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4 15:09:48

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

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篇(1)

一、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的目的而建立的,班级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资源,还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资源。班级管理是随着社会发展从教育管理分化出来的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管理。由于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想要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各不相同,导致人们对班级管理的定义和功能有不同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班级管理观。

二、班主任的素质

在一线进行教学管理的高职班主任直接决定着每位学生享受班级资源的程度,在分配班级资源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班级单位下的每一个学生是否能够享受公平的班级资源直接取决于班主任的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具有稳定性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而班主任的思想道德素质势必影响班级的管理与教育, 错位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修养的不足之处及不良的行为习惯导致教育的不公。

有相当一部分高职教师还将精英培训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教育培养思维还有相当大的市场,这种思想观念使得教师更加倾向于将优质资源分配给成绩好的所谓的精英,而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忽视与打压。这种现象在当今高职的班级管理中屡见不鲜,比如由成绩来进行班委候选人的确定,由成绩来确定班级的座位表,由成绩来确定学生是否有享有其他荣誉的先决条件。相当多的老师还存在着等地观念,将学生以不同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等级,以此作为分配教育资源的重要依据,比如根据学生对老师所做出的指令的认同程度向学生分成“听话的”,“漠视的”,与“反对的”三种,而在选拔班干部,分配学生荣誉时倾向于“听话的”这一类。而有些班主任则将学生按智力的高低进行分层,将一些竞赛机会分配给其认为智力高的学生,而被认为智力平平,或相对较低的学生则被剥夺参赛机会等。

(一) 价值取向

当代社会价值取向更加丰富多样,而教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的分配。有部分教师更加注重效率,更加认可强者,将其在社会上对强者的崇拜带入了校园,带进了班级管理中,使得班级管理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变得功利化。比如部分教师将学生的成绩作为相互攀比的工具,学生的前途和未来变成了其谋求晋升的梯子等,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教育资源的分配必定是不公正的。更有部分教师将教育资源的分配倾向于家世好的学生,而对贫苦学生不闻不问,将其边缘化。由以上例子可知,教师价值取向的错位是学生不能公平的得到教育资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道德修养

教师的道德修养与班级的管理和资源的分配息息相关,这也是为什么说教师的道德修养是一项应常抓不放的思想建设工作。如若教师在金钱和利益上的道德修养不够则会在分配教学资源时对某些学生进行特殊的照顾和优待,不能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如若教师急功近利,浮夸不实,则会导致教学资源倾向于其认为有能力的学生,比如在争取学校荣誉时,进行弄虚作假,损害部分学生利益,对其停课,或不允许其参加集体活动,将优势资源分配给某些所谓的精英学生等。如若教师的个人修养不够,气度不大,则会与学生斤斤计较,对“得罪”他的学生记恨在心,伺机报复,而对赢得他“欢心”的学生百般宽容,这样其不由地会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不公平的分配。由上可知,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教育资源的分配。

(三) 行为习惯

高职教师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地决定着其分配教学资源的公平性。优秀的高职班主任应该认真细致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以期全班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发展,教学资源分配合理得当。然而有的班主任受常年行为习惯的影响而不甘于做艰苦细致的教育工作,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管理的工作中去,而对学生经常进行高压管理策略,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动则批评,不深究原因,不使学生申辩,而对学生实行简单粗暴地教育方式,进行体罚,甚者进行语言暴力对学生造成心理创伤,如此管班,何来教育公平。而有的板块主任为图省事,选出一套班委就放任自由,将班级各项大小事务全部交给班委处理,对班级不闻不问,甚至两三年不换一次班委干部,不与班级成员沟通交流,也许有的班干部得力,这样的班级管理的也挺好,但是却无从谈及公平性。由此可知教师的行为习惯也是班级管理中兼顾公平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2.科学文化素质

(一)专业文化素质

班主任作为班级责无旁贷的负责人定要让人信服,更要自信从容,毫无疑问,要给予学生一碗水,教师便要有一眼活的泉水。而教师的自信何来,专业文化素质必不可少。也正是有了专精的文化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才能更好地,充分地挖掘教育资源。而文化素质较低的教师是无法使学生获得均衡发展的,是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的。

(二)教育理论素养

班主任要育好人,管好班,只有专业文化素质也不行。其班级管理的工作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一个优秀班主任必须兼通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如果班主任的教育理论水平不高, 对学生来讲就会出有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风险。如该奖励的不奖励,该惩罚的不惩罚,该鼓励的不鼓励,该提醒的不提醒。班主任在学生中不在有威信,家长会对优生来讲成了庆功会,对差生来讲成了批判会等。

三、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和恰当性是一种检测,是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的一种相互监督和自我反省的物质基础,因此教育评价体系是否公平,完善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公平,本课题将从教育评价所依的理念与所用的手段两方面具体分析教育评价在班级资源分配中的作用。

正如教学评价一样,针对同一个学生,将其置于不同的评价下,所得的结果是不同的。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笔者深切体会到现行的教育评价往往过于单一,评价体系的建立权过度掌握在教育主体的手里,比如班主任,相关教育领导部门成员,虽然也有学生自主建立评价体系,但是因教师指导不够,或是重视不够,往往只是样子,没有深入实施。而在大部分班级管理中还是一言堂。从教育评价的内容来说,多是偏重于知识与纪律的评价,和对学生道德与创新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在这样的教育评价体系中,教师对教育资源进行的分配必定是不公平的,如此的教育反馈与指向也会使一部分学生觉得自我价值的淹没或否定。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 王汉澜著.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 李健民.班主任工作心理学[M].上海:学苑出版社,1996年.

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篇(2)

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班主任队伍是我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中之重,如何解决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是关键。作为班主任,扮演着双重角色,即一线教师和一线管理者,如何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结合课堂教学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个好的班级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班主任领导下的班委会。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大胆改革实验的精神,去优化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结构。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科学设计每堂课的教学过程,重点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课的类型和学生的基础、教学内容、课堂变化等适时调整课堂结构,不在乎老师讲的多少,关键在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当然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老师相对要讲的少一些,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这样以达到课堂教学“低消耗、高效率”,整体优化的目的。此外,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通过开展各科活动观察和分析,发展并挑选了一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有一定组织能力、开创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当班干部选定后,我便加强培养、教育,既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又根据实际加强指导,特别是对班干部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学习成绩优秀,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做老师的得力助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自我管理,逐渐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良班风。

二、优化评价方式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间,广泛地、及时地进行多向信息交流,形成思想、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碰撞,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建构个体认知结构。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或竞赛,实行“小先生制”,提问回答,小检查、小实验、观察学习方式等,即知即传、互教互学,多向交往,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协调发展。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作为主导者和信息传递的中心,把握好时机,及时反馈,准确掌握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和探究学习状况,给予激发和鼓励,合理控制教学过程,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热情。

教师要树立全面衡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综合评价观,运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全面性评价、基础性评价方法,提倡多次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调控和杠杆功能。不仅要对学生知识水平进行评价,而且要对学生人格形成过程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能力发展水平、身心发展、品德养成进行评价等。评价主体应体现师生相结合,自评、他评相结合,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评价内容不应该只注重结果,应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操作与实验、竞赛与活动、问题情况与能力水平、态度与情感等。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新的成绩时应给予肯定,对学生学习上受到的挫折,应给予积极的鼓励,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学生在参加活动时,要看、要听、要想,而且要说、要做。

三、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知识迅速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意识,才能胜任教师的职责,班主任更是如此。班主任应是学校德育工作者,是教学和教育的基础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成材的引路人。自己要时刻牢记是班主任,你无意的一句话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乃至他们的一生。的确,班主任工作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工作,比其他的工作要求更为严格,所以班主任只有“博学而日三省乎己”方能“智明而行无过矣”。要达到以上要求,班主任应从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学生的“保姆”、“办事员”、“勤杂工”、“救火队”,时间虽然很紧张,但切不可放松对自己的强化:一方面要学习政治和教育理论,让自己具有坚定的立场、观点和政治敏锐性,让自己具有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素质。

新的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我们培养人才,更要求我们培养素质多元化,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这就对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工作效率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探索、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任务。

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03-02

大学班干部是班级各项活动开展的直接组织者,是学生工作的最直接领导者。班干部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管理的质量,关系到学生工作的效果。如何通过构建大学班干部考核长效机制,选好班干部,已成为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大学班干部的胜任力为切入口,提出了大学班干部应具备的胜任力结构,为高校构建班干部考核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 大学生期望的班干部胜任力的结构研究

胜任力来自拉丁语Competere。本文以Spencer提出的“胜任力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把胜任力引入大学班干部考核之中,以期为大学班干部考核机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笔者选取了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300名学生作为大学生期望的班干部胜任力结构评价的被试,发放调查问卷300份,经检验筛选,其中280份有效。为进一步开展验证性因素分析,笔者又在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发放调查问卷300份,经检验筛选,有效问卷285份。通过查阅国内的文献资料和研究结果,我们确定了个人特质、品德修养、知识素养、技术能力四个方面编制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0.5%的学生认为技术能力是胜任班干部工作的最重要指标。其中,有80.2%的学生认为品德修养同样是班干部选拔与考核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在调查中显示班干部的个人特质也对胜任力发生着作用,在胜任力调查中35.7%学生认为知识素养同样影响着班干部的工作效果。除了调查问卷,我们还采用了现场专题访谈和评分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结合4个胜任力指标,由学生对班干部队伍成员的胜任力进行评分。得出结论,一名班干部是否在班级工作中具有良好的胜任力并不是其中的某一项胜任力指标优秀就适合,而是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选择优秀学生干部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便更加客观地选拔和考核更有能力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

二 大学生班干部考核机制建设的设计思考

为了更好地选拔、考核班干部,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班干部考核机制的设计思考:

1.班干部轮换制

班干部轮换制能够实现班级的民主管理,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具体情况,把班干部轮换制设定为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全体班干部定期轮换,也就是班长和班委会定期轮换;另一种是部分班干部轮换,即保留班干部骨干,其余进行定期轮换。当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班干部轮换制的具体形式也可以随之调整。

2.班干部例会制

“带着问题上例会,学会经验认真干”“身边同学说身边事”,通过班干部例会这一平台,使各班干部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例会形式力求多样化,以集中学习交流和专题讨论为主,以现场参观和外出考察为辅,采取“听”“谈”“看”“评”等方式互动交流,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

3.班干部专业制

构建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全体班干部培训与骨干班干部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综合运用交流座谈、参观学习等培训方式,打造系统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全方位培训格局;把班干部培养成为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在考核体系上,要处理好考核主体与考核内容的匹配关系、定量考核与定性分析的关系;在考核方式上,要坚持同学评议、班干部互评、班主任评价相结合,日常考核与特色活动相结合。

4.班干部考核监督制

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发挥民主监督、同学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加强内部监督,鼓励和激励班干部勇于做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干部之间相互提醒、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加强外部监督,建立班级意见箱、班干部工作意见征求表等形式,把班干部的工作、职责等情况展现在班级同学面前,建立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

三 大学班干部考核机制的构建探索

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对班级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大学班干部考核机制可构架为以下四个子系统。

1.对话教育系统

对话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和方法,旨在通过“对话”实现教育双方互动合作。精选对话主题、布置发言准备、注重对话引导、拓展对话渠道等对话教育策略引入考核体系之中,使班主任和班干部、班干部和班级同学进行心灵对话和精神沟通,使班干部在对话过程中分享体验,获得新知,受到启迪。

2.激励系统

利用目标激励、奖励激励、关怀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提升班干部为班级工作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管理考核管理工作的吸引力。在班级工作中和班干部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为优秀班干部提供适当的利益倾斜。运用有效的反馈手段,即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对班干部的工作及时、准确地作出恰当的评价,强化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工作评价系统

建立班干部工作评价标准,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主要从内容、方式、绩效等方面对班干部的工作及表现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在内容、方式上,以班干部实际工作为核心,采取个别谈心、工作汇报、季度总结等形式;在绩效评价上,强调科学民主,从学生、校院主管部门、辅导员、班主任评价、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并且量化评价指标,根据不同的岗位,设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依据不同的职能制订评价标准。

4.发展培训系统

首先,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应结合班干部的具体工作和为班级的服务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其次,我们还应培养创新能力。应培养班干部用新思路去思考和解决班级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再次,我们应创新培养方法。除了对班干部进行各种培训外,还应加大班干部投入社会实践的力度。

综上所述,班干部队伍考核机制的构建需要从长远着想,通过相应的考核激励办法,引导班干部积极争取成绩,努力追求完美,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度责任心、工作能力强、执行效率高的优秀班干部,实现班级管理的卓越成效。

参考文献

[1]姚流芳.基于胜任力理论的电大进修生班干部选拔模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2]李奕、杨爱武、史玉燕.浅谈班干部轮换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4)

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88-01

目前,在绝大多数以班级管理为主的学校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下面本人结合多年从事教学并担任班主任的工作经历,现就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浅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1.结合课堂教学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个好的班级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班主任领导下的班委会。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大胆改革实验的精神,去优化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结构。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科学设计每堂课的教学过程,重点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课的类型和学生的基础、教学内容、课堂变化等适时调整课堂结构,不在乎老师讲的多少,关键在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当然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老师相对要讲的少一些,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这样以达到课堂教学"低消耗、高效率",整体优化的目的。此外,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通过开展各科活动观察和分析,发展并挑选了一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有一定组织能力、开创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当班干部选定后,我便加强培养、教育,既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又根据实际加强指导,特别是对班干部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学习成绩优秀,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做老师的得力助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自我管理,逐渐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良班风。

2.优化评价方式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间,广泛地、及时地进行多向信息交流,形成思想、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碰撞,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建构个体认知结构。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或竞赛,实行"小先生制",提问回答,小检查、小实验、观察学习方式等,即知即传、互教互学,多向交往,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协调发展。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作为主导者和信息传递的中心,把握好时机,及时反馈,准确掌握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和探究学习状况,给予激发和鼓励,合理控制教学过程,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热情。

同时教师要树立全面衡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综合评价观,运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全面性评价、基础性评价方法,提倡多次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调控和杠杆功能。不仅要对学生知识水平进行评价,而且要对学生人格形成过程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能力发展水平、身心发展、品德养成进行评价等。评价主体应体现师生相结合,自评、他评相结合,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评价内容不应该只注重结果,应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操作与实验、竞赛与活动、问题情况与能力水平、态度与情感等。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新的成绩时应给予肯定,对学生学习上受到的挫折,应给予积极的鼓励,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学生在参加活动时,不仅要看、要听、要想,而且要说、要做。而且要进行社会调查,即使是准备一次班会的发言,也必须收集材料,撰写发言稿。当他们取得成果时,在获得愉快心理体验的同时,也培养了能力,这就是实践的能力。如果他们的结果不理想,他们将吸取经验,作为以后实践的借鉴,这也有助于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的能力,既有普通的能力,也包含有特殊的能力。通过举行诸如此类的活动,综合考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这样才符合我们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3.加强管理沟通,赢得学生信任。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不可能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因此,建设一支良好的班干部队伍是必要的。一个好的班集体,得力的班干部是很重要的。班干部如果不具备优秀的品质,班里的工作要么死气沉沉,要么纪律混乱。因此,要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就必须加强对班干部的管理。一些人认为,班干部只要听话,能完成班主任交给的任务就行了,这种认识是不负责的。事实证明,班主任对学生要管,对班干部更要严管。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班干部只有在班级中、工作中为全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和榜样,才能把全班同学带动起来,才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对班干部的管理,就是要检查班干部在具体事务中完成任务的效果,还可以从学生的反映中获悉。这样能使班主任更全面主动地掌握工作情况,可以随时进行指导和调整,并对每个干部或成员间的工作能力有充分的了解。

深入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信任老师。学生家长把学生交给了学校,班主任就要当好老师、校内家长的双重角色,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到教室,到学生宿舍,到学生活动的场地,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自然就会赢得学生的信任。通过对学生中点滴小事的了解,收集这些信息是为了防范发生大问题作参考依据。

4.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知识迅速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意识,才能胜任教师的职责,班主任更是如此。班主任应是学校德育工作者,是教学和教育的基础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成材的引路人。自己要时刻牢记是班主任,你无意的一句话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乃至他们的一生。的确,班主任工作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工作,比其他的工作要求更为严格,所以班主任只有"博学而日三省乎己"方能"智明而行无过矣"。要达到以上要求,班主任应从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学生的"保姆"、"办事员"、"勤杂工"、"救火队",时间虽然很紧张,但切不可放松对自己的强化:一方面要学习政治和教育理论,让自己具有坚定的立场、观点和政治敏锐性,让自己具有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素质。

总之,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班主任的工作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意义重大。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关键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班主任的工作,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认真研究,努力实践。只有班主任能用科学的方法,在管理上下工夫,才能使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4-0017-01

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依据,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内容,这样不但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也有利于引导家长、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同时也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建立“四位一体”的留守儿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一)教师对学生评价

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班级活动、笔记、积极评价等多种形式和激励手段,充分肯定学生所取得的进步,鼓励学生积极、健康地向上发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评价要以学生平时表现为依据,评价结果以等级呈现。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多元评价每一个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评价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

(二)家长对子女评价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学校制定了《酒泉第五中学班主任家校联系册》与《酒泉第五中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共同作为家校双方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家长对子女在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情况给予科学的评价,同时班主任利用家长会,组织家长开展评价工作的交流活动,唤起每一个家长对子女评价工作的责任心,通过家长评价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学生对同伴评价

在学生之间积极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精心组织和指导本班开展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与交流,通过同伴的相互评价与交流,发现班级学生的闪光点,同时在评价中指出同伴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个人自我评价

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个人根据《酒泉第五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评价内容,依据自己平时的表现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全面的自我评价,结果以A、B、C、D等级呈现,同时自己写不超过1000字的自我评定材料,从思想、学习、生活、审美、运动等方面展开个人自我等级评价。个人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占综合素质评价的百分比分别为10%、15%、25%、50%。汇总后确定每个学生的最终评价结果,以A、B、C、D等级呈现,其中百分比分别为30%、50%、15%、5%。通过综合素质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在评价中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二、重视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生活素质评价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同时引导学生的人生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运用科学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重视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首先,评价与一日常规结合,促进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形成。通过在课上、课间、集会、作业、考试等一日常规的个人表现进行管理评价,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社会公民意识形成,基本道德素养提高,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品质基本形成。其次,学校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等级评价的奖励机制。为加强学生评价过程管理,综合素质评价要与学校的评优树模结合起来,学校表彰“优秀三好学生”“市级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的评选和申报,都要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结果挂钩。再次,学校建立科学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指标矩阵。要努力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指标矩阵,将期末考试成绩、网络学习和自测成绩、平时作业、研究报告、小论文成绩、竞赛成绩、出勤表现成绩都纳入其中,并通过讨论确定矩阵元素中各个指标的具体取值,注重学生的过程和能力的评价。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评价,目前在我国仍处在探索阶段。全国寄宿制学校还没有可以借鉴的固定模式,因此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综合素质评价任重道远。作为寄宿制学校的教师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反复研究、不断完善创新,从而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学生之间、学生个人“四位一体”的综合素质科学评价体系,打破以往传统的学校教师单一以学生成绩为唯一评价工具的镣铐和束缚,从而建立科学、全面、可行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断助推农村寄宿制学校和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和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篇(6)

其一,考核的时间长短是否合理。要对一个人在某项工作中的表现做出一个整体的评价,不能仅仅依靠一个较短时间段的工作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周期的持续性表现作为工作效果的认定才是公正客观的,这就要求用事后考核来对此作评判。例如:一位班主任能带一个班三年,就应该在三年后整体对他(她)进行评价。

其二,考核方式和对象是否公平。考核结果要能产生较强的说服力,就要求考核者对所有的考核对象都一视同仁,一个标准,否则将失去公信力,效果自然不会很好。例如:当考核的对象所处的条件完全不一样,就不公平了。现阶段,许多学校的班级都有分重点班和普通班,由于学生的素质完全不一样,结果当然显然。如某校:1999-2000、2000-2001、2001-2002、2002-2003学年度的广州市优秀班集体分别是1999-2000、2000-2001、2001-2002、2002-2003当年度的初三(1)班,也就是年级的唯一重点班(初二下学期时获奖),该学校这几年初中没有哪个普通班能再取得这个荣誉。而事实上,普通班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及学生工作上的付出往往要比重点班的班主任更多!

其三,评价的依据是否全面。我们现在的班主任工作培训常常是重经验、轻理论、轻班主任工作的研究。而经验则大多数指对班级的常规评比工作的应对方法,也就是掌握如何能不被别人发现自己的学生的不是,哪些是领导重视的工作,哪些是可做可不做的。但是,常规评比无法告诉别人,班主任到底了不了解这个班的学生,知不知道学生心里想过什么,班主任在整个担任过程中做了多少工作(许多潜在的不良事情可能在危险发生之前已被班主任解决),领导及同事不一定知道,常规评比更无法体现。所以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应该既有学校评价(领导、老师、学生),还有社会评价(家长)和自我评价。

其四,评价如何统一心理辅导和德育。

两者的联系:心理辅导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健全成长和发展,以达到良好个性的形成。德育是教师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以培养学生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活动。两者的工作对象相同,都是青年学生,其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辅导的根本在于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健全个性,而《中小学德育大纲》则规定了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要求。两者的内容亦有共同之处,又有交叉。

两者的差异:一是,理论基础不同,但也有交叉。心理辅导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德育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但并不意味着心理辅导工作者不学习马克思主义,德育工作者不学习心理学。恰恰相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有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论述,而德育的理论也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二是,它们的目标不同,德育重视按照社会利益的要求去规范个人行为,而心理辅导关注、维持和增进个体心理健康,以及心理机能和心理潜能的提高和发挥。当然,两者并不对立,因为一个人越是自觉地认识到社会发展对自身的要求,他的潜能和优越之处越是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重视学生心理研究,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是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手段。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学改革必然给学生心理方面也带来的冲击,教师一方面要研究青少年在中学阶段的普遍心理,另一方面也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心理做好研究调查工作,只有掌握了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才能对症下药,事半功倍。心理辅导和德育的结合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现行的评价制度更重德育,因为心理辅导的效果较难掌握,这是一个误区。

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篇(7)

1、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学校领导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非常重视,早在本届学生还在高一时,就分别成立了学校新课程实施委员会和学校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组,加强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领导。

2、工作主动行动早。

本届学生在高一学年结束时,学校就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拟定工作计划,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评定,这为今年高三的评定练了兵,积累了经验。(高二学年也准备了评价资料进行评定,由于省里的软件升级,最后评定没有完成。)

去年底,我们得到高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要在今年月5号完成的消息,之后,即着手作了一些准备工作。新学期一开学,学校就召开评价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讨论高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印发评价方案。月12号,市教育局基教科召开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会议后,学校根据市教育局文件要求,对学校先期制定的评价方案和细则作了修改,并再次召开了评价领导小组成员和高三班主任会议,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了安排。布置高三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学生书写评价三年的学结,填写《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手册》。

二、落实方案,根据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工作总结

学校制定了《铜陵市第九中学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和《铜陵市第九中学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补充通知》,并将两个工作文件发到了领导小组成员和班主任手上,要求评价工作按照通知中的日程安排进行。

我校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流程是:组织培训----实证材料的验证----学生信息的输入----评价----评价结果审核----评价结果上报。

1、组织培训:学校在月10号、16号召开了两次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三次高三各班主任会议,进行工作布置及进行培训;各班主任分别召开本班学生和学生家长会议,就本次评价的有关内容对学生、家长进行培训和宣传。评价监察小组公示学校具体实施程序和细则,使每位参加评价的学生、家长、教师了解评价的意义、内容、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方式、评价的程序和要求。

2、实证材料的验证:月19号,各班级开会进行学生总结交流,展示学生根据评价标准收集的实证材料,在全班同学无异议的情况下,班级评价小组对实证性材料进行了确认签字。

3、学生信息的输入:月20号,各班学生将实证性材料录入计算机。(在学生进行实证性材料录入前,计算机老师(鲁大志)已经将评价软件安装好,软件运行和机房里一切都正常,学生的基本信息都准确无误的输入。)学生输入实证材料后,班主任再次根据文件要求对实证材料进行审核,学校评价领导小组成员监督审核工作,并进行抽查,确认班主任的审核过程。

4、评价:月24号,学生第二次上机进行互评。由于计算机内存小,五十多人同时进行评价时,系统反应非常慢,我们五个班学生,互评进行了两天半。学生互评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花费了较多的时间,第一是机子慢,半天只评价一个班;第二是等在外校借读的学生回来评价,他们不来评价教师评价不了,等了一个上午;第三是我们分三年评价的,每评完一年再进行系统切换,这些都耽搁了我们的时间。教师评价完成后,班主任给每位学生写评语,合成评价等级数据。各班评价结果出来后,学校评价小组成员对各班评价结果进行审核,校长最后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月2号上午,学校接到上级通知,要求把高中分三年评价的改为高三一年进行,把前两年的实证性材料都纳入到高三一年来。这把我们前面分三年评价的工作否定了,我们又通知班主任对部分学生的实证性材料进行集中,修改评价结果,录入、审核,忙了一天多,好在我们学校优秀学生并不多。

5、评价结果审核:月4号,学校将高三五个班级公民道德素养方面评为优秀或有其他基础性发展目标评定等级为A的学生名单在全校张榜公示,接受学生的质询并给予答复。评价的结果请学生签字并书面通知学生家长,如有异议,及时向学校反映,学校给予解释、处理。学校留存学生和家长签字的评价结果纸质材料,以便日后备查。

6、评价结果上报:月5号,填写两份纸质高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班主任、教务主任、校长在这两份结果上签名,一份盖学校公章后上报市教育局,一份学校保存。鲁大志老师负责通过网上向省教育厅报电子结果。

三、体会与思考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是高中新课改推进的配套措施,这项工作的开展,必将极大地推动高中新课改工作。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对高中新课改不以为然,也没有感受到新课改与过去有多大的不同(除教材外)。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使教师、学生对新课改有了感性的认识,也触动了一些学生和学生家长,他们了解到,如果光有文化课的优势,其他维度考核达不到优秀或A等,想上理想中的大学,也是很困难的。同时,这个考核,也使学校的管理获得了一个有力的抓手,它使学生重视学校班级、教师、各部门的考核,注重学生之间的团结,参加集体活动,爱护公物,遵守课堂纪律,接受老师的教育。

要搞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我感觉要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1、学校要完善一些制度,如:学生在校日常行为规范、各种奖励和处罚制度、各种活动开展和评奖制度、班级考勤制度、学分认定制度及公示制度等。

2、各部门、班主任落实工作责任制,按时收集学生活动的实证性材料,班主任要每个月利用一个班会课时间,组织班级学生进行材料整理和自评,每学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各部门定期对获奖或受罚的学生、获得学分的学生进行通报,发文通知。

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篇(8)

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班主任队伍是我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中之重,如何解决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是关键。作为班主任,扮演着双重角色,即一线教师和一线管理者,如何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阐述我们对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的一些见解,请各位同行、专家指教。

一 结合课堂教学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个好的班级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班主任领导下的班委会。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大胆改革实验的精神,去优化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结构。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科学设计每堂课的教学过程,重点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课的类型和学生的基础、教学内容、课堂变化等适时调整课堂结构,不在乎老师讲的多少,关键在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当然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老师相对要讲的少一些,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这样以达到课堂教学“低消耗、高效率”,整体优化的目的。此外,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通过开展各科活动观察和分析,发展并挑选了一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有一定组织能力、开创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当班干部选定后,我便加强培养、教育,既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又根据实际加强指导,特别是对班干部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学习成绩优秀,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做老师的得力助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自我管理,逐渐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良班风。

二 优化评价方式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间,广泛地、及时地进行多向信息交流,形成思想、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碰撞,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建构个体认知结构。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或竞赛,实行“小先生制”,提问回答,小检查、小实验、观察学习方式等,即知即传、互教互学,多向交往,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协调发展。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作为主导者和信息传递的中心,把握好时机,及时反馈,准确掌握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和探究学习状况,给予激发和鼓励,合理控制教学过程,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热情。 同时教师要树立全面衡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综合评价观,运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全面性评价、基础性评价方法,提倡多次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调控和杠杆功能。不仅要对学生知识水平进行评价,而且要对学生人格形成过程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能力发展水平、身心发展、品德养成进行评价等。评价主体应体现师生相结合,自评、他评相结合,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评价内容不应该只注重结果,应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操作与实验、竞赛与活动、问题情况与能力水平、态度与情感等。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新的成绩时应给予肯定,对学生学习上受到的挫折,应给予积极的鼓励,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学生在参加活动时,不仅要看、要听、要想,而且要说、要做。而且要进行社会调查,即使是准备一次班会的发言,也必须收集材料,撰写发言稿。当他们取得成果时,在获得愉快心理体验的同时,也培养了能力,这就是实践的能力。如果他们的结果不理想,他们将吸取经验,作为以后实践的借鉴,这也有助于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的能力,既有普通的能力,也包含有特殊的能力。通过举行诸如此类的活动,综合考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这样才符合我们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 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知识迅速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意识,才能胜任教师的职责,班主任更是如此。班主任应是学校德育工作者,是教学和教育的基础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成材的引路人。自己要时刻牢记是班主任,你无意的一句话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乃至他们的一生。的确,班主任工作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工作,比其他的工作要求更为严格,所以班主任只有“博学而日三省乎己”方能“智明而行无过矣”。要达到以上要求,班主任应从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学生的“保姆”、“办事员”、“勤杂工”、“救火队”,时间虽然很紧张,但切不可放松对自己的强化:一方面要学习政治和教育理论,让自己具有坚定的立场、观点和政治敏锐性,让自己具有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素质。

新的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我们培养人才,更要求我们培养素质多元化,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这就对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工作效率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探索、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任务。

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篇(9)

      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班主任队伍是我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中之重,如何解决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是关键。作为班主任,扮演着双重角色,即一线教师和一线管理者,如何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阐述我们对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的一些见解,请各位同行、专家指教。

        一 结合课堂教学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个好的班级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班主任领导下的班委会。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大胆改革实验的精神,去优化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结构。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科学设计每堂课的教学过程,重点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课的类型和学生的基础、教学内容、课堂变化等适时调整课堂结构,不在乎老师讲的多少,关键在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当然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老师相对要讲的少一些,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这样以达到课堂教学“低消耗、高效率”,整体优化的目的。此外,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通过开展各科活动观察和分析,发展并挑选了一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有一定组织能力、开创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当班干部选定后,我便加强培养、教育,既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又根据实际加强指导,特别是对班干部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学习成绩优秀,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做老师的得力助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自我管理,逐渐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良班风。

        二 优化评价方式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间,广泛地、及时地进行多向信息交流,形成思想、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碰撞,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建构个体认知结构。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或竞赛,实行“小先生制”,提问回答,小检查、小实验、观察学习方式等,即知即传、互教互学,多向交往,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协调发展。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作为主导者和信息传递的中心,把握好时机,及时反馈,准确掌握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和探究学习状况,给予激发和鼓励,合理控制教学过程,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热情。

同时教师要树立全面衡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综合评价观,运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全面性评价、基础性评价方法,提倡多次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调控和杠杆功能。不仅要对学生知识水平进行评价,而且要对学生人格形成过程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能力发展水平、身心发展、品德养成进行评价等。评价主体应体现师生相结合,自评、他评相结合,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评价内容不应该只注重结果,应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操作与实验、竞赛与活动、问题情况与能力水平、态度与情感等。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新的成绩时应给予肯定,对学生学习上受到的挫折,应给予积极的鼓励,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学生在参加活动时,不仅要看、要听、要想,而且要说、要做。而且要进行社会调查,即使是准备一次班会的发言,也必须收集材料,撰写发言稿。当他们取得成果时,在获得愉快心理体验的同时,也培养了能力,这就是实践的能力。如果他们的结果不理想,他们将吸取经验,作为以后实践的借鉴,这也有助于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的能力,既有普通的能力,也包含有特殊的能力。通过举行诸如此类的活动,综合考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这样才符合我们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 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知识迅速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意识,才能胜任教师的职责,班主任更是如此。班主任应是学校德育工作者,是教学和教育的基础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成材的引路人。自己要时刻牢记是班主任,你无意的一句话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乃至他们的一生。的确,班主任工作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工作,比其他的工作要求更为严格,所以班主任只有“博学而日三省乎己”方能“智明而行无过矣”。要达到以上要求,班主任应从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学生的“保姆”、“办事员”、“勤杂工”、“救火队”,时间虽然很紧张,但切不可放松对自己的强化:一方面要学习政治和教育理论,让自己具有坚定的立场、观点和政治敏锐性,让自己具有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素质。

        新的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我们培养人才,更要求我们培养素质多元化,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这就对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工作效率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探索、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任务。

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075-0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政策要求

200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对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当为班主任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切实维护班主任教师的合法权益……”2009年开始执行的《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强化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重点考核其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班级管理、组织班集体和团队活动、关注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

2.研究现状

目前,一些教育专家已经在班主任劳动的性质、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标准、目标、基本途径和班主任专业化的制度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就2009年开始执行的《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细致、更严格的要求,关于绩效考核制度还有很大争议。

3.现状需求

(1)教育与社会同步发展,社会的发展对教育工作、对班级管理工作及班主任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2)当前师范类教育体制以及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并未给教师以班主任理论、操守、技能等方面专业化考核及培养,大多数班主任工作仍停留在经验层面,存在主观、随意性,缺乏现代教育理论、专业理论、专业能力及专业素养。

(3)长期以来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对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重视不够,其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科学系统的培养和准确到位的量化、评价、激励机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构建适宜我区的、良好的有效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任用、培训、评价等长效机制。

2.提高符合新课程需求的班主任工作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3.促使班主任转换自身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使班主任具备“教育专家”和“人生导师”的综合素养。

三、关键词界定

有效性是课题研究与实施的切入点,专业化发展是课题研究与实施的方向,培育模式及评价制度是课题研究与实施的核心,班主任是课题研究的主体。

有效是对效益和质量的追求,是效果、效能、效益的综合体现,用效能来体现效益,用效益来检验效果。

专业化是专业的动词形式,是依据一定的专业概念和标准努力使一门职业的专业责任、专业素质、专业训练、专业组织、专业制度、专业规范不断建立和完善,专业地位不断提升、专业权利得到更大程度尊重和认可,达到“专业”要求的动态过程。

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包括班主任具有的专业理论、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及专业追求的总和。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指班主任所从事的职业是一门专业,班主任自身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是指班主任群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涉及到以学校为主体的班主任个体的专业性提升,强调班主任个体的被动专业化和主动专业化。

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和途径,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动态过程的总和。

评价体系是指运用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一系列,能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科学反映被评价对象在指定的任务中做出的成绩的描述和判定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保证这个整体顺利进行并发挥作用的组织机构及相应的行为准则或规程。

四、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以质量求生存,以学习求发展,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力求达到:一个重点——重点培养班主任的教育技术能力;二个提升—提升班主任生命质量,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三个意识——增强班主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四个发展——促进班主任全面发展、专业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五种精神——培养教师敬业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主动精神。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与发展的层级目标,初步创设有利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基础条件,提炼出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初步达成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研修模式及组织管理与评价体系,初步总结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规律,从而达成班主任专业化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2.通过学习、实践、感悟、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班主任工作反思等方式,促使班主任不断发掘自身潜能、启迪智慧、整合知识结构,促进班主任专业理论、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能力和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提升班主任专业追求的意识,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3.通过研究,初步建立班主任专家库,充分发挥其功能,为课题成果的推广、班主任有效研修的引领和全面进行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奠定基础。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区县教育局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的研究

七、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采用调研、专题研讨、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法,选择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研究,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

(二)研究思路及流程

学习专业理论调研班主任及其发展情况筛选问题形成实施方案进行前期干预研究中及时调控不断总结成果、经验有效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三)实施步骤

1.课题实施准备阶段(2009年1月——2009年5月)

(1)对我区中小学班主任现状、班主任发展状况进行调研;

(2)举办培训班,组织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学结内地已进行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区、学校的经验和教训。

(3)明确总体方案,制定三级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并报请市总课题组组织论证。

(4)根据研究内容由各实验学校申报子课题。

2.课题实施阶段(2009年6月——2010年10月)

(1)组织相关学校、班主任进行理论学习与培训。

(2)建立相关制度、明确各子课题研究任务。

(3)课题组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子课题研究指导,阶段性的观摩研讨,通过发现问题与及时解决对实验内容及形式进行调控;组织形式多样且有实效的专题研讨、培训和阶段性成果展示等研修活动。

3.课题结题阶段(2010年11月—2012年8月)

(1)指导各子课题进行总结,整理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案例、班级管理方略、班级活动设计、班主任工作反思,整理修订培训及评价制度,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报告等。

(2)组织指导各子课题结题。

(3)课题组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撰写结题报告、编辑研究成果专辑。

(4)对各子课题组结题成果评优表彰。

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篇(11)

(一)中小学缺了班主任行不行?

――班主任在现行学校管理格局中不可或缺

通知

各班班主任:

请速将各班的作业本费收齐,于本周五放学前交到财务室,另外,还需将缴费学生的花名册整理成EXCEL表格形式,发送到财务室的公用邮箱中。

财务室

2009年6月26日

这是一则财务室下发给班主任的收费通知。很显然,这则通知是由学校的会计起草并以财务室的名义下发的。每一个学期,班主任接到的来自财务室的通知不止这一个,还有作业本的费用收缴、学生的收支结算等。同事之间互相支持本无可厚非,可这样的通知是以上级要求下级的口吻来行文的,意味着会计成了班主任的“上司”。会计不是管理人员,和班主任一样是普通职员,会计怎么能以管理者的身份给班主任下通知?这在常理上讲不通,却在目前的学校管理中成为常态。那么,这种不合理为什么又合理呢?

尽管现在不少学校(尤其是高中)都在尝试走班制,但教学班和行政班同时存在,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形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班级仍是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基本单位。当前,国内中小学仍然普遍实行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管理,这一管理体制根本无法直接管理班级和学生群体,于是,在这种条块化的管理格局中,就需要一个特殊的“一岗多职”的岗位:对每一个职能科室都能直接负责,还能直接和班级、小群体学生、个体学生产生直接的联系。在这种现实要求下,班主任就被推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哪一个科室都能管理他。“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科层制管理格局下班主任工作状态的典型写照。班主任要对学校的每一个职能科室负责,哪个科室的“神经”动一动,班主任都要抖一抖。在这样的管理格局中,如果去掉“班主任”这一轴心,很多科室的工作落实将找不到良好的着力点。尤其是,班主任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据教育部的《中国教育年鉴2008》中的《2007年各类教育发展基本情况》显示,2007年,全国小学(含附设的学前班)、初中、特教学校、工读学校的班级数共4124539个,相应的有4124539名班主任。而当年的小学、初中、特教学校、工读学校的专任教师(不含职工)数量为9126429人。担任班主任的专任教师占到总数的45.19%。既然在当前的学校管理格局中班主任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数量庞大,那么,班主任从事的班主任工作就和教学、学校管理一样水到渠成地成了主业,

(二)谁都可以做班主任吗?――班主任是有任职资格要求的

晨会时班主任在讲桌上放了一盆珍珠蕨。讲桌上多了这么个“东西”后,教室里便发生了有趣的故事……

“谁把花放到这里来了,不知道上数学课需用的教具多嘛!讲桌上放花,教具放哪里!李辰,是不是你这个班长干的好事,赶紧把花拿走!”数学老师的抱怨声很大,

“珍珠蕨是挺有生机的,遗憾的是它只长叶不开花!谁去选的?眼光不怎么样!”穿着时髦的英语老师总喜好对班级文化建设指点一二。

“这里多这么一盆花草,整个讲桌就有诗意了。‘无边光景一时新’――多好啊――这样的教室才是语文学习的最佳场所,”文雅气息扑面而来的时候,语文老师也就开始了今天的课程。

……

实际上,班主任放这盆珍珠蕨的目的与任课教师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为了美化一下讲桌,我放了这盆珍珠蕨。讲桌上放绿草,是为了避免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大家是初中生了,我想大家也不喜欢满教室都是艳丽的花朵吧。尤其是,我感觉初中时期的你们,就像这朴实无华的珍珠蕨,尽管思想上仍有些幼稚,也有一些缺点,乍看起来不起眼,有些同学甚至让人看着‘不顺眼’,但你们的生命芬芳迟早会打动周围的人的,因此,珍珠蕨应该在教室里陪伴你们!”

这些文字节选自一位班主任的教育随笔。

在各位任课教师的眼中,这盆珍珠蕨的存在价值是不一样的,他们并没有真正从审美的角度去看待它。这盆珍珠蕨的真正价值便被各位任课教师漠视或误读了。学生就像这珍珠蕨,在不同任课教师那里,得到的教育对待是不一样的。由于肩负着相对独立的学科教学任务,任课教师更多的时候是站在学科教学的立场看待学生的成长表现,班主任相对而言能全面把握学生的成长,从培养人的角度全面地看待学生,发现并不断提升每一个学生潜在的生命价值。

班主任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只是履行工作职责吗?不是的,班主任能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具备了独特的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由此看来,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做班主任。教师只有在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后,具备了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取得了任职资格才能担任班主任,对班主任的任职资格有了特殊要求,就意味着这一岗位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了。因此,班主任工作也就成了主业。

(三)班主任到底是千什么的?――班主任在发挥独特的社会功能

第三章 职责与任务

第八条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九条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第十条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第十一条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第十二条 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这些文字节选自教育部2009年8月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这是教育部在以往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与任务提出的更详尽的要求。这些文字表明:与一般的任课教师相比,班主任

的工作职责要独特得多,工作任务要丰富得多。由于班主任履行着特殊的社会角色,班主任工作具备的社会功能便不可替代,班主任工作自然是主业了。

二、问题:学校落实班主任工作的主业地位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理论支不到位:班主任工作的逻辑起点等基本问没有具体界定,导致主业落实的学术品性不高。

现在,不少论调对班主任的专业素质的要求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几乎是在意识上呼唤、实践中要求班主任应“无所不知”,最好“无所不能”,面对学生出现的成长偏差能“包打天下”。这样平行列出的专业素质,像心理咨询等素养连一些专职的社会工作者穷其一生的研究与实践也不一定完善,怎么能要求班主任在在岗的几年间具备?这样的表述不仅无益于班主任的素质结构的确定,还是一种理性严重欠缺的理论误导。班主任的素质结构不能明确,那么,班主任能干得了什么?这样的基本问题诠释不清,怎么体现班主任是专业技术人员?更遑论什么班主任工作是主业。

有的论调甚至开始探讨班主任在什么时候消失。有些学校曾经尝试取消班主任,这样的实践没有了下文,说明了什么?尽管班主任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但又找不到合适的力量来替代它,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去探讨怎么完善它?实践证明,班主任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力量,那么多专任教师在从事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却要置身冷漠、讽刺、挖苦、质疑的工作环境。在这样不正常的理论探讨中,班主任工作的主业地位的明确与落实只能处处碰壁。

当前,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探讨更多的是策略、方法、手段等技术层面的描述,对逻辑起点、价值本体等基本问题的探讨少之又少。原点的问题没有弄明白,怎么能把大量的精力用于探讨更上位的问题?那样做,班主任工作的主业地位的明确与落实就像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这三种倾向只是当前班主任工作理论探讨欠缺的部分表现,却反映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尽管历经了近七十年的讨论,但蹒跚成长的班主任工作理论探讨几乎没有留下学科建设的痕迹。从一开始,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探讨就没有考虑学科建制的问题。唯一让人感到庆幸的是,在七十年的理论探讨中积累了可贵的学术资源。到目前为止,班主任工作的学科建制依然是零起点:没有全国范围的学术共同体;高等师范院校普遍不正式开设这一课程,研究这一问题的人更少;基层教育部门中几乎没有指导班主任工作开展的职能部门,更没有专职的研究人员;关于这一学科的研究生招生依然是停留在文件中。不从学科建设的高度解决班主任工作的基本问题,班主任工作就没有学术品性可言,班主任工作的主业地位的明确与落实自然理性不足,名不正言不顺。

(二)政策落实不到位:地方教育部门有不作为的嫌疑,降低了主业落实的力度。

班主任工作是主业的政策落实,地方教育部门有不作为的嫌疑,具体体现为两点。第一,入门制度有专业欠缺,无法体现这一岗位的不可替代性。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规定,从2006年]2月起建立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这只是宏观性地提出了班主任的任职资格取得要求,需要地方教育部门去落实。现在,省一级教育部门在严格意义的班主任资格认定中普遍缺位,绝大多数地方是由市(县区)教育局组织。在经过几天的培训后,当地教育部门就发放资格证,这样的资格取得水准是不平衡的,有些市(县区)的实践甚至缺乏专业内涵,无助于教师的班主任工作水准的真正提升,综上所述,地方教育部门到现在依然没有建立起严格意义上的资格取得制度,没有资格取得机制,一般教师很轻松地就能取得班主任的任职资格,班主任工作的不可替代性无法体现。第二,工作职责界定不清晰,岗位归属没有确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进一步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第三章《职责与任务》中从五个方面对班主任的职责进行了界定,但到现在,鲜见有省、市、县(区)三级把这一精神细化到当地的班主任工作职责界定中的行为。由于没有中观层面的政策依据,中小学不容易具体地确定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工作职责不能准确界定,那么,班主任是干什么的?一个岗位是干什么的这样最基本的问题都弄不清楚,班主任工作是主业的落实犹如痴人说梦。

(三)社会支持不到位:人事、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力量微弱,减缓了主业落实的速度。

目前,对于班主任工作的主业地位的确定,人事、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力量微弱,具体体现为两点。第一,人员配备不一定能跟得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要求,“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如果学校真要减掉班主任一半的课时工作量,那么余下的课时工作量就要有别的教师来承担。广大学校尤其是普遍缺少师资的农村学校,一时到哪里寻找这些教师?教师的编制权又掌握在人事部门手中,教育部门、学校没有能力解决师资来源。因此,在广大学校,班主任仍要超负荷地开展工作,第二,班主任的岗位津贴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很长时间内,班主任的岗位津贴并不能反映班主任的工作价值,有人曾戏称其是“侮辱性报酬”。关于班主任的津贴现状的改变,不少教师寄希望于出台的新规定。2009年8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期盼中出台了。此“规定”要求,“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但是,地方执行的具体标准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或细致性的规定,而省市这两级目前也没有出台明确的规定,那么县(区)这一级依据什么标准,怎样向班主任倾斜?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小学如果发放超课时补贴,不少地方的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一般又不允许。尤其是,教师的绩效工资的发放,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并没有真正地全面铺开,目前地方各级出台的一些规定,大多是对国家政策的解读,每一项政策都有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需要,单纯的政策解读是衍生不出新的具体规定的。因此,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班主任的津贴发放标准体现班主任的工作价值的落实恐怕不好操作。不好操作,县(区)这一级是不是会处于观望中呢?特殊岗位的岗位津贴往往与这一岗位的重要性成正比。班主任的岗位津贴落实没有眉目,班主任工作的主业地位便不能很好地体现。

(四)自身改革不到位:学校科层制管理弊端的革除难度重重,缩减了主业落实的空间。

班主任的主业地位的落实,需要中小学的管理结构、管理环境和管理文化进行整体性的改革,尤其需要学

校的科层制管理的层级结构的改变。学校科层制管理的改革,将重建学校的管理结构,新的管理结构如何实现最大化的管理职能?新的管理者怎么产生?原有的管理人员如何分流?这些问题不是简单把学校的科层制管理废止就能马上解决的。在这一管理机制不能发生性质改变的前提预设下,班主任仍要向每一个职能科室负责,仍要背负很多附加职责。“谁都能支使班主任干活”的管理格局,体现不出班主任工作的主业地位。

另外,班主任工作是主业了,很多任课教师会觉得班级建设的一些事情自己不做“名正言顺”,容易导致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有孤掌难鸣的感觉。另外,尽管目前的班主任制要求班主任经常联系任课教师,但具体的联系时间、联系内容等并没有具体的规定,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联系的随意性很大,效果无法保证。在目前的科层制管理格局中,让班主任去管理任课教师的可能性太小。班主任的管理地位过低,也体现不出班主任工作的主业地位。

(五)落实主体不到位:班主任没有明显的利益对立面,缺乏主业落实的原动力。

班主任工作的主业地位不能快速确立,和班主任的身份不能确定也有一定的关系。按照社会学的冲突理论来分析和解释班主任的身份,会得出班主任目前不具备为了自己的身份去和周围世界冲突的基本条件。第一,班主任没有明显的冲突对立面,由于岗位归属不确定,班主任的多重身份决定了一时难以找到主要的冲突科室与管理者。第二,班主任没有明显的冲突意识,目前,学科教师的身份还是班主任的主要身份,职称评聘等涉及班主任的专业技术水平认定与物质待遇的方面,都还是依据学科教学的实绩,班主任是教师的附加身份或次要身份的痕迹仍很明显。因此,班主任以附加身份或次要身份面对班主任工作,其冲突意识自然很淡薄。第三,班主任缺乏为自己的角色不懈奋斗的原动力,到目前为止,做不做班主任对教师而言并没有真正的利益驱动,尽管《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有这样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定期予以表彰奖励。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定期予以表彰奖励。”表彰奖励由哪一级教育部门来做?怎么操作?都还是未知数。 “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怎么优先考虑?还是受制于县(区)级教育主管者、校长的个人素养,不一定能普遍落实。

班主任也是一个处于利益交割中的社会人,没有具体的利益纷争,他还会为自己的身份而不懈地奋斗吗?尽管目前不少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待遇等存在困惑、无奈、不满,但努力争取改变现状的班主任却很少,原因就在这里。班主任把班主任工作当主业追求的意识不够明显,自然也就不利于班主任工作的主业地位的落实。

三、求解:学校落实班主任工作的主业地位的盲点突破

(一)具体界定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确定班主任的岗位归属,体现班主任工作独特的社会功能。

学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学生教育、学生管理与班级建设三个方面具体界定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比如,关于班主任联系任课教师的职责与任务可以从联系目的等方面进行界定:(1)联系目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做好班级建设;(2)联系时间:联系会安排在每周的周三课外活动时间,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半个小时(班主任和某一任课教师的联系依据情况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确定联系时间);(3)联系对象: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任课教师一组,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的任课教师一组,政治、地理、历史三门学科的任课教师一组,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校本等学科的任课教师一组(班主任按照上述四组的顺序依次组织联系会,学期末期终考试的月份,可以分考试学科和考察学科两组组织联系会。班主任组织联系会时分组进行,和某一任课教师单个联系时不分组。);(4)联系形式:联系会、单个联系;(5)联系内容:凡参与联系的教师每次都要准备书面联系内容;(6)联系组织:一般由班主任组织联系活动;(7)联系评价:班主任评价任课教师的参与联系的情况;(8)联系档案: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有关的档案由班主任负责建构。

在不改变科层制管理形制的前提下,确定职责与任务,确定班主任的岗位归属的可能性大一些。笔者以为,鉴于班主任工作的独特属性,应该由学校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室管理班主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班主任工作独特的社会功能,确定了岗位归属后,像卫生工具的领取、有关费用的收缴等不属于班主任工作内容的事务班主任就不必做了,如果一些工作需要班主任介入,则由相关科室和班主任的分管科室协商后再做决定,

(二)明确班主任的冲突内容,增强班主任落实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的原动力。

学校可以从物质肯定、精神鼓励、发展机遇三个方面明确班主任的冲突内容,让教师感觉到做班主任的现实价值。一是,提高津贴发放标准。在当前各级有关部门没有出台具体的规定之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单独设立数目可观的班主任岗位津贴。二是,单设精神鼓励指标,学校要单独设立优秀班主任、优秀管理奖、班主任工作技能、学科带头人的评比、奖励指标。尤其是优秀管理奖的认定,要和优秀教学奖的地位同等对待。三是,明确发展机遇,学校要具体界定在职称评聘、学校管理干部选拔中,班主任的优先权到底有多少。职称评聘时,要求教师必须有担任班主任的经历。关于学校管理干部的选拔,最起码要明确:和学科教师、职员的条件同等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班主任;新选拔的干部中,班主任的比例要超出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学科教师、职员被选拔为管理干部,有班主任工作经历的优先考虑。

(三)进行班主任系列的职称评审,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地位。

学校可以借鉴教师的职称评审办法,单独进行班主任系列的职称评审,并和学科系列的教师职称同等对待,学校应从岗位职责、任职条件、任职周期、评审细则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比如,关于职级层次,笔者以为可分为四个职级:初级班主任、二级班主任、一级班主任、高级班主任。每个职级的专业要求可以从这四个层次上加以区分:初级班主任应概括性地了解所在学段的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能完成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对班主任工作有独特体会。二级班主任应熟知所在学段的各个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的要求,能出色地完成班主任工作任务,对班主任工作有独特认识,有担任本学段各个年级班主任的经历,一级班主任应熟悉所在学段的各个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有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特色,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探讨做出有效尝试,至少有两次担任本学段各个年级的班主任的经历。高级班主任应熟知各个学段每个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的要求,具备较高的班主任工作艺术,个性化经验有一定的辐射力,对班主任工作理论的探讨有突出贡献,有多次担任本学段各个年级的班主任的经历。

(四)实施“跟进式培训”,使班主任经历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增加完成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含量。

跟进式培训是指学校根据班主任的素质结构的基本要求,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班主任的专业基础、成长需求提供不同形式、内容不一的岗位培训。

首先,确定班主任的素质结构,为曰后的培训设定培训内容。学校可从三个方面确定班主任的素质结构。第一,核心素质:包括职业道德、教育能力、管理能力、心理辅导能力、教育科研素养、自我提高能力,班主任要完全具备这些能力。第二,一般素质:包括家庭教育素养、班级文化建设能力、班级档案的建构能力、班级活动的组织能力、职业规划指导能力、政策法规素养,班主任熟悉这些素质即可。第三,边缘素质:包括美学素养、社会学素养、人学素养、认知科学素养、学习论素养,班主任了解这些素质结构,遇到学生出现的一些疑难成长偏差后,知道向哪些专业力量寻求帮助,

其次,实施各有侧重的上岗培训、岗初培训、个体培训、网络培训、资格培训。基于通识的上岗培训追求把特定的观念、技术系统呈现给刚当班主任的教师。立足校本的岗初培训在新一届学生组建班级一个月左右后进行,在分析了这一届学生的家庭背景、居住区域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确定培训重点,区分差异的个体培训能弥补各位班主任的知识缺陷与能力不足,为此,学校应购置大量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书刊、音像资料,便于相关班主任自主学习选用;学校还要经常性地搜集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研讨会、培训会信息,根据会议主题指派有研究兴趣的或在此领域存在不足的班主任参加。挖掘潜质的网络培训要求班主任参加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大型网站组织的网络培训,让班主任的案例学习、问题研究、互动研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指向单一的资格培训是指由学校出资,鼓励班主任参加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考试,取得心理咨询资格。

(五)实施“激发式管理”,提高班主任的专业自,增强完成班主任工作的学术品性,