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警务化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3:32

警务化管理

警务化管理篇(1)

一、警务化管理概念

警务化管理是警察院校围绕其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与执行警察事务相关联的一切规范和准则,培养高素质预备警察的管理教学目标所形成的管理模式。2003年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公安院校比照军队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公安部制定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对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的具体目标、要求等则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在学生管理中推行警务化管理最初是因为公安院校学历教育起步较晚,学生管理工作无现成模式可循,“我国的警察和军队同宗同源,公安院校的不少领导和教职员工最早的职业都是军人,在学生管理甚至教育训练中,采用军事化方式是最顺手自然的。同时,警察和军队又都是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这种性质认同心理又大大强化了在公安院校的学生工作中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信念。”与军事化管理一样,警务化管理试图通过三种主要的方式即《内务条令》管生活、《纪律条令》管行为、《队列条令》管训练,最终实现学生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作风。

二、警务化管理的必要性

1、它是当代警察院校形势发展的需要。现今入校的学生都是90后大学生,他们的素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更趋向个人主义,缺乏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组织纪律性,这就给我们警察院校的警务化管理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加之,这些年警校的扩招、升格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工作更加艰巨。如何加强警察院校的学生管理呢?实践证明,只有加强警务化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警察院校学生管理的新思路、新措施,不断创新发展,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使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始终充满活力,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它是培养高素质警务人才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警务机关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下,以及在当今网络高速发展的影响下,社会的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刑事犯罪案件发案率逐渐上升,更多新的犯罪形式不断出现。警务机关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警务专业人才。培养高素质的警务专门人才,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公安事业的未来。警察院校是人民警察成长的摇篮和培训的重要基地,造就大批高素质、高标准的警务专门人才是当前警察院校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

3、它是警察院校正规化建设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由单一办学模式向多样化办学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我们警察院校的教育发生了新的变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警察院校正规化建设,警务化管理是警察院校正规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警察院校学生的良好的警容风纪,正常的一日生活制度,整洁的宿舍内务,良好的教室学习情况,以及精神饱满不仅反映了一所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水平,也反映了一所警察院校正规化建设的水平。

三、警务化管理意义:

1.通过对学生进行严格警务化管理,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警察职业素质和警察意识,为今后的从警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的显著特点是严明的纪律,强调集体行为的统一规范。我校警务化管理将纪律的规范性、行动的统一性、行为的约束性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警务化管理主要通过队列操课、一日生活制度、请销假制度,警容风纪等载体来体现,并且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来贯彻落实。

3.警务化管理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各种动态,易于管理。我校警务化管理实行大队―中队―区队的层级管理,在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学管干部,其中大队和中队两个级别是专职教师管理,区队是由学生干部来管理,并且每个级别的管理人员人数相对于普通院校来说要多,而且学管干部每天的工作就是深入学生中间,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习生活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督促学生进步的作用

四、警务化管理有利于学生从警职业素质的培养

人民警察的基本素质主要体现在政治、专业技能、文化理论、身体素质等方面,警察类院校对警察大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也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通过实施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教育和训练,能有效地提高警察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职业素养。

(一)警务化管理对学生政治素养培养

人民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国家政治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武装力量,特殊而光荣的使命要求人民警察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服从党的绝对领导,服务社会、听党指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警察政治素养的高低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宁,是警察院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警察院校的警务化管理模式坚持把培养学生过硬的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从新生入学起,就开始通过入学教育、军训、班会、舆论宣传,政治理论教育,以及队列会操、内务检查、值班站岗等多种形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纪律意识和“令行禁止”的作风,在课堂学习中也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精品“马列课程”对学生加强政治观念和政策理论教育,强化了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使学生牢固树立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于法律、忠于职守”的意识,牢固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警务化管理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关系

警务化管理模式有效的将学风建设与课堂纪律结合起来,将学习成绩与课堂表现、各项表彰、组织发展相结合。通过点名制度、课堂抽查点名和晚就寝制度等,保证学生的到课率和课堂效率。加强警务化管理一方面是树立以练为战的思想。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人民警察履行使命将随时接受生与死的考验,为克敌制胜,必须练就过硬的擒敌技能和本领。第二方面是强化技能训练。练出警力,练出精兵。针对实战需要,在提高警务技能和应变本领的训练上加大力度,着重进行擒敌格斗、盘查缉捕、解救人质等项目的训练,加强对紧急处置突发性事件、暴力性案件的应变演练。练就一身扎实过硬的擒敌技能,关键时刻就能冲得上。

(三)警务化管理的育人本质与宗旨

警察院校是培养预备警官的摇篮,是为政法、监狱、劳教系统输送各类高素质警务人才的基地。警察院校特定的培养目标和特殊的学校性质与任务,决定了警察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作为这种特殊人才培养模式核心体现的警务化管理,本质上必然是为培养未来高素质警察服务的,育人是其根本宗旨,警务化管理的育人功能是其内在的本质。显然,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门的职业教育,就是要通过严格、规范的警务化管理,以人民警察的标准来要求警校学生,培养学生的警察意识和警察观念,训练他们的警察作风,打造他们的警察形象,塑造他们警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实现警察教育和警察岗位、警校学生角色和人民警察角色的“无缝对接”。

总之,警务化管理模式目前在我国的警察类院校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实施,为培养优秀的预备人民警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预备警官未来从警的职业素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培养了警察大学生从警的基本素养,也能满足新形势下对人民警察职业素养的新要求,是警察院校培养优秀人民警察的必然选择,我们相信,通过进一步发展、完善警务化管理制度,警察类院校一定能在培养优秀人民警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作者单位:铁道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钟新宏,张成.警务化管理模式与学生奎体性问题探讨[J].政法学刊,2002,(2):87-89.

[2]贾海军.当前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警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9):117-119.

警务化管理篇(2)

关键词: 警务化管理; 学生;个性发展

Key words: police management; students; character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179-01

1重视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1.1 警务化管理的意义公安院校是为我国的人民警察培养后备人才的院校,作为武装性质的人民民主的重要工具,各个公安院校一定要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使整个人民警察队伍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所以,在各个公安院校在进行日常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系统的警务化管理制度。警务化管理对我国公安院校的长期发展,为我国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提高我国人民警察的总体水平有重要意义。

1.2 警务化管理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警务化管理对于加强对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公安院校要培养适应时展的预备人民警察,因此他们从入校的那天起就受到警察理念,警察思想的熏陶,这样的环境下使学员更能够塑造出学员的警察意识,使他们更能够坚定自己人民警察的立场。实行警务化管理能够使学员始终保持优良的职业作风和保持严格的纪律性,经过长期的警务化管理,能够使学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自主的保持自己的纪律性,形成了忠诚、坚毅、吃苦耐劳的警察品格。这是警察院校与其他普通院校在管理方面的最大的不同点。公安院校有其行业特点,所以在警察院校进行警务化管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员的个性发展,在警务化管理的前提下为学员提供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学员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的平台。有时候,学员的个性发展违背了警务化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学员的个性发展服从于院校的警务化管理,要让警务化管理去约束学员的个性发展,没有警务化管理的个性发展,就会使学员失去严明的纪律性,失去警务化管理的意义。

2正确处理好学生个性发展与警务化管理的辩证关系

2.1 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管理,它通过对学员进行严格的训练和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的校园环境,提高学员的警察素质的培养。这种管理模式并不等同于封闭办学。我校长期以来通过开放办学,使得院校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明显提高。我校与多个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其中包括深圳。通过实行学警结合,校局互动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实践锻炼中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搭建平台。通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学习公安人员的工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学员的警察职业技能的提升。

2.2 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显著特点是强调严明的纪律,强调集体行为的统一规范,强调制度条例的约束等,这对于学生个性的彰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现代高等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需要创新机制,将纪律的规范性、行动的统一性、行为的约束性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警务化管理主要通过队列操课、一日生活制度、请销假制度等载体来体现,并且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来贯彻落实。在某种程度上,警务化管理容易导致学生自我管理的弱化。因此,学校在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中,十分注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在警务化管理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校团委和各大队建立了如督察队等学生自治组织,让学生参与到警务化管理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在警务化管理中体现学生主体性,使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加明确学习目的,自觉性更强,更能有效地自觉进行警察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其次,积极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精力有宣泄之道身心有释放之所。所有这些,都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发挥之地,同时自身的组织策划宣传发动使学生在逻辑思维言语表达文字写作特长技能等才能在活动中得到全面调动提高。

2.3 社会发展、竞争激烈、学业压力、艰苦警训等带来学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在严格的警务化管理面前易感到更大压力,以至违反规章,所以我们在严格在警务化管理同时,建立关怀、人文管理意识。管理要有针对性,要深入学生内心,同时把学生看作是同学、朋友进行平等交流、对话。让学生从管理中学会服从,学会尊重人,学会处事的方法原则,这不是不讲管理原则,而是严格管理的另一面。学生从学校接受到管理严格无情的一面,又接受到管理宽怀感性的一面。

在公安院校强调严格管理的同时,更要充分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坚持警务化管理与个性发展相统一,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体发展在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是对立而是完全可以统一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一种综合性人才,他不仅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智能素质、社科人文素质、个性心理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和完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机制,在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中培养创新能力,适应培养公安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是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卓.从几件小事看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研究,2007,(10).

[2]裴仁昌.也谈警务化管理与学生发展.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3]韦志兆.论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4]胡宇南.浅论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4).

警务化管理篇(3)

一、重视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1.1警务化管理的意义公安院校是为我国的人民警察培养后备人才的院校,作为武装性质的人民民主的重要工具,各个公安院校一定要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使整个人民警察队伍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所以,在各个公安院校在进行日常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系统的警务化管理制度。警务化管理对我国公安院校的长期发展,为我国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提高我国人民警察的总体水平有重要意义。

1.2警务化管理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警务化管理对于加强对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公安院校要培养适应时展的预备人民警察,因此他们从入校的那天起就受到警察理念,警察思想的熏陶,这样的环境下使学员更能够塑造出学员的警察意识,使他们更能够坚定自己人民警察的立场。实行警务化管理能够使学员始终保持优良的职业作风和保持严格的纪律性,经过长期的警务化管理,能够使学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自主的保持自己的纪律性,形成了忠诚、坚毅、吃苦耐劳的警察品格。这是警察院校与其他普通院校在管理方面的最大的不同点。公安院校有其行业特点,所以在警察院校进行警务化管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员的个性发展,在警务化管理的前提下为学员提供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学员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的平台。有时候,学员的个性发展违背了警务化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学员的个性发展服从于院校的警务化管理,要让警务化管理去约束学员的个性发展,没有警务化管理的个性发展,就会使学员失去严明的纪律性,失去警务化管理的意义。

二、正确处理好学生个性发展与警务化管理的辩证关系

2.1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管理,它通过对学员进行严格的训练和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的校园环境,提高学员的警察素质的培养。这种管理模式并不等同于封闭办学。我校长期以来通过开放办学,使得院校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明显提高。我校与多个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其中包括深圳。通过实行学警结合,校局互动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实践锻炼中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搭建平台。通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学习公安人员的工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学员的警察职业技能的提升。

2.2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显著特点是强调严明的纪律,强调集体行为的统一规范,强调制度条例的约束等,这对于学生个性的彰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现代高等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需要创新机制,将纪律的规范性、行动的统一性、行为的约束性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警务化管理主要通过队列操课、一日生活制度、请销假制度等载体来体现,并且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来贯彻落实。在某种程度上,警务化管理容易导致学生自我管理的弱化。因此,学校在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中,十分注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在警务化管理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校团委和各大队建立了如督察队等学生自治组织,让学生参与到警务化管理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在警务化管理中体现学生主体性,使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加明确学习目的,自觉性更强,更能有效地自觉进行警察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其次,积极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精力有宣泄之道身心有释放之所。所有这些,都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发挥之地,同时自身的组织策划宣传发动使学生在逻辑思维言语表达文字写作特长技能等才能在活动中得到全面调动提高。

2.3社会发展、竞争激烈、学业压力、艰苦警训等带来学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在严格的警务化管理面前易感到更大压力,以至违反规章,所以我们在严格在警务化管理同时,建立关怀、人文管理意识。管理要有针对性,要深入学生内心,同时把学生看作是同学、朋友进行平等交流、对话。让学生从管理中学会服从,学会尊重人,学会处事的方法原则,这不是不讲管理原则,而是严格管理的另一面。学生从学校接受到管理严格无情的一面,又接受到管理宽怀感性的一面。

在公安院校强调严格管理的同时,更要充分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坚持警务化管理与个性发展相统一,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体发展在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是对立而是完全可以统一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一种综合性人才,他不仅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智能素质、社科人文素质、个性心理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和完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机制,在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中培养创新能力,适应培养公安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是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卓.从几件小事看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研究,2007,(10).

[2]裴仁昌.也谈警务化管理与学生发展.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3]韦志兆.论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4]胡宇南.浅论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4).

警务化管理篇(4)

    一、引言为了适应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需要,不断提高公安、司法警察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公安高校的招生模式和分配形式也随之进入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此,国内许多学者作了相应的研究,虞耀华[1]等探讨了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实施的警务化管理育人模式,核心是警务化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缠结;张洪波[2]提出了实施警务化管理的主要路径,即是合格管理者的选择、全景敞视主义管理场所的建设、时空控制和科学严格的规训与操练结合,以及基于对理性主义和知识维度的个人判断;俞宜标[3]把以人为本作为警务化管理发展的核心和重要原则;许林茂[4]提出了公安高校警务化管理中介论,以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学校、国家三者紧密相关,学生是为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更好地效力于国家。国家希望学校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高尖端的国家需要型人才,投入到国家的发展、建设中来。学校的教育和培养模式既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又要适应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

    目前,各公安高校的管理体制各有不同,为了适应公安、司法工作的需求,我们是否应走警务化管理模式?应该怎样走警务化管理模式?这是每一位在公安高校从事教学尤其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同志都应冷静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实施警务化管理的必要性

所谓警务化,从通俗的意义来讲就是与执行警察事务相关联的一切规范和准则,包括各种制度和文化。警务化管理是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条例的规定,对警察事务所实施的正规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活动。公安高校的警务化管理则是通过教育管理者,建立学生规范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使内务条令化、制度规范化、严格规定请销假制度、一日生活制度、警容风纪条例、内务卫生条例、集合会操制度、升旗仪式规定、值班和紧急集合规定、物品点验制度、接待制度、安全保密制度等诸多方面。警务化管理是培养公安、司法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它是公安高校对学生日常管理的基本模式,也是公安高校学生管理的一大特色。

    首先,公安、司法队伍建设的需要。公安、司法机关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来充实自己的队伍?当然,不同警种有不同的具体需求,但他们共同的需求是高素质的警务化队伍,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热爱公安事业的队伍。另外,各地公安、司法干警为何要进行培训呢?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交流,他们还进行严格的警务技能训练、进行内务管理、强化警容风纪、严格队伍纪律,这完全说明了公安、司法第一线对警务化的需求,所以作为公安高校应该按警务化的标准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和公安干警。为此,省公安厅党委还特别决定对全体公安干警进行军事化训练,对全体公安干警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从而达到铁的思想、铁的意志、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铁的体魄。

    内练素质,外练形象。这也说明我们的队伍还欠缺警务化素养,或者说在公安高校时期还没有达到真正的警务化标准。

    其次,管理制度的需要。军队、警察、监狱都是国家机器,军队完全进行军事化管理,而且,军事化管理制度是如此的完善。作为公安、司法机关也应该向军队学习,学习军队服从命令,听党指挥;不怕苦不怕累,冲锋在前;规范化,统一化;从而抓好公安、司法机关的队伍建设和形象建设。各地公安、司法机关都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规定来约束和管理自己的队伍,使自己的队伍规范化、统一化、条令化。而公安高校只是进行半军事化管理,进行训练的还是部队的官兵,这也说明管理队伍还欠缺军事化管理的水平和能力。目前,所谓的半军事化管理距警务化管理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应该逐步缩小差距,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发展公安高校的警务化管理道路。

    再次,公安高校正规化建设的需要。依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安部出台了《公安高校警务化管理规定》。公安高校是培养训练人民警察的重要基地,是警官的摇篮,必须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纪律,实行警务化管理。警务化管理是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对公安高校全体人员各种行为的总体规范,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规范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培养公安高校的优良校风,以保证各项教学训练任务的完成。加强警务化管理是由公安高校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它是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需要,是公安、司法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公安高校正规化建设的需要,警务化管理模式是公安高校警务化管路的必然选择。

    三、实施警务化管理的措施

警务化管理以“四严”为管理要求,以“四化”为管理目标。在工作中能做到有章可循,从严管理,从严治校,做到人规合一。“四严”即“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纪律”;“四化”即“思想革命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规范化”。我们日常工作中把握好“四严”的标准,达到“四化”的目标,教育管理工作就是成功,警务化管理道路就是胜利。

    首先,我们要调整好教育管理队伍,保证队伍高素质,管理结构合理,保证管理队伍的战斗力,要求他们既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又有一定的政治素养,还要有一定的警务化水平和管理能力。与此同时,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我们的教育管理队伍,因为教育管理队伍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学校警务化管理的水准,只有好的将军才能带出好的士兵,没有一支好的管理队伍,势必影响我们的警务化管理水平。因而,建立严格的、完善的规章制度尤其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才能更好的来约束我们的管理队伍,才能使他们充分的体现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更好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我们的教育管理队伍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依靠公安部、司法部、公安厅、司法厅的各项条令和法规,根据我校的现实情况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来管理我们的教育管理队伍和教育管理对象。

    其次,对于学生建章立制也应从两方面入手,既要有偶约束,以便更好的教育和管理,又要有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体现,从而使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更好的结合,教管不分家,全校达到齐抓共管。

    从而,为公安、司法一线输送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和灵魂。人的行动由思想支配的,因此,要使我们的学生有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就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本、是灵魂,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政治思想素质是首关,没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结合警察的性质和目前的形势,思想政治工作要透彻的说理,严格的规范纪律,让学生自觉的遵纪与守法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学生当中树立良好的典范,建立楷模。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并重,还要对学生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学生道德品质的好与坏决定了学生职业道德高与低,也就决定了这些学生将来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

    规章制度是警务化管理的根本保障,建立健全各项警务化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规章制度要做到有根有据,实事求是,全面具体,又不失人性化。用制度管人是最有效的管理,最有说服力的管理,最科学的管理,可以避免随意性和人为性。

有了制度,就要加强落实,加强监督,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对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管理对象都是保障,对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管理对象都要做到奖罚分明,赏优罚劣。

    公安高校只有走警务化管理道路,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司法的人才需求,才能保证公安、司法院校的长远发展。教育管理队伍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辞辛苦,甘于奉献,为公安、司法教育管理事业添计献策,发挥和贡献自己的聪敏才智。培养出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意志坚定、顽强拼搏、勇敢坚强、团结协作、有集体荣誉观念、有社会责任感、思想品德优秀、综合素质极高、愿意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的优秀的人民警察。保证他们能够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保守秘密;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恪尽职守,不怕牺牲;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虞耀华,王泓,丁忠.警务化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新探—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思政工作透视[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1):59-61.

警务化管理篇(5)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220-03

公安院校是培养训练人民警察的重要基地,按照人民警察的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必须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方针,对学生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纪律,实行警务化管理。人们常常认为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仅指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的警容风纪、内务制度、纪律作风等方面的管理,似乎它与教学及学校的其他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院校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

一、警务化管理的内涵

一般意义上的警务化管理,是指公安机关对一切警察事务的管束和治理。与此相应,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应当包括公安院校的各个部门根据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警察工作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参照有关的警察法律、法规的规范要求,对学生所进行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的知识传授、习惯养成和技能培养的过程。也就是说,其内容既应包括学管人员的管理,又应包括各科教师的教育及教务、后勤等教学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而其中对学生的警务化转变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学生管理工作和各科教学工作;其目标,既应有对学生道德品质、生活习惯的养成,也应有智能及体能等各方面的培养[1]。

二、警务化管理功效上的“严”要求

公安院校是为公安队伍打基础的学校,从踏入公安院校大门的第一天起,就对他们实行严格正规的管理,对于促进学院素质的提高、适应未来公安工作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使严格正规真正达到科学、系统、全面的标准,重点在“严”字上做文章,以不断优化严格正规的效果。在学校建设特别是管理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把严格正规作为明显标志、过硬项目、经常现象、传统优势和拳头产品,作为一项有特色的项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一)严之有据

就是坚持依法从严治校,按章办事。增强严格正规的政策性。严格正规是以“公安院校军事化管理条令”和公安工作实际的有关规章制度为依据的,决不是也不能是脱离上级的要求而别出心裁地搞花架子,脱离学校担负的主要任务去做表面文章。具体地讲,院校管理要符合“军事化管理条令”的规范。警察礼节、警容风纪、日常管理、执行纪律、实施奖励、政治教育、后勤服务工作都要按照“条令”的要求具体实施。各级领导严格按照“条令”进行指导,基层单位严格按照“条令”管理队伍,教员严格按照“条令”组织教学。全体人员按照“条令”严格规范行为,培养作风。也就是说,我们在整个工作中,始终坚持强调“条令”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严之有法

也就是说,在实行严格正规的管理教育,认真落实“条令”和各项制度的过程中,要有联系本单位实际,体现本单位特色的“招法”和具体措施,提格正规的可操作性。那种上下一般粗、传声筒式的工作方法是很难适应警察队伍建设新形势发展需要的。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有公安工作基础训练特点的严格正规的工作套路。从工作范围上,逐步确立严格正规的概念,不光使管理教育工作做到严格正规,也使教育训练、思想政治工作和后勤服务工作等做到严格正规。

(三)严之有理

就是要注意教育引导、启发觉悟、增强自觉性。对管理者而言,制订的计划,开展的活动,采用的手段都要符合上级的有关要求,符合学校建设的需要,符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被管理者来说,接受严格正规的管理教育,则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培训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习训练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当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政策、划清界限,避免急于求成或操之过急等情况的出现。在强调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的同时,要讲清道理,明确意义,不仅要使每个同学知道应该怎么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在强调集中统一的同时,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不能压制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强调严肃纪律、赏罚分明的同时,要注意文明管理,以理服人,既不能简单粗鲁、以罚代教,更不能滥施纪律;在强调按职管理、按级管理的同时,要坚持在法规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强弱都要一个标准,一样要求,一视同仁,不搞上下有别、亲疏厚薄。

(四)严之有度

即在工作中贯彻严格正规这一指导思想时,要注意研究教育、管理对象的具体情况,增强严格正规的准确性。只有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掌握了解其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才能恰到好处地开展严格正规的管理教育,使得我们所开展的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管理和被管理这一矛盾的双方互相统一协调。可以按以下三个阶段来把握的:第一,教育适应阶段。主要是每年的学生入校,贯彻以教育为主的原则,组织他们认真学习上级的条例条令和规章制度,学习学校关于严格正规的有关文件、规定,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引导他们认清公安院校的性质、作用,认清严格正规对警察成长的重要意义,启发他们自发、自觉、主动地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去做。第二,全面培养阶段。当集训结束,学员进入全训阶段,干部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之后,就要加大对他们的管理力度,注重“形”的塑造,引导大家和学校其他人员一样,时时、处处都用严格正规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实践严格正规标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第三,养成培养阶段或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学员都到了学校生活的中后期,思想上容易产生麻痹情绪,工作中也容易出现疲沓现象,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而,这一阶段要做到教育和管理并重,一方面通过深入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家对严格正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从自身做起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通过经常性的检查督促,及时发现倾向性的问题,把各类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问题突出的必要时还应采取组织手段,执行必要的纪律,努力使学员们逐步做到严格正规的“四个一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

(五)严之有方

就是要遵循规律、讲究方法,增强严格正规的科学性。抓严格正规要着眼不同阶段的任务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地做工作,坚持以教育为主,以打基础为主,以增强能力为主的原则,帮助学员在严格正规的工作中提高认识,提高觉悟和锤炼素质。还要着眼于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地做工作。对基础较差、能力较弱、反应较慢和问题较多的同学,必须耐心细致,加强帮教,要防止和克服主观臆断、简单粗暴的现象。对素质比较好的、工作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也应有必要的监督机制,防止出现人为地降低工作标准和“灯下黑”等情况。因此,各级管理者要注意加强学习和锻炼,不仅要解决严管、敢管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会管、善管的问题。比如,这几年我们在管理教育工作中,探索采取的一大型集会、组织公共场所的集体活动为载体,培养学员的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培养学员争先创优积极性;以了解社会实际为载体,培养学员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和实践雷锋精神等做法,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严之有恒

就是要常抓不懈,严格养成,增强严格正规的持续性。严格正规贵在经常、难以养成,必须下苦功夫、细功夫、长功夫。在具体工作中,牢固树立“长期抓,抓长期”的思想,制订工作计划和措施,基本上应涵盖学员学习生活的全过程,相继建立起严格正规工作的调查研究、骨干培训、工作计划、目标责任、检查批评和总结研讨等项制度,对学坚持从一入校抓起,从一日生活、一言一行、一点一滴抓起;把严格正规划入学校党委的工作议程,坚持经常抓、反复抓,即重视抓好“每一次”。学校已初步形成了抓严格正规工作实行宏观调控、统筹安排,并注重在具体工作中,引导和要求各级行政主管之间,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项工作之间,加强联系,互相学习,积极配合。主动在能力上的互补工作。通过全体人员的努力,确保学校的严格正规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为公安战线培养更多的具有“四有”素质的合格人才。

三、教学管理工作的警务化功效

警务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体到每一个公安院校的学生,这个过程表现为学生在学校的教学与管理活动的促使下,完成从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向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的转变。这种转变首先应从掌握各门课中的警务工作只是开始。因此,公安院校的各科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警务化管理的目标体系为指标,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管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单科教学与整体教育结合起来[2]。

(一)建立相对具体的目标体系

应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化解为分项指标,贯穿到各门课程的各章教学中去,每章内容都应有较明确的逻辑线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三基”要求,并通过讲授、自学、提问、讨论、书面作业等形式促成目标的实现。同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的过程(掌握知识—达到熟练—形成技能),规定目标实现的不同层极:基本目标:克服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心理及行为惰性,尝试用合乎“警务”工作要求的方法进行学习、思维、表达及交往。提高目标:把握有关警务知识,纠正不良的思维及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理性思维、规范表达、良好交往等方面的习惯。体验目标:养成较强的适应能力,掌握运用有关警务知识解决一般性问题的工作方法,并形成基本的工作技能。

(二)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四级案例教学法”

为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在精选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实行“四级案例教学法”。即按照学生对理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四级认识规律,将案例由浅入深、从零到整地穿插到四个层次中去:第一步,运用片断案例,解释个别观点; 第二步,运用个别观点分析实际问题;第三步,运用完整案例说明系统理论;第四步,运用系统理论分析完整案例。借此,最大限度地强化案例的教学效果,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理论。

(三)重视“以点带面”的活动课程

所谓“活动课程”,指在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的多种以“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为特征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消化和补充课堂知识、培养和锻炼独立思考与工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应本着“教师与学生统一,课内与课外统一,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的原则,倡导和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由学管老师与专业教师合作,在学习内容、方法上列出计划,对小组同学进行一定的课外辅导,借此带动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开展书面写作、口头发言、演讲、辩论、知识总结、课外阅读等活动,以深化课堂知识、提高基本能力、并逐步养成基础技能。同时,以使课外见习及实习活动与整个警务化管理的目标一致,还应为学生列出“实践活动课题”,作为学生在校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

(四)采用知识成绩与能力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考核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自我培养的重要手段。警务工作有着极强的实践性,为此,公安院校的各科考核方法也应采用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例如,知识考核可占80分,建立题库,将课堂讲授内容与教材内容及课外学习内容结合起来;能力考核可占20分,考察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思维能力及由此反映出的学习态度状况、课堂及课外笔记情况、书面作业水平等。

四、学生管理工作的警务化功效

学生管理工作历来被视为警务化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应围绕警务化管理的目标,努力使具体、复杂的学管工作系统化。既做好狭义上的警务管理工作,又促进教学和其他管理活动的开展。

(一)强化思想工作,培养良好品德

应围绕警务化管理目标中的道德目标的内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既有系统又分阶段的教育。对一年级新生,可结合学校的“入学教育”内容,重点进行端正学习动机、遵守制度、纪律和提高政治觉悟教育。对二年级学生,可结合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以形式教育、价值观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主;三年级是学习专业课、养成专业技能的关键时期,应强化学生的传统观、实践观、成才观教育。同时,还应注意“特征点”教育,在开学后、放假前、重大节日和重大事件等特殊时间安排有关方面的思想教育活动,将平时教育和特殊时间教育结合起来[3]。

(二)严格日常管理,提高专业能力

学管教师应将学管工作目标与专业课的能力目标统一起来,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善思、巧做、能说、会写、好交、勤学”等多种技能。其一,可放手让学生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促其对学校的有关现象进行评议,从而培养其思维习惯;其二,可通过各种文体活动、学雷锋做好事等,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提高行为能力,逐步达到“巧做”;其三,可经常举办演讲会、文艺晚会、队务会、专题讨论会等,要求学生“能说”;其四,开展练字、举办征文比赛、组织《通讯写作》讲座、写读书笔记、向报刊投稿、参加省市及校团委征文比赛等形式,鼓励学生多做文章,提倡“会写”;其五,引导学生处理好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与外单位之间的人际关系,提高其交往能力;其六,按照现代教育观“学会学习”的要求,大力提倡课外学习,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引导学生“会学”。

(三)创设良好环境,陶冶学生身心

首先,各种方法并用,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采取理论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典型示范、对比鉴别、对话咨询等多种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正确导向、榜样激励和矛盾化解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其次,注意多方参与,促进良好校风的树立。学管人员应配合学校教学、研究、党团、学生会等各部门,积极主动地承担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生产劳动、政治活动等各项任务,尽力发挥学生管理部门对决策层的助手作用、对任课教师的配合作用、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和对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同时,应加强与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努力发挥社会文化的正向功能。如与有关地方公安机关联系,了解对毕业生的需求、做好毕业生表现情况的反馈工作;向学生家长发放联系卡、与有关单位建立警民共建关系等,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以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4]。

总之,教学结合是促使公安院校全面、科学、系统、有效地实行警务化管理的必由之路,只有把握警务化管理的范围扩展到公安院校的所有工作中去,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教学和管理活动的整体效能,使学生顺利实现从学生向人民警察的转变,培养出合格的公安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2.

警务化管理篇(6)

第一章 机构设置和任务

第一条 学校设立学生工作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在校党委、校长领导下,负责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警务化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一)负责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警务化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和考核工作;

(二)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三)负责组织、指挥全校性大型学生活动,与团委配合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校学生会和学生团体工作;

(四)负责学生的奖励和处分的审核、报批工作;

(五)负责组织实施学生量化考核评定工作;

(六)负责对学生大队的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和学生管理干部的选聘、培训、管理以及考核、奖惩等工作;

(七)配合教学系部和教学管理部门抓好学风建设,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八)负责扶贫助学有关工作,协调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九)协助政治部搞好学生党建工作;

(十)协助“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

(十一)完成上级交给的其他任务。

第二条 各系、部设专职书记和副书记,领导全体中队长主管学生管理工作。书记不带学生,副书记可带学生,中队长带学生,学生管理干部与学生按1:150的比例配置。各系、部书记在学生工作部指导下领导本系、部副书记和中队长开展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一)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计划地组织本大队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维护学生的思想稳定;

(二)在政治部、校团委指导下,具体负责学生党支部建设,学生党员管理教育,组织发展工作;

(三)负责贯彻执行警务化管理规定和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

(四)负责组织实施学生量化考核评定的有关工作;

(五)负责学生的奖励和处分报批工作;

(六)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认真抓好一日生活制度的落实,保证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七)负责学生的安全工作,预防事故,确保安全;

(八)负责学生的学风建设工作;

(九)负责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校园文化、第二课堂、警务训练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十)负责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指导、督促检查所属中队、区队做好各项工作;

(十一)负责本系、部扶贫助学工作,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十二)负责本系、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工作,掌控好学生心理危机,并做好预防和心理疏导工作;

(十三)完成上级布置的其他任务。

第三条各系、部下设若干学生中队,每个中队原则上管理二至四个区队。各中队设中队长一名,由专、兼职学生管理干部担任。学生中队在各系、部书记和副书记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一)具体组织实施本中队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学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经常开展谈心活动,随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保持学生思想稳定;

(二)具体组织贯彻实施警务化管理规定和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三)具体组织实施学生量化考核评定工作;

(四)具体组织实施学生奖励和处分的基础工作;

(五)具体组织实施本中队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认真抓好学生一日生活制度各个环节的落实,保持良好的教学、生活秩序;

(六)具体组织实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检查工作,预防事故,确保安全;

(七)协助教学系部和教学管理部门和任课教师抓好学生的学习,建立良好的学风;

(八)具体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文化、第二课堂、警务训练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九)具体负责学生档案整理和学生鉴定、毕业鉴定等工作,协助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做好就业推荐工作;

(十)具体开展扶贫助学有关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十一)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掌控好学生心理危机,并做好预防和心理疏导工作;

(十二)完成上级交给的其他任务。

第四条 学生中队下设两至四个区队。各区队设区队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文艺委员各一名,由学生担任。区队干部主要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区队干部在中队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一)认真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和时事政策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组织开展经常性谈心活动,搞好全区队团结,了解掌握全区队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

(三)带领全区队同学共同搞好学习,抓好本区队的学风建设,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联系,帮助、督促全区队学生完成好学业任务;

(四)带领全区队同学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实一日生活制度,抓好本区队的警容风纪、内务卫生、操课纪律等工作,维护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

(五)协助系、中队搞好学生量化考核初评工作;

(六)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检查工作,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及时向上级报告;

(七)与团支部积极配合,组织全区队开展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好区队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八)主动关心帮助同学,及时了解反映同学的意见、建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九)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其他任务。

第五条 学生区队下设若干班,每个班学生为10名左右。班设班长一名,通过民主推选产生,由中队审核,报系、部主管领导审批。班长在区队干部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为:

(一)熟悉全班学生情况,如实反映学生意见和要求,做好思想工作,积极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搞好全班团结;

(二)带领全班同学完成好学习任务;

(三)带领全班学生整理好内务卫生,严守警容风纪等,自觉遵守各项校纪校规;

(四)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并向上级报告;

(五)带领全班同学出色完成好其它各项任务。

第二章 警容风纪

第一节 着装和仪容

第六条 着装

公安、司法专业学生应严格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着装,保持警容严整。(高职专业学生着警服时也遵守本规定)

(一)下列时间,不着警服:

1、进行体能、擒拿格斗、查缉战术等训练,任课教师要求着其它服装时;

2、课外进行体育锻炼、文娱活动时;

3、离开校园时;

警务化管理篇(7)

2003年全国公安工作第二十次会议指出,公安院校要参照军队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与军事化管理一样,警务化管理试图通过三种主要的方式即《内务条令》管生活、《纪律条令》管行为、《队列条令》管训练,最终实现学生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作风。下面是笔者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几点体会。

一、加强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做学生的可亲人。

1、注重调查研究,以“十必谈”为抓手把握与学生沟通的契机

毛主席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没有正确的调查就没有正确的发言权”,而正确的调查结果就来自我们细致平凡的工作。为此,我按照公安部提出的“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三基”要求,积极主动地去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当前思想状况,对管理的态度等等,努力做到“四知四熟悉”(知道学生去哪里了,知道学生在干什么,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管理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特点,我们只有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处处做有心人,时时作观察家,把敏锐的目光延伸到学生活动的每一点,每一处,注意一日生活秩序的每一个环节,善于从学生细微的行为表现中窥探其心灵的奥秘和隐情,才能“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教育的适当契机。契机,就是指事物转化的关键时刻。教育中把握了契机,就等于掌握了与学生沟通的“关键”环节。学院提出的“十必谈”就是把握契机的具体表现,其核心实质在于学生发生各种变化时(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无论是学习的还是生活中的,无论是行动上的还是思想上的),都要及时地“谈”,恳切地“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必须善于捕捉和选择对特定对象进行特定内容教育的最佳时间,或给学生雪中送炭,或给学生扬鞭催马,或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风起于青萍之末”,只要以“十必谈”为工作抓手,有效把握与学生沟通的契机,我们的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发挥业余专长,构筑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上的差异,师生间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当学生出现违纪或思想产生波动和情绪时,在办公室教室等地对他们进行的教育所收效果往往甚微,沟通需要寻求更适合的场所。正所谓“功夫在诗外”。为此,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业余专长,带领学生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下棋、一起……在这么多的文体活动中,这么多的互动平台上,我掌握了他们每个人的情趣爱好、意志品格、性格特征,我们双方都增进了了解和理解,我对他们的谈话就会有的放矢,直中靶心。同时,竞技体育运动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意志得到了磨砺,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精神,也增进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我不但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球友、棋友、知心朋友,可谓“亦师亦友”。只有是朋友,学生才会主动向你反映情况,才会向你敞开心扉。操场上,马路边,饭堂里,网络中,我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无处不在。久而久之,我就成为他们的贴心人、 知心人,在校园里最可亲的人。

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做学生的引路人。

“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公安教育也不例外。公安院校承担着为公安机关培养输送合格人民警察的重任,而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培养什么样素质的警察是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核心价值体现。所以道德教育成为公安院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点和落脚点,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已被列入警务化管理规定的重要内容。“立身做人”是我们倡导的教育理念,在日常的管理教育过程中,必须告诉学生首先要成人。成才必先成人,不成人就成不了才;或者说你即使成了才,也不会是一个好人。我们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罗瑞卿曾经说过,公安人员更要学做人,做好人,还要做好人的代表。毛主席也说过:“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能深刻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比如:少数学生抱着没老师监督和管理的侥幸心理,上课开会早退的,室外训练开溜的,参加集体活动缺席的。这些学生认为自己违反了校纪而又没有受到纪律的惩罚,感觉到沾沾自喜,甚至耻笑那些遵守纪律的同学太迂。针对这种情况,我引用《论语》中关于君子和小人的论述来教育他们。孔子说:“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喜欢钻小空子。我通过古人讲的这些哲理来告诉学生要“以做一个守法度的君子为荣,以做钻空子的小人为耻”,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又如:有些学生自觉性自律性较差,老师在场督促的时候,他们大声地读书,辛勤地记录。一旦脱离老师的视线,就拼命地玩耍。所以,我经常用古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慎独”来勉励学生。“慎独”的意思是说“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做人就是要做一个有情操、有修养、能自律、坦荡的人!

警务化管理篇(8)

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秉承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方针,旨在培养学生令行禁止、听从指挥的优良作风,力求努力培养预备警官牢固的忠诚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而人文素质着重培养学生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只有在人文素质充分浸润下的警务化管理才能不断发展。但目前,公安院校的扩招、公安一线对所需人才的升格,对旧式警务化管理和人文素质教育带来严重冲击,公安院校的长久发展面临也严峻考验。现存的管理教育形式与国家人才培养计划、新时期人民警察发展需求间的矛盾兹待解决。

一、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误区和问题

1.警务化管理过于军事化

2003年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公安院校比照军队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公安部制定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对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的具体目标、要求等则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这是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的最初来源。新中国的警察队伍基础薄弱,各种管理制度更是缺失严重,基本处于空白,在此情况下,为了加快队伍建设,提升纪律作风,增强战斗力,决定参照军队的军事化管理直接制定出中国警察的警务化管理。也就是说中国警察体制类院校的警务化管理是从原有的封闭式军事化管理模式转化而来,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已经不适应现有的发展需要。不过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卫国家、维护国家秩序、抵御侵略的责任。而人民警察是需要直接接触群众,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击违法犯罪,服务群众的国家机关,此类服务性质的机关不是纯粹的暴力机器,他们应当充满人文关怀。所以,警校偏重军事化已不适合现阶段社会群众对警察的心理期待。

2.警务化管理未及时进行改革,脱离社会发展趋势

警务化管理作为公安院校日常活动的主导,规范影响着学生的一切行为。学生终究会进入社会,进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对社会的态度很大程度依赖于学院的管理教育,然而落后的、脱离社会发展趋势的警务化管理,对警务人才培养、学生社会适应力都产生极大消极影响。警务化管理不是一成不变、固执守旧的。在旧式警务化管理中,学生纪律性得到强化,自主性却磨灭殆尽,导致学生在校按部就班,出校就漫无目的、失去自我意识;再者,学院负责警务化管理的老师多为转业军人、公安院院校毕业生、地方院校毕业生,由于专业及受教育环境不同,对警务化管理的认识和态度也有所不同。军人身份的教师对警务化管理提出很高要求,管理手段几近军事化;公安院校毕业的教师管理严格程度居于其次;而地方院校毕业教师多对警务化管理存质疑,自然对学生采取放松管理,无法有效执行警务化管理。

3.警务化管理缺乏高效机制

由于公安院校各级管理权限不明确,院校、各工作处、系、大队中队、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工作内容交叉、分工混乱。以队列和警容风纪督查为例:学校层面有学生处负责人和督导组随机抽查,系部有大队长各中队长跟队值班检查,学生组织有校督察队定时定点站岗、各系部学生会督察部(纪律检查组)分片负责、大队委及中队委随队列行进并检查。一般来说,如此严正的管理系统应该会催生高效的结果,可现实表现来看,其实不然。一方面,各管理层都心存侥幸,持轻视心态,甚至于互相推卸责任,最终并不能促进制度的完全实施;另一方面,学生面对如此繁重的检查形式,肯定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以至于对负责督查的学生干部十分敌视,严重损害同学关系,破坏学院和谐气氛。

二、公安院校迫切需要正确的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的素质与修养,它不仅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且又对这些基本素质产生着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而公安院校向来以培养专业公安人才著称,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尚处于全国高校水平线以下。

1.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服务型的公安人员

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和人民警察的宗旨不会变,但新的历史时期,人民警察也要接受党、国家、人民的新要求:以满足人民需求为中心,以努力服务好社会经济建设为目标。然而实现这些就迫切需要人民公安努力提高警务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2.学院培养的不是装上制度发条的行为机器

公安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现代化的服务性实用警务人才,警务化管理制度是这些素质养成的必须条件。但实用性人才不是只执行指令的机器,要培养有思想、有素质、有专业知识、能严格自律、令行禁止的公安人才。对制度的执行,就不能机械化,如果将学生变成装上制度发条的行为机器,事事循规蹈矩,只重毫无分差地执行,不重全面深入地思考,使学员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充分重视人文素养,做到警务化管理和人文素质培养分工协作,警务化管理建立学员整体硬性框架,人文素质培养构架价值观、灵活思维蓝图。

三、公安院校应该警务化、人文素质双手抓,双重视

1.转变院校管理理念

1.1重学生尊严,重人文关怀

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的灵魂,不过现存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存在一个通病,重规章制度重纪律,忽视了学生人格尊严。公安院校学生虽然身份较为特殊,需要承担许多其他人无法承担的责任,履行各种各样的义务,不过从另一方面讲,他们跟普通社会青年一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学生的尊严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采取适当方式去了解尊重,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学院可以通过人文关怀实现学生自我规范、自我激励、自我进步。

1.2变教条化管理为人性化管理

公安院校在单纯警务化管理下,学习、训练相对教条死板,缺乏生气,因此人性化管理的需求日渐凸显。学院管理应该适当抛弃教条,尝试加入多样管理教学方式。人性化管理可以在训练模式中融入军事化训练方式外,充分考虑学生情感,训练合情合理,与学生学习时间不冲突下进行。总之,人性化管理要求以学生的自我需求和发展为首要目标,而不单纯为了附和教条式管理规定,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划一。

2.提升学管队伍自身修养和人文素质

正人先正己。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人文素养的提高、国民精神凝聚力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 。同样,学管队伍作为警务化管理的监督和执行者,首先要提高自身修养,守好道德和国家法制、警务化管理规章制度底线,提升人文素质。作为学管队长,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对照条例、进行自我反省。首先,学管队长是学院基层管理者,是学院警务化管理的面貌。一个好的学管队长,应该以身作则,恪尽职守,为学生树立良好形象,做到严而有理,文武结合。其次,注意自身形象。警容警纪条令条例不能越过队长、老师抑或是领导,警便混穿、警容不整这些更不应该出现在队长身上,警察素养是公安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普通群众,更相信严丝合缝、干净整洁的人民警察,而不是胡乱披着警服的社会盲痞。

3.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出发

3.1公正、透明、文明、服务的学生组织

大学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不应当神秘化。学生管理组织,是高校联系学校和普通学生的重要纽带,是维护学生权益的前沿阵地,参与涉及学校事务的民主管理,积极组织同学开展学习、科技、文体、社会实践等多种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促进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维护校纪校规,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营造良好的教育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顺应学校改革和现实需求。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应本着公正、透明、文明、服务的准则和目标,努力服务于广大学生。在组织相关活动时,活动一切流程、物品清单、账目发票都应公开,接受广大学生监督。学生组织要时刻为学生权益着想,接受广大学生建议。

3.2举办活动,进行自我教育和完善

活动是凝聚青年学生、组织群体教育的有效途径。举办各类活动,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健全社会性人格。通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比如南京大屠杀反思会、清明烈士陵园扫墓等等,在整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融入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见解,了解历史、进行自我教育。

4.推进人文素质培育环境的创建

4.1高雅文化进校园,提升人文素质氛围

第一课堂的开展,必修与选修的基本课程教育,给学生一个基本的人文素质铺垫。第二课堂,就该由高雅艺术进行精神的框架建设,进行个人价值的发掘和洗涤。公安院校充分发动资源、利用资源、创造资源,才能切实发挥第二课堂的效力,完善学生社会价值观。组织相关专题学术、科普讲座,包括各音乐、绘画等的高雅艺术,专著导读,文艺汇演,优秀人民警察事例汇报。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社会、接触社会、思考即将面对的社会,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这些有效地途径,培育高素质预备警官,为踏入社会,服务人民,做好充分准备。

4.2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学生的自我发展是高校的办学主旨,公安院校也应如此,破除思想落后保守,将制度和思想结合。公安院校可以在警务素质培养之外,给学生适当发扬自我个性特长的机会。在院团委领导和管理下有多个社团,根据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发展需求,能够组织相当多的极具学生自身特长发展和锻炼意义的活动。对待学生个性,好的要加强培养,做好宣传,努力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新风;坏的要教育帮改,坚决抵制那些消极倒退的假丑恶的东西,做好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实现公安院校学生警务化下是整齐划一、昂扬向上的预备警官,平常闲暇时是彰显个性、活力四射的新青年。

四、结论

新时期的公安警务化管理,浸润着人文素质,警务化提供硬件保障,人文素质培养提供软件支持。互相组合下的新型管理制度才会走的更远更稳。人文素质化的人民警察队伍战斗力得到有效提升,人民根基更牢固。

参考文献

警务化管理篇(9)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85-02

我国的高职院校经过近些年规模上的扩张和院校资源的整合之后,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已完成从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阶段转入以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为标志,开始了各自院校的内涵式品牌教育的思考,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提升内涵、发挥学校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等方面上来。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就提出了“坚持重在内涵的发展原则,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内涵指标为建设改革的标准,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把我院建设成为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模式,较强的综合实力与发展潜力,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声誉,特色鲜明、行业先进、区域优秀的法律类高等职业院校”。鉴于以上因素,应有怎样载体作为平台来实现我院的规划目标呢?笔者窃以为将学生的警务化管理模式纳入课程教学体系的作为实现特色学生人才培养是非常有实践意义的途径之一。

1学生警务化管理模式纳入课程教学体系能提高我院核心竞争力和办学影响力

1.1学院谋求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等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办学功能;师资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管理等载体的先进性与创新性来体现。2003年升格后,我院一直致力于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的谋划与发展,经过了这些年的努力,办学取得一定的成绩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十二五”规划和书记、院长的年度报告都强调了“以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以增强学院特色为重点,以突出重点、亮点和特色为目标,要在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

1.2先进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的启示与及借鉴:笔者在近期有幸到浙江、广东相关的高职院校考察学习,见习了先进院校对人才培养特色的取得的成绩及具体实施的效果展现,受益匪浅。

浙江宁波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是“成功教育”; 该理念主张人人都能成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追求学生潜能的发现和发展、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学生成功体验的不断获得的教育。其具体实施的措施主要是用成功学改造公共基础课程,构建“大人文”、“大思政”、“大体育”,搭建“成功讲堂”、“素质拓展训练营”、“名片工程”、“思源基金”、“班级集体特色项目建设”五大平台,编写了特色课程《成功导引》,并将这些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纳入到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中。 该院“成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自2005年9月始,历时5年余,已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改革效果和人才培养效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的作用。其理念和做法对我院实施将学生的警务化管理模式纳入课程教学体系的是非常有启迪性的。

浙江工商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是凸现“传承宁波商帮精神,培育现代商帮人才”的人才特色。具体的实施载体是在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有具体的商业文化教学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组织教师和行业专家编写了五本校本教材《宁波商帮精神》、《中小企业经营沙盘实训》、《理财实务》、《网店运行实践》、《创业计划书编写实践》;这些教材配置的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置为必修或选修;每生必需修完2至3门,方可毕业。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忠旨是:“人人会经商,人人会理财,人人会创业”。

2我院学生的警务化管理模式纳入课程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的构想

2.1给警务化管理正名,避免实施管理中“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行为发生:笔者认为“警务化管理”是政法或公安警察类院校学生管理最基本的模式,主要是以“警务化规章制度为核心”, 通过严格的警务化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让学生生活、学习行为标准化、管理的程序化、思想革命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的一种学生管理模式。其方式是按警察的职业纪律和职业要求,将学生封闭在校园内进行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将他们分散的精力、零散的时间集中起来,用在专业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上。不同的院校根据自身的管理条件,设定实施管理的载体或平台,基本要求离不开这些“《警务化管理条令》、《学生一日生活制度》、《就餐制度》、《请销假制度》等等”的规定动作。于是,许多政法或公安警察类院校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的按规定动作执行的现象。非常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缺乏“警务化管理”内涵的理解和研究。我院在警务化管理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全员全面认识和理解学生警务化管理的真正目的与含义是非常必要的。

2.2解决警务化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使实施警务化管理模式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成为实施管理的平台:人才培养特色需要有“个性化”的内涵教育管理模式,学生的警务化管理模式不是什么新奇的事物,它的管理形式和精神实质对很多院校基本是相同的,但是,要突出和挖掘我院学生的警务化管理的特色,笔者提出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将其内容和模式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形成我院人才培养特色。对我院实施警务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第一,警务化管理理念不清晰,有严重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现象。如一些教管人员将警务化管理仅仅理解为培养学生的服从意识,把学生看作被动的管理对象,出现学生一味听从教官和辅导员的安排做事,甚至对安排的事情的对与错,都没有自行明辨就去执行,甚至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发生。

第二、管理的形式僵化、老套,流于形式;缺乏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行为的养成培养。如我院的学生有严格的《学生一日生活制度》,每天学生有很多警务化的规定动作,如:列队上课、一日生活制度、警容、警貌动作训练等,但是许多学生思想上还停留在,“教官让我练,我就练”,不知道一个经过警务化的人,需有怎样的行为举止,非常缺乏警务化自我习惯的养成与保持。

第三、对科学的警务化管理的实施缺乏系统的学习与研究,管理上存在很多教育理念上的偏差。因此,需提出我院的学管人员或教育管理者,都必须深刻研究与学习警务化管理的科学内涵,懂得警务化管理的目标。首先是使学生“明了”、“服从”学校及社会的要求和规范,其次、引导学生形成习惯,自教自管强,将所灌输的规范内容化为个人的基本素质,从而实现德育的最终目标,即德教(思想和品德的培养)和心育(性格、人格、情感意志等自身修养的培养)的同一。

鉴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将警务化管理模式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学生通过警务化管理规章制度系统化的学习,将警务化规定动作纳入课程考核范围,学生只有严格的警务化理论和行为养成考核合格,方可毕业。

3我院警务化管理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具体实施的构建

3.1在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里增设警务化管理的课程:根据先进院校的人才特设课的开设方式,主要是在公共基础课中设置,由思政课教研室负责课程的开发和教学的组织,在课时量上根据专业性质设定课程教学学时。笔者认为我院也可以借鉴其做法,在人才培养计划将警务化管理纳入课程教学体系,由社科部承担此项教改和课改任务。因为我院至今尚未有一门课程以“特色鲜明” 教育理念形成我院特色教学成果。将警务化管理作为课程开发和建设,应该是符合我院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学生管理的需要,也是开发课程建设的需要。因此,对我院教学改革的内涵建设和课程改革建设来说,实施警务化管理作为课程开发和建设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而且是形成“特色”的课改、教改教学成果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3.2组建“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组织其编写教材用于教学:我院的学生警务化管理有一支政治素质高、理论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管理队伍。这些人员由各系的党总支书记、办公室主任、辅导员、教官等人员组成,他们当中有高职称、高学历的、也有有丰富教学经验及丰富学生管理经验的教师、教官、辅导员。他们是开展警务化管理教学最好的人员构成。因警务化管理是以塑造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警务化行为的养成为出发点。因此、社科部的教师也是这只队伍不可缺的人选,甚至是将警务化理论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最直接的践行者。有了“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的人选,需要组织他们编写具有警务化管理特色的教材,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工具。编写具有警务化管理特色的教材,即是对警务化管理科学内涵认识的体现;又是将警务化管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技能的体现。因此,警务化管理特色教材的编写是个系统理论高度融合思考的过程,其本身的要求即要有学生理论学习的内容,又要有学生参与警务化活动可量化考核的依据,其编写的内容的深度不大,但是内容的知识性与实践性,可操作性和考核量化性的要求非常全面,因此,需要教学团队集中力量,发挥集体的智慧去完成。

3.3依据学生警务化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素质和警察警务技能的具体要求

(1)从新生入校开始,结合新生军事训练和体能强化训练的实机,由辅导员全面进行警务化管理要求的理论教育学习,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质;从理论上初步接触警务化管理,从行动上逐步接受警务化管理。

(2)借助我院引进的CRP系统,将警务化管理规定的内容,由教官负责监督学生完成,如学生每天的内务、集合、上课纪律、路队、起床、就餐、就寝等,学生一天所有环节进行量化考核登记,规定每周或每月有一定的积分要求,如果积分不达标者,将受到扣分的惩罚。其目的是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行为的养成培养并成为习惯。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强化政治教育的优先性。学院的一切教学、管理活动都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这样才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观念,使所进行的一切工作都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警务化管理需要以学生为本。学院必须探讨和建立具有特色、富有活力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的管理体系。警务化管理要体现人性化管理、生活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注意尊重、了解、关心学生的需求,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应重视对情感、信念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每个学生自己个性和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还必须加强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自觉学习、自觉锻炼、自主发展和提高。

4我院学生警务化管理纳入课程教学体系的展望

教学质量和学生管理是学院办学的主旋律,创新学院人才培养特色,

需要途径和平台。笔者倡导将学生警务化管理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有助我院实现以下目标:首先,通过对学生警务化管理理论上的深刻研究、实践上的创新,从而破解我院学生警务化管理的误区,形成我院人才的培养特色。其次,在传统的学生警务化管理的基础上,走出具有我院学生的管理特色的道路。最后,通过学生警务化管理的特色,带动我院课程建设,形成我院人才培养特色的教学成果。

5结语

笔者对学生警务化管理纳入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希望学院通过课程项目立项,组织全体学管人员和社科部的教师,在已有警务化管理的基础上,争取用2至3年的时间,形成我院学生管理的特色,人才培养的特色和教学成果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警务化管理篇(10)

公安院校是我国人民警察培养后备人才的院校,它的任务在于培养合格的预备人民警察,人民警察的性质、职能和要求决定了人民警察的管理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管理。而作为为公安机关教育培养和输送公安事业高素质人才重要基地的公安院校奉行“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特色管理方针,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系统的警务化管理。在警务化管理的实践中,比较注重刚性管理,柔性管理相对欠缺。然而,我们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高度重视柔性管理,只有把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刚柔相济,才能提升管理水平,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警务化管理的优势与不足

目前,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最突出的管理模式,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根据警察的性质、任务和特点,依照有关警察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遵循“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管理。警务化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理性科学管理,是通过规章制度搭建工作的标准化、管理的程序化,通过制度的有效贯彻和实施,促使学生思想革命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保证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真正落实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促进警务化管理的新发展。

(一)警务化管理的积极作用

1.加强管理规范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组织和机构没有规范化管理,没有规章制度,管理就会无序,行为无法协调一致,所以,警务化管理在公安院校管理活动中具有普遍性和共性,它促进了公安院校管理规范化。

2.促进行为规范化。规章制度贯穿于警务化管理的整个过程,要使人们的行为具有目的性和确定性,必须有规章制度做依据。警务化管理制度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和自律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真贯彻和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3.管理效果明显化。警务化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便于规范组织管理活动,有利于促进管理对象的行为,以达到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行为规范化、警容严谨化,使得管理效果明显化。由于警务化管理所依据的规章制度明确,执行的组织机构严密,再加上统一果断的领导,所以使管理活动具有执行速度快、实施效果佳的明显优势。

(二)警务化管理的局限性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瑕的,警务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缺陷性:

1.管理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制约。警务化管理常常把管理对象理性化,不重视管理对象非理性因素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管理对象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缺少自由、自主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管理上一味强调统一、共性,忽视了管理对象的个性发展,抑制了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2.管理对象容易心生厌倦消极对抗。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一般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把管理对象置于对立面,警务化管理往往过多强调它的管理职能,强调培养学生的服从意识,把学生看作被动的管理对象,因此长期在强制管理下,学生容易产生反感和抵触心理,并对警务化管理产生厌倦和消极对抗。

3.容易使管理僵化缺乏活力。严格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管理组织结构以及理性的管理风格,使警务化管理很难做得恰到好处,有时还存在着重管理、轻教育、轻服务的现象,约束限制性过多,主动教育、超前教育少,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单纯地通过过多地制度来警务化管理,实施对学生的强制服从教育,结果只能事倍功半,严重的会激化矛盾,造成僵化和呆板。

二、警务化管理的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应有机结合

(一)刚性管理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何谓刚性管理?它是指“以规章制度为中心”,依靠组织权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行政命令去约束、控制、规范人们行为的管理方法,它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统一性等特点。豍在社会管理中,由于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在人们自律意识和工作学习自觉性较差的组织中,在工作内容比较简单、工作标准容易量化、创造性要求较低的组织中,这种管理方法还是不可缺少的。

1.刚性管理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1)便于规范组织内部各类成员的言行举止,以维持组织所要求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种秩序。(2)能使组织成员的行动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贯彻上级决定和领导指示反映迅速。(3)便于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统一分配内部各种资源,缓和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出现的主要矛盾,使突出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4)工作标准清楚、明确,工作量便于细化考核,有利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2.刚性管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使被管理者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缺少创造性、自主性、主动性和灵活性,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制约。(2)不管理解与否都要执行,会使被管理者表面上服从,内心抵触,在有监督有检查时教条照办,在无监督无检查时消极对抗。(3)管理者容易与被管理者发生利益冲突,不利于营造组织内部的和谐氛围。(4)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会使被管理者产生逆反行为,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柔性管理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所谓柔性管理是指强调“以人为中心”,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豎

柔性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它依靠说沟通、理解、协商、启发、引导、鼓励等方法,依靠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依靠组织成员在内心上对组织目标及具体要求的理解和服从,依靠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知识才能、丰富情感等非权力影响力,来促成管理目标的实现。

1.柔性管理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1)被管理者受到尊重、关心和信任,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被管理者心情舒畅,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潜在特质和创新能力(3)民主协商,平等交流,认真倾听被管理者的心声,努力达成共识,有利于增强组织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4)人文关怀,宽以待人,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

2.柔性管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单纯的柔性管理往往在素质低劣、自觉性较差人面前显得软弱无力。(2)由于柔性管理具有效果滞后性的特点,所以单一的柔性管理远远不能满足完成紧急任务的需要。(3)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单一的柔性管理解决不了各种利益矛盾,也无法控制和协调组织成员的部分行为。

总之,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都有着各自的长处和不足,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管理方法,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对立的,管理者应该依据管理活动的特点来选择两种管理模式结合的方式和重点,刚柔结合,将柔性寓于刚性之中,刚性之中又处处体现出柔性来。

      (三)公安院校要在具有刚性管理性质的警务化管理方式中融入柔性管理的理念

公安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教育培养对象的身份是大学生,管理应当遵循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共同规律和共同要求,认真研究公安院校的“个性”,探索寻求公安院校管理工作中应有的特殊的东西。倘若公安院校在警务化管理中仅仅依靠刚性管理的方法,不考虑公安院校的“个性”特点,管理对象的听从命令、服从指挥、组织纪律性提高了,但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制约;倘若公安院校采取类似普通高校那种注重柔性管理模式,学生个性自由是发扬了,但他们的组织纪律性、思想作风、人格等方面则可能不健全完善。所以,在警务化管理中,我们既要“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方法,又要“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方法,管理过程中应从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各自的本质出发考虑,寻求共同点,调和矛盾,构造和谐管理模式。

三、刚柔相济警务化管理的理念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本,是关于学校的一切教学、管理活动都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这样才能够实现公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公安院校从教学到行政管理,从学生学习到后勤服务,从学校领导到一般职工,从学校行政部门到系部最基层单位,从教学到后勤管理,都要转变过去以学校为主体,以教育者为核心的管理思路和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观念,使所进行的一切工作都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刚柔相济的警务化管理需要以学生为本。学校要为公安机关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必须探讨和建立具有特色、富有活力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的管理体系。豏警务化管理工作在育人的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管理思想,变管理为服务,一切为学生利益作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

刚柔相济的警务化管理要体现人性化管理、生活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注意尊重、了解、关心学生的需求,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应重视对情感、信念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每个学生自己个性和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还必须加强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校更加自觉学习、自觉锻炼、自主发展和提高。

(二)强化政治教育的优先性

公安院校的学生兼有未来警察和大学生双重特征。公安院校学生将来要面对的公安工作具有政治性、艰苦性、复杂性和社会示范性等特点,必须具备适应这一工作需要的具有警察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奉献精神内涵的健全完善的人格。

公安院校应将学生培养成健全的、完整的人,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作为自己的根本追求。公安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伴随警务化管理的各种活动进行渗透,并贯穿于警务化管理之中,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热情,明确人民警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献身公安事业的信念。学生从高中跨入公安院校大门之初,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还很稚嫩,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公安院校要紧抓这一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采取得力措施,培养和塑造公安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公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措施和途径应该有很多,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应当将其作为作为公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首要路径。豐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将理想信念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想结合,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职业技能和吃苦奉献精神。在关注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培养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做到以学生为本,师德立范,将健全人格教育贯穿于公安教育的始终,培养出适应形式发展需要和队伍所需要的高素质公安人才。

注释:

豍林培朗.论公安院校的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公安教育.2006(8).37.

警务化管理篇(11)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77-01

“网格化”管理是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将每个区域视为一个网格单位,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对每一个网格的动态情况进行时时监控,了解城市不同区域的具体运行情况,是一种监督和处置相分离的城市管理形式。因为“网格化”管理形式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管理活动中。

1. 开展“网格化”消防警务的重要意义

1.1 满足了当前消防工作需求

面对日益繁重和复杂的消防工作,现行的消防部门监督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工作需求。传统的消防工作模式无法做到对城市消防安全的全面管理和监控,仍有很多的安全隐患未能解决,开展“网格化”消防警务能够做到对城市消防安全的全面管理,满足了当前消防工作需求。

1.2 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

当前城市建筑形式多样化特征明显,消防工作的正常开展难度较大,火灾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都在不断提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展“网格化”消防警务是对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系统的补充和完善,创新了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形式,适应了当前社会发展形式。

1.3 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火灾事故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社会灾害事故,传统的消防警报系统存在漏洞,无法对火灾隐患进行及时警报,不能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在应对火灾的时候有很多不足,再加上消防设施的不完善,都容易扩大火灾的影响,开展“网格化”消防警务能够做到火灾隐患的早发现、早控制,为民众提供更加安全的社会环境。

2.“网格化”消防警务的主要应用方式

从目前的“网格化”消防警务应用情况来看,其应用方式主要包括点、块、线3种,在应用“网格化”消防警务方式的时候,首先应该将每一栋建筑看做一个点,将消防安全管理落实到每一栋建筑,加强对建筑内部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针对街道、社区以及乡镇采取块状管理模式,使消防安全管理区域划分更加清晰明了,在块状区域内建立消防巡逻队加强对消防安全的监督;将划分好的消防安全管理块状区域串联起来,对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进行协调,保证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系统、有序的进行。通过将这三种应用方式联合使用,能够提高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效率,从各个方面为消防安全提供了最大保障。

3.“网格化”消防警务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网格结构不合理

在“网格化”消防警务应用过程中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网格划分方式,但是网格结构却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社区、村庄都是网格结构的基本单位,在进行网格划分的时候,由于缺乏对实际情况对考察,网格结构不满足实际需求,在对整体消防系统进行调控时难度较大,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得不到有效落实。

3.2 整治力度不平衡

政治力度不平衡现象时“网格化”消防警务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些消防安全管理员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岗位责任意识不强,没有尽到自己的管理责任和管理义务,工作比较敷衍,只进行表面排查工作和等级统计工作,无法真正做到对消防安全的全面管理,管理方案局限于眼前工作,不具备长期效应。

3.3 消防安全意识不强

“网格化”消防警务的应用需要多个部门以及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但是当前很多部门缺乏对消防安全的正确认识,宣传工作不到位,不能结合“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形式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宣传,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参与性,“网格化”消防警务的应用难度较大。

4.解决“网格化”消防警务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4.1 优化网格结构

采用点、块、线三种方式相结合的应用方法,对网格结构进行优化,对不同地区的消防现状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为网格结构划分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充分发挥基层消防安全管理员的作用,加大巡逻力度和监督力度,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作用,对每一处消防隐患进行排查,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提高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4.2 完善管理机制

依托网格结构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明确各个部门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建立市、乡镇、社区三级管理结构形式,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不同部门及个人身上,提高责任意识,保证管理部门或者管理人员能够认真担负起管理责任,在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地方时候,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责任体系。

4.3 充分利用资源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以派出所和消防队伍为核心,以巡防队伍和治安队伍为辅助,充分发挥不同部门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职能和起到的作用,加大对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建筑物内部也需要成立消防安全管理队伍,加大对建筑消防安全的管控,从根源上减少消防安全隐患,并对相关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改善其中的不足之处,建立长效的监督和工作机制。

结束语:

社会消防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只有做好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网格化”消防警务在保证社会消防安全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科学利用,建立健全社会消防安全系统。

参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