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医生个人业绩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8:52

医生个人业绩工作计划

医生个人业绩工作计划篇(1)

民营医院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以促进民营医院更好的发展。首先,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民营医院在目前阶段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一些医院有建立连锁医院或者附属医院的愿景。欲跻身在省市的三甲医院,提高营业额,但是这种目标在医院的各个科室中并没有实现,各个科室的工作仍然处于以往的混乱状态。员工在医院的工作价值和使命感无法建立起来,并且逐渐减少对医院的信心。其次,民营医院在质量管理方面有所欠缺。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产生。若管理体系中缺少相应的职能,那么质量管理就会缺少导向性和规范性。医院的质量管理执行部门是医教科、护理部和院办等部门,很多医院存在的问题是缺少检查力度,并且很多医护管理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只是进行“面子工程”,工作态度不认真,责任意识薄弱。

(二)民营医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民营医院在绩效考核方面存在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认识方面的问题。绩效考核是为医院的发展和卫生工作者的进步而服务的,但是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认识问题,医院各个科室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并且在宣传上也没有下工夫,很多职工和领导都对绩效管理缺乏根本性的认识,对绩效计划和培训等有所忽视。绩效管理不仅仅是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那么简单,其中还包含对业绩考核计划、评定、问题分析和改进方面的工作,医院在考核过程中需要根据考核的结果来对员工进行奖励和惩罚。其次,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绩效管理的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过于形式化,很多员工对绩效考核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考核结果好坏无所谓。另外还有一些考核结果缺乏依据支撑,一些民营医院的绩效考核成果常有轮派现象发生。(由于缺少沟通)很多员工对考核的结果呈抵抗情绪,不认同,这是因为在考核以前没有与员工进行良好的沟通。

二、优化设计思路

(一)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首先,战略导向原则。这个原则是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原则,需要对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进行充分的认识,然后将战略管理的各个阶段目标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其次,目标管理原则和公开性原则。目标管理原则是建立起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提升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公开性原则是指绩效管理体制的确立需要与员工进行沟通,听取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坚持公开透明原则,以获得员工的支持。设计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对环境进行分析。若处于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那么人口也会增多,对医疗行业的发展就会提出挑战。对国家政策环境的分析主要是国家要改变看病贵的问题,所以提出提高诊疗手术费,降低药品价格和医疗设备的使用价格以及耗材费用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百姓的看病贵问题得到了一部分缓解,但是医院,特别是民营医院来说将是巨大的压力。其次,对医院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医院的人力资源分析主要侧重几个方面,分别是医院的工作人员组成结构,医院的用人机制和培训体系等等。在人力资源方面要对员工进行明晰的职业规划,建立起定期培训和学习的制度,在用人上注重员工能力与态度,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绩效管理体系的选用

民营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的选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医院目前运行状况的好坏。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需要建立起长期的发展目标,然后将此目标划分成多个阶段。本文所研究的是具有战略规划的绩效管理体系,这样可以对民营医院的具体工作进行衡量和检查,也有利于医院管理工作的长期开展。

三、优化设计的措施

(一)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医院文化

为医护工作者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需要进行职位价值评估。职位价值评估是建立在医护工作者的工作责任和工作态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何确定职位的价值需要对职位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对医护工作者职位的评估主要从以下因素进行,工作者的学历、职称、门诊患者数量、手术的难易程度、手术患者的多少、手术费用的高低、病例的制作、加班值班情况以及对本专业的科学研究等等,这些都是对职位进行评估的因素,只有这些加以完善才能真正提升医护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在医院文化建设方面,要把医院的文化进行广泛的宣传,定期的为员工开展文化活动,并且在医院各个办公室颁发一些文化粘贴和文化锦旗等,时刻提醒工作者遵循企业文化区工作。

(二)注重绩效管理的辅导和培训

绩效管理的辅导和拟培训需要管理者为员工召开会议或者定期的培训,让员工对绩效管理的作用和目的等进行充分的认识,并且实行绩效考试制度,经过辅导和培训,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员工才能继续回到岗位上为患者服务,若不合格还要继续参加培训,学习绩效管理知识,提升自己对绩效管理的认识水平。

(三)完善绩效激励体系

医院在业绩的绩效激励方面主要采取的办法是利用平衡计分卡,让员工对平衡计分卡有足够的认识,因为它可以将员工的业绩记录下来,医院的整体战略目标进行细化,分为财务方面、患者方面和内部的工作流程方面。利用平衡计分卡可以将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和工作能力结合在一起,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标准和考核的短期效应。平衡计分卡是在医院整体绩效管理战略上发展起来的,能够促进医院、医疗工作者和患者三者之间的平衡。平衡计分卡代表了医院中的各个角色。从财务角度上看,平衡记分卡的作用是如何做好医院预算工作,减少医院成本;从患者角度来说,平衡计分卡是医院如何看待患者;从医院角度来说是如何做好管理和控制。所以利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管理更有利于对出色员工进行奖励,对不积极工作的员工进行激励。

(四)完善基础管理工作

首先,制定各个科室的绩效指标。不同科室具有不同的指标制定方法。临床是医院的主体科室,也是患者可信赖的科室,对临床而言,采用平衡记分卡和主要业绩相统一的方法。对于后勤保障部门等服务型科室,更多的事倾向事务性业绩指标。临床的业绩指标可以从平均住院日、患者病床的使用率和病床的周转率等方面进行检测。另外还要对不同的科室进行不同工作计划的制定,对科室的绩效考核进行管理,并落实到各个部门中,增强执行力度。其次,制定岗位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岗位绩效指标就要落实到具体医护工作者身上,考核指标体系中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其中有对工作者工作态度的考核、工作作风的考核、合作管理的考核。在这些考核中要进行指标的定量定性,把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上去,并且落实医疗工作者的服务态度。

医生个人业绩工作计划篇(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着难以准确把握的、快速变化着的、复杂的环境。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探索期的不明确性医疗卫生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长久不变的组织结构,僵化的用人机制, 越来越不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需要。任何一家医院要想独揽其他所有市场是不可能的, 因此, 医院必须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 紧紧结合制度, 流程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才能于竞争中脱颖而出, 创造独有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在医院人力资源的所有问题中, 岗位的设置与分析, 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又是医院人力资源的核心。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医院绩效管理系统对于提高医院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 笔者就目前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共同仁参考。

一、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院总体目标与科室、员工个人目标脱节。确定绩效指标的程度与方法一般先确定医院的总体目标, 再将总体分解到科室和部门, 然后各科室和部门再将指标分解到员工个人, 这些分解到员工个人的业绩衡量指标就是员工考核的要素与依据。如果绩效管理中出现了科室、员工对医院总目标分解理解不清, 或者漠不关心, 必然导致医院总体目标与科室、员工个人目标脱节。这种脱节的结果又势必导致绩效考核的流于形式。

2、绩效管理缺乏规范的流程与标准, 仅仅确定目标和分解目

标是不够的, 还必须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及其医院对科室部门, 及科室、部门对岗位员工的考核标准。

3、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相混淆。通常人们把医院的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混为一谈, 认为有了绩效考核就有了绩效管理。其实绩效考核仅仅是绩效管理的一个过程中的环节而已。

4、角色定位不清, 认为绩效管理就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如果医院高、中、基层都不能确认自己在绩效管理中的角色, 在观念和行为上都置身于事外, 仅仅依靠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协调和考核, 是无法将医院绩效管理坚持下去, 落到实处的。

5、缺乏有效沟通。如果实施绩效考核时搞得轰轰烈烈, 考评后相安无事, 对考评结果的利用, 也是执行强制的“ 机械式” 奖惩、升职或加薪, 没有充分考虑员工对考核结果的认可程度和可能引起的申诉。这样的考核必然导致员工的反感。因此考核过程中和结束后必须注重双向沟通。

二、医院绩效管理的对策

1、采用关键业绩指标考核办法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 医院绩效评估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很难确定客观、量化的绩效指标。其实, 对所有的绩效指标进行量化并不现实, 也无必要。关键绩效指标的设置通常有三个根据与来源一是医院的总体经营目标, 在明确医院关键业绩指标后, 就需要把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和职位, 形成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和员工的关键业绩指标二是通过职务分析, 明确过程目标, 也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做能量化的指标, 把它设计为个人的关键业绩指标, 同时要求关键业绩指标必须具体、能度量、可操作, 并有时限要求。

2、以较为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来进行绩效评估。确定了医院目标, 与此相配套找出了各科室、各岗位的关键业绩指标, 紧接着涉及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客观、公正、持续地进行考评。这就要求医院要建立一套完备的考评工作流程和考评方式与标准来进行日常考评。同时还要注意在考评过程中持续改进这些考评方案。好的体系与方案必须设计预留空间, 以利根据医院管理重点的变化, 医院资源的整合, 经济效益的高低, 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不断修订和完善。

医生个人业绩工作计划篇(3)

绩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新视角。2005年卫生部第一次将医院绩效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写入《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2006年、2007年在全国开展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卫生部也明确地将绩效管理与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医疗安全、医院服务等一起作为对各级医院的重要考核与评价指标。将绩效管理理论应用于医院管理实践,可引导医疗机构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优化医院管理和诊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效能,推动医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

一、绩效管理理论分析

绩效就是业绩和效果的综合反映,绩效分为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组织绩效即集体绩效,主要看最终成果;个人绩效即员工完成工作情况,主要考察工作过程。绩效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是为实现组织发展战略和目标,管理者和员工就既定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全部活动过程以及促进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最佳管理方法。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般包含四个组成部分:绩效目标的确定、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评价与反馈。绩效管理贯穿整个管理系统,特别强调持续不断地改进,不仅强调工作结果,更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wWW.133229.COm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原则性适合于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多年来,绩效管理已受到全世界管理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其根本目的是不断促进员工发展和组织绩效改善,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绩效管理现已在全世界500强企业中广泛应用。我国从2005年1月几乎等同采用美国的质量评奖标准,即我国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医院绩效管理是对医院绩效实现过程各要素的管理,它是基于医院战略基础之上的一种有效管理活动,通过对医院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将绩效管理的方法应用于医院日常管理活动中,以引导和激励员工的业绩实现、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在医院管理系统中,医院领导、职能管理部门、中层管理者和员工全部参与到绩效管理中,中层管理者和员工通过沟通的方式,将医院的战略、中层管理者的职责、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员工的绩效目标等管理基本内容确定下来,通过持续地沟通、反馈,中层管理者帮助和辅导员工清除工作过程中的障碍,并与员工一起共同实现绩效目标,从而实现组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

二、医院绩效管理的应用目的与范围

医院绩效管理的应用目的:(1)实现医院的战略规划和远景目标;(2)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3)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4)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5)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素质;(6)为职务变动、薪酬管理、成本核算、培训发展等管理活动提供科学依据;(7)检查医院规划目标和各项管理决策如人员配置、员工培训、学科建设、经济投入、经济分配等方面是否有失误;(8)同一医院纵向比较不同年度的绩效水平,不同医院横向比较同期绩效水平,可以作为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对医院的科学评价依据,对持续改进医院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院的总体绩效将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医院绩效管理的应用范围:医院绩效管理可应用于战略策划与领导作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质量管理与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具体管理对象可涉及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行政职能(后勤)管理部门以及医院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员工个人等。

三、医院绩效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方法

(一)绩效计划制定:根据医院的阶段战略目标,围绕诊疗质量的提高、经营收入的增长、单位成本的降低、资产利用率的提高等几方面来设计绩效目标。医院领导、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医院层面的绩效目标、发展目标、行动计划,科室领导与员工负责制定本科室层面及员工个人的绩效目标、发展目标、行动计划。

(二)绩效辅导实施: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持续、及时地与医院员工分享、交流绩效信息,包括调整计划、提供帮助、及时激励、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等。医院管理者通过及时发现科室或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不断改变工作方法与技能,随时纠正其编离工作目标的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工作目标进行修正与调整。管理者在绩效实施过程中还要对科室、员工的绩效表现进行观察、记录、统计,作为绩效评估的依据,这也是改进绩效的事实依据,运用具体事例可清楚地让员工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促使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三)绩效评价与反馈:医院的绩效考核评价包括医院战略目标绩效考核评价、科室团队绩效考核评价、员工个人绩效考核评价。绩效考核是一个学习、改进和控制的进程,绩效考核的实质不再是为了得到一个公正的考核结果,而是在于通过持续的、动态的、双向的沟通,达到真正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实现企业目标、努力促进员工自身发展的目的。现代的绩效考核是一个系统过程。它主要包括:绩效计划和标准的制定、绩效的沟通、绩效的考评、绩效的反馈与辅导、绩效的提升与再计划、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在绩效考核结束时,医院要对全院及各科室的绩效进行评价与反馈,主管院领导要对中层管理干部的绩效进行评价与反馈,科室负责人要对本科室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与反馈,双方就绩效评估的结果进行讨论、面谈,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并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

(四)绩效结果应用:医院可将绩效考评结果与科室的奖金分配、评优评先、科室负责人职务津贴发放等挂钩,科室可将个人绩效考评结果与个人奖金、工资晋级、职务晋升、员工培训、个人发展计划等挂钩。

四、医院绩效管理评价指标

衡量一家医院管理绩效如何,不单纯看经济指标,更要看综合指标。医院绩效管理评价指标分为团队(组织)绩效指标和个人绩效指标,团队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由个人绩效组成。制定绩效管理评价指标必须体现政策性、科学性、传承性、特色性、可行性及员工认同性,医院可根据绩效管理效果、年度工作重点等需要每年适当调整绩效管理评价指标。综合医院的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一般包括社会效益、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经济运行、学习与创新等。

(一)社会效益。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院应当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认真完成卫生下乡、支农、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组派抗洪救灾医疗队等政府指令性任务,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社会公益性活动。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紧急救治任务,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科普宣传,普及防病知识,不断提高公民健康意识。

(二)工作效率。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内容:(1)门诊人次、急诊人次、急诊抢救人次、入出院人次、手术台次;(2)医师人均每日完成诊疗人次,医师年均出院人次,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3)平均住院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4)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门诊患者人均药品费用、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住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住院床日平均费用、门诊处方人均费用,与上年度的比较情况。

(三)工作质量。诊断符合率、抢救成功率、治愈好转率、院内感染率、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病历质控、处方质控、三基三严培训与考试、医疗安全与医疗事故、临床教学、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病人满意度、职工对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领导工作满意度、患者与医务人员对医院后勤服务满意度、科室管理、上级主管领导评价。

(四)经济运行状态。评价指标有:(1)医疗毛收入、利润占毛收入百分比、药品收入占毛收入百分比、药品利润占总利润百分比,与上年度的比较情况;(2)医疗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的百分比,与上年度的比较情况;(3)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例;(4)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收益率、流动资产收益率、对外负债占年利润比例;(5)职工福利同期比较;(6)设施、设备、药品、人员利用率;(7)医院与科室各种投入产出比;(8)成本控制与收费管理;(9)医院未来发展投资计划。

医生个人业绩工作计划篇(4)

绩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新视角。2005年卫生部第一次将医院绩效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写入《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2006年、2007年在全国开展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卫生部也明确地将绩效管理与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医疗安全、医院服务等一起作为对各级医院的重要考核与评价指标。将绩效管理理论应用于医院管理实践,可引导医疗机构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优化医院管理和诊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效能,推动医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

一、绩效管理理论分析

绩效就是业绩和效果的综合反映,绩效分为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组织绩效即集体绩效,主要看最终成果;个人绩效即员工完成工作情况,主要考察工作过程。绩效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是为实现组织发展战略和目标,管理者和员工就既定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全部活动过程以及促进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最佳管理方法。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般包含四个组成部分:绩效目标的确定、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评价与反馈。绩效管理贯穿整个管理系统,特别强调持续不断地改进,不仅强调工作结果,更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原则性适合于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多年来,绩效管理已受到全世界管理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其根本目的是不断促进员工发展和组织绩效改善,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绩效管理现已在全世界500强企业中广泛应用。我国从2005年1月几乎等同采用美国的质量评奖标准,即我国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医院绩效管理是对医院绩效实现过程各要素的管理,它是基于医院战略基础之上的一种有效管理活动,通过对医院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将绩效管理的方法应用于医院日常管理活动中,以引导和激励员工的业绩实现、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在医院管理系统中,医院领导、职能管理部门、中层管理者和员工全部参与到绩效管理中,中层管理者和员工通过沟通的方式,将医院的战略、中层管理者的职责、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员工的绩效目标等管理基本内容确定下来,通过持续地沟通、反馈,中层管理者帮助和辅导员工清除工作过程中的障碍,并与员工一起共同实现绩效目标,从而实现组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

二、医院绩效管理的应用目的与范围

医院绩效管理的应用目的:(1)实现医院的战略规划和远景目标;(2)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3)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4)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5)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素质;(6)为职务变动、薪酬管理、成本核算、培训发展等管理活动提供科学依据;(7)检查医院规划目标和各项管理决策如人员配置、员工培训、学科建设、经济投入、经济分配等方面是否有失误;(8)同一医院纵向比较不同年度的绩效水平,不同医院横向比较同期绩效水平,可以作为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对医院的科学评价依据,对持续改进医院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院的总体绩效将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医院绩效管理的应用范围:医院绩效管理可应用于战略策划与领导作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质量管理与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具体管理对象可涉及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行政职能(后勤)管理部门以及医院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员工个人等。

三、医院绩效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方法

(一)绩效计划制定:根据医院的阶段战略目标,围绕诊疗质量的提高、经营收入的增长、单位成本的降低、资产利用率的提高等几方面来设计绩效目标。医院领导、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医院层面的绩效目标、发展目标、行动计划,科室领导与员工负责制定本科室层面及员工个人的绩效目标、发展目标、行动计划。

(二)绩效辅导实施: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持续、及时地与医院员工分享、交流绩效信息,包括调整计划、提供帮助、及时激励、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等。医院管理者通过及时发现科室或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不断改变工作方法与技能,随时纠正其编离工作目标的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工作目标进行修正与调整。管理者在绩效实施过程中还要对科室、员工的绩效表现进行观察、记录、统计,作为绩效评估的依据,这也是改进绩效的事实依据,运用具体事例可清楚地让员工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促使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三)绩效评价与反馈:医院的绩效考核评价包括医院战略目标绩效考核评价、科室团队绩效考核评价、员工个人绩效考核评价。绩效考核是一个学习、改进和控制的进程,绩效考核的实质不再是为了得到一个公正的考核结果,而是在于通过持续的、动态的、双向的沟通,达到真正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实现企业目标、努力促进员工自身发展的目的。现代的绩效考核是一个系统过程。它主要包括:绩效计划和标准的制定、绩效的沟通、绩效的考评、绩效的反馈与辅导、绩效的提升与再计划、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在绩效考核结束时,医院要对全院及各科室的绩效进行评价与反馈,主管院领导要对中层管理干部的绩效进行评价与反馈,科室负责人要对本科室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与反馈,双方就绩效评估的结果进行讨论、面谈,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并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

(四)绩效结果应用:医院可将绩效考评结果与科室的奖金分配、评优评先、科室负责人职务津贴发放等挂钩,科室可将个人绩效考评结果与个人奖金、工资晋级、职务晋升、员工培训、个人发展计划等挂钩。

四、医院绩效管理评价指标

衡量一家医院管理绩效如何,不单纯看经济指标,更要看综合指标。医院绩效管理评价指标分为团队(组织)绩效指标和个人绩效指标,团队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由个人绩效组成。制定绩效管理评价指标必须体现政策性、科学性、传承性、特色性、可行性及员工认同性,医院可根据绩效管理效果、年度工作重点等需要每年适当调整绩效管理评价指标。综合医院的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一般包括社会效益、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经济运行、学习与创新等。

(一)社会效益。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院应当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认真完成卫生下乡、支农、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组派抗洪救灾医疗队等政府指令性任务,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社会公益性活动。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紧急救治任务,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科普宣传,普及防病知识,不断提高公民健康意识。

(二)工作效率。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内容:(1)门诊人次、急诊人次、急诊抢救人次、入出院人次、手术台次;(2)医师人均每日完成诊疗人次,医师年均出院人次,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3)平均住院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4)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门诊患者人均药品费用、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住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住院床日平均费用、门诊处方人均费用,与上年度的比较情况。

(三)工作质量。诊断符合率、抢救成功率、治愈好转率、院内感染率、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病历质控、处方质控、三基三严培训与考试、医疗安全与医疗事故、临床教学、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病人满意度、职工对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领导工作满意度、患者与医务人员对医院后勤服务满意度、科室管理、上级主管领导评价。

(四)经济运行状态。评价指标有:(1)医疗毛收入、利润占毛收入百分比、药品收入占毛收入百分比、药品利润占总利润百分比,与上年度的比较情况;(2)医疗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的百分比,与上年度的比较情况;(3)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例;(4)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收益率、流动资产收益率、对外负债占年利润比例;(5)职工福利同期比较;(6)设施、设备、药品、人员利用率;(7)医院与科室各种投入产出比;(8)成本控制与收费管理;(9)医院未来发展投资计划。

医生个人业绩工作计划篇(5)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优秀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对医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前段时期,医院把扩大规模、增加投入、上新项目作为医院竞争的主要方式,虽然医院建设取得较快的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高精尖设备大战,医疗费用高涨,仪器设备资源浪费的负效应,导致医院畸形发展。新1轮的医院竞争,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医院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愈来愈不适应医院经营竞争的需要,创新已经成为制胜的关键。

1、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论文

1、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僵化。目前,许多医院还未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其运行仍然有行政部门的干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1旦有什么“风吹雨打”,还得靠行政部门做后盾。

2、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现在,医院仍然被国家列为事业单位,大部分医院的绩效考核仍然在沿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制度,医院里不论什么专业,什么层次的人员,都在使用统1的考核标准,所考核的德、能、勤、绩内容也很笼统,难以反映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业绩贡献。

3、薪酬分配缺乏竞争性和激励作用。近几年来,绝大部分医院仍然在沿用过去的等级工资体系,工资结构和工资水平,还很难谈得上工作分析、制定岗位说明书、做薪酬市场调查、绩效考核以及薪酬激励等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医院的薪酬分配在实质上很难起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4、未能重视医院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用人单位的医院和作为劳动者的员工,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员工应聘到医院工作,从本质上说双方的目标应该是1致的,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把医院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有机地统1起来,实现“双赢”。但现在有些医院招聘并录用员工以后,没有对员工进行医院的价值观教育,或者说医院没有1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员工缺乏长期与医院共同发展的思想,在工作中不出力。

2、建立人才资源的发展和运行机制,满足医院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建立利益驱动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和个人都是市场主体,都受法律保护。人才资源通过市场,在利益驱动下实现优化配置,具体能否通过利益驱动吸引人才和保留人才,是医院能否搞好人才配置的关键。

2、建立信息跟踪机制。医院人事部门要经常收集并处理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单位的人才政策信息,并对本单位人才状况和吸引人才的能力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分析评估,为医院调整人才政策提供依据,以确保医院在人才资源发展和利用上取得市场优势,保持对人才的吸引力。

三、加强工作实绩考核。

1、工作实绩考核的内容。工作实绩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的1项重要任务,既包括对医院或部门的考核,也包括对个人的考核。

工作实绩考核大体上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评估。正式的工作实绩考核有明确的目的、有周密的计划、有1套完整的体系和程序;而非正式的工作实绩考核则是事先无计划的,是管理者偶然在走现场时或与员工交谈时对他们工作进行1些鼓励性的评价或表扬而已。

2、工作实绩考核评估的方法简介。

排列法是指在工作实绩考核中,不是把每个被评估者的工作表现与具体标准逐项对照,而是在被评估人之间进行比较,由最优到最差进行排列。

因素比较法又叫要素比较法,是把被评估者的工作表现分为若干因素或要求(或项目),将每个要素方面的评分分成若干等级,1般分为3个或5个等级,3个等级即好、中、差,5个等级为优、良、中、及格、差。1般说,人们对3个等级的评估较易产生聚中趋势,即易评为中,但5个等级更为科学1些。这种方法既可用来评估管理干部的工作实绩,也可用来评估普通员工;既可用来评估员工的全面工作表现,也可用来评估其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等。

等级法是指在进行工作实绩考核时,先制定具体的衡量标准,再来评估工作表现的方法。首先要明确和确定哪些方面是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然后在每个相关方面明确地制定具体的衡量标准。

自我—他人评估法是指在工作实绩考核过程中,经过自评、直接上司评估、再由上1级主管评估,即完成对1般员工的工作实绩考核的全过程。1般说,只要制定的评估标准合理,这种方法的评估准确性较高;但是,也需要注意1些问题,比如因出现“情面”带来的偏差。从我国医院的实践来看,定量性的评估标准比重不够,而定性的评估很多,难于区别出被评估人之间的差异。

四、重视医院同员工的共同发展,设立职业发展计划。

1、“成功员工训练营”。深圳市的1家医院按照“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生价值”的办院指导方针,在全院开展了“成功员工训练营”活动。医院进行“成功员工训练”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员工要制定个人生涯计划就需要了解医院的发展思路,摆正医院、科室、个人三者关系。个人希望成功,医院也希望成功,在目标上是1致的。但是,在实现目标时,存在1个统筹、规划、安排和处理好两者利益的关系问题,如果情商高,就会实观“双赢”;如果情商低,就可能失败。戴高乐说:“友谊是暂时的,利益是永恒的”。员工要发展自己,既靠自己主观努力,也靠环境、靠医院提供机会和条件。3、职业发展计划的主要类型。包括职业探索性阶段计划、立业与发展阶段计划、职业中期阶段计划和职业后期阶段计划。医院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重视职业开发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职业开发活动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员工积极参加职业开发活动。

要建设发1个现代化的医院,促进医院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是否拥有1批具有先进科学技术和创造能力的技术人员以及具有丰富医学知识和高度管理才能的管理人员。因此,要搞好医院管理,首先就要抓好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

医生个人业绩工作计划篇(6)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保障我旗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旗委、政府决定成立全旗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办公室成员由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组成。办公地点设在旗人事局工资股。

二、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阶段时间安排

根据市总体工作安排,为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全部兑现到位,制定阶段性工作流程:

第一阶段:调研和拟定具体实施办法阶段。年10月底前完成实施办法的拟定上报和实施启动工作。具体包括:召开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会议、开展工作调研、成立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拟制具体的实施办法。

第二阶段:清理规范津贴补贴阶段。于年11月中旬前完成清理核查及规范津贴补贴工作。

第三阶段:绩效工资总量核定阶段。于年11月底前完成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的上报、审批,绩效工资总量的核定,核准兑现工作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为2011年编制财政预算提供准确数据。

第四阶段:绩效工作入轨运行准备阶段。于年底前,做好兑现奖励性绩效工资(含新增绩效工资)、完善绩效工资的后续工作及工作总结,确保2011年全旗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规范入轨运行。

三、实施绩效工资具体要求

(一)实施绩效工资的范围和时间

时间:经旗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且按国家规定执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从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

范围:本方案所指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包括苏木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我旗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单位14个,其中,公共卫生事业单位4个(包括计生服务站)、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10个。即:旗妇幼保健所、旗结防所、旗疾控中心、计生服务站、巴彦托海镇卫生院、巴彦塔拉乡卫生院、西苏木卫生院、孟根卫生院、东苏木卫生院、伊敏苏木卫生院、辉苏木中心卫生院、北辉卫生院、巴彦嵯岗卫生院、大雁矿区医院。

(二)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的核定。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由相当于单位工作人员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与薪级工资之和,下同)额度和津贴补贴额度核定。

绩效工资水平,由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按照与我旗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综合考虑单位类别、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核定本级政府有关部门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单位主管部门核定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并报同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各案。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后,原发放的年终一次性奖金纳入绩效工资总量,不再发放。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后,原则上当年不作调整。确因机构、人员和工作任务发生重大变化等特殊情况需调整的,须报旗人事局、财政局批准。

(三)清理核查津贴补贴。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同规范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津贴补贴结合进行。要在旗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旗财政部门和组织、纪检监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部门负责协调,实施绩效单位主管部门具体实施。

(四)绩效工资的分配。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分别占绩效工资总量的60%和40%。

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旗内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具体项目和标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确定,按月随工资发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要统筹平衡各实施绩效工资单位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之间以及同一岗位序列不同等级之间的工资关系,合理确定各类岗位等级的基础性绩效工资项目和标准。相同岗位等级的工作人员执行统一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

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由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在绩效工资中可设立岗位津贴和综合目标考核奖励等项目。

在实施绩效工资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卫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在具体核定各分管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时,要合理统筹,逐步实现旗内各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大体平衡。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绩效考核办法,制定、完善我旗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加强对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内部考核的指导、监督检查和组织实施工作。在搞活内部分配中,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其中,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应承担疾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与救治、环境恶劣的现场(实验室)工作等任务的岗位倾斜,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应向承担公共服务和临床一线工作任务的岗位以及条件相对艰苦的偏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

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要完善内部分配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征求职工意见。分配办法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报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本单位公开实施。

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主要领导的绩效工资。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范围内,由主管部门根据对主要领导的考核结果统筹考虑确定(主要指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按统一核定的比例和标准执行)。单位主要领导与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水平要保持合理关系。

四、相关政策

(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严肃纪律加强公务员工资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厅字〔2005〕10号)下发前,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发放的改革性补贴,除超过规定标准和范围发放的之外,暂时保留,不纳入绩效工资,另行规范。在规范办法出台前,一律不得出台新的改革性补贴项目、提高现有改革性补贴项目的标准和扩大发放范围。

(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原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按国家规定高出30%的部分(不含特殊岗位原工资构成比例提高部分),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按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执行,不再另行发放。

(三)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离退休人员发放补贴。其中离休人员的补贴水平按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关于解决离休人员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纪号)精神执行,退休人员的补贴标准,由旗人事局、财政局确定。绩效工资不作为计发离退休费的基数。

(四)实施绩效工资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贴补贴或奖金,不得突破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不得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进行分配。对违反政策规定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进行严肃处理。

五、经费保障与财务管理

(一)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额安排,按现行财政体制和单位隶属关系,由旗财政负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补助,按医改政府卫生投入有关规定执行。

(二)规范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专业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取得的收入,应上缴财政的全部按照国库集中收缴制度规定及时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

(三)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经费应专款专用,分账核算。并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财库〔2006〕48号)规定,加强会计核算管理。绩效工资应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原则上不得发放现金,基础性绩效工资按规定程序直接划入个人工资银行账户,奖励性绩效工资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审核后,由财政局划入个人工资银行账户。单位工会经费、集体福利和其他专项经费要严格按照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和核算。

医生个人业绩工作计划篇(7)

医院职能部门是协调部门,它对医院经营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实施绩效管理是医院发展中的首要任务,因此,加强医院职能部门精细化绩效管理,在医院内部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才可以引导医院办医方向的正确性,从而提升医院专业化的管理水平。

1绩效管理简述

1.1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管理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它通过个人目标与整体战略的有效结合,挖掘个人工作潜力,通过提高个人业绩来完成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这一过程循环不断,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主要内容:计划、辅导、考核、反馈及沟通等。医院实行绩效管理对医院整体考核、评估,目的在于让员工正确做事,不断推动医院管理整体持续改进、实现战略目标[1]。

1.2医院职能部门精细化绩效管理重要性

医院职能部门对于其经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既为管理层提供必要决策反馈信息,同时也为专业临床科室提供保障,医院职能部门为各级管理层提供决策所需资料,其绩效效率及质量影响医院整体效益,忽视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会对医院整体运营效率产生影响,职能部门绩效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优化业务及管理流程[2]。

2医院职能部门绩效管理问题

当前医院绩效管理大力改革,这一过程中明确了考核内容主要是临床类指标,考核限于临床科室,而对于职能部门的精细化绩效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医院职能部门绩效管理存在一些问题[3]。

2.1绩效考核不科学,难以量化

医院职能部门缺少合理的、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而科学的管理指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医院绩效工作主要以财务与业务指标为主,并没有全面的绩效指标。对于临床等专业科室进行考核,而没有明确的职能部门考核指标,过于关注业务发展,而不能更好的体现运营效率及管理水平等重要指标,使医院的战略规划成为纸上谈兵[4]。

2.2绩效考核内容单一,激励效果不佳

医院对于所属职能部门的考核目的及结果应用单一,主要用于薪酬分配及人事晋升,但是对于每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只要不存在重大违纪行为,其考核结果就不会存在明显差异,而这种不分责任大小、工作量及能力大小的绩效管理,严重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5]。

2.3医院职能部门职位管理不足

医院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而职位管理的不完善,相应的权限标准不明确,而不能为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与考核管理,难以形成有效的绩效持续机制,医院职能部门考核情况相似,考核体系并没有规范的制度,这样就不会达到透明、公开的激励效果,在职能部门考核中没有设置辅导及反馈等重要环节,相应的计划也没有以战略目标为基础进行分解,只是以应对财务状况为出发点,考核结果以处罚为主要方式,这就会对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带来消极心里,不能提高绩效管理的促进作用,损害了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在医院各职能部门间形成了内部矛盾,达不到提高绩效的目的,同时也使战略目标失去支撑,不能得以实现[6]。

2.4职能部门绩效管理难以体现差异性

医院各职能部门进行绩效管理通常是以同质的考核指标进行,就很难在各职能部门间反映出工作差异性;当前医院一直沿用基本工资加调节奖的工资形式,对于相应的奖金以工龄、职称作为主要依据,并没有体现出工作难度、质量、职责及价值等因素,实际工作中临床科室风险高,平均水平的岗位薪酬影响了专业部门、高风险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使医疗专业科室的核心职能难以发展。

3医院职能部门精细化绩效管理策略

医院职能部门绩效管理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因此,精细化绩效管理是医院管理发展的必然.

3.1全员参与战略目标及计划制定

使全员参与到医院职能部门实行精细化绩效管理目标制定及计划实施的过程,促进医院职能部门的发展。然而绩效考核是否可以为医院长久发展提供支持,还取决于医院制度及决策的实施能力,保障实施过程的全员参与与认可,因此,对于医院来说,职能部门精细化绩效管理的建立还有赖于制度实施过程的执行力,即:制定各级员工的岗位年度规划,执行计划过程中,使上级及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做出计划调整与整改,明确指出员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全员参与将战略目标及核心价值传递到各职能部门,有效提升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可度,使其执行力有效发挥[7]。

3.2强化医院绩效管理宣传与培训

医院职能部门绩效管理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环境与制度,而绩效考核的良好实施,需要医院内部组织、企业文化、意识形态等多因素作为支撑,因此,应该强化医院职能部门间绩效管理的宣传,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引导职能部门员工意识形态的建立,为职能部门实施精细化绩效管理作铺垫[8]。3.3构建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在医院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于医院的不同职能部门建立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这一过程应该着重关注其应用的不同,制定与医院职能部门相适应的,具有医院特色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当前,最为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有: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方法、平衡计分卡方法、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法及3600绩效考评方法[9]。

4总结

医院绩效管理重点在于持续的改进,员工绩效问题与相关体系的建立存在直接关系,为了保证医院职能部门绩效管理效果,必须在医院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将医院绩效考核与改进相结合,加强管理者对于各职能部门精细化绩效管理的重视度,引导绩效管理流程不断优化,不断加强与创新职能部门绩效管理改进,以不断增强医院管理实力。

参考文献

[1]邸宁,王昌明,彭玲.医保管理纳入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成效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4,12(3):47-49.

[2]黄凤明,张爱琴.总额预付制下的住院费用管理创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9-10.

[3]伍敏,田浩.某军区总医院精细化管理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J].医院管理杂志,2012,19(3):231-232.

[4]梁焕叶,宋奇,刘玉英.医院耗材准入条件的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0,34(2):150-152.

[5]张淼,王学军.医院高值医用耗材的系统化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6):72-75.

[6]于静,高小坤,丁桂萍,等.医用耗材库房规范化管理探讨[J].重庆医学,2014,43(23):3104-3105.

[7]王天鹰,顾伟,王莉杨.基于闭环管理思想设计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4,35(1):40-42.

医生个人业绩工作计划篇(8)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6日

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设计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激励”可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而目前我们习惯于在正激励范畴下来进行机制设计。为此,本文也围绕着正激励来展开主题讨论。实践表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激励计划偏差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不仅在于激励机制设计主体的有限理性使然,也在于职工内在的需求信息具有隐蔽性而难以探寻。为此,改变这一现状的出发点便在于,减轻激励机制设计主体的有限理性,并最大化的获知职工的需求信息。

在构建激励机制时还需要遵循“激励兼容原理”,激励兼容与激励计划偏差所呈现的激励冲突是对应的反义词。激励兼容原则要求激励实施主体在满足被激励人需要的同时,促使被激励人按照激励实施主体的意愿行事。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解构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以下从两个方面来对激励机制进行解构:

(一)激励机制设计所遵循的理论框架。作为内容型激励计划的主要理论框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很大程度帮助了激励设计主体合理选择激励内容。该“需求层次理论”是建立在两大假设基础之上的,即H1:人的需求具有非饱和性;H2:人只有在满足了所在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更高一级需要。在此假设条件下,人从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分别是: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本文的考察对象为医院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大多处于“情感的需要”到“自我价值实现需要”之间。从而,这就为纠正激励计划偏差提供了理论视野。

(二)激励机制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导向。公立医院随着内在机制、体制的变革,成为了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为一体的组织。在这种组织类型下仍保留着传统事业单位的文化痕迹,即追求内部“和谐”。然而,这种和谐在某种意义上便是“论资排辈”和“平均主义下的大锅饭”。这样以来,便使得在激励计划的制订下未能遵循激励兼容原则。在医院党委、人力资源部门的共同策划下,激励计划反映在绩效奖金的发放上仍存在着违背“按劳分配”的地方。因此,在强化内部竞争激励的同时,还应在激励计划的公平性上下工夫。

二、解构基础上的激励计划偏差分析

在上述解构基础上,医院激励计划偏差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激励计划的目的偏差。不难理解,现阶段医院激励计划偏差属于系统性偏差,它首先发端于激励计划制订者的主观意识偏差。不可否认,激励计划制订者在面对这项工作时,一定是朝向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标而进发的。然而,在传统的薪酬体制安排下,他们却未能跳出“和谐”的禁锢,在建立分层化的绩效奖金制度时没有充分考虑与劳动贡献对等奖励的要求。另外,专业技术人员还有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基于精神层面需要并没有被激励计划制订者所重视。

(二)激励计划的手段偏差。这里着重来考察绩效奖金问题,绩效奖金的发放需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活动之上,而在当前却因诸多技术问题存在着挑战。首先,各个科室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特征上存在差异。其次,诸多医院采取的两级考核措施,即医院考核部门、部门考核内部医生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人为因素干扰,而难以形成切实的激励效果。

(三)激励计划的结果偏差。所谓激励计划的结果偏差,则是指向激励效果的评价问题。笔者发现,医院建立了激励计划效果的反馈通道,但在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度上明显不够,或者说存在着实质的情况。这样一来,将可能导致医院部分专业技术人员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工作态度来对待岗位职责,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三、对策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分析基础上,解决激励计划偏差的对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一)深化对激励计划偏差问题的认识。医院党委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深化对激励计划偏差问题的认识。认识的逻辑路径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特点,这里可根据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进行分层认识;绩效考核实施办法中的不妥之处,以及激励计划偏差信息的反馈机制等方面。笔者建议,应通过问卷的调查、部门调研、个别交谈的形式来进行问题认识。为了提高效率,医院可在网页上设计出问卷调查的对话窗口,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选择。

(二)拓宽激励计划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拓展激励计划的内容设计和实施在于,需要关注专业技术人员在精神层面的需要。随着近年来社会上医闹事件的陆续发生,使得医生在职业上逐渐缺少成就感,甚至还有些许的不安全感。针对这一实施,还应在满足他们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上下工夫。这里还须指出,“安全的需要”应理解为心理安全的需要,对此应在心理干预和医院组织文化建设下来实施。针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则可以设计出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提升计划和进修计划。

(三)改善绩效考核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医院在实施激励活动时的主要内容,便是发放绩效奖金。实践表明,绩效奖金在数量上占他们总收入的绝大部分份额。因此,专业技术人员对于绩效奖金发放的公平性极为敏感。为此,针对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应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影响上下工夫。

(四)完善激励计划实施效果反馈机制。完善激励计划实施效果的反馈机制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为纠正激励计划偏差提供了现实保障,也在疏导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情绪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里需要完善的地方便是,反馈通道的搭建应基于互联网平台,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对反馈信息做出及时回应。

四、今后激励计划工作中还应重视的问题

受到业内竞争的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几乎都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主动性。然而,在个体意识的作用下,他们往往存在着团队合作意识弱的现状。针对这一缺失,在构建绩效管理模式时需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建立科室绩效考核制度。根据目前规定,须将绩效工资的30%作为年终考核。这一制度的实施,须在针对“个人工作绩效和科室工作绩效”的共同考核之中。前者是绩效考核的本质,意在激励个人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但是在大量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下,这种考核难以满足激励兼容原则的要求。因此,还应建立以部门、科室为单位的团队考核机制。医院管理者可以根据物理元理论设计出可以量化的指标,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渠道来对各科室打分。作为年终发放余下30%绩效工资的依据之一。

(二)建立同行业务互评制度。建立同行业务互评制度在于,增强余下30%绩效工资发放的透明度和公正度。与此同时,该制度的建立还为医院管理者实施精神激励奠定了前提。在同行业务互平中取得高分的技术人员,将有机会获得事业单位年终考核的优秀证书(这将有助于相关人员职称的评定);并且,医院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时,还能在仪式性活动上对先进工作者给予表彰。

五、小结

本文通过对激励机制理论的解构,以及对当前激励计划偏差的分析,对策可围绕着:深化对激励计划偏差问题的认识、拓宽激励计划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改善绩效考核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善激励计划实施效果反馈机制等四个方面来展开构建。

具体而言,应通过问卷的调查、部门调研、个别交谈的形式来进行问题认识;还应在满足他们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上下工夫;针对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应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影响上下工夫;反馈通道的搭建应基于互联网平台,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对反馈信息做出及时回应。

医生个人业绩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 :医改 医院 绩效管理 科室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医院的绩效改革也正在不断的落实完善中。医院的绩效管理问题关系到广大医务工作人员乃至病患的切身利益。近年来,我国许多医疗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医院的全面绩效管理模式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发现了许多当前医疗系统绩效管理方面的问题。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明确医院全面绩效管理的整体要求,并对医院全面绩效管理的具体方法进行探索,将成为未来医疗改革的重点方向。

一、新医改下医院全面绩效管理的整体要求

医院绩效管理是对医院绩效实现过程各要素的管理,它是基于医院战略基础之上的一种有效管理活动,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施行全面绩效管理模式,应该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转变当前收支核算的工资分配模式

当前,我国医院的工资分配模式主要还是以收支核算模式为主,所谓收支核算的模式,既是指医院各科室通过当月或当年的收支情况计算绩效乃至计算工资与奖金,当某一科室为医院创造的收入大于其科室支出时,在本科室的经费上,就产生了收支结余。凭收支结余的数额大小就可以确定本科室医务人员的绩效,并以此来计算各科员的奖金。虽然以收支核算来确定绩效的方式较为简单,可操作性较高,但是却不符合医院作为一个事业单位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也不符合卫生部禁止将奖金绩效与收入挂钩的政策以及改变当前“以药养医”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医务工作人员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绩效从而对病患进行过渡收费,过渡治疗甚至过渡用药的行为,容易使医院的医德风气败坏。造成不良的影响与后果。因此医院要转变当前收支核算的工资奖金分配模式,就是进行全面绩效管理的重要要求。

(二)建立专业的医院绩效管理支撑平台

众所周知,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建立在对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的绩效管理基础上的,而绩效管理需要有一个专业的人力资源平台来对单位中的各工作人员进行分析与评估,从而进行科学的绩效管理,在医院进行全面绩效管理也是如此。要建立专业的医院绩效管理支撑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推进医疗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成立第三方医院绩效评估机构。这一评估机构应该由政府牵头,从医疗以及绩效评价工作领域调取专家及专业人士,组成医院绩效管理支撑平台,对医务工作人员的绩效进行管理与评估。

(2)完善医院绩效评估信息系统。全面绩效管理需要有准确高质量的资料与数据作为分析依据,但在当前我国医院中,大部分医院的行政结构复杂,导致信息量过多且不对称,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就必须要搭建医院整体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定期在平台上公布绩效评价的标准以及调查数据,使得数据收到监督,推动数据收集的真实性。

(三)针对不同科室特点进行特殊管理

医院作为一个整体单位需要有一个绩效平台,但是医院的各科室由于工作定位与工作内容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通过同一种绩效评定体系来对各科室的医务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评定会造成不公平的现象出现,因而必须针对不同科室特点进行特殊管理才能真正做到对绩效的公平审核。例如,对临床科室来说,采用以质量效果评价加病患使用经费结合的方式对医务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评价的方式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对于检查科室来说,由于受到机器设备工作效率的限制,因此当检查的患者较多的时候,就必须通过人工的计划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对这一科室的绩效评定就应该以单位时间内检查患者的数量与质量为标准,这样就可以激发本科室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次提升科室的工作效率。

二、完善医院全面绩效管理的几点对策

针对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医院实施全面绩效管理的整体要求,根据实际医务工作中的经验,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医院的全面绩效管理工作:

(一)用平衡计分卡法设计医院绩效考核指标

组织战略研究理论中的平衡计分卡法是一种非常适用于当前我国医院进行全面绩效管控工作的方法。运用平衡计分卡法对医院进行全面绩效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

(1)确定医院的总体战略目标与绩效计划。医院的领导层要在每年的年初制定医院本年度的工作目标以及绩效计划,以此来对全院科室做指导。

(2)制定科室绩效计划与方案。在确立了全院总目标之后,每个科室就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科室绩效计划与方案设计,设计方案出来后,必须经过医院领导部门的审核才能生效。

(3)制定医务工作人员个人的绩效计划。医务人员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自身的绩效计划,并上报科室中备案,这样的目的就可以督促每位医务工作人员不断的进步,哪怕能力较弱的工作人员也能因为不断的进步而获得绩效奖励。

(4)计分计算。当全院各科绩效方案出台后,每月就可以汇总各科数据,并进行绩效评分统计。

(二)提高医院职工的绩效管理参与程度

全面绩效管理仅仅由医院的几个部门或几个科室参与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医院的每个职工都能参与到医院的全面绩效管控工作中来,全面提升医院职工的绩效管理参与程度才能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全院绩效工作组。在医院内组建由医院院长等领导层负责的、由医院人事部门牵头的、各科室职工代表组成的全院绩效工作中,负责全体医务人员的绩效评定,绩效宣传工作。

(2)增强绩效工作培训。在树立了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医院工作目标后,医院应该组织对全院中层干部、广大职工以及新入院人员的培训,通过不断的培训与考核提升他们对医院绩效工作的认识程度,了解自身提升工作绩效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在工作中进行实践与应用。

(三)加强医院绩效信息收集的真实性

真实的数据信息是保障绩效评定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医院绩效信息收集的真实性,才能真正的落实医院进行全面绩效管理的工作。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监督与互审工作。在绩效数据评定的工作中,要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与互审,通过医院职工之间匿名相互评定的形式来显示出绩效评定公正性,在每个月的绩效审核工作中,应该将相互评定的工作形成一种制度性的模式,每次绩效评定必须经过医院职工之间的自评与互评才能够生效。

(2)建立医院内部网络平台。影响医院绩效数据真实性的原因之一就是数据与资料不能及时的共享,因此医院可以通过建立内部的网络平台的形式,使医院职工随时可以将当前的工作情况以及工作成果、工作细节上传的网上,使医院的绩效评定部门能够及时的获得医院职工的绩效情况。

(四)将绩效的计算比重向一线临床科室倾斜

医院设立全面绩效评审管理体系,就是为了体现出医院作为事业单位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在医院的各科室中,一线临床科室是任务最重,与病患接触最频繁,最能考验一位医务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部门,可以影响一家医院在普通民众心中的地位,因此在医院的绩效管理与评定工作中可以考虑将绩效的计算比重向一线临床科室倾斜,让整个医院的奖励体系与政策体系向一线临床科室倾斜,以此来激发医院一线临床科室的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也能让一线临床工作人员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的绩效而更好的为病患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在将绩效的计算比重向一线临床科室倾斜的同时,也要做好对医院其他科室医务工作人员的疏导与培训工作,因为在资源向临床科室倾斜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其他科室医务人员的消极情绪,要对这种情绪做好疏导工作。

三、结束语

绩效管理是医院内部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医院顺应新医改的必然选择。目前,医院实施全面绩效管理是在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面对当前我们医院在进行全面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医务工作者不应该消极逃避,而应该勇于面对,通过明确医院全面绩效管理的整体要求,从医院绩效管理的组织结构、意识形态以及方式方法上下功夫,从而让医院全面绩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单文卫.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25):58-59.

[2]李晓林.以公益性为导向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5):122-123.

[3]熊季霞.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2):68-69.

医生个人业绩工作计划篇(10)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178-01

新世纪以来,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改革不断完善,医院绩效的评定开始显得愈发重要,医院的整合管理也开始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优化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分配使用卫生资源,提高医疗保健的水平,医院急需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新时期下,通过绩效管理实施医院成本核算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与水平,增强医疗机构市场竞争能力,完善激励机制,对医院管理规范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1.绩效成本管理部门职责。医院的成本核算部门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部门,涉及到医院其他部门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医院只有建立成本核算组织及各职能部门,才能保证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从组织管理的架构上来说,各级职能部门对医院各项成本支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目前各部门更多的却关注临床业务管理,而忽视了医院成本管理的责任,而且,在对各部门进行职责划分时,一定要重视单部门管理划分原则,尽量避免多部门管理下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确定划分好各部门职责后,就要最终落实成本消耗部门与成本计划执行部门的责任。在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医疗需求与经济效益总是不可协调的矛盾。因此,在这种困境下,各科室不能只为满足医疗需求,不顾医院成本及效率与效益。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应形成从领导到职工、从行政后勤到临床医技部门,全院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的成本核算系统。

2.建立绩效考核体系。责任最终落实的保障是绩效考核,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一切责任只是空谈。绩效考核的内容可分为三类。

(1)对职能管理部门的考核。管理绩效的体现,可以分为定量与定性两方面。在定量考核上,对各部门管辖的支出制定明确的量化指标,评价各部门成本管理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定性考核中,可以通过专家委员会评价相关管理部门的成本管理方案、管理落实情况,也可通过问卷形式,动员全体职工都参与对部门管理业绩的评价。

(2)对成本消耗部门的考核。根据成本消耗的特性,划分收益性成本消耗与非收益性成本消耗。对收益性成本消耗,实施绩效追踪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各部门的年度评价、负责人聘任、奖金分配等相关,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对非收益性成本消耗的部门,通过专家委员会对消耗是否高于正常消耗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各部门的年度考核、负责人聘任、奖金分配等挂钩,促使各部门重视成本效率。

(3)对执行部门的考核。执行部门涉及的成本面广,成本构成复杂,因此对其考核主要是制定总体考核指标。对于临床业务科室,可以综合评价其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水平。对于行政后勤科室,可以分析其费用水平,评价其合理性,并且可以通过逐步建立内部服务价格机制,独立考核后勤辅助部门、管理部门运行成本的合理性。此外,对于医院不同时期的成本管理重点,可以设定单项成本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二、制定绩效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

1.确立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的对象指具有一定的权限,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医院内部单位,医院的每个科室都应是成本核算的对象。但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可对一些较大科室进行进一步细化。

2.对成本进行统一归集、计算、分配。首先,房屋、建筑物的折旧费。根据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和预计可使用年限估算总折旧费,再按各部门使用面积分摊计入各科室成本。由于账务上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所以固定资产的价值可根据账面原价或重估价值来计算;其次,工资、福利费、招待费、交通费、科研费、培训费等费用,以在财务部门领用或报销的金额据实计入各科室成本。最后,医疗设备的折旧费可根据设备的价值和预计可使用年限计算每月的折旧费计入各科室成本。计算时应针对设备的不同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一些科技含量高、更新快的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对于一些使用频率不均、使用时损耗大的设备可采用工作量法。其次,医院广告费、管理费等费用应分摊到各部门,并计入各部门消耗情况统计中。

三、确保绩效成本核算的技术实现与建立监督评价体系

1.确保绩效成本核算的技术实现成本核算要面对大量的原始数据,近千项的测算指标和复杂的评价模型,为此必须编制科室成本核算及绩效考核管理程序。在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网上在线数据,使测算作业方便、快速,使考核的指标结果准确、及时。它的应用可以提高办公效率,减轻工作压力和节省人力。为此程序设计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对数据来源一是通过数据接口采集业务科室的基础数据,二是设有汇总数据的直接输入。第二,对指标体系、计算方法、被核算对象(科室)和评价模型有灵活的系统设定。第三,用形成的结果数据完成对科室的管理操作。第四,对核算数据形成历史积累及产生相应的管理分析结果。

2.建立监督评价体系最后,主要是要划分责任单元。责任单元是医院内部按责权统一的原则划分的相对独立的,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能反映经济责任情况的内部单位。责任单元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建制单位组成。责任单元按控制范围可分为两类,即成本单元和收益单元。成本单元是指对成本或费用负责的内部责任单位,即只考核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而不考核其收入的责任单位。划分了责任单元后,还必须建立起医院、部门或科室、员工的信息沟通渠道,信息的收集、分享、交流是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保证,包括调整计划、提供帮助、及时激励、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在反馈、沟通过程中达到了绩效监督的目的。医院根据反馈的结果对数据进行合理调整后,再将绩效核算的结果即绩效工资分配至部门,部门根据对员工的个人考核结果再发放至个人。其体现这一部分工资与员工个人的业绩、部门业绩以及医院业绩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薪酬分配的竞争和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任益炯,金永春,张录法.国有医院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5(4)

2.赛岳,段德春.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7(3)

3.杨丽坤.医院成本核算的现状与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7(6)

医生个人业绩工作计划篇(11)

一、引言

新的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的同时,还大幅度增加了医疗卫生费用,为医疗卫生费用增加的功效率达到了36%。医疗费用的增加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已经不适应医院的需求,不能带动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的卫生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地分配,造成医院面临着资源流失、效率低下、资金短缺和竞争能力弱等问题,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医疗体制改革,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模式,为医院的日常运行管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医院成本核算

医院成本核算是对医院在药品销售、制剂生产和医疗服务等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成本核算,为医院日常管理运行提供相关成本信息,是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医院成本核算是严格按照国家《医院财务制度》有关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规定执行的,真实反映了医院在医疗过程中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为医院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利于医院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一)医院成本构成

医院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医疗质量成本、技术与设备成本。医院是一种人力密集的机构,绝大多数的医护人员待遇都远远高于社会人均收入,人力成本是医院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占医院总支出的20%―30%。医院质量成本是指医院为了保障和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所支出的费用,还包括由于医院没有达到相应的质量水平和产生医疗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

技术与设备成本主要包括合格医生的培养和医疗设备更新,技术与设备成本在医院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一位合格的医生需要掌握丰富的医疗理论知识,经过多年的严格临床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培训费用、薪酬费用和继续教育等技术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对医疗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医疗设备由于高度可靠性和精密性等特点有着高昂的价格,尤其是近年来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医院设备成本进一步加大。

(二)规范医院成本核算流程

部分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流程中存在漏洞,医院需要规范医院成本核算流程,首先对每一个科室的成本进行整理,将各科室的直接成本计入该科室,公摊费用、管理成本、医疗成本和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进行分摊,之后再计入每个科室。公摊费用主要包括水电费、绿化费、保安费额清洁排污费等,按照实际业务属性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依照人员数量、工程量或者使用数目等分摊到各科室中。

管理成本分摊是指对整个医院的管理类科室成本进行分摊,包括了管理科室公摊费用分摊部分和直接计入管理科室成本,分摊方法采取按人员比例分摊。医疗辅助成本分摊是将挂号室、供应室、洗衣房和挂号室等辅助科室的成本进行分摊,按照内部受益原则和工作数量进行分摊。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分摊是按照收入支出配比平衡原则,对医疗技术类科室产生的成本进行分摊。

(三)采取科学合理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

为了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医院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对医院成本进行较为全面地核算,避免在核算中出现问题。医院按照核算对象的不同将核算方法分为了三种,以医院内部科室和部门为成本核算对象的全成本法,以医疗卫生服务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的项目法,以不同病种为成本核算对象的病种法,这三种成本核算方法是医院成本核算常用的方法。

全成本法是其中较为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于医院各个科室的成本都进行了核算,成本核算的信息比较全面,在医院成本核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全成本法又被称为科室成本核算法,将医院每个科室按照其工作性质分为了直接成本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设立了劳务费、业务费、公务费、卫生材料费、低值易耗品损耗费和固定资产折旧费六类科室成本核算项目。全成本核算法首先计算科室直接成本值和间接成本值,之后将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分摊到直接成本科室,最后将分摊的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科室成本作为直接科室的实际成本。

三、医院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可以对医院工作人员起到激励和训导作用,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持续提高个人、科室和医院的绩效。医院绩效管理在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医院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评估和绩效反馈。绩效计划是绩效评估人员和医院工作人员对工作绩效制定共同的目标,制定实现绩效目标的行动计划,绩效计划应该充分考虑医院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制定的绩效计划具有可行性。绩效实施与管理是对医院工作人员的观察、记录和总结,考察工作人员实现绩效计划的具体行动,对工作人员的行动进行适当地指导建议,帮助工作人员实现绩效计划。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人员对医院工作人员的绩效结果进行评估,检验工作人员的绩效计划完成度;绩效反馈是指绩效管理人员和医院工作人员对绩效结果进行探讨,对绩效结果进行分析。

(二)构建绩效管理体系的原则

医院绩效考核对于医院日常管理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医院应该把握好构建绩效管理的原则,树立科学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所有工作人员一视同仁,公正地进行绩效考核与管理,公开绩效考核的标准和量化指标。医院也应该坚持注重绩效结果的原则,在设置绩效考核指标中以绩效结果为导向,引导工作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上,努力实现医院制定的绩效目标,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绩效考核还应该坚持分层次和分类别考核的原则,对于不同职称类别和职称等级的工作人员制定不同的绩效管理办法,采取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和量化指标,保证绩效考核体系的合理化。

(三)设置全面的绩效管理指标

绩效考核指标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综合评定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是确定工作人员工作业绩和未来潜力的管理指标。医院应当设置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现不同性质工作人员的绩效成果,为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医院应该对医院现状进行深入地分析,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医疗服务为中心,设置多项具体考核指标,覆盖医院绩效考核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体现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医院可以设立定量指标,将绩效考核和管理更加具体化,结合定量指标的评价值和指标权重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

四、结束语

为了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医院应该加强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改善落后的成本核算方法和绩效管理模式,采取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和绩效管理模式。为了提高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水平,医院应当确定绩效管理工作的的管理主体,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中绩效管理体系,科学开展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中的绩效管理意识,设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燕如.对医院成本核算方法的几点认识[J].现代医院.2007(11)

[2]马中立,邹志康.现代化医院核心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8(06)

[3]汪孔亮,胡翔,王淼淼.公立医院战略绩效管理体系概念框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0(08)

[4]贺翠凤.医院开展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的探讨[J].财经界.2010(11)

[5]王爱军.谈医院如何进行科室核算和绩效工资分配[J].学理论.2010(25)

[6]张理水.加强成本核算与完善医院绩效管理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