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2 15:00:17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1)

从2001年国务院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新课改已成为当下教育的主要潮流。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可以干变万化,但归根结底必须契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因此厘清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属性决定了其基础课程的地位,教师则应当退出主动教学的位置,引导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语文工具。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切实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理念,积极推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交流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平等的氛围下,使学生学到所应具备的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紧扣课程目标,鼓励学生主动思考

新课改的课程目标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所以,在课堂内容的准备上,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将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囊括,还需要尽力培养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和主动思考的能力,继而提高其社交、艺术鉴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改在提倡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同时,并未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既然是由教师来上课,那么整个课程所包含的信息量和指导意义就必然是由教师来决定,节奏快慢亦然。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自身适当的定位,可以引导学生更高效率地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体会更多的情感、情境。

1.郊游式教学

我们将一节语文课堂比作一次欢快的郊游旅行,学生是对行程并不了解的队员,而教师则是团队导游,当郊游队伍在导游的带领下,或快或慢地行进于鸟语花香的山谷中时,导游适时地讲解各种绽放的野花和在草丛中树枝头起落的飞鸟。导游带领着大家在景色最为优美的地方逗留,让队员们或远或近地去感受大自然的写意:有的队员去追逐被惊出的野兔,有的队员徜徉在果树花丛之间,有的队员淌进涓涓小溪与鱼群嬉戏,有的队员倚坐在石头旁边享受阳光。流连忘返之间,导游一声哨响,带着大家向下一个美景继续出发。一天的行程,让所有人意犹未尽,梦萦难忘。语文的教学不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2.维护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生的共同点是崇尚自由,一个班级的学生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所以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相对的,并非任由其天马行空。启发型教学和探究式的互动是新课程的基本形式,但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控气氛,最终课堂将变成一节自由的娱乐课。所以,既要维护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保证学生自发学习、自主思考的主体地位,场面的平衡和大局观的掌握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此外,教师的个人魅力修炼也必不可少。人的个性是主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教育关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当代的学生虽然更为独立、崇尚自由,但不可否认,鉴于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的现状,较为匮乏的朋友圈使其对自身喜爱的人或物有更为直接的表现,有强烈的偶像需求。因此,一个正义、自信、具有正面偶像意义的教师出现在学生面前,必然赢得学生的喜爱。将学生的眼光从各种娱乐明星的身上转移至教师“明星”身上,对学生个性的正面塑造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积极引导活跃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对某一研究问题求解时,不受既有信息或思路的限制,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属于辨异思维,包含逆向思维,它最大的特性就是不受特定模式的局限,走出思维定式,能以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对学生不断提升创造力非常有益。在以教师为引导者的课堂上,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寻找文中的求异思维,并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如《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文中的郑伯、烛之武在说服他人时均采用了典型的差别思维。郑伯看烛之武有怨言,直接先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告诉他“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样一个与烛之武切入点不同的事实。同样,烛之武在劝说秦伯时,也先避其锋芒,承认“郑既知亡矣”,然后反秦伯欲与晋国瓜分郑国的想法直接告诉他一一好处全是晋国的,你没有。

在文中既有的例子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在课文中还有可能出现哪些不同的情节呢?实践证明,学生的发现力是惊人的,比如:①如果郑伯不先承认错误,烛之武还会出面去见秦伯吗?②烛之武说郑国不灭,可以为秦国使节过往提供方便,那晋国也可以啊,如果瓜分了郑国,秦国使节经过自己的领地不是更方便?③与秦穆公有违约过节的是晋惠公,而现在的晋文公重耳是在秦穆公帮助下当上晋国国君的,如果秦穆公不听烛之武的挑拨之言呢?④烛之武即使劝退了秦国,如果秦国没有派人帮忙守卫,晋国是不是还会执意攻打郑国?

四、先发散后收敛的衍射思维

求异思维有灵活性、积极性、多元性、试错性等几个典型特征,其中多元性求异即衍射思维,也是我们常说的发散思维。学生个体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现象出现,说明求异思维引导的效果已经显现,接下来教师所应做的是联合作为思维主体的学生逐一试错,为寻求科学合理的解题答案而不断尝试、纠偏、论证,在探究过程中反向地激发思维主体的批判态度,反复锤炼其思考方式,最终再收敛思维,共同得出群体认同的正确答案。

为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适当抛出问题,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如果是你的话,你将如何说服烛之武出面去劝说秦伯呢?你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去劝说秦伯退兵?

实践中,学生给出了许多种回答,对于第一个问题,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①许诺给烛之武足够的赏赐;②用激将法,假说郑国无人能退秦;③用烛之武家人性命逼迫烛之武就范。

其实这些回答里边并没有标准答案,无人能确定使用这些手段是不是就能使烛之武答应去劝说秦伯,但提出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同时,根据学生提出的回答,教师可以协助加以分析,结合背景、场景、人物性格等寻找逻辑上行得通的说法,达到收敛思考的目的。

五、正确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当前新课改、素质教育已渐入主流,多媒体作为新语文课堂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在视听方面的缺陷,使课堂表现形式多样化,内容更加充实,引起学生的参与欲望。但无论用何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才是一节优秀课堂的灵魂。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时,重点应放在如何围绕教学大纲展开学生有兴趣的学习、讨论,而非如何利用花哨奇特的课件吸引学生眼球,否则将脱离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初衷,走向了一个为课改而课改的极端。言必称多媒体,“无多媒体没资格上课”,多媒体做得漂亮就被认为是好教师等怪象使新课改为形式所掩,有作秀之虞。

多媒体作为新型教学工具,可以直观、多方面地展示板书或口述无法表现的复杂关系,可以便捷地调用各种资源补充课堂形式,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等等。总之,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是互补而非取代,遵循新课改理念的多媒体教学应该是为课堂内容服务的,不可本末倒置。

六、提升自身素质,应对课堂教学挑战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素养,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专业知识素养、文学知识素养,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素养。

语文学科辐射面广泛,除了语言使用的工具性知识面以外,还涉及艺术、历史、地理、社科、政治、天文等,这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面,更要有精心的课前准备,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下,活跃的课堂思维随时考验教师的学识及应变能力。

比如在上文的《烛之武退秦师》课堂上,学生提出,晋文公退兵的三个理由表面虽然成立,但无法保证秦国留在郑国的守兵退去之后,仍不进攻郑国。

一般教师对于这种问题是无法进行回答的,只能不予深究。但为了避免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前有充分的准备,就可以从容地要求学生课下在学有余力之时先自行寻找答案,然后再与教师互相印证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2)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出山的功课做得非同寻常的充分。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密切关注天下形势,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渊源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见他一直在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的路径。见到秦伯,烛之武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其说辞智慧有五:

1.地远难治

秦国与郑国之间隔着强大的晋国,如果灭亡了郑国,秦国能分一杯羹,但治理却很难,早晚是晋国的囊中之物。“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让秦伯不得不权衡。

2.引史挑拨

讲秦晋两国的历史纠葛,秦穆公扶立晋惠公,结果是晋国“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秦穆公亦扶立晋文公,结果又将如何?翅膀硬了,忘恩负义。视往昔而知来日,对此,秦伯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3.揭晋野心

晋文公自从战胜楚国后,胃口越来越大,现在又来对付郑国,当他扩张土地到一定的时候,他会把矛头指向谁,聪明的秦伯应该很清楚。

4.亡郑益晋

郑国灭亡,其获利最大的是晋国,既得到了土地,又削弱了秦国,一石二鸟,在那样一个各自为阵的战乱年代,秦伯怎么会不考虑这一点呢?

5.留郑益秦

烛之武列举了留郑的好处:一方面,郑国可以作为秦国扩大中原影响力的基地,“共其乏困”;另一方面,多一盟,加强力量,可以牵制晋国。

烛之武处处为秦伯着想,始终围绕利益得失(四弊一利),层层推进,条理清晰,不失为一个舌辩之才,为最终“秦伯说,与郑人盟”奠定基础。这一过程把烛之武的聪敏智慧的游说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1)不暴露游说目的。烛之武此行目的在于救郑国于狂澜,但开口一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就让秦伯收起戒备之心,然后头头是道挑拨离间“秦晋之好”,达到了曲线救国的目的。(2)先对方之忧而优。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的利益着想,是游说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烛之武长于外交辞令,说理透辟,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申明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因说服力很强,所以句句打动对方。

作者谋篇之“智”

《左传》一个突出的成就就是写人,作者通过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的描述,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烛之武之所以写得很成功,也要归功于作者描写人物和构思成文技法的丰富。语言简练准确,层次感强,是第一大成功,尤其在说服秦伯的时候,作者对其语言的安排让人拍案叫绝,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那种简单明了,却又一针见血的语言魅力,这也就使一个智者形象突显;第二,典型化的人物语言,不同人物,他的语言不同,没个人要有符合自己身份的语言,烛之武是一个智者,作者在安排他语言时候,充分的融入了他的智慧;另外,人物的语言的言外之意的拓展把握以及细微的动作的刻画等等也是成功的关键。作者谋篇智慧有五:

1.两起两收讲对称

全文五段呈“二一二”结构:前两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中间一段是主脑,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晋,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末尾两段先写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撤兵后退。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郑结盟而孤立晋国,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对称,精警圆美。

2.行文前后有关照

首段设伏:一是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二是“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秦晋围郑全属晋郑宿怨而与秦无关,秦军不过为晋所用而已;围攻郑国,秦晋驻军分列两处,且相距遥远,从空间上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提供了可能。

3.抑扬起伏显波澜

开篇写秦晋合围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悬一线(抑);“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读者又看到郑国的些许希望(扬)。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英雄末路,壮志未酬,牢骚满腹,读者不禁又为郑国的命运担心(抑);及至郑伯反躬自省晓喻大义,烛之武勇担重任,读者心神为之一震(扬)。结尾写子犯建议晋文公击秦,在这个秦背晋约剑拔弩张的时刻,读之令人心神紧张(抑);可晋文公“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并撤军后退,这又让我们心神舒缓(扬)。

4.人心离合成对比

“春秋无义战”,秦晋联盟,貌合神离,各谋其利,缺乏坚实的结盟基础和统一的指挥调度,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相反,当强敌压境,国势孤危之时,势单力薄的郑国君臣之间能够捐弃前嫌,团结协力,共赴国难,这种凝聚力是强大的秦晋所缺乏的。强国结盟的脆弱松散与郑国内部君臣的同心协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详略得当重说辞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3)

排众议晋文公归绛都

月明星稀。

汜水之南的秦军驻地,十里连营,灯火通明。

公元前630年9月,秦晋二侯并二十万大军抵郑,翌日围城。

今夜,却是秦晋联军围城的第二个夜晚。

夜风吹过,卷起军帐的帷布。帐内手捧竹简的老者端坐,正是秦军统帅秦穆公。与晋文公的慈眉善目不同,同为“春秋五霸”的秦穆公,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穆公幼时便显露出非凡的才华,更兼其贵胄之后的特殊身份,因此,举止之间,隐然有一种睥睨天下的王者气概。但是,秦穆公更多是靠其军事才华闻名遐迩。秦师素有“貔虎之师”之誉,这与穆公的严谨治军有很大关系。据传,穆公有一套极臻完善的赏罚制度,因此,将士们才会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势如貔虎。

此时的穆公,坐在案边,虽气宇不改,面色却略显憔悴―连续几日的行军,更兼忽遇暴雨,道路泥泞,使秦军上下士气低落,若非此次围郑,秦晋联军在人数上有绝对优势,穆公绝不敢贸然率军远征。

穆公放下竹简,踱出营帐,仰望夜空之中,明月高悬,心中却蓦地升起不祥的感觉,穆公长叹一声―这种感觉,自决定出征之日,便已在他心头盘绕。

然而,穆公绝不会料到,就在此时,高耸的郑国城墙上,风烛残年的老人正以绳缒城而出,为的,只是少时的一个梦想。

一个时辰以后,当秦穆公巡视完营寨回帐,正欲休息之时,一小校来报:“故人烛之武来访。”穆公微诧,旋又道:“快,快请入帐中。”

―许久以前,曾有人将大隐于市的郑国隐士烛之武荐于穆公,穆公亦曾私下派人赍金银请烛之武出山,却被烛之武婉拒。拒绝的理由,不得而知,或许,烛之武不愿成为一个一心逐鹿中原的霸者的辅弼,毕竟,他的梦想只是息兵止武。

进帐的烛之武一脸风尘,揖道:“郑国使者烛之武拜见君侯。”

穆公闻言,笑道:“先生说笑了,先生隐居不仕,何时成了郑国使者。”

烛之武肃容道:“臣并没有说笑。臣已受大郑君侯之聘,今日夜访,乃是我首次任务,务要请君侯退兵。”

“这……”穆公的确难以相信。当年他曾三次派人携其亲笔书信拜访,都无功而返。那时,烛之武回信明志,表示不愿再出仕为官。

“烛之武今日虽为郑使,然若只是虑及郑国利益,绝不敢贸然来访,之武亦为君侯虑也。”

“愿闻其详。”面对这位传闻中胸怀韬略的隐士,穆公表现得异常谦卑。

“臣以为,若亡郑有益于秦,则不敢以之烦君侯。然秦郑两国,领土并不相连,若亡郑,则郑为晋国属地,而秦无所得也。君侯又何必拼秦国儿郎性命,为晋侯开疆扩土。晋,虎狼也。今日能向东侵郑,难保他日不向西攻秦。君侯尚记否,昔日您曾有恩于晋侯,晋侯许君隹、瑕二地以为报答。可是,晋侯早上刚渡黄河归国,晚上便筑防御,哪有报答之意。之武窃以为君侯助晋攻郑,实是损秦利晋,这又是何苦?”

“唔……”穆公沉吟不语。此次出征,在国内便引起许多朝中重臣反对,穆公顾及到秦晋联盟,才勉强发兵,今日闻烛之武一番话,不禁心中踌躇。

烛之武又道:“昔日,我曾向君侯明志,不再出仕为官,君侯定然感到奇怪,如今我却为何违背诺言,应郑王之请出山。”

穆公笑道:“孤也正疑虑,想必先生必有道理。”

“我年少之时,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息兵止武,解民倒悬。虽隐居多年,这个梦想却一直萦绕心头,此次晋侯攻郑,为的是报当年受辱之仇。大郑城破之日,人民必遭劫难,我不忍见百姓受戮,才违诺出山。君侯以为,我这样做,有没有错?”

穆公闻言忽大笑道:“先生何错之有……好!就凭先生这句话,孤不仅要退兵,还要派人助郑守城。”

烛之武闻言,仆地跪道:“若如此,之武替郑国百姓感谢大王恩德!”

秦伯忙扶起:“先生不必言谢,因为孤与先生一样,亦有一个解民倒悬的梦想!”

烛之武抬头,清澈的眼神与穆公相对。

那个月夜的帐中,两个韶华已逝的老人眼中,竟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翌晨,函陵,晋军军帐中的晋文公愁眉紧锁。

此次秦穆公的倒戈相向,对晋军士气影响极大,熟谙兵法的文公深知,这支未尝败绩的常胜之师,一旦遭挫,很可能会一败涂地。

帐下大夫狐偃进谏道:“秦伯虽违约退兵,然我尚有雄兵十万,破郑足矣,恳请大王马上下令攻城……”

“不可!若无秦伯,便无重耳今日。”文公思忖良久,告部下,“攻,则不仁,又失盟,不智。宜退兵。”

十万晋军,匆匆离去,而乱世却远没有结束,但终有一天会结束。正如在此之前或之后,这片土地之上上演的治或者乱的时代,终究只会成为历史的尘埃。当尘埃落定,也许你会听到那关于梦想与荣耀的吟唱:

我不知道

我是否该憎你,

自你出现,

便有了血,有了杀伐。

我不知道,

我是否该爱你,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4)

一、选择“有效视角”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深入研读文本。教师的文本解读水平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下。备课前,教师要从普通读者、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深入研读文本。作为普通读者,认真品读文本,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艺术美;从学生的视角阅读,考虑学生要学什么,不学什么,哪些是学生学习的困惑点和兴奋点;从教师的角度去把握教材和处理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策略等。教师只有这样深入而有效研读文本,把握教材内容,才有可能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有效视角。

(二)要关注学生主体性。在当今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对教材的选择、已有知识的建构及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需要等,即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是源于外部压力的应付,而是出于内心的热爱和兴趣。因此,课堂提问的有效视角,要关注学生的自我需求和自我超越,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的最佳结合点,创设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渴求解答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学有所得,习有所进。

二、选择“有效视角”的四种途径

(一)从标题入手提纲挈领。从标题的关键词入手确定提问的视角,既能切中肯綮,又能多角度深入挖掘文本。例如执教《烛之武退秦师》,扣关键词“退”进行提问:如果没有烛之武,佚之狐会“见秦君”,能退秦师吗?文本主要写郑国被秦晋重兵围困时,烛之武凭借不同凡人的智谋和口才,智退秦师,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读这篇文章,很多人只关注烛之武,而忽略佚之狐。实际上,佚之狐也是关键人物,没有他,郑国就不可能有机会派烛之武退秦师。因此,这个问题表面看是探析佚之狐,实际是探析烛之武。佚之狐能不能成功,关键是看他有没有烛之武退秦师的本领,答案是肯定没有。他没有烛之武退秦师的能耐(不勇、狡猾),但有自己的能耐,如善于洞察时事人情,善于知人善荐等。因为他,烛之武的个性才更加鲜明,这正是《左传》写人的高明之处。所以,紧扣标题设计这个问题,并结合相关情节,对人物、主题及刻画人物技巧等进行解读,环环相扣,水到渠成,连贯流畅。

(二)提炼文中隐藏的主题词。除标题的关键词外,文本中还有一些词语好像很不起眼,但只要仔细挖掘,就会发现这些词语具有很强的教学价值。如《阿房宫赋》的“奢”,课文从宫殿、宫女、宫宝三个层面铺叙秦之“奢”;秦也因“奢”而亡而令后人哀之,秦朝统治者的贪婪荒淫在穷“奢”中彰显,秦朝百姓的怨愤在穷“奢”中爆发,秦朝的灭亡在穷“奢”中注定,因此以“奢”为有效视角进行提问:(1)作者是从哪几个层面来表现秦之“奢”?(2)表现秦之“奢”时,写法有何异同?(3)作者极力表现秦之“奢”,其用笔是不是“奢侈”了一点?这三个问题涵盖了赏析文本的形象、表达技巧、作者的观点态度(主题),连贯层进,简洁明晰。

(三)把握文中关键语句或语段。关键语句指内容上的主旨句,结构上的总起句、总括句、过渡句以及文本反复出现的语句,这些语句往往是文章之纲领,是撬开文本的一个支点,选择这些语句作为课堂提问的视角,就能高屋建瓯,以一驭万。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第二段“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是一个总起句,第一个“对于”是就马克思在革命实践方面的贡献而言的,第二个“对于”就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的理论贡献方而言的,这是马克思人生的两个伟大贡献,是课文的主体部分,抓住这两句就抓住了此文提问的最佳视角。《咬文嚼字》末段的“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胡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是全文实例的旨归句,是理解所有实例的标签,以此为课堂提问的视角,可以避免教学零散与琐碎。

(四)探寻学生与文本间的落差。学生与文本间的落差是指上课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理解与文本本身的内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无论课堂结构如何变化,教学策略如何调整,这种落差都会客观存在。因此,要选择这样的落差进行设置提问,引导学生发现并缩小文本的内涵和自己阅读理解时产生的认知距离。例如《祝福》中第一段的末句“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这句话初步阅读,发现与日常语句并无什么差异,但与“便剩我一个人在书房里”进行对比,就会发现这两句的意蕴差别很大。对此,著名作家汪曾琪在《关于小说语言》这样解释:“剩是余下的意思。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无聊之感,仿佛被世界所遗弃,孑然存在着了。”再如,祥林嫂改嫁贺老六之后,为什么当时鲁镇的人们没有按照旧有的习惯改称她为“贺老六嫂”呢?祥林嫂捐完门槛回来,为什么是“高兴似的”而不是“高兴地”对四婶说呢?如果老师把这样的落差作为提问的视角,就能以点带面,解决这些问题,文本中的许多内容往往也会迎刃而解。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5)

下面就以《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为例,谈谈我认为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益的几个做法。

一、精心导入,助生入境

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口才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商业谈判,还是即兴演讲以及工作学习,口才都是必不可少的,古代更是这样:“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一个人的口才真有这么神奇的魔力吗?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阅读兴趣,后面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二、重视诵读,激发兴趣

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读”。读法有很多种:默读、吟读、诵读、集体读、个别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必不可少。文言文中有些特殊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出现了“通假异读”、“古音异读”等,因此,需要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录音读,以加深记忆。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就出现了多处通假异读现象,像“共其乏困”中的“共”就应通假异读为“gōng”。这样的字,如果教师不范读,学生很有可能读错。除了让学生读准字音外,还应该掌握句中停顿。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一句,其中的“军”为动词,驻扎之意,学生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将“军”字与前面的“晋”、“秦”连读。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至关重要。范读之后,再让学生对照文下注释默读,揣摩语句的停顿、轻重、语气和节奏等。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或者组织一个小规模的诵读比赛,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再加以点拨、鼓励,力争使学生读出轻重缓急、节奏语气,力求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信心更足。读多了,背诵亦水到渠成对文章的理解亦加深了,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翻译文章,谙熟文意

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会读文言文,读会文言文,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能准确翻译。我的做法是: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授之以渔,重启发诱导。在学生自译课文之前,我把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达、雅)和方法(留、换、补、删、调、贯)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学生自主翻译文言文的时候,要求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以便质疑讨论。《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大部分内容学生可以自行解决。

四、讨论释疑,促其顿悟

学生自读、自译课文后,必然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寻求隐含信息,推知疑难词句的意思,适时组织学生对重难点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融洽平等的关系中调动语言表达功能,通过充分的质疑、争辩,互相激发启迪,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对学生的讨论,教师应加以启发引导,适时地把讨论的问题引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去。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我指导学生在充分的诵读和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利用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简要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五、归纳总结,梳理提炼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6)

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也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提问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竞争意识,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还可以反馈信息,进行教学交流。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提问,才能使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场知识探索之旅呢?笔者在此,粗浅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趣性提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轻松愉悦的情境总是可以让学生兴趣浓厚,探究欲望强烈,也最容易诱发学生的求知意识;而照本宣科的提问,只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设计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趣味性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要符合学生心理。学生心里关心、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探究氛围浓烈,因此教师结合教材重难点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结合高中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

(2)提问要适度。问题设计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具有挑战性,让学生在通过积极的思维中不断取得成功,增强学习信心,保持对学习知识的兴趣。

例如:教学《像山一样思考》时,一开始就可以这样问学生:“山会思考吗?它告诉了你什么?”这看似简单、随意的一问,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思维活跃,在脑海里尽情地搜索平常生活中与山有关的所见所闻,同时也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引导学生人类应与大自然平等的和谐相处。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巧妙设计富有吸引力的问题,不仅可以激起他们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还能让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后成功的愉悦感。

二、发散性提问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教师在授课中提出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多途径去分析、概括、评价问题,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好处。提问具有发散性并不等于放任不管,教师要适时引导,使学生的思路始终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例如,一个中学高级教师,曾上过这样一堂经典的语文课。学完《鸿门宴》这一课进行小结之后发问:“项羽为什么不在席间杀死刘邦?”学生们说出了很多:项羽妇人之仁,犹疑不决(学生持此观点居多);刘邦已经臣服项羽,不好下手(现代意识观);为了取信于联合抗秦的各诸侯国;项羽有君人之度(亮点);项羽没把刘邦当成争天下的对手;因为有项伯的保护;樊哙忠心护主,使项羽有英雄惜英雄之感等等。学生各抒己见。发散性问题,既可以让学生摆脱了标准答案的禁锢,发散思维,拓宽思路,将不同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还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辩证思维也得到一定的训练。

三、启发性提问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就是说问题并非提得越多越好,而要看是否具有启发性,能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举一反三。

比如讲《林黛玉进贾府》时,根据人物对话品味其中关键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价值观是学习的一个难点。有学生提出疑问:贾母与贾宝玉分别问林黛玉“读何书”的问题,答贾母是“只刚念了《四书》”,后面贾宝玉再问时又是“不曾读,只上了一年,些须认得几个字。”为什么回答的前后不一致?这么安排有什么用?笔者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启发:①贾母作为一名典型的封建老太太,她的价值观是什么?②贾母对黛玉的回答是否满意?③林黛玉在贾府的身份是什么?(启发学生关注主客对话的背景)通过启发,学生经过一番仔细琢磨,不难得出:贾母这封建老太太信奉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对林黛玉的回答是不满的,这让初到贾府的黛玉感到很不安,当贾宝玉再问时那样回答也就在情理之中,也反映出黛玉刚到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可多走一步路”的谨慎心态。

在启发式问题的帮助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的锻炼,当然,教师要善加点拨,才能使学生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四、析疑性提问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教师帮助学生解惑时,不要急于立刻给学生标准答案,而是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性,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重难点,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循循善诱,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接近答案,最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最后的答案,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

如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时,估计学生对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策略不易理解,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烛之武刚见秦穆公时姿态是怎样的?(2)烛之武跟秦穆公阐明了哪些利害关系?(3)烛之武站在怎么样的角度为秦穆公分析这个亡郑这个问题?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帮助学生学习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经过点拨诱导,学生不难找到答案:刚见秦穆公时说“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以退为进,让秦穆公放松警惕,为下面说辞做铺垫,然后客观上分析利害,若取郑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是有害无利,接着又巧妙的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记忆,然后说明保存郑国对秦不仅无害反而有利,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谋划,但却从秦国利益出发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最终被秦伯所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句句打动对方,是谈判说服、消弭战争、争取和平的成功范例,在生活中也有很广的应用,对于这样方式的课,学生的兴趣盎然,探究氛围浓厚。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着思考,而学生思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设计水平。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这不仅是使学生顺利掌握知识,而且是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一定要重视充分发挥这种手段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周军.《教学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7)

一、课堂提问要难易度适中

课堂提问不可太难,亦不可太简单。太难,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不知从哪个角度思考,就会打击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失去信心;太简单,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出答案,他们就会轻视课堂,觉得听不听无所谓。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可随意提问,在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从教材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问题,这样既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二、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教育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而仍不能领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我们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在他们“愤悱”之时用问题来巧妙地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比如《季氏将伐颛臾》这篇课文,在学生已经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后,笔者可以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冉有和季路为什么要把“季氏将伐颛臾”这样的军事机密告诉孔子?如果不说也就不至于招致老师的一顿臭骂了。学生这时纷纷点头的确有这样的疑惑,真是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自己找上门挨骂。这时,老师就可以点拨:在过去那样一个时代,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是相当深厚的,孔子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不是今天的哪个老师可以比拟的,在那个时代,他就是学生的偶像,学生对他几乎可以说是顶礼膜拜,这样的大事他们是不敢不告诉老师的。教师这样解释之后,相信学生会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

三、课堂提问之后要善于等待

不管什么时候,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之后都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否则这个问题的提出就失去了意义。有的老师提问之后学生还来不及思考,马上就点名回答,弄得学生很紧张,根本不能思考,往往就造成冷场;还有的老师不相信学生的水平,害怕学生回答不出之后的那种尴尬场面,在提问之后就将答案说出来,自问自答,试问这样的问题又有什么价值呢?因此,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信任学生,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给一点时间让学生在下面思考甚至是讨论,这样做肯定比直接将答案展示出来效果要好。即使学生真的回答不出,教师也不用觉得尴尬,更不要发火,依然要微笑着给予学生鼓励。

四、课堂提问量要适中

课堂提问不可过多,亦不可过少。多则滥,问题太多,学生眼花缭乱,思维混乱,没有思考的余地;问题太少,课堂则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权力,课堂则变成满堂灌。教师通过少而精的提问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与学生进行互动。一节课只要有那么几个有质量的问题就可以了,没有价值的问题坚决不问,更不要为提问而提问。有的教师喜欢问一些无意义的问题,诸如“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这样一些非A即B的没有任何思考价值的问题,看似热闹,其实对学生的思维没有任何启发性,问了还不如不问。比如在教《烛之武退秦师》时,只要围绕题目设计这样几个问题就行: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烛之武是怎么退秦师的?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是什么?通过这三个问题就可以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而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则可以抓住“夜缒而出”中的“缒”字来探讨,引导学生分析这个细节说明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就会发现已到了有儿有孙年纪的烛之武在国难当头之时,还能不计个人安危得失、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从而学习烛之武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

五、对学生的答案要给予中肯的评价

学生在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要给予一个中肯的评价,不能不置可否,一定要告诉学生这个答案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千万不能含含糊糊地就过了。正确的答案要给学生总结,下次才会举一反三;错误的答案只有指出问题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收获,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但是不管怎么样,学生的答案即使错了,教师也应该以鼓励为主,切不可粗暴地全盘否定,这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是很大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8)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下列对文中四个人物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是一个富有才华的外交家,尽管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满腹牢骚,但国难当头时,深明大义,站在郑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表现出高超的游说艺术。

B.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而是引咎自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以安慰和许诺。他的一番诚意,打动了烛之武,可谓善做人的思想工作。

C.佚之狐作为郑国大夫,看到郑国危在旦夕,便积极主动地推荐贤才,从而解除郑国危难,可见他是一个既有知人之明,又有爱国精神的人。

D.晋侯也是一个讲恩情、讲道义、有涵养、有智谋的人,面对盟友背弃,他没有感情冲动,隐而不发,在子犯的请求下,撤走了军队。

解析:该题考查对文中四个人物分析概括的判断,实际上考查的是古代叙事散文阅读理解中的“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文章写的是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首先要从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几方面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然后结合故事内容和人物语言、行动等,分析每个人物角色所体现出的性格特点。最后对每个选项进行认真甄别,从而找出正确选项。A项“站在郑国的立场上”说法错误,从“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越国以鄙远”等语句可以看出,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B项“许诺”是无中生有,“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是郑伯的自责与安抚,文中并没有“许诺”什么的意思。D项“在子犯的请求下,撤走了军队”与文意不符,文中是“子犯请击之”。

参考答案:C

【阅读指导】

古代叙事散文阅读中的“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是指对所述事件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提炼综合或推理判断,考查文言文阅读在总体理解把握基础上的概括分析能力。做到准确“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清思路,明确事件发展的过程

古代叙事散文主要通过叙事,或体现人物品格,或表达作者情感,或反映某种事理。阅读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写的什么事,是怎样展开的;其次还要明确事件过程中还有哪些事插入,即大事件中包含哪些与之相关的小事件。弄清这些问题,是阅读古代叙事散文准确“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前提。比如《荆轲刺秦王》一文,围绕“刺”字展开故事情节:先写行刺缘起,这是故事的起因;再写行刺准备,这是故事的发展;又写廷刺秦王,这是故事的高潮;最后写荆轲被斩,这是故事的结局。再来了解大事件中的小事件,比如行刺准备包括准备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件事,廷刺秦王包括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件事。按照事件发展过程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其中包含哪些小事件,这样才能使概括分析高屋建瓴地驾驭材料。

二、辨明主次,弄清人物关系

古代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但任何事件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物形象。把握事件还要明确人物,即看事件中共有几个人物,其中哪些是主要人物。明确人物,并做到对每个人物进行恰当分析,是阅读古代叙事散文准确“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核心。比如《烛之武退秦师》,简短的故事叙述中就有烛之武、晋侯、秦伯、佚之狐、郑伯、杞子、逢孙、杨孙、子犯等众多人物,其中烛之武是最主要的人物,其次是晋侯、秦伯、郑伯三个人物,其他则是辅助登场的人物。在这些人物中,烛之武、佚之狐、郑伯同属于郑国一方,子犯从属于晋侯,杞子、逢孙、杨孙从属于秦伯。明确事件中的主要人物,让所有人物都站好队,这样有利于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当然,概括分析人物不能脱离具体事件,还要善于同相关人物作比较。

三、抓住关键,恰当归纳整合

概括分析事件要注意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局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什么环境中发生的,从而领会事件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或人生事理;概括分析人物要注意对人物言行、心理等的描写,同时把人物放在具体事件中来考查,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无论概括分析事件,还是概括分析人物,都要善于抓住关键句、关键词。明确并抓住关键语句,是阅读古代叙事散文准确“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关键。比如《荆轲刺秦王》,“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这类句子,深刻表现出荆轲“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太子丹“迟之”“疑其有改悔”“复请之”,既体现出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与荆轲形成鲜明对比。概括归纳要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得出,而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无疑是找到了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

四、辨析差异,认真比较甄别

对古代叙事散文“概括要点,提取精要”能力考查的命题立足点,主要在人物的思想性格、事件的过程结果以及所写人物事件的价值意义等方面。从命题形式来看,主要采用客观题的形式(有时采用主观题形式),要求选择概括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为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常加入一些干扰因素,如无中生有、曲解文意、添枝加叶、张冠李戴、颠倒是非、时空错位、强加因果等。试题中每个选项的立足点都来自于文本,明确选项的具体内容后要回归文本,找出文中与选项内容的相关点,再对照比较重甄别正误,仔细排除干扰,就能作出正确选择。

【阅读思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武帝兴师

司马迁

元鼎五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汇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厉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抵苍梧;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

元鼎六年冬,楼船将军将精卒先陷寻陕,破石门,得越船粟,因推而前,挫越锋,以数万人待伏波。伏波将军将罪人,道远,会期后,与楼船会乃有千余人,遂俱进。楼船居前,至番禺。建德、嘉皆城守。楼船自择便处,居东南面,伏波居西北面。会暮,楼船攻败越人,纵火烧城。越素闻伏波名,日暮,不知其兵多少。伏波乃为营,遣使者招降者,赐印,复纵令相招。楼船力攻烧敌,反驱而入伏波营中。犁旦,城中皆降伏波。吕嘉、赵建德已夜与其属数百人亡入海,以船西去。伏波又因问所得降者贵人,以知吕嘉所之,遣人追之。以其故校尉司马苏弘得建德,封为海常侯;越郎都稽得嘉,封为临蔡侯。

苍梧王赵光者,越王同姓,闻汉兵至,及越揭阳令定,自定属汉;越桂林监居翁,谕瓯骆属汉,皆得为侯。戈船、下厉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遂为九郡。伏波将军益封,楼船将军兵以陷坚为将梁侯。

自尉佗初王后,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

(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文记述了汉武帝灭南越,将南越置于直接统治下的过程,叙事简括,重点突出。

B.伏波将军挫败南越先头部队,俘获了吕嘉和赵建德。

C.戈船将军和下厉将军的军队以及驰义侯调动的夜郎军队还未到达,南越已经被平定。

D.该文重点写四路南征大军浩浩荡荡、水陆并进、所向披靡的情状,凸显出军威气势。

2.请简要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外使来朝

冯梦龙

于阗使者入朝过秦州,经略使以客礼享之。使者骄甚,留月余,坏传舍什器,纵其徒入市掠饮食,民户皆昼闭。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乃使教练使持符告译者曰:“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斩若!”取军令状以还。使者至,罗拜庭下。希亮命坐两廊,饮食之,护出其境,无一人哗者。

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①使臣皆本路管库②,乘势骄横,至与铃辖③亢礼。时苏轼通判杭州,使人谓之曰:“远方慕化而来,理必恭顺。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不悛,当奏之!”押伴者惧,为之小戢④。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公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⑤,吾安敢受?”使者亟易书称熙宁⑥,然后受之。

国朝北方也先杀其主脱脱不花,自称大元田盛大可汗,遣使入贡。上命群臣议所以称之者。礼部郎中章纶言:“可汗,乃戎狄极尊之号,今以号也先则非宜。若止称太师,恐为之惭忿,犯我边邮。宜因其部落旧号称为瓦剌王,庶几得体。”从之。

大同猫儿庄,本北虏入贡正路。成化初年,使有从他路入者,上因守臣之奏,许之。礼部姚文敏公夔奏请宴赏一切杀礼⑦。虏使不悦。姚谕之云:“故事迤北使臣进贡,俱从正路,朝廷有大礼相待。今尔从小路来,疑非迤北头目,故只同他处使臣。”虏使不复有言。

(选自《智囊全集》)

[注]①押伴:陪伴客使的人。②管库:保管仓库的役吏。③铃辖:官职名,州级武官。④戢:收敛。⑤禀正朔:遵从奉行王朝的年号和历法,表示对王朝的效忠和拥戴。⑥熙宁:北宋时宋神宗的年号。⑦杀礼:降低礼仪规格。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于阗国使者受契丹使者的教唆,骄慢放纵,骚扰百姓,希亮严明法纪后,他们不敢再喧哗闹事。

B.高丽使者分发礼品,文书中自号甲子,苏轼拒绝接受,重新修改文书称宋朝熙宁年号,苏轼才接受了。

C.也先杀死其主,派使臣来称臣入贡,国朝商议后,以其部落旧号称瓦剌王,维护了也先的尊严。

D.该文记述的宋朝时期的四个故事,都体现出使外国使节尊重本朝的主题,故事简短但人物形象鲜明。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创新

一、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现状和问题

大部分学生主观上对文言文存在着“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态度,对文言文的学习很难提起兴趣,很多学生在教师要求和考试的逼迫下勉强学习,也有少部分学生谈“文”色变,把文言文的学习看作是挡在面前的一座大山。

1.由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少涉及对古汉语语法知识的教学,学生缺乏一些必要的汉语语法知识储备,因此,当高中教师在讲解一些文言文语法知识的时候,学生连基本的语法概念都模糊不清,更不用说对一句古文进行语法分析了。

2.随着现代白话文、普通话的推广,文言文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因此,很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强烈,更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之用。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对文言文产生学习兴趣呢?再加上,高中教学对文言文常采用串讲的方式,学生便更加觉得文言文学习枯燥乏味。

3.教师在注重字词句讲解的同时,忽略了对文言文本身蕴含的思想或者作者理念的传承,学生学习过后,只记得几个字或者词,而其思想没有得到提高,所以,学生认为没有任何收获,久而久之对文言文的学习就没有了兴趣。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创新策略

1.创设背景情景,让学生有参与文本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行文逻辑、词汇意义、句型结构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较强的文古文理解能力,很容易在高中的文青文教学中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虚该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结合具体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霸王别姬的小故事,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相关电影作品,让学生融入具体的课文情境中,并提高学习兴趣。

2.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词、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创设开放情景,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的心态处于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状态;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自身的知识视野,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广泛听取学生不同的观点、看法,不轻率否定学生的探索;对于教学结果,不满足于课本、权威、名师的所谓参考答案,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

例如,如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笔者在引导学生概括刘兰芝这一人物形象时不经意说了一句: “刘兰芝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执著精神,值得我们当代的那些朝三暮四的青年男女学习??”话还没说完,谁知有一位学生即刻站起来反驳道:“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成人,为了爱情,我们自私地‘逃脱’了,那我们的父母该怎么办呢?”笔者即刻陷于尴尬的境地,但也意识到,如果此时笔者毫无气度地强力压制学生的观点,势必打破讨论的宽松气氛,甚至会打击到该生的积极性、自尊心。因此,笔者心平气和地微笑道: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啊!对于刘兰芝,我是从女性的角度看到了她对爱情的执著,为爱而殉情的可贵精神,我们要肯定的是她对爱情的态度,绝非殉情的行动。而这个同学则是从思考生命的角度看到了刘兰芝性格中不足的方面(即

为爱而盲从的举动),真是难能可贵。从这个同学的发言中,我们看到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听了这番评价,这个同学脸上洋溢着一种成就感。于是,课堂上一度出现的紧张气氛荡然无存,小小的波澜促使下一个教学片断的讨论越发活跃、出彩。

4.引领学生进行思维参与

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参与是分析文章的重要因素之一,指学生在感知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心智因素理解读物。教师要注重思维指导,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领悟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从而解除国难的深明大义、机智善辨的形象,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1)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这段文字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3)国难当头,烛之武面对郑文公的请求,他作何选择?

(4)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5)结合前面的分析,本文塑造了烛之武怎么样的形象?

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笔者采用学生自行分析、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整合等方法,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之门,让他们在阅读活动中收获阅读的幸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方式,摆脱简单的文言知识、语法讲解的枷锁,充分利用文言文中所承载的人文精神拨动学生的心弦,把握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由要学什么变为想学什么,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化,把学生变成文言文学习的“乐知者”,在教师这个“主导”的引领下,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收获幸福。

参考文献: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10)

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少老师注重于所谓的翻译教学,往往忽视了结合生活所需的各种拓展,没有真正践行“古为今用”的思想。本文试图就古人的进言技巧做一简要阐述,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让我们学会交流,学会表达,学会献计献策。

一.选择合适的话题,迎合对方的观点,人们在交流时找准切入点至关重要,这是进言的前提。如果刚一表达,便与对方的观点相左,自然话不投机,引不起他人的兴趣;反之,则可侃侃而谈,让对方潜移默化。

晋武帝征召蜀国遗臣李密为太子洗马,其中有诸多原因,此处不赘述。而李密呢,不管是从士大夫的名节考虑,一臣不事二主,还是出于对晋武帝的不屑、不信,他不愿意出山,后果却是相当严重。为避免皇帝的疑心,他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的话题:孝治天下,这本来就是当朝国策,晋武帝能不接受吗?文章再三强调不能应诏只是为了能尽完孝道,别无他意,从而打消了晋武帝的疑虑。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二.考虑对方的心态,满足他人的需求,这是进言者考虑的核心问题。《说难》云:“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大意就是说大凡进说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用自己的说法适应他。你读懂了他人,就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进言;你满足了他人,先予之后,欲求也会如愿以偿。

烛之武在自己的国家危难面前,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这其中至为关键的就是烛之武洞悉事件的来龙去脉及秦晋貌合神离的历史关系,进而看透了秦伯的心理需求:想与晋国分一杯羹,一起瓜分郑国。之后的说服工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话题层层紧扣秦伯的内心需求:如果亡郑对你有好处,我不打扰你,你尽管去做;可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你而言,可谓无一利而有百害;反之,如保存郑国,对秦国有益无害,我们可以作为东道主,为你的使臣提供给养。更何况,晋国本来对您就有食言的历史,这是前车之鉴啊。如此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的事,秦伯能不考虑吗?最终,烛之武的话如醍醐灌顶,让秦伯清醒了,非常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撤了军,郑国保住了,烛之武圆满完成任务。

三.把握交流的场合,抓住时空的节点。

在特定的场所当说不当说是进言者考虑的后果问题。即便你的观点是真理,经得起历史检验,也应把握交流的场合。历史上由于进言者的时机把握不准,最终落得自取其辱甚或人头落地的悲惨结局,这样的人事比比皆是。《说难》云:“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肴之战的发生,有其v史的必然性:秦穆公在位时国势渐强,竭力图谋向东发展,参与中原争霸斗争。穆公发兵前向大夫蹇叔征求意见,其实只是想听他说说好话而已,并非真心征询,主意早已拿定,。谁知他竟然说“勤而无所”(不会成功),穆公自然不听蹇叔意见,出兵之后,蹇叔哭丧,曰:“孟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当时的情形是,穆公豪情万丈,志在必得,蹇叔的意见,竟然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正是穆公最大的忌讳,直接导致蹇叔自取其辱。此场战役虽如蹇叔所料,以秦军三帅被俘结局,然而他的进言却招致了穆公的辱骂。

四.拿捏亲疏的尺度,采取恰当的方式。

《说难》中弥子瑕“矫驾君车”、“以其半啖君”的行为和当初并没两样,但先前称贤、后来获罪的原因,是卫君的亲疏有了变化。因此,进言者应拿捏双方的亲疏关系,把握说话分寸,注意说话方式,或含蓄铺垫,或直言不讳,以期取得最佳效果。

邹忌采用聊家常的方式,言及生活琐事,妻、妾、客人对自己的违心褒奖,进而推及到君王的权威之下,定有大量的宫妇、朝臣、百姓有求于己而粉饰太平。文章将生活小事与国大事有机地类比起来,说理委婉含蓄,效果却是“王曰:‘善’”,让齐威王心悦诚服,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进言艺术。如果犯言直谏,后果则未可预料,毕竟他们的君臣关系还没有到达亲密无间的地步。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11)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97-01

一、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现状和问题

大部分学生主观上对文言文存在着“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态度,对文言文的学习很难提起兴趣,很多学生在教师要求和考试的逼迫下勉强学习,也有少部分学生谈“文”色变,把文言文的学习看作是挡在面前的一座大山。

1、由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少涉及对古汉语语法知识的教学,学生缺乏一些必要的汉语语法知识储备,因此,当高中教师在讲解一些文言文语法知识的时候,学生连基本的语法概念都模糊不清,更不用说对一句古文进行语法分析了。

2、随着现代白话文、普通话的推广,文言文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因此,很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强烈,更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之用。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对文言文产生学习兴趣呢?再加上,高中教学对文言文常采用串讲的方式,学生便更加觉得文言文学习枯燥乏味。

3、教师在注重字词句讲解的同时,忽略了对文言文本身蕴含的思想或者作者理念的传承,学生学习过后,只记得几个字或者词,而其思想没有得到提高,所以,学生认为没有任何收获,久而久之对文言文的学习就没有了兴趣。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创新途径

1、创设背景情景,让学生有参与文本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行文逻辑、词汇意义、句型结构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较强的文古文理解能力,很容易在高中的文青文教学中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虚该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结合具体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霸王别姬的小故事,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相关电影作品,让学生融入具体的课文情境中,并提高学习兴趣。

2、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词、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

3、创设开放情景,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的心态处于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状态;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自身的知识视野,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广泛听取学生不同的观点、看法,不轻率否定学生的探索;对于教学结果,不满足于课本、权威、名师的所谓参考答案,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

例如,如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笔者在引导学生概括刘兰芝这一人物形象时不经意说了一句: “刘兰芝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执著精神,值得我们当代的那些朝三暮四的青年男女学习……”话还没说完,谁知有一位学生即刻站起来反驳道:“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成人,为了爱情,我们自私地‘逃脱’了,那我们的父母该怎么办呢?”笔者即刻陷于尴尬的境地,但也意识到,如果此时笔者毫无气度地强力压制学生的观点,势必打破讨论的宽松气氛,甚至会打击到该生的积极性、自尊心。因此,笔者心平气和地微笑道: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啊!对于刘兰芝,我是从女性的角度看到了她对爱情的执著,为爱而殉情的可贵精神,我们要肯定的是她对爱情的态度,绝非殉情的行动。而这个同学则是从思考生命的角度看到了刘兰芝性格中不足的方面:为爱而盲从的举动,真是难能可贵。从这个同学的发言中,我们看到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听了这番评价,这个同学脸上洋溢着一种成就感。于是,课堂上一度出现的紧张气氛荡然无存,小小的波澜促使下一个教学片断的讨论越发活跃、出彩。

4、引领学生进行思维参与

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参与是分析文章的重要因素之一,指学生在感知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心智因素理解读物。教师要注重思维指导,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领悟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从而解除国难的深明大义、机智善辨的形象,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1)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

(2)国难当头,烛之武面对郑文公的请求,他作何选择?

(3)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4)结合前面的分析,本文塑造了烛之武怎么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