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7:52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1)

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最高体现,是精神主体趋向成熟的表现。对于信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看,信仰与人们对人生与宇宙存在价值的思考紧密联系。信仰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的意识状况和终极的价值观念,贯穿于生命的始终。长期以来,心理学界忽视了对信仰的关注,笼统地把信仰与理想、价值观看成是个性倾向的一部分而不加辨析。有人把它看作是与价值观等同的概念,甚至把信仰混同于信念。信仰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精神状态,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信仰是十分必要的。

一、信仰的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界定,信仰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它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地位,与人的知、情、意相联系,并且贯穿于整个意识领域和精神活动之中。它既可以存在于现实的意识之中,去引导行为、规范道德意识和自我评价,同时也可能内化于无意识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一切外在的行为,从而影响造就人格的深层结构。

二、信仰特点与结构

1.认知是信仰的前提

信仰是一种以“相信”为中心的知、情、意相统一的综合的精神状态。信仰中的认知因素,即信仰中认识、知识、观念的因素是信仰确立的前提。

长期关注信仰问题的学者认为,从信仰的结构与程度来划分,信仰可包括“可信”与“确信”两种水平。信仰中的“可信”可以被看作是信仰的认知成分。任何信仰,都是“可信”与“确信”两者的统一。所谓“可信”是指人们的信仰能在某种程度上借助于现存知识予以证实,即能为我们的理智所理解和接受。这就是信仰中的理智或认知的部分。所谓“确信”就是“相信”在情感上的强化,主要体现为信仰的非理性成分。

信仰中的认知成分如同其他心理现象中认知成分一样并非是静态的、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人们总是对所信服的对象有深入认识的愿望,并且信仰态度本身有可能随着认知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2.信仰包含情感的投入

信仰是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倾向,它往往表现为人们对其认定的、体现着最高生存与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由衷的信赖和追求,因而情感倾注必然成为信仰心理的基本要素。离开了情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信仰,已有的信仰也会枯萎,主体对信仰对象情感的丧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与衰减。

信仰具有两重性,从单纯的“信”上升到“信仰”必须从“可信”的层次上升到“确信”。信仰者不仅应对信仰对象有理智的认识,还应有情感上的专注。情感使人的认识与信仰对象联系起来,只有建立起情感上的依赖与信服,才能建立其真正不可动摇的信仰。一方面,信仰会培养起情感,并使情感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情感又会促进信仰。对信仰对象的情感会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信仰活动中去,甚至为信仰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在宗教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同样,在科学信仰中,仍然需要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参与。

3.信仰最终体现在人的意志活动中

信仰是人的最高需要的体现,是人的最高价值观念,它对人的心灵与行为起到导向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靠人的意志努力来实现。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实现或趋向目标的心理过程。信仰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直接影响支配着人的意志。

意志在信仰心理结构中起稳定、定向与维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是通过意志对情感与认知因素的影响来实现的。

从意志对认知因素的影响来看,意志可以巩固信仰主体的认识和观念。人们总是具有凭借意志去寻求证实或强化固有观念的理论或事实。意志不仅能稳定认知结构、固化信念,而且能有意无意的排斥与所持信仰观念相反的观念。意志也能使信仰者的认识活动朝着已有观念的方向发展。意志对认知的这种影响使得信仰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专一性。信仰所具有的意志品质是激发、推动、维持人前进的力量。在信仰心理结构中,认知因素、情感因素与意志因素相互影响,互为依托,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们的有机结合才构成完整的信仰心理状态,才展示出信仰所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精神信仰形成的相关因素

对信仰的研究,除了关注信仰概念、结构、特点和功能外,心理学家还重视信仰影响因素的研究。在现有的文献范围里,针对于一个发展成熟的、有自我意识的个体而言,人性哲学(对周围人的信任)、生活事件、经济收入、教育程度等这些因素影响人们的信仰。

人性哲学对精神信仰的影响。人性哲学反映我们对人是否值得信任的看法,它影响我们的政治态度和其他的价值观念。艾里克森在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指出:在0—1岁,孩子对周围环境的信任将影响到以后人格的发展。人格中的结构中有价值、信仰的成分,人性哲学是否影响人们的信仰至今还没有实证的研究。

生活事件对精神信仰形成的影响。许多研究认为生活事件影响人们对生活状况的归因,是人们信仰形成的重要因素。Freud,S.谈到宗教对社会控制时提出,生活中出现的苦难事件是产生的基础。说明不幸的生活事件是信仰,尤其是的重要变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认为,如果不重视人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经受的心理危机和危急状态,就不可能解决的根源问题。

还有一些研究指出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状况对精神信仰的影响。宗教心理学研究指出信仰的转变年龄在青春期。刘玉新指出面临大学毕业,女大学生比男生更多地采用“求助于宗教”的应对方式,其差异显著。

心理学对信仰的研究,是从开始的。实证研究的特点,使心理学家沿着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思路,把信仰问题的研究逐步引向深入。信仰概念由局限于宗教扩展至政治乃至个体的日常生活,努力从更广泛的背景中探讨人的这一精神世界。除了信仰功能和特性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外,还对信仰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标志着信仰的研究已开始进入系统研究的阶段。我国对信仰问题的关注比较多,心理学研究的比较少。因此,系统整合国内外这些研究成果,建构信仰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是今后信仰研究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宋兴川、乐国安.大学生的精神信仰结构[J].中国临床康复,2005.04.28

[2]李幼穗、李维、吕勇.信仰现状的心理学研究 [J].心理科学,2002.06

[3]杨显平.高校大学生问题的心理成因分析[J].前沿,2007.03

[4]宋兴川、金盛华、李波.大学生精神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08

[5]任媛.论道德信仰的特点及形成机制[J].山西煤炭管理,2010.01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2)

信仰,隶属文化范畴,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体系,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是信仰,它是宗教或某种主义的信任,崇拜,并以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大学生的信仰便是大学生个体的个人人生信仰和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理想信仰。这一信仰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今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由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社会转变,由商品经济体制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的社会大变革中,人们的社会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这种巨大的变革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的精神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正确的思维观念不断涌现的同时,各种错误的观念各种危机意识也在悄悄的涌动。在各种错误观念中,作为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的信仰危机,是一种最为深刻的带有总体性的和根本性的危机。危机是某一特定事物(小至一个信念,大至一个国家民族)即将失去自己的规定性。

北京音乐学院二年级的学生陈果,平时成绩优异,极有音乐天赋。然而这样一个20岁的才子,却迷信于“”,与母亲一起在天安门前自焚。这是一个多么深痛的例子。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及人生价值的导向问题并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时代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信仰状况,值得我们去认真的调查和研究。

根据以上的小结,我们归纳以下3个问题,待本次调查进一步验证。

问题1: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信仰危机程度如何。

问题2:当代在校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的影响因素如何。

问题3:当代在校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与当前盛行的拜金主义有何关系。

二调查方法和操作过程

本次调查活动采用个案调查与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辅以个案调查的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多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选择了吉林省的吉林大学,长春税务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长春师范学院,长春商业高等专科等6个普通高等院校。之后,在每个院(系)进行抽样,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400份,回收358份,无效问卷50份,有效问卷308份。问卷收回后,调查员还抽查复核,并以登门或电话联系的方式对5%的样本户进行回访抽查。

2调查问卷

本次所用的调查问卷采用以固定答题为主,自由答题为辅的形式(附录),有关信仰的内容包括:您的信仰,你的家人和朋友的信仰,您周围朋友和同学的信仰等。旨在了解被调查者的信仰状况和其周围的环境状况;另一部分是关于被调查者对于金钱的看法的内容:对于拜金主义的看法,金钱的利用及其周围环境的影响。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对于金钱的态度。其态度是否影响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形成。

本次问卷的设计,采用风笑天的《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及袁方教授《社会研究方法教程》中的有关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表1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人数总计400

学校名称调查人数所占比例

吉林大学100(40%)

长春税务学院60(15%)

长春师范学院50(12%)

长春理工大学60(15%)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80(20%)

长春商业高等专科60(12%)

年龄18——26岁(平均21岁)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信仰状况

当代在校大学生信仰危机程度。通过对有关问题的调查,我们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如下表所示:

表2信仰问卷调查结果(%)

项目共产主义拜金主义宗教其它无所谓自由

大学生应该的信仰42.510.44.818.817.5

您的个人信仰2912.36.223.726.2

同学和朋友的信仰17.518.15.88.848.7

此表中共有三个问题,我们对共产主义和拜金主义进行比较,在这几个问题中,共产主义的信仰依次为42.5%,29%,17.5%,且呈降序的趋势;而对拜金主义的信仰呈升序趋势,分别为10.4%,12.3%,18.1%。,其它信仰,无所谓等都有相当大的比例。这说明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在校大学生中只有29%的人信仰共产主义;认为周围同学和朋友信仰共产主义的只有17.5%,却有23.6%的人对信仰持无所谓的态度。有48.7%的人信仰自由。下面我们在看一看大学生看待马克思主义信仰:

表3马克思主义调查结果(%)

问题是人的精神支柱不现实的,难以实现的无所谓

看待马克思主义29.234.831.8

从表3中可以看出只有29.2%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的精神支柱,有70.8%的人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或持反对的态度,其比例的差异很大,达3:7。

从表2表3及其分析中表明,在校大学生信仰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出现了全面的和深刻的危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共产主义理论进行怀疑和否定,不再信仰共产主义。在这种信仰的混乱中,并且没有新的信仰形成。大学生的信仰呈现无目标性和无从性。

下面,我们看一看大学生对金钱的态度:

2金钱观念

表4大学生对金钱的看法(%)

项目很正常一般持反对的态度无所谓

看待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3624.728.910.4

对于金钱的研究是影响信仰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对影响信仰形成的因素中的某一个因素具体的研究。中国推进市场经济以来,人们从现实生活的表层结构观察和体验到“对物质及利益和金钱的依赖和崇拜的人生态度。”社会道德伦理滑坡,拜金主义盛行等社会现象而设计,旨在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上此种现象的态度。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待当前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持反对态度的只有28.9%,有60.1%的人可以接受。有36%的人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说明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对在校大学生的观念及信仰的形成起直接的影响,大学生大多数认为拜金主义可以接受,可以理解,这是一种有害的思想观念,一定会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一定要引导大学生的正确的金钱观念,抵制大学生那种拜金主义的思想观念,这样我们社会中,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的风潮得以有效的遏制。

表5怎样利用金钱的调查结果(%)

项目存进银行随心所欲的消费进行投资捐献社会慈善事业其它

中500万大奖怎样利用钱14.917.551.315.610.4

假如您中500万大奖是根据社会上发行,某些人梦想通过买而发财的现象而设计,旨在调查大学生如何利用金钱。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有51.3%的人要进行投资,其它四项为14.9%,17.5%,15.6%,10.4%,四项呈现大致均衡的状态。我们看到大学生对于金钱利用的主导潮流即投资。从表4及表5中表明,当代大学生已看清楚社会的形势,利用金钱来为自己赚钱。第五项的“其它”中有10%的人认为对其前四项进行合理的分配:一部分存进银行;一部分进行投资;一部分随心所欲的消费;另一部分为社会捐献一些。我们在来看一看图表2,明确个人信仰拜金主义的是12.3%,而认为周围的同学和朋友信仰拜金主义的有18.1%,比信仰共产主义高出0.6个百分点。

通过表4和表5,我们对在校大学生对于金钱的态度及如何利用钱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对待拜金主义潮流和金钱万能论大多数人可以接受。对于金钱的利用,有一半以上的人表明要进行投资,为自己的将来打基础。以上我们对大学生信仰和金钱观念进行一般性的描述分析,下面我们对信仰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

3信仰危机的产生因素

20世纪80—90年代,东欧巨变和苏联的解体,他们走上了非社会主义的道路,国际社会的巨变给中国人的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本来业以存在的共产主义信仰危机得以证实。大学生作为时代前沿的群体,信仰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在国内,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产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在不同领域内产生不同的价值评价标准,在这一背景下,以大学生的信仰危机呈现多元化和混乱化为前提条件,放置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信仰危机的产生是否受到的其周围的同学和朋友的信仰影响;其次分析大学生的拜金主义观念的形成是否受到家庭亲属,同学朋友的影响;最后分析信仰危机的产生是否受到大学生的拜金主义观念的影响。

(1)同学朋友的信仰对他的影响

我们采用社会统计学中的R*C列联表的方法。列联表是研究现象与现象之间存在的关系。下面我们看一看表6所示的内容,做具体分析:

表6个人的信仰和朋友同学的信仰的关系

个人的信仰朋友同学信仰共产主义拜金主义宗教其它无所谓边缘和

共产主义43104149

宗教2254316

自由42375335140

拜金主义102666755

其它72214732

边缘和10434208153N=292

我们通过列联表的计算公式得出χ2=92.34(显著性水平=0.05)

χ2(16)=7.95所以χ2=92.34〉χ2(16)=7.95则证明个人信仰与周围同学和朋友的信仰是有关系的,有影响的。下面我们从中国人心理的角度和大学生视觉的角度分析。中国人有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例如,在大街上,有一些人在抬头看天,那么另一些人就会不自觉的跟着抬头看天。个人的价值观,信仰的形成,很大的程度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对他的影响。尤其是对同学或朋友的耳濡目染。从表6可以得知周围同学和朋友信仰共产主义的只有17.5%,有拜金观念

的有18.1%。其周围的环境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大学生的视觉角度如何呢?现在的大学生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能力很强,捕捉信息的能力很强,再者大学生的毕业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导致个人思想观念的改变,原有的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被怀疑否定和抛弃。他们不想受任何的限制,信仰自由达48.7%。这是一个主流的数字。下面我们再看一看影响个人拜金主义观念的因素:

表7家人和亲属对金钱的看法影响个人的拜金主义观念

家人亲属个人的看法正常一般持反对的态度无所谓边缘和

很大422625699

很小4525387115

几乎没有151521758

没有615517

边缘和108678925N=290

表8朋友和同学对金钱的看法影响个人的拜金主义观念

朋友同学对金钱看法个人对拜金主义的看法正常一般持反对的态度无所谓边缘和

很大28614452

很小5639406141

几乎没有171925970

没有7310727

边缘和108678926N=290

表7是个人对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的看法与家人对金钱看法对你的影响之间是否有关系

我们通过列联表的计算公式得出χ2=18.85(显著性水平=0.05)

χ2(9)=3.32所以χ2=18.85〉χ2(9)=3.32则证明个人对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的看法与家人和亲属对金钱看法对你的影响之间是有关系的。

表8是个人对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的看法与朋友和同学对金钱看法对你的影响之间是否有关系

我们通过列联表的计算公式得出χ2=30.54(显著性水平=0.05)

χ2(9)=3.32所以χ2=30.54〉χ2(9)=3.32则证明个人对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的看法与朋友和同学对金钱看法对你的影响之间是有关系的。

下面我们具体的阐述他们之间是怎样影响家庭和亲属对金钱看法还大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份能挣钱很多且稳定的工作。其中“挣钱”便是对个人的一种理念的灌输,在个人的成长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影响人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形成,共产主义必然是反对崇拜金钱的。家庭和亲属大多都处于城市的中低产阶级或者农村,他们对钱的认识具有很大的目的性和局限性,认为能挣很多钱且工作稳定便有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结果。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信念思想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影响。会不同程度上抵制学校教育中关于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造成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信念的相互矛盾,最终产生信仰困惑,直至发生危机。

下面我们再分析一下同学朋友对金钱的看法对个人拜金主义产生的影响。现在大多数同学和朋友面对现实生活感而叹之,不知道应该怎样做人,不知道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怎样把握和设计自己的人生。同学和朋友,在很大程度上都处于同一年龄段的人,在认识上和思想上很容易达成一致。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被同化。朋友和同学的集体中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和信仰呈现复杂化,因而产生与群体相同的危机。

上述我们进行了两个单向的分析,那么我们再看一看个人信仰的形成和发生危机,与个人对金钱的看法是否有关系,那么我们先看一看表9所示:

表9个人信仰与个人对金钱的看法的关系

金钱看法个人信仰共产主义拜金主义宗教其它无所谓边缘和

很正常291663552109

一般2454241370

持反对态度398751392

无所谓6524219

边缘和10434198251N=290

我们通过列联表的计算公式得出χ2=41.86(显著性水平=0.05)

χ2(12)=5.23所以χ2=41.86〉χ2(12)=5.23则证明个人信仰的形成和发生危机,与个人对金钱的看法是有关系的,是相互影响的。表9中最显著的对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持反对态度的而信仰共产主义达39人,是比例中最高的一项,而认为拜金主义是正常现象,而信仰其它未知的占35人。而信仰“未知”中自由占28%。对拜金主义看法持“一般”态度而信仰“未知的”的有24人,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共产主义理论必然反对拜金主义的。从表中有一点是可以证明的,那就是反对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的人信仰共产主义的比例是最大的,因此我们要抵制拜金主义对大学生的思想侵蚀,就要反对拜金主义,抵制道德滑坡。

四总结与讨论

本次调查围绕当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对拜金主义等金钱观念这一重要因素进行具体的调查分析,针对当代在校大学生业以存在的信仰危机,进行较大样本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并且出现了总体性的和根本性的危机。在这场信仰危机中,信仰呈现混乱和无目标的状态,新的信仰并没有确立。有70.8%的人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及其共产主义理论或持无所谓态度。信仰隶属于文化,这也反映了文化领域内的委靡和混乱。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对信仰危机产生的几个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表明,周围的同学和朋友的信仰及家庭亲属的信仰,对拜金主义看法等几个因素会不同程度影响共产主义信仰的确立。下面我们对影响大学生信仰出现危机其它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讨论。

1计划经济的后果。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同计划经济体制及观念紧密的结合起来,当由计划经济想市场经济的转型中,人们很难把共产主义同计划经济区别开来,相反的却极容易把马克思主义同计划经济一同怀疑和否定,造成大学生在接受时的错误观念,造成一种信仰上的危机。

2对现实选择的困惑,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中“人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选择的困惑。原因是社会中多元化文化的存在,给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同时树立多种价值标准,造成人们无法判断现象的对错。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领域内的唯一标准,然而,由于权利关系和亲情关系,甚至金钱关系的干扰,这一价值标准却失去规范力,遭到扭曲,以至于权、情、法关系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对这种诱惑的选择导致大学生信仰出现危机。

3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即将灭亡,社会主义即将胜利的基础上的”。然而资本主义并没有灭亡的迹象,好像更加繁荣.1989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和东欧各国发生巨变,走上非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种政治格局的变动,给中国原有的共产主义信仰造成很大的冲击,大学生从历史中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及其共产主义理论是否正确,能否实现,于是就产生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

4人生中教育与实践的脱离。

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已在大学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无法改变。关于金钱和前途的灌输,已经形成无法改变的记忆。在学校中,我们接受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主流的东西,然而,当代在校大学生面对现实的选择,面对社会中各种利益的诱惑,选择往往是现实的,对共产主义理论极其思想道德教育不感兴趣。这种教育体制和大学生现实的选择相脱离。

以上阐述了信仰危机产生的某些原因,第二个原因回答了大学生对金钱的看法问题.结果表明,当代在校的大学生的信仰危机是一种受世界文化影响的现象,有很大程度的社会根源.当代在校的大学生之所以信仰出现多元化,是因为对现实价值选择的困惑,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批判社会现象.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3)

信仰,隶属文化范畴,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体系,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是信仰,它是宗教或某种主义的信任,崇拜,并以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大学生的信仰便是大学生个体的个人人生信仰和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理想信仰。这一信仰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今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由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社会转变,由商品经济体制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的社会大变革中,人们的社会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这种巨大的变革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的精神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正确的思维观念不断涌现的同时,各种错误的观念各种危机意识也在悄悄的涌动。在各种错误观念中,作为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的信仰危机,是一种最为深刻的带有总体性的和根本性的危机。危机是某一特定事物(小至一个信念,大至一个国家民族)即将失去自己的规定性。

北京音乐学院二年级的学生陈果,平时成绩优异,极有音乐天赋。然而这样一个20岁的才子,却迷信于“”,与母亲一起在天安门前自焚。这是一个多么深痛的例子。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及人生价值的导向问题并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时代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信仰状况,值得我们去认真的调查和研究。

根据以上的小结,我们归纳以下3个问题,待本次调查进一步验证。

问题1: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信仰危机程度如何。

问题2:当代在校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的影响因素如何。

问题3:当代在校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与当前盛行的拜金主义有何关系。

二 调查方法和操作过程

本次调查活动采用个案调查与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辅以个案调查的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多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选择了吉林省的吉林大学,长春税务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长春师范学院,长春商业高等专科等6个普通高等院校。之后,在每个院(系)进行抽样,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400份,回收358份,无效问卷50份,有效问卷308份。问卷收回后,调查员还抽查复核,并以登门或电话联系的方式对5%的样本户进行回访抽查。

2 调查问卷

本次所用的调查问卷采用以固定答题为主,自由答题为辅的形式(附录),有关信仰的内容包括:您的信仰,你的家人和朋友的信仰,您周围朋友和同学的信仰等。旨在了解被调查者的信仰状况和其周围的环境状况;另一部分是关于被调查者对于金钱的看法的内容:对于拜金主义的看法,金钱的利用及其周围环境的影响。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对于金钱的态度。其态度是否影响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形成。

本次问卷的设计,采用风笑天的《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及袁方教授《社会研究方法教程》中的有关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人数总计 400

学 校 名 称 调查人数 所占比例

吉 林 大 学 100 (40%)

长春 税务 学院 60 (15%)

长春 师范 学院 50 (12%)

长春 理工 大学 60 (15%)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80 (20%)

长春商业高等专科 60 (12%)

年龄18——26岁(平均21岁)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1、信仰状况

当代在校大学生信仰危机程度。通过对有关问题的调查,我们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如下表所示:

表2 信仰问卷调查结果 (%)

项目 共产主义 拜金主义 宗教 其它 无所谓 自由

大学生应该的信仰 42.5 10.4 4.8 18.8 17.5

您的个人信仰 29 12.3 6.2 23.7 26.2

同学和朋友的信仰 17.5 18.1 5.8 8.8 48.7

此表中共有三个问题,我们对共产主义和拜金主义进行比较,在这几个问题中,共产主义的信仰依次为42.5%,29%,17.5%,且呈降序的趋势;而对拜金主义的信仰呈升序趋势,分别为10.4%,12.3%,18.1%。,其它信仰,无所谓等都有相当大的比例。这说明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在校大学生中只有29%的人信仰共产主义;认为周围同学和朋友信仰共产主义的只有17.5%,却有23.6%的人对信仰持无所谓的态度。有48.7%的人信仰自由。下面我们在看一看大学生看待马克思主义信仰:

表3 马克思主义调查结果 (%)

问题 是人的精神支柱 不现实的,难以实现的 无所谓

看待马克思主义 29.2 34.8 31.8

从表3中可以看出只有29.2%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的精神支柱,有70.8%的人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或持反对的态度,其比例的差异很大,达3:7。

从表2表3及其分析中表明,在校大学生信仰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出现了全面的和深刻的危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共产主义理论进行怀疑和否定,不再信仰共产主义。在这种信仰的混乱中,并且没有新的信仰形成。大学生的信仰呈现无目标性和无从性。

下面,我们看一看大学生对金钱的态度:

2 金钱观念

表4 大学生对金钱的看法 (%)

项目 很正常 一般 持反对的态度 无所谓

看待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 36 24.7 28.9 10.4

对于金钱的研究是影响信仰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对影响信仰形成的因素中的某一个因素具体的研究。中国推进市场经济以来,人们从现实生活的表层结构观察和体验到“对物质及利益和金钱的依赖和崇拜的人生态度。”社会道德伦理滑坡,拜金主义盛行等社会现象而设计,旨在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上此种现象的态度。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待当前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持反对态度的只有28.9%,有60.1%的人可以接受。有36%的人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说明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对在校大学生的观念及信仰的形成起直接的影响,大学生大多数认为拜金主义可以接受,可以理解,这是一种有害的思想观念,一定会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一定要引导大学生的正确的金钱观念,抵制大学生那种拜金主义的思想观念,这样我们社会中,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的风潮得以有效的遏制。

表5 怎样利用金钱的调查结果 (%)

项目 存进银行 随心所欲的消费 进行投资 捐献社会慈善事业 其它

中500万大奖怎样利用钱 14.9 17.5 51.3 15.6 10.4

假如您中500万大奖是根据社会上发行,某些人梦想通过买而发财的现象而设计,旨在调查大学生如何利用金钱。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有51.3%的人要进行投资,其它四项为14.9%,17.5%,15.6%,10.4%,四项呈现大致均衡的状态。我们看到大学生对于金钱利用的主导潮流即投资。从表4及表5中表明,当代大学生已看清楚社会的形势,利用金钱来为自己赚钱。第五项的“其它”中有10%的人认为对其前四项进行合理的分配:一部分存进银行;一部分进行投资;一部分随心所欲的消费;另一部分为社会捐献一些。我们在来看一看图表2,明确个人信仰拜金主义的是12.3%,而认为周围的同学和朋友信仰拜金主义的有18.1%,比信仰共产主义高出0.6个百分点。

通过表4和表5,我们对在校大学生对于金钱的态度及如何利用钱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对待拜金主义潮流和金钱万能论大多数人可以接受。对于金钱的利用,有一半以上的人表明要进行投资,为自己的将来打基础。以上我们对大学生信仰和金钱观念进行一般性的描述分析,下面我们对信仰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

3 信仰危机的产生因素

20世纪80—90年代,东欧巨变和苏联的解体,他们走上了非社会主义的道路,国际社会的巨变给中国人的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本来业以存在的共产主义信仰危机得以证实。大学生作为时代前沿的群体,信仰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在国内,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产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在不同领域内产生不同的价值评价标准,在这一背景下,以大学生的信仰危机呈现多元化和混乱化为前提条件,放置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信仰危机的产生是否受到的其周围的同学和朋友的信仰影响;其次分析大学生的拜金主义观念的形成是否受到家庭亲属,同学朋友的影响;最后分析信仰危机的产生是否受到大学生的拜金主义观念的影响。

(1) 同学朋友的信仰对他的影响

我们采用社会统计学中的R*C列联表的方法。列联表是研究现象与现象之间存在的关系。下面我们看一看表6所示的内容,做具体分析:

表6 个人的信仰和朋友同学的信仰的关系

个人的信仰朋友同学信仰 共产主义 拜金主义 宗教 其它 无所谓 边缘和

共产主义 43 1 0 4 1 49

宗教 2 2 5 4 3 16

自由 42 3 7 53 35 140

拜金主义 10 26 6 6 7 55

其它 7 2 2 14 7 32

边缘和 104 34 20 81 53 N=292

我们通过列联表的计算公式得出χ2=92.34 (显着性水平=0.05)

χ2(16)=7.95 所以χ2=92.34 〉χ2(16)=7.95 则证明个人信仰与周围同学和朋友的信仰是有关系的,有影响的。下面我们从中国人心理的角度和大学生视觉的角度分析。中国人有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例如,在大街上,有一些人在抬头看天,那么另一些人就会不自觉的跟着抬头看天。个人的价值观,信仰的形成,很大的程度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对他的影响。尤其是对同学或朋友的耳濡目染。从表6可以得知周围同学和朋友信仰共产主义的只有17.5%, 有拜金观念

的有18.1%。其周围的环境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大学生的视觉角度如何呢?现在的大学生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能力很强,捕捉信息的能力很强,再者大学生的毕业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导致个人思想观念的改变,原有的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被怀疑否定和抛弃。他们不想受任何的限制,信仰自由达48.7%。这是一个主流的数字。下面我们再看一看影响个人拜金主义观念的因素:

表7 家人和亲属对金钱的看法影响个人的拜金主义观念

家人亲属 个人的看法 正常 一般 持反对的态度 无所谓 边缘和

很大 42 26 25 6 99

很小 45 25 38 7 115

几乎没有 15 15 21 7 58

没有 6 1 5 5 17

边缘和 108 67 89 25 N=290

表8 朋友和同学对金钱的看法影响个人的拜金主义观念

朋友同学对金钱看法 个人对拜金主义的看法 正常 一般 持反对的态度 无所谓 边缘和

很大 28 6 14 4 52

很小 56 39 40 6 141

几乎没有 17 19 25 9 70

没有 7 3 10 7 27

边缘和 108 67 89 26 N=290

表7是个人对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的看法与家人对金钱看法对你的影响之间是否有关系

我们通过列联表的计算公式得出χ2=18.85 (显着性水平=0.05)

χ2(9)=3.32 所以χ2=18.85 〉χ2(9)=3.32 则证明个人对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的看法与家人和亲属对金钱看法对你的影响之间是有关系的。

表8是个人对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的看法与朋友和同学对金钱看法对你的影响之间是否有关系

我们通过列联表的计算公式得出χ2=30.54 (显着性水平=0.05)

χ2(9)=3.32 所以χ2=30.54 〉χ2(9)=3.32 则证明个人对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的看法与朋友和同学对金钱看法对你的影响之间是有关系的。

下面我们具体的阐述他们之间是怎样影响家庭和亲属对金钱看法还大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份能挣钱很多且 稳定的工作。其中“挣钱”便是对个人的一种理念的灌输,在个人的成长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影响人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形成,共产主义必然是反对崇拜金钱的。家庭和亲属大多都处于城市的中低产阶级或者农村,他们对钱的认识具有很大的目的性和局限性,认为能挣很多钱且工作稳定便有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结果。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信念思想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影响。会不同程度上抵制学校教育中关于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造成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信念的相互矛盾,最终产生信仰困惑,直至发生危机。

下面我们再分析一下同学朋友对金钱的看法对个人拜金主义产生的影响。现在大多数同学和朋友面对现实生活感而叹之,不知道应该怎样做人,不知道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怎样把握和设计自己的人生。同学和朋友,在很大程度上都处于同一年龄段的人,在认识上和思想上很容易达成一致。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被同化。朋友和同学的集体中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和信仰呈现复杂化,因而产生与群体相同的危机。

上述我们进行了两个单向的分析,那么我们再看一看个人信仰的形成和发生危机,与个人对金钱的看法是否有关系,那么我们先看一看表9所示:

表9 个人信仰与个人对金钱的看法的关系

金钱看法 个人信仰 共产主义 拜金主义 宗教 其它 无所谓 边缘和

很正常 29 16 6 35 52 109

一般 24 5 4 24 13 70

持反对态度 39 8 7 5 13 92

无所谓 6 5 2 4 2 19

边缘和 104 34 19 82 51 N=290

我们通过列联表的计算公式得出χ2=41.86 (显着性水平=0.05)

χ2(12)=5.23 所以χ2=41.86 〉χ2(12)=5.23则证明个人信仰的形成和发生危机,与个人对金钱的看法是有关系的,是相互影响的。表9中最显着的对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持反对态度的而信仰共产主义达39人,是比例中最高的一项,而认为拜金主义是正常现象,而信仰其它未知的占35人。而信仰“未知”中自由占28%。对拜金主义看法持“一般”态度而信仰“未知的”的有24人,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共产主义理论必然反对拜金主义的。从表中有一点是可以证明的,那就是反对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的人信仰共产主义的比例是最大的,因此我们要抵制拜金主义对大学生的思想侵蚀,就要反对拜金主义,抵制道德滑坡。

四 总结与讨论

本次调查围绕当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对拜金主义 等金钱观念这一重要因素进行具体的调查分析,针对当代在校大学生业以存在的信仰危机,进行较大样本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并且出现了总体性的和根本性的危机。在这场信仰危机中,信仰呈现混乱和无目标的状态,新的信仰并没有确立。有70.8%的人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及其共产主义理论或持无所谓态度。信仰隶属于文化,这也反映了文化领域内的委靡和混乱。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对信仰危机产生的几个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表明,周围的同学和朋友的信仰及家庭亲属的信仰,对拜金主义看法等几个因素会不同程度影响共产主义信仰的确立。下面我们对影响大学生信仰出现危机其它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讨论。

1计划经济的后果。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同计划经济体制及观念紧密的结合起来,当由计划经济想市场经济的转型中,人们很难把共产主义同计划经济区别开来,相反的却极容易把马克思主义同计划经济一同怀疑和否定,造成大学生在接受时的错误观念,造成一种信仰上的危机。

2对现实选择的困惑,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中“人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选择的困惑。原因是社会中多元化文化的存在,给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同时树立多种价值标准,造成人们无法判断现象的对错。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领域内的唯一标准,然而,由于权利关系和亲情关系,甚至金钱关系的干扰,这一价值标准却失去规范力,遭到扭曲,以至于权、情、法关系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对这种诱惑的选择导致大学生信仰出现危机。

3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即将灭亡,社会主义即将胜利的基础上的”。然而资本主义并没有灭亡的迹象,好像更加繁荣.1989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和东欧各国发生巨变,走上非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种政治格局的变动,给中国原有的共产主义信仰造成很大的冲击,大学生从历史中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及其共产主义理论是否正确,能否实现,于是就产生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

4 人生中教育与实践的脱离。

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已在大学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无法改变。关于金钱和前途的灌输,已经形成无法改变的记忆。在学校中,我们接受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主流的东西,然而,当代在校大学生面对现实的选择,面对社会中各种利益的诱惑,选择往往是现实的,对共产主义理论极其思想道德教育不感兴趣。这种教育体制和大学生现实的选择相脱离。

以上阐述了信仰危机产生的某些原因,第二个原因回答了大学生对金钱的看法问题.结果表明,当代在校的大学生的信仰危机是一种受世界文化影响的现象,有很大程度的社会根源. 当代在校的大学生之所以信仰出现多元化,是因为对现实价值选择的困惑,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批判社会现象.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4)

【关 键 词】信仰现状/社会安定意识

1 问题提出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与社会基础的变更必然会影响到处于转型期人们的心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已经暴露出当代民众的信仰状况存在诸多问题,焦虑心理、相对剥夺感、受挫情绪和“政治不服从”意识在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层面上有所体现[1]。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有信仰者只占全体人数的28.1%,如果包括可能有信仰者,比例最多也只能占30%;没有信仰者占全体人数的58.33%,超过全体被调查者的一半[2]。

因此,对于信仰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理论界许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从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领域以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而总的看来,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本文试图以“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研究”的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对我国民众信仰现状作心理学分析,以期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信仰与社会安定建设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信仰同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是一致的,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研究中随机选取21-70岁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五个群体,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教师、医生、科技人员、一般行政干部、工程师等)、个体户和大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本研究从天津市民中随机抽取被试,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745份,回收率83%。在被调查的745人中,男345人,女400人。年龄分布:21-30岁231人,31-40岁142人,41-50岁147人,51-60岁118人,61-70岁107人。职业分布:农民115人,工人135人,知识分子234人,个体户110人,大学生151人。文化程度:文盲20人,小学文化51人,初中文化177人,高中或中专文化122人,大专以上375人。

2.2 问卷设计

信仰作为个人精神世界最深层的价值体系,具有自身复杂的结构。国内有人(赵志毅等,2000)曾基于信仰的不同层次和两个辩证关系从思辩的角度提出信仰的三层次、四维度结构[3]。我们为了避免与哲学界对信仰类型划分的冲突,在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和深度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针对信仰的内容建构其相应的维度。我们将信仰按内容划分为以下五个维度:(1)物质信仰;(2)精神信仰;(3)伦理信仰;(4)国家社会信仰;(5)。其中,物质信仰包括财富、权力、享乐、生命等四方面的内容;精神信仰包括求知、审美、自由、真理、人格尊严、自我实现等六方面的内容;伦理信仰包括待人、做事、个人生活、家庭、职业等五方面的内容;国家社会信仰包括国家利益、尽忠报国、民族昌盛、社会责任、社会福祉等五方面的内容;包括神灵、灵魂、宗教、命运等四方面的内容。

整个调查问卷除收集被试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本人及父母文化程度等)信息外,信仰状况部分共有52个项目组成,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1,分半信度为0.74,各种信仰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

0.70至0.84之间。另有4个项目测查被试对社会安定重要性的认识与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采用5点制评分,其中"5"表示非常同意,"4"表示比较同意,"3"表示说不清,"2"表示比较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问卷在施测过程中采用匿名操作技术。

2.3 数据处理

将问卷调查结果录入计算机,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for Windows 8.0)进行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与分析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

附图

**表示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以下同。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农民、工人、个体户群体在物质信仰、伦理信仰、上的得分高于相应信仰得分的平均值,而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在精神信仰上的得分高于相应的平均值。从而说明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的内容上是有差异的。

从表1也可看出,虽然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追求上存在差异,但各个人群在信仰各维度上得分的顺序基本是相同的:国家社会信仰的得分最高,其次是精神信仰和伦理信仰(农民和个体户有所颠倒),再次是物质信仰,得分最低。说明当前我国民众对祖国和民族的繁荣富强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问题是达成共识的,对健康的精神信仰的追求强于财富、享乐等物质信仰的追求,对封建迷信基本持抵制的态度(平均得分小于3分)。因此,从总体上说,当前我国民众的信仰现状呈积极向上的态势。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常抓不懈的结果。

对表1结果进行多重比较显示:在物质信仰方面,农民、工人、个体户得分显著高于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在精神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和工人得分显著高于农民和个体户,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民;在伦理信仰方面,农民、工人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知识分子和个体户,且个体户和知识分子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和工人得分显著高于农民、个体户和大学生;在方面,知识分子得分明显低于农民和个体户,工人得分明显低于农民,而大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其它任何群体。

以上结果说明,虽然在总体上表现出知识分子和大学生更偏重于精神信仰、农民和工人更偏重于物质信仰和伦理信仰的趋势,但在信仰的不同维度上还是表现出不同职业人群信仰追求的复杂性。这不仅与多侧面的信仰内容有关,而且与不同人群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关。大学生作为最年轻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一个群体,既表现出与知识分子群体在精神信仰方面的趋同性,又表现出其独特的差异性。他们思想活跃,崇尚真知与自由,对宗教束缚不屑一顾,对自我实现充满渴望,但阅历不深,对包含家庭责任、传宗接代等观念在内的伦理信仰考虑较少。而个体户群体则可能由于常年在外忙于生意,因而家庭伦理观念淡薄,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表现也较差。工人群体却由于长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原因,其信仰追求比农民和个体户显得积极向上,甚至在某些方面(例如国家社会信仰方面)明显强于大学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今后对大学生应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教育。

3.2 不同年龄人群的信仰现状与分析

不同年龄人群的信仰现状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年龄人群的信仰现状

附图

从表2可以看出信仰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在物质信仰方面,随年龄的增加,对物质方面的追求越来越强,且多重比较显示31-40岁是物质信仰发展的关键期。在精神信仰方面,也呈现出基本相同的趋势,F检验显示各年龄段差异不显著(P>0.05),从而表明精神信仰基本不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在伦理信仰方面,随年龄的增加,伦理信仰的强度越来越大(只在51-60岁年龄段有不显著的回落),且多重比较显示31-40岁是伦理信仰发展的关键期。至于国家社会信仰和方面,两者随年龄变化的发展趋势均缺乏明显的规律性。多重比较显示: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仅有21-30年龄段与41-50、51-60、61-70三个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在方面,仅31-40年龄段与21-30、41-50、51-60三个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而其它差异均不显著。因此,对于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3 信仰现状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

信仰现状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信仰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

社会安定因素 物质

精神

伦理

国家社会  宗教

安定重要性

0.044

0.316**  0.616**  0.513**  0.118**

对安定度评价 -0.219** 0.154** -0.031

0.196** -0.165**

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被试偏重于何种信仰,都对维护社会安定重要性的认识持肯定的态度,且在全社会基本达成共识。但偏重不同信仰者,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社会安定意识)却是截然不同的。偏重精神信仰或国家社会信仰的被试对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是正性的(正相关),表现为对精神信仰或国家社会信仰追求越强的被试,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越高。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对我国民众大力开展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方面的教育与宣传就显得尤为迫切了。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偏重物质信仰或的被试对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是负性的(负相关),表现为对物质信仰或追求越强的被试,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越低。这可能与他们越是追求物质生活方面的享乐,则越难满足其日益膨胀的物质需要,就越发觉得当前社会安定度下降有关。偏重伦理信仰的被试与其对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相关不显著。

4 教育对策

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加强信仰教育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4.1 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信仰既表现了个体对最高价值的追求,也是在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支配、统摄地位的价值观念,因而它对人们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是人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主宰人们心灵的精神支柱。人的信仰是人们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核心就是要倡导以国家社会利益为重的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并不抹煞个人的价值,它恰恰是使个人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保证。个人价值的形成和实现离不开集体,个人所从事的或参与的一切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一定条件。脱离国家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一己利益满足的个人价值是错误的,它不仅会使个人追求落空,还容易滑向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泥坑。因此,只有在国家社会集体中才谈得上个人价值。当前,要培养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把个人的事业融入到国家社会集体的洪流之中,也只有在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中,大学生的个人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4.2 克服信仰教育的“空转”现象

五、六十年代,人们的价值观念比较质朴而单纯,学校教育与人们的价值取向彼此一致、互相呼应。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学校的德育、信仰教育以比较单一、简单的方法,便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

、生活质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也悄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社会上包括家庭中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念相互混杂、兼容、冲突的状态,必然影响到青少年大学生,使他们的价值观念、信念、信仰的形成不再单纯和简单,在这种情况下,以曾经奏效的、简单化的信仰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显然是不和谐的、矛盾的,尤其是信仰教育,口号式的东西多,抽象的大道理多,即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教育对于求知欲强、思想较少受拘束的大学生是不切实际的。

4.3 加强信仰教育的针对性

要使对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富有实效,必须有针对性。对于发展中的青少年,必须对他们加强前途、理想、信仰的教育。对于多数大学生主要进行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引导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于那些脱离实际去单纯追求自我实现的学生,应引导他们从追求个人自我实现向国家社会发展方向转变,使他们重新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念、信仰的追求。这种有针对性的信仰教育是可以做到实事求是、全面提高的。

综上所述,任何个体的信仰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信仰的确立,即作为判断事物对个体重要性的稳定的、深层次的、具有最高支配地位的精神信仰,是社会对个人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4,5]。任何一个社会都自觉不自觉地对其社会成员进行信仰教育,以致于使每个人都接受社会价值观念,一个人只有接受了社会提供给他的价值观念时,才算完成了他的社会化过程。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信仰,他们具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信仰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我国的思想教育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种信仰教育,使每个人接受理想信仰教育。因此,我们要针对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坚持正确导向,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

【参考文献】

1 彭福清,艾医卫.转型期公众心理的调适与社会安定的维护.中国行政管理,2001;(5):21-23

2 廖申白、孙春晨.伦理新视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343-348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5)

信仰缺失被评为中国社会十大病态之首。虽然我国政府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有所缓解,但是扩大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今社会问题爆发越来越多,矛头大多指向信仰缺失的问题。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相结合,通过更直观的问题,以更真实的数据作为论据,做出更清晰的论述,为解决信仰缺失问题提出更直观的措施。

一、信仰的内涵

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它往往带有主观和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上,极致甚至会丧失理智。

笔者看来,信仰是一个人的感情支柱和行动指南,是灵魂的体现。它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人感觉真的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并从中可以产生一定的自理活动和心理感受。当人们面对绝境的时候,信仰可以让人充满力量去探寻希望。除此之外,信仰可以满足人们的高级需求,在人们不得意的时候,信仰能够给予人们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支持,引导人们追寻更高的目标。信仰是人们行为准则的体现,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体现,当一个国家的人的信仰都是正确且向上的,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必将提高。

二、信仰存在的必要性

信仰是对确定价值的追求,信仰不同,人生的价值追求也就不同。信仰最重要的功能是作为精神支柱,可以增强人的主体性,指引人追求更高的理想信念,实现自我超越。崇高的信仰能凝聚正能量,人们会在崇高的信仰的感召中,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实现精神。当代人处于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磨难,所以很难意识到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的重要作用。

坚定的信仰可以加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人的信仰就是自己心中的“人生真理”,就像人生的指航灯,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原则,划清了自己的道德底线,坚守信仰,不触底线,使人在各个方面都能严格要求自己。

信仰是三观的结合体,体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怎样的信仰决定了自己将在怎样的位置、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物。崇高的信仰会有积极的思想,错误的信仰则会带来消极的思想。正确的信仰对自己的人生的目标和意义都能起到指导作用。

三、大学生信仰缺失现状分析

在研究进行初期我们从基本情况、家庭影响、社会环境、自身因素四方面设计问卷,共22条题目。考虑到信仰存在必要性的问题需要对不同人群进行分析,因此本问卷的调查对象并不局限于大学生。总计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18份,其中有效问卷218份。调查对象中男性99名,女性119名,其中大学生为172名,所占比例78.90%。

就“信仰的存在对人是否有意义”这一问题,高达87.62%的人都肯定了信仰的存在有意义,这是对信仰存在必要性的肯定,更直观的反应了人们也能够意识到信仰存在的必要性。当被问到“你是否认为当代社会存在信仰缺失”这一问题,10.09%的人认为不存在,而高达70.64%的人认为这一问题确实存在,另外19.27%的人表示自己并不知道。从这些回答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认为这个社会存在着信仰缺失问题。

综上所述,即使大多数大学生明白信仰存在很必要,却知行不一,没有自己的信仰。在我们看来,信仰缺失现状为:

(一)缺少精神支柱,难以自我实现

当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的必要性被忽视,现代大学生往往表现出空虚迷茫,毫无动力,迷失方向。笔者在高校中进行随访,共70名受访者(其中男性39名,女性31名),42.8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闲暇时间没有安排,不知道要做什么。而就“除了临近考试,其他时间会去图书馆吗”这一问题,仅有28.57%的人表示会去。这正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空虚迷茫的体现。

信仰作为对理性信念的一种把握和持有,它以非具体的、概化的、统摄地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作用。[1]很多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不能规划大学生活――有的学生直到大三下期都不能确定意在考研或就业。信仰缺失导致大学生难以自我实现,继而产生心理落差,甚至影响心理健康。

(二)失去心中真理,难以约束自己

在问卷问题“你理解中的一个人的信仰应该是什么”中,59.1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个人的行为原则和道德底线”。这是对信仰作为心中真理的肯定。然而笔者在随访中发现,68.57%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做过违公德事情,如图书馆占座、损坏公物等行为。同时也在关爱别人方面表现出冷漠。

大部分大学生都表示对社会做出贡献对自己来说比较遥远,表现出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淡薄及奉献精神欠缺,很多人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态度往往是视而不见,觉得与己无关。信仰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没有自己的行为原则,考试作弊乃至替考等没有底线的现象才层出不穷。

(三)正确三观难以树立

当代大学生思想相对狭隘、经历相对空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都相对不稳固,无论是社会中主流的价值观或是非主流的价值观都容易对大学生造成影响。这才需要拥有坚定的信仰来树立自己正确的三观。然而信仰的缺失却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三观被扭曲,不知道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失去本心。当今社会许多大学生因为过分优异的生活条件而出现了追求名牌效应、功利性思维和拜金主义等价值观扭曲的现象,甚至把它们视为信仰。因此必须强调正能量的信仰才应被支持和鼓励,诸如“得过且过”、“拜金主义”等负能量的信仰应该被引导矫正。

四、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的成因分析

在问卷“你的信仰是如何产生的”的多选问题中,通^自身的喜好和追求所形成的、受家庭的影响、受到某种教育的熏陶为得票率最高的三个答案。

(一)家庭学校――小环境影响

家庭作为每个人所处的最亲密的环境,它对人的信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极大的,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有着或政治信仰,那么我们也会产生相应的信仰的可能性也非常高。而学校作为学生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对学生信仰的影响也难以忽略,学校最根本的方式是教育,然而中国现有的教育系统并没有将信仰纳入一个较为重要的层次上来,现行的教育制度已经成了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启发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这在大学教育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二)社会――大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了经济领域,人们也逐渐把精力投入到了这一领域,导致政治意识形态逐步淡化,并且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更多地追求着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了精神上的需求,因而对信仰的需要也就降到了最低。[2]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传播渠道多样化,大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的“另一面”也更多,而这一面却往往是黑暗的,令人难以接受的,这对大学生的信仰的产生带来的是消极的影响。

(三)网络――虚拟环境影响

在问卷“你认为当今网络时代会影响信仰吗”的这一回答中,有65.6%的调查对象都认为“会”。由此看来,大部分的人都能意识到网络的影响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虚拟网络的发展对人类而言是一项巨大的进步。部分学生在网络中极受欢迎,在现实中却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是无时无刻的孤独和冷漠。而网络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无论是质的多元性,还是量的爆炸性,都会对处于网络生活方式的大学生在信仰确立过程中的价值选择环节构成冲击。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价值的判定,进而从根本上抑制他们美好道德信仰的确立。[3]与此同时,网络虚拟世界也会对大学生造成“信任危机”,对信仰的确立更是发挥着消极作用。

五、大学生信仰缺失改变措施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的影响极大。因此可以进行产前教育,让父母意识到培养孩子正确的信仰的重要性,从而对其进行言传身教,为后期信仰的形成做好铺垫。而对于学校,信仰教育要从教师和辅导员开始,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他们的素质和水平将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发展。同时学校还应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一批校园精品文化活动,邀请专家及优秀的校友通过讲座方式对信仰教育进行宣传,将学习或者儒学深入到学生课堂,营造一个信仰学习的大环境。

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大部分的群众都追逐功利,很少有人关心心中是否有信仰那一份净土。想要解决当下信仰缺失的问题,首先得解决国人内心的浮躁。在政府的角度,要关注一下国民精神世界的建设,营造一个信仰氛围浓厚大环境;要唤醒国人对信仰的追求和意识,使之意识到信仰缺失所带来的问题的严重性。可以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利用舆论在社会中进一步宣传信仰存在的必要性,开展大型讲座或利用名人效应,从带动一部分人建立信仰开始,进而带动一大部分人。只有社会共同发力,每个人都能意识到信仰有必要存在,才可能为信仰缺失做出改变。

面对虚拟网络,大学生通过手机和电脑能够接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一般人群更高,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世界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建立传播信仰文化的趣味网站,在加强大学生对信仰的认识和建立自己的崇高信仰,并建立交流平台,方便学生互相交流,进行人文精神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马素红,胡景娣.信仰的内涵及意义[J].和田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10.5.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6)

分类号B849:C9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从结构到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民众从传统文化和长期生活方式积累起来的某些社会心态,却反映出对当代现实生活要求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社会安定自我评估水平(社会安定意识)的下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当代民众信仰状况的失衡与嬗变是诸多原因中的关键因素和内部深层因素,也是易被研究者所忽视的重要因素[1]。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民众信仰状况实证研究结果的心理学分析,揭示信仰对社会安定意识的影响,以期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信仰与社会安定建设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1信仰的心理学内涵

关于信仰概念的内涵,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提法。《辞海》认为,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则认为,信仰是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3]。长期以来,关于信仰的研究多集中在哲学界对其进行理论思辨层面上的探讨[4,5],从心理学角度对信仰问题开展实证研究则几乎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因此,界定信仰的心理学内涵并澄清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是开展信仰方面实证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认为,信仰作为人所特有的个性倾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6],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它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位置。

2研究方法

2.1被试取样和调查方法

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为个体的信仰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带来了限制。社会环境决定了信仰的选择、内容与活动方式。人的信仰同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是一致的,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相关。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研究中我们从各个年龄段(21~70岁)、不同性别的被试中,选取了五个典型人群,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教师、医生、科技人员、工程师等)、个体户(专职从事个体经营五年以上的人员)和大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研究。这五个人群的生活环境既有共同之处(即都生活在当前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又有各自的不同之处(即各自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经历与具体的生活环境)。

本研究从天津市民中抽取被试,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745份,回收率83%。在有效调查的745人中,男345人,女400人。年龄分布:21~30岁231人,31~40岁142人,41~50岁147人,51~60岁118人,61~70岁107人。人群类别分布:农民115人,工人135人,知识分子234人,个体户110人,大学生151人。文化程度分布:文盲20人,小学文化51人,初中文化177人,高中或中专文化122人,大专以上375人。除大学生被试采用集体施测外,其余被试均采用个别施测,其中文盲被试均由主试通过口头询问方法帮助其完成问卷调查。

2.2问卷设计

信仰作为个人精神世界最深层的价值系统,具有自身复杂的结构。国内有人曾基于信仰的不同层次和两个辩证关系从思辨的角度提出信仰的三层次、四维度结构[7]。我们为了避免与哲学界对信仰类型划分的冲突,在对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和深度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针对信仰的内容建构其相应的维度[8,9]。我们将信仰按内容划分为以下五个维度:(1)物质信仰;(2)精神信仰;(3)伦理信仰;(4)国家社会信仰;(5)。其中,物质信仰包括财富、权力、享乐、生命等四方面的内容;精神信仰包括求知、审美、自由、真理、人格尊严、自我实现等六方面的内容;伦理信仰包括待人、做事、个人生活、家庭、职业等五方面的内容;国家社会信仰包括国家利益、尽忠报国、民族昌盛、社会责任、社会福祉等五方面的内容;包括神灵、灵魂、宗教、命运等四方面的内容。

整个调查问卷除收集被试的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人群类别、本人及父母文化程度等)信息外,信仰状况部分由52个项目组成,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13,分半信度为0.764。内部一致性系数,物质信仰维度为0.768,精神信仰维度为0.703,伦理信仰维度为0.700,国家社会信仰维度为0.847,维度为0.749。另有4个项目用于测查被试对社会安定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本问卷采用5点量表进行评价,其中“5”表示非常同意,“4”表示比较同意,“3”表示说不清,“2”表示比较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分数越高表示被试该方面的信仰追求越强,分数越低表示被试该方面的信仰追求越弱。在问卷施测过程中,采用匿名操作技术。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类别人群的信仰现状与分析

不同类别人群的信仰现状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类别群体在信仰各维度上得分的顺序基本上是相同的:国家社会信仰的得分最高,其次是精神信仰和伦理信仰(农民和个体户群体的相应顺序有所颠倒),再次是物质信仰,而得分最低。说明当前我国民众对祖国和民族的繁荣富强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问题是基本达成共识的,对健康的精神信仰的追求强于对财富、享乐等物质信仰的追求,对基本持中性的态度(平均得分2.6分)。因此,当前我国民众的信仰现状基本呈积极向上的态势。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常抓不懈的结果。

虽然各个群体在信仰各维度上的得分顺序基本是相同的,但从表1也可看出,农民、工人、个体户群体在物质信仰、伦理信仰、上的得分高于其相应信仰得分的平均值,而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群体则在精神信仰上的得分高于其相应信仰得分的平均值。F检验显示不同类别人群在信仰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从而说明不同类别人群在同一信仰的水平上是有差异的。对表1结果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显示:在物质信仰方面,农民、工人、个体户的得分显著高于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在精神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和工人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民和个体户,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民;在伦理信仰方面,农民、工人的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知识分子和个体户,且个体户和知识分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和工人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民、个体户和大学生;在方面,知识分子的得分明显低于农民和个体户,工人的得分明显低于农民,而大学生的得分明显低于其它任何群体。

以上结果说明,虽然表现出知识分子和大学生更偏重于精神信仰、农民和工人更偏重于物质信仰和伦理信仰的趋势,但在信仰的不同维度上还是表现出不同类别人群信仰追求的复杂性。这不仅与多侧面的信仰内容有关,而且与不同群体所处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关。大学生作为最年轻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一个群体,既表现出与知识分子群体在精神信仰方面的趋同性,又表现出其独特的差异性。他们思想活跃,崇尚真知与自由,对宗教的“关照”不屑一顾,对自我实现充满渴望,但阅历不深,对包含家庭责任、传宗接代等观念在内的伦理信仰考虑较少。而个体户群体则可能由于常年在外忙于生意,投资风险较大,故而可能对神灵保佑和命运比较看重。工人群体由于长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原因,其信仰追求比农民和个体户显得积极向上,甚至在某些方面(例如国家社会信仰方面)明显强于大学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今后对大学生应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教育。

3.2不同年龄群体的信仰现状与分析

不同年龄群体的信仰现状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群体的信仰存在着年龄差别。在物质信仰方面,随年龄的增长,对物质方面的追求是不同的,且多重比较显示31~40岁年龄段得分变化幅度最大,因此表明31~40岁是物质信仰发展的高峰期。在精神信仰方面,尽管也呈现出基本相同的趋势,但F检验显示各年龄段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精神信仰基本上不存在年龄差异。在伦理信仰方面,随年龄的增加,伦理信仰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且多重比较显示31~40岁年龄段得分变化幅度最大,因此表明31~40岁是伦理信仰发展的高峰期。至于国家社会信仰和方面,两者随年龄变化的发展趋势均缺乏明显的规律性。多重比较显示: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仅有21~30岁年龄段与41~50岁、51~60岁、61~70岁三个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在方面,仅31~40岁年龄段与21~30岁、41~50岁、51~60岁三个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而其它差异均不显著。因此,对于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3信仰现状的相关分析

3.3.1信仰现状与文化程度的相关

信仰现状与文化程度的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对于物质信仰维度和伦理信仰维度,均一致地表现出与文化程度(包括本人文化程度和父母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而在精神信仰维度,表现出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文化程度越高,对精神信仰的追求越强,而对物质与伦理信仰的追求越弱。在国家社会信仰和2个维度,只表现出与被试文化程度的显著相关(与前者呈正相关,与后者呈负相关),与其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关不显著。且无论对于何种信仰维度,均一致地表现出与被试自身文化程度的相关最强,与其父文化程度的相关次之,与其母文化程度的相关最弱,这可能与我国家庭结构及其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直接有关。也表明,通过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是关键而且必要的。

3.3.2信仰现状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

信仰现状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系数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信仰各维度的得分均与被试对维护社会安定重要性的评价呈正相关。但信仰各维度的得分与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社会安定意识)的相关却是截然不同的。精神信仰或国家社会信仰得分与社会安定意识呈正相关,表现为对精神信仰或国家社会信仰追求越强,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越高。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对我国民众大力开展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方面的宣传与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了。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物质信仰或得分与社会安定意识呈负相关,表现为对物质信仰或追求越强,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越低。伦理信仰与对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相关不显著。

4结论

信仰作为个人精神世界最深层的价值体系,对于个体的行为活动具有稳定的导向作用。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不同类别人群在信仰追求上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但各个群体信仰强度的顺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依次是国家社会信仰、精神信仰、伦理信仰、物质信仰和。

(2)信仰存在着年龄差别。物质信仰和伦理信仰与年龄有显著的正相关,精神信仰基本上不存在年龄差异。

(3)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而物质信仰、伦理信仰和均表现出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并且无论何种信仰,均表现出与被试自身文化程度相关最高,与其父文化程度的相关次之,与其母文化程度的相关最低。

(4)信仰各维度的得分均与被试对维护社会安定重要性的评价呈正相关。但信仰各维度的得分与对社会安定意识的相关却截然不同。精神信仰或国家社会信仰得分与社会安定意识呈正相关,物质信仰或得分与社会安定意识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

1 彭福清, 艾医卫. 转型期公众心理的调适与社会安定的维护. 中国行政管理, 2001, (5): 21~23

2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缩印本).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 280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编.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8卷).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 659

4 王玉梁. 论理想、信念、信仰和价值观. 东岳论丛, 2001, 22(4):62~66

5 刘建军. 追问信仰.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8~12

6 高玉祥. 个性心理学.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107~108

7 赵志毅, 蔡卫东. 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1): 9~15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7)

信仰作为人对自身生活意义的深层次反思和终极价值目标的追求,是构建、把握理想信念的精神机制,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是渗透在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信仰能使人毫无幻想地面对现实,并依靠信仰而生活。因此信仰对人类精神、心态、行为有着根本性的引导意义。是否坚定科学信仰是全人类都在关注的问题。目前,由于国际共产主义力量的削弱,国内不和谐现象、多元文化的碰撞与挤压,加上由“经济人”效应导致的信仰物化、信仰冲突、信仰缺失等种种社会不良现象,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强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为培育公民社会主义信念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一、信仰是价值观念的灵魂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而价值观念的灵魂则是信仰。“所谓文化说到底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古今文化的不同,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1]价值观念是人的观念的一种,是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的系统。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并发生作用是人们在长期的价值实践中不断地积累价值经验和知识的结果,是主题、人自身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在李德顺看来,价值观念的来源和本质是“人的灵魂的自我形象”。所以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也就是他的深层精神面貌,决定人的深层面貌的不可能是人的某种知识观等,而只能是“人应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的历史方位感”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同等功能的信仰。

信仰就是人们对人生以及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起源、存在、性质、意义、归宿等重大问题的认定和确认,并以此形成人们的最高价值理想和终极目标,对于终极价值的理解和追求形成特定的终极价值观念。正是信仰的终极性,使得信仰居于价值观念系统的核心地位。价值观念是人类价值意识的观念形式。从观念形态的抽象水平和系统程度上,人们认为价值观念大体可以包括信念、信仰、理想和目标等几种形态。为了说明信仰是价值观念的灵魂,就要分析信仰、信念、理想三者的关系。

信念,即人对某种现实或观念抱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信念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实际地体验了怎样想和怎样做才有益、有效的基础上,自然地形成的一些思考和行动的模式。当他人的一定总体性、普遍性的观念和态度确立时,信念就成为信仰。

信仰,是人们关于普遍、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一方面,信仰是一种信念,具有信念的基本特征,即对于某些尚未被实现和证实的客观状态、观念等的确信。正像信仰和信念都有“信”一样,不相信的东西当然不会成为信仰对象,另一方面,并不是任何信念都成为信仰,信仰是信念的一种特殊的、强化的高级形式。就像“仰”和“念”两个字的不同一样,信念只是一种意念,信仰则是一个整体性的精神姿态、一种综合的精神活动。只有关于极高或最高价值的信念才能够成为信仰。因此,信仰的实际功能强于信念的功能。

理想,是价值意识的最高范畴。它是以一定的信念和信仰为基础的价值目标体系,这种目标体系以关于未来的实际形象为标志,它为人的思想和活动及其结果提供着自觉的典范或“样板”。从内容上看,理想是信仰中最高(或极高)价值目标的具体形象,从形式上看,理想是知识逻辑和情感、愿望、目的等的统一,是对现实的反映和对未来的价值预测、价值导向的统一。理想的形成和对理想的把握与持有靠的是信仰。因为,信仰本身不仅具有理想所具有的目标性意义,而且它是理想所不具有的一种人类把握和持有知识以外的特别是关于未来的精神机制。信仰依靠它的终极性,能够将现实与未来联系起来并从中获得动力的功能而占据价值系统的鳌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内化为国民信仰

价值观念作为对价值意识的积淀,往往成为意识中深层的心理结构,从而升华为信仰。信仰以浓缩的形式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反映着主体的基本价值观念。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存在和精神生活的本质形式之一,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内在条件之一。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信仰是全部价值追求的指向机制、定向机制、导向机制,人类的精神生活中不能没有信仰。重建信仰是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央文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就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转型期间重建信仰联系起来了。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多元价值观念的有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就是对多元价值观念的引领和调解。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思想与信仰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意识形态的旗帜,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长期信奉的理论。因此要与信仰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必须要和信仰联系在一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是和信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属于道德的范畴,更要与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人人都信仰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社会才能和谐。这四个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能为广大人民深刻地理解和接受,就可能升华为全社会的信仰。

“法制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只有被信仰,才不至于形同虚设。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成为信仰,才能为社会转型期间人们的生活提供一种精神家园。从价值论角度阐释,认为信仰是“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的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3]。信仰在人们的全部精神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价值观念中的最高形态,确定了价值世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意义,成为了人类价值活动的向导和价值选择的依据。无论是当代中国具有转型期特点的信仰危机还是世界范围内主要以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为特征的信仰危机,其本质都是人类价值活动中的选择冲突。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成为信仰,才能为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精神动力。信仰既是基于现实又是对现实的超越。这种基于现实与超越现实之间的张力就以动机的形式外化并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共同的信仰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上的凝聚力。共同的信仰是一个阶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成员团结起来的精神基础、精神动力。有了共同的信仰,就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评价标准,就可以使人们在行动上向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奋斗。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国民信仰的几点建议

进入20世纪后期以来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价值观念的反思、变革和冲突,正日益成为一个具有全球性、时代性的突出问题。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也必然包含和预示着价值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发展,要求建立起一套与之相应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体系,并将其内化为公民的共同信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各项建设。

首先,信仰的形成并不神秘,都有其后天形成的实践机制。列宁指出,在“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要以自己的行动来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存在着“作为规定的主体的存在中所具有的对自己的确信,就是对自己的现实性和世界的非现实性的确信”[4]。人们的信仰是离不开现实和实践的。心里想的和口头上说的,如果没有现实的东西不断地加以证实和强化,就不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信仰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向兴旺,取得的一系列的成绩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信仰的最坚实和宽广的本体论基础,但是在实践中展开的现实总是具体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践也不断将其消极的方面显现出来,要做到巩固信仰就要依靠群众共同努力,不断地在前进过程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增强信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信仰来确立,就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合理性中展开。

其次,要加强信仰的科学化建设。信仰也有科学与不科学、合理与不合理之分。错误的违背科学的信仰会造成人生道路上的根本方向性的错误。自觉地以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科学为确立个人信仰为基础,是形成正确信仰的根本保证。人类最好、最有效的信仰只能来自科学、依靠科学,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因此,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不能抽象化、口号化、简单化和庸俗化,否则就会导致理论与现实脱节。要不断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全人民,教育和引导人们深刻地理解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同时我们不要不断地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和创新,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地“和自己时代的现实接触并相互作用”[5]。

最后,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信仰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重视意识形态对人的行为的整合功能。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实践社会信仰控制的基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从主观环境上令歪门邪道无机可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气;尊重信仰多元化,面对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不断强化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和认可的共享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从而使人们在内在观念的支配下自觉地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对任何社会、国家和执政党来说都是适用的。

参考文献:

[1]袁贵仁.袁贵仁自选集[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

[2]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8)

对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必须首先回答这个问题是什么、怎么样。国内关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研究大多也着力于揭示和说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了访谈、问卷、样本分析等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并借助了计算机的数据方法。通过归纳,国内学术界在肯定大学生群体的主流在信仰上是积极的同时,也程度不一地揭示出了大学生信仰教育中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大学生信仰出现多元化的趋势。陈轶就指出,相比20世纪的大学生来说,21世纪的大学生思想变动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信仰的对象由原来普遍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变为多元,小部分人群信仰宗教或崇尚物质。二是认为大学生群体中信仰宗教现象开始显现,“宗教热”在一些高校甚至较为公开。有学者就指出,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激发了个人自由度的同时也给个体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再加之科普教育实效性不够,不少大学生转向崇拜宗教,甚至走向迷信。三是认为大学生信仰的功利化明显。四是认为大学生群体中信仰失落现象突出。当代大学生在自我选择增强的同时,也面临着无法确立自我信仰的问题。有学者指出“无聊”“空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当代中国一部分大学生精神状态的写照,在价值观重塑的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和生活现象,部分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立场和科学的认识方法,致使当前一些高校学生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由上可知,在分析和认识当代大W生信仰现状的时候,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不能因为部分大学生存在某些信仰问题而对整个大学生群体进行否定;同时又要直面现实,清醒地看到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各种信仰问题。

二、关于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成因分析

知其然必须知其所以然。要深刻认识和把握问题,就需要对问题和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国内学术界在揭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问题之时,也着力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探究。国内学术界关于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成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导致了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出现。有学者指出我国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前现代转向现代的过程中,各方面的体制和机制都在重构和定型的状态之中,矛盾突出,风险叠加,这种状态下人最容易产生价值观上的偏差。再加之大学生群体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个人成长来看,大学生的人生信仰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外部不确定因素极易引起其信仰的偏移。二是认为网络媒体的发达和便捷是大学生信仰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有学者认为网络交互时代的到来,使一些错误的思想很容易散布出去,影响大学生群体。三是认为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强是导致大学生信仰问题频现的主要原因。四是认为大学生自身素质和精神状态在大学生信仰选择方面具有直接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着其对封建迷信的“免疫力”,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追求。

三、关于大学生信仰教育对策的研究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承担者,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关注,对大学生群体中信仰问题的分析,都是为了找到进一步优化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与路径。

国内学术界从各方面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提出了思路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践教学。有学者强调,脱离实际的信仰教育是空谈,没有遵循“懂、信、行”这一原理,要破解大学生信仰虚无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不牢靠的主要方法就是开展实践教学,寓教于行,这样他们才会认同和接受,最终形成坚定的信念和信仰。二是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把思想教育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信仰生成的主渠道,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能够成功,可以廓清大学生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错误认识,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信仰。三是确立信仰教育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方法。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信仰问题有着内容上的逻辑结构,这就是人生信仰与社会理想信仰之分,以前之所以在信仰教育上效果不佳,就在于我们将二者混为一谈。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就需要区分大学生信仰的内容逻辑,针对不同的信仰,提出相对应的方法。四是要科学区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有学者指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推进要明确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集中力量对一类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攻坚。综上所述,学者们就如何解决大学生信仰问题从多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这些对策也是继续研究的有益参考。

四、关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的几点思考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这些研究的主题相当集中,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信仰的现状、成因以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这些都是后者继续研究的有益借鉴。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研究内容相似度高,主要围绕着信仰现状、成因和教育对策,而且许多论文都在重复概论,他们的观点有不少相似之处,导致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研究没有实质上的突破和创新。

首先,要加强关于国外思潮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影响的研究。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畅达的影响下,西方的思潮很容易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再加之转型时期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贫富收益扩大问题、环境问题、失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等,使得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生活方式和信仰取向也开始影响着一部分人,因此西方的宗教尤其是基督教逐渐在中国“热”起来。一些不怀好意的西方国家甚至借助宗教对中国进行渗透,其中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成为他们重点渗透的对象。当前形势下大学生信仰问题中的重点问题是一些大学生误把宗教当成唯一信仰而无视哲学信仰,特别是无视科学信仰在人类信仰与心灵世界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与现实状况。

其次,加强对大学生信仰问题成因的理论分析。现有研究在分析大学生信仰问题成因之时,注重现象和实例的罗列,而忽视对现有原因的逻辑分析,缺少理论框架。其实,对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成因的剖析可以概括为两点: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信仰危机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方式的变革引起的。从内部因素来看,造成大学生信仰迷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未能及时把握其心理需要及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课程没有及时发挥应有作用。当前的大学校园生活对大学生来说存在着各种剧烈的竞争,大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学习主体,反而要面临各类竞争。比如,学业考试、评优评先、雅思考研、就业工作等方面无一不充满竞争。这就导致大学生面对着来自学习上、生活上、经济上、情感上以及家庭方面等种种压力,就难免会在心理上产生困扰,时常会受到孤独、挫败、失落、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而宗教的出现正恰恰迎合了大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这也是一些大学生误地把宗教当成信仰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目前国内研究缺乏比^视野,需要扩展研究的国际视野。虽然我国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在所坚持的价值观和信仰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仍存在值得彼此借鉴的地方。因此,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应该加强对国外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研究,通过类比分析得出经验启示,一方面可以了解信仰教育研究的前沿,扩充大学生信仰教育学术空间;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五千年文明中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时展的先进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结晶,是维系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是我们的兴国之魂,更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大学生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今后强化大学生信仰教育对策研究,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基本主轴,一系列的具体举措和方案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内容来开展,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化研究。当前有关大学生信仰教育对策研究要么过于务虚,成为完全的理论原则;要么过于务实,成为解决某个学校具体问题的对策咨询。继续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需要避免这两方面的问题,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认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涵及其外延,找寻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和对策。

参考文献:

[1]陈 轶.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信仰教育[J].丽水学院学报,2009(1).

[2]干承武.科学、信仰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10(6).

[3]刘 娜.关于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9(11).

[4]崔翠利,余玉花.信仰与大学生的精神发展――兼论大学生信仰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5]孟天财,朱丹丹.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信仰危机[J].江苏社会科学,2008(S1).

[6]钟文渊.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促进青年大学生社会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

[7]黄国琴.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几点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2010(3).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9)

一、问题的提出

精神信仰是与人的根本生命价值相联系,指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关系的核心价值原则[1]。目前信仰的心理学研究,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且大部分实证性研究是关于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信仰相关因素的研究较少。主观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2]。田丽丽等研究指出,精神信仰各维度对不同领域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各不相同,不同生活满意度水平的学生在社会信仰和实用信仰的所有构成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3]。宋兴川等的研究也表明,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关系[4]。Myers(2000)认为是影响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2]。这些研究均表明,个体的精神信仰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对个体的毕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取样法,选取福州市在校大学生共508名进行测查,剔除无效问卷,保留有效问卷482份。有关被试具体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

该问卷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当代中国民众价值取向与精神信仰问题研究》”课题组统一编制的《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问卷分3个一级因子,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和实用信仰,9个次级因子,和神灵崇拜,民族主义、政治信仰和国家主义,生命崇拜、金钱崇拜、家族崇拜和家庭主义。问卷共有39题,采用5级计分。该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51,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643。.

2.幸福感指数量表

该量表由Campell编制,用于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5]。量表分两部分,即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前者由8个项目组成;后者由1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均为7级计分。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54,分半信度为0.834。

(三)研究过程和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以班为单位团体施测,统一指导语,由研究者担任主试。

运用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精神信仰和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1.大学生精神信仰的总体状况

表2,表明大学生在精神信仰的一级因子信仰程度上社会信仰最强、实用信仰次之、超自然信仰最弱。九个二级因子的信仰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国家主义、政治信仰和家庭主义、家族主义、神灵崇拜、宗教崇拜、金钱崇拜。

2.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根据所有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总分绘制直方图,见图1。从图上来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值为10.891,以主观幸福感的平均数为标准,得分高于平均分的人数为281人,占总人数的58.2%.因此,大学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以上水平。

(二)大学生精神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精神信仰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及各维度间相关分析

从表6-1可以看出,精神信仰一级因子中,超自然信仰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负相关;社信仰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

从表6-2可以看出,精神信仰二级因子中,神灵崇拜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负相关;民族主义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政治信仰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国家主义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金钱崇拜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负相关;生命崇拜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

2.大学生精神信仰对主观幸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精神信仰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分别以精神信仰的一级和二级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1,7-2。

表7-1表明,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对情感指数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前者为负向作用,后者为正向作用;社会信仰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前者为负向作用,后者为正向作用。

表7-2表明,、政治信仰、国家主义、金钱崇拜、生命崇拜对情感指数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政治信仰、国家主义、生命崇拜为正向作用,、金钱崇拜为负向作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金钱崇拜、生命崇拜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生命崇拜为正向作用,金钱崇拜为负向作用。

四、讨论

(一)大学生精神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特点

1.大学生精神信仰的总体特点

精神信仰的一级因子,信仰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实用、超自然信仰,这反映出我国大学生并不笃信超自然力量的作用,在遵从国家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也很注重实际。究其原因,这与我国多年来的思想教育工作密不可分。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知识的普及,也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生活的真正主宰者。这与国内学者田丽丽等(2005)的研究相一致。二级因子,由高到低依次为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国家主义、政治信仰和家庭主义、家族主义、神灵崇拜、宗教崇拜、金钱崇拜。这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对生命极其珍视,这可能是因为社会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而学习成绩并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越来越多,使得他们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对生命的信仰程度上升到信仰系统的核心地位。而家庭主义与政治信仰在信仰系统中处于同等地位,这可能与当代父母对家庭教育日益重视有关,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去与孩子沟通,去体验孩子的内心世界,亲子关系良好,大学生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金钱崇拜处于末尾,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的生活费用一般都来源于父母,他们还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比较小。总的来说,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精神信仰状况。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报告了中等偏上水平的主观幸福感,这说明大学生对其目前的生活是比较满意的,体验到的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这与国内金盛华等人(2002)[6]、王极盛等人(2003)[7]以中学生为被试的研究结果是基本相一致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物质支持。此外,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核心型家庭结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重心。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物质保障和心理支持。

(二)精神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超自然信仰和它的构成因子神灵崇拜均对情感指数和主观幸福感存在负相关,但相关系数均较低;社会信仰和它的三个构成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及其两个构成维度的相关较高,这说明社会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密切。另外实用信仰的构成因子金钱崇拜和生命崇拜也与主观幸福感及其两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超自然信仰对情感指数和主观幸福感有着负向的预测作用,即超自然信仰程度越高,大学生体验的负性情感体验越多,主观幸福感越低。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本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而超自然信仰的人相信异己力量的伟大,这使得大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么求助神灵,要么自责以往的罪过,使问题不能真正得到解决。而他们逆来顺受,幻想死后的来世有好的报应,因此体会到的负性情感较多,主观幸福感低。社会信仰对主观幸福感及其两个维度均有正向预测作用,即社会信仰程度越高,大学生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生活满意度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越有社会信仰的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途越充满信心,对政治越抱有希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国际间政治地位的不断上升,他们对国家民族、政治的期望的满足使得他们体验到极大的幸福感。

在精神信仰的二级因子中,本研究表明对情感指数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这可能与宗教的教义有关。有的人把现实的苦难当成前世的报应,认为人生活在世上就是要遭受困苦,带着这样一种心态,他们总是以消极的心态面对一切事情,故体验的消极情感也较多。金钱崇拜对情感指数和主观幸福感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即对金钱崇拜度越高的大学生体验到的消极情感较多,主观幸福感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具有较强金钱崇拜的大学生容易用金钱来衡量和评价其与外界事物的关系。而对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并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仍处于对父母的依附状态,所以,当其高度追求金钱的时候,他们得到的更多的是失望和不满等消极情感体验,而且这种消极的情感体验会辐射到其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从而导致其主观幸福感偏低。国家主义对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民族主义对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政治信仰对情感指数有正向预测作用。这三类信仰均为社会信仰的二级信仰因子,这进一步说明社会信仰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预测变量。田丽丽等(2005)的研究也表明,国家民族信仰对生活满意度有正向的预测作用[8]。生命崇拜对情感指数、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这可能因为热爱生命的人一般都认为生活是充满希望的,带着这样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努力去解决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更大的自我价值感,因此他们体会到的消极情感比较少,主观幸福感也较高。

五、结论

(1)大学生精神信仰的总体状况呈现出社会信仰最强、实用信仰次之、超自然信仰最弱的特点。在九个信仰维度上的信仰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国家主义、政治信仰和家庭主义、家族主义、神灵崇拜、宗教崇拜、金钱崇拜。

(2)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中等偏上水平。

(3)精神信仰一级因子中,超自然信仰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负相关;社信仰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精神信仰二级因子中,神灵崇拜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负相关;民族主义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政治信仰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国家主义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金钱崇拜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负相关;生命崇拜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在精神信仰的一级因子中,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对情感指数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前者为负向作用,后者为正向作用;社会信仰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前者为负向作用,后者为正相作用。在精神信仰的二级因子中,、政治信仰、国家主义、金钱崇拜、生命崇拜对情感指数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政治信仰、国家主义、生命崇拜为正向作用,、金钱崇拜为负向作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金钱崇拜、生命崇拜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生命崇拜为正向作用,金钱崇拜为负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兴川.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A].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31-42.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99-106;66.

[3]田丽丽,金盛华.中学生精神信仰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05(3):49.

[4]宋兴川,乐国安.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4,10(4):39.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G].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2-83.

[6]金盛华,田丽丽.中学生价值观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2):59.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

仪式观;文化信仰;建构

文化是指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意识形态。其中,文化信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支配不同个体之间,个体的信仰之间,集团之间相互行为的共同意识和思想。一般而言,文化信仰在文化被整合、保持和交流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变得同一化并被所有个体共享。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中国文化对韩国、日本等一些周边国家的文化形成、发展也产生了强大的影响,这种文化的相近性造就了亚洲国家在文化信仰上的相似性。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日渐深入,为了保证在国际传播中保持民族独立性不被同化,构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信仰成为关键。而在构建过程中,如何有效、快速地构建全民族共同认可的文化体系,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传播的仪式观概述

(一)“仪式”概念仪式的定义非常宽泛,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理解各不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利奇,站在广义的角度定义“仪式”,将仪式本身看作一种“信息”,信息的重复和传递形成“仪式”。特纳相对而言缩小了仪式的范围,认为仪式是随着社会变迁的,且具有典礼的形式。而戈尔茨则认为,人类和象征是紧密相连的,人类依赖象征,且这种象征决定其生存能力。通过仪式,生存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借助于一组象征形式融合起来,变成同一世界,而它们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意识。通常被看作是一种标准化的、象征性的,由文化传统规定的一整套行为规范。

(二)传播的仪式观概念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将传播分为传递观和仪式观两类。传播的传递观是我们普遍使用的概念,是指信息在地理位置上得到运输,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将讯息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而所谓传播的仪式观,并非是指讯息的传递,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将参与者纳入到“场”这样一个环境中,共享意义、信仰。这里的传播与“分享”、“参与”、“联合”、“拥有信仰”这类词相关。由此可见,传播的最高境界是建立并维系一个更加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仪式观较传播达到的效果,更关注传播的过程。在参加仪式的过程中,人们更趋向于自我身份和信仰的确认,而不主要关注学到什么,享受到什么。

二、节日传播的仪式化特征分析

春节作为一项最具传统特色、包含民族精神价值的传播仪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本身具有跨越时间,共享民族信仰的作用。考察其庆典仪式,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其中,探求文化建构的过程。

(一)统一的文化内容承载共同的文化信仰春节对于中华同胞而言,是一个民族共同拥有的文化记忆,这种记忆承载着共同的文化信仰。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春节的起源最初与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今天,虽然我们不再以除夕的仪式抵御野兽侵害,但敬畏怪力,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没有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神话故事经过先民们的不断修改,在保留原有敬畏的基础上,成为合家团聚这一仪式的神秘外壳,并逐渐成为人们虔诚信仰的一种。包括春节期间民间逐渐约定俗成的祭祖、贴春联、堆社火、发红包、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庆祝项目,这些活动以各种仪式化的形式传承下来,都成为民众寄托个人信仰的载体。现在虽然有些形式已经改头换面,但其作为仪式应当具有的内涵没有变,反而逐渐成为维系情感、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方式,成为巩固当代人文化信仰的一种保证。

(二)参与的过程即确认巩固的过程所有共享这一文化信仰的同胞都要加入到春节这一节日仪式中来,所有人都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仪式对参与者而言更是确认信仰的过程。春节就是一场盛大的文化狂欢,所有共享这一文化的人都要加入这个团体中,遵守这一狂欢仪式的规则,例如春节期间的一些风俗习惯。在这种强制性的遵守过程中,节日演变成固定的仪式,以神秘感和权威性规范参与者的思想行为,整合他们的意识形态,为个体提供“我们”的归属感,达到确认和巩固个人信仰的目的,从而从思想和行动上巩固参与者的关系。如今,大众传媒的兴起以呈现人们的日常生活代替实际行动,正如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大众传媒成为营造节日仪式气氛的重要手段,也逐渐代替了实际的节日仪式。但不容质疑的是,形式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仪式的权威性。大众传媒的使用,使得文化信仰的同一性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大众传媒的这种突出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时空观念的同一对“我们”意识的强化时间、空间对于仪式而言起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的春晚,主持人开场就会有“北京时间”的报幕,包括在整个过程中都会不断重复北京时间,给观众一种“天涯共此时”的时空同一感。这种归属感比小范围内的传播更具有意识上的安全感。同时,这一概念的反复使用,对于所有观看春晚的个体,包括海内外同胞,打破了地域上的限制,营造了“四海一家”的家庭感。这种同一的时空要素正是仪式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可以唤起观众作为华夏民族大家庭中一员的归属感和一体感。电视机前的观众置身于大众传媒营造的这一文化盛宴中,接受到什么内容不再是主要,而是在这场盛宴中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何种程度的强化,意识形态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大众传媒使同一的文化进入到观众思想深处,原先的信仰得到强化和整合,通过不断重复,不断纠正,小到地域群体,大到全国各族人民,所有人都能不断认同并归属到“我们”中,这也正是文化信仰对民族精神、民族力量影响的核心所在。2.语言的统一化强调信仰的一体化在语言的使用上,则主要以普通话为主。普通话作为贯穿春晚仪式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本身代表一种主流的中心话语权。这种语言构成也反映了文化同一的观念。让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强制接受统一,更能塑造信仰的一体化,同时进一步确立和巩固观众对国家观念的认同。春晚导演在节目编排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合家团圆”、“我们”、“统一”、“同心协力”、“国泰民安”之类的词汇,用这些词语在拉近观众心灵距离的基础上,将集体意识隐含在具体的节目用词当中,在我们观看节目、参与仪式的过程中,怀着崇敬的心接受同一文化仪式带来的心灵洗礼,这不正是一种信仰的维系,社会秩序的稳定吗?这个时候,这种活动不再是简单的传受过程,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仪式,观众通过对媒介传达的信息的分享,形成媒介化的人生观、价值观。所有观看春晚的观众成为文化狂欢中的一员,在中华民族这个共同身份下,在文化上缔结成一个共同体,从而构建信仰上的统一性。

三、思考与建议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资源广博,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内涵。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国民信仰的支柱,国民信仰的坚定和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因素。如何运用仪式观的角度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构建文化传播仪式,营造国民信仰氛围这一角度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是为了构建统一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必须基于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利用人民对共享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加深对社会理想的认知。最重要的是,在构建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时,要善于利用人民对五千年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认同和信仰,借助仪式传播的标致性和强制性,将主流文化信仰注入到传统文化传播中,从而塑造共同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四、结论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受到工业文明和文化复制的标准化生产的冲击,其独特的文化身份面临威胁,信仰面临瓦解,因而,如何通过弘扬中华文明的博大底蕴,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成为我们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不论是民俗传播、国学传播还是日常生活传播,这种传播过程本身具有的仪式化意义就是借助各种仪式符号,强化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可以借鉴传播的仪式观思想,在深刻理解本民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广泛而有目的地进行文化传播活动,以此加强和巩固民众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感,构建共同的文化信仰,增强国家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郭建斌.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4(4).

[2]王韬.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灾难事件电视直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4.

[3]陈立勇.仪式观视阈下的世界杯传播[D].辽宁大学,2011.

[4]肖荣春.仪式传播研究:概念、现状与问题[J].今传媒,2014(9).

[5]李艺轩.从“传递”到“认同”——从传播仪式观看国家领导人新年贺词的演变[J].青年记者,2015(14).

[6]郭讲用.仪式传播:信仰共享与文化转换——中韩端午节仪式传播比较[J].当代传播,2011(4).

[7]陈寅.央视春晚“传播仪式观”形成动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2.

[8]萧放.春节习俗与岁时通过仪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9]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10]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2).

[11]邵静.媒介仪式:媒介事件的界定与仪式化表述——以我国的春节联欢晚会为范本[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4).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11)

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处于一种核心和统摄地位。内心的认同并不一定能作为行动的准则,信仰却可以促使个人自觉地付诸于外在行动。信仰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内在属性决定了与它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信仰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涵义的界定

关于信仰的界定尚有争议,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较为基本的观点:一种认为信仰是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的心悦诚服,并从内心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另一种认为信仰是指一个社会在特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由社会统治者强力贯彻的一套价值规定,用以统治成员的精神、获得成员的认同、引导成员的行为。前者侧重于信仰对个人的作用,后者则是强调了信仰的社会属性。然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组成的社会,两者密切联系。因而,信仰应该是个人价值诉求与社会信念的内在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意识形态教育,是将主流意识形态导入个体,并引导个体意识与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的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调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而也具有两种属性:作为统治手段的工具性和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性。这两种属性看似对立,实则是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的。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仰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根本属性上具有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离不开信仰的塑造。

(二)信仰塑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从内容上来说,信仰塑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而信仰即是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信仰属于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从作用机制来看,信仰塑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环节,行动的基础在于信,信而行,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才能得到外化表现。行而仰,通过了实践的验证,原来的信念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才能得到巩固。仰而进,思想政治教育便能在更高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

从目的上来看,信仰塑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便是要使受教育者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使个人政治社会化,并落实到切实的行动。

二、当前的信仰危机及其原因

信仰危机主要是指信仰动摇、信仰冷漠和信仰缺失。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信仰危机便已被人们意识到,然而时至今日信仰危机非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具体表现为:

追求物质利益,淡化理想信念。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性,使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甚至把“金钱至上”、“当官发财”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贪图安逸、享乐,社会中普遍有一种浮躁心态,人们很少去触及精神的东西,认为树立远大理想更是不切实际。

社会政治理想功利化。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实用主义倾向明显。中共中央党校博士梁军峰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为对共产主义信仰追求的占30.2%,为对自身利益追求而希望入党的占60.6%。

信仰的多元化。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个人际遇不同、生活态度不同,由各个环境下自发形成的信仰应该说是多元的,信仰各种主义、各种理论、各式人物、各种生活方式。然而,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人们总会面临共同的问题,一个国家需要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念,能统一民族精神,能为大多数人认同的政治观念、政治理想。因此,需要正确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信仰。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塑造信仰

(一)增强信仰主体的鉴别力

现时期,面对一个尚需强化其信仰体系的被教育群体,不良的信仰态势日益凸现,并拉开了信仰的争夺战。如西方国家全力推行所谓“文化全球化”,宣扬西方的价值观,灌输“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以此来淡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而有必要对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教育,提高其思维水平,帮助其掌握批判性思维、辩证性思维的方法,增强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各种思想都能够有比较科学的理解和思考,这样才能在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指引下,形成科学的对待信仰的方法和态度,区分科学和非科学的信仰;使大学生自动向马克思主义信仰靠近,从而形成坚定稳固的信仰。

(二)坚持结合实践塑造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政治信仰的塑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并不令人十分乐观,不仅在认识上存在差异,在行为倾向上表现更差。我们要因势利导,通过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提高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水平,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来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指导作用,促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我们不仅要在理论知识方面加强教育,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尽量创设条

件,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正确性,通过意志锻炼,形成和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信仰作为个体高尚的精神追求和行动指南,是个体摆脱困惑与仿徨、盲目与浮躁的导向,是个体理性、意志与情感的综合。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认识信仰教育的情感色彩,实施情感的关怀,要让信仰主体在认同、理解、接受、信服的基础上,凭借热情、兴趣和意志完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使之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动态发展过程,懂得新世纪、新阶段中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伟大意义,使他们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从而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信念。

(四)开展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信仰教育

信仰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是互相联系、互为条件的。所以,重视信仰教育的社会价值,但是却不能忽略信仰教育中的个体价值,毕竟信仰教育是为了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从而实现信仰教育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说,我们要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培养大学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还要按照受教育者个体的需要、个体的发展规律,全面提升个体的素质和境界,重视个体的独立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等的培养,促进信仰教育对个体的自身发展,发挥信仰教育的个体价值,最终实现信仰教育的社会价值,完成信仰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傅梅蓉.构建信仰层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9):81.

[4]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