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人大代表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07:57

人大代表培训心得体会

人大代表培训心得体会篇(1)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3-0056-04中共中央一贯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工作,《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与实施,进一步对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地位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也为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近年来党外代表人士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突出问题。为更好贯彻纲要,加强队伍建设,本课题组立足调查实际展开对提高党外人士培训质量对策问题的研究。

一、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现状及质量分析

课题组共发放720份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690份,有效问卷率为95.83%,调查范围包括重庆市南岸区、江北区、巫溪县等12个区县,以及江苏、浙江、四川、陕西省的5个地级市。

(一)当前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现状

1.培训目标。72.2%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目标的设置较合理,11.3%认为很合理,25.7%认为一般,2.2%认为较不合理。这说明培训目标设置的合理性还有待提高。

2.培训内容。一方面在培训内容创新性上,58.7%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内容创新程度较强,仅13.9%认为很强,35.2%认为一般,还有5.7%认为较差,0.4%认为很差。另一方面在培训内容的重复性上,21.7%认为基本不重复,3.5%认为没有重复,还有16.1%认为经常重复。这说明培训内容的创新性有待提高,重复度有待降低。

3.培训形式。被调查者接受过最多的培训形式主要有集中轮训(68.7%)、专家辅导讲座(67.8%)、学习报告会 (66.1%)、集体座谈交流 (61.3%),对于选派挂职锻炼和到基层单位任职或挂职,这样以实践形式开展的培训活动很少,仅占26.5%和8.7%。

4.培训方式方法。当在党外代表人士培训工作中主要采取的方法,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课堂讲授法(88.3%),其次是讨论法(45.7%)、案例分析法(45.2%)和情景模拟法(37.0%),合作研究法运用的比较少。

5.培训时间。 近5年来,被调查人员接受过的培训时间累计超过一个月的73%,其中达3个月以上(含3个月)的33.9%,达2-3个月(含两个月)的24.3%,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被调查人员中,少于1个月的占了25.7%,甚至还有1.3%根本没有接受过培训,应该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普及力度。

6.培训分级分类。64.4%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分级分类程度较强,3.9%认为一般,1.9%认为较差,0.4%认为很差。这说明现阶段培训有按照分级分类进行,只是还需要继续加强。

7.培训载体。在培训载体调查中,选择比重最高的是社会主义学院(59.6%),其次是统战组织内部培训(49.6%)、政府统战部门(47.4%)和大众传播媒介(44.8%),此外,中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仅占37.0%,高校培训班也仅占33.9%。

(二)当前党外代表人士培训效果分析

1.有效提升了党外代表人士对培训的认同度。85.6%的被调查者对培训体系是了解的,39.1%是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培训体系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有14.2%不了解培训体系,其中还有2.9%完全不了解,因此要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力度。

2.大力提升了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素养的水平。主要体现在政治把握能力与参政议政能力的有力提升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政治把握能力上, 76.1%的人认为通过培训加强了政治立场坚定性,72.6%认为能更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9.6%认为能更加严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60.4%能正确辨别国际、国内形势。另一方面,在参政议政能力上,71.3%认为其把握了参政议政的权利和义务,69.6%认为明确参政议政范围,64.8%认为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3.有力推进了党外代表人士实践工作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组织领导能力与合作共事能力的持续提升上。一方面,在组织领导能力上,70.9%的人认为通过培训树立了其科学决策意识,68.3%认为提高了领导的艺术性,58.3%认为提升了应急管理能力。在合作共事能力上,76.1%认为通过培训其能协调关系,正确处理矛盾,68.3%认为其善于团结同事,提高了办事效率,还有71.7%认为培训在积极吸纳意见与建议,改进工作上起到了较大作用。

4.积

极促进了党外代表人士道德修养的提高。主要反映在党外代表人士的抗腐防变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两个方面。首先,在抗腐防变能力上,73.5%人认为培训坚定了其廉洁奉公的信念,72.2%认为树立了严以律己的作风,70.4%认为能有效抵制和监督腐败行为。其次,在思想道德素质上,84.3%的人认为其能做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上,78.3%认为培训使其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68.7%认为其能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并积极维护公共利益。

二、现行党外代表人士培训体系的问题及原因

(一)现有党外代表人士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1.培训目标缺乏科学性。一是目标设置缺乏层次性,在培训目标的设置上采用“一刀切”,无法科学、有序、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二是培训目标的设置与中央统战部党外代表人才发展规划相脱节,无法体现党外人士培训工作的战略地位。三是目标设置与党外代表人士发展需求相脱节,脱离了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生活的实际,影响党外代表人士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培训内容创新性不足。一方面,理论教育为主,实践锻炼为辅,技能性、操作性方面的内容设置比例过低,并且在理论上依然是学习“三论”(统一战线理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和参政党建设理论)、“两史”(民主党派史和多党合作史)、“两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创新性不足。第二,培训内容具有重复性。虽然培训主体的教学水平各有特色,但培训内容设置却区别不大,既浪费了教育资源,又降低了培训对党外人士的吸引力。形式较为单一。当前,党外代表人士培训主要采用的是集中轮训、专家辅导讲座、学习报告会、集体座谈交流等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培训形式,忽视了对选派挂职锻炼、到基层单位任职或挂职等实践培训形式的有效应用。这种以理论灌输为主、实践锻炼为辅的培训方式,由于在培训后不能及时地组织代表深入实地调研、视察,常常会导致理论培训与实践发展脱节,直接影响了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效果。

4.培训方式方法缺乏多样性。一方面,在培训方式上,主要是以培训者为主导,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相比之下的经验介绍、案例报告、情景模拟等方法使用所占的比例非常低,缺乏多样性;另一方面,在培训方法的使用上,较少使用研讨交流、演讲辩论、拓展训练、合作研究等方法,使得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培训者之间以及被培训者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与交流,导致党外代表人士在培训过程中思维僵化、依赖性强,极大的影响着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地提升与培养。

5.培训累计时间不足。一是在国家的宏观层面上,国家规定培训时间过短,导致培训效果不能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的速度和党外代表人士自身发展的需要。二是在各省市的微观层面上,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党外人士培训累计时间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6.培训分级分类不明显。首先,培训对象的覆盖面较窄,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没有把大量的未任实职和未纳入党外干部重点培养计划的党外代表人士部覆盖进来。其次,在培训对象的选择标准上过于关注政治因素,缺乏规划性、长远性。第三,忽视参加培训的党外人士的社会阶层、行业,学历以及成长背景,在培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方式方法的使用、培训目标的设置等针对性不强。

7.培训载体建设有待加强。首先,社会主义学院的主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主阵地地位体现不充分。其次,各级行政学院、党校作为党外代表人士参与培训的重要载体之一,尚未得到有效重视,未发挥其应有效用。再次,培训实践锻炼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最后,多样化多元化的培训基地建设缺乏宏观把握与科学规划,导致了培训载体的重复建设,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二)现有党外代表人士培训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1.对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够。一方面,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站在战略的高度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成长规律和培训的特殊性进行深刻的把握与研究,忽视了党外代表人士培训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党外代表人士自身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比较严重的“镀金”思想和浮躁情绪,“培训无用论”、“培训吃亏论”、“培训提拔论”等错误思想盛行。

2.培训实施机制不健全。当前对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的具体实施机制缺乏科学

、统一的规划,直接导致了培训过程的低效率、高重复建设。首先,党外代表人士培训体系内部各要素建设不足,直接影响了培训结果的效益与效率。其次,党外代表人士培训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联动性不足,缺乏良性互动与有效沟通,培训体系的实施是一种僵化的管理,也使得培训陷入了低效率、低效益、高重复的“两低一高”的尴尬境地。再次,党外代表人士培训实施流程规范性较低,各要素之间衔接力不足,较大的制约了党外代表人士培训质量的提升。

3.培训制度体系不完善。一是培训结果考核、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培训结果的使用与反馈不充分,不利于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培训的进一步深化与开展。二是在培训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交流研讨制度,各地方、各部门以及党外代表人士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不利于培训体系的动态管理。第三,定期培训制度的不完善,降低了培训工作的持续性与系统性,影响培训效果的持续优化。四是实践锻炼制度的实施不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4.培训组织领导不力。第一,领导机制建设不健全,各级党委领导、各培训主体之间权、责、利划分不清,对党外代表人士培训工作缺乏统一、规范、有序的领导,使得培训工作的开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影响培训效果的提升。第二,文化环境建设不足,在社会范围内尚未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地位、重要作用的宣传与重视不够,极大的削弱了党外代表人士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资金来源不充分,制约着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工作的开展,使得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体系无法落到实处。

三、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培训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对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培训质量的思想认识

一是将党外代表人士培训工作纳入各级党委领导工作的考核范围,不断提升其对党外代表人士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充分尊重党外代表人士,加大对其宣传和动员力度,使其充分认识到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培训质量的重要性。三是建立各级党委组织领导、统战部门相互协作和各级培训主体具体运行的工作机制,实现培训工作的统一领导、科学规范,在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统战部规划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解决在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培训质量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党外代表人士培训工作体系进行设计,不断提高二者的契合度。

(二)完善党外代表人士培训战略体系的实施机制

1.创新党外代表人士培训内容。首先,着力构建较为完善的培训内容体系。各培训主体通过与统战领域专家、高校等专业性较强的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培训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对培训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与调整,提高培训内容设置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其次,建立培训内容选择机制。各培训主体通过定期组织座谈会,了解来自不同行业、职位的党外代表人士对培训内容的不同需求,并积极组织各领域专家进行论证与整合,凸显培训内容的层次性、针对性。其次,健全培训内容的更新制度。各培训主体在培训实践中,要善于发现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发生的新变化,积极吸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过程中所提出的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新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淘汰过时的、指导性不强的培训内容。

2.实现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组织“211”模式的发展。构建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组织“211”模式,即:2个培训主体,1个理论培训辅助机构与1个实践培训锻炼基地。这一模式要不断发挥各级社会主义学院与各级行政学院两个培训主体的主力作用,积极引导高校、以及各类实训基地在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中支撑作用的有效发挥。首先,合理定位各机构、各主体的职、权、利,加强培训组织建设的层次性,继续加强各级党委加强领导作用,充分发挥统战部门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充分发挥协商作用,作为培训主体的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各级行政学院担负具体培训职责与培训任务,各高校、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其支撑作用。其次,建立培训协调机制,各培训活动的具体组织者与实施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善于整合培训目标、培训计划、培育对象、培训主体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确保培训活动建立在搜集资料、充分了解与把握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再次,在合理定位各组织者、科学规范培训活动实施流程的基础上,依据党外代表人士培训工作的特点,通过与各专业培训机构

立合同关系,实现对党外人士培训的外包,创新培训活动的组织形式。党外代表人士培训对象的选择机制。一是根据社会发展要求选择培训对象。各培训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必须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党外代表人士所处职位与承担的具体工作,有针对性组织培训,体现出培训的层次性。二是根据工作要求选择培训对象。各培训组织者要善于结合社会发展目标,积极把握培训对象的工作实际需要,在充分、科学的理论与实践论证的基础上,有目的地组织培训。三是充分调动党外代表人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推进党外代表人士自我完善与自我培训。通过组织培训对象进行自我评价,使其对自身有一个全面、综合的了解,使其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促使党外代表人士有针对性的参加培训。

4.创新党外代表人士培训方式方法体系。一方面,在培训方法体系的构建上,一是加强方法体系的科学化发展,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注重课堂讲授法、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合作研究法等传统方法的综合利用。二是注重实践作用的发挥,通过建立健全实训基地,不断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实践能力的锻炼,提升党外代表人士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对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结果进行有效检验与改进。在党外代表人士培训方式体系的构建上,首先,促进培训方式的综合化发展,在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中要采取开放式、联合式、委托式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积极引入社会组织组织培训,提升培训活动的科学性与专业性,实现培训方式多元化发展。其次,积极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加强自我培训,增强培训活动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再次,积极依托网络等信息平台,有效吸取现代培训理论的新发展与新成果,结合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特点组织培训,实现培训方式的多渠道、多途径、多样化的发展,增强培训活动的吸引力。

5.强化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结果使用机制。首先,实现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结果使用机制与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流程同步化,对党外代表人士培训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依托评价与反馈结果及时与修正调整培训计划。其次,推进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结果与党外代表人士绩效管理相结合,将培训结果纳入到党外代表人士绩效评价体系,加大培训结果的使用力度,激励党外代表人士积极参加培训,提升培训活动的主动性。再次,依托信息技术,建设党外代表人士培训信息系统,建立培训档案,全面了解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信息,积极依托培训结果,实现对培训结果的动态化管理,改善“低效率、高重复”的培训现状。

(三)优化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培训质量的制度体系

1.建立笔记调阅制度。各级党委要根据党外代表人士理论学习的要求,统一确定年度理论学习要点,明确必读书目,统一印刷下发学员理论学习笔记本,并在每年定期对学员的理论学习笔记集中、分层调阅两次,并按笔记内容记录的是否合乎要求、是否全面、是否认真,有无心得体会和调研文章作为衡量标准,按优、良、合格、差四个等级分别评出等级,填在党外代表人士读书笔记调阅登记表。其笔记在字数上要有明确的规定,在内容上要包含各次培训的心得体会以及调研报告。

2.建立考核和培训档案制度。对参加培训的学员个人信息、培训班名称及培训时间、培训科目、课时、作业、学习笔记、考试试卷、考核成绩、体会文章以及考勤情况、班主任鉴定、培训机构的意见等进行汇总、整理,登记造册,逐人建立党外代表人士学员培训档案,以便随时考核。这些档案一般以班级为建档单位,凡属培训班档案基本内容的均归入本培训班档案,并且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和学员教育培训卡。档案资料要求具有专柜化、标签化和专室化的管理和 5年的保管期。

3.建立培训成果评审和管理制度。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评审与管理工作,应委托依托独立的社会中介组织等来开展评价活动,建立独立的社会化成果评价体系;注重对党外代表人士团队的综合评价,注重对党外代表人士实际贡献的评价。

4.推进实践锻炼制度的有效运行。以任现职党外干部和省市管党外后备干部为重点,每年选派优秀党外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同时每年选派一批年龄较轻、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县处级党外干部到区县挂职,分别担任副县(区)长或市直部门副职,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完善党外代表人士到区县部门挂

职制度。每年选派民主党派省市委会和省市工商联等机关的优秀干部到省市直有关部门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一线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

5.建立提高党外代表人士培训质量的服务保障制度。一是完善各级领导与参加培训的党外代表性人士的联系制度,通过座谈会、通报会、谈心会等形式来保持各级领导与参加培训的党外代表人物的联系沟通,了解在培党外代表人士对培训工作的看法和意见建议,更要让他们了解培训的方针政策等内容。二是建立统战部门对承担培训工作的机构单位、对在培党外代表人士较集中的部门单位的定期走访制度,通过走访了解培训机构的困难和要求,了解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单位的送培积极性及其工作困难,在掌握这些信息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决策相应的解决措施。三是用适当的物质待遇吸引高素质的师资人才,探索引进和培养具有高水平的培训师资队伍的工作机制,激发与调动参与培训的师资人才为党外代表人士培训工作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在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和社会主义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发挥。

人大代表培训心得体会篇(2)

中图分类号:G80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4-0044-04

Empirical Study on Effect of Outdoor Experiential T raining on Decompression

GU Xiaoyan,MENG Minghao,YU Yiwu

(Zhejiang Agriculture & Forestry University, Linan 311300, Zh ejiang China)

Abstract: Experiential training has been introduced and developed as a new approach of voc ational training which includes Outdoor Experiential Training(OET) and Ray War

etc.Presently domestic researchers mainly concentrated their attentions on educ ation,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etc.but not carried out quantitative study on

decompression.Taking Ray War as the method,this paper conducted comparative s tudy on decompression effect of OET.It was resulted that Ray War could stimulat e people's vitality, and releas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stress significantly ; It have more obvious decompression effect on the male clients than on the fema les; Working position have significant affect on decompression effect of Ray War . The study pointed out a newl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way, and provided ref 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for decompression products of Ray War.

Key words: pressure; outdoor experiential training; Ray War; decompressi on; empirical study

随着城市环境恶化,社会竞争加剧,城市人群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对其身心健康已经 造成了严重损害,并普遍影响到工作质量和产出,增加社会经济运行成本。

户外体验式培训,即Outdoor Experiential Training(OET),它是指个人或组织在户 外自然环境中通过参与身体的或精神的活动,来达到发展领导力和团队建设的目的[1 ]。体 验式培训20世纪40年代出现于美国,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培训方式,国外者对其进行了较深入 的理论研究[2]。在我国,户外体验式培训叫拓展训练,或外展培训(Outward Bound),主要是以场地项目为主,野外项目为辅[3]。近年来,镭战(Ray War) 逐渐成为国内户 外体验式培训产业的主流形态之一。户外体验式培训1995年走进中国,在中国已经发育了十 余年,但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存在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 护,主要靠引进和模仿,市场美誉度不高等问题[4]。与传统培训以知识的掌握为 目的不同,体验式培训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国内体验式培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企 业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5],尚未开展减压效应方面的定量研究。本文以镭战拓训 为研究手段,采用基于心理学和行为学方法的压力测量对比实验,对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减压 效应进行了分析。

基于前人的调查结论,本研究作出如下理论假设,并设计相应研究方案。

假设1:参与户外体验式培训(镭战)的减压效应显著; 假设2:参与户外体验式培训(镭战)的减压效应的性别差异显著;

假设3:参与户外体验式培训(镭战)的减压效应的职位差异显著。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以中青年为主,职业为 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这是社会上公认的高压人群(表1)。

1.2 测量工具

目前国内外针对压力的测量指标主要包括自我评价、行为评价和医学评价指标[6] 。SCL-90症状自评量表是当前心理咨询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7]。日本学者E. Morita(2007)采用多情绪量表(Multiple Mood ScaleShort Form,简称MMS -SF量表) 和状态-特质 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简称STAI-S量表),对498名实验对象参加森 林浴活动前后其对人体的心理效应进行了评价。日本学者开发的MMS-SF量表用于人的8种瞬 时情绪反应的评价,而STAI-S用于焦虑状态的测度[8]。

本研究在设计问卷时综合参考了上述三个量表,并结合研究目标重新设计,将这些指标 归并为活力体征、精神症状、身体症状三个方面。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实验对 象参与镭战拓训前后的活力体征、精神症状、身体症状指标(表2、表3、表4注,均为自我 评价指标),采用Linkert5级量度,按症状的轻重分别赋值1-5分;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人 口学特征,包括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职位等。经Alpha可靠性检验,本调查表的克朗 巴哈系数(Cronbach幔┪0.977,信度系数极高。

1.3 实验与数据分析

调查问卷分发时间间隔为24 h,即在实验对象参加镭战拓训前一天及拓训后立刻填写, 上午11:00,以用于平时工作状态下与参加拓训后压力反应的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对研究对象体验前后的减压效应运 用方差分析,体验效果的性别差异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职位差异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 等检验其显著性。

2 镭战拓训的减压效应分析

2.1 活力体征差异分析

活力体征包括表2中的十项指标。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体验前的各项指标除了“头很重 ”高于体验后得出的数据,只有“头很重”这一项是体验后大于体验前,可以理解为经过一 场训练,体能消耗较大,有头重的现象是正常的。“白天很疲乏”这一项指标改善效果最明 显,由均值1.97降低为均值0.69。这说明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由于工 作 压力大,又缺乏运动,身体反而感觉疲惫,在大自然中的运动可以使他们放松心情,释放活 力。“打哈欠”指标也有明显效果。打哈欠是因为当人犯困时,血液循环较慢,血液中氧的 浓度较低,大脑表现出轻度缺氧。有研究表明,适当的跑动可以提高人体通气和换气能力, 慢跑时所供给的氧气是静坐时的8~12倍[9]。本研究再次印证了这一研究成果。

注:A1代表“头很重”,A2代表“全身又懒又乏”,A3代表“腿脚发软”,A4代表“打哈欠 ”,A5代表“头脑模糊不清楚”,A6代表“犯困”,A7代表“白天很疲乏”,A8代表“动作 不利落,笨手笨脚”,A9代表“脚下无力”,A10代表“很想躺下”。

2.2 精神症状差异分析

数据显示,体验后的各项指标均值都小于体验前,说明体验式培训在改善人由压力引起 的精神症状是有作用的。其中“失去耐心”指标改善效果最显著,在体验前的均值为1.75 , 体验后的均值为0.55,均值降低了1.2,说明体验式培训后,改善了被调查者的情绪急躁 症 状。其次是“对实物渐渐失去热情”一项,在体验前的均值为1.63,体验后的均值为0.52 , 均值降低1.11,说明体验式培训可以排解压力所带来的消极情绪,调动人的积极性。“工 作 效率低”一项的效果也非常显著,体验前均值为1.53,体验后的均值为0.55,均值降低0 .9 8,说明在体验式培训后,工作压力有所缓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这一结果印证了Westman 和Eden 对以色列国防部军官学校学生的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研究发现,在他们的研究中, 二者呈负线性相关,过高的工作压力会降低绩效[10]。

注:B1代表“思想不能集中”,B2代表“讨厌说话”,B3代表“焦虑紧张”,B4代表“做的 错事儿变的的多起来”,B5代表“精神涣散”,B6代表“对事物渐渐失去热情”,B7代表“ 对刚刚做的事情想不起来”,B8代表“对事物放不下心,挂心”,B9代表“做事没有规律, 没有条理”,B10代表“失去耐心”,B11代表“抑郁”,B12代表“反应迟钝”,B13代表“ 工作效率低”,B14代表“情绪低落”。

2.3 身体症状差异分析

身体症状的指标见表4,共13项指标。数据显示,所有身体症状均值在体验式培训之后 有所降低,说明体验式培训可以改善被调查者因压力而引起的身体症状。尤为明显的是“感 到疲劳”一项。在体验前,这一项的均值是最高的,说明在压力影响下,身体有疲劳感的现 象普遍且严重,在体验之后,这一项的均值虽高居第二,仅次于“口干”一项,但较之前有 很大改善,说明在体验式培训之后,会有短暂的因体能消耗而引起的疲劳,但较长远来看, 可以有效的缓解压力所导致的身心疲惫。有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后,心理疲惫感在运动之后 的30 min会有显著下降,但下降只有在60 min后才具有显著意义[11]。“觉得身上 不舒服”一项较之前也有很大差异,体验前的均值为1.53,体验后的均值为0.59,均值降 低了0.94,说明因工作关系,久坐少运动的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拓训之后身体感觉比之 前更舒服。

注:C1代表“ 头很痛”,C2代表“肩膀酸痛”,C3代表“腰痛”,C4代表“呼吸困难”,C5代表“口干” ,C6代表“声音嘶哑”,C7“感到头晕”,C8代表“眼皮和肌肉紧张”,C9代表“手脚颤抖 ”,C10代表“觉得身上不舒服”,C11代表“感到疲劳”,C12代表“气闷”,C13代表“眼 睛酸涩”。

2.4 体验效果的性别差异

2.4.1 活力体征的性别差异

据表5可以看出,在体验前男性因压力而引起的活力体征比女性要严重,即男性身体活 力比女性差,特别是“全身又懒又乏”、“犯困”以及“白天很疲乏”这三项,平均值在2 以上。在女性方面较严重的是“白天很疲乏”和“很想躺下”这两项。在体验完成后,男性 的均值下降幅度比女性大,这说明体验式培训对男性的效果更为明显。尤其是“头脑模糊, 不清楚”一项,由之前的均值1.75降低至0.47,说明通过体验式培训可以使被调查者头脑 清 醒,思路明确。在女性方面,“头很重”这项出现活力体征加重现象,女性的体力低于男性 ,在大量体能消耗之后,可能会出现头重脚轻的感觉。

2.4.2 精神症状的性别差异

表6显示,男性因压力引起的精神症状明显比女性严重。“失去耐心”是男性体验前最严 重的一项,均值为2.07,女性则为“讨厌说”一项得分最高,均值为0.81,证明女性在体 验 前的精神症状明显优于男性。在体验后男性降幅程度最明显的为“失去耐心”一项,从均值 2.07降至0.56,差值为1.51;女性降幅程度最为明显的是“情绪低落”一项,从均值0. 56降 至0.28,差值为0.28。女性并有三项有严重趋势,分别为“精神涣散”,“做事没有规律 , 没有条理”,“工作效率低”。上述数据表明,通过体验式培训,男性的精神症状改善优于 女性,并且效果更加明显。

2.4.3 身体症状的性别差异

从表7可以看出,体验前男性的身体症状比女性差。男性身体症状中“感到疲劳”一项 均值达2.18,而女性的均值为1.50。在体验前的数据中,女性只有一项“口干”的均值高 于 男性,男女分别为1.68和1.9。在体验后,男性身体症状各指标的均值都有所下降,最高 值 为“感到疲劳”一项,均值为1.09,下降了1.09,而女性有三项数据有所增加,分别为“ 腰痛”,“呼吸困难”,“气闷”,并且有4项数据高于男性,分别为“腰痛”,“呼吸困 难” ,“气闷”,“眼睛酸涩”,女性的最高值仍为“口干”一项,均值为1.78,下降了0.2 。 女性均值下降幅度最大的为“眼睛酸涩”一项,从均值1.28,降至0.67。以上数据表明, 通 过体验式培训,男性的身体症状有很大改善,而女性有些症状得到好转,但有个别症状反而 严重,且好转幅度小。因此,男性在体验式培训之后身体症状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女性。

2.5 体验效果的职位差异

从表8中可以得出,被调查者的职位在体验前后对活力体征的影响没有显著性。被调查 者的职位在体验前对精神症状指标影响的显著性为0.004(Sig:0.004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研究的3个假设全部被验证是真实的。体验式培训通过调动人的活力因素,缓解不良 的精神情绪,改善人的身体机能来达到减轻人的压力,提高人们应对压力的能力。体验式培 训之后,男性的活力体征、精神症状以及身体症状的改善效果比女性更显著。职位造成的压 力对精神症状与身体症状的影响较显著。结果显示,参与户外体验式培训体验前,被调查者 职位对精神症状以及身体症状影响非常显著,说明职业所造成的压力已经严重影响了被调查 者的身体症状和精神症状。参与体验式培训之后,职位所造成的压力对被调查者身体症状和 精神症状的显著性减小或者消除。这表明,体验式培训是可以减轻职位所造成的压力。

3.2 建议 首先,本研究为户外体验式培训开辟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开发心理减压产品提供参考 依据。因此需要加强户外体验式培训在缓解人们心理压力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以促进其产品 创新升级,增加排他性,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研究手段可以扩展到场地培训等其他类型 户外体验式培训或者户外活动,压力测量指标除自我评价指标外,还可选取行为指标、医学 指标,或者它们的综合性指标,以使研究更全面深入,对实践的指导价值更大。第三,政府 加强对户外体验式培训行业的规范管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大行业人才的分类培养与资 格认证,推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Wagner, RJ, Haldwin, T.T., and Roland, C.C. Outdoor training: evol ution or fad[J].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1991,45(3):50-57.

[2] Luckmann, C.Defining experiential education[J].Journal of Experientia l Education,1996,19(1):6-7.

[3] 王东升.超越自我熔炼团队――体验式培训全接触[J].中国研究生,2003,(4):62 -6.

[4] 于德利.体验式培训的发展及其缺憾[J].人才资源开发,2006,4(1):41-48.

[5] 宋进喜.理论引领的体验式培训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7.

[6] (美)Lorne Sulsky, Carlla Smith著, 马剑虹等译校.工作压力[M].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2007.

[7]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社,1999.

[8] E.Moritaa,S. Fukudaa,J. Naganob, etc.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forest envir onments on healthy adults: Shinrin-yoku (forest-air bathing, walking) as a possi ble method of stress reduction[J].Public Health,2007,(121):54-63.

[9] 宋远.慢跑――与氧气亲密接触[J].信息产业报道,2006,5(3):90.

人大代表培训心得体会篇(3)

一、发扬成绩,总结经验,为推进全省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004年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和统一战线干部培训工作会议以来,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委统战部的大力指导下,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意见》,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为建设高素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推进江苏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教育培训成效显著

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要求,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为我省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培养人才提供了支持。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以来,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共举办各类培训班近600期,培训统一战线各方面代表人士约40000人次。其中省社会主义学院自2004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38期,培训6715人次,包括学院本级培训68期,培训2457人次。仅2010年,省社会主义学院就举办各类培训班34期,培训1339人次,比2004年培训人数翻了近一番。常州、扬州、镇江、泰州、宿迁等市社会主义学院培训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基本形成了以培训派骨干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为主,包括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港澳代表人士和统战系统干部等在内的覆盖统一战线各领域的培训新格局。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训质量不断提升

全省社会主义学院着眼于时展的新要求和统一战线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省社会主义学院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布局,改进教学方法,扎实开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一是突出共识教育。坚持以政治培训为主,把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并通过邀请派老一辈领导人给学员授课等形式,弘扬派的优良传统,开展共识教育,取得了凝聚共识、筑牢根基的良好成效。二是注重能力培养。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紧紧抓住江苏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之一、统一战线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等特点,围绕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驻点调研,提高学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开设的《应对媒体行为训练》课程,荣获“全国统一战线干部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成果奖”。三是创新教学方法。坚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开展研究式、模拟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在江阴市设立“派建设教学基地”作为党外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二课堂”,与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等开展合作培训,培训成效不断提升。

南京市社会主义学院探索运用经济社会发展最新成果开展案例式教学,走出了一条“培训规范化、师资社会化、基地资源化”的办学新路子。苏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区分不同班次,分类组织实施,形成了一般班次由社会主义学院独立组织实施,重点班次由组织部、统战部、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联合办班,特殊班次根据培训需求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协作办班的培训机制。无锡市社会主义学院围绕民营企业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等专题,举办“无锡市新社会阶层人士创新与发展”高级研修班和“宝界工商论坛”,积极探索新社会阶层人士教育培训新模式。南通、盐城两市社会主义学院创新教学方法,推行互动式、研讨式、调研式教学,增强了教育培训的活力和成效。

(三)推动科研创新,理论研究迈上新水平

全省社会主义学院紧紧围绕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科研工作,积极发挥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的作用。

省社会主义学院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加大科研工作的组织力度和社会化程度,科研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科研取得可喜成绩。2004年以来,共发表各类论文153篇,其中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135篇(含核心期刊8篇);承担各类科研课题共17项,其中中央统战部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课题9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2010年,与省委统战部、省社会科学院合作的课题《新社会组织与统一战线》获中央统战部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培养新一代党外干部的教学内容和体系研究》获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科研项目优秀奖。二是科研能力和水平逐步提升。坚持开放式科研战略,借助社会力量,成立学术委员会和统战理论、政党制度、中华文化三个专业教研室,推动科研工作正规化、科学化。2009年以来,每年面向全省开展公开课题招标,提高学院学术影响力。联合省各派、省政协学习委员会、省委《群众》杂志社、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等有关单位举办理论研讨会,推动我省统战理论研究。三是学报质量不断提高。

徐州、淮安等市社会主义学院围绕统战工作实际开展调研,努力推动统一战线理论创新。2004年以来,各市社会主义学院在各类期刊上50余篇,承担各类科研课题近10项,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四)积极开拓进取,文化学院工作取得新突破

江苏中华文化学院以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以青少年为重点,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形成了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国情研修和交流的新平台。一是认真办好国情研修班。与省委统战部合作,连续两年举办港澳代表人士国情研修班,开设了“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国两制与香港”等课程,受到港澳代表人士的好评。二是大力开展文化交流。2008年以来,与江苏省海外联谊会、香港国民教育中心、苏港文化促进会等单位合作开展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共接待港澳台师生700余人,取得较好效果。其中,香港青少年国情教育参访活动已被列入香港教育统筹局主办的“薪火相传”国民教育系列活动,并在全港中学推广。三是开展中华文化的研究与宣传。扎实开展“中华文化与海外统战”研究,推进中华文化进课堂。经过精心筹备,文化学院院刊《雅集》创刊号将于近期发行。

(五)聚合资源要素,自身建设实现新发展

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省社会主义学院按照以做好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为中心,教学、科研、文化、人才、管理“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呈现新气象。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2009年,向省政府申请了专项资金600余万元,改造了南北楼学员公寓。今年9月,8100多平方米的新教学综合楼建成后,学院建筑面积将达到2.4万平方米。届时,将拥有184间客房、260张床位、300多个餐位,办学条件和服务功能将大为改善。二是自身建设成效显著。以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为着力点,充分发挥院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模式,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学院发展的急需人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制度建设和学院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学院的凝聚力、向心力,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提升。

各市社会主义学院积极争取领导,改善办学条件,为学院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南京市社会主义学院“从无到有”,正规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徐州、常州、南通和连云港等四市社会主义学院在市委的关心和支持下,解决了领导班子配备、人员编制、经费保障和办公场所等制约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苏州市社会主义学院以培训为中心,以培训促发展,不断探索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新路子,同时,充分发挥院务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建立了对学院建设发展存在问题定期会商的机制,夯实了学院发展基础。

社会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010年12月20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同志对省社会主义学院第14期党外县处级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的驻点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省委和罗书记对我省统一战线工作、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和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年3月以来,朱善璐副书记和罗一民部长先后到省社会主义学院检查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学院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并对做好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社会主义学院新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同志们,回顾过去的工作,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建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市委坚强领导和省、市委统战部大力指导的结果,是各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的同志们兢兢业业、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社会主义学院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的领导和同志们,向广大统一战线成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在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对社会主义学院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看轻、看小社会主义学院的现象仍然存在,影响和制约了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的发挥;二是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加强,科研水平有待提升;三是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四是各市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社会主义学院“四有”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

二、领会精神,抓住机遇,深刻理解加强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省正处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大好的形势和难得的机遇,这些都对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科学把握《纲要》的精神实质,牢牢抓住机遇,不断深化加强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一)加强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的必然要求。重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的党外代表人士,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学院承担着教育培训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职责,必须大力加强正规化建设,努力推进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是巩固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的必然要求。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广泛团结社会各界人士的政治联盟,其巩固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党外代表人士的不断涌现和健康成长。从我省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已经成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主体。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必须大力加强正规化建设,更好地适应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进步的需要,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成效。

(三)加强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两个率先”是江苏本世纪头二十年发展的总定位,是全省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党外代表人士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社会主义学院担负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培养优秀党外人才的重任,必须大力加强正规化建设,为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人才支持。

(四)加强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纲要》的必然要求。《纲要》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学院是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为未来十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学院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加强正规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实现新的发展。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纲要》和本次会议以及省委办公厅即将印发的《关于江苏省2011―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努力实现各项工作目标和要求,是今后十年我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中心任务。省社会主义学院为进一步推进学院正规化建设,从今年年初开始,启动了《2011―2015年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以明确学院未来五年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推动学院在“十二五”时期实现各项工作上一个新水平,进入全国社会主义学院前列。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力推进正规化建设,切实做到“特色立院、质量强院、发展兴院”,努力开创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新局面。

(一)推进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根据《纲要》精神,正规化包含两层内涵:前提是科学定位,核心是正规办学。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和办学规律,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遵循规律,彰显特色,保证教育培训方向正确、效果突出。

――要强化共识教育。要把握政治共识教育的科学内涵,始终把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不断增进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认同,使党外代表人士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心聚力。

――要完善培训内容。要从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基本定位出发,按照《纲要》提出的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以基础理论、政治素养、统战政策、能力培养为内容的“一个主题、四个方面”的教学布局的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针对不同领域的党外代表人士开设不同的教学专题,努力打造精品课程。

――要突出教育重点。要始终坚持政治培训为主,强化“同心”特色,按照“坚持道路、同舟共济、参政为民、传承进步”的要求,把系统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培训的首要任务,立足于学,致力于行,重在于果,不断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推进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必须深化教学科研的改革创新

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科研创新事关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和长远发展。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切实提高办学水平。

――深化教学改革。要按照《纲要》要求,创新教育理念、培训方式、体制机制,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做到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一要办好主体班次。要突出分类分层培训,把办好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研究班、国情研修班等主体班次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办好主体班次的基础上,开发办学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努力实现规模和质量的双提升。二要提高培训成效。要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合理设计培训项目,提出教学计划,因材施教、按需施教,研究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符合党外代表人士特点的教育培训工作新路子,真正做到江苏科学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缺什么就补什么。三要改进教学方式。要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围绕打造统一战线“同心”品牌,通过开展现场教学和驻点调研,积极发挥学员的咨政建言作用。要在改进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推进科研创新。要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开展科研协作,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相结合,为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厚实的基础,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一要加强学科建设。要实施开放式科研战略,整合院内院外两种资源,积极开展与有关方面的合作,加强对统一战线理论、参政党建设理论、民族宗教理论、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理论等的研究,努力培育优势特色学科。二要积极发挥科研促教、科研咨政作用。要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教学上水平”,努力实现教学科研良性互动。要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统一战线“五大关系”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有份量的咨政内容。要整合社会主义学院系统教研力量,开展课题申报与招标,不断提高科研层次和质量。三要建设理论研究平台。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推动统战理论研究宣传为目标,切实办好《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使之成为全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科研咨政的平台与阵地。要通过举办学术论坛、理论研讨会、成果报告会等形式,努力推动统战理论研究和工作创新。

(三)推进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必须开拓文化交流的领域和渠道

社会主义学院和中华文化学院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要坚持以中华文化为纽带,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联合为目标,结合各地实际和统战工作特点,积极开展面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研修和交流活动。要运用多种形式,拓宽工作渠道,加大文化交流力度,不断增强港澳台同胞与海外侨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以青少年为重点,继续开展港澳台青少年国情教育参访活动,逐步形成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学院工作品牌。认真办好省中华文化学院院刊《雅集》,并积极创建新的对外交流的平台。要加强中华文化研究,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进课堂”。要整合资源,加强与境内外培训机构和高校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开展境内外学习培训。

(四)推进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必须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社会主义学院作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要在同级党委统战部的指导下,积极争取各派、工商联和有关人民团体的支持,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担负起党赋予的职责和使命。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省社会主义学院要按照《纲要》的要求,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切实抓好专职教师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逐步形成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全省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师资库,进行动态管理,实现师资力量的整合与共享。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对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干部队伍。关心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各市社会主义学院可根据本院实际,确定人才队伍建设方向。

人大代表培训心得体会篇(4)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区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蒋临,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工业、农业分管副镇长(主任)、农办主任、教育业余专干以及定点培训机构负责人。

今天的会议主要有三项议程,一是金清镇和路南街道代表作经验介绍;二是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区职教中心代表作表态发言;三是区委副书记、人大主任蒋临同志作重要讲话。

下面,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金清镇代表为大家作经验介绍……

现在,请路南街道代表为大家作经验介绍……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代表作表态发言……

现在,请区职教中心代表作表态发言……

刚才,金清镇代表就如何抓好培训工作,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路南街道代表从如何做好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工作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做法和经验,听了之后很有启发;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和区职教中心也就今年如何开展工作作了表态发言,表明了态度。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蒋临同志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题鲜明,要求明确,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刚才,蒋书记全面总结和分析了我区农民培训的成绩、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刻阐述了实施农民培训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民培训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抓好今年培训工作,特别是学习贯彻好蒋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认真领会,迅速传达。各地、各有关部门会后要尽快把会议精神向党政一把手汇报,向广大农民进行传达。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领导,把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来。

二、健全体系,加大投入。目前全区绝大多数的镇(街道)都已成立了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落实了培训工作任务和责任。但少数地方由于没有专职机构来抓,农村劳动力培训缺乏统一部署,动作迟缓,力度不大。希望这些地方的领导按照这次会议精神,务必把这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抓紧研究部署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健全工作体系,落实工作措施。同时要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的投入,把农民培训补助经费作为政府向农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品,纳入公共财政支出的范畴。对于政府安排的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各地要管好用好,确保全部用到参训农民身上,确保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任务顺利完成。

三、结合实际,形成特色。要在原先正常性培训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整村推进”培训,在培训中因地制宜,搞出特色。一是要根据各地产业分布情况开展培训。如横街镇的印刷行业比较发达,可进行印刷技术培训;新桥镇从事模具制造的人较多,可以开展这方面的培训;路南、螺洋的妇女不少人从事鞋帽加工,这方面的培训正是她们所急需的。二是要以“整村推进”为中心,以点带面,吸引周边村的农民参加培训,如“整村推进”村的某一培训工种报名人数不够开班,可以吸纳周边村中愿意参加学习的村民一起开班。三是要对“整村推进”培训工作搞得比较出色的村和在今年村企结对活动中,吸纳本区经培训合格取得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农村劳动力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同时要在培训过程中发现典型、宣传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培训,引导企业多用本地经过培训的农民。

人大代表培训心得体会篇(5)

这次电力的领导干部培训班共举办了六期,在清华大学举办两期,在电力培训中心举办四期。我参加了全部六期的教学活动,也作为的一个管理人员,全程关注着六期培训的教务组织和后勤保障工作。电力的领导干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热爱、热爱电力事业。地大物博,对于国家发展和稳定极为重要;同时也是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艰苦。学员中有籍的各民族同胞,有支边前辈的后代,有支边青年,还有援疆干部。我作为一个有八年支边经历的人,深知你们的艰辛和付出的牺牲,但是我没有听到半句牢骚、怨言,我能够感受到的只有你们对的爱、对人民的情、对电力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业务能力强、作风过得硬。这次培训时间长、内容丰富、作业多、课题难度大,还安排了早操、晚自习等活动。参训的领导干部,以饱满的热情、虚心的态度、旺盛的激情,投入培训班的各项活动。刚才我们见证了第六期学员的课题汇报,精准的概念、精细的组织、精彩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领导干部在培训班上的优异表现,反映了电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反映了电力能干、能说、能写的业务素质;反映了电力团结和谐的组织氛围;反映了电力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的管理风格。

三、虚怀若谷、勤奋好学。大家都很感激电力党委安排的培训机会,认真学习管理理论、积极交流管理心得。参训的领导干部知识面很广、业务水平很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人生阅历,但是大家都能够以空杯心态,认真参加学习和研讨。对授课讲师尊重,对带班老师支持,展示了谦和、质朴、善良、友好的高贵人格。电力有一批这样优秀的管理者,电力的事业必将蒸蒸日上,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同志们,与电力合作,是年业务开拓的一个亮点。这次合作开创了与国家电网省级电网全面合作的良好开端;这次合作顺应了国家西部开发、支援的大好形势;这次合作满足了我们厚德主要管理者和骨干讲师的西北情结和继续服务西北的美好愿望。这次领导干部培训,使得我们有机会为你们服务、向你们学习。对此,我代表和总经理,向电力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系列培训班得到了各位学员的认可。这是对我们最珍贵的反馈,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我们深知,学员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存有你们的包容。我们不会因此而自满,还要继续努力。我们将在为你们服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吸收电力的宝贵经验,研究电力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和服务水平。在此,向六期全体参训学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人大代表培训心得体会篇(6)

大规模培训干部,是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紧密联系国内外新形势,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党委(组)要站在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促进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的统一部署上来,认真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战斗力,以此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目标要求,分级分类实施,全面落实全员培训的目标任务

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市九次党代会和县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大局,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目标,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工作格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总体要求是:从2003年下半年到2008年下半年,利用五年时间,对全县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及农村基层干部全面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是副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后备干部及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特别是新提拔领导干部。每年培训科级党政领导干部200人左右、一般干部1000人左右;培训县属企业经营管理者100人左右;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500人左右;培训农村基层干部2000人左右。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5年内参加各类培训累计不得少于3个月,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不得少于2个月;县属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得少于2个月;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3个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2个月,农村基层干部不得少于1个月。

为了确保上述目标任务的实现,实施分级分类培训。具体分工是:

——党政干部的培训,由县委组织部负责。县委组织部每年按计划向省、市委党校和行政学院举办的各类培训班选调领导干部参加培训;每年在县委党校举办科级干部培训班2期,新提拔领导干部培训班1期,每年选调1-2名科级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县人劳局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的要求,负责制定县乡机关干部培训规划,并会同县直机关工委抓好县级机关中层干部的培训,其他干部的培训由各乡镇、各部门组织实施。党外干部的培训,由县委统战部负责制定规划,并组织实施。

——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进行。县委组织部和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县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划,并对企业领导人员实施培训。企业其他人员,由本企业实施培训。

——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由县人劳局牵头,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规划。由县人劳局统一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组织实施。

——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由县委组织部负责每年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培训,由民政局负责每年对村委会主任进行一次培训。各乡镇党委要对村组干部的培训制定规划,并组织实施,每年对村组干部培训累计不少于6天。

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对本系统、本单位干部的培训作出具体计划安排。

三、突出理论武装,优化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

大力加强理论武装。通过脱产培训、中心组学习和在职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要认真研读原著,研读党的十六大报告和《》,研读同志《论“三个代表”》、《论党的建设》、《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等一系列重要著作。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和学习读本作为重要辅助教材。同时,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各级各类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在职学习。要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准确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全面开展知识更新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级各类干部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法律和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各类业务知识。对党政干部,要强化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市场经济、国际通行规则、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电子政务等急需知识的培训,以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培养一支综合素质好、驾驭能力强、具有战略眼光的党政干部队伍。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强化工商管理、WTO基本规则、现代企业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对专业技术干部,要强化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培训,特别是本专业、行业科技发展趋势和前沿知识的培训,努力培训一支适应**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对农村基层干部,要围绕我县重点产业,强化农业产业化知识和经济结构调整及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

突出抓好能力建设。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干部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的相关能力培养。对党政领导干部,要重点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注重加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开发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培养。对专业技术人员,要努力提高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对农村基层干部,要重点培养其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在培训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干部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

四、拓宽培训渠道,整合培训资源,在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功夫

县委党校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坚持和完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为中心,以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为主要内容,形成适应工作需要的培训教学体系。为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需要,县委党校要实行新的教学改革方案,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设置培训班次,多层次、分类别设置教学内容。要多搞短期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力开辟新的培训渠道。按照“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思路,拓宽培训渠道,逐步建立起开放型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加大与高等院校合作培训的力度,积极开展合作培训项目。同时,要运用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远程教学和社会化教学。

大力加强干部的在职学习。要把干部在职学习纳入大教育、大培训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检查指导,实行规范管理。各党委(组)要以中心组学习为重点,抓好领导班子成员在职学习。要制定好中心组学习计划,联系实际确定研讨主题,开展专题调研,重点解决本乡镇、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重大现实问题。对一般干部的在职学习,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提出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重点利用好中央编印的全国干部学习读本,鼓励干部参加学历教育。

五、改进培训方式,强化培训机制,充分调动干部参训的积极性

干部培训实行项目管理。根据任务需要和个人需求,改进培训方式,逐步推行培训项目管理。对干部业务知识、岗位技能等培训,由干部管理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提出培训项目,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要有计划地开发一批培训模块和培训菜单,为干部管理部门确定干部培训项目创造条件。

推行短、专、快的专题培训模式。坚持中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在抓好中长期培训的同时,办好主题突出、对象明确、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班,充分发挥短期培训班时间短、见效快、成本低、实用性和灵活性强的优势。专题班时间要短,一般安排5—7天;内容要专,直接进入培训主题;要注重分系统、分岗位、分层次的分级分类培训,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各系统干部的培训可采取下乡宣讲、分片集中轮训的形式进行,加快干部培训的频率。继续搞好科级领导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工作。要结合实际举办各类干部知识讲座,进一步开阔干部眼界,增长知识。对所有干部配发《宝鸡市干部培训证书》,对干部学习培训情况进行登记考核。

逐步推行干部培训学习学分制考核管理方法。对各级各类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在职学习、学历教育以及学习成果进行学分量化,并赋予一定的分值,通过考试和考核等手段确定学分,客观、科学、公正地检测和评估干部培训学习效果。

建立干部培训师资库。按照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从县内外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担任教师,建立培训师资库。县委党校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推行人员聘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机制。把掌握干部培训需求作为组织部门一项工作内容。组织部门在考察干部的过程中,要重视搜集干部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等方面的需求信息,向党校提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素质、能力情况,提出培训建议,为党校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提供依据。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把参加脱产学习、在职学习以及获得学历学位情况作为考察的重要内容,作为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必不可少的一项任职资格。

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措施,把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落到实处

人大代表培训心得体会篇(7)

各位代表、同志们:

经过认真筹备,市第×届人大代表培训班今天上午在市委党校正式开班了。在此,我谨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向参加本次培训的市人大代表和各县市选联工委的同志表示热烈地欢迎!向支持和帮助本次培训的省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专家以及市委党校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市第×届人大任期的开局之年,也是各位代表履职的起始之年。开展代表培训,提高代表依法履职水平,是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目的是要更好地提高各位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帮助大家尽快找准位置、进入角色,依法履职、发挥作用。

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既有县市、乡镇(街道)人大、政府领导和基层代表,也有市级单位(部门)、学校、企业的负责人,大家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参加集中培训很不容易。为了搞好这次代表培训,市人大常委会精心制定培训方案,优化培训内容,力求本次培训紧扣全市中心工作,特别是人大工作实际。

这次培训共安排了三天时间,培训内容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专题,宪法、监督法、代表法和人大代表履职知识,预算法专题辅导等,还安排了现场参观教学,希望各位代表和同志们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专心学习,深入思考,力争学有所获、学以致用,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增强为民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培训的目的意义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地方立法、保证宪法和法律的遵守和执行、批准计划和预算、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选举任命本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等重要职权,我市是民族自治市,还享有民族立法权。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是人大工作的主体,这就要求人大代表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和法律水平,必须具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必须具有全局观念和较强的议政监督能力。

组织代表开展履职培训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理论素养,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有利于增强代表的法治理念,帮助代表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观念,使各位代表适应权力机关的工作特点和运行方式,严格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则办事,提高大家运用法律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增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积极参与管理全市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这次市人大换届后,市人大代表有了较大范围的调整,新当选代表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业务普遍了解不深,对如何执行代表职务缺少工作经验;部分连任的代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也需要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

因此,加强代表的学习培训,提高代表的政治理论素养、法律知识水平和履职能力,是当前代表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人大代表,大家一定要深化对本次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密切配合,努力提高学习培训效果,为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增强行动自觉,努力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新时代的人大代表要有新作为。进入新时代、站到新起点、面对新使命、实现新目标,如何履行好职责、发挥好作用,这是参加学习培训的每一位代表都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明确指出:“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每一位人大代表都要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要增强政治观念、法治观念、群众观念,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发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为我们依法履职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切实增强行动自觉,努力发挥好代表的主体作用。

第一,要充分发挥议事决策作用。要牢记人民的重托,珍惜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充分发挥议事决策、管理事务的主体作用。一是要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认真履行职责。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会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广泛听取意见;会中围绕改革发展主题,道真情、说实话,提建议、谋发展;会后带头执行会议作出的各项决定、决议。

二是要正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要坚持党性原则,增强党性观念,始终围绕市委的决策部署开展工作;要带头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执行代表职务;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履行职责。三是认真开展好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既要积极参加市人大常委会、各代表小组组织的各项活动,又要在本选区内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活动,服务选区人民群众,自觉接受选民监督。

第二,要充分发挥监督促进作用。要通过视察、调研、检查和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形式,切实发挥好监督和推动“一府一委两院”改进工作的作用。一是要敢于监督。对法定监督范围内的事项,要敢问、敢管、敢查,增强监督实效。二是要善于监督。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要正确监督。要遵循人大“个人无权、集体有权”的特点,坚持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在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过程中,人大代表有权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但不能直接处理问题、插手“一府一委两院”具体事务,也不能代行人民代表大会集体的权力。

第三,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各位代表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是骨干尖兵、行家里手,在人民群众中有较强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一言一行都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大家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当好群众的表率,工作中要发挥各自优势,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好骨干表率作用,争当各行各业的排头兵,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第四,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要充分利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密切、接触群众广泛、沟通群众方便等优势,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宣传人大的决定决议和全市重大决策部署,努力把党的主张和国家的意志落实到群众中去。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了解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意愿转变为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表达民意诉求,尽力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激发学习动力,切实提升培训实效

这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但是培训内容很丰富,都是一些很实在、很管用的东西,也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现学就能现用,针对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希望各位代表和同志们遵守好培训纪律,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实践,切实提升培训实效。在这里,我就搞好这次集中培训提三点要求:

一要珍惜机会,虚心学习。作为人大代表要“善学,会学,能学,常学”,以学强身,以学兴业,勤学政策保持“方向”,勤学法规守好“底线”,勤学知识增长“力气”,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这次参加培训的各位代表和同志们平时工作都比较忙,很少有机会集中起来听专家讲课,希望大家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静下心来,认真听课,专心致志,融会贯通,实实在在地学点东西,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更好地执行代表职务、履行代表职责。

人大代表培训心得体会篇(8)

为期一个月准备,遵义市新蒲新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暨开班典礼今天顺利举行。首先,我代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向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的遵义市新蒲新区表示衷心地感谢!对在百忙中出席培训开班仪式的曹继才书记表示衷心地感谢!也向全体学员参与本次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同学表示热烈地祝贺!

党的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站在时代的新高度,把握新时代现代化强国战略布局。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且排在七个重大战略第四位。表明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我院作遵义市新蒲新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那么培训主要以学习和理解乡村振兴战略为核心,开设了理论与现场观摩教学,在培训中我们将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学院高度重视,精心策划部署。我们学院与区委组织部就培训的内容、时间、形式、师资和学员食宿安排等方面多次进行沟通联系,做了认真研究和安排。在开班后,学院将派教学班主任全程跟班指导,确保全体学员学习顺利,教师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

二是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在理论授课方面,学院将安排资深专家教授结合我们当地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新形势,开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精准扶贫、乡村旅游等多个专题讲座,内容既丰富,又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针对性、系统性、启发性,将会使大家耳目一新、视野开阔,理念上受到了冲击,知识上得到了充实和更新。现场教学将会安排各位同学到我市具有代表性的创业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美丽乡村示范村等实地感受。

人大代表培训心得体会篇(9)

基础教育培训安排五周。学员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课堂上以“海报”似的形式,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工作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征乃至所愿意公开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向教师和同学展示、介绍。其目的是让他人了解自己,使自己了解他人,缩短彼此距离,增强亲和力和亲近感,形成团队精神和协调、活泼、团结的学习氛围。第一、二周,主要是学习如何组织工会,签订集体协议,开展俱乐部活动,提高演讲水平,调查了解会员的情况,并形成详尽的记录资料等等。第三、四周,主要是学习政治经济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习如何提高思辨能力和性格修养,目的是提高工会干部做人的工作的能力,善于理智地、辩证地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特别是在与政府和雇主的谈判中,成为一个出色的、能充分代表会员利益的高手。在第五周,主要是学习社会传统学和遗传学方面的常识,学习国家宪法,了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异同情况,并让学员掌握什么是真正的民主、什么是广义的民主(包括社会的、家庭的、公共场所的、竞选中的民主等等)。基础教育培训是必修课,它的着眼点是让工会干部在了解社会现状,放眼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会工作的水平。

强化提高培训是“选修”式的培训。由学员根据需求,有的放矢,富于选择性、针对性地学习知识,从共性和个性的结合上增加知识容量,指导工作实践。课程设置是“板块”型的,例如教育学、公共关系学的有关知识为一块;建立共同协商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如何更好地签订集体协议和调处劳动争议为一块;确保卫生健康与安全,建设良好的工作场所环境为一块;工会干部如何组织会员参与工会的活动,建设好和发展好工会,使工会在政治上更加强有力为一块;企业的财务管理、劳动工资理论、技术规程学为一块,还有如何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培养好后备力量等等。

无论是基础教育培训,还是强化提高培训,教员都特别注重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既有灌输,又善于采用问答式的方法,让学员动脑筋、提问题,引导学员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实践,使学习收到更好的预期效果。SID每年用于培训工会代表的经费是1.1~1.2亿丹麦克朗,其中10%是工会经费,其余取之于培训基金,所谓“基金”,是集体协议规定的由企业雇主必须支付给工会干部每小时27欧分培训费的积累。

二、关于成人职业培训

我们以极大的兴趣,冒雨考察了丹麦Center县(由26个市组成)的成人职业培训中心(AMU)。在丹麦,类似的成人职业培训中心有七所,此外,还有135个培训学校。2001年,有310832个丹麦人参加了职业培训,其中38%是女性,62%是男性,Center的AMU所承担的培训量为全国的五分之一。这个培训中心由12位成员担任管理委员会委员,其中五位是工会代表,五位是雇主协会代表,一位是县政府代表,一位是市政委员会的代表,由工会方担任管委会主席。培训中心的日常管理实行教师自治。培训中心的管委会主席向我们介绍说,丹麦是世界上享有最高技术水准的国家之一。在工业化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劳动力市场不断发展变化的态势下,人们在几乎所有的工作中越来越迫切地需要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为此,丹麦自五十年代以来,就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发展成人职业培训计划(亦简称AMU计划),旨在给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机会,掌握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技能。实施AMU计划的第一阶段在六十年代,对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化助了一臂之力,使许多新兴生产领域的就业前景得以改观。AMU计划的第二阶段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解决了当时较高失业率带来的生产结构调整问题,用新技术培训了许多失业人员,大大增加了就业机会。九十年代为AMU计划发展的第三阶段,通过企业和培训机构的密切合作,使知识、服务和信息在企业生产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从而推动了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支持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了2000年,AMU计划又跨越了新的门槛,进行了新的改革,它使成人教育和继续培训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为职工的终身学习打造了一个崭新的框架,赋予社会各阶层在优先安排AMU计划时承担更多的责任,加强了企业主、职工和培训机构之间的对话,进一步形成了“就业必须经过培训”、“在职必须接受继续教育”的理念,对培养一大批技术精湛、技能娴熟的职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大代表培训心得体会篇(10)

基础教育培训安排五周。学员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课堂上以“海报”似的形式,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工作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征乃至所愿意公开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向教师和同学展示、介绍。其目的是让他人了解自己,使自己了解他人,缩短彼此距离,增强亲和力和亲近感,形成团队精神和协调、活泼、团结的学习氛围。第一、二周,主要是学习如何组织工会,签订集体协议,开展俱乐部活动,提高演讲水平,调查了解会员的情况,并形成详尽的记录资料等等。第三、四周,主要是学习政治经济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习如何提高思辨能力和性格修养,目的是提高工会干部做人的工作的能力,善于理智地、辩证地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特别是在与政府和雇主的谈判中,成为一个出色的、能充分代表会员利益的高手。在第五周,主要是学习社会传统学和遗传学方面的常识,学习国家宪法,了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异同情况,并让学员掌握什么是真正的民主、什么是广义的民主(包括社会的、家庭的、公共场所的、竞选中的民主等等)。基础教育培训是必修课,它的着眼点是让工会干部在了解社会现状,放眼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会工作的水平。

强化提高培训是“选修”式的培训。由学员根据需求,有的放矢,富于选择性、针对性地学习知识,从共性和个性的结合上增加知识容量,指导工作实践。课程设置是“板块”型的,例如教育学、公共关系学的有关知识为一块;建立共同协商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如何更好地签订集体协议和调处劳动争议为一块;确保卫生健康与安全,建设良好的工作场所环境为一块;工会干部如何组织会员参与工会的活动,建设好和发展好工会,使工会在政治上更加强有力为一块;企业的财务管理、劳动工资理论、技术规程学为一块,还有如何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培养好后备力量等等。

无论是基础教育培训,还是强化提高培训,教员都特别注重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既有灌输,又善于采用问答式的方法,让学员动脑筋、提问题,引导学员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实践,使学习收到更好的预期效果。SID每年用于培训工会代表的经费是1.1~1.2亿丹麦克朗,其中10%是工会经费,其余取之于培训基金,所谓“基金”,是集体协议规定的由企业雇主必须支付给工会干部每小时27欧分培训费的积累。

二、关于成人职业培训

我们以极大的兴趣,冒雨考察了丹麦Center县(由26个市组成)的成人职业培训中心(AMU)。在丹麦,类似的成人职业培训中心有七所,此外,还有135个培训学校。2001年,有310832个丹麦人参加了职业培训,其中38%是女性,62%是男性,Center的AMU所承担的培训量为全国的五分之一。这个培训中心由12位成员担任管理委员会委员,其中五位是工会代表,五位是雇主协会代表,一位是县政府代表,一位是市政委员会的代表,由工会方担任管委会主席。培训中心的日常管理实行教师自治。培训中心的管委会主席向我们介绍说,丹麦是世界上享有最高技术水准的国家之一。在工业化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劳动力市场不断发展变化的态势下,人们在几乎所有的工作中越来越迫切地需要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为此,丹麦自五十年代以来,就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发展成人职业培训计划(亦简称AMU计划),旨在给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机会,掌握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技能。实施AMU计划的第一阶段在六十年代,对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化助了一臂之力,使许多新兴生产领域的就业前景得以改观。AMU计划的第二阶段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解决了当时较高失业率带来的生产结构调整问题,用新技术培训了许多失业人员,大大增加了就业机会。九十年代为AMU计划发展的第三阶段,通过企业和培训机构的密切合作,使知识、服务和信息在企业生产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从而推动了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支持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了2000年,AMU计划又跨越了新的门槛,进行了新的改革,它使成人教育和继续培训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为职工的终身学习打造了一个崭新的框架,赋予社会各阶层在优先安排AMU计划时承担更多的责任,加强了企业主、职工和培训机构之间的对话,进一步形成了“就业必须经过培训”、“在职必须接受继续教育”的理念,对培养一大批技术精湛、技能娴熟的职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大代表培训心得体会篇(11)

一、基本情况

此次培训内容包括党的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公务员制度与公务员队伍建设,公务员工作方法与心理调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等。我市共有18名选调生及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期间,参训学员严格遵守培训管理制度,认真参加学习培训。培训结束后,来自省委宣传部、XX市委办公厅、XX街道办事处的三位同志代表参训学员作了交流发言,其他同志提交了书面学习培训心得体会。我市参训学员普遍反映,培训课程内容丰富,既注重基础理论,又强调学用结合,对于直接从大学毕业生中录用到基层岗位的公务员来说,十分及时,也很有必要。通过学习培训,大家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重要的是,认清了公务员岗位的重要性,强化了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意识。大家表示,将以此次学习培训为起点,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不忘初心,开拓进取,争做一名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培训结束后,还进行了奏国歌和宣誓仪式。

二、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