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学习经验小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5:03

学习经验小结

学习经验小结篇(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5/16-0050-03

信息技术课堂小结是让教学更完整、更具实效的教学行为,它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相关教学环节中所学的重难点内容,加深印象,拓展视野,激发思维,引发思考,不断建构知识框架,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教师在利用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的同时,还需要把握时机。下面笔者就结合课题的行动研究,着重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奥苏贝尔提出,学习新知需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找出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发现内在规律,用学习迁移的方式开展新知识的学习。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新旧知识学习小结的设计,利用学生的旧知识作为储备,发挥他们的学习内驱力,让其有提取旧知识的意识,并在具体学习活动中产生将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意愿。基于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教师要及时小结,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针对新旧知识的学习小结

在信息技术周课时较少的情况下,旧知的复习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对后续学习的铺垫,可以促进旧知识的保持与新旧知识的同化。在新旧知识的内容衔接上,教师适度介入课堂小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解决知识遗忘问题。例如,在闽教版七年级下册《感受电子表格魅力》一课中,教师向学生介绍了电子表格的应用,并结合文字处理软件的文档格式、加工对象,通过归纳、比较等方式,以小结的形式展开新旧知识的学习衔接。学生从已掌握的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方法中明白文档类型的不同,了解加工对象类型的相似之处,明确两款软件在文件命令、编辑命令、字体、段落、页面设置等排版操作方面的相同之处,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与规律,并有意识地通过知识迁移来开展新的学习。

2.帮助构建知识框架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基于旧知识与经验基础上,将新的知识与经验内化,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一个过程。教师应当在新旧知识衔接点,创设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框架的重构。例如,在闽教版三年级上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一课中,教师通过课堂交流,帮助学生结合自己对计算机已有的感性认识进行知识点的整理与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以及中央处理器等设备的认识与学习,最终使其实现对计算机硬件组成的知识框架的理解与构建。

3.基于新旧知识衔接的小结规范训练

在新旧知识衔接点开展课堂小结的规范训练,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小结的后续开展作有力支撑。同时,后续新知识的学习,会伴随“暗示”的心理,使学生产生主动意愿参与课堂小结。学生通过规范训练可以了解课堂小结的形态,从而表达自己的想法、见解、学习收获与疑惑等内容。信息技术课堂应适时加强课堂小结训练,让学生形成主观意识,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避免类似“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的复习提问,这种问题看似开放但设计过于随意、空泛,且指向不明确,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内容也会受学生的个人爱好、个体对课程学习重点认识不到位以及学习生成力度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课堂小结效率不高。教师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借助思维导图等形式,结合具体学习步骤,给学生及时归纳所学知识的有效导向。

把握案例导学的支撑点

1.小结遵循渐进性原则

课堂小结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酌情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用优秀的学习成果作为案例,供学生借鉴,引导其开展学习活动,这样做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克服畏难情绪,体验学习成就感。教师在以教材中实例或搜集的案例支持学习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关学习小结,让学生有应用好案例的意识,并依据学习目标辅助开展学习活动。

2.小结遵循适切性原则

课堂小结的适切性强调要适合学生的能力、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支持学习的开展。在案例导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考虑学生的学习耐性,把握课堂小结的时间,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小结的内容应精简,突出教学重难点,课堂小结的呈现形式应简约。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创建逐帧动画》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逐帧动画的原理及应用有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借助他校学生校园生活作品进行导学。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发现在案例中人椅模拟贪吃蛇运动在教室里穿墙而过等效果均利用了逐帧动画原理,采用插入关键帧得以实现。教师以小结为载体,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其明确学习的重点。同时,学生受到作品的熏陶,意识到学习动画作品创作可以呈现自己的内心想法,从而产生热爱生活、珍惜美好学习时光的想法,也促进了自身的自主发展。

3.小结要渗透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伺机渗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案例操作演示或导学案例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综合应用知识技能,创作出有自己观点、具有个性创意的作品。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制作电子板报》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欣赏往届学生的优秀案例,很多学生却依葫芦画瓢,导致学习变成了他人学习成果的再现。因此案例导学后,教师要及时让学生参与课堂小结,根据自己要表达的主题,提出有创意的版面设计,并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把握学习过程的转折点

1.出现学习困难时,介入针对性小结

课堂小结重在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当学生学习出现困惑或停滞不前时,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课堂巡视,搜集有代表性的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阶段小结,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例如,在教学闽教版三年级下册《制作温馨提示牌》一课中,学生利用绘图软件设计了自己的温馨提示牌。教师在课堂巡视后,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课堂小结,并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结合本课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阶段小结,及时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困惑,实现了深度有意义的学习转入。

2.出现学习同化现象时,介入导向性小结

信息技术课堂往往提供较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主体参与式的实践操作。因为学科学习任务的特点,学习生成存在多样性,教师应进行有效的课堂巡视,观察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的情感等情况。当发现学习行为低效、无创新的模仿或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等现象时,教师要及时介入课堂小结,给学生提供学习导向。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顺应外部因素的刺激,捕捉其思维的引导起点,并以班级优秀学习成果带动学生活跃思维,保持创新,促进其良好学习行为规范的养成。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图像的修补与特效》一课时,在利用仿制图章工具完成修补图像的学习任务中,较多学生出现畏难情绪、思维能力疲软等,一直重复简单的相同类型的仿制图章的应用操作,甚至将素材中的人物对象仿制多个,学习效率低下。此时,教师应介入小结,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辅以学习目标与学习重难点,将学生带入高效学习的状态。

3.出现学习成果时,介入提炼式小结

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学生可以获得不同层次的经验。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层次由低至高,分别为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与抽象的经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收获做的经验;在案例导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他人的经验,属于观察的经验;当相关的经验经过提炼,以语言或符号的形式呈现时,学生获得的就是于抽象经验。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感性体验获得抽象经验。因此,当学有所成时,教师应及时介入课堂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提炼知识经验,这有助于提升经验的高度,实现较高层次的学习。例如,在教学高一必修《信息的获取途径》一课时,在借用微课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学习活动中,在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有了一定的观察与实践操作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及时介入小结,借用黑板板书,活跃思维,引发碰撞,帮助学生归纳提炼所学内容,当师生共同提炼出信息的“何来”“为何”“何用”这三个关键词时,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经验已上升到抽象经验的高度,学习效果也会有显著改善。

把握学习展示的提升点

1.关注自主学习的交流契机

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文本阅读或搭建相关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知识扩展、操作要领、微视频以及微课等材料,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学习结束后,除了学习成果的展示外,教师还要发挥榜样的作用,重视学生个体自主学习方法的小结,让学生结合学习案例在班级进行交流,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带动其他同学。

2.关注合作学习的交流契机

信息技术课堂常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有合作学习的需求和意识,有明确的合作学习分工以及有合作学习的成果,才能实现能力的培养。在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习方法、行为规范的交流小结,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以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学习经验小结篇(2)

小学数学的新课程对方法与课程进行了十分深入的关注。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课题。社会各界特别是一线教学老师对数学基本活动的内涵和组成以及教育意义都做了比较深入的讨论。现在普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让小学生比较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这个问题仍然值得大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学生思维经验的积累以及学生感官经验的积累和学习方法的积累进行了阐述,最后就实践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关系进行了论述,以此来与大家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交流与探讨,以期更好的研究出小学数学活动的经验积累相关策略,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掌握自主学习数学的学习能力。

一、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注重学生思维经验积累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作为老师会经常给学生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思考,但有时也会让小学生自己进行必要的动手操作,拓展自主探究,发挥合作交流。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取最为直接的教学活动经验。此类活动直接面向学生学习问题的直接解决。学生 在整个学生都经历着对数学的深入思考。

比如,在小学三年级的上册的《统计与可能性》这节课时,老师会让学生试着做“摸球”的实验以此来感受摸到球多少的可能性。根据学生知识能力进行判断,比如在已知的盒子内有8个黄球和2个白球,让学生自己判断摸到哪个颜色的可能性大。接着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动手操作以及实验就成为了学生探究结果的主动需要,学生对实验的结果充满渴望,因此在这类探索活动中,学生所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因个体的强烈感受而充满了活力。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有些数学活动的积累,某种经验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但要使数学活动经验更有效地深入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去,当然还需要经历一个概念化与形式化的过程。

二、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注重学生感官经验积累

在小学数学活动中,小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操作,从而获取对学习材料的第一手直观感受。小学生动手进行操作的主要价值并不是该问题当时直接的解决,而是可以有效的获得对学习材料的感性认识。比如在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中,小学生自己研究三角形内角和问题时,学生可以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自己撕下来,然后将这个三个角的顶点重合的并依拼在一起,然后可以发现正好成为一个平角,从而加深对内角和的度数的深刻印象。这个直观的过程,并不会浪费太多时间,亲自动手制作过程可以让学生获得了更多更深刻印象的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

三、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积累

从思维培养的角度来看,不断思维积累也能逐渐积淀出一种经验,而这种经验属于思考的经验。一个数学活动经验较多且喜欢反思的学生,他自己的数学思维也必然会随着个人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增强。

举个例子,在讲授《比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教材中给出了小冬测量几瓶液体结果中质量和体积的相关记录,然后进行体积和质量的比值填写,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来等式,因为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已有了相关认识,从而探索比的基本性质较为容易。有的学生对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等概念可能不太了解,基于之前学生学习的商不变规律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相关知识,学生会有一种直觉,就是在新知识“比”的课程中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相关性质。那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一个不为0的相同数字其结果中比值不变。这个结论学生便可以依据之前的经验得出。

四、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注重与实践结合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的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广泛存在在生活中,生活中广泛存在着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通丰富的实践活动课程,以此来培养出小学生利用数学所学的只是进行观察、解释和表示存在于现实中事物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养成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打开了解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提高学生在现实中使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数学实践活动课《校园的绿化面积》,此处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稍复杂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通过测量与实际计算,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以及具体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老师,可以在教学时,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的具体举动,从而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在教学活动内容中的各种因素,让每一个小学生都可以自主的设计各式各样的花圃,然后进行面积计算。这样就为培养小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只有在小学数学的实践活动课中不断的强调从学生自己身边的事情、自身的活动进行教学,以此来不断的激发学生对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与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让小学生体验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以此来实现数学本身的应用价值, 同时又可以达到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培养,让数学来源与生活,服务于生活。

小结: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小学生自己的经验生成是在思维层面进行的。这些思维模式的积累对以后小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能力的提升活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新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老师也应该是进行不断的自我学习,做新课程下数学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有效数学教学的核心是老师教与学生学的高效结合。通过老师在课堂中在学生思维经验、感官经验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积累达到使学生经验得到积累的重要目的,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林运蓉.探究性学习中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培养[D]. 福建师范大学,2009

学习经验小结篇(3)

在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逐步实现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相应的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经验的特征

(一)情景性

对于小学数学活动经验来说,主要来自于感性方面的认识,是根据特定的活动进行,被打上了环境的烙印。教学活动经验在教学活动背景中镶嵌,具备强烈的情景相依性。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情景性的特点就要求我们不断的丰富教学活动经验,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教学情景,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二)个体性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经验的个体性主要是因为在学习主体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和方式自主构建对知识的理解不同,而且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体验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原有知识的认知和经验背景都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

二、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经验的积累策略

(一)策略一:学习方式的积累

如果一个小学生比较善于积累数学学习经验,还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思考,伴随着学习经验的不断增加,必然会积累学习方式。事实上,这些经验既可以是以前生活中的经验,也可以是学习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比如,在学习“比值”的性质的时候,教学中会给出几瓶不同的液体来进行测量,并记录关于质量和体积的状况,然后填写体积跟质量的比。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教给学生关于比值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比较直观,通过图形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但是一部分学生可能对于这些液体的质量以及体积的比值概念了解的不是特别到位,但是在之前学习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像商不变规律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等知识,他们就会凭借直觉认为在比值的知识中也可能存在相似的性质。也就是说,比值的前项以及后项在同时跟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进行乘法或者除法的运算的时候,结果的比值是保持不变的。这样的学习经验就是建立在以前的经验的基础上。所以,在小学数学相关知识学习的时候,要重视数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能够及时的把这些经验运用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二)策略二:感官经验的积累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进行实际操作来获取直观的感受,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要通过实际操纵,获取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比如,学习“统计与可能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摸球的实验,在盒子里放置四个黑球和三个白球,让学生自己操作,从而感受自己摸到球的可能性。为了探究结果,就需要进行动手操作,学生对于试验的结果比较期待,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就会专心的进行探究活动。再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的时候,让学生研究三角形的内角方面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用纸片制作一个三角形,之后把三个内角的内角撕下,再把三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平角。学生的操作就能够深化知识的学习,形成感官经验的积累。

(三)策略三:思维经验的积累

站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思维的积累,能够得到思维方面的经验。在经过实际操作和实际探究之后,小学生能够获取相对比较直接的教学经验,学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个教学课时的时候,通过课前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了解,知道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设计两种教学方式,对于那些知道了公式的学生,积极引导他们了解公式是怎么的出来的,对于不知道公式的学生,可以逐步引导他们去探索,发现公式的计算方式。由于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同样,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这公式的推导和验证的时候就出现了多种方式,有的学生把圆转化正平行四边形,有的转化成三角形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变得活泼起来,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于圆的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好的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还增加思维经验的积累。

(四)策略四:实践经验的积累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让理论跟实践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与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强化实践经验的积累。事实上,小学数学知识跟生活的联系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上,还要延伸到课外,开展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实践活动,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应用价值。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意识。通过一些专项知识的实践,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找出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比如,学习“求平均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安排这样一个训练实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天测量周易到周五的温度,找出这一周内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再比如,在计算校园绿化面积的实践课程中,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运用以前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复杂图形的面积,通过对实地进行测量和计算,让学生发现和解决数学方面的问题。作为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积极观察学生的实践活动,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给于知道,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让学生自行设计实践中的措施,为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结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被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便是如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重视相关知识的进修,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把握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思维经验以及感官经验、学习方式和实践经验等多种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学习经验小结篇(4)

社会工作是源于近现代西方社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其价值理念、知识体系和实务经验主要来自于西方,如何结合本土经验,引导学生实践,内化其价值理念和知识技巧,最终转化成应用能力,是专业教学的关键。《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与个案工作、社区工作并列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三大方法课程,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小组工作不仅是社会工作专业学习者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与技巧,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当前《小组工作》课程教育的现状,尝试在《小组工作》课程教学平台运用体验式学习理念和方法,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在专业教学上的不断改革和探索,提高《小组工作》课程的教学质量,乃至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教育水平,真正锻炼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一、《小组工作》课程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在逐渐走热。但是,正因为其是一门新专业,所以目前尚有很多地方面临困境,特别是实务课程的教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专业实践环节。《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正面临一系列教学教育难题,对此需要进行认真的反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模式重课堂,轻参与。目前的《小组工作》课程教学往往局限于课堂知识讲授,学生则是被动的教学对象。课堂知识讲授固然重要,但体验式、参与式学习模式更为重要,有体验、参与才会有进一步的反思,才会有更多的经验积累,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已有的理论知识,能力才会有更快的提高。

二是教学手段重灌输,轻启发。目前的《小组工作》课堂教学模式中,往往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向学生灌输原理和技巧,但缺乏足够的示范、模拟和参与。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即使掌握了相关的原理和技巧,也学不会举一反三去灵活使用,使学生感觉课堂所学脱离实际或者不能应用于实际,从而也难以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是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务。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应用性学科,虽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并用,但受多种因素限制,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还未实现真正的转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还很严重。当前,《小组工作》课程教学呈现出“纯理论的知识讲授多、实践性的操作练习少”的状况,体现不了《小组工作》课程的实务性特征,也无法让学生真正获得实务技巧的学习、锻炼和提高。

鉴于此,有必要进行《小组工作》课程教学改革,突破专业教学的瓶颈,探索适合专业发展和学生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二、体验式学习的概念及意义

我国《现代汉语辞海》对“体验”的解释是“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强调体验者的“经历”。一般意义上“体验”,是指学习者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在亲身经历的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获得情绪感受,融入自身的经验之中,并对原有经验发生影响,是影响学习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活动。

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又称发现式学习、经验为主学习、活动学习或互动学习,是由学员自愿参与一连串活动,然后分析他们所经历的体验,使他们从中获得一些知识和感悟,并且能将这些知识和感悟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即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

一般认为,体验式学习的理念主要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只有通过实践,尤其是自己动手操作,才能学会知识,发展技能。由此可见,体验式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向式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互动式的学习过程,主要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1)参与性。以行动学习为主,强调学习者亲身参与并体验活动的完整历程,并以分享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为导向。

(2)情境性。重视情境在学习中的作用,把学习置于一定情境中,让学习者进入情境或介入实践活动,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和体会。

(3)主体性。强调学习者是一个主动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与接受者,学习的过程不单是以教学者为主,而是教与学互为主体性。

(4)趣味性。强调学习是一种乐趣,注重学习情境的设计和引导,通过有趣的、轻松的学习模式寓教于乐。

综上,体验式学习的核心是“做中学”,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习者通过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简言之,就是先行后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小组工作》作为一门实务性特征明显的方法类课程,教师理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资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通过反省、分享、总结等途径获得知识、发展专业技能。

三、《小组工作》课程的体验式学习教学改革

如前所述,《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就目前的教学方法来看,学生普遍反映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亟待改革。而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情感陶冶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体验式教学,正是符合当代教学模式发展趋势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

1.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首先,在课程教学理念上,反思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引入体验式学习理念,强调“做中学”,即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将自身经历、相关理论知识、专业价值观、实务技巧整合为一体,突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取向,重视学生实务技巧的学习与运用。与传统教学相比,体验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加强知识储备以及教学的组织和引导能力,能够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的内在联系,并能够“设计”出不同的体验式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地“体验”。

其次,在课程内容体系上需要进行创新、调整。基于本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特征,应用体验式学习理念,增加体验性、操作性、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形成包含理论教学(理论讲授36课时)、实践教学(小组游戏活动3课时、小组工作方案设计3课时、小组工作方案实验室模拟6课时、小组工作实习1~2周)的更为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并结合课外的社会实践,通过社会调查、小组工作案例模拟、小组工作活动开展等方式来探讨课程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使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实践,不断锻炼其小组工作知识和技能。

2.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教学方法方面,强调能力培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方式,积极探索体验式学习理念及方法的应用,包括案例教学、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小组工作方案策划与实施等现代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学习小组工作,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其中根据课程特点突出应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一是分组活动进行小组式教学,其实质是一种“小组”式的体验式学习。例如,以“small group work”的形式将全班同学分组,在各组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游戏、案例讨论、情境模拟等活动,来实践小组工作课程的理论和知识技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并不断锻炼提升小组工作技能。一般可6人为1组,人数太多就不便于每个组员的充分参与。

二是游戏活动与情境模拟,其实质是创设仿真的体验式学习情境。为此笔者编写了《社会工作小组游戏集》,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游戏与活动练习。例如,开展小组游戏工作坊、小组活动情境模拟、小组工作方案策划等,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练习小组工作方法,了解、掌握小组工作的实施技巧和相关伦理规则,甚至能够尝试失败带来的体验和教训,这些互动的学习内容对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三是小组工作方案设计及演练(即小组工作方案的策划与实施),其实质是进入实际的体验式学习情境。笔者通过编写的《小组工作实务指导手册》对小组工作方案的设计、组织开展等内容进行规范指导。例如,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大学生新生成长小组”、参加在杭高校社会工作案例模拟大赛,以及社区及社会福利机构开展小组工作专业实践等,让学生通过社会现场的实际操作,了解、掌握实际小组工作的操作流程及相关工作技巧,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社会工作理论的理解,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体验式学习的核心是“做中学”,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完全符合现实的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要求,有助于探索有效的专业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同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实际体验,能够提高教师对知识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能动构建作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

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笔者所教授的《小组工作》课程初步构建了“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实现了创新,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领悟和掌握小组工作的基础理论和工作技巧,在体验中激发学生学习小组工作的兴趣,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但从目前我校以及我国高校整体范围来看,《小组工作》课程体验式教学尚属探索阶段,如何把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高度关注学生发展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和发展,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龚逾慈.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经验探索[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7).

学习经验小结篇(5)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动脑、动手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现象,培养简单的探索科学的方法和基本的科学观念。要做好这些并不容易,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不是仅仅指小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实验能力,是指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理解实验目的要求,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案或者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有步骤地操作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的综合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不但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自信心,综合发展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呢?我结合几年的科学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小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做法。

一、明确实验目的,按照实验方案有序进行实验

爱动手是小学生的特点,所以科学课在动手操作这一项比其他学科占优势,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可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很想做实验,但是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实验做好。课堂上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当老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时,人人都要争着做实验,可是却没有几个人是按照实验要求去做的,实验场景怎一个“乱”字了得,实验的结果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学生做实验更多的是满足自己一时的好奇心,而缺乏有目的、有秩序地去完成探究实验任务。不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没有对实验中会发生的情况进行预设和猜想,没有把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数据及时记录下来,也就无法得出实验结论,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结局。

如何克服学生做实验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实验的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第一,在学生做实验之前,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认真细读实验目要求的习惯,使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第二,了解实验的方法,有些实验的实验方案教材中已经有了,有些实验方案则需要自己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只有让学生读懂实验目的要求(要做什么?),了解实验方案(怎么做?),学生才能对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较好地完成实验,提高实验效果。

二、激发兴趣,及时督查,自主进行实验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性科学实验活动,老师在每节课上都要安排学生做较多的实验,要想让学生做好实验,就必需要准备较多的实验器材。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做好实验,都会亲自动手准备实验器材,样样亲力亲为,而不需要学生动手参与准备实验器材,担心学生准备实验器材有困难,担心学生找不到所需的实验材料,无法完成课堂上的实验。其实,老师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担心,只要你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到位,检查到位,学生基本上都会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实验器材的。

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实验器材,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准备实验器材不容易,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在准备实验器材的过程中必然要细读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方法,必定细看教材,对课本有提前预习的准备,进而对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方法有深刻地认识,为上课做好实验做了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为做好实验做了铺垫。学生在自主做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理解、消化实验的目的要求,无形之中养成了实验之前仔细研读实验要求与实验方法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理解实验的能力。

三、面向全体学生,明确分工,主动参与实验

学生参与课堂科学实验,经历整个探究实验过程,是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设计能力的最佳途径。参与做实验,参与到整个探究实验过程中去,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实验过程中发挥作用,都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都能细致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都能学会记录实验数据,都能参与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都能学习归纳总结实验结论,都能学结实验成功的经验和实验失败的教训,等等。但是,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探究实验活动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虽然说小学生喜欢做科学实验,但是实际现象是有些学生还是不愿意动手做的,特别是一部分女生,她们常常不愿意动手做,经我了解她们不愿动手做实验的原因有三种,一种是就是不想动手做;一种是不敢做,担心做失败,被别的同学笑话;一种是没有机会做,每次实验都被男生抢去做了,或者被动手能力强的女同学抢去做了,自己没有做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机会做实验了。这样下去,不动手参与做实验的这部分同学动手能力必然被弱化,不做实验,她们的兴趣必然减弱,他们的实验能力必然得不到培养。

如何解决部分学生不参与实验活动呢?首先,老师安排学生做实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其次,要求实验小组的成员明确分工,细化职责,小组内的同学轮流动手做实验,轮流观察实验现象,轮流记录实验数据,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这样小组成员就会主动参与实验。

四、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综合归纳结论

学习经验小结篇(6)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是一个常见的研究内容,而在高职教学研究还不多见,而以5年制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合作学习研究更是少见。

一、阶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识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一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并且知识的成长与智慧的成长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因此,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学只能分阶段逐步实施,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常规学习方式逐渐转移到合作学习方式上来。为此,将阶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发展的基本过程设计为以下4个阶段:

(一)合作学习前期准备阶段

合作学习前期准备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了解合作学习对他们学习的意义,相信开展合作学习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激发合作学习兴趣,形成合作学习动机;同时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二)合作学习基本技能学习阶段

合作学习基本技能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如讨论技能、学习安排方法,讨论的记录,合作学习成果的汇报等。同时培养学生会说,会听,多思等基本合作学习技能。

(三)合作学习能力形成阶段

合作学习能力形成阶段的功能是:学生在教师较少的指导下,练习、巩固以及熟练合作学习技能,逐步形成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四)自主合作学习阶段

自主合作阶段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走向独立阶段,此阶段中学生进入正常的合作学习模式。经过前3个阶段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基本了解合作学习的方法,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应能自主地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走上正式的合作学习阶段。

二、实验设计

(一)实验对象

阶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研究,选择5年制高职504、505、506共3个班作为研究对象。这3个班的入学起点是初中毕业;教学实践研究时为2年1期。504班有39人,男生3人,女生36人;505班有46人,全为女生;506班有45人,男生2人,女生43人。其中504为对照班,505为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506为非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

(二)实验因素的设计

本研究的自变量有2个。教学方式: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和非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合作学习组织方式: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按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分成12个学习小组,直到实验结束;非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由学生非正式组合为12个学习小组,期中再重新非正式组合为12个学习小组。

本研究的因变量有1个:学生学习素质。

(三)实验步骤

本实验依次进行:实验前调查;实验中观察;实验后调查。

(四)结果统计方法

问卷调查法;谈话法;观察法。

三、实验结果

(一)实验前调查结果

研究之前,对5年制高职医卫类学生化学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1、关于学习目的调查。学生选择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能力、完善自我、应用、创造和学会生存的分别有62.5%、19.4%、57.6%、5.6%、20.8%。

2、关于化学成绩好的原因调查。学生选择勤奋、天赋、科学方法、兴趣、良好学习环境、学长,老师激励、多学习、善于思考、端正态度、自信的分别有54.25%、12.5%、12.5%、54.9%、22.9%、21.5%、22.9%、30.6%、18.1%、13.9%。

3、关于化学成绩不太好的原因调查。选择兴趣不足、缺乏相应思维、勤奋不足、方法不对的分别有76.5%、43.1%、58.3%、39.6%。

4、关于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调查,选择求助老师、求助同学、查参考书、重温书本、放弃的分别有15.3%、55.6%、29.2%、40.3%、32.6%。

5、关于努力学习化学的原因调查。选择有个人前途、家庭期望、、自身兴趣、追求完美、工作压力的分别有38.2%、34.7%、25.7%、10.4%、25%。

6、关于不愿意学习化学的原因调查。选择理论与实践脱离、没有兴趣、学习内容枯燥、没有人监督、思维跟不上、学不好、对任课老师印象不好、懒怠、缺乏时间和精力分别有22.2%、70.8%、56.2%、5.5%、52.8%、40.3%、7.6%、31.9%、11.8%。

7、关于学习生物化学的潜能调查。选择潜能很大、潜能一般、没有潜能的分别有2.8%、63.8%、11.8%。

8、关于过程和结果的调查。请教同学时,希望他(她)具体讲明怎么做,免得自己花时间思考的有32.6%,要求讲明怎么思考,怎么想到解题方法的有66.7%。

9、关于复习的调查。选择经常复习、偶尔复习、临考才复习、考试也不复习分别有5.6%、7.5%、61.8%、9.0%。

10、关于学习方法的调查。选择记笔记的有54.2%,复习的有14.6%,做练习的有14.6%,涉猎相关内容的有4.9%,认真听课的有37.5%,预习的有11.1%,考前突击的有37.5%,背诵的有23.6%,课后整理的有10.4%,反复看书的有8.3%,请教的有18.8%,讨论的有17.4%,复习薄弱环节的有13.2%。

11、关于课后学化学的调查。选择偶尔学习的有27.8%,经常学习的有4.9%,很少学习的有4.93%,从不学习的有22.2%。

12、关于韧性的调查。有些问题经过讨论后仍然无法解决,55.6%选择放弃,21.5%选择请教教师,24.3%选择让他人问老师再教自己,11.8%选择利用一切资源搞清楚为止。

13、关于同学在学习中的作用体验调查。10%认为没有帮助,40.4%认为有一点帮助,10%认为有比较大的帮助,39.6%的不知道,没体验。

上述13项调查结果表明,5年制医卫类学生的学习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学习动机不强。第5项调查所给出6个选项中,从学习动机的性质上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其中家庭期望、工作压力属于外部动机,个人前途、当前的学习机会好、自身兴趣、追求完美属于内部动机。从选择情况上看,5年制高职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略强于外部动机,说明内部动机没有成为其学习的主导动机。这一点得到了第4项调查和第12项调查结果的印证:由于内部动机不足,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学习困难或者经过讨论仍然无法解决的学习困难就会放弃。第1项调查说明,学生对学习的意义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以上情况说明,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内部动机不足。既想获取知识、提高自己能力,但又不想付出更多的努力,其学习心态十分矛盾。

学习策略单一。在第10项调查列举的13种化学学习方法中,5年制高职学生常用理解监控策略中的记笔记和认真听课。说明学生学习的策略单一。而第9项、第10项、第11项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很少使用复习,背诵、反复看书等复述策略。由于学习策略单一,学习兴趣弱化。这也是传统教学方法中重“教”法、轻“学”法指导造成的后果。

缺乏利用资源的意识。在第10项调查中只有18.8%的学生把“请教”作为自己的学习方法。而这也可以从第13项调查中得到印证,说明:把“请教”作为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学生很少;第4项和第12项的调查说明,在求助对象的选择上,过半数的学生选择向同学求助,而选择向教师求助只有2成左右。这与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不平等,学生对老师恐惧心理有关。第8项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意识还有极积的一面,如果善于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部分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

对学习能力现状的归因认识清楚。大部分同学把成绩好归因于兴趣和勤奋;第2项调查,大部分学生把成绩差归因于兴趣不足,缺乏相应思维,勤奋不足,方法不对等。第6项调查表明,大部分同学把不愿意学习化学归因于没有兴趣,学习内容枯燥,思维跟不上。

(二)实验后调查结果

1、学习兴趣。经过一学期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变化。对照班认为有提高和较大提高的有36.2%,而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和非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则分别为93.5%和71.8%。差异明显,说明阶段合作学习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表达能力。表达能力的变化,认为有提高和较大提高的对照班、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非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分别为53.2%、73.2%、69.0%,存在差异,说明阶段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小组协作讨论等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自信心。认为自信心有提高和较大提高的对照班、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非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分别为34.1%、70.9%、64.3%。自信心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完成难度比较大的学习任务。存在的差异,说明阶段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学习态度。认为学习态度更端正和稍有改进的对照班、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和非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分别为69.3%、87.5%、76.7%,“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态度越端正,就会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这从实验过程中,两个实验班下课前“读秒”的人数比对照班少可以得到印证。

5、对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畏惧程度。研究者教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已有8年历史,每次教完后,学生一般都会长出一口气,感觉好像是“终于解放了”。而两个实验班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结束后都没有这种原来常见的表情,他们认为医学生物化学没有想象中难,因为他们已从总体上掌握这门课程知识,并形成了比较好的认知结构。学生认为医学生物化学没有想象中难的对照班、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和非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1.2%、50%、33%,说明实验班学生对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畏惧程度没有对照班的大。

6、学习效率。认为学习效率有提高和有较大提高的对照班、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和非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分别为54.1%、83.8%、65.5%,学习效率的提高说明学生掌握了比较好的学习策略。由于3个班之间存在差异,说明阶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7、思维方式。认为思维方式有所改善和有较大改善的对照班、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和非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班分别为36.1%、80.2%、74.4%。思维方式的改善,有助于学生寻找更为简捷的解题方法,有助于信息的精加工并为信息的提取提供更多的线索。

(三)实验结果

调查数据的差异表明:在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实施阶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正式合作学习小组的小组组成方式比非正式合作学习小组的小组组成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罗芳苜,谢祥林.高职学院医学生物化学课程阶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学习经验小结篇(7)

华罗庚提出:学数学不仅要获取知识结论,更重要的是经历结论得到的过程,只有经历了活动过程,才能明晰数学思想方法的积淀和凝聚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应让学生积累丰富而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数学中的“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考察和思考,使学生有时间、有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和积累过程性知识。

一、初始经验――基本活动经验的生长点

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依托,也是教师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学生经历和体验活动后,可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经验。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思考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学习新知的活动经验,更要思考如何利用和提升这些经验,帮助学生把已有的经验真正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

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我设计了认一认、记一记、找一找、估一估和摆一摆五个活动。学生在学习面积单位前,对厘米、分米和米的长短已有感知,前期掌握的知识与经验是学生体验新的活动经验的生长点。当出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时,学生能根据厘米的长短初步想象出平方厘米的大小;当认识平方米时,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学习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小组合作认识,并在一些活动中更深地感知和验证。这样设计后,学生学习欲望强烈,能运用已有的方法结构自主提出新的学习内容,再通过探究性活动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教学内容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前期的渗透为后面的知识掌握提供了方法和结构,提供了生长点。只有当我们的教学基于学生的初始经验又超越学生的初始经验时,所学的内容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初始经验才能得以很好地唤起,这样数学知识才会扎根于学生的已有认识中,并自然生长。

二、多样体验――基本活动经验的展开点

一盎司经验胜过一顿理论。经验在教育中的地位远在理论之上。教师在教学中应多为学生提供体验、探索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独自或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做、猜、找数学,积累丰富的形象活动经验,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数学课上多样的活动可以为学生积累并形成经验提供很好的途径。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设计丰富的、有趣的、多维的体验环节,使学生经历由原有经验阶段―再生经验阶段―再认经验阶段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在认识1平方厘米时,我设计了摸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用语言描述1平方厘米的大小;用符号表示1平方厘米;观察记忆面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大小和寻找身边1平方厘米大小的物品面这五个体验活动。在认识1平方米时,我设计了借助身体或学具摆一个1平方米大小的面;寻找身边1平方米大小的物品面;体验1平方米大小的平面上可以站多少位学生和估一估黑板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这四个体验活动。

在体验活动中,应充分信任并尊重每一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方式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体验数学,不强迫学生去接受单一的、固定的、最简便的方法。在等待和鼓励中促使每位学生多样体验,促使学生经历从“乱”到“全”的过程,不断积累探究经验和活动经验。

三、合作交流――基本活动经验的内化点

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通过探索发现、合作交流,促使学生大胆、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促使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对方法的深刻感悟,在交流中使粗糙的经验趋于精致,片面的经验臻于完善,浅层次的经验获得有效的提升和超越。

在记忆1平方米有多大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借助他们的身体或者学具四人合作拼一个面积1平方米大小的面。有的小组四位学生张开双臂,拼出了一个1平方米左右的平面;有的小组利用整个身体拼;还有的小组借助软尺或米尺拼。在小组合作中产生了多种方法,在方法交流中,学生深化感知、完善经验,促使学生对活动经验的内化。

四、应用拓展――数学活动经验的深化点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每节课后,教师应该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或操作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更好地发展数学思维,培养他们解决数学和生活问题的能力。当然,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多次活动中积淀和丰富。

结合教材上的拓展题,我布置了一道亲子合作题,利用旧报纸和家人一起拼一个1平方米大小的面,并用拼好的面测量家里一些较大的物品面,使学生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操作中感知几十平方米和一百多平方米的大小,从而丰富面积大小的表象,深化数学活动经验。

五、回顾总结――基本活动经验的反思点

让学生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对经验进行概括、内化、提升和质疑,对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的回顾总结,使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支撑,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和疑问。收获既可以是知识层面的,也可以是方法层面的,更可以是情感层面的。在“读―理解”“思―寻找方法”“做―解决问题”“说―表达交流”和“疑―提出质疑”中感悟多种数学思想方法,注重活动后的感悟和体验。

学习经验小结篇(8)

数学活动经验是一个组合性的整体概念,即指学生在参与有目的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助于他们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数学素养,并对后续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帮助小学生构建数学活动经验谈谈做法。

一、动手实践,丰富学生表象

美国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代表人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自体验和发现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数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的,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具体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同时相互交流,有助于强化感知和思维,对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非常有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特点,合理组织开展操作活动,努力追求操作价值最大化。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做数学”,在体验中实现数学的“再创造”,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时候,我为学生创设了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只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部分,利用平移的方法就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一公式。整个活动过程生动活泼,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做一做、猜一猜的过程中,既掌握了新知,又获得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也体会到了数学的趣味性,达到了乐学、会学的目的。

二、对接生活,转化数学经验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数学的原始、初步经验。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时需要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背景,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使得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教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学生在学习《年、月、日》时,掌握年、月、日的时长不像“分、秒”那样可以现场体验。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提取学生的生活经验,请学生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今年春节到明年春节是一年。”“今年5月7日是我的生日,再到明年的5月7日,我长大了一岁,也就是又过了一年。”“我爸爸这个月发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的时间就是一个月。”“今天这时到明天这时就是一日。”等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年、月、日的经验构成了其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

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对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处理,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以生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生活经验用于帮助经历、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简单明了,而且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实现经验的改造或重组。

三、亲历探究,积累活动经验

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中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步积累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具体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学习经验小结篇(9)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国务院、教育部、财政部先后出台了国发(2007)14号文件、教高(2007)1号文件和2号文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明确提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通过深入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经研究,我校提出在排球普修实践课中实施“小团队教学”的新理念,旨在解决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少,教法单一,老教师示范高难度技术能力逐渐下降,现今的体育大学生普遍存在协调性和身体素质差教学难度大等一些突出问题。小团队教学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推广教学经验。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系07级排球普修课学生为研究对象,每班42―43人,分为普通班和实验班。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到本校图书馆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著作,对有关教学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的论文、论著进行阅读与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教学实验法。实验采用组间对比,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小团队教学模式。

2.结果与分析

2.1通过小团队教学模式的实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排球小团队教学模式是将担任排球普修课教学任务的老、中、青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小团队,教学小团队中的教师共同研究课程目标,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共同执行研讨的教学方案,改变了以往各自备课互不通气,教法单一,针对性不强的传统教学模式,避免了教师之间重复备课、每人都要写教案的繁琐程序,缩短了教师的备课时间。小队里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组合、老教师和中年教师组合、中年教师和青年教师相结合,老教师精炼准确的讲解配合青年教师舒展灵巧的技术示范,提高了学生领悟技术动作能力和求知的欲望,既充分发挥了每一位教师的特长,又取得了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作用,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经过期末考核,实验组学生排球技术成绩明显优对照组成绩。实验组2个班期末平均成绩81分和83分,不及格人数是1人;对照组平均成绩是70分和71分,不及格人数是7人。

2.2调动教师潜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和发展

教学小队里教师针对普修课学生学习进展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学方法,课前10分钟开会定教法,课后10分钟进行小结。每周开一次总结会彼此分享意见,彼此论辩。老教师传授教学经验,青年教师积极思索发挥潜能,共同商讨新教法,并将运动训练理念运用到排球普修的实践中,提高单位时间的练习重复次数,使学生肌肉感知动作能力得到提高,掌握技术动作速度加快。分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在教学小队中,每位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合作,既是经验的传授者,又是接受者,在相互的经验和知识传递、交流中获得实质提高。参与者能够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在小队的支持下,进行排球教学观念、经验和技能的分享,让资深者和资浅者同时获得成长,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2.3提高小队教学教师的合作意识

小队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在教学小队中,老教师主讲技术要领、方法,青年教师配合做技术示范,而在青年教师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讲解时,老教师帮助提炼要点,概括上升到理论层面。课下小队教师谈论管理学生的方法和经验,各自谈论遇到困惑和挫败的教学经历,共同探讨成功的经验,帮助彼此成长。年轻教师发现资深教师也和他们一样面对共同的问题,会如释重负,解除忧虑。小团队教学模式为教师群体提供了一种共同分享和提高、深层交流合作的工作方式,使得教师课程资源分享和课堂教学相互支持日常化,为教师沟通和融合,以及分享深层次的教学经验提供了机会,切实促进了教师群体的合作与和谐。

2.4小队教学模式更能满足学生需要

小队教学模式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现今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骄娇二气严重,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思想淡漠,吃苦耐劳精神差,需要被关注、重视、呵护的心理强烈。加上普及型大学教育比起以往精英型大学教育学生质量下降,教学难度提高。改进教法,分层教学,将进步快、技术水平相近的分为一组,进行加大跑动难度设置练习目标的教学,一般水平强调技术规范增加移动练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选用简单练习法多重复练习次数和组数用以掌握、巩固技术动作。依据不同水平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把运动训练理念加入到普修教学中,丰富教学手段,如:扣球教学,集体讲授开始练习时,教师要观察学生,进步快的学生选用4人一组车轮扣,增加练习密度和次数,逐渐要求扣线路;进步慢的学生多练习扣固定球和扣定位抛球。分组不固定,依据学生掌握动作程度随时进行调整。同水平竞技激发了学生的斗志,经过教师激将、鼓励,班内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学生运动技术提高空间加大。在教学比赛中实验组的学生一局比赛能组成10―20次有效进攻,学生在运用技术时相互间有了配合意识。对照组的学生由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传垫不到位,二传传不准,很难组成进攻。对比之下,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排球普修课教学中采用小队组合教学,有效提高了教与学的双边能力。老中青教师的合理搭配,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它发挥了小队教学各教师的优势,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3.1.2小队教学模式很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思想,充分调动了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1.3小队教学解决了课堂统一施教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它遵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

3.2建议

3.2.1在小队教学组织分组时,应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愿的方法,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时调整,防止分组给学生心理上带来的负面影响。

3.2.2在师资配备上尽量做到老中青合理搭配,教师之间做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加强沟通与默契配合。

参考文献:

学习经验小结篇(10)

1 引言

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想是前人留下来的一份宝贵遗产。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学记》是对教学经验的精辟概括和总结,是我国古代教学思想之大成。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理论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在他的教学论中,拉特克重点探讨如何使所有人最容易、最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教养。可见,在当时,"如何教"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教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17世纪捷克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进一步发展了拉特克的观点。在他的教育著作《大教学论(Didactica Magna)》中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2 化学教学现状及课改新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以"接受式学习"为主要形式,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始终是一种"外在的活动",与自己的存在状况和认识经验关系甚少。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重视知识结论,轻视获得知识过程;重知识传递,轻科学精神培育。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对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却明显不足。

我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依赖学生的动手动脑、亲手实践,在观察、感知、体验、探讨的基础上内化形成。

3 "行动学习法"的内涵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价值

"行动学习法"是一个从自己行动中学习的过程,即透过行动实践学习。行动学习的关键原则:每一个人都有潜能,在真正"做"的过程中,这个潜能会在行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行动学习不仅关注问题的解决,也关注小组成员的学习发展以及整个组织的进步,是一小组人共同解决组织实际存在的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行动学习法是由英国管理学思想家雷吉・雷文斯(Reg Revans) 在1940年发明的,早期应用于英格兰和威尔士煤矿业的组织培训。

行动学习法实际是一种看似复杂实际简单的概念。它是如此简单,以至于其蕴藏的力量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忽视。行动学习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某一具体项目或个人的学习发展,更致力于推动组织变革,将组织全面转化成"一个学习系统"。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任何化学概念原理的形成、新元素新物质的发明都离不开行动实践、科学探究,化学学科就是在行动实践、科学探究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行动实践、科学探究的方法也应该是适宜化学学科的一种学习方法。用行动实践、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让学生通过"做"来学习,通过各种活动诸如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动手实践等,亲自的出结论,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起新的对自然的认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提高科学素养,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行动学习通过一套完善的框架,保证小组成员能够在高效的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习和发展。行动学习的力量来源于小组成员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相互质疑和在行动基础上的深刻反思。因此,行动学习可以表述为以下公式:

行动学习=结构化的知识+质疑+反思+执行

行动学习是一种综合的学习模式,包含四类重要的学习过程:

学习知识:从已有的知识中学习;

体验经验:从个人的经验中学习;

团队学习:从小组其他成员的经验中学习;

探索性的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实施行动学习法可以分为如下四个步骤:

⑴ 由发起人发起行动学习项目,包括确定研究的课题、指派具体负责人员或机构、提出要交付的成果和验收方式;

⑵ 行动学习的具体负责人(机构)制定实施方案、选择参加人员、寻找外部支持专家;

⑶ 严格按照计划实施;

⑷ 按计划由发起人组织成果验收。

在化学教学中适当引入"行动学习法"这一理论,把握其理论精髓,借鉴其方法和步骤。教师只作为引导者、触动者:推动学生去思考、最终找到一个突破性知识。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行动,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又在行动中深化,在深化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增强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知识、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对学生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一定裨益。

当学生具备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之后,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遵循"行动学习法"的学习步骤,有针对性地到实验实践中验证知识,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验证中进一步猜想与探讨,使学生改变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行动学习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行动学习法"区别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他是让学生对自己实践行动的自主观察与反思。提出、研究、解决问题是行动学习的过程。行动学习是一小组人共同解决实际存在的困难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不仅关注问题的解决,也关注小组成员的学习发展及进步。"行动学习法"要求学生围绕一主题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小组实践验证――问题猜想与假设――班级讨论与结论等四个步骤。

发现需要探讨的实际问题是行动学习法的关键,第一步往往是学习小组成员直接提出的在自己的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之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发现问题,但最终找到的问题都是小组成员在具有高度责任心和高度互相信任的气氛中创造性思考的结果。

下面我们就以金属钠和硫酸铜的反应为例对行动学习法的基本教学过程做一简单阐述:

第一步,学习项目的确立和基础知识的准备。

金属和盐的反应,这一知识,学生在初中就有所接触,知道金属和盐之间通常会发生置换反应。但,这是否意味着金属和盐之间都存在着置换反应呢?问题获得确认,就开始解决方案的设计。

第二步,小组组建与实践探索。

这是行动学习过程的核心所在,教师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角度来确定行动小组的成员。小组成员通常4――8人为宜,指定一人作为小组负责人,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特长与技能进行搭配,促使小组成员之间有较好的互补关系,有利于学习效果和问题的解决。比如,可以让理论掌握扎实的学生与动手能力强的放在一组。

第三步,猜想、讨论、实践。

这是行动学习实效的集中体现。郭思乐先生曾指出,"小组的讨论交流是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问题的发现与解决需要小组成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有效措施。这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品质。在金属钠和硫酸铜反应的案例中,教师可让各小组成员依据自己掌握的相关理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制订相应的实验步骤,大家经验共享,一起对问题的结果进行讨论、猜测。最后,吸取小组成员的各种建议和思想,归纳出本组的实践方案,严格按照订好的方案动手实验。

第四步,质疑、反思、产生结论。

质疑与反思是行动学习产生创造力的来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完成了以上环节的各项任务,并认真记录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数据。回到课堂中各小组阐述实验现象以及由现象得到的结论,同时,学生要能够对所得结论进行理论解释。小组成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框架和程序,对自己及其他成员的经验进行质疑,并在行动的基础上不断反思,从而对问题的本质达到更深入的认识。最后,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对各小组得到的结果进行归纳,得出科学的或者可能性的结论。引导学生要科学、要探索、要求真。

5 "行动学习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局限性

"行动学习法",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系统,强调理论探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它是"做中学习"与"思考中学习"的结合。在化学教学中运用"行动学习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加速了学习进程,通过反思学习,引发学生的根本改变。

虽然"行动学习法"有着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替代的优势,但其自身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⑴ 行动学习法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前期知识储备,还要善于交流、动手能力强。

⑵ 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要仔细斟酌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行动探究;哪些内容要教师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讲授;哪些内容教师直接讲授。

⑶ 在开放的课堂上,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甚至有些不太正确的认识,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如何处理。

⑷ 难以获取系统知识。行动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是零散的、片段的,"行动学习法"不利于系统知识学习。

6 结语

行动学习法是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创造性研究解决问题和实际行动四位一体的方法。行动学习法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但主要的目的不是获得这些知识,而是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研究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的法子必须要根据学的法子,……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教学生学"。

教师的所有努力是为了学生进步,教学的效能主要体现在学生进步上,而不是体现在教师有无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上,然而"学生进步"可以从三方面来体现:

一是注重结果的可量化的、可操作的预期目标;

二是注重体验的过程性目标;

三是注重创造的表现性目标。

"行动学习法"的使用,使得课堂教学变为由学生的问题来推动。学生对所学提出了更多的问题,超越了教师的预设。师生围绕这些问题的实验、思考、讨论等活动,无疑使化学课堂变得活泼、快乐,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比较容易、高效。

【参考文献】

学习经验小结篇(11)

2 体验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

2.1 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

数学体验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体验、经验、感悟”模式为主,通过课堂中创设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获得活动的体验,将这种体验有效地感悟升华就形成了孩子们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即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同时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也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用手操作、用耳朵听以及用嘴说的能力,让学生自己亲自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教学生认识“倍”的概念时(如5的2倍),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边动手摆小棒或小花,让他们在上排摆5个,再在下排摆2个5,告诉他们5的2倍也即是2个5。然后再让他们自己摆3的4倍等。

再比如教小学高年级学生“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可以先由教师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模型进行不同的组合,合成一个大长方体,让学生求出不同组合下合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并说说哪种组合方式下它的表面积最小。

再让学生分别用长、宽、高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三个长方体作为学具,按上面的方法,进行不同的组合,并求出不同组合下合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比较表面积的大小。

最后教师提出:如果是四个相同的长方体,有几种不同的组合方法?哪种组合形式下合成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哪种组合形式下表面积最小?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先摆一摆,拼一拼,然后进行计算。最后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要把四个长方体包装成一个大长方体,怎样组合最节省包装纸?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而且获得的知识更为深刻和巩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2 密切联系学生的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