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德育课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1 16:28:06

德育课教学论文

德育课教学论文篇(1)

二、在话题讨论中渗透德育

如在教学Aniamlsareindanger这一模块时,针对喜欢动物的心理特征,让学生们扮演小动物说出小动物的心声,锻炼了口语。还可以在课下分组做海报让学生们一起想出保护动物的好方法或者在保护动物中自己能做出什么贡献。这些教学步骤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们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在节日的教学中,让学生背诵各种节日Teachers''''Day,Women''''sDay,Mothers''''Day等节日和日期的表达法,让学生用简单的英文向父母和家里长辈表达爱和祝福并且记录下来,这样不仅让学生会说会写还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又如在进行Sportsmeeting相关的教学时,利用在接力赛中运动员摔倒仍坚持比赛、足球赛中球队因teamwork而取胜的内容,让学生明白团队精神才是获胜的关键的道理。还有在Theaccident一文中通过阅读学习作者放学后目睹车祸及时帮伤员就医,找警察求助的故事,引导学生对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此类事情漠不关心行为和热心帮助行为进行讨论,让学生自然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情操美。

德育课教学论文篇(2)

由于德育的实质是把社会主义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所以在小学生的德育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大段的说教和阐述,而是通过运用各种灵活、有趣的手段,并融入教师自身对于教材的感知,寻找激情创设课堂的高潮,在师生的共鸣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并化为他们自己的品质,进而指导他们的行为。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掌握教材的精义,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认识道德规范的内容。小学思想品德课本第七册第一课《我一定要回到祖国去》是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爱国人物的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有很高的爱国热情,对于爱国教育比较容易接受。但我并没有因此而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而是对学生这种爱国热情进行了几点分析。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多半是从家长、老师,以及影视媒体处耳濡目染来的,对于爱国的本质要求,他们并不一定清楚。另外,对于一直生活在国内的人来说,对于祖国的热爱,往往流于肤浅,在这方面通常是海外归国的华侨更能理解爱国的本义。我在讲课时先把中美两国当时的经济状况进行对比,得出结果:美国的条件和待遇都要比中国优厚。这时,我问学生,他(钱学森)为什么舍弃在美国的地位和待遇,而回到祖国效力?学生们异口同声: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此话一出,整间教室霎时洋溢起“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浓厚气氛,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这堂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使德育课更加生动、吸引学生,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妨借鉴语文教学的一些手段。其实,品德课和语文课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品德课的课文很像语文课的记叙文部分,只不过没有语文课上分析字词等部分。有的老师在上品德课时,是利用一个个和该课教学有关的小故事串联而成。这种方法固然不错,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教师在课堂上过分依赖故事的时候,学生们往往会只被故事本身所吸引,而忽视了故事背后的东西。小学生毕竟涉世不深,他们还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假如教师只是一味地将品德课上成“故事课”,听任他们自发地探索问题,那么非但教学效果成效甚微,严重者会使一些其他不良影响趁虚而入,使学生走上弯路。因此,我的观点是不必过多地讲“故事”给学生们听,只需选取一二典型事例,像分析语文课文一样,给学生们讲解,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这其中就更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不要把课上得教条乏味,走上歧途。我在上品德课时积极借鉴语文教学的方式,精心设计各种容易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力争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而且学会独立思考。比如,我在讲《诚实是美德》时,在讲课的最后,我问学生:诚实是一种很高贵的品质,你们能不能找出一些事物来比喻它,形容它的高贵?于是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有的说诚实像宝石,有的说诚实像清泉,有的说诚实像大熊猫。我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像宝石说明了诚实的宝贵;像清泉,说明诚实的人的心地清澈无比;像大熊猫说明诚实的人和大熊猫一样可爱。这些各种各样的形象的比喻,充分说明了学生们对于诚实已经有了很形象的把握,从而为他们认识诚实,并努力做诚实的人铺平了道路。

教师上德育课应该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充沛的感情,讲究以“德”服人。所谓以“德”服人,就是在宣扬各种美德时,不是向学生们灌输大道理,而是引发他们自觉接受;不是利用教师的特殊地位,强迫学生同意教师的观点,而是允许学生质疑,通过师生辩论,得出正确的结论。有的老师可能觉得这么做,会使教学目的落空,怕学生为了“辩论”而“辩论”。其实不然。不是有一句话吗,“真理越辩越明”。既然我们的德育课所讲的都是历经考验真金不怕火炼的真理,又何惧学生们的大胆质疑呢?而且学生们会通过辩论这种形式,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又锻炼了口才和胆识,真是一举多得,何乐不为!比如我在给学生上《诚实是美德》,听到有的学生窃窃私语“诚实值几个钱”时,我没有粗暴地训斥那名学生,而是很欣赏地把他叫起,首先肯定他敢于质疑的好品质,接着又鼓励他大胆说出说“诚实值几个钱”的理由。那名学生在认定我不是在“刁难”他时,说出了他自己的看法:这个社会上“老实人吃亏”。既而我又问全班还有谁也持同样的看法,不一会儿,又有几个学生举手示意。在这样的情形下,我没有长篇大论地“讲道理”,而是把持正反观点的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辩论,我自然站在“诚实是美德”一方。经过当堂辩论,那几个持反对意见的学生终于放弃了他们原先的立论,倒向了我们一边。我相信,那些学生的转变是真诚的,因为他们的质疑精神已经被我肯定并且欣赏,所以他们没有必要作出虚伪的选择再博得一次我的“欣赏”。可见,德育课不仅向学生宣扬美德、真理,同时也鼓励学生们大胆向这些真理质疑,使他们真正地、心悦诚服地接受正确的观点,进而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由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知、情、意、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在进行德育课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以情育情,以情动人”。我在进行品德课时,总是事先积聚真实的情感,努力把这种情感渲染给学生,使他们和我同喜同悲,产生共鸣。比如我在上《可爱的亲人》一课时,讲到叔叔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不惜牺牲自己时,很动感情地把书上的第二个事例叙述给学生听。当我说到故事中的奶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她最亲的小孙女推到树上,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坚持住,帽子上有红五星的叔叔一定会来救你的!”时,全班静悄悄的鸦雀无声。学生们都沉浸在深深怜悯那对祖孙俩的感情中。这时,我忽然提问:帽子上有红五星的叔叔指谁?学生们齐声回答:叔叔。我接着问:为什么那位奶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她最亲的人托付给叔叔?学生们回答:因为叔叔是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这堂课上到这里,现场的气氛十分感人,学生们无疑都感到了的可爱、可敬、可亲。

德育课教学论文篇(3)

2.家庭教育状况令人担忧。有一份“对在校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资料显示:家长用物质刺激教育孩子的占23.5%;父母长期在外,受隔代教育的占11.8%;家长重智轻德的占20%;学习生活基本无人照顾近的占1%;家长言行不能起表率作用的占20%;用惩罚、体罚对待孩子犯错的家长的占23.8%。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家庭中的不良环境,家长的不良行为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效果,甚至对孩子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老师说一天不如父母的一句话”,所以可以说家庭的熏陶和潜移默化是学生道德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家庭“大环境”与学校“小环境”之间已呈现出极为错综复杂的关系。如此深刻的环境影响所造成的负面效应给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带来的难度不可低估。

3.学校的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的脱节。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各学校也是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模式。但时至今日,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仍呈现出一些固有特征:一是用知识教育代替德育教育,不可避免地冲淡了塑造品格、净化灵魂的德育教育主题。二是忽视了德、智、体、美、劳等各种活动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导致理论、实践“两张皮”,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在学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人们常常会发现: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说教多于生动活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更忽略了操行的训练和考察;教育内容回避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缺乏针对性;致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德育教育工作收不到预期效果。

二、对走出困境的具体方法的探索

1.树立道德标杆。主要是利用课堂教学形式给学生灌输古今中外历史上道德典型的言行及运用身边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褒贬。同时在校园内加大宣传力度,注重树立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先进人物,倡导新的道德风尚,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书籍和作品,宣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和读书修身活动,并且及时揭露、批评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言行,提高学生的社会文明意识。通过这些道德教化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内心树立道德标杆。

2.深化道德情感。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开始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行之有效、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深化中学生的道德情感。

德育课教学论文篇(4)

正因为如此,在美国中学语文课本的编写中十分重视对课文内容的选择。笔者见到的各种美国语文教材,无不贯穿着美国社会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有许多课本都选有美国光荣历史和英雄事迹的文章,在每篇课文后面,一般都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提示:A、听说读写的技巧;B、理解和分析课文问题;C、欣赏能力的培养;D、课文内容对人生有哪些好的启示。

美国的语文教师十分注意利用课文,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一次,笔者去纽约州布法罗市一所中学听语文课。这节课讲授的课文内容是历史和传说中的英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讨论神话传说中的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具有的优点和弱点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教师很重视挖掘课文内容,正在与学生结合课文讨论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英雄行为,从古代说到现代。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如下:

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英雄行为?

古代英雄和英雄行为是什么样的?

现代英雄和英雄行为是什么样的?

假如英雄生活在你们中间,你能否与他友好相处?

学生们根据不同的认识来回答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帮助学生既弄清了课文内容,又树立起正确的作人标准。这节语文课的强烈思想政治性是笔者始料不及的。笔者赴美国考察前,总以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教学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到美国后才发现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这位语文教师之所以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是严格按照美国纽约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其实,任何国家的学校教学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语文课更是如此,关键在于是否恰当和得法。

笔者还看到过一份有关美国语文教学研究文章中介绍的一段教学实录:

师:泰瑞,“生活并不总是水晶阶梯”诗中这一行,作者指的是什么?

生1:是指生活并不总是很完美的,有时会有些困难。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识呢,泰瑞?

生1:是这样的,诗歌中提到妈妈说她生活的阶梯上有些“假缝”。

师:分析的很好,泰瑞。在实际生活中“假缝”指的是什么呢?乔依。

生2:那种使人伤心的事。

师:对的,乔依。你生活中曾经有过这种难过的事吗?

生2(想了一下):去年秋天我不能成为足球队队员时。

师:那确实是令人难过的,乔依,但你不能屈服。我今天早晨还看见你在外面练球呢。

老师接着介绍休斯写的短故事《谢谢你,是我的》。这篇课文叙述的是一个老妇人的钱包被人抢去,又被好心人夺回送还给她的故事。对于课文中的生词,老师让学生通过上下文和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理解,然后引导说:“设想一下,你是那位老妇人,晚上很晚了下班往家里走,一个人从你身边跑过去,抢走了你的钱包。想一想,写下你最突出的感受”。所有学生都在沉思。然后学生们写道:“恐惧”、“愤怒”、“讨厌”、“孤独”、“疯狂”。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接下来的三页,了解故事最后的结局,体味善与恶。最后,布置学生写作文,比较休斯写的《谢谢你,是我的》和上一星期所学的海明威的短故事,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美国教育工作者也十分重视语文课中的美育。他们反对在教学中将认知教学同审美教育割裂开的做法。对于这种割裂开的做法,有的学者批评说:“这里似乎存在着两个互相排斥的世界:一个是掌握知识结构的世界;另一个是为生活的质的方面,为感情的抒发,为探究想象的实在而保留的世界。这不仅歪曲了艺术的性质,而且模糊了艺术对于人的经验的深刻意义。认知学习由于缺乏审美的方面而变得非个性化和专业化,无感情的知识和无理智的激情之间的裂缝加宽了;于是,在精神上把握认识世界的各种方式就显得困难了。”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反对把语文仅仅当作是掌握文字基本技能的学科。认为这样只能使认知与感知、情绪与想象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

美国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选有大量的文学体裁的课文。美国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为文学的教学是审美教育的最好范例。他们认为,作为教师的批评家,就是一个“提供新的知觉并赋予它们新的价值的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足够的知觉力,能够对具体作品的性质作出评价,使学生能够看懂或听懂这些艺术作品。而这些正是学生获得审美素养的必要基础。这些启蒙工作最好是由语文教师来进行。

纽约市的语文综合课程纲要强调“文学是力量和美二者的结合。它是人类经验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人类的动机、冲突、价值取向和传统。”这份纲要要求纽约地区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教学生讲故事、朗诵诗歌。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提出了“提高欣赏文学的能力”的要求。在小学三年级,要求学生能够做到“被故事所渲染的特殊情调深深吸引”。在小学五年级,要做到“通过人物的特点来认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讨论能把所有人连在一起的共同情感和渴望的文章”,“体会诗歌的音乐感,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七年级(初一)能够“应用文学讨论自我和社会。”九年级(初三)能够讨论“文学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十一年级(高二)能够“评价文学作品中提出的道德伦理问题。”十二年级(高三)能够“以文学作品和个人经历为基础进行判断”。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美育,美国教育工作者提倡语文、音乐、美术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统一开展工作。他们认为,对于个别艺术形式的感知是不够的。教师要检验各种见识和活动方式能否适用于学生对于已创作出来的事物、物体和事件的识别力和理解力。教师要努力创造出一种使学生将艺术与理解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美国教育工作者有这样一种见解:“审美‘态度’就是不断活动,不断探索和检验——它与其说是态度,还不如说是行动:创造和再创造”。

德育课教学论文篇(5)

人类起源于劳动。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而且创造了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保证了人类的延续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要给学生参加劳动的机会,劳动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值周劳动班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纪律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每个班级每学年至少要承担一周的劳动值周工作。

目前,学生中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有所抬头,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忽视劳动素质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在劳动中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劳动过程中逐步渗透德育,具有行知合一的最佳效果,与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人之成德乃在于力行”的主张相符。毫无疑问,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融入劳动教育是培养一代新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可见,劳动课必须渗透德育教育,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这种独特而全面的功效,有意识给以强化。

一、以德育为主题,树立健康的劳动观

在目前重智力轻劳技的大背景下,学生心目中逐渐形成这样的观念: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其他什么都不用做。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也被家长代劳。这些都导致学生缺乏责任心,在学校的劳动中表现为对日常劳动和值日工作能不做就不做,有时勉强做一下,也是敷衍了事。自私自利的多,主动为班级集体做事的少。“劳动创造了人类。”试想,一个人连最起码的劳动技能都没掌握,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怎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呢?还谈什么爱祖国、爱人民?

劳动课中的德育目标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包括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劳动的成就感,让学生懂得劳动的重要性,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产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要倾注自己的情感,寓劳动教育与德育一体,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劳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保持环境的整洁需要靠我们的辛勤付出,劳动并不可耻,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换来别人的赏识,服务别人,快乐自己。只有体现到劳动的辛苦后,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促进学生养成坚强的劳动意志,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而实践证明在劳动课中,恰如其分的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辛苦的,可是劳动更要付出汗水与艰辛。

二、培养勤劳俭朴、节约利废的优良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的家长正在代替或剥夺孩子的劳动权利,“蜜罐中长大的一代”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待遇,养成了吃要口味、穿要名牌的不良习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的勤劳俭朴,他们感受较少。时下,校园中对粮食、衣物和学习用具随意浪费丢弃、不会洗衣服、花钱无节制的现象比比皆是,正是这一社会现状的体现。甚至有的学生厌学,觉得即使外出打工也比在学校学习要自由、舒服得多。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认识?通过劳动课来进行教育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劳动课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从而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自己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劳动的可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人处于群体之中,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都是与人合作的过程,正如歌中所唱:“人字是相互支撑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协作精神、主动团结意识能使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正常发展,在劳动课中,由于实际需要经常要开展分组劳动,在劳动中会遇到需要分工的情况,这正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最佳时机。在劳动过程中作为老师一要创设条件,造成生生互助的氛围,分组便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谈,相互评论,相互协作,二要善于发现那些不畏辛苦和善于谦让、宽容别人的同学,及时总结,予以表扬,引导学生向互相合作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学生及早认识个人在集体中的正确地位,对于将来适应社会工作,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充分发挥劳动课的德育功能,可以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德育教育空洞说教、被动灌输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道德境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主动遵从道德规范。同时,要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注意德育工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劳动课的德育功能,将德育教育融入劳动课中。

参考文献

1孙立春.素质教育新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德育课教学论文篇(6)

如:《再见了,亲人》一文,教师让学生从题目入手,“亲人”指谁?“再见了,亲人”是谁对谁说的话?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简单的几个问题,很快从情感的角度把学生拉进了课文。接着,介绍时代背景: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把战火引向中国边境,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同志的率领下,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军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在中朝人民军的沉重打击下,美国侵略者被迫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分批撤出朝鲜回国。本文是作者在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撤离朝鲜时写的。学生从审题和时代背景的介绍中领会了“亲人”的含义,中朝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也深切地体会到中朝人民那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在表演中渗透

表演,既能把抽象的文字符号真实的还原,又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它是语文教学中理解课文内容、渗透德育的重要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课文内容,结合语言文字的理解巧妙地运用表演法,能真正地起到文道结合,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如:《巨人的花园》一文,为了让学生真正领会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表演:“巨人回来时,孩子们在花园里是怎样玩的?巨人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斥责孩子们,孩子们怎样的呢?”在表演时,引导学生尽量用姿体语言把当时真实的心情表现出来,通过表演,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课文内容真实地再现,也从表演中深深地明白:“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3.在朗诵中渗透

朗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通过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

朗诵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来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它主要是通过声音、手势、姿态等把感情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共鸣。在朗诵时关键是要带着某种感情,向听众传达一种思想。如《落花生》一文中,对“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等果实那样高高的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等句子的朗诵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几种事物的不同特点,通过语调、语速的变化,强调花生的果实与其他的不同,从而向听众昭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又如《开国大典》、《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地震中的父与子》、《养花》等等,通过朗诵不仅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社会国家的教育,而且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4.在小结中渗透

小结主要是围绕本课教学的知识点进行的。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可以是学习完一个或几个自然段后,也可以是学习完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后,还可以是学完全文后对整篇课文进行综合性总结与延伸时。总之,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的小结都是教师有目的性的行为,带有一定的思想倾向,这正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最好时机。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当学完第二段,“眼前的场景”和“人们的回忆”以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小结:“这样把眼前的现实和对过去的回忆对比着写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后,教师用一句话作归纳小结:“这样写,更能体现出人民失去总理、国家失去栋梁的悲痛情景”。学完全文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进一步作总结:人民为失去这样的总理而悲痛,,人民的好总理,您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人民永远怀念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总理的热爱、怀念和崇敬之情。

总之,在小学语文精读课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的同时,结合实际,巧妙地融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牢牢把握住德育的特征,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它的育人功能,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性美,塑造完美的人格。

德育课教学论文篇(7)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政治、心理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效性低是长期困扰德育的问题,也一直为多方所诟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德育课教师的专业素质跟不上,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一、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一)德育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随着教师的产生而同时进行的,而真正意义上提出这一概念是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教师专业化应该如何界定,国内外不同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的思考和认识。当然,国内学术界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也形成了一些共识,大部分学者都强调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应该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等基本内容。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提高中小学生教育效果的基础。在教师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的必然趋势这一大背景下,德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开展德育的基本途径,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自然是应有之义。

(二)德育课的特殊性要求专业化的教师

所谓的德育课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的。德育课与其他课程,诸如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对人的态度和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的引领和转变,不同于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因此,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不能直接套用到德育课堂上。德育课的课程与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这样,德育课教师必须具备与其相应的专业素养才能完满完成教学目标。

(三)小学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各门德育课教师多由专业对口的师范生组成,小学阶段的德育课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多为兼职教师,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1.教师队伍方面。小学品德课教师绝大部分由其他科任老师兼任,专职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师较少。2006年,江西省针对农村骨干教师德育课程班全体学员、九江市市直小学及十三个县(市)区小学的德育课程教师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11%为专职教师,这些专职教师除个别是因为年龄大受学校照顾只带德育课程外,其他多为学校领导或德育处主任;89%为兼职教师,兼职学科多为语文、数学。这些兼职教师基本上都不是固定的品德课教师,而且常常受学校实际情况的影响而接受调整。他们当中接受职前相关培训的机会较少,层次较低,多数教师都是直接上岗。这在相当程度上造成德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加上德育专业知识缺乏,不利于德育课程的教学。

2.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教师对课程的理性认识和把握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质量,但是不少教师不了解德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也没有认真学习过《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虽然大多数教师明了德育课的性质,但缺乏开展综合课程的经验,在内容处理、目标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手段的选择等方面,多沿袭以往的其他课程的做法,专业化程度不高。

3.教师的专业执行力。教师的专业执行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程的具体实施的各个方面。调查发现,教师在备课环节主要还是依据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开发和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能力相对欠缺;教学方法也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讨论方法;教学场所多局限在教室,很少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或是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在教学评价方面,多沿袭纸笔测验,或是评印象打分等量化的、不规范的方式。

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素质

德育课教师是否有特殊的素质要求,在理论界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实践中,小学德育课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的印象,即德育课教师无需特殊的素质。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言,德育课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诸多方面有其特殊的要求,因此,德育课教师必须走向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对于儿童思想道德发展的奠基时期,小学阶段德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尤为重要。

一般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三个部分。其中专业知识包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专业能力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组织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反思评价的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专业情意则主要关涉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个方面。在构建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时,除了考虑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外,我们尤其强调德育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以利于其开展教学,并以其人格形象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师应该针对新课改以来的课程与教学要求,在课程理念、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的组织、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加强学习。

三、德育课教师德育素质的获得与提升

德育课教师的德育素养的获得与提升是教师教育(职前和职后)和教师个体自我修养的结果。现实的教育生活是丰富而复杂的,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教育经验的丰富,教师的德育素养也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一)教师教育

1.职前教育阶段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大德育,一般认为,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进行德育的专门人才。但这些人才多流向中学。建议增强专门针对新课改以来小学阶段德育课程的师资培养。对于这些对口的德育课师资,同样应该加强道德教育的理论学习,使他们对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均应有系统的理性的认识,注重各领域学习的针对性,各不偏废。在课程设置上,建议丰富有关道德发展、道德教育和教育专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开发更具针对性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同时,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师德底线,使未来的教师队对教育专业特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正确而明晰的认识。

2.职后继续教育

入职以后的继续教育包括培训和外出进修等多种途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培训时应紧扣当前德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除了关注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外,还应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和道德教育方面的学习;针对道德课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而且在培训时间、内容、方式和考核形式等多方面应更具针对性。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保障教育经费,鼓励并创造条件使一线德育教师有更多机会到高校教育学院和研究机构进修,学习专门的德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校本培训。

(二)教师自修

除了职前学习和职后培训和进修,德育课教师提升德育素质另外一个重要途径是自我修养。这里提出教师提升德育素养的三个策略:

1.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

要圆满地实现德育目标,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念,对于实施德育有一种使命感,在此基础上,激发起德育主体内在的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和德育素养的动机,以此激励和引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这就需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其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从而形成其践履师德和进行德育的巨大动力。

2.提升德育研究能力

德育研究不仅仅是专业的德育研究者的工作,要科学地开展德育活动,一线教师除了理解和运用已有的道德发展心理学、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德育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要掌握德育研究方法,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只有具备了德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教师才能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持分析和批判的态度,并且在教育实践中带有观察和反思的视角,不断地探求适合自身的德育模式。

3.注重实践与反思

教师的德育素质直接决定了德育活动的效果。教师对道德的体认和反思对于提升个体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德育实践也是检视其德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的最好途径。正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才能更加丰富和深化。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将自觉的反思意识、能力和习惯贯穿到各项教育活动中,惟此才能实现“实践——反思——实践”的良性循环,教师也才能收获学生进步和教师自我专业成长带来的喜悦和幸福。

德育课教学论文篇(8)

任何科学理论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和前进中发展和完善自己,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德育科学理论也不例外,只有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逐步深化,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冲击和挑战。中职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在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肩负起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培育的重任,以适应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要。本文讨论的是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的问题。

1中职学校德育裸教学现状

1)中职学校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往往是老师教政治知识,学生学政治知识,然而,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抽象性的特点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之间存在的差距,思想政治课往往很难上,更不要说上好了,也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没有兴趣。

2)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在学生的眼里是可有可无。他们认为,他们是来学技能的,学不学政治知识,知不知政治理论都无所谓。这样的态度就造成了老师在讲台上讲,台下学生爱听不听,固然,这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但这也和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形成的“说教堂”“一言堂”等形式有密切的关系。在这种情形下,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提供学生的是一种知识的框架,对学生需要什么没有关注,因而不可能触动到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没有触动的教学,学生是难以参与其中的。

3)中职学校学生中存在对德育课厌烦现象,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学生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还在于教师所组织的教学过程单纯以教师教为主,忽视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2中职学校德育裸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德育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中职学校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2.1重视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

用新理念武装思想,用新方法迎接挑战。一直以来教学研究是职业学校比较薄弱的工作,也没有得到教师们应有的重视,在德育课教学的创新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作用。首先,德育课教师应树立和强化科研先导意识,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课题研究理念,走“研究课题从教学中来,研究成果回到教学中去”的道路,进行教情、学情研究,探索出适合校情、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其次,德育课教师要发扬教学研究的优良传统,根据教学的需要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教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发挥集体研究力量的作用,共同提高教师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德育课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才能不断创新和创造。

2.2紧跟形势,用好教材和超越教材及编写校本教材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各级政府开始重视职业教育,中职教育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作为中职教育“出口”的企业需要大批懂技术、操作能力强、肯吃苦、讲诚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劳动者。据调查各类企业对中职培养的毕业生,技能方面比较满意,而对不少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操守、职业态度等内在品德比较失望。现在企业明确提出:招聘员工时,首先考察的是人品、团队协作能力,然后才了解他的技能状态。作为德育课教师对于社会发展、企业用人的新标准这些特征要有敏感度,要及时领会新的政策实质,把握住时代脉搏,心里明白要教什么给学生,要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教学就不会迷失方向,视野开阔,不会仅仅盯着教材,能跳出教材。德育课教材因受各种条件限制,教材内容的时空局限性和滞后性是存在的,这也需要教师去处理。这时德育教材不应是“授业解惑”的唯一课程资源,而是为教学服务的一个载体。因此,德育课教师备课、组织教学时切忌不能只考虑教材是什么就教什么,可对教材重新组合,超越教材。联系学生自身的经验、身边发生的事、社会热点,审慎选取材料,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接通”,选取典型的校友创业就业成功的案例,编印相关资料作为教学内容,使书本知识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做到即不冲淡教学主题,又能强化育人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保持教学的活力。

2.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中职学生在行为养成习惯上最难的地方就是能不能把一个的习惯长期的坚持下去,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德育的老师要在教学环节上找到一些好的方法去帮助学生。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学生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不想标新立异,即使偶有另辟蹊径的“非分”举动往往也会在初尝失败的苦涩后就心灰意冷,这就反映了学生在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要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首先要打破学生对老师的迷信,不要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要让他们用质疑的态度去听取老师的讲解,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因为没有怀疑就没有科学的发明,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比如,我会在课堂上故意作错误的讲解和示范,可以打破学生对老师“盲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现在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当作一群羊,驱赶着他们在一条狭长的巷道里“一直向前走,不要朝两边看”,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有创新的精神呢?如果我们的德育教师能作一些尝试,我想一定受益匪浅,学生的学习态度定会由“被动接受”型转变为“主动探究”型。长此以往,学生的求异思维将会逐渐养成,创新的意识亦将由此而生。

有了创新的意识不等于就能进行创新。我们的学生普遍地还缺乏创新的胆识。其实这胆识孩子们本来是有的,只不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胆识就在家长和老师的“紧箍咒”中逐渐消失了,我们的学生中经常会一些“不轨”行为,这种“不轨”之举一旦被老师发现,照例会遭到一通臭骂,可想而知,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冲动也就随着老师的臭骂声飞到了九霄云外。现在我们应该明白,学生的“胆”其实是教师给的。当你要求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词论,而学生依然正襟危坐,默不作声时,不要埋怨学生;当学生在探索与创造的过程中因碰到困难而退缩时,不要埋怨学生。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干”的氛围。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帮助他们排优解难,应该鼓励他们不要惧怕挫折和失败。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坚毅的创新意志品质。

1)重视课堂导人艺术。人际交往中存在“首因效应”,强调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中的作用与意义。在德育教学中科学地运用这一理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导人,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人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人情境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诚恳、友好,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感受到德育课有趣、有意义,从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多用活动化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法。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一些课堂活动,如:辩论会、演讲会、课本剧表演等,善于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活动情境,形成激活学生热情,诱发辨析思考,开展行为实践的活动化教学。要努力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大胆推理设想,把问题拓展延伸开,把思想和情绪激活,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3)多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把教学所涉及的重要问题抽出来,鼓励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设计、研究,拟定计划、方法以及最终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教师作为研究学习的指导者与参与者,应予以适时的“扶”与“放”。

4)加强实践教学。要真正使实践教学更富有实效性,就必须把实践教育纳人教学环节。教师要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或是从现实社会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道德实际水平出发,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法制问题、经济问题、心理问题等应充分运用学生看得见、听得到的鲜活事例作为教学内容,努力让学生增强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

5)要建立德育实践基地。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区校外德育资源,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和规范、价值标准分辨社会中的各种真伪、善恶、美丑等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激发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情感,在活动中升华学生的理想信念。

德育课教师要恰当地使用电影、录像、幻灯、照片、录音及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通过事先制作好的视听材料取代教师的口讲手写进行教学,它比传统的教师口讲手写教学具有更多的优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利用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或其他数字化载体构建一个全新的网络化教学模式,通过建立资源库、教学网页展示教学资源,建立德育课在线网站,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营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个性化和开放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德育课教学论文篇(9)

在最高层面上,教师居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基础层面上,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发挥着主动作用;在中间层面上,班级集体既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对班级成员实施教育的主体,发挥着主力作用。

课堂教学的三主体结构规定并规范着课堂德育的结构和运作模式。

班级集体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是班级授课制的必然产物。集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实体走进课堂,开拓了广阔的心理空间,将教学活动置于一个生动的社会心理环境之中,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新的活力。与个别化教学相比,3个主体在人际关系、心理和行为上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教师方面

1.人际关系。教师教学和交往的对象不只是个别学生,主要是班级集体,师生之间的那种单一的线型关系已退居次要地位。

2.教师心理。教师心理上产生一种新的内在需要,即期望集体能以良好的风气对班级成员施加积极影响,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教师行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将以整个集体的实际需要为目标,个别化的反馈调节只是集体教学的补充。

(二)学生方面

1.人际关系。学生交往的空间和内容得以扩展,不仅有同教师的纵向交往,同时还有同集体的横向交往。

2.学生心理。学生普遍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义务感和寻求尊重的欲望,这种情感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他们学习活动的内驱力。

3.学生行为。学生的课堂行为不仅要受到教师的直接调控,同时要受到集体规范的间接影响。

(三)集体方面

1.人际关系。集体参与教学活动,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接受着教师的教育,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交往影响班级成员,同时也发展自身。

2.集体心理。集体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班级成员认同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3.集体行为。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在铸造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也塑造着学生的个性。

面对班级教学的三主体结构,教师在实践中坚持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统一的原则已成为一种必然。运用这一原则的实践模式就是在教育学生个体的同时也教育集体,在教育集体的同时也教育学生个体。具体操作是:在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注意强化其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传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对集体进行教育的时候,注意强调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班风、学风、考风的道德价值和每个成员为实现集体的教学目标应做出的努力。实践表明,只有正确地处理班级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整体控制与个别化的调节反馈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三主体的协同运作。

二、集体,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实施集体教育的主体。

哲学研究认为,实践的主体因其不同的社会结构可以划分为4种形式,即: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人类主体。“集团主体是指以一定的集体、团体、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时所形成的主体”。集体作为集团性主体,在实施集体教育实践中发挥着主力作用,具体表现在其吸引、推动、协调、激励班级成员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所发挥的能动作用,不是任何一个教师和少数学生领袖所能代替的。这种主力作用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就是集体力”。我们的研究表明,这种集体力是由集体自身创造出的凝聚力、驱动力和同化力结合而成的。

1.凝聚力。这是指集体对其成员产生的一种吸引力或向心力。这种凝聚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它能满足多数成员的多种心理需要,如求知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和创造的需要等等。

2.驱动力。这是促进集体发展和班级成员个性发展的内动力。它主要是通过集体目标的激励、舆论的推动、社会助长、榜样示范、人际之间的互动等发挥作用,产生驱动效应。

3.同化力。这主要是指集体的良好班风对消极因素具有一种转化作用,也是精神生命体具有的“吐故纳新”的机制。集体正是通过无形的群体压力、模仿、暗示、认同、感染、从众等心理现象使同学们潜移默化地受到陶冶,使集体的期望、信念、规范、价值观逐渐内化为班级成员的人格结构,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产生同化效应。

在教育实践中,凝聚力、驱动力和同化力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也是集体所以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内在的心理机制。正是由于集体的积极参与和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产生两种主要的功能:

1.认识功能。同学之间的交往,特别是合作型的交往不仅可以使学生间不同的智慧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认知网络得到“互补”,而且能促进他们的道德感的加强。

2.社会化功能。实践表明,班级学生人际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方式,归根结底是其社会关系类型结构和班级文化的反映。班级文化作为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总和,对学生的社会观点、社会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发展都具有强烈的影响。

正是由于集体在教学中具有认识功能和社会化功能,所以当今的课堂教学改革才产生了许多力求发挥这两种功能的教学模式,如“非指导性教学”、“合作教育学”、“探究发现教学”、“社交教学法”等。

班级集体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学习实践中,学生以教材中物化的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为对象,“主动学习、主动认识、主动接受教育内容,主动接受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同时又以集体创造的精神财富(班级文化)为对象,主动地吸收、选择,然后内化并塑造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人格结构。这正是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的双向过程,从而体现学生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体现学生主体在学习中的主动作用。

三、课堂德育寓含、渗透、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并不是说它没有其独立性,它除有正式的课程(指学科课程)外,并且始终保持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运作系统。

它不仅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内容结构,而且有自己特殊的方法、特殊的目标、特殊的途径和特殊的功能。实践表明,课堂德育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学生、集体三主体的协同运作及其多种途径的相互配合。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小学课堂德育三主体协同运作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人格影响

教师的人格,是教师整体素质的全方位的展现。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完美的人格,一直是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理想的教师人格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在智能方面,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育技巧、深厚的教育科学素养和较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品格方面,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和优秀的心理品质。特别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要怀有一种真挚的爱。这种爱在于它是原则性、教育性和广博性的统一,是由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交织凝聚而成的一种教育情操,具有强烈的感化、引动、调节和激励的功能,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教师人格的影响,是教师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对学生心灵的感召、感动和感化,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情操的陶冶。我们说,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这种教育性不只是指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而且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对学生、对集体的态度,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教师的人格正是通过这些外在的现实真实,自然地、多层次、多侧面地影响着学生。

(二)教师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不仅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所必需的强制性手段,而且是一项“育人工程”,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实施调控的过程。“对受教育者的发展状况的调控,集中反映出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5]。教师的管理既要从严治教,又要有民主作风,要善于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集体的尊严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和考风;同时,须注意调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教师与班集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集体的影响力。此外,管理者要注意把非强制性影响力与强制性影响力结合起来,即使是严厉的批评也要讲究艺术。课堂管理是教师、集体、学生主体作用协同互动的过程,因而教师要着力调动集体和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良好个体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师的社会传递

教科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载体。社会要发展就必须通过这些载体将人类创造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课堂教学是实施这一传递的最有效的途径。在实施这一社会传递过程中,教师的主体作用集中表现在对教材中的各种文化信息进行加工编码,使其合理变异与“再生”,从而达到“文化增殖”与“活化”,然后力求运用最佳的方法和手段使这种传递达到最佳效果。

课堂上的社会传递,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它还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实践表明,在如何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上,历来是教育改革所触及的敏感区,也是不同教育思想和不同教育流派形成纷争、对抗与碰撞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择善而从,结合实际去进行创造;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使课堂社会传递过程的德育功能得到合理、充分、有效的发挥。

(四)集体的人际交往

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是教师、学生和集体三主体进行交流、沟通、相互作用与彼此互动的过程,是通过各种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来实现的。这里的非言语行为主要指体势、表情、目光、距离等。集体的人际交流能把集体的期望、规范、价值观、信念、态度等通过有声或无声的语言进行传播和扩散,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凝聚、驱动或同化效应,从而发挥德育功能。良好的班集体中,对课堂上出现的非道德行为,同学们会用语言、或用表情和目光表示他们的不满和厌恶,构成一种无形的“群体压力”。有的学生就会在这种压力之下改变态度。课堂上同学中一旦有发现、创造、互助、合作等积极行为时,同学们就会流露出喜悦的表情和赞赏的目光,形成一种“社会助长”。有良好风气的班集体是一个催人上进的团结互助的社会心理环境。课堂上气氛和谐活泼,能为师生创造一种愉悦的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些学习困难学生就不会感到孤独、苦闷和失望,进而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尊严,树立起上进的信心和勇气。实践表明,集体中的人际交往,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五)学生的内在激励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除教师和集体的影响外,其内部的心理动因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只是智力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生活。学生在课堂德育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离不开这样一个内在的激励机制:学生一旦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新知,或解决了某一新问题,或者自己的道德行为得到赞扬的时候,一种自尊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兴奋、喜悦的情绪体验就会转化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从而提高其抱负水平和精神境界。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获取知识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进一步发挥出来,其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诸多非智力因素就会被激活、开发和强化,进而成为直接推动主体产生新的认知行为和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因。这种情境下的学习再不是被动的死记硬背,而是一种丰富的精神生活,是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的统一,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是智育过程与德育过程的统一,是良好思维品质与道德品质的协调共振。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内在的激励机制也就是课堂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生机制。

四、课堂德育三主体协同运作的途径,也是课堂德育主体作用发挥的渠道。这里的协同运作是由教师的主导作用与班级集体的主力作用和学生个体的主动作用的协调同步,形成合力,产生系统效应。

实践表明,课堂德育的三主体的作用不是并列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决定性的关键因素。因为教师不仅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同时还是“教学过程的操作者和设计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班级集体和学生个体的主体作用都是教师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延伸。教师的主体作用不是孤立的,它必须落实到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上,而三主体协同运作的实际效能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心理的健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上。教师、学生个体、班级集体三主体是一个整体,协同运作于教育实践过程中;德育、智育、体育是一个整体,实现于教学活动中;知识、能力、人格是一个整体,包容于教学目标中。我们只有整体地认识和整体地把握它们的结构,才能更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才能更有利于发挥课堂德育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参阅前苏联教育部提纲《把学校改革提高到现代化要求的水平》,载《外国教育资料》1986年第6期;〔日〕筑波大学教学研究会编:《现代教育学基捶,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7页。

[2]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德育课教学论文篇(10)

二、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

相对于其他专业课而言,中职政治课具有综合性特征,但实践性不强。它涵盖了较多的学科知识,要引领学生学会做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时是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悟的。结合中职政治课的这些特点,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实践活动,以增强德育效果。有一次,笔者带学生到铝矿设备检修车间参观,不仅让学生参观了厂房设备,了解了车间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观摩师傅现场操作,亲身体验了工作操作规程。车间师傅们依规办事、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学生上了生动而难忘的一课。在返回途中,大家意犹未尽,一直在讨论所见所闻和自身的体会。通过这次真实的职业体验,他们对职业道德规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谋划。

三、因材施教,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我们常说要因材施教,就是讲教育要看对象,要根据受教对象的特点选择教育方法。中职生是一个特点鲜明的受教群体,各种优缺点在他们身上往往呈现出极端化倾向。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精力充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他们大多也是学习的困难生,基本上是让“家长无奈、社会不爱”的群体。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政治课如何去上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呢?以往政治课给人的印象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对着学生讲半天”。实际上,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如果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选择合适的教法,政治课照样可以上得很精彩。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根据每次上课的具体任务,灵活运用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演示法,还在教学计划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以参观法和实习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

德育课教学论文篇(11)

思品课教材图文并茂,课文中的很多插图向学生展示了祖国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那辽阔的原野,巍峨的山岳、葱郁的森林、碧绿的湖水、奔腾的江河、浩瀚的海洋各有其美的特色,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大自然的美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我爱祖国》一课,教师可向学生出示很多祖国山河壮丽的图画:有雄伟的万里长城,位于我国境内的世界最高峰----珠海朗玛峰、滚滚东去的长江、黄河,秀峰屹立的长江三峡……看到这么多生动的画面,学生为祖国山河美丽、神州风光无限好而感到自豪,这时教师相机提问:我们的祖国美吗?美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我们要爱自己祖国。学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让学生在“明理”中感受到社会美。

思品课教材不少课文中叙述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社会生活的画卷。

孕育了一定的生活哲理,使我们感受、领略到了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主要有:①人情美。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亲情,如《我上学了》、《老师您好》、《我爱爸爸妈妈》等课;②劳动美。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等课;③行为规范美。如《按时上学》、《学习礼貌用语》、《对人要用礼貌》、《保护环境卫生》等课文。

教学这类课文要求教师在讲清道理时,又要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社会生活是美好的。如在教《我爱帮助同学》一课,我着重让学生分析“我”和同学们之间的三次“笑”,第一、二次笑是“我”在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后,同学向“我”笑笑,我也向同学笑笑,这两种笑各是什么含义呢?同学向“我”笑笑,表示对我的感谢,也反映了困难被解决后的愉快心情,我向同学笑,表示不用感谢,在课堂上、“笑”传递了“我”和同学之间的友谊;第三次“笑”是全班同学向“我”笑,我也向大家“笑”,这种笑又是什么含义呢?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白了,大家的笑,反映了集体对“我”的表扬,“我”的笑表明这是“我”应该做的,大家在笑声中传达了集体中间学之间的情谊;最后,提问:从这里可看出一个集体中间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这样做好吗?为什么好呢?学生通过讨论懂得了集体中大家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这也是社会美的一种体现。

三、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鉴赏美的能力。

世界上任何事物并一定都是美的,只有加以鉴别才能分出美和丑。鉴赏美的能力是指对美的事物的鉴别与评价,它不仅表现在对自然美的鉴赏上,更重要的是要正确地鉴别与评价社会生活中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

如在学习《保护环境卫生》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观察两组幻灯,一组是在大街上有人倒垃圾、吸烟、吐痰等现象;一组是是清晨环卫工人正在路灯下做清洁;然后教师提问:看了幻灯你觉得哪种行为是美的?为什么说他美呢?有的同学说,在大街上倒垃圾、抽烟、吐痰破坏了公共卫生,影响他人健康,又不文明;环卫工人干的活虽然脏些,但却美化了环境,减少了疾病的传播,因此这种行为美;再如学习《保护文物》一课时有同学问:有些文物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还要保护呢?这时教师要告诉学生:有些文物从外表看并不美,但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这就是文物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美,我们应该培养一定的鉴赏文物的能力。

四、让学生在行为实践中塑造美好的心灵。

人最好的东西是心灵美。思品课教学不但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和行为训练,更重要的是把所学到的道德知识内化到学生心灵中去,留下一个“烙颖,以指导自已的行为。如在学习了《尊敬老人》一课,教师召开了“做一个尊敬老人的好孩子”的主题班会,着重让学生谈谈:爷爷、奶奶每天为我们干了些什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来尊敬他们呢?两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得到了深化,为塑造美好的心灵,达到知行统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矗(湖北张德喜)""引导孩子欣赏自然美""引导孩子欣赏自然美许多事实证明,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不一定就能发现、感受和欣赏自然美,如何给孩子一把发现自然美的钥匙呢?

1.从观察、领略自然物外部特征的美入手,努力攫取自然美的信息。

自然界的色彩美和形态美极为丰富,同时,它们又是变化多奇、生气贯注的。“林无静树,川无停流”。整个自然风景都在不停地运动者,而风景中富有动态的形象是最有吸引力的。寥廓自然,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其形态、其色彩,无不处于无穷变幻之中,孩子如能在家长的指点下发现这些令人神往的变幻,无疑会激起奇思通想,浓化自己热爱大自然的优美情趣。

2.拨动孩子感受自然美的心弦,逐步达到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