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防疫工作经验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6 16:00:54

防疫工作经验总结

防疫工作经验总结篇(1)

呼图壁县鼠疫自然疫源地位于天山山系天格尔山北坡东西分别与昌吉市和玛纳斯县的疫区相连植被带被海拔1600~1800m为低山草原带、1800~2900m为中心森林草原带和亚高山草旬草原带、2900~3900m为高山草原带。疫区有2个乡镇、一个牧场、十几个煤矿、疫区总人数19912人。疫源地面积约14万公顷、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为灰旱獭、以森林草原带密度较高。其他小型啮齿动物类有小林姬鼠、灰仓鼠、银色山鼠和社会田鼠等。灰旱獭的主要体蚤有谢氏山蚤、人蚤、斧形盖蚤等。将呼图壁县南山鼠疫疫源地10年以来开展的人类与动物间鼠疫的监测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汇总新疆呼图壁县灰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10年鼠疫调查数据。

1.2 方法 根据全国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鼠疫监测方案在呼图壁县灰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开展人间与动物间鼠疫调查[1]。

1.2.1 监测点设置:呼图壁县为部级鼠疫监测点。

1.2.2宿主动物密度:采用样地法和路线法每年5月和7月各进行一次灰旱獭密度调查。样地法每次调查5个样方,路线法每次调查3~5条路线,每条路线不少于50公顷。

2 结果

2.1人间鼠疫监测与防治 积极落实各项鼠疫防治与措施,开展鼠疫监测工作多年来当地政府部门不断地调整地方病领导小组,成立鼠疫应急突发事件处理小组,并每年到达鼠疫监测点开展工作前在监测点现场召开会议,总结往年的监测工作,部署新一年的监测任务。县委主管卫生的领导每年与各成员单位签订鼠疫防治责任书,县卫生行政部门、县疾控中心与“三级监测网”成员签订鼠疫防治责任书,把鼠疫防治工作纳入政府年终考核目标任务工作中。不断加强“三不、三报”为内容的宣传,提高疫区群众对鼠疫危害性的认识。多年来对县、乡镇、村及个体医等医务人员进行鼠防知识的培训。邀请医务人员到鼠疫监测点进行实地参观、考察、现场交流、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对疫区处理水平。

2.2 动物鼠疫监测

2.2.1宿主、媒介动物及体外寄生蚤、病原学与血清学监测 2001~2010年经病原学、血清学(正、反响)等检验方法检验活旱獭脏器材料3695份、自毙旱獭检验数11份、其中阳性数3份。旱獭血清3132份、其中阳性数24份、阳性滴度分别为:1:64、1:32、1:128以上。家犬血清332份、未发现阳性。检验媒介蚤4类,检蚤鼠数:3638只、染蚤鼠数:2576只、检验总蚤数:24703只、染蚤率70.19%、蚤指数6.81。其中:谢氏山蚤9697只、人蚤14097只、斧形盖蚤855只。

2.2.2宿主密度监测及动物疫情处理 2001~2010年灰旱獭密度调查(定点法)100个样方、960公顷、其中见成獭549只、幼獭36只、灰旱獭平均密度为:0.63只/公顷。灰旱獭密度调查(路线法)总路线数60个、8500公顷、其中见成獭数328只、幼獭数32只、旱獭平均密度为:0.068只/公顷。在监测区根据不同的地理景观,5米夹线法总布夹12900个、总捕鼠数:644只、其中小林姬鼠214只、小家鼠126只、银色山ping49、社会田鼠13只。2001年~2010年处理大小范围的动物间疫情处理28起、处理疫区范围85平方公里、总出动人数445人次、处理疫区总费用40200元。

3 讨论

10年的监测结果表明(2001~2010年),虽然呼图壁县连续40年未发生人间鼠疫疫情,但动物间疫情仍然处于较为活跃流行状态[2-5]。2011年在我县监测到动物血清阳性标本,我县自然疫源地交通便利,矿产资源较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号召目前进入疫区开采和旅游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其中部分人员有旱獭,食旱獭肉的习惯,因此,还需在监测区内加强动物疫情监测的同时加强人间鼠疫监测,做好矿区流动人口和旅游人员的鼠疫防治知识,全社会共同关注高度重视鼠疫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鼠疫防治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强化应对突发人类鼠疫的防控措施,完善鼠防队伍建设进一步知识化,年轻化,不断促进呼图壁县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和谐的呼图壁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曹汉礼,张渝疆.2000-2009年新疆山地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疫情形势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1,26(1):1-6.

[2]张鸿猷,张永宏,汤国厚.新疆玛纳斯、呼图壁、昌吉三县(市)鼠疫疫源地灭獭效果考核及鼠疫防治策略探讨[J].地方病通报,1995,10(1):69-74.

防疫工作经验总结篇(2)

一,精心筹备,积极汇报。按县局要求会后立即向镇党委汇报,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分管领导认真研究如何开展此项工作,并向全镇各村发了文件对春防工作作了督促提并出了新的要求。我服务中心于3月8日组织召开了全镇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动员暨防疫员培训会。认真传达了县局和镇党委政府会议精神,通过业务培训提升了防疫员在工作中操作技能,提高防疫员的精神面貌。用科学发展的思路组织防疫工作。全面分析了当前我镇动物疫病的防控形势,统一思想,把干部职工精力都放到这次春防工作上来。 三,领导重视,默契配合。镇党委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防疫员不怕吃苦,抢晴天斗雨天,起早摸黑;防检员积极下到一线开展工作,解决防疫中的难点,查找薄弱环节和漏洞。在全服务中心干部职工努力,各村委会领导支持及防疫员的辛勤工作下圆满的完成了这次春季防疫工作。于2011年4月25日召开了防疫工作总结会。

四,防疫设施健全,确保防疫质量。近年以来国家加大了乡镇动物防疫设施的投入,我服务中心建起了防疫冷链体系:配备了两台疫苗专用冰箱和防疫员人手一个疫苗冷藏盒。保证了疫苗在流通使用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做到了“应防尽防,防了起效”,县畜牧兽医局采购了专门的防疫员服装,使村级防疫员有了一个整体队伍形象。对防疫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防疫工作经验总结篇(3)

我国各级卫生防疫站承担着群体预防任务,在开展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科研、教学及健康教育等业务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业务技术档案。从全国来看,各地各级防疫站对这部分本应构成防疫站档案主体的卫生防疫业务档案采取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有的防疫站是采用科存档案站存目录,有的则分散在科室,或固定人员管理,或干脆分散在个人手中。本人认为,对卫生防疫业务档案采取分级管理的方法,这样既符合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又能满足卫生防疫站业务开展的需要。

一、卫生防疫一务档案两级管理的原则

防疫业务档案两级管理是指在卫生防疫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将防疫业务形成的技术档案实行分别站级、科级两级管理。其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1)将卫生防疫业务档案纳入站档案工作管理体系:同其他门类的档案一样,业务档案的管理也应在接受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由站档案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2)将业务档案分为站科两级:对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大量疾病防治、卫生监督监测档案分别为站级业务档案和科级业务档案两个层次。

(3)站级业务档案管理:凡划归的站级管理的业务档案,由各科兼职档案员负责收庥、整理、立卷,定期向站档案室归档,交由站档案室统一保管和提供利用。

(4)科级业务档案管理:凡划归为科级管理的业务档案,交科保存,由各科兼积档案员负责收庥、整理、立卷,并负责保管和提供利用。

二、站科两级档案范围的确定

(1)站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在确定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时,应本着总体性、综合性、分析性及学术性的原则对档案进行划分。即要将那些反映主要业务工作的总体水平的材料以及在基础监督监测上形成的综合性、分析性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且保管期限长的材料确定为站级档案,以确保站存业务档案能够全面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活动及工作水平。总体来看,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研究档案。包括有关证书、研究报告、编制说明及验证报告等。年度或跨年度的法定传染病、地方病及中小学生常见病等疾病防治方案及总结、疫情流行病学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等。年度或跨年度的卫生监督、监测的总结分析。重大事故、疫情暴发、中毒调查处理的有关材料包括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记录及有关的行政行政处罚材料等或年度综合性分析总结。专题调查。包括调查设计、调查报告或总结,统计汇总等材料。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月报、年报。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业务论文。

(2)科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我国各级防疫站在日常业务活动中更大量地、更直接地是形成服务对象档案,即在对其所辖区内或对被划定为本站管理的单位所提供的经常性的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服务中所形成的材料。这些材料的保管周期不易确定,需随所服务的企业的存亡而定,而且不少材料还因工作需要逐年加以补充,因此存科保管更为便利。此外,卫生防疫工作成果的取得周期长,其疾病流行及防治规律得自于长期的大量的日常性监督监测材料的积累。这些常规性监督监测材料不仅对当年的疫情分析有用,更可能是在若干年以后,能从中发现和分析出疫情流行规律。因此,这些一般性、经常性业务活动形成的材料不能因为有了综合性或总结性报告,就可以随意处置,而应做为科级业务档案存科保管。科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卫生监督材料:预防性卫生监督材料:包括所辖区内或直管单位许可证审批、复验材料;新、改、扩建项目审查材料。常规性卫生监督监测材料:包括对所辖地区或监测点或直管单位公共卫生监测材料,包括监测记录、记事,监测小结,控制结果,监测报告以及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抽查材料。一般性违法案例、疫情、污染事故、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材料,包括个案调查表,现场调查记录(笔录),人员寻访记录,检验结果及处理报告等。行政处罚材料,包括监督笔录、检验报告、合议记录、听证记录、处罚决定书、结案单及送达回执等。各类所辖产品鉴定及出具证明材料;广告登记管理材料。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材料,包括体检表、检验单、统计表;培训计划、教材及小结等。咨询工作材料,包括咨询登记、记录及小结等。各种毒理检验、化验材料。

三、实行两级管理的意义

(一)两级管理有利于解决档案储藏空间与业务档案数量间的矛盾

我国各级防疫机构中,档案室档案库房大多狭小,根本无法容纳全部的业务档案,因此,只能将那些保存价值更大、保存期更长的档案集中到站档案室中,而一般性的,基础性的材料只能分散在科室保存。但这种分散管理也是纳入全站档案工作统一布署和指导下进行的。

(二)站级管理有利于防疫业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首先,站级业务档案管理可使站档案能够反映业务工作全貌和工作水平,对于站领导及时把握全局,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其次,由于站级业务归档范围明确将具有分析性、学术性的材料交站归档,从而要求各科业务人员不能再仅停留在做一般性工作小结,而是要在大量的监督监测材料上做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析性报告,从而促进了业务工作的提高。第三,站档案室人员针对业务档案开展信息加工,通过各种编研材料为全站科研防病工作服务,有利于防疫机构科研工作的开展。第四,站级档案管理便于开展站际防疫信息的交流,为全市甚至全国的防疫工作提供利用。

(三)科级管理是有利于满足防疫业务工作日常的需要

防疫业务有延续性,在对监测点、直管单位的监督监测中,要经常使用其前一年或前几年形成的监督监测档案;特别是随着生产经营单位的变化,有些档案还要不断进行补充或注销。如直管单位许可证档案、建设项目档案等就属这种情况。因此科级管理就可以及时满足卫生防疫的日常需要。

防疫工作经验总结篇(4)

在确定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时,应本着总体性、综合性、分析性及学术性的原则对档案进行划分。即要将那些反映主要业务工作的总体水平的材料以及在基础监督监测上形成的综合性、分析性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且保管期限长的材料确定为站级档案,以确保站存业务档案能够全面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活动及工作水平。总体来看,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研究档案。包括有关证书、研究报告、编制说明及验证报告等。

2年度或跨年度的法定传染病、地方病及中小学生常见病等疾病防治方案及总结、疫情流行病学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等。

3年度或跨年度的卫生监督、监测的总结分析。

4重大事故、疫情暴发、中毒调查处理的有关材料包括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记录及有关的行政行政处罚材料等或年度综合性分析总结。

5专题调查。包括调查设计、调查报告或总结,统计汇总等材料。

6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月报、年报。

7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业务论文。

(二)科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我国各级防疫站在日常业务活动中更大量地、更直接地是形成服务对象档案,即在对其所辖区内或对被划定为本站管理的单位所提供的经常性的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服务中所形成的材料。这些材料的保管周期不易确定,需随所服务的企业的存亡而定,而且不少材料还因工作需要逐年加以补充,因此存科保管更为便利。此外,卫生防疫工作成果的取得周期长,其疾病流行及防治规律得自于长期的大量的日常性监督监测材料的积累。这些常规性监督监测材料不仅对当年的疫情分析有用,更可能是在若干年以后,能从中发现和分析出疫情流行规律。因此,这些一般性、经常性业务活动形成的材料不能因为有了综合性或总结性报告,就可以随意处置,而应做为科级业务档案存科保管。科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卫生监督材料

(1)预防性卫生监督材料:包括所辖区内或直管单位许可证审批、复验材料;新、改、扩建项目审查材料。

(2)常规性卫生监督监测材料:包括对所辖地区或监测点或直管单位公共卫生监测材料,包括监测记录、记事,监测小结,控制结果,监测报告以及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抽查材料。

2一般性违法案例、疫情、污染事故、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材料,包括个案调查表,现场调查记录(笔录),人员寻访记录,检验结果及处理报告等。

3行政处罚材料,包括监督笔录、检验报告、合议记录、听证记录、处罚决定书、结案单及送达回执等。

4各类所辖产品鉴定及出具证明材料;广告登记管理材料。

5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材料,包括体检表、检验单、统计表;培训计划、教材及小结等。

6咨询工作材料,包括咨询登记、记录及小结等。

7各种毒理检验、化验材料。

三、实行两级管理的意义

1两级管理有利于解决档案储藏空间与业务档案数量间的矛盾

我国各级防疫机构中,档案室档案库房大多狭小,根本无法容纳全部的业务档案,因此,只能将那些保存价值更大、保存期更长的档案集中到站档案室中,而一般性的,基础性的材料只能分散在科室保存。但这种分散管理也是纳入全站档案工作统一布署和指导下进行的。

2站级管理有利于防疫业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首先,站级业务档案管理可使站档案能够反映业务工作全貌和工作水平,对于站领导及时把握全局,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其次,由于站级业务归档范围明确将具有总结分析性、学术性的材料交站归档,从而要求各科业务人员不能再仅停留在做一般性工作小结,而是要在大量的监督监测材料上做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析性报告,从而促进了业务工作的提高。第三,站档案室人员针对业务档案开展信息加工,通过各种编研材料为全站科研防病工作服务,有利于防疫机构科研工作的开展。第四,站级档案管理便于开展站际防疫信息的交流,为全市甚至全国的防疫工作提供利用。

3科级管理是有利于满足防疫业务工作日常的需要

防疫业务有延续性,在对监测点、直管单位的监督监测中,要经常使用其前一年或前几年形成的监督监测档案;特别是随着生产经营单位的变化,有些档案还要不断进行补充或注销。如直管单位许可证档案、建设项目档案等就属这种情况。因此科级管理就可以及时满足卫生防疫的日常需要。

四、两级管理的实施

1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

两级管理是通过档案工作网络层层的管理而实现有序的实施。因此,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是这产行卫生防疫档案两级管理的组织保障。

建立档案工作网络即在站一级设立由主管站长牵头、各科主任参加的全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全站包括业务档案在内的档案工作的领导、规划,提出业务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并协调解决在实行两级管理中的各种困难。站综合档案室则依据站档案管理委员对业务档案的总体要求,具体制定业务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除管理站级业务档案外,还要对科级业务档案管理进行督促指导。各科设兼职档案员,在站档案室的指导下进行站级业务档案的归档及科级业务档案的管理。这样的档案工作网络使业务档案由无序变为有序的管理。

2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对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业务档案,要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首先,在制定业务档案归档范围和归档制度时,站档案室人员应深入各科室,了解各科主要业务活动,再结合卫生部“全国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关于业务活动形成材料范围的规定,经与各科密切协商,具体确定符合业务实际的各科站级和科级业务档案的归档范围。其次,对于各科的科级业务档案也要同站级业务档案一样,提出统一的立卷要求,以确保科级档案立卷的规范,但可使用不同的卷皮,以示区分;第三,严格科级秋档案的保管及利用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将档案据为已有。

3加强对兼职档案员的培训和指导

各科兼职档案员大多熟悉本科室的业务,档案知识相对贫乏。因此,要做好业务档案的立卷归档,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指导。档案室可定期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并将档案业务学习列入兼职档案员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进行学分评定,以提高他们学习档案业务的积极性。同时,档案室人员也要主动指导科室立卷和编目。

防疫工作经验总结篇(5)

重培训 ,提高业务技能:全年站先后安排了__、__、__赴县进行行政执法培训、所有防疫员参加县里进行的防疫工作培训、站长参加了省、市组织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培训,站里安排工作经验相当丰富的__同志,组织全站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学习。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大家的业务水平。

抓防疫,强制免疫到位:全年我站免疫存栏生猪18806头,牛3086头、羊2314头使用口蹄疫疫苗28600ml,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21087ml,猪瘟疫苗28545头份,存笼家禽187078只,其中:鸡113462只,鸭59031只,鹅14585只。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89250ml,鸡新城疫疫苗104265ml

促发展 ,支持养殖大户:检疫是手段、防疫是关健、发展是目的,半年来,我镇新增养羊专业户4家,分别是__村__、____、__村__、__村__;养牛场1家,兴明的__

保安全,严厉打击肉精:镇政府成立打击瘦肉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镇的打击瘦肉精工作,全年先后4次集中行动,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标语,悬挂横幅,检查兽药饲料经营店,检测全镇养殖专业户,并加大力量对屠宰经营户的动物及产品的检疫检验。多管齐下确保了食品安全。

扣重点,抓好市场检疫:全镇有四大交易场,分别是__畜禽交易市场,__畜禽交易市场,__畜禽交易市场,__畜禽交易市场,全镇游屠有60多人。村里摆屠桌卖肉的有12个点。禽类交易的全镇有30余人他们结成联营。我站安排专职人员检疫,实行跟踪检疫,确保检疫不留死角,虽然任务重,但站里的同志们仍不折不扣的去完成防检任务。

严措施,防控h7n9禽流感:上半年我镇在防控h7n9禽流感工作当中,共发放宣传单9828份、出动宣传车6台次、市场集中整治行动6次、排查农户2万余户、集中免疫禽流感疫苗8万多头份,我镇禽流感防控措施得到上级重大动疫病指挥部的表扬。

1、业务水平不高:防疫人员年龄总体偏大,文化底子差,知识结构老化,导致业务水平不高。

2、防疫意识淡溥。主要是群众防疫意识不高,在防疫人员下乡实施防疫时,很大部分群众不支持。防疫人员产生厌烦心理。

3、防疫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抗体检测上。

4、动物监管不到位。

1、抓管理,管好人。

2、抓防疫,确保疫苗免疫到位.

防疫工作经验总结篇(6)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畜禽养殖场(小区)科学防控和依法监管工程”,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为重点,兼顾做好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狂犬病、炭疽等其它主要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狠抓强制免疫、疫情监测、检疫监督等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实现全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总体要求

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一行动,严格督查,通过实施集中免疫、疫情监测、检疫监管和督导检查行动,监督指导养殖场(户)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规范动物防检疫基础工作,确保秋防工作取得实效,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行动目标

(一)疫情控制目标。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扩散,其它动物疫情得到稳定控制。

(二)免疫质量目标

1.免疫密度。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布病免疫密度达到100%;鸡新城疫,规模场免疫率达到100%,散养户达到95%以上。

2.免疫抗体水平。按照《20**年**市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方案》要求执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三)免疫标识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目标。免疫证持证率、防疫档案建档率达到100%,牲畜耳标佩戴率达到100%。

四、行动计划

秋季动物疫病防控行动从9月11日开始,到9月30日结束,全县统一实施集中免疫、疫情监测、督导检查专项行动。

(一)集中免疫行动。9月11日至9月30日,全县集中开展强制免疫行动.规模饲养场要在当地防疫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免疫方案和程序进行免疫。对散养畜禽要组织集中免疫,对新补栏的畜禽要及时补免。结合强制免疫工作,以养殖场(小区)、畜禽交易市场、屠宰场等场所为重点,开展预防消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种禽、蛋禽、肉禽、水禽等家禽全部实施强制免疫,同时要做好鸽子及其它禽类免疫。各类家禽的免疫程序按照《20**年**市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方案》执行。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所有生猪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母猪配种前和仔猪断奶前要加强免疫一次。具体免疫程序按照《20**年**市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方案》执行。

口蹄疫:对所有存栏家畜实施强制免疫,具体免疫程序按照《20**年**市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方案》执行。在做好O型、亚洲I型口蹄疫免疫基础上,对所有奶牛实施A型口蹄疫免疫,具体免疫程序与要求:①免疫途径及计量。肌肉注射,进针要达到足够深度,保证将疫苗注入肌肉内。6月龄以上成年牛每头2ml,6月龄以下犊牛每头1ml;②新生犊牛免疫程序。新生犊牛于80-90日龄首免,间隔1个月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以后每隔4个月进行常规免疫;③成年牛免疫程序。首免后,间隔1个月进行1次强化免疫,以后每隔4个月进行常规免疫。

猪瘟:对所有存栏生猪全部实施强制免疫,具体免疫程序按照《20**年**市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方案》执行。

鸡新城疫、狂犬病、布病、炭疽和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按照《20**年**市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方案》执行。

(二)疫情监测行动。集中免疫结束后,开展秋季集中疫情监测行动。按照《20**年**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监测方案》要求,除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外,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实行秋季集中监测。一要加强免疫质量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免疫后,按规定及时进行免疫抗体抽样检测,准确掌握免疫质量。二要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在普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县兽医实验室要按规定采集样品,报市实验室进行检测。三要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和机制。完善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储备制度,发现重大动物疫情,要严格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规定的时限、程序和内容报告,同时按规定迅速启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坚决、果断地处置疫情,切实做到“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理”。

(三)督导检查行动。县政府督查室要协同有关部门组成专门的督导队伍,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做好督导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因行动迟缓、组织不力,导致免疫工作落后的乡镇,要进行通报批评。

五、进度安排

(一)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和疫情排查阶段(9月11日——16日)。县政府组织召开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具体安排部署防疫任务。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以广播、电视、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组织发动工作。同时,各乡镇对辖区内所有养殖场、户进行调查摸底和疫情排查,登记造册,建立档案。新晨

(二)全面实施阶段(9月16日——9月30日)。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全面实施各项行动。

(三)检查验收阶段(10月10日——15日)。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乡镇秋防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对检查验收结果进行通报。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负责人的要求,完善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要统一组织、协调防控工作,逐级分解防控任务,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

防疫工作经验总结篇(7)

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深入科学发展观统领防控工作全局,切实履行“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职责,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和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为防控重点,统筹兼顾牛出败等动物疫病,以建立长效机制为基础,为提高防控能力为核心,以控制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公共卫生为目标,以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为依托,不断提高预警、预报、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确保我镇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二、总体目标

(一)免疫目标。

2014年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五种强制免疫的总体要求是,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疫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达到70%以上。

(二)档案的建立和保存。

在完成免疫工作基础上,要以村委会为单位建立动物免疫档案,对猪全面实施佩戴二维码标识,牛羊佩戴免疫耳标。农村散养户及养殖专业户的免疫档案由镇畜牧兽医站建立保存。

(三)建立免疫示范村。

每个村委会至少建立2个以上免疫示范村。在免疫示范村范围内,强制免疫动物的免疫率、猪二维码标识的佩带率、免疫证的发证率和建档率均达100%。非免疫示范村的猪二维码标识的佩带率和动物免疫的建档率至少达90%以上。以后各村委会的免疫示范村以每年2个村以上的速度增加。

三、免疫原则及免疫程序

各种疫苗免疫接种剂量和方法按相关产品说明书规定使用。

四、实施步骤

春季集中免疫时间短,接种的疫苗种类多,技术要求高。各村要科学安排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和猪瘟等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避免在短时间内连续注射疫苗的现象。春季免疫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动员

3月初召开春季动物免疫工作部署会议,广泛宣传动物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疫苗组织、器械购置、人员组织等准备工作,抓紧时间安排做好春季免疫操作技术培训班。

(二)集中免疫阶段

按上述的免疫原则和要求,3月10日至5月上旬,对所有的家禽和家畜开展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接种。并在规定的免疫时间后抽检血清进行免疫抗体监测。

(三)补漏复查阶段

5月初,各村委会自行组织检查验收,查漏补缺,补免补防,并进一步完善免疫档案。

(四)总结阶段

5月30日前,春季动物免疫工作全部结束,认真做好春防的总结,档案材料汇总和上报工作。

(五)迎检阶段

6月份,准备迎接国家和省里的检查,做好相关的材料准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是预防动物疫病的重要环节,各乡镇政府和有关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对免疫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大意义,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一定要充分做好春防的准备工作,做到措施更具体,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要相应成立免疫领导小组、技术小组,制定免疫方案,组织召开主要领导、村委会干部和村畜牧兽医员参加的动物免疫动员大会,部署任务,分片包干,落实责任,扎扎实实地开展动物免疫工作,向社会宣传动物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全社会各界的支持。

(二)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采用县、镇二级培训机制。培训内容包括免疫操作方法、疫苗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免疫效果监测、疫苗的运输、储存、免疫档案的建立等内容,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切实提高基层防疫队伍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经费保障

镇政府应采取多种办法和多种渠道,积极筹措疫苗费用、耳标钳、免疫器具、消毒药品、急救药品、业务培训、冷链维修运转、村级防疫员补助等经费。

(四)疫苗组织及供应

镇政府必须加强强制免疫用疫苗管理,规范疫苗进出库制度。要按“高效、精确、节约”的原则使用疫苗,严格根据免疫进度领取疫苗,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县畜牧兽医局负责强制免疫用疫苗的组织和供应工作。各乡镇对疫苗储存的冷链设备要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疫苗安全存放,有效使用。特别是在集中免疫工作开展前,要对村级防疫员使用的携带式冷藏箱的保温性能进行全面检查,有问题的应及时修理或报废,以保证疫苗质量。

(五)免疫效果监测

免疫效果监测是检查免疫接种成败的重要手段,是制定补免计划、免疫程序的基础。实行常年监测、集中监测和随机抽检监测相结合的机制,重点在集中免疫后根据免疫的进度组织开展免疫效果的监测,并对其监测结果进行汇总、评价,于5月30日前上报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做好诊断试剂和相关用品的订购,以免贻误监测工作开展。县畜牧兽医局将组织免疫抗体监测组,不定期到各村委会和各饲养场,进行抗体随机检测和效果评价,并以监测结果做为评价各乡镇免疫效果的主要依据。

(六)检查、督导、验收和总结

在免疫工作开展后,镇畜牧站要组织有关领导及业务技术骨干,到各村委会、自然村检查督促免疫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阶段性总结和阶段性汇报。免疫工作基本结束后,每个村委会应进行自我验收或由县畜牧兽医局组织抽查验收。

六、其他要求

(一)对调出县境的非屠宰家禽和非屠宰家畜在调运前2周分别进行一次禽流感免疫和口蹄疫免疫。未按规定免疫的家禽家畜,防疫监督机构不得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未满2周龄的雏禽除外)。

防疫工作经验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a)-126-02

免疫规划工作,是指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的调查,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力,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实践证明,被国家列入了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的免疫规划工作,是消灭相应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的措施。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引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下,来宾市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乡镇,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来宾市近年来免疫规划工作情况,同时对当前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初步探讨,旨在进一步发挥免疫规划工作的最大效益,促进来宾市免疫规划工作向更高层次,持续、健康地发展。

1近3年来宾市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及经验

来宾市2006年底总人口2 473 633人,统计局统计2006年出生儿童24 942人,计免上卡36 567人。全市辖区6个县(市、区),有66个乡(镇),741个行政村,5 420个自然村/屯。经过多年努力,来宾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层防保网络。县级以上接种单位22个,其中仅承担新生儿HepB1和卡介苗接种的医疗机构16个、设立预防接种门诊6个。分别设有县、乡、村级接种点22个、86个和162个。每个乡(镇)均设有一个防保科(组),村卫生室共869个。近几年来出生儿童建卡率不断提高,全市2006年出生儿童建卡数占总人口达14.78‰,“四苗”接种率达90%以上。各县(市、区)免疫针对性疾病均未超标。总结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机构完备、检查督导到位

全市各县(市、区)均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免疫规划协调领导小组,疾控中心均设置有独立的计免科,县乡“四室”建设已基本完成。预防接种单位均能100%按要求完成县、乡、村级预防单位的指定工作。各地均成立了由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多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组成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负责辖区内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同时,定期进行县级、乡(镇)级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检查,如每年6次常规运转、2次查漏补种及自治区要求开展的强化免疫工作等。

1.2专业队伍稳定,素质有所提升

免疫规划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技术性强,专业队伍不稳定,会导致免疫规划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来宾市在确保县、乡二级的专职免疫规划人员达到配置要求的同时,还对专业人员进行县级对乡级,乡级对村级的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稳固队伍。

1.3重视经费保障

虽然有个别乡镇免疫经费落实不到位,但是政府对免疫规划工作的经费保障开始逐年重视并不断加强。近几年来,各疾控中心定编人员的工资由县财政全额拨款;预算外收入上缴的资金也能100%返还各疾控中心。按要求落实免疫规划经费。

1.4信息化、制度化,提高工作效率

充分利用好电脑设备,以保证免疫规划的报表及时上报。县级免疫规划管理科、乡防保组均按要求配备计算机,安装有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记录有免疫规划工作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各县(市)均建有完整的AFP病例主动监测记录和旬报报表。根据现场查阅县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内科、儿科的门诊日志和住院病例,均未发现漏报现象。

1.5加强免疫规划宣传

近几年来均以县为单位开展了电视免疫规划宣传活动,每年县、乡均定期以宣传车、挂横幅、贴标语、发传单等形式开展免疫规划宣传,调查的12个乡镇卫生院均有5条以上固定免疫规划宣传标语,村卫生室有1条以上固定的免疫规划宣传标语。

2现阶段来宾市免疫规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经费不足,落实不及时

2006、2007年有武宣、象州、合山、忻城、金秀5个县(市)未及时下拨冷链经费;最近一次强化免疫经费,有武宣、合山两个县(市)乡级未及时下拨。乡村医生补助费,2006年只有忻城发放不及时,2007年有金秀、忻城、合山三个县(市)发放不及时。由于经费不足,未及时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

2.2部分乡镇免疫规划工作相对滞后

因为经济原因,部分乡镇免疫规划工作相对滞后。如少数乡(镇)仍在进行国债项目的建设,“四室”建设还没有完善;部分乡(镇)疫苗管理不够规范,基础五苗的损耗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部分乡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偏低,“五苗”有超龄接种现象。

3相应对策及工作展望

3.1充足的资金保障

政府对卫生经费投入不足,会造成免疫规划工作基层环节薄弱,应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继续加大对免疫规划工作的支持和投入,保证免疫规划工作各项经费的及时落实,保持防保队伍的稳定,调动积极性。

3.2加强流动人口免疫规划工作

因地区经济差异,人员流动性加大,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疫苗漏种已经成为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据2006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来宾市计免上卡的36 567人中,流动儿童有1 726人。应制定针对流动儿童的管理方案,开展流动儿童的专项调查。

3.3继续加强宣传力度

利用多种群众易于接受的、通俗易懂的方式继续加强对计免的宣传,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动员群众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接种工作,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对边远、免疫工作薄弱的村屯要经常性的上门宣传和督导,强化群众防病意识,以提高接种率。

3.4全方位增强业务水平

不断加强免疫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操作技术水平,提高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和相关疾病的监测能力,杜绝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做好疫苗管理(特别是卡介苗),降低疫苗损耗。加强信息交流,每年由市卫生局组织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以借鉴区内外免疫规划工作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

免疫规划工作具有动态性、社会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免疫规划工作的领导,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各项措施,以促进来宾市免疫规划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来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来宾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综合评估情况报告[R].来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简报,2007-9-17-P1-6.

[2]余文周,崔钢,于竞进.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筹资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5.

[3]董学明,申树林,万正荣.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影响因素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5,11(2):8.

[4]董蒲梅,郭万申.计划免疫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5):272.

防疫工作经验总结篇(9)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坚持简便易行、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

二、实施范围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

三、组织机构

农业部成立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农业部兽医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农业部兽医局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疫控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以下简称中监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以下简称动卫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农业部兽医局综合处),由农业部兽医局综合处处长任负责人,农业部兽医局和疫控中心、中监所、动卫中心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任成员。各省(区、市)应成立相应的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辖区的延伸绩效管理工作,并于2014年6月30日前将人员名单报农业部兽医局备案。

农业部组成32个评估小组,每组由5人组成,其中3名为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情况检查组成员,1名为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业务骨干,1名为农业部兽医局或疫控中心工作人员(负责联络协调)。评估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由省级畜牧兽医(农业、农牧)厅(局、委、办)主管兽医工作的负责同志担任,各组交叉检查,每组评估1个省(区、市)。

四、绩效管理内容与指标

重点评估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围绕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这一核心任务,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兽药监督及假劣兽药查处、协调落实经费、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建设和绩效管理等工作情况(详见《农业部2014年度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附后)。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和群众肯定,扎实开展地区常见畜禽疫病防控指导工作,推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评估,建设病死动物专业无害化处理场,查处制售假劣兽药重大案件,开展特色工作且成效显著的省(区、市)给予额外加分。

绩效评估依据《指标体系》赋分,基础分100分,附加分10分,总分110分。评估得分前1/3的省(区、市)评定为优秀等次。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动物疫情扩散,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省(区、市),当年绩效管理不能评为优秀等次。

五、绩效评估方法

绩效评估按照“以地方自评为主,部里统一下达指标体系、统一组织培训、统一组织查验核实和评估”原则进行。

(一)动员部署

在召开全国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的同时,部署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

(二)各省(区、市)自评

1.年中自评。各省(区、市)对照绩效指标阶段性完成情况,做出阶段性自我评价,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下半年针对性改进措施,形成年中自评简报,并于7月31日前提交农业部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

2.年终自评。

(1)各省(区、市)自我评分:按照本方案确定的赋分标准,逐项对照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年终自评分表另发)。

(2)提交自评报告:各省(区、市)根据绩效管理指标完成情况,做出总体评价,总结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形成年度自评报告,并于2015年1月底前连同证明材料提交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农业部评估小组核实

评估核实工作与全国春季、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检查同时进行。

(四)年度总结评价

2015年5月底前,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省(区、市)附加分证明材料进行审核、评定,根据年度评估情况及年终评估结果,起草《农业部2014年度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客观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总结绩效管理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报农业部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进度安排

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从2014年3月开始,到2015年5月31日前结束。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2014年3月上旬:组织召开全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调整农业部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人员组成,部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

(二)实施阶段

2014年6月上中旬:农业部评估小组(以下简称评估小组)对各省(区、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年中核实。

2014年7月31日前:各省(区、市)对照《指标体系》对本辖区上半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自评,并形成自评简报。

2014年9月上旬:组织召开全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请分管部领导对2014年上半年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进行点评,同时对下半年工作提出要求。

2014年10月31日前:各省(区、市)对照《指标体系》对辖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自查。

2014年11月上旬:评估小组对各省(区、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年终核实。

2014年11月30日前: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能反映本地区特色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成效的总结材料及相关证明材料。

2015年1月31日前: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自评报告、自评分表及详实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附加分证明材料)。

(三)总结阶段

2015年5月底前:起草《农业部2014年度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总结报告》,部署2015年度延伸绩效管理工作等。

七、结果运用

(一)通报表彰 在2015年7月的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对2014年度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评定为优秀等次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予以表彰并以部函的形式通报相关省级人民政府。

(二)综合运用 对评定为优秀等次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农业部将在基层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安排、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经费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

八、工作要求

防疫工作经验总结篇(10)

1防疫工作现状

目前联珠镇畜禽养殖主要集中在农村,畜牧业生产方式以一家一户养殖散养为主。近年该镇动物防疫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畜禽的数量明显上升:2010年末,存栏生猪50 494头,比2009年增加934头,增1.88%;大牲畜20 086头,比2009年增加164头,增0.82%;羊8 746只,比2009年增加492只,增5.96%;禽存栏190 273只,比2009年增加11 980只,增6.72%;出栏肉猪38 007头,比2009年增加13 520头,增55.21%;牛出栏2 501头,比2009年增加123头,增5.17%;肉羊出栏4 109只,比2009年增1 252只,增43.82%;家禽出栏24 115只,比2009年增525只,增2.23%。

全镇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6人,36个村民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委员会,各村都设有村防疫员。全县的动物防疫工作统一由县畜牧兽医局进行部署,由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具体实施。多年来,联珠镇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实行春秋两季畜禽防疫,对口蹄疫、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采取强制防疫。常规的防疫疫苗有猪瘟、猪二联、鸡新城疫、牛气肿疽等。近几年来,该镇先后对猪瘟、猪w、牛w、猪蓝耳病、禽流感等疫病进行流行病学检测调查工作。目前,该镇的猪瘟、牛气肿疽、鸡新城疫基本得到稳定的控制。

2存在的问题

2.1宣传工作不到位

虽然目前已对畜禽防疫工作做了大量宣传,基层防疫人员也深入村里每家每户进行宣传,但其宣传力度还是不够,使一些群众对动物疫病的防范意识不强,存在不注重对养殖环境进行改善、不愿意对饲养的畜禽进行防疫、不讲究畜禽的科学饲养方法、随意抛弃病死动物等问题。

2.2行政措施不到位

动物防疫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在《动物防疫法》中已明确规定,虽然防疫工作常年开展,但部分县乡领导仍然片面地认为防疫是畜牧兽医部门的事。因此,其对动物防疫工作只做一般性的号召,既不检查,也不督促,甚至不过问,进而造成某些乡镇难以完全落实畜禽强制免疫计划,达不到预期的防疫目标。

2.3群众防疫意识淡薄

部分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缺乏认识,因此不能积极主动地接受防疫工作,有些甚至不愿意接受防疫工作,增加了强制免疫的难度。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畜禽养殖户尤其是散养户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进行动物防疫问题不大;还有些养殖户不支持防疫员的工作,认为饲养的家畜、家禽是自己的私人财产,自己有权决定是否要防疫及何时防疫,他人无权干涉。这一现象导致防疫人员的工作难以开展。

2.4村防疫员业务素质低,队伍不稳定

目前,村防疫员工资较低,每月仅为100元,不能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有一部分村防员年龄偏大,专业水平低;加上有些防疫员责任心不强,对畜禽的防疫过程监督不到位,使疫苗失效或药效降低、注射疫苗的剂量不足、打飞针、不按操作规程操作、不注射疫苗就佩带免疫标识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即使实施了动物免疫,但无明显效果,疫病仍然发生。

2.5疫病监测工作滞后

目前墨江县缺乏有效的疫病检疫检验技术,虽然防检机构有基本的检疫检验设备,但真正会操作、懂技术的人员不多,不能准确地根据送检病料进行诊断。因此,也就不能为防疫工作提供依据。另外,该县群体免疫水平的检测面不广,在结束春秋两季的防疫工作后,不能对群体免疫保护率进行定量的预测及分析。目前该县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不是以防检机构的检测结果作为指导,而是根据配发的疫苗进行免疫,难以做到因病因情况而进行免疫。

3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提高动物防疫工作在畜牧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加大组织领导的力度[1-2]。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动物防疫的职责,贯彻实行动物防疫双轨制,全面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切实建立起“政府负总责,部门保密度”、“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下转第357页)

(上接第351页)

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推动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严格防疫工作的目标任务,实行奖惩制度,并严格实行且落实到位,层层抓落实,以确保免疫操作技术规范,达到降低动物病发生风险的目标。

3.2加强技术监督,确保防疫质量

防疫工作的成败直接取决于免疫质量的高低[3]。因此,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应把好四关,一是把好对防疫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关。县级防检机构通过加强对兽医从业人员的疫病检疫检验技术的培训,不断扩大其进行群体免疫水平和动物疫病的检测范围,为开展动物免疫相关的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二是把好技术操作关。业务人员应在防疫全程中进行监督和指导,严格按要求技术进行操作。三是把好免疫耳标佩带关。确保佩带的耳标具有免疫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绝对不可不经免疫就佩戴耳标,以杜绝末经免疫检疫的动物屠宰、上市。四是把好防疫登记关。要求防疫员如实登记畜禽的防疫情况,建立免疫档案,以便于备查。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应充分行使监督职能,加大对畜禽屠宰及运输等环节的监督,抓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落实。坚持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原则,以监督促防疫为措施,进一步对动物防疫秩序进行规范,以顺利地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4]。

防疫工作经验总结篇(11)

为了预防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每年我国都会对相关动物进行禽流感、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的强制免疫。但是,近年来,由于政府采购疫苗质量问题,强制免疫政策饱受养殖户质疑,在3 月25-26 日召开的“2014 年全国重大动物疫病培训班上”,来自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动物疫病防控机构负责人齐聚重庆,参加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培训,并共同探讨当前强制免疫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作为农业部指定的“重大动物疫病强免疫苗自购备案养殖场疫苗经费补贴”试点省份,来自山东的代表特别报告了在“强免补贴”实施两年来的进展情况,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的分析。本期“特别关注”,我们将专家报告内容与读者分享,并对质疑环节进行深入探究。此外,在本次培训班上,来自重大动物疫病(禽流感、口蹄疫、猪瘟、蓝耳病)防控岗位的专家也带来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一并与读者分享。

一、试点背景

2011 年,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先后报道数起以“强免疫苗遭弃用”为主题的新闻,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国内动态清样第3949 期《部分养猪户拒用免费疫苗 监查防控体制需完善》报道中,山东省部分养殖场(户)、村级动物防疫员和疫苗生产企业人员现身说法,引起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省委姜异康书记、刘伟副书记,省政府贾万志副省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调研,妥为处理。

2011 年3 月、9 月,山东省畜牧兽医局联合省财政厅先后组织开展2 次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养殖场(户)、村级防疫员和基层兽医工作者等意见,并深入了解了强免疫苗管理使用等情况。2011 年7 月14 日,农业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监管工作的通知》(农办医〔2011〕45 号),提出养殖场确有需要可自行采购强制免疫疫苗。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全省防控工作实际,为满足规模养殖场对强制免疫所需疫苗的多种需求,有效提升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山东省开始探索创新强免机制。

一是及时掌握全省规模养殖场强免疫苗自购和使用情况。省动物卫生监督所下发了《关于报送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用疫苗自购、使用情况的函》(鲁牧动监字〔2011〕4号),要求各地对辖区内规模养殖场强免疫苗自购使用情况进行逐一调查,详细全面掌握,实事求是的摸清底数。

二是联合省财政厅起草印发了《山东省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强免疫苗和疫苗资金的管理及使用。

三是改变了以往依据统计局数字“自上而下、层层下达”的方式,实行了依据畜禽实际饲养量“自下而上、层层申报”的方式。各市根据本辖区内实际需要上报下一年度本市免疫计划,省畜牧兽医局在汇总各市免疫计划的基础上形成下一年度全省免疫计划,并报财政厅审批后联合批复各市。

2011 年12 月,据各市上报2012 年强免疫苗计划情况看,全省共有13 个市开展强免疫苗自购试点工作,共有规模养殖场473 家。

2012 年,农业部组织部分省份召开了强免疫苗自购试点工作研讨会,对山东省自购备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积极探索创新强免疫苗经费补贴机制。

为有效调动规模养殖场积极性,有力推动强免疫苗自购备案工作开展,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山东省探索开展了规模养殖场强免疫苗经费直补试点工作。

2012 年9 月,省畜牧兽医局组织起草了《山东省重大动物疫病强免疫苗自购备案养殖场疫苗经费补贴试点方案》,并先后多次下发通知、召开专题研讨会,对试点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反复修改,努力确保试点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012 年11 月,省畜牧兽医局联合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实施2012 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自购备案补贴项目的通知》,对2012 年各市符合补贴条件的备案规模养殖场进行了试点补贴。

2013 年,在总结2012 年山东省规模养殖场强免疫苗经费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省畜牧兽医局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2013 年山东省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补贴试点方案》,进一步对重大动物疫病强免疫苗自购备案养殖场疫苗经费的补贴原则、补贴范围、补贴品种和标准、补贴养殖场条件和义务、项目运行和程序及监督管理等给予了明确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场实施试点补贴。

至此,山东省强免疫苗自购备案及疫苗经费直补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二、基本情况

从近3 年试点工作来看,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对自购企业给予补贴;二是仅对自购企业备案,没有给予补贴。

2011 年8 月5 日,省畜牧兽医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监管工作的通知》(鲁牧防发〔2011〕37 号 ),要求各地对强制免疫疫苗自购规模养殖场实施逐级备案。其后,省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省畜牧兽医局先后下发多个通知,安排部署强免疫苗自购备案监管工作。2014 年,全省共有11 个市开展自购备案,涉及163 个规模养殖场,21 家疫苗生产企业,拟自购强免疫苗6500 多万毫升(头份、羽份)。

按照全省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补贴试点方案要求,经逐级审核,实际补贴数量:2012 年:总补贴125.38 万元。全省4 个市,13 家养殖企业,共自购强免疫苗1212.31 万毫升。2013 年:总补贴341.85 万元。8 个市,38 家养殖企业,共自购强免疫苗2265.23 万毫升。针对自购强免疫苗备案规模养殖场,山东省每年至少进行2 次全覆盖免疫监测和3 次重点抽查。从2012 年总体情况来看:流感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6.47%,自购猪瘟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0.46%,自购猪O 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3.08%。2013 年,全省春秋防两次抽样检测结果显示: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均为100%、猪O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6.67%。

省级重点抽检结果显示:高致病性禽流感、猪O 型口蹄疫、牛羊双价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均为100%、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79.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合格率73.3%。各市全年两次监督抽样检测结果显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7.16%、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5.13%、牛羊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2.89%、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90.16%、高致病性猪蓝耳病93.22%。

个别企业免疫抗体不合格原因分析:

1. 部分采样个体为仔猪,免疫注射与采样检测间隔时间短,抗体尚未达到有效保护水平;

2. 个别规模场为降低动物应激反应,选择临出栏生猪采样,因免疫时间过长,抗体已无有效保护力;

3. 个别规模场可能存在购买疫苗质量低劣、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注射技术差等现象,导致动物免疫抗体水平低。

根据抽检结果,我们及时督促养殖场对免疫效果达不到要求动物进行补免,切实加强抗体监测,确保有效保护。

总体来看,山东省自购强免疫苗的免疫效果基本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70% 的群体免疫合格标准。从统计学分析结果看,自购强免疫苗和政府采购苗的免疫效果差异并不明显,这也说明自购强免疫苗既能保证畜禽免疫保护水平,又能满足规模养殖场根据畜禽生产和防疫的需要选择适合于本场畜禽免疫所需疫苗,能够有效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质量。

三、主要做法

(一)切实抓好强免疫苗自购规模饲养场备案 严格做好强免疫苗自购规模养殖场备案条件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严格落实备案制度,并对所有自购强免疫苗规模养殖场及自购疫苗的种类、数量、生产企业、生产批号等情况进行逐级备案。

(二)切实抓好防疫责任承诺 省畜牧兽医局统一制定了《山东省规模养殖场自购强制免疫疫苗承诺书》。各地结合辖区实际,及时与自购备案规模养殖场签订了动物防疫承诺责任书,督促规模养殖场每半年按规定向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次,有效落实了规模养殖场的防疫主体责任。

(三)切实抓好规模场的巡视监管 各地不断加强对强免疫苗自购备案规模养殖场的巡视监管,落实监管兽医和监管责任,责任到场到人,及时督促养殖场建立健全疫苗购入、运输、储存、使用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疫苗采购使用记录、畜禽免疫记录和养殖档案建设,认真做好免疫、饲养、消毒、检测、无害化处理等记录,切实强化疫苗管理和免疫检测,严厉打击转手倒卖疫苗、采购使用非法疫苗等违法行为,确保畜禽有效保护。

(四)切实抓好免疫效果监测 严格实施规模养殖场全面自检、市县全面抽检和省里重点抽检相结合的检测方式。

企业全面自检:每季度委托当地通过省级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的实验室或具有相关检测资质的兽医实验室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检测。

市县全面抽检:每年春防、秋防结束后,各地组织对本辖区内所有自购备案企业实施全覆盖监督抽检,每次每场检测样品数量不少于20 份,并且要求分别于每年7 月15 日和12 月15 日前分别向省局报告检测结果。省级重点抽检: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根据全省春、秋防工作开展情况,对部分企业实施重点抽检,并对检测结果进行通报。各地根据抽检结果,及时督促养殖场对免疫效果达不到要求和新补栏畜禽的补免,确保有效保护。

强免疫苗直补试点

(一)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

各级兽医部门、财政部门间不断强化协作,明确职责、强化沟通、落实经费、夯实措施,共同推进自购强制免疫疫苗补贴试点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落实自购强免疫苗饲养企业监督抽检经费和疫苗补贴经费,加强自购强免疫苗补贴经费的使用监管,切实保证试点工作有效开展和资金规范使用,坚决杜绝套取国家财政资金的现象。

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加强对自购强免疫苗试点工作的组织管理,切实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试点养殖场进行每年至少两次的免疫抗体监测和免疫效果评估,及时掌握试点企业免疫状况。

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加强对试点养殖场的巡视监管,监督试点规模饲养场健全各项防疫制度,落实综合防控措施。

(二)严格养殖场补贴条件

一是对直补试点规模场的规模作了明确规定:蛋(种)禽存栏5 万只以上,肉(禽)年出栏20 万只以上;种(母)猪存栏1000 头以上;生猪年出栏5000 头以上;牛(奶牛、种牛、肉牛)存栏1000 头以上;羊存栏5000 只以上。二是规模场应具备下列条件:1. 规模饲养场已在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2.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3. 取得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4. 有专职兽医技术人员;5. 具备与疫苗储存相适应的运输、储藏条件;6. 具备完善的疫苗采购、运输、储藏、保管、使用、核对等管理制度;7. 具备完整的疫苗入库、领用、使用和免疫效果监测记录,建立规范的免疫档案、饲养档案,并按规定保存;8. 该年度内尚未享受到国家关于该种疫苗补贴政策;9. 以及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符合条件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每年9 月份向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提出下年度试点书面申请,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试点养殖场书面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和现场核实;经核实符合条件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报市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将批准的试点畜禽规模养殖场汇总后,作为下一年度重大动物疫病强免疫苗计划的一部分,每年10 月31 日前报省畜牧兽医局和省财政厅。

(三)严格补贴申报的审核

自购强制免疫疫苗补贴经费实行先免疫后结算的方式。

试点规模场申请疫苗补贴时需提交下列材料:1. 自购强制免疫疫苗经费补贴申请表;2. 专职兽医技术人员资格证明材料;3. 批准为试点规模养殖场的文件复印件;4. 自购强制免疫疫苗采购合同与发票,以及相关兽药制品生产企业或销售单位的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5. 自购强制免疫疫苗出入库台账;6. 养殖场免疫档案、饲养档案;7. 全年《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复印件;8. 具有相应资质的兽医实验室出具的相关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检测报告原件,当地县级以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出具的相关强免疫苗免疫抗体检测报告复印件,并且畜禽免疫抗体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等。

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确定试点规模饲养场疫苗经费补贴数额后,在当地相关媒体向社会进行至少7 天的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报市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汇总后向省畜牧兽医局和财政厅报送试点规模场强制免疫补贴经费申请。

(四)严格补贴资金发放

自购强制免疫疫苗补贴经费按照山东省强免疫苗补贴政策,由中央财政与省、市、县财政共同按比例分担。各市、县要于每年10 月15 日前组织辖区内试点规模饲养场提出自购强免疫苗补贴经费申请。省畜牧兽医局、省财政厅接到市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主管部门关于试点规模饲养场疫苗经费补贴申请后,根据规定按程序将省级以上财政补贴经费下达市级财政部门;各市、县财政主管部门按照疫苗经费补贴比例配套后,于12 月31 日前将补贴经费支付各试点规模养殖场。

(五)严格加强疫苗经费的监督管理

为加强疫苗经费的监督管理,山东省先后制定了《山东省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畜牧兽医局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各地不断加强对强免疫苗自购备案场的监管,准确掌握疫苗使用情况,做好疫苗资金核算,严禁在疫苗备案、申请、核实、使用过程中弄虚作假、倒买倒卖,一经查实,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

四、几点体会

2011 年以来,在深入推进强免疫苗自购备案和经费直补试点工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关监管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工作措施不断完善。归纳相关经验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三点经验

1. 企业欢迎和认可。参与试点的企业一致认为,强免疫苗自购试点是对现行防疫工作机制的一种创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防控工作实际,自主选择强免疫苗,还能申请疫苗经费补贴,既简化了疫苗逐级调拨程序,减少了疫苗中转运输时间,又能继续享受国家强制免疫的惠农政策,充分尊重了企业强免疫苗使用自主权,有效维护了企业权益。

2. 进一步落实了防疫责任。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体系中明确规定“生产者承担第一责任”。现行强免工作中,畜牧兽医部门要负责组织开展强免疫苗计划管理、 招标采购、逐级调拨、免疫注射等各项工作,提供 “买、发、打”一条龙服务,基层防疫人员工作强度大、 压力大、责任大。开展强免自购备案和经费直补试点, 可以有效落实规模养殖场的免疫主体责任。同时,规定试点企业必须开展抽样监测,对于保障基层兽医实验室有效运转、提升检测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开展强免新机制试点,改变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状况 ,政府工作更多转向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有效提升了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

(二)四点问题

1. 现阶段,实施强免疫苗备案的多、真正补贴的少。市县财政积极性不高,认为实施强免疫苗补贴要财政多承担一部分经费,增加财政负担。2. 养殖企业积极性不高。按照山东省直补方案规定,需要定期开展免疫效果检测等工作,规模较小的企业相对得到的补贴相对较少。

3. 畜牧兽医部门积极性不高。实施强免疫苗经费直补需要额外做大量工作,并且基层缺乏相应工作经费、监测经费,任务十分繁重;

4. 补贴申请材料详实。补贴申请需要详实资料,需要经过省市县畜牧兽医、财政部门层层审核把关,符合条件并申请到资金的养殖场较少。

从总体情况看,对自购企业给予补贴,更有利于调动企业参与试点的积极性,有利于畜牧兽医部门监管、监测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掌握面上免疫情况,更好的保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但是,大大增加了畜牧兽医部门监管、监测工作量和经费支出,如果在全省全面推开,畜牧兽医部门现有的机构、队伍、经费难以实现有效监管和服务。

总结影响当前试点工作进一步 扩大范围的因素:备案规模养殖场的补贴额度偏低。强免疫苗自购备案企业免疫效果监测经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