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实用文体写作教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8 15:05:43

实用文体写作教程

实用文体写作教程篇(1)

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简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了研究。

1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的问题

1.1在教学中重文体、轻风格。目前在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的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而忽视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

1.2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目前在很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

2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

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这种标准体现在高中语文写作的创新要求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写作内容要求自由表达。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地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要明确写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发和心灵上的抒发,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应试教育。

2.2读写关系要求与自然融合。写作不是一种可以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必须将写作跟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更通俗点说是必须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读跟写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写作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构建。

2.3写作目的要求从工具理性走向人文理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从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统一体。

3新课标下高中作文写作体现创新性的具体措施

3.1实现以写为本,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我们知道,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是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科学合理的编排,从而给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或者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真正确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本体地位,从而形成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新格局。

实用文体写作教程篇(2)

目前,传统的《法律文书写作》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思想“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法律文书写作》教学的作用得不到发挥,阻碍了实践教学对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

学生在《法律文书写作》的实例实践教学中不仅可以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而且可以养成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良好习惯。因此,实例实践教学是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我在法律文书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实践实例教学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实践实例教学,是把法律文书写作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以实体的身份参与其中进行学习。

我们把重点放在按实体的实际需要制订计划、寻找素材、起稿、修改、应用等写作过程和技能上,突出强调如何帮助学生在实践的写作行为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与法律文书写作的教学目的非常吻合。实践实例教学进行写作的模式是:1.建立学习集体;2.定题、小组讨论写提纲;3.写初稿;4.教师反馈;5.应用、反馈、讨论、修改(反复);6.最后定稿,即学生边学边用,老师边改边教,使学习、写作、应用成为有机整体。

教学设计主要是:1.课程组织以一个规模较大的、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实例为引导,以该实例应用动力,逐步深入,全面展开课程内容,学写相互融合,最终得到完整的作品,做到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相结合;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开放教学模式,加大实例实践课开放力度,提供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外部条件;3.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

目标:1.对课程体系与内容进行重组,在课程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学习与写作技能训练相互合理衔接,以及研究如何保证实践内容的综合应用性、时间的灵活性、操作的独立性;2.精心设计典型“实例”,融判断、分析、应用等技能学习于一体,训练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突出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旨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了以下尝试。

(一)组织学习小组实践实例教学。

实践实例教学学习法律文书写作的第一步,就是通过组建模拟实体进行实践学习。让学生自由组合,建立模拟实体并自主运作,搭造一个法律文书写作的学习平台。教师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征、性格兴趣相投等因素,将其组织为若干模拟实体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一般不超过5至7人。学习小组以实体出现,通过自学掌握相关的专业信息,加深对法律文书写作的认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信息的交流,小组之间模拟社会上的社会活动开展法律文书写作学习。

(二)学习小组以实体出现,通过模拟运作,进行法律文书写作的教学活动。

通过接、办不同类型的案件学习公、检、法及律师文书的制作与应用等。写作学习的过程如下。

1.写前活动。写前活动包括定题、小组讨论、调查和写提纲。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为学生设立主题,使小组讨论能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在全班进行。在讨论完成之后,学生列出写作提纲、注意事项。在这一阶段,教师作为指导者,监控整个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并帮助学生收集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

2.写初稿。通过定题讨论,学生的写作目标明确,也有了较丰富的内容积累。学生将获得的信息根据需要拟稿。拟稿本身是个应用过程,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初稿时尽量注意细节,如各文种之间的区别。这一阶段是写作的主要阶段,教师要精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3.小组讨论改写初稿。学生完成初稿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同伴之间讨论和修改,使初稿发展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成品”。在这一阶段,学生讨论的重点还应在文章的形式内容上,例如: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文章格式是否标准等。

通过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每位学生对第一稿的内容加以修改。小组讨论—作者修改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几次,这样文章的形式内容能逐渐完善。

4.教师反馈并指导修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反馈及指导修改作为一个中间环节,应贯穿于学生实践实例教学来进行写作的全过程。教师参与学生的写作全过程,才能及时向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反馈,有利于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向。

5.应用、修改并最后定稿。同学们不仅要以作者的身份看自己的作品,而且要学会以使用者、实践者的身份“用”作品,通过实践应用体会写作的细节要求,再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定稿。这比传统的单向学习要立体可感得多。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写作技能也得到提高。

(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着重从三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学习。

1.明确学习具体目标。明确学习具体目标,这是学习思路上轨的重要一步。如“起诉书”这一章,要帮助学生理出学习思路,明确三个学习具体目标:(1)认识起诉书的涵义和作用;(2)掌握起诉书的特点和内容结构;(3)学会写作常用的起诉书。

2.提取学习知识点。掌握知识要点,是一种学习“浓缩法”,利于学生领会课程内容的知识内核。教师对本章教学内容,可提取出十个知识点:(1)起诉书的涵义;(2)起诉书的作用;(3)起诉书的特点;(4)起诉书内容结构特点;(5)起诉书开头部分的写法;(6)起诉书正文部分的写法;(7)起诉书结尾部分的写法;(8)起诉书的难点;(9)起诉书的法律责任;(10)起诉书的写作要求。

3.导入实践学习训练方法。根据不同类写作课程特点,以讨论、应用为主,各个小组通过共同讨论及模拟应用,提高对起诉书的认识,共同分析研究起诉书的细节要点。学生自主参与模拟实体运行的课堂教学活动,自发学习,使课堂教学收到实效。

(四)应用效果。

事实证明,实践实例教学在课堂上灵活应用,不但能提高法律文书写作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对写作的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它的优势在于: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可以进行优质的双向转化。学生学以致用的体会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取得单纯课堂讲学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应通过对法律文书写作实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等角度的研究,明确法律文书写作实例实践教学模式描述,建立写作实例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设计法律文书写作实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对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行重组,建立相应的实例实践内容体系。在课程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学习与写作技能训练相互合理衔接,研究如何保证实践内容的综合应用性、时间的灵活性、操作的独立性。融判断、分析、应用等技能学习于一体,训练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实用文体写作教程篇(3)

 

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最为明显。高中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简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研究。 

 

一、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中重文体,轻风格 

目前在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并在教育过程中,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的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需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而忽视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这种过于重视文体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写作中真正特点的发挥,更不用说无法真正实现创新性教育的意义。 

(二)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 

目前在很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但是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其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模式即便是其写作话题十分新颖,学生所能想到的内容也非常的新颖,但是新颖的话题和内容并不一定代表你写出来的文章本身是新颖高质量的。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 

 

二、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 

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这种标准体现在高中语文写作的创新要求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在写作内容要求自由表达 

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的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的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要明确写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发和心灵上的抒发,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应试教育。 

(二)读写关系要求与自然融合 

写作不是一种可以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必须要将写作跟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更通俗点说是必须要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读跟写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写作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构建:首先写作是建立在一定语文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第二是写作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生活体验;最后文章本身是自然以及生活状态的一种呈现。 

(三)写作目的要求从工具理性走向人文理性 

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灵成熟的过程。因此,写作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价值主要侧重于塑造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统一体。 

 

三、新课标下高中作文写作体现创新性的具体措施 

(一)实现以写为本,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 

我们知道,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是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编排,从而给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或者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真正确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本体地位,从而形成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新格局。 

(二)牢固树立大作文教学观,建立开放的、活泼的写作训练体系 

首先,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封闭格局,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怀抱和社会生活的洪流之中,使学生懂得作文必须有感而发,只有不断的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其次,注重从阅读及视听媒体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电视、电脑进人千家万户,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教师应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以自能作文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高中作文教学就是为了学生自己能写作文。因此,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结构,必须以学生自己能写作文为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尽可能地使作文教学过程与作文过程接近,使训练过程与实用过程一致。作文教学的流程,可以概括为这样七步:开源导流,理论指导,范文引路,写作实践,反复修改,专题讲评,自我总结。 

(四)利用阅读来实现对写法分析和运用指导的加强 

最后要充分认识到写作教育跟阅读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阅读教育来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要把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取出来,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在讲明写作理论、方法等基础上,要具体分析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运用。例如,描写人物,把不同课文中的人物环境、神态、语言、动作、心理变化记录下来,并加以比较,不同人物应用不同的写作技巧,把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防止人物刻板,没有特点。再如,叙述事物,在把握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如何运用倒叙的技巧使作文生动,如何运用插叙的技巧,把事物的重点叙述得具体丰满等等。 

 

参考文献: 

实用文体写作教程篇(4)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中语文;写作教育 

 

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最为明显。高中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简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研究。 

 

一、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中重文体,轻风格 

目前在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并在教育过程中,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的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需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而忽视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这种过于重视文体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写作中真正特点的发挥,更不用说无法真正实现创新性教育的意义。 

(二)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 

目前在很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但是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其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模式即便是其写作话题十分新颖,学生所能想到的内容也非常的新颖,但是新颖的话题和内容并不一定代表你写出来的文章本身是新颖高质量的。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 

 

二、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 

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这种标准体现在高中语文写作的创新要求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在写作内容要求自由表达 

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的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的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要明确写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发和心灵上的抒发,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应试教育。 

(二)读写关系要求与自然融合 

写作不是一种可以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必须要将写作跟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更通俗点说是必须要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读跟写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写作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构建:首先写作是建立在一定语文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第二是写作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生活体验;最后文章本身是自然以及生活状态的一种呈现。

(三)写作目的要求从工具理性走向人文理性 

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灵成熟的过程。因此,写作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价值主要侧重于塑造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统一体。 

 

三、新课标下高中作文写作体现创新性的具体措施 

(一)实现以写为本,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 

我们知道,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是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编排,从而给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或者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真正确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本体地位,从而形成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新格局。 

(二)牢固树立大作文教学观,建立开放的、活泼的写作训练体系 

首先,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封闭格局,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怀抱和社会生活的洪流之中,使学生懂得作文必须有感而发,只有不断的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其次,注重从阅读及视听媒体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电视、电脑进人千家万户,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教师应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以自能作文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高中作文教学就是为了学生自己能写作文。因此,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结构,必须以学生自己能写作文为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尽可能地使作文教学过程与作文过程接近,使训练过程与实用过程一致。作文教学的流程,可以概括为这样七步:开源导流,理论指导,范文引路,写作实践,反复修改,专题讲评,自我总结。 

(四)利用阅读来实现对写法分析和运用指导的加强 

最后要充分认识到写作教育跟阅读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阅读教育来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要把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取出来,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在讲明写作理论、方法等基础上,要具体分析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运用。例如,描写人物,把不同课文中的人物环境、神态、语言、动作、心理变化记录下来,并加以比较,不同人物应用不同的写作技巧,把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防止人物刻板,没有特点。再如,叙述事物,在把握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如何运用倒叙的技巧使作文生动,如何运用插叙的技巧,把事物的重点叙述得具体丰满等等。 

 

参考文献: 

实用文体写作教程篇(5)

1.在教学中重文体、轻风格。目前在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的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而忽视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

2.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目前在很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

二、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

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这种标准体现在高中语文写作的创新要求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写作内容要求自由表达。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地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要明确写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发和心灵上的抒发,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应试教育。

2.读写关系要求与自然融合。写作不是一种可以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必须将写作跟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更通俗点说是必须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读跟写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写作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构建。

3.写作目的要求从工具理性走向人文理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从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统一体。

三、新课标下高中作文写作体现创新性的具体措施

1.实现以写为本,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我们知道,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是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科学合理的编排,从而给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或者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真正确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本体地位,从而形成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新格局。

实用文体写作教程篇(6)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中技院校文秘档案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各校根据校情每周开设二至四节课不等,通常开设一学年。教授内容大致为行政公文、宣传应用文、事务应用文、经济应用文、法律应用文、礼仪应用文等六大类。

中技院校文秘档案专业培养能协助相关领导处理日常事务的技能型文秘人才,即一般所说的文员。在这岗位上需要达到与国家经济建设相适应的职业能力要求,诸如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写作能力、沟通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使用各种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笔者试图以文秘档案专业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讨论应用文写作课程一体化教学对中技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文秘档案专业应用文写作课程一体化教学的设想和方法

一体化教学,又称为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把教学环节融会在一起,在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计划时将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为一个整体,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别进行、各自为政。理论课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实践课教师注重实际操作,再加上课程进度不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实行一体化教学。下面阐述中技院校文秘档案专业应用文写作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文秘档案专业应用文写作课程一体化教学的设想

(1)一体化课程设置(模块化)。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吻合的课程设置。具体体现在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材,其中课程是集中体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载体。文秘档案专业应用文写作课程设置往往已跟不上社会、企事业单位对本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因此,要修订教学计划,把该课程教学计划分为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理论和技能要求。基本以应用文几大类为本,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举例与写作训练紧贴工作实际。这样教学过程就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而是瞄准目标、围绕课题的一体化教学。

(2)一体化教学的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不仅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同常规教学一样,一体化教学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课堂规则。由于一体化教学有实践加入,因而其管理的内容也比常规教学管理接受丰富得多。再则,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要到有关部门去接受写作任务(下文实践教学部分会说明),因此,教学管理尤显重要。

一体化教学的教学管理还应把学生管理结合起来,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定或选出负责人,协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教师要指导负责人怎样到有关部门去请求写作任务,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技能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

(3)编写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相配套的教材,编写相配套的一体化教材是进行一体化教学的根本。在编写一体化教材时应依据教学大纲及国家技能鉴定的标准,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针对性、适时性、有效性原则编写。

编写一体化教材应坚持几个原则:第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第二,力求反映社会和企业用人的现状和趋势,使教材富有时代感;第三,遵从中技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应用文的章节安排力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第四,所举例文内容要及时更新。

(4)培养适合一体化教学的师资。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是有适合一体化教学的师资队伍,这是执行教学计划、熟练使用教材、精于写作指导所必需。因此,中技院校必须下大气力培养适合一体化教学的师资。

(5)建设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一体化教学需要实践教学基地,因而,文秘类专业教师应根据学校实际,开发资源,创设文秘类专业职业岗位,开展一体化实践教学。文秘类专业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拟在实践教学室模拟、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等几个形式来实现。

第一阶段可以在实践教学室模拟。这个实践教学室需要有一个专用教室和几十台电脑,电脑中应有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相关知识文章、应用文写作的训练项目及相应的范文,便于学生在电脑上写作模拟、自纠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的查漏补缺,使学生初步体验秘书写作工作的特点以及职业定位。

第二阶段是校内的处室实践。因为校内处室总有一些应用文需要写作,文秘专业教师可配合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教材,拟定实践教学大纲,利用校内的艺术节、运动会、文艺晚会、家长会、就业招聘会等各种活动机会,挖掘职业岗位,让学生参与具体的活动。例如,起草策划书、开幕词、报告、计划等有关文稿。在征得处室同意后,从起草初稿和帮助录入文稿开始,边干边学,使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强化秘书写作工作的职业定位与岗位检验。

第三阶段是走出校门的实践教学。目前,大部分中技院校在第三学年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采用现场教学方法,由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习。

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起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探索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并将其实习内容、量化的评估制度归纳到系统的课程教学大纲之内,让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真实情境中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

2.文秘档案专业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方法

(1)项目法。项目法是指以某个应用文文体为一个写作项目的教学方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一是需要教师引导和组织到位,二是完成写作项目的过程和思路要清晰。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将OTPAE教学模式融合其中。OTPAE教学模式即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五步训练法”,是将学生按照4~5人左右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碰到问题先在小组内部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再咨询教师,通过小组成员的各自或共同努力完成写作项目。

(2)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在应用文写作一体化教学中,通过教师进行示范性写作或分析范文等手段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书本知识的认识,力求使抽象理论和具体应用文文种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写作技能。

(3)讲授法。对于较为复杂的文种,教师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上,将写作项目展开后,通过演示写作或分析的学习后,进行总结并引出一些概念、原理进行解释、分析和论证,根据教材,既突出重点,又系统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应用文文种的系统知识。讲授的过程是说理的过程,提出写作问题,分析写作问题,解决写作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符合知识本身的系统,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练习法。练习法主要适用于比较浅显的应用文文种,还有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的简单文种。运用练习法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练习,而后需要讲评。练习时一定要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强调写作规范,以提高练习效果。

二、文秘档案专业应用文写作课程一体化教学案例

1.用项目法融合OTPAE教学模式的一体化教学案例

写作项目:学习计划。

授课班级:12级预科班。

教学要点:(略)

教授新课:明确写作项目是学习计划―基本会写学习计划―学生思考与收集材料―学生写作―讲评(学生小组内互改,学生抽样讲评,然后老师点评)。

为鼓励学生,选择优秀习作推荐给报刊,如:《我们的新起点》,作者是12级预科三班陶耀丹、颜佳颖,发表在《语文周报》。

学习计划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制订学习计划是学生的规定项目。

2.用演示法融合OTPAE教学模式的一体化教学案例

写作项目:学结。

授课班级:11大专动漫班。

教学要点:(略)

教授新课:明确写作项目是学结―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总结―演示写作总结的步骤及关键点―学生思考与收集材料―学生写作―讲评(学生小组内互改,然后老师点评)。

选择优秀习作推荐给报刊,如:《上学期我们是这样学习的》,作者是10文档班徐灵珠和赵颖,发表在《语文周报》。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不断地总结,以求更好地发展。

三、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近一年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是明显的。

对一般职业能力的作用表现在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几个方面。由于一体化教学强调必须自主学习,因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比较快的增强。一体化实践教学需要学生与不同的人员沟通、交往,大大增强了与人交往的信心,能力提高也是应有之义。

实用文体写作教程篇(7)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中语文;写作教育;锤炼;提升

众所周知,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最为明显。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但是对于职业高中这个特殊的教育群体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应对学生在走上社会和岗位以后,能迅速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应该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师所要思考和创新的内容。本文以实际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简单对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目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性、多样性和社会性

职业高中学生将来要面临就业和继续升学深造两种选择,因此,目前在很多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并在教育过程中,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考试而设定训练题目和内容。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需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而忽视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这种过于重视文体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写作中个人灵性的发挥,更不用说对于职业高中学生这个群体来说,这种只重视考试而脱离生活实践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在就业后难以处理一些与工作相关的公文和材料,因此,职业高中的写作教学的创新性应突出多样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2.作文教学仍局限于特定的课堂范围和时间内

由于受高考作文的影响,目前在很多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但是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其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模式即便是其写作话题十分新颖,学生所能想到的内容也非常的新颖,但是新颖的话题和内容并不一定代表你写出来的文章本身是新颖高质量的。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

二、当前形势下职业高中作文教学的新思维

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这种标准体现在职业高中语文写作的创新要求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我手写我口,抒写真性情

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的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地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要明确写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发和心灵上的抒发,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应试作文。

2.写作应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写作不是一种可以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必须要将写作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更通俗点说是必须要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读与写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写作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构建:首先写作是建立在一定语文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第二是写作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生活体验;最后文章本身是自然以及生活状态的一种呈现。

3.在写作中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

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灵成熟的过程。因此,写作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价值主要侧重于塑造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统一体。

4.多筹并举,丰富写作方式

首先,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封闭格局,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怀抱和社会生活的洪流之中,使学生懂得作文必须有感而发,只有不断的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其次,注重从阅读及视听媒体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电视、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教师应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优化课堂作文教学方式和内容

作文教学就是为了学生自己能写作文。因此,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结构,必须以学生自己能写作文为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尽可能地使作文教学过程与作文过程接近,使训练过程与实用过程一致。作文教学并不一定只局限与课堂特定的范围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命题,启发,留待课下让学生搜集素材,再进行创作。

6.扩大阅读范围,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知道,目前的职业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是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编排,从而给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或者建立一门实用的写作教程,真正确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本体地位,从而形成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作文写作教学新格局。要充分认识到写作教育跟阅读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阅读教育来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要把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取出来,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在讲明写作理论、方法等基础上,要具体分析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运用。例如,描写人物,把不同课文中的人物环境、神态、语言、动作、心理变化记录下来,并加以比较,不同人物应用不同的写作技巧,把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防止人物刻板,没有特点。再如,叙述事物,在把握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如何运用倒叙的技巧使作文生动,如何运用插叙的技巧,把事物的重点叙述得具体丰满等等。

实用文体写作教程篇(8)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中语文;写作教育 

 

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最为明显。高中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简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研究。 

 

一、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中重文体,轻风格 

目前在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并在教育过程中,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的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需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而忽视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这种过于重视文体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写作中真正特点的发挥,更不用说无法真正实现创新性教育的意义。 

(二)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 

目前在很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但是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其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模式即便是其写作话题十分新颖,学生所能想到的内容也非常的新颖,但是新颖的话题和内容并不一定代表你写出来的文章本身是新颖高质量的。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 

 

二、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 

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这种标准体现在高中语文写作的创新要求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在写作内容要求自由表达 

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的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的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要明确写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发和心灵上的抒发,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应试教育。 

(二)读写关系要求与自然融合 

写作不是一种可以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必须要将写作跟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更通俗点说是必须要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读跟写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写作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构建:首先写作是建立在一定语文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第二是写作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生活体验;最后文章本身是自然以及生活状态的一种呈现。

(三)写作目的要求从工具理性走向人文理性 

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灵成熟的过程。因此,写作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价值主要侧重于塑造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统一体。 

 

三、新课标下高中作文写作体现创新性的具体措施 

(一)实现以写为本,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 

我们知道,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是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编排,从而给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或者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真正确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本体地位,从而形成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新格局。 

[1] [2] 

(二)牢固树立大作文教学观,建立开放的、活泼的写作训练体系 

首先,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封闭格局,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怀抱和社会生活的洪流之中,使学生懂得作文必须有感而发,只有不断的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其次,注重从阅读及视听媒体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电视、电脑进人千家万户,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教师应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以自能作文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高中作文教学就是为了学生自己能写作文。因此,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结构,必须以学生自己能写作文为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尽可能地使作文教学过程与作文过程接近,使训练过程与实用过程一致。作文教学的流程,可以概括为这样七步:开源导流,理论指导,范文引路,写作实践,反复修改,专题讲评,自我总结。 

(四)利用阅读来实现对写法分析和运用指导的加强 

实用文体写作教程篇(9)

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最为明显。高中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简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研究。

1.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的问题

1.1 在教学中重文体,轻风格。目前在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并在教育过程中,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的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需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而忽视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这种过于重视文体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写作中真正特点的发挥,更不用说无法真正实现创新性教育的意义。

1.2 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目前在很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但是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其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模式即便是其写作话题十分新颖,学生所能想到的内容也非常的新颖,但是新颖的话题和内容并不一定代表你写出来的文章本身是新颖高质量的。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

2.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

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这种标准体现在高中语文写作的创新要求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在写作内容要求自由表达。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的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的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要明确写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发和心灵上的抒发,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应试教育。

2.2 读写关系要求与自然融合。写作不是一种可以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必须要将写作跟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更通俗点说是必须要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读跟写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写作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构建:首先写作是建立在一定语文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第二是写作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生活体验;最后文章本身是自然以及生活状态的一种呈现。 转贴于

2.3 写作目的要求从工具理性走向人文理性。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灵成熟的过程。因此,写作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价值主要侧重于塑造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统一体。

3.新课标下高中作文写作体现创新性的具体措施

3.1 实现以写为本,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我们知道,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是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编排,从而给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或者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真正确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本体地位,从而形成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新格局。

实用文体写作教程篇(10)

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最为明显。高中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简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研究。

1.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的问题

1.1 在教学中重文体,轻风格。目前在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并在教育过程中,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的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需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而忽视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这种过于重视文体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写作中真正特点的发挥,更不用说无法真正实现创新性教育的意义。

1.2 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目前在很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但是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其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模式即便是其写作话题十分新颖,学生所能想到的内容也非常的新颖,但是新颖的话题和内容并不一定代表你写出来的文章本身是新颖高质量的。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

2.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

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这种标准体现在高中语文写作的创新要求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在写作内容要求自由表达。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的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的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要明确写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发和心灵上的抒发,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应试教育。

2.2 读写关系要求与自然融合。写作不是一种可以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必须要将写作跟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更通俗点说是必须要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读跟写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写作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构建:首先写作是建立在一定语文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第二是写作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生活体验;最后文章本身是自然以及生活状态的一种呈现。

2.3 写作目的要求从工具理性走向人文理性。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灵成熟的过程。因此,写作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价值主要侧重于塑造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统一体。

3.新课标下高中作文写作体现创新性的具体措施

3.1 实现以写为本,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我们知道,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是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编排,从而给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或者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真正确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本体地位,从而形成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新格局。

3.2 牢固树立大作文教学观,建立开放的、活泼的写作训练体系。首先,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封闭格局,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怀抱和社会生活的洪流之中,使学生懂得作文必须有感而发,只有不断的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其次,注重从阅读及视听媒体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电视、电脑进人千家万户,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教师应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用文体写作教程篇(11)

公文写作课程在我国众多高校中已经成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公文写作既是当前大多数用人单位实施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高校学生毕业后从事多种工作的必备技能。然而即便是对该课程给予充分重视的专业,其应届毕业生也表现出缺乏公文写作基本常识与能力素质的情况,对公文的格式、语体、用词等都还不能熟练掌握。这难免使公文写作在高校课程中陷于尴尬境地。

一、当前高校公文写作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高校对公文写作课程的目标定位不明确。高校中如果开设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档案管理、文秘等专业,一般都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其目的无非是让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顺利对接未来用人单位的需要。然而,虽然相关专业都开设了公文写作课,但这些专业之间的性质差别还是存在的,不能以一个广义的目标来定位所有这些专业的公文写作课。例如文秘专业,学生势必将公文写作课视为自已日后安身立命的重要途径,自然高度重视该课程。而在行政管理专业中,学生看重的是行政事务管理能力、党和国家政策法规掌握与执行能力等是否得到有效培养,公文写作只是其中一个相对较小的专项能力,因此对公文写作课程的整体重视度不会达到文秘专业的水平。再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重视主要基于文学、文字能力的掌握,写作能力的培养范围远超过公文写作一项,因而也难以视公文写作课程为核心课程。有鉴于此,高校中不同专业的公文写作课程,在目标定位上应该在有针对性的基础上有所区别,甚至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日后在工作实践中对公文写作能力的不同要求。例如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安排他们的公文写作课程时,应考虑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文写作实际,实事求是地设计教学内容,而不是按部就班地照教科书对学生进行灌输,如此则失去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公文写作的意义。

第二,高校安排公文写作课程的时间不尽合理。课程时间安排是否合理与教学效果是否达标、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由很大关系。所以当前很多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目标难达到,与课程时间的安排有关。绝大部分高校都会将公文写作课程安排在前四个学期。事实上,这种安排并不合理。前四个学期一般是公共课、专业课课程相对较集中、较繁杂的阶段,学生还要面对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考证”任务,课业与学业压力都比较大。学生为保证他们认为重要的课程学习与考试,往往会偏向轻视甚至放弃诸如公文写作这样的“边缘”课程,这对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是致命的。也有少部分高校将公文写作课程安排在最后两个学期,理由是该课程教授的能力重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大四临近毕业学生学习该门课程有助于他们在学完之后能立即将所学应用到工作岗位上去。这种安排看似合理,但其实往往事与愿违。比起日后工作上所需要的具体能力,大四学生更看重的是毕业论文的撰写和顺利通过,以及考研或找工作,对课程教学的兴趣整体比不上低年级的学生。由此看来,将公文写作课程安排在大三、即第五、第六个学期,才是比较合适的。但目前极少有高校能够做出这样的安排,盖因这一阶段的课程基本被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占满,很难有课时可以留给公文写作这样的基础课。

第三,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公文写作课程对学生知识面的要求是非常广的,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多种写作技巧。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必须用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予以替代,例如多媒体教学、CENTURY网络教学等。然而现实情况是,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手段大多有创新的形式,但实际创新依然不足,新手段的运用存在诸多问题。以多媒体教学为例,部分高校受限于财政投入,多媒体设备的投入不足或设备老旧。部分高校尽管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但多数时候是用于应付各种检查的“摆件”,实际使用率却不高。此外,有相当比例的公文写作课程教师平常很少接触多媒体设备,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存在不足,往往只能用教材附带的课件机械地运用多媒体,缺乏教师应有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教学加工能力。

第四,高校公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模式亟需改革。当前不仅是公文写作课程,高校不少课程还延续着传统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说、学生不明所以地听”的教学模式。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教育在教学模式方面越来越受到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加上多元文化在高校中的不断被包容、不断相互融合,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心理预期也越来越强。这就对很多课程原有的灌输式教学形成了冲击,其中就包括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此类课程在西方教育先进的国家是不会单独开设的,因而没有所谓的经验可学,必须在改革中靠自己摸索。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转型期,公文写作课程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无趣,教学气氛缺乏新鲜感,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此外,教材在公文写作的教学模式改革与选择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当前公文写作的教材建设十分滞后,对教学模式改革非常不利。例如教材出版市场上,众多不规范、审核不严格的公文写作教材流入课堂。即便是编写规范、严格审核的教材,其间内容又多是文体样式的固化、措辞应用的枯燥,很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改革的思考

第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公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而关键点就在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前文所述公文写作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与艰巨任务,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首先要抓住源头,即教材建设。公文写作教材是教学内容最直观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由于公文写作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不容随意发挥,紧紧围绕教材才是比较稳妥的方法。如果游离于教材之外实施课程,势必给学生公文写作能力培养带来反效果。当前,全国高校没有统一的公文写作教材,高校的教材使用情况可谓五花八门,因此高校与有关部门亟需在教材建设上下大功夫。公文写作教材的编写必须尊重实用性原则,编写前后都需要密切跟踪社会实际需要。一方面可以以编印课程提纲为切入点,分时分段向学生提供专项学习资料,并主动剔除过时的教学内容、增添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将不同专业的学生加以区分,制定适用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另一个要抓的源头是师资队伍。任何课程改革都离不开智力支持,公文写作亦不例外,要改出成效必须重视对智力的引进。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除常规培养本校即有师资外,还可以聘请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有水平、有影响、有公文写作丰富经验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来作兼职教师、客座教授,甚至直接全职聘用。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公文写作师资队伍的实力,可以明显提高公文写作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切实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学习效果。毕竟,只有站得高,方能看得远。所谓站得高,就是站在有实力的人的肩膀上开拓视野、瞄准学术前沿。

第二,要努力创新教学方法。高校公文写作课程一般只有一到两个学期时长,而教学内容又十分繁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多想办法。例如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公文写作技能,可以创新使用归纳表述法。具体而言,讲授公文文种时,不必费时费力地一一做出讲解,而是事先总结好各文种的特征要领,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比较研究型讲授。讲公文标题时,可以在整体归纳讲授的基础上重点讲授不同标题的适用特点与差异。这种总结式、归纳式、重点结合式讲授,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用课堂所学在课内外自己主动探索和掌握各种公文写作技能。公文写作的格式虽然比较固化,但绝不是拒绝课堂讨论。研讨式教学在公文写作课程中同样适用。在研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公文格式的重要性和不可随意更改性,学生对公文写作的理解将更深入,记忆将更牢固,应用将更主动。诸如请示与报告、请示与申请、报告与简报等容易混淆的公文,通过师生的课堂研讨,其不易发现的区别会很容易在集体的智慧下“原形毕露”,参与研讨的学生在日后的使用中也不会轻易出错。为提高学生学习公文写作的效率,教师还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每一种公文的经典范例,让学生在阅读、分析、比较中巩固理论知识、探索实践应用。

第三,要牢固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引入课程教学已有多年,如今的多媒体设备更加精细、也更加复杂。包括计算机、投影仪、扫描仪、录放器、摄像机等多种现代化设备在内的多媒体设备为公文写作课程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有助于将原本呆板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声像、图文等变得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与提升。这就要求公文写作教师牢固掌握、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能够灵活地加以应用。例如在讲解不同公文的版记、主体、眉首等细节问题时,可以将这些细节的区别制作成一张醒目的图表,通过图表让学生对这种直观的概括一目了然,便于他们牢牢掌握公文写作中那些容易被忽视、搞混淆的细微区别。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成败事关多个专业的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及教师一定要秉承为学生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严肃对待公文写作课程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力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按照教学规律大胆改革创新,为该课程的建设发展多尽一份力。

作者:李亚男 单位:重庆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