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制药企业工作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0 14:53:28

制药企业工作总结

制药企业工作总结篇(1)

1、起草各类管理制度,加强仪器设备和安全管理。我研究所在一季度起草了包括规章、仪器设备管理、信息资料管理和安全卫生管理等有关制度,通过建立相关制度的来规范我们的工作行为,以保持良好的实验环境。我研究所通过设立专门仪器设备管理员和兼职设备管理员,使之上下交织,形成网络,各行其职,相互促进,实现了仪器设备全方位管理的目的。

2、对仪器设备和重要的耗材(色谱柱、中压柱、液相配件)建立台帐,保证仪器设备良好运转。我研究所通过建立台帐来更好地管理仪器,对有问题的仪器,在第一时间联系工程师尽快进行维修,从而保证生产试验的正常运行。到目前为止,我研究所联系工程师共修理BUCHI和东京理化中压泵4台,修理和配齐旋转蒸发仪3台。更换主动阀、、更换消色差透镜、更换出口阀密封圈铂金垫、更换柱塞杆和密封圈,保证了仪器设备的完好。我研究所对精密仪器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下一步将对所有已坏或差零件的设备进行清理,统一报修配齐。

3、加强对中式车间的管理,不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清理无用的东西,把暂不用的原料放到合适的位置保持环境的整洁,最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人员设备的安全。

二、开展实验项目

1、药材1项目:以含量测定为指标,对药材进行质量标准研究,制定适合的质量标准,按照建立的质量标准,对药材展开系统研究,分析比较不同种属、不同采收期以及不同部位的变化质量情况。药材1质量标准研究和不同采收期地上、地下部分分析研究,通过对现有药材进行提取分离研究,尽可能富集指标成分,以HPLC测定指标含量,制定出适合的质量标准;原材料来源地,对其在不同采收期的地上、地下部分同时进行指标成分的含量分析研究。根据目前的工作计划,正在开展药材含量测定质量标准研究,有效提取方法。目前共试验了不同提取溶剂及梯度的不同处理方式(超声、回流、过柱)16余种前处理方法,从整个图谱上看,变化不大,从6个成分的整体含量看超声后直接上液相的含量相对高些。

2、根据省药检所的最新要求,对上2010版药典的两个标准胶囊1和胶囊2质量标准进行提高,补充了耐用性和精密度的试验和整理起草说明,待质量部复核完成送省药监所复核。

3、科技厅项目

(1)项目初验提出要补充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资料,该项工作主要由试验完成,工作量大,数据处理系统性要求高。试验完成后,进行数据整理,并起草了相关资料。

(2)针对项目经费专项审计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认真分析和相关资料研究,完成整改方案,并及时与省科技厅相关部门接洽。

(3)进行项目验收准备工作,包括验收方案制订和相关资料的完善。

三、做好胶囊质量标准工作

1、胶囊3质量标准工作

由于该品种为公司主要产品,在标准提高试验工作完成后,结合产品情况进行了深入考察,包括调查该品种历史质量情况,统计历史数据,通过相关技术处理,反复试验,使提高后的质量标准既符合相关规定,又尽可能降低了标准提高后所带来的生产风险。

2、胶囊4质量标准提高

为改进浸膏收率波动大无法固定制成量,与现行生产工艺有差距的现状,建立中间体提取物质量标准,将质量标准【制法】相修订为提取物投料,并进行相关注册申报工作。征求相关专家意见,认为可行。

3、配合公司项目进行胶囊5指纹图谱研究,现已确立分析条件。

四、做好新药研发报批工作

1、新药研发报批相关质量研究部分SOP编写,查阅、收集国家相关条例及整理编写技术要求,建立通用性模块,进行法规的提炼精简,使研发规范化有理可循有据可依。

2、对外合作单位及公司内部各兄弟部门提供技术支持3、建立药材2指纹图谱HPLC分析方法并应用;建立方法后,进行野生与栽培品种的对比研究;栽培品种的不同年限、不同采收月份的金铁锁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对比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进而为基地栽培出经济、优质的药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制药企业工作总结篇(2)

1、结合2012年度全县药品生产企业、特殊药品经营企业监督检查情况,确定由稽查队负责对全县2家药品生产企业和第二类经营企业,在春节后开展一次药品安全监管领域集中检查,现场检查时间截止到2月底,3月3日前完成总结工作。

二、强化日常监管,确保检查全面覆盖

2、根据县局关于印发《2014年度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特殊药品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规范监督检查程序,健全监督检查档案,及时进行总结评估。由稽查队负责对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制剂室、药包材生产企业、二类经营、使用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要求对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制剂室的日常监督检查年内不少于2次;对二类经营、使用单位每季度检查1次;对药包材生产企业年内进行1次全面检查。监督检查信息全部登录市局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3、规范药品委托检验工作。按照要求药品生产、配制单位需检验的一定要检验,自己不能检验的要委托检验,委托检验要符合省市局的有关要求。

三、认真实施专项检查,切实达到“四有”要求

4、结合我县药品安全监管领域实际,根据市局第二类监管情况和特定情况药品生产企业生产、检验条件2个专项检查方案,从2月份开始,由稽查队负责进行专项现场检查,全部工作在10月20日前结束,11月份进行总结评估。检查要做到有方案、有记录、有档案、有总结的“四有”要求,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工作中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增加相关专项检查。

四、加快新版药品GMP的实施,提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水平

5、根据省市局的统一部署,将新版GMP实施纳入药品监管工作的重点,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培训,指导企业正确理解法律法规的各项要求。

6、开展药品GMP跟踪检查。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由分管稽查队对2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GMP跟踪检查,每季度检查一次。

五、加强药品注册监管,从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

7、加强对药品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与指导,督促企业对照新标准及时申报补充申请,解决企业在执行新标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8、做好医疗机构制剂再注册、医疗机构制剂注册补充申请等事项的协调工作,根据相应工作程序,确保工作及时准确。

9、做好《省医疗机构制剂规范》实施工作。督促相关医疗机构,根据制剂规范的变更情况,及时开展验证工作,做好说明书和标签的变更,确保制剂规范的顺利实施。

六、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监测工作,全面提升监管水平

10、在稳定报告数量的基础上,注重提高报告质量。全年ADR报告数量每百万人口稳定在1200例以上,其中新的严重病例要达到20%以上,同时要提高报表的分类准确率和报告的均衡性。要加强与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办公室沟通联系,强化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11、围绕禁毒工作的新形势,加强调查研究,梳理药物滥用工作的新特点,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公安、卫生等部门支持,推动药物滥用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推行以企业为主体的诚信体系建设,试行风险评估干预机制

12、突出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质量受权人制度,进一步明确和强化质量受权人的工作职责。组织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制剂配制单位、药包材生产单位和二类经营、使用单位签订药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使企业切实承担第一责任人的义务。

制药企业工作总结篇(3)

总结交流会议由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会长陈统辉亲自主持。协会副秘书长吴锡荣作了协会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计划的报告;科技咨询部主任倪弘洁作了协会2006年技术工作总结及2007年技术工作计划的报告;大会表彰了2006年上海医药行业技术工作先进单位17家,表彰上海医药行业38家企业的名优产品88个;被表彰单位的代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副主任于金花,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发部主任王国平博士,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副经理冯奇志和上药集团技术质量部部长张毓涛先后发言,他们针对提高质量管理、坚持创仿结合及二次开发、坚持抓创新实现新发展,和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进行了技术工作经验交流。

上海市工经联陈振浩副会长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要以上海龙头企业为榜样,做精、做细、做透,使研发、生产、销售紧密形成一条龙。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衣承东指出:国务院加强医药市场整顿,以后将以临床研究核查为主。2006年上海的制药企业在研发注册方面是理智的,“撤申率”全国最低(15%)。产品开发既要关注原创,也要重视二次开发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药监部门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需要企业同时建立一系列的配套制度,生产企业是质量的第一负责人。药监部门与企业在为公众提供好药方面和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方面是一致的。加强监督的目的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打击刻意违法的企业。

制药企业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化学药;化药产业;发展对策

引言:在化学制药产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实现利润总额都是江苏省第一、山东省第二、浙江省排第三(如表7所示)。吉林省化学药产业的各项总量指标并不突出,在全国排名都在二十位左右。产值利润率排在前三位的是青海、海南、北京。成本利润率前三位是海南、青海和北京。吉林省的产值利润率排第九位,人均利润率排第六位。

近年来,化学药产业将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一方面,化学制剂行业的毛利率自2010年3月份以来持续下滑,行业经营压力凸显,药品降价、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等政策对化学制剂行业的影响将继续显现;另一方面,在人民币升值和出口价格低迷的背景下,化学药品原药行业陷入了以降价换取出口量的恶性循环,企业亟需构建市场化定价的自由竞争环境。而吉林省原有的产业基础就比较薄弱,加之严峻的外部市场环境,使得化学药产业的发展更是危机重重。如何充分发挥本省的优势资源,促进产业的健康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医药产业与化学药的定义与分类

1.1医药产业的定义与分类

医药制造业(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是指对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加工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医疗工业品与消费品的行业。

国家统计局分类标准定义的医药制造业,是狭义的范围,可以细分为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中药饮片加工业、中成药生产业、兽用药品制造业、生物药品制造业以及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等七个子行业。

1.2化学药的定义与分类

化学药是缓解、预防和诊断疾病,以及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化合物的统称生产化学药的工业即为化学制药工业,包括化学原料药业和化学制剂业两个门类。化学药品原药制造指供进一步加工化学药品制剂所需的原料药生产活动。化学药品制剂制造指供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诊断的化学药品制剂的制造。

2.国内化学药产业发展现状

2002至2012年的十一年间,我国七大类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从2002年的241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825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39%。2011年增长率达27.19%,2012年为16.2%,稍有回落,但也远远超过我国GDP的增长率。我国化学药品占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比例最高,为45.89%。在化学制药产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实现利润总额都是江苏省第一、山东省第二、浙江省排第三。吉林省化学药产业的各项总量指标并不突出,在全国排名都在二十位左右。

3.吉林化学药产业现状分析

3.1吉林省化学药产业基本情况

2012年吉林省化学制药产业工业总产值143.26亿元,占全国的1.70%,名列第18位;占全省医药行业的比重仅为12.8%,远低于全国46%的平均水平。主营业务收入126.23亿元,同比增长32.91%,占全国的1.52%,名列第18位;利润总额14.92亿元,同比增长43.21%,占全国的1.87%,名列第15位。生产化学药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通化市、长春市、延边州和吉林市,此四地的企业数占到全省企业数的接近七成。

3.2吉林省化学药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1.化学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全球药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为化学药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市场动力。通用药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为化学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发展契机。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化学药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资金支持。吉林省的劳动力素质较高,劳动力成本却相对较低。吉林省制药企业在生产环节还有许多潜力可挖掘,化学药科研基础雄厚,仿制能力较强。吉林省医药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全省医药企业几乎全部为民营或股份制企业,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发展内在动力很强。

2.化学药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药品质量安全以及环境资源要求的提高加大了化学药制造企业约束。化学药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型跨国公司为应对新药研发效率下降、药物专利到期、仿制药物竞争加剧等挑战,纷纷掀起了国际医药产业并购重组热潮。药品降价以及抗生素限用等政策的影响,化学药产业毛利不断下滑。吉林省化学药企业“小、多、散”,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企业规模偏小使吉林省大多数医药企业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生产和管理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生产能力在低层次上过剩。吉林省化学药企业自主开发能力不足,我省化学药剂型开发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

4.吉林省化学药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4.1化学药产业发展的思路

吉林省化学药产业发展应遵循以下思路:支持重点,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仿创并举,以仿带创,推动技术进步;集聚人才,搭建平台,提高服务效率。

4.2化学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积极招商引资,扩大产业规模。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化学制药企业来我省投资,不但可以短期内扩大化学药产业的规模,同时还能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中。国家《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高产业集中度,扶持大企业大品种发展是大势所趋。因此我省应致力于不断完善本省的价格招标医保基药及鼓励兼并等政策,继续扶持大企业大品种快速发展。

3.健全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为了提高吉林省医药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为了实现医药产品从仿制向创新的转变,我省应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在政府的指导下,发挥我省众多化学药科研机构的科研优势和大中型企业工业化生产的优势,仿创结合,以仿带创,走“产、学、研、资”相结合的道路,将转化成果转移到企业中去。

4.完善人才机制,吸引高端人才。实施“外引内培”人才发展战略,加快化学制药专业学科建设,加强化学制药科技人才培养,大力引进掌握化学制药前沿技术、拥有化学制药高新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复合人才。

5.加强平台建设,提高服务效率。政府应主导加强交易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安全监测平台、政企交流平台、科技对接和技术交流平台等的建设,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桥梁作用。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为企业争取和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6.加大监管力度,防范质量风险。通过政策引导和法规约束,推行科学规范管理标准,改造硬件,完善软件,使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制药企业工作总结篇(5)

一、案例解读

1.齐二药背景简介。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是一家有着38年制药历史的大型制药企业,在行业内有着良好声誉。公司多年来一直很受各医院和药品公司的信任。在2005年之前属于国有企业,由当地一家大型的企业集团――黑龙集团控股。2005年7月份齐二药进行股份制改造,先转让给“北京东盛园投资公司”,再经“北京东盛园投资公司”将部分股权和实际经营权都出让给私人。

2.案件经过。

(1)低价买进。

齐二药厂负责原料采购的纽忠仁在采购过程中认识了江苏省泰兴市不法商人王桂平,为了谋取暴利,王桂平不惜铤而走险,以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泰兴化工总厂的名义,伪造药品生产许可证等证件,将工业用的丙二醇假冒药用级的丙二醇销售给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他购进二甘醇,每吨只需七千元左右,再转手卖给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就涨到每吨一万四千五百元,价格整整翻了一倍多)。2005年10月,纽忠仁第二次向王桂平购买,这一次,王桂平卖给齐药二厂的不是工业用的丙二醇,而是价格更低的工业原料二甘醇。在整个购买过程中,纽忠仁为了图便宜,既未向泰兴化工总厂索取资质证明,也没有到厂查看导致购入了假冒的上吨丙二醇。

(2)违规验收。

假冒的丙二醇在购入以后,齐二药的化验室主任陈桂芬等人又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未将检测图谱与“药用标准丙二醇图谱”进行对比鉴别,并在发现检验样品“相对密度值”与标准严重不符的情况下,将其改为正常值,签发合格证,致使假药用辅料投入生产。

(3)低价中标。

2006年,广东省实行新一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在投标过程中,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因投标价格最低,而最终成为了省属医院集中招标采购的独家中标品种。于是,由齐二药制造出的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顺利进入了市场,而广州中山三院和广东龙川县中医院使用此假药后,11名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死亡。

二、案例分析

1.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分析。

对于齐二药来说,如此大宗的丙二醇应当属于企业的重大采购,“企业对于金额重大、重要性高、技术性强、影响范围广的经济业务与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从我们所了解的案情细节来看,齐二药案所反映出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采购流程上的严重失控。

在采购流程中,关键的内部控制点起码包括五个方面:请购与审批控制;供应商管理控制;实施采购控制;验收、入库及领用控制和付款管理控制。

表1-1 采购流程的审核控制关键点

其一,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本来应在请购和审核环节就开始考虑材料的价格、质量、数量及供应商因素。然而,在齐二药案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采购员的采购行为与前期的请购审核是完全分离的,究竟是齐二药根本没有请购与审核流程,还是这个流程失控,我们不得而知!

其二,在“企业内控控制――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关键控制点中,我们发现,齐二药最大的缺失就是供应商的管理控制!供应商的管控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来说意义重大,是企对公司、对采购、工作者最最核心的工作。

齐二药进行如此重要的采购,应该在寻找和评估供应商时就开始严格控制,至少应该考虑以下几个环节:(1)为提升公司生产效率和减少停工待料,采购部必须以实际需要寻求供应商;(2)采购部在寻找供应商中,必须要了解该公司的设备、制造能力、配合度等;(3)当采购确定新的供应商可以与公司配合后,必须会同质检部、技术部等相关部门主管作该厂商的评鉴;(4)该厂商评鉴中必须依据公司供应商评审考查表进行考核,经相关主管判定合格或不合格;(5)供应商判定不合格者,给予通知限期改善不合格项目,改善后通知重新评审要求,收到评审要求后另行约定时间重审;(6)判定合格的供应商采购部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下单开始列入供应商管理办法;(7)采购部必须随时寻求新的供应商,以利于公司的运作以及降低公司的成本。

齐二药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完全没有控制机制,更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完全是由采购员纽忠仁一人操纵,他在没有考核王桂平的所谓虚构的“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泰兴化工总厂”的情况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大批进货,而企业显然也没有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及对供应商进行评审考核的机制。在这样的企业失控状况下,可以说造出假药毒药至死人命是迟早的事!

其三,在实施采购的控制中,企业本应按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要求做到:“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我们没有从案例的细节中了解到这方面的授权、职责分离、控制方面的丝毫信息,对于齐二药来说,原料的验收和品质控制应该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最需要控制的风险,应该完全是层层把关、步步设防,可是我们得到的真实情况却是:

采购员钮忠仁说自己根本看不懂化验资料;验药的化验室主任陈桂芬学历是初中一年级,并自称“没有受过什么(化学)培训”;副总经理朱传华称“在公司,有个惯例,产品检验不合格也要按合格开(合格报告书)”;副总经理郭兴平更称,“公司的GMP认证是花10万元买的”;总经理尹家德则表示,在生产和销售“亮菌甲素注射液”时,他已辞职,对假药事件毫不知情……

从“企业内部控制――采购与付款循环”的角度来看,齐二药的内部失控已经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可是说,齐二药在请购、选供应商、验收、保管等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设置控制措施,假药都不会形成,悲剧都不会发生。那么,像齐二药这样的受国家认可的大企业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恶性事件呢,我们认为,在采购与付款失控的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2.深层原因分析。

(1)治理结构的问题。

齐二药是一家经改制而成的企业,它的私有化“改制”完成于2005年,在此之前,它是一个真正的公有制企业,但是具体的所有权归属却混乱不清。2005年9月30日,官方公告称,经招商引资,北京东盛园投资公司以1 442万元接盘齐二药厂,从黑龙集团手中购买了控股权,随后又将这部分股权的25%出售给了当地一家连锁药店的老板桑红霞。到案发时,我们发现,这个所谓的“北京东盛园投资公司”只是名义上的投资者,而齐二药的实际控制者是桑红霞、刘劲涛夫妇。齐二药在改制以后已经转化成了一个家族化管理的民营企业。

齐二药私有化“改制”以后,企业的管理文化一落千丈,一切以利益为导向,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减少工人工资,齐二药在不告知企业中的工人的情况下,大规模裁员,到案发时齐二药的正式工人已经超过一半下岗,同时,企业大量聘请没有专业技能和资历的临时工,于是导致了企业在各环节(尤其是药品质检环节)上的严重漏洞。

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就是要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而齐二药经改制以后,完全沦为一个由内控人控制的企业,股东、董事会的制衡根本不存在,而且,实际控制人又是唯利是图,忽视社会责任,那么,这样的企业必然是内控缺失、舞弊横行的,企业制出假药、毒药可以说是必然的!

(2)国家质监部门的漏洞。

齐二药案件爆发以后,网上一片哗然,“毒药入市要有四大条件:商家见利忘义、检验人员不称职、管理人员是糊涂官、监管部门存在漏洞。”这四个条件在齐二药中居然一应俱全,如果说作为企业为盈利而丢弃社会责任,那么国家质监部门又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齐二药案发以后,广大网民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国家药检部门。

我们国家连续出现了类似“齐二药”、“欣弗”的事件,这些事件暴露出我国药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暴露出药品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药品安全的问题,吴仪副总理曾说,药品安全是天大的事儿,为了保证公众的用药安全,在“齐二药”和“欣弗”事件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在近期将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专项行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国务院领导的要求,确定了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的工作重点和主要目标,确定了坚持整顿与规范相结合,围绕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四个环节,严格准入管理,强化日常监管,打击违法犯罪,特别是将查处药监系统内失职渎职,推动行业自律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三、小结与思考

齐二药案例让我们再一次审视中国企业的内控概况,并体会企业内控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企业要长远发展,必然不能只顾及眼前的利益,而要承担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并不是让企业为灾区捐一两次款,或者做一两次“善举”,我们认为,一个企业所应承担最大的社会责任是为社会生产出放心的产品,是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损害社会、不损害民众,更是要让自己的企业健康有效的成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对企业来说,要真正健康快速的成长,其关键就是要规范企业治理结构,构建良好的企业管理机制,建立符合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流程和机制,并进行持续有效的动态监督。对国家监管机构来说,首先就是要规范自身的管理机制,针对中国企业目前的状况,制定严格的监督机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制药企业工作总结篇(6)

经得起考验的品质才是王道

如今制剂国际化认证在政府的倡导与力推下,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并已成为医药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而京新药业可谓是这方面的行业先行者,目前已完成多个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国际认证,并不断扩大自己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份额。

经过潜心多年的不懈努力,2006年10月,京新药业的制剂产品终于第一次敲开了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通过欧盟(德国)GMP(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Legislation 2003/94 EC)认证,当时国内拥有这张“欧盟通行证”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京新药业却凭借自己的良好品质赢得了这块“王牌”。2009年10月又通过了欧盟(德国)GMP复认证,在这次复认证中,德国检查官对京新药业的质量保证体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主动给出了制剂生产线符合德国GMP的证明信(注:德国的GMP证书一般都是按企业申请的单个品种发放的,很少对整条生产线集中给予认证),这也让京新药业成为了中国唯一的制剂生产线通过德国cGMP认证的制药企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质的飞跃,国际合作伙伴的订单也纷至沓来。2008年,辛伐他汀片首次出口英国,开创了中国化学成品药出口英国高端市场的先河,甲氧苄氨嘧啶(TMP)片、柳氮磺吡啶片又相继出口英国,2009年11月氯吡格雷片出口德国;不久的将来还会有4个产品相续出口德国、英国……

同样,京新药业在原料药出口方面同样创造了骄人的业绩:2008年10月,辛伐他汀原料药获得了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的欧洲药典适用性(COS)证书;2009年6月,盐酸环丙沙星原料药取得了EDQM现场检查证书、法国药品质量管理规范(GMP)证书及COS证书;2009年6月,盐酸环丙沙星原料药获得COS证书。

京新药业这看似顺风顺水的发展之路,实际上却是困难重重、挑战不断。谈起2009年企业接受德国欧盟GMP复认证的情景,吕总至今依然记忆犹新。德国人因严谨认真、刻板守法的性格而闻名,德国的检查官也果真如此。吕总还记得,德国检查官初到京新药业时,为了保证检查的客观公正,不接受任何与检查无关企业人员相陪及一切安排。尽管从2006年首次通过德国欧盟GMP认证以来,京新在质量管控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看到如此严厉的检查官还是让他们不免心生忐忑,只能等待检查官细致入微的审查。那段时间,尽管公司依然保持正常营运,工人们依旧兢兢业业地生产,每天依然有一箱箱的产品被生产并销往国内外,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平静,但吕总的心里却紧捏着一把汗,默默等待着最终的宣布。终于,复认证审查工作结束了,德国检查官对检查结果非常满意,他们惊喜地看到京新药业不仅坚持严格按照GMP规范操作,而且把所有国外客户审计中指出的问题都进行了整改。一向严谨的德国检查官在检查结束后笑着对吕总说:“你们公司已达到德国中等以上制药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德国检查官欣然接受公司的庆功宴邀请,这是他们驻厂检查以来第一次与企业人员共进晚餐。

中国的化学药大多源于对国外原研制药的仿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外大量原研药进入中国高端医疗市场,尽管国产药大致可以满足基本用药需求,但若要进入国内高端医疗市场,与原研药相比品质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尽管我国自1988年第一次颁布药品GMP至今已有20多年,其间经历了1992年、1998年和2010年三次修订。但鉴于中国化学药发展历史及国情,中国药企GMP管理还大多停留在关注“静止环境”的状态,动态管理的理念略显不足。而欧美通行的GMP更注重生产质量的全过程动态管理,近年来引进质量风险的管理,更为药品生产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提供了新抓手。欧美国家是采用指南拉动的模式,将药品GMP检查、评估看作促进企业不断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手段。这种“与时俱进”的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更加细致入微,也更加有利于保证药品质量。因此,通过欧美GMP认证常常成为中国制药企业品质优良的标签。

尽管距离我们采访的时间已相隔1个多月,但京新药业的当家人吕总眉宇下深沉睿智、炯炯有神的双目中所散发的刚毅和坚韧却依然历历在目,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仍在我们耳边回荡:“京新药业争取国际认证绝不是单纯为了获得一个认证的质量标签!”诚然,产品拥有国际认证的企业可以让人们对它的品质更加放心,当初的京新也曾本着这样朴素的理念而不断提升企业软硬件水平争取国际认证。但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如今的京新已不满足于此,让自己的制剂产品融入世界、走向国际主流市场才是努力方向。

专注目标提升品质

回首京新药业30多年的发展历程,它曾几经易名,组织架构经历过多次调整,各种诱惑也曾多次向其伸出“橄榄枝”,但“专心做药”的情节却从未改变。

如果追根溯源,京新药业虽没有百年老字号的岁月积淀,但也年过而立即将步入不惑之年。1974年,公司前身为新昌拔茅化工厂,后改名新昌胶丸总厂,生产药用空心胶丸。1990年,新昌胶丸总厂与北京第三制药厂联营创办“浙江京新制药厂”,生产药用空心胶丸、头孢拉定胶囊、感冒清胶囊等成品药。1995年,新昌康乐化工公司并购了该药厂,开始生产原料药、中间体,并扩大了成品药生产量。之后公司经过两次体制改革,2001年10月,公司整体变更为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15日,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002020)。2007年11月,公司完成了“四个基地”和“两个中心”的布局,在浙江新昌、浙江上虞、江西上饶和内蒙古巴彦淖尔建有四大生产基地,并在上海和杭州分别建有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技术中心,并和多所国家药品科研机构及著名高校合作,拥有较强的科研技术力量。

公司同时拥有制剂和原料药,共有生产批文160多个。是国内最大的喹诺酮类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产品畅销东南亚、南亚、拉美、欧洲等国际市场。成品药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头孢和非头孢两条生产线)、瓶装大容量注射液和头孢类无菌粉针。降血脂药品辛伐他汀片(商品名:京必舒新)销售量在国产同类产品市场中排名第一,历经数年技术开发与研究,2009年公司推出了享有“超级他汀”美誉的京诺(瑞舒伐他汀钙片)。2007年,公司成功收购了内蒙古临河中药厂,极大地丰富了中药产品结构。公司主打产品之一——京新康复新液,正是由京新药业旗下的子公司内蒙古京新药业出品。主要用于淤血阻滞,胃痛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阴虚肺痨,肺结核的辅助治疗;并可外用于金疮、外伤、溃疡、瘘管、烧伤、烫伤以及褥疮的创面修复,因其良好的溃疡和创面修复疗效,在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和患者中享有较高的美誉度。2011年,京新药业成功收购北京顺达四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进军生物医药产业,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正在循序渐进。

像京新药业这样的起家史,在中国四五千家制药企业中,算不上“名门贵族”、“出身显赫”,而可谓是“出身卑寒”。但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却只用10多年的时间,从一家仅拥有几千万资产的小厂,如今已发展成了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医药百强企业、上市公司,并打造出享有较高质量声誉的京新品牌。是什么支撑了企业的品牌理念?“专注!”吕总给了我们肯定的回答。

1995年京新开始生产和销售环丙沙星,当时国内的上海三维、天津制药和浙江医药都在做这个品种,而这几家都是“巨无霸”的航母型企业,京新怎有力量与之抗衡?但通过调研,吕总发现环丙沙星并不是他们的主打品种。于是京新开始全面聚焦环丙沙星,集中所有资源,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不断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拓展市场。从原料药到制剂,用了三、四年的时间,终于将环丙沙星的生产、销售市场份额做到了全国第一,京新也因此掘得了企业发展的第一桶金。从此京新药业养成了“专注”的习惯,集中精力精心做药,即使有再多的诱惑也动摇不了他们踏实做药的决心。

让创新务实成为企业的文化品质

京新的企业logo是由三个“人”构成的等边三角形,这种稳定的结构象征着京新管理团队的稳定和公司追求和谐的信念;以“人”为构图元素体现了公司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生命的“以人为本”理念;三个“人”手拉手体现了京新人团结合作的精神;“三人同行”又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格言,体现出京新人谦虚好学的态度,一个大写的“人”字,最形象地诠释了京新人“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工作作风。

“人”是支撑京新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吕总也格外重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为了吸引并留住更多研发专业人才,依靠上海的人才聚集优势,2003年公司专门在上海购买土地建造了22 000 m2的研发大楼,跨区域管理虽然增加了公司的运行成本,但为了留住人才,京新药业在所不惜。“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个“人”不仅包括京新的员工,更包括消费者、客户、社会、股东,京新的利益就是消费者利益、客户利益、社会利益、员工利益和股东利益的集合,“五大利益”相辅相成、紧密相连,依靠的就是京新人“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制药企业工作总结篇(7)

通过集中整治,严肃查处药品经营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解决当前药品零售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药品市场流通秩序,提升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二、整治重点

(一)重点检查对象

1.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的药品零售药店;

2.近两年受过行政处罚的;

3.近一个时期有群众举报的;

4.管理基础薄弱的。

(二)重点检查内容

1.2010年以来违法违规和违反GSP等情况;

2.“十二个不”的执行情况;

3.处方药销售及药师在职在岗情况;

4.含特殊药品制剂及含兴奋剂制剂等药品的购进渠道和销售管理情况;

5.超范围、超方式经营药品情况;

6.冷链管理情况;

7.远程监管情况;

8.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八个统一”的执行情况。

三、整治步骤

集中整治分为准备发动、自查自纠、集中检查、总结提高四个阶段。

(一)准备发动阶段(2014年3月20日前):结合实际,制订《区药品零售企业集中整治行动方案》,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药品零售企业负责人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4年3月25日前):全区所有药品零售企业认真对照《药品零售企业自查自纠表》(附件1)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并于2014年3月25日前将《药品零售企业自查自纠表》和《药品零售企业集中整治行动自查自纠承诺书》(附件2)报我局药品综合监管科。

(三)集中检查阶段(2014年3月26日至5月25日):组织对辖区内药品零售企业进行集中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依法严厉查处。

(四)总结提高阶段(2014年5月30日前):认真做好检查数据汇总、情况总结和整治效果评估工作,形成检查通报,做好总结上报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指挥协调集中整治工作。药品综合监管科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具体组织落实。全区药品零售企业要深刻认识当前药品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此次集中整治行动,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端正态度,积极参与,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制药企业工作总结篇(8)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药品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坚持“快速、全面、严查、重惩”的原则,围绕药品生产、流通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开展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现场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整治行动,使全市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企业药品安全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对药品消费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重点工作

(一)药品生产企业重点整治内容(见附表1)

(1)企业原料来源把关不严,以化工原料代替经批准的原料药,以质量低劣药材代替合格药材,购买质量无法保证的提取物生产制剂的行为,随意变更物料供应商的行为;

(2)原辅料(含中药材、中药饮片)未按照规定进行检验的,产品未经检验出厂销售的;

(3)企业未严格按照处方和工艺规程进行生产,物料平衡存在问题,或生产过程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

(4)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收购中药饮片贴牌包装的。

(二)药品批发企业重点整治内容(见附表2)

(1)企业对供货方资质审查情况(包括供货企业和人员、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包装和标识等);

(2)企业购销活动中票据管理情况(有无挂靠经营、走票过票等出租、转让证照的违法违规行为,购销票据、购销记录和药品实物是否一致等);

(3)企业重点品种管理情况(含特殊药品及其复方制剂、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终止妊娠药品等);

(4)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人员情况(有无执业药师及在职在岗情况);

(5)企业仓储条件及库区管理情况(特别是冷链设施设备运行状况及温度记录情况)。

(三)药品零售企业重点整治内容(见附表3)

(1)进货管理:进货来源把关不严,从非法渠道进货;

(2)销售管理:未按要求销售处方药、含特殊管理药品复方制剂,产品的销售去向不清;

(3)票据管理:购销票据与实物不符,购销票据和记录不真实;

(4)人员管理:有无执业药师、药师及在职在岗情况;

(5)卫生管理:店堂卫生环境、药品分类陈列、店堂广告等。

四、工作步骤

集中整治时间为期4个月。共4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3月上旬)。召开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动员会,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参加,宣传此次集中整治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广泛发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积极参与整治行动,做好自查自纠工作,积极配合药品监管部门监督检查。

(二)企业自查自纠阶段(2012年3月中下旬)。全市所有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均要对照上述工作重点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市、县局督促企业主动查找、整改存在的问题,并组织企业法定代表人签订承诺书,强化企业诚信自律,切实做到宣传发动到位、认识提高到位、问题查找到位、整改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三)集中检查阶段(2012年4-5月)。市、县局组织人员,对辖区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现场检查。重点检查高风险品种、基本药物、近期有群众举报以及上一年度药品GMP飞行跟踪检查问题严重的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特殊药品及其复方制剂、近期有群众举报、上一年度药品GSP跟踪检查问题严重、城乡结合部以及偏远地区的药品经营企业。

(四)全面总结阶段(2012年6月)。集中检查结束后,各县局对辖区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自查、集中整治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于6月10日前书面报告市局。总结报告应内容翔实,有具体数据和案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品生产或流通集中整治的总体情况,包括组织方式、检查范围、检查企业数、未检查企业名单及原因等;自查和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企业名单,包括已查实并处罚的企业名单以及已立案但尚在继续查处的企业名单;对已查实并处罚的企业,要详细报告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包括企业名称、违法违规事实、处理依据、处理结果;警告、责令限期整改、停产整顿及罚款的情况统计;已采取的措施和对今后工作建议。

五、任务分工

市局负责全市药品生产企业、市辖区内直管药品经营企业的现场检查,县局负责辖区内药品零售企业的现场检查,在县辖区内的药品批发企业由市局牵头和县局共同检查。市局成立三个检查组。具体人员及任务分工如下:

六、工作要求

(一)各县局要深刻认识开展此次集中整治行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强化药品安全责任意识。要结合各地实际,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于2012年3月底上报市局),细化整治措施,排查隐患和薄弱环节,确保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各县局要及时、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此次整治行动的工作部署、具体要求以及本辖区药品安全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对外要努力争取公安、工商以及其他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对内要注重整合人员和技术力量,切实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和整治合力。

制药企业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医药企业;成本管理;会计核算;创新方法

引 言:传统的医药企业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存在成本核算不全面、计算机信息手段应用不充分、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成本价格管理死板、预算失控等问题,阻碍了医药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经营规模。针对医药企业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发展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优化医药企业会计核算的创新方法,全面提高医药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效率,为医药企业的经济活动拓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医药企业的经营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创新会计核算的方法,将现代计算机会计应用其中,促进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向信息化发展。

一、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中国医药企业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成本控制理念上,即只注重生产制造过程的成本控制,而很少将成本管理的范围转向涵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在工业经济下的企业,其重复性扩大再生产和知识含量的低下,使得制造成本在产品中占较大比重,其他如研发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等所占的比重很小,因此这些成本在成本核算和管理中不被重视。

就成本管理空间看,现在一般医药生产企业生产成本中直接生产成本比例不高,其中包括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以及燃料动力费用,生产过程中成本压缩的空间很小,而制造费用比例较大,一般在20%~40%,存在着很大的成本压缩空间。在医药企业的利润表中,产品营销费用的比重较大(事实上,制药企业营销费用在其销售额中的平均水平为45%),企业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不高并且这些费用大部分是固定费用,因而企业在营销费用上存在的可压缩空间较大。

二、医药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核算不全面

当前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普遍存在成本核算不全面的问题。医药企业的特点就是商品繁多、种类丰富、数量庞大,而且还相对较为分散。成本核算任务繁重,但是成本核算细化不到位,计算不精确,会直接影响到总部对门店的管理。成本核算的全面化、系统化、高科技化是确保总部财务部门发挥其协调功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计算机信息手段应用不充分

在医药企业成本管理中,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会计计算机管理方式的普及不全面,是阻碍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认识会计电算化方法,促进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向信息时代靠拢,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发展。

(三)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制约医药企业成本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会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关系到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效率的高低。但是,由于企业普遍缺乏对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培训和专业技能的规范,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会计核算的随意性,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计算方法,导致成本核算的信息不全面、不及时。

(四)成本预算失控

总部与门店的成本费用支出未实行预算管理,未作为经营指标将其列入预算控制,总部对各门店的成本费用支出考核失控,对超出范围或额度的成本费用难以实行逐层报批程序。另外,总部的物流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商品配送不到位,库存结构调整明显滞后,使医药企业统一进货、降低商品采购费用、提高单品种毛利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医药企业成本价格管理机制不灵活

各门店商品折扣、削价的权限集中在总部,由总部发出调价通知单交连锁门店去执行。但通知单下发后,总部却无法组织人力对调价商品进行盘点,以监督各门店执行情况,而各门店通常又没掌握成本价格资料。这种成本管理办法使总部对调价商品数量难以控制,进而造成各门店成本价格核算失控。

三、医药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售价核算的弊端

许多医药企业财务管理中依旧使用传统的售价核算方式,及“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虽然核算操作简单,但是售价核算的方式会给管理者造成视觉误区,而且容易出现错账、虚账、假账的不良行为,对医药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大

医药企业经营的商品品种多,数量大,对药物批号及有效期的要求高,核算中的毛利不能按单品销售所产生的毛利之和计算,而是通过商品综合差价率结转成本得到。由于综合差价率是商品的进销差价同进货售价金额之比的加权平均数,受商品当期进货品种的影响很大,因此它不能如实反映进销差价率及毛利,只是一个近似数。而且,运用综合差价率公式计算商品毛利时必然产生较大误差,经营成果难以真实反映。

(三)会计核算方式滞后

当前许多医药企业的会计核算还沿用着传统的会计审核模式,没有普及信息化的计算机会计审核方法。滞后的会计核算方法,限制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不仅耗时长、不准确,还增加了工作负担,得不偿失。

(四)资金流、实物流、票据流难以同步核算

虽然企业多数设有配供中心,负责统一采购进货、统一验收入库、统一向网点调配送货。但在实际运作时,购进商品往往直接送到门店,有些商品更是由门店直接采购,有些商品是门店之间相互调拨,由门店代总部填制入库单和调拨单,而进货付款和会计核算由总部进行。由于物流和票据流转不同步,票据传递不及时,直接影响总部对库存商品总量的控制,影响到及时进行会计核算。门店自行采购的部分商品由总部结算,使总部对各门店的商品采购失去控制,这种货款不同步的现象必然使财务管理容易出现问题。

四、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

发展医药企业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创新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一般以总部统一管理和授权门店两种成本管理模式为主,创新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将统一管理和授权管理相结合。资金的流动统一由总部进行集中调动、筹集和分配,门店需要时,按照资金审批流程进行申请;同时门店将店面每日营业款进行结算,保留门店经营所需,其余的款项上缴总部。新的成本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资金的高效实用,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存货的进销存管理制度

医药企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商品繁多、种类丰富、数量庞大,而且还相对较为分散。完善医药企业存货的进销存管理制度,是通过管理科学化节约成本的重要形式。不合理的存货管理方式造成的浪费,是成本核算管理的缺陷。完善存货的进销存管理制度,注重每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降低存货的损耗;合理规划商品有效期内的使用范围;做好财务与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规范会计核算,重视成本预算管理

预算作为账目管理中重要的财务指标,重视成本预算的作用,要抛弃流于形式的成本预算方法。全面规范会计核算的流程,重视成本预算的管理,从控制成本预算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明确财务管理部门各个岗位的责任制度、量化考核方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能保证医药企业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

(四)建立计算机成本管理系统

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成本核算管理中,促进医药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推广。信息时代的经济发展,重视管理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显然,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药企业经营规模的发展。建立计算机成本管理系统,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促进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 医药企业会计核算创新方法的主要途径

优化会计审核创新方法的主要途径分为“总部―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总部―区域―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总部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加盟店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四种会计核算模式。

(一)总部―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

“总部―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以总部财务部门对所有的门店财务进行整合、审查、核对。门店主要以报账工作为主,并根据管理和经营的需求制定辅助账目。总部定期对门店的资产、损益和财务进行统一核算。

(二)“总部―区域―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

“总部―区域―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区域财务部门直接管理门店的账目,并对总部报账。简单来说,就是区域总部定期核算门店的资产、损益和财务,总部定期核算区域总部的资产、损益和财务,从而确保会计核算的精细化、准确化。

(三)总部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和加盟店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

总部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和加盟店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重要是针对医药企业中非直营经营模式的会计核算方式。根据店面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会计审核模式,确保医药企业经营模式多样化的正常运作,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和进步。坚持会计审核的基本原则,保证会计审核的信息全面、客观。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药企业的发展规模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创新会计核算的方法,将现代计算机会计应用其中,促进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向信息化发展是重要的优化措施之一。针对当前医药企业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全面实施优化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创新方法的措施,提高成本管理及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为医药企业在竞争和发展中提供坚实的后盾,确保医药企业又快又好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晓虹. 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04).

[2]陆新颖. 现代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分析[J]. 财经界. 2012(12).

制药企业工作总结篇(10)

XX市药业发展规划(2005-2010)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投入、高收益、高技术密集型的特殊产业群体,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为加快我市医药产业发展,叫响“中国北药之乡”,结合XX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药业发展趋势及XX药业发展现状 医药产业是一个市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医药产品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值年均增长16.6%,已成为全球医药十大新兴市场之一,是继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之后的世界第五大处方药市场、世界非处方药的第一大市场。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市场发展进一步加快。黑龙江省北药资源丰富,省内分布的动、植物药材有856种,总蕴藏量为27亿公斤。有药材保护区36处,保护面积5.9万亩。2000年末黑龙江省已步入医药大省行列,医药经济总量居全国第7位。形成了以哈药集团为龙头的一批骨干企业,涌现了一批骨干产品,产值超5000万元以上的就达23种,产值超亿元的有15种,医药产业已成为拉动全省医药经济快速发展的牵动力量。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用药消费的增长、新疾病带来医药的新需求以及医药生产的多元化,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医药市场增长速度仍将继续高于世界医药市场增长速度。 XX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张广才岭东麓,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和气候条件极其适合北药种植和生长,为发展医药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野生药材富集。全市野生中药材资源品种共102科、215种,其中名贵中药材有山参、田鸡、鹿茸、麝香、熊胆、豹骨等9种;道地药材有黄芪、黄柏、龙胆草、苍术、北五味、刺五加、满山红等76种;大宗药材有柴胡、灵仙、寄生、巨麦、白鲜皮、地榆、益母草、升麻等120多种。全市中药材年蕴藏量达到12.5万吨,周边市县中药材年蕴藏量在30万吨左右,开发潜力巨大。种植历史悠久。XX种植中药材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多年的种植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掌握了丰富的栽培技术,先后成功种植了龙胆、五味子、黄芪、甘草、柴胡、平贝等十几个品种。全市现已形成了横道镇二十二村、三十五林场平贝种植基地,山市镇黄芪、五味子种植基地,我市已被黑龙江省列为刺五加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北药种植面积达到8000多亩。森林食品多样。森林食品资源丰富,有蕨菜、刺嫩芽、猴腿等100多种山野菜,年贮藏量5万吨。松籽年收购量1000吨以上,野生黑木耳、猴头蘑等食用菌年产量4万吨,适宜林蛙养殖面积达17.5万公顷。多样的森林食品为开发生产保健食品提供了优越条件。区位优势明显。XX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经济大通道中,距省会哈尔滨285公里,距黑龙江省第三大城市牡丹江市仅12公里。滨绥、图佳铁路、201、301国道横贯全境,距国际航空港牡丹江机场仅20公里。周边有三个国家一类口岸,距绥芬河铁路和公路口岸175公里,距东宁公路口岸220公里,对俄贸易优越。便捷的区位交通条件,对于我市发展药业产业,迅速抢占俄罗斯市场提供了先机。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XX市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目前,全市工业企业人员工资为:管理人员月平均工资1044元;技术人员月平均工资848元;一般工人月平均工资561元,可为医药企业生产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电力充足,水质优良。XX所处的黑龙江电网,是东北电力系统的一部分,我省全年总发电量为295亿千瓦时,电力供应充足,电价相对较低。全市有大小河流144条,地下水储量约181.7亿立方米。境内的海浪河是黑龙江省少数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水资源充沛,水质好,为加工企业生产用水提供了有利条件。医药工业基础坚实。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药业产业发展,将医药产业列为今后XX发展的主导产业,并依托黑龙江省第一家生态农业开发区,辟建了医药加工园区,为发展医药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和科技支撑。出台了税收、土地、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引进具有资质的制药企业进驻XX,现已有雪都制药、五环制药、康宝制药、林海雪原制药、金鹅生物制药等6户制药企业入驻医药加工园区,全市制药企业达到8家,总投资近2.1亿元,年产值达到3.4亿元,生产药品剂型11种,药品品种37个。全市已有25户药品批发零售企业通过GSP认证。 二、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及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为主题,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开发区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坚持“以药兴市,以药富民”的发展战略,实施医药工业园区、北药种植养殖基地、药材市场和药业关联产业等重点工程,推动我市医药产业集团化、经营规模化、产品系列化发展,叫响“中国北药之乡”,把XX建成黑龙江省外敷药基地、全国北药种植基地、药品流通和中药材(品)集散地。 (二)遵循的原则 1、坚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和合理保护的关系,把发展医药产业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结合起来,与生态市建设结合起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把药业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药业产业领域建设重点,分阶段实施,逐步将医药产业培育成我市支柱产业,把XX建成药业大市和药业强市。 3、坚持以政府为导向,企业、农户为主体的原则。政府扮演支持者、宏观调控者和公共服务者角色,引导规范企业、北药种植户成为产业发展主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加快药业发展。 4、坚持医药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原则。从XX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北药名优产品的同时,加快医疗器械、新型包装材料等配套产业发展。利用医药产业生产技术优势,向相关产业进军,在化妆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植物农药等产业方面取得新成果,形成多元化发展的医药经济新格局。 (三)任务目标 1、总的目标 到2010年,北药基地面积达到5.3万亩,全市制药企业总数达到25户以上,医药产品销售收入实现15亿元,税收1.2亿元以上,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户。 (1)北药生产。按照生态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巩固已有药材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黄芪、五味子、刺五加、防风、平贝、人参、丹参、龙胆草、甘草、林蛙等具有资源优势、地域特点的道地药材品种,进一步扩大药材和药用原材料作物种植面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建成一批集综合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北药种植园、北药高技术产业园、北药良种示范园,形成以XX为中心,辐射周边、带动全省,不同类型和种类的药材及药用原材料作物生产体系,拓展药用动物养殖领域,为北药加工提供充足原料。 (2)药材(品)加工制造。突出科技强企,壮大药业企业总量,实现企业升级,发挥群体优势,把XX建成药业大市、药业强市,把我市的药品(药材)加工制造业建设成为体系完整、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关联配套、互为动力的药业(药材)加工产业体系。 (3)药材(品)流通贸易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先导作用,把XX建设成集药材、药品流通、监测质控、配送服务、信息交流、药品博览展示于一体的最具黑龙江乃至全国特色的流通贸易服务中心。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05年-2007年。以GAP、GMP、GSP为目标,铺摊子、搭架子,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政府、企业、农户三赢机制,形成产供销、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创新体系。建立平贝、五味子、刺五加3个品种GAP生产基地,扩大北药试验示范研究,扩大良种基地面积,北药种植面积达2.1万亩。在药业企业已有一定实力的基础上,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实行强强联合,组建药业集团公司。制药企业总数达到15户,产值8亿元,税收5000万元。 第二阶段:2008年-2010年。跨越式地提高XX药业的功能和地位,把XX建成黑龙江乃至全国北药原材料种植示范基地、药品(材)加工制造基地、药业流通及信息中心、药业研究开发、人才培养教育中心和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北药种植面积达5.3万亩。建立种植(养殖)生产示范基地11个。全市制药企业总数达到25户以上,医药产品销售收入实现15亿元,税收1.2亿元以上。 三、重点规划任务 1、合理规划,加快北药生产基地建设。一要实行优良品种工程。充分发挥市农技推广中心、科技局作用,加快中药材良种的引进、繁育及推广,大力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名优道地药材,扩张优良品种种植(养殖)总量。积极培育无公害药材品种,通过对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对育种方法、植株施肥、浇水剪枝、嫁接等管理方法及高效无污染、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生产出优质、无污染的中药材种苗。在育种基地上推广应用示范新品种小规模栽培,实行规范化、科技化、标准化种植养殖。二要标准化生产。执行GAP药材生产规范化标准,严把质量关,制定平贝、刺五加、五味子、黄芪、防风等主要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大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喷灌、蓄水池、温室和大棚等设备设施,满足基地生产需要;积极与省医学院、省中医学院、省药品检验所合作,开展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从生产、粗加工、贮存、制剂的原料、中间品、成品、流通样品等各个角度和方面,发现药材质量变异和缺陷,从而建立完备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三要合理规划种植区域。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对中药材种植区域进行规划和调整,到2010年,在横道镇建立5000亩的平贝生产示范基地、山市种奶牛场建立2万亩的五味子生产示范基地、XX镇建立2000亩的黄芪生产示范基地、柴河林业局建立8000亩的刺五加生产示范基地、XX镇和柴河镇建立2个500头的鹿养殖基地、柴河林业局和长汀林业局建立2个1万亩的林蛙养殖基地、柴河镇和XX镇建立2个300把的蚕养殖基地。在保证制药企业药源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发挥现有种植(养殖)品种优势,不断扩大辐射区,增加基地面积。四是建立健全组织服务体系。坚持围绕龙头建基地,积极开展北药种植技术培训,推进北药种植(养殖)技术推广和普及,提高育苗、栽培、田间管理、防虫治病、收割晾晒等生产技术水平。建立北药产业协会,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流通渠道,调动流通领域经纪人的积极性,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到2010年,北药协会发展到9个分会,覆盖面达到100%。五是建立野生药材自然保护区。在长汀、横道、柴河、二道、三道建立刺五加、五味子、林蛙三大品种的自然保护区,明确保护任务,落实保护责任,实现我市野生药材永续利用。确立北药发展利益机制,凡是涉及到森工局和山市种奶牛场的有关北药发展事宜,由市政府统一进行协调,保持步调一致,共同发展。 2、强化措施,创建现代药业工业企业体系。一是加快医药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制药企业进行改组、改造,加速产品升级换代,突出各自特色和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加快推进现有药业企业GMP改造,大力实施调高、调优、调强、促大等战略措施,使药业企业得到升级,加快发展。二是组建研发机构。引导制药企业自建孵化器,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和北药研发系列产品,并积极进入临床。各企业都要做到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鼓励企业向科研院所、优势企业挂靠。积极与中国药科大学、省中医药大学、省中药研究所等药品科研机构、医学院校联合挂靠,达到人才、设备共享,形成产学研联合体。充分抓住国内、国际知名制药企业对外扩张机遇,与国药集团、哈药集团、石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等企业实施联合挂靠,通过入股、合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等多种形式,壮大企业规模、技术和实力。四是促进企业产品出口。培育制药出口企业,帮助办理进出口经营权,企业要按照国际FDO标准进行生产,在药品包装、工艺、原料等方面不断创新,增加出口种类和品种,要不断与国外制药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逐步打入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市场,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五是组建药业集团。以建立现代企业为目标,打破不同所有制界限,鼓励企业实行产权整合,推行强强联合,产学研、贸工农相结合,组建制药集团,走医药产业集团化发展之路,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3、扩大营销,全面拓展药业流通领域。一是建立北药集散地。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以药材公司为载体,建立北药集散地,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药材药品生产、经营行为,创造平等交易和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鼓励企业、经销大户到大型药材市场设立窗口,不断拓展销地市场。二是培育药品流通企业。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积极通过GSP认证,提升企业资质。加快企业营销队伍建设,营销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要达到50%以上。完善销售网点建设,通过总经销、区域、终端销售、广告宣传促销、医学专业推销等方式,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覆盖率。积极引进大型药品流通企业,鼓励制药企业与药品流通企业进行联合,积极参与或融入国内外大型药品销售公司,逐步收购或控股一些重点城市的医药批发企业或配送中心,组建全国性的药品连锁店。三是准确把握市场信息。编制我市药业网页,建立完善农业信息“村村通”、农业信息网和农业技术110,广泛宣传我市北药资源、政策信息,通过网络加强与各大制药企业的联系,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市场信息,做出科学的市场分析和市场预测,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发展战略,指导药业产业健康发展。四是实施名牌战略。树立创新意识、营销意识,面向国内外市场,采用先进加工设备、工艺和技术,开发生产高质量、有特色的优质名牌产品,及时抢抓机遇,强化营销,迅速抢占市场。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联牌经营,通过“联牌、靠牌、引牌”,走出一条“以名牌抢占市场,以名牌促发展,以名牌求效益”的名牌之路。五是发挥政府在市场开拓中的作用。强化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宏观调控职能,按照市场需求结构变动趋势引导生产。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实行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经营,解决地区分割、流通不畅,环节多、费用高等问题。各相关部门要高度负责,以开拓产品市场、搞活产品流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为己任,帮助企业进一步开拓北药产品及加工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重点解决卖药难问题。 4、科技创新,提高医药行业整体实力。一是推进医药行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产业。制药企业要普遍推广、使用计算机在线控制技术,实现制药过程程序化、自动化。完善拓展药业行业信息网络体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全部开通互联网,实现网上信息、信息查询。二是加快新药开发步伐。坚持新产品开发、仿制药品开发、老产品改进并重,做到仿中有创、创中有闯,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新药开发体系。三是加快人才开发。依托牡丹江医学院、省中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建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培育较高层次的医药人才;完善市职教中心功能,建立培养初级药业人才和劳动力的医药职业教育体系,保证药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快医药产业人才开发,引进科技和管理人才讲学,培训科技产业化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培养我市掌握现代化科技的新一代药农和专业技师。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用人机制,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重视选拔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的厂长经理,积极鼓励企业经营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先进企业深造、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和造就一支实力雄厚、稳定的药业科技和管理队伍。争取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明显见效,五年初步形成稳定的科技和管理队伍。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医药行业方面的专家顾问组成的XX市医药产业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下设办公室,设在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由相关部门抽调。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市药业产业重点项目开发,制定全市药业产品开发战略,规划、部署和组织新产品研发、企业技术创新;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帮助制药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扶持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和骨干企业,加速推进药业产业发展。下设3个专题推进组。①北药基地建设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组长由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农委、科技局、林业局、药监局等部门和各乡镇组成。负责制定基地发展目标,进行组织协调、种植落实、信息反馈、技术指导等。农委牵头负责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由市林业局和柴河、大XX、XX3个森工局负责野生中药材的保护与开发。②药业加工组。办公室设在经济局,组长由主管工业和主管开发区的政府副市长担任,成员由经济局、药监局、开发区、科技局等部门组成。负责对企业改造任务的指导、督促检查、信息反馈等。③企业流通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长由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担任,成员由药监局、经济局、农委组成。负责组建流通企业,扩大销售渠道,打造知名品牌等。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发挥作用,认真落实规划任务,各乡镇也要制定出每个年度的乡镇药业发展规划,为全市药业发展创造最优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2、强化政策扶持。①建立医药产业开发专项资金和奖励资金,用于新药研发、贷款抵押担保、奖励为研发新药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等。②各部门围绕我市北药资源积极向国家、省申请资金、项目,并开辟“绿色通道”,设立专项贷款支持北药基地建立、发展。③对新建、盘活、改制制药企业,市财政将在企业所缴纳土地出让金地方分成部分拿出一定比例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新上技改项目,在一定条件下给予适当贴息。④制药企业与省内、国内知名企业挂靠、联牌经营的,视贡献予以重奖。⑤争取国家减免税政策,扶持企业不断开发新药产品,增强研发能力。⑥对获得省级、国家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给予企业一定比例的资金奖励。⑦积极解决好医药制药企业的科技和管理人才的户口、住房、家属就业、个人科研基金申请,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为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⑧新建制药企业,建设期间免收一切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十年内全额投入企业,扶持企业发展。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次性办结服务,投资企业所需办理的各项手续,全部由市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代办、领办,相关手续只收工本费。⑨针对企业特殊情况,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办法给予优惠。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以商招商。通过政策、资金手段,扶持现有企业发展,建立XX市招商引资工作良好信誉,依托雪都制药、五环制药、康宝药业、林海雪原药业等制药企业的宣传纽带作用,积极向外联络,吸引外来企业到XX投资办厂。二是定向招商。根据北药种植基地及品种,由药监局、科技局、农委负责,确定重点开发领域,以优势资源吸引外来投资者。加强对全国制药企业的了解,重点选择东北区域、兼顾全国制药企业,主动出击,宣传资源、政策、区位等优势,吸引投资。计划、经济、药监、科技、农委等部门每年要与4—6家企业有实质性洽谈。三是上门招商。根据搜集整理的制药企业信息,由药监局牵头,经济、计划、科技、农委、开发区等部门组成工作组,有针对性的选择重点制药企业,每年不少于两次集中、分片上门招商。四是委托招商。由招商局牵头,其它相关部门配合,委托知名的医药设计、药品经销商、科研部门作为全市的招商,利用自身接触范围广、信息渠道通畅的优势,开展招商活动。同时,要在全国一些有影响的药材市场、制药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不定期召开药业招商引资洽谈会,宣传XX的资源、项目和政策,为拓展XX知名度,加快药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五、近期重点任务 为强力推进药业产业发展,实现本规划预期目标,近期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做大北药种植基地。推进北药基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2005年全市北药种植面积达 0.9万亩。主栽品种平贝3500亩,五味子500亩,刺五加3000亩,黄芪200亩,沙参650亩,龙胆草700亩,防风150亩,鹿存栏500头,养蚕500把,养殖林蛙面积1万公顷。一是制定政策,完善机制,保证北药产业健康发展。最大限度用活用好国家和省市关于北药发展的优惠政策。开辟“绿色通道”,设立北药发展专项贷款,制定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政策,在北药基地生产上开展农业灾害保险,逐步建立北药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在企业与种植户的利益联结上,重点尝试企业与农户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按照企业要求,从基地北药品种的选育、引进、种植(养殖)、加工、产品包装、商标、质量标准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统一调控、统一规范。严格执行野生药材资源管理有关规定,对全市野生药材资源区域、采集、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实现野生药材的永续利用。二是坚持标准,基地示范,实施北药品牌战略。北药种植、养殖基地建设要做到与中成药企业原料供应、商业企业货源供应相结合,重点发展黄芪、五味子、刺五加、防风、平贝、龙胆草等具有资源优势、地域特点的道地药材品种。药监局对药材生产过程实行全程监控,确保药材生产符合GAP质量标准。2005年在横道镇二十二村建立2000亩的平贝生产示范基地,在柴河镇长石村、XX镇马北村建立2个蚕养殖基地,2006年做好平贝生产示范基地GAP认证前期准备工作。以我市农友北药开发研究所为基础,与东北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产学研联合。积极引进北药新品种和优良品种。2005年重点种植北黄芪、北龙胆、北防风等品种,平贝选用本地野生驯化的品种,刺五加选用所在地块野生品种,五味子选用一串红。实施北药种植品牌开发工程,2005年、2006年重点打造林海雪原、威虎山、横道二十二平贝、山市五味子、三道北芪等品牌,扩大我市北药种植、原料生产、产品开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强化服务,完善功能,提高北药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实施“科技兴药”战略,建立和完善北药产业的服务体系。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北药种植(养殖)技术推广和普及,加大对北药种植技术的培训力度,2005年培训率达到90%以上;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平贝、刺五加、五味子、黄芪、防风等主要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促进北药种植规模化;建立北药产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2005年建立二道、横道2个镇级北药协会;加大信息服务力度,积极提供产、销等有关情报信息,准确预测和分析药材市场,引导药农有计划发展北药生产。 2、建立医药工业科技园区。为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北药资源优势,壮大医药产业发展,承接全省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用好用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实现我省建设全国医药加工基地目标,辟建黑龙江XX医药工业园区。园区规划占地面积200公顷,在黑龙江XX生态农业开发区管委会组织下,由XX新城区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进行建设、经营和管理,并负责医药工业园区的筹融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经营及日常管理等。在经营运作机制上,实行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并存的方针。入区企业一律享受园区制定的各种配套政策,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我发展。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拓宽筹融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强化管理,创优环境,形成强大的企业整体阵容,共同打造“北药之城”。2005年基础设施全部达到“七通一平”,新引进制药企业3—5户,入区制药企业力争达到10户。 3、壮大制药企业规模。经过1—2年不懈努力,全市加工型制药企业达到12户,总投资达到3亿元,中西药系列药品品种达到50个以上。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税收300万元以上;2006年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以上,税收1000万元以上。一是抓好制药企业建设。对正在建设的金鹅药业和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的五环、林海雪原、康宝等制药企业,要做好企业与施工单位的对接,协调处理好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确保企业建设顺利进行。二是加快企业认证。充分发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职能作用,积极协调省、市主管部门,在政策、资金、药品检验上加以扶持,降低药品检验费用,帮助企业做好认证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药品批号、新建药厂的审批工作。康宝、五环、林海雪原、富东、威虎山制药企业在2005年上半年通过GMP认证,金鹅药业争取2006年底通过GMP认证,对已通过认证的企业要督促其严格按照GMP模式进行管理。同时,要确保全市60家药品零售企业在2005年全部通过GSP认证,2006年全市药品零售企业争取达到80家,实现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税收100万元。三是促进企业达产达效。在企业完成一期工程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企业的生产运营,雪都制药、富东制药、康宝药业力争在2005年1月份之前投产,威虎山制药、五环制药、林海雪原制药争取在2005年2月份之前投产,金鹅药业力争在2005年3月份投产,要积极帮助企业落实原料收购、用工等问题,保证如期投产。四是加快企业二期工程扩建。引导制药企业建设二期扩建工程,雪都、五环制药2006年建设二期工程,扩大生产规模。五环新建卫生材料厂、医疗器械厂、矿泉水厂、保健品厂,形成药品、保健品系列化开发,延伸产业链;林海雪原制药在2005年上半年建设二期工程,2006年投入生产;金鹅药业2006年建设二期工程,总投资增加到6000万元,达到年产金鹅1号胶囊8000万粒的生产规模。五是积极开发和引进新药品。由科技局等部门为主,加强和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自建孵化器,达到制企业与药品科研机构同步建设,加快新药品的研发与临床,争取每年推出2—3个三类以上新药品,积极帮助企业做好药号的审批工作。鼓励企业与医学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发新药品,康宝药业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等联合开发研制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等病症的新药,积极推进新药临床,完成临床报告,2—3年内争取通过国家审批。金鹅药业继续研制金鹅2号、3号胶囊系列产品。六是大力开拓市场。鼓励企业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建立起强大的营销队伍,2005年制药企业营销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者要达到50%以上。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加大产品的宣传和炒作,逐步树立起企业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来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七是组建药品工业协会。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由经济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药品生产企业,在自愿的前提下,组建XX市药品工业协会。搭建信息平台,企业可通过交流市场信息、管理经验,分析市场趋势、产品动态,实现生产、销售优势互补。通过协会合理利用人才,对人才的引进、使用、管理逐步做到科学规范化,引导企业建立金融信用和商业信誉,并不断反映企业呼声,解决企业的难点、焦点问题。八是大力引进外来制药企业。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围绕我市五味子、刺五加、黄芪、平贝等大宗药材,通过定向、定位、上门招商等形式,引进半成品、成品药加工企业,一方面要寻找有扩建、改造意向的制药企业,另一方面要盯住国内外药品加工知名企业,积极吸引客商进驻XX。编制北药资源及医药产业优惠政策的宣传画册,对外宣传XX北药优势,扩大XX对外影响。针对哈药集团、上药集团、北京制药、广州白云山制药、华北制药、云南制药等大型医药企业,以小分队形式组织上门宣传、招商。2005年分别在上海、哈尔滨、广州召开一次北药招商说明会,宣传XX资源,联系大集团、大企业,引进大项目。同时,聘请医药研究部门及专家,帮助我市研究北药开发方向和重点,创意包装高质量项目,并积极做好与现有企业的沟通、联谊工作,利用其影响积极对外宣传XX北药资源、政策及投资环境,达到以商招商目的。2006年前必保引进5户制药企业落户XX,力争6户。

制药企业工作总结篇(11)

XX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张广才岭东麓,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和气候条件极其适合北药种植和生长,为发展医药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野生药材富集。全市野生中药材资源品种共102科、215种,其中名贵中药材有山参、田鸡、鹿茸、麝香、熊胆、豹骨等9种;道地药材有黄芪、黄柏、龙胆草、苍术、北五味、刺五加、满山红等76种;大宗药材有柴胡、灵仙、寄生、巨麦、白鲜皮、地榆、益母草、升麻等120多种。全市中药材年蕴藏量达到12.5万吨,周边市县中药材年蕴藏量在30万吨左右,开发潜力巨大。种植历史悠久。XX种植中药材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多年的种植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掌握了丰富的栽培技术,先后成功种植了龙胆、五味子、黄芪、甘草、柴胡、平贝等十几个品种。全市现已形成了横道镇二十二村、三十五林场平贝种植基地,山市镇黄芪、五味子种植基地,我市已被黑龙江省列为刺五加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北药种植面积达到8000多亩。森林食品多样。森林食品资源丰富,有蕨菜、刺嫩芽、猴腿等100多种山野菜,年贮藏量5万吨。松籽年收购量1000吨以上,野生黑木耳、猴头蘑等食用菌年产量4万吨,适宜林蛙养殖面积达17.5万公顷。多样的森林食品为开发生产保健食品提供了优越条件。区位优势明显。XX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经济大通道中,距省会哈尔滨285公里,距黑龙江省第三大城市牡丹江市仅12公里。滨绥、图佳铁路、201、301国道横贯全境,距国际航空港牡丹江机场仅20公里。周边有三个国家一类口岸,距绥芬河铁路和公路口岸175公里,距东宁公路口岸220公里,对俄贸易优越。便捷的区位交通条件,对于我市发展药业产业,迅速抢占俄罗斯市场提供了先机。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XX市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目前,全市工业企业人员工资为:管理人员月平均工资1044元;技术人员月平均工资848元;一般工人月平均工资561元,可为医药企业生产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电力充足,水质优良。XX所处的黑龙江电网,是东北电力系统的一部分,我省全年总发电量为295亿千瓦时,电力供应充足,电价相对较低。全市有大小河流144条,地下水储量约181.7亿立方米。境内的海浪河是黑龙江省少数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水资源充沛,水质好,为加工企业生产用水提供了有利条件。医药工业基础坚实。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药业产业发展,将医药产业列为今后XX发展的主导产业,并依托黑龙江省第一家生态农业开发区,辟建了医药加工园区,为发展医药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和科技支撑。出台了税收、土地、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引进具有资质的制药企业进驻XX,现已有雪都制药、五环制药、康宝制药、林海雪原制药、金鹅生物制药等6户制药企业入驻医药加工园区,全市制药企业达到8家,总投资近2.1亿元,年产值达到3.4亿元,生产药品剂型11种,药品品种37个。全市已有25户药品批发零售企业通过GSP认证。

二、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及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为主题,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开发区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坚持“以药兴市,以药富民”的发展战略,实施医药工业园区、北药种植养殖基地、药材市场和药业关联产业等重点工程,推动我市医药产业集团化、经营规模化、产品系列化发展,叫响“中国北药之乡”,把XX建成黑龙江省外敷药基地、全国北药种植基地、药品流通和中药材(品)集散地。

(二)遵循的原则

1、坚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和合理保护的关系,把发展医药产业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结合起来,与生态市建设结合起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把药业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药业产业领域建设重点,分阶段实施,逐步将医药产业培育成我市支柱产业,把XX建成药业大市和药业强市。

3、坚持以政府为导向,企业、农户为主体的原则。政府扮演支持者、宏观调控者和公共服务者角色,引导规范企业、北药种植户成为产业发展主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加快药业发展。

4、坚持医药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原则。从XX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北药名优产品的同时,加快医疗器械、新型包装材料等配套产业发展。利用医药产业生产技术优势,向相关产业进军,在化妆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植物农药等产业方面取得新成果,形成多元化发展的医药经济新格局。

(三)任务目标

1、总的目标

到2010年,北药基地面积达到5.3万亩,全市制药企业总数达到25户以上,医药产品销售收入实现15亿元,税收1.2亿元以上,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户。

(1)北药生产。按照生态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巩固已有药材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黄芪、五味子、刺五加、防风、平贝、人参、丹参、龙胆草、甘草、林蛙等具有资源优势、地域特点的道地药材品种,进一步扩大药材和药用原材料作物种植面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建成一批集综合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北药种植园、北药高技术产业园、北药良种示范园,形成以XX为中心,辐射周边、带动全省,不同类型和种类的药材及药用原材料作物生产体系,拓展药用动物养殖领域,为北药加工提供充足原料。

(2)药材(品)加工制造。突出科技强企,壮大药业企业总量,实现企业升级,发挥群体优势,把XX建成药业大市、药业强市,把我市的药品(药材)加工制造业建设成为体系完整、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关联配套、互为动力的药业(药材)加工产业体系。

(3)药材(品)流通贸易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先导作用,把XX建设成集药材、药品流通、监测质控、配送服务、信息交流、药品博览展示于一体的最具黑龙江乃至全国特色的流通贸易服务中心。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05年-2007年。以GAP、GMP、GSP为目标,铺摊子、搭架子,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政府、企业、农户三赢机制,形成产供销、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创新体系。建立平贝、五味子、刺五加3个品种GAP生产基地,扩大北药试验示范研究,扩大良种基地面积,北药种植面积达2.1万亩。在药业企业已有一定实力的基础上,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实行强强联合,组建药业集团公司。制药企业总数达到15户,产值8亿元,税收5000万元。

第二阶段:2008年-2010年。跨越式地提高XX药业的功能和地位,把XX建成黑龙江乃至全国北药原材料种植示范基地、药品(材)加工制造基地、药业流通及信息中心、药业研究开发、人才培养教育中心和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北药种植面积达5.3万亩。建立种植(养殖)生产示范基地11个。全市制药企业总数达到25户以上,医药产品销售收入实现15亿元,税收1.2亿元以上。版权所有

三、重点规划任务

1、合理规划,加快北药生产基地建设。一要实行优良品种工程。充分发挥市农技推广中心、科技局作用,加快中药材良种的引进、繁育及推广,大力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名优道地药材,扩张优良品种种植(养殖)总量。积极培育无公害药材品种,通过对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对育种方法、植株施肥、浇水剪枝、嫁接等管理方法及高效无污染、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生产出优质、无污染的中药材种苗。在育种基地上推广应用示范新品种小规模栽培,实行规范化、科技化、标准化种植养殖。二要标准化生产。执行GAP药材生产规范化标准,严把质量关,制定平贝、刺五加、五味子、黄芪、防风等主要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大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喷灌、蓄水池、温室和大棚等设备设施,满足基地生产需要;积极与省医学院、省中医学院、省药品检验所合作,开展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从生产、粗加工、贮存、制剂的原料、中间品、成品、流通样品等各个角度和方面,发现药材质量变异和缺陷,从而建立完备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三要合理规划种植区域。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对中药材种植区域进行规划和调整,到2010年,在横道镇建立5000亩的平贝生产示范基地、山市种奶牛场建立2万亩的五味子生产示范基地、XX镇建立2000亩的黄芪生产示范基地、柴河林业局建立8000亩的刺五加生产示范基地、XX镇和柴河镇建立2个500头的鹿养殖基地、柴河林业局和长汀林业局建立2个1万亩的林蛙养殖基地、柴河镇和XX镇建立2个300把的蚕养殖基地。在保证制药企业药源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发挥现有种植(养殖)品种优势,不断扩大辐射区,增加基地面积。四是建立健全组织服务体系。坚持围绕龙头建基地,积极开展北药种植技术培训,推进北药种植(养殖)技术推广和普及,提高育苗、栽培、田间管理、防虫治病、收割晾晒等生产技术水平。建立北药产业协会,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流通渠道,调动流通领域经纪人的积极性,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到2010年,北药协会发展到9个分会,覆盖面达到100%。五是建立野生药材自然保护区。在长汀、横道、柴河、二道、三道建立刺五加、五味子、林蛙三大品种的自然保护区,明确保护任务,落实保护责任,实现我市野生药材永续利用。确立北药发展利益机制,凡是涉及到森工局和山市种奶牛场的有关北药发展事宜,由市政府统一进行协调,保持步调一致,共同发展。

2、强化措施,创建现代药业工业企业体系。一是加快医药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制药企业进行改组、改造,加速产品升级换代,突出各自特色和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加快推进现有药业企业GMP改造,大力实施调高、调优、调强、促大等战略措施,使药业企业得到升级,加快发展。二是组建研发机构。引导制药企业自建孵化器,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和北药研发系列产品,并积极进入临床。各企业都要做到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鼓励企业向科研院所、优势企业挂靠。积极与中国药科大学、省中医药大学、省中药研究所等药品科研机构、医学院校联合挂靠,达到人才、设备共享,形成产学研联合体。充分抓住国内、国际知名制药企业对外扩张机遇,与国药集团、哈药集团、石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等企业实施联合挂靠,通过入股、合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等多种形式,壮大企业规模、技术和实力。四是促进企业产品出口。培育制药出口企业,帮助办理进出口经营权,企业要按照国际FDO标准进行生产,在药品包装、工艺、原料等方面不断创新,增加出口种类和品种,要不断与国外制药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逐步打入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市场,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五是组建药业集团。以建立现代企业为目标,打破不同所有制界限,鼓励企业实行产权整合,推行强强联合,产学研、贸工农相结合,组建制药集团,走医药产业集团化发展之路,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3、扩大营销,全面拓展药业流通领域。一是建立北药集散地。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以药材公司为载体,建立北药集散地,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药材药品生产、经营行为,创造平等交易和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鼓励企业、经销大户到大型药材市场设立窗口,不断拓展销地市场。二是培育药品流通企业。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积极通过GSP认证,提升企业资质。加快企业营销队伍建设,营销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要达到50%以上。完善销售网点建设,通过总经销、区域、终端销售、广告宣传促销、医学专业推销等方式,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覆盖率。积极引进大型药品流通企业,鼓励制药企业与药品流通企业进行联合,积极参与或融入国内外大型药品销售公司,逐步收购或控股一些重点城市的医药批发企业或配送中心,组建全国性的药品连锁店。三是准确把握市场信息。编制我市药业网页,建立完善农业信息“村村通”、农业信息网和农业技术110,广泛宣传我市北药资源、政策信息,通过网络加强与各大制药企业的联系,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市场信息,做出科学的市场分析和市场预测,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发展战略,指导药业产业健康发展。四是实施名牌战略。树立创新意识、营销意识,面向国内外市场,采用先进加工设备、工艺和技术,开发生产高质量、有特色的优质名牌产品,及时抢抓机遇,强化营销,迅速抢占市场。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联牌经营,通过“联牌、靠牌、引牌”,走出一条“以名牌抢占市场,以名牌促发展,以名牌求效益”的名牌之路。五是发挥政府在市场开拓中的作用。强化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宏观调控职能,按照市场需求结构变动趋势引导生产。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实行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经营,解决地区分割、流通不畅,环节多、费用高等问题。各相关部门要高度负责,以开拓产品市场、搞活产品流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为己任,帮助企业进一步开拓北药产品及加工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重点解决卖药难问题。

4、科技创新,提高医药行业整体实力。一是推进医药行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产业。制药企业要普遍推广、使用计算机在线控制技术,实现制药过程程序化、自动化。完善拓展药业行业信息网络体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全部开通互联网,实现网上信息、信息查询。二是加快新药开发步伐。坚持新产品开发、仿制药品开发、老产品改进并重,做到仿中有创、创中有闯,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新药开发体系。三是加快人才开发。依托牡丹江医学院、省中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建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培育较高层次的医药人才;完善市职教中心功能,建立培养初级药业人才和劳动力的医药职业教育体系,保证药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快医药产业人才开发,引进科技和管理人才讲学,培训科技产业化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培养我市掌握现代化科技的新一代药农和专业技师。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用人机制,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重视选拔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的厂长经理,积极鼓励企业经营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先进企业深造、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和造就一支实力雄厚、稳定的药业科技和管理队伍。争取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明显见效,五年初步形成稳定的科技和管理队伍。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医药行业方面的专家顾问组成的XX市医药产业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下设办公室,设在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由相关部门抽调。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市药业产业重点项目开发,制定全市药业产品开发战略,规划、部署和组织新产品研发、企业技术创新;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帮助制药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扶持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和骨干企业,加速推进药业产业发展。下设3个专题推进组。①北药基地建设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组长由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农委、科技局、林业局、药监局等部门和各乡镇组成。负责制定基地发展目标,进行组织协调、种植落实、信息反馈、技术指导等。农委牵头负责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由市林业局和柴河、大XX、XX3个森工局负责野生中药材的保护与开发。②药业加工组。办公室设在经济局,组长由主管工业和主管开发区的政府副市长担任,成员由经济局、药监局、开发区、科技局等部门组成。负责对企业改造任务的指导、督促检查、信息反馈等。③企业流通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长由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担任,成员由药监局、经济局、农委组成。负责组建流通企业,扩大销售渠道,打造知名品牌等。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发挥作用,认真落实规划任务,各乡镇也要制定出每个年度的乡镇药业发展规划,为全市药业发展创造最优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2、强化政策扶持。①建立医药产业开发专项资金和奖励资金,用于新药研发、贷款抵押担保、奖励为研发新药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等。②各部门围绕我市北药资源积极向国家、省申请资金、项目,并开辟“绿色通道”,设立专项贷款支持北药基地建立、发展。③对新建、盘活、改制制药企业,市财政将在企业所缴纳土地出让金地方分成部分拿出一定比例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新上技改项目,在一定条件下给予适当贴息。④制药企业与省内、国内知名企业挂靠、联牌经营的,视贡献予以重奖。⑤争取国家减免税政策,扶持企业不断开发新药产品,增强研发能力。⑥对获得省级、国家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给予企业一定比例的资金奖励。⑦积极解决好医药制药企业的科技和管理人才的户口、住房、家属就业、个人科研基金申请,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为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⑧新建制药企业,建设期间免收一切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十年内全额投入企业,扶持企业发展。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次性办结服务,投资企业所需办理的各项手续,全部由市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代办、领办,相关手续只收工本费。⑨针对企业特殊情况,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办法给予优惠。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以商招商。通过政策、资金手段,扶持现有企业发展,建立XX市招商引资工作良好信誉,依托雪都制药、五环制药、康宝药业、林海雪原药业等制药企业的宣传纽带作用,积极向外联络,吸引外来企业到XX投资办厂。二是定向招商。根据北药种植基地及品种,由药监局、科技局、农委负责,确定重点开发领域,以优势资源吸引外来投资者。加强对全国制药企业的了解,重点选择东北区域、兼顾全国制药企业,主动出击,宣传资源、政策、区位等优势,吸引投资。计划、经济、药监、科技、农委等部门每年要与4—6家企业有实质性洽谈。三是上门招商。根据搜集整理的制药企业信息,由药监局牵头,经济、计划、科技、农委、开发区等部门组成工作组,有针对性的选择重点制药企业,每年不少于两次集中、分片上门招商。四是委托招商。由招商局牵头,其它相关部门配合,委托知名的医药设计、药品经销商、科研部门作为全市的招商,利用自身接触范围广、信息渠道通畅的优势,开展招商活动。同时,要在全国一些有影响的药材市场、制药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不定期召开药业招商引资洽谈会,宣传XX的资源、项目和政策,为拓展XX知名度,加快药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五、近期重点任务版权所有

为强力推进药业产业发展,实现本规划预期目标,近期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