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手的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1 16:26:19

小手的教案

小手的教案篇(1)

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

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 。

教学过程:

一、

导言

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举例说明

三、表演

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

(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四、

小品

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

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五、幻灯出示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

5.

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

六、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七、竞赛

1.整理书包比赛;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 一

组:做糖拌柿子;  二组:黄瓜凉菜;  三组:炒鸡蛋。

八、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小手的教案篇(2)

导学案就是教师在课前为了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而设计的方案。导学案的内容设置既有知识的预设,又有知识的生成;既有知识的应用,又有知识的拓展。使用“导学案”既保证了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又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那么,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该如何把数学导学案的“抓手”作用发挥到最大呢?

一、优化导学案设计,让导学案成为课堂引领的“抓手”

学案设计必须具有试探性、科学性和指导性。试探性指学案设计的问题是真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材料、考试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可以真正处置的问题。科学性指学案设计的问题要科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符合学科性质和教学方针的要求。有条理和梯度,设计要有层次,起点要低、台阶要小,学生通过努力就能完成,使学生认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可,看书不看详细也不可,光看书不思虑不可,思虑不深不透也不可。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指导性导学案的设计虽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效学习。例如,在教学“连减应用题”时,教师设计了商场购物的情景:方阿姨去逛商场,看中了一条围巾36元钱,又看中了一双皮鞋59元,开好发票后要到收银台付款,她的钱包里有500元钱。想一想,方阿姨会怎样付款?在这个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他们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究该情景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积极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教师努力“放手”,让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抓手”

“学案导学”中“导”的目的是为学生完成“学案”服务的。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程度取决于教师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对“学案”的实施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教师教方法转变到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总体来说,用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阅读教材、主动探索新知识、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建构。总之,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自己完成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例如,在“圆的认识”这一导学案中设计这样一道题:做个“小设计师”,用圆规设计一副你喜欢的美丽图案。第二天学生呈现出来的图案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的学习,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分析探究―获得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得到优化。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的思考、探究以及训练、检测大多是独立的,其思维活动是连续的、较为深刻的,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有利于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有利于增强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让导学案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抓手”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作业的设计就必须难易有别,体现分层施教,让低、中、高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宽松的作业氛围中积极参与作业,培养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分数乘法应用题”这一导学案中设计了这样几道题:

1.判断单位“1”的量。(必做题)

虽说这样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但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明显的,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数学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这样的课堂也才是适应不同学生的真正有效的课堂。

总之,轻负高效是教育的一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路。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更科学、更有效、更具创造性地使用导学案,导学案就能成为我们构建高效课堂的助推器;如果我们能在实践中及时反思,有效规避在使用导学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一定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小手的教案篇(3)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何谓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1908年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从最初到现在的一百年里,案例教学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事实也证明,案例教学在教学中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一种“亲验式”的教学方式,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学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习者引人教育实践的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习者反思能力,挖掘其教育机智的一种教学方式的总和。”[1]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案例教学法,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2]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其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较为广泛的阅读视野,掌握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与学双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势必要求老师和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容都要有所准备。因此,案例教学能满足这些方面的要求。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结果来看,无论对老师、学生及新课程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详细论述如下。

首先,案例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权威的姿态呈现信息,学生则是机械地记忆、理解并存储信息,这一教学过程是一种单向性的流动方式,老师在自我陶醉的同时,往往是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有的沟通和互动,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习意愿也经常与授课内容不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会发现学生有厌学的情绪,这种厌学情绪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也许学生不会直接冲撞老师,但他们会出现一些冷对抗,如上课看课外书、打瞌睡、说话、逃课等种种行为,有的甚至出现弃学的现象。毫无疑问,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案例教学法则是将生动、逼真的事件引入课堂,给学生一个自由讨论、思考的学习空间。在一个有鲜活的案例情景中去教学,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因此,在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的案例,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这样学生必须在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再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因此,无形中就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综合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发表观点,最后,进行辩论,这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再有,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终的结果也不是在找标准答案,而是在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案例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案例教学法对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有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不仅对学生的知识面有要求,老师更是应该具有更加广博的知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只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另外,在平时的工作中还要勤于收集相关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编选出适合自己教学的案例。此外,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细节的捕捉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概括、归纳能力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再有,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学设计应生动一些,因为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感性大于理性,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件的制作,在课件中插入动画片或一些图片,这样教学过程就显得更加的立体,易于学生理解。总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不仅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而且不断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促使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这一意义上说,案例教学可以做到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之呢?

第四,案例教学法对促进新课程改革有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新课改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其中,转变方式即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通俗来讲就是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和完善课程内容;改进和完善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以及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3]从平时的教学中案例教学几乎可以满足这几方面的要求。对于创新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说,案例教学法无疑是新课改要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结语

一直以来,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案例教学法是对这一话题最有力的回应。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是一种创新,更是对个体发展的尊重。

参考文献:

小手的教案篇(4)

一、实施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目前,世界旅游业发展呈现大众化、多元化、消费方式多样化等趋势,我国的旅游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从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入手。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旅游行业一线服务型、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需要适应旅游业不断发展的需要。然而,中职旅游专业教学却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显得尤其重要。

(一)教学现状

浙江省天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从1993年开始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该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31人,开设这一专业的目的是培养能系统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和星级饭店及其他相关服务部门或行业从事实际工作的初中级服务与管理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在专业理论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旅游专业教学而言,案例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是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的必要方法,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教学存在的问题

旅游专业技能性、操作性、应用性较强。但从这个专业设立的最初来说,很多教师是从基础性学科半路转行而来,因此在教学中仍然习惯性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不分课型、授课内容和对象,一律单纯地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此外,由于教学设备、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不完善,使得很多适合旅游专业教学的教学方法不能全面实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

很多专业教师缺乏旅游行业的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教学方式仍是“填鸭式”,过分灌输理论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岗位的任职要求。

2.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

在旅游专业教学中涉及大量实际操作的内容,需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才能掌握。而教师上课,却只有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实践性的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所谓的应用性学科变得有名无实。

3.方法陈旧、单一的教学

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多是旅行社、饭店等旅游企业,在对客人服务中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传统教育主要采用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中案例的运用比例不合理、质量不高,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学生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

二、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点

案例教学源于法学和医学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辩护或手术的能力。哈佛大学首先把案例教学引入课堂,把课堂时间全部用于学生对案例的讨论,课堂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而是师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用案例而不是依赖讲课和读书作为主要手段,通过自学和相互学习使学生深入参与教学过程。

(一)案例选取的原则

案例应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达到学以致用和指导实际工作的目的。它的选取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实际性原则

由于旅游工作的灵活性较强,服务对象的情况又十分复杂,所以这个原则应体现在两个方面:(1)每个案例要从整理第一手资料入手,以服务对象的诉求为依据,精心编写出实用的旅游教学案例,不能凭空臆造、脱离实际。(2)每个案例要以旅游理论为指导,要利于学生思考,适合教学的实际。

2.典型性原则

选取案例时应考虑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能够引起积极思维等。要从搜集到的资料中,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充分运用已学的旅游知识,启发学生求得多种方案。

3.针对性原则

旅游案例教学应有意识地选取具体、生动和形象的案例,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认识和掌握难点和重点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更高层次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灵活性原则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并非旅游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都适用案例教学或者只适用案例教学。所以,教师不应摒弃传统教学,应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5.适应性原则

由于国外案例教学开始较早,已经积累了一些比较经典的教学案例,我们在教学中借鉴这些案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应该注意,国外的案例未必都适合我国当前的旅游环境和教学环境,因此,在借鉴应用之前最好做些改进。

(二)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步骤

1.学生自行准备阶段

一般在上课前一到两周,就要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阅读,并查阅相关的资料,搜集必要的信息,初步形成关于案例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教师应在这个阶段给学生列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准备工作。应注意学生自行准备这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准备工作没有做充分,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2.小组讨论准备阶段

一般来说,学生应先独立作业,然后在学习小组里集体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成员要多样,这样在讨论时,表达的不同意见就会多些,对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小组定时开会,共同研究上课要讨论的案例。上课要代表小组发言的学生可以在这个小集体里先演习一遍。而且,在学习紧张的时候,聚在一起还可以起到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作用。各个学习小组的讨论地点应彼此分开,各小组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组织活动,教师不应进行干涉。

3.全班集中讨论阶段

在这个阶段,各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一般应进行控制。发言完毕后,发言的学生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关于本小组方案的询问并作出解释,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代替发言的学生回答问题。全班集中讨论的过程主要是学生发挥的过程,这个时候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此时的发言和讨论是用来扩展和深化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的。课堂上,教师要进行引导,以学生发言为主,分析案例,提取问题,找出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比较各种处理方式,权衡不同解决方案的利弊,最后再制订行动计划。

4.学生自行总结阶段

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应该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总结经验,也可以是获取知识和规律。教师还可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这样学生的体会可能更深,对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法的思考

直接从现实中拿来的案例可能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编写一个有效的案例需要时间、技能和经验,这是阻碍案例教学法推广和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案例教学法需要较多的教学时间,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

(一)不断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旅游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必须了解地理、历史、文化、科技、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知识。案例教学可以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可以帮助教师理解教学中出现的两难问题,可以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

(二)注重案例与所涉及知识的前后衔接

虽然我们强调案例要以理论知识为指导,与所阐述理论知识之间的针对性要强,但案例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其他知识。所以组织案例教学时应特别注意案例与所涉及知识的前后衔接,尽量不涉及未学的知识点,对涉及的已学的重要知识点,应有意地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以此来突出理论上的前后关联性。

(三)对学生建立专门的案例学习考评制度

案例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理论,具备更强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特别是在案例讨论时的表现,客观地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成绩进行考核,客观地检验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能力。

(四)在案例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案例教学现代化具有很大的优势:(1)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2)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3)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提高教学效率。

(五)考虑建立教学案例库

实施案例教学法,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教师要重视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建立教学案例库。教师,还有学生,都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内部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很多学校与旅游集团公司、宾馆酒店、旅行社、景区景点等合作,也可以由它们提供案例。

参考文献:

[1]张胜男.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方法改革之思考.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1.

[2]任明川.哈佛案例教学的“形”与“神”[J].中国大学教学,2008.

[3]张丽梅.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商教研究,2007.

小手的教案篇(5)

中小学校档案是中小学校工作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中小学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和活动情况,在中小学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中小学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确保中小学校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中小学校档案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教研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中小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谈些看法。

一、充分认识做好中小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中小学校档案是中小学校在各项管理工作及教学、教研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涉及面广,包括综合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招生、学籍管理、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毕业生工作、教学研究、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文字材料和声像载体。

中小学校档案真实客观地记录了中小学校发展的历程,是中小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它既是一个中小学校长期教学活动中各个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又是促进中小学校在今后工作中扬长补短不断继续前进的重要条件。分析中小学校档案,可以全面掌握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延革和演变情况,更好地总结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建设的得失、成败,为新的时期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同时,中小学校档案汇集了中小学校现有的知识成果,记录了中小学校优秀的传统和历年来先进教职员工的事迹,形成特色的教育教学总结,是中小学校成长和奋斗的沉淀和记录,能有效的推动中小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的发展。

二、当前中小学校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档案意识不强,在中小学校教学过程中,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一线教师,他们“重教学、轻档案”的意识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中小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归案意识不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2.档案材料残缺不全

中小学校档案应为中小学校的发展留下真实生动的轨迹,应该客观完整记录下中小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但目前在很多中小学校普通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没有综合档案室,学校各科室按照传统惯有的做法,只负责把自己科室自认为有用的材料加以收集整理汇总,档案保管各自为政;二是学校各部门与档案室协调工作严重脱节,档案工作人员没有深入各科室全面收集,各科室教职工贪图一时之便,也没有主动移交手中的档案资源。加之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又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档案的错归错放、随意归档、缺失散失现象相当严重。

3.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中小学校档案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更是一种信息资源。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利用这种资源成为中小学校工作发展的关键。目前的学校档案管理多是进行基本的材料收集、整理与保管,没有形成主动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编研,以便有效地提供利用服务的意识,操作上也都是传统的、低效率的手工方式,极少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工作上也只是“你查我调”,还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态,这些都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及利用价值。

三、做好中小学校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

1.增强档案意识,健全各项制度

增强全员档案意识是搞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中小学校领导要经常向全体教职工宣传《档案法》,通过举办档案法讲座、开展档案知识竞赛来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其次,制定明确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从而使各部门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第三,建立档案的收集、保管、立卷归档和借阅制度,使档案资料进、出(室)及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第四,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及时收集有关资料,使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得到保证。

2.认真开展档案业务工作

档案工作是一项积累性工作,这首先需要档案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中小学校各类材料的收集和档案工作者要加强宣传,密切保持与学校各科室、部门的联系,全方位收集中小学校本身产生的档案,同时,努力拓宽档案收集范围,挖掘档案资源,比如收集分散的知名校友档案等,使室藏档案内容丰富充实起来。二是制定符合中小学校档案特点的管理规范,包括归档范围、立卷程序、保管期限及密级规定;三是将档案信息及时提供给中小学校领导、各教研组和社会有关部门,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档案部门做好建档工作。

3.合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

小手的教案篇(6)

中小学校档案是中小学校工作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中小学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和活动情况,在中小学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中小学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确保中小学校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中小学校档案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教研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中小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谈些看法。

一、充分认识做好中小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中小学校档案是中小学校在各项管理工作及教学、教研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涉及面广,包括综合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招生、学籍管理、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毕业生工作、教学研究、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文字材料和声像载体。

中小学校档案真实客观地记录了中小学校发展的历程,是中小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它既是一个中小学校长期教学活动中各个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又是促进中小学校在今后工作中扬长补短不断继续前进的重要条件。分析中小学校档案,可以全面掌握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延革和演变情况,更好地总结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建设的得失、成败,为新的时期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同时,中小学校档案汇集了中小学校现有的知识成果,记录了中小学校优秀的传统和历年来先进教职员工的事迹,形成特色的教育教学总结,是中小学校成长和奋斗的沉淀和记录,能有效的推动中小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的发展。

二、当前中小学校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档案意识不强,在中小学校教学过程中,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一线教师,他们“重教学、轻档案”的意识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中小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归案意识不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2.档案材料残缺不全

中小学校档案应为中小学校的发展留下真实生动的轨迹,应该客观完整记录下中小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但目前在很多中小学校普通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没有综合档案室,学校各科室按照传统惯有的做法,只负责把自己科室自认为有用的材料加以收集整理汇总,档案保管各自为政;二是学校各部门与档案室协调工作严重脱节,档案工作人员没有深入各科室全面收集,各科室教职工贪图一时之便,也没有主动移交手中的档案资源。加之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又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档案的错归错放、随意归档、缺失散失现象相当严重。

3.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中小学校档案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更是一种信息资源。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利用这种资源成为中小学校工作发展的关键。目前的学校档案管理多是进行基本的材料收集、整理与保管,没有形成主动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编研,以便有效地提供利用服务的意识,操作上也都是传统的、低效率的手工方式,极少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工作上也只是“你查我调”,还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态,这些都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及利用价值。

三、做好中小学校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

1.增强档案意识,健全各项制度

增强全员档案意识是搞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中小学校领导要经常向全体教职工宣传《档案法》,通过举办档案法讲座、开展档案知识竞赛来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其次,制定明确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从而使各部门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第三,建立档案的收集、保管、立卷归档和借阅制度,使档案资料进、出(室)及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第四,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及时收集有关资料,使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得到保证。

2.认真开展档案业务工作

档案工作是一项积累性工作,这首先需要档案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中小学校各类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档案工作者要加强宣传,密切保持与学校各科室、部门的联系,全方位收集中小学校本身产生的档案,同时,努力拓宽档案收集范围,挖掘档案资源,比如收集分散的知名校友档案等,使室藏档案内容丰富充实起来。二是制定符合中小学校档案特点的管理规范,包括归档范围、立卷程序、保管期限及密级规定;三是将档案信息及时提供给中小学校领导、各教研组和社会有关部门,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档案部门做好建档工作。

3.合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

小手的教案篇(7)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36-01

一、收集的窍门

1.以体育教研课的主题方向进行收集和整理

从研讨主题角度来收集公开课的教案。例如1:2008―2011年近三年的杭州市江干区,开展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教案如1:小学五年级《支撑跳跃》为主教材,以“跳上成跪撑-起立-向前挺身跳下”为教学内容,突出体育课堂技能教学,挑战教材难点。主题是“阅读体育课堂,提升教学技能”。如2:《跑:曲线跑》《跑:折返跑》《跑:障碍跑》展示自己对教材独特的理解。对教材不同的处理,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手段。

2.以体育单元教学思路进行收集和整理

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帮助教师理清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抓住课时重难点。

例1:主题式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如水平一《跳跃单元教学设计》、水平二《耐力跑的单元教学设计》教案。例2:问题解决式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如水平二技巧类教材《侧手翻单元教学设计》《前后滚动单元设计》《跪跳起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等。从不同练习手段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收集第一课时教案、第二课时教案、第三课时教案等等。

3.以教材内容系统性与学段间的衔接进行收集整理

体育学科的运动技能特点,决定了同一个教材,在不同年级、水平、年龄、个体差异,在各个学段间教学策略是不同的。如何开展不同水平阶段教材内容的衔接和系统教学,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例1:2012年杭州江干区进行以中小学教材衔接与系统教学为主题的研讨课,如一年级《前后滚动》、三年级《前滚翻》、七年级《远撑前滚翻》、八年级《鱼跃前滚翻》。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系统教学为主线进行收集不同水平,类似教材的教案进行研究。例2:选择相同教材不同内容研讨课,如篮球从小学到初中有梯度的展示课四年级《篮球:原地运球》、五年级《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球》、七年级《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4.以校本教研特色活动进行收集和整理

收集校本课程教案,主要目的是研究探讨和挖掘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本区域体育特色发展。例如:二年级《短网:正手挥拍》、三年级的《快乐活力板》、四年级《短网:双手反手击球》、五年级《羽毛球》、七年级《花式跳绳》等教案。这些教案相对来说,属于教学设计比较陌生、也不经常上课的教材。所以收集校本课程的教案具有借鉴作用。

5.以体育专题研讨内涵进行收集和整理

通过体育专题研讨的途径,发掘教材的内涵,提高教师处理教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提高。例如:2011年浙江省中小学体育“疑难问题”专题研讨会的教案。研讨了教学目标的正确性、教学重难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目的性及适用性、评价标准的确立等,重点对单元课时之间如何衔接、课时安排是否合理有效进行探讨等。如《前滚翻成直腿坐》《后滚翻接跪跳起》《立定跳远》《跳上成蹲撑――各种姿势下》教案分别进行研讨。

二、使用的妙招

1.妙用设计之思路

收集整理研讨课教案,对各个教材进行分析,探讨研讨课设计思路,理解上课老师如何进行教学意图的设计,给我带来怎样的启发。例如,去聆听专家、听课教师、快速准确地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引导大家对教材的理解,从中学习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会什么等思路问题。

2.采用方法之原理

从教学设计中,先了解教案中教学方法、练习手段是如何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再理解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如何运用的。最后反思在实践教学中,看方法、手段对目标达成的效果如何,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如何处理等,这就是从优质的教研课中要学习的资源。

3.改造为我所用

收集利用研讨课教案时,先认真听课,边记录,边听专家的点评、写听课反思。回来后,可以按照研讨课的教案与自己的听课反思相结合进行上课。课后再次反思,修改教案,再创新进行上课。将研讨课中好的东西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与体会。对收集的教案应该理解、感悟、内化,并付诸于日常教学并创造条件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4.借用目标与过程和谐统一思路

小手的教案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184-02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已被广泛应用[1-4],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生理学作为了解生命现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医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但其基础性较强,涉及知识面广,相对初步接触机能学课程的学生而言,学习易产生厌学现象。为了促进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早期的衔接,突出专业基础课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在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中,都开设了案例讨论课,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早期开展案例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医学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学科,目前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中,基础生物医学的教学如何为专业服务是提高学生专业认识和专业素养的重要问题,尤其早期开设的基础生物医学课程,有必要把枯燥的理论内容与未来的职业相联系,使学生早期了解专业性质,做好职业规划,对专业思想教育、专业目标的确立有着积极意义。同时在学习生理学课程之前已开设了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等课程,为案例讨论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案例教学在各高校都已普遍开展,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护理专业一年级及临床医学专业二年级上学期的《生理学》课程中开设案例教学的具体措施是:

1.针对不同专业编写与选择案例: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选择的案例难易度要与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能力相适应。案例太难,学生因知识储备量和能力不足无从下手,无法参与课堂讨论,只能消极等待课堂上老师的解析与灌输,丧失了参与的兴趣。反之,案例过易,信息量过少,过程简单,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也会降低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参与兴趣。因此,在案例写与选择上遵循以下原则。

(1)案例内容: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的定位,在案例的选择和案例编写时,根据生理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围绕生命现象的形成机理和调节机制,并与未来的职业紧密结合进行编写。同时以“全人”为中心,案例中融入人与社会、人与人、服务与尊重、美好的环境与健康等人文社会学的内容以及与人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通过案例学习,使学生不仅学习生理学的科学知识,还了解了群体健康和健康与社会的关系、卫生政策、医疗道德、医疗行为、伦理及职业角色。(2)案例的深度:我们选择或编写的案例分为基础案例、综合案例和疑难案例。在形式上,根据知识要求分为编写的案例和真实案例,但以真实案例为主。编写的案例利于学生运用教材所涉及的知识分析问题,但与真实完整的社会人所表现的症状区别较大,不利于学生“以病人和大众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形成,与未来真实工作时面对真实的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存在较大差距,实质上就是一类案例教材的翻版,或存在根据现有知识捏造的成分,我们认为不宜多用。真实案例接近未来工作对象,也是生命真实存在和真实表现,针对较多的疑问,引发课外学习动机,利于实现案例学习的目标。(3)案例的使用:基础案例主要用于课堂理论教学时穿插使用;综合案例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课下学习课堂讨论;疑难案例主要为课外开放性学习。护理学专业使用中文案例,临床医学专业我们尝试使用了英文案例。

2.案例学习指南的编写:为了使案例教学更具有规范性,在组织案例教学的同时,还组织编写了案例学习指南,包括学生手册和教师手册二种。学生学习指南手册,主要指导学生课下进行案例讨论时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要求、学习方式、组织形式、讨论记录要点等。教师手册主要明确教师在案例讨论中的教学地位、职责、角色,尤其对讨论案例的知识点的指导。

3.案例教学的组织:(1)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6―10人)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2)开设案例讨论引导课:对初学者来说案例讨论不知如何下手,或面对比较复杂的生命现象不知如何思考。因此,在案例讨论前期安排一次案例讨论引导示范课。通过引导与提示,让学生学会案例讨论的组织方式、学习方式及思考方式。(3)课下讨论:课下以小组为小组为单位仔细阅读下发的案例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展开初步的讨论,并试着组织归纳众多观点并进行解释,提出初步的结论。小组将学习的成果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展现出来,形式不限。展示的内容包括:个案中相关知识的讲解、小组的质疑与创新、学习的心得等。小组成员针对老师和他组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4)课堂组织教师根据课堂讨论具体情况总结学生的表现,做出课堂点评。

4.案例学习的考核:为了提高案例讨论课效果,使课内课外学习都得到质量控制,对案例学习的考核主要通过小组成员的互评、他组同学的评价和老师评价三部分组成。组内成员根据参与度、认真性、出勤率等指标,进行组内成员互评。他组同学根据课堂案例分析的清晰度、专业性、生动性、新颖性、认真性等指标,在课堂讨论结束时完成组间评价。同时,案例讨论指导教师根据每组同学表现给予小组评价。分别以30%、30%和40%的比例计算,作为案例学习的总成绩。

三、教学效果

1.学生效果:通过案例学习,极大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迫切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并使学生早期树立对具有社会属性的全人的服务理念。通过案例学习的学生反馈表了解到,100%学生喜欢案例学习,90%以上感觉通过课外自学的补充可以对案例进行较为周详的分析,90%以上同学认为对课内学习有很大促进作用。

2.教效果:通过案例的采集与编写、课堂的组织与引导,不仅提高了教师运用案例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如何利用案例、现场解决质疑与释疑能力。

四、总结

案例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功能。课堂内容讲授中,根据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教学条件等因素,适时地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医学生的学习面比较广,专业知识乏味,因此,可以将案例教学法作为另一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赵英侠.组织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初步尝试[J].解剖学杂志,2013,36(3):428-430.

[2]汪茗,凌烈锋,谢向荣,等.医学院校生物化学课采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生命的化学,2015,35(5):699-701.

[3]白云,潘思文,刘平.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72-174.

小手的教案篇(9)

“细”就是细致,它体现在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实验前仪器的准备要细,不管是教师准备实验器材还是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都要细致,不可有遗漏、大意的现象发生,否则将直接影响实验结论的准确获得。例如,在教学《灯泡亮了》这课时,为了让学生能亲自看到灯泡亮了,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我在准备实验仪器时,亲自检查灯泡是否能用,电池是否有电,电池盒、开关连接、包皮细电线是否通电等,把各组的器材逐一检查,对于不导电的材料加以维修或替换。这样,才能保证每一小组的小灯泡正常发光。其次,在制订实验方案时也要细致,才能保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此外,学生动手实验也要细,要严格按照最优的实验方案去做。例如,在做《做个电磁铁》的实验时,所用的包皮细电线一定要沿同一方向缠绕在铁钉上,否则,很难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二、操作实验要“导”

“导”就是指导。实验教学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当学生在小组内制定好实验方案后,与全班学生交流实验方案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方案的优劣,并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案;当学生按照最终方案动手实验时,教师需要参与到小组中相机指导,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纠正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当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总结实验结论时,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反复思考,得出实验结论。例如,在教学《凸透镜的成像》时,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制订实验方案,然后小组间交流方案,最后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大家通过比较、补充,选择最佳实验方案,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不到蜡烛的倒像时,我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查看凸透镜、蜡烛的火焰和纸屏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还有火焰、镜面和纸屏的中心高度是否大致相同。当学生操作不规范时给予适当指导。此时,学生若还是看不到蜡烛的倒像,我就引导学生换个凸度较大的凸透镜。最终学生顺利在纸屏上发现蜡烛清晰的倒像。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边做实验边总结成像规律,实验得以顺利完成。

小手的教案篇(10)

一、电力拖动组间互教教学法操作实例

以安装与检修手动正转控制线路为例。(一)教师课前提出实训目标:能正确安装和检修手动正转控制线路。同时提出几个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和要求:1.导线的数量、管径怎样确定?2.电动机使用的电源电压和绕组的接法有什么要求?3.如果看不到电动机运转情况,怎么办?4.接线有什么要求?5.通电试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6.安装开启式负荷开关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提出一个实训方案,包括应选取的器材,并弄清为什么要这样选取器材。8.各小组提出一个最佳的实训方案,小组代表说明实训方案的设计思路;指出其他组实训方案的不合理之处。9.全班讨论,确定最终实训方案。10.看哪个组操作最安全、快速、准确。(二)教师每组抽一学生提问,检查学生预习准备情况。小组讨论交流、纠偏,研究并提出实训方案。(三)各小组拿出自己的方案,派代表说明方案的设计思想、内容要点和操作注意事项。然后自由参与,指出其他小组实训方案的不足之处。最后教师介入,共同研究提出最终实训方案。(四)各小组安装并测试线路。(五)各小组派代表说明安装和测试线路情况。教师总结。整个过程,教师巡回了解情况,监控纪律、安全、进度及参与度。每个环节,教师对学生或小组表现,现学生共同商榷,量化评价结果。

二、电力拖动组间互教教学法特点与应用效果

组间互教教学法巧妙利用了管理学和心理学知识。除了与其他比较受到教师和学生欢迎的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特点的教学法一样,电力拖动组间互教教学法强调合作学习,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外,笔者觉得该教学法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组间互教教学法在设计时就确立了两个基本理念:向管理要高效课堂、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个基本理念得到了真正体现。该教学法非常重视无形组织的作用,通过评价强化这种作用。从学生预习、设计实训方案到方案的实施,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通过对学生个体和小组集体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让学生不得不主动努力预习教材信息、上网寻求相关信息、积极参与交流、主动向别人求助、乐于为同学提供帮助,通过学习小组这个学习组织形成的无形的压力,促使学生敢于为小组荣誉积极参与竞争,实现了信息的有效收集、碰撞交汇与多向高效交流。评价的主体有学生个体、小组和教师,多主体参与的评价使学生逐渐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教师亦借助评价这只“手”,弹性操控整个课堂。二是充分的放手,适度的介入与控制。从学习目标的制定直至实训方案的实施,教师完全放手由学生个体、小组集体和整个班集体自主完成,更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教师都能充分履行引导、指导、监控等职能,在必要时适度介入,包括控制学生的学习进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使用方便,操作简便。笔者在电力拖动课程中在改进后引入组间互教教学法近两年,教学效果理想。一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在分组时笔者体现了小组内学生的异质性,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知识、技能、性格等的互补性,在便于更有效地挖掘利用学生资源,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兴趣大,竞争意识强,积极求助、乐于助人,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学习潜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挖掘。二是学习效果较使用该教学法之前有显著的提高,学生通过个体预习收集信息、小组交流合作、组间竞争三个基本的学习环节,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基本技能的体会与巩固、对方案的宏观把握等等,都达到了笔者的教学目标。

作者:陈循 单位:广东省云浮市技工学校

小手的教案篇(11)

学前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学前教育的主干理论课程,是幼儿园教师、早教培训机构教师、社区幼教机构工作人员、儿童社会工作者、小学低年级教师的必修课程。该门课程以应用为主,尝试在该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现实意义。

一、选择案例

1.联系实际

学前卫生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教师可在教学中根据讲授的具体内容适当安排案例讨论,创设情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改变学习方法,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前儿童小肌肉群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常见的例子,如低龄儿童不会用筷子吃饭,拿勺子吃饭会用整只手抓握的方式。教师通过列举身边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难易适度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年龄多为15~18岁,年龄小,知识结构掌握不平衡,科学素质基础相对薄弱。而案例教学能较好地弥补学生的这一欠缺,选择难度适当的案例有助于将抽象的科学知识的形象化,将概念知识具体化。如果案例过难,会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不能够按照预期的设想进行;如果案例过于简单,学生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提不起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案例,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保证案例教学能够深入开展。

3.与时俱进

社会在发展,事物在变化,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也应该不断变化和更新。案例教学离学生的实践越近,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效果也越好。如果教师选用的案例过于陈旧,缺少时代特色,则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最新的信息融入到教学案例中,通过多种方法调节案例展示的气氛,通过细节提示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将成人案例与儿童案例进行对比的方法,使教学案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满足教学需求。

二、分析案例

教师展示教学案例后,让学生分成小组,或者由学生独立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学生可利用教材等工具对案例进行初步的分析,教师还可允许学生在上课期间合理利用手机查询资料。如今,手机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与其禁止学生在上课期间使用手机,不如让学生利用好这个智能工具,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在整个课堂中,教师的职责就是组织、调控,创造一个整体参与、充分民主、鼓励争鸣的开放式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评价案例

对于案例,教师不应简单地做出结论,而应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以正面激励为主,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对提出独到见解的学生予以表扬等。随后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汇总,对案例的症结点作系统的分析,并且引导学生对问题与答案进行深入思考,对在讨论中出现的错误或欠缺进行弥补性、提高性的讲解,也要对案例中涉及的理论问题指明其中的关键。教师也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自己在案例理解和原理运用上的收获。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好习惯,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保证学前卫生学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实施。

四、小结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使学生之间学会了沟通和合作。要使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作用,教师还需要不断钻研,选择适合的案例,筛选出案例中的有效内容,推动案例教学产生实效。

参考文献:

[1]万钫.学前卫生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4.

[2]胡献明.学前卫生学中的案例教学[J].科技风,2012(20).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