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2:30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1)

一、课程标准的“名词化”解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性纲要,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和教学效果的检验标准,所以教学的首要环节是对课标的解读。农村初中教师对《课标》的学习和理解度比较低。如何做到相对恰当的课标解读,既能做到相对清晰地解读课标,又不会造成学生的理解混乱,我认为“名词化”解读是不错的方法。我将目标初步拆分为“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而后,把更主要精力放在找寻课程标准描述的内容上,把表述中“人物”、“地点”、“事件”等内容用名词进行概括。如人教版八年级第一课《鸦片战争》相关课标的表述是“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我们能清晰地看见里面三个事件的概念“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从表述的层次看,“虎门销烟”是识记层次,“《南京条约》”为理解层次,而“鸦片战争”则是运用层次。我们再将三个名词根据层次用不同颜色表示:“虎门销烟”用黑色表示“了解”,“《南京条约》”用蓝色表示“理解”,“鸦片战争”用红色表示“运用”。这样就对课标进行了相对简单的“名词化”解读。

二、学习目标的“名词化”展示和课程重难点的“名词化”表述

课标解读完成后,就存在一个目标展示问题。关于目标展示,我们大可以“名词化”。在学习目标后展示几个名词,把重难点用不同颜色标识,这样就既能让学生基本了解课堂学习的中心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鸦片战争》为例,我的学习目标展示就是“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三个名词,而在“《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两个名词上,分别标识蓝色和红色以示本课的重难点。

三、“名词化”“探宝式”阅读

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自主阅读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知识的过程。农村中学的学生综合素质是比较低的,我便使用了相对简单又好操作的“名词化”“探宝式”阅读。

“名词化”“探宝式”阅读,就是把课程中涉及的重点名词提出,做出学生阅读的第一目标,学生阅读的第一任务是在课本中找寻到相应的名词并勾画出位置,之后以名词为中心展开相应阅读。当然在名词设计上,有时候可以适当找一些有特点、特色甚至怪异的词,容易激发学生“探宝式”的和兴趣。比如《鸦片战争》中,我在自主阅读环节中,就设定“鸦片战争”、“林则徐”、“关天培”、“香港”、“南京条约”等名词,让学生寻找位置。还把“虎门销烟”故意写错为“虎门烧烟”,把“鸦片”改造为“”,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难度,创造探寻名词的乐趣。学生能很开心地接受这样的引导并顺利转入自主阅读中。

四、课堂教学“名词化”流程

学生自主阅读完成后,之后就是较为简单的教学过程了。在“名词化”课堂教学中,我主抓核心词语的标识,以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点,理解知识点。还是以《鸦片战争》为例,在“《南京条约》”的内容环节,我让学生首先齐读两遍《南京条约》的内容,然后抛出“香港岛”和“2100万元”两个词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是学生很容易误解的,属于考试易错的部分,很多学生在描述《南京条约》时会把“香港岛”和“2100万元”写作“香港”和“2100万两”。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为在学生的概念里,这两组词的表述是一致的,所以需就名词给予较深层次的解释。以香港的地图说明“香港”是由“香港岛”、“九龙司”和“新界”构成的;“银元”和“银两”更不是一个概念,价值相差许多。

“名词化”的教学很容易吸引学生眼球,也便于学生找寻知识的核心,方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适当地“抠字眼”也并非坏事。

五、课程讨论“名词化”议题

为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对课程部分内容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在设置课堂讨论的议题时,我依然采用“名词化”方法,以名词作为讨论的主题。核心词、特别的、有趣的词语甚至改编的词语,都可作为议题。设置议题的目标很简单,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讨论,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成长。

再以《鸦片战争》为例,我设置议题“民族英雄”和“虎门烧烟”。在“民族英雄”的讨论中,让学生首先总结本课出现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和关天培,之后回忆七年级曾经出现的“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等,总结“民族英雄”的概念,理解什么人是“民族英雄”,并反问岳飞和文天祥是否是“民族英雄”?这样的问题能加深学生对一个历史共性概念的理解;接着是“虎门烧烟”的议题,这个名词是我有意写错让学生纠错的,学生很容易找到我把“虎门销烟”写做“虎门烧烟”了,也知道“销”改作了“烧”,于是引导学生讨论“销”和“烧”的区别,“虎门销烟”为何不是“虎门烧烟”。这个议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六、课程总结“名词化”反馈

课程知识总结是课程教学的最后环节(练外),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堂学习内容的总结。但是这样一个总结过程操作难度较高,常用的方式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用练结知识的点的覆盖面不够;语言总结,时间过长。此时我们不妨再用“名词化”总结。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2)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探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本资源库提供的网络型课件,进行网络教学。

板书设计:

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

一、清朝中期政局的动荡

1.政治腐败(嘉庆帝)

2.白莲教起义(1796年)

二、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

1.英国鸦片祸华

2.灾难性影响

三、林徐的禁烟活动

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主张严禁鸦片

2.林则徐的禁烟措施和虎门销烟(1839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可进行复习提问也可指导学生阅读引言。指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都属于中国历史的近代部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提示学习中国近代史要掌握它的基础线索。

讲授新课:

由于清朝专制政治的高压政策和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必然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对抗。到嘉庆帝时期,国势开始衰落,中国社会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一、清朝中期政局的动荡

1.政治腐败(嘉庆帝)

教师请学生回忆清朝前期“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但从乾隆统治后期,政治就开始腐败。到嘉庆帝统治时,政府卖官鬻爵,官吏腐败贪污成风。这时期,清王朝军备废驰,将士怠惰。同时,土地兼并愈烈,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阶级矛盾也更加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2.白莲教起义(1796年)

农民起义中规模较大的是川楚白莲教起义。教师简介白莲教的组织情况和起义经过,突出女英雄王聪儿的光辉形象。指出这次起义前后坚持了九年,转战川、楚、陕、甘、豫五省。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中国这个古老的封建帝国,已如日薄西山,逐渐衰落了。

二、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

1.英国鸦片祸华

此处可以就中英两国的基本国情加以对比。在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的时候,在地球的另一端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继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之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又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为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东方的中国。

教师分析“男耕女织”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英国运来的呢绒、布匹、棉花等等工业品很难在中国市场上倾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瓷器等,又是英国资产阶级必需的商品,这样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商品畅销,英国的商品滞销;中国出超,英国入超,白银流入中国。

在这里要讲清楚“出超”(“贸易顺差”)和“入超”(“贸易逆差”)这两组概念。后来,外国商人发现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英国东印度公司就用走私的方法,向中国大量销鸦片。

教师通过图示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三角贸易的过程。并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画和表格。指出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向中国大时走私鸦片的罪魁祸首;指导学生分析“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表”,得出这是对中国触目惊心的掠夺的结论。鸦片贸易的暴利,使英国资产阶级大发横财,而使中国人民遭受严重的危害。

2.灾难性影响

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的小字内容,也可引入其他材料,接着教师提问:“想一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引导学生回答,老师归纳为四点。

第一,鸦片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鸦片战争之前20年里白银外流达1亿两,平均每年流出500万两,相当于清政府每年总收入的1/10。这引起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第二,鸦片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许多贵族、官僚、地主吸食鸦片以后,更加腐败,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寄生性和腐朽性。他们接受贿赂,包庇鸦片走私,用加租增税等种种方法,把购买鸦片的花费转嫁到人民身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第三,鸦片削弱军队的战斗力。清军的将领了士兵也有人吸食鸦片。如在广东水师中,官兵不但吸鸦片还大量受贿。水师巡船竟至和英国鸦片船约定“每箱鸦片收到5万元到10万元”,大批“缉私船”甚至变成了鸦片走私船。

第四,鸦片危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当时中国的一些城镇,烟馆林立,吸食鸦片的大烟鬼,成千上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竖体字的引文《炮子谣》。指出罪恶的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教师在这里可以深入介绍鸦片等对人身心健康的危害,联系社会现实对学生进行远离的教育。

三、林徐的禁烟活动

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主张严禁鸦片

指出清朝有见识的大臣纷纷主张禁烟,其中最坚决的是林则徐。可以让学生看课本上的图片《林则徐纪念馆》,和彩图《林则徐塑像》。教师介绍林则徐生平,指出他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深刻地认识到鸦片走私给中国造成的危害。1838年,他上书道光帝,指出“银荒兵弱”的可怕结局,主张严禁鸦片。道光帝采纳了林则徐的主张,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到广州查禁鸦片。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3)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58-2

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依据,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要求,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课外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等。所以中学历史教科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下以北师大版初中教材《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为例展开论述。

一、客观史实

客观史实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发生的历史,其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具体性,经得起史学家的检验。客观史实是历史教学的核心,历史叙事、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都以此为基础而展开,因此抓住客观史实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

学习客观史实,首先要确定教材内容中哪些学习内容是客观史实,例如本课中以下内容即属于客观史实的范畴:“6月3日,林则徐开始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又如:“l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鸦片战争爆发)

然后揭示客观史实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结构。本课中的三个客观史实间具有这样的关系: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由于清朝封建制度的落后和政治上的腐败,导致鸦片战争的失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根据三个客观史实之间的关系,形成如此知识结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爆发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再后采取有效的记忆方法,牢固记忆这些客观史实。例如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可以采用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等关键词加强记忆,亦可以编成顺口溜进行记忆:“香港岛被割占,赔款两千一百万,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还要协定关税。”

最后通过研读有关历史史料,深化对客观史实的理解。例如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虎门销烟,教师可以选取以下三则史料:

材料一: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材料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买烟肠胃皆煎熬。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材料三:鸦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除仅仅为对外贸易的目的外,它是不被容许的,明智的政府应该严格限制鸦片的国内消耗。

——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

由材料一可以看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向中国输入的鸦片逐年激增,对中国的危害不断加深。材料二的《炮子谣》分析了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具体危害:损害人民的身心健康;掠夺人民的财富,大量白银外流。材料三是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对鸦片的认识及态度,显然英国资产阶级认为鸦片有害,应严格限制国内消耗,而另一方面为了获取巨额利润而鼓动外销,这彻底暴露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和伪善,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和肮脏。通过对上述三则材料的解读,帮助学生认识到虎门销烟的重要性、紧迫性与正义性。

二、历史叙事

历史叙事是后人对过去发生历史的主观叙述,其中增加了作者的合理想象和推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例如本课中以下内容即属于历史叙事:“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后来,英国商人发现,从鸦片走私中可以牟得暴利,于是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对历史叙事内容的学习,首先要抓住其中的客观史实。例如上述历史叙事中包涵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等客观史实。

然后精选史料,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对历史叙事的有关内容进行体验、探究,并形成历史认识,提升精神感悟。为学习上述历史叙事,笔者选取了以下二则史料:

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一半,产品行销世界各地,号称“世界工厂”,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材料二:(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仍占据着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通过对二则材料的分析、探究,我们知道: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抵制了英国的经济扩张。在此背景下,英国开始了对中国的鸦片走私。

三、历史认识

历史认识即指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包括历史原因、历史条件、历史规律、历史意义等。分析历史原因、总结历史规律,须强调其全面性或多样性,并指出其分析视角。

例如本课中以下内容即属于历史认识:“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首先应引导学生联系虎门销烟的客观史实;其次可以研读有关史料,体会与感悟。

四、历史评价

历史评价通常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所做的认识。由于人的主体意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对历史人物、事件等历史现象所做的评价有可能出现差异。教科书中的历史评价则体现了编写者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等因素。

学习历史评价,首先要知道评价的内容和结论。如本课中以下内容即属于历史评价的范畴:“《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和领土完整遇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4)

通过了解封建的清王朝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逐步走向衰败,政局动荡,危机四伏;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了闭关自守的中国。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鸦片战争的爆发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向外扩张侵略的必然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

通过对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禁烟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而进行的鸦片贸易是可耻的行径,绝不是正当的商务,而是贩毒和掠夺。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举动,林则徐是永载史册的民族英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知识分析:从17世纪开始,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鸦片战争前夕,欧亚大陆两端的中英两国的兴衰局势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清朝开始衰落的时候,英国试图用鸦片贸易的办法来改变对华贸易的不利局面,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直接引发了东西文明之间的第一次撞击。

地位分析:本单元(第5课——第9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最初20多年的历史。本节课如果严格从时间上来界定,所述事件均发生在1840年之前,但由于其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所以既是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课,更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课。

重点分析:⑴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是重点。因为鸦片的大量输入,流毒极为严重。不仅损害吸食者的健康,造成白银外流,而且引起银贵钱贱,直接破坏社会生产,影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鸦片的大量输入,还加深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危机。从学生来看,认清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可以深刻的揭露英国殖民者的灭绝人性;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远离的教育。⑵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是重点。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在此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难点分析:⑴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是难点。尽管初中教材没有象高中教材那样直接设置这样一个子目标题,但在清朝中期政局的动荡和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两个子目中明显的分别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夕衰落的中国和以英国为代表的迅速崛起的资本主义世界,是教师上课必须要涉及的问题。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在中学还没有学习到世界历史的知识,再加上这是一个非常宏观的命题,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作为鸦片战争的时代背景,我们只有了解国情,并把中国和世界形势进行分析对比,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才能深刻理解和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⑵鸦片走私的历史背景是难点。需要学生理解一些专用名词,如:出超、入超、贸易顺差、贸易逆差;同时还需要学生清楚中国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以及掌握一些外贸方面的常识。才能使学生理解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急于开拓中国市场,但它们的工业品很难获得广泛的销路。中国出口的茶、丝,远远超过英国输入的工业品。于是,贸易逆差的英国竭力发展对中国的鸦片贸易,利用鸦片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⑴通过分析19世纪前期,中国社会状况和面临的国际时局,使学生学会认识国情并能养成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2)通过讲述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使学生认清英国鸦片贸易的卑劣用心并了解对人的危害。(3)通过分析林则徐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教法分析:

关于“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建议教师先让学生根据常识,谈谈鸦片输入对中国社会可能造成的危害,老师最后将之归纳为四点危害:第一,鸦片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第二,鸦片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第三,鸦片削弱军队的战斗力;第四,鸦片危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使吸食者意志萎靡消沉。此处可联系社会现实,对学生进行远离的教育。

关于“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首先要突出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基于民族国家利益的凛然正气,表现出中华民族誓不可辱的气概。提问学生,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再作归纳。在学生基础好的学校,可以适当介绍林则徐的生平,就其历史作用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关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通过中英两国的基本国情的对比,让学生产生直观的印象,得出未来两国间的战争是一场中国必败的战争。

关于“鸦片走私的历史背景”,建议教师结合数据、图表等材料,进行讲解。就中、英、英印的三角贸易可以通过图示法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究。

教学设计示例

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

教学重点: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鸦片走私的历史背景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探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本资源库提供的网络型课件,进行网络教学。

板书设计:

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

一、清朝中期政局的动荡

1.政治腐败(嘉庆帝)

2.白莲教起义(1796年)

二、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

1.英国鸦片祸华

2.灾难性影响

三、林徐的禁烟活动

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主张严禁鸦片

2.林则徐的禁烟措施和虎门销烟(1839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可进行复习提问也可指导学生阅读引言。指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都属于中国历史的近代部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提示学习中国近代史要掌握它的基础线索。

讲授新课:

由于清朝专制政治的高压政策和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必然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对抗。到嘉庆帝时期,国势开始衰落,中国社会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一、清朝中期政局的动荡

1.政治腐败(嘉庆帝)

教师请学生回忆清朝前期“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但从乾隆统治后期,政治就开始腐败。到嘉庆帝统治时,政府卖官鬻爵,官吏腐败贪污成风。这时期,清王朝军备废驰,将士怠惰。同时,土地兼并愈烈,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阶级矛盾也更加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2.白莲教起义(1796年)

农民起义中规模较大的是川楚白莲教起义。教师简介白莲教的组织情况和起义经过,突出女英雄王聪儿的光辉形象。指出这次起义前后坚持了九年,转战川、楚、陕、甘、豫五省。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中国这个古老的封建帝国,已如日薄西山,逐渐衰落了。

二、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

1.英国鸦片祸华

此处可以就中英两国的基本国情加以对比。在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的时候,在地球的另一端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继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之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又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为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东方的中国。

教师分析“男耕女织”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英国运来的呢绒、布匹、棉花等等工业品很难在中国市场上倾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瓷器等,又是英国资产阶级必需的商品,这样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商品畅销,英国的商品滞销;中国出超,英国入超,白银流入中国。

在这里要讲清楚“出超”(“贸易顺差”)和“入超”(“贸易逆差”)这两组概念。后来,外国商人发现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英国东印度公司就用走私的方法,向中国大量销鸦片。

教师通过图示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三角贸易的过程。并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画和表格。指出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向中国大时走私鸦片的罪魁祸首;指导学生分析“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表”,得出这是对中国触目惊心的掠夺的结论。鸦片贸易的暴利,使英国资产阶级大发横财,而使中国人民遭受严重的危害。

2.灾难性影响

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的小字内容,也可引入其他材料,接着教师提问:“想一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引导学生回答,老师归纳为四点。

第一,鸦片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鸦片战争之前20年里白银外流达1亿两,平均每年流出500万两,相当于清政府每年总收入的1/10。这引起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第二,鸦片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许多贵族、官僚、地主吸食鸦片以后,更加腐败,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寄生性和腐朽性。他们接受贿赂,包庇鸦片走私,用加租增税等种种方法,把购买鸦片的花费转嫁到人民身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第三,鸦片削弱军队的战斗力。清军的将领了士兵也有人吸食鸦片。如在广东水师中,官兵不但吸鸦片还大量受贿。水师巡船竟至和英国鸦片船约定“每箱鸦片收到5万元到10万元”,大批“缉私船”甚至变成了鸦片走私船。

第四,鸦片危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当时中国的一些城镇,烟馆林立,吸食鸦片的大烟鬼,成千上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竖体字的引文《炮子谣》。指出罪恶的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教师在这里可以深入介绍鸦片等对人身心健康的危害,联系社会现实对学生进行远离的教育。

三、林徐的禁烟活动

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主张严禁鸦片

指出清朝有见识的大臣纷纷主张禁烟,其中最坚决的是林则徐。可以让学生看课本上的图片《林则徐纪念馆》,和彩图《林则徐塑像》。教师介绍林则徐生平,指出他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深刻地认识到鸦片走私给中国造成的危害。1838年,他上书道光帝,指出“银荒兵弱”的可怕结局,主张严禁鸦片。道光帝采纳了林则徐的主张,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到广州查禁鸦片。

2.林则徐的禁烟措施和虎门销烟(1839年)

让学生阅读课文归纳1839年3月林则徐到广州后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第一,缉拿烟贩,命令外商必须交出鸦片,并保证以后永不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化坚决表示:“若鸦片一日示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第二,整顿海防。加强珠江口的防御工事,添建炮台,训练水勇。第三,派人翻译外国书报,收集资料,了解外国情况。第四,针对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破坏活动,下令停止中英贸易,派兵封锁商馆,义律被迫答应呈缴鸦片,英美等国商人陆续交出鸦片共约110多万公斤。第五,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观察课本图画“销烟池和虎门烟纪念碑”,注意这里“销烟”不是“烧烟”。教师应突出虎门销烟场面的庄重和过程的严密,使在场观看的外国人,也感叹佩服。最后指出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解放后,虎门销烟的雕像成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巨型浮雕的第一幅,是当之无愧的。

最后教师可以小结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向全国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但是,英国资产阶级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蓄意破坏中国的禁烟措施。狂热宣传对华战争。他们准备了一场“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提示这就是下节课学生要学习的内容。

典型例题

1.填空题: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_______地位。但到道光初年,由于大量输入_______,中国的对外贸易转变成_____,_________大量外流。

此题答案为:出超;鸦片;入超;白银。

例题分析:要求学生史实、概念清楚。

2.单选题: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是()

A.换取中国商品B.掠夺中国白银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5)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201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知识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强调“注重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根据历史课学习的内容不同,学生的掌握问题的能力不同,我把历史探究的过程分为三种形态即编演、思辩、创作。

一、编演

这种活动形态主要在学生在七年级时实施。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历史知识掌握比较少,动手能力比较弱,但他们却拥有热情这是任何年级都无法比的优势。通过编演历史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历史事件,并增加学生学习里的兴趣。

例如,预习完第一单元后,引导学生进行探寻本源历史探究活动展示。展示设计成《历史展厅》不同的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自己组的展馆如《远古食物展馆》《远古建筑展馆》《远古服饰展馆》等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不同的分工,有同学搜集资料,有同学制作整理,有同学担当解说员,有的同学编写的故事表演。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历史就在身边,探寻历史的途径多种多样,历史知识的问题在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参与的位置,使他们都有了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动手动脑探索创新的能力。

二、思辩

这种活动形态主要在学生在八年级时实施。八年级所学的历史为中国近代史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的奋斗史。八年级的同学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所以在八年级以思辨的形态进行历史探究学习。

在学完“鸦片战争”这一课后,有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林则徐没有虎门销烟就不会爆发鸦片战争吗?”就这个问题我反问同学们:“如果你是林则徐,你会怎么做?”学生正想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学生所持观点的异同,我在班内进行了小组讨论:

一组: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仍会爆发鸦片战争。

二组: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可以推迟战争的爆发。

三组: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不会爆发鸦片战争。

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生1: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而四处扩张,广阔的中国市场就成为他的扩张对象。

生2:英国曾采取贸易等方式想打开中国市场却未能如愿以偿,反而使白银流入中国,后来发现贸易可以牟取暴利,而林则徐虎门销烟只是给了英国一个借口,没有虎门销烟,战争仍会爆发。

生3: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但也激化了与英国侵略者的矛盾,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生4:如果林则徐当时在广州开展禁烟运动时能审时度势,有所节制,就有可能缓和矛盾,推迟战争的爆发。

虽然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没有标准答案,但却对历史知识进行了思考,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对结果进行了估计,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更培养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中华民族的使命感。

三、创作

这种活动形态主要在学生在九年级时实施。九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九年级时给学生充分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看法成为可能。创作的主要形式有

1.撰写历史小论文。在历史课上会学习很多传奇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可以引导学生以写历史小论文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可以试着仿照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当学生经过研究探索确定自己的观点并给予论证时,他们的学习热情会更高,从而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例如让学生评论拿破仑,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资料包括《拿破仑一世传》《拿破仑战争》等。学生通过掌握史料来学习历史,探寻历史的真相完成论文,对于学生有很大的挑战性,更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2.历史图片、历史成就展。如《近代社会生活》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的教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涉及科技、文化、交通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确定成就展的主题、成就展的标志,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搜集资料、整理图片、设计成就展方案、撰写解说词、展览的整体布置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献计献策保证展览会的成功。通过这种探究活动,培养了搜集资料的能力、整理归类的能力、协调规划的能力。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6)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51-02

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观察、猜想,引入课题)

欣赏电影《鸦片战争》片断,起到凝神起兴作用,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显示“世界地图”图片)

然后设疑:在苏伊士运河还没开通的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新知探究

一、虎门销烟

我们先把两个国家都放在19世纪上半期(鸦片战争前)的时间刻度尺上作一横向对比。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多媒体课件显示一组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对比的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局势。(学生很自然总结出:中国明显落后于英国)

①战前的中国——危机四伏;②战前的世界迅速崛起。

师点拨,“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发展资本主义要打开中国市场。”那么直接原因呢?

(多媒体课件显示“鸦片”实图)

利用鸦片实图进一步设疑: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清政府就鸦片问题有何争论?道光帝最终采纳了哪一种建议?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构建以下虎门销烟的逻辑关系图;培养学生探究因果关系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括号内为学生要填的内容)

正当贸易?摇?摇扭转逆差(打开市场)

(出超)中国————英国(入超)——(对华倾销鸦片)——(严重灾难)中国——“驰禁论”与“严禁论”——林则徐禁烟

简介鸦片战争中的重要人物林则徐,观看《虎门销烟》录像小片段。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对他们的情感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

林则徐指挥下的虎门销烟壮举,昭示世界,振奋国人,表现了中国严禁鸦片的正义立场,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在学生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喝彩的时候,设置新的悬念:英国方面会有何反应?

二、《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战争的过程(1840.6-1842.8)

问题探究:“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那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吗?”让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辨证关系,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自主探究、敢于质疑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前面的基础上,学生会得出正确结论:根本原因是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而虎门销烟正是引发战争的直接原因。(解决本课难点“鸦片战争起因”)

战争过程: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战争过程,形象直观,一带而过。战争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二)《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8)及影响

1.条约的主要内容。条约内容,提示学生看课本并划出(解释“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租界”专有名词,引导学生分析危害)。

2.影响。(引导学生从外交、国家、经济三个方面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每组派代表总结陈述,最后多媒体课件显示影响内容。)

3.中国战败的原因。问题探究: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让学生自己陈述结果,教师进而点拨总结。

学生分组讨论,体现了新课改的“合作”理念,合作交流的互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真正的“教学”,就是一种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主体的教学双边相互作用的多方位沟通与互动的活动过程。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要求教学学习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与交流。通过互动体验,感受数学思想与方法,认识数学知识与经验,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实现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协同发展。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西方列强提出全面修约要求

(二)英法发动侵略战争(1856.10-1860.10)

(多媒体动画演示战争过程)

1.火烧圆明园。

(多媒体课件显示电脑复原的火烧圆明园前的景观和火烧圆明园后的真实景观图片)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3.影响。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的“十一口通商图”。

(问题探究: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课堂检测

1.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的规定是( )。

A.割让香港岛 B.开放五口通商口岸 C.赔款的规定 ?摇D.英国享受最惠国待遇

2.鸦片战争后,首先被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的是(?摇 ?摇)。

A.中国外交 B.中国内政 C.中国海关 D.中国军事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7)

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当读到“汤姆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的时候,一学生在底下满怀遗憾地说:“汤姆握着鱼竿再坚持一会儿,过了规定时间不就行了吗?”我本打算不加理会,可再一想,不禁喜上心头:潜意识里,学生不愿、不舍得放弃这条鲜美的大鲈鱼,这种“不情愿”不和文中的汤姆“同境共生”吗?我示意那学生站起来把意思表达清楚,然后突然反问道:“是吗?这样做行吗?”学生惊讶地看着我,沉默过后,小手纷纷举了起来:“不行,这样做也是违反规定的,而且是明知故犯。”“我从汤姆爸爸斩钉截铁的话语中感觉到,汤姆的爸爸决不允许汤姆这样做!”……在学生精彩的讨论发言中,教学难点不攻自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或是理解有所偏差,或是思维不够深刻,但都蕴含着看待问题的独特方式。面对“错误”,教师需要独具慧眼,及时捕捉,因势利导,创设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错误”增值。

二、以“错”为媒,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错误”伴随教学的始终,只要有认识,就会有错误。“错误”中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客观地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教师如果能以“错”为媒,及时而机智地捕捉形形的“错误”,开发和利用好这一“宝库”,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时候,我边板书课题边想怎样让学生区分“立志”和“励志”,怎样从“励志”这个词引入课文,没想到书写时出现笔误,竟把“励志”写成“立志”。很多学生指出来了:“写错了,写错了,不是这个‘立’。”“说说老师为什么写错了?”“它们读音相同。”这时我听见一个声音:“有什么关系啊,不是一样的吗?”旁边有几个学生附和着:“就是啊,意思一样的。”于是我马上追问:“那这两个词能通用吗?”孩子们借助工具书很快找到两者的区别:立志是立下志向,励志则是激励自己奋发努力。“那你们举例说说什么时候用‘立志’,什么时候用‘励志’?”我指着黑板上的这两个词语。学生陷入沉思,一会儿小手纷纷举起来了。“我决心将来要当科学家,那我就是‘立志’当个科学家。”“我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就是‘励志’。”然后我们围绕徐悲鸿为什么“励志”、怎样“励志”、结果怎样展开教学,由于学生此时已经很清楚“励志”的含义,上述问题轻松解决了。

珍视并合理开发日常教学中的错误资源,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师生生活经验更多地融入课堂中来,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让“死”的知识“活”起来,让“静”的课堂“动”起来,变单纯的“传递”与“接受”为积极主动的“发现”和“建构”,从而达到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的目的。

三、以“错”为媒。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机智地挖掘“错误”原因,为错误预留探究空间,以实现错误背后的创新价值,才能使课堂中的错误变成课程资源,也才更能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虎门销烟》这一课介绍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了解那段历史,明白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了解销烟的重大意义,课前我查了相关资料,课堂上向孩子做了个历史回顾。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及听了我的介绍,明白了销烟的意义,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新课结束时,我让学生说说此时想对林则徐说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赞美林则徐伟大、了不起,一个学生却突然说:“老师,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了不起,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其实是在做他应该做的事,换我也会这么做!”这时有一些学生也附和起来。“看来如果将来你能当官一定是个好官。不过,你们想想,林则徐当时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销烟的?”课后孩子们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他们找到很多资料,课上汇报时有的谈到当时林则徐禁烟受外国势力的威胁,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还阻止外商交烟;有的谈到有部分利欲熏心的官员也参与其中,林则徐禁烟受到很大的阻力。“对,当时只有林则徐肯站出来,敢站出来。面对重重阻力,他能排除万难,所以他相当了不起。”通过这一活动,林则徐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更高大了。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8)

多位艺术家参与浮雕的设计

1949年9月30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主席率领出席会议的全体会议代表为纪念碑奠基。

1952年5月1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主任由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同志担任,副主任为著名建筑师梁思成。清华大学建筑系承担碑身的造型,而另一组则是包括曾竹韶、刘开渠、滑田友等在内的多名雕塑专家,负责碑身上浮雕的设计建造。

纪念碑的位置选在距天安门城楼南约463米处,下层须弥座束腰部的四面镶嵌着8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渡江战役”为主题,在“渡江战役”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人民”为题的装饰浮雕。整个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雕刻着170多个人物,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的伟大史实。

1952年8月1日,历经3年的筹备,纪念碑建造工程正式开工。

用巨型雕塑表现革命气概

早在纪念碑开始设计筹备之初,诗人艾青就给远在重庆的曾竹韶写信,告诉他,天安门广场要建一座大型的纪念碑,希望他也能来参与其中。接到艾青的信后,曾竹韶便很快赶到了北京。

出生于1908年的曾竹韶,曾在国立艺术院雕塑系学习,后来便留学欧洲在法国学习雕塑,1942年回国,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能在北京进行创作,让44岁的曾竹韶兴奋不已,汲取欧洲雕塑的营养10年,如今终于有了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机会。但浮雕创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之艰难却让他始料未及。

雕塑小组先期没有进行雕塑技巧和手法方面的研究探讨,而是首先进行了历史学方面的资料搜集,还特意请来历史学家范文澜为小组成员讲述历史资料。

经过近一年的历史知识学习和题材选择,1953年,如前文所述,浮雕的8个主题基本确定了下来,又选择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历史片段进行创作,而纪念碑第一块浮雕的创作重担便落在曾竹韶肩上。“虎门销烟”被确定为纪念碑第一幅浮雕所表现的题材。曾竹韶采用了欧洲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虎门销烟”这一凝重悠远的主题。

浮雕既然折射出的是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进程,首先是要突出“人民”两个字。曾竹韶将钦差大臣林则徐作为中心人物,把他安排在高处站立着,带领广大官兵和民众查禁和焚烧鸦片。

在浮雕的厚度方面,曾竹韶参考了纪念碑设计稿中关于观赏者的距离和位置的有关内容,预计观看浮雕的人站在15米之外,这就决定了浮雕的厚度,深则太夸张,浅了又不够突出,他认为4厘米最适宜,这样也不会超出碑的底座厚度。

经过了一次又一次地公示和修改,经过十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原大这4稿石膏模型之后,“虎门销烟”的第5稿最终定稿出炉了,此时的日历已经翻到了1958年。

所有作品定稿之后,雕塑组又请来了北京雕刻厂的雕刻艺人,按照塑成型的石膏浮雕,雕刻在早已准备好的高2米、长4.96米的数块汉白玉上。至此,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完成。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9)

巧用媒体,亲身体验,激发学习乐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能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

例如,在教授《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时,笔者为让学生体会互联网的神奇和巨大,演示了利用网络与国外的亲朋好友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交流双方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看到对方的形象,即使远在天涯也好像近在咫尺。然后,引导学生亲自体验网上世界的精彩:下载歌曲,查找学习资料,逛淘宝网买东西,快速发送邮件等。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直观地验证了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捷方便和丰富多彩,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利用媒体,直观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教师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设计课件,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点化难点,不断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最邻近发展区”,诱发学生思考,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

1.根据画面展开想象。例如,教授《桂花雨》一文时,笔者为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小时的摇花乐,感受桂花雨的芬芳,首先让学生做抱树姿势使劲地摇,并想象摇花的乐趣。接着笔者出示多媒体动画:悠扬舒缓的钢琴音乐声,纷纷扬扬的桂花从树上飘落下来。学生惊喜之情,在想象中流露,在喊声中释放,使学生完全地融入其中,理解也水到渠成。

2.再现历史情境激情。例如,在教授《虎门销烟》一文时,笔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为何虎门销烟的壮举引发了群情激奋,先让学生通过看图,走近那些因吸食鸦片,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的烟鬼,展现他们病死的悲惨情形。看着鸦片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股痛恨之情在学生心底燃烧;接着播放“林则徐虎门销烟”过程,并采取多媒体导视、朗读、合作交流等功能,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在学生自己的话语中,民族自豪感、对林则徐这位英雄的敬佩之情都油然而生。

运用媒体,拓宽视野,激活学生思维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10)

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即能够透过表面现象,排除干扰因素和枝蔓细节,看清事情的本质;二是具有较强的“筛选力”,即从若干现象、若干矛盾中,找准最主要的因素,找到代表事物性质的主要因素和矛盾,揭示事物的本质;三是具有较强的“剖析力”,即在分析、研究事物呈现的各种表像时能层层递迸,步步逼近,找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蜻蜒点水,浅尝辄止,更不是凭着“大概”和“可能”等模糊语言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林则徐虎门销烟》一课教学中,如果没有经过认真分析,就向学生提问:爆发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小学生会这么回答:是因为中国“禁烟”。出现这个答案并不奇怪,因为只具初浅思维能力的小学生是不由自主地滑入误区,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为防止学生出现理解偏差,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教师不应当过快过早地提问“爆发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精心设计若干问题,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思考,逐渐认识事件的本质。

第一步,让学生深刻认识鸦片的危害。鸦片是毒品,首先直接危害吸食鸦片的人。鸦片使他们“身体变得很瘦弱”,由于上了瘾,就要花钱去买鸦片,结果弄得家产耗尽,甚至做贼偷盗,败坏社会风气。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对鸦片的危害能有一定的认识。再讲鸦片对中国的危害。教师要引导学生抓装生产”、“体质”、“军队”和“白银”四个词思考鸦片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和人民体质,军队战斗力削弱了,大量白银流到了英国殖民者手里,这些现象不正说明了中国的人民和国家都受到鸦片的严重危害吗?第二步,要求学生弄清楚英国在中国走私鸦片的真正目的是为掠夺白银。第三步,引导学生理解禁止鸦片的必要性。既然鸦片一害人民,二害国家,中国人民禁止鸦片,就是正义的行动,是必然的措施。学生应沿着这一思维渠道发展,形成憎恶鸦片、仇恨帝国主义的强烈激情。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11)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119―0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多年的社会课教学实践告诉我,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就能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把课堂教学搞活,使学生由乐学发展到会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一、创设情境

创设适合本课内容和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情境,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但是,创设的情境必须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有新鲜感、有趣味性,能将学生引入到一个敢想敢思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对知识的渴求欲。例如,我在教《侵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这一课“林则徐虎门销烟”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剪辑了历史影片《林则徐》的几个片段,一开始就播放炮声震天、浓烟滚滚、万民销烟的场面,指导学生观看后思考:1.林则徐销的是什么烟? 2.烟可卖钱,林则徐为什么不卖而要销毁?学生的思绪一下活跃起来,争相发言,各抒己见。我肯定了学生的积极性,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自己找问题的答案。同样是这一课,在最后5分钟,我又用课件播放了《珍爱生命,拒绝》展览中的吸毒危害的片段,让学生看后展开讨论:对人、社会、国家的危害有多大?通过热烈的讨论,使学生认识了对个人、家庭、社会及民族和国家的危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达到了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目的。

二、激发兴趣

社会课教材中的众多名人以及主要的史地知识等,都是学生极感兴趣的。我在教学时运用启发式教学,专门设置一些疑难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样,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产生探索与钻研的愿望与渴求,才会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兴趣。如,我在教《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中“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时,先用课件出示孔子肖像挂图,让学生认识一下他是谁,知道他的贡献是什么。学生的吸引力被集中到了一起,积极发言。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然后出示问题:1.想知道孔子是怎么样成为大教育家的吗?2.他在教育方面有那些贡献? 3.孔子留给我们那些教诲? 同学们阅读课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通过阅读、讨论,很快归纳出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三、精心设计课堂训练,引进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