一条龙”模式,让生产者与销售者直接见面,减少或缩小中间环节,以增加农户收入。

养猪培训总结篇(7)

二、项目管理情况

(1)供精单位资格进一步理顺。我市先后制定了《供精单位管理办法》、《人工授精站点管理办法》、《输精员管理办法》、《配种收费管理办法》等4个项目管理办法,按照《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种公猪站技术规范(试行)》的规定,市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市人工授精站进行现场审查,确立了市天蓬人工授精中心站、市得胜牧业人工授精站、市江垸人工授精站、市赖场人工授精站等4家供精单位为市级标准化人工授精站,下设人工授精技术服务点38个,辐射27个乡镇办场园。

(2)人工授精员素质进一步提升。3月份,组织全市畜禽繁殖工进行了品种改良培训,通过法规学习与业务知识培训,我市人工授精员素质进一步提高。统一制作了《实验室管理规程》、《采精操作规程》、《稀释液配制操作规程》、《稀释操作规程》、《的常温保存操作规程》、《质量检查操作规程》、《鉴定技术操作规程》、《输精操作规程》等8个操作规程,发放到站(点)并上了墙。

(3)项目表格进一步规范。按省《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统一使用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表格的通知》,我们统一印制了《省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供精单位生产及品质检查记录表》、《省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人工授精台账》、《省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人工授精收费单》、《省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输精母猪繁殖性能跟踪登记表》、《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猪标签》、《省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供精单位项目用种公猪基本情况表》、规范项目单位填报各种报表和信息台帐,确保生产、发放、配种记录等数据准确。

(4)项目服务质量逐步提高。一是开展母猪普查,切实做好补贴母猪的畜禽标识佩戴工作,建立母猪数据库,对人工授精情况进行跟踪服务。二是完善供精单位硬件设施,市局将人工授精设备清单发放到供精单位,督导配备配齐生产、检疫和保存设施设备,确保供精数量和质量到位。

三、主要作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市畜牧兽医局、财政局联合成立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领导、组织与协调工作,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监督项目资金管理,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市畜牧兽医局组建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专家组,负责指导供精网点和人工授精员队伍建设,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资金管理;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负责项目具体“六统一”工作,即统一引进公猪、统一采购仪器用具、统一制作标识牌、统一印制表格、统一检测质量、统一管理技术人员。

(二)强化审查,严格按程序管理

一是规范手工台帐,强化网络系统监测审查,规定各供精单位每天按时上报数据,要求工作人员每天登陆监测系统,以电话询问抽查的方式调查20户。以各单位上报的用户姓名、电话、数量为准询查养殖户与上报数据是否相符。对发现有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的行为第一次给予警告,写出书面检讨;第二次违规的,我们将直接取消供精站资格。

二是规范补贴资金管理,项目资金发放的程序包括登记、报送、核实、半年汇总、抽查和发放、公示等七个环节。

1、登记:生猪人工授精站在供精、输配时,手工填写采精登记表、供应单和配种登记表,供精单和母猪配种登记表要求受益农户签字按手印;并登陆监测系统如实填写相关数据,接受市局工作人员审核。

2、报送:生猪人工授精站每季度向其所在地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报送四表一单,提请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和乡镇政府进行初审,汇总盖章后,于每季度末上报市畜牧兽医局。

3、核实:结合监测人员每天核查情况,由市局组织生猪良种补贴核查组根据各地上报情况,按10%的比例进行随机核查。

4、汇总:由工作人员将相关记录、表格进行梳理汇总,以备待查。

5、抽查:由市财政局、市畜牧兽医局组织检查组对实施情况进行抽查核对,并对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审批表签署审批意见。

6、发放:市财政局根据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审批表的意见按补贴标准一卡通直接补到生猪人工授精站,每半年结算一次。

7、公示:补贴资金发放后,张榜公布受益养殖农户姓名,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技术培训,巩固项目成果

养猪培训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26-02

近年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对畜牧兽医专业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建设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以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为主体的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是由我院兴建的特色化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保持了里下河地区风光特色,遵循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规律,以牧为主,农林牧渔相得益彰。现在不仅是学生的实训基地,也已成为教师科研的平台、资源保护的阵地、成果转化的载体、示范推广的窗口,农业观光旅游的好地方。产学研区由水禽、种猪、宠物这三大产业组成。

1.猪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养猪教学实训主要集中于姜曲海猪种猪场。种猪场主要承担姜曲海猪的保种和优质瘦肉型姜曲海猪新品系――苏姜猪的培育工作。苏姜猪是将已有的姜曲海猪为母本、杜洛克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横交固定、继代选育,采用现代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的的方法,培育出来的优质瘦肉型姜曲海猪新品系,已经顺利通过农业部验收,成为我国新的猪品种。猪场教学实训基地建有各类猪舍及附属用房26幢总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猪场采用全封闭、工厂化流水线生产模式,生产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猪场采用干湿分离机将粪污干湿分离,分离的粪水进入沼气工程发酵处理,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供应猪场及园区生产生活用电,发酵产生的沼液,通过管道喷洒于园区苗木及周边蔬菜基地。猪场拥有种猪性能测定系统、完善的兽医设备、采精设备和饲料加工设备供学生实训。

2.水禽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水禽教学实训以建在现代科技示范园内的江苏丰达水禽育种场内进行,该场重点推广目前市场上需求较多的优良鸭、鹅品种,通过上门服务、技术培训等措施,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给养殖户,提高他们的养殖技术和经济效益。水禽教学实训基地占地60余亩,建有各类水禽5000平方米标准养殖舍,舍内配套自动喂料、饮水设备、湿帘、大型排风扇、自动光照控制设备、加温设备等。水禽教学实训基地拥有完整的养殖、孵化、加工等设备供学生实训。

3.宠物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宠物教学实训主要集中于江苏省宠物(藏獒)繁育中心,我院瞄准未来宠物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考虑到宠物科技系学生实习的需要,建设了宠物(藏獒)繁育中心。繁育中心内收集了国内外优良的犬种近30个,开展犬的选育与训导,利用研究,不断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为都市畜牧业发展提供服务。

二、师资力量建设

1.校内讲师队伍建设

校内讲师队伍由我院“双师型”教师组建,畜牧兽医站专业校内讲师队伍由18人组成,其士2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5人。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实际生产服务知识、管理能力,对于生产实践设计过程,自己操作编制实验内容,制作教学用具,计划实习进度,调整实习设备,研究实习方案及实习教材,结合实践需要制教材内容,培育社会需求的高职教育人才。校内讲师队伍教师不仅要参加科研方面的研究,还要进入养殖场企业参与生产,这样掌握相关专业第一经验,从而从纯理论型教师转向复合型、多能型教师。

2.技术导师队伍建设

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聘请有经验的畜牧兽医资深管理者或技术专家作为养殖场的技术管理人员和学院兼职教师,现有技术人员8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充分利用他们高超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在现场指导学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的职业素质和应用技能,快速培养适合未来岗位需求的人才。

三、实训课程建设

示范园作为我院教学实训基地,承担畜医专业学生的“工学结合”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学生在养殖场顶岗实习一个月,在学习过程中,指定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内讲师和技术导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把理论知识贯穿在实践中,手把手教会学生养殖技术,有目的地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

根据专业建设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需要,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畜牧兽医专业类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本达到工学结合常态化,每月一个班到中心进行“工学结合”或者“理实一体化”教学。除此之外,为了让畜牧兽医类专业每个学生都了解校内基地,增加对畜牧业的感性认识,实训中心还安排了为期1天的生产见习、为期1周的生产实训等多模态教学模式。

另外,每学期安排2~3班在实习基地完成了《养猪生产》、《家禽生产》两门课程的“工学结合”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教学实施过程中,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在猪场、水禽实训基地生产功能区进行轮岗教学,同时完成两门课程的“工学结合”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

示范园校内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畜禽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料生产、产品加工、经营管理等全方位的实训,使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参观访问、见习经理等措施,全面、深入了解并掌握现代畜牧生产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切实有效地提高实训效果。

养猪培训总结篇(9)

(一)稳定畜牧产业发展,逐步提高规模化养殖比例

1、畜牧生产统计。今年第二季度全县生猪存栏56139头,出栏42261头,同比分别增长0.4%和3.9%;牛存栏29564头,出栏3121头,同比分别增长0.8%和0.5%;羊存栏5573头,出栏5673头,同比分别下降5.3%和5.7%;兔存笼12322只,出笼5628只,同比分别增长4.6%和1.6%;禽存笼7668百羽,禽出笼5913百羽,同比分别下降0.3%和1.2%。肉类总产量4913吨,同比增长2.4%;禽蛋产量186吨,同比下降1.6%。

2、发展规模化养殖。按年出栏(笼)数量划分为:①生猪:500-999头的猪场27个,1000-2999头的猪场10个,3000头以上的猪场6个,规模猪场出栏量占全县出栏总量的75.2%。②家禽:年出笼2000-10000羽的鸡场4个,10000羽的肉鹅场1个,存笼9000羽的专业蛋鸡场1个。

(二)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有效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1、组织开展全县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按照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我县及时在全县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自3月11日开始,至4月30日全面完成。首先,召开了全县重大动物春季防疫工作会议,认真部署了春防工作。其次,为确保春防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县防重办进行了一次全县春防工作督查。最后,为准确掌握各乡(镇)春防工作质量和免疫效果,进行了春防全面检查与抽血监测,全县共抽取禽血样100份,猪血样50份。

2、严格强制免疫疫苗管理和发放。全县124个行政村的所有畜禽实行强制免疫,共发放:牛、羊口蹄疫疫苗4万毫升,猪口蹄疫疫苗12万毫升,猪瘟疫苗16万毫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10万毫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12万羽份,并要求领用人员严格按照疫苗质量管理规范进行保管和使用;共免疫:生猪5.64万头,牛2.96万头,羊0.60万头,家禽77.31万羽。

(三)强化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大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1、全面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至目前,全县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已完成产地检疫2.31万头,产品检疫票证1.86万头,基本完成市级下达我县任务的54%。

2、实抓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为保护养殖户的利益,创造畜禽养殖安全环境,上半年出车进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22车次,查处相关违法违规案件0起。

3、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补助对象为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补助标准为每头80元。全县上半年核实上报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25头。

4、规范兽药经营行动。我县现有兽药经营店4家,规模养殖场25家。2013年4月7-12日,我局工作人员对全县规模养殖企业和兽药经营企业开展了拉网式清理整治。

5、实施“瘦肉精”专项检测。我站派驻了2名官方兽医专职负责县生猪定点屠宰场检疫,按日屠宰量的10%进行“瘦肉精”抽检,工作人员还对全县43家规模养殖场进行了“瘦肉精”抽检,共检测尿样850头份。从抽检结果来看,没有发展使用“瘦肉精”的现象。

(四)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努力提升养殖业生产水平

1、组织养殖技术培训。今年3月份和4月份,我站组织共举办了两期生猪饲养管理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饲养技术、疾病防治和药物保健等几个方面。

2、进场入户作养殖技术指导。县畜牧兽医站实行技术挂点制度,每人负责挂点3-4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3-5个规模养殖场,每个养殖场至少2次技术指导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三、下一步打算

1、对各乡(镇)畜、禽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测;

2、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增加培训次数;

养猪培训总结篇(10)

一、抓好产业化发展。

1、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2344”发展方略,我站一直坚持以“稳步发展生猪,突破性发展肉兔,大力发展肉牛和小家禽”为畜牧业发展思路,全镇出栏生猪41217头、肉牛1205头、肉羊1531只、家禽180164只、新选留二杂母猪162头(外种母猪25头)、池塘精养100亩。2、恐固年出栏土鸡10万只以上肉鸡示范场1个,出栏土鸡5万只以上肉鸡示范场1个,培育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农户达12户,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3户(鸳鸯村三组唐勇、红瓦村一组王善春、孙家村二组向国曾)。其中新发展规模养殖场2个;双庙村七组黄群姚投资10万余元进行母猪圈舍改造,现存栏母猪32头,育肥猪50头;双庙村三组唐发兴投资10万余元建肉牛养殖场200平方米目前已投入使用。现全镇存栏生猪21425头,母猪1654头,牛784头,山羊1424只,家禽17.3万羽。

二、突出重点,切实完成各项任务。

(一)认真开展畜禽防疫工作,1、年初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动物疫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落实了应急预案成员单位及责任人员,与各村及村防疫人员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能职责;2、我站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严格按“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原则,严格做到“五不漏”和四个“百分之百”的要求;重大疫病应免密度均达100%。狂犬病免疫密度达98%,其它疫病的免疫密度均达到国家标准,动物免疫标识佩戴率达100%。3、抓好村级防疫员的业务培训工作,重点培训防疫工作要求,目标任务,疫苗的保管,免疫程序,消毒工作,注意事项,反应处理和档案的填写等,以确保防疫工作的各项质量达标。4、做好小反刍兽疫和布病的普查预防工作,组织驻片兽医及防疫员对所有羊只进行排查统计,再注射疫苗并佩戴标识。全年共抽样送检723头份,无一例呈阳性。

(二)认真开展检疫工作,1、年初与畜禽贩运户、畜产品经营户、屠宰场业主、投入品经营户等监管对象签订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配合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查处违法案件二起,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2、以行风整顿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防疫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农业部“六条禁令”进一步加强动物检疫队伍建设,规范动物检疫执法行为。3、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四到位”,进一步规范检疫程序及检疫内容,促进检疫工作全面开展。4、加强地产检疫和屠宰检疫环节“瘦肉精”抽检比例,使用“瘦肉精”检测卡抽检1500余头份,无一例呈阳性,保证畜产品安全。

(三)加大对投入品的安全监管。1、加强对投入品经营市场和畜禽规模养殖场开展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的1-2次到场到点监管,2、对规模养殖场用“瘦肉精”检测卡进行尿样抽测,出动人员共计150余人次,使用“瘦肉精”检测卡470个,没有发现一户为阳性,3、与饲料经营、生产企业;规模养殖场签定责任书、承诺书,以保证饲料的安全。4、规范做好检查记录。一方面我们检查兽药、饲料经营企业,保证经营的兽药、饲料为合格产品;不销售禁用的“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和添加剂.另一方面走进广大规模养殖户家中进行抽查、检测、宣传,不使用和添加违禁药品和添加剂,做到户户明白,户户禁用。(四)抓好品种改良,加快重点产业的发展,1、把两个生猪人工授精站不断进行规范,引进优质猪种12头,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优质精液。2、引进优良种母猪25头,选留二杂母猪162头,种羊20只,种母牛20头,到目前羊改良配种500余只,生猪改良配种8300余窝次;为农民增收和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严防死守,扎实抓紧抓实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1、高度重视,切实履职,一是成立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镇人民政府镇长***同志为组长,副镇长***为副组长,镇财政所、党政办、畜牧兽医站、工商食药所、卫生院、派出所等负责人和各村(居)委会主任为成员。形成镇级各部门协调联动、信息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监管机制。二是全镇非洲猪瘟防控和监督执法与检疫监管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后,镇属和各村(居)高度重视,召开了非洲猪瘟防控和监督执法与检疫监管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议,落实了班子分工负责制,专题安排人员并做好非洲猪瘟工作的相关性资料。落实了具体责任人员和时限专抓此项工作。

2、强化宣传,广泛参与,为达到告知全覆盖,动员全社会力量群防群控,筑牢非瘟防线,我镇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切实做到了人人知晓,全员防控的工作格局。一是加强经营从业人员的防控业务知识培训宣讲,行动期间共召开相关人员培训会议3次,对防控工作重点及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责任义务进一步进行了明确,累计培训382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二是组织官方兽医、村组干部深入生猪养殖场、大户及散养户宣讲非瘟防控。通过召开大会、坝坝会、农技服务团队培训班、印制发放资料,宣传相关防疫政策等措施开展非洲猪瘟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与舆论引导,实现培训全覆盖,引导养殖户不使用泔水喂养。三是印发非洲猪瘟科普宣传册、挂图2000份。四是逐户逐场张贴告知书、发放“非洲猪瘟防控明白纸”等共各类宣传资料7500余份。落实人员,镇村干部走村入户,指导对养猪场(户)生猪经营、屠宰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五是层层压实防控责任。镇属相关部门、村(社区)负责人负责各部门防控工作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形成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层级落实模式,特别是泔水禁喂、生猪调运、屠宰等重点部位实现打桩定位、责任到点到人。规模猪场、屠宰场、生猪产品冻库、生猪调运等重点环节实行到户告知书、承诺书上墙,落实了管理对象的主体责任。与村签定非洲猪瘟防控目标责任书21份。到户签定养殖环节(原泔水养殖户)、动物收购贩运环节、动物屠宰环节、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环节、饲料不含血液制品饲料的非洲猪瘟防控承诺书和告知书46份。进一步压实对村、组、户的监管责任,增强自主防范意识,积极营造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3、严格执法,强化监管,一是重点整治不遵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县农业局依法作出的有关控制、扑灭动物疫病规定,不按规定申报检疫,转让、伪造或者变造检疫证明、生猪耳标,不履行动物疫情报告义务,对运载工具在装前卸后未及时清洗、消毒,生猪运载工具未经备案,收购贩运户未规范建立生猪收购贩运台账,收购贩运户申报检疫不提交养殖户委托等行为进行全面整治。二是生猪屠宰检疫、监管、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环节:落实动物检疫人员2名,一是重点监管整治我镇屠宰企业违规收购不符合非洲猪瘟防控相关规定、未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持有无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以及临床检查不健康的生猪,不按规定进行检疫申报,屠宰未经检疫生猪,不履行动物疫情报告义务,运载工具装前、卸后不及时清洗、消毒等行为。二是重点监管整治私屠滥宰、屠宰企业不按规定履行入场查验的主体责任、屠宰加工不符合非洲猪瘟防控规定来源的生猪以及病死猪、屠宰生猪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未如实记录屠宰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流向、未建立或实施肉品品质检验制度、对生猪及其产品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或为屠宰生猪提供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条件等行为。三是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重点整治不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处置染疫生猪及其排泄物,染疫生猪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生猪尸体,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以及其他经检疫不合格的生猪及生猪产品等行为。三是监督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全体执法人员重温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和屠宰检疫“五不得”规定,对有案不接、有案不办、不按程序办案、该处罚不处罚、该销毁不销毁、私自放行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报上级相关部门处理。四是加强部门协作,重抓工作落实:我镇采取镇非洲猪瘟防控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每周碰头、半月例会总结阶段工作和存在的问题,分别按照公安、卫生、工商、畜牧、财政、纪委等成员单位按照部门职责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应急工作、

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把防控工作中的不作为、乱作为、违规违纪等行为杜绝在萌芽状态。

4、科学防控,全力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一是全力做好泔水禁喂工作,全面禁止所有养殖农户饲喂餐厨(潲水)废弃物,对场镇餐馆、学校、规模养殖场等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实行打桩定位,全方位监管。二是全覆盖宣传引导,镇村干部走村入户,全面发放“非洲猪瘟防控明白纸”和签订“非洲猪瘟防控承诺书”。三是全面开展调运监管,严格管控生猪及产品的外运,严查过往生猪运输车辆,严格消毒制度,严防死守、疫情排査、泔水禁喂、防控督导、市场保供措施。做到不漏一场、不漏一户、不漏一猪。四是完善应急队伍,落实应急物资,全力抓好应急处置,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应急处置场所。五是严肃工作纪律,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服从的高度,全镇全员联动,以非常的举措、严实的作风、务实的态度扎实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打好打赢非洲猪瘟防控的人民战争,完成好指挥部交给的各项防控工作任务,确保本辖区清净无疫。

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治理畜禽养殖污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省环保督察组关于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整改要求,促进全镇畜禽养殖合理布局,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依法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坚持“农牧结合,种养配套”的原则,推行“六分离六配套”生产新技术和“畜禽—沼气—种植”等草畜配套发展模式,把畜禽生态养殖小区纳入新村建设,采取集中建设分户规划相结合的办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畜牧业向前发展,落实标准化生产,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

五、强化水产渔政管理。1、安排落实两名水产渔政监管员,加强水产养殖和渔业船舶的管理。2、签订水产养殖和渔业船舶安全责任书,抓好明确相关职能职责。3、抓好水产养殖和渔业船舶安全监管,加大巡查力度(每月一次安全巡查),加强水产养殖和渔业船舶业主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水上安全防范意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4、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清理“三无”船舶五只,下发了责任整改通知书5份并以书面形式报党委政府,确保水上安全。5、加强水产品市场和水产养殖户监管,大力宣传水产渔政方面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做到规范经营、健康养殖、安全生产。

六、强化站务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1、狠抓制度建设。积极组织职工学习人事、考勤、学习、财务和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等各项规章制度,年初签定各项目标任务,明确各项制度和岗位的职责,奖惩分明,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办事,使其办事有规矩,行为有准则。2、加强综治、维稳、防邪、安全工作。全站职工无一人参加任何邪教组织活动,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

七、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按照全县农业系统开展“千名农业科技干部入万户”开展科技帮扶,全站联挂贫困村4个共144户,落实驻村农技员4人开展驻村农业技术科技帮扶,组织畜牧、农技干部建立非贫困村“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2个为6个非贫困村农业产业技术提供技术服务,全年共开展技术培训和入户技术指导200余次;2019年我站为非贫困村金魁村的帮扶单位,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分别联挂帮扶3-4户贫困户开展科技帮扶,坚持“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原则,主动配合驻村、组干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科学制定帮扶规划,确定帮扶项目,跟进帮扶措施,先后与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一道进村入户,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贫困户做好产业帮扶,多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农业产业技术培训,培训农户800余户,累计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发放养殖业技术书籍2000余本册,通过开展科技培训和指导,确保精准帮扶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养猪培训总结篇(11)

市畜牧水产局高度重视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按照要求,成立了以胡宏同局长为组长,康维兰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此次活动开展指导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宣传和落实,同时印发了《市2012年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落实我市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的通知”,三县也成立相应机构,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市局成立了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专家指导组,专家指导组下设三个专业工作组,中心畜牧兽医科负责联络全市畜牧科技推广工作。5月16日,市局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全市畜牧科技推广会议,布置具体推广工作任务,将我市100名畜牧专业人员名额分解落实到三县四区,确定帮扶对象,每名专业技术人员帮扶对象不少于5个。确定了活动开展重点:猪人工授精技术与品种改良技术;生猪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母猪繁殖障碍与疫病防治技术;奶牛细管冻精冷配与改良技术;推广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与TMR日粮科学配制技术;农作物秸秆利用与青贮技术等,要求在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和奶牛快速扩繁方面开展较大范围的试验示范工作,要取得较好成效。同时确定了示范推广户数、实施地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联系人等。

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畜牧技术推广成效显著

1、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开始试验示范与应用。自今年4月省畜牧技术推广现场会后,我局确定在、两县重点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两县各选定5家规模养猪场进行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试验、示范。对于这项先进技术,我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请进来、派出去,组织参观考察等方式大力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目前该技术在我市、两个全国养猪大县部分养猪场得到了应用,发挥了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已经有31家猪场采用这项先进技术,养殖面积大约有0.7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80多万元。县杨庙丰塘养猪场存栏2000多头生猪采用了发酵床生态养猪,吴山镇夏守山猪场进行试点,效果也十分明显。八斗王国其养猪场扩建280平方米建发酵床,石塘镇土山生态养猪场也兴建了370平方米发酵床开始试验与示范。利用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每头保育猪可实现新增经济效益20元,每头育肥猪可实现新增效益45万元,较好地发挥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猪的抗病能力和饲料转化率也得到了提高,节能增效,实现了健康养殖的目的。

2、奶牛性控人工授精和性控胚胎移植从试验示范即将得到推广应用。为实现我市奶牛养殖业跨越式发展,寻找出奶牛快速扩群扩繁的有效途径,早在2006年底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就在我市鑫华养殖公司开展了奶牛性控人工授精和性控胚胎移植试验,并取得了性控胚胎移植受胎率43%,性控人工授精的性控比例达到92%的良好成绩。从2008年开始,在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的支持下,在安农大的协助下,我市在县的九牛、皖江奶牛场,鑫华、汇丰、桂王等奶牛场开展性控人工授精推广应用,出生性控母犊500多头,多生母犊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50万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目前,全省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有限公司也开始使用奶牛性控冻精,以实现快繁的目的。2012年初,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又在九牛奶牛养殖场开展性控人工授精推广应用,目前新增母犊125头,直接经济效益38万元,大大加快了奶牛更新速度。此项先进成熟的技术已经被广大奶农所认知和接受,深受奶牛场户的欢迎。在开展性控人工授精推广应用的同时,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安农大的大力协助下,在鑫华、九牛奶牛场开展了多次性控胚胎移植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为改变我市传统的奶牛饲养方式,大幅度提高奶牛日粮的利用率和奶牛单产,增加养殖效益。还在存栏200头以上奶牛场大力推广与应用奶牛TMR饲养技术(全混日粮饲养技术),目前已经有6家奶牛场使用了该项技术。

3、奶牛标准化饲养技术正在得到快速推进。我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坚持不懈狠抓奶牛标准化饲养工作,通过组织人员参加国家、省里举办的奶牛标准化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奶牛专家开展讲座,组织较大规模奶牛场有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推广奶牛标准化饲养技术。在政策扶持上,将有限的奖补资金投放给规范化养殖场(小区),鼓励散养户自建或合伙建立标准化奶牛小区。市里和每个县确立1-2名奶牛技术推广人员,指导和督促养殖户开展工作,使我市奶牛饲养业在牛场建设、布局、环境控制、饲养与疫病防控、繁殖育种、牛奶质量安全控制与人员管理等各方面全面实行标准化,以现代化奶牛饲养理念进行生产。2012年我市新建、扩建标准化奶牛场(小区)近30家,大部分场(小区)符合奶牛标准化养殖条件要求,其中有23家得到省、市两级的验收和奖补。

4、奶牛良种冻精补贴项目全面实施,人工授精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实施“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是一项对广大奶农的“普惠”政策,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可以发挥政府在奶牛繁育、品种改良和冻精供应方面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对加快我市奶牛品种改良进程,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养殖效益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11年和2012年省里分别安排我市良种补贴冻精2.9万支和2.7万支,为了项目顺利实施,使国家采购的优良奶牛改良物资用到实处,我局确定了有丰富奶牛繁殖技术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并印发了《市2012年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安排部署我市奶牛良补工作。市、县两级畜牧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手把手传授直肠把握人工授精技术、不孕症诊疗技术和妊娠诊断技术,同时组织奶农共168人次参加省、市举办的奶牛繁殖与饲养技术培训班学习。近年来共培养乡土人工授精技术人员21人,他们正在全市100多户奶牛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力地保证了我市奶牛良种补贴项目顺利实施。

5、大力推广优质牧草种植与玉米青贮制作技术。随着我市草食家畜饲养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奶牛存栏量的不断增加,“养牛先种草”已经形成共识。面对当前高产奶牛群普片缺乏优质牧草,外购牧草价格高、质量难以保证的尴尬局面,市、县两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大力推广种草养牛工作。一是有条件的奶牛场按照每头牛年5吨的标准种植或收购青贮玉米秸制作玉米青贮,市里组织制定《市玉米青贮制作技术规范》,并得到推广应用,使每个奶牛场都会制作青贮玉米,以保证奶牛全年的稳产高产;二是利用自家或租用冬闲田种植黑麦草,按照每存栏一头牛种植1亩黑麦草的标准,以解决冬春季青饲料匮乏的局面;三是推广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据统计,我市2011-2012年种植饲用玉米、黑麦草、紫花苜蓿、饲用甜高粱等8000亩,仅白龙的现代牧业()有限公司就种植黑麦草1500亩,做到有奶牛饲养就要种草。同时,大力推广玉米青贮技术和微贮技术,基本解决了奶牛饲养中“稻草+精料”的粗放饲养模式。

6、开展猪人工授精技术与品种改良技术。我市的、两县都是全国生猪养殖大县,被列入国家生猪良种改良示范县,建立了生猪品种改良人工授精站(点)5个,2012年我市举办各类培训班6期,受训人员350人次。受益养猪(场)户75家,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85%,生猪养殖效益得到了较大提高。

7、开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培训和畜牧科技下乡活动。今年春季,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我局组织市、县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到有关乡镇、集市开展畜禽养殖、动物防疫、畜牧兽医法律法规方面宣传活动,开展养殖技术咨询等。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明白纸共5000多份,现场提供咨询服务1200多人次,使农村老百姓更全面科学了解畜牧、水产健康养殖等科技知识。同时,邀请省、市畜牧专家到县梁园镇、县吴山镇和肥西县花岗镇政府礼堂和学校举办三元杂交猪生产技术、科学养奶牛、禽病防治等专题讲座。三县结合新型农民培训项目,邀请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知名专家教授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82场,重点围绕生猪标准化养殖、发酵床养猪、猪病免疫程序设计、高产奶牛饲养技术、兽药安全使用技术等。受训农民达到5000多人次,普及了科学种田和畜牧水产养殖知识,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县里还利用有线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普及科学种田与科学养殖,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宣传,加大投入,畜牧技术推广特点明显

一是抓宣传,大力营造浓厚的学科学与应用科技的氛围。通过多部门联合,分工负责,广泛开展动员、宣传、培训等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及各类培训会议等方式,结合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对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进行大力宣传。对取得的先进经验、典型事例和实施效果等,进行跟踪报道宣传,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市结合畜牧技术推广实际,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局编写的《畜牧业三大集成八项技术》丛书,该书的出版发行,将对我省畜牧科技推广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及时将这100册丛书和80个DVD光盘分发到推广人员手中,为进一步做好三大集成八项技术推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抓培训,提高养殖场(户)生产技能。根据确定的主推技术,活动办公室组织编写技术资料,利用各种形式对养殖场(户)负责人进行技术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通俗易懂的技术培训,大大提高了我市养殖场(户)的生产管理与技术水平。

三是抓指导,全面落实责任和任务。为确保列入结对帮扶的畜牧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指导到位,市活动办细化任务,分解落实责任,要求每位专业技术人员要直接到结对帮扶的养殖场(户),进行全程跟踪服务,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除推广主推技术外,同时有针对性地向养殖场户传授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见成效的实用技术。积极抓好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倡导发展循环经济,促使更多的养殖场(户)生产方式的进一步转变,不断提高养殖业的综合效益。把建设规范、技术成熟的场(小区)作为培训农民、指导农民的大课堂。

四是树立典型,示范带头。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影响一片,带动一片的办法,重点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牛冷配技术和农作物秸秆利用与青贮技术等。

五是加大投入,确保我市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顺利开展。县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拿出近100万元,用于畜牧科技推广资金。以奖代补方式奖励给使用畜牧新科技的农户,其中奖励给建标准化发酵床养猪的农户资金近80万元,极大提高农户使用畜牧新科技积极性。为了推进生猪发酵床养猪技术,县出台了每新改建1平方米猪舍,县里奖励70元的奖补政策。县奖励给建标准化发酵床养猪的农户资金近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