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县级文明村镇创建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5:56

县级文明村镇创建

县级文明村镇创建篇(1)

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成功创建部级生态区1个,部级生态示范区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5个,部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环境优美乡镇8个、生态村3个,市级环境优美乡镇54个、生态村127个,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结合全省第二个“十百千”生态创建工程目标要求,我市2012年至2015年创建目标为:阎良区力争创建成部级生态区、高陵县力争创建成省级生态县,再启动长安、户县、蓝田县市级生态县(区)创建工作;每个涉农区县每年启动1个以上乡镇(街道)、2个以上行政村的省级、部级生态创建工作;每个涉农区县每年有2个以上的乡镇(街道)和3个以上的行政村达到市级生态创建标准。

二、申报资格

申报单位必须是市辖区内涉农县(区)、建制乡镇(街道)和行政村。

三、考核、命名及奖励

(一)考核:由市环保局负责对申报单位进行筛选,确定名单后联合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组成考核组进行联合考核验收。

(二)命名:对通过考核验收、履行公示后无异议的县(区)、乡镇(街道)和村,命名为市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

(三)奖励:对命名的市级生态县(区)、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继续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给予扶持资金奖励。

四、创建程序

(一)创建市级生态县(区)

1.申报程序

(1)创建市级生态县(区),由县(区)人民政府向市环保局提出申请。

(2)创建市级生态县(区)要紧密结合县(区)情,编制生态县(区)建设规划,经市环保局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由县(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政府予以印发实施。正式规划文本、人大决议(决定)及政府实施文件一并报市环保局备案。

(3)开展生态县(区)建设要认真执行规划,每半年向市环保局报送规划落实情况报告及工作总结,并作为创建基础资料予以检查、考核。市环保局将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对开展生态县(区)建设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情况予以反馈,其整改结果作为生态县(区)建设考核验收的依据。

(4)生态县(区)建设规划批准实施1年以上,各项指标经自查达到市级生态县(区)验收标准的,可向市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并获命名1年以上,可申请省级生态县技术评估及验收。获得省级生态县(区)命名1年以上,各项建设指标经自查达到部级生态县考核标准的,可申请部级生态县(区)技术评估及验收。

2.验收程序

(1)在自查达标的基础上,县(区)政府向市环保局申请验收,同时填写《市生态县(区)申报表》(见附件1)。

(2)市环保局接到验收申请后,将会同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和专家对生态县(区)建设情况进行技术评估。技术评估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形成评估意见予以反馈。县(区)对评估发现的问题予以整改后,以县(区)政府名义将情况书面报市环保局。经市环保局复核后符合验收条件的,由市环保局组织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与专家进行考核验收。

考核验收方式:①听取创建工作报告;②观看生态县(区)创建专题片(10-15分钟);③查阅创建工作文件、档案;④核查技术数据和相关证明材料;⑤现场考察;⑥开展民意调查;⑦形成考核验收意见。

3.申报材料

(1)县(区)人民政府申请验收的函及《市生态县(区)申报表》。

(2)生态建设规划文本及县(区)政府提请县(区)人大对规划的批复实施文件(批复文件装订在规划首页)。

(3)县(区)人民政府创建市级生态县的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县域基本情况,市级生态县(区)建设基本条件、建设指标达标情况和规划建设内容实施情况,创建工作的措施、成效、体会。

(4)建设生态县(区)的技术报告。内容包括县(区)基本情况、建设规划完成情况、基本条件完成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及相关证明材料(包括有关的检测、监测报告)等。

(5)创建生态县(区)专题片(10-15分钟)。

(二)创建市级生态乡镇

1.申报程序

(1)符合条件的涉农乡镇(街办)经所在县(区)政府同意后,由所在县(区)环保分(县)局向市环保局统一提出申请。

(2)创建市级生态乡镇要紧密结合镇情编制生态镇建设规划,经所在县(区)环保分(县)局组织有关专家论证通过后,由县人大或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所在县(区)环保分(县)局备案。

(3)生态乡镇建设规划批准实施1年以上,各项指标经自查达到市级生态乡镇验收标准的,可向市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并获命名1年以上,各项建设指标经自查达到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的,可申报省级生态乡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1年以上,各项建设指标经自查达到部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的,可申报部级生态乡镇。

2.验收程序

(1)乡镇、街办在自查达标的基础上,填写《市生态乡镇申报表》,经县(区)环保局审核,并提请当地县、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各县(区)环保局统一向市环保局提出书面验收申请。

(2)市环保局联合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及专家组成验收组,适时对申报单位进行考核验收。验收方式:①听取创建工作报告;②核查创建工作文件、档案;③审核技术数据;④现场考察;⑤随机开展民意调查;⑥形成考核验收意见并提出整改意见。

3.申报材料

(1)乡镇政府(街办)申报市级生态乡镇的正式文件。

(2)生态建设规划文本及县(区)人大或政府对规划的批复实施文件(批复文件装订在规划首页)。

(3)创建工作总结。包括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创建过程、主要活动和所取得的成效(主要内容为经济发展情况、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环境状况、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

(4)技术报告。包括经审核的《市生态乡镇申报表》(装订在技术报告首页)、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证明材料(含有关监测、检测报告)。每项指标都要有证明材料,需要核算的指标要有核算方法,具体参照生态乡镇指标解释。

(5)生态建设专题片(10-15分钟)。

(三)创建市级生态村

1.申报程序

(1)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由村委会经乡镇人民政府(街办)向县(区)环保局提出创建申请。

(2)在县(区)环保局的指导协助下,编制符合村情实际的生态村建设规划并经乡镇人民政府(街办)批准后组织实施。

(3)生态村建设规划批准实施1年以上,各项指标经自查达到市级生态村验收标准的,可向县(区)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并获命名1年以上,各项建设指标经自查达到省级生态村考核标准的,可申报省级生态村。获得省级生态村命名1年以上,各项建设指标经自查达到部级生态村考核标准的,可申报部级生态村。

2.验收程序

(1)经自查达到市级生态村建设指标要求的村,由县(区)环保局组织验收,并将申报及验收材料报市环保局。

(2)生态村经区县验收后,报市环保局进行审核。审核材料包括申请文件及验收材料。市环保局联合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对申报的生态村进行抽查,形成审核抽查意见。

3.申报材料

(1)行政村申报市级生态村的正式文件。

(2)生态村创建规划文本、乡镇政府(街办)对规划的批复文件(批复文件装订在规划首页)。

(3)创建工作总结。包括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创建过程及进展情况、主要活动和所取得的成效(主要内容为经济发展情况、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环境状况、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

(4)技术报告。包括经审核的《市生态村申报表》(装订在技术报告的首页)、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证明材料(含有关监测、检测报告)。每项指标都要有证明材料,需要核算的指标要有核算办法,具体参照生态村指标解释。

五、监督管理

(一)对当年通过考核验收的生态创建单位,在市环境保护局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同时公开举报电话和信箱,受理群众投诉。

(二)市环保局将联合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每2年对各辖区内的生态创建命名单位开展必要复查,进行跟踪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对获得市级命名的,将取消其命名称号,并暂停受理当年该县(区)市级、省级和部级生态创建的申请,确保生态创建质量。

(三)生态示范创建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公正透明的原则。各创建单位和指标核准单位要对申报的生态示范创建材料严格把关,对考核验收过程中要严格程序,严格标准,严禁欺上瞒下、瞒报数据、弄虚作假等行为。

(四)获得命名的市级生态县(区)、生态乡镇(街办)和生态村,若辖区内出现较大(Ⅲ级)以上(含Ⅲ级)的环境事件,且未能妥善处理、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或接到当地群众反复投诉、举报比较严重环境问题的,一经查实,市环保局将建议取消其市级以上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称号。

六、工作要求

(一)各涉农县(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委会是生态县(区)、生态乡镇(街道)、生态村创建工作的主体,要根据部级、省级、市级生态创建规范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出台各辖区生态创建管理办法。

县级文明村镇创建篇(2)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对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给予扶持奖励的资金,是指县财政为实现创建部级生态县目标,向县人大报送的本级预算中补助乡镇的专项资金。

第二章扶持奖励的范围和原则

第三条扶持奖励的范围

(一)建立完善的长效保洁机制;

(二)农村新型无害化户厕建设;

(三)推广应用农村新型能源;

(四)编制民俗旅游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五)创建达标的环境优美乡镇;

(六)创建达标的生态文明村。

第四条扶持奖励的原则

(一)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二)坚持突出重点、择优扶持的原则;

(三)坚持乡镇、村投资为主,县政府扶持为辅的原则;

(四)坚持以奖代补的原则;

(五)坚持不重复奖励的原则。市、县政策在项目区域内不重复奖励,具体执行县定政策。

第三章扶持奖励标准

第五条对建立完善的长效保洁机制的扶持奖励。对推行“环卫就业”方式、每个行政村按每百户1人的指标配备专职保洁员、严格执行保洁管理制度、落实保洁员工作职责的乡镇,县政府按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对保洁员给予工资补贴。___镇、河南寨镇、十里堡镇、西田各庄镇、溪翁庄镇、檀营乡、石城镇、穆家峪镇、巨各庄镇等县城周边9个乡镇和所属村的垃圾,由乡镇政府统一运输到县垃圾填埋场处理,处理费用每年50万元,县、镇乡两级各负担50%,包干使用。

第六条对农村新型无害化户厕建设的扶持奖励。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对按照县爱卫办规划设计标准进行改厕的农户,凡农户所属行政村改厕率达85(含)以上的,每新改建一户户厕,县政府无偿提供洁具一套,并给予300元的资金扶持。

第七条以示范村、户为主,鼓励农村推广使用新型绿色能源。对农户按照县农村能源办公室的规划设计要求,建设使用新型沼气池、生物质汽化炉、节能吊炕、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照明路灯等的,经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资金扶持。标准如下:

(一)新建沼气池按每个150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扶持;

(二)新安装使用生物质汽化炉按每个30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扶持;

(三)新建节能吊炕按每铺20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扶持;

(四)新安装使用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按每个40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扶持。

(五)新安装使用太阳能照明路灯按县、乡镇、村1:1:1的投资比例标准给予资金扶持。

第八条对编制民俗旅游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扶持奖励。坚持“科学设计、因地制宜、规划先行、突出实效”的原则,大力推进民俗旅游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对按照县有关部门规划设计要求,编制以发展民俗旅游为主的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行政村,按每个2万元的标准给予资金扶持。

第九条对创建达标的生态文明村的扶持奖励。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全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达到市级建设标准的行政主村,经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资金奖励。标准如下:

(一)人口在200户以下(含200户)的行政主村,按每村30万元的标准给予资金奖励。

(二)人口在200户以上的行政主村,以30万元为奖励基数,每增一户增加奖励资金500元。

第十条对创建达标的环境优美乡镇的扶持奖励。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全力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达到部级和市级环境优美乡镇的乡镇,经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资金奖励。标准如下:

(一)经验收合格,达到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标准的乡镇,县政府给予100万元资金奖励。

(二)经验收合格,达到部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标准的乡镇,县政府再给予50万元资金奖励。

第四章扶持奖励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第十一条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验收与管理由县农委负总责。每年10月底前,各乡镇将下一年度启动的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计划和相关工程项目上报县农委,县农委会同县生态办、财政局、环保局、发改委、市政管委等相关部门审核后,报县联席会议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执行。

第十二条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资金管理由县财政局负总责。县农委与各乡镇签订年度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合同书后,由县财政局将扶持奖励资金根据建设进度情况分三期予以拨付,启动拨付资金30,项目工程过半拨付40,项目完成后拨付30。

第十三条扶持奖励资金要全部用于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凡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一律实行政府采购。

第十四条各乡镇政府要制定相应扶持奖励政策,加大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乡镇政府扶持奖励政策资金投入不得低于县级政策扶持奖励资金的50。

第十五条各乡镇财政科要加强对专项补助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于每年结束后一个月内向县财政局报告上一年度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

第十六条县财政局对年度预算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实行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安排各乡镇专项补助资金的参考依据。

第十七条县财政局对专项补助资金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或抽查。对专款到位不及时或使用效益不高的乡镇,将减少或停止以后年度专项补助;对挤占、挪用专项补助资金的,将收回和停拨补助资金;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在执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由县农委、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条自本办法执行之日起,原《___县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扶持奖励办法(试行)》(密政发〔20__〕40号)自行停止执行。

___县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

扶持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___县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扶持奖励办法》,推进部级生态县建设工作,确保顺利实现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总体目标,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___县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扶持奖励办法》适用范围:年度内纳入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计划内的项目单位。

第三条生态文明村建设单位指本县行政村主村所在地。

第四条《___县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扶持奖励办法》实施时间为20__年至20__年。

第二章项目申报、审批、验收程序

第五条《___县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扶持奖励办法》适用范围内的所有项目实行申报制度、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和验收制度。

(一)申报。凡下一年度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创建、农村新型无害化户厕建设、农村新型能源(新型沼气池、生物质汽化炉、节能吊炕、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照明路灯等)推广应用、民俗旅游生态文明村规划编制等建设计划和相关工程项目,必须于每年的10月底前,按照相关部门规划设计标准和要求,详细筛选汇总并经主要行政领导审批后,由乡镇政府统一将本乡镇、村建设的计划和项目上报到县农委。

(二)审批。每年11月15日前,县农委将乡镇申报的下一年度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计划和相关重点项目进行汇总,会同县生态办、财政局、发改委、市政管委、文委、精神文明办、规划局、环保局、旅游局、林业局、水务局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审核后,报联席会议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执行。

(三)合同管理。经联席会议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执行的下一年度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计划及重点项目,由各乡镇政府统一与县农委签订合同书,严格执行合同管理。签订合同书后开始执行,并计入年度考核和扶持奖励范围。

(四)验收。每年分三次,由县农委会同县生态办、财政局、环保局、发改委、国土分局、规划分局、精神文明办、文委、爱卫办、水务局、林业局、旅游局等部门对列入当年的资金扶持奖励项目按进度(启动、过半、完成)进行三次验收,由验收工作组填写验收报告单,经县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审批和县财政局复核后,报县长办公会批准执行。县财政局凭项目阶段验收报告单按照相关扶持奖励标准以3:4:3比例分三次拨付扶持奖励资金。

第三章项目实施

第六条扶持建立完善的长效保洁机制。各乡镇要健全和完善环卫所,配齐相应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镇域内保洁工作的督查和垃圾清运工作。各村保洁员要求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实行保洁合同管理,执行考勤制度。

县级文明村镇创建篇(3)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去年3月25日,我县召开“迎奥运创建部级生态县”动员大会,提出“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用4至6年时间,实现创建部级生态县目标。应该说,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它把全县人民的思想统一起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踏上了创建部级生态县的伟大征程。

去年是生态县建设的宣传启动年。万事开头难,尤其是创建部级生态县在全国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干,边探索边实践边创新。可喜的是我们广大干部群众敢于迎难而上、披荆斩棘,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XX年初确定的12大类65项生态县建设重点工程全面完成。

县级文明村镇创建篇(4)

一、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

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市文明办的指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争创四川省首批文明县城和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一是创建四川省首批文明县城取得圆满成功,综合考核测评荣获全省文明县城第一名;二是通过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活动,市民文明素质和三台整体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外来客商和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与高度称赞;三是文明细胞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果,年,全县新建省级文明单位1个,市级文明单位4个,市级文明镇1个,县级文明行业1个,县级文明单位16个,县级文明社区2个;四是以清洁农村大行动为载体的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乡风民风、镇容村貌发生了明显的改观,新增了2500户“八好文明户”。

去年9-10月,我参加了县政协组织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专题调研,根据调研和平时了解的情况综合分析,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可归纳为“四个良好、四个薄弱”。

“四个良好”:一是文明细胞建设良好。目前,全县已建成文明村143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7个,县级135个);文明镇22个(其中全国文明镇和全国创建文明镇工作先进镇各1个,市级8个,县级12个);镇乡辖区内文明单位660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15个);农村“三户”年底就已达到了35.3万户,以上这些数据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形成了农村文明细胞建设大县强县的格局。二是公民道德教育良好。近年来,随着各级送文化、卫生、科技、法律等活动的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的载体不断丰富,实效不断增强,农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古井镇外出务工青年农民彭乾维,数九严寒跳海抢救落水者而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双胜乡外出务工青年农民张仕旭获重庆市“十佳农民工”和“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的殊荣,就是三台农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最有力的见证。三是镇容村貌改观良好。随着清洁农村大行动的深入开展,农民群众爱清洁、讲卫生的意识有所增强,特别是乡镇机关、单位、街道卫生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沼气池、卫生井、道路等建设不断加强,村容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四是文化事业发展良好。全县63个乡镇全部建起了文化站,并配备了专、兼职文化体育干部,其中18个文化站有面积达458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部分文化站图书室藏书在1000册以上。

“四个薄弱”:一是文明建设思想基础薄弱。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不信科学信鬼神、不惜代价建庙宇、占卜算命、烧香拜佛、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传宗接代要男孩、不愿火葬要土葬等与时代要求不合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据统计,近年来,全县农村新修庙宇达748处。这些落后现象的存在和漫延,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资金,更重要的是迷惑了人们的思想灵魂,丧失了科学发展、文明进步的精神动力。二是文明创建能力薄弱。目前,农村有一定文化和技术的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留在家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五保”对象等,他们严重缺乏参与和创造精神文明的能力。三是文明建设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一样,需要有经费保障,但实际情况却是从镇到村普遍反映出精神文明建设缺少经费,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组织领导力量薄弱。乡镇改革,机构精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力量明显削弱。过去有党委宣传委员主抓精神文明,现在多数乡镇是由中层干部这项工作,一人身兼多职,从时间和精力上都难以保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调研中发现,有的乡镇领导连精神文明建设与文明创建的概念都不清楚,甚至有的领导连所在地方的文明建设的组织机构、创建成果等基本情况也知之甚少,更不用说抓部门、抓基层的精神文明建设。绝大多数村组织就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都没有,工作自然开展不起来。

综上所述,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问题突出。主要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后于城市。无论是从思想认识、组织领导、机制体制还是载体抓手、活动开展、实效体现等方面,农村与城市之间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巩固我县创建四川省首批文明县城的成果,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和党的十七大、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要求,对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新的定位和新的思考。

二、关于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因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应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书记刘奇葆提出“城市更文明,农村更清洁”的要求,针对上述“四个薄弱”问题,建议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为此,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切实做到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各级都要建立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人员建立由“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站、办、所、学校、卫生院配合抓,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和农村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思想文化日趋多元、多变、多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的特点,镇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要分析新形势,探索新路子,研究新对策,切实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保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努力形成组织管、领导抓、农民参与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管理体系。要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和集镇的辐射作用,以县城的创建活动带动农村,以镇乡的创建活动带动村社,以村社创建活动带动广大农户。县、乡(镇)两级务必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实到位,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进行考核,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化、定量化,逐级分解,定期检查,年终总结,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软任务”变为硬指标,确保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二)开展“六大活动”,加强教育引导

围绕“树文明新风,建美好家园”这个主题,以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努力推进乡风文明。要坚持深入开展清洁农村大行动,努力推进村容整洁,进一步改善镇容村貌。一是以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结合“五五”普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深入开展“革陋习、讲文明、树新风”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主题教育活动。二是以节庆为重点,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文明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要求每个镇(乡)一届内必须开展1—2次大型文体活动,并纳入届期工作考核。三是以改善环境为重点,深入开展清洁农村大行动。本着经济实用、安全美观,体现地方人文特色的原则,深入开展“两管”、“五改”、“三清一建”等工作,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四是扎实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八好文明户”创评活动,不断提高活动实效。五是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积极探索建立镇乡党政领导包校、教职工包学生、村干部包家庭的“三包”责任制,帮助“留守儿童”找好家长,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父母联系卡,开设亲情电话,在学校成立“留守儿童”托管和义务辅导员教师队伍,引导师生与“留守儿童”开展“1+1”结对帮扶活动,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六是大力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努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从产业结构调整上着手,组织县级部门开展“三下乡”活动,重点落实科技培训,引导农户正确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同时,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致富本领,为新农村生产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加大投入,巩固阵地

县级文明村镇创建篇(5)

三、以“爱民”为立足点,着力抓住建设根本,努力提高农民的“两大素质”。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因此,我县坚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全面实施“素质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方面,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开展了“解放思想学教活动”、“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江西”和“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万年在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纵深推进了以“关注民情、心系百姓”为主题的“民情系列”活动,形成了“让农民得实惠、让干部受教育”的长效机制;以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广泛开展了“农村家庭道德评议”、“首届十大道德标兵”和星级信用农户、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涌现出“全国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干部标兵”1名、第三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1户、全省首届“十大道德标兵”1人,省级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3户、地市级标兵户36户、县级“十星农户”5101户。另一方面,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了“科技活动月”、“百名医生进千村”、“阳光工程”培训等活动。精心编制农村普法简易教材,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坚持不懈地普及推广自然科学、医疗卫生等科学知识,有效遏制了和封建迷信活动,率全省之先实现了农村死亡人员遗体火化率达100的目标;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了300余幢农村中小学教学楼,每所农村学校都配备了电脑,适龄儿童就学率达100;组织20__多名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帮助近15万农民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建立了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依托、村文化室为基础、各文化户为补充”的四级文化网络,全县15个乡镇都建有文化站,陈营镇文化站荣获省级“百强文化站”称号,汪家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

四、以“富民”为主攻点,着力突出建设目的,努力促进农业经济的“两大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在于兴县富民。近年来,我县围绕“两个65”目标和省委提出的“20字”方针,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紧紧抓住“基地”、“产业”、“企业”三要素,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万年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一是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全面实施“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战略,狠抓特色农产品基地及昌万公路和206国道沿线瓜果、蔬菜、蚕桑、花卉苗木高效经济作物带建设,以贡米、生猪、珍珠为主的特色种养发展迅速。去年,全县高效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达46,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2;特色种养产业超粮食产值的专业村遍及15个乡镇,已达30多个,各类种养基地达26个,直接辐射带动农户3.8万户;农民人均收入达2775元,净增542元,增长24.3。二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坚持把发展农业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环节,大力培育新兴农业企业,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业企业已达187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6家,国家无公害产品和“绿标”产品13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达60多家,带动农户3万多户。三是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着眼于整合周边3市18县(市、区)近6亿斤商品粮资源,去年兴建了江南米业批发市场,今年1-5月已完成交易额达3327.9万元。投资7000万元的招商项目万年珍珠城已基本竣工;面积达6000㎡的万昌综合市场,年交易额达1亿元以上。20__年,全县有农产品上市为主的有形市场29个,以粮食、肉食品为主的上市商品成交量达7.7万吨,上市成交额达4.1亿元。同时,注重小城镇建设与市场培育、发展非农产业相结合,使城镇建设与产业建设互动发展。石镇镇招商引资兴建了石镇商贸广场,可容纳10000多人进行交易,带动了鄱、余、万、乐四县(市)附近市场繁荣;大源镇结合辖区仙人洞、神农宫的旅游开发,投资80万元,将镇区街道修缮一新,吸引了一批外来客商投资兴业,去年新增个私业户30户。

回顾万年建设新农村的历程,我们体会到,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倾情民意是前提,体察民情是关键,关注民生是核心,实现民富是根本”。在这些方面,我们虽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村镇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县虽有87的乡镇完成了所在地的建设规划,但村级规划相对落后,近4/5的行政村尚未形成规划,绝大多数的自然村基本无规划,而且规划水平不高,局限于当前现状,缺乏长远眼光。二是农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以公路交通、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和以卫生、教育等为主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比如,上饶市连接波、余、万三县的唯一咽喉要道——万弋公路,是省会南昌经昌万公路,直通浙江的第二条东西走向主通道。 但由于线形差,半径小,特别是盘岭山头山高路窄,弯多坡陡,行车艰难,已成为滨湖三县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另外,位于全省12条重点堤防工程之一的梓埠联圩的大型泵站姚坊电排站年久失修,已临近报废程度,威胁到波、余、万三县五乡(镇)8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等等。三是农民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我县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风,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和一些陈旧落后的风俗在农村还一定程度的存在,特别是少数农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片面的把市场经济理解为“金钱”的经济,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有所减弱。四是城镇化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我县城镇化进程起步晚、起点低、水平低,小城镇非农产业规模小,经济总量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20__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24:1,差距较大。同时,农民在创收、户籍、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享受水平低于城镇居民增收门路不多、渠道不宽,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规划先行,切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重点要抓好“四个一”。

一是搞好一个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始终坚持把科学规划置于首位,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按照“群众积极性高的村镇优先、移民扶贫村镇优先、空心村优先”的原则,结合村村通项目的实施,以建设中心村、中心镇为重点,将村镇建设计划纳入县城总体规划,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地对全县城乡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加快县乡村城镇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在操作中,规划要由城建部门统一实施,经费可由县乡两级分担,不应增加农民负担。计划到20__年,全县所有乡镇和3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建设规划;到20__年,5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村级规划;到20__年,所有行政村完成村级建设规划;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村人口减至20万人,基本安置在中心村。

县级文明村镇创建篇(6)

二、以“为民”为切入点,着力打造建设平台,努力改善农村的“三大环境”。改善农村的发展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农民的迫切希望。我县始终把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重点是大力实施农村文明村镇创建“五个一”工程,突出抓好小康示范村建设。一是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度超前”和“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注重县城总体规划与乡、村规划相结合,以乡镇和行政村所在地为主,由县建设部门统一规划设计,并提供风格迥异的小康楼图纸供农民选用,有效避免“千村一面”和“年年建新房,不见新村庄”的现象。截止今年6月底,全县15个乡镇已有13个制定了乡镇建设规划,20%以上的行政村制定了村级规划,大部分村的建设规划正在制定当中。二是狠抓示范。根据县域实际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我县以“公路沿线文明走廊”创建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确定了10个乡(镇)和30个村作为农村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示范点,并从中选择了像石镇镇、富林村等一批班子强、基础好、经济较富裕的村镇,率先启动,以点带面,梯度推进。同时,落实了县级领导干部挂点和县直单位共建制度,建立了为民便民的服务体系,规范了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工作制度和创建目标、创建责任人等制度,并一一张贴上墙,有力推动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2005年,我县石镇镇被推荐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乡镇的候选单位。三是多元投入。实行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林业、扶贫开发、土地整理等各项涉农项目资金,着力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信贷投入为辅助、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年,全县仅用于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县城饮水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水利基础设施以及林业改造建设等方面的国债资金就达2047万元。四是完善设施。坚持从“一看树二看路,三看卫生四看居住”的要求出发,以“五改三建”(即改水、改路、改厕、改橱、改圈,建公路、建沼气、旧城改造)工程为载体,大力整治“脏、乱、差”,积极倡导“净、绿、美”,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我县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97.88%;改厕受益户5.35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投资600万元兴建沼气池,农村沼气池总量超过1万个;农村农网改造全面完成,农村电费每度下降了0.5元;15个乡镇全部贯通水泥(油)路,通水泥路的行政村92个,占总数的60.9%;农村移动电话和电话覆盖率达99%,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已达50%;乡乡镇镇都建有条件优良、环境优美的光荣院(敬老院、福利院)。

三、以“爱民”为立足点,着力抓住建设根本,努力提高农民的“两大素质”。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因此,我县坚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全面实施“素质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方面,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开展了“解放思想学教活动”、“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江西”和“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万年在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纵深推进了以“关注民情、心系百姓”为主题的“民情系列”活动,形成了“让农民得实惠、让干部受教育”的长效机制;以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广泛开展了“农村家庭道德评议”、“首届十大道德标兵”和星级信用农户、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涌现出“全国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

层干部标兵”1名、第三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1户、全省首届“十大道德标兵”1人,省级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3户、地市级标兵户36户、县级“十星农户”5101户。另一方面,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了“科技活动月”、“百名医生进千村”、“阳光工程”培训等活动。精心编制农村普法简易教材,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坚持不懈地普及推广自然科学、医疗卫生等科学知识,有效遏制了和封建迷信活动,率全省之先实现了农村死亡人员遗体火化率达100%的目标;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了300余幢农村中小学教学楼,每所农村学校都配备了电脑,适龄儿童就学率达100%;组织20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帮助近15万农民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建立了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依托、村文化室为基础、各文化户为补充”的四级文化网络,全县15个乡镇都建有文化站,陈营镇文化站荣获省级“百强文化站”称号,汪家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

四、以“富民”为主攻点,着力突出建设目的,努力促进农业经济的“两大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在于兴县富民。近年来,我县围绕“两个65%”目标和省委提出的“20字”方针,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紧紧抓住“基地”、“产业”、“企业”三要素,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万年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一是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全面实施“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战略,狠抓特色农产品基地及昌万公路和206国道沿线瓜果、蔬菜、蚕桑、花卉苗木高效经济作物带建设,以贡米、生猪、珍珠为主的特色种养发展迅速。去年,全县高效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达46%,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2%;特色种养产业超粮食产值的专业村遍及15个乡镇,已达30多个,各类种养基地达26个,直接辐射带动农户3.8万户;农民人均收入达2775元,净增542元,增长24.3%。二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坚持把发展农业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环节,大力培育新兴农业企业,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业企业已达187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6家,国家无公害产品和“绿标”产品13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达60多家,带动农户3万多户。三是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着眼于整合周边3市18县(市、区)近6亿斤商品粮资源,去年兴建了江南米业批发市场,今年1-5月已完成交易额达3327.9万元。投资7000万元的招商项目万年珍珠城已基本竣工;面积达6000㎡的万昌综合市场,年交易额达1亿元以上。*年,全县有农产品上市为主的有形市场29个,以粮食、肉食品为主的上市商品成交量达7.7万吨,上市成交额达4.1亿元。同时,注重小城镇建设与市场培育、发展非农产业相结合,使城镇建设与产业建设互动发展。石镇镇招商引资兴建了石镇商贸广场,可容纳10000多人进行交易,带动了鄱、余、万、乐四县(市)附近市场繁荣;大源镇结合辖区仙人洞、神农宫的旅游开发,投资80万元,将镇区街道修缮一新,吸引了一批外来客商投资兴业,去年新增个私业户30户。

回顾万年建设新农村的历程,我们体会到,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倾情民意是前提,体察民情是关键,关注民生是核心,实现民富是根本”。在这些方面,我们虽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村镇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县虽有87%的乡镇完成了所在地的建设规划,但村级规划相对落后,近4/5的行政村尚未形成规划,绝大多数的自然村基本无规划,而且规划水平不高,局限于当前现状,缺乏长远眼光。二是农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以公路交通、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和以卫生、教育等为主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比如,上饶市连接波、余、万三县的唯一咽喉要道——万弋公路,是省会南昌经昌万公路,直通浙江的第二条东西走向主通道。但由于线形差,半径小,特别是盘岭山头山高路窄,弯多坡陡,行车艰难,已成为滨湖三县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另外,位于全省12条重点堤防工程之一的梓埠联圩的大型泵站姚坊电排站年久失修,已临近报废程度,威胁到波、余、万三县五乡(镇)8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等等。三是农民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我县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风,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和一些陈旧落后的风俗在农村还一定程度的存在,特别是少数农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片面的把市场经济理解为“金钱”的经济,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有所减弱。四是城镇化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我县城镇化进程起步晚、起点低、水平低,小城镇非农产业规模小,经济总量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24:1,差距较大。同时,农民在创收、户籍、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享受水平低于城镇居民增收门路不多、渠道不宽,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规划先行,切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重点要抓好“四个一”。

一是搞好一个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始终坚持把科学规划置于首位,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按照“群众积极性高的村镇优先、移民扶贫村镇优先、空心村优先”的原则,结合村村通项目的实施,以建设中心村、中心镇为重点,将村镇建设计划纳入县城总体规划,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地对全县城乡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加快县乡村城镇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在操作中,规划要由城建部门统一实施,经费可由县乡两级分担,不应增加农民负担。计划到*年,全县所有乡镇和3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建设规划;到*年,5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村级规划;到2010年,所有行政村完成村级建设规划;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村人口减至20万人,基本安置在中心村。

县级文明村镇创建篇(7)

近3年来,剑阁县不断加大“部门帮村、党员帮户”力度,全县县级部门共帮助各乡镇建成168个市、县级示范新村。在实施“部门帮村”的基础上,剑阁县专门建立了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农委等部门分工负责、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组织领导机制,实行每月督察、季度通报、半年小结、年度总结评比,从而使“部门帮村”活动做到了真帮实扶。截至目前,剑阁县共已安排86个县级部门对全县后进村、产业村、项目村和升钟水库淹没区的27个移民村实施重点帮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此外,在农村党组织设置上,剑阁县也着力抓好“三级联创”。从2004年起。按照“协会建支部、党员带头富、农民增收”的发展思路,剑阁县采取了“在产业上建支部、建协会,在协会内建支部或党小组”等因地制宜的方法,仅花3年时间就规划建成了100个示范点。目前,全县协会党员人数达2.7万人,帮带农户8.2万多家。

开展“双争一创”,推动“三级联创”

剑阁县“双争一创”的对象是全体农村基层干部,重点是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上下联动、齐抓共创的良好氛围,从2004年以来,剑阁县对参加争创活动的对象进行了分层管理,明确要求县委主要负责全县114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争创;乡镇党委负责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和站,(所)负责人共800余人及全县1056名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的争创。在争创活动中。各争创对象自加压力、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并就如何争创爱民干部向群众作出了承诺。由于上下联动,落实到位,剑阁县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争创氛围,广大基层干部迅速掀起了自觉争创、主动争创、比着争创的新高潮。

县级文明村镇创建篇(8)

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的大局,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一起抓,并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全面推进全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坚持围绕中心,促进发展。必须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紧扣发展这个主题,把是否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是否维护和实现了农民群众的利益,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主要依据,切实做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紧密联系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联系干部和党员的思想实际,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细致的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

(三)坚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从县(市、区)党委到乡镇(街道)党委(工委)到村(社区)及其它基层党组织,必须层层明确创建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和要求,并把创建与奖惩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县(市、区)党委统一领导,层层创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四)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赋予活动新内涵,探索活动新形式,不断提升活动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动态管理的办法,使“三级联创”活动始终充满活力。

二、目标要求

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以县(市、区)党委、乡镇(街道)党委(工委)、村(社区)党组织为参与主体,同时将县(市、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街道)所属基层单位党组织纳入其中。把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的联创与县(市、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街道)所属基层单位党组织的争创结合起来。县(市、区)党委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其它基层党组织,创建“五个好”党组织,即“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

反映好”。

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建设的目标要求:(1)县(市、区)党委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县(市、区)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2)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具体,各项措施得力并得到有效落实。(3)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党的方针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经济增长速度、地方财政收入、农民及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等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增幅在同类地区中位居前列。(4)县(市、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基层和群众意识强、服务措施实、服务质量高,严格依法办事,基层单位和群众满意。(5)农村和城镇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基层群众的民利得到尊重和保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2、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建设“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是:(1)乡村两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能够自觉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致力于小康建设,廉洁勤政、务实为民、奋发有为;乡镇党委书记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村党支部(总支)书记具备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群众威信。(2)党员能够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乡村基层干部能够有效影响和引导群众,在农村各项事业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3)乡镇党委及村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各项工作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乡镇领导班子团结一致,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及其它配套组织关系协调,工作运行规范,服务优质高效。(4)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5)基层干部尊重农民、爱护农民,诚心诚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令群众满意,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

街道社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参照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建设“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执行。在创建过程中,可积极探索,进一步总结完善符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的目标要求。

三、方法措施

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创”是关键,“联”是保证。“创”就是按照“三级联创”活动的原则和目标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创新机制,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联”就是形成县(市、区)、乡镇、村三级联动,街道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相互促进整体提高的格局。各级党组织要增强联创意识,在“创”上下功夫,在“联”上抓落实,确保“三级联创”活动取得实效。

1、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着力完善联动机制。建立县(市、区)党委、乡镇(街道)党委(工委)及县(市、区)直属基层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及其它基层党组织三级党组织及三级书记抓党建的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三级联动、相互衔接、环环紧扣、整体提高的工作机制和格局。县(市、区)党委要根据区、市党委(工委)的部署和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创建规划,确定创建目标,并逐层分解,通过目标责任制管理的方式落实到每个基层党组织;要完善考核机制,考评县(市、区)党委时,重点检查乡镇(街道)党委及村(社区)党组织,同时抽查县(市、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考评乡镇(街道)党委(工委)时,重点检查村(社区)党组织,同时抽查乡镇(街道)党委所属其它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村(社区)党组织达不到一定比例,乡镇(街道)党委(工委)不得命名为“五个好”乡镇(街道)党委(工委);“五个好”乡镇(街道)党委(工委)、“五个好”村(社区)及其它基层党组织达不到一定比例,县(市、区)党委不得申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要把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情况,作为考核县(市、区)党委、乡镇(街道)党委(工委)、村(社区)及其它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管党能力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落实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对长期处于后进状态的党组织,在单位面貌未有明显改变以前,其党组织负责人不得提拔或评优。

2、建立定期考评、动态管理制度,着力形成争创机制。要建立严格、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考评标准和办法;各市党委(工委)要根据“五个好”的内容,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实际,制定“五个好”乡镇(街道)党委(工委)和县(市、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考评标准和办法;县(市、区)党委要制定“五个好”村(社区)党组织和乡镇(街道)党委所属基层等其它党组织的考评标准和办法。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要增强在“三级联创”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实际制定规划、目标,采取切实措施抓创建、争先进。要建立定期考核评比和动态管理制度。县(市、区)党委每年要对本县(市、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其它基层党组织的创建活动进行一次考核评比,对达到“五个好”标准的村(社区)党组织和乡镇党委所属基层等其它党组织进行命名,并向市委(工委)推荐“五个好”乡镇(街道)党委(工委)和县(市、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各市党委(工委)每年要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和“五个好”乡镇(街道)党委(工委)、县(市、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考评标准,对本市各县(市、区)的创建活动进行一次考核评比,对达到“五个好”标准的乡镇(街道)党委(工委)和县(市、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进行命名;要将考评各县(市、区)的创建情况向下通报,并向自治区党委报告。自治区党委每二到三年对各市推荐上报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进行一次验收,对达到标准的县(市、区)进行命名表彰。同时把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表彰工作与“三级联创”活动结合起来,县(市、区)党委推荐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必须从命名的“五个好”党组织中产生。对拟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要在一定范围内公示。考核评比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搞平衡照顾,不搞指标分配,不降格以求,不搞“终身制”,已被命名表彰的单位要参加新一轮的评选。经济增长幅度和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排名靠后,以及发生恶性涉农案件、大规模和弄虚作假的单位,不能评为先进。

3、坚持抓示范与抓整顿并举的工作思路,着力提升整体水平。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党委(工委)每年要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及“五个好”基层党组织标准,对所属党组织逐一分析、分类排队,查找薄弱环节,逐县(市、区)、逐乡镇(街道)、逐村(社区)、逐单位去抓。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对工作比较好或者已经跨入先进行列的,要鼓励他们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对工作一般化的,要指导他们制定有效措施,增强争创意识,奋发争先,跨入先进行列;对处于后进的,要逐一建立档案,帮助分析查找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集中整顿,促其尽快摆脱后进状态。特别要加大对后进乡镇(街

道)、村(社区)和单位的帮扶力度,为他们转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做到整顿一个,见效一个。要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和后进党组织的转化,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整体水平。

四、组织领导

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是把农村党的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整体推进的有效形式,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有效机制,是在农村党的建设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各级党组织都要从加快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深入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把“三级联创”活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根据中办发[2003]26号通知精神和本《实施意见》,对本地区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切实加强对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宏观调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自治区基层组织建设协调小组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负责创建活动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协调、组织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考核工作,并向自治区党委推荐农村基层先进县(市、区)建议名单。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及协调小组办公室要经常深入各地、各基层单位,及时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总结典型经验,指导各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各市党委(工委)负责本市所属各县(市、区)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督查指导,切实抓好对县(市、区)党委的分类指导,督促县(市、区)党委及相关责任人认真履行职责。县(市、区)委是创建活动的关键,要成立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在抓好自身创建的同时,切实抓好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县(市、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创建活动。乡镇(街道)党委(工委)、村(社区)及其它基层党组织要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创建活动。

县级文明村镇创建篇(9)

——XX县2004—2005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创建工作汇报

尊敬的XX书记、XX部长,考评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中共XX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全县15万各族人民,向前来我县检查指导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创建工作的考评组一行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全县两年来开展以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创建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统筹兼顾,狠抓落实,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全县呈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喜人局面。2005年县生产总值完成114517万元,同比增长10.8%;社会消费品总额完成25707万元,同比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705元,同比增长11.8%;财政总收入完成1809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069万元,同比增长42.4%。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按照“主题不变、标准不降、巩固成果、充实内容”的要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XX的目标,从创新内容、形式、手段上下功夫,以文明社区和文明小城镇创建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公民道德和文化建设,推进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我县“创建”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机制、增投入、办实事,以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创建为重点,不断推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

1、一把手亲自抓。县委、政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县委书记XXX、县长XXX亲自担任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各级党政一把手是精神文明建设第一责任人,对精神文明建设负总责,凡涉及到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规划、机构设置、经费保障等重点问题,党政一把手都亲自过问、亲自解决。县委XXX书记多次对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县文明委对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实行领导负责制,明确具体责任,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如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创建,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试点等都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真正形成主要领导统揽全局亲自抓,分管领导倾注全力具体抓,职能部门分工协作深入抓的格局。

2、建机制明责任。为使精神文明建设既高效有序运作,又使各部门职责分明体现实效,县委、政府制定了《XX县城市卫生管理办法》、《XX县文明单位、文明村创建管理办法》,建立了机关部门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职责的“一岗双责制”,有效解决了“两张皮”的问题。同时,我们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务目标也列入各乡镇、各单位年度考核目标,每年年底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与乡镇、各单位党政一把手的政绩和奖惩挂钩。我们严格执行精神文明建设评先选优的一票否决制,在“评先选优”的推荐评选过程中,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一把尺子”量到底。为了确保精神文明建设队伍的稳定、健康发展,县委在机构改革中,不仅文明办编制不减少,而且还增加了一个工作人员,同时县财政将精神文明创建经费每年不少于10万元纳入年初预算,从经费、人员、设备等方面保证文明办工作的正常开展。

3、依据创建标准,扎实开展工作。一是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不断充实完善文明委、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两大领导机构,落实两大机构各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形成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两年来,按照《云南省文明城市创建管理办法》和《云南省城市(县城)卫生检查评比考核管理办法》,对全县卫生进行了突击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卫生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个体工商户进行教育和处罚,相关职能部门对集贸市场进行综合治理,整顿市场秩序、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在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中,切实加强督查,重点抓环卫站和城市监察大队两支队伍,充分发挥两支队伍的职能作用,对这两支队伍不能处理的影响市容市貌的现象和问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处理。三是认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每年4月全县大张齐鼓地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月活动,两年来,共有3.58万人次参加爱国卫生月活动。四是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制定出台了《XX县城市街道车辆停放管理规定》,在县城主要街道划定了停车泊位,对过往县城的运输货车实行了时间段管制,大大改善县城主要街道交通捅堵现象。五是加强对窗口单位和居民区的卫生管理,要求窗口单位建立健全清扫保洁制度,要有专人负责。要求居民区清洁卫生、路面平整、无卫生死角,小区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有专人负责日常保洁、垃圾清运,小区的人居环境基本达到文明卫生,安全健康。

4、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两年来,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不断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投入,努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修订完善了《XX县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先后启动并实施了“三路、三园、二区、一集镇”(即狮山路、河西路、民中路,河滨花园、柳溪花园、荣将个私园区,鑫苑小区、华瑞小区,兴泉重点集镇)和县城停车场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投资250万元重建了在“8•3”洪灾中损毁的鲤鱼河大桥;投入1300余万元建设的1055米的狮山路已投入使用;投资760万元改造西街和正街1397米街道,县城新增180盏路灯,新增绿化树700余棵;预算总投资217万元的河西路桥改造工程,目前路桥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即将投入使用;投资70万元的民中路和投资300万元的河西环城公路已经投入使用;对鲤鱼河、柳溪河堤坝进行改造加固、河道清理,减少了洪灾损失,维护了居民安全;招商引资2.1亿元开发建设的河滨花园小区已具规模,柳溪花园、鑫苑小区、华瑞小区已建设完毕,入住率均达90%以上,吸引外商投资1.1亿元在荣将个私开发区开发建设的鸿泰康城正在建设;今年伊始,县委、政府又决定在县城新设5处交通信号指示灯,目前,此项工程正在进行,它的建设必将使我县交通安全秩序和城市形象有一个新的提升;加强对中心文化广场和河滨花园广场的建设与管理,增加绿地和体育设施,使广场面貌焕然一新,装点美化了城市环境。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全县城镇建设整体上了一个新的档次。

5、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无毒社区、文明村寨活动。文化、工商、政法、公安等部门积极配合,认真组织开展社会治安、扫黄打非、打假等专项治理行动,对县城娱乐、休闲服务场所、宾馆酒店、美容美发厅进行了清理整顿。全县共创建安全文明小区83个,其中县级达标57个、市级达标7个,安全文明村860个,其中县级达标275个、市级达标5个,从而净化了社会环境,维护了社会稳定。

在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下,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我县社区和小城镇的整体创建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县城继续获得“省乙级卫生县城”的称号;荣将镇和荣将镇三马箐自然村正在积极地申报“省级卫生(乡)镇和省级卫生村”。

(二)抓宣传,育典型,树新风,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

1、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加强对县文明公民教育学校和乡镇文明公民教育学校的指导,不断充实完善全县公民道德教育领导小组。在县城主要街道设置了公民道德20字基本规范宣传牌,各乡镇也在交通要道等醒目位置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公民道德建设突出了两个重点,即: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努力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2、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为契机,明确宣传日主题,以县城和各乡镇为重点,开展集中性的道德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全县“公民道德宣传日”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活动等系列活动,广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业”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使公民道德20字方针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认真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开展“三讲一树”教育活动,弘扬崇尚科学、反对;继续加强以商务诚信、政务诚信和社会诚信为主要内容的诚信建设,充实活动内容,搞好电信局、工商局等4家丽江市诚信建设窗口示范单位的巩固提高。通过全县上下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使广大公民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争做文明公民、共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为加快XX的发展步伐,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强大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3、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两年来,全县上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2005年3月,在认真对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发动各级文明单位、中小学校订阅《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读本》。同时,还开展了贴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2004年,分别组织开展了有600多人参加的18岁成人宣誓仪式;开展了“未成年人告别网吧签名活动”,有4500多名中小学学生参加了签名;2005年2月4日,邀请丽江监狱服刑人员到我县为一中、中心中学等在校师生进行心灵反思教育,受教育学生达4000多人;认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4月22日,组织一中、民中、中心中学学生500多人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6月5日,邀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天文台高级工程师高衡到我县一中作科普知识专题讲座;6月12日,邀请北京师大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研究专家陈锦到我县进行了2期“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讲座,有幼儿园、小学家长及老师2200多人参加了讲座。8月19日,我县代表队在丽江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电视知识竞赛中荣获三等奖的好成绩。

4、加大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管理力度,净化社区和校园周边环境。两年来,我县切实加强了对县城和乡镇所在地的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的管理,特别是加大了社区和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和整治。一是成立XX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配齐了专职领导和执法人员,使文化执法工作步入正轨;二是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工商、公安、电信等相关单位通力配合,对全县文化娱乐场所的营业严格按有关规定实行了限时经营管理;三是加强网吧管理,严格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促成网吧等行业经营户组建协会,使其相互监督;四是从社会各界聘请了25名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强化对文化市场的监管;五是加大查处打击力度,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建立了严格的日常巡查制度,并认真实施,对查证属实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六是加大文化市场管理法规的宣传,通过召开业主培训会、普法宣传等形式认真搞好阵容强大的文化市场管理法规宣传。通过这些举措,大大减少了全县文化市场中的违规经营行为,维护了文化市场的良好经营秩序。

5、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提供学习的榜样,2004年,我县积极推荐上报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XX一中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县中心中学党支部书记陈清林教师、中心中学罗琪同学、县二中何国帅同学被评为丽江市“十大师德标兵”和“十佳少年”;县民族中学张桂梅老师被省文明办聘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讲团成员;2005年,由团县委、县妇联、县文明办组织开展XX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李洪全等10位青年荣获县委、政府的表彰。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为我县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扎实开展打牢了组织基础和思想保障,建立了公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配合、支持、关心未成年人的良好局面。我县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也得到了市、县领导的肯定,2005年被省文明委表彰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先进县。

(三)重创建,强管理,全面提升文明单位、文明村创建水平,促进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创建工作。

目前,我县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共有93家,其中省级文明单位11个、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单位21个、文明村2个;县级文明单位52个、文明村5个。在各级文明单位的管理中,我们做到检查指导经常化、制度化,申报复查标准化、具体化。认真开展省市县文明单位、文明村评选复查工作。为切实做好文明单位、文明村的创建管理工作,防止各级文明单位出现“重创建,轻管理”的现象发生,2005年8月,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了《XX县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和《XX县文明村创建管理办法》,与此同时,还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进行经常性巡访督查,了解文明单位、文明村创建管理情况,切实加强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管理,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对一些典型经验进行了总结交流,使创建管理工作日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从而确保了文明单位、文明村的质量。

(四)重引导,抓活动,创特色,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丰富社区、乡镇活动内容。

1、按照“三贴近”的要求,认真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推广科技文化知识,破除迷信,反对,革除陋习。两年来,送戏下乡40余场,各类图书下乡30000余册,培训农村文化骨干220多人次,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13个,送电影下乡180场;为乡村送实用科技资料53640份,举办科技培训班27场次,培训农民8500余人次;新建乡村卫生室5个,累计培训乡村医务人员580名,诊治农民群众5000多人。参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人数达500余人。

2、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三贴近”,努力服务群众。以“歌唱美好生活、共树社区新风”为主题,积极推进城镇、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特别是突出县城广场文化这一亮点,涌现出县城知音艺术团、巾帼艺术团,通达乡丁王白姑河和腊姑河两支花傈僳民间艺术队、新庄乡德胜苗族演出队、石龙坝水田人业余演出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各乡镇还依托老年协会,中小学校开展了大量丰富多采的群众文化活动。我县花傈僳民间歌舞在省内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赶猪调》等民族歌舞在全国都获较多的赞誉,被誉为民族文化中的奇葩。2004年底,我县花傈僳民间歌舞《四老吹笙》参加全省首届社区文艺调演,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2005年4月,为弘扬XX汉族水龙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突出特色,开发XX又一文化品牌,投入资金3万余元,举办了第三届水龙节。近年来,县内书画艺术活动非常活跃。2003年在丽江市民族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了“电力杯”XX青年书画联展,2004年与永胜进行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书画交流展”,2005年底又在攀枝花市举办了“XX永胜赴攀枝花书画大联展”。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我县整体文化层次得到了提高,民族文化得到繁荣。

3、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全县各中小学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云南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着手,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教育,积极订阅《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读本》,全县订数达3000本。狠抓学校师德、校风建设,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文化阵地得到加强,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得到丰富。

4、加大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的要求和安排部署,我县及时成立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从打牢思想基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抓全面改革等方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重点抓了县电影公司的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整体转制企业、单位进入市场、实行企业化运作、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办法,对电影公司员工进行了身份置换,与行政事业彻底脱钩。目前,一个以文化娱乐为主、商贸服务为辅的XX宏宇影视有限公司新影视城正在建设。二是及时划拔图书馆缺口建设资金30万元,抓紧完成了图书馆办公大楼的扫尾工程,为全县人民借阅图书提供了方便,提升了县城中心文化广场的形象。三是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乡镇文化站得到巩固,发挥了在宣传党的政策、推广科技知识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丰富农村文化活动。

(五)抓载体、重巩固,切实加强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县共有22762户97687人参与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创建率达77%,获五星以上的有21895户95781人,其中十星户达11974户,占创建户的55%。

针对在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中仍存在着创建活动发展不平衡,创建程序简化,宣传动员不够深入,创建工作时紧时松,连续性不强等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县委、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的通知》,从创建总体目标、评选内容、创建程序和评选办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再次掀起全县“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新高潮。力争到2008年末,全县农户参评率达95%,“十星”文明户占创建户70%,不断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六)寻思路,重创新,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试点工作。

为使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在对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县在农村不同条件的山区、半山区、坝区各选一个点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并于2005年8月,下发了《XX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启动了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为期5年,试点目标是:从2005年开始到2009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试点建设,使三个试点村(组)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普遍提高,生活更加富裕,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文化阵地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公民道德规范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认真实施村级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理用地,家庭做到人畜分院、墙面粉饰,有一定数量的公厕,全村整洁优美,绿化、美化、净化上新的档次,呈现出良好的社会秩序、优美的自然环境、友善的人文氛围、健康的社会风气,树立XX农村的新形象,促进全县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目前,每年10万元的试点工作专项经费已列入县财政预算,试点工作流程已经出台,各试点村五年规划正在制定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分步实施。

二、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必须坚持长抓不懈。“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作,需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和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只有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才能使“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是一个社会工程,只有广泛动员,调动全社会的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城乡互动,上下联动,人人参予的社会氛围,才能使创建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三)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必须坚持把教育引导、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放在首位。创建工作成效如何,关键看公民文明素质的高低,只有公民的文明素质提高了,讲文明、树新风的自觉性增强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养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了,创建工作才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四)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必须加大投入,着力改善硬环境。为此,要提高“创建”水平,就必须始终把改善硬环境作为搞好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创建的一个有效手段来抓。通过环境设施的改善,为“创建”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五)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必须创新内容、创新载体、创新方式。我们开展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就是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作的一点探索和尝试,今后我们要继续立足实际,在如何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一些新的探索。

(六)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必须加强领导,为“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必须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并把“创建”工作作为构建和谐XX、提高公民整体素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大事来抓,作为一种现实的生产力来抓。只有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重点抓,上下联动齐心抓的工作格局,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认识到位,“创建”工作才有保障,才能实现新的突破。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重视不够,发展不平衡。个别单位和部门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深刻理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创建活动的资金差距不断拉大,给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参与性不高。在宣传典型、树立榜样、上报工作信息上,我们下的功夫还不够,导致了一方面榜样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另一方面,上级及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成果不知晓,群众参与“三大创建”、“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等的积极性不高,个别地方还把这些工作流于形式,影响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完善、提高、创新不够。很多单位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没有进行认真总结,对如何巩固提高建设成果,如何创新和应用先进经验,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发展的支持体系不完善,没有很好地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

(四)公民的文明卫生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传统生活习惯和一些不文明的陈风陋习根深蒂固,全县上下崇尚文明卫生的观念还须进一步树立。

(五)财政困难,投入不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比较艰巨。近年来,尽管县委、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筹集建设资金,不断加大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县城各乡镇的市容市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一座整洁卫生、具有亚热带风光的山城初具雏形,但由于历史欠帐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还很重。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切实把“创建”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抓紧抓实,力争在美化环境、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方面有新突破。要切实强化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创建领导小组的职责和权威,进一步健全机制,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切实把县城和乡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抓紧抓实,尤其要借鉴党风廉政责任制的办法,层层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加强巡视和督查,促进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深入开展“整治城镇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活动,树XX城镇新形象。继续加快县城环境的整治改造,实施一批“穿衣戴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努力在提高城镇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有新突破。同时,借鉴其它县比较好的城市管理经验,结合我县实际,采取有力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切实加大人、财、物的投入,深入开展“整治城镇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活动,树XX城镇新形象。

(三)加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推动创建活动再上新台阶。继续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全县文明公民教育,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继续抓好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社文化和干部文化工程等建设,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人民群众的情操。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四)进一步加大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创建工作的力度。对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创建花园式文明单位要做到统一规划,尤其要与县城的总体绿化、美化格局相统一,同时要加大检查考核的力度,继续在机关单位和农村开展单位职工人均一盆花、农村户均一棵树的“爱我家乡,美化环境”活动,在全县范围内掀起美化生活环境、展示XX新形象的热潮。

(五)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县城要按照完善功能、提高档次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县委、政府已于去年基本完成县城主要街道的改造,今后将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县城新区控制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丽攀高速公路的建设,搞好荣将到新庄城市规划设计;按照规划要讲科学、控制要讲法学、建设要讲美学的要求,搞好城市规划,加快县城至荣将“一轴两片”城市带建设。

(六)要坚持走“巩固、延伸、辐射”的创建之路。在扩大县城创建成果、提高县城文明卫生管理水平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县城创建成果对全县乡村的辐射作用,带动乡镇和农村扎实开展创建文明小城镇和文明村寨活动。各乡镇要继续加大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和经费的投入,尤其要提高荣将、石龙坝、兴泉“一线三点”的创建水平,以带动全县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工作上新台阶。

县级文明村镇创建篇(10)

一、指导思想

创建“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围绕县委“一三三”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扩大先进党性教育活动成果,通过进一步丰富“三级联创”活动内涵,提升创建标准,强化创建措施,健全创建机制,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建整体水平,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文明富裕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创建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建活动必须围绕县委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展开,要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新型农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农村稳定”为着力点,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结合实际、分类指导。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紧密联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实际开展创建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措施、工作标准和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丰富创建内涵,探索创建形式,强化推进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激励机制,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使整个创建活动始终充满活力。

3、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根据省、市委的目标要求,县委、乡镇党委、农村党支部都要对照标准,明确职责,稳步实施,扎实推进。各有关部门尤其是涉农部门、乡镇站所要根据各自职能,把积极开展基层满意的涉农部门和群众满意的乡镇站所创建活动,同创建党建先进县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环环紧扣、整体提高的运行机制。

4、求真务实,整体推进。要以扎实的作风,深入细致地开展创建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确保创建活动的健康发展,从整体上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三、目标要求

创建活动的目标要求是:

1、组织坚强有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健全,设置合理,隶属关系明确,各项制度配套落实,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2、党员作用突出。广大党员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牢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改革开放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3、工作得到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挥,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4、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党建工作体现群众意愿,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和服务群众工作成效明显,群众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和发展,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五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的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领导班子好:班子健全、结构合理、职责明确、团结协作、务实创新、战斗力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乡镇党委班子要廉洁勤政、公道正派、奋发有为。乡镇党委书记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农村党支部班子要团结进取,善谋发展。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有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党员队伍好:农村党员队伍年龄、文化和构成比较合理,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明显提高,服务群众的意识、能力、水平不断增强。遵纪守法、带头致富、带头移风易俗,在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事业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工作机制好:乡镇党委有一套规范科学的民主决策和服务群众机制;村级党组织的工作机制以及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村级配套组织健全,并依照各自的章程较好地开展工作,切实发挥作用。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工作业绩好:乡镇党委班子在促进

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成绩突出;农村党支部发展思路清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集体经济实力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群众普遍享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成果。

群众反映好:党员干部尊重群众,爱护群众,诚心诚意为群众服务,各项工作目标措

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四、创建职责

1、县委是创建活动的关键。其职责是:(1)根据中央、省、市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好创建工作实施方案。(2)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定期分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形势,积极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3)大力抓好乡镇党委和涉农部门的创建活动,使全县创建活动做到上下联动,整体推进。(4)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的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效和基层群众满意度作为评选、表彰的重要依据,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评选表彰办法。(5)把考核结果作为各乡镇党委和涉农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对抓基层党建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提出批评,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责任范围内的创建工作存在问题不及时解决,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乡镇党委是创建活动的重点。其职责是:(1)按照县委的《实施方案》和总体部署,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好本乡镇的创建工作方案。(2)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全面抓好村党组织和乡镇站所的创建工作。(3)定期检查督促村党组织和乡镇站所的创建活动,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4)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党组织和乡镇站所及时给予指导鼓励;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创建工作存在严重问题,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及时进行组织调整。(5)对村党组织和乡镇站所的创建工作,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效和为基层群众服务的实绩进行考核评价,推荐受上级表彰的“五个好”村党组织和先进乡镇站所。

3、村党支部是创建活动的基础。其职责是:(1)按照县委和乡镇党委的要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把“五个好”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具体化。(2)组织动员党员群众围绕既定的工作计划深入扎实地展开创建活动。(3)把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与“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干部党员任期承诺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4)围绕各项工作的开展,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及时解决创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增强创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涉农部门、乡镇站所是创建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其职责是:(1)按照县委和乡镇党委的统一部署,立足单位工作职责,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好各自的工作方案。(2)突出推进项目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重点,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深入扎实地开展好创建活动。

五、组织实施

1、制定方案。创建省级党建先进县,是县委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的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为此,要紧紧围绕县委“一三三”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确保创建工作有目标、有计划地推进。

2、动员部署。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对创建“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分解责任,全面掀起创建活动高潮。

3、扎实推进。各级党组织和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任务和既定的工作思路扎扎实实地展开创建工作。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注重落实好分阶段实施计划,努力把工作做深做细,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取得应有的效果。

4、督查指导。组织专人深入各乡镇进行督办指导,进一步摸清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及档案建设情况,指导各基层单位突出重点,查缺补漏,扎实推进创建活动。

5、对照自查。对照《山西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百分制考核评价标准》,认真开展自查,撰写高质量自查报告及汇报材料,做好迎接市委组织部、省委组织部检查验收各项准备。

6、完善提高。在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回头看”,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哪个环节的工作没有做扎实就回过头来及时做好哪个环节的工作,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就及时研究解决什么地方的问题,为下阶段工作的开展乃至整个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奠定良好的基础。

7、总结申报。根据省、市委的安排部署,认真总结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逐项落实考核细则和党建责任制的任务要求,及时提交各类申报材料。同时,以县委名义专门到省、市进行一次汇报,最大限度地争取省、市委组织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是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主体,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各级党组织要把创建活动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和工作到位。要经常分析研究创建活动的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各级党组织的书记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落实责任人的职责,统筹安排,科学分解工作任务,努力做到责任明确、目标具体、奖惩严格,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

2、强化措施。全县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创建意识,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上下工夫,在“联”上抓落实,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县委要在抓好自身创建的同时,着力抓好乡(镇)党委和涉农部门的创建活动,并指导和督促乡(镇)党委抓好村党组织及乡(镇)站所的创建活动。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要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

3、加强宣传。要充分利用小报社、县广播电视台和党建网等舆论工具和宣传阵地,加大对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大力宣传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总结推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典型经验,达到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目的,努力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4、强化督导。各级党组织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三级联创”活动的督促检查,抽调专人组成督查组,定期不定期的做好检查和自查工作,发现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县委采取半年督促指导、年终检查考评的办法,强化动态管理,对职责落实不到位、工作被动应付的通报批评;对工作出现严重失误,影响整体工作进程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组织机构及任务分解

(一)创建省级党建先进县工作领导组

组长:县委书记

副组长:县委副书记

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成员:赵国恩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县委办公室主任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县纪委副书记、监委主任

县直工委书记

团县委书记

县妇联会主席

农委系统党委书记

经委系统党委书记

县委政法委副书记

县文明办主任

县委组织员组组长、组织科长

县民政局局长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局局长

县安监局局长

县环保局局长

县新闻中心主任

县广播电视中心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

创建领导组办公室职责: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督查指导、总结申报。

(二)创建工作领导组成员部门创建工作任务分解

1、县委组织部:负责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五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农村党支部考核评价标准及办法;做好基层党建经常性工作,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基层党务工作者;指导乡镇党委通过“两推一选”的办法,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班子;积极推行农村基层干部承诺制、党务村务公开制、一定一查三评机制、两议决策机制、述职评议机制;做好选派大学生村官工作,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强化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转变基层党组织职能,强化“三化”服务意识;做好乡村两级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和乡镇村党员服务站,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健全党员设岗定职、党员承诺、党员结对帮扶机制,探索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指导基层党组织规范组织生活;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管理好使用好活动场所,强化一室多用功能;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抓好“建、学、管、用”;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抓好典型选树和先进经验推广。

责任人:

2、县委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县委书记近三年每年至少两次主持听取各乡镇党委书记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汇报资料;每年至少解决2个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关资料;近三年每年定期召开2次以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关资料;每个县委常委基层党建分工有关记录;县委常委双重民主生活会资料;县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工作资料;县委常委会近三年每年向全委会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的有关资料;做好县委常委班子成员理论调研文章的收集整理工作。

责任人:

3、县纪检委:负责收集近三年每位常委述职、述廉报告;乡镇党委、农村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落实情况的有关资料;整理贯彻落实总书记总书记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和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狠抓工作落实的决定》、制定推进“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实际措施的有关资料。

责任人:

4、县委党校: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实施农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的意见》,大力培训农村基层干部。

责任人:

5、县直工委、农委系统党委:负责起草涉农部门和基层站所争创基层和群众满意先进单位考核评比办法,并组织实施;起草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办法,并组织实施;落实新农村建设发展循环农业的有关措施,完成国家、省、市下达的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任务。

责任人:

6、县政法委:负责健全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和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深入推进县乡村平安创建活动,全面开展矛盾排查调解年活动,近三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位于全市前三分之一,未发生严重涉农案件。

责任人:

7、县文明办: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和谐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和谐村组”、“文明和谐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和谐创建活动;近三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位于全市前三分之一以内。

责任人:

8、县民政局:建立健全农村基层“一事一议”、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圆满组织实施村委换届工作。

责任人:

9、县安监局:近三年无重大采矿事故(矿难)发生。

责任人:

10、县环保局:近三年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未收到上级环保部门“区域限批”,能够较好地解决群体性环境污染上访案件。

责任人:

11、县局:能够及时妥善处理县乡职责范围内的问题,没有到省级以上机关集体上访事件。

责任人:

12、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积极开展争创计划生育“三无”活动,党员干部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近三年全县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符合政策生育率控制在规定的指标以内。

责任人:

13、县新闻中心、广播电视中心:做好全县创建党建先进县的宣传报导工作,利用广播电视和周刊开辟专栏,强化舆论引导,营造创建氛围,加大外宣力度。

责任人:

14、团县委:健全农村基层共青团组织,共青团组织和共青团员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做好共青团员“推优”工作。

责任人:

县级文明村镇创建篇(11)

15年来,县环保局“一改双优”工作在县“一改双优”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按照《2015年全县“一改双优”活动方案》的要求,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确立生态立县战略,全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我县先后荣获部级生态示范区、部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国家卫生县城、部级文明县城、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部级园林县城、河南省级生态县、 河南省林业生态县等荣誉称号,在XXX举办的“生态文明知识电视大奖赛”活动中取得第二名的荣誉。            

一、2015年生态创建工作总结

1、生态县建设工作

2014年我县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2015年始我县全力开展部级生态县的创建工作,争取一鼓作气创建成功部级生态县。15年3月,XXX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XXX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201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XXX【2015】23号文件,对县环保局、住建局等21个责任单位和城关镇等18个乡镇园区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对XXX明星化工有限公司、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6个重点企业确定了治理任务及完成治理任务的时间节点。并加大监察、督查的力度,严格工作任务的落实。2015年4月8日“全县对外开放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各部门、乡镇(园区)政府与县政府签定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明确了生态县创建的工作任务。并按照目标任务要求全力创建,各项创建技术指标任务力争按期完成。9月1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县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动员会”,对全县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出总体部署,会议下发了《中共XXX委办公室X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X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对全县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建立了台账,明确了责任部门和问题整治完成的时限并严格责任追究和保障措施。成立了“XXX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县委书记XXX任政委,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XXX任指挥长。设置了“综合办公室、督导检查组、责任问责组、宣传报导组”,全面负责全县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牵头组织、综合协调、工作推进、督查落实和宣传报导工作。对全县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发挥了很好的巨大的强制推动作用。筹措资金2065万元,对县城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升级改造,在不降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前提下将出水标准由二级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准。完善了建筑施工扬尘治理长效监管机制,全县在建工地严格落实“六全”措施(施工现场全围挡、施工工地物料全覆盖、施工路面全硬化、进出工地运输车辆全冲洗、施工土地全部湿法作业、施工现场裸土全覆盖等防尘抑尘措施),为确保县城区及重点区域优良天数达标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委托河南省环境科学院对原《河南省XXX部级生态县建设规划》进行修编工作接近完成,各项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2、部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

2015年,市环保目标确定我县2个符合创建条件的乡镇完成部级生态乡镇申报材料整理上报省环保厅审核并推荐国家环保部的创建工作目标任务。止目前,我县共有2个符合创建申报条件的乡镇(XXX、XXX)开展了部级生态乡镇的创建申报工作,申报材料和影像资料已上报省环保厅并通过专家评审公示,并已上报国家环保部核查,等待国家环保环保部考核命名。之前XXX已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部级生态乡镇”,XX镇等10个乡镇已上报环保部等待考核命名。加上今年上报的2个乡镇共14个乡镇完成了部级生态乡镇考核命名的前期工作,如通过国家环保部的命名,生态县创建基本条件中的“全县80%的乡镇达到部级生态乡镇创建标准并获命名”的一项关键指标将达标,将为我县2016年争创国家生态县奠定良好的基础。

3、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  

止2015年,我县已完成了14个省级生态乡镇的创建命名任务。今年争取完成1个省级生态乡镇的创建任务,XXXXX乡政府《生态乡镇环境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了XXX环保局组织专家评审。由于今年省下达的创建指标少,各县争创生态乡镇的热情高,市政府2015年没有下达我县省级生态乡镇的创建任务。但是我局在积极争取,力争2015年完成回龙乡生态乡镇创建工作。

4、省、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

2015年XXX政府共争取了1个省级生态村的创建任务:XXX村。现任务村和园区管委会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成立创建领导机构,整治村容村貌,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创建工作进展顺利。申请验收档案资料已整理成册并通过市环保局预验收,积极迎接省环保厅年底考核验收。部级生态乡镇创建基本条件中规定,行政村的80%必须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标准并命名。为达到这一目标,2015年我县开展了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止目前,已完成8个市级生态村的创建和命名。加上之前已获命名的共完成177个市级生态村创建命名,达到了“部级生态乡镇”创建基本条件的规定,为“部级生态乡镇”创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5、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上半年,按照县政府领导的安排,委托XXX洁达公司对XX、XX镇、XX镇、XX镇、XX乡等乡镇的5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编制了建设方案。目前已完成了现场勘查、选址、处理工艺确定等前期工作,下一步将积极落实建设资金,到位后将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

6、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