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一周实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5:58

一周实训总结

一周实训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6-0033-04

Abstract:

From Jan. 2006 to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ZhouChunxiu have carried out six altitude training for the marathon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The structure of altitude training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plain training phase, altitude training phase and before-match training phase. The three phases supported and depended one another, and all the details connected closely. The training structure of six altitude training is vivid, therefore we acquired obvious effect as a whole. In the six trainings, we all along executed the capability-dominanting altitude training mode and explored plain training mode of altitude training. Through six altitude training, compages of altitude training methods and all-around altitude training modes have formed basically.

Key words: Marathon; altitude training; training structure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已经广泛运用于马拉松等耐力性项目。我国对高原训练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2003年初,在科技部支持下,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开展了《高原训练的方法与应用研究》研讨会、2005年12月总局科教司又组织了高原训练的阶段汇报会暨专家研讨会,对我国目前高原训练所取得的成果和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步研究计划进行了研讨与部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周春秀于2006年初首次进行了高原训练尝试,并一举在首尔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跑出了2:19'51"的好成绩。之后根据比赛周期,2006-2008年3年共进行了6次高原训练。本文主要对6次高原训练的结构进行分析与讨论。

1 周春秀高原训练的结构

1.1 高原训练的时间安排

周春秀6次高原训练的时间安排,都是围绕比赛任务进行的。具体情况见表1。

1.2 高原训练总体结构

周春秀的高原训练总体结构包括高原前准备阶段、高原训练阶段、赛前训练阶段3个板块。整个高原训练紧紧围绕周春秀高原反应的个体特征进行。从首次的高原训练尝试,到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高原训练强度基本达到平原化,训练质量逐渐提高,训练效应多元化发展。6次高原训练的总体安排结构见表2,高原训练完成强度见图1,高原训练周平均总距离见图2。

2 分析与讨论

表1显示, 6次高原训练时间:3次是冬、春季节、3次是夏、秋季节,都是根据比赛时间安排进行的。高原训练目标明确: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激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通过高原的特殊环境增加训练难度,最终达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高原训练前,我们分析讨论,利用已有的高原训练研究成果,针对性地进行高原训练计划,周密设计,从理论研究到训练设计,系统推进,倡导能力主导型高原训练,专项基础耐力与专项身体素质双线并进; 全面探索高原训练方法平原化手段。6次高原训练总体效果明显,基本形成了适合周春秀个体特征的高原训练方法组合和综合性的高原训练模式。 下面对6次高原训练的总体安排结构进行讨论:

2.1 首尔国际马拉松比赛前高原训练结构

首次高原训练在冬季(06年1月27日―2月24日),训练时间28天,训练地点昆明海埂,海拔高度1888米。作为第一次高原训练探索,前期准备比较充分,选择与高原气温接近的广州进行了4周高原前准备训练,训练量和强度都达到强化训练阶段的负荷。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体能状况准备充分后进入高原训练。上高原后第一周训练以适应高原环境为重点,训练负荷逐步推进,第7天进行第一次专项能力训练,在28天的训练中共进行了专项身体素质及专项力量训练课10次、18次重点课训练,其中专项能力训练13次、段落强度训练5次、课训练最长距离46公里、训练总距离892公里。训练以3~4级强度为主,占65.5%。下高原15天参加比赛。整个高原训练4周的总体训练安排负荷密度大,结构清晰,专项能力和专项身体素质平行推进。总体效果显著,达到预期的高原训练目的。在首尔国际马拉松比赛创造了个人历史最好成绩2:19'51",成为女子马拉松项目世界第7位跑进2:20'的运动员。

2.2 多哈亚运会前高原训练结构

第2次高原训练是秋季(06年10月23日-11月24日),高原训练时间32天,首先在昆明海埂训练17天后转站到丽江(海拔2230米)进行了7天训练。然后又回到昆明进行了 8天训练。本次高原训练前期准备时间2周,由于9-10月份是赛季,运动员参加了3场万米比赛,高原前期准备基本是以赛代练。考虑到亚运会在12月份,运动员以往没有该时间段的比赛经历。因此本次高原训练目的主要是利用高原难度,保持运动员的竞技状态。重点训练课密度比第一次高原训练安排明显减少,32天16次重点训练课,其中专项能力训练11次,段落强度训练5次、专项身体素质及专项力量12次。训练课最长距离42公里、训练总距离1060公里。在第一次高原训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次高原进行了新高度尝试,在原由高度训练适应的前提下,上到2233海拔高度进行7天训练,其中有2次专项训练课达2650米海拔高度。下高原16天参加比赛。本次高原训练安排负荷密度相对要小,强度要求比第一次高原训练要高,总的指导思想是练一堂课是一堂课,求精不求量,使运动员始终有饱满的精神。高原训练总体效果明显,赛前平原训练在上海进行。下高原第9天运动员竞技状态显著提高。赛前6天移地北京,准备出发到多哈。由于连续移地,加上气温时差的不适应,赛前训练结构不能完全按预案实施,虽然亚运会取得金牌,很好的完成了任务。但运动员主观感觉竞技状态不是最好。反而在亚运会结束后的半个月,参加国家队北海大集训时表现了良好的机能状态和超强的运动能力,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一个月。 我们分析认为,本次高原训练运动员获得能力是明显的,由于赛前训练结构的改变、多哈气温较高、运动员没有12月份比赛经历等因素,使得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在比赛时没有充分调动出来,出现了竞技状态后移。这给我们提示,在今后制订大型比赛预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可改变的外在因素,保证训练有序进行,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2.3 伦敦国际马拉松比赛前高原训练结构

备战伦敦马拉松比赛高原训练在07年2月13日-3月18日,高原训练时间35天。训练地点昆明海埂,前期准备在北海进行了6周训练。本次高原训练是国家队备战08奥运会大集训,周春秀在多哈亚运会比赛结束后,立即投入国家队集训,并在训练中担当领军任务。在北海6周的阶段训练,量和强度都达到最高水平。进入高原训练时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对高原的适应能力明显加快,上高原后前3周训练质量迅速提高。3月8-10日下高原参加贵州清镇全国越野比赛(清镇海拔高度1255米),在比赛中表现了良好的运动成绩。11日回昆明继续高原训练。从清镇回昆明的第4天,周春秀出现感冒症状,后转为支气管炎,无法进行正常训练。周春秀本次高原训练原计划为42天(6周),因生病提前一周下高原,3月18日和国家队其她队员一起移地厦门。在厦门主要以恢复治疗为主,进行有氧训练。3月30日厦门马拉松比赛跑了10公里。身体感觉不好,气管炎没有康复。4月1日移地南京,进行抗炎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并好转。4月6日移地大连,进行赛前训练。15日移地北京,17日出发前往伦敦。高原训练后第35天参加伦敦马拉松比赛。伦敦比赛成绩2:20′38″,运动员参赛时由于生病,身体机能状况一般,生理机能指标总体评价处于中等水平,血液激素指标处于低水平。结果提示:高原训练第4周要注意运动员免疫机能状况;移地训练一定要防范环境改变不适应造成运动员伤生病问题。

2.4 世界锦标赛前高原训练结构

世锦赛前高原训练是夏季(07年7月26日-8月9日),高原训练时间25天。地点青海多巴,海拔高度2366米。平原准备期4周,以赛代练,最后在广州比赛10000米后直接上高原。周春秀上高原第一周不能适应,表现为头痛,睡眠不好。本次高原训练特点是,时间短,训练节奏快。上高原第4天开始重点专项训练课,从不能适应练到适应。25天进行专项身体素质及专项力量训练7次课、重点训练课13次,其中专项能力训练9次、段落强度训练4次、总训练距离780公里。训练强度以3~4级为主,占总训练强度的66.5%。

本次训练在前3次高原训练的基础上尝试高海拔训练,居住地海拔2366米,训练时跨越的海拔高度都超过2500米的高度,40公里专项跑的海拔高度穿越2670米。虽然训练总负荷比前3次高原训练要小,但对运动员承受的刺激负荷及训练难度明显高于以往3次高原训练。8月9日下高原移地大连进行赛前训练,8月29日移地北京、31日移地日本大阪、9月2日下高原第14天比赛。大阪世界锦标赛温湿度较高,马拉松赛程中温度23~32℃、湿度75%~56%。周春秀世界锦标赛取得亚军,实现了中国女子马拉松项目世锦赛奖牌零的突破。

2.5 扬州半程马拉松赛前高原训练结构

扬州半程马拉松比赛前的高原训练,原计划主要是为奥运会高原训练进行赛前模拟,考虑到适应高温高湿环境的训练,采用4周下高原的模式进行演练。高原训练08年1月30日-3月9日,训练时间40天。地点昆明海埂。高原前准备阶段在广西北海进行了4周训练。由于持续阴雨天气,周春秀第二周开始感冒,支气管炎,并不能得到控制,反反复复导致前期准备阶段3周不能正常训练。上高原后的第2周又复感。造成整个高原训练无法按计划进行。本次高原训练40天,身体素质及专项力量训练17次、重点训练课20次,其中专项能力训练课12次,段落强度训练8次,总体训练强度以2~4级为主,有氧慢跑比例超过30%以上,是历次高原训练量最多的,40天训练总距离1325公里。整个高原训练节奏根据身体状况不断修正,直到最后2周逐渐进入正常计划训练。3月9日移地浙江萧山进行赛前训练,由于高原训练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下高原在萧山的4周训练以弥补高原训练的不足、力求获得专项能力为主导思想,整个赛前训练结构与以往4次训练大不相同,训练负荷滚动推进。在平原训练我们观察到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大约2-3周后周春秀专项技术水平提高,达到了以往训练平台高度,4周后扬州半程马拉松赛跑出了个人最好成绩。但是运动员比赛时表现的竞技能力和机能状况感觉特别单薄,显示训练厚度欠缺。

2.6 奥运会前高原训练结构

奥运会前高原训练仍然选择昆明海埂,选择依据:首先周春秀在海埂训练多次,对环境已经适应。其次考虑到周春秀5~6月份训练,为了弥补前阶段训练不足,加强训练厚度打造,强度训练持续推进,使机体短期负荷过大,尤其是心脏负担明显过量,出现早期心肌疲劳症状。从疲劳恢复角度、高原训练的难度、及下阶段高原训练需要进行的强化手段等综合考虑。想要稳中求进,选择海埂训练相对青海多巴风险要小。

本次高原训练时间34天(08年6月30日-8月2日)。前期准备阶段在大连进行了6周训练,训练结构强度高、密度大,运动员训练水平很高。因此上高原第3天就进行段落强度训练(强度负荷3~4级)。总体表现运动员能适应强度训练刺激。34天进行了14次专项力量训练、8次段落强度训练、7次专项能力训练、专项能力训练最长距离40公里,总训练量1075公里。本次高原训练的特点是,段落强度训练比例高于专项能力训练。前2周训练推进比较顺利,全面达到预期训练目标;第3周开始明显感觉肌肉反映过大,完成强度困难,后半周计划进行调整,适当降低训练强度加强专项能力训练距离。第4周后半周逐渐拉升强度,下高原前4天进行缓冲调节准备下高原。平原赛前训练在大连进行,时间15天。本次赛前训练多数采用中午训练以适应高温气候。训练结构强度逐渐滚动推进,把训练最高强度点放在8月17日奥运会比赛。根据周春秀当时的实际竞技能力和机能水平,我们认为该方案总体设计比较稳妥。在奥运会比赛中,周春秀为中国田径获得一枚珍贵的铜牌,同时实现了中国女子马拉松项目奥运会的历史性突破。

3 讨论与小结

高原训练出于其环境的特殊性和运动员本身的差异性等因素,造成了其训练效果的不确定性,周春秀6次高原训练前期准备阶段训练的系统性、身体机能水平及机体疲劳程度、高原训练的适宜高度、训练负荷的控制、高原训练的持续时间以及上下高原的准备训练阶段的过度、衔接等多种因素直接影响到高原训练的质量。明确的目的决定了高原训练的手段和训练节奏的安排。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运动能力的变化影响了不同阶段的高原训练的方案。就周春秀个体,在不同时期进行高原训练也必须综合的分析她当时的具体情况和训练比赛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高原训练方案。

高原训练存在着不同时期的内容。通常不同时期的高原训练与不同目的高原训练是相结合的。周春秀高原训练常规训练结构划分为:平原训练准备阶段、高原训练阶段、和赛前训练阶段。基本结构:

周春秀高原训练的基本结构如下:

高原前准备阶段:

上高原前的准备阶段大致为上高原前的2-6周,此阶段主要以长距离的有氧训练和专项体能及专项力量训练为主,注意提高运动员的综合力量能力。上高原前2周训练强度加大,通常有3~4次最大摄氧量强度训练安排,目的是加强运动员肺通气能力,为高原训练储备良好的心肺功能。同时关注运动员训练后的身体反应,保证运动员在上高原前保持良好的训练能力。

高原训练阶段:

周春秀的高原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训练难度,在平原训练的基础上利用高原特殊环境提高运动能力。常规训练安排上高原3~7天就进行强度训练,训练强度计划循序渐进,滚动推进。同时注意保持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整个训练安排强调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高原训练强度基本达到平原化,训练质量逐渐提高,训练效应多元化发展。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激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倡导能力主导型高原训练,专项运动能力与专项体能双线并进。

赛前训练阶段:周春秀的赛前训练以14~16天为主,赛前训练节奏综合考虑运动员当时的实际情况及高原训练状况,从实际观察效果的基础上采用跳跃式强度刺激或滚动式推进强度两种模式,重视突出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特点,在训练安排上考虑特定的比赛要求和比赛目的进行赛前训练。

一周实训总结篇(2)

本次赛前的安排共包括准备周、冲量周、冲强度周、诱导周、比赛周,最后还有调整周。在这些周中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运动员应该尽力完成,以达到最佳效果。

1.1准备周(赛前第四周),此阶段主要训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要求:恢复体力,做好集训阶段的各项准备。

(2)训练方法手段:本周前两天为枪支配备器材准备,后为恢复性训练

(3) 训练负荷量:较小小。

(4)训练强度:较小。

(5)竞赛竞技状态体现:96%。

(6)技术动作量化训练(每天):空枪120―150次,实弹20―35发。

(7)一般专项身体训练:占总时25%。

(8)一般专项心理训练:占总时5%。

(9)运动员思想教育:占总时5%。

1.2冲量周(赛前第三周),训练内容如下:

(1)训练要求:增加专项量,提高专项耐力和比赛的能力。

(2)训练方法手段:逐进尤其训练量:用两天时间进行耐力训练,要求举枪次数和时间:进行一次多组次中心密度要求练习。

(3)训练负荷量:中次大大次大。

(4)训练强度:小中。

(5)竞赛竞技状态体现:96%―97%。

(6)技术动作量化训练(每天):空枪200―300次。

(7)一般专项身体训练:占总时10%。

(8)一般专项心理训练:占总时5%。

(9)运动员思想教育:60′。

1.3冲强度周(赛前第二周),本周训练内容如下:

(1)训练要求:减少训练课时,提高训练强度;加强实战性,对抗性的训练。

(2)训练方法手段:进行一次实战性对抗考核;进行一次密度要求练习。

(3)训练负荷量:中小。

(4)训练强度:中次大大次大。

(5)竞赛竞技状态体现:98%―99.5%。

(6)技术动作量化训练(每天):空枪180―280次,实弹10―150发。

(7)一般专项身体训练:占总时10%。

(8)一般专项心理训练:占总时10%。

(9)运动员思想教育:60′。

1.4诱导周(赛前一周),训练方案如下:加强实战性,对抗性的训练。

(1)训练要求:减少训练次数和强度。积极性休息和体会;强化10环动作感觉的练习。

(2)训练方法手段:以精练,精打为主;进行二次10发单发要求练习。

(3)训练负荷量:小。

(4)训练强度:中。

(5)竞赛竞技状态体现:96%―98%。

(6)技术动作量化训练(每天):空枪150―180次,实弹60―90发。

(7)一般专项身体训练:占总时5%。

(8)一般专项心理训练:占总时15%。

(9)运动员思想教育:70′。

1.5比赛周,主要要求如下:

(1)训练要求:做好赛前准备工作,熟悉适应比赛场地、环境,安排放松,转移性训练,力争赛出最佳成绩。

(2)训练方法手段:加强心理调控,根据比赛方案做好各项技术等方面的准备;制定比赛方案,规定运动员必须执行。

(3) 训练负荷量:小。

(4) 训练强度:小。

(5)竞赛竞技状态体现:378―384环,578―584环。

(6)技术动作量化训练(每天):空枪150―180次,实弹60-90发。

(7)一般专项身体训练:无。

(8)一般专项心理训练:无。

(9)运动员思想教育:30′。

1.6调整周,具体安排如下:

(1)训练要求:休息、恢复体力,总结比赛经验。

(2)训练方法手段:反馈信息。

2. 参赛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在射击比赛中.若想发挥出最佳水平,最重要的是摆正心态。把注意力集中到动作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上来,克服各种干扰和杂念。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因此心理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1)5分钟放松入静练习,回忆正确动作的运动过程表象。

(2)调正好正确的心理定向,把好动作关,才能自然出现好成绩。

(3)正确对待压力和动力,把压力变成动力,正确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

3.参赛运动员的医务监督与恢复内容

(1)积极性休息,注重训练后的整理活动、水疗(较长时间淋浴)、按摩穿行

(2)了解整个过程中的脉搏情况进行分析。

(3)注重视觉器官的疲劳恢复,具体措施:眼保健操、医药。

(4)准备好夏令防暑药品,强调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

(5)根据比赛时间,调整好运动员的作息时间,在赛前了解住宿情况。

(6)音乐、药物、营养,调整心理定向

4.参赛运动员的信息反馈内容

一周实训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G84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1001-03

自我国网球以女子项目为重点实行职业化以来,2006年是中国女子网球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继雅典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后,我国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上勇夺女子双打冠军,开创了中国网球新历史。

成为一个优秀运动员需要经过多年的系统训练才能达到,优秀网球运动员也不例外。国家女子网球队在遵循职业网球训练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外职业网球教练在年度训练安排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网球项目训练实际,对我国高水平女子网球年度训练安排进行了研究(图1)。年度训练的合理安排运用,不仅为国家网球队完成2005年冬训备战任务、为我国女子网球2006年获澳网女双冠军、单双打项目整体实力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也为进一步探索职业网球年度训练规律,全面、系统地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水平女子年度网球训练模式。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国国家女子网球一队运动员。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网球及其训练方面的论文近50多篇。

1.2.2访谈调查法课题组人员走访了国家网球男女队教练、国家队领队和网管中心训练部管理人员;并与应执教的外籍教练通过专题座谈会进行交流;还参加国家队和训练部组织的中外教练和管理人员发言的专题研讨会等,通过访谈调查获取一手资料。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高水平女子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安排的依据在新的竞赛系统下,众多的不同运动项目的教练员对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提出质疑与挑战。多年来,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发展研究虽然主要集中在体能主导类项目范围内,但是,其它项群运动项目的训练实践,并不因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不能涵盖而停止其前进的脚步,训练实践与理论在发展中逐步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新的周期理论中以博伊科和维尔霍山斯基等人的理论最系统和最具有代表性。他们对马氏理论的应用范围提出了质疑,认为该理论己不能适应当代高水平运动员竞赛和训练的要求,导致许多运动员在成绩进入高水平阶段之后,由于其在训练的指导思想以及具体训练方法手段上违背了“生物适应”原理,导致运动成绩长期徘徊和停滞,不能达到世界级水准。他们提出了新的“单元”训练模式和“负荷跳跃式转变”理论。该理论以具体训练实验数据为依据,从生物适应理论的角度对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周期性安排进行了详尽阐述。目前,它已成为“训练周期”理论的一个新的主流理论。

网球运动属技能主导类项目,可以用博伊科和维尔霍山斯基等人依据 “生物适应”原理提出的“单元”训练模式和“负荷跳跃式转变”理论来指导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训练。

决定运动训练分期的两大因素:竞技状态和竞赛日程,都因项目不同而各具特点,可想而知由它们决定和影响的年度训练周期也将因项目的不同而各具特点。

世界职业高水平网球选手每年一般要参加20站左右的比赛,平均每2~3周就要打一次比赛。运动项目年度竞赛次数的增加主要是根据人们对项目本身观赏需求而定的。因而也就难以顾及这种竞赛日程安排是否符合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是否符合运动训练的合理分期。更难以充分顾及这种竞赛日程的安排是对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正因为如此,网球高水平运动(队)员的年度训练安排与选赛、参赛显得特别重要。

2.2我国高水平女子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的安排对职业选手来说,网球是竞技运动中为数不多的没有赛季和非赛季之分的项目之一。网球职业赛事分布于全年前50周当中,WTA女子网球职业赛事每年有60站左右的比赛,高水平的职业选手要维持较高的国际排名一般每年要参加20站左右的比赛,平均每2~3周就要打一次比赛,有时连续参赛4~5周、每周打一站比赛。由表1 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李娜2006年度4个周期参加训练、比赛的时间统计表明运动员一年中用于比赛的时间远远多于训练时间,也说明网球赛事多,比赛频。可见网球赛事的增多对年度训练、周期训练、周训练、课训练的安排都会有影响。赛间训练贯穿于全年比赛过程之中,比赛已成为训练的一部分。一些大赛前的热身赛既是训练的延伸,又是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一种训练手段。由此可见,高水平运动员年度训练理念、训练安排、训练方式与方法等发生改变实属必然。

2.2.1我国高水平女子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与参赛安排全年的竞赛日程使得网球职业运动员不可能采用传统周期理论所提倡的年度完整大周期安排模式,继而只能采用年度多个中小周期的模式安排全年的训练与比赛。

世界职业网球运动员也都是以重大比赛(奖金额高)为主要目标来安排自己的训练与比赛,试图在重大比赛中表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而获得比赛的胜利。国外职业运动员年度参赛次数虽然较中国运动员多,但是,也同样要将年度比赛进行分级,根据比赛的重要程度及比赛目标,有选择性的参加比赛,进而合理的安排年度训练与比赛。已有研究与实践表明美国运动员阿加西、桑普拉斯等都是将年度中的澳大利亚公开赛,温布尔登公开赛、法国公开赛和美国公开赛作为重要比赛来安排自己年度训练与比赛的。总之,由于比赛场次太多,国外优秀运动员,特别是优秀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多是以中周期和小周期为主的年度短周期形式安排训练。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也是采用多周期形式。从表2中2006年度各周期训练、比赛时间安排可以看出我国网球女一队年度训练的安排采用的是多周期形式。国家女子网球队结合职业网球赛事频繁、比赛周期长的特点,各大周期的训练准备期一般都控制在3-5周左右,而比赛期的延续时间通常在10周以上,基本上采用的是“3-5周训练+10-12周比赛”的训练比赛节奏模式来安排全年的训练和比赛。

在训练周期的安排上,根据国际职业网球全年赛事繁多、档次不一、比赛周期长的特点,基本上按每年四大公开赛的比赛周期及亚运会或奥运会来安排年度训练各周期。全年训练共安排四个大训练周期,其中第一训练周期和第四训练周期时间较长,第一训练周期为冬训,第四训练周期为准备亚运会。年度训练的安排以全队系统的集中训练为主,重视赛间和赛中间隙训练。注意全年各大周期之间与赛间中、小周期训练的衔接和结构调整,处理好赛事间的较为系统的2~3周的中周期训练与赛前、赛中、赛后小周期训练的关系。在每站赛事之间,要及时找出上站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确定下站比赛的任务目标,合理地、针对性地安排赛中间歇性训练,在改进不足的同时,也提高了运动水平,为下站比赛做好了全方位的准备;在每站比赛中,要根据对手的特点和自己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训练。

训练和比赛的系统安排决定了运动员的训练成效和参赛成功率。不同级别的网球赛事对抗强度不同,参赛的目标和重视程度也不同。根据职业赛事安排通常围绕四大网球公开赛,在实现主要比赛目标的赛事前要选择2~3站较低级别的赛事,作为主要比赛的热身。在连续参加5、6站比赛中注意了大小比赛、高中低级别不同赛事的合理搭配和统筹兼顾。在几站的高级别赛事中穿插安排了一些较低级别的赛事,以调整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比赛状态,进行积极性的机体恢复,体现其比赛时间节奏的合理性。在10~12周的比赛期,主要采用连续参赛与分段参赛相结合的方式,一般将比赛期分为两半,即连续4、5站比赛后调整一周或两周,再连续参加几站的比赛。

2.2.2我国高水平女子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内容安排我国国家网球女队主要训练内容仍然分为三大块,即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与体能训练。详见图 2网球运动员训练内容示意图。年度训练内容以实战对抗、战术性训练内容为主,年度各项训练内容的安排程序从基本技术一般体能过渡到特长技术专项体能到实战训练。众所周知,高水平网球运动员比赛中受心理的影响很大。国家网球队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心理训练的内容。

网球运动是一项对技战术和体能要求都很高的项目。技战术与体能训练的时间安排比重问题,一直是网球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冬训期间课题组与国家网球队聘请的澳大利亚专职体能教练马克对此进行了探讨,他介绍:“职业网球选手可安排75%的体能训练,25%的场地技战术训练,因为职业选手的技战术基本定型,要继续提高或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平,体能训练是最好的办法……”。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全年都要参加比赛,应该怎样练。外教约尔说按三分论训练:即整体训练三分之一;专项、速度、力量三分之一;网球技战术三分之一。

我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全年各期都安排有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体能训练。如表3所示。

2006年度我国国家女网一队的训练指导思想是能力网球、速度网球、力量网球、攻势网球,并突出解决好能力网球,把全年系统的体能训练作为训练的突破口,进一步提出能力先行,技术跟进,风格对路,心态理顺,境界提升的发展思路。全年系统的体能训练除在第一周期备战澳网的冬训中大幅度提高了体能训练的比例,而且还在赛前期训练,以至全年比赛的全过程中适当安排了体能训练。总趋势为随着比赛的临近,单一的体能训练课逐步减少乃至取消,以技战术、体能和比赛相结合的综合训练课增加。

2.2.3我国高水平女子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运动负荷安排据国外研究结果,网球运动基本上是一种无氧无乳酸的运动,比赛进行时,运动员在大约70%的时间内需要这一系统供能;约有20%的时间需要无氧有乳酸运动,即通过糖酵解代谢系统供能;只有10%的时间内需要有氧供能。根据该项目能量代谢的特点,无氧系统供能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该项目运动员年度运动负荷安排主要突出接近比赛强度负荷量即无氧强度负荷量在全年度所占比例较大,且随着比赛期的临近负荷强度达到最大。

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全年训练天数因参加比赛的站数多少而不等,且越是参加比赛多的运动员训练时间越少,相对而言年度负荷也越大。如李娜2006年度(2005.11.7-2006.12.17)59周中用于集中系统训练时间只有19周(32.2%),其冬训期间一周训练课次数为10至11次,一次训练课时数为2.5 h左右;赛间调整康复训练时8周(13.6%);比赛时间为32周(54.2%),占的比重较大。

对网球运动员运动负荷的评定通常采用外部指标一般用运动员的运动时间、密度来表示,内部指标一般用心率及血乳酸来表示运动员的负荷强度。有资料将网球运动的大强度定为心率190次/min以上;中等强度定为160次/min以上;小强度定为140次/min以下。表4是国家女子网球队部分运动员冬训期间部分练习的心率统计。

总之,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年度运动负荷变化趋势是在较高强度与量的水平上,运动负荷强度与量交替呈波浪状,并体现出高强度负荷为主导。

3结论与建议

1) 网球运动属技能主导类项目,可以用博伊科和维尔霍山斯基等人依据 “生物适应”原理提出的“单元”训练模式和“负荷跳跃式转变”理论来指导网球运动员的年度训练。

2) 对职业选手来说,由于比赛场次太多,国外优秀职业网球运动员,多是以中周期和小周期为主的年度短周期形式安排训练。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也是采用多周期形式。

3) 我国国家网球女队训练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即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与体能训练。年度训练内容以实战对抗、战术性训练内容为主,年度各项训练内容的安排程序从基本技术一般体能过渡到特长技术专项体能到实战训练。

4) 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年度运动负荷变化趋势是在较高强度与量的水平上,运动负荷强度与量交替呈波浪状,并体现出高强度负荷为主导。

5) 建议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年度训练、比赛安排更加科学实效,从而使训练与比赛安排真正达到手段与目的的有机统一,使竞赛与训练完美结合,以赛促练,调节好竞技状态,提高年度总体排名与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晋芳.抓住机遇 再接再厉 争取网球运动再上新台阶(第五届全国网球训练工作报告)[R].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2005,18.

一周实训总结篇(4)

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随着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运动训练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化,许多学者对以马特维耶夫为代表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科学性、普遍性和实用性等方面提出了质疑。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俄罗斯运动训练理论家维尔霍山斯基教授为代表的俄罗斯及前苏联地区的一些学者对世界著名运动训练理论家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继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有关训练周期理论的论战,我国诸多学者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就国内外著名学者对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质疑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传统训练理论的集中质疑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训练周期理论在现代高水平运动训练中的指导意义提出了见解。

一、周期训练理论的简述

周期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 提出这一理论的是前苏联的运动训练专家马特维耶夫(Matwejew) 。他对参加1952年第15届奥运会( 赫尔辛基) 的原苏联国家队的游泳、举重和田径等项目的训练, 以及其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备战世界大赛的计划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运动训练过程加以分析,提出了运动训练分期的基本设想。

随后,Matwejew又根据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规律,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要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 相应地把运动训练过程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三个时期。同时,Matwejew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在训练目标、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上各异的训练框架。例如:不同训练时期负荷量与强度的不同比例关系, 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 等。Matwejew从训练学的角度给不同训练阶段赋予了实际的内容, 设定了各阶段的宏观训练目标、任务和内容, 形成了训练周期的特定模式,这正是周期理论的核心。

二、对周期训练理论的质疑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实际上是年度训练计划的安排,马特维耶夫周期理论的思想核心是以年度为时间单位,划分出了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三个训练时期,并以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在不同周期的安排比例为特点,即在准备期以训练量和一般身体训练为主,在比赛期以训练强度和专项训练为主构成了他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周期理论”的提出, 其本身就缺乏理论基础和实验的支持,马特维耶夫所用的资料缺少科学价值,只是从原苏联国家队的游泳、举重和田径等几个项目中总结出来的原则和规律,缺乏普遍性的意义。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科研水平也相应地提高,这一理论缺乏生物科学基础的不足,也日益突显出来。

(一)对“周期理论”持有的科学依据的质疑

众所周知,一种训练模式必须建立在运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足以从人体运动的生理、生化机制和运动力学特征等方面解释其自身的科学性。马特维耶夫的“周期理论”提出的依据主要是来自对部分体能类项目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分析与总结,它对一些在该理论中起关键支撑作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条件上,没有给出详尽的解释。也就是说,“周期理论”是在缺乏严格控制的研究和实验条件的情况下提出来的。目前, 流行于世界的周期理论仍然是以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为基础, 这就使得人们开始对该理论的科学基础产生怀疑, 认为该理论缺乏基础理论的强大支持, 尤其是缺乏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理论的支持。

(二)对“周期理论”在内容上的表述表示质疑

俄国的专家沃罗比耶夫经过7年( 1971~ 1977) 的研究,提出为什么使用大的负荷量和较小的强度打基础,到比赛前再用小运动量和大强度的疑问。这种转换在沃罗比耶夫认为是不可信的。德国的专家施纳分析了大运动量的训练设想,并认为自1965年以来Matwejew不顾及现代竞技体育实践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 并没有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周期理论,使得这个理论明显落伍于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现代运动训练将训练过程视为机能性运动系统。系统机能的提高和发展主要是以生物科学的理论为依据, 即运动员身体器官对训练负荷产生适应。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对马特维耶“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 中国体育科技,2003(4): 6-9,51.

[2].对训练周期理论研究现状的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5

[3]金健秋, 刘强,杨克新.当代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对周期理论的质疑[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10,89-91

[4]林卫国,周锦琳,王红英, 等. 现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 2) :262- 265.

[5]邓成涛.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J] .辽宁体育科技,2004(6): 1-2.

一周实训总结篇(5)

鲜奇松

(成都市菱窠路小学  四川省成都市610066 )

总目标:目标导航,引领思维,综合文本训练的重难点,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引领学生掌握有效的思考应用方式。

一、         具体思路:整体文本——篇章结构——段中层次——品词析句——整合训练——提炼升华

二、         实施板块(一):课内部分

1、              总体构想:启迪思考,勤于动手,强化摘录,落实训练

2、              训练模式:概括归纳、品词析句、整合提炼。

3、              操作实施:

(1)“概括归纳”的训练:从文本全局到部分内容,提炼关键词句,浓缩主题内容,长文短读,扣住要素(谁?做什么?)一句话内容。如我在教学《劳动的开端》一文时,由于文本信息量大,我便由文到段,由段到层,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在家准备---上路前---在路上---回家),再结合关键词句复述要点,最后浓缩一句话(要求学生附在摘录本的提纲笔记之下):吴运铎的挑煤经历。

(2)“品词析句”的训练:整合单元训练之重难点,或拆分、或合并,归类整理,触类旁通,重点指导思维模式,引领有效解题技巧。如讨论课后习题一“‘劳动的开端’的含义”,我告知学生思考方向:(1)本义指:--------(字面意思、基本含义);(2)文中指---------(联系语境、重视应用);(3)引申义--------(或比喻、或象征,深化主题,拓展延伸)。在启发学生讨论交流之余,我引导他们将讨论内容整理,作为课堂摘录练习的内容写在摘录本上。

(3)“提炼升华”的训练:学习文章写法,提炼文本主题,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文本关键词句在文中的作用”这类问题的答题要点。如教学《劳动的开端》,我将文末段设计为摘录本的随堂练习内容“‘从此,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这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我在提醒答案的提示语之后写上答题要点:(一)结构上------(读懂篇章结构,学习写作方法);(二)内容上------(回归文本内容,突出实际应用)。这样,引领学生思维方向,避免答题茫然。

 

总之,课堂作为教学的大练场,扎实有效的训练将是永恒的主旋律。

 

三、         实施板块(二):课后部分

课后拓展作为课堂的巩固与延伸,诸如“星级作业”、“周练”、“单元小结”等都不可或缺。下面以“周练”为例予以说明:

1、“周练”的预期达成目标:紧扣文本重难点及关键知识点,巩固课堂知识要点内容,适时拓展延伸文本,升华文章主题内涵,精练实练,及时反馈。

2、“周练”的实施步骤:

 (1)整合单元知识点,提炼训练突破点。如三单元以“诚信”为主题,在《信任》一课是以“侧面描写”为表现手法。所以在周练7中,结合课堂摘录的内容设计了关于侧面描写的判断及其作用的练习;又如《凡卡》一文内容较长,为便于学生有效掌握文本内容要点,我在周练7中又结合课堂摘录的内容,设计了为《凡卡》一文拟定小标题的训练。诸如此类,作为一周学习内容回顾的周练,紧扣重难点的精心练习将是真实有效的。

(2)巧练实练,务求扎实。我将周练制成小卷,周末在家独立完成,然后结合摘录本予以订正(因为有很多内容是在课堂摘录时随堂练习过的内容,这样,既复习了摘录笔记,又强化了学习知识)。同时,我将周练卷适当增删调补,制成周考小卷,于次周一在校集中小测试,及时订正并向家长反馈。

(3)整理归类,及时鼓励。将周练(或周考)中的利弊得失在“单元小结”予以“归档”,便于将知识系统化;同时,将周练(或周考)作为“星级作业”的凭据(星级高者量少难度大,星级低者量多难度小),这样,既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又融通各练习题目之间的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周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 柔道 运动员 生化指标

在2016年全国柔道冠军赛上,河北省男子柔道运动员李×取得优异成绩,回顾备战阶段该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总结赛前特点反馈到后续的训练计划安排上,能够达到科学训练的目的。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以河北省男子柔道运动员李×为研究对象,年龄22周岁,身高185cm,体重103kg,参赛级别为-100公斤级。赛前10周,分别于第1周、3周、6周、8周、10周测试血液生化指标并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运动员赛前10周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结果如表1所示。

(二)血红蛋白监控指标分析

结合红细胞压积进行分析,运动员血红蛋白呈先减后增趋势,在第8周时血红蛋白值降至最低 141.7g/L,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第3周到第8周实战时间增加,训练强度加大;第二,运动员控体重。但由于营养补剂的合理应用所以波动并不太大。在经过一周对其训练量和强度的调整后,运动员血红蛋白达到最高值149.1g/L。

(三)肌酸激酶监控指标分析

肌酸激酶水平先增后降,第8周达到最大值369.76U/L,与训练强度的变化趋势相吻合,第1周到第8周肌酸激酶的值呈现上升趋势,经过两周的调整后在第10周下降到218.53U/L。

(四)血尿素监控指标分析

血尿素在第6周达到峰值7.85mmol/L,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c训练量的变化趋势相符。从总体数值上分析,血尿素除在第6周、第8周略超出标准范围之外,其他各周均处于正常的标准区间范围,说明机体对训练量较适应。

(五)睾酮监控指标分析

训练期血清睾酮升高有助于恢复过程加速和机能的提高[1]。该运动员在10周的训练期间睾酮值波动比较大,最高值567ng/dl,最低值347 ng/dl,出现低谷的周数在第8周左右,这段时间运动员的训练强度较大,并处于控体重时期,睾酮值下降剧烈。教练员迅速调整训练计划,降低训练强度,第10周睾酮值有了明显回升。

(六)皮质醇监控指标分析

皮质醇可加速分解代谢,使身体在激烈的运动应激时,加速分解代谢以适应运动的需要,但在运动恢复期中尽快下降至原基础水平,以避免机体内过多的消耗。该队员皮质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第3周最高达到15.26ug/dl,后几周有所下降(12.45ug/dl),考虑与睾酮下降剧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皮质醇分泌有关。第10周持续下降(10.82ug/dl),身体机能有所恢复。

三、研究结论

通过对运动员生化指标的检测分析,可以反映教练的训练方案实施结果,指导教练员科学的调整训练安排,避免过度劳累带来的破坏性训练和运动伤病问题。本次监测及时了解了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并加以调控,在第8周出现机能指标剧烈下降的情况,迅速调整训练方案使队员在赛前状态得到良好恢复。

一周实训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90-02

随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影响力逐渐扩大,人们对近几年实行的“以赛促教、全面培优”的赛前培优班的学生表示高度的认可。因此,在结合我校其他项目培优班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分析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赛项的各项考核指标,结合我校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多年来的教学成果,探索提出“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赛项培优班的教学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及领导机构

一个赛项是否取得好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规范化的制定方案和落实具体实施工作。我校在组织上首先确定指导思想,具体领导机构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领导培优班全面开展工作,土木科科长作为副组长负责培优班、集训队各项工作安排与协调,抽调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多年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成员负责技能培训指导,启用心理教师负责学生心理辅导等工作,安排体育教师负责学生的体能训练工作,做到全方位、立体式地培训学生成为技术过硬、素质优秀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培训方案

1.资格审核。动员在校建筑相关专业学生报名参加培训班。结合专业课教师、班主任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进行资格审核,择优选择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谦虚、谨慎、细心、活泼,严于律己、善于观察、服从指挥的学生。

2.第一阶段基本知识及绘图培优。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以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技能比赛对建筑给排水和电气控制施工图的考核要求进行制定,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再对建筑给排水和控制电气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进行培训,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四周。(1)给排水基本知识及识图训练。培训内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基础知识培训。建筑给排水平面图、系统图、大样图的识图与绘制,建筑水电材料工程量表和材料清单编制基础。考核方式:根据平面图结合提供的给排水设备,利用绘图工具快速、正确绘制建筑给排水施工图。(2)电气基本知识及识图训练。培训内容:建筑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培训。建筑电气平面图、原理图的识图与绘制。考核方式:根据平面图结合提供的电气设备,利用绘图工具快速、正确绘制建筑电气施工图。(3)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前四周所学知识点,重点测试学生给水排水、建筑电气识图能力,遴选出10~20人进入下一阶段培训。考试要求:试卷答题,独立完成图纸绘制。

3.第二阶段水电基本操作培优。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对建筑给排水和电气控制施工考核要求进行制定,先对学生进行“管工”实操训练,再对学生进行“电工”基本操作训练,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五周。(1)各种管材的加工与连接训练。培训内容:不锈钢复合管、镀锌钢管、PPR管、UPVC管下料、切割和连接。管材的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沟槽连接、卡压连接、热熔连接、粘结。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管道的下料、切割和连接。(2)管道配件、附件的安装以及施工验收训练。培训内容:水泵、压力变送器、水表、信号蝶阀、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闭式喷头、末端试水装置、水龙头、淋浴器、洗脸盆等水暖器材。管道水压试验、水冲洗、排水管道的通水试验、通球试验。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简单器件的安装和连接,管道试验。(3)电气安装与接线训练。培训内容:信号蝶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压力变送器、水表、液位传感器到控制箱端子排之间的连接;水泵到控制箱端子排的连接。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简单自动喷淋系统安装和连接。(4)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学生前五周所学知识点,以手动启动生活给水系统和喷淋系统为重点。考核完毕后,结合心理测试、体能测试、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培优小组老师指定学生两两组合,力求达到一名水工和一名电工相配对。

4.第三阶段自动化操作培优。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以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技能比赛对自动化仪器设置、调试考核要求进行制定,对学生进行PLC、变频器和接触器等器件的安装和连接,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二周。(1)系统控制与调试训练。培训内容:电气控制柜PLC、变频器、接触器等器件的安装和连接,变频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抄表计费程序设计与调试,喷淋灭火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给排水监控程序设计与调试,组态监控系统设计与调试。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简单自动化控制程序设计以及组态设计。(2)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学生手动仪器控制和自动化设计、调试技能,以PLC自动启动生活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重点。

5.培优强化集训阶段。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以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技能比赛要求对前述考核过关学生两两配对进行综合集训,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一个月。阶段考核: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测验,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配对。重点考核绘图准确性,材料表编制,水电系统安装快速,手动启动顺利,自动化程序编写快速,纠错查错准确,文明施工程序,队员配合默契程度,以及体能和心理素质。

6.体能训练及文明施工要求。以上训练计划需适当安排体能训练,如长跑训练体能,铃训练上肢力量,由专业体育老师具体制定体能计划。培训全过程贯穿安全文明施工重要性,训练过程做到佩戴安全帽、手套,材料、工具摆放,工作区卫生清洁,废料处理得当。

三、所需要设备设施条件

第一阶段需要40~60人多媒体教室一间,第二、三阶段需要10~20人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需要THPWSD-1型给排水设备安装与控制实训装置4套、PC电脑4台、配套管材、线材、电气元器件一批。

四、总结

全国技能大赛培优方案的制定是一个系统教学任务,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大赛呈现越来越强的竞争态势。上述是我校在交流总结各省队指导教师的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的培训方法与手段,以此保证培训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努力提高培训效果。同时,指导老师亦应结合学生技能水平、态度、素质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价,加强培优班学员的心理辅导,增强选手的抗压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一周实训总结篇(8)

__县地处松花江中游北岸,小兴安岭南麓,全县幅员面积5678平方公里,县辖6镇2乡,82个行政村,224个自然屯。全县总人口2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万人。

截止20__年12月底,全县人才总量达8594人,其中党政人才1052人,占人才总量的12.2%;农业人才1841人,占人才总量的21.4%;卫生专业人才808人,占人才总量的9.4%,教育人才3794人,占人才总量的44.2%,二三产业人才1099人,占人才总量的12.8%;县直人才6230人,占人才总量的72.5%,乡镇人才2364人,占人才总量的27.5%。

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管理人员1357人,占人才总量的15.8%,农村实用人才1230人,占人才总量的14.3%;专业技术人才6007人,占人才总量的69.9%;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77人,占人才总量的2.1%;具有中级职称的2706人,占人才总量的31.5%;具有初级职称的3124人,占人才总量的36.4%。

(一)党政人才队伍现状及结构

全县党政人才1052人,其中县处级正职4人,县处级副职14人,乡科级正职55人,主任科员32人,乡科级副职131人,副主任科员135人,科员681人。1052人党政人才中,具有在职研究生学历者34人,占党政人才总量的3.2%;具有本科学历者395人,占党政人才总量的37.5%;具有大专学历者596人,占党政人才总量的56.7%;中专学历者27人占党政人才总量的2.6%。35周岁以下人员148人,占党政人才总数的14.1%;36至40周岁207人,占党政人才总量的19.7%;41至45周岁269人占党政人才总量的25.6%;,45至50周岁217人,占党政人才总量的20.6%;51至54周岁211人,占党政人才总量的20%。

(二)农业人才队伍现状及结构

全县农业人才1841人,其中管理人才67人,专业技术人才544人,农村实用人才1230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184人,占农业人才总量的10%;具有大专学历310人,占农业人才总量的16.8%;具有中专以下学历1347人,占农业人才总量的73.2%。35周岁以下人员333人,占农业人才总量的18.1%;36至40周岁331人,占农业人才总量的18%;41至45周岁521人,占农业人才总量的28.3%;,45至50周岁506人,占农业人才总量的27.5%;51至54周岁67人,占农业人才总量的3.6%;55周岁以上83人,占农业人才总量的4.5%。

(三)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及结构

全县卫生人才808人,其中管理人员71人,专业技术人员737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233人,占卫生人才总量的28.8%;具有大专学历421人,占卫生人才总量的52.1%;中专以下学历154人,占卫生人才总量的19.1%;。35周岁以下人员183人,占卫生人才总量的22.6%;36至40周岁185人,占卫生人才总量的22.9%;41至45周岁141人,占卫生人才总量的17.5%;,45至50周岁94人,占卫生人才总量的11.6%;51至54周岁95人,占卫生人才总量的11.8%;55周岁以上110人,占卫生人才总量的13.6%。

(四)教育队伍人才现状及结构

全县教育人才3794人,其中管理人才303人,专业技术人才3491人。具有在职研究生学历1人,占教育人才总量的0.03%;大学本科学历992人,占教育人才总量的26.15%;大专学历2117人,占教育人才总量的55.8%;中专学历684人,占教育人才总量的18.02%;。35周岁以下人员1095人,占教育人才总量的28.9%;36至40周岁877人,占教育人才总量的23.1%;41至45周岁648人,占教育人才总量的17.1%;,45至50周岁465人,占教育人才总量的12.3%;51至54周岁403人,占教育人才总量的10.6%;55周岁以上306人,占教育人才总量的8%。

(五)二三产业人才队伍现状及结构

二三产业人才1099人,其中管理人才165人,专业技术人才934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350人,占二三产业人才总量的31.9%;具有大专学历547人,占二三产业人才总量的49.8%;具有中专学历人才202人,占二三产业人才总量的18.3%。35周岁以下人才227人,占二三产业人才总量的20.7%;36至40周岁250人,占二三产业人才总量的22.7%;41至45周岁192人,占二三产业人才总量的17.5%;,45至50周岁131人,占二三产业人才总量的11.9%;51至54周岁133人,占二三产业人才总量的12.1%;55周岁以上166人,占二三产业人才总量的15.1%。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县人才数量、质量,专业技术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等现状的分析,我县目前人才队伍现状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

近年来我县人才队伍在质量和数量上虽然有了一定的增长,但在总量上还严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成了制约我县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截止20__年12月底我县人才总量为8594人,仅占全县人口总数的3.6%,距离国家人事人才十五规划要求的6.3%还差2.7%。二三产业人才、乡镇人才占人才总量还很低,虽然农业人才占人才总量有一定比例,但

农业人才的总体水平不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和专业学历的人员还比较少,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总量的2.4%。 (二)人才分布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是在专业结构上,存在技术人才缺乏,中级人才多,高级人才少的问题,高、中、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占人才总量的比例为:2.1:31.5:36.4,高层次人才比例严重偏低。二是在专业分布上,卫生、教育专业技术人才多,其他专业技术人才偏少,卫生、教育专业技术人才占人才总量的65.2%,其他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总和只占到人才总量的16.3%。三是在学历结构上,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不到人才总量的30%,并且第一学历人员少,在职第二学历函授毕业较多。四是在年龄结构上,35周岁以下党政人才偏少,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教育人才40周岁以下人才居多,农业人才年龄偏大。五是人才地域分布不平衡,将近85%的党政及专业技术人才都集中在县直,只有15%的党政及专业技术人才在乡镇,特别是乡镇农业养殖、种植、农村经济人才极度匮乏,高层次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三)传统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

近年来,我县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传统型人才多,而技术创新型人才和产业化人才缺乏。现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自主培养、自主创新、自主创业能力不强,更缺乏科研成果;部分事业单位人才高职称低水平,有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安于现状,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学习创新意识不高。部分党政人才理论水平和科学发展、执政能力都有待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自身素质与时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县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产业化人才、农业人才缺乏的现状,现有的各类人才支撑和带动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现状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丰厚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畜牧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不能产生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现有人才队伍没有结合全县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科学合理、建设性的改革建议,人才队伍服务经济建设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人才机制相对僵化,流通不畅,需求不旺

主要表现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等方面,政策不配套,流动机制不健全。一些部门和单位对人才工作不重视,以人为本的观念淡薄, 缺乏忧患和危机意识。一是财政问题,既需要人才,财政负担又过重,难以引进和储备人才。一方面大量毕业生就业困难,人才闲置,另一方面急需人才缺乏,造成人才富余与奇缺并存的现状。二是引进和流动渠道不畅。党政部门入口、出口不畅,党政机关已经多年没有招考公务员,有的部门和乡镇出现了公务员严重缺乏的情况。有的技术部门非专业技术人员占了三分之二,占岗又占编,富余人员出不去,急缺人才进不来,形成恶性循环;即使发现了某些急需人才,由于受编制、单位性质和身份等因素限制而不能聘用。调研中发现,农业、畜牧、水产等部门多年未引进人才,既使补充人员多是退伍安置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乏,不改变状况就会出现人才断层危机。三是人才政策不配套,吸引力较弱。我县对高层次人才缺乏政策倾斜,没有引进和稳定的体制。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事业单位还没有真正落实岗位聘任制,还没有实现按岗位的不同,兑现薪金待遇,事业单位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或先例来聘请一个高薪的高层次人才。同时,乡镇人才开发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学生不愿到基层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四是人才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在我县人才市场上唱主角的是非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事业单位基本没有进入市场,加上人才引进户籍、社会保障体制度等配套政策不到位,影响了人才的供求和流动。

三、我县人才资源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立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党委和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和政策引导。一是 结合我县人才工作的现状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完成好全县“十一五”规划中人才开发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新时期的人才工作规划应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现有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从解决人才缺乏的突出矛盾入手,引进急需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工作规划的有关精神,抓紧制定出适宜我县实际的《 __县五年人才引进、开发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根据县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结构,出台具体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政策,制定出每年录用和引进人才计划,扩大公务员招考的数量,加大所需专业技术人才聘用和引进工作力度,吸引和鼓励各类人才到我县工作,切实解决我县人才总量不足和人才流通不畅的问题,为我县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三是制定具体考核规划,敦促各部门、各单位对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四是建立县政府高级人才特殊津贴和实施重大贡献奖励制度、真正营造起人才建设的良好政策环境。

(二)以执政能力和管理能力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强党政人才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以领导干部德政、勤政、廉政教育为着力点,制定出完善的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和办法,加强干部教育管理; 抓好党政领导干部学习和培训工作的落实,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为学习培训重点,切实提高党政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和活力;以《公务员法》实施为契机,加大招考工作力

一周实训总结篇(9)

“456项目体系”主要内涵

以四个导向为切入点设计培训方案:即以需求为导向,设置培训课程;以流程为导向,全过程管理;以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导向,学习与交流相结合;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实施工作改善4A计划。

开展“十个一”活动: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一次警示教育,一次拓展训练,一次读书交流会,一次生日party,一次党性材料分析会,一次座谈会,一次参观水电博物馆,一次篮球比赛,一次辩论赛。

四种教学方式: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参观学习,体验式学习。

五种管理模式:全封闭式培训,团队学习,互动教学,自主管理,积分考核。

六项学习成果:每周周报,PPT成果汇报,学习行动笔记,感悟集,学习论文,两结合工作改善4A计划(“两结合”指学习内容结合工作;“4A”指4项行动计划)。

“456项目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将现代企业培训管理理念渗透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成年人学习的固有规律,使培训学习从单一的学员对知识层面的认知上升为以更新观念、拓展思维、锤炼心态、提升能力为重点的全方位、立体式互动交流,实现从听到、知道、认可、实践,到行为改变的递进关系,使培训价值达到最大化。

“456项目体系”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突出解决公司对青年干部能力要求层级和标准的专项问题,结合科学的培训需求调研分析,通过对资源合理有效地整合,实现“456项目体系”的建立。

基于“456项目体系”的实践

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课程设置及应用

设计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即党性修炼、卓越表达、思维激荡、知识拓展、管理提升。“党性修炼”加深青年干部对新形势的认识,提高对国家及公司政策领悟能力,着眼公司战略总体目标,提高青年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卓越表达”提升个人公众表达能力,学习领导者的语言表达艺术;“思维激荡”突破传统管理思维模式,转变个人思维方式,重新认知自我,不断提升;“知识拓展”中学习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非专业领域的学习,扩宽视野,接触前沿理论知识,了解新领域新信息;“管理提升”中学习管理理论,提升管理效能,提升个人领导力,学会合理制定计划,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执行力和贯彻力。

以流程为导向全过程管理。为加强对培训班的有效管理,培训中心特意安排了具有多年培训管理经验的四位老师分别负责培训班的各项管理及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以确保培训项目顺利实施。培训前期,由专人负责培训学习手册的编排印刷,培训学习资料的排版装订,培训实施过程中所需教学物品准备以及会场设备的调试等;培训实施过程中,通过“互动教学、分享交流”等多种管理模式,努力使培训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确保实效”的主旨;培训结束后,总结项目实施过程,整理培训相关资料,撰写培训评估报告。对学员工作改善行动计划进行后期跟踪回访,收集经典案例,并对下阶段的培训工作进行合理优化。

以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能力为导向,学习交流相结合。交流是促进团体学习效果的基本方式。在“读书交流会”、“PPT学习成果汇报”以及课后“学习园地”感悟粘贴等过程中,都给学员搭建起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一是“每周简报”的交流方式。班级成立编辑小组,针对一周在培训中心学习、生活等情况制作简报。简报内容包括一周动态、学员学习的心得体会、所感所悟、风采展示、分享互动,每位学员都可以在简报上发表文章,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

二是“学习园地”的交流方式。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学习园地,学员们可以把自己学习的感受或老师课程中讲到的经典语录写在即时贴上,粘贴在学习园地,课间学员们相互浏览,一周总结一次,评选优质感悟,大家分享。

三是“爱心家园”的交流方式。41位学员,每位学员都通过抽签的方式找到自己的神秘伙伴,这位神秘伙伴的到来,使自己有了一次奉献爱心的机会,在整个培训学习过程中,默默关注着他,记录他的成长以及每天的表现,把想对他说的鼓励粘贴在“爱心家园”上。在学习的同时,使学员都能感受到被别人关注的温暖。班级里的爱心大使会不定期的宣读爱心语录,传递每个人的爱心。

四是“总结分享”的交流方式。每周的课程结束后,学员根据一周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学习,相互分享学习体会,并选派代表和全班分享三点,同样的知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学员以空杯的心态从别人的收获中反思自己的学习。

五是“辩论赛”的交流方式。聆听智慧交锋,感受语言魅力,举行以“责任·能力”为主题的辩论赛。辩论中双方辩手各执己见,据理力争,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展示出辩手良好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临场应变的综合能力,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六是“座谈会”的交流方式。培训班党支部召开了“依法治企”学习座谈会,并邀请公司监察部同志参加。座谈会上深入学习了新源公司依法从严治企有关要求,分析了公司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实施工作改善4A计划。学习的目的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在学习期间,每位学员要填写两结合工作改善“4A”计划,以一周为节点,总结学习收获,反思工作改善点,将思路转化成方案,再将方案转化成今后的行动计划,应用smart原则(可操作、可实现、可衡量、可评价、有时间限制),制定并描述计划实施具体步骤。根据计划的制定,实施改善行动,使培训有效落地,实现成果转化。

四种教学方式的应用

在教学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讲授课程之外,还设有专题研讨、参观学习、拓展训练。

专题讲座。为了使每位参训学员训后在思想境界上有新的提升,理论水平有新的提高,能力素质有新的增强,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有新的突破,培训班安排了包含多学科门类的30个专题,涉及历史、社会、管理、科技、法律等学科知识,并结合当前时政,开设了关于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辅导、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专题讲座中,课程将互动方式的演练、角色替换、情景模拟、管理游戏、结合案例讨论、头脑风暴、性格测试等穿行,老师们生动有趣的授课内容、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良好的表达技巧都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正确领会上级领导意图,有效完成组织任务》课程中,为加深学员对课程的理解,主讲老师设计了“最佳搭档”的互动游戏。课后,学员们分享了学习的所思所得。学员张会贞就在以“参与、分享、反思、成长”为主题的所思中写到,游戏过程中被指挥者茫然等待命令,指挥者情急之下有亲自操作的冲动。反思工作中,作为上级领导,如追求自己对权力的掌控,习惯于指挥部下,这种“大权在握”、“命令为主”的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自身压力过大,员工过分依赖领导者,个人的才智和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很难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专题研讨。在专题研讨活动中,分别通过班委、党支部、各小组队长组织,选定研讨主题、设计研讨流程,组织研讨过程,使学员相互学习,畅所欲言,有效沟通,实现思维拓展,观念交流。培训班顺利完成了“读书交流会”、“党性分析会”等专题研讨活动的召开,并对研讨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整个过程,一方面使学员丰富了学习内容、交流了知识,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

参观学习。参观学习将学习与实践有效结合,在学习的同时,放松身心,交流感情,增长见识,增进友谊。

体验式学习。从团队建设、室内体验式活动、户外拓展、晨练四个角度设计了体验式学习内容。将直接的感官体验和知识型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体验式学习,强化青年干部的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协作、勇担重任的团队精神。体验式学习对个人而言,使学员战胜了自我心理舒适区,克服恐惧,直面困难和压力。对团队而言,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也使团队成员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正确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五种管理模式的实践

“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是指严把各项考核制度,实施军事化管理。学员按照考勤要求,按时上课,并且克服严寒及自身生活习惯,每天坚持晨练,他们用整齐的步伐迎接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用响亮的口号传递着青年干部的热情和活力。

“团队学习”的管理模式。即将学员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设有队长、队长助理、纪律委员、5S委员(5S源于日本精益生产,此处特指维护小组环境,保持教室干净整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员可自愿竞争上岗。队长带领小组进行团队建设,组织大家制定本小组的队名、队徽、学习目标、学习公约,并依此进行风采展示。团队学习中,各岗位职责分工明确。队长负责组织在课程实施过程的小组案例分析、总结研讨等环节各小组成员的发言;队长助理负责收集学员的学习感悟,课间粘贴在团队的“学习园地”上;纪律委员负责维持本小组及班级的课程纪律;5S委员负责带领团队成员维护小组的5S环境。

“互动教学”的管理模式。即由主讲老师负责课程内容的完整讲授,助学师进行课前气氛的调动和培训现场管理,使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里“享受知识的盛宴”。“课间操、小游戏”等多种互动方式,能充分缓解学习疲劳,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程度来吸收课程内容。

“自主管理”的管理模式。即在培训班中成立党支部及班委,实施管理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班委成员由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生活委员组成,党支部成员由团支部书记、宣传委员组成,他们承担着沟通师生、引导班风、服务学员的重要任务。学习过程中组织策划实施贯穿项目始终的“十个一”活动,丰富学员的学习生活。通过QQ群、飞信的建立,搭建学员相互交流平台,辅助培训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积分考核”的管理模式。即在培训过程中采用团队累计积分制,分别针对团队建设速度、风采展示、课堂互动、5S环境、精彩感悟、研讨总结、竞赛活动、好人好事、课堂纪律等环节,应用统一的评分标准,将得分情况真实有效地反映到班级评分规则表中,运用透明机制,评选优胜团队,激发团队学习热情。

学员展示的六项成果

每周周报。由班委会成员组成编辑部,针对每周的培训学习情况编写周报。周报内容包括:本周要闻、本周动态、组织活动、心得体会、学有所思、培训分享等模块。学员积极投稿,针对课程、活动等自拟主题,分享心得体会。周报提供了学员交流的平台,全方位展示了学员学习期间各项收获以及丰富的培训学习生活。

学习成果汇报(PPT述学)。学员间的交流在整个培训班的培训管理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为其搭建起了多样性的沟通平台,实现了学员间学习成果交流。如每位学员五分钟的PPT述学,就是由学员梳理、提炼、总结其学习期间的所感、所悟、所得而进行交流。

学习笔记。为学员设计了专门的学习笔记本,学员每天都将学习收获整理成学习笔记,记录学习知识点,学习期间经常回顾翻阅。培训结束时,每位学员的笔记本上都写满了各自的收获。

感悟集。学习园地是培训班的一个亮点,课间总能聚集许多学员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大家相互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培训期间共收集到300余条学员的感悟,且把这些感悟装订成集,作为学员学习生活的一个美好纪念。

学习论文。学习的真谛是能力而非信息的获得,学习期间每位学员将学习所得结合自身工作撰写学习论文,41份论文分别从多个角度设定主题,涵盖了公司系统生产、管理、建设、安全、企业文化等方方面面。

工作改善4A计划。培训设计始终遵循“学以致用”的培训理念,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分别制定了个人的“工作改善4A计划”,计划中详细描述如何按步骤将学习所得转化到实际工作中,提升各项工作业务能力,最终实现行为的转变。

制定行动计划作为学习成果的重中之重,密切联系了学员实际工作,优化了学员的工作方法及工作流程,增强了全局意识,提升了系统思考能力。由于行动计划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持续性,这样就促使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培训价值的最大化。

利用信息反馈进行培训评价和改进

为保证培训课程的顺利开展,达成培训的最终效果,在培训中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由班主任老师全面收集学员对培训过程的建议,以及对活动安排、课程设置等信息,以此进行培训效果的整体评估。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培训内容、师资水平、培训管理、后勤服务四个方面展开,在对评估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复查的基础上,对培训效果再次进行跟踪调查,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及提出的有效建议。

一周实训总结篇(10)

对网球运动员重大比赛前的备战训练过程实施科学监控,充分发挥科研、训练、竞赛相结合的科研攻关保障体系的重要价值,是十分重要的研究任务。通过训练过程中的监控,能够及时发现运动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备战运动员的训练效率与竞技状态。对此,笔者所在的科研组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某省网球队8名备战全国网球比赛的女子运动员。

2.研究方法。科研组对该队训练过程进行了为期7周的跟踪与监控研究,并走访了10多位该省网球专家、网球队教练员,多次该队组织的内部业务研讨会。在研究过程中,对该队6周共64次训练课的时间安排、组织形式、训练手段、负荷量度、训练效果等开展了全程跟踪记录;对运动员在练习与恢复过程中的心率进行随机抽样监测;每2周对运动员进行1次晨起静脉采血,重点检测血红蛋白、血压积、红细胞、皮质醇等7项生化指标,依据检测情况、运动员承受负荷量度的情况、身体机能状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营养补充;在训练末期对全体队员实施专项素质测试,并运用统计软件对测得数据开展差异性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1.身体机能监控与效果分析

一是建立生理生化监控指标体系。根据运动员训练生理生化检测指标要求,按照网球项目的具体特点,科研组以血红蛋白、血压积、红细胞、皮质醇、血尿素、血睾酮、血清肌酸激酶等7项生化指标及晨脉、血压、体重等常规指标为基础,建立起网球队运动员生理生化检测与监控指标体系。依据各指标监测得到的数据,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与训练负荷、训练效果等及时作出评价与反馈,为运动员调配与制定个性化营养补充方案,并据此修订训练计划,从而实现训练监控之目的。

二是对生化指标监测结果及身体机能状况、营养补充效果的分析。训练7周的检测结果表明,第1周8名队员的血红蛋白均值为12.8±0.641/dL,要高于普通同龄女性的标准,无贫血现象。从第3周起血红蛋白值稍下降,从第5周起逐渐恢复并上升,说明此次训练给运动员机体以有效负荷刺激,从而造成机体分解与合成代谢有明显增强。总体趋势有所上升,说明7周训练让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有所提高,这是有氧训练与应用补血类营养品所共同起到的效果。8名队员的血尿素均值为6.41±1.82mmol/L,在正常人群(1.8―8/9 mmol/L)中处于较高位置,这说明网球运动员的体内蛋白质代谢比一般人群更为活跃。血尿素波动现象显著,从第3周起保持高位后开始逐步下降,说明训练给予了机体以足够刺激,造成了机体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疲劳,特别是训练前期的负荷量比较大,但恢复之后无疲劳堆积现象。8名队员的血清CK值为142±85U/L,显然要高于正常人群10―60 U/L的标准,说明训练期间安排了大幅度的力量训练,其数值的变化十分敏感地反应出机体肌肉的负荷情况。8名队员的血睾酮、T/C(即血睾酮和皮质醇的比值)的变化曲线波动趋向一致,队员从第3周起血睾酮的检测值有显著下降,说明这一时期机体出现疲劳,机能明显下降,证明训练特别是第2周的运动负荷量偏大,经过及时调整负荷与营养品补充,运动员在训练后半段的身体机能维持在较好的水平上。第3周有2名队员的T/C值未出现明显下降,且最后一次测试值大幅上升,显示出运动员之间的身体机能差异。1名队员在第7周的血睾酮与T/C值明显上升,经查是因为旧伤复发,减少训练量减少所致。

对以上检测指标进行分析,全体队员的指标变化幅度基本上在正常的范围以内,但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总体训练负荷结构安排合理,虽然第2周的负荷稍微偏大,但及时根据监控信息进行调整,并运用积极性恢复手段,使运动员的机体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未出现疲劳积累现象。营养品的补充,尤其是补血剂与蛋白质补剂的服用,使运动员的机体合成代谢得到显著加强。在训练后期,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运动后机体恢复能力有明显提高,身体总体机能趋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血睾酮的调节效果不够理想,其值偏低,尚需进一步研究应对血睾酮下降的办法。

2.专项素质监测及体能现状分析

一是建立专项素质测试指标体系。按照该省网球队体能训练的整体工作部署,科研组以国际网球联合会高级教程所推荐的测试项目为标准,对运动员的专项耐力、速度、上肢力量、上肢爆发力、下肢爆发力进行了监测,并以此构成专项素质测试指标体系。

二是对专项素质测试结果与体能现状、训练效果的分析。科研组不仅对体能训练进行全程监控,而且还协助教练制订体能训练计划,运用专项素质测试、恢复心率监测等两种方法进行体能训练效果评价。通过跟踪监控运动员从间歇跑后的心率变化情况,可进行如下分析:在负荷的性质大体相同,负荷后即刻心率值大体接近的情况下,运动员每周的心率恢复速度都在加快,尤其是运动后1分钟内的快速恢复能力有显著提高,运动员在有氧代谢能力上的训练效果十分理想。可见,此次体能训练富有成效,全体运动员各方面的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结论

总的来说,此次冬训遵循当今世界职业网球运动以“高标准、高质量、短时间、大强度”为主要内容的训练模式,与以往传统的训练方法相比,着重加大了体能训练的比例,缩短了各课次的训练时间,强调每次训练的负荷强度与每项练习的训练要求,使训练更为接近于实战,因而训练的效果更加突出。在网球赛前训练中开展实时跟踪监测,并在第一时间反馈监测结果与评价意见,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教练员与科研人员对于训练过程的控制。通过系统分析与充分利用训练监控过程所获得的大量第一手数据,有助于为我国网球事业的科学化、规范化训练提供坚实的依据。

一周实训总结篇(11)

在全年训练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作为担任业余训练任务的县区级体校的教练员,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和探索少年运动员训练的分期问题,否则,势必直接影响其现在和将来的学习成绩及运动水平的提高。

二、分析讨论

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分期问题,从理论上最早是由前苏联专家马特维耶夫于1965年提出的。他主张根据运动员竞技状态变化规律,把一个大的周期划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三个时期。

分期问题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为运动员系统训练。循序渐进地发展提供了保证。

几十年来,这个理论促进了训练实践的发展,被普遍认为是安排训练的一条基本原则。(见表1)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对于作为后备力量的县区级体校的少年运动员来讲,分期问题的严肃性应当不亚于专业运动员。

(一)县区级体校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目的有别于专业运动员

专业运动员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在大赛中争名次、夺金牌、创纪录,训练中更多地突出的是专项。专业教练员必然紧紧围绕为提高专项成绩来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县区级体校少年运动员则不同,我们训练的目标是准备在几年乃至十几年后的大赛中争名次、夺金牌、创纪录。我们目前参加比赛的目的是对教学训练大纲执行情况以及教学训练效果的检验,因此,在全年训练过程中一个周期各训练时期的划分,其指导思想应立足于打好基础,着眼未来。

(二)县区级体校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有别于专业运动员

专业运动员的训练习惯按照季节变更划分训练周期。县区级体校少年运动员则不同,我们正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们所训练的对象,除了参加业余训练外,还得完成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任务,并进行期中、期末考试等。

为了使孩子们既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又能保证全年运动训练的系统性,我们试图围绕学校的学习活动时间安排训练节奏,使训练分期问题具有了极为特殊的意义。

(三)县区级体校少年运动员的比赛任务有别于专业运动员

专业运动员往往依据往往依据要参加的国内外大赛举办的具体时间安排相应的训练周期。县区级体校少年运动员则不同,我们是借助于各级传统赛事检验自身的运动能力和训练水平,诸如,5-6月份的各级选拔赛,7月末8月初的省级优秀苗子赛,以及10-11月份的校际比赛等。

鉴于以上各点,再考虑到少年运动员生理、心理状态等特点,我们提倡由三周期体现每个训练年度的训练分期。(见表2)

总而言之,全年训练计划的制定,无论如何分期,都要在上一个训练年度的基础上进行,而每个训练周期结束,又要认真地总结经验,使下一个训练周期在上一个周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状态水平,从而逐步接近既定目标。

三、结束语

3.1 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分期问题的最大优势在于为运动员系统训练、循序渐进地发展提供了保证。

3.2 由于县区级体校少年运动员在训练目标、训练时间和承担的比赛任务等诸多方面有别于专业运动员,故提倡以三个训练周期体现每个训练年度的训练分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